国家标准《道路等级代号》说明

国家标准《道路等级代号》说明

一、国标《公路等级代码》的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金航[1](2021)在《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快速评估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一段时间内的“黑箱期”快速评估并获得地震灾情信息,在防震减灾和震灾应急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仅在图形化的二维层面上实现了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而在三维空间信息的拓扑表达、数据解释以及空间交互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三维空间下地震灾情数据的3D可视化与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数字地球科学平台的地震应急灾害快速评估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区域提供三维快速评估与辅助决策分析,并为地震应急与防震减灾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本系统根据研究区四川省灾情评估相关标准,结合预处理后的各类基础数据和具有针对性的地震损失评估模型,按照实际需求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C++与Qt开发了系统主要功能,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系统以三维开源引擎为切入点,通过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框架场景搭建等完成地震灾情三维评估模块,实现了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空间数据显示、地形实时渲染、三维场景交互以及空间数据信息查询功能,有效改善了地震灾情损失评估工作中的评估效率与决策方式。(2)系统采用C/S架构,以插件化开发模式在三维场景可视化以及交互式图形界面技术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分析、图像处理及文本编辑等功能实现系统自动化运行,满足地震应急评估在三维数据浏览、数据分析、图层管理以及快速评估结果输出等方面的时效性与规范性要求。(3)通过开发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辅助决策地震灾情评估,子系统设计了地图基础操作、空间量测、数据标绘以及通视分析等模块协助灾情的评估与查看、辅助决策地震救援工作、保证系统在地震灾情快速评估中的便捷性与实用性。(4)分析研究区破坏性地震实例,结果表明系统在震害预测评估数据与模型基础下,准确地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分析与处理,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在不同损失模型中的差异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由此完成了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且计算效率高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

朱书颖[2](2021)在《海图人工地物信息处理工具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地物是海图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毗邻海岸带,易受到自然、人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变化。传统制图模式中,制图人员需要不断搜集海事、交通、航道等部门发布的印有人工地物变化信息的纸质发布文档,进行分析处理,后应用于海图改正中。该种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难以保障人工地物信息的时效性。当前,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选择用互联网发布人工地物信息,具有更新速度快、发布面广等特点。因此,快速获取、处理网络发布的人工地物信息,并应用于海图的生产、更新、再版中,对保障海图的现势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标数字海图中人工地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的海图生产体系变化历程及ArcGIS组件技术的发展,明确了研究思路。基于人工地物数据源、国内主要发布网站的分析,以及对网络爬虫技术和GIS空间分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ArcGIS组件技术和My SQL数据库,采用Python等混合编程语言研发海图人工地物信息处理工具组件的总体方案。其中,海图人工地物信息处理工具组件以ArcGIS为基础平台,由工具条和工具箱两种形式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数据获取与存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并下载信息发布网站中的相关内容,并存入人工地物源数据库中;(2)数据提取及修编:对源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清洗、规范化处理,提取内容中的关键信息,存储至人工地物预处理数据库中;(3)数据要素分组:结合SQL表达式,对人工地物信息进行分组筛选、并将拆分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输出保存;(4)图层数据转换:将文本类人工地物数据转换为对应的SHP图层,实现人工地物可视化;(5)近岸性质判别:构建近岸缓冲区,对人工地物进行叠加分析,筛选、保留近岸人工地物;(6)要素编码录入:对属性缺失的人工地物补充录入属性,并对所有的近岸人工地物录入对应的国标海图编码,对接海图一体化生成体系;(7)图层数据叠加:将近岸人工地物图层与海图底图叠加,保存、输出可视化结果。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域,对组件的功能进行测试,实现了对网络发布的上海地区人工地物的获取、处理、可视化及输出等一系列流程。应用案例表明:(1)组件功能明确,易于传输共享,且能够良好的整合至ArcGIS框架中实现各项功能。(2)组件能够将人工地物信息的获取、处理等流程业务化,在精简操作流程、提高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数据的现势性及可靠性。(3)构建了人工地物源数据库及人工地物预处理数据库中。规范了人工地物数据格式,有利于制图人员进行管理、检索及应用。(4)为人工地物录入了国标海图编码,便于后期数据与一体化于海图生产体系对接,为制图人员提高海图生产、更新及再版效率的辅助工具。

