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一、使用砼外加剂的注意事项(论文文献综述)

朱恒[1](2021)在《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注意事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常益长铁路T梁湿接缝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主要介绍铁路T梁湿接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如何确保所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各项实测性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潘瑾[2](2020)在《咖啡溶液和胡萝卜溶液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外加剂调节混凝土性能是发展高性能、多功能混凝土一种有效的方法。缓凝剂能持久保持新拌混凝土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生产、运输和施工效率。然而,一些缓凝剂不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速度,且目前应用在建筑业的缓凝剂大多是化学缓凝剂,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危机人类健康,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克服化学缓凝剂应用在混凝土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使用与化学缓凝剂具有类似功效的天然缓凝剂。为此,本研究提出使用咖啡和胡萝卜制备天然缓凝剂,分析咖啡溶液和胡萝卜汁溶液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机理。包括对新拌砂浆进行凝结时间测试,分析缓凝效果;对砂浆试块进行抗压试验,分析咖啡溶液和胡萝卜汁溶液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水化热分析、TGA、XRD、FT-IR、SEM、MIP等表征测试分析这两种溶液对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咖啡溶液可以延长水泥凝结时间,且浓度越高,凝结时间越长。咖啡溶液对水泥砂浆中后期强度具有一定的提升效果,最优浓度为0.05%,在28d强度提升18.6%。(2)胡萝卜汁溶液对水泥砂浆具有显着缓凝效果,凝结时间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水泥凝结时间从14小时延长到32小时。胡萝卜溶液浓度为4%时初凝时间为对照组的2.7倍,终凝时间为对照组的2.2倍。胡萝卜溶液使水泥砂浆中后期强度有所提高,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抗压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胡萝卜溶液浓度为1%时为最优组,7d和28d龄期时抗压强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8%和4.5%。(3)两种溶液均具有缓凝效果,且溶液浓度越高,缓凝作用越强。与空白组相比,咖啡溶液和胡萝卜汁溶液使得砂浆初凝时间分别延长了 31%和166.7%,后者效果更加显着。两种溶液对砂浆抗压强度具有增强效果,咖啡溶液对砂浆中后期强度增强效果较为明显,最优浓度为0.05%时对应28d期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提升了 18.6%;胡萝卜汁溶液增强效果主要发生在前期,砂浆抗压强度随溶液浓度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天和7天龄期最优浓度分别为1%和2%,强度分别提高12.5%和14.1%。咖啡溶液和胡萝卜汁溶液在不影响最终水泥水化产物种类的基础上抑制水泥水化,降低水化速率,但可以增加水化产物含量以及降低砂浆孔隙率。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初步验证了咖啡溶液和胡萝卜汁溶液作为天然混凝土缓凝剂可以改善水泥水化进程,延长凝结时间,并且对砂浆强度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天然外加剂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图[25]表[12]参[107]

朱万红[3](2020)在《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文中指出混凝土外加剂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还可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时间,改变混凝土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对混凝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分析了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阐述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注意事项,指出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方向。

李博[4](2020)在《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在地铁基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地铁的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桩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等,还对环境、造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超流态混凝土作为一种动性极高且不需要振捣便能自己形成密实混凝土块的混凝土材料,能有效解决高密配筋部位及不易振捣和振捣不实的问题,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到灌注桩中。但超流态混凝土在地铁基坑围护桩中的应用还不是特别普遍。因此本文针对沈阳地铁9号线4标段某区间标准段基坑展开研究,对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进行优化设计,分析超流态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合理的桩间距,对基坑支护进行优化设计。