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改变备课方式

新课改改变备课方式

一、在新课改中改变备课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贾思超[1](2021)在《新形势下中学语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补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早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多元化、立体化的学习。加之“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教学以风起云涌之势在教育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我国线上教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发展,起步较晚,但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线上教学的发展速度还是很迅猛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学生及家长选择线上教学。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线上教学模式几乎走进了千家万户,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不间断的学习保障。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传统的线下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线上教学也越来越受到认可,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新形势之下,如何通过线上线下互补融合,推动教与学模式的变革,全面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达到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教学转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首先阐明了国内外的教学现状和原因,再分别列举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基础与教学实践最终提出了初中语文线上与线下教学互补策略。

李童耕[2](2021)在《栾川一高“二五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五二”教学模式是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发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理念及操作方法大不相同,它的核心理念包含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四个层面,它的操作方法包含三大环节、九大步骤,它的得名就来源于其操作方法,即课前对学生、教案两方面的准备,课堂上的五步学习法,课下对学情、教情两方面的反馈。“二五二”教学模式具有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传统思维方式等多种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弊病,包括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导致的评价结果偏颇、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导致的课堂实施效率不高,学生水平不一导致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受阻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完善相应评价机制,转变教师授课理念及学生思考方式,使新课改深入人心,使“二五二”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同时,提高教师及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二五二”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价值。在上述策略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在栾川一高时的具体高中语文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同课型的开展情况,归纳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于高中语文课堂的系统性实施方案,以期达到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高中语文教学。

陶圆[3](2020)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文中指出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全面投入使用之后带来的一些使用上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在编写理念、编写结构和使用情况三个层面对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这三个层面发现的问题为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提出策略,以期对教师如何使用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缘由和意义,对文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还说明了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梳理我国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建设历程,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分析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趋势,为后文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第二章主要是对部编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分析。从编写理念、编写结构和用书内容进行分析,力图找出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理论上存在的不足。第三章主要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进一步掌握并提炼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与推测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第四章着重于如何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为一线教师如何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提出相应的使用建议。

鲁莹[4](2020)在《一位高中历史新手教师备课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尤其对高中历史新手教师来说,备课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科素养。虽然关于备课的理论以及高中历史备课策略的研究成果有不少,但从新手教师的角度切入,关注高中历史新手教师的备课现状,探寻提高高中历史新手教师备课效果的建议并不多。而事实上,高中历史新手教师的备课质量确实需要进一步提升。为了了解高中历史新手教师的备课实况,挖掘影响高中历史新手教师备课的真实原因,探寻其备课改变的可能,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和叙事研究法,以X校的A老师为研究对象,深入其真实的备课情境,对他的备课进行详实的描述,挖掘他备课的真实想法,发现他备课存在的问题,探讨他备课改进的可能,进而针对他备课应该怎样改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高中历史新手教师的备课质量,促进新手教师的成长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A老师进行深度访谈,研究深度描述了A老师的备课计划、时间、方式,备课主要的关注点,备课反思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A老师在备课中善于思考,自主成长,自我发展的意识较浓且有不断学习的意识。但同时A老师备课存在备课费时且质量难以保证;缺少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学设计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学生兴趣,难以做到博观而约取,学生课堂获得感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分析A老师备课存在问题的原因,自身的原因主要有:缺少合理的备课规划;专业知识有待完善;精进教学设计的行动力不足;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师生角色定位有待改变;对备课反思的认识有所偏差,态度有所松懈。此外,工作环境的压力以及高考制度下功利主义思想这些外在因素,对A老师不断学习备课的动力以及备课观念影响很大。但他态度认真且愿意付出努力,有成长的主动性和对历史的兴趣以及对历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这为他备课的改变,教师专业不断成长提供了可能。无论是主观意愿还是客观操作层面A老师的备课都有改善的可行性。最后针对高中历史新手教师备课质量的提升提出几点建议:要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扎根于历史课堂,研读课标,完善备课理念、扎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素养;要有进行教学创新的行动力,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用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参与进历史课堂、注重细节表达,让学生享受历史课堂;多方位了解学情,做好“教”与“学”的衔接;改进备课习惯,学会合理规划,提高备课效率,保证备课质量,既要努力,更要坚持,坚持写详案、提升备课反思水平;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坚定教育理想,增强职业成长的信念。本研究虽然关注的是个体,但研究过程中同时关注了其他不同任教学校、不同学历背景、不同性格特征的其他新手教师备课习惯,以及老教师对新手备课教师评价,在同行比较中、新老教师比较中,力图更为全面地反映新手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为更多即将成为或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新手教师的备课提供一定的借鉴。

