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家用电器制造委员会呼吁推广食物垃圾处理机

欧洲家用电器制造委员会呼吁推广食物垃圾处理机

一、欧洲家用电器制造委员会呼吁推广使用食品垃圾处理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琪[1](2021)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妇女的家庭生活研究》文中提出

廖虹云[2](2021)在《加强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城市废弃物存在数量迅速增长,资源化利用短板明显等问题,我国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水平仍存在提升空间。为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从城市废弃物源头减量、完善分类回收利用体系、提升再利用和末端处理水平及加强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建议,努力促进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高晨烨[3](2020)在《大连市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约7亿的农村人口,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逾2亿吨,可见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之多。垃圾成分也由以前的有机垃圾逐渐转变为有机、无机共存垃圾,越来越接近城市垃圾成分,并且无机数量还在呈上升趋势,不仅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及生产,而且与居住在农村的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相匹配。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排在首位的重点任务就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促进农村地区的“新时尚”加快步伐。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治理,更是对村民卫生健康的保障。普兰店区作为大连市最年轻的新市区,下辖175个行政村,农村地域广,农村人口达55万。农村生活垃圾的品类呈现多样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的身体产生的消极影响会越来越明显突出。普兰店区政府近几年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十分重视,进行了一系列举措,在治理的过程中也积攒了大量问题,因此开展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研究,不仅是顺应普兰店区现实需求,也是促进城乡环境的良性发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保证。本文正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从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第三章以普兰店区为研究对象,对现阶段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其目前采取的举措,所取得的成效,目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国内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借鉴;第五章提出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可就紧迫性而言,治理还必须只争朝夕,抓住核心症结对症施治。因此治理对策一是要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宣传力度;二是要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法律法规;三是要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主体;四是要多方位保障资金和技术支持;五是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

李泽钦[4](2019)在《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天津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认为消费型城市造成了物质产品资源生产地、消费地与排放地的空间分离,其从资源到垃圾的线性代谢方式加剧了资源、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城市物质资源流动与城市生活空间亟待整合。城市社区是物质资源的主要消耗地和废物排放地,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食物、制造品等基本物质资源,也离不开为这些资源的生产、分配、消费与废弃物处理等环节提供服务的设施。对这些设施进行整合优化,形成闭合的物质资源循环体系,对城市社区的生态宜居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入手,通过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首先提出了“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的概念,即“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并参与物质资源循环链条中生产、加工、分配、消费到维修、回收与再生产等环节的设施”。然后从理论模型、现状评价、优化策略与设计应用四个方面对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布局优化进行探讨,力求减少社区物质资源输入和废物输出,增强社区内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理论模型(第二章):在概念明晰的基础上,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对5-10-15分钟生活圈内所涉及的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进行界定;基于生产性城市与物质循环理念,探讨相关设施的理想布局模式及其设施覆盖率、人口协调指数、物质循环里程三项评价指标。现状评价(第三、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python工具爬取网页相关POI数据(如居住小区数据,超市便利店、菜市场、果蔬店、餐饮、回收站等设施数据,以及道路路网数据),构建GIS空间地理数据库;依据上述三项评价指标,对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现状布局进行评价分析,指出相关设施在布局配置与物质循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化策略(第五章):针对现存主要问题,运用最大覆盖范围模型、最大化人流模型、OD成本矩阵、车辆配送分析(VRP)等方法,提升设施配置水平,优化物质流动路径,促进物质高效循环,提出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优化策略。设计应用(第六章):根据天津市社区现状分析结果选取典型街区,按照优化策略对街区进行改造设计。最后,根据三项评价指标对改造后街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布局进行评价和理论验证。本文提出了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的新概念,构建了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理想布局方式和布局优化策略,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研究成果可为社区生活圈内物质性服务设施布局提供新思路,对重构社区资源循环系统、实现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李田宇[5](2015)在《餐厨垃圾生化降解系统的优化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垃圾围城”矛盾正日趋凸显。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置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源头减量与分类控制,大量含水率高、易腐败的餐厨垃圾进入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造成一系列后续处置难题。从源头对餐厨垃圾进行生化降解处置,是解决我国“垃圾围城”之困的重要途径。餐厨垃圾的生化降解是通过微生物的好氧呼吸代谢过程实现的。运用高效垃圾降解功能菌株及其优化组合并营造降解系统的好氧环境是提高降解效率的技术关键。而降解系统好氧环境的营造一方面靠降解设备的通风系统供给新鲜空气,一方面有赖于菌剂载体良好的疏松透气性及吸水持水性能。为此,本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垃圾降解试验,采用DGGE和T-RFLP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菌剂载体的选材与组配、功能菌株组合以及垃圾降解设备的通风系统作了优化或改进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3轮不同载体材料组配的垃圾降解试验,优选出适合供试小型餐厨垃圾生化降解机的菌剂载体材料组配为:桑枝屑:草炭(4:1)。采用该载体组合,并保持物料含水率在25%~30%范围内,可以提高系统的垃圾降解效率,并维持垃圾降解系统稳定运行3月(m)以上。垃圾降解系统中物料的升温幅度与微生物呼吸强度具有显着正相关性,因此可利用物料升温幅度来表征系统的垃圾降解效率。(2)将小型餐厨垃圾降解系统的排风模式改造为进风模式能明显提高系统的垃圾降解效率、维持物料持续升温的时间、延长系统的稳定运行时间;改变降解系统的加热模式并不能显着提高垃圾降解效率与系统可持续运行时间。因此,为提高垃圾降解效率,须改进降解设备的通风系统,以营造良好的供氧环境,从而强化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代谢强度,而非耗能加热使物料升温。(3)将小型餐厨垃圾生化降解机改造为进风模式后,通过2种降解菌剂的垃圾降解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个降解系统的垃圾毛降解率均为后期高于前期,且在系统运行前期菌剂2略高于菌剂1,后期则两者基本接近。在进风模式下,物料的适宜含水率范围为30%~35%,其上下限均比排风模式提高5个百分点。说明供氧条件改善后提高物料水分含量仍能保持好氧环境。物料样品DNA的DGGE图谱分析表明,F2可能是主导垃圾降解系统的优势菌,而且两个降解系统中物料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系数随运行时间的推移而提高,说明在垃圾降解系统运行后期物料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更趋相近。(4)在大容量餐厨垃圾生化降解设备试制样机中的2轮垃圾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以桑枝屑:腐熟有机肥(4:1)为载体的降解系统比桑枝屑:草炭(4:1)系统的垃圾降解率更高、投加餐厨垃圾后物料升温幅度更大。同一降解系统运行初期与末期的物料微生物群落结构有较大差别;在系统运行末期,物料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均匀度指数增大即所有微生物种类个体分配更加均匀,而两个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渐趋相似。(5)采用本研究优选的垃圾降解菌剂和菌剂载体组配,在安装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职工食堂的大容量餐厨垃圾生化降解设备中投入了实际运行。在运行过程中监测物料温度、取样测定物料的水解酶活性,并对物料样品DNA的HhaⅠ和HaeⅢ酶切液作T-RFLP图谱分析,结果表明:物料升温幅度、3种水解酶即淀粉酶、纤维素酶及蛋白酶的活性、物料样品DNA的HhaⅠ和HaeⅢ酶切优势片段峰面积在2个监测周期内变化趋势一致,且相互间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性。说明垃圾降解系统经历了强烈的垃圾降解过程,且系统中存在起主导作用的优势菌。根据物料样品DNA的HhaⅠ和HaeⅢ酶切优势片段长度与纯培养功能菌DNA相应酶切优势片段长度的接近程度,以及样品DNA的HhaⅠ和HaeⅢ酶切优势片段长度峰面积的相关性推断该降解系统中的优势菌可能是枯草芽孢杆菌F2。

