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夸克与轻子质量关系的猜想

三代夸克与轻子质量关系的猜想

一、关于三代夸克和轻子的质量关系的猜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1](2021)在《新物理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轻矢量介子的不可见衰变涉及到标准模型中微子或探测器还没有探测到的新粒子,如轻惰性中微子和其他轻暗物质的候选者。BESⅢ和Belle Ⅱ是实验研究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理想场所,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令人振奋的结果。在标准模型框架下,人们已经研究过介子衰变到中微子的过程,赝标量介子(P)的不可见衰变是由P→vvvv的衰变过程主导的,但是对于矢量介子(V)来说,并不是这种情况,也就是说BrSM(V→vv)≠0。新物理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可能有较大的贡献,因此我们研究了新相互作用、新粒子对轻矢量介子ρ、ω或φ不可见衰变的贡献。标准模型框架下中微子质量为零,但是中微子振荡实验证实中微子有质量,且他们之间是相互混合的。人们为了探讨中微子质量和其混合角,提出了一些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其中一些新物理预言了中微子非标准相互作用的存在,在NOvA与T2K最近的数据中能窥探到中微子非标准相互作用的一丝痕迹。许多新物理都预言了轻规范玻色子z’和leptoquark新粒子的存在,如对标准模型规范群扩展的新物理预言了z’的存在,Pati Salam模型、扩展的人工色模型预言了leptoquark的存在。考虑到实验对中微子非标准相互作用和轻规范玻色子z’的约束,本文计算了它们对轻矢量介子ρ、ω和φ不可见衰变分支比Br(V→vv)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中微子非标准相互作用和轻规范玻色子z’导致轻矢量介子ρ、ω和φ不可见衰变的分支比Br(V→vv)比相应的标准模型预言的分支比至少大一个数量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leptoquark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

祁康辉[2](2021)在《BESⅢ实验上e++e-→Ω-+(?)+近阈截面测量》文中提出粒子物理是人类理解世界组成的基础学科,它包含了对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的探索,以及基本粒子间相互作用和运行规律的研究。粒子物理需要极高的能量加速某一粒子,然后让其撞击靶或者让其与来自相反方向的高能粒子对撞,再依托高精度、高强度的探测装置来记录反应的末态,试图研究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劳伦斯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回旋加速器,到1983年费米实验室将束流能量提高到接近1TeV,再到来自80多个国家超过7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今天的粒子物理理论和实验俨然已经成为一门需要大科学装置、国际大科学团队合作的学科。我国于1984年10月开始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现首次对撞。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第一台基于高能加速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0多年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在轻强子谱的研究,T-charm物理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本文使用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BESⅢ探测器取得的总亮度达629.0 pb-1的7个能量点的数据,测量正负电子湮灭到Ω-Ω+的Born截面和有效形状因子。在此项工作开展之前,北京谱仪BESⅢ合作组已经测量了正负电子湮灭到pp,ΛΛ,Λc+Λc-以及∑±∑(?)等阈值附近的截面,并且在pp,ΛΛ,Λc+Λc工作上均发现了与现有理论不相符的“奇特”现象。本工作可以看作是合作组在重子对阈值附近物理分析工作的一个延续。重子对在阈值附近有复杂的行为,为了理解这些复杂的行为,精确测量更多重子对在阈值附近的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论文首先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了标准模型,强子结构,正负电子湮灭到重子对的相关实验。之后,详细介绍了论文的分析过程,包括本分析的事例挑选、本底分析、Born截面和有效形状因子测量、拟合和系统误差。为了提高事例的探测效率,我们采用了“单标记”方法。另外,由于统计量的原因,论文使用sideband减除技术来计数信号数和本底数。最后,使用微扰QCD阈值附近的公式对截面数据进行了拟合,在现有的统计量下,在e+e→Ω-Ω+阈值附近没有观测到明显的阈值增强。未来希望北京谱仪BESⅢ可以在Ω阈值附近采集更高亮度的数据,减小统计误差,佐证我们分析的结果,或者发现一些因统计量低的原因而被我们忽略的物理。

