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第三系改造裂谷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动力学

柴达木第三系改造裂谷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动力学

一、柴达木第三纪转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赵睿[1](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张佳星[2](2018)在《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分析和模拟》文中认为南海的油气藏资源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资源蕴藏于深水区。自2010年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深切谷带发现天然气藏以来,琼东南盆地作为我国南海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热点之一,是重要的油气产区,对琼东南盆地结构和构造演化过程研究,有助于推进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进程。本文以琼东南盆地为研究区域,结合盆地地球物理资料及地震剖面图特征解析,对琼东南盆地区域构造差异及凹陷内部断裂系统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合前人对盆地构造演化提出的观点和区域构造特征,本文共设计了9组物理模拟实验,分别从基底岩性对断裂组合发育的影响、先存控凹断裂的构造演化过程、先存断裂对区域凹陷演化和断裂分布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模拟,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裂陷盆地的先存断裂位置和走向影响区域凹陷的演化和平面展布。在先存断裂影响的区域演化形成地堑构造,在未受到先存断裂影响的区域则演化形成地垒构造;先存断层发育为凹陷边界的正断层,凹陷内部的断层走向与控凹断裂的走向一致。(2)韧性基底的上覆地层拉伸演化为复式半地堑构造,而刚性基底的上覆地层呈铲状半地堑构造。位于凹陷内部发育的二级断层和三级断层倾向还受到基底刚、韧性的影响,刚性基底上部凹陷内主要发育与伸展应力相同倾向的正倾向断层,韧性基底上部则发育多组倾向相反的断层。位于盆地中部——盆地东部的宝岛凹陷北部和南部发育有多条二级、三级断层,位于中西部的松南凹陷北部为2号控凹断裂,南部发育有少量NNW倾向的二级断层。

刘成林,余小灿,赵艳军,王九一,王立成,徐海明,李坚,王春连[3](2016)在《华南陆块液体钾、锂资源的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作用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华南陆块江汉盆地的江陵凹陷和潜江凹陷以及江西吉泰盆地等裂谷盆地,在白垩纪—古近纪时期,发育了大量的蒸发岩,并形成了富含钾、锂、铷、铯、溴、碘、硼元素的卤水,这些高价值元素的含量多达到工业利用品位或综合利用品位,资源潜力巨大。这些资源的富集区域分布于华南陆块与新华夏裂谷构造的交汇处,同时也是华南花岗岩省与新华夏裂谷玄武岩的分布区。通过对该区域大地构造、火成岩、古气候、古地理特征与全球海侵事件等综合分析,同时结合盆地卤水化学成分的研究,作者提出华南陆块(地区)的中生代—新生代盆地(群)可能是液体钾、锂、铷、铯、溴、碘、硼资源的成矿区;成矿物质受到白垩纪—古近纪火山活动带来的深部物质及海侵事件带来的海水等多源补给,前者主要带来锂、钾、铷、铯等,后者带来钾及溴、碘等。华南盆地卤水中钾、锂等元素的富集是内生与外生地质动力作用的结果,即构造-火成岩-海侵-干旱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成矿作用过程可以归结为裂谷沉积成矿,主要形成富钾、锂卤水;埋藏阶段这些卤水通常转移到孔隙发育的碎屑岩、玄武岩及断裂带内保存,形成盆地深层卤水矿床。

宋博文,徐亚东,梁银平,江尚松,骆满生,季军良,韩芳,韦一,徐增连,姜高磊[4](2014)在《中国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期间中国西部发生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地貌演化历史.地质构造背景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则控制了中国西部大陆新生代期间的构造-地貌演化.盆-山系统是中国西部新生代构造的基本格局,盆-岭体系是中国西部新生代的主要地貌单元.根据盆地的几何学、动力学与构造演化特征,中国西部新生代盆地可以划分为压陷盆地、断陷盆地、走滑拉分盆地以及残留海-前陆盆地4类.这些新生代封闭盆地均被造山带所围限,而盆地与山脉之间由挤压型活动断裂(逆冲断层和走滑断层)所分割.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其后印度板块的向北俯冲挤压,对中国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发育和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西部新生代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板块运动和构造隆升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

