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佩璇,周睿[1](2021)在《新世纪以来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着学术出版的趋势与取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美汉学自发展之初便呈现出独特的态势,不仅拥有着众多汉学研究机构,而且大部分高等院校也设立了东亚语言文明系或者是中国研究中心,各学校所属的出版社基于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专业的学术能力,服务于汉学研究的学术需要,及时吸纳汉学研究成果。本文重点关注六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出版社,分析新世纪以来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着和译着的出版情况,从作者背景、选题趋势、学术理路、读者受众等几个维度来管窥北美汉学研究动态趋势。

罗剑波[2](2021)在《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肇始期与重要转型期。对于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成果,学界早有关注,且在文献汇编、目录索引编制及理论研究与学术史回顾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踵武前贤,接下来的工作,应当在更全面、系统、规范的文献梳理、厘定基础上,来总结、确定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理论价值与当下意义。

王中原[3](2021)在《抒情传统论的论题内涵、立论根据与理论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对抒情传统论的论题内涵和立论根据的确切阐释从理论层面确保了相关研究的学术严格性。抒情传统论的基本命题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整体是一个抒情(性)的传统",以抒情体为主导和以抒情诗为主流是这一传统在审美特征和文学史层面的表征。基于抒情的本土含义,抒情传统论的论题内涵应被阐释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整体是一个——由情(‘性’之应物、‘天道’之实现的真实情状)之抒(即审美呈现)而来的——抒情的传统",其立论根据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本源"文学观(文学本于情)。抒情传统论是中国古典文学乃至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学术架构,为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和中国文学参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并从文学思想的层面推动了文学的当代发展。

薛文卿[4](2021)在《“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从“古典传统”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徐志摩诗歌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梳理徐志摩诗歌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运用的古典诗词意象和作诗技巧。本文以史料研究、文本研究为主,穿插意象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整理了徐志摩诗歌文本中与古典传统一脉相承的部分,探讨中国现代新诗在从古典诗词蜕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的问题。论文主要以作家论的形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综述部分首先就“古典传统”的概念作了基础性的辨析,以防其与狭义的以理性为特征的“古典主义”相混淆,从而导致后续的研究产生歧义以及因此而发生的无谓的争论,本文的“古典传统”指广义的以节制为创作理念和以和谐均齐为审美特征的包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在内的中国古典传统;综述第二部分对“现代文学的‘古典传统’”和“‘古典传统’与徐志摩”两个主题作了研究综述。第二章梳理了古典传统与新月派及徐志摩的关系,结合徐志摩传记和史料去分析徐志摩创作思想渊源,分析徐志摩和浪漫性格和古典气质的双重特征。第三章从徐志摩诗歌内容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别从两方面探析徐志摩诗歌内容与古典传统的关系:一是徐志摩诗歌对自然景观的迷恋和古典文学寄情山水的写作传统的关系,二是徐志摩“性灵论”的创作观念与古典文学“以物起兴”的主情抒写的写作传统的关系。第四、五章从徐志摩“怎么写”的创作形式入手,以其诗歌常出现的写作意象和诗歌的写作技法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梳理其创作形式与古典传统的相关性。第四章选取了“秋”、“杜鹃”、“冢”三个意象,梳理了每个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源头以及发展,分析了徐志摩诗歌中这几个古典意象的使用、继承以及变革。第五章从其诗歌的语言韵白和音乐性、重章叠句的诗行建构方式、“造境”传统三个方面探讨徐志摩在现代新诗创作中对古典文学技法的传承和革新。结语部分总体性评述徐志摩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态度,并将其诗歌放置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中去考察,突出徐志摩的诗歌成就与贡献,探讨现代新诗在创作初期所创造的功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郭舒婕[5](2020)在《对外传播视域下的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以语言为载体,语言教学在汉语国际推广初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汉语对外传播不断推进,语言、文字等表层文化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应考虑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文化体系的研究进程,以海外汉学学术研究作支撑,挖掘适合传播的深层文化,开辟合理、科学的传播路径。本文选取陈世骧“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陈世骧在中西比较语境中发掘了中国诗歌追求内在体验和情感自由的哲学价值,以“抒情”二字概括了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本质,降低了理解中国诗歌的难度,易于学生获得强烈的诗意感受。文章绪论部分从介绍性阐述和批评式阐述两个维度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了解陈世骧“抒情传统”论多元化的学术研究背景。陈世骧在异质文化中寻找中国诗歌内蕴的情志,有其特殊的生成背景和参照视野,文章第一章前两部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梳理了“中国抒情传统”学说的发展流变,诸多学者在批评和发扬中不断深化和扩充陈世骧的中国抒情传统观。在后世逐步形成的“抒情传统”学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友工和陈国球。高友工的美典论打破了文学局限,推衍出中国美学史上各个艺术体类的抒情理想;陈国球通过重新建构陈氏文论,大力向内地推行“抒情传统观”。抒情传统学派的研究多基于对陈氏文论“具体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理论”的二维建构,难以涵盖诗歌抒情的所有特点。为了弥补这一诗学理论研究的漏洞,文章第二部分先从东西文化对比的角度解释了“中国抒情传统”的文化内涵。“抒情传统”观念中的“诗”字里行间潜藏着先民的人生体验,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力量,为对外汉语中的诗歌教学提供十分具有深度的范本。为深化对“抒情诗”的认识,本文从“诗”的构成要素出发,从诗的音乐性、个人话语调、诗的文辞、诗的主题四个维度对“中国抒情传统”学说再架构。文章第三部分,由“中国抒情传统”观的实质出发,发掘对在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中的意义,并给出教学实践的建议。在现代学术多元化的背景下,本文以陈世骧的学术思想为脉络,探讨一代寄居海外的汉学家寻求中国文学在世界安身的历程。感受其在西方文化中,怀着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自豪感建构“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的意义。同时,透过对这一文论整理,寻找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传播的新方向,为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和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自由对话提供新思路。

