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渠湿地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时空分布研究

沟渠湿地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时空分布研究

一、沟渠湿地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锐[1](2021)在《基于梯级沟渠系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农田沟渠具有“源”与“汇”的双重特征,在截留净化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沟渠的截留功能,对防控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实地监测淮河流域安徽段不同特征沟渠在自然状态下非点源污染物的分布现状与截留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室内模拟,研究梯级沟渠在不同功能段以及不同因素影响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合野外小尺度实验对比研究梯级沟渠在实际应用下的污染物截留效果,并通过室内模拟对比不同底泥基质下4种干湿交替强度中氮磷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内不同特征沟渠水体氮、磷含量表现为农田沟渠>支流沟渠>河道沟渠;底泥氮含量大小为河道沟渠>农田沟渠>支流沟渠;底泥磷含量大小为农田沟渠>河道沟渠>支流沟渠。2)梯级沟渠室内模拟实验结果显示药物配水下总氮含量沿程变化呈波动式下降,削减效率在10.2%,对自然物质配水的总氮截留效率为11.54%,单个柱体TG1对氮的截留达到44.86%,证明TG1模拟缺氧环境促进了氮的反硝化作用;自然物质配水下系统通过截留泥沙对磷的截留率为56.87%。不同环境条件下,温度在8~20℃对氮、磷的截留效果更加明显;pH=8时总氮的含量变化最明显,而对磷的影响效果较小;水力停留时间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其中长期覆水对氮、磷去除最大分别达到40%和50%。3)野外梯级沟渠小尺度实验数据表明,氮素含量在缺氧区的截留效果突出,局部截留率可达47.96%,但是由于后续反硝化作用的缺少又加之水体流动的扰动导致底泥氮素释放,使得渠段最终出水氮素截留不明显仅为5.4%,逐级氮素截留大小为TJ2>TJ3>TJ4>TJ1。对于磷的截留率为88.8%,上游含有大量颗粒态磷的泥沙,由于梯级挡板,横向流速被减缓,使得磷的输出量大大减小。4)干湿交替实验中无秸秆组底泥氮磷含量的下降幅度较有秸秆组效果更佳,其中总氮下降幅度为低强度(37.9%)>中强度(35.12%)>对照组(28.98%)>高强度(27.92%);总磷下降幅度为对照组(20.62%)>低强度(16.06)>高强度(14.49%)>中强度(13.57%);不同条件干湿交替实验下TN含量变化均为降低,其中原状底泥组变化率大于混有秸秆底泥组,而TP含量在有秸秆组出现显着增大趋势,与无秸秆组差距明显。图[70]表[13]参[87]

刘凌寒[2](2021)在《淮河流域王蚌区间南北岸农业源磷素运移特征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从空间、土层深度等多维角度对淮河流域王蚌区间南北两岸的土壤中不同形态的有机磷和无机磷分布规律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连接淮河干流的农田沟渠进行采样分析,研究沟渠沉积物对磷素的吸附-释放特征和农田径流向沟渠输入磷素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来研究不同土壤在自然状态和人为添加生物炭的前提条件下磷素进行垂向运移的损失表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南北岸区域农田土壤在不同浓度的低分子质量有机酸条件下磷形态活化释放特征。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南岸总磷(TP)含量最大值为705 mg/kg,而北岸TP含量最高可达1385.65 mg/kg,表明北岸土壤更加肥沃,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南北岸土壤中的活性有机磷(LOP)及中等稳定性有机磷(MROP)含量均随土壤深度而减小。由于南岸属于林地,没有翻耕和施肥行为,北岸作为农作物种植地,存在不定期的翻耕和施肥活动,这就造成了南岸土壤TP在降雨条件下不断下渗,呈现深层TP含量高的现象,北岸各种磷含量总体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降低。(2)南北两岸典型沟渠中的上覆水与沉积物之间均存在着吸附与解吸的过程,且南岸沉积物对上覆水中磷的吸附可能性大于北岸。南岸沟渠沉积物中Fe/Al-P最高可达718.52 mg/kg,Ca-P平均含量为722 mg/kg,北岸Fe/Al-P含量最高可达1119 mg/kg,Ca-P平均含量为577 mg/kg。两岸都是前者粒径越大含量越高;后者则相反。南北两岸总体上有机磷随着粒径减小,含量越高。说明北岸沟渠周边农田流失的生物有效磷含量比较多。(3)在自然状态淋溶下,南岸TP浓度有下降趋势,溶解性活性磷(SRP)浓度逐渐上升,且两地的溶解性总磷(DTP)、SRP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在人为调控的情况下,北岸TP浓度与自然状态相比增加不明显,南岸TP浓度比自然状态高一点。且生物炭的加入对于稳定土壤pH起到很好的作用。(4)苹果酸对北岸的有机磷(OP)活化率高于南岸。南岸中的Fe/Al-P在低浓度活化效果好,高浓度容易产生抑制作用,Ca-P在低、中浓度下活化效果较好。北岸中的Fe/Al-P与南岸土壤相反,在高浓度的苹果酸下活化率能达到68%。柠檬酸对南岸土壤的OP活化量表现为中低浓度效果优于高浓度,而北岸则是高浓度占据活化优势,对于Fe/Al-P,南岸土壤在中等浓度下活化效果好,北岸是中高浓度更好;对于Ca-P,南岸土壤在三种浓度下的活化率均能达到90%左右,北岸最大只能达到65%左右。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中不可利用态磷向生物有效磷转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图[85]表[46]参[110]

薛烨飞[3](2021)在《季节性冻融对农业排水渠湿地植物根系周围底泥环境及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排水渠除了承担着灌溉和排水功能外,渠中沉积物-水生植物-微生物系统能有效地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季节性冻融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陆地的自然现象,并可划分为秋季冻融和春季冻融。冻融过程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产生剧烈影响,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原有冻融格局将被打破。本论文选择东北农业排水渠,以磷脂脂肪酸法(PLFA)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秋季冻融和春季冻融作用下严寒地区湿地系统典型湿地植物根系周围环境及微生物群落的动态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季节冻融作用下植物根系周围环境和微生物特征的差异。本研究能为深入探讨寒区水体污染形成原因、低温人工湿地的净水机制提供以及生态高效排水渠的设计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秋季、春季冻融期芦苇、香蒲根系周围及非植物生长区底泥养分含量在时间上展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特征。总体上养分含量在秋季冻融初期减少,在秋季冻融末期底泥完全冻结后大量积累,春季冻融期逐渐释放再次降低。秋季冻融期间,植物根系周围底泥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增幅明显大于非植物生长区底泥,芦苇和香蒲根系周围营养物质增幅范围分别为198.76-2243.08%和114.57%-868.34%。