赵静[3](2021)在《χcJ→γV(ρ,φ,ω)的辐射衰变研究》文中提出利用BESⅢ实验在2009年和2012年采集的447.9兆ψ(2S)数据,本论文研究了χcJ→γV(J-0,1,2,V-ρ,φ,ω)的辐射衰变过程,并测量了相应的衰变分支比为:B(χc1 → γρ)=(202.7±3.8±11.6)× 10-6,B(χc2 → γρ)=(16.5±2.1±1.3)× 10-6,B(χc0 → γφ)=(3.27±1.21±0.33)× 10-6,B(χc1 → γφ)=(24.3±2.21±1.12)× 10-6,B(χc2→γφ)=(3.0±1.12±0.55)× 10-6,B(χc0 → γω)=(9.35±1.96±0.94)× 10-6,B(χc1 → γω)-(69.87±3.17±3.77)× 10-6,B(χc2 → γω)=(3.10±1.24±3.32)× 10-6,在这些结果中,第一项误差是统计误差,第二项是系统误差。其中,χc2→γρ和χc0→γω是首次观测到,信号显着性分别是8.8σ和5.3σ。另外,利用观测到的较大的信号数,我们做了χc1→γV的螺旋度振幅分析。此外,我们计算了χc1→γV衰变中矢量介子的横向极化分量的分数 fT(χc1 → γρ)=0.052±0.009±0.004,fT(χc1 → γφ)=0.12±0.05±0.04,fT(χc1 → γω)=0.060±0.022±0.011。

金苏平[4](2021)在《PQCD因子化方案下Bs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唯象研究》文中提出时至今日,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依旧是高能物理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这个高度优雅的理论根据基本粒子的性质,将其作了分类,并对它们基本相互作用的方式给出了描述。标准模型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迄今为止已经经受住了无数实验的挑战。其中最近的一次成功是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和CMS合作组于2012年给出的对于Brout-Englert-Higgs场存在的实验验证。在那一年,这两个实验几乎同时探测到了BEH场的量子激发,也就是着名的希格斯玻色子。尽管标准模型在亚原子层面给出了对自然最准确的描述,但这个量子场理论被普遍认为是某一个更基础理论下的低能有效理论。毕竟,标准模型仅仅才描述了整个宇宙的5%。因此,任何标准模型的理论预言与实验结果的不符合都会成为点燃“找寻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这一巨大激情的导火索。而无论是对于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抑或是找寻可能的新物理信号来说,在重味物理领域研究B介子的稀有衰变时,高精度唯象学分析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首要研究对象是B介子半轻衰变领域里的味道改变的中性单举过程,研究动机是最近的LHCb和Belle合作组在味道改变中性流过程B→K*+-中发现的实验测量相对于标准模型存在明显的偏离。因为这类衰变过程是由味道改变中性流的跃迁所诱导产生的,所以在标准模型下是被严重压低的过程,而我们尝试去验证是否上面提到相对标准模型的巨大偏离是真实存在的,是否是轻子味道普适性破缺以及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信号。因此,我们主要的关注点就被转移到类似的过程,比如夸克层次为b→d+-跃迁的Bs→K*+-强子过程,以及与实验报道在夸克层次同为b→s+-跃迁的Bs→φ+-强子过程,这些衰变道是我们做唯象学分析的重点。其主要的研究思路为,借助微扰QCD(PQCD)因子化方法,来可靠地确定形状因子的初始条件以及演化行为,这样一来,B介子半轻衰变单举过程的许多物理可观测量就可以得到预言。在本论文中,我们对半轻衰变过程Bs→K*+-和Bs→φ+-做了系统的唯象学研究,其中-=(e-,μ-,τ-)。采用的方法是基于kT因子化定理的PQCD因子化方法。在论文的第一章,我们对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做了简单介绍,还介绍了味物理、尤其是重味物理的研究现状。在论文的第二章,我们详细介绍了标准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粒子谱,CKM混合矩阵,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和强相互作用的渐近自由和夸克禁闭效应。我们重点介绍了B介子物理:包含B介子产生、混合,B介子的各类衰变过程的分类,B介子系统CP破坏,低能有效哈密顿量。我们还着重讨论了强子矩阵元计算使用的几种主流因子化方法。在第2.5节,我们对PQCD方法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包含如何消除端点发散和B→π跃迁形状因子的计算。论文的主要部分是第三章和第四章,包含了作者对Bs→(K*</sup>,φ)+-衰变过程的主要研究结果。在论文的第三章,我们对半轻衰变过程Bs→K*+-做了系统的唯象学研究。在对此衰变道的研究中,我们采用Breit-Wigner的形式系统地考虑了中间共振态的影响,并借助PQCD因子化方法推导出的Bs→K*</sup>形状因子以及采用Bourrely-Caprini-Lellouch(BCL)参数化方法进行形状因子的外推,由此形状因子相关的衰变振幅就能预言众多的物理可观测量,比如微分衰变率(分支比),直接CP破坏,轻子的前后不对称性等。此外,我们还发展了一种方法,称之为“PQCD+Lattice”(微扰QCD结合格点QCD的端点输入)因子化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基于PQCD因子化方法,并通过引入大q2区域的格点QCD形状因子的结果作为输入以此增强外推可靠性的方法。对于末态为矢量介子的情况,我们还讨论了该过程对应的四体衰变Bs→K*(→Kπ)+-的角分布情况,并且构造了形状因子无关的可观测量。我们基于PQCD因子化方法和“PQCD+Lattice”因子化方法得到的理论预言相互符合,并且和基于其他理论模型得到的理论结果做了对比和讨论。在论文的第四章,我们对与味道改变中性b→s跃迁对应的半轻衰变过程Bs→φ+-做了系统的计算和唯象学研究。我们把对Bs→K*+-衰变过程的研究结果推广到对Bs→φ+-衰变过程的研究中。与第三章不同,我们采用了由Chetyrkin,Misiak和Munz(CMM)所定义的新的算符基底:也就是所谓的γ5-free基,其目的是在使用维数正规化与完全反对易的γ5进行结合时避免高阶计算涉及到的技术上的困难。我们计算了半轻衰变Bs→φ+-过程的衰变分支比、CP破坏、前后不对称性和角分布相关的物理可观测量,给出了理论预言。对于已经有部分实验测量结果的Bs→φμ+μ-衰变道,我们还计算了衰变分支比等多个可观测物理量在几个q2区间内的值。我们采用与LHCb合作组相同的q2分区区间,发现我们的理论预言值和LHCb的实验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更多的理论结果将在未来的LHCb和Belle-II实验测量中得到检验。在论文的第五章,我们对论文内容做了总结,并对B介子物理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在论文的附录部分,我们给出了本文计算所使用的输入参数,还给出了重整化群演化方程和威尔逊系数的具体表达式。

