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食糖产量已超过需求

近年来,世界食糖产量已超过需求

一、世界食糖近年呈现产量大于需求(论文文献综述)

张林玉[1](2021)在《KF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KF公司是一家位于中缅边境线上的云南制糖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生产原料供应不足、行业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现盈利,作者采用了资料收集法、数据调查法、列举法、对比法等多种方法,利用PESTEL分析法分析其发展中面临的政策、经济、社会、法律、行业技术及环境情况,利用SWOT矩阵,对其面临的机遇、威胁、优势、劣势进行逐项分析并分别组合,得出了四个不同战略可选方案。按照IFE和EFE矩阵定量分析法分别对KF公司的内外部因素评价进行矩阵分析,得出了KF公司现阶段正处于外部威胁逊于机会,内部劣势和优势相差无多的情况。利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分析四个备选战略方案,通过赋值对比,再综合公司与会者意见,确定公司短期内选择规模化跨境发展的扩张型战略(SO战略),依托国家现行利好政策,把握当前经济和政治优势,抓住市场机遇,制定原料发展扶持政策,拓展产业化发展措施,实施跨境发展,快速提升公司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长期采用扭转型的技术革新、拓展市场的绿色发展战略,加大技术投入,实现良种全覆盖,推动发展绿色可持续新经济模式,技术革新,延长产业链的发展,建立境外生产销售基地。为了保障发展战略有效实施,配套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形象,塑造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以及与客户的粘合度,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建设,加强市场预估,采用更灵活的营销手段,组建高质量营销团队,提升跨境经营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自身扩张力;借助大数据实现精准种植、精准生产、精准服务。为KF公司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一条跨境绿色发展之路,也为当前新形势下边疆制糖企业跨境发展提供了一个探索机会,可为其他糖业公司参考借鉴,也为边疆高原特色企业跨境发展、改革创新提供一条新思路。

刘智琪[2](2021)在《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甜味剂,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食品加工业和制药业也离不开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既是糖料生产大国,也是一个消费潜力巨大的食糖净进口国。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生活中的用糖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且糖料作物的生长与气候因素息息相关。近些年在世界食糖市场上经常出现供给不足,进而导致国际食糖价格也频繁地大幅度波动,这不利于我国食糖产业安全。所以研究我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的风险来源和测算几种主要进口糖的价格波动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该领域鲜少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领域的空白。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糖料种植情况,食糖生产状况以及当前消费情况,发现近些年来我国食糖的总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国民食糖的日常需求和工业上的需求。从消费总量上来看,中国当前位居世界的前列,但是从人均消耗量来看,却要比世界人均食糖消耗水平要低得多。根据近二十年的数据,研究了我国目前的原糖进口现状,发现我国在食糖进口中受到价格频繁波动的影响很大。然后对食糖进口价格波动的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分析,最后利用模型主要进口食糖的种类进行价格波动风险的度量,测算出食糖进口价格频繁剧烈波动对我国食糖进口加工企业产生的经营风险,为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陈月连[3](2020)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中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有果蔗和糖料甘蔗。广东省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湛江地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受阻,对经济的助力逐渐减弱。本研究以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发展对策研究为核心,通过文献分析法、SWOT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分析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针对问题及种植意愿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为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成本投入、收益满意度、政府政策支持4个因素对农户种植甘蔗意愿有显着影响。因此,推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2、通过研究湛江甘蔗种植业的现状,对比国内外甘蔗种植经验,分析目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甘蔗生长;甘蔗种植地块分散,发展规模小;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低;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机械化程度较低,未能形成规模化、片区化、集约化发展;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等。3、要加快推动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本文提出的建议及对策如下:第一,从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产业扶持等方面加大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蔗区基础设施两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四,推进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发展。第五,推广甘蔗种植良种良法。第六,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第七,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郑捷航[4](2020)在《新时代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对粮食安全也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膳食所需的农产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亟需探索如何协调居民膳食所需农产品的供需平衡。本研究选择全国最大的粮食调入省、全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将原本在数量无法直接汇总加和的不同类型农产品,通过引入虚拟耕地概念,得到有效的汇总,分析其数量和结构变化。本文以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00—2018年为研究期,从居民膳食所需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肉蛋奶产品、加工产品四类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消费、贸易视角出发,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上述三个环节中虚拟耕地消耗数量和结构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此外,计算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与生产量的差额,即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计算贸易净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得出省内消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程度,对探索优化广东省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得出:虚拟耕地含量低的农产品在贸易中有更强的比较优势,应尽可能多生产和出口,如稻谷、水产品等。(2)通过农产品生产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利用分析得出:(1)从初始农产品和最终农产品角度测算的虚拟耕地消耗量结果有差异,前者小于后者;(2)省内产出的农产品隐含的虚拟耕地量远超省内实体耕地面积,说明广东省用有限的实体耕地生产出了超额的农产品,体现了耕地较高的产出效率。(3)通过农产品消费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需求分析得出:(1)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差异明显,城镇居民肉蛋奶类虚拟耕地消费比重较大,农村居民粮食虚拟耕地消费比重较大,全省居民农产品实际消费的虚拟耕地需求总量逐年上升;(2)关于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的测算,与广东省生产初始农产品的虚拟耕地消耗量比较,虚拟耕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与广东省产出最终农产品的虚拟耕地消耗量相比,生产量基本可满足消费需求。(4)通过农产品贸易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流动分析得出:(1)广东省虚拟耕地进口量远超出口量,虚拟耕地贸易呈净进口的状态,其中虚拟耕地进口量最大的是大豆,出口量最大的是水产品;(2)广东省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对外依存度高且相对集中于美洲国家,需引起重视,严格控制进口品种规模,适度开拓进口来源渠道以分散贸易风险。