而春季冻融期间香蒲根系周围底泥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和DOC含量显着降低,减少范围为11.49%-84.27%。除硝态氮外,春季冻融期底泥营养物质的平均含量总体上高于秋季冻融期。(2)秋季、春季冻融期芦苇、香蒲根系周围及非植物生长区底泥微生物生物量在时间上展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秋季冻融开始后,底泥中微生物生物量总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当底泥完全冻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春季冻融期底泥逐渐解冻,微生物生物量呈波动性降低,并且微生物各功能群PLFA含量在春季冻融期内会出现一个或多个峰值。秋季冻融末期时,香蒲根系周围底泥中微生物生物量较冻融初期显着增加,增加范围为11.97-45.31%;在春季冻融末期,除芦苇根系周围底泥外,香蒲根系周围和非植物生长区底泥中微生物生物量较春季冻融初期均显着减少,降低范围为15.20-44.28%、28.83-43.48%。秋季冻融期底泥中细菌/真菌值(B:F)、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值(GP:GN)的均值总体上普遍高于春季冻融期。(3)冻融对底泥中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在短期和整个季节性冻融期范围内具有不同的作用结果。在秋季冻融期、春季冻融期内,虽然部分断面底泥中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在经历冻融后发生了改变,然而纵观整个季节性冻融期,底泥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基本保持稳定。冻融阶段、空间分布对季节性冻融期内植物根系周围和非植物生长区底泥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产生影响。芦苇、香蒲根系周围和非植物生长区底泥中检测到的细菌类别无明显差异,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但细菌门类所占比例不同。底泥细菌组成受到冻融阶段、空间分布以及植物种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秋季、春季冻融过程中变化并不规律。(4)秋季冻融期间,底泥中全氮、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与植物根系周围及非植物生长区底泥中微生物生物量及各功能群PLFA含量普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春季冻融时期,全磷、全氮及DOC含量是影响香蒲根系周围及非植物生长区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芦苇根系周围底泥中,底泥全氮含量是影响微生物总PLFA及微生物各功能群PLFA含量的主要因素。

罗国平,张杰,李忠润,刘思妍,徐义军,张勇[4](2020)在《生态沟渠综合治理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生态沟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从沟渠作用机理、沟渠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成果及沟渠后期管护方面对生态沟渠综合治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以期为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及借鉴。

王佳俊[5](2020)在《拉鲁湿地环境调查分析与污染评价》文中提出拉鲁湿地作为西藏高寒湿地比一般湿地更具有特殊经济、社会、保护功能。基于拉鲁湿地三期修复工程需要,本文以拉鲁湿地为对象,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从湿地中采集了水体和底泥,分析其污染物含量并评价其污染现状,另外通过样方调查统计生物多样性与重要值,分析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拉鲁湿地不同时期底泥的氮磷综合污染指数排序为枯水期(3.645)>平水期(3.034)>丰水期(2.678),有机污染指数排序为枯水期(1.294)>平水期(1.218)>丰水期(0.558)。总体来说,北部和西部污染指数相对较低,属于轻度-中度污染,其余区域污染情况相对严重,多属于中度-重度污染。(2)检查了底泥中常见的6种重金属,其中3种检出,分别为Cr、Pb和Cu。地累计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表明底泥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为Cu>Pb>Cr,且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拉鲁湿地西部居民区附近底泥中Pb和Cu含量较高,南部观景台附近底泥中Cr和Cu含量较高。(3)改进的内梅罗指数表明拉鲁湿地枯水期水质评价等级占比排序为V类(57.2%)>III类(22.4%)>IV类(10.2%)>I类(6.1%)>Ⅱ类(4.1%);丰水期水质评价等级占比排序为Ⅰ类(46.9%)>III类(38.7%)>Ⅱ类(10.2%)>Ⅳ类(2.1%)=Ⅴ类(2.1%);平水期水质评价等级占比排序为Ⅰ类(50%)>III类(18.8%)>Ⅱ类(14.5%)>Ⅴ类(10.4%)>Ⅳ类(6.3%)。枯水期整体水质比丰水期和平水期都差,其中污染程度较大的IV类和V类水质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4)改进的内梅罗指数评价表明拉鲁湿地枯水期水体重金属评价等级占比排序为Ⅰ类(91.7%)>Ⅱ类(4.15%)=Ⅲ类(4.15%);丰水期水质评价等级占比排序为Ⅲ类(44.6%)>Ⅱ类(28.3%)>Ⅰ类(14.6%)>Ⅳ类(10.4%)>Ⅴ类(2.1%);平水期水质评价等级占比排序为Ⅰ类(98%)>Ⅱ类(2%)。枯水期湿地水体重金属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污染趋势由西向东逐渐变好。丰水期Ⅳ、Ⅴ类水体主要分布于鲁定北路北边的居民区附近,湿地的污染趋势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好,平水期基本没有水体重金属污染现象。(5)拉鲁湿地不同区域植物群落变化较大,西部与中西部区域植物丰富度大(R=1.27和R=1.36,大于其他区域)),且分布不均匀(H=1.89和1.90;南部与北部区域植物丰富度较低((R=0.66和R=0.80),且植物群落分布不均匀(H=1.63和1.18);东部区域为以水葱为优势种,植物丰富度较小的群落。溶解氧、p H、氮、磷和重金属等环境因素影响了拉鲁湿地植物多样性。(6)本次调查中丰水期拉鲁湿地植物氮磷含量较高,其中绿萍和狐尾藻较高,香蒲的氮磷含量较低。菖蒲、水葱、水蓼、香蒲和芦苇的氮磷吸收量在两个时期均高于于其他植物,可以最为优先收割植物。(7)综合分析污染状况,拉鲁湿地污染防治重点风险区域为南部观景台、西部居民区、北部党校区和湿地的东北角,后续应加强这些区域的修复与管理。