江春宇[5](2020)在《中微子振荡中的几何相位和CP违反》文中提出中微子与其它基本粒子共同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物质世界,而中微子更是其中最为特殊和神秘的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研究停滞时,中微子的发现为粒子物理提供了新的生机与研究方向。在粒子物理领域中,中微子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许多年里,物理学家们受困于中微子的消失现象,并一直致力于去解释这一现象,最终提出了中微子振荡理论。中微子振荡现象的发生以中微子具有质量为前提,有质量的中微子之间才会发生振荡与混合现象。于是,中微子质量是怎样产生的以及中微子之间的振荡与混合模式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中微子振荡与混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热衷于去测量其相关参数,其中已经精准的测量到了三个混合角和两个中微子之间的质量平方差的值,但是对于中微子振荡和混合过程中的与CP破坏相关的相角仍然没有得到一个精准的测量值。本论文我们首先探讨了模型化的中微子在物质中振荡和混合的分析解,然后让中微子的相角旋转一周获得了中微子振荡和混合的几何相位。我们研究几何相位随能量的振动关系,在这条件下发现中微子在传播过程中具有非对称性几何结构。因为几何相位是描述中微子传播过程中内禀属性,故这种非对称结构起源于中微子振荡和混合的CP违反现象。因此,几何相位是研究是否发生CP违反现象的重要途径。

王东洋[6](2019)在《重味强子衰变中轻子味普适性的唯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自建立以来,便以其前所未有的力量成功地统一了描述微观世界的各种相互作用,成为和描述大质量宏观物体的广义相对论并肩而立的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实验结果都能用标准模型给出合理的解释。然而,仍然有一些现象是标准模型无法回答的,比如中微子质量问题,正反物质不对称,暗物质,暗能量等等。除此之外,即使那些和标准模型预言吻合的很好的实验现象,也存在着无法忽略的偏差。有可能存在一些我们尚未发现的新物理规律在其中发挥作用。所以,当前物理特别是粒子物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到这些新物理(New Physics)的直接和间接证据。近年来,实验在B介子衰变中发现的轻子味普适性(Lepton Flavor Universality)反常吸引很多理论和实验上的注意。这有可能是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信号。很多大型实验装置如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都对B介子衰变进行了测量。这些衰变过程在夸克层次主要包括b→cτv和b→sl+l-半轻衰变。测量结果显示在这两种衰变过程中都存在着轻子味普适性破坏。RD和RD*分别超出标准模型预言值1.4σ和2.5σ。如果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其与标准模型的偏差大概为3.08σ。对RK和RK*的测量结果也显示出低于标准模型预言值2.5σ左右的偏差。除此之外,这些衰变过程的其他可观测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基于此,理论上提出了很多新物理模型来解释上述这种现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物理模型下讨论轻子味普适性破坏,试图找到隐藏在这些反常背后的可能原因。受当前实验进展的推动,我们在R宇称破缺超对称(R-parity Violating Supersymmetry)下对b→cτv衰变过程中的反常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下型夸克伴子可以通过R宇称破缺耦合与夸克和轻子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它们可以对b→cτv过程产生树图阶的贡献并可以解释当前的RD(*)反常现象。除了 B→D(*)τv衰变过程,我们也研究了 Bc→J/ψτv,Bc→ηcτv,和Ab → ∧cτv衰变。所有这些过程在夸克层次都是b→cτv衰变,目前后面两个衰变还没有相关的实验测量。通过各种低能味过程最新的实验数据,我们对R宇称破缺耦合常数进行了约束。然后在R宇称破缺超对称框架下对五个关于6→cτv的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关注了这些衰变道的衰变分支比及其τ和μ道之间的比值,轻子前后不对称性,末态强子的纵向极化和τ轻子的极化等。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考虑了多种味过程的约束条件之后,R宇称破缺超对称可以在2σ误差之内对RD(*)反常进行很好的解释。在允许的参数空间内,R宇称破缺超对称模型可以增加衰变过程的微分衰变分支比及τ和μ道之间的比值,尤其在大的双轻子不变质量区域增加比较显着。另外,我们得到B+→K+vv衰变的一个下限B(B+→K+vv)>7.37 × 10-6。我们还发现RD,RD*,B(B+→K+vv),B(B→τv)和gZτLτL/gZlLlL之间存在有趣的关联。对于超级B工厂SuperKEKB和将来的高亮度LHCb(High-Luminosity LHCb),希望我们的结果可以为b→cτv衰变提供更多信息并能够为将来的高能对撞机寻找超对称粒子提供帮助。我们在Z’模型下对b → sl+l-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tcZ’以及bsZ’耦合可以通过企鹅图和树图进入味改变中性流(Flavor Changing Neutral Current)b→sμ+μ-,从而影响B介子的衰变以及Bs-Bs混合过程。新物理效应还可以影响top夸克的衰变,产生t→cμ+μ-衰变过程。通过RK(*)等最新的实验拟合值,我们对耦合参数进行了限制,发现Bs-Bs混合过程对参数的限制比较强。我们还计算了 t→cμ+μ-的衰变分支比。

