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提出“三三制”政治原则的思想动因

毛泽东提出“三三制”政治原则的思想动因

一、毛泽东提出“三三制”政权原则的思想动因(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1](2021)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认同是最强的力量。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文化观念下产生的对政治体系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认同。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不断累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因此,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要更加重视提升农民的政治认同。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大多从当下的现实状况着手,从历史角度入手分析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相对减少。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进行了获取农民政治认同的历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新时代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现实启示。回望历史,在陕甘宁边区,党为了获取农民群众的支持,进行了诸多实践:开展了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利益认同实践;开展了完善选举制和监督制的制度认同实践;开展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政治修养的价值认同;加强党自身建设,提升政党形象的政党认同;此外,论述了农民对于这些措施的反馈即政治参与:参加选举、参与政权、参与党群组织。知史鉴今,以启未来。针对农民政治认同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要,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历史实践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当前我们增强农民政治认同,应加强民生建设,确保农民利益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提升农民政治意识;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农民认同度。

王大龙[2](2020)在《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加强党内廉政文化教育作为教育党内干部党员,廉洁党内风气的重要力量杠杆。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上历久弥新、成就斐然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研究这一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对党现阶段厉行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既制定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条例,又建立健全了相关的配套制度机制。本论文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展开研究讨论,以期能够系统分析和阐明延安时期党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成绩和历史经验,进而科学准确地揭示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对当今廉政建设的重要现实启示,为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新型政治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梳理,从历史动因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延安时期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既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性质的要求,同时也是根据地党的建设的必然选择;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从宏观上把握延安时期的历史事件,对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制度、民主和社会风气等四个方面加强党内廉政文化宣传和教育;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中国共产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在延安时期取得的主要成绩和重要发展;第四部分是总结和阐述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从廉政文化的教育、舆论监督、规范、凝聚功能四个层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阐明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研究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实践,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反腐倡廉工作,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于丽娜[3](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追求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和政治民主为目标。在充分借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民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对民主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内在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的强烈诉求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利用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理论上不断成熟以及当时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局部执政的有利条件,对民主的内容作了新的概括,对民主的重要性作了新的提升,对民主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民主思想。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结合抗日战争的复杂形势,在积极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全面抗战,带领抗日根据地人民积极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对民主的建设和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实行“三三制”政权建设等,有力推进了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理论上,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更加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实践上,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权益、有效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态、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政治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以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保障,以推进协商民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经,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孙延青[4](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提出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王全[5](2019)在《“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建设,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这块土壤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建设大致经历了从中央苏区的“工农民主专政”到全面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政权再到新中国成立时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发展轨迹,而统一战线自始至终贯穿于政权建设之中,统一战线自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实践基础和载体。全面抗战时期建立的“三三制”政权在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统一战线政权的典范。本文主要有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在考察“三三制”政权提出过程及其动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三三制”政权所蕴含的民主政治价值,认为“三三制”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统一。其中,“协商民主”这一独特的民主形式,充分体现了实质民主,为当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思想、理论和实践来源。第二部分着重从影响“三三制”政权建设的主客观因素入手,来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略策略的具体实施对“三三制”政权实践的影响。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由“上层统战”和“下层统战”两个部分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所谓“上层统战”主要是针对国民党进行的,目的是要在抗战胜利后建立一个“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全国性的民主政权,受到国共力量对比、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下层统战”则集中体现为陕甘宁边区的“三三制”实践,其实施主要受到“双减双交”土地政策的影响。正是在“下层统战”和“上层统战”合力作用的影响下,伴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确立和实施,“三三制”政权建设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让位给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第三部分探究了“三三制”政权建设及其演变的当代价值,认为把握“三三制”政权建设中的民主价值及其作为统一战线实践的典范,对推进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时下,中国社会阶层关系、利益关系、思想观念更加复杂多元化,统一战线所肩负的“大团结、大联合”的职能更加凸显。同时,探究从“三三制”政权向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制度变迁过程,对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改革和优化政治体制、机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序向前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付华艳[6](2019)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形象是党的软实力,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党的形象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加强党的形象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当前我国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加强党的形象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更为繁重。抗战时期党的形象建设是我们党在面临国内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和国外日寇疯狂入侵的复杂背景下推动的。它使我们党在险境中保持本色与初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发扬廉洁、民主作风,坚持为人民服务,在党的形象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战时期党的形象建设的目标是要把党建设成为冲锋在前、敢于革命、清正廉洁、发扬民主、维护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建设的路径丰富而多样,具体表现在:高举救亡大旗树立抗日先锋形象;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塑造革命形象;严守党纪党规打造清正廉洁形象;建设“三三制”政权构建民主形象;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塑造亲民形象。通过全体党员干部扎实有效地努力,党的形象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增进了民主党派的认同;获得了国际友人的肯定;增强了共产党的凝聚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需要加强党的形象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迫切需要加强党的形象建设。抗战时期党的形象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具有现实启示。那就是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先锋形象;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树立改革形象;发扬清正廉洁守纪作风树立廉洁形象;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树立民主形象;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树立亲民形象。