李梦缘[6](2020)在《不同底泥和植物沟渠对径流氮素消纳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元[7](2020)在《寒旱区湖泊沉积物氮循环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与环境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海湖是位于包头市典型的小型城市湖泊,在调节气候、美化市区环境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包头市位于高纬度寒旱区季节性的冰封期是该地区的重要环境特点,对于寒旱区城市湖泊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包头市南海湖沉积物中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南海湖的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以往对南海湖的环境监测,根据南海湖的地形地貌及不同的富营养化程度将其划分为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布设3个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分别于2018年6月、2018年9月、2019年1月和2019年4月对沉积物样品进行采集,利用特异性功能引物对沉积物中的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各采样点的理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细菌群落解析,查明了南海湖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水体环境因子及沉积物的污染物含量随时间变化最为显着,与非冰封期相比,冰封期水体污染更为严重;沉积物中各污染物含量受水体变化有所影响,但是水体对于沉积物的影响多为长期影响。从污染物的分布情况来看,经过数据分析发现,根据富营养化程度来看,由高到低为旅游开发区>水草区>进水口区>湖心区。细菌β多样性受黄河补水,冰体凝结,植物生长与腐败等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区域在结冰过程中氮循环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相似性也表现出显着差异。本研究区域的沉积物钟固氮微生物除了蓝藻门外还有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下的部分微生物,从属水平来看,固氮微生物主要由蓝藻菌属、着色菌属、梭菌属、鱼腥藻属、红螺藻属、厌氧粘细菌属组成。氨氧化作用主要是由厚壁菌门、微球菌门的下的各种微生物主导进行。研究区域中的氨氧化细菌从属水平来看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梭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微球菌属、粪产碱杆菌等。亚硝酸盐氧化菌门水平主要由变形菌门组成,还有部分其它微生物,在属水平上主要分为10个属,主要包括假亚硝酸菌属、硝酸菌属、红球菌属、假单胞菌属、粪产碱杆菌、变形杆菌、微球菌属、副球菌属、节杆菌属、不动细菌属等。反硝化细菌门水平主要由变形菌门组成,还有部分其它细菌,在属水平上主要分为11个属,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红杆菌属、陶厄氏菌属、固氮螺菌属、伯克氏菌属和unclassifiedBacteria、unclassifiedProteobacteria等。由于水体在结冰和冰体融化过程及中,外界条件会发生较大变化,水环境直接引起沉积物的改变,导致沉积物中微生物有所变化,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影响氮循环微生物的环境因子有所差异。总体来看,沉积物中总氮、氨氮、碳氮比是对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控制这些环境因子是改变沉积物中氮循环微生物的重要举措,同时是改善南海湖水质现状的重要举措。

谢晓琳[8](2020)在《桂林市会仙试区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研究其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对氮磷污染控制和治理至关重要。桂林市会仙湿地作为漓江流域最大的岩溶湿地,具有重要生态效益,但受高强度农业生产活动、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因素影响,湿地氮磷污染形势严峻。本文在会仙湿地内选取典型区域(会仙试区,面积376.42 km2)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试区地表河流(睦洞河、会仙河、相思江)、土壤及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特征,力求较全面揭示试区氮磷污染情况。通过2年的地表水和1年的土壤及地下水监测试验,分析地表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可溶性总磷酸盐及总磷含量,以及土壤和地下水中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揭示氮磷污染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土壤氮磷含量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地表地下水之间氮磷污染差异;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气象环境因子、下垫面属性与试区地表水氮磷污染浓度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按地表水Ⅲ类水质等级标准,会仙试区2017年10月-2019年9月地表水氮污染较严重。时间上,睦洞河和会仙河非灌溉期(非灌溉季节)的硝态氮、总氮及可溶性总磷酸盐浓度高于灌溉期(灌溉季节),而铵态氮、总磷则在灌溉期浓度较高,相思江氮磷浓度呈非灌溉期大于灌溉期的特征;空间上,睦洞河氮磷浓度呈先减后增趋势,会仙河氮磷浓度沿程增加,相思江氮磷浓度沿程降低。(2)睦洞河、会仙河、相思江2018年10月-2019年9月的月均氮磷排放负荷显着高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的月均氮磷排放负荷。灌溉期铵态氮、可溶性总磷酸盐、总磷的排放负荷大于非灌溉期,而硝态氮及总氮排放负荷则相反。试区氮磷排放负荷表现出试区北部较高、南部较低的空间特征。(3)三条河流的沉积物春季氮磷含量较高,而耕地土壤及消落带土壤硝态氮含量夏季较低。睦洞河沉积物氮磷含量沿程先减后增,相思江和会仙河沉积物氮磷含量沿程增加。单一因子标准指数法揭示土壤总氮、总磷评价指数较高,具有较高的水环境污染风险。按地下水Ⅲ类水质等级标准,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较轻。地下水硝态氮、总氮浓度在4、5月最高,总磷浓度在7月最高。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总体上呈现试区中部(盆地)及西边径流排泄口氮磷浓度较高、南北两边氮磷浓度较低的特征。(4)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气象环境因子与试区地表水氮磷浓度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氮素浓度与pH关系较密切,磷素浓度与降雨量关系密切。试区下垫面属性与氮磷排放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稻田、松散含水层面积比例与氮磷排放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草地与铵态氮及磷素排放浓度呈正相关,灌木林地、旱地、农村居民用地、沟塘湿地及灰岩含水层面积比例与氮磷输出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马正虎[9](2020)在《宁夏阅海水质时空变化及底泥-水间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文中提出阅海作为银川市保存最完整的城市湖泊湿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城市化推进,大量的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城郊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生态立区战略的提出,湿地环境整治与修复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其中外源(面源和点源)污染采取阻断、清除等一系列措施得到有效控制;但其底泥二次释放污染仍未引起关注,因此污染问题很难根除。综合考虑水深、芦苇分布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于阅海均匀布设14个采样点,对其上覆水、间隙水水质状况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底泥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得出各介质中污染物浓度存在巨大差异,说明阅海底泥污染物二次释放风险已经形成。