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矿业)城市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资源型(矿业)城市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资源型(矿业)城市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峰[1](2021)在《“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时代的印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发展壮大,为城市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同时伴随着各种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出现,资源优势反而成为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的资源大省,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孝义市作为山西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也面临着资源枯竭带来的种种问题,2009年孝义市出现在国务院确立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孝义市因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造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为解决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孝义市逐渐调整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近些年,孝义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现代服务业不断升级,同时在探索转型发展路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越来越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凸显,在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孝义市如何继续推进其转型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发展理念的形成、“一带一路”的提出以及山西省转型发展被赋予厚望等社会背景都为孝义市的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转型发展过程中仍然要面对各种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势发展严峻、科技创新不断加快、环境与经济之间矛盾依然存在等这些问题都是孝义市转型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是实现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践行“两山”理论的强力举措;也是实现“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实践举措。针对孝义市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等措施来促进孝义市进一步转型发展。推进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进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既丰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理论,同时也能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李星汐[2](2019)在《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松散、城乡经济发展失衡、民生问题突出、城市生态承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设施是支撑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空间等领域统筹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建设水平与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需求保持动态协同,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已有研究对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尚不够全面。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驱动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的研究亟待深入。因此,论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演变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为切入点,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策略,是对现有基础设施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的有益补充。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围绕“理论→方法→策略”的逻辑展开。在理论研究中,通过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以及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性,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方法研究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欧氏距离等建模手段,定量化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现状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在策略的研究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化测评结果相结合,提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梳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演变历程,提炼基础设施在煤炭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在煤炭工业恢复调整阶段,基础设施呈现出“以矿带城、城乡分离”的特征;在煤炭工业转轨阶段,基础设施表现为“矿、城、乡”分离的特征;到了煤炭工业市场化阶段,基础设施则具备了“矿城分离、城乡统筹”的典型特征。此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呈现出“城进、矿退、乡升”等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管理体制、经济社会、空间、生态以及政策法规可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基础设施建设。(2)从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产生的影响,探讨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并从引导作用、集聚作用、辐射作用和调控作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也不相同。(3)引入模糊评价理论、欧式距离函数以及一种基于加权欧式距离和拉格朗日系数(WED&LC)的优化算法,构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各类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评价、城乡一体化与基础设施协同关系评价三个维度。通过以上三种定量化分析手段,为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的提出提供量化依据。(4)选取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阶段的成长型和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永城市和枣庄市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协同关系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成长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响应程度高于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同时,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程度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贡献度,确定交通和能源类基础设施为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类基础设施。评价结果揭示了基础设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5)首先,在成长型及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的指导下,依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的评价结果,提出基础设施分类规划引导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永城市及枣庄市的基础设施规划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次,在分析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从构建矿城协同的管理体制、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以及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研究结论可为永城市和枣庄市基础设施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该论文有图73幅,表31个,参考文献254篇。