王海[5](2020)在《广西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糖料蔗种植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食糖最重要的原料,糖料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稳定发展与否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到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糖料蔗产业的弱质性、国家支持糖料蔗产业发展的政策面临的两个天花板效应以及蔗农对糖料蔗保险的需求,促使国家出台政策性糖料蔗保险。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开展政策性糖料蔗保险,但自2013年起,广西糖料蔗的播种面积与总产量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是否对糖料蔗种植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需要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蔗糖需求、广西蔗糖的供给以及糖料蔗的种植与蔗糖产业的关系,再论述了广西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背景、调整变化、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果,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糖料蔗的种植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业保险学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糖料蔗种植的影响机理。基于影响机理的分析,本文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区/市/县2004-2016年的数据,构建PSM-DID模型,实证检验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糖料蔗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生产要素投入、机械化投入和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糖料蔗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糖料蔗的播种面积有69.76%的正向影响,但对糖料蔗的单位面积产量影响不显着,与此同时,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糖料蔗种植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对农药使用量有30.26%的影响、对化肥施用量有57.75%的影响、对薄膜使用量有34.14%的影响,更进一步的分析,该政策对蔗农经营性收入有37.78%的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一是坚定不移的发展政策性糖料蔗保险;二是用好“绿箱”政策,适度回收“黄箱”政策;三是解决完善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实施中的难题;四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提升糖料蔗单产的政策需配套使用。

谭琳元[6](2020)在《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不断发生改变,肉蛋奶等畜产品和啤酒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作为优良的饲料和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消费需求刚性增加。然而,大麦生产却没有随之增加,国内供给出现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大麦进口大幅快速增加,严重冲击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价格大幅下降、生产规模严重萎缩。鉴于大麦进口大量增长导致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中国商务部于2018年11月和12月分别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调查,以期对国内大麦产业进行救济,保障大麦产业安全。因此,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的影响,阐明进口影响的具体表现,防范进口的消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与完善大麦进口贸易和国内产业发展等方面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市场供给与需求、价格传导、局部均衡等理论,采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大麦进口贸易现状、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剖析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其次,在描述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市场价格和生产的影响程度;再次,采用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评估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最后,采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构建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通过设定不同的大麦进口关税提高情景方案,模拟分析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价格、生产、消费及进口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进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麦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抵御进口冲击,影响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无竞争力、品质难以满足加工需求以及进口关税水平较低。(2)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与损害。首先,大麦进口价格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传导影响,影响程度高达18.11%,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高达20.43%;其次,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生产具有显着挤出影响,影响程度达7.11%。大量低价进口大麦挤占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产量持续下降。(3)大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大麦进口集中度过高,进口依存度显着上升,自给率大幅下降,产业控制力减弱,威胁产业安全发展。(4)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以最大大麦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为例,在《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实行零关税为参照,关税分别提高到3%、12%和20%,大麦饲用消费需求量将分别下降3.50%、12.29%和16.77%,对国内大麦饲用需求影响显着;国内大麦价格分别上涨2.89%、11.54%和19.23%,种植面积分别增加0.43%、1.64%和2.48%,总产量分别提高1.00%、3.86%和5.88%,对国内大麦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效应;大麦净进口量分别下降2.20%、7.82%和10.84%,产生一定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适度进口大麦,减小进口冲击;推动大麦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进口依赖风险;加大政策支持与保护,提高国内大麦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保障中国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范晓航[7](2020)在《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食糖生产大国,同时也是食糖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较弱,产品品种单一,甘蔗副产物利用率低,设备和人工利用率较低,自动化水平低,食糖替代品发展迅速,进口糖冲击国内市场等一系列问题,蔗糖成本与价格