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的分离——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个口号

历史与现实的分离——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个口号

一、历史与现实的分裂——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口号(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芳[1](2016)在《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在其着作《马克思的幽灵》中向我们展现了他的解构思想和方法,为了表达解构的马克思主义在当前世界背景下的宏观旨意和发展前景,德里达在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即将退场或者业已隐向“面甲”的情况下祭出了自己苦心经营的解构理论和思想,同时以其独树一帜的哲学话语勾勒出了特有的时代场域和历史境域,展示了既是拯救马克思主义于既倒又是攻击新自由主义试图一统天下的雄心,是一曲宣扬解构理论或思想的动人歌唱。以此为探研的出发点,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于话语、哲学话语和《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等方面进行了界定;其次从《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主体即解构理论的内涵、“幽灵”话语主体的内涵以及“新国际及弥赛亚”话语主体的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对全面的客观阐述;再次从《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的表达方式探析了德里达所构建的知识体系的外在形式,即哲学话语表现方法、哲学话语策略和哲学话语的特征;最后通过《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的语言困境和对于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启示进行针对性的哲学话语评析。

陈延秋[2](20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强调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这两次会议之后,学者们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丰硕。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于当代,对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研究颇为薄弱。然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不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财富。只有深入总结其历史经验,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规律,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民接受、信仰的根本所在,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其中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依据与研究对象、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章——第七章为正文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述。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特点。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本文从核心、目的、实质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教育大众,让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使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思想基础、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领导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提出了一些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虽然没有直接冠以大众化之名,但实质上是对于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众的探索与总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借鉴。只有借助于这些理论工具才能更全面的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播、发展及被大众信仰的历史特点,即任务的艰巨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因。对于马克思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得到迅速传播并被群众信仰的原因,本文从时代条件、文化及心理基础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在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以及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由于自身的科学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相容的文化特征,符合了当时中国民众要求参与政治、实现民主权力、进行革命的社会心理,满足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得以战胜各种社会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占领指导地位。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本文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初步传播、创立、深入发展与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在初步传播阶段,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经过学习、研究、鉴别,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培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并进行了广泛宣传。其标志就是李大钊于1918年下半年到1919年初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新纪元》四篇文章。第二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立阶段,标志是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表现为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体系、舆论阵地,拓展了大众化的范围,而且通过与各种错误路线的斗争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第三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阶段,标志是延安整风运动及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其主要表现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体系、理论体系、教育体系。第四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面推进阶段,标志是七届二中全会。表现为国统区和新、老解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分析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推动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力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依靠力量;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第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本文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概括为三个方面:全面的理论灌输、深入的心理引导、多样的宣传形式。在理论灌输方面,党通过学校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通过社会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理论素养;在心理引导方面,通过提高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深化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引导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内化,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外化;在宣传形式方面,通过口头传播、文字传播、文艺传播等形式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通俗化。第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及启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被大众接受、信仰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把握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使命;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融合民族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开展思想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可以拓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野,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与研究方法。使我们更深入的反思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更有效的方式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领导力,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覃世艳[3](2006)在《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文中研究指明本选题是对陈海飞师兄2004届博士毕业论文《论理解——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重建》的理论继续,旨在评析后现代主义解释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解运动的影响。 解释学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理解的自我反思,是对理解的理解。它包含两个向度,一是肯定性向度,主要研究理解如何可能;二是否定性向度,主要关注理解如何不可能。解释学史共历经局部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哲学解释学和后现代主义解释学等四种阶段和形态。其中,局部解释学和一般解释学还被称为传统解释学,它和现代哲学解释学一道体现了解释学的肯定性研究向度,后现代主义解释学则体现了解释学的否定性向度。 后现代主义解释学体现了解释学视野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它的主要流派是解构主义解释学和新实用主义解释学,前者以德里达、耶鲁学派等为代表,后者以罗蒂等为代表。它以关注理解如何不可能为根本旨趣,以文本间性和意义的多样化的关系为核心问题,以理解的主观性为基本原则,以直接或间接地抛弃作者和文本原意为理论依归,以轻视历史、篡改地理和转换时间为重要手段,通过蛮横隔离理解与解释的关系,将传统认识的对象纳入到理解的对象之列,或者片面强调文本的审美性,或者片面强调文本的应用性,从而以理解到的意义取代文本意义,达到取消认识论、取消理解对象的确定性,否定理解的正确性等解释学的传统旨趣和理论的目的,并最终抹煞传统的主体观、真理观、历史观、知识观、价值观等。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理解实践的事实层面出发,坚持以文本为依据,以批判为主的原则,运用逻辑与历史、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互文性等思维方法,阐述了以下主要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思潮的背景及主要观点。第三、四、五章,评判了后现代主义解释学理论在理解与认识、理解与欣赏、理解与应用等关系的偏失,重新界划了解释学与认识论哲学、美学以及价值哲学的区分。第六、七、八章阐述了后现代解释学对解释学基础理论的动摇与否定,并进而消解了以前解释学和哲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正象理解不同于认识、欣赏和应用一样,解释学也不同于认识论哲学、美学和价值论哲学。第二,后现代主义解释学和现代哲学解释学具有一致性,都反对传统解释学,但是,前者是后者理论的极端化和激进化,它们的理论旨趣、核心问题、基本原则和理解的正确性等方面也迥然有别。第三,后现代主义解释学强调了读者在理解中的积极作用,强调了理解的开放性、相对性、历史性、民主性与创造性等,打破了绝对主义解释学的神话,不啻为解释学史上的重大进步。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运动。第四,伊格尔顿所宣告的西方文化的死亡并非空穴来风,当前的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更多地张扬了其消极性。它否定了解释学的重要理论,比如,否定了理解对象的客观存在,否定存在着客观固有的文本意义,否定了作者和文本的客观关系,否定了正确理解的可能等等。这给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运动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庄友刚[4](2002)在《历史与现实的分裂——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口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到马克思”的口号正确坚持了解释学的客观性原则 ,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重视不够 ;“让马克思走入当代”的口号宏扬了生存世界的生活旨趣 ,却将文本作者的本意搁置一旁 ;“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的口号虽然凸显了马克思学说中具有当代意义的思想资源 ,但却无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走向了极端相对主义。它们失误的共同根源 ,在于分裂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二、历史与现实的分裂——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口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与现实的分裂——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口号(论文提纲范文)