惠琳[5](2020)在《陕北偏远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对策 ——以延安市吴起县为例》文中提出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学科建设领域取得了显着成绩,各学科教学均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历史学科发展的境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西北偏远落后地区的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陕西省吴起县属于典型的西北偏远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交通、人文环境、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制约,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模式落后、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家基础教育方针政策、了解历史学科发展前沿、研读陕西省中高考最新改革有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摩等方式对吴起县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当地社会经济、相关管理部门、教师等方面阐述其成因,结合教育理论和当地现实情况从相关管理部门、教师、学生、教学评价、家庭五个维度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最后是自己对于历史教学改革的认识,指明历史教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本研究正文共三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对吴起县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硬件、教师、学生、教学评价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现状做出简单概括;第二章节主要是对吴起县初中历史教学出现上述现状进行归因,涉及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及家庭等这几个因素;第三章节主要对吴起县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应对措施和建议,主要从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教师、学生、家庭、教学评价这几个角度展开相关改进策略的阐述。其中作者认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领导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历史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因此从教师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是本章节论述的重点。

李萌楠[6](2020)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对教育愈加重视,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当中。全国各地为响应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出了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各种教学模式,其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脱颖而出。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一直是物理学科进行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打造高效的、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是众多物理教学工作者的希望和目的。武陟一中作为一所历史悠久、成绩斐然的重点高中,为贯彻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借鉴长垣一中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将该模式应用到教学当中。本文以相关文献资料和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为基础,结合笔者在武陟一中实习的实践经验,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对武陟一中实施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解,并且分析该模式在物理课堂的应用效果和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以期助力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对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国内对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并论述了此次应用研究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包括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对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程序框架进行介绍,并论述该模式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第三部分是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实施,包括实施对象、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和具体的实施案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教师工作,包括学情分析、学习目标的确定、教案和助学案的编写等;另一部分是学生工作,包括确定课堂学习小组和组内合作课前预习。实施案例涉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活动与任务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预设。第四部分是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分析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实施和组织情况、学生学习和表现状况,并论述教师和学生对该模式的看法,继而得出现存的教学中的问题。第五部分承接第四部分,从学校、教师、学生和教学效果四个层面概述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从四层面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付书琪[7](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以其强大功能和独特魅力为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源头活水,也正在成为优化教师备课活动的助推器。备课作为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对开展教学活动起到计划作用。初中语文承担着初中阶段母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期。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研究初中语文教师的备课是“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政策推动,是顺应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备课质量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互联网+”为研究视角,以烟台市区初中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外部环境和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从信息技术培训和备课资源供给层面,调查了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外部环境;从备课认知、备课能力、备课方式以及备课流程四个方面调查了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在借鉴前人问卷基础上自行编制教师问卷。教师问卷分两轮发放,首轮发放114份试测问卷,回收112份有效问卷,并对试测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测;第二轮发放316份正式问卷,回收309份有效问卷。问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第二、三、四部分是现状调查;为确保现状调查的深度,笔者对7位一线初中语文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深入访谈。调查显示,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培训不断升级,备课资源获取渠道逐渐多样,为初中语文教师备课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和资源支撑;但是初中语文教师在借力“互联网+”进行备课中,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备课观念较为滞后、备课能力发展不平衡、备课方式较为单一、备课资源检索难度大。在明确初中语文教师的备课问题后,本研究从教师层面、平台资源建设层面以及培训层面作出因果分析,并对其进行对策思考。提出初中语文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应遵循的三条备课原则:以人为本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备课原则、人文承载与跨界创新相结合的备课原则、群体互动与个性彰显相结合的备课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当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困境的具体应对策略: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更新备课观念;二要加强立体化互动,丰富备课方式;三要提高备课资源质量,降低资源检索难度;四要创新培训管理,提高备课能力。

