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27例临床误诊

子宫腺肌病27例临床误诊

一、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27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宋丹阳[1](2021)在《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各30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互比较,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27例,其诊断符合率高达90.00%;3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28例,其诊断符合率高达93.00%。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大大降低两种疾病的临床误诊率,是理想的诊断方式,值得临床推荐。

秘晨曦[2](2021)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采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经对比分析,初步探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及临床治疗依据。方法:收集自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妇一科门诊就诊及收入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64例,随机单盲分组(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月经的第3天至第7天内,无性生活的情况下,子宫置曼月乐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放置曼月乐后第一天服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服用10天,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将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23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变化、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A125值变化、痛经积分及综合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1.痛经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痛经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痛经效果显着(P<0.05);2.痛经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减轻痛经,但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更为有效(P<0.05);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8%,说明两组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组效果更佳(P<0.05);5.子宫体积比较:治疗后,两组均可以缩小子宫体积,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疗效更为满意(P<0.05);6.血清CA125值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CA125值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CA125值方面疗效更显着(P<0.05)。7.安全性指标:⑴两组治疗过程中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⑵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7%;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8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疗效明显,可以患者缓解中医证候,降低痛经程度,减小子宫体积,减低血清CA125值,疗效较单纯的曼月乐治疗优越,可在临床推广广泛使用。