王轲[7](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文中认为民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价值目标,人类文明在砥砺向前的进程中以政治文明作为其核心要素。人类自古希腊开始就从多重视角致力于将民主的涵义做一个精准的解读,然而民主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人民的政权、多数人的统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漫长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选举民主自站上西方民主政治舞台之日起,就迅速融入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现代国家。在实际运行进程中,选举民主逐步暴露出天然劣势,注重民主准入步骤却忽略民主决策进程,施政方略的周期性更迭耗费了高昂的社会运转成本,倾轧式选战放大了国内族群、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协商民主在批判选举民主弊端的基础上复兴,政党协商因其聚合功效更处于显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民主政治理论,扬弃了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吸收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付诸实践,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协商的先河,东欧地区四个国家也对政党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视角的单一性并且未能处理好同其他党派关系,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政党协商以失败告终。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生根、生存、生长,植根于中国历史任务、革命实际和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回应中国人民呼声而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本文首先简析了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回顾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随后,本文从理论、文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出其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得以充分呈现,助力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对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既有积极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有不可回避的困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回应“中国梦”内蕴的现代民主要义。相较于西方政治斗争的“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意义非凡。执政党和参政党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协商合作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张志洁[8](2018)在《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研究》文中认为延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圣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推行民主选举成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摇篮和典范,研究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中运用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在对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背景、条件及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边区民主选举活动的选举原则、政治参与程度和选举效果展开深入考察,并尝试总结出对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借鉴。研究发现: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参与形式灵活多样;民主选举宣传独具特色;创新了民主选举的投票方式;民主选举效果取得显着成效和多方认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入全面发展期,借鉴陕甘宁边区的创造性实践,结合建国后多年民主政治的经验,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需继续推进:一要深化改革我国选举制度,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党内民主,扩大直接选举范围;二要坚持我国特色政党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拥护爱国统一战线;三要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健全群众参政议政新渠道。

周双[9](2018)在《政治信任视域下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政治建设长期以来都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群众根基,并为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纵观历史,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关键时期,所以总结这一时期政治建设的宝贵经验,是十分有价值和意义的。本文在政治信任视域下,将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政治信任的相关原理,探讨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联系政治建设实际,探究出政治信任视角下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对于当下的启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政治信任和政治建设的基本理论加以概述。文章首先阐述政治信任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政治信任的内涵、特殊性和层次结构。其次文章阐述了政治信任与政治建设的关系,阐明二者之间的主客体、来源以及推动力等联系。最后对政治信任视域下政治建设的内容进行描述,为下文具体到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的主要理论和实践加以阐述。概括了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的五个方面,其中包括党的局部执政建设、党的自身建设、政权制度建设、法治制度建设以及政治参与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进行阐述,阐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建设的史实。第三部分主要从政治信任的视域下系统的分析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成功的原因。其中结合边区政治建设史实分别从边区执政党、政策制度与实践(内部)以及国内外政治压力(外部)等方面进行分析。本部分结合上文的政治建设具体实际分析陕甘宁边区政治信任的原因,从而为下文的当代启示的阐述打下基础。第四部分是从政治信任视域下对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进行阐述。主要从政治信任与政治建设的辩证关系角度着手,结合当下政治建设的实际,分析陕甘宁边区的成功经验带来的当代启示。民主政治建设促成政治信任的形成,政治信任又推动政治建设的发展,边区形成良好的政治体系的历史经验通过本部分的分析,能够从政治信任的角度对中国当下的政治建设提供建议。