卓百会[3](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龚旭[4](2018)在《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机理与空间优化研究 ——以抚顺市为例》文中提出在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的大背景下,我国矿山与矿业城市之间正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变化,矿业城市转型的推进使得矿山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城市规模的扩张,矿山资源的逐渐枯竭,新空间的持续涌现,新技术的不断革新,让矿山与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规划建设层面,近城区的矿山与城市用地布局产生了互相干扰和制约的不和谐景象。这些问题在矿业城市建市之初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是资源开发期缺乏对矿业城市统筹规划的原因。矿业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优化实际上就是城市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是人的居住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态空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现阶段中,如何创建一个和谐、活力的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空间结构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本文的重点。抚顺市矿山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和相关转型产业的发展,过去抚顺市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因此,系统的展开对抚顺市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矿山与矿业城市的空间关系的理论为基础,从研究讨论矿山与矿业城市的空间结构关系发展的普遍规律入手,通过分析矿山与矿业城市的功能关系和空间关系,总结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论证了矿业是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演化发展的源动力,同时,研究了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影响因素,从国内外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中获得启示。本文以抚顺市为例,分析介绍了抚顺矿城空间关系的现状和演变过程,指出抚顺矿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抚顺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路径。首先是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抚顺市的实际情况加以借鉴。其次分析抚顺市不同历史时期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要素,提出抚顺市未来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发展模式,最后针对抚顺市河南矿区发展需要,提出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发展建议。

郭健[5](2016)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划策略研究 ——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城市,长期以来,为我国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缺乏长远规划、资源衰竭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畸形、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城乡空间布局不合理等一系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借力新型城镇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培育多元绿色低碳产业,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特点、现状面临的问题入手,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调研、统计分析、问题导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融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新型城镇化的国家发展背景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文章从理论角度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新型城镇化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目标,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基本特征,从实证角度研究了金属矿产丰富城市澳大利亚珀斯、能源矿产丰富地区德国鲁尔区、汽车制造业发达地区美国底特律、煤炭城市鄂尔多斯、钢铁城市湖北大冶等5个案例,分析了其城市转型与城镇化发展的成功及失败经验,对资源型城市如何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进行转型发展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以武安市为例,从区域发展、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武安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确定了“1+2+3+4+3”的转型发展总体思路,提出了承接区域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多元绿色产业体系、合理控制城乡人口规模、优化城乡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一体化布置服务支撑体系、彰显“山、水、湖、城”城市特色7大规划策略。为保证规划策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了促进人口、土地、产业“三个集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开发机制等4大实施策略。

李格锐,刘粤湘[6](2014)在《我国矿业城市的分布特征与发展态势分析》文中提出为了从经济、环境等角度综合研究矿业城市的发展态势,找出其与国家优化目标的差距,本文结合相关规划资料,研究了矿业城市类型、空间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对比分析法和泰尔指数对矿业城市发展态势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近1/4的矿业城市进入衰退期;西部地区矿业城市最多,且大多数成长型矿业城市分布在该地区。目前超过一半的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部分矿业城市还存在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矿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不一致、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承载力不相符等问题,其发展态势与国家优化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曾万平[7](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武健鹏[8](2012)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地区通常指因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和发展,并且资源产业在地区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地区。此类地区由于经济对资源的路径依赖深,资源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失衡,经济波动显着,面临就业、资源和环境等多重压力,发展路径的选择多遇挑战。在中国高调崛起的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成功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资源型地区研究侧重于“资源诅咒”、“荷兰病”等现实问题的剖析,产业变动规律和产业援助接续,以及地区综合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样化的研究视角。我的博士论文则基于政府作用的宏观视角,针对资源型地区路径依赖深的突出问题,希图构建政府把握经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资源要素全球重新配置、产业分工重新布局的机遇,发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人才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作用,进而推进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新模式。本文以现代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知识,采用历史演进分析法、规范和实证研究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引入了路径创新、产业融合、企业融合和区域创新等新理念。本篇博士论文共分为九章,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着力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借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原因探析、政府推动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实施框架及其主攻方向等方面内容递进式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和政策建议是:1.系统阐释了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内涵。运用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制度动因、制度主体、路径依赖作了分析,提出产业转型实质上是对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制作出重新安排和选择的过程;运用熊彼特及其之后的创新理论,提出产业转型是技术和制度相互作用的创新过程;运用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强调产业转型是工业化大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创造性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产业融合的涵义作出界定,导出产业融合是产业转型的一大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作了求证,指出产业转型的关键是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动力机制;市场失灵问题在资源型地区同样存在,需要政府有效弥补;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的背景下政府承担着推进制度顶层设计的重任;资源型地区所面对的特殊困难和矛盾的解决需要政府强有力推动。2.通过国际经验比较后发现,即便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地区,其产业转型也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自觉的过程。德国鲁尔区产业转型之路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主体自行调整过程;日本九州等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着力实施扶植政策发展接续产业;法国洛林地区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高起点推动产业转型。3.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和锁定问题突出,存在技术、结构、功能和认知上的锁定效应,锁定因素背后有其深层原因。“资源诅咒”现象并非必然现象,资源型地区的兴衰与资源开发生命周期、资源消费生命周期、经济体制、思维定势及至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转方式必须克服产业发展的锁定因素,这单靠企业或社会层面自发调整难以做到,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规划和政策干预,避免资源比较优势发挥过度而落入“资源优势陷阱”。4.构造了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实施框架,明确了政府推动产业转型的目标原则和政策取向。克服路径依赖效应,导入路径创新的新理念,提出政府推动产业转型路径创新需把握知识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三个时代背景,在资源生产和消费周期的上升期主动进行,着眼于化解“资源诅咒”,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引领,对原有路径进行扬弃,推动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5.