倒挂、产业严重亏损,导致糖业发展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找出蔗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构建产业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蔗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分析总结了蔗糖产业的产业特性,探讨了蔗糖产业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产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分析比较蔗糖产业制糖生产和原料蔗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蔗糖产业发展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为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蔗糖产业资源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不完善,产品深加工水平低,制糖生产成本过高与价格倒挂,面对进口糖和淀粉糖对国内食糖市场的侵蚀,缺乏足够市场竞争力,甘蔗种植和制糖生产两个环节的成本压缩空间极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蔗糖产业资源属性,分别从甘蔗资源、土地资源、设备和人工资源及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通过种养结合和间套种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地收益;充分利用甘蔗资源,生产多元化、高值化产品;分制原糖、集中精炼,利用特色资源补充糖业,提升设备和人工资源利用率;实现农工一体化经营,构建产业生态圈,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组织管理创新,实现蔗糖产业经营模式转型。对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发展,提升资源要素利用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蔗糖产业农工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生态化、多元高值化、功能材料化、自动智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蒲美玲[8](2020)在《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生产对我国食糖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百色市甘蔗生产历史悠久,是百色市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甘蔗也是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本文根据百色市甘蔗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定量研究、统计分析等方式从百色市甘蔗的种植概况、适宜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甘蔗发展的社会条件、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并探讨了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同时对百色市甘蔗种植业在生产成本、种植技术、产区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现阶段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分析发现,百色市甘蔗生产目前存在甘蔗收购价格不稳定,种蔗成本增加,产业技术发展创新不足,甘蔗品种单一,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自然灾害频繁,病虫害严重,政府对甘蔗生产扶持力度不够等多个较严峻的问题。同时,对百色市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未来百色市甘蔗种植面积短期会保持稳定,中长期将有所下降;甘蔗优良新品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结构得以优化;甘蔗生产也将会朝着种植规模化、全程机械化发展;全市范围内会大面积地推广应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针对现阶段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个实际对策。一是完善价格联动机制与糖料蔗购销市场机制,提高蔗农的种植意愿,二是加快双高体系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机械化生产应用;三是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力度,推进甘蔗生产现代化;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分配资源。本文从多方面研究百色市甘蔗生产,对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出详细说明,为百色市甘蔗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张然[9](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蔗糖业,是将甘蔗作为原料,经过压榨、熬煮、分蜜等一系列手续后制成液体或晶体红糖、白糖、桔糖等糖品的行业。中国是传统的产糖大国,具有悠久的甘蔗种植和手工制造糖品的历史;明清时期,中国的手工制糖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其技术水平几乎已达世界高度。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制糖技术使快速生产出大量优质的白糖成为可能,世界糖品市场也因此风云变幻。而此时中国的大部分制糖场坊仍固守数百年前的手工制糖技术,虽有少数有识之士试图全面“移植”机械化制糖技术,但他们屡遭失败,使中国这一手工制糖大国陷入了转型之危机中。其中,四川省作为近代中国三大产糖大省之一,在20世纪初即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蔗糖经济”,制糖业在四川省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亦有数位致力于改良手工制糖业的先进人士将机械制糖工具引进四川省,但悉数失败。正值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新型酒精液体燃料对制糖副产品——糖蜜之需求陡增,而两广地区与福建省等传统产糖重镇又相继沦陷,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和制糖技术改良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在四川省甘蔗试验场、中央工业试验所制糖试验室、川康区食糖专卖局等多个科研机构与糖政机关的合作与努力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各技术人员遵循科学原理,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仪器,进行了一系列标准化、精确化的科学实验。面对战时的艰苦环境,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终在优良蔗种的引种、先进蔗作技术的引进、传统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及小型制糖机械——手摇离心机的仿制与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技术层面的突破。与此同时,各科研机构和糖政机关联合金融机构,针对优良蔗种和手摇离心机在四川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推广体系,使科研成果的规模化转化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其实际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在各方的合作与努力下,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几乎可以代表同时段中国大陆的最高水平。随着以中国联合炼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机械化制糖工厂在战时四川省的建立,以及手摇离心机等小型制糖机械逐渐引进部分手工制糖场坊,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出了多种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并行的手工业“多元结构”。本文在中国近代手工业转型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近代中国的其他手工行业,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行业呈现出的“多元结构”,实际上是伴随着传统手工业生产的“维持”与机械化生产的“突破”。“维持”的具体表现是高度发达的手工制糖技术,固定的生产关系与融资关系,再加之贫困化趋势,使得战时四川省的多数手工制糖场坊只得维持手工生产,或对制糖机械接受能力不强。而“突破”的表现则是得益于政府在战时特殊背景下的支持,三座全机械的制糖工厂得以屹立于四川。因此本文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的“多元结构”一方面符合近代手工业转型的内在机理,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制糖行业和抗战背景的特殊性。不仅如此,这一现象还象征着战时四川省制糖业“急进”与“缓进”并行的改良路径,这一路径与此前机械技术的全面“移植”相异,经过实践证明,是更适合于中国制糖业工业化的新路径。虽然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从甘蔗产量与糖产量的数据变化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呈现“徘徊不前”的形势。战时四川省制糖业之所以会出现发展“悖论”,本文通过对比20世纪30年代广东,以及日据台湾制糖技术的革新与制糖业发展,认为在战时的艰难且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政府对于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事业的支持无法是长期的、深入的;而四川省本已呈现贫困化趋势的蔗农经济在战时更是颇为分散且不稳定,无法为改良制糖技术的推广提供好的环境。在种种限制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成果远未及“革新”水平,优良蔗种和小型制糖机械的推广也寸步难行,再加之战时的特殊背景,共同造就了制糖技术改良取得突破、而糖业发展却徘徊不前的发展“悖论”。