梅新林[6](2019)在《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段的重要节点上都曾出现过相关的学术回顾与反思活动,同时与改革开放四十年、二十世纪百年、新世纪近二十年的三个特定时段相交集与相衔接,然后一同孕育和催生了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丰硕成果。系统梳理古代文学学科的历史进程与趋势,深入总结古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与经验,对于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具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李娇[7](2019)在《论格非“江南三部曲”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文中研究指明格非在完成了早期的“先锋”创作之后,努力积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其创作实现了转型。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小说具有明显的中国古典风格韵味,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格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将中国式哲学思想运用到创作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中国传统儒道佛家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说人物,借鉴寓言式的叙事形式,模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化用传统细腻的用典、白描、陪笔叙事方法,含蓄典雅的语言、仿古化的文体的运用,小说中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为当代小说创作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与新的语言和艺术维度。化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营造了作品唯美悲伤的意境氛围,大量主人公梦境的描写,从侧面展示了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说从艺术构思、审美意义等各个层面勾画出了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与特色。论文采用文本细读法、比较研究法,对格非“江南三部曲”小说文本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共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当代作家格非创作情况以及“江南三部曲”的故事概要。论文首先研究“江南三部曲”对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的继承,提出了三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儒家处世思想、道家归隐思想和佛家修行思想;其次从作家借鉴寓言式的叙事形式、化用古典文学叙事手法两方面论述了“江南三部曲”对中国古典文学叙事艺术的继承;再次,分析“江南三部曲”对中国古典文学美学意蕴的继承。典型的江南意象的使用,“梦境”的穿插,仿古化的的文体以及含蓄典雅的语言让三部小说唯美具有诗意。