王丝雨,王雯宇,熊兆华[7](2019)在《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粒子物理理论中的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笔者尽可能不用物理公式来说明相关物理规律和思想,而是通过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对粒子物理理论所涉及的量子力学的解释以及对组成物质基元的理解进行描述。本文也对目前标准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许陶[8](2019)在《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的对撞机唯象学》文中研究指明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是粒子物理学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相互作用的又一次成功。然而,也有一些反常实验结果显示标准模型并不是完整描述所有自然现象的终极理论。在精细检验标准模型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使用对撞机实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存在的证据。在本文中,我们研究新物理模型的对撞机唯象学和对应的寻找策略。我们首先研究在TeV能标上的中微子质量模型。在一类引入额外轻子的反跷跷板模型中,额外轻子衰变行为与标准模型W和Z玻色子非常相似。我们发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产生的额外轻子对可能被错误重建为W玻色子对事例。探测轻子数破坏过程是检验中微子马约拉纳属性的重要途径。我们研究在未来电子-电子对撞机上测量反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过程。我们针对不同测量道中的运动学性质设计重建方法与事例挑选条件,并发现反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测量可以有效约束中微子混合参数。自相互作用暗物质是对天文学观测中星系小尺度结构问题的有力解释。我们研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利用暗物质束缚态寻找来验证暗物质自相互作用的存在。模型中暗物质通过交换暗光子形成束缚态,束缚态湮灭至一对长寿命暗光子并继续衰变回轻子的过程造成偏移轻子喷注信号。我们发现这种寻找方法能够探测宇宙学模拟中确定的参数区间,并提出一种联合束缚态测量与天文学观测确定自相互作用暗物质模型参数的方案。我们也研究新物理模型中标量粒子交换胶子形成的束缚态。我们发现标量顶夸克束缚态的湮灭信号会淹没在标准模型背景中。对于带有更高电荷新粒子形成的束缚态,湮灭产物可能贡献至强子对撞机上的双光子事例超出。但是新粒子与夸克的耦合形式受实验严格限制,在选取参数区间中仅至顶夸克加轻夸克的衰变未被排除。我们同时研究标量顶夸克衰变中的运动学。比较全矩阵元和运动学两种模拟方法的结果显示极化关联在级联衰变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导致末态运动学效率显着增加或减小。在超对称粒子寻找中使用纯运动学模拟结果进行截面估计可能造成偏差。机器学习在喷注分类中的应用可以提升未来对撞机实验的事例挑选过程。我们训练一个全连接神经网络区分夸克和胶子喷注。网络不仅在区分高能量喷注时优于已有方法,而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喷注能量区间。研究结果也验证了喷注观测量在分类问题中的优越性。

刘泽坤[9](2019)在《轻子味改变过程和相关新物理研究》文中提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以量子场论为基础,采用SU(3)c × SU(2)L × U(1)Y三个规范群建立的一种描述基本粒子和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随着Higgs粒子的发现,标准模型的建立工作已经完成,同时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实验上的充分验证。但是标准模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无法解决(如中微子质量,暗物质,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等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对其修改和扩充。如今对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的寻找已成为粒子物理理论和实验上的首要任务之一。轻子味破坏过程对检验标准模型和寻找新物理迹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小标准模型中不存在带电轻子味破坏过程,在考虑了中微子质量和混合后,带电轻子味破坏过程仍然会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如果实验上探测到了带电轻子味破坏过程,间接地意味着存在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从1947年开始,人们一直在进行着对带电轻子味破坏过程的探寻工作,虽然至今仍未观测到相关物理过程,但是已经给出了某些典型的带电轻子味破坏过程非常强的上限。这些限制对新物理模型的构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不同新物理模型下带电轻子的一些稀有过程。所考虑的物理过程包括:μ→eγ、τ一、τ→ τ→eγ、缪子的反常磁矩、μ-e在缪原子中的转变和μ→eee。所涉及的物理模型有:Leptoquark模型、双Higgs二重态模型和Z’模型。