论文通过对超流态混凝土流动性和矿物掺和料的作用机理展开论述,然后对超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并测试新的配合比下混凝土的性能,得出超流态混凝土粗集料的粒径应小于25mm,胶凝材料的用量应不小于510kg/m3,此时混凝土流动性好,抵抗分离能力强,能够满足施工要求。随后论文针对沈阳砂土地层和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桩间土拱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桩间距的增加,桩间土拱的矢高逐渐增加,土拱的影响范围也逐渐增加,在桩间距为2d-4d之间时,桩间土拱将荷载传递到桩上的能力基本相同,在桩间距为6d-8d之间时,土拱影响范围均在6m以上,土拱稳定性明显变差。因此,合理的桩间距为2d-4d之间,同时,桩和土体之间的接触面性质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很小。最后,文章运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基坑的开挖进行模拟,并和实际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基坑在开挖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模型能够有效的模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以及地面的变形情况。钢支撑预应力的施加对基坑附近地面隆起的影响很小,但可以显着的降低地面的最终沉降。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附近地面的隆起现象主要是由于坑底的回弹带动围护结构的变形而引起的,这种隆起现象会随着基坑的继续开挖而消失。在能够及时架设支撑和喷射桩间混凝土的情况下,可以将桩间距增加到2.5m,已达到减少工程造价的目的。

陈大江[5](2020)在《岩溶区铁路地基可控水泥浆液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岩溶区域修建铁路的需求越来越多,其中注浆是解决岩溶路基溶洞的一种常见方法。目前岩溶区域水泥注浆液主要采用常规水泥浆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前者造价低,且使用方便,但凝胶时间过长、流动性强、泌水率高,同时容易造成浆液流失和地下水环境污染;而后者的凝胶时间过短,且流动性差,同时容易造成堵管。所以本文希望能够得到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凝胶时间和泌水率的水泥浆,即可控水泥浆:可通过对配方的微调,以满足水泥浆在不同溶洞深度的注浆要求,从而避免注浆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在我国对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注浆过程中,若水泥浆流入地下河,将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且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仍有部分六价铬含量超标,为防止六价铬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不仅需要严格控制注浆液与地下水接触,而且需要控制水泥块成型后溶入地下水中的六价铬总量。本文以黔张常高速铁路DK40+256~DK40+400段岩溶路基可控水泥浆注浆为工程背景。在进行文献分析后,首先对外加剂分别进行了单掺和混掺试验研究,从而得到满足岩溶区铁路地基注浆要求的可控水泥浆配方。接着测定可控水泥浆六价铬总溶出量并通过降铬剂降低六价铬溶出量。最后将可控水泥浆应用到黔张常高速铁路中,并检验室内试验所选配方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单掺试验中,优选出的速凝剂碳酸钠、保水剂硅灰、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和缓凝剂葡萄糖酸钠都有着较好的效果。其中,碳酸钠能将水泥浆凝胶时间缩短到11min,保水剂能将泌水率降低到0%,聚羧酸减水剂能将扩展度提高35%以上。(2)在混掺试验中,缓凝剂是影响水泥浆凝胶时间、泌水率和后期扩展度的主要因素,保水剂是影响水泥浆泌水率的主要因素。并且,在10℃、20℃和30℃温度条件下,分别选出了泌水率低、流动性强、能够控制凝胶时间的可控水泥浆试验配方。(3)在掺量为0%~3%时,硫酸亚铁对降低可控水泥浆六价铬总溶出量有显着影响;在掺量超过3%后,掺量的增加对六价铬总溶出量影响变缓。(4)根据可控水泥浆应用在黔张常铁路的结果可知,浆液无外渗现象,并且通过可视化注浆、简易压水试验和地质雷达检测方法可知注浆效果良好。

陈小卫[6](2019)在《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不容忽视。本文论述了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以及添加外加剂的注意事项,以满足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的需要。

邹善成[7](2019)在《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稳定类基层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结构主要形式。在水泥稳定类材料作为基层施工或养护过程中,其强度的形成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制约工期的“瓶颈”过程。在基层早期强度还没有达到之前,如果进行了路面的铺筑,将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隐患,导致路面基层松散、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目前,基层施工采用的传统水泥稳定类材料,养生时间较长,只能通过延长施工周期或增加基层施工作业面等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再进行下一步作业,这对工期紧、交通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路段施工而言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特点和所处的施工环境,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分别在高温、常温及低温条件下,以固定水泥用量为基准,研发满足要求的复合材料组成配方,并进行水泥稳定类碎石配合比设计,以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拉伸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和温缩试验进行性能验证,确定满足规范要求的性能指标值。