产业融合、企业融合和区域创新是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三大主攻方向。首先,产业融合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必然选择。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重大路径转换,是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应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三次产业比例的优化。其次,企业融合是产业融合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是企业转型的关键。企业素质决定企业转型的效果。资源型地区企业转型能力的提升途径有:改善资源型地区企业自身结构,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再次,以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就政府如何推动产业转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以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为动力,重点构建产业转型的宏观管理体制、现代产业组织体制、要素配置体制三大管理体制,建立产业准入门槛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资源开发的总量和价格调控机制、完善传统产业转型的援助和倒逼机制、充实新兴产业的扶持机制、构建煤炭等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证券化运营机制、创新产业承接转移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构建重大项目的动态管理机制等七个产业推进机制。6.政府应在提升山西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全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第一,山西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深层原因是资源型经济的锁定效应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根本路径是建立学习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战略举措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第二,以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大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快推出层次分明的信贷创新产品,借助资本市场推进产业转型,支持保险资金进入经济建设领域,充分发挥货币市场融资功能。第三,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转型,重点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和园区承载战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为投资者创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中心城市、区域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区域合作,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本文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创新:1.系统地从政府作用角度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进行专门研究。提出资源型地区要克服产业结构失衡、体制改革滞后、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制度设计、规划引导、政策推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努力寻求熊彼特创新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理论二者的契合点,拓展路径创新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研究。2.首次将产业融合理论用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研究。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产业融合的内涵做了重新阐释,强调产业融合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基本途径,提出三条必由之路:一是资源型产业的融合转型,包括循环经济产业链融合,资源上下游产业链纵向融合,主导产业之间或主导产业与其它非关联产业的横向融合;二是产业融合中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三是产业融合中三次产业的比例趋于合理。3.集中论述了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三大主攻方向:产业融合是突破口,企业融合是原动力,区域创新是整体保障。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实证研究,既提出了地方政府推动产业转型的对策,也对中央政府分类施策有所裨益。在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时,将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作为战略举措,强调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合力,协同推升区域创新能力。通过金融支持山西晋中市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新结论:我国目前存在总体流动性过剩而局部流动性不足、货币总量投放充足而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为金融支持区域的产业转型提供了政策依据。

杨帆[9](2012)在《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依赖于资源开发而建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资源型企业,特别是大型资源型企业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资源型企业涸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如不转型则必将经历从繁荣到衰退的消亡过程。因此,对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实现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受到我国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为立足点,采用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性得梳理了前人对资源型企业转型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理论,结合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不同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式的优化选择。最后选取我国典型的大型资源型企业山西省平朔市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其转型发展之路,以期对其他大型资源型企业的转型有所启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首次引入“最适模式”这一概念,认为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不存在最佳模式,只存在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最适模式”,在选择“最适模式”时应该走一条从低科技含量到高科技含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自我发展到合作发展、从单纯工作型到学习创新型、从发展不可再生资源到发展可再生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型之路的选择需根据各个企业所处的区位因素、产业政策、企业自身资源开发所处的阶段和资源开发规模等实际情况,把握因地制宜、与时俱进、L动转型、多元发展和寻求外部支持的原则,寻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此外,在选择最适模式时,无论采取哪一种转型模式,都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即企业要尽量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关注企业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发展新产业时需密切结合当地特色;关注企业技术创新和员工培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关注区域经济“和谐共进”等。但是本文没有进一步阐述企业转型需要的成本以及接替产业选择标准等问题,且收集资料有限,一些企业的最新数据未能获取,在研究方法上也缺乏计量分析,这些都需要在今后不断充实和完善。

王素军[10](2011)在《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以甘肃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的出现及其走向资源枯竭,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客观现象。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展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了一批以开采矿产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经过50至60年的开采,这些矿山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资源枯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资源型城市的工人失业、城市经济急剧下滑、环境污染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现,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成为了我国理论界研究和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论文从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人手,展开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特别是甘肃作为西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开始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既有资源已近枯竭的资源型城市,也有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还有正在开发或处于成长期的一些矿区或区域,以甘肃的资源型城市为例,展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已经或接近枯竭的资源型城市看,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还有文化方面的。具体说,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园区建设、土地整理、就业和人口迁移、城市与区域互动、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时,本文展开了多角度的考察,并试图从这些方面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多条途径。