通过室内底泥污染物释放模拟实验,探讨分层、原状底泥,不同污染程度底泥污染物释放能力以及环境因子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从而为阅海湿地以及干旱半干旱区河湖湿地水质监测以及底泥内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阅海上覆水和间隙水各水质指标在时空分布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上覆水各水质指标浓度在时间分布上:8月相对最低,11月次之,8月最高;空间分布上:补水口和深水区水质较好,排水口以及浅水区次之,芦苇区最差。间隙水各水质指标浓度5月最高、8月次之、11月则相对最低;间隙水各水质指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芦苇区和浅水区浓度较高,排水口次之,深水区和补水口均较低。对比14个采样点上覆水、间隙水各水质指标浓度发现,阅海间隙水各水质指标均明显高于对应点上覆水,间隙水作为底泥孔隙自由水,其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底泥,由于上覆水-间隙水间各水质指标浓度差的存在,在水体以及底泥间必然存在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风险。(2)室内模拟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影响表明:①自然状态下,短时间内底泥各污染指标迁移转化波动性均较大。其中NH3-N指标均呈释放状态,表层0-2 cm分层释放最为强烈,但0-15 cm原状底泥NH3-N累积释放量更高,说明底泥-水间污染物迁移转化并不局限于表层。TP指标表层0-2 cm分层均呈释放状态,其它各分层以及原状底泥则在前12h处于释放状态,之后处于吸附状态。CODMn指标除表层0-2 cm分层波动性较大且一直处于释放状态太外,其它各层以及原状底泥则在9h之后,既由释放转为吸附状态。②不同污染程度底泥污染物释放时段、累积释放量以及释放速率均存在差异,说明底泥污染物释放能力与其底泥污染物浓度相关,但只有存在足够大浓度差,才会引起释放量以及释放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当底泥-水间污染物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即污染物迁移转化阈值,不同污染程度底泥造成的释放差异将会消失。(3)室内模拟底泥污染物释放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温度、pH以及上覆水浓度均会对宁夏阅海底泥污染物累积释放量以及释放速率产生影响,但在不同条件下,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①在添加上覆水呈酸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NH3-N和CODMn释放量逐渐增加;上覆水碱性条件下,温度为15℃时,NH3-N释放量最大,而温度过高或过低,NH3-N释放量均较低,高温则对TP释放产生抑制,而对CODMn释放有促进作用。低温条件下,添加上覆水pH呈中性时,NH3-N和CODMn释放量更多,TP释放量无明显变化;高温条件下,添加上覆水pH呈中性时,更有利于NH3-N和TP释放,而CODMn在碱性条件下更宜释放。②阅海底泥-水间NH3-N迁移转化阈值小于0.5 mg/L。上覆水TP初始浓度控制为0.3 mg/L,底泥即由释放转为吸附过程,说明底泥-水间TP迁移转化阈值小于0.3mg/L,上覆水COD Mn初始浓度控制为10 mg/L,底泥即由释放转为吸附过程,且吸附速率达到0.68,说明底泥-水间CODMn迁移转化阈值低于10 mg/L。

孙少江[10](2019)在《沿运灌区稻田排水沟塘中氮磷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问题日益突显。对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处理,国际上比较认可应用人工湿地处理的方法。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中国南方地区,人工湿地应用受限,但分布广泛的排水沟塘具有类似湿地的功能,可以缓解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本文针对南方平原河网地区密集分布的排水沟塘,以野外调查、定点监测和室内实验分析获取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稻作期排水沟塘中氮、磷的迁移转换规律,同时采用QUAL2K水质模型,在检验其在研究区域适用性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水温及气象因素对农田排水沟塘中污染负荷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稻作期农沟中的铵态氮浓度平均值绝大多数处于0.30-0.40 mg/L间,而支沟和池塘的铵态氮浓度平均值大多数集中在0.20~0.30mg/L间,小部分在农沟下级位置的支沟的浓度处于0.10~0.20mg/L间。农沟中的铵态氮平均浓度是普遍大于支沟处的,支沟的尺寸较大,对应的水力停留时间也相应较大,使支沟对铵态氮的削减效果更佳。(2)农沟中的硝氮浓度平均值绝大多数处在2.0~3.0 mg/L间,而支沟和池塘的硝氮浓度平均值大多数集中在1.5~2.5mg/L间,不同于铵态氮在支沟处的浓度范围有两种分化,且硝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是逐渐下降的,而铵态氮则是在短期就降低到了极低的浓度值,都说明了硝氮相较于铵态氮更具稳定性。(3)沟塘总磷浓度平均值主要处于0.10~0.20mg/L之间,整体上波动变化明显,但不同支路及其上下游之间的波动大小和随时间变化差异很大。(4)QUAL2K模型在尺寸较小的排水沟塘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计算农田排水沟塘对污染物的削减率,补足大田监测缺少的部分数据,同时也能验证削减率计算中各项参数的准确性。(5)QUAL2K水质模拟结果显示,排水沟塘末端的铵态氮浓度和硝氮浓度随着水温的改变呈线性变化规律;单独调整风速参数呈现出负相关的削减规律,而其它气象参数(水温、露点温度、风速)组合都是正相关的规律,其中温度与露点温度统一变化的组合形式效果最好;而改变单一条件下,露点温度变化对末端水质的变化影响最为显着。

二、沟渠湿地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沟渠湿地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梯级沟渠系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1.3.2 沟渠去除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
        1.3.3 沟渠去除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分析方法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药品
    2.4 实验方案概述
        2.4.1 梯级沟渠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室内模拟实验
        2.4.2 梯级沟渠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野外实验
        2.4.3 沟渠底泥干湿交替模拟研究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特征沟渠污染物变化特征
    3.1 王家坝河道沟渠污染物变化特征
        3.1.1 采样布点
        3.1.2 沟渠主要理化性质
        3.1.3 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
    3.2 农田沟渠污染物特征
        3.2.1 采样布点
        3.2.2 沟渠主要理化性质
        3.2.3 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
    3.3 南照镇河道支流沟渠污染物变化特征
        3.3.1 采样布点