骆满生,卢隆桥,贾建,王盛栋,徐亚东,何卫红[5](2014)在《中国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在综合分析中生代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白垩纪3个时段中国沉积盆地分布、充填序列、岩相古地理和构造古地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中生代沉积盆地的时空演化,并探讨了中国中生代沉积盆地的时空演化与中生代构造运动的响应关系,认为:(1)随着亚洲洋俯冲消亡及天山-兴蒙造山系形成,中国北方地区总体处于古亚洲洋消亡以后,陆块汇聚碰撞背景,西北地区盆山格局基本定型,南部古特提斯洋的双向俯冲消减,在北羌塘-三江多岛弧盆系中的一系列弧后洋盆相继俯冲消亡;(2)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使古亚洲陆最终固结并向外增生,中国己经基本形成了南海北陆的分布格局,绝大部分地区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印支期以后,华南中部上隆,隔开了西部的古地中海域和东部的古太平洋海域;(3)中侏罗世以来,在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影响下,整个中国东部卷入滨太平洋构造域,西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形成.中国东北大部分地区为弧内裂陷(火山沉积)盆地;华北-阿拉善陆块东西分化,中西部主要发育压陷盆地或断陷盆地或坳陷盆地,东部则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陆缘岩浆弧弧内裂陷盆地;华南则以雪峰山为界,东部广泛发育与陆缘岩浆弧演化相关的弧内裂陷盆地,西侧则发育陆内大型压陷盆地、断陷盆地或断坳盆地.中国西南则仍然为多岛洋弧盆系格局.

陈迎宾[6](2010)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北缘为盆地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的分布区,剩余油气资源丰富。中、新生代以来,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不仅导致了柴北缘地区复杂的构造变形,同时控制了烃源岩的分布和演化,生储盖组合的形成,圈闭的形成和分布,油气的运聚与改造过程。本文在全面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以“大柴北缘”的视角,以地震、钻井、测井及野外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构造、沉积、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物探等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手段,进一步落实了柴北缘构造发育、演化特征,查明了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新的有利预探领域。1、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及喜马拉雅地体和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的拼合是柴北缘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动力来源。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的运移方向、速度影响着柴北缘的受力方式和应力大小;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方向及活动强度、南祁连山前挤压应力的大小控制着柴北缘盆地的性质与构造变形强度。2、自早侏罗世以来,柴北缘经历了早侏罗世断陷型盆地、中侏罗世断坳复合型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坳陷型盆地及第三纪以来的坳陷型盆地的成盆演化过程。燕山末期构造运动和喜山晚期构造运动是柴北缘盆地结构和构造格局的形成期、改造期和定型期。3、柴北缘构造变形十分强烈,发育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断裂、褶皱构造。这些构造在时间上具有多期性;在成因和样式上具有多样性;在空间上则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分带性以及分段性的发育特征。4、原型盆地类型和盆地结构控制了沉积体系展布和沉积相类型;燕山末期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断裂发育程度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新生界储层物性。原型盆地性质、结构和构造运动期次、强度控制了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分布、有机质热演化过程和生排烃期次;两期构造运动控制形成了柴北缘两期成藏的普遍规律。断裂构造是柴北缘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晚喜山期构造运动强度控制了油气藏的后期保存程度;断裂的封堵性控制了油气藏的富集程度。5、德令哈坳陷中侏罗统含油气系统、伊北凹陷周缘深层天然气及石炭系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是柴北缘三个重要的油气预探新区、新领域。