冯俊[8](2019)在《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文中提出英美《离骚》的翻译和研究已有长达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只对部分《离骚》译本、个别汉学家的《离骚》问题研究或者阶段性翻译史、研究史有所涉及,针对《离骚》在英美整体性的翻译史和研究史的研究仍属空白,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的学术探讨。本论文以《离骚》在英、美国家的英译史和研究史为对象,在文化研究视域下,探讨其历时发展脉络,以期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策略、模式、特点、规律有所呈现,并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英美《离骚》翻译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主要有十二个译本(其中八个全译本,四个节译本)。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梳理、分析、揭示十二个译本在形式、内容以及译者抒情化改写三个方面的纵向演变历程。其中对“形式不可译”的可译性探索和“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译者的改写则交织了译者个体的心理和时代之需求,是微观层面下译者和译本的互动。英美《离骚》学术研究史的历史性分析也是在一个中西视域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对《离骚》的误读和建构,体现了中西融合初始阶段汉学家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二十世纪的英美《离骚》研究则是在西方理论视角下的问题研究,既有在中国传统儒家诗教诠释路径解构后,《离骚》巫文化研究建构的蔚然大观,也有在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和平行比较文学研究路径下,对中西文化互识、互补的铺垫,还有西方学者在其学术传统“前见”影响下,对《离骚》在个人主义内涵和语言学领域的现代性建构;二十一世纪的一些当代英美汉学家,更多是在《离骚》研究路径和内容诠释上深化了中西融合之势态。具体而言,用西方文学批评诸多方法,分析《离骚》象征内涵的传统文化底色,并且延伸了极具现代性的读者心理学内涵和异化主题;在继承汉学研究的巫文化传统基础上,整合、论证和拓展了历代国内外学者的巫文化研究成果,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整体治学路径,结合并改造西方学术界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来梳理历代《离骚》研究史。总之,英美《离骚》翻译史的三条脉络都呈现出对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纵向发展特点。这也体现了在文化研究视角下,外部的综合国力对文化内部“软实力”的一种直接深远的作用力。同时,英美的《离骚》学术史,展示出中西文化互动中从误读、建构到深入融合的过程。

罗云婷[9](2019)在《浦江清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浦江清是一位并不为太多人所知的重量级学者。举凡文学史研究、中国诗研究、中国小说戏曲研究、文史考证等方面,浦江清皆留下诸多力作。然而因其早逝,学界一直关注无多。本文在梳理其一生学思历程的基础上,从文学史观、诗歌观、小说观、戏曲观、学术方法论五大方面入手,分析论述其文学思想,掘发其中隐含的学术经验、思想方法及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六章,围绕浦江清“治中国文学必用中国间架”这一毕生治学的主导观念展开论述。第一章考察浦江清的问学经历及学术交往,纵观其一生学思历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第二章探讨浦江清的文学史观,了解其是如何“建设中国自己的文学的历史”。第三章分析浦江清的诗歌观,以“诗歌是一种音乐文学”为出发点,阐发其对“诗”之定义、诗词语言的理解以及诗歌审美倾向。第四章从“中国文学里的‘小说’”角度立论,来梳理浦江清的小说观,以见其对本民族小说传统的重视。第五章从曲律与剧本内容两方面入手,用“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这一理念来概括浦江清的戏曲观。第六章是对浦江清古典文学研究学术方法的总结,既有古今中外的纵向、横向比较,又有文史考证,真正做到了现代与传统的融会贯通。

郑祥琥[10](2018)在《古代文学研究中西方文艺理论使用状况评析》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十多种西方文艺理论先后涌入中国,经过近三十年在中国文学场域的实践,这些理论的使用状况各不相同。论文考察了众多西方理论的使用、存留状况,认为大部分理论都已经在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实践中被淘汰了。或者即使没有完全被淘汰,也已经非常边缘了。但是有叙事学、接受美学、主题学这三种理论,已经充分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实际,成为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对深化古典文学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计,未来中国本土文学理论的诞生与成熟,必然是以叙事学、接受美学、主题学这三大领域的海量研究成果为基础。换句话说,从这三大领域,有望诞生中国本土的、成熟的、具有强大解释力的文学理论。这应该是文学理论学科未来的重要看点。

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着学术出版的趋势与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与出版概况
二、中国古典文学相关学术出版情况
    (一)哈佛大学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二)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三)华盛顿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四)斯坦福大学出版社(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五)夏威夷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六)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三、中国古典文学专着在北美市场出版的趋向
    (一)作者背景
    (二)选题趋势
    (三)学术理路
    (四)受众面向
四、结语