刘慧[10](2020)在《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17年8月,美国授权贸易代表对我国进行“301调查”,此次调查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开端。此后,我国与美国开展了多轮贸易战争,美国以缩小贸易逆差为由,正式对中国实施关税制裁。为了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我国每次都采取反击的方式,同样向美国产品加征进口关税,贸易摩擦在两方互相加征关税后逐步升级。在中美贸易争端中,“农产品”成为我国压制美国的“重要武器”。2018年6月,我国向美国5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2019年8月,我国再次向美国750亿美元进口产品分别加征5%、10%的进口关税。这两次加征关税行为均涉及到很多农业部门,我国农业贸易发展在此轮贸易战中必将受到重大影响。因此,中美贸易摩擦给国内农业部门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国内农产品受到消极影响后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些未知的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首先基于中美贸易现状进一步掌握两国农业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其次,从理论上深入分析贸易摩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最后,从农业影响和政策建议两个角度出发,利用GTAP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方面,本文根据贸易摩擦进程中实际加征关税情况做农业税率冲击,模拟分析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影响,进一步模拟增加农业生产者补贴和降低其他国家农业进口税带来的政策效果。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美贸易摩擦对油料作物影响最大;第二,长期难以缓和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在短期,可采取降低其他国家进口税的措施降低国内农业消极影响;第四,在长期,国内可运用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的方式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冲击。根据理论和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短期内贸易摩擦破解对策和长期内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建议。在短期策略中,采取多元化渠道填补农产品缺口,适当降低他国进口关税开拓农产品进口来源市场;在长期策略中,通过保障粮食自给、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业生产补贴鼓励农业“走出去”等方式减少贸易摩擦负面冲击。

二、世界食糖近年呈现产量大于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食糖近年呈现产量大于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1)KF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相关理论综述
        1.3.1 发展战略理论研究
        1.3.2 战略管理研究工具
2 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2.1.1 相关国家政策因素分析
        2.1.2 相关国家经济因素分析
        2.1.3 相关国家社会因素分析
        2.1.4 相关国家法律因素分析
    2.2 行业环境因素分析
        2.2.1 中缅糖业原料发展环境分析
        2.2.2 中外糖业生产技术因素分析
        2.2.3 临近地区同行业对比分析
3 KF公司现状及内部环境分析
    3.1 KF公司概况
    3.2 企业资源分析
        3.2.1 人力资源情况
        3.2.2 生产原料资源情况
    3.3 企业能力分析
        3.3.1 生产能力
        3.3.2 财务能力
        3.3.3 公司技术研发能力
        3.3.4 其他经营能力
4 KF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4.1 SWOT矩阵分析
        4.1.1 优势分析(Strengths)
        4.1.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4.1.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4.1.4 威胁分析(Threats)
    4.2 SWOT战略目标组合
    4.3 战略规划
        4.3.1 战略规划选择
        4.3.2 短期战略:规模化跨境发展战略
        4.3.3 长期战略:技术革新、拓展市场的绿色发展战略
5 KF公司跨境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5.1 优化公司架构制度
        5.1.1 优化公司组织结构
        5.1.2 优化人力资源制度
    5.2 提升企业文化形象
        5.2.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2.2 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5.3 加强市场营销能力
        5.3.1 加强市场预估
        5.3.2 采用更灵活的营销手段
        5.3.3 组建高质量营销团队
        5.3.4 提升跨境经营能力
    5.4 借助大数据提升公司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食糖产业研究
        (二)国内食糖产业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食糖进口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进口需求模型
    第二节 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节 价格波动理论
第二章 中国食糖市场状况
    第一节 中国糖料种植状况
        一、甘蔗种植状况
        二、甜菜种植状况
    第二节 中国食糖生产状况
        一、中国食糖生产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食糖生产的总体状况
    第三节 中国食糖消费状况
        一、中国食糖消费总体情况
        二、中国食糖消费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食糖市场价格
    第五节 中国食糖进口现状
        一、中国食糖进口规模
        二、中国食糖主要进口来源国
        三、中国食糖进口价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的主要来源
    第一节 市场性风险
        一、净进口风险
        二、来源地风险
    第二节 季节性风险
        一、生产季节性
        二、消费季节性
    第三节 相关性风险
    第四节 汇率性风险
        一、交易风险
        二、经营风险
    第五节 周期性风险
        一、生产周期性
        二、经济周期性
    第六节 其他类风险
        一、国际原油价格对食糖价格的影响
        二、进口糖的流通对食糖价格的影响
        三、投机活动对食糖价格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食糖进口依赖度分析
        一、中国食糖进口依存度指数
        二、中国食糖产业贸易竞争力
    第二节 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评价
        一、风险评价的方法
        二、风险评价的过程
        三、价格波动风险的估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范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稳定中国食糖生产能力
        一、保障糖料种植面积
        二、提高制糖企业运行效率
        三、规范食糖市场秩序
    第二节 加强国内外食糖供给监测
    第三节 严禁走私,加大监管力度
        一、优化跨境政务、警务合作机制
        二、加快反走私的综合立法
    第四节 发展多元化食糖进口来源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理论综述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实证分析法
        2.2.4 SWOT分析法
    2.3 技术路线