通过现场施工及技术检验,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养护措施。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抗弯拉能力强、回弹模量高的基层用水泥稳定类材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选择的18种无机和有机复合材料配方,1-8(萘系减水剂:甲酸钙:乙酸钙/20:1:36)和2-8(萘系减水剂:甲酸钙:硫酸钠/20:1:36)材料复合型稳定碎石1.5d后能够达到普通水泥稳定碎石28d强度的85%,可以进行面层施工,选定1-8和2-8型复合外加剂作为常规环境条件下早强养护材料;2-9(萘系减水剂:甲酸钙:硫酸钠/20:1:40)材料复合型水泥稳定碎石2d后能够达到普通水泥稳定碎石28d强度的100%,可以进行面层施工低温环境时,选用2-9型复合外加剂材料;高温时,1-1(萘系减水剂:甲酸钙:乙酸钙/12:1:30)材料试验强度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相比,16h强度值超过普通水泥稳定碎石28d强度值,可以进行面层施工,选用1-1型复合外加剂材料。(2)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研发的新型材料早期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上升快,后期强度持续发展,各项性能指标均能高于规范值。本研究解决了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施工时间长与早期强度快速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邓锦龙[8](2019)在《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现阶段,在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性能和拌制质量。本文也会从概括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划分以及应用要求上入手,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原理以及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注意事项和检测要点进行着重的分析,并结合其在工程实践中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相应的展望意见和建议,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李锐辉[9](2019)在《公路防撞护栏和路缘石滑模施工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全面推行绿色、环保、机械精细化施工,不但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而且能够节约成本。传统预制护栏和路缘石施工是把预制好的护栏和路缘石砌在路面基层上,施工进度慢、工序多、占用场地大,对地方干扰及环境污染大;而滑模摊铺施工护栏和路缘石是采用滑模摊铺机在路面基层将新拌护栏或路缘石混凝土一次性密实摊铺成型。滑模摊铺施工护栏和路缘石速度快、劳动力小、零预制场地,铺筑的护栏和路缘石整体结构强度高、线型顺畅美观,“一挥而就”堪比艺术品,倍受各界青睐。该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但国内运用较少,该施工技术是使用水泥搅拌车将拌和站生产的水泥混凝土直接运输至施工现场滑模摊铺成型,堪称“水泥混凝土的3D打印机”。目前滑模施工技术在设备方面已相当成熟,难点在于配合比设计、坍落度控制和施工控制,本文通过研究滑模摊铺机的工作原理、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成功解决了滑模摊铺时坍落度控制难、摊铺成型难的技术难题,并成功在施工现场进行应用摊铺,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护栏及路缘石的滑模摊铺的施工工艺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出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放样挂线→机械就位→(护栏特有:C15砼回填→钢筋绑扎)→拌和站出料→混凝土运输→摊铺→养生→切缝。滑模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滑模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外加剂掺配,以及对坍落度影响较大的用水量等因素。(2)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得出:应用滑模摊铺施工技术,无论是在施工费用还是原材料费用上都大幅度减少,施工效率也有较大的提高,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以减少污染。(3)以广东省仁化(湘粤界)至博罗公路工程实例说明在路缘石滑模摊铺现场施工中获得的成果,总结出路缘石滑模摊铺施工技术核心在于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混凝土和易性的控制,效益在于工作面基层的完成速度,重点在于前、后场生产与摊铺的施工控制等经验。公路防撞护栏及路缘石滑模机施工工艺在国内仍是一种新工艺,滑模摊铺技术取代传统的预制安装的施工技术是必然是未来发展趋势。

张露阳[10](2019)在《隐形盖梁置换材料及补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型城市为了加快城市发展、促进人员和物质流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节约城市建设用地,修建了大量的城市立交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发展的加快,高架立交桥方案得到设计者的青睐。在高架立交桥的方案设计中,一方面考虑桥上纵向通行能力和桥上净空高度,另一方面考虑结构的美观,出现了隐形盖梁这种结构形式。但由于当时设计者对隐形盖梁的受力特点认识不够全面,其隐蔽性较好,早期病害不易被发现,后期发现时病害已较为严重。尤其是北方地区的隐形盖梁,受冬季撒除冰盐的影响,其表层砼剥落、钢筋锈蚀严重。因此对隐形盖梁进行修复补强工作,从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隐形盖梁的病害为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在对隐形盖梁的病害分析以及隐形盖梁的修复加固方法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考虑修复后能保证结构美观以及修复后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拟采用置换砼加固法对隐形盖梁进行补强加固。