杜玉凤,连春丽,贺瑞芬,王慧,鲁淼,赵芳[8](2020)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文中研究表明结题报告编号:JKY10052时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1.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1.1选题的理论意义集体备课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最重要的载体,是实施有效教学最重要的手段。集体备课是同年级、同专业、同学科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由中心发言人主持,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展开讨论,求得共识的一种教研活动。它的出发点是让教师合作研讨,

潘争[9](2019)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学的总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在贯彻实施数学新课标的过程中出现重知识轻情感、重成绩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笔者通过梳理文献,确定研究思路,观察小学数学课堂,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了解情感目标达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挖掘情感目标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小学低段数学情感目标达成并不理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在情感目标认识上,“虚假肯定”情感目标的作用、对情感目标的内涵把握不准;在情感目标制定上,忽略情感目标的预设、情感目标的生成意识弱、少数的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不合理;在课前准备上存在少数教师不备学生、难以全面了解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移情能力不足、讲解多于自学、学生的课堂体验不丰富、情境教学缩水、设置困难少;在教学内容上,课堂练习内容忽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课后练习内容与生活脱节;在教学评价上,评价学生忽略合作中的表现、评价教学略显主观、评价目标模棱两可、评价作用认识不清。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因素、评价因素影响了情感目标的达成。基于以上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以情促情:重视情感目标的作用,把握情感目标内涵;增加教师情感投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以行融情:预设情感目标,培养学习习惯;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开展合作学习,积累指导经验;尝试设置困难,激发学习动力。以评激情:重视学习过程,及时评价表现;学生发展为本,客观评价教学;立足终身学习,看待三维目标;评价具体及时,发挥激励作用。家校合作:改变传统观念,家校助力成长;甄别教育信息,重视学生差异;学生思考在先,家长引导在后;数学作业辅导,联系生活实际。