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及糖业发展概况
        3.1.1 湛江市甘蔗种植面积及产区分布
        3.1.2 近几年种植的部分品种情况
        3.1.3 甘蔗种植效益
        3.1.4 对甘蔗种植灾害风险的防范
        3.1.5 湛江市甘蔗机械化发展概况
        3.1.6 蔗糖业的加工现状
    3.2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分析
        3.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3.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3.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3.2.4 威胁分析(Threats)
        3.2.5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矩阵分析
    3.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3.3.1 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
        3.3.2 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3.3.3 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3.3.4 机械化程度较低
        3.3.5 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小
        3.3.6 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
4 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调查数据来源
    4.2 基本情况分析
        4.2.1 农户基本情况
        4.2.2 农户甘蔗种植情况
        4.2.3 甘蔗种植生产收益
        4.2.4 甘蔗种植及收获方式
        4.2.5 外部环境
        4.2.6 蔗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4.3 蔗农种植意愿的实证分析
        4.3.1 变量说明
        4.3.2 模型分析与讨论
        4.3.3 实证分析小结
5 湛江发展甘蔗种植业的对策及建议
    5.1 加大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甘蔗种植意愿
        5.1.1 提供政策支持,提高相关补助标准
        5.1.2 加大甘蔗产业扶持力度,推广农业种植保险
    5.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5.2.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5.2.2 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5.3 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3.1 推动甘蔗种植规模化发展
        5.3.2 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5.3.3 加强派砍运的管理,稳定甘蔗收购市场秩序
    5.4 推广甘蔗种植的良种良法
        5.4.1 优化甘蔗品种结构布局
        5.4.2 加强良种的选育和推广
        5.4.3 配套的优良栽培方法
        5.4.4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5.5 加快推动甘蔗种植机械化发展
        5.5.1 加大宣传与技术培训力度
        5.5.2 加大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
        5.5.3 着力解决机地矛盾问题
        5.5.4 推动蔗糖企业升级改造
    5.6 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
        5.6.1 引进技术型人才优化农业队伍结构
        5.6.2 增加甘蔗研究科研经费
        5.6.3 加大交流合作力度
    5.7 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5.7.1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5.7.2 依托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5.7.3 依托湛江市高等院校,加强甘蔗种植业的技能培训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新时代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简要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1.6 研究区域与对象的选取及资料来源
        1.6.1 研究区域的选取
        1.6.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6.3 数据资料的来源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耕地
        2.1.2 粮食安全
        2.1.3 农产品
        2.1.4 虚拟耕地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流动理论
        2.2.2 资源替代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要素禀赋理论
        2.2.5 生态足迹理论
第三章 广东省耕地情况与粮食安全分析
    3.1 广东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貌及气候
    3.2 广东省的社会经济概况
        3.2.1 经济发展
        3.2.2 人口
    3.3 广东省的耕地资源概况
        3.3.1 耕地资源数量概况
        3.3.2 耕地资源质量概况
        3.3.3 耕地利用结构布局情况
        3.3.4 耕地保护情况
    3.4 广东省粮食供需概况
        3.4.1 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4.2 粮食生产形势严峻
        3.4.3 粮食需求持续增长
        3.4.4 粮食贸易结构改变
    3.5 虚拟耕地视角下的广东省粮食安全思考
第四章 农产品生产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消耗分析
    4.1 广东省生产中农产品虚拟耕地测算方法
    4.2 广东省单位农产品虚拟耕地含量的测算
        4.2.1 植物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
        4.2.2 动物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
        4.2.3 加工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
    4.3 广东省农产品生产中虚拟耕地消耗总量及结构变化
        4.3.1 粮食作物的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4.3.2 经济作物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4.3.3 肉蛋奶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4.3.4 加工产品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4.3.5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产品消费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实际需求分析
    5.1 广东省农产品消费中虚拟耕地测算方法
    5.2 广东省城乡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
        5.2.1 广东省城镇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
        5.2.2 广东省农村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
        5.2.3 城乡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比较
    5.3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总量及结构变化
        5.3.1 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5.3.2 粮食作物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5.3.3 经济作物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5.3.4 肉蛋奶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5.3.5 加工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5.4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
        5.4.1 初始农产品角度的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
        5.4.2 最终农产品角度的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产品贸易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依赖程度分析