陈丽[7](2009)在《柴达木盆地古近纪层序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分析》文中提出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地震和测井手段对柴达木盆地古近纪的岩相古地理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的录井、钻井、地震区域剖面等多种原始资料的分析以及数据采集,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以下成果:首先对柴达木盆地第三纪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把研究区第三纪沉积地层划分为6个构造层序和14个三级层序;通过岩性、原生沉积构造、遗迹化石与生物扰动构造等大量沉积相标志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古近纪发育阿尔金西段陡坡带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半深湖相沉积体系、较缓坡的河流-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体系、过渡型坡度的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体系和冲积扇-冲积平原-洪水-漫湖沉积体系4种沉积体系类型,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湖泊7种沉积相和21种亚相类型,不同类型沉积相在时空上有规律地演化,构成了柴达木盆地古近纪独具特色的沉积演化面貌;根据柴达木盆地古近纪各时期砂泥分散体系及特征、砂砾岩分布反映出的物源区、重矿物分析、古气候分析以及古水流分析,结合重点钻井沉积相的划分,对柴达木盆地各时期进行了全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通过岩相古地理综合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柴达木盆地第三纪沉积中心自古始新世至上新世发生有规律的迁移演化,即柴达木盆地在古近纪时由于燕山运动晚期及喜山运动早期的影响,盆地主要以旋转扭张为主,导致拉分断陷,形成盆地内多个沉积-沉降中心的特点,且沉积-沉降中心总体上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迁移的规律。

王林涛[8](2009)在《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层序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岩石学及测井、地震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与手段,研究了柴达木盆地新近纪沉积特征,分析了沉积类型,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进而以构造层序为基础,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具体成果如下:首先进行了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地层厚度变化与分布研究,明确了各时期地层厚度展布规律,即总体呈现东西展布,南北分带的特点;对柴达木盆地第三纪沉积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划分出了6个构造层序和14个三级层序;在对沉积相标志特征和组合类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质、钻井、测井资料和数据对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和组合方式进行了分析,结合物源方向分析,通过测井-录井相分析,建立了测井-录井相与沉积相之间的对应转化关系,确立了该区具有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泊4种沉积体系类型,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扇三角、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7种沉积相和11种微相类型;根据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各时期砂泥分散体系及特征、砂砾岩分布反映出的物源区、重矿物分析、古气候分析以及古水流分析,结合重点钻井沉积相的划分,对柴达木盆地新近纪进行了全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特别是对第三纪各时期古地理特征做出了新的认识,即柴达木盆地在路乐河组时期由于燕山运动晚期及喜山运动早期的影响,盆地主要以旋转扭张为主,形成盆地内多个沉积-沉降中心的特点,且沉积-沉降中心总体上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迁移的规律。