黄正林[10](2017)在《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执政问题研究——以抗日民主政权和"三三制"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将陕甘宁苏维埃政权改为抗日民主政权,并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在实现民主政治方面走在了国民党的前面,赢得了不同阶层的赞同与支持。为了把中共政权真正改革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在政权的人员组成上,毛泽东提出了"三三制"的原则。为解决非党人士"有职无权"的问题,一方面,中共在进行"党政分开"的改革后,在政府机关中设立党组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定期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作为"三三制"政权的一种补充。一些地方精英通过选举、聘请的方法,进入边区各级政府和参议会中,重新获得社会的尊重,能够为中共政权服务,也为中共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地制度创新,是中共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毛泽东提出“三三制”政权原则的思想动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提出“三三制”政权原则的思想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政治认同
        1.5.2 农民政治认同
第二章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2.1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依据
        2.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1.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政治认同的思想
    2.2 中央苏区关于农民政治认同的实践
        2.2.1 开展苏区建设,保障农民权益
        2.2.2 建立各项政治制度,保障农民政治权利
        2.2.3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2.2.4 加强党自身建设,增强农民信服力
第三章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获取农民政治认同的实践举措
    3.1 开展边区建设,保障农民权益
        3.1.1 实行土地革命,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3.1.2 恢复边区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3.1.3 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农民负担
        3.1.4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3.1.5 改造二流子,净化农村社会环境
    3.2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民政治权利
        3.2.1 完善选举制度,保障农民选举权
        3.2.2 完善监督制度,保障农民监督权
    3.3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政治修养
        3.3.1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知识水平
        3.3.2 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政治觉悟
    3.4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农民认同度
        3.4.1 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规范自身行为
        3.4.2 完善党内各项制度,规范权利运行
        3.4.3 加强党内思想建设,保持队伍先进性、纯洁性
    3.5 实现政治参与,彰显农民政治认同
        3.5.1 参加选举活动
        3.5.2 参与政权建设
        3.5.3 参与党群组织
第四章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获取农民政治认同的成效评析
    4.1 成效
        4.1.1 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4.1.2 确立了党在农村的政治权威
        4.1.3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持
        4.1.4 进一步推进了土地革命,改变农村阶级关系
    4.2 不足
第五章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经验启示
    5.1 基本经验
        5.1.1 坚持保障农民利益是实现农民政治认同的前提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是实现农民政治认同的支撑
        5.1.3 坚持制度建设是农民政治认同的保障
        5.1.4 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农民政治认同的工作准则
    5.2 现实启示
        5.2.1 加强民生建设,确保农民利益实现
        5.2.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提升农民政治意识
        5.2.3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农民政治权利
        5.2.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农民信任度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延安时期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因
    (二)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二、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引导廉政
    (二)制度保障廉政
    (三)民主制约廉政
    (四)社会风气孕养廉政
三、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一)培育了延安精神,建立了廉洁政府
    (二)促进了良好党风政风的形成
    (三)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四)建立健全了党内廉政文化的制度和机制
四、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价值
    (一)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二)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溯源和现实背景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溯源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
        (二)思想资源: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民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
        (三)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初步探索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内在要求
        (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主的诉求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现实可能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
        (二)延安时期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三)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有利条件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的新发展
    一、对民主内容的新概括
        (一)揭示了民主的具体内涵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本质要求
        (三)党内民主是民主的重要内容
        (四)合作与协商是民主的基本形式
    二、对民主重要性的新提升
        (一)民主是改善民生的政治基础
        (二)民主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中心一环”
        (三)实行民主,才能“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
    三、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新认识
        (一)“必须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努力才能完成”
        (二)“必须先有党内民主,人民的民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三)“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实践的新发展
    一、积极推进人民民主
        (一)实行普选的民主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二)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
        (三)完善民主监督制度,防止以权谋私
    二、不断扩大党内民主
        (一)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二)发展党内民主,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
        (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全党思想
    三、切实发展党际民主
        (一)贯彻“三三制”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充分听取党外民主人士意见,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的批评和监督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贡献、具体成效和现实启示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贡献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具体成效
        (一)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
        (二)有效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态
        (三)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政治基础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现实启示
        (一)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二)党内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保障
        (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4)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7.5 镇压反革命