论文给出了这些物理过程在不同模型下的解析计算结果,数值计算了相关模型对这些物理过程的贡献大小,以及模型中耦合参数和粒子质量间的关系;展示了模型中新粒子在取不同质量的情况下,最新的相关物理实验数据对模型耦合参数空间的限制大小。本文研究结果对目前理论中新物理模型的构建和实验上对新物理粒子的寻找都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董子健[10](2019)在《高能Au-Au碰撞中轻反核物质产生的能量依赖性研究》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对称性是物理学炙手可热的话题。理论上认为,在宇宙产生之初正、反物质是等量的,然而在现实宇宙中反物质却不见了,正、反物质的这种不对称性问题是宇宙衍变过程的未解之谜。随着粒子物理学和高能物理实验条件的发展和进步,对微观粒子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显着提高,在高能碰撞实验中产生和研究反物质成为可能。近几年美国BNL/RHIC实验组和欧洲CERN/LHC实验组,在高能Au-Au碰撞和Pb-Pb碰撞实验中,先后发现了(?),(?)和(?)等轻反原子核和反超核,这对反物质的研究和理解具有深刻的意义。由于高能物理实验消耗的成本巨大,因此,目前粒子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就是通过运用理论模型模拟研究高能碰撞实验。本文首先对高能物理和反物质的背景、部分子-强子输运模型(PACIAE模型)和相空间动力学约束组合模型(DCPC模型)、以及Au-Au碰撞实验进行了介绍。然后,使用PACIAE模型和DCPC模型,在质心能量(?)=11.5、14.5、19.6、27、39、62.4、130、200、800、2760 和 5020 GeV 能量下模拟产生 Au-Au 碰撞事件,再用DCPC模型组合产生轻(反)原子核和超核,研究了高能Au-Au碰撞中轻(反)核物质产生的能量依赖性,以及相应的性质。其中,选取的快度区间为-0.5 ≤y≤0.5、横动量区间为pT≤ 5 GeV、中心度为0-10%。研究结果表明:(1)正粒子p、Λ、d、3He、(?)的产额大于反粒子(?)、(?)、(?)、(?)、(?)的产额,普通核的产额大于超核的产额;(2)正粒子p、Λ、d、3He、(?)的产额随着质心能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反粒子(?)、(?)、(?)、(?)、(?)的产额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即高能Au-Au碰撞中,末态强子和核子的产生存在很强的能量依赖性;(3)反核与它们对应的正物质的比值随着碰撞时质心能量的增加而上升,最终趋近于1。为了研究高能Au-Au碰撞中核子和超子组合产生不同的原子核的难易程度及其能量依赖性,我们模拟计算了不同碰撞能量下组合产生原子核和超核的聚合参数BA以及差异性因子s3。结果表明:聚合参数BA存在很强的能量依赖性,当质心能量(?)增加时,BA先减少后增加,在20 GeV附近存在一个转变点,这很可能是由相变引起的;(?)H和3He的差异因子s3随碰撞能量的增加,开始较快增加,在20 GeV附近趋于饱和,其值约为0.8,这表明超核比普通核更难形成;而s3和(?)近似相等,这表明组合产生反原子核的难易程度与组合产生原子核相同。我们用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二、关于三代夸克和轻子的质量关系的猜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三代夸克和轻子的质量关系的猜想(论文提纲范文)

(1)新物理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矢量介子和中微子
    2.1 矢量介子
        2.1.1 轻矢量介子ρ
        2.1.2 轻矢量介子ω
        2.1.3 轻矢量介子φ
    2.2 中微子
        2.2.1 中微子的发现
        2.2.2 中微子质量和混合
3 矢量介子的不可见衰变
    3.1 中微子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
    3.2 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测量
    3.3 暗物质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
4 新相互作用、新粒子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
    4.1 中微子非标准相互作用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
    4.2 轻规范玻色子Z′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
    4.3 leptoquark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
5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BESⅢ实验上e++e-→Ω-+(?)+近阈截面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1.2 强子结构
    1.3 正负电子湮灭到重子对
    1.4 论文的选题和结构
第2章 BESⅢ实验
    2.1 BESⅢ实验装置
    2.2 BESⅢ离线软件
第3章 e~+e~-→Ω~-(?)~+在阈值附近的截面测量
    3.1 BESⅢ数据
    3.2 事例挑选
        3.2.1 带电径迹挑选
        3.2.2 粒子鉴别
        3.2.3 Λ重建
        3.2.4 Ω~-重建
        3.2.5 反冲质量萃取
    3.3 本底分析
    3.4 测量Born截面和形状因子
        3.4.1 估计探测效率
        3.4.2 提取信号事例数
        3.4.3 Born截面计算
        3.4.4 有效形状因子计算
    3.5 Born截面的拟合
    3.6 系统误差
        3.6.1 亮度
        3.6.2 Ω的重建
        3.6.3 质量窗和衰变长度的要求