祁孜威[3](2021)在《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基坑工程向超大、超深、超复杂的方向持续发展,使得基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越来越多,工程参与各方对项目管理中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存在信息覆盖面小、信息交互不方便、过程管理耗时费力且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已成为有效提升基坑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目前,基坑工程信息化管理进程中不同专业、不同环节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问题,造成基坑工程建设过程面临数据共享与分析困难、管理手段匮乏等难题,究其根本原因关键是缺乏对相关信息的结构化组织。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作为BIM基础标准的核心,是信息高效传递和交换的首要前提。本文以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研究。以分类编码的基础理论为出发点,系统总结对比国内外工程信息分类体系,分析不同分类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依据。(2)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研究。综合分析基坑工程的特性、既有基坑工程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基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需求,创建了适用于基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分类框架,编制了相应的分类编码表。(3)基于分类编码的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快速创建。将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解为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两部分,通过建立基坑工程构件参数化族库和开发基于Dynamo平台的编码添加程序,实现基坑工程信息模型的快速创建。将创建完成的模型转化为不同格式的中间文件,验证了分类编码在信息共享中的有效性。(4)分类编码在基坑监测中的应用。以分类编码在基坑安全监测平台中的应用为例,解析了分类编码在基坑监测中信息传递的实现方式。

程晨[4](2021)在《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评价与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森林城市,不仅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更符合十八大“四个着力”目标。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娄底市正由资源利用型城市向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城市发展,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实现城市发展转型。研究讨论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修复、景观规划设计等基础理论及其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全面调查及收集有关森林城市建设现状资料,参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 37342-2019)》,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森林城市建设全局性和分区特性三个方面做了森林城市建设现状评价,提出了娄底市森林城市建设能力提升途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从自然环境、生态服务、灾害风险三大方面选取阻力因子,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假设模型,依据模型得出阻力面并识别生态廊道、生态源地、生态节点。发现娄底市生态源地联系不紧密,生态廊道及安全格局联接不完整。(2)全局性综合评价。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获得综合评价结果。整体来看,娄底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属中等等级,评价值为0.1375。具体表现为:森林网络(B1)和森林健康(B2)指标类建设水平中等,评价值分别为0.2317、0.1287;生态福利(B3)指标类建设水平较高,评价值为0.1290;生态文化(B4)和组织管理(B5)指标类建设水平低,评价值分别为0.0434、0.0303。依综合评价结果,得到森林城市建设重点。(3)分区评价。依ArcGIS空间分析模型得到地理分区评价图。结果表明:森林城市建设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为:建设情况优秀、较好、一般、较弱、弱五个等级的面积占比分别为6.62%、17.70%、26.58%、28.99%、20.12%,优秀区域分布零散、占比较少,发展较弱及以下区域占比接近一半,发展空间较大。依分区评价结果,确定了森林城市建设能力提升的关键部位。结果显示:娄底市整体绿量不足,其中新化县绿量最少、建设最弱;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点集中于涟源市、冷水江市,其他区域修复点分布较少且需因地制宜的采取修复措施;生态科普系统仅娄星区、双峰县、新化县建有相关科普场所,全市未开展生态标识系统布局建设。(4)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能力提升研究。依据评价结果,以及相关基础理论和城市生态安全建设需求,研究对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和关键建设部位提出相应的全局性工程及分区建设工程。包括生态安全格局及绿道优化方面:娄底市生态廊道的分级建设,廊道两侧的植被优化等;受损地生态修复方面:现有生态修复点主要集中于涟源市、冷水江市,对其他受损地补充设置了生态修复点,同时结合娄底市修复现状,对剩余未进行生态修复的受损地类型包括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废石堆场等,采用对应特定的修复措施;增加绿量方面:需重点提升新化县城区绿化,结合多层次、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模式,采用“平面”——“点-带-环-园”绿地全覆盖建设模式+“立体”绿化的双重增绿提升措施;生态教育宣传方面:补充形象、导向、文化宣教、城市特色标识等建设空白,全面建立生态文化标识系统等。以促进精准提升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能力。