        3.3.2 沟渠主要理化性质
        3.3.3 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
4 梯级沟渠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实验室模拟研究
    4.1 室内实验设计
        4.1.1 梯级沟渠设计
        4.1.2 实验用水
        4.1.3 室内实验设计
        4.1.4 取样设计
    4.2 氮在梯级沟渠的迁移转化
        4.2.1 氮的沿程变化规律
        4.2.2 氮随时间变化规律
        4.2.3 氮的垂向传输变化
    4.3 磷在梯级沟渠的迁移转化
        4.3.1 磷的沿程变化规律
        4.3.2 磷随时间变化规律
        4.3.3 磷的垂向传输变化
    4.4 环境变化对梯级沟渠截留污染物的影响
        4.4.1 温度
        4.4.2 酸碱度
        4.4.3 水力停留时间
    4.5 小结
5 梯级沟渠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物野外实验研究
    5.1 梯级沟渠野外实验设计
        5.1.1 梯级沟渠野外实验场地
        5.1.2 梯级沟渠野外实验设计与取样
    5.2 主要污染物沿程含量变化
        5.2.1 梯级沟渠主要样品理化性质
        5.2.2 梯级沟渠水体主要污染物含量变化
        5.2.3 梯级沟渠底泥主要污染物含量变化
    5.3 梯级沟渠强化措施设计
    5.4 小结
6 沟渠底泥干湿交替室内模拟研究
    6.1 沟渠底泥覆水实验设计
        6.1.1 处理设计与样品采集
        6.1.2 培养方法
    6.2 干湿交替对底泥基本理化性质影响特征
        6.2.1 原状底泥理化性质
        6.2.2 秸秆混合底泥理化性质
    6.3 不同基质底泥氮磷变化特征
        6.3.1 原状底泥氮磷变化
        6.3.2 秸秆混合底泥氮磷变化
    6.4 主要污染物变化分析
        6.4.1 不同实验条件污染物含量变化对比
        6.4.2 不同强度实验底泥氮磷的分子荧光分析
        6.4.3 影响氮磷在底泥中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淮河流域王蚌区间南北岸农业源磷素运移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1.2.2 磷素分布特征
        1.2.3 磷素在沟渠中迁移
        1.2.4 磷素垂直迁移过程
        1.2.5 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磷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研究区概况及采样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案
        2.3.1 南北两岸土壤磷素分布及等温吸附-解吸研究
        2.3.2 沟渠水/沉积物磷素分布特征及吸附特性
        2.3.3 南北两岸土壤磷素垂向迁移特征
        2.3.4 低分子有机酸下磷素释放特征研究
    2.4 相关指标分析方法
        2.4.1 水样中磷的测定方法
        2.4.2 土样中磷的测定方法
        2.4.3 其它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3 王蚌区间南北岸典型土壤特征
    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3.2 土壤微观表征
        3.2.1 南岸土壤微观表征
        3.2.2 北岸土壤微观表征
    3.3 磷素分布及其相关性分析
        3.3.1 南岸不同磷素分布特征
        3.3.2 北岸不同磷素分布特征
        3.3.3 相关性分析
    3.4 土壤等温吸附与解吸研究
        3.4.1 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实验
        3.4.2 土壤对磷的等温解吸实验
        3.4.3 土壤与生物炭螯合对磷的等温吸附实验
        3.4.4 土壤与生物炭螯合对磷的等温解吸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沟渠中水/沉积物变化特征
    4.1 南岸沟渠特征
        4.1.1 南岸沟渠中水质特征
        4.1.2 南岸沟渠中沉积物特征
    4.2 北岸沟渠特征
        4.2.1 北岸沟渠中水质特征
        4.2.2 北岸沟渠中沉积物特征
    4.3 沉积物等温吸附研究
        4.3.1 南岸沟渠沉积物
        4.3.2 北岸沟渠沉积物
    4.4 沉积物微观表征分析
        4.4.1 南岸沉积物表征
        4.4.2 北岸沉积物表征
    4.5 本章小结
5 南北岸典型土壤磷素垂直下渗特征
    5.1 南岸土壤磷素下渗变化特征
        5.1.1 自然状态
        5.1.2 人为调控
    5.2 北岸土壤磷素下渗变化特征
        5.2.1 自然状态
        5.2.2 人为调控
    5.3 生物炭和秸秆浸泡物质释放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不同低分子有机酸条件下土壤磷素释放特征
    6.1 南岸典型土壤不同形态磷在有机酸下活化表现
        6.1.1 不同有机酸对磷的活化量
        6.1.2 不同有机酸对磷的活化率
        6.1.3 多因素方差分析
    6.2 北岸典型土壤不同形态磷在有机酸下活化表现
        6.2.1 不同有机酸对磷的活化量
        6.2.2 不同有机酸对磷的活化率
        6.2.3 多因素方差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季节性冻融对农业排水渠湿地植物根系周围底泥环境及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及答辩委员会人员信息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冻融作用对土壤养分影响
        1.2.2 冻融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3 冻融过程中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测定方法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季节性冻融作用下底泥养分动态
    3.1 秋季冻融期底泥养分动态
        3.1.1 秋季冻融期芦苇根系周围底泥养分动态
        3.1.2 秋季冻融期香蒲根系周围底泥养分动态
        3.1.3 秋季冻融期非植物生长区底泥养分动态
        3.1.4 秋季冻融期底泥养分含量差异分析
    3.2 春季冻融期底泥养分动态
        3.2.1 春季冻融期芦苇根系周围底泥养分动态
        3.2.2 春季冻融期香蒲根系周围底泥养分动态
        3.2.3 春季冻融期非植物生长区底泥养分动态
        3.2.4 春季冻融期底泥养分差异分析
    3.3 不同季节冻融期间底泥养分差异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季节性冻融作用下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
    4.1 秋季冻融期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
        4.1.1 秋季冻融期芦苇根系周围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
        4.1.2 秋季冻融期香蒲根系周围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