费聿娜[10](2019)在《和龙市第七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类语言文字的运用成为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课程也出现了新的改革,教育部第一次在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全新课程嵌入了语文课程体系中。1近年来,综合性学习在中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主要考查学生的文化积累、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解决社会实践的问题、对材料的分析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但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整体偏理论化,缺乏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支撑。而对于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实践,由于受学校自身水平条件的影响,又迫于升学的压力,想要把综合性学习融汇语文知识在各个中学展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和龙市第七中学,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对该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了该校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策略,希望可以为努力在一线教学的教师们提供有力的参考。和龙市第七中学作为延边州一所普通中学,于2002年开始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综合性学习具有发展学生思维、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丰富语文知识、锻炼学生思辨能力、与阅读教学联系紧密等优势。但笔者也发现,学校在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上稍显滞后,如:学校物资条件有限,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既缺乏深度的理论认识成果指导,也没有形成可以借鉴的实施模式;教师的理论研究学习有待加强,综合性学习课堂没有整体规划,不能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真正的内涵和意义,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没有形成兴趣,更不会激发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和自主探索的能力。结合和龙市第七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论文提出了两方面建议。教师方面:提高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运用新型语文观念,灵活的处理教材,优化课堂,开拓思维,不断创新,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生硬接受式的学习中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并存的新的课程体系。学生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阅读教学、生活紧密联系,加强自律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用“生活性”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层指导灵活训练;培养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拓宽视野,为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在新课改中改变备课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新课改中改变备课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中学语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在线协作学习理论
        3.多元智能理论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线上教学
        2.线下教学
二、线上教学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一)线上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1.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2.教师调查问卷设计
        3.学生的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4.教师的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二)线上教学的现状
        1.线上教学认知迅速提升
        2.线上教学模式丰富多样
        3.线上教学形式逐渐规范
        4.线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三)线上教学的现状归因
        1.特殊时期国家大力倡导
        2.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必然
        3.日益发展形式逐步多元
        4.监管不足教学有待完善
三、中学语文线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一)中学语文线上教学的优势
    (二)中学语文线上教学的不足
        1.线上教学技术保障不充分
        2.线上教学课堂管理需加强
        3.中学语文线上教学测试效果待完善
四、中学语文线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一)中学语文线下教学的优势
        1.统一规范管理授课严谨
        2.教学环境稳定互动充分
        3.情感融入易于品质养成
    (二)中学语文线下教学的不足
        1.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2.资源共享较难实现,课程设计不够灵活
        3.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学生个性不够突出
五、初中语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补性策略
    (一)线上教学的丰富资源与线下教学的规范体系互补
        1.用线上教学的丰富资源弥补线下教学的资源不足
        2.用线下教学的规范体系细化线上教学标准
    (二)线上教学的自主学习与线下教学的监管严格互补
        1.线上教学的自主性弥补线下教学的个性化不足
        2.线下教学的监管严格弥补线上教学的监管不足
    (三)线上教学的先进科技与线下教学的人文关怀互补
        1.用线上教学的先进科技减少线下教学的教师消耗
        2.用线下教学的人文关怀拉近线上教学的师生距离
    (四)打造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模式的学习生态
        1.定期运用线上平台资源共享优化小组学习
        2.定期运用线上平台分享读书感悟促进交流
        3.特殊时期运用线上平台暂时替代线课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栾川一高“二五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以“传授知识”为主
        (二)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
        (三)考核标准以“应试”为主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四、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概况
    五、传统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六、关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变革
第二章 “二五二”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内涵
    二、特点
        (一)针对性
        (二)创新性
        (三)自主性
        (四)启发性
        (五)系统性
        (六)完整性
    三、理论依据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
        (二)哲学理论依据
    四、基本流程
        (一)课前准备环节
        (二)课堂操作环节
        (三)课后反馈环节
    五、意义
        (一)课堂学习方式方面
        (二)学生思维能力方面
        (三)教师教学理念方面
第三章 “二五二”教学模式在不同语文课型中的应用
    一、文本讲授课
        (一)诗歌
        (二)文言文
        (三)小说
        (四)戏剧
        (五)散文
    二、练习讲评课
        (一)基本操作流程
        (二)注意事项
    三、作文指导课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操作
        (三)课后反馈
    四、阅读探究课
        (一)明确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三)质疑探究
        (四)总结阅读
    五、思维训练课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操作
        (三)课后反馈
    六、复习提升课
        (一)关于复习提升课教学流程的总体介绍
        (二)具体分类介绍
第四章 “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情况及效果评估
    一、“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
        (一)学校重视“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
        (二)教师对“二五二”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
        (三)学生对“二五二”教学模式的接受情况及其所受到的影响
    二、“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
        (一)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成绩显着提高
        (二)课堂氛围有所改善,师生关系更加亲密
        (三)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方式有所转变
        (四)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五)团队智慧得到发挥,教师能力得以提升
第五章 “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反思及策略研究
    一、“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
    二、“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策略
        (一)学校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问卷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尚未完善
        二、部编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地位与作用的研究
        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研究
        三、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部编版语文教材
        二、教师教学用书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我国现代意义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发展历程
    第一节 废科举办新学:教师教学用书探索时期
        一、发展历程
        二、主要特点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教参高度影响教学
        一、发展历程
        二、主要特点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至今:由“一纲多本”转为“一纲一本”
        一、发展历程
        二、主要特点
第二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分析
    第一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理念分析
        一、以2011年版课程标准为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重视发挥部编版教科书特点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立足于教师的实际情况
    第二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结构
        一、全书结构
        二、单元结构
        三、教学体系结构
    第三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分析
        一、单元说明系统分析
        二、阅读教学系统分析
        三、口语交际教学系统分析
        四、习作教学系统分析
        五、综合性学习系统分析
第三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现状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状况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优势与局限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优势
        二、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的局限
第四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建议
    第一节 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时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正视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
        二、积极对教师用书进行系统化研究
        三、运用其他优质资源与教学用书资源相结合
        四、补充教学评价体系
    第二节 结合实际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一、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二、结合教师自身素质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三、结合具体的课程安排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一位高中历史新手教师备课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六)研究设计
一、A老师的成长经历
    (一)努力与压力并存的中学时代
    (二)兴趣使然选择历史
    (三)初出茅庐的工作经历
二、A老师的备课故事
    (一)A老师的备课计划、时间以及方式
        1.A老师的备课计划
        2.A老师的备课时间
        3.A老师的备课方式
    (二)A老师备课的主要关注点
        1.对教学理念的关注
        2.对学生的关注
        3.对教学过程的关注
    (三)A老师备课的反思习惯
    (四)A老师备课存在的困惑
三、A老师备课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A老师备课的闪光点
        1.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较浓
        2.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
    (二)A老师备课存在的问题
        1.备课费时且质量难以保证
        2.缺少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3.教学设计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学生兴趣
        4.难以做到博观而约取,学生课堂获得感不足
四、A老师备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改善的可行性
    (一)A老师备课存在问题的原因
        1.自身因素
        2.外部因素
    (二)A老师备课改善的可行性分析
        1.主观意愿层面
        2.客观操作层面
五、高中历史新手教师备课质量提升策略建议
    (一)要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扎根于历史课堂
        1.研读课标,完善备课理念
        2.扎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二)要有进行教学创新的行动力,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1.用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参与进历史课堂
        2.注重细节表达,让学生享受历史课堂
    (三)多方位了解学情,做好“教”与“学”的衔接
    (四)改进备课习惯,既要努力,更要坚持
        1.学会合理规划,提高备课效率,保证备课质量
        2.坚持写详案、提升备课反思水平
    (五)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六)坚定教育理想,增强职业成长的信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高中历史新手教师备课现状访谈提纲
致谢