赵云鹏[5](2021)在《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加快了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进程。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层次不断深入,各领域各行业对于现势性好、语义一致的地理信息数据集的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由于应用需求不同,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生产部门工作相对独立,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不一致性问题开始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地理信息的共享与使用。消除多源矢量数据的语义异质性既是建立统一地理信息数据集时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的基本前提。因此,亟需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来消除多源矢量数据的语义异质现象,支持生产出语义一致的矢量数据集,满足用户对于高质量地理信息数据的迫切需求。本文围绕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消除多源矢量数据中存在的语义不一致性问题,为建立语义一致、精度更高的地理信息数据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围绕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涉及到的问题,对空间数据一致性、地理要素分类语义、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2.明确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的定义,分析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不一致的产生原因和具体表现,并结合地理本体关于哲学本体和信息本体上的双重阐述,从矢量数据表达的语义层次出发,探讨了矢量数据的语义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策略和技术流程。3.研究了地理要素分类语义一致性处理问题。总结了地理要素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码原则,分析了地理要素分类语义关系,从不同的分类语义理解角度探讨了分类映射方法。阐述了基于描述性知识的分类语义理解机制,提出了顾及描述知识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利用综合语义相似性建立地理要素类别的对应关系;归纳了地理要素类别的本体属性特征,建立了本体属性特征抽取和向量化表达的一般方法,提出了基于本体属性特征学习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实现地理要素分类的映射。4.研究了同名地理实体匹配处理问题。阐述了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的基本思想,针对基于语义特征的地理实体匹配问题,设计了不同属性特征项的相似性度量算法和属性特征权重确定方法,提出了多语义特征约束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实现同名道路实体的语义匹配;针对基于几何特征的地理实体匹配中,传统Fréchet距离在度量同名线状要素距离时易受到曲线顶点分布及采样精度影响的问题,利用正对投影方法进行改进,并提出了结合改进Fréchet距离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改善线状地理实体的匹配效果。5.研究了地理要素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问题。分析了多源矢量数据属性特征映射转换的基本内容,设计了基于产生式结构的属性转换规则,利用XML和XML Schema对产生式属性转换规则进行分类、描述、存储和管理,实现相应的规则模板化表达,最后建立了基于规则文件控制的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6.研制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原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验数据概况,并对论文提出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一步进行了实验验证。

丁凡[6](2020)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级配变异性分析与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复杂,施工质量问题将会影响路面服役性能。级配作为混合料施工控制的重要指标,级配变异可能导致路面混合料实际级配与设计级配出现偏差,对混合料路用性能与使用寿命产生一定影响。为保证施工质量,本文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级配的变异分析与控制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基于熵权法与灰度关联理论,确定了七种不同类型混合料(AC-13、AC-16、AC-20、SMA-13、SUP-13、SUP-20与SUP-25)高温、低温、水稳定性能对综合路用性能的影响权重,利用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筛孔通过率变化对路用性能的影响程度,确定各类型混合料的控制筛孔,结果表明4.75mm与0.075mm筛孔对所有混合料类型路用性能均有显着影响;2.36mm筛孔通过率对AC-13与SUP-13路用性能影响显着;大于9.5mm粒径颗粒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关系密切,在现有施工对大粒径关注度较低的前提下,应对大筛孔通过率进行严格控制。其次,对集料波动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级配变异性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集料作为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率波动性不可避免,当粒径规格跨度较大时,产生变异的可能性与程度更为显着;引入波动指数对其波动性进行评价。同时基于工程项目对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级配变异性进行分析,发现在当前施工条件下拌和过程对混合料级配影响小,运输过程中级配变异性最大,摊铺过程对离析混合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沥青混合料施工中级配变化复杂,后续施工工序不仅可能使级配变异不断增强,亦可能对前期的级配变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通过级配变异影响因素发现级配变异受到道路等级、混合料类型、最大公称粒径、运输路况与运输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公称最大粒径大、道路等级低、运输路况差、运输时间长的混合料级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高。