        4.1.3 秋季冻融期非植物生长区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
        4.1.4 秋季冻融期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4.2 春季冻融期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
        4.2.1 春季冻融期芦苇根系周围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
        4.2.2 春季冻融期香蒲根系周围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
        4.2.3 春季冻融期非植物生长区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
        4.2.4 春季冻融期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4.3 不同季节下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季节性冻融作用下底泥细菌群落动态
    5.1 秋季冻融期底泥细菌群落的组成
        5.1.1 秋季冻融期芦苇根系周围底泥细菌群落组成
        5.1.2 秋季冻融期香蒲根系周围底泥细菌群落组成
        5.1.3 秋季冻融期非植物生长区底泥细菌群落组成
        5.1.4 秋季冻融期底泥细菌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5.2 春季冻融期底泥细菌群落组成及动态
        5.2.1 春季冻融期芦苇根系周围底泥细菌群落组成
        5.2.2 春季冻融期香蒲根系周围底泥细菌群落组成
        5.2.3 春季冻融期非植物生长区底泥细菌群落组成
        5.2.4 春季冻融期底泥细菌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5.3 不同季节冻融期间底泥细菌组成差异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冻融作用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养分相关性分析
    6.1 秋季冻融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6.1.1 芦苇根系周围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6.1.2 香蒲根系周围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6.1.3 非植物生长区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6.2 春季冻融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6.2.1 芦苇根系周围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6.2.2 香蒲根系周围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6.2.3 非植物生长区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6.3 不同季节冻融期间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泥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季节性冻融对底泥养分含量的影响
        7.1.1 季节性冻融对底泥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影响
        7.1.2 季节性冻融对底泥中可溶性碳、氮的影响
    7.2 季节性冻融作用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3 季节性冻融对底泥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7.4 季节性冻融期内底泥养分含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生态沟渠综合治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生态沟渠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1.1 生态沟渠去除机理研究
    1.2 生态沟渠污染物治理研究
    1.3 生态沟渠管护研究
2 结语

(5)拉鲁湿地环境调查分析与污染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拉鲁湿地退化与修复现状
    1.3 拉鲁湿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式
        1.3.1 拉鲁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
        1.3.2 原因分析
    1.4 国内外湿地修复实践
    1.5 环境质量评价
    1.6 植物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1.7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8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样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概况
    2.2 区域划分与采样样点的布设
    2.3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2.3.1 水体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2.3.2 底泥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2.3.3 植物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2.3.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4 数据统计与评价方法
        2.4.1 评价方法
        2.4.2 植物分析与计算方法
        2.4.3 数据处理与方法
第三章 拉鲁湿地底泥碳氮磷分布及污染评价
    3.1 不同时期底泥TN的含量和分布特征
    3.2 不同时期底泥TP的含量和分布特征
    3.3 不同时期底泥OM的含量和分布特征
    3.4 拉鲁湿地底泥TN、TP和 OM相关性
    3.5 拉鲁湿地不同区域的C、N、P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3.6 拉鲁湿地底泥氮磷综合污染评价
    3.7 拉鲁湿地底泥有机污染指数评价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拉鲁湿地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
    4.1 拉鲁湿地底泥Cr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4.2 拉鲁湿地底泥Pb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4.3 拉鲁湿地底泥Cu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4.4 拉鲁湿地底泥Cr、Pb和 Cu相关性
    4.5 拉鲁湿地底泥重金属现状评价
        4.5.1 底泥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
        4.5.2 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拉鲁湿地水质的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5.1 水体电导率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5.2 水体pH值与时空分布