在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具体方法上,本论文采用的是总分法。在篇章布局上,本论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综述了国内外理论界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成果,由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行的相对较早,而且体制不同,其理论研究成果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所以在综述时较为简要;由于近年来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较为突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综述时从阶段和分类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二部分,着重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和甘肃一些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和部分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的实证分析,指出矿产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实际上是重新发现和培育城市竞争新优势的过程,可以采取土地资源替代、劳动替代、资本接续和替代、技术接续和替代等形式,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城市与区域互动,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转型。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五条路径,主要有产业重构、土地再开发、人力资源转化、创新发展和城市与区域互动等,提出加快培育资源型城市的微观经济主体,对大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加快培育中小企业,实施大中小企业共生;采取土地整理和土地再开发的方式,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的旧城改造和发展新区,打造产业聚集和宜居的空间聚集体;树立人力资源的新观念,将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环境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资源型城市打造成资金、信息、人流、物流不断汇集的经济“洼地”,利用民间资金和外资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实施城市转型和区域开发互动,既要发挥资源型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要注重周边区域对城市转型的支撑作用,推进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融合。最后,对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进行了初步的梳理,指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趋势,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条有效途径。本论文的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试图探索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这里,一个基本的观点是既不能把资源型城市转型简单地等同于城市的经济转型,也不能把资源型城市转型简单地等同于资源型企业的转型,而应当把资源型城市放到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考察,涉及城市的重新定位,经济、文化转型,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构,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等等,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和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本文并没有把具体的转型案例作为研讨的重点,同时对我国中东部与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不同特征也没有分开论述,而是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问题展开的,或许这种研究方式更有利于透过现象看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本质问题。当然,由于本论文涉及的问题相对较多,在一些方面的论述可能还不够深、不够透,还需要继续进行跟踪研究。

二、资源型(矿业)城市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型(矿业)城市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1)“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丽中国”建设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
    一、建设“美丽中国”相关理论阐释
        (一)“两山”理论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新发展理念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论述
        (一)资源型城市概述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
        (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三、美丽中国建设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联系
        (一)美丽中国建设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孝义市基本概况
        (一)孝义市资源禀赋
        (二)孝义市经济社会状况
    二、孝义市转型发展历程
        (一)孝义市转型初期
        (二)孝义市转型机遇期
        (三)孝义市转型加速发展期
    三、孝义市转型发展取得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一)孝义市转型发展的成就
        (二)孝义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总体氛围
    一、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新发展格局为转型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
        (二)“一带一路”建设为转型发展带来了合作机遇
        (三)省政府出台相关转型政策为转型发展带来了实践机遇
    二、转型发展面对的挑战
        (一)推进转型升级难度加大
        (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任重道远
        (三)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困难突出
        (四)深化改革开放需持续发力
    三、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可行性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二)国内外成功转型经验可资借鉴
        (三)中央高度重视山西省转型发展工作
第四章 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的思路与对策
    一、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践行“两山”理论的强力举措
        (三)实现“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实践探索
    二、转型发展的实践取向
        (一)坚持生态引领,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
        (三)坚持开放共享,促进转型发展经验交流与合作
        (四)坚持结构优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协调发展
    三、促进孝义市转型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顶层设计
        (二)构建多元产业体系
        (三)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四)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2.1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分析
    2.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关系解析
    3.1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核心要素关联性分析
    3.2 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3.3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对应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1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4.3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模型
    4.4 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贡献度评价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研究
    5.1 研究数据来源与数据类型
    5.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
    5.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
    5.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的贡献度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6.1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6.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
    6.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6.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机理与空间优化研究 ——以抚顺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阐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矿山
        2.1.2 矿业城市
        2.1.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
    2.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互动发展
        2.2.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促进关系
        2.2.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相互冲突