    6.1 广东省农产品贸易中虚拟耕地测算方法
    6.2 广东省农产品贸易中虚拟耕地进出口量的测算
        6.2.1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进口测算
        6.2.2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出口测算
        6.2.3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贸易分析
    6.3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对净进口的依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广西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糖料蔗种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糖料蔗产业方面的研究
        1.3.2 糖料蔗农业保险方面的研究
        1.3.3 其他作物的农业保险对其产业的影响研究
        1.3.4 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1.7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1.7.1 研究的不足
        1.7.2 未来展望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梳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甘蔗、糖料蔗和果蔗
        2.1.2 糖料蔗生产与糖料蔗种植
        2.1.3 甘蔗产业与糖料蔗产业
        2.1.4 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糖料蔗保险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农业保险理论
        2.2.2 资源禀赋理论
        2.2.3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4 农产品供需理论
第三章 广西糖料蔗种植及其政策性保险
    3.1 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
        3.1.1 蔗糖的需求分析
        3.1.2 广西蔗糖的供给
        3.1.3 广西糖料蔗种植与广西蔗糖产业的关系
    3.2 广西糖料蔗的种植
        3.2.1 糖料蔗的种植品种
        3.2.2 糖料蔗的种植面积
        3.2.3 糖料蔗的产量
        3.2.4 糖料蔗的种植区域
        3.2.5 糖料蔗的种植成本变化
        3.2.6 糖料蔗的收购价格
        3.2.7 糖料蔗的机械化水平
        3.2.8 种植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3.3 广西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
        3.3.1 实施背景分析
        3.3.2 实施内容与调整变化分析
        3.3.3 广西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实施效果
    3.4 保险实施县糖料蔗种植变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1 试点阶段糖料蔗种植变化分析
        3.4.2 扩大试点阶段糖料蔗种植变化分析
        3.4.3 全面推广阶段糖料蔗种植变化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影响机理及研究假设
    4.1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影响机理分析
        4.1.1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蔗农的影响机理分析
        4.1.2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区/市/县层面糖料蔗种植的影响机理分析
    4.2 提出假设
        4.2.1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对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影响机理分析
        4.2.2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对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机理分析
        4.2.3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对糖料蔗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机理分析
        4.2.4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对糖料蔗机械化投入的影响机理分析
        4.2.5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对蔗农收入的影响机理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广西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糖料蔗种植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5.2.1 模型设定
        5.2.2 指标选取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倾向得分匹配结果
        5.3.2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影响
        5.3.3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
        5.3.4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5.3.5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机械投入的影响
        5.3.6 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2.2 进口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1.2.3 大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粮食安全
        2.1.2 大麦产业
        2.1.3 进口安全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产品贸易理论
        2.2.2 产业安全理论
        2.2.3 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2.2.4 投资挤出机制理论
        2.2.5 局部均衡理论
第三章 中国大麦进口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3.1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现状
        3.1.1 大麦进口数量大幅快速增加
        3.1.2 大麦进口价格波动性较大
        3.1.3 大麦进口来源高度集中
        3.1.4 大麦进口依存度显着提高
    3.2 中国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3.2.1 大麦消费需求大幅快速增加
        3.2.2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3.2.3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路径分析
    4.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的传导影响路径分析
        4.1.1 大麦进口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国内大麦价格
        4.1.2 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比较收益降低
    4.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生产的挤出影响路径分析
        4.2.1 进口挤占国内市场空间,抑制大麦生产
        4.2.2 国内大麦供给不足,产需缺口不断扩大
        4.2.3 自给率显着下降,影响大麦产业安全
    4.3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分析
        4.3.1 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
        4.3.2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评估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5.1.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2 实证分析
        5.2.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5.2.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的模拟分析
    6.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6.2 中国农业产业模型
        6.2.1 模型介绍
        6.2.2 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