周永光[6](2013)在《DH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断深化,中国的民营经济正在经历着蓬勃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快速变化也对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比较短暂,几乎是学界和业界长期以来的一个共识。因此,中国民营企业要想在发展过程中持续保有竞争优势,实施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概括,并以一家中国民营企业(DH公司)的经营实践为例,对民营企业发展战略这一课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旨在为中国民营企业抓住机遇,适时主动地进行发展战略的变革,实现健康与持续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DH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中国民营企业,伴随着十年的快速发展态势,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论文尝试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对DH公司进行了完整的战略分析,并根据对该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结果,以及SWOT综合分析结果,确认了其进行战略变革的必要性。接着,本文对DH公司战略变革的时机和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战略变革的路径,并得出该公司战略变革的方案及实施方向。最后,本文提出了DH公司在企业变革时期对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本文认为,中国民营企业要想克服生命周期短及发展持续性差的问题,首先要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充分的战略分析,并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企业发展战略及时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重塑企业的竞争优势。

牛海霞[7](2010)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FDI对促进中国出口、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废弃物进口也解决了一些地区和行业的能源和原材料短缺问题。但如果我们将环境容量作为资源要素,将环境资源禀赋纳入H-O模型,发现现实中的跨国污染转移已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跨国污染转移形式已由直接进入转为渗透进入,渗透特征由“北南单向渗透”发展到与“东西单向渗透”并存,由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渗透发展到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渗透等,但目前学者还没有对此进行研究并给出理论解释,因而也就忽略了要素跨国流动引致渗透污染的比较利益扭曲问题。鉴于此,本文立足跨国污染转移现状,从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出发,沿着贸易和投资两条主线展开对渗透特征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而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主要是信息障碍,因此化解信息障碍的制度安排是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的关键,通过矫正信息扭曲进而矫正利益扭曲,达到对外开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可归结为伴随性、隐蔽滞后性和产业链污染三大特征:一是伴随性渗透特征。跨国污染转移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在全球分布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在中国国内同时具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伴随性”渗透污染主要表现在禁止进口的有害废弃物以自动类或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名义夹带、欺骗或走私引致的渗透污染。伴随外资准入制度和技术引进的渗透污染主要表现在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外资垄断行业,部分高新技术行业也具有伴随性渗透特征。二是隐蔽滞后性渗透特征。通过瞒报、夹带等手段以可资源化废弃物名义走私有害废弃物,以及大部分可资源化废物在堆放、再加工、消费等过程产生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由于高新技术特征掩盖了一些环保方面的隐患,因此FDI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引致的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更严重,其危害难以计量甚至不可逆。三是产业链渗透特征。不仅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环节,而且高新技术行业,特别是IT产品制造的层层外包致使“产业链渗透污染”包括IT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到最后的报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也存在产业链渗透特征。本文在以下方面有创新性探索:第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从要素的跨国流动及时空演变视角探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从信息扭曲视角分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并提出化解信息障碍的制度安排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方法除采用理论分析和一定的定量分析外,因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产业链渗透污染缺乏统计数据,还大量采用典型案例剖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第二,从贸易和投资两条途径逐层剖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一方面,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具有伴随性、隐蔽滞后性和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而可资源化废弃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更具隐蔽滞后性。另一方面,跨国污染行业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主要表现在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污染”渗透特征、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污染”渗透特征、加工贸易及资源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而中国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主要通过投资途径,而土壤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三,揭示了利益扭曲引致信息扭曲是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的主要机理,因此治理跨国污染转移需从化解信息障碍出发,并最终协调跨国污染转移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

王朝红[8](2010)在《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指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建筑单体相比,城市住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加直接的影响着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能否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住区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提出论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分析了研究对象“居住小区”在西方国家的起源、发展、消亡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对当前国外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发生背景及对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的启示意义,对美国LEED-ND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和英国BREEAM Communities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归纳整理了现阶段我国与城市住区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建设实例,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与城市住区相关的城市问题,指出当前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这些城市问题是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部分以天津市城市住区建设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实例分析介绍了天津市城市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及问题所在,通过介绍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城市住区可持续评价体系的各自特点,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城市系统为立足点,从环境、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角度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制定了天津市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评分表。