孟庆泉[9](2008)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新生代精细磁性地层学与沉积对构造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独立地貌单元,是地质学家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地区。但是目前国内外就青藏高原研究中最核心的板块碰撞时间、形式、幅度以及碰撞过程中高原变形、隆升机制等问题仍存在着极大分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高原核心部位仍然缺乏关键的年代资料。因此,要检验以前的观点或提出新观点、解决青藏隆升的时间、形式和过程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就迫切需要对能连续完整记录高原构造活动事件的关键控制部位进行高精度研究。造山带盆地沉积和山体隆升的构造耦合性的研究,揭示盆地沉积物能够很好的反映造山带形成演化史。青藏高原内外盆山分布是在高原的挤压变形和隆起过程中形成,根据盆—山耦合关系,通过对高原内外与造山带毗邻的沉积盆地进行地层高精度测年、精细沉积盆地分析以及构造和环境信息的提取,不仅可以揭开沉积盆地本身的地质过程,而且还是研究造山带活动构造的一条重要途径,最有希望恢复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最大的,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围限的沉积厚度最大的山间盆地,其直接受高原北部三大主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盆—山耦合现象明显。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物质主要来自于周边山地,完整的保存了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和盆地演化的详细记录,是检验和完善现有高原构造模式或提出新观点的最理想研究地区。然而,由于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的绝对年代测定一直没有很好开展,因此,长期以来束缚着柴达木盆地精细的沉积—构造演化与高原变形隆升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突破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精细的绝对年代序列对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研究就显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选择近期发现哺乳动物化石的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天然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其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结合哺乳动物化石宏观年代的控制,确定该区新生代地层的精细年代序列。然后在地层年代的控制下,通过对其新生代地层、沉积特征和它们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不同时期古流向、沉积相组合、沉积厚度、沉积物源与盆缘山脉岩石剥蚀关系等精细盆地分析,揭示柴达木盆地北缘沉积演化和南祁连山隆起的过程,为探讨青藏高原北部构造隆升过程以及盆—山构造地貌格局的形成提供重要的信息。通过本文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1、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地层剖面高密度和精细的古地磁测量,结合哺乳动物化石的宏观年代,建立了该区15.7Ma以来晚新生代地层年代序列,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下油砂山组、上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和七个泉组的地层年代分别为>15.3Ma、15.3-8.1Ma、8.1-2.5Ma和<2.5Ma。通过对沉积速率的分析,揭示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地区至少经历了6次高沉积速率时期。2、通过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特征分析,怀头他拉地区划分出24种岩相和6种沉积环境。根据各个时期沉积物岩性、沉积相组合、古流向和砾石成分的综合分析,结合磁性地层年代,恢复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地区自15.7Ma以来经历了柴达木盆地(>15.3Ma)、柴达木盆地北缘初步分割(15.3-12.6Ma)、柴达木盆地北缘进一步分割与德令哈凹陷发展(12.6-8.1Ma)、柴北缘德令哈凹陷逐步萎缩(8.1-2.5Ma)和山间盆地形成(<2.5Ma)5个沉积演化阶段。3、依据沉积速率和地层古地磁磁偏角的变化以及沉积物粒度、沉积相、砾石成分和古流向的变化等沉积对构造作用的响应分析,认为自15.7Ma以来,柴达木盆地北缘和南祁连山地区发生了7次较强烈的构造隆升事件,分别发生在15.3、14.6-12.4、8.1、6.6、3.6、2.5和1.8Ma,其中以15.3Ma、8.1Ma和2.5Ma以来的构造活动尤为重要。15.3Ma左右构造事件使南祁连山断裂向盆地扩展,造成柴达木盆地北缘埃姆尼克山的隆起,以及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生分割;8.1Ma左右构造事件使南祁连山和埃姆尼克山开始逐步隆升以及南祁连山断裂向盆地快速扩展,并使柴达木盆地北缘德令哈凹陷进入萎缩阶段;2.5Ma以来构造事件十分剧烈,造成了南祁连山和埃姆尼克山以及欧龙布卢克山的强烈隆起,并使盆地改变成山间盆地性质。1.8Ma左右强烈的构造隆升使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一带结束接受沉积的历史,并使早先沉积地层褶皱变形和遭受剥蚀;综合前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认为上述构造事件在高原北缘广大地区表现出具整体同步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这为进一步正确、合理解释和构筑整个高原的形成演化模式提供了新的线索。上述研究不仅对祁连山的隆起和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隆升及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它对正确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破坏、改造和重组油气资源的研究以及油气资源勘探也具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光大[10](2007)在《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含油气盆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构造背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中外地球科学家和油气勘探家们竟相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对盆地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形成演化、区域构造、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等开展了系统研究,认为:盆地具有统一的前震旦系克拉通基底,存在北部侏罗系、西部第三系和东部第四系三大含油气系统;盆地地面构造成排成带,在平面分布和成因上有明显的规律性,盆地晚近构造运动十分强烈,造就了十分醒目的晚近构造形迹、对地形地貌和油气藏有强烈的影响;中新生代褶皱运动有由早至晚,由弱而强的发育特点。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不同成因和不同样式的构造相互叠置对于捕获油气、形成油气富集区带具有重要意义;油气藏在空间上分布于生油凹陷之内或边缘,平面上油气田具环状分布特征,油气藏沿断裂成排成带展布,纵向上位于受断裂控制的断展背斜构造高部位。本文丰富了含油气盆地构造和石油地质理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同时对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和决策也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柴达木第三纪转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第三纪转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4.3.2 主干断层识别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5.2.1 数据和方法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分析和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2.1 琼东南盆地
        2.1.1 地质概况
        2.1.2 区域构造特征差异
        2.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章 裂谷盆地的演化和模拟方法
    3.1 裂谷盆地的演化
    3.2 模拟方法
        3.2.1 物理模拟
        3.2.2 数值模拟
第四章 实验设计及结果
    4.1 基底性质对断裂构造影响的物理模拟
        4.1.1 实验依据
        4.1.2 实验设计
        4.1.3 实验过程和结果
        4.1.4 讨论
    4.2 先存断裂对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影响物理模拟
        4.2.1 实验依据
        4.2.2 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4.2.3 实验过程和结果
        4.2.4 数值模拟实验设计
        4.2.5 数值模拟结果
        4.2.6 讨论
    4.3 走滑断层对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影响物理模拟
        4.3.1 实验依据
        4.3.2 实验设计
        4.3.3 实验过程和结果
        4.3.4 讨论
主要认识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拟发表)文章