    5.3 水体DO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5.4 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5.5 水体总氮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5.6 水体总磷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5.7 水体中COD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5.8 拉鲁湿地不同时期水质指标间相关性
    5.9 拉鲁湿地水质评价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拉鲁湿地水体中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6.1 水体Cd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6.2 水体Cr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6.3 水体Pb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6.4 水体As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6.5 水体Cu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6.6 水体Se的含量和时空分布
    6.7 拉鲁湿地不同时期水体重金属间相关性
    6.8 拉湿地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拉鲁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7.1 拉鲁湿地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物种组成
    7.2 拉鲁湿地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组成变化
    7.3 拉鲁湿地水环境因子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7.4 拉鲁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变化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拉鲁湿地不同时期植物的氮磷含量及吸收量分析
    8.1 不同时期植物的总氮含量
    8.2 不同时期植物的总磷含量
    8.3 不同时期植物样方中总氮的吸收量
    8.4 不同时期植物样方中总磷的吸收量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创新点和不足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寒旱区湖泊沉积物氮循环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与环境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湖泊污染现状
        1.1.2 湖泊富营养化的来源
        1.1.3 湖泊内源氮污染及危害
        1.1.4 氮循环研究的重要意义
        1.1.5 常规氮循环过程微生物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采样点的布设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4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南海湖环境因子时空变化规律
    3.1 底泥上层水不同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3.1.1 水体理化指标变化规律
        3.1.2 不同形态氮年内变化规律
        3.1.3 不同形态氮在水体中分布规律
        3.1.4 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3.2 南海湖不同区域沉积物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
        3.2.1 沉积物pH时空变化
        3.2.2 沉积物总有机碳时空变化
        3.2.3 沉积物总磷时空变化
        3.2.4 沉积物总氮时空变化
        3.2.5 沉积物氨氮时空变化
        3.2.6 沉积物硝态氮时空变化
        3.2.7 沉积物亚硝态氮时空变化
        3.2.8 沉积物碳氮比时空变化
    3.3 本章小结
4 南海湖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4.1 沉积物理化指标
    4.2 序列统计和固氮微生物多样性
    4.3 物种组成分析
        4.3.1 固氮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
        4.3.2 氨氧化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
        4.3.3 亚硝酸盐氧化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
        4.3.4 反硝化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
    4.4 物种差异分析
        4.4.1 物种Veen图分析
        4.4.2 样本相似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5.1 固氮微生物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5.2 氨氧化微生物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5.3 亚硝酸盐氧化微生物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5.4 反硝化微生物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桂林市会仙试区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非点源污染迁移流失
        1.2.2 非点源污染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1.2.3 会仙湿地非点源污染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水系及气象条件
        2.1.4 土壤类型
        2.1.5 农业生产
        2.1.6 人口与社会经济
        2.1.7 研究区内污染源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2 数据分析
第3章 地表水氮磷浓度分布特征
    3.1 试区氮磷污染浓度特征
        3.1.1 氮磷污染浓度统计描述
        3.1.2 试区氮磷流失形态
    3.2 试区氮磷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3.2.1 睦洞河氮磷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3.2.2 会仙河氮磷时空变化特征
        3.2.3 相思江氮磷时空变化规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表水氮磷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4.1 河道径流量变化分析
    4.2 氮磷污染负荷时空变化特征
        4.2.1 氮磷污染负荷时间变化
        4.2.2 氮磷污染负荷空间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试区土壤-水体氮磷污染