陈玉婵[9](2010)在《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法律制度的完善》文中提出我国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但在垃圾处理上,垃圾填埋无充足用地、焚烧厂选址难。欲解决当下的难题,要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前置性的步骤是要把垃圾分类收集。但目前我国在垃圾的分类方面存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标准执行不到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不符合实际、垃圾收费制度标准僵化且不合理、居民欠缺垃圾分类常识等问题。在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面存在垃圾基本上是混合收集、垃圾收集箱颜色不统一、垃圾袋装化收运的弊端、垃圾收运设施装备不合理和厨余垃圾处理难等问题。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上存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支持、对违规者缺乏劝教和处罚制度等问题。因此,应在垃圾分类方面统一垃圾分类标准、统一垃圾的分类标志和收集箱颜色、统一公共场所与居民楼房垃圾分类标准、制定垃圾计量收费制度和规范垃圾袋制造标准。在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面应制定相关制度推行垃圾运输的专业化和厨余垃圾粉碎的污水预先处理。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上,应施行延伸押金返还制度、建立适应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需要的法律制度、实行垃圾预处理产业私营化、推行赏罚结合、加大垃圾分类宣传、确立物业协助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制度、制定环境教育制度和制定严厉的处罚制度。

乔刚[10](2010)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文中提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循环经济立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08年,我国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标志着我国调整循环经济领域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已经诞生。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首的循环经济法律,自实施以来,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形势日益发展,循环经济法律仍然存在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到其实施效果。社会发展对循环经济立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会发展趋势表明,当今世界正处于巨大变革和转型时期,主要表现为“三重转变”,即: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本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转变,社会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上述“三重转变”中,“生态文明”是核心范畴,“循环经济”是基本形式,“可持续发展”是根本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跟踪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把生态文明理念与循环经济立法结合起来进行专门研究,提取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经验,考察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并检讨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在理论、结构、制度和责任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理论上提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理念进步、结构完备、制度完善和责任重塑的若干建议,以期推动立法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和保障社会永续发展。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就理论价值而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注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吸收技术、经济和制度等各方面的理论成果,从而拓展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宽度,延伸生态文明的研究视野,优化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方法;二是把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既架设了与科学发展观联系的桥梁,又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使科学发展观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解释路径,即从文明、经济和法治相互融合贯通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三是借助生态文明这样一种强大的理论工具和厚重的价值理念来研究循环经济立法,提升了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的思想高度,夯实了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就实践意义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循环经济立法的意义,有助于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二是对经济社会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三是对环境立法的意义,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立法的转型和完善,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本体论,主要论述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循环经济立法三个核心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环境问题及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明兴起的现实基础;人们在反思生态危机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与变革是生态文明兴起的思想渊源;生态保护运动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兴起的重要推动力量。生态文明具有整体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作为一种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大大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人类自然观的变革、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和人类发展观的转向,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具有系统性、循环性和环境友好性。在我国,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我国传统的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为背景提出来的。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缓解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方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就关系而言,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和具体实践。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是一致的,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都内含可持续发展因素,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共同追求。循环经济法不只包括形式意义上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还包括实质意义上的体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各项要求的所有立法。在内容上,它涉及与资源开发利用、能源节约、废物回收利用、生态产业等领域的相关立法;在形式上,它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循环经济立法。在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2002年之前的萌芽阶段、2002年到2007年的成长阶段和2008年以后的定型阶段。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调整循环经济领域社会关系的基本法龙头法已经诞生。第二章为借鉴论,主要介绍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特别是发展循环经济领先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国外,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立法。在考察发展循环经济领先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循环经济立法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其立法内容和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总结出各国一些有益的做法和实践: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不断进化,法的目标不断进步,法的体系逐渐完备,结构日趋合理,制度日益健全,内容日臻完善。其中一些具体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作为参考和借鉴。第三章为原理论,主要论证我国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价值、定位和原则。本章认为,循环经济法的理念应当坚持生态化取向,实现法理念的生态化,即在立法中将法律的价值取向由人与人的社会秩序向人与自然的生态秩序扩展,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这要求循环经济法由传统法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利益优先”为价值理念。作为该理念的具体要求,循环经济法优先追求社会义务的承担。同时,就调整手段而言,循环经济法是“管制型立法”与“促进型立法”的有机融合。从利益角度分析,循环经济法是环境利益本位法,在部门法的定位上属于环境法而不是经济法。根据基本原则的价值性、特征性和普遍性要求,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由两个构成:一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二是共同责任原则。这两个基本原则最能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循环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追求。