第8章 “支前征粮”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9章 “双减反霸”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10.1 土改的必要性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12.1 建政特点
    12.2 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困难
一、“三三制”政权的确立及实施
    (一) “三三制”政权的确立过程
    (二) “三三制”政权确立的动因分析
    (三) “三三制”政权建设
二、“三三制”政权向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转变的因素分析
    (一) 土地政策演变及实施的影响
    (二)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的影响
    (三) 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
三、“三三制”政权及其演变的当代启示
    (一) 形成“大统战”格局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二) 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三)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道路提供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形象
        2.1.2 政党形象及其建设
        2.1.3 中国共产党形象及其建设
    2.2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理论渊源
        2.2.1 直接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2.2.2 重要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形象塑造的理论
        2.2.3 吸收借鉴:西方政党形象建设理论
第3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目标、路径及成效
    3.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目标
        3.1.1 瓦窑堡会议:“无产阶级和全民族的先锋队”
        3.1.2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伟大的群众性的党”
        3.1.3 党的七大:“先进纯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3.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重要路径
        3.2.1 高举救亡大旗树立抗日先锋形象
        3.2.2 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塑造革命形象
        3.2.3 严守党纪党规打造清正廉洁形象
        3.2.4 建设“三三制”政权构建民主形象
        3.2.5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塑造亲民形象
    3.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主要成效
        3.3.1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3.3.2 增进了民主党派的认同
        3.3.3 获得了国际友人的肯定
        3.3.4 增强了共产党的凝聚力
第4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4.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历史经验
        4.1.1 弘扬爱国主义伟大精神是形象建设的主题
        4.1.2 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是形象建设的主线
        4.1.3 始终把群众利益放首位是形象建设的核心
        4.1.4 始终践行民主平等理念是形象建设的关键
        4.1.5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品质是形象建设的本色
    4.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现实启示
        4.2.1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2.2 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4.2.3 发扬清正廉洁守纪作风
        4.2.4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4.2.5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理论意义
        1.1.2.1 有助于从政党这个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1.1.2.2 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
        1.1.2.3 有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规律
        1.1.3 实践意义
        1.1.3.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1.1.3.1 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立场、声音,增进“四个自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
        1.2.1.1 政党制度
        1.2.1.2 政党与民主关系
        1.2.1.3 政党关系
        1.2.2 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
        1.2.2.1 协商民主的缘起及远景
        1.2.2.2 协商民主的定义及特性
        1.2.2.3 中外协商民主的差异及关联
        1.2.2.4 协商民主的功用及路径
        1.2.3 有关政党协商的研究
        1.2.3.1 政党协商的介质及实质
        1.2.3.2 政党协商的特性及价值
        1.2.3.3 政党协商的运行体系及前景
        1.2.4 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
        第三、研究应用方面
第2章 政党政治与政党协商
    2.1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政治的发展
        2.1.1 民主政治的兴起
        2.1.2 政党政治的发展
    2.2 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和协商
        2.2.1 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2.2.2 协商民主的复兴
        2.2.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2.3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2.3.1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2.3.2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2.4 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党协商
        2.4.1 西方国家政党协商的方式和途径
        2.4.2 西方国家政党在竞争与协商上的特性
第3章 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理论
    3.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及其嬗变、影响
        3.2.1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3.2.2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3.2.3 列宁政党协商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3.3 东欧四国的政党协商
        3.3.1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3.3.2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3.4 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协商的主要教训
        3.4.1 无产阶级政党对政党协商的认识视角还较单一
        3.4.2 无产阶级政党未能在协商合作中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第4章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回顾
    4.1 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
        4.1.1 近代政党的缘起及党争
        4.1.2 多党轮替制不适宜近代中国国情
    4.2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4.2.1 大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4.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4.3.1 建国初期的政党协商
        4.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的政党协商
        4.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新发展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理论之维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逻辑起点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范畴
        5.2.1 领导与合作
        5.2.2 执政与参政
        5.2.3 共识与监督
        5.2.4 共建与共享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基本论断
        5.3.1 特有形式论
        5.3.2 主体责任论
        5.3.3 整合力量论
        5.3.4 规范建设论
        5.3.5 民主决策论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科学性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来源于实践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是开放、发展的学说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文化之维
    6.1 破除不合时宜的“斗争哲学”
        6.1.1 “斗争哲学”的本意及其扭曲
        6.1.2 “斗争哲学”对政党协商的消极影响
        6.1.3 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政党协商的运用