王洁楠[3](2020)在《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系统评价与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基于Cochrane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对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循证依据。统计纳入文献中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活血化瘀中药种类及使用频次,探讨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思路及用药规律。2观察芪丹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1系统评价(1)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建库-2019年10月1日):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将获取的相关文献导入NoteExpress软件,依照拟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纳入的合格文献。(2)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绘制图形。(3)提取各项研究中有效数据,导入RevMan5.3软件统计分析。首先,判断数据选用何种统计量合并,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表示,连续变量则选择加权均数差(MD),两种资料均取95%置信区间(CI),本研究中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属于二分类变量;月经改善情况(PBAC评分)、痛经VAS评分、血清CA125均属于连续性变量。其次,对纳入的多项研究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Q检验和I2检验:若P>0.10,I2=0%,表明纳入的研究同质性良好,则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若P>0.10且0%<I2<50%,表明纳入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先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后改为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其结果的稳定性;若P≤0.10或I2≥50%,表明纳入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可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的来源。若同组文献较多(≥10篇),采用漏斗图评估meta分析结果是否具有发表偏倚。Meta分析的检验水准为a=0.05。(4)统计纳入文献中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活血化瘀中药种类及使用频次,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2临床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赵瑞华教授门诊的患者。入组的患者均服用芪丹饮。以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为时间观测点,观测月经PBAC评分、月经色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治疗前、治疗3个月为时间观测点,观测月经经期、血红蛋白含量、子宫体积、血清CA125。评价芪丹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评价依据检索策略,获得1045篇可能符合标准的文献,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18篇系统评价的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39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药组共计700例,西药组共计693例,其中最小样本量为59例,最大样本量为147例。(1)总有效率纳入16项研究中有关总有效率均为可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为:Chi2=12.58,df=15(P=0.63),I2=0%,提示同质性良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结果为:OR=3.84,95%CI(2.81,5.23),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在总有效率方面较西药好。漏斗图显示:大部分散点较为集中,但左右并不完全对称,结果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2)痛经VAS评分3项研究中有关痛经VAS评分均为可提取的有效数据,对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为:Chi2=3.64,df=2(P=0.16),I2=45%,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结果为:MD=-1.70,95%CI(-2.01,-1.40),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中药在缓解子宫腺肌病痛经方面效果较西药明显。(3)月经改善情况(PBAC评分)1项研究提供了关于月经量情况(PBAC评分)的有效数据,仅作描述性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改善月经量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39.45,95%CI(31.51,47.39)。(4)血清 CA12510项研究提供了关于血清CA125的有效数据,因初次分析异质性较大(Chi2=71.07,df=9(P<0.00001),I2=87%)。根据西医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其中1项研究未描述具体措施,故纳入9项研究,共分为五个亚组:①“中药VS曼月乐”组:包含2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为Chi2=0.46,df=1(P=0.50),I2=0%,提示同质性良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结果为MD=-30.42,95%CI(-40.66,-20.17),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药相比较曼月乐降调血清CA125的效果更为明显;②“中药VS孕三烯酮”组:包含4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为:Chi2=2.28,df=3(P=0.52),I2=0%,提示同质性良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结果为:MD=3.67,95%CI(2.29,5.05),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药相较于孕三烯酮降调血清CA125的效果更为明显;③“中药VS米非司酮”组:仅含1项研究,MD=-2.26,95%CI(-14.10,-9.58),P=0.71;④“中药VS布洛芬”组:仅含1项研究,MD=-14.59,95%CI(-23.04,-6.14),P=0.0007;⑤“中药 VS 妈富隆”组:仅含 1 项研究,MD=-15.20,95%CI(-27.05,-3.35),P=0.01。漏斗图显示:大部分散点较为集中,但左右并不完全对称,结果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5)不良反应5项研究中有关不良反应均为可提取的有效数据,对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为:Chi2=1.32,df=3(P=0.72),I2=0%,同质性良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结果为:OR=0.16,95%CI(0.06,0.41),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在不良反应方面低于西药。(6)证型与药物分析所涉及证型分别为气滞血瘀证(27.99%)、痰瘀互结证(17.73%)、血瘀证(13.21%)、肾虚血瘀证(12.92%)、瘀热互结证(12.35%)、寒凝血瘀证(10.77%)、气虚血瘀证(5.03%),频率最高为气滞血瘀证。而当归(61.11%)、赤芍(50.00%)、川芎(44.44%)、三棱(38.89%)为常用药,其中当归最为常用。2临床研究(1)月经情况①月经过多疗效评定情况:痊愈12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例数为37例,总有效率88.10%。②月经PBAC评分:随着治疗时间节点的变化,月经PBAC评分逐渐降低,呈下降趋势。治疗前与1个月、治疗前与2个月、治疗前与3个月相比,月经PBAC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③月经经期:随着治疗时间节点的变化,治疗前与3个月相比,月经经期有显着性差异(P<0.05)。④月经色质评分:随着治疗时间节点的变化,月经色质评分逐渐降低,呈下降趋势。治疗前与2个月、治疗前与3个月、1个月与2个月、1个月与3个月、2个月与3个月相比,月经色质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中医证候情况①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情况: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例数为36例,总有效率85.71%。②中医证候评分:随着治疗时间节点,中医证候评分逐渐降低,呈下降趋势。治疗前与1个月、治疗前与2个月、治疗前与3个月、1个月与2个月、1个月与3个月、2个月与3个月相比,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血红蛋白含量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含量显着上升(P<0.05)。(4)子宫体积治疗3个月后,子宫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CA125水平治疗3个月后,血清CA12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本次临床研究期间,42例临床观察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心、肝、肾功能(心电图、ALT、AST、Cr、BUN)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研究结论1系统评价在总有效率、痛经VAS评分、月经改善情况(PBAC评分)、降调血清CA125等方面,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中药治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西药少,比较安全。本研究初步证实了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良好,确有证据支持。希望以后有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提供更为严谨的证据。2临床研究芪丹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显着控制子宫腺肌病引起的月经过多,临床有效率达88.10%;缩短子宫腺肌病月经经期延长,改善月经经色、经质;显着改善患者气虚血瘀证候,临床有效率达85.71%;纠正贫血状况。但在缩小子宫体积与降调血清CA125方面疗效不明显。

李子健[4](2020)在《子宫肌瘤B型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B型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从我中心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诊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型超声腹部常规扫查及加压扫查,分析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类型及病灶情况。结果 92例患者中,术前B型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的有80例,诊断符合率为86.96%,其中有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5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在诊断相符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肌壁间肌瘤35例,占比43.75%;黏膜下肌瘤27例,占比33.75%;浆膜下肌瘤18例,占比22.50%。其中有40例肌瘤的大小<5 cm,28例肌瘤的大小在5 cm~9 cm之间,10例肌瘤的大小>10 cm,另有2例大小不清。结论 B型超声检查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获得肌瘤的声像图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但在检查中需要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加以区分,从而避免漏诊、误诊发生。