第四章为结构论,主要分析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及其内部结构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议。本章认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规范依一定的原则与规律组合而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它既包括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也包括宪法和其他体现循环经济内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不同效力等级法律规范当中的具体条文。我国建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理念还存在距离;宪法中缺乏循环经济条款的根本指导;能源、生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消费等专门领域的配套立法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空白;地方立法明显不足;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法律与《循环经济促进法》之间的相互重合和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某些方面的规定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坚持生态法学方法论,破除行政管理型和部门立法型法律体系,构建科学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突出“促进”型和参与式的法律体系,建立以法律、经济和技术手段为主,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在宪法中增加发展循环经济的条款;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地方立法;加快其他法律的“生态化”;协调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等相关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关系问题,适时修订相关立法,使各项立法相互协调配套,发挥整体合力。第五章为制度论,主要评估现行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并对重点制度的完善提出具体建议。本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有科学合理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构建和完善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并适应循环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法律制度,是循环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在循环经济法中的地位、作用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基本法律制度(基本制度)和专项法律制度(专项制度)。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度,总量调控制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循环经济统计、标准体系和产品资源消耗标识制度等构成了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制度;而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的名录制度,生态设计制度,拆解再利用制度等,属于循环经济法的专项制度。分析评估现行循环经济法律基本制度和专项制度的立法现状,发现各项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当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从制度的具体内容、法律效力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基本制度和专项制度进行完善。第六章为责任论,主要检讨我国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现状并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重塑循环经济法律责任体系。本章认为,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而言,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应作广义理解,它既包括结果意义上的否定性法律后果,也包括行为意义上的积极性法律要求。强调政府、企业、其他组织和公民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责任以及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必将更好地促使各个主体履行其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责或义务,从而更好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规定了各个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责任。但是,在现有的循环经济法律责任规定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强制性行为缺乏责任机制,部分违法责任规定偏轻,对地方政府的责任约束不足,责任激励机制难以落实,责任内容不全面,责任社会化程度不足,责任保障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建议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从各个方面重塑循环经济法律责任:完善强制性行为的责任约束机制,强化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强化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强化责任激励机制,充实责任内容,积极发展保险、基金、社会保障等责任社会化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的责任保障机制和人大、司法、执法和公众参与保障机制。为实现上述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比较分析方法贯穿于全文始终。文章对中外不同典型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进行了类比分析,对循环经济法与经济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等等。在分析循环经济立法的定位时,运用了利益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循环经济法是环境利益本位法而不是经济利益本位法。这有别于传统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的分析标准。历史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也在论文中得到充分体现。必须承认的是,由于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时间不长,特别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不久,有关循环经济法的理念、原则、体系、制度和责任的内容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展,我国循环经济法还需要不断完善体系结构、具体制度和法律责任等规定,以更好地保障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总之,生态文明是指导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判断循环经济立法优劣的重要标准。循环经济法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循环经济法代表了环境法发展的新趋势。

二、欧洲家用电器制造委员会呼吁推广使用食品垃圾处理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家用电器制造委员会呼吁推广使用食品垃圾处理机(论文提纲范文)

(2)加强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我国城市废弃物的特点
我国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废弃物数量仍处于增长趋势
    我国城市废弃物资源化水平距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无害化处理以填埋为主
    我国城市废弃物循环利用仍存在短板
    城市废弃物高效循环和资源化利用观念尚需树立
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国际经验
    日本
    德国
加强我国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建议
    推动城市废弃物源头减量
    建立和完善城市资源分类回收利用体系
    提升废弃物再利用和末端处理水平
    加强城市低值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大连市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村生活垃圾
        2.1.2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分析
    3.1 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前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3.1.1 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前采取的举措
        3.1.2 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前取得的成效
    3.2 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村民环境卫生意识较差
        3.2.2 治理进展不平衡
        3.2.3 缺乏资金
        3.2.4 基础设施欠缺
        3.2.5 治理不彻底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宣传教育不到位
        3.3.2 各部门重视程度不同
        3.3.3 资金投入有限
        3.3.4 设施保障不充分
        3.3.5 未形成常态化治理
4 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验借鉴
    4.1 国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设概况
        4.1.1 美国:立法与管理先行
        4.1.2 日本: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
        4.1.3 法国:不产生多余的生活垃圾
    4.2 国内其它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概况
        4.2.1 河南省南乐县: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
        4.2.2 辽宁省长海县:培养游客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4.2.3 江西省鹰潭市:垃圾智能化治理
    4.3 经验借鉴
        4.3.1 实现源头分类
        4.3.2 转变治理方式
        4.3.3 倡导全民参与
5 完善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