(3)华南陆块液体钾、锂资源的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陆块大地构造特征
2华南火成岩特征与物质来源
    2.1新华夏裂谷带中生代—新生代火山岩
    2.2华南大花岗岩省
    2.3华南中生代—新生代盆地内及周缘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
3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
    3.1古气候
    3.2海侵与古地理环境
    3.3地球化学特征
4华南主要盆地的深层卤水矿床特征
    4.1江陵凹陷
    4.2潜江凹陷
    4.3吉泰盆地
5深层卤水的起源与成因
    5.1卤水成因
    5.2华南富钾、锂卤水成因初探
6结论

(4)中国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西部前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
2 中国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分布特征
3 中国西部新生代主要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
    3.1 塔里木盆地
    3.2 准噶尔盆地
    3.3 柴达木盆地
    3.4 伦坡拉盆地
    3.5 囊谦盆地
    3.6 喜马拉雅残留海
    3.7 成都盆地
    3.8 鄂尔多斯盆地
4 中国西部新生代盆地演化与板块运动-构造隆升耦合
5 结论

(5)中国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早-中三叠世沉积盆地特征
    1.1中国北部沉积盆地特征
        1.1.1鄂尔多斯前陆盆地 (P2-T)
        1.1.2大兴安岭弧背盆地 (D3-T1)
        1.1.3南祁连混积台地 (C-T)
        1.1.4塔里木压陷盆地 (T-Q)
    1.2中国华南沉积盆地特征
        1.2.1下扬子 (苏皖) 被动陆缘 (P2-T1)
        1.2.2南盘江-右江陆缘裂陷盆地 (P2-T2)
    1.3中国西南沉积盆地特征
2中国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沉积盆地特征
    2.1西北盆山构造区
        2.1.1准噶尔断陷盆地群
        2.1.2塔南压陷盆地
    2.2华北-东北陆缘构造区
    2.3秦祁昆陆内造山构造区
        2.3.1中南祁连陆表海盆地 (T3)
        2.3.2东昆仑-西秦岭火山沉积陆内裂陷盆地 (T3-J1)
    2.4西南多岛洋弧盆系构造区
        2.4.1龙木错-双湖残余海盆 (T3-J1)
        2.4.2雅鲁藏布江洋盆 (T3)
    2.5东南陆缘构造区
        2.5.1下扬子周缘前陆盆地 (T2-3-J1)
        2.5.2华南陆表海 (盆地) (T3) 与断陷压陷盆地 (T3-J1-2)
3中国中侏罗世至白垩纪沉积盆地特征
    3.1中国东部活动陆缘构造区
        3.1.1漠河前陆盆地 (J1-2QL)
        3.1.2张广才岭弧内裂陷盆地 (T3-K1)
        3.1.3东南沿海弧内裂陷盆地 (J3-K)
    3.2西北盆山构造区
        3.2.1柴达木断陷盆地 (J-K1)
        3.2.2阿拉善断陷盆地 (J2-K)
    3.3西南多岛洋弧盆系构造区
        3.3.1喜马拉雅被动陆缘
        3.3.2冈底斯弧盆系
        3.3.3四川压陷盆地 (J-K)
4中国中生代沉积盆地时空演化
5结语