        3.6.4 角分布
        3.6.5 Λ→pπ和Ω~-→ΛK~-的分支比
        3.6.6 初态辐射(ISR)因子
        3.6.7 总系统误差
    3.7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χcJ→γV(ρ,φ,ω)的辐射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简介
    1.1 物质的微观结构
    1.2 标准模型
        1.2.1 基本粒子的构成
        1.2.2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2.3 希格斯玻色子
    1.3 强子谱
        1.3.1 夸克模型
        1.3.2 夸克的属性
    1.4 粲偶素和类粲偶素
        1.4.1 粲偶素能谱
        1.4.2 粲偶素跃迁
        1.4.3 类粲偶素
    1.5 BESⅢ实验
    1.6 论文的选题和结构
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
    2.2 北京谱仪
        2.2.1 束流管
        2.2.2 主漂移室
        2.2.3 飞行时间计数器
        2.2.4 电磁量能器
        2.2.5 μ子鉴别器
        2.2.6 超导磁体
        2.2.7 触发判选系统
        2.2.8 电子学系统
        2.2.9 在线数据获取系统
    2.3 北京谱仪的物理目标
    2.4 BESⅢ离线软件系统
        2.4.1 离线数据处理计算环境
        2.4.2 BESⅢ离线数据框架
        2.4.3 BESⅢ探测器模拟系统
        2.4.4 BESⅢ离线重建系统
        2.4.5 BESⅢ刻度系统
        2.4.6 BESⅢ物理分析工具软件
3 χ_(cJ)→γρ的分支比测量
    3.1 背景
    3.2 数据样本和蒙特卡洛模拟
    3.3 常规的事例筛选条件
    3.4 χ_(cJ)→γρ的研究
        3.4.1 事例筛选条件
        3.4.2 本底分析
        3.4.3 不变质量谱的拟合
    3.5 系统误差估计
4 χ_(cJ)→γφ的分支比测量
    4.1 事例筛选条件
    4.2 本底分析
    4.3 不变质量谱的拟合
    4.4 系统误差估计
5 χ_(cJ)→γω的分支比测量
    5.1 事例筛选条件
    5.2 本底分析
    5.3 不变质量谱的拟合
    5.4 系统误差估计
6 螺旋度振幅分析
    6.1 ψ(2S)→γ_1χ_(c1),χ_(c1)→γ_2ρ,ρ→π~+π~-螺旋度振幅分析
        6.1.1 检查产生子
        6.1.2 输入输出检查
        6.1.3 拟合数据
    6.2 ψ(2S)→γ_1χ_(c1),χ_(c1)→γ2φ,φ→K~+K~-螺旋度振幅分析
        6.2.1 检查产生子
        6.2.2 输入输出检查
        6.2.3 拟合数据
    6.3 ψ(2S)→γ_1χ_(c1),χ_(c1)→γ2ω,ω→π~+π~-π~0螺旋度振幅分析
        6.3.1 检查产生子
        6.3.2 输入输出检查
        6.3.3 拟合数据
7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PQCD因子化方案下Bs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唯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标准模型和B介子物理学
    2.1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2.1.1 标准模型创建史
        2.1.2 标准模型基本粒子谱
        2.1.3 电弱统一理论
        2.1.4 希格斯机制
        2.1.5 CKM夸克混合矩阵
        2.1.6 量子色动力学及其因子化
    2.2 B介子物理
        2.2.1 B介子的产生
        2.2.2 中性B介子混合
        2.2.3 B介子的CP破坏
        2.2.4 B介子弱衰变的分类
    2.3 低能有效哈密顿理论
        2.3.1 算符乘积展开
        2.3.2 有效哈密顿量
    2.4 强子矩阵元的计算和因子化方法
        2.4.1 朴素的因子化方法
        2.4.2 推广的因子化方法
        2.4.3 QCD因子化方法
        2.4.4 软-共线有效理论
    2.5 PQCD因子化方法简介
        2.5.1 基本理论框架
        2.5.2 B→π 形状因子与kT重求和
第三章 B_s→K-_(*)L+L-半轻衰变过程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运动学与波函数
    3.3 理论框架
        3.3.1 夸克层次b→dL+L-跃迁对应的有效哈密顿量
        3.3.2 B_s→K,K_*跃迁形状因子
    3.4 B_s→K-_(*)L+L-半轻衰变的可观测量
        3.4.1 Bs →K + - 半轻衰变的可观测量
        3.4.2 B_s→K_*L+L-半轻衰变的可观测量
    3.5 数值结果和讨论
        3.5.1 形状因子
        3.5.2 B_s→KL+L-衰变过程的可观测量
        3.5.3 B_s→K_*L+L-衰变过程的可观测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s →φ + -半轻衰变过程的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运动学及理论框架
        4.2.1 运动学和波函数
        4.2.2 半轻衰变b→sL+L-的有效哈密顿量
        4.2.3 B_s→φ跃迁形状因子
    4.3 半轻衰变B_s→φL+L-的可观测量
    4.4 数值结果和讨论