再次,基于生产配合比与级配允许控制范围,提出了冷集料通过率允许波动范围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集料通过率允许波动范围较广。利用P-P图和K-S检验法对正常施工条件下级配概率分布进行研究,发现施工过程中各筛孔的通过率呈现正态分布规律。基于施工数据验证了现有施工水平与现行规范级配允许偏差范围的匹配性,通过级配分布规律对混合料施工过程级配允许偏差范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基于当前施工水平的高等级公路施工过程级配允许偏差范围。最后,对基于图像分块处理的级配监控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单阈值处理效果对比发现该方法对集料颗粒的识别精度可提高约10%,可一定程度缓解自然光线条件下集料颗粒图像识别精度不足问题。通过对SPC控制图中均值-极差控制图进行修正,以修正均值控制图为基础建立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级配动态控制方法,提出对级配变异敏感过程中控制筛孔进行动态分析的要求以保证施工过程稳定。

陈阳[7](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认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薛睿[8](2020)在《基于语义匹配的空间数据模型转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数据模型转换是为了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旨在对同一区域不进行重复测量的情况下,利用原有数据实现不同需求,完成数据转换。目前,由于1:1万地形图DLG是由各省独自生产、管理和维护的,各省市对数据编码规定、要素表达方式、要素表达内容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基本上有各自的地方规定,1:1万DLG的生产,也是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分区域实施的,由于时间跨度长,同一省区不同时段的数据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使得省与省之间1:1万DLG数据内容以及现势性不同,横向上很难形成集成共享,又和1:5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不协调,纵向上很难形成联系。如何快速有效地利用各地方数据,实现数据模型转换,完成数据的共享,是实现数字中国,建设智慧中国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国内外对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研究的现状,从地理语义转换方面入手,利用地理语义和语法的转换解释了地理数据数据转换的本质,提出基于本体的语义转换方法实现地理数据的转换与共享。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主要工作:1.引入语义论相关的概念描述地理空间数据与客观地理现象的关系。分析地理语义的分类与语法规则,分析要素表达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以及与地理现象的关系,构建语义规则体系表达不同地理现象的语义关系。提出基于地理本体的语义转换解决数据转换的映射,并建立基于本体的语义共享框架。2.分析比较各种标准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数据模型、体系分类以及分类代码的结构特点等,分析其间差别与共同点,制定数据转换的技术路线和方法。3.基于地理本体的语义方法研究,通过地理语义的内涵与外延间的关系完成地理要素的对应关系,解决分类代码“多对一”、“一对多”的关系等问题。4.对江苏省1:1万DLG数据转换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对转换过程中数据的总体流程进行了详细地设计,利用模板体系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生产工艺及效率。本文由理论到实践,通过分析与研究空间数据模型转换的规则,把地理语义转换与数据转换相结合,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常州市数据转换项目的成功应用,证实语义转换的可行性,对于今后省级DLG数据转换以及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撑。

邹岩鹏[9](2020)在《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规范化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交通数据资源的价值日益重视。交通数据的运用不仅能对优化运输结构和提高运输效率提供参考,还能为行业管理和决策提供辅助分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由于各级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时间先后不一、标准不同,多而散乱,加之交通运输领域信息资源数据量大、实时变化快、情况复杂,海量交通数据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根据当前数据整合面临的问题,应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广泛收集、梳理相关标准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数据元标准化编制方法、数据元的命名和分类方法,通过基于业务流程和基于用户视图的两种数据元提取方法,制定了数据元标准化的框架,并结合对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应用框架的研究,提出对交通运输数据标准的两种分类,提出了直接引用、部分引用、参考引用、新增补充四种规范标准的编制方法,用于规范和指导交通运输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开发。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交通运输数据标准开发方法,完成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文档开发,包括数据交换的范围、策略、数据转换规则、交换任务等。通过实践证明,从数据元标准入手开展交通数据标准研究,能够保障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数据交互质量,有利于促进数据整合。同时,使用信息标准模型和方法构建交通运输数据标准体系,开发数据交换文档规范,也为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标准开发方法提供指导和信息标准支撑。