(6)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柴达木盆地及北缘勘探研究历程与现状
        1.2.1 柴达木盆地勘探研究历程与现状
        1.2.2 柴北缘勘探研究历程及现状
        1.2.3 柴北缘勘探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特征与成盆演化
        2.1.1 基底性质与结构
        2.1.2 成盆演化及区域动力学机制
        2.1.3 盆地构造发育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地层层序与发育特征
        2.2.1 石炭系层序及发育特征
        2.2.2 中生界层序及发育特征
        2.2.3 新生界层序及发育特征
    2.3 沉积体系与生储盖组合
        2.3.1 沉积体系展布及演化规律
        2.3.2 盆地生储盖组合
    2.4 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2.4.1 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2.4.2 油气富集及分布规律
第3章 柴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3.1 柴北缘中-新生代成盆演化机制及其动力学特征
        3.1.1 柴北缘中、新生代成盆环境与区域构造运动特征
        3.1.2 柴北缘中、新生代成盆演化机制及原型盆地性质
    3.2 柴北缘构造变形规律与典型构造样式
        3.2.1 柴北缘断裂系统发育特征
        3.2.2 柴北缘褶皱系统发育特征
        3.2.3 柴北缘典型构造样式与构造圈闭类型
        3.2.4 柴北缘构造发育及变形规律
    3.3 柴北缘盆地结构与构造单元划分
        3.3.1 柴北缘盆地结构特征
        3.3.2 柴北缘构造单元划分
第4章 柴北缘构造发育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4.1 柴北缘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4.1.1 典型油气藏解剖
        4.1.2 柴北缘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4.2 柴北缘构造控藏作用的体现与机制
        4.2.1 构造发育对圈闭形成和演化的控制
        4.2.2 构造发育对沉积体系展布和储集条件的控制
        4.2.3 构造发育对烃源岩分布与成烃演化、成藏期次的控制
        4.2.4 构造发育对油气运移疏导体系的控制
        4.2.5 构造发育对油气藏保存的控制
第5章 柴北缘主要油气预探领域
    5.1 德令哈坳陷中侏罗统含油气系统
        5.1.1 中侏罗统发育特征及油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分析
        5.1.3 生储盖组合类型及评价
        5.1.4 圈闭及保存条件
        5.1.5 成藏配置条件
        5.1.6 综合评价与勘探部署建议
    5.2 伊北凹陷周缘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
        5.2.1 气源条件
        5.2.2 储、盖层条件
        5.2.3 成藏时空配置条件
        5.2.4 目标评价及优选
    5.3 柴北缘石炭系
        5.3.1 柴北缘东段石炭系发育特征
        5.3.2 烃源岩类型及分布
        5.3.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综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柴达木盆地古近纪层序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理论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盆地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及主要岩性特征
3 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3.1 层序划分思路
    3.2 层序界面及划分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技术
    3.4 层序地层格架
4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分析
    4.1 沉积相类型
    4.2 沉积体系及分布
5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1 沉积物源分析
    5.2 古水系恢复
    5.3 古气候分析
    5.4 相带展布及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6 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8)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层序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柴达木盆地基本情况
    2.2 区域构造概况
    2.3 盆地构造演化
    2.4 主要断裂构造特征
    2.5 地层发育及主要岩性特征
3 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3.1 层序划分思路
    3.2 层序界面及划分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技术
    3.4 层序地层格架
4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分析
    4.1 冲积扇沉积体系
    4.2 河流沉积体系
    4.3 三角洲沉积体系
    4.4 湖泊沉积体系
5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1 沉积物源分析
    5.2 古水流分析
    5.3 古气候分析
    5.4 相带展布及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6 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9)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新生代精细磁性地层学与沉积对构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关高原隆升的一些问题
        一、有关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几种观点
        二、高原隆升和变形的两个终极模型
    第二节 近年来青藏高原研究的主要进展
        一、青藏高原地貌特征及演化研究
        二、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研究
        三、青藏高原及周边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研究
    第三节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问题
        一、选题原因
        二、本文拟解决问题