        4.4.1 形状因子的外推
        4.4.2 半轻衰变B_s→φL+L-的可观测量
        4.4.3 q~2分区可观测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附录A 输入参数
附录B 跑动耦合以及三圈β函数
附录C 威尔森系数
    C.1 重整化群方程
    C.2 弱作用标度下的系数函数
        C.2.1 传统基底
        C.2.2 γ-free基底
        C.2.3 相关函数
    C.3 反常量纲矩阵
        C.3.1 传统基底
        C.3.2 γ-free基底
        C.3.3 基底的转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微子振荡中的几何相位和CP违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微子的发现
    1.2 标准模型
    1.3 CP守恒违反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第2章 中微子振荡的基本理论
    2.1 中微子振荡实验
        2.1.1 太阳中微子实验
        2.1.2 大气中微子实验
        2.1.3 加速器中微子实验
        2.1.4 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2.2 中微子振荡的理论描述
        2.2.1 真空中的中微子振荡
        2.2.2 物质中的中微子振荡
    2.3 中微子质量和跷跷板机制
        2.3.1 Dirac质量项
        2.3.2 Majorana质量项
        2.3.3 跷跷板(seesaw)机制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几何相位的基本理论
    3.1 量子绝热定理
    3.2 Berry几何量子相位
    3.3 Berry相位的几何结构
    3.4 A-A几何量子相位
    3.5 Pantcharatnam几何量子相位
第4章 中微子振荡与几何相
    4.1 引言
    4.2 中微子的振荡和混合
    4.3 薛定谔方程的解
    4.4 中微子振荡过程中几何相位
    4.5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重味强子衰变中轻子味普适性的唯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标准模型简介
    2.2 CKM夸克混合矩阵
    2.3 标准模型的成功与不足
    2.4 中微子
    2.5 超对称
第三章 B强子衰变理论和轻子味普适性的实验数据
    3.1 有效哈密顿量
    3.2 强子矩阵元
    3.3 轻子味普适性的实验数据
第四章 R宇称破缺超对称和B反常参数约束
    4.1 R宇称破缺超对称
    4.2 B反常参数约束
第五章 b→cτ(?)过程在R宇称破缺超对称下的唯象研究
    5.1 有效哈密顿量和螺旋度振幅
    5.2 b→cτ(?)过程的相关观测量
    5.3 形状因子的选取
    5.4 数值分析和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b→sl~+l~-过程在Z'模型下的唯象研究
    6.1 Z'模型简介
    6.2 Z'模型的新物理效应
    6.3 实验对模型参数的限制
    6.4 数值分析和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致谢

(7)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 物质组成成分
2 基本相互作用
3 量子场论与对称性
    3.1 连续对称性与规范场
    3.2 分立对称性
4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4.1 电弱统一理论
    4.2 强相互作用
5 总结及展望

(8)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的对撞机唯象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反跷跷板模型的强子对撞机唯象学
    2.1 TeV能标的反跷跷板模型
    2.2 反跷跷板模型与W~+W~-事例
    2.3 模型对撞机模拟结果
    2.4 反跷跷板模型与缪子反常磁矩
    2.5 本章小结
3 电子对撞机上的反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
    3.1 反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信号背景分析
    3.2 反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对撞机模拟
        3.2.1 W~-W~-强子衰变道
        3.2.2 W~-W~-半轻衰变道
        3.2.3 W~-W~-纯轻衰变道
    3.3 测量结果对中微子模型限制
    3.4 本章小结
4 自相互作用暗物质束缚态研究
    4.1 自相互作用暗物质模型
    4.2 暗物质束缚态产生过程
    4.3 暗物质束缚态湮灭衰变
    4.4 束缚态过程模拟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强相互作用束缚态的对撞机唯象学
    5.1 强子对撞机上的QCD束缚态
    5.2 标量顶夸克模型及束缚态B_t
    5.3 六重态双夸克模型及束缚态B_Ф
        5.3.1 B_Ф湮灭信号
        5.3.2 对撞机实验对六重态的限制
    5.4 八重态模型及其束缚态B_Ф
        5.4.1 B_Ф湮灭信号
        5.4.2 对撞机实验对八重态的限制
    5.5 长寿命标量带色粒子寻找
    5.6 本章小结
6 超对称对撞机寻找中的运动学
    6.1 标量顶夸克衰变中的极化效应
    6.2 带电微子衰变中的极化效应
    6.3 极化效应对末态轻子运动学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机器学习在喷注物理中的应用