    5.1 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力度
        5.1.1 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5.1.2 鼓励村民参与治理
    5.2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法律法规
        5.2.1 建立地方性法规
        5.2.2 完善管理制度
    5.3 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主体
        5.3.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5.3.2 企业承担主体责任
        5.3.3 社会力量参与治理
    5.4 多方位保障资金和技术支持
        5.4.1 多渠道筹集资金
        5.4.2 完善基础设施
        5.4.3 合理规划收运体系
    5.5 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
        5.5.1 完善村庄保洁管理制度
        5.5.2 形成信息共享及反馈机制
        5.5.3 强化监督考核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的调查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天津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线性代谢产生严重资源与生态问题
        1.1.2 城市中资源系统与生活空间的割裂
        1.1.3 生活圈配套设施缺少物质循环相关考量
        1.1.4 功能混合缺少物质循环相关考量
        1.1.5 研究小结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产性城市研究
        1.2.2 城市代谢与物质循环理论
        1.2.3 生活圈理论研究进展
        1.2.4 研究小结
    1.3 研究对象及问题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概念、及其理想布局
    2.1 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概念界定
        2.1.1 物质循环
        2.1.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2.1.3 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
    2.2 生产性城市下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理想布局
        2.2.1 生产性城市资源整合策略与设施布局原则
        2.2.2 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理想布局
    2.3 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理想布局评价指标
        2.3.1 设施覆盖率
        2.3.2 人口协调指数
        2.3.3 物质循环里程
第3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数据库构建
    3.1 研究样本区域选取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爬取与数据库构建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分层生活圈范围构建
        3.3.2 设施覆盖率计算
        3.3.3 设施布局协调指数计算
        3.3.4 物质循环里程计算
第4章 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4.1 设施覆盖率分析
        4.1.1 五分钟生活圈设施覆盖率分析
        4.1.2 十分钟生活圈设施覆盖率分析
        4.1.3 十五分钟生活圈设施覆盖率分析
        4.1.4 现状问题
    4.2 人口协调指数分析
        4.2.1 五分钟生活圈人口协调指数分析
        4.2.2 十分钟生活圈人口协调指数分析
        4.2.3 十五分钟生活圈人口协调指数分析
        4.2.4 总体配置水平与现状问题
    4.3 物质循环里程
        4.3.1 食物流
        4.3.2 日常用品流
        4.3.3 快递流
        4.3.4 现状问题
第5章 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5.1 提高设施覆盖率的优化策略
        5.1.1 设施共享
        5.1.2 多空间与多功能混合的布局策略
    5.2 基于人口协调指数的优化策略
    5.3 缩短物质循环里程的优化策略
        5.3.1 生产与加工制造空间整合
        5.3.2 分配设施
        5.3.3 维修设施
        5.3.4 回收设施
    5.4 小结
第6章 典型街道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6.1 典型街道选取与基本概况
        6.1.1 街道选取
        6.1.2 街道概况与分析
    6.2 实地调研
        6.2.1 五分钟生活圈设施调研
        6.2.2 十分钟生活圈设施调研
        6.2.3 十五分钟生活圈设施调研
    6.3 优化策略
        6.3.1 提高设施覆盖率的优化策略
        6.3.2 缩短物质循环里程的优化策略
        6.3.3 基于人口协调指数的优化策略
    6.4 改造前后对比
        6.4.1 设施覆盖率与协调指数
        6.4.2 物质循环里程
        6.4.3 街道改造示意图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餐厨垃圾生化降解系统的优化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餐厨垃圾的概念及常用处置技术
        1.1.1 餐厨垃圾
        1.1.2 餐厨垃圾的常用处置技术
        1.1.2.1 填埋法
        1.1.2.2 焚烧法
        1.1.2.3 好氧堆肥法
        1.1.2.4 厌氧产沼气或制氢法
        1.1.2.5 饲料加工法
        1.1.2.6 生物柴油法
        1.1.2.7 养蚯蚓法
    1.2 国内外餐厨垃圾的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及现状
        1.2.2 我国餐厨垃圾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研究进展
        1.3.1 大型餐厨垃圾生产线发展现状
        1.3.2 家用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展现状
    1.4 本研究所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1.4.1 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1.4.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
        1.4.2.1 基因指纹图谱技术
        1.4.2.2 PCR-DGGE技术的基本原理
        1.4.2.3 DGGE图谱的优化
        1.4.2.4 DGGE技术的优缺点
        1.4.2.5 DGGE技术的应用前景
        1.4.3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T-RFLP)
        1.4.3.1 T-RFLP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4.3.2 T-RFLP图谱分析
        1.4.3.3 T-RFLP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1.4.3.4 T-RFLP技术的应用前景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本研究的研究目标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型餐厨垃圾降解系统的菌剂载体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功能菌株
        2.2.2 浓缩味精废液(Concentrated monosodium glutamate waste water,CMGW)
        2.2.3 培养基
        2.2.4 餐厨垃圾降解液体菌剂
        2.2.4.1 各功能菌种子菌液制备
        2.2.4.2 餐厨垃圾降解液体菌剂制备
        2.2.5 餐厨垃圾
        2.2.6 载体材料
        2.2.7 小型餐厨垃圾生化降解机
        2.2.8 试验设计
        2.2.9 测定方法
        2.2.9.1 毛降解率
        2.2.9.2 含水率
        2.2.9.3 物料温度
        2.2.9.4 微生物呼吸量
        2.2.10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第1轮试验
        2.3.2 第2轮试验
        2.3.3 第3轮试验
        2.3.3.1 垃圾毛降解率周变化动态
        2.3.3.2 物料含水率周变化动态
        2.3.3.3 物料呼吸强度周变化动态
        2.3.3.4 垃圾降解系统物料日温度变化动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小型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机的通风方式改进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1.1 供试功能菌株
        3.2.1.2 浓缩味精废液
        3.2.1.3 培养基
        3.2.1.4 餐厨垃圾降解液体菌剂
        3.2.1.5 餐厨垃圾
        3.2.1.6 餐厨垃圾降解菌剂载体
        3.2.1.7 餐厨垃圾生化降解机
        3.2.2 小型餐厨垃圾生化降解机的改装方案
        3.2.3 试验设计
        3.2.4 测定方法
        3.2.4.1 物料温度
        3.2.4.2 周垃圾毛降解率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系统运行情况
        3.3.2 垃圾降解率
        3.3.3 物料温度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餐厨垃圾降解菌剂的功能菌株组合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功能菌株
        4.2.2 浓缩味精废液
        4.2.3 培养基
        4.2.4 餐厨垃圾降解液体菌剂
        4.2.5 餐厨垃圾
        4.2.6 载体材料
        4.2.7 小型餐厨垃圾生化降解机
        4.2.8 试验实施方法
        4.2.9 物料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4.2.9.1 物料温度
        4.2.9.2 含水率
        4.2.9.3 毛降解率
        4.2.10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
        4.2.10.1 物料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4.2.10.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4.2.10.3 PCR-DGGE图谱多样性分析