刘念,杨新海,郗宏儒,杨占辉,郑智成[10](2012)在《基于农村硬化道路在DLG和制图数据中的表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机耕路和公路的定义入手,仔细研究了交通部门的公路技术等级分类标准和测绘部门的公路分类相关规定,以及交通部门对农村公路的定义和分类,参考村村通硬化道路的建设标准,分析了现行的村村通硬化道路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最终得出了相对合理的结论。

二、国标《公路等级代码》的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标《公路等级代码》的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理论基础
    2.1 地震灾情评估方法
    2.2 地质构造
    2.3 地震烈度与衰减规律
        2.3.1 地震烈度
        2.3.2 衰减规律
    2.4 灾情损失评估模型
        2.4.1 烈度衰减模型
        2.4.2 人员损失模型
        2.4.3 经济损失模型
        2.4.4 其他损失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需求与方案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3.2 系统需求与开发环境
        3.2.1 业务功能需求
        3.2.2 基础数据需求
        3.2.3 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
    3.3 系统结构设计
    3.4 界面设计
    3.5 系统功能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研究
    4.1 三维开源引擎研究
        4.1.1 OSG引擎
        4.1.2 OSGEarth引擎
    4.2 界面开发平台研究
    4.3 GIS空间分析技术
    4.4 图像与文本处理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功能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展示与管理
        5.1.1 系统主界面
        5.1.2 系统管理
    5.2 地震快速评估模块
        5.2.1 三维场景可视化
        5.2.2 图层管理
        5.2.3 灾情快速评估
        5.2.4 外部影响场读取
    5.3 辅助模块
        5.3.1 距离量测
        5.3.2 通视分析
        5.3.3 数据标绘
    5.4 系统应用
        5.4.1 系统可操作性测试
        5.4.2 破坏性地震实例
        5.4.3 评估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海图人工地物信息处理工具组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图生产体系的发展
        1.2.2 ArcGIS组件技术的发展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据结构与定义
    2.1 海图人工地物的分类
    2.2 国内主要发布网站
        2.2.1 网站概述
        2.2.2 网站基本结构
    2.3 数据库结构设计
        2.3.1 源数据库结构设计
        2.3.2 预处理数据库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3.1 数据获取技术
        3.1.1 网络爬虫技术
        3.1.2 Scrapy爬虫技术的特点
    3.2 GIS空间分析方法
        3.2.1 缓冲区分析
        3.2.2 叠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功能设计
    4.1 系统开发环境
        4.1.1 ArcGIS组件
        4.1.2 Python与 ArcGIS
    4.2 系统工作流程
    4.3 功能模块设计
        4.3.1 设计原则
        4.3.2 系统功能模块
    4.4 主要功能模块
        4.4.1 数据获取与存储
        4.4.2 数据提取及修编
        4.4.3 数据要素分组
        4.4.4 图层数据转换
        4.4.5 近岸性质判别
        4.4.6 要素编码录入
        4.4.7 图层数据叠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案例与分析
    5.1 系统主界面
        5.1.1 组件工具条
        5.1.2 组件工具箱
    5.2 系统主界面
        5.2.1 数据获取
        5.2.2 数据处理
        5.2.3 分组筛选
    5.3 图层创建及性质判别
        5.3.1 人工地物图层创建
        5.3.2 近岸性质判别
        5.3.3 要素编码录入
    5.4 海图底图叠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M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BIM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1.2.3 信息分类和编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研究
    2.1 引言
    2.2 信息分类编码理论
        2.2.1 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2.2.2 编码的原则和方法
    2.3 国外工程信息分类体系归纳总结
        2.3.1 Masterformat分类体系
        2.3.2 Uniformat Ⅱ分类体系
        2.3.3 ISO 12006-2信息分类框架
        2.3.4 OmniClass分类编码标准
    2.4 我国工程信息分类体系归纳总结
        2.4.1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2.4.2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2.5 综合比较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研究
    3.1 引言
    3.2 基坑工程特性分析
        3.2.1 基坑工程的概念
        3.2.2 基坑工程的特点
        3.2.3 常见基坑支护类型及结构组成
    3.3 基坑工程分类体系研究
        3.3.1 质量验收规范分类体系
        3.3.2 工程定额分类体系
        3.3.3 工程实体分解分类体系
        3.3.4 综合比较分析
    3.4 基坑工程全生命周期数据需求分析
        3.4.1 基坑工程各阶段对数据的需求
        3.4.2 项目主要参与方对数据的需求
        3.4.3 基坑工程主要管理要素对数据的需求