(5)陕北偏远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对策 ——以延安市吴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吴起县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教学设施维度
    1.2 教师维度
        1.2.1 历史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1.2.2 历史教师业务进修现状
        1.2.3 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现状
        1.2.4 教师的教后检测与反思现状
    1.3 学生维度
        1.3.1 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价值认识
        1.3.2 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1.3.3 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与途径
        1.3.4 学生对历史课堂的感受
    1.4 历史教学评价维度
        1.4.1 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
        1.4.2 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1.4.3 学生学习评价的现状
第二章 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2.2 学校因素
        2.2.1 缺乏对历史科目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2.2.2 缺乏对历史学科教学及其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
    2.3 教师因素
        2.3.1 教师职业倦怠
        2.3.2 历史教师的职业危机感不足
        2.3.3 历史教师教学观念滞后
        2.3.4 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制约
    2.4 学生及家庭因素
        2.4.1 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动力不足
        2.4.2 家长缺乏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第三章 吴起县初中历史教学的应对措施
    3.1 有关部门应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
        3.1.1 政府部门科学定位历史课程价值
        3.1.2 政府积极创设历史教学资源和条件
        3.1.3 学校革新教育管理制度,增进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3.2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3.2.1 树立终生学习与研究型教师意识
        3.2.2 建立平等与合作型的教师观念
        3.2.3 树立民主与开放型的教师形象
        3.2.4 创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3.3 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3.3.1 转变学习历史的态度
        3.3.2 拓宽接触历史的渠道
    3.4 完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3.4.1 改革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
        3.4.2 创新对历史教师的评价
        3.4.3 创新对学生的评价
    3.5 重视家庭教育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调查问卷
致谢