首先,在隐形盖梁置换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中,选用合适的外加剂(NG)以及水泥基材料(硫铝酸盐水泥),通过外加剂适宜掺量试验、硬化砼强度试验以及砼界面粘结强度试验制备出用于修补C30隐形盖梁的C40早强砼,得到NG掺量在0.1%0.2%之间时,制备出凝结时间适中、3d抗压强度达到34MPa以上、3d劈裂强度达到2.56MPa以上的用于修复隐形盖梁的C40早强砼。其次,在隐形盖梁置换法的梁体加载试验中,制备了3根砼梁(L1梁为C30砼原梁、L2和L3梁为修补砼梁),采用单点加载方式对试验梁进行加载,得到L2梁、L3梁出现第一条斜裂缝,荷载分别为230KN、210KN,而L1梁、L2梁、L3梁原砼侧出现第一条裂缝荷载基本相同,从承载力上看L2梁>L1梁>L3梁,L3梁能满足2d落梁、3d恢复交通的要求。最后,以鞍山市某立交桥为例,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Midas/Civil对其进行顶升模拟,得出采用方法二(“整体同步”顶升法)能实现桥梁顶升,且满足验算要求;并对隐形盖梁修复施工中的顶升技术以及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为后期隐形盖梁的修复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使用砼外加剂的注意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砼外加剂的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技术要求
2 设计依据
3 原材料
4 初步配合比计算
    4.1 计算配制强度
    4.2 计算水胶比
    4.3 确定用水量
    4.4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4.5 确定各胶凝材料用量
    4.6 确定各外加剂掺量
    4.7 选择砂率
    4.8 粗骨料、细骨料用量
    4.9 确定混凝土初步配合比
5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试配与调整
    5.1 初步配合比及调整配合比进行试配
    5.2 混凝土胶体比测值(表2)
    5.3 混凝土试配检测拌合物性能及容重修正
    5.4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试验
6 理论配合比确定
7 结束语

(2)咖啡溶液和胡萝卜溶液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传统混凝土缓凝剂研究现状
        1.2.1 缓凝剂的种类
        1.2.2 缓凝剂的作用机理
        1.2.3 缓凝剂的应用现状
    1.3 天然缓凝剂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案和试验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1.4.3 试验设计
2 试验材料、仪器设备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其性能
    2.2 试验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试件制备
        2.3.2 试验注意事项
        2.3.3 抗压强度试验
        2.3.4 凝结时间测定
        2.3.5 压汞试验
        2.3.6 水化热测定
        2.3.7 热重分析
        2.3.8 X-射线衍射
3 咖啡溶液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3.1 试验配合比
    3.2 咖啡溶液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3.3 咖啡溶液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影响
    3.4 水化热分析
    3.5 热重分析(TGA)
    3.6 XRD分析
    3.7 水化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3.8 压汞分析
    3.9 SEM分析
    3.10 本章小结
4 胡萝卜溶液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4.1 试验配合比
    4.2 胡萝卜汁红外光谱分析
        4.2.1 材料制备
        4.2.2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与分析
    4.3 胡萝卜溶液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4.4 保水性
        4.4.1 样品制备与操作过程
        4.4.2 测量结果与分析
    4.5 胡萝卜溶液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影响
    4.6 水化热
    4.7 热重分析(TGA)
    4.8 XRD分析
    4.9 红外光谱分析
    4.10 压汞分析
    4.11 SEM微结构分析
    4.12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与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3)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凝土外加剂介绍
    1.1 减水剂
    1.2 早强剂
    1.3 引气剂
    1.4 缓凝剂
2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1 外加剂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2 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3 外加剂对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3 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3.1 选择合适的外加剂
    3.2 严格控制外加剂与水的用量
    3.3 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时注意环保以及经济效益