    3.5 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体系
        3.5.1 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原则
        3.5.2 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框架
        3.5.3 分类方法和编码结构
        3.5.4 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编码表
    3.6 小结
4 基于分类编码的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快速创建
    4.1 引言
    4.2 基坑工程信息模型的组成及创建流程
        4.2.1 基坑工程信息模型的组成
        4.2.2 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创建流程
    4.3 基坑工程几何信息快速创建
        4.3.1 族的基本概念
        4.3.2 基坑工程族库
        4.3.3 基坑工程几何信息快速创建
    4.4 非几何信息快速添加技术
        4.4.1 Dynamo简介
        4.4.2 非几何信息快速添加需求分析
        4.4.3 非几何信息快速添加技术设计
        4.4.4 非几何信息快速添加技术实现
    4.5 基坑工程信息模型的共享
        4.5.1 导出为IFC格式
        4.5.2 模型轻量化
    4.6 本章小结
5 分类编码在基坑监测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分类编码的作用
    5.3 监测平台总体设计
        5.3.1 系统架构
        5.3.2 数据库设计
        5.3.3 功能设计
    5.4 应用实例
        5.4.1 模型目录树
        5.4.2 监测数据预警
        5.4.3 数据可视化
        5.4.4 数据集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评价与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森林城市建设相关基础理论
        1.3.1 可持续发展
        1.3.2 生态文明建设
        1.3.3 生态修复
        1.3.4 景观规划设计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课题来源
    1.6 主要研究内容
        1.6.1 森林城市建设现状评价
        1.6.2 森林城市建设能力提升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森林资源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森林城市建设现状评价
    3.1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
        3.1.1 生态安全格局现状
        3.1.2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3.2 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综合评价
        3.2.1 指标建设现状
        3.2.2 综合评价
        3.2.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3.3 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地理分区评价
        3.3.1 单因子指标评价
        3.3.2 地理分区评价
        3.3.3 地理分区评价结果分析
    3.4 小结
4 森林城市建设能力提升
    4.1 基本遵循
    4.2 提升途径
        4.2.1 空间网络优化
        4.2.2 矿区修复
        4.2.3 城区绿量提升
        4.2.4 生态宣传建设
        4.2.5 支撑与保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究数据来源一览表
    附录2 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指标)现状调查表
    附录3 问卷调查表
    附录4 B1-B5评价层指标权重计算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1.2.1 空间数据一致性研究
        1.2.2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研究
        1.2.3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研究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选题来源
    1.4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基础理论
    2.1 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的定义
    2.2 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不一致的原因及表现
        2.2.1 语义不一致的原因
        2.2.2 语义不一致的表现
    2.3 矢量数据的语义结构分析与描述
        2.3.1 本体与地理本体
        2.3.2 矢量数据的语义层次
        2.3.3 矢量数据的语义模型
    2.4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策略与流程
        2.4.1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策略
        2.4.2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基本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一致性处理技术
    3.1 地理要素的分类与编码
        3.1.1 地理要素分类的基本方法
        3.1.2 地理要素类别的编码原则
    3.2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理解与映射
        3.2.1 地理要素分类的语义关系
        3.2.2 地理要素分类的语义理解
        3.2.3 地理要素分类的语义映射
    3.3 顾及描述知识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
        3.3.1 地理类别概念的描述性知识
        3.3.2 语义相似度度量与地理要素分类映射
        3.3.3 实验验证与分析