(6)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高效课堂研究现状
        1.2.2 国内高效课堂研究现状
        1.2.3 国内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经验学习法
        1.3.4 案例分析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
    2.1 高效课堂
    2.2 教学模式
    2.3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2.3.1 理论基础
        2.3.2 程序框架
        2.3.3 优势所在
第3章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施
    3.1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对象
    3.2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3.2.1 教师准备工作
        3.2.3 学生准备工作
    3.3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案例展示
        3.3.1 教学设计——以《平抛运动》为例
        3.3.2 课堂助学案——以《平抛运动》为例
第4章 武陟一中高效“6+1”物理课堂现状分析
    4.1 针对高效“6+1”物理课堂的教师问卷分析
        4.1.1 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4.1.2 学校对实施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
        4.1.3 教师对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4.1.4 教师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
        4.1.5 高效“6+1”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评价
    4.2 针对高效“6+1”物理课堂的学生问卷分析
        4.2.1 学生对物理学科和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4.2.2 学生对教师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4.2.3 学生在高效“6+1”物理课堂中的表现
        4.2.4 高效“6+1”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
第5章 高效“6+1”物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5.1 高效“6+1”物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5.1.1 学校层面
        5.1.2 教师层面
        5.1.3 学生层面
        5.1.4 教学效果层面
    5.2 高效“6+1”物理课堂的完善措施
        5.2.1 学校层面
        5.2.2 教师层面
        5.2.3 学生层面
        5.2.4 教学效果层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教师问卷及调查结果
    (二)学生问卷及调查结果
致谢

(7)“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互联网+”教育政策的推动
        (二) 课堂教学改革的驱动
        (三) 提高初中语文备课质量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
        (二) 国外研究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访谈法
第一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互联网+”
        (二) 备课
        (三) “互联网+备课”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含义和特征
        (一)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含义
        (二)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特征
    三、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三) TPACK理论
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调查设计
        (一) 调查工具
        (二) 调查对象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 互联网技术培训不断升级
        (二) 备课资源获取渠道逐渐多样
    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实际情况分析
        (一) 备课认知分析
        (二) 备课能力分析
        (三) 备课方式分析
        (四) 备课流程分析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问题分析
        (一) 备课观念较为滞后
        (二) 备课能力发展不平衡
        (三) 备课方式较为单一
        (四) 备课资源检索难度大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备课思维意识有待转变和提高
        (二) 备课资源平台建设有待优化
        (三) 培训管理有待完善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对策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原则
        (一) 以人为本与技术运用相结合的备课原则
        (二) 人文承载与跨界创新相结合的备课原则
        (三) 群体互动与个性彰显相结合的备课原则
    二、强化互联网思维,更新备课观念
        (一) 强化用户思维,做学习引导者
        (二) 强化开放思维,做终身学习者
        (三) 强化迭代思维,做批判反思者
    三、加强立体化互动,丰富备课方式
        (一) 完善平台,创设网络协同备课环境
        (二) 积极探索,提高网络协同备课的参与度
        (三) 科学引导,形成网络协同备课共同愿景
    四、提高备课资源质量,降低资源检索难度
        (一) 及时优化备课资源
        (二) 严格把关备课资源
        (三) 鼓励共建备课资源
    五、创新培训管理,提高备课能力
        (一) 关注信息素养培训
        (二) 探索“线上线下”培训新方式
        (三) 运用大数据准确定位培训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8)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论文提纲范文)

1.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1.1选题的理论意义
    1.2选题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1.3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4相关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2.1课题研究思路
    2.2课题研究目标
    2.3课题研究内容
        一、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现状
        二、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3.课题研究成果
    一、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施的基本环节
    二、提升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具体途径
4.几点思考