        4.2.11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垃圾毛降解率
        4.3.2 物料含水率
        4.3.3 物料升温幅度
        4.3.4 物料样品16SrDNA的PCR-DGGE指纹图谱和条带分析
        4.3.4.1 基于DGGE图谱的功能菌追踪
        4.3.4.2 垃圾降解系统物料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大容量餐厨垃圾降解系统的菌剂载体组配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功能菌株
        5.2.2 浓缩味精废液
        5.2.3 培养基
        5.2.4 餐厨垃圾降解液体菌剂
        5.2.5 餐厨垃圾
        5.2.6 载体材料
        5.2.7 大型餐厨垃圾生化降解设备
        5.2.8 垃圾降解试验
        5.2.9 测定方法
        5.2.9.1 毛降解率
        5.2.9.2 物料温度
        5.2.10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T-RFLP)
        5.2.10.1 物料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5.2.10.2 PCR扩增
        5.2.10.3 酶切反应
        5.2.11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毛降解率
        5.3.2 物料升温幅度
        5.3.3 物料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餐厨垃圾降解系统运行过程中酶学特征与优势菌的关系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功能菌株
        6.2.2 浓缩味精废液
        6.2.3 培养基
        6.2.4 餐厨垃圾降解液体菌剂
        6.2.5 餐厨垃圾
        6.2.6 载体材料
        6.2.7 大容量餐厨垃圾生化降解设备
        6.2.8 垃圾降解系统运行与监测及取样周期设计
        6.2.9 测定方法
        6.2.9.1 物料升温幅度
        6.2.9.2 水解酶活性
        6.2.10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T-RFLP)
        6.2.11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物料升温幅度
        6.3.2 物料水解酶活性
        6.3.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6.3.3.1 功能菌纯培养及物料样品的T-RFLP图谱
        6.3.3.2 物料样品中的优势菌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性
    7.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7.3.1 论文的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DH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DH公司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2.1 资源基础理论
    2.2 竞争战略理论
    2.3 战略转型理论
        2.3.1 战略转型概述
        2.3.2 战略转型的动因
        2.3.3 战略转型的特征
    2.4 战略变革理论
        2.4.1 战略变革的不同阶段
        2.4.2 战略变革的种类
        2.4.3 战略变革的方式
第三章 DH公司的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分析
    3.1 DH公司介绍
    3.2 DH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3.2.1 DH公司的一般环境分析
        3.2.2 DH公司的竞争环境分析
    3.3 DH公司的内部管理分析
        3.3.1 营销管理分析
        3.3.2 财务管理分析
        3.3.3 生产经营管理分析
        3.3.4 技术管理分析
        3.3.5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3.3.6 管理组织职能分析
    3.4 DH公司的SWOT综合分析
第四章 DH公司发展战略的变革
    4.1 发展战略变革时机分析
        4.1.1 发展战略变革时机的预判
        4.1.2 发展战略变革时机的选择
    4.2 发展战略变革的内容分析
        4.2.1 重新确认企业的远景,使命
        4.2.2 重新确认企业的具体发展目标
        4.2.3 发展战略变革的路径选择
    4.3 DH公司发展战略变革的方案及实施
        4.3.1 产品差异化和成本领先战略
        4.3.2 产业再造战略
        4.3.3 技术革新战略
第五章 DH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
    5.1 加强组织领导与宣传工作
    5.2 转变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
    5.3 健全公司的组织结构
    5.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废弃物进口
        1.2.2 跨国污染行业
        1.2.3 环境资源跨国配置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跨国污染转移研究综述
    2.1 跨国污染转移动因研究综述
        2.1.1 环境成本变化与跨国污染转移
        2.1.2 经济发展与跨国污染转移
        2.1.3 政府管制与跨国污染转移
    2.2 跨国污染转移途径及区位选择研究综述
        2.2.1 跨国污染转移途径
        2.2.2 跨国污染转移区位选择
    2.3 跨国污染转移验证及治理研究综述
        2.3.1 跨国污染转移验证
        2.3.2 治理机制
    2.4 简要评述
3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3.1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一般分析
        3.1.1 跨国污染转移渗透特征分类
        3.1.2 跨国污染转移渗透特征表现
    3.2 跨国污染转移相关利益主体地位的时空演变分析
        3.2.1 发达国家政府与中国政府
        3.2.2 跨国污染企业与生产工人和当地居民
        3.2.3 案例求证:联邦制药彭州污染与相关利益方分析
    3.3 伴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3.3.1 发达国家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3.3.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跨国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3.3.3 中国环境容量变化与跨国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3.3.4 "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实证分析
        3.3.5 案例求证: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分析
    3.4 "北南单向渗透"与"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并存的时空演变分析
        3.4.1 跨国污染转移对东部地区的渗透特征隐性化
        3.4.2 跨国污染转移对西部地区的渗透特征显性化
        3.4.3 "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的进一步论证
        3.4.4 案例求证:迈克斯外迁的渗透特征分析
4 基于贸易的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分析
    4.1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渗透污染一般分析
        4.1.1 废弃物"非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
        4.1.2 废弃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
    4.2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4.2.1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伴随性"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4.2.2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4.3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分析
        4.3.1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一般分析
        4.3.2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4.3.3 案例求证:电子垃圾进口的渗透污染分析
5 基于投资的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分析
    5.1 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5.1.1 污染密集型行业
        5.1.2 外资垄断行业
        5.1.3 案例求证:杜邦东营钛白粉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5.2 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5.2.1 经验验证
        5.2.2 环境效应分析
        5.2.3 案例求证:尼赛拉电子器材有限公司引致渗透污染分析
    5.3 加工贸易及资源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5.3.1 加工贸易行业
        5.3.2 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分析:以太阳能电池行业为例
        5.3.3 不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分析:以水泥行业为例
    5.4 典型案例分析:以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为例
        5.4.1 IT行业FDI进入与环境效应分析
        5.4.2 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一般分析
        5.4.3 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实证分析
        5.4.4 评论
6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分析:基于信息障碍视角
    6.1 国际信息障碍:特殊利益集团与国际贸易制度缺陷
        6.1.1 国际经济理论的单赢机制设计
        6.1.2 国际协议和组织约束机制缺失
        6.1.3 特殊利益集团控制全球价值链