    3.4 基于本体属性特征学习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
        3.4.1 地理类别概念的本体属性特征
        3.4.2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关系的描述与学习
        3.4.3 实验验证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处理技术
    4.1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的基本思想
        4.1.1 同名地理实体的相似性
        4.1.2 同名地理实体的匹配特征
        4.1.3 同名地理实体的匹配策略
    4.2 多语义特征约束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
        4.2.1 地理实体的语义结构模型
        4.2.2 多特征约束的语义相似性度量模型
        4.2.3 实验验证与分析
    4.3 结合改进Fréchet距离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
        4.3.1 Fréchet距离及其存在的问题
        4.3.2 结合改进Fréchet距离的几何相似性度量模型
        4.3.3 实验验证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要素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技术
    5.1 地理要素属性特征的映射转换
        5.1.1 分类编码的约束
        5.1.2 属性特征的转换
    5.2 属性转换规则的定义、描述与实现
        5.2.1 产生式属性转换规则的定义
        5.2.2 属性转换规则的描述与管理
        5.2.3 属性转换规则的模板化实现
    5.3 基于规则文件控制的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
        5.3.1 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流程
        5.3.2 属性特征转换效果评估
        5.3.3 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语义一致性处理原型系统与功能实现
    6.1 实验介绍
        6.1.1 实验系统概述
        6.1.2 系统的主要功能
        6.1.3 实验数据与内容
    6.2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功能实现
        6.2.1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一致性处理实验
        6.2.2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处理实验
        6.2.3 地理要素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主要工作
        7.1.2 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6)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级配变异性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工过程级配变异
        1.2.2 施工过程级配控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基于熵权法与灰度关联理论的沥青混合料控制筛孔研究
    2.1 概述
    2.2 基于熵权法的路用性能权重分析
        2.2.1 熵权法
        2.2.2 路用性能权重分析
    2.3 基于灰度关联理论的控制筛孔分析
        2.3.1 灰度关联理论
        2.3.2 AC型沥青混合料
        2.3.3 SMA型沥青混合料
        2.3.4 SUP型沥青混合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级配变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概述
    3.2 冷集料通过率波动性分析
        3.2.1 通过率波动程度
        3.2.2 变异系数
        3.2.3 波动指数
        3.2.4 集料通过率波动影响因素
    3.3 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级配变异性
        3.3.1 级配变异敏感过程分析
        3.3.2 连续施工过程级配变化研究
        3.3.3 施工过程级配变异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级配控制范围研究
    4.1 施工过程冷集料通过率允许波动范围
    4.2 基于施工水平的级配允许偏差范围研究
        4.2.1 筛孔通过率概率分布研究
        4.2.2 级配允许偏差范围的确定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级配控制研究
    5.1 基于数字图像分块处理的级配监控方法
        5.1.1 理论介绍
        5.1.2 级配监控技术的工程应用
    5.2 级配动态控制方法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8)基于语义匹配的空间数据模型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数据转换的理论研究
    2.1 地图语言的理论基础
        2.1.1 空间信息论
        2.1.2 语义论
        2.1.3 符号学
    2.2 地理语义
        2.2.1 地理语义与数据(符号)的关系
        2.2.2 地理语义的分类
        2.2.3 地理语义的语法
    2.3 地理现象要素分割与提取
        2.3.1 地理要素提取的实质
        2.3.2 地理要素提取成果——DLG
        2.3.3 DLG数据的结构要求
    2.4 基于空间信息本体的语义共享
第三章 数据转换的语义分析
    3.1 数据规范的制定
    3.2 地方数据时空特征差异分析
    3.3 地方数据存在的差异
        3.3.1 几何特征
        3.3.2 表达方式
        3.3.3 语法规则
        3.3.4 数据模型
        3.3.5 数据格式
        3.3.6 数据内容
第四章 数据模型转换处理
    4.1 数据模型转换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4.1.1 技术路线
        4.1.2 技术方法
    4.2 转换的主要内容
        4.2.1 数据格式转换
        4.2.2 数据模型统一
        4.2.3 数据分类代码转换