    7.1 喷注事例观测量
        7.1.1 喷注整体信息观测量
        7.1.2 喷注局域信息观测量
    7.2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喷注模拟
    7.3 全连接深层神经网络架构
    7.4 神经网络分类喷注的性能
        7.4.1 全连接深层神经网络性能
        7.4.2 喷注观测量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7.4.3 神经网络对喷注能量的适用性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发表文章目录

(9)轻子味改变过程和相关新物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标准模型与新物理
    2.1 标准模型介绍
        2.1.1 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
        2.1.2 规范理论
        2.1.3 自发对称性破缺和Higgs机制
    2.2 标准模型的构建
    2.3 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第三章 轻子味改变过程及缪子的反常磁矩
    3.1 l_i→l_jγ
    3.2 缪子的反常磁矩
    3.3 μ-e在原子中的转变
    3.4 μ~-→e~-e~-e~+
第四章 Leptoquark模型
    4.1 Leptoquark模型介绍
    4.2 Leptoquark模型参数空间的限制
        4.2.1 l_i→l_jγ
        4.2.2 缪子的反常磁矩
        4.2.3 μ-e在原子中的转变
        4.2.4 μ~-→e~-e~-e+~
        4.2.5 小结
第五章 双Higgs二重态模型
    5.1 双Higgs二重态模型介绍
    5.2 双Higgs二重态模型参数空间的限制
        5.2.1 l_i→l_jγ
        5.2.2 缪子的反常磁矩
        5.2.3 μ-e在原子中的转变
        5.2.4 μ~-→e~-e~-e~+
第六章 Z'模型
    6.1 Z'模型介绍
    6.2 Z'模型参数空间的限制
        6.2.1 l_i→l_jγ
        6.2.2 缪子的反常磁矩
        6.2.3 μ~-→e~-e~-e~+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l_i→l_jγ过程一圈图积分形式
附录B 末态相空间积分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能Au-Au碰撞中轻反核物质产生的能量依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高能物理简介
        1.1.1 高能物理的发展
        1.1.2 标准模型理论
    1.2 高能重离子碰撞
        1.2.1 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
        1.2.2 高能重离子碰撞过程
        1.2.3 描述碰撞过程的相关物理量
    1.3 反物质的发现与研究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模型介绍
    2.1 PACIAE模型
    2.2 DCPC模型
第三章 Au-Au碰撞实验中轻反核物质的产生
    3.1 Au-Au碰撞实验中轻反核物质的发现
    3.2 Au-Au碰撞实验中(?)和(?)的识别
    3.3 Au-Au 碰撞实验中部分数据结果
第四章 Au-Au碰撞中轻(反)核物质产生的能量依赖性
    4.1 末态强子产生的能量依赖性
    4.2 轻(反)核物质产生的能量依赖性
    4.3 核聚合参数B_A的能量依赖性
    4.4 超核与普通核特性差异的比较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关于三代夸克和轻子的质量关系的猜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物理对轻矢量介子不可见衰变的贡献[D]. 李冬.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BESⅢ实验上e++e-→Ω-+(?)+近阈截面测量[D]. 祁康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χcJ→γV(ρ,φ,ω)的辐射衰变研究[D]. 赵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4]PQCD因子化方案下Bs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唯象研究[D]. 金苏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中微子振荡中的几何相位和CP违反[D]. 江春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6]重味强子衰变中轻子味普适性的唯象研究[D]. 王东洋.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简介[J]. 王丝雨,王雯宇,熊兆华. 物理与工程, 2019(06)
  • [8]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的对撞机唯象学[D]. 许陶. 浙江大学, 2019(11)
  • [9]轻子味改变过程和相关新物理研究[D]. 刘泽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高能Au-Au碰撞中轻反核物质产生的能量依赖性研究[D]. 董子健.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三代夸克与轻子质量关系的猜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