    6.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2.1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2.2 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2.3 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3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6.3.1 政党协商的中国特色
        6.3.2 政党协商的国际比较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之维
    7.1 基本制度上的国家法律、政党政策与政协章程之三位一体
        7.1.1 国家法律规范
        7.1.2 政党政策规范
        7.1.3 政协规章制度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结构
        7.2.1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
        7.2.2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行为及过程
        7.3.1 政党协商的程序
        7.3.2 政党协商的途径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实践之维
    8.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8.1.1 政党协商促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8.1.2 政党协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着特色
    8.2 执政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政党协商
        8.2.1 执政党能力建设与政党协商
        8.2.2 政党协商促进执政党动员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8.3 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中的政党协商
        8.3.1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涵
        8.3.2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容与实践
        8.3.2.1 大政方针
        8.3.2.2 法律法规
        8.3.2.3 重要人事
        8.3.2.4 重要事务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成就及其机遇、挑战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历史性成就
        9.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9.1.2 发展人民民主
        9.1.3 实现政治稳定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机遇
        9.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2.2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9.2.3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新的方案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9.3.1 世界政党政治变化发展
        9.3.2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发展
        9.3.3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2章 民主选举的概况
    2.1 民主选举发生的动因
        2.1.1 为了最大程度地团结抗日力量
        2.1.2 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应有内容
        2.1.3 解决边区严峻经济困难需要清明政治的引领
    2.2 民主选举的过程
        2.2.1 中国共产党民主选举的萌芽
        2.2.2 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过程
第3章 民主选举的特色
    3.1 民主选举的原则
        3.1.1 选举范围趋于普遍
        3.1.2 选举资格更加平等
        3.1.3 选举方式更为直接
        3.1.4 “三三制”原则独具特色
    3.2 政治参与程度
        3.2.1 政治参与形式多元
        3.2.2 宣传手段丰富
        3.2.3 投票方式多样
    3.3 民主选举的效果
        3.3.1 最大程度实现了抗日力量精诚团结
        3.3.2 共产党获得了局部执政的合法性
        3.3.3 边区经济建设得到显着改善
        3.3.4 选举获得党外人士的肯定
第4章 民主选举的启示
    4.1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重要意义
        4.1.1 民主选举是共产党政治动员的有效方式
        4.1.2 民主选举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4.2 改革我国选举制度
        4.2.1 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4.2.2 扩大直接选举范围
        4.2.3 完善党内选举
    4.3 坚持特色政党制度
        4.3.1 坚持党的领导地位
        4.3.2 统筹推进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4.3.3 坚定拥护爱国统一战线
    4.4 贯彻实施群众路线
        4.4.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4.4.2 大力推进基层民主
        4.4.3 健全网络渠道参政议政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政治信任视域下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关于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的研究
        2.对于政治信任的研究
        3.国内外研究的局限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四)课题的创新点
一、政治信任与政治建设
    (一)政治信任的基本理论
        1.政治信任的内涵
        2.政治信任的特殊性、层次结构及其关系
    (二)政治信任视域下政治建设的内容
        1.执政理论包容性
        2.执政党的先进性
        3.政党关系的和谐性
        4.执政绩效创新性
        5.政治制度民主性
        6.政治参与渠道多样性
二、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建设
    (一)党的局部执政建设
        1.党局部执政的理论分析
        2.党局部执政的实践探索
    (二)党的自身建设
        1.思想建设
        2.组织建设
        3.作风建设
    (三)政权制度建设
        1.“三三制”政权组织原则
        2.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参议会制
    (四)法制制度建设
        1.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
        2.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
    (五)政治参与渠道建设
        1.民主选举的落实
        2.参议会议政的开展
        3.抗日救国活动的互动
        4.基层自治的萌芽
三、政治信任视域下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成功原因分析
    (一)保持自身先进性塑成可信任执政党
        1.执政思想建设形成共同的信仰
        2.执政基础建设扩大信任主体包容性
        3.执政队伍建设成为广大群众的定心石
        4.执政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信任程度
    (二)贯彻民主思想建成可信任制度框架
        1.信任制度之一——普选制度
        2.信任制度之二——“三三制”
        3.信任制度之三——参议会制
        4.信任制度之四——法制体系
        5.信任制度之五——监督机制
    (三)创造卓越的执政绩效形成可信任政治实践
        1.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创造良好政治信任环境
        2.政治建设实践成果显着
    (四)打造良好的政治信任创造政治建设大环境
        1.统一战线下民主进步人士的认可
        2.抗战背景下国民党部分民主爱国将领的新认知
        3.新形势下美军考察团的国际助推力
四、政治信任视域下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加强政治建设以构建良好的政治信任
        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2.推进理论创新,完善民主制度建设
        3.坚持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提高执政绩效
        4.完善监督机制,创新政治参与渠道
    (二)以良好的政治信任促进政治建设发展
        1.以政治信任促成政治稳定
        2.以政治信任深化政治改革
        3.以政治信任扩大政治合作
        4.以政治信任增强政治参与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执政问题研究——以抗日民主政权和"三三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苏维埃政权到抗日政权的转变
二、“三三制”构想的提出
三、“三三制”的实施
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五、结语

四、毛泽东提出“三三制”政权原则的思想动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研究[D]. 李智.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延安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大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研究[D]. 于丽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5]“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研究[D]. 王全. 山东大学, 2019(09)
  •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D]. 付华艳. 湖南大学, 2019(07)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D]. 王轲. 华侨大学, 2018(12)
  • [8]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研究[D]. 张志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2)
  • [9]政治信任视域下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研究[D]. 周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执政问题研究——以抗日民主政权和"三三制"为中心[J]. 黄正林. 中共党史研究, 2017(09)

标签:;  ;  ;  ;  ;  

毛泽东提出“三三制”政治原则的思想动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