4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4)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在地铁基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的研究现状
        1.2.1 超流态混凝土研究现状
        1.2.2 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的研究现状
        1.2.3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
    1.3 长螺旋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特点
        1.3.1 施工工艺流程
        1.3.2 特点
    1.4 长螺旋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难点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超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研究
    2.1 超流态混凝土流态化机理
    2.2 超流态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作用机理
        2.2.1 胶凝材料的作用机理
        2.2.2 粉煤灰的作用机理
        2.2.3 矿粉的作用机理
        2.2.4 硅灰的作用机理
    2.3 超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方案
        2.3.1 超流态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2.3.2 粗集料粒径的确定
        2.3.3 胶凝材料用量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基坑围护桩的合理桩间距研究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3.2.1 材料本构关系
        3.2.2 基本模型建立流程
    3.3 标准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3.3.1 模型应力分析
        3.3.2 模型位移分析
    3.4 不同荷载下土拱发展规律研究
    3.5 桩间土拱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3.5.1 桩间距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3.5.2 桩土接触面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3.6 桩间土拱的极限承载力研究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流态混凝土围护桩的工程应用及优化设计
    4.1 工程概况
        4.1.1 地质条件
        4.1.2 水文条件
    4.2 数值开挖模型
        4.2.1 Midas软件简介
        4.2.2 本构模型选择
        4.2.3 数值模型的建立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围护桩受力分析
        4.3.2 钢支撑受力分析
        4.3.3 地表沉降分析
    4.4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4.4.1 监测项目简介
        4.4.2 监测结果分析
    4.5 监测数据与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4.6 基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4.6.1 钢支撑轴力对基坑开挖的影响分析
        4.6.2 桩间距对基坑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岩溶区铁路地基可控水泥浆液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2.1 国外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2.2 国内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2.3 水泥注浆外加剂的研究
        1.2.4 水泥六价铬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用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试验用原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仪器
        2.2.2 水泥浆液制备
        2.2.3 凝胶时间的试验
        2.2.4 扩展度的试验
        2.2.5 泌水率试验
        2.2.6 水溶性六价铬浓度试验
        2.2.7 强度试验
第三章 水泥浆外加剂单掺试验及优选研究
    3.1 速凝剂优选研究
    3.2 保水剂优选研究
    3.3 减水剂优选研究
    3.4 缓凝剂优选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溶注浆可控水泥浆试验配方研究
    4.1 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可控水泥浆试验配方
        4.1.1 正交试验设计法
        4.1.2 试验方案与试验结果
        4.1.3 试验结果分析
        4.1.4 可控水泥浆的力学指标
    4.2 不同温度下的可控水泥浆试验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低可控水泥浆六价铬总溶出量试验研究
    5.1 水泥六价铬的来源
    5.2 六价铬的危害
    5.3 降低可控水泥浆六价铬总溶出量试验方法与结果
    5.4 考虑水泥颗粒粒径和液固比的试验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控水泥浆现场试验与应用研究
    6.1 工程概况
        6.1.1 工程地质条件
        6.1.2 水文地质条件
        6.1.3 不良地质条件
    6.2 现场试验
    6.3 现场注浆施工
        6.3.1 注浆方案
        6.3.2 经济效益分析
        6.3.3 注意事项
    6.4 注浆效果检验
        6.4.1 可视化注浆
        6.4.2 简易压水试验