(2)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检视
    (一)文献资料的搜集、汇编
    (二)文献目录索引的编制
        (一)综合性的学术史考察,以回顾百年的总结性着作为主
        (二)专题式的学术史考察,其研究的对象多为某一文体的研究历程
        (一)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还有较大的开拓空间
        (二)关于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总结与学术史梳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的专门化与系统化
二、民国古典文学研究有待开拓的空间
    (一)文献整理方面
    (二)理论研究方面

(3)抒情传统论的论题内涵、立论根据与理论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抒情传统论的论题内涵
二、抒情传统论的问题
三、抒情的本土含义与抒情传统论的立论根据
四、抒情传统论的理论价值
五、结语

(4)“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一 断裂带的回声:“古典传统”在现当代文学的投影
        二 “古典传统”视域中的徐志摩诗歌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传统的违逆与回归:徐志摩的两副面孔
    第一节 “古典传统”与徐志摩诗歌
    第二节 “出走与回归”:徐志摩创作思想溯源
    第三节 “古典与浪漫”:徐志摩创作文本特质
第二章 “前行中的回望”:诗歌文本的传统观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天人合一”
        一 草木本心:寄情山水的哀歌与理想
        二 “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哲学与态度
    第二节 “性灵论”与抒情本位
        一 “性灵”之子:不可言说的“辨”与“忘”
        二 赤子之心:“爱、自由与美”的追求与坚持
第三章 “比”中的“理念世界”:古典意象的现代重构
    第一节 “秋”:“愁性”体验与孤独意识
        一 悲秋与颂秋:古典文学“秋”意象溯源
        二 情苦与反叛:徐志摩诗歌“秋”意象内涵
    第二节 “杜鹃”:为理想殉葬的歌者
        一 望帝与杜鹃:古典文学“杜鹃”意象溯源
        二 哀婉与骄矜:徐志摩诗歌中的“杜鹃”意象
    第三节 “冢”:生死之间的顿悟
        一 荒凉与凄美:古典文学“冢”意象溯源
        二 吊古与隐忧:徐志摩诗歌“冢”意象内涵
第四章 传统艺术形式与新诗文本结构
    第一节 语言韵白及“音乐性”探析
        一 古茂与畅达:诗歌语言的韵白特征
        二 “参差建行”与情绪节奏:诗歌文本的“音乐性”
    第二节 “重章叠句”的现代重构
        一 重复与延展:《诗经》里的时空转换
        二 回环与变奏:徐志摩诗歌的“重章叠句”
    第三节 “造境”传统与诗歌文本
        一 造境与写境:古典诗艺的气韵所在
        二 虚实与悟道:徐志摩诗歌文本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徐志摩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对外传播视域下的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视野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1.介绍性阐述研究
        2.批评式阐述
第一章 陈世骧抒情传统生成背景及参照视野
    1.1 生成背景
        1.1.1 陈世骧个人生平
        1.1.2 抒情传统观生成的学术背景
    1.2 参照视野
        1.2.1 西方文类划分
        1.2.2 中国古代文论的“体”
    1.3 发展流变
        1.3.1 海外汉学家对“抒情传统”观的发展与完善
        1.3.2 港台学者和内地学者对“抒情传统”观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章 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论的文化内涵与理论建构
    2.1 不同学者对陈世骧抒情传统框架建构的讨论
        2.1.1 杨牧对陈氏抒情传统观的分类
        2.1.2 其他学者对陈氏抒情传统观架构的讨论
    2.2 陈世骧抒情传统论的文化内涵
        2.2.1 中西比较语境
        2.2.2 中西文化内涵
    2.3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的四个维度
        2.3.1 以音乐为特征的抒情形式
        2.3.2 “兴”与个体情感抒发
        2.3.3 诗文辞采中的抒情特质
        2.3.4 诗文主题中的抒情色彩
第三章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背景下陈氏文论的价值
    3.1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提出的意义
        3.1.1 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的理论实质
        3.1.2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
        3.1.3 陈氏文论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
    3.2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与汉语国际教育课堂实践的构想
        3.2.1 当前孔子学院的办学特点分析及启示——以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3.2.2 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抒情诗”的教案设计——以《赠汪伦》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重要节点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拓展
三、20世纪百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扩容
四、新世纪近二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深化
五、七十年学术史与“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7)论格非“江南三部曲”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江南三部曲”对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的继承