    2.3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3.1 城市空间结构
        2.3.2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模式
        2.3.3 矿山与城市空间结构扩展的基本模式
    2.4 矿山发展与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第3章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机理
    3.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阶段
        3.1.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初始阶段
        3.1.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关联阶段
        3.1.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分离阶段
        3.1.4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自发展阶段
    3.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演进的动力
    3.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演进的影响因子
        3.3.1 地理自然条件
        3.3.2 土地利用
        3.3.3 矿山技术的革新
        3.3.4 矿石贸易格局因素
        3.3.5 制度政策环境因素
        3.3.6 交通格局因素
    3.4 影响因子对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演变的机理分析
    3.5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3.5.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上的相互制约
        3.5.2 矿山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道路的互相干扰
        3.5.3 矿山与矿业城市在规划层面上的不协调
第4章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优化对策研究
    4.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案例研究
        4.1.1 矿山与城市同步发展的案例
        4.1.2 矿山与城市同步衰落的案例
        4.1.3 矿山枯竭而城市发展的案例
    4.2 国内外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案例研究的启示
        4.2.1 矿山与城市统筹区域发展策略
        4.2.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战略选择
        4.2.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空间响应
第5章 抚顺市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研究
    5.1 抚顺市发展概述
        5.1.1 抚顺市城市转型过程
        5.1.2 抚顺市产业发展历程
        5.1.3 抚顺市空间布局现状
    5.2 城市总体规划引导下抚顺市的空间发展分析
        5.2.1 《抚顺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分析
        5.2.2 《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分析
        5.2.3 《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分析
        5.2.4 《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分析
    5.3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形态及结构
        5.3.1 北部非矿业经济区空间结构
        5.3.2 南部矿业经济区空间结构
    5.4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演变阶段
        5.4.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初始阶段
        5.4.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关联阶段
        5.4.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分离阶段
        5.4.4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自发展阶段
    5.5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5.5.1 抚顺矿产资源开发前古城空间结构
        5.5.2 抚顺市矿产资源开发集中期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结构
        5.5.3 抚顺市矿产资源成熟期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结构
        5.5.4 抚顺市矿产资源衰退期和新兴产业发展期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结构
第6章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6.1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抚顺市老矿区发展与规划的冲突
        6.1.2 转型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不强
        6.1.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上的不协调
    6.2 抚顺市空间关系发展的优化措施
        6.2.1 根据矿业城市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6.2.2 改善内部空间结构,增强中心城区聚集效应
        6.2.3 治理矿区环境
        6.2.4 优化空间结构,建设城市新区
    6.3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建议
        6.3.1 南部矿区“一线”优化方案
        6.3.2 深化沈抚同城化战略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成果
    7.2 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图片统计
附录B 论文表格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划策略研究 ——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1.2.2 城镇化研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解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新型城镇化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2.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目标
        2.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2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2.2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2.2.1 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禀赋密且相关
        2.2.2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
        2.2.3 城乡空间布局分散,设施不平衡
        2.2.4 城镇化及工业化水平虚高,产业结构失衡
        2.2.5 生态环境恶化,人居环境差
    2.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案例分析
        2.3.1 澳大利亚珀斯
        2.3.2 德国鲁尔区
        2.3.3 美国底特律
        2.3.4 内蒙古鄂尔多斯
        2.3.5 湖北省大冶市
    2.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启示
        2.4.1 全面推进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
        2.4.2 稳步实现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
        2.4.3 大力坚持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
        2.4.4 努力尝试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安市城镇化发展与转型的相关分析
    3.1 武安市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资源概况
        3.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 区域发展环境分析
        3.2.1 处于京津冀地区的边缘地带
        3.2.2 处于邯郸都市区的边缘地带
        3.2.3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3.3 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3.3.1 产业结构不合理
        3.3.2 支柱产业层次低
        3.3.3 经济外向度较低
        3.3.4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
    3.4 城镇化及空间发展分析
        3.4.1 城镇化水平偏低
        3.4.2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3.4.3 武安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不合理
        3.4.4 村庄空间布局不合理
        3.4.5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区域服务功能弱
    3.5 资源环境发展分析
        3.5.1 土地利用效率低
        3.5.2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5.3 能源消耗大且利用率低
        3.5.4 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严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武安市转型发展策略
    4.1 武安市转型发展总体思路
        4.1.1 转型发展指导方针
        4.1.2 转型发展的原则及重点
    4.2 武安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
        4.2.1 承接区域综合服务功能
        4.2.2 构建多元绿色产业体系
        4.2.3 合理控制城乡人口规模
        4.2.4 优化城乡空间发展格局
        4.2.5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4.2.6 一体化布置服务支撑体系
        4.2.7 彰显“山、水、湖、城”城市特色