        6.4.3 地质雷达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凝土外加剂的影响
    1.1 高效减水剂
    1.2 缓凝剂
    1.3 早强剂与防冻剂
    1.4 引气剂
2 外加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2.1 正确选择匹配性外加剂
    2.2 调控外加剂掺量
    2.3 外加剂添加方法
3 结语

(7)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性能分析
    2.1 试验方案
        2.1.1 原材料性能分析
        2.1.2 试验方案分析
    2.2 快速修补材料性能分析
        2.2.1 基准水泥砂浆力学性能验证
        2.2.2 常温力学性能分析
        2.2.3 低温力学性能分析
        2.2.4 高温力学性能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3.1 试验方案
        3.1.1 击实试验
        3.1.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1.3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3.1.4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3.1.5 收缩性能试验
    3.2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设计
        3.2.1 原材料选择
        3.2.2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3.3 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3.3.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3.4 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能
        3.4.1 干燥收缩试验
        3.4.2 温度收缩试验
    3.5 水泥稳定碎石抗疲劳性能
        3.5.1 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养护机理分析
    4.1 各类早强剂早强机理
        4.1.1 氯盐系列早强剂
        4.1.2 硫酸盐系列早强剂
        4.1.3 有机物系列早强剂
    4.2 快速补强硬化机理
        4.2.1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及机理
        4.2.2 快速补强剂的复配
        4.2.3 掺快速补强剂的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质量控制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5.1 工程概况
        5.1.1 原材料技术指标
        5.1.2 施工配合比设计
        5.1.3 运输和摊铺
        5.1.4 碾压
        5.1.5 养生
        5.1.6 现场取样
    5.2 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5.2.1 施工工艺制定
        5.2.2 施工质量控制
        5.2.3 养生及交通管制
        5.2.4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
        5.2.5 施工过程其他注意事项
    5.3 经济效益分析
        5.3.1 施工经济成本分析
        5.3.2 养护经济成本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8)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原理
    1.1 引气剂的作用原理
    1.2 缓凝剂的作用原理
    1.3 早强剂的作用原理
    1.4 减水剂的作用原理
2 混凝土工程中外加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3 混凝土工程中外加剂的应用发展趋势
    3.1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量的精确计算
    3.2 复合型外加剂的创新研究
    3.3 外加剂最佳性能的深入挖掘
4 结束语

(9)公路防撞护栏和路缘石滑模施工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公路防撞护栏及路缘石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2.1 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2.1.1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
        2.1.2 滑模摊铺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
        2.1.3 原材料选用要求
    2.2 原材料选择
        2.2.1 水泥
        2.2.2 集料
        2.2.3 外加剂
        2.2.4 水
    2.3 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1 配合比初步设计
        2.3.2 外加剂选定
        2.3.3 配合比优化
        2.3.4 坍落度损失试验
        2.3.5 到场时间与配合比的匹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防撞护栏及路缘石滑模施工工艺
    3.1 滑模摊铺设备
        3.1.1 高马科品牌介绍
        3.1.2 高马科GT-3600 简介
    3.2 施工准备
        3.2.1 施工现场准备
        3.2.2 技术准备
        3.2.3 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准备
    3.3 施工工艺
        3.3.1 施工工艺流程
        3.3.2 测量放样
        3.3.3 下承层准备
        3.3.4 护栏滑模C15 砼回填
        3.3.5 护栏滑模钢筋加工
        3.3.6 混凝土拌和
        3.3.7 混凝土运输
        3.3.8 混凝土摊铺
        3.3.9 养生