赵芸鹤[5](2020)在《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妇科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患者共87例,其中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AUB-0)62例,子宫腺肌病异常子宫出血患者(AUB-A)25例。AUB-O患者行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31例作为研究对象(NovaSure组),AUB-O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31例作为对照组(TCRE组)。25例AUB-A患者应用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共有13例,其中6例行单纯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腺肌病NovaSure组),7例在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基础上联合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腺肌病NovaSure+LNG-IUS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的患者共有12例,6例行单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腺肌病TCRE组),6例在宫腔镜子内膜电切除术基础上联合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腺肌病TCRE+LNG-IUS组)。NovaSure组的设备采用美国的豪洛(Hologic)公司生产的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控制系统。对照组TCRE组的设备采用的是由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公司提供的宫腔镜系统。分析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治疗费用、术后平均阴道排液天数、术后显效率、术后有效率、术后闭经率及术后满意度等。分析ABU-A患者术前、术后痛经评分;腺肌病NovaSure组与腺肌病NovaSure+LNG-IUS组、腺肌病TCRE组与腺肌病TCRE+LNG-IUS组术后痛经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闭经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采用SPSS23.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M(Q1,Q3)]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的组间比较采用非秩和检验的Kruskal-WallisH检验,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的符号,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病程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术前3个月的PBAC评分、宫腔深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贫血程度、内科疾病合并症例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重度贫血及内科疾病合并症例数多。(2)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平均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与TCRE组平均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3)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与TCRE组平均住院治疗费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平均住院天数短,平均住院费用较高。(4)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患者术后平均排液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平均排液时间较短。(5)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显效率、闭经率、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子宫腺肌病患者各个组之间的年龄、术前PBAC评分、术前血红蛋白、内膜厚度及宫腔深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子宫腺肌病患者6例单纯行NovaSure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痛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7例在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基础上联合使用LNG-IUS的患者术前、术后痛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6例单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痛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6例在宫腔镜内膜电切除术基础上联合使用LNG-IUS患者术前、术后痛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腺肌病NovaSure组和NovaSure+LNG-IUS组术后痛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腺肌病TCRE组和TCRE+LNG-IUS组术后痛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与TCRE治疗后痛经均有明显改善,联合LNG-IUS后痛经治疗效果更佳。NovaSure+LNG-IUS组术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优于NovaSure组,TCRE+LNG-IUS术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优于TCRE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NovaSure子宫消融术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而言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2)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在年龄大合并内科疾病或重度贫血的围绝经期AUB患者治疗中因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因素更具优势。(3)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联合左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除术联合左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痛经的风险。可以避免远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