    4.3 武安市转型发展的规划实施策略
        4.3.1 促进人口、土地、产业“三个集中”
        4.3.2 扩大对外开放
        4.3.3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4.3.4 健全人才开发机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我国矿业城市的分布特征与发展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矿业城市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1.1 矿业城市发展动因
    1.2 资源型城市分布特征
        1.2.1 类型分布
        1.2.2 空间分布
2 矿业城市发展状况
    2.1 经济发展
        2.1.1 经济发展水平
        2.1.2 经济发展差异
        2.1.3 经济结构
    2.2 环境状况
3 矿业城市发展与国家目标的差距
    3.1 不同类型矿业城市发展方式及方向
    3.2 与相关规划经济、环境指标及发展方向的比较
        3.2.1 经济指标
        3.2.2 环境指标
        3.2.3 发展方向匹配
4 结论

(7)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三、主要创新点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一、产业转型
        二、体制机制建设
        三、社会转型
        四、生态环境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一、产业结构转型
        二、整体社会转型
        三、综合环境转型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四、政府制度保障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资源型地区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理论分析
    2.1 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内涵
        2.1.1 资源的概念
        2.1.2 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地区
        2.1.3 资源型地区转型
    2.2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制度分析
        2.2.1 马克思关于产业转型的分析
        2.2.2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业转型的分析
    2.3 熊彼特及其之后的创新理论对产业转型的分析
        2.3.1 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2.3.2 经济周期与创新生命周期
        2.3.3 创新与创造性破坏
    2.4 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对产业转型的分析
        2.4.1 产业转型就是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2.4.2 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理论分析
        2.4.3 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分析范式
    2.5 产业融合理论分析
        2.5.1 产业融合的新制度经济学涵义
        2.5.2 产业融合的方式
        2.5.3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2.6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中政府作用的理论依据
        2.6.1 产业转型的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
        2.6.2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有效弥补
        2.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
    2.7 本章小结
3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中政府作用的国际经验比较
    3.1 德国鲁尔区产业转型经验
        3.1.1 政府推动鲁尔区产业转型的历史阶段
        3.1.2 政府推动鲁尔区产业转型的政策体系解析
    3.2 日本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
        3.2.1 政府制定实施振兴产煤区临时措施法
        3.2.2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直接进行“产煤区”振兴活动
        3.2.3 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产煤区进行转型
    3.3 法国洛林地区产业转型经验
        3.3.1 适应市场需求,进行高质量的产业转型
        3.3.2 产业转型与体制转轨相结合,用转轨带动转型
        3.3.3 社会共同行动,产业转型成为系统工程
        3.3.4 出台系统优惠政策,促进产业转型
    3.4 国外经验对政府推动我国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启示
        3.4.1 政府应及早谋划产业转型
        3.4.2 扎实提升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全社会共同参与产业转型
        3.4.3 坚持以制度体制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3.4.4 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建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政策反哺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必要性:路径依赖和锁定原因的探析
    4.1 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和锁定问题的提出
        4.1.1 技术锁定效应
        4.1.2 结构锁定效应
        4.1.3 功能锁定效应
        4.1.4 认知锁定效应
    4.2 资源本不是诅咒:资源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兴与衰
        4.2.1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矿产资源消费周期的演进分析
        4.2.2 资源型地区与其资源产业生命周期互动关系分析
        4.2.3 资源型地区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资源消费生命周期的互动关系
    4.3 经济体制转型:资源型地区的沉与浮
        4.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发展方式推动了资源型地区发展
        4.3.2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资源型地区优势地位的分化
        4.3.3 “二元结构”:后改革时代资源型地区的体制困惑
    4.4 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比较优势发挥过度:资源依赖产业发展路径锁定
        4.4.1 “资源优势陷阱”
        4.4.2 资源依赖的思维定势
    4.5 产业结构失衡:地区竞争优势亟待重构
        4.5.1 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层次不高
        4.5.2 产业加工深度不足,在国际国内分工链条中处于价值链低端
        4.5.3 服务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4.6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4.6.1 资源开发利用粗放导致浪费与破坏严重
        4.6.2 传统矿业发展模式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4.6.3 开发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6.4 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4.7 本章小结
5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实施框架
    5.1 路径创新
        5.1.1 路径创新的内涵
        5.1.2 路径创新的动因
    5.2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内涵和关键
        5.2.1 把握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
        5.2.2 在原有路径基础上克服路径依赖
        5.2.3 在资源生产和消费周期的繁荣时期主动进行
        5.2.4 应着力避免“资源诅咒”
        5.2.5 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引领
    5.3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主要目标、政策取向和实现方式
        5.3.1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主要目标
        5.3.2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政策取向
        5.3.3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实现方式
    5.4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三大主攻方向
        5.4.1 产业融合: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突破口
        5.4.2 企业转型: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内在动力
        5.4.3 区域创新: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整体保障
    5.5 本章小结
6 产业融合: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突破口
    6.1 产业融合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必然选择
        6.1.1 产业融合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内在联系
        6.1.2 资源型地区产业融合的要义
    6.2 资源型产业的融合转型途径
        6.2.1 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融合
        6.2.2 资源上下游产业链纵向融合
        6.2.3 不同资源产业之间或资源产业与其它非关联产业的横向融合
    6.3 产业融合中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6.3.1 产业融合的终极结果是催生出新产业
        6.3.2 产业融合推动资源型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可能领域
    6.4 三次产业在融合中比例优化