    4.3 Map Store平台
        4.3.1 基于地理本体的模板组成
        4.3.2 模板的语法规则
第五章 转换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5.1 制图数据转换设计
    5.2 制图数据转换实验验证
        5.2.1 转换模板的制作
        5.2.2 转换验证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规范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 问题分析
    2.2 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2.2.1 管理决策用户需求
        2.2.2 行业主管部门用户需求
        2.2.3 行业内从业单位及人员
    2.3 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2.4 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共享的需求
    2.5 数据交换需求分析
    2.6 横向管理部门的数据交换需求
    2.7 公众出行服务的数据整合需求
    2.8 政府协同管理、应急决策的数据支撑需求
    2.9 数据管理需求分析
第三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资源整合概念
        3.1.2 数据整合概念
        3.1.3 数据仓库技术
    3.2 相关理论
        3.2.1 资源价值理论
        3.2.2 生命周期理论
        3.2.3 数据治理理论
        3.2.4 本体论
    3.3 相关方法
        3.3.1 数据元
        3.3.2 信息互操作性模型
        3.3.3 信息标准体系模型
第四章 数据元标准化编制
    4.1 编制原则
    4.2 编制目的
    4.3 数据元属性及描述规则
        4.3.1 数据元命名规则
        4.3.2 数据元类型
    4.4 数据元提取
        4.4.1 数据元的抽取方法
        4.4.2 我省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集提取方法选择
        4.4.3 云南省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的抽取
        4.4.4 数据元规范化
        4.4.5 数据元标准化
第五章 信息标准体系开发
    5.1 业务分析
        5.1.1 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应用框架
        5.1.2 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架构
        5.1.3 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库总体架构
    5.2 信息标准体系
        5.2.1 数据规范制定原则
        5.2.2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分类
        5.2.3 方法研究
    5.3 新增标准的开发
        5.3.1 标准体系编号和标准建设工作的通用流程
        5.3.2 新增标准的要求
    5.4 形成的标准规范
        5.4.1 数据编码规范
        5.4.2 数据元规范
        5.4.3 数据交换规范
        5.4.4 数据服务规范
        5.4.5 数据治理规范
第六章 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数据交换规范文档开发
    6.1 项目背景
    6.2 开发框架
    6.3 分析建模
    6.4 数据交换内容
    6.5 规范概述
第七章 数据应用实践和应用效果
    7.1 数据处理中的容错技术
    7.2 数据信息安全
        7.2.1 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7.2.2 数据信息分级原则
    7.3 应用效果
    7.4 当前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
    7.5 解决问题的思路
    7.6 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农村硬化道路在DLG和制图数据中的表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机耕路和公路的定义和内涵
3 公路等级
    3.1 按行政等级划分
    3.2 按技术等级划分
        3.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公路技术等级划分
        3.2.2 国标图式上的公路技术等级划分
4 农村公路
    4.1 农村公路的定义
        4.1.1 农村公路的不同定义
        4.1.2 交通部对农村公路的定义
    4.2 县、乡、村道的划分标准
5 村村通中的硬化道路
    5.1 村村通硬化道路的建设标准
    5.2 村村通硬化道路在测绘行业的表示
6 结束语

四、国标《公路等级代码》的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研究[D]. 金航.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海图人工地物信息处理工具组件的设计与实现[D]. 朱书颖.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及其应用研究[D]. 祁孜威.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评价与能力提升研究[D]. 程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赵云鹏.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6]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级配变异性分析与控制[D]. 丁凡. 东南大学, 2020(01)
  • [7]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8]基于语义匹配的空间数据模型转换[D]. 薛睿. 长安大学, 2020(06)
  • [9]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规范化的研究[D]. 邹岩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基于农村硬化道路在DLG和制图数据中的表示[J]. 刘念,杨新海,郗宏儒,杨占辉,郑智成. 测绘技术装备, 2012(03)

标签:;  ;  ;  ;  ;  

国家标准《道路等级代号》说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