王文娟[6](2020)在《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组与单纯子宫肌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高危临床特征并建立预测发病回归模型,以期深化认识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子宫切除术并符合纳入与排除条件的40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组织学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合并平滑肌瘤的1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组织学确诊的单纯子宫肌瘤患者259例,分别记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建立回归预测模型,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诊断价值。结果1.病理结果表明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组子宫体积较大,而肌瘤最大直径与数目均低于单纯子宫肌瘤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肌瘤位置与分类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间同一症状或体征及临床表现类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据此术前区分疾病诊断相对困难。3.单因素分析显示,人流次数、平均每胎母乳喂养周期、并发乳腺良性疾病、CA125、HOMA-IR、HB、空腹胰岛素、NLR、PLR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次人流手术、中重度贫血、NLR、PLR、高水平CA125及HOMA-IR是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危险因素,而平均每胎母乳喂养周期的延长可视其为保护因素并加以提倡。选取上述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按其OR值由大到小顺序分别是X1=(CA125>35U/ml)、X2=(人工流产>2 次)、X3=(HB<60 g/L)、X4=(HB:60~90g/L)、X5=(HOMA-IR≥2.69)、X6=NLR、X7=PLR、X8=平均每胎母乳喂养周期。此模型即为P=1/1+Exp∑(-6.639+3.003X1+2.834X2+1.967X3+1.768X4+1.713X5+1.042X6+0.015X7+-1.580X8),经检测准确度=90.00%,灵敏度=86.70%,特异度=91.90%,阳性预测值=86.67%,阴性预测值=91.89%,ROC-AUC为0.876(95%CI:0.840~0.906,P<0.001)。结论1、依据临床表现鉴别子宫肌瘤是否合并子宫腺肌病相对困难,且在子宫与肌瘤的病理特性比较中存在异同点。2、NLR、PLR,严重贫血、频繁的人工流产、高水平CA125及HOMA-IR可作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危险因素,而平均每胎母乳喂养周期的延长可视为预防其发生的保护因素加以提倡;所建立的回归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早期、有效发现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为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许祎帆[7](2020)在《MRI R2*MFGRE序列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的附加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磁共振多回波快速梯度R2*MFGRE序列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附加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临床拟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包括R2*MFGRE序列在内的MRI检查,病灶1个月内经手术病理证实。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32例。(1)分别统计手术病理发现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数目和子宫腺肌病病灶数目。(2)分别比较每位患者MRI常规序列、MRI常规序列联合R2*MFGRE序列诊断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病灶数目,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并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3)分别比较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病灶内FS-T1WI和R2*MFGRE序列分别显示的病灶内出血的数目;比较子宫腺肌病病灶内T2WI和R2*MFGRE序列分别显示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的数目。(4)比较MRI常规序列、MRI常规序列联合R2*MFGRE序列两种方法所检出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数目和子宫腺肌病病灶数目。(5)对病灶行R2*值的测量。(6)对常规序列和常规序列联合R2*MFGRE序列检测出的不同类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数目进行比较,采用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46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切除共77处症灶并经病理学证实,包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7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30处。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切除32例子宫腺肌病病灶。(2)常规序列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敏感性87.2%(41/47),诊断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敏感性46.7%(14/30);而常规序列联合R2*MFGRE序列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敏感性100%(47/47),诊断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敏感性90.0%(27/30)。常规序列和常规序列联合R2*MFGRE序列诊断子宫腺肌病敏感性相同,均为100%(32/32)。(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灶中,FS-T1WI和R2*MFGRE序列显示病灶内出血分别为41处(87.2%)、47处(100%);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FS-T1WI和R2*MFGRE序列显示病灶内出血的数目分别为14处(46.7%)、27处(90.0%)。子宫腺肌病病灶中,T1WI和R2*MFGRE序列中,能显示病灶内出血的数目分别为27处(84.4%)、31处(96.8%);T2WI和R2*MFGRE序列能显示病灶内异位腺体的数目分别为32处(100%)、29处(90.6%)。(4)常规序列和常规序列联合R2*MFGRE序列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数目进行统计,病灶数目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进行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p<0.05,z=-4.26,有统计学差异。