(9)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对数学学习体验的思考
        2.对数学教学现状的反思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情感目标内涵的研究
        2.情感目标层级分类的研究
        3.情感目标达成策略的研究
        4.情感目标评价的研究
        5.情感目标研究现状的评析
    (四)概念界定
        1.情感目标
        2.小学低段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问卷调查法
        4.观察法
一、小学低段数学情感目标的解读
    (一)解读小学低段情感目标的内容
        1.保护好奇心,积极参与活动
        2.体验成功,尝试克服困难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尝试提出建议,知道尊重事实
    (二)三维目标的关系
        1.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2.相互支持,联系紧密
二、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现状调查
    (一)调查计划
    (二)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现状
        1.情感目标的认识
        2.情感目标的预设
        3.课前准备
        4.教学过程
        5.教学内容
        6.教学评价
三、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因素
        1.情感目标意识模糊
        2.忽视情感目标的重要性
    (二)情感因素
        1.教师情感投入不足
        2.教师情感能力不足
    (三)行为因素
        1.忽略数学情感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2.教学方式单一且脱离情境
        3.设置困难少且难度低
        4.缺乏合作学习的指导经验
    (四)评价因素
        1.重视结果性评价
        2.评价教学效果主观
        3.对目标的作用认识模糊
        4.忽视课堂评价的作用
四、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的对策
    (一)以情促情
        1.重视情感目标的作用,把握情感目标内涵
        2.增加教师情感投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二)以行融情
        1.预设情感目标,培养学习习惯
        2.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3.尝试设置困难,激发学习动力
        4.开展合作学习,积累指导经验
    (三)以评激情
        1.重视学习过程,及时评价表现
        2.学生发展为本,客观评价教学
        3.立足终身学习,正视三维目标
        4.评价具体及时,发挥激励作用
    (四)家校育情
        1.改变传统观念,家校助力成长
        2.甄别教育信息,重视学生差异
        3.学生思考在先,家长引导在后
        4.数学作业辅导,联系生活实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问卷编制维度
    附录B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C 访谈提纲
致谢

(10)和龙市第七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新课标和部编教材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2.1 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
        2.1.1 充分发挥师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1.2 语文综合性教学中要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2.1.3 语文综合性强调合作精神
    2.2 部编版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2.2.1 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2.2.2 与课外其他学科综合
        2.2.3 与本地特色资源综合
    2.3 部编版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模块
        2.3.1 传统文化专题
        2.3.2 语文生活专题
        2.3.3 综合实践专题
    2.4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2.4.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4.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4.3 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章 和龙七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基本情况调查
        3.1.1 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3.1.2 教师基本情况介绍
        3.1.3 学生基本情况介绍
    3.2 教师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3.2.1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
        3.2.2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方法调查
        3.2.3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效果调查
    3.3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3.3.1 学生对综合性学习兴趣调查
        3.3.2 学生对综合性学习参与度的调查
        3.3.3 综合性学习合作能力调查
        3.3.4 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调查
第四章 和龙七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4.1 语文综合性学习取得的成效
        4.1.1 锻炼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听说读写)
        4.1.2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4.1.3 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1.4 促进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重视度不够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评价和引导
        4.2.2 课堂模式形式化教学内容单一
        4.2.3 教师专业素质低缺乏研究型教师
    4.3 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4.3.1 学生认识的偏差对生活的感悟不够
        4.3.2 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方式形式化
        4.3.3 小组合作有待加强忽略解决问题能力
第五章 对和龙七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5.1 对教师的建议
        5.1.1 提高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运用新的语文教育观念
        5.1.2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综合性活动要详细设计
        5.1.3 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学习在教材教学中不断创新
    5.2 对学生的建议
        5.2.1 提高综合性学习兴趣用“生活性”丰富情感
        5.2.2 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评价激励
        5.2.3 加强合作精神培养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和龙七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教师用卷)
附录B: 和龙七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学生用卷)

四、在新课改中改变备课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中学语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补性研究[D]. 贾思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栾川一高“二五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D]. 李童耕.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D]. 陶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一位高中历史新手教师备课的叙事研究[D]. 鲁莹. 河南大学, 2020(02)
  • [5]陕北偏远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对策 ——以延安市吴起县为例[D]. 惠琳. 延安大学, 2020(12)
  • [6]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研究[D]. 李萌楠.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现状与对策研究[D]. 付书琪. 鲁东大学, 2020(01)
  • [8]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A]. 杜玉凤,连春丽,贺瑞芬,王慧,鲁淼,赵芳. 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五), 2020
  • [9]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潘争.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和龙市第七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 费聿娜. 延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新课改改变备课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