        6.4.1 强化工业和服务业对农业的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6.4.2 通过关键环节的突破,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6.4.3 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
    6.5 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协同演化的数量分析
        6.5.1 产业融合创新系统的指标选择
        6.5.2 产业融合创新系统指标数据处理及其结论
    6.6 本章小结
7 企业融合: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融合的微观基础
    7.1 企业融合的含义
        7.1.1 横向一体化
        7.1.2 垂直一体化
        7.1.3 虚拟一体化
        7.1.4 企业集群化
        7.1.5 企业网络化
    7.2 企业素质决定企业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的效果
        7.2.1 企业素质是决定产业融合中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7.2.2 高素质产生于企业的不断创新
        7.2.3 不同素质企业获得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7.2.4 企业融合能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产权融合能力
    7.3 提升资源型地区企业融合能力的途径
        7.3.1 改善资源型地区企业自身结构
        7.3.2 提高资源型地区企业的管理能力
        7.3.3 提升资源型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7.4 本章小结
8.区域创新: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整体保障---以山西省为例
    8.1 政府推动山西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思路目标、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8.1.1 山西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8.1.2 构建产业转型的管理体制
        8.1.3 创新产业转型的推进机制
    8.2 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8.2.1 现状分析:山西省创新能力居全国中下游水平
        8.2.2 深层原因:资源型经济的锁定效应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8.2.3 根本路径:建立学习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8.2.4 战略举措: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8.3 以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8.3.1 金融支持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以晋中市为例
        8.3.2 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的对策
    8.4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转型
        8.4.1 实施开放引进战略
        8.4.2 实施园区承载战略
        8.4.3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8.5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8.5.1 全力打造太原都市圈,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5.2 致力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发挥区域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
        8.5.3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和生态保障
        8.5.4 深化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开放格局
        8.5.5 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
    8.6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9)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资源型企业的基础理论
    2.1 资源型企业的界定和特点
        2.1.1. 资源型企业的界定
        2.1.2.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特点
        2.1.3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分类
    2.2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地位和贡献
        2.2.1 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能源和原材料
        2.2.2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2.3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保障社会稳定发展
        2.2.4 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2.2.5 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
    2.3 我国资源型企业现状及转型的必然性
        2.3.1 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困境
        2.3.2 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机遇
        2.3.3 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必然性
3 国外大型资源刑企业转型的实践与启示
    3.1 德国鲁尔集团转型
        3.1.1 转型背景
        3.1.2 转型措施
        3.1.3 转型成果及成功经验
    3.2 美国休斯敦转型
        3.2.1 转型背景
        3.2.2 转型措施
        3.2.3 转型成果及成功经验
4 资源型企业转型模式研究
    4.1 转型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4.2 转型的最适模式的选择
        4.2.1 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方向
        4.2.2 最适模式的选择依据
        4.2.3 最适模式的选抒原则
    4.3 选择最适转型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5 典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实证研究——以山西省朔州市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5.1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况
    5.2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型路径
        5.2.1 以科学发展为导向,推进发展观念革新
        5.2.2 以创新引领为引擎,实现发展方式转型
        5.2.3 以三轮驱动为支撑,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5.2.4 以和谐共进为目标,带动产城融合转型
    5.3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转型经验总结
        5.3.1 优势分析
        5.3.2 存在的问题
6 结论和不足之处
    6.1 论文创新点和结论
    6.2 论文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以甘肃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
        1.1.2 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的思路和层次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文献述评
    2.1 对有关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及资源枯竭型城市
        2.1.2 关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解释
    2.2 矿产资源开发生命周期和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1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命周期
        2.2.2 对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的研究
    2.3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最新进展
        2.3.1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2.3.2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问题的研究
        2.3.3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2.3.4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
        2.3.5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个案研究
        2.3.6 对资源型城市其他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
    3.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出现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3.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数量及其分布
        3.1.2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实践探索
        3.2.1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所经历的阶段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模式
    3.3 对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一般分析
        3.3.1 重新发现和培育资源型城市的优势
        3.3.2 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企业发展模式的转换
        3.3.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产业代谢
第四章 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证分析
    4.1 甘肃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1.1 甘肃的资源开发与资源型城市