        6.1.4 案例求证: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分析
    6.2 国内信息障碍Ⅰ: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
        6.2.1 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的一般机理
        6.2.2 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的特殊机理
        6.2.3 案例求证:紫金矿业渗透污染分析
    6.3 国内信息障碍Ⅱ: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扭曲
        6.3.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难选择
        6.3.2 约束弱化与激励扭曲
        6.3.3 非合作博弈
        6.3.4 案例求证:地方政府失灵与金湖工业园区环境污染
7 中国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研究:基于信息障碍化解视角
    7.1 化解信息障碍的政府制度安排
        7.1.1 国家间信息障碍化解
        7.1.2 区域间信息障碍化解
        7.1.3 区域内信息障碍化解
    7.2 化解信息障碍的的市场机制设计
        7.2.1 想环境税率制度
        7.2.2 排放权交易制度
        7.2.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7.3 化解信息障碍的第三方制度构建
        7.3.1 环保中间体组织构建
        7.3.2 转移支付与连带制度构建
        7.3.3 保证金制度构建
8 结论与启示
    8.1.1 基本结论
    8.1.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8)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快速城市化中的中国
        1.1.2 增长的极限——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1.3 我国城市住宅房地产业的发展
        1.1.4 有关城市住区(住宅)可持续性能评价体系的发展
        1.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外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的起源与发展
    2.1 传统城市问题
    2.2 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的出现
        2.2.1 托尼·加尼耶(Tony Garnier,1869~1948),工业城市
        2.2.2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现代城市
        2.2.3 克拉伦斯·佩里(Clarence Perry),邻里单位(Neighbourhood Unit)
        2.2.4 瓦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居住组群
        2.2.5 雅典宪章
    2.3 对“居住小区”模式的反思
        2.3.1 十次小组(Team 10)
        2.3.2 马丘比丘宪章
    2.4 “居住小区”在发达国家的消亡
        2.4.1 美国
        2.4.2 欧洲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现代城市住区建设理论与实践
    3.1 现代城市问题的出现
    3.2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生态城市理论
    3.4 田园城市
    3.5 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
        3.5.1 新城市主义
        3.5.2 精明增长
    3.6 可持续社区
    3.7 可持续城市住区建设的实践
        3.7.1 德国弗莱堡可持续住区
        3.7.2 瑞典哈马碧滨水新城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介绍
    4.1 美国LEED-ND 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
    4.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
第五章 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相关理论的发展
    5.1 我国现代城市住区的起源与发展
    5.2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建设
        5.2.1 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导的房地产开发模式
        5.2.2 “居住小区”为核心的住区建设
        5.2.3 以国家强制性标准为依据的城市居住建筑节能
    5.3 国内可持续城市住宅相关理论介绍
        5.3.1 绿色生态住宅(住区)
        5.3.2 健康住宅
        5.3.3 生态城市
        5.3.4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城市住区建设发展的现实背景
    6.1 中西方国家不同的城市化背景
        6.1.1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与我国的住宅郊区化
        6.1.2 城市人口密度的不同
    6.2 与城市住区建设相关的城市问题
        6.2.1 能源消耗与全球变暖
        6.2.2 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
        6.2.3 家庭垃圾
        6.2.4 私人轿车
        6.2.5 社区营造
        6.2.6 地域特征缺失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城市住区建设探索与实践
    7.1 国内城市住宅建设实践
        7.1.1 A 级住宅性能认定
        7.1.2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7.1.3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7.1.4 全国绿色生态住宅示范项目
        7.1.5 中国环境标志生态住宅认证项目
        7.1.6 金牌住区建设试点项目
        7.1.7 我国当前城市住宅建设趋势分析
    7.2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7.2.1 东滩生态城
        7.2.2 中新生态城
        7.2.3 曹妃甸生态城
        7.2.4 规划理念比较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天津市城市住区建设调查
    8.1 天津市城市住区建设现状
        8.1.1 大型居住区圈层式扩张
        8.1.2 居住郊区化明显
        8.1.3 街区型住区开始出现
        8.1.4 生态住宅概念风靡天津楼市
    8.2 天津市城市住区居住环境问卷调查
        8.2.1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8.2.2 住宅类型与建筑面积
        8.2.3 通勤情况
        8.2.4 住区基本情况
        8.2.5 住宅建筑基本情况
        8.2.6 结论
    8.3 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认知程度调查
        8.3.1 数据分析
        8.3.2 结论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
    9.1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9.1.1 单一指标法
        9.1.2 指标体系法
    9.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
        9.2.1 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价手册
        9.2.2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
    9.3 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对比与分析
    9.4 我国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9.4.1 评价角度
        9.4.2 评价内容
        9.4.3 评价原则
        9.4.4 指标选择
        9.4.5 评分方法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天津市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
    10.1 天津市可持续城市住区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10.1.1 自然环境
        10.1.2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
        10.1.3 人文历史
        10.1.4 地方政策
    10.2 天津市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评分表
        10.2.1 指标分级
        10.2.2 评分表
    10.3 部分评价指标说明
        10.3.1 能源
        10.3.2 资源
        10.3.3 生态
        10.3.4 规划选址
        10.3.5 住区交通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论文总结
    11.1 论文创新点
    11.2 今后研究方向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法律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选题的由来和研究目的
        1.1 选题的由来
        1.2 研究目的
    2. 主要概念的界定及本文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2 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3. 本文的研究方法
    4. 本文的价值及创新之处
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必须实行分类收集管理的原因
    1.1 可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剧增造成的围城困境
    1.2 可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窘境
        1.2.1 垃圾填埋无充足用地
        1.2.2 垃圾焚烧厂选址难
        1.2.3 生活垃圾堆肥品质差
    1.3 域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历程的经验
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的现行法律制度及存在问题
    2.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的现行法律制度
        2.1.1 法律
        2.1.2 国务院文件