        3.3.10 切缝、钻孔
        3.3.11 泄水孔设置
    3.4 工艺参数匹配
    3.5 检测指标
    3.6 效益分析
        3.6.1 经济效益分析
        3.6.2 工效分析
        3.6.3 社会效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路缘石滑模施工实例
    4.1 工程概况
    4.2 配合比设计
        4.2.1 原材料选用
        4.2.2 初步配合比设计
        4.2.3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4.3 施工工艺
        4.3.1 工艺应用流程
        4.3.2 下承层准备
        4.3.3 施工工艺
        4.3.4 工艺参数匹配
        4.3.5 检测指标
    4.4 保证措施
        4.4.1 质量保证措施
        4.4.2 安全保证措施
        4.4.3 环境保护措施
        4.4.4 不良气候施工保障措施
    4.5 效益分析
        4.5.1 成本分析
        4.5.2 工效分析
        4.5.3 社会效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0)隐形盖梁置换材料及补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盖梁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1.2.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研究现状
        1.2.3 梁体顶升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隐形盖梁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2.1 深受弯构件理论
        2.1.1 深受弯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2.1.2 悬臂深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2.1.3 深受弯构件工程
    2.2 普通受弯构件理论
        2.2.1 受弯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2.2.2 悬臂受弯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2.2.3 普通受弯构件工程
    2.3 加固补强理论
        2.3.1 置换法加固钢筋砼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2.3.2 置换法加固隐形盖梁承载力计算
        2.3.3 加固补强工程原则及要求
3.隐形盖梁置换材料的配比及力学性能研究
    3.1 试验内容及方法
        3.1.1 试验内容
        3.1.2 试验设计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外加剂适宜掺量分析
        3.2.2 硬化砼强度特征分析
        3.2.3 新旧砼界面粘结强度分析
    3.3 本章小结
4.隐形盖梁置换法的梁体加载试验研究
    4.1 试验内容及方法
        4.1.1 试验内容
        4.1.2 试验设计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试验现象描述
        4.2.2 试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隐形盖梁修复施工中的顶升技术研究
    5.1 现有的梁体顶升技术
    5.2 隐形盖梁梁体顶升技术研究
        5.2.1 隐形盖梁梁体顶升支撑面的选择
        5.2.2 端部整体顶升法
        5.2.3 端部整体与钢套箍综合顶升法
        5.2.4 其他墩柱处顶升法及限位装置
        5.2.5 施工时控制措施
    5.3 本章小结
6.鞍山市某立交桥隐形盖梁的补强方案研究
    6.1 工程概况
        6.1.1 桥梁概况
        6.1.2 东侧匝道桥设计标准
        6.1.3 计算模型介绍及顶升方案设计
        6.1.4 顶升结果分析
    6.2 支撑构件的验算
    6.3 隐形盖梁修补施工工艺
        6.3.1 隐形盖梁修补流程图
        6.3.2 隐形盖梁修补施工的控制措施
    6.4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6.4.1 经济效益分析
        6.4.2 社会效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使用砼外加剂的注意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注意事项[J]. 朱恒. 四川水泥, 2021(10)
  • [2]咖啡溶液和胡萝卜溶液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 潘瑾. 安徽理工大学, 2020
  • [3]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J]. 朱万红. 散装水泥, 2020(04)
  • [4]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在地铁基坑中的应用研究[D]. 李博.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岩溶区铁路地基可控水泥浆液试验研究[D]. 陈大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探究[J]. 陈小卫. 科技风, 2019(34)
  • [7]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工程应用[D]. 邹善成.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1)
  • [8]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J]. 邓锦龙. 建材与装饰, 2019(20)
  • [9]公路防撞护栏和路缘石滑模施工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李锐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隐形盖梁置换材料及补强方法研究[D]. 张露阳. 辽宁科技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