        4.1.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2 甘肃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践
        4.2.1 "资源替代,优势再造"——"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的转型
        4.2.2 "引资改造,多角发展"——"中国铜城"白银市的转型
        4.2.3 "产业延伸,循环经济"——"中国镍都"金昌市的经济转型
        4.2.4 "城乡一体,宜居城市"——"西部钢城"嘉峪关市的城市转型
    4.3 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分析
        4.3.1 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点聚集和点扩散现象
        4.3.2 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因素
        4.3.3 选择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的四个条件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一——产业重构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产业重构的两大趋势
        5.1.1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5.1.2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5.1.3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5.2 资源型城市产业重构的主要方式
        5.2.1 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5.2.2 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企业集群
        5.2.3 腾笼换鸟,实施产业置换
    5.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微观市场主体培育
        5.3.1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
        5.3.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大企业的流程再造
        5.3.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大中小企业共生
    5.4 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重构的保障措施
        5.4.1 实施有差别的区域发展政策
        5.4.2 实施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
        5.4.3 实施适当的财税政策倾斜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二——土地整理
    6.1 土地整理与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
        6.1.1 土地整理的涵义、特征和目标
        6.1.2 我国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征
    6.2 国外经验与我国的城市土地整理模式
        6.2.1 国外的经验
        6.2.2 我国的城市土地整理模式
    6.3 我国资源型城市土地开发再利用的方向
        6.3.1 通过对城区土地的功能划分发展宜居城市
        6.3.2 通过对矿山的再开发发展工业旅游
        6.3.3 通过对矿区塌陷区的土地复垦发展现代农业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三——人力资源开发
    7.1 我国资源型城市就业现状分析
        7.1.1 我国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就业的简要情况
        7.1.2 我国资源型城市劳动力的主要特征
        7.1.3 对造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7.2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劳动力流动
        7.2.1 劳动力迁移的三种类型
        7.2.2 政府在人力资源迁移中的作用
    7.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人力资源培育
        7.3.1 开发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一定要重视情感培育
        7.3.2 开发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一定要重视智力投入
        7.3.3 开发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一定要给予政策扶持
    7.4 促进资源型城市职工再就业的主要途径
        7.4.1 推进社区就业
        7.4.2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
        7.4.3 劳务派遣
第八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四——创新发展
    8.1 关于创新理论的有关综述
        8.1.1 关于创新理论的一般性研究
        8.1.2 关于城市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在城市中作用
    8.2 技术创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引领作用
        8.2.1 技术创新在创新型城市中的作用
        8.2.2 技术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软肋
        8.2.3 努力打造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技术平台
    8.3 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多元创新主体
        8.3.1 关于资源型城市中创新主体的一般分类
        8.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8.3.3 资源型城市要把园区建设作为技术创新的重点
    8.4 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8.4.1 体制创新——打破原有体制的"路径依赖"
        8.4.2 机制创新——构建推进城市转型的内在动力
        8.4.3 环境创新——营造推进城市转型的外部条件
第九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五——区域互动
    9.1 城市—区域及其之间的互动
        9.1.1 关于"城市—区域"的概念
        9.1.2 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作用
    9.2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度分析——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
        9.2.1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融合度的一般分析
        9.2.2 案例分析一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
    9.3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联系方式和互动机制
        9.3.1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三种联系方式
        9.3.2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互动机制
        9.3.3 资源型城市实施区域互动的环境营造
第十章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趋势
    10.1 循环经济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0.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10.1.2 循环经济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系
        10.1.3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结合点
        10.1.4 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尝试
    10.2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努力方向
        10.2.1 发展企业集群
        10.2.2 发展生态工业园区
        10.2.3 发展生态城市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1.1 必须把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放到更广阔的视野来考虑
    11.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加快体制创新
    11.3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
    11.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的探索仍需深入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资源型(矿业)城市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D]. 张慧峰.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D]. 李星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3]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4]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机理与空间优化研究 ——以抚顺市为例[D]. 龚旭.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划策略研究 ——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D]. 郭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6]我国矿业城市的分布特征与发展态势分析[J]. 李格锐,刘粤湘. 中国矿业, 2014(06)
  • [7]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8]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D]. 武健鹏. 山西财经大学, 2012(10)
  • [9]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研究[D]. 杨帆.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4)
  • [10]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以甘肃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D]. 王素军. 兰州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资源型(矿业)城市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