(1)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创新与不足
2. 《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界定
    2.1 话语和哲学话语
    2.2 《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
3. 《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的内容
    3.1 解构理论的方法
        3.1.1 解构及其解构理论
        3.1.2 解构理论下的马克思主义
    3.2“幽灵”话语的内涵
        3.2.1 德里达的幽灵学及其特征
        3.2.2 德里达幽灵学视阈下的诸幽灵
    3.3“新国际及弥赛亚”话语主体的内涵
        3.3.1 人类社会中的“乌托邦”和德里达的新国际构想
        3.3.2 弥赛亚主义下的新国际
4. 《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的表达方式
    4.1 哲学话语表现方法:“文字游戏”下的“精英化写作”
    4.2 哲学话语策略:互文性、隐喻和置换
    4.3 哲学话语特征:隐晦的词语创新与“游荡”的政治情怀
5. 《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评析
    5.1 《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的语言困境
        5.1.1“书写”的艰难与“差异”的开放性
        5.1.2 语言表达困境
    5.2 《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对于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启示
        5.2.1 《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解构方法对于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5.2.2 《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方式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对象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述
    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界定
        2.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辨析..
    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分析
        2.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2.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借鉴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2.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的艰巨性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因
    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动因
        3.1.1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3.1.2 十月革命的现实启示
    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动因
        3.2.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3.2.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相通性
    3.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心理动因
        3.3.1 现代政治意识的产生与影响
        3.3.2 民主主义意识的产生与影响
        3.3.3 革命意识的产生与影响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步探索
        4.1.1 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4.1.2 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4.1.3 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立阶段
        4.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度体系的建立
        4.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舆论阵地的开辟
        4.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范围的拓展
        4.2.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向的确定
    4.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
        4.3.1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体系
        4.3.2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体系
        4.3.3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体系
    4.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
        4.4.1 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展开
        4.4.2 解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展开
第5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
    5.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力量
        5.1.1 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力量
        5.1.2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力量
    5.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依靠力量
        5.2.1 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地位
        5.2.2 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
    5.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
        5.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地位
        5.3.2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
第6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6.1 全方位的理论灌输
        6.1.1 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
        6.1.2 通过社会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理论素养
    6.2 深入的心理引导
        6.2.1 提高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
        6.2.2 深化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6.2.3 引导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内化
        6.2.4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外化
    6.3 多样的宣传形式
        6.3.1 口头传播形式
        6.3.2 文字传播形式
        6.3.3 文艺传播形式
第7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7.1 把握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使命
        7.1.1 回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7.1.2 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条件
    7.2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
        7.2.1 掌握群众心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7.2.2 立足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
        7.2.3 深入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
    7.3 融合民族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7.3.1 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新的理论形式
        7.3.2 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新的表达方式
    7.4 迎接思想挑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7.4.1 在与各种思潮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7.4.2 在与错误路线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7.5 加强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
        7.5.1 党的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7.5.2 党的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证
        7.5.3 党的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纽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解释学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解释学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学和解释学的后现代主义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解释学的提出与总特征
    第二节 解构主义解释学理论
    第三节 新实用主义解释学
    第四节 其它后现代主义解释学理论
第三章 理解与认识
    第一节 传统认识论哲学的“终结”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解释学转向
    第三节 历史是认识的对象还是理解的对象?
    第四节 理解与认识、解释学与哲学关系的马克思主义重建
第四章 理解与欣赏
    第一节 现代解释学的美学转向和美学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第二节 解构主义解释学:理解就是欣赏
    第三节 不适宜的主客二分模式?
    第四节 欣赏与理解的关系辨析
第五章 理解与应用——谦评回到马克思和让马克思主义走入当代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 前现代解释学理解与应用关系的历史略考
    第二节 现代哲学解释学:理解与应用的统一
    第三节 新实用主义解释学:理解就是应用
    第四节 理解与应用关系诸说
    第五节 析评“回到马克思”与“让马克思走入当代”两种口号
第六章 理解的对象
    第一节 传统解释学的理解对象观
    第二节 现代哲学解释学的理解对象观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解释学的理解对象观
    第四节 正确理解理解的对象观
第七章 理解的正确性
    第一节 解释学史上对理解正确性的方法论回答
    第二节 现代哲学解释学对理解如何可能的本体论回答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解释学对理解正确性的否定性回答
    第四节 批判与重建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解释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解释学的主体观:从上帝之死到主体之死、作者之死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解释学的理性观:巨大的无意识群浮出水面
    第三节 突破结构主义语言观:所指也是能指
    第四节 瓦解主客二分模式:洋葱式真理观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历史与现实的分裂——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口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哲学话语研究[D]. 李慧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陈延秋. 吉林大学, 2011(08)
  • [3]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D]. 覃世艳. 苏州大学, 2006(12)
  • [4]历史与现实的分裂——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口号[J]. 庄友刚. 唯实, 2002(11)

标签:;  ;  ;  ;  ;  

历史与现实的分离——评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个口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