        6.2.3 模型参数
        6.2.4 稳健性检验
    6.3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情景模拟
        6.3.1 情景模拟分析步骤
        6.3.2 情景模拟方案设定
        6.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调整和完善大麦进口贸易政策,降低进口冲击与损害
        7.2.2 建立健全大麦产业支持政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
        7.2.3 实施大麦科技创新政策,增强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蔗糖产业现状
        1.2.1 国外糖业发展现状
        1.2.2 国内糖业发展现状
    1.3 国内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1.3.1 国内产业经济现状
        1.3.2 广西产业经济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蔗糖产业发展竞争环境分析
    2.1 蔗糖产业的产业特性
        2.1.1 资源性
        2.1.2 生产季节性
        2.1.3 战略性传统产业
        2.1.4 半公益性
        2.1.5 地域性
        2.1.6 半市场化
        2.1.7 关联度高
    2.2 产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2.2.1 政治环境
        2.2.2 经济环境
        2.2.3 社会环境
        2.2.4 技术环境
    2.3 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2.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2.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3.4 替代品的压力
        2.3.5 行业内的竞争
    2.4 产业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2.4.1 产业发展优势
        2.4.2 产业发展劣势
        2.4.3 产业发展机会
        2.4.4 产业发展威胁
    2.5 蔗糖产业竞争环境的矩阵分析
        2.5.1 蔗糖产业竞争环境的SWOT-PEST分析矩阵
        2.5.2 蔗糖产业的竞争战略SWOT矩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蔗糖产业生产成本分析
    3.1 制糖生产成本分析
        3.1.1 制糖生产成本及售价
        3.1.2 原料蔗成本
        3.1.3 吨糖加工成本
        3.1.4 企业运营成本
    3.2 原料蔗生产成本分析
        3.2.1 原料蔗种植成本
        3.2.2 甘蔗种植的物质与服务费用
        3.2.3 甘蔗种植人工成本
        3.2.4 甘蔗种植土地成本
        3.2.5 甘蔗收益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蔗糖产业发展建议
    4.1 蔗糖产业发展方向
        4.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1.2 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4.1.3 发展全产业链
    4.2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4.2.1 扶持产业龙头企业
        4.2.2 建设精深加工生产基地
        4.2.3 推进产业布局优化
        4.2.4 产业发展目标
        4.2.5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4.3 对蔗糖产业进行重新定位
        4.3.1 蔗糖产业重新定位
        4.3.2 产业政策重新定位建议
    4.4 强化蔗糖产业对市场的影响
        4.4.1 蔗糖产业市场战略
        4.4.2 市场战略保障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蔗糖产业新模式的构建
    5.1 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基础
        5.1.1 设计原则
        5.1.2 设计目标
    5.2 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的构建
        5.2.1 绿色生态农业模式
        5.2.2 甘蔗资源充分利用模式
        5.2.3 提高设备人力效率模式
        5.2.4 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
    5.3 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的保障措施
        5.3.1 完善政策法规
        5.3.2 完善体制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甘蔗发展现状
        1.2.2 国内甘蔗发展现状
        1.2.3 广西甘蔗生产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独创或新颖之处
2 百色市甘蔗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
    2.1 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
    2.2 百色市甘蔗生产的客观条件
        2.2.1 百色市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
        2.2.1.1 地形地貌
        2.2.1.2 气温
        2.2.1.3 光照
        2.2.1.4 降水量
        2.2.2 百色市甘蔗生产发展的社会条件
        2.2.2.1 土地资源
        2.2.2.2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
        2.2.2.3 百色市制糖企业优势
        2.2.2.4 百色市甘蔗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2.3 百色市甘蔗生产发展趋势
        2.3.1 甘蔗种植面积短期保持稳定,中长期将下降
        2.3.2 优良新品种面积将不断扩大,甘蔗品种结构得以优化
        2.3.3 种植规模化、全程机械化是甘蔗生产发展趋势
        2.3.4 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将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3 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问题
    3.1 甘蔗收购价格不稳定,影响蔗农种植决定
    3.2 种蔗成本不断增加,农户收益减少
    3.3 蔗农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
    3.4 品种单一,高糖、高产、高抗病品种推广比例较小
    3.5 甘蔗生产经营规模小、种植基地较为分散
    3.6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低,难以降低生产成本
    3.7 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影响甘蔗生产
        3.7.1 自然灾害频发
        3.7.2 病虫害严重
    3.8 政府对甘蔗生产扶持力度不够
4 百色甘蔗生产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 完善甘蔗价格联动机制,提高蔗农种蔗意愿
    4.2 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力度
        4.2.1 加强理论宣传,召开现场培训会
        4.2.2 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拓宽新技术推广渠道
        4.2.3 建立健全高效农技推广机制
        4.2.4 做好“双高”基地示范工作
    4.3 加快双高体系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4.3.1 大力推进“双高”基地建设
        4.3.2 做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4.4 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4.1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4.4.2 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4.4.3 加强甘蔗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
    4.5 加强机械化生产应用,降低种植成本
    4.6 推进甘蔗生产现代化,实现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
        4.6.1 推广蔗叶粉碎还田增碳技术
        4.6.2 推广甘蔗一次性施肥与甘蔗降解膜全膜覆盖
        4.6.3 推广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控
        4.6.4 注重自然灾害预警防控
    4.7 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植蔗农户调查问卷
    附表2:制糖企业调查问卷