        2.1.3 部门规章和文件
        2.1.4 地方法规和文件
    2.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我国现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2.2.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存在的问题
        2.2.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存在的问题
3. 域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的经验
    3.1 域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经验
        3.1.1 巴西的干湿分类
        3.1.2 德国的粗分类
        3.1.3 日本的细分类
    3.2 域外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制度的经验
        3.2.1 巴西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制度的经验
        3.2.2 德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制度的经验
        3.2.3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制度的经验
    3.3 域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的经验
        3.3.1 巴西的经验
        3.3.2 德国的经验
        3.3.3 日本的经验
4. 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
    4.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完善建议
        4.1.1 统一垃圾分类标准
        4.1.2 统一垃圾的分类标志和收集箱颜色
        4.1.3 统一公共场所与居民楼房垃圾分类标准
        4.1.4 推行定时定点的垃圾投放制度
        4.1.5 制定垃圾计量收费制度
        4.1.6 规范垃圾袋制造标准
    4.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制度的完善建议
        4.2.1 推行垃圾运输的专业化
        4.2.2 厨余垃圾粉碎的污水预先处理
    4.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
        4.3.1 施行延伸押金返还制度
        4.3.2 建立适应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需要的法律制度
        4.3.3 实行垃圾预处理产业私营化
        4.3.4 推行赏罚结合
        4.3.5 加大垃圾分类宣传
        4.3.6 确立物业协助保障政策
        4.3.7 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制度
        4.3.8 制定环境教育制度
        4.3.9 制定严厉的处罚制度
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10)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第一章 本体论: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及其立法
    第一节 生态文明概述
        一、生态文明缘起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生态文明的特征
        四、生态文明的价值
        五、生态文明与中国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一般原理
        一、循环经济的历史产生
        二、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三、循环经济的内涵
        四、循环经济的特征
        五、循环经济的价值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一般关系
        一、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三、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2002年之前的循环经济立法
        二、2002年至2007年的循环经济立法
        三、2008年以后的循环经济立法
第二章 借鉴论:国外循环经济立法考察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考察
        一、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
        二、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三、欧盟的循环经济立法
        四、其他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
    第二节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启示
        一、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不断进化
        二、循环经济法的目标不断进步
        三、循环经济法的体系逐渐完备
        四、循环经济法的结构日趋合理
        五、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日益健全
        六、循环经济法律内容日臻完善
第三章 原理论: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法的理念、定位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一、传统环境法的理念及其局限
        二、我国现行循环经济法的理念与目标
        三、循环经济法理念的生态化
    第二节 循环经济法的本位:从权利到义务
        一、社会法时代的到来:从个体权利到社会义务
        二、环境法和循环经济立法优先追求社会义务的承担
        三、循环经济法是"管制型立法"与"促进型立法"的融合
    第三节 循环经济法的定位:从经济法到环境法
        一、法律部门属性的划分标准:从调整对象到利益关系
        二、经济法是经济利益本位法
        三、循环经济法是环境利益本位法
    第四节 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现状
        二、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标准和特征
        三、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第四章 结构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二、体系建构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距离
        三、纵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四、横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纵向体系的完善
        三、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横向体系的完善
第五章 制度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内涵与层次
        一、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内涵
        二、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分层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一、基本制度的现状
        二、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专项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一、循环经济专项制度的基本状况
        二、主要专项制度的内容及其完善
    小结
第六章 责任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法律责任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现状与检讨
        一、循环经济法律责任内涵的广义化
        二、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立法现状
        三、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重塑循环经济法律责任
        一、完善强制性行为的责任约束机制
        二、强化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三、强化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
        四、强化责任激励机制
        五、充实责任内容
        六、建立健全责任社会化机制
        七、完善法律责任保障机制
结语:迈向生态文明的循环经济立法
    一、互动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立法
    二、循环经济法与环境法的新趋势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欧洲家用电器制造委员会呼吁推广使用食品垃圾处理机(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妇女的家庭生活研究[D]. 王琪. 鲁东大学, 2021
  • [2]加强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建议[J]. 廖虹云. 环境保护, 2021(07)
  • [3]大连市普兰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研究[D]. 高晨烨.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社区物质循环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天津中心城区为例[D]. 李泽钦. 天津大学, 2019
  • [5]餐厨垃圾生化降解系统的优化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 李田宇. 浙江大学, 2015(03)
  • [6]DH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周永光. 广东工业大学, 2013(10)
  • [7]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 牛海霞. 浙江大学, 2010(07)
  • [8]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 ——以天津市为例[D]. 王朝红. 天津大学, 2010(07)
  • [9]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法律制度的完善[D]. 陈玉婵. 暨南大学, 2010(10)
  • [10]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 乔刚. 西南政法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欧洲家用电器制造委员会呼吁推广食物垃圾处理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