    第一节 “仕者”形象体现儒家处世思想
    第二节 文人形象表现道家隐逸思想
    第三节 人物结局隐含佛家修行思想
第二章 “江南三部曲”对中国古典文学叙事艺术的继承
    第一节 借鉴寓言式叙事形式
        一、虚无的“世外桃花源”
        二、命运寓言和神秘叙事
    第二节 化用古典文学艺术手法
        一、《红楼梦》叙事艺术的影响
        二、用典、白描、陪笔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 “江南三部曲”对中国古典文学美学意蕴的继承
    第一节 意象之美
    第二节 梦境之美
    第三节 文体之美
    第四节 语言之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的关注
        1.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的关注
        1.1.2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研究的关注
    1.2 本论文的意义
    1.3 本论文的方法理论和研究思路
        1.3.1 基本思路
        1.3.2 基本方法
第2章 《离骚》“形式不可译性”的可译性探索
    2.1 韵律诗到无韵体之演变
        2.1.1 浪漫主义韵律诗歌
        2.1.2 无韵散文体
    2.2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动态平衡
        2.2.1 古英语半诗体
        2.2.2 中西博弈之对偶句式
    2.3 再现中国古诗形式之美
        2.3.1 保留原诗歌语序
        2.3.2 凝练工整留白之美
        2.3.3 还原“兮”字句式
    小结
第3章 《离骚》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
    3.1 本土化初探
        3.1.1 内容的归化式翻译
        3.1.2 内容的逐渐准确深入
    3.2 可读性和准确性的动态平衡
        3.2.1 内容的准确性
        3.2.2 内容的可读性
    3.3 “世界诗歌”理念的践行
        3.3.1 文化意味厚重的遣词
        3.3.2 政治意味浓厚的遣词
        3.3.3 两性视角的遣词
    3.4 陌生化的消弭
        3.4.1 “信、达、雅”
        3.4.2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路径
    小结
第4章 《离骚》译者的抒情化改写
    4.1 译者的自我抒发
        4.1.1 庄延龄译本的人文关怀
        4.1.2 理雅各译本的暮年情怀
        4.1.3 白英译本的乐观情绪
    4.2 译者的中国文化立场
        4.2.1 约翰逊译本的“个性化”改写
        4.2.2 柳无忌译本的儒家底色
        4.2.3 霍克思新版译文的学术化改写
        4.2.4 戴维·亨顿译本的道家意味
        4.2.5 苏古柏译文巫文化视角改写
    小结
第5章 早期汉学家的误读和建构
    5.1 翟理斯:《离骚》的误读
        5.1.1 错误的理解
        5.1.2 历史性误读
        5.1.3 创造性误读
    5.2 艾约瑟:《离骚》的经典化建构
        5.2.1 经典化过程
        5.2.2 研究局限
    5.3 理雅各:《离骚》研究的双重叙事
        5.3.1 《离骚》研究中的显性叙事
        5.3.2 《离骚》研究中的隐性叙事
    小结
第6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破儒立巫
    6.1 海陶纬的《离骚》研究
        6.1.1 屈原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政治形象研究
        6.1.2 《离骚》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研究
    6.2 霍克思的《离骚》研究
        6.2.1 《离骚》作者作品考据和分析
        6.2.2 .骚体诗的音乐性和演变历程
        6.2.3 《离骚》的巫文化内涵
    6.3 陈炳良的《离骚》研究
        6.3.1 《楚辞》巫文化研究史的梳理
        6.3.2 屈原萨满形象之建构
        6.3.3 《离骚》巫文化的解析
    小结
第7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中西互识
    7.1 心理学视角下的约翰逊《离骚》研究
        7.1.1 《离骚》的文学问题
        7.1.2 《离骚》的哲学内涵
        7.1.3 《离骚》的荣格式解读
        7.1.4 荣格心理学诠释《离骚》之成因
    7.2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陈世骧《离骚》研究
        7.2.1 中西时间观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7.2.2 中西作品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7.2.3 “抒情传统”中的《离骚》诗性时间分析
    小结
第8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诠释——现代性建构
    8.1 施耐德的《离骚》研究
        8.1.1 古典时代的屈子形象建构
        8.1.2 后古典时代的屈子研究
        8.1.3 共和时期和新中国时代的屈子研究
        8.1.4 民俗文化中的屈子神话
        8.1.5 《离骚》中的三大主题:时间、空间、疯狂
    8.2 吴伟克的《离骚》研究
        8.2.1 《楚辞》问题研究
        8.2.2 《离骚》的重复与韵律
    小结
第9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离骚》研究
    9.1 吴伏生的《离骚》象征体系研究
        9.1.1 香草体系
        9.1.2 巫神体系
        9.1.3 男女关系体系
        9.1.4 求索体系
    9.2 苏古柏的《离骚》研究
        9.2.1 《离骚》学术研究史梳理
        9.2.2 对王逸学术方法以及政治使命的批判
        9.2.3 《离骚》诗篇的巫文化体系
        9.2.4 《离骚》的哲学维度
    9.3 马思清的《离骚》的研究
        9.3.1 《离骚》文学性问题研究
        9.3.2 《离骚》研究史的梳理
        9.3.3 《离骚》的朱熹诠释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英美《离骚》英译简史
附录 B 英美《离骚》研究简史
附录 C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课题申报成果清单
致谢