    附表3:示范县甘蔗生产主管部门调查问卷
致谢

(9)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一)近代中国农业、手工业科技改良研究
        (二)中国糖业史研究
        (三)中国近现代制糖技术史研究
    三、本文主旨与结构安排
    四、相关问题说明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近代以来中国制糖业与制糖技术发展概况
    一、近代中国甘蔗制糖业概况与蔗糖经济区
    二、中国手工制糖技术及在近代的发展困局
        (一)蔗作技术
        (二)手工制糖技术
    三、全面抗战爆发前机械制糖厂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尝试与失败
        (一)民国建立之初的振兴糖业措施
        (二)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三)从技术史角度看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第二章 战时四川甘蔗引种与蔗作技术改良
    一、科学论证的基础:蔗糖业改良机构与蔗糖经济调查
        (一)蔗糖业改良机构——四川省甘蔗试验场的设立
        (二)蔗糖业改良之准备——蔗糖经济调查的进行
    二、蔗作试验:甘蔗种植的现代化
        (一)优良蔗种引种试验
        (二)优良蔗种栽种试验
        (三)甘蔗宿根技术、秋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试验
    三、优良蔗种与相关试验成果的推广
        (一)第一阶段(1937-1942年):由甘蔗试验场主导进行的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
        (二)第二阶段(1943-1945年):由川康区食糖专卖局主导、甘蔗试验场辅助开展的优良蔗种推广
        (三)战时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的成果与困难
第三章 战时四川省手工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考量与计划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的必要性
        (二)商议与制定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方针
    二、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
        (一)压榨
        (二)熬煮
        (三)分蜜
        (四)红糖包装
        (五)蔗汁澄清
        (六)糖清脱色
    三、离心机制糖法的引进与推广
        (一)离心机制糖技术与黄泥漏钵分蜜法的对比试验
        (二)手摇离心机的自制与使用法研究
        (三)离心机制糖技术的推广
第四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机械制糖技术引进与发展
    一、半机械化的小型改良糖厂
        (一)华农糖厂
        (二)华原糖厂
    二、机械制糖技术的全面移植:中国联合炼糖公司的建立
        (一)中国联合炼糖公司概况
        (二)中炼司的精糖生产与机械设备
    三、“维持”与“突破”:由制糖技术发展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特殊性
        (一)传统手工生产的“维持”——近代手工行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二)制糖工业的“突破”——非常态战时经济下的四川省制糖业新发展
        (三)与其他近代中国手工行业的结合思考
第五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困境与蔗糖业的发展悖论
    一、政策支持的缺乏
    二、四川省蔗农经济的分散性与不稳定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研究述评
        1.2.2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述评
        1.2.3 整体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5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我国农业生产和贸易现状分析
    2.1 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生产概况
        2.1.1 粮食产量总体呈现提升趋势
        2.1.2 畜牧业发展势头加快
        2.1.3 食糖产量得到改善
        2.1.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2 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农业产业升级落后于消费升级
        2.2.2 农业创新能力低
        2.2.3 农业生态环境不可持续
        2.2.4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
    2.3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2.3.1 贸易总额持续增加,贸易逆差成常态
        2.3.2 进出口结构稳定,进口来源地集中
    2.4 中美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2.4.1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互依赖
        2.4.2 中美农业贸易的单向性明显
        2.4.3 倾销与反倾销导致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频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贸易摩擦对农业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1 贸易摩擦与贸易保护
        3.1.1 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原因
        3.1.2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态
    3.2 产业链角度下贸易摩擦对农业贸易的影响分析
        3.2.1 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3.2.2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2.3 对农产品消费价格的影响
    3.3 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农业应对政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影响实证分析
    4.1 模拟方案
        4.1.1 国家和部门分类
        4.1.2 数据来源
        4.1.3 情景模拟
    4.2 模拟结果分析
        4.2.1 国内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4.2.2 农业价格影响分析
        4.2.3 农业产出影响分析
        4.2.4 农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应对策略
    5.1 研究结论
        5.1.1 中美贸易摩擦对油料作物影响最大
        5.1.2 长期难以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贸易影响
        5.1.3 在短期,可采取降低其他国家进口税的措施
        5.1.4 在长期,可运用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的方式
    5.2 应对策略
        5.2.1 短期策略
        5.2.2 长期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世界食糖近年呈现产量大于需求(论文参考文献)

  • [1]KF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林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研究[D]. 刘智琪.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陈月连. 广西大学, 2020(07)
  • [4]新时代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研究[D]. 郑捷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广西政策性糖料蔗保险对糖料蔗种植的影响研究[D]. 王海. 广西大学, 2020(07)
  • [6]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D]. 谭琳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D]. 范晓航. 广西大学, 2020(02)
  • [8]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 蒲美玲. 广西大学, 2020(07)
  • [9]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D]. 张然. 西南大学, 2020(02)
  • [10]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研究[D]. 刘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近年来,世界食糖产量已超过需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