常规序列和常规序列联合R2*MFGRE序列诊断子宫腺肌病数目相同,无差异。(5)由于R2*值测量数值差异较大,测量结果不准确,未纳入研究。结论(1)MRI常规序列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进行定性诊断及定位诊断,R2*MFGRE序列作为MRI常规序列的补充,可以提高MRI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尤其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附加价值。(2)MRI常规序列对子宫腺肌病病灶可以进行准确诊断,R2*MFGRE序列作为MRI常规序列的补充,虽然对子宫腺肌病诊断敏感性无提高,但是R2*MFGRE较MRI常规序列可以更好显示病灶内出血成分,为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张姣[8](2020)在《14例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是一种混合性上皮和间叶性的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4例确诊为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来探讨APA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诊治方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9年9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例APA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分析诊治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14例患者发病的年龄在24~63岁,平均为(36.64±9.14)岁。完成生育7例,无生育史7例,其中6例无妊娠史,1例为原发性不孕症。14例患者BMI为18.44~39.51kg/㎡,平均为(26.32±6.61)kg/㎡。合并症及手术史:1例合并糖尿病史、1例合并高血压病史、2例合并子宫腺肌病,1例有乳腺纤维瘤的手术史、1例有子宫肌瘤核除术病史。10例患者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如不规律月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2例患者为下腹痛就诊发现,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APA患者的超声检查均提示宫内占位性病变或子宫内膜增厚,13例位于宫腔,其中4例提示位于宫腔下段,另1例位于宫颈;14例中7例测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为0.39~0.69,多为中高血流阻力。超声下诊断提示:6例提示子宫内膜息肉,4例黏膜下肌瘤,2例宫内回声异常,1例子宫内膜增厚,1例子宫内膜病变。14例中13例行宫腔镜检查,7例为单发的息肉样赘生物,6例为多发息肉样或子宫内膜增厚不均匀的乳突样突起,直径为0.3~3.1 cm;8例肿物表面可见异常血管;11例位于宫腔,其中2例位于宫腔下段,1例位于宫颈管,1例宫腔及宫颈管均存在。宫腔镜下诊断:13例中6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和/或宫颈息肉,其中1例合并子宫内膜增殖症;5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2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症。11例行CA125检测,范围4.11~162.4U/ml。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范围59~105g/L。14例均经组织学病理确诊,其中11例经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病理确诊,2例诊断性刮宫确诊,1例全切术后确诊。14例中11例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其中4例术后行孕激素辅助治疗,3例未进一步治疗,4例(3例合并子宫内膜癌,1例APA)再次行子宫切除术;2例诊刮术后(1例APA合并子宫腺肌病,1例子宫内膜腺肉瘤)行子宫切除术;1例2次诊刮术后未继续治疗;子宫切除术在宫腔镜病灶切除或诊刮术后7~49天。14例均随访至2020年2月,随访时间为5~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2.5个月。14例患者中7例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其中4例术后行孕激素辅助治疗,3例未进一步治疗;1例8年后因肺癌死亡,6例无病生存。6例子宫切除术中1例合并子宫内膜癌III期术后1年因肺转移死亡,5例无病生存;1例2次诊刮术后15天因肾衰竭死亡。无生育史7例中,2例已行子宫切除术,1例因肾衰竭死亡,4例未孕。结论APA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性上皮和间叶性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mesenchymal tumors,MMT)。好发于生育期女性,病变多位于宫腔内,呈息肉样改变。临床表现以子宫异常出血为主,彩超及宫腔镜检查有病灶为单发或多发息肉样改变,周围内膜增厚不均且伴有丰富血流信号的提示,但没有特异性。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结构复杂、细胞具有非典型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和平滑肌或纤维肌瘤性间质组成,需与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鉴别。APA可与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癌共存或进展为子宫内膜癌。APA治疗以子宫切除手术治疗为主,保留生育能力可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合并子宫内膜增殖症联合孕激素治疗。若无合并其它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李澄,李盼盼,张芳,杨蕾,王领弟,师伟,徐丽,李思毅[9](2019)在《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优势及评价指标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疑难疾病,中医药辨证论治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局部病灶,提高妊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在新版的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指南的子宫腺肌病部分,明确提出"某些中药对痛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以试用"。但目前尚缺乏大量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证据支持,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严谨的思路方法。通过科学方法对中医药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表达与阐释,是提高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水平及中医药贡献度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中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优势及评价指标的总结及思考,尝试提出开展子宫腺肌病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