(9)浦江清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写作思路与本文框架
第一章 浦江清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思历程
    一、浦江清的问学经历
    二、浦江清的学术交往
第二章 “建设中国自己的文学的历史”:浦江清的文学史观
    一、文学史即是一部文体演变史
    二、历代文学古今相同价值论
    三、文白并重
    四、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承续发展
第三章 “诗歌是一种音乐文学”:浦江清的诗学观
    一、“诗即韵文”
    二、“诗词是格律化的语言”
    三、诗歌的“美妙”
第四章 中国文学里的“小说”:浦江清的小说观
    一、“小说”的意义
    二、“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始”:宋元话本的成就
    三、“三实七虚”及其他:小说写作的艺术
第五章 “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浦江清的戏曲观
    一、曲律与文辞并重
    二、“戏曲出于宗教方能庄严伟大”
第六章 浦江清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方法论
    一、考据学的现代拓展
    二、文史互证
    三、比较研究
结语“治中国文学必用中国间架”
参考文献
附录 浦江清先生学术年谱简编
后记

(10)古代文学研究中西方文艺理论使用状况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80年代以来, 西方文艺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沙淘与翻新
    1. 三论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
    2. 文艺心理学。
    3. 原型批评。
    4. 互文性理论。
二、已被古代文学研究界普遍接受的三种西方文艺理论
    1. 叙事学。
    2. 接受美学。
    3. 主题学。
结论

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着学术出版的趋势与取向[J]. 唐佩璇,周睿. 汉籍与汉学, 2021(02)
  • [2]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罗剑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抒情传统论的论题内涵、立论根据与理论价值[J]. 王中原. 南京社会科学, 2021(05)
  • [4]“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D]. 薛文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对外传播视域下的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D]. 郭舒婕. 山西大学, 2020(01)
  • [6]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J]. 梅新林.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9)
  • [7]论格非“江南三部曲”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D]. 李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D]. 冯俊. 湖南大学, 2019(01)
  • [9]浦江清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研究[D]. 罗云婷.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10]古代文学研究中西方文艺理论使用状况评析[J]. 郑祥琥. 社会科学论坛, 2018(06)

标签:;  ;  ;  ;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