        三、论文工作概况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背景与剖面介绍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研究现状
    第二节 柴达木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和构造单元划分
        一、大地构造位置与属性
        二、构造单元划分
    第三节 柴达木盆地断裂系统
        一、北缘反S断裂构造系统
        二、中部冲起构造断裂构造系统
        三、昆北压陷断阶带断裂系统
    第四节 柴达木盆地及相邻山脉的构造地貌特征
        一、柴达木盆地
        二、东昆仑山脉
        三、阿尔金山脉
        四、南祁连山脉
    第五节 盆地地壳结构、深部构造和地层分布
        一、盆地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
        二、盆地地层分布
    第六节 柴达木盆地周边地质构造演化模型
        一、北东向逆冲与澡盆式充填
        三、北东-西南向断裂扩展模式
        四、东北向扩展转换模式
        五、楔挤出模式
    第七节 研究剖面介绍
第三章 磁性地层学
    第一节 岩石磁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磁性
        二、居里点、奈尔点
        三、剩磁
        四、剩余磁化强度类型
        五、常见磁性矿物的磁学特征
    第二节 磁性地层学工作方法
        一、样品的采集
        二、退磁分析
        三、退磁结果的展示和分析
        四、磁性地层试验结果的检验
    第三节 怀头他拉剖面古地磁测量及磁性地层年代
        一、样品的退磁结果
        二、古地磁结果的检验
        三、地层年代序列的建立
        四、沉积速率的获取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沉积演化
    第一节: 岩相分析
        一、砾岩相
        二、砂岩相
        三、粉砂岩相
        四、泥岩相
        五、泥灰岩相
    第二节: 怀头他拉剖面沉积相划分
        一、洪积扇相
        二、扇三角洲相
        三、三角洲相
        四、河流相
        五、湖泊相
        六、浊流相
    第三节: 沉积物源区分析
    第四节: 研究区沉积演化
第五章 柴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
    第一节: 盆地构造演化与成因类型
        一、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
        二、柴达木盆地北缘褶皱变形特征
        三、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地性质和演化
    第二节: 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表检索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深部地质构造
    第一节 盆地与相邻山脉的构造地貌
    第二节 板块构造位置与盆地形成
    第三节 盆地基底与岩石圈结构
    第四节 盆地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地质
    第五节 盆地和造山带耦合关系
    第六节 盆地区域构造演化
第二章 中新生代地层及分布特征
    第一节 中新生代地层层序
    第二节 地层特征及分布
第三章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区域构造特征
    第一节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盆地主要断裂特征
    第三节 盆地区域构造特征
    第四节 盆地晚近构造特征
    第五节 典型区带构造特征
第四章 盆地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控油构造特征
    第二节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第三节 盆地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第四节 柴达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第五章 盆地主要油气勘探方向与勘探建议
    第一节 盆地西部油气勘探领域与勘探方向
    第二节 盆地北缘油气勘探方向
    第三节 盆地东部天然气勘探建议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柴达木第三纪转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2]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分析和模拟[D]. 张佳星. 南京大学, 2018(01)
  • [3]华南陆块液体钾、锂资源的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作用初探[J]. 刘成林,余小灿,赵艳军,王九一,王立成,徐海明,李坚,王春连. 矿床地质, 2016(06)
  • [4]中国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J]. 宋博文,徐亚东,梁银平,江尚松,骆满生,季军良,韩芳,韦一,徐增连,姜高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08)
  • [5]中国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J]. 骆满生,卢隆桥,贾建,王盛栋,徐亚东,何卫红.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08)
  • [6]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D]. 陈迎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7]柴达木盆地古近纪层序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分析[D]. 陈丽. 山东科技大学, 2009(S1)
  • [8]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层序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分析[D]. 王林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09(S1)
  • [9]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新生代精细磁性地层学与沉积对构造的响应[D]. 孟庆泉. 兰州大学, 2008(12)
  • [10]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D]. 吴光大. 吉林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柴达木第三系改造裂谷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动力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