胡燕[10](2017)在《TVUS检查与TAUS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对比》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US)检查与经腹部超声(TAUS)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TVUS检查与TAUS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TVUS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为88.75%(71例),显着高于TAUS检查的66.25%(5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AUS检查比较,TVUS检查患者的动脉搏动指数和动脉阻力指数均较高,血流量较低(P均<0.05)。结论与TAUS检查比较,TVUS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较高,敏感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2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27例(论文提纲范文)

(1)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方法
    1.3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2)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和脱落标准
    6 研究方法
        6.1 分组方法
        6.2 治疗方案
        6.3 观测指标
        6.4 疗效观测指标
        6.5 疗效评价标准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疗效对比分析
    3 安全性观测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立方依据
    3 方药分析
        3.1 方解分析
        3.2 单味药物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基线情况分析
        4.2 缓解痛经方面
        4.3 改善中医证候方面
        4.4 缩小子宫体积方面
        4.5 降低血清 CA125 值方面
        4.6 安全性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腺肌病中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系统评价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传统医学对子宫腺肌病的相关认识
        1 病因病机
        2 中医药治疗
        3 生活调摄
        4 结语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子宫腺肌病的相关认识
        1 发病机理
        2 与月经过多相关的发病机理
        3 临床表现与诊断
        4 西医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
        2 文献的筛选与纳入
        3 文献的质量学评价
        4 资料的提取与收集
        5 数据分析与综合
        6 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结果
        1 文献检索
        2 文献特征
        3 质量评价
        4 数据提取与统计学分析
        5 证型及中药规律分析
    讨论
        1 疗效探讨
        2 证型及中药分析
        3 局限性
        4 研究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药芪丹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疗效观察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观察结果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组方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4 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可能高危因素
        5 不足与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4)子宫肌瘤B型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异常子宫出血概述
    2.2 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
        2.2.1 B型超声
        2.2.2 诊断学刮宫
        2.2.3 宫腔镜检查
    2.3 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
        2.3.1 药物治疗
        2.3.2 诊断学刮宫
        2.3.3 手术治疗
    2.4 两种子宫内膜去除术疗效对比
    2.5 结语
第3章 临床资料分析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入选标准
        3.3.1 NovaSure阻抗控制系统纳入标准
        3.3.2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4.1 NovaSure阻抗控制系统排除标准
        3.4.2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排除标准
    3.5 术前准备
    3.6 手术操作
        3.6.1 NovaSure阻抗控制系统
        3.6.2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
    3.7 术中监测
    3.8 术后处理
    3.9 术后随访
    3.10 疗效判定
    3.11 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AUB-O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分析
        4.1.1 年龄
        4.1.2 病程时间
        4.1.3 术前贫血
        4.1.4 术前血红蛋白
        4.1.5 术前内膜厚度
        4.1.6 术前3 个月的PBAC评分
        4.1.7 术前月经情况
    4.2 AUB-O两组患者术中情况
        4.2.1 两组宫腔深度
        4.2.2 两组手术时间
        4.2.3 术中出血量
    4.3 AUB-O两组患者术后情况
        4.3.1 术后病理
        4.3.2 平均住院天数
        4.3.3 治疗费用
        4.3.4 阴道排液
    4.4 AUB-O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显效率
    4.5 AUB-O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有效率
    4.6 AUB-O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闭经率
    4.7 AUB-O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满意度
    4.8 AUB-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4.8.1 AUB-A患者痛经评分
        4.8.2 AUB-A患者术后6 个月的月经情况
第5章 讨论
    5.1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
        5.1.1 口服药物治疗
        5.1.2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5.1.3 诊断学刮宫
        5.1.4 子宫切除术
        5.1.5 子宫内膜去除术
    5.2 NovaSure组与TCRE组术后两组疗效分析:
        5.2.1 AUB-O患者两组手术时间
        5.2.2 AUB-O患者两组闭经率分析
        5.2.3 AUB-O患者两组满意度、有效率、显效率分析
        5.2.4 AUB-O患者两组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
        5.2.5 AUB-O患者两组术中出血量
        5.2.6 AUB-O患者两组阴道流液情况
        5.2.7 AUB-A患者痛经情况
        5.2.8 AUB-A患者术后6 个月月经情况
    5.3 术后再干预
    5.4 诺舒与经宫颈内膜切除预后因素分析
    5.5 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LNG-IUS
    5.6 子宫内膜切除术与子宫腺肌病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性分析及诊断、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MRI R2*MFGRE序列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的附加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R2*MFGRE序列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MRI检查设备及检查方法
        1.1.3 诊断标准
        1.1.4 图像分析
        1.1.5 图像定量分析
        1.1.6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术后病理结果
        1.2.2 MRI诊断结果
        1.2.3 MRI图像分析
        1.2.4 FS-T1WI和R2*MFGRE序列对出血成分的显示
        1.2.5 R2*数值
        1.2.6 统计
    1.3 讨论
        1.3.1 R2*MFGRE序列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价值
        1.3.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1.3.3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1.3.5 表浅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1.3.6 研究局限性
    1.4 结论
第二部分 R2*MFGRE序列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MRI检查设备及检查方法
        2.1.3 诊断标准
        2.1.4 图像分析
        2.1.5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手术病理结果
        2.2.2 MRI结果
        2.2.3 统计学分析
    2.3 讨论
        2.3.1 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
        2.3.2 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
        2.3.3 MRI表现
        2.3.4 鉴别诊断
        2.3.5 本研究局限性
    2.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影像学检查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14例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表1 14例APA患者的临床资料
综述 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优势及评价指标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疗效优势及相应评价指标
    1.1 改善临床症状
    1.2 控制局部病灶
    1.3 复发率低,远期疗效稳定
    1.4 调经助孕,提高妊娠率
    1.5 提高生活质量
2 其他评价指标
    2.1 血清糖类抗原CA125
    2.2 免疫学指标
    2.3 性激素水平
3 结语

(10)TVUS检查与TAUS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2.2 两种检查方式检测子宫动脉血流情况比较
3 讨论

四、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2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J]. 王丹,宋丹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16)
  • [2]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D]. 秘晨曦.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3]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系统评价与疗效观察[D]. 王洁楠.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子宫肌瘤B型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J]. 李子健.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7)
  • [5]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D]. 赵芸鹤. 吉林大学, 2020(08)
  • [6]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D]. 王文娟. 郑州大学, 2020(02)
  • [7]MRI R2*MFGRE序列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的附加价值研究[D]. 许祎帆. 山东大学, 2020(09)
  • [8]14例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分析[D]. 张姣.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9]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优势及评价指标探讨[J]. 李澄,李盼盼,张芳,杨蕾,王领弟,师伟,徐丽,李思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11)
  • [10]TVUS检查与TAUS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对比[J]. 胡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17(07)

标签:;  ;  ;  ;  ;  

子宫腺肌病27例临床误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