    5.1 试区土壤氮磷污染
        5.1.1 土壤养分统计特征
        5.1.2 试区土壤养分时间分布特征
        5.1.3 试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5.2 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
        5.2.1 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情况
        5.2.2 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5.3 土壤氮磷污染对水环境影响
    5.4 地表地下水氮磷污染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表水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6.1 氮磷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6.1.1 铵态氮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1.2 硝态氮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1.3 总氮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1.4 可溶性总磷酸盐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1.5 总磷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2 氮磷浓度与试区下垫面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6.2.1 试区下垫面属性分析
        6.2.2 试区下垫面属性与氮磷浓度影响
        6.2.3 基于同类子流域的氮磷流失浓度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1.1 地表水氮磷浓度分布特征
        7.1.2 地表水氮磷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7.1.3 试区土壤-水体氮磷污染
        7.1.4 地表水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宁夏阅海水质时空变化及底泥-水间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室内模拟实验方案设计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阅海水体水质时空变化及底泥理化性质分析
    3.1 上覆水水质指标季节变化特征
    3.2 上覆水水质指标空间差异性特征
    3.3 间隙水各污染指标季节变化特征
    3.4 间隙水水质空间差异性特征
    3.5 上覆水—间隙水间各污染物指标对比分析
    3.6 阅海底泥理化性质分析
    3.7 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底泥污染物释放对其上覆水体影响室内模拟研究
    4.1 阅海分层及原状底泥污染物释放特征研究
    4.2 阅海不同污染程度底泥污染物释放特征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底泥污染物释放影响因素研究
    5.1 温度及pH值对底泥污染物释放影响研究
    5.2 上覆水浓度对底泥污染物释放影响研究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沿运灌区稻田排水沟塘中氮磷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
        1.2.1 排水沟塘水质净化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2.2 QUAL2K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安排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范围
        2.1.2 气候特征及气象资料采集
        2.1.3 研究区农田和其排水沟塘分布调查
        2.1.4 研究区实地调查状况
    2.2 研究区实验安排
        2.2.1 排水流量的监测
        2.2.2 水质检测实验
3 排水沟塘中氮、磷的运移规律研究
    3.1 排水沟塘的性质
    3.2 排水沟塘中氮、磷污染物的变化分析
        3.2.1 排水沟塘中铵态氮浓度的变化分析
        3.2.2 排水沟塘中硝氮浓度的变化分析
        3.2.3 排水沟塘中总磷浓度的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排水沟塘中氮素的模拟研究
    4.1 QUAL2K水质模型简介
        4.1.1 模型概述
        4.1.2 QUAL2K模型的基本原理
        4.1.3 QUAL2K模型的适用条件
    4.2 研究区水质模型的建立
        4.2.1 河段划分
        4.2.2 模型主要数据
        4.2.3 模型参数的初始设置
    4.3 模型校验
        4.3.1 水质模拟的初始条件
        4.3.2 参数校正
        4.3.3 模型验证
    4.4 模型在排水沟塘中的应用
        4.4.1 运用QUAL2K模型计算铵态氮与硝氮的削减率
        4.4.2 水温对铵态氮与硝氮浓度的影响
        4.4.3 气象模块对铵态氮与硝氮浓度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沟渠湿地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梯级沟渠系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D]. 孙锐.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淮河流域王蚌区间南北岸农业源磷素运移特征比较研究[D]. 刘凌寒.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季节性冻融对农业排水渠湿地植物根系周围底泥环境及微生物的影响[D]. 薛烨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生态沟渠综合治理研究综述[J]. 罗国平,张杰,李忠润,刘思妍,徐义军,张勇. 湖南水利水电, 2020(06)
  • [5]拉鲁湿地环境调查分析与污染评价[D]. 王佳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6]不同底泥和植物沟渠对径流氮素消纳效应的研究[D]. 李梦缘.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7]寒旱区湖泊沉积物氮循环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与环境响应研究[D]. 张元.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8]桂林市会仙试区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谢晓琳.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9]宁夏阅海水质时空变化及底泥-水间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D]. 马正虎. 宁夏大学, 2020(03)
  • [10]沿运灌区稻田排水沟塘中氮磷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D]. 孙少江. 扬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沟渠湿地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时空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