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PAI-1异常的机制及治疗策略

糖尿病患者PAI-1异常的机制及治疗策略

一、糖尿病患者PAI-1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周雨桐[1](2021)在《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证候特征与益气活血方网络药理学疗效机制探讨》文中指出本研究依托课题:首都卫生发展专项项目—基于精准医疗模式的糖尿病中医防治与管理(首发2016-1-4151)本论文由文献综述、糖尿病肾病证候特征探讨和益气活血方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三部分组成。1文献综述对近10年国内外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现代医学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分期、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以及中医学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专方专药的认识,从而对糖尿病肾病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2糖尿病肾病证候特征探讨目的选择100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对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中医证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证候特征,为今后临床用药奠定基础。方法病例来源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诊断选取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100例,针对其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尿微白蛋白、尿微白蛋白肌酐比、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相应的中医四诊症状进行研究,分析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的证候特征。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到100例患者,其中男性60例(60.0%),女性40例(40.0%);Ⅲ期患者共75例,其中男性48例(64.0%),女性27例(36.0%);Ⅳ期患者共25例,其中男性12例(48.0%),女性13例(52.0%),两组间的性别组成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本次研究收集10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37岁;Ⅲ期患者患者组共75例,其中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37岁;Ⅳ期患者共25例,其中年龄最大为79岁,年龄最小为42岁。Ⅲ期患者与Ⅳ期患者年龄均集中在45-64及64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DM病程为9.42±6.60年,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DM病程为13.21±7.15年,二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发现总胆固醇、尿微白蛋白肌酐比在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中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均为Ⅳ期高于Ⅲ期。气短懒言为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最常见的症状,倦怠乏力、小便频有泡沫、心悸、自汗等气虚证的表现在两组间出现频率均较高,差别不显着。糖尿病肾病Ⅲ、Ⅳ期出现较多的舌质为:舌紫暗有瘀斑、舌暗、舌淡;糖尿病肾病Ⅲ期出现较多的舌质依次为:舌紫暗有瘀斑、舌暗、舌淡;糖尿病肾病Ⅳ期出现较多的舌质依次为:舌紫暗有瘀斑、舌暗、舌淡。糖尿病肾病Ⅲ、Ⅳ期出现较多的舌苔为:苔薄、苔少、苔白腻;糖尿病肾病Ⅲ期出现较多的舌苔依次为:苔薄白、苔少、苔白腻;糖尿病肾病Ⅳ期出现较多的舌质依次为:苔薄白、苔白腻、苔少。糖尿病肾病Ⅳ、Ⅳ期出现较多的脉象为:脉涩、脉弦滑、脉弦;糖尿病肾病Ⅲ期出现较多的脉象依次为:脉涩、脉弦滑、脉弦;糖尿病肾病Ⅳ期出现较多的脉象依次为:脉涩、脉弦滑、脉弦。糖尿病肾病Ⅳ、Ⅳ期最常见证候为气阴两虚兼瘀证,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法,方选益气活血方,药物组成为黄芪、白僵蚕、川芎、杏仁、牛蒡子。结论糖尿病肾病Ⅲ、Ⅳ期在男女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糖尿病肾病Ⅲ期与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加重,肾功能损害加重。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要定期监测总胆固醇、尿微白蛋白肌酐比等实验室指标,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疾病进展。气虚血瘀证是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的主要证型,具体可分为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心肺气虚、心脾气虚、心肾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脾肾气虚挟瘀证。其中肾气虚挟瘀证尿微白蛋白肌酐比水平较高,显着大于肺气虚挟瘀证。肾主藏精,为封藏之本,肾气虚、肾气不固,则肾失封藏,精微物质外泄。在心肾气虚挟瘀患者中,肌酐水平明显高于肺脾气虚挟瘀者。肾藏精,化生肾气能够推动调节脏腑气化,心肾相交,精神互用,君相安位,心肾气虚,气化减弱,气、血、精、津液新陈代谢紊乱,瘀浊内生,肌酐升高。3益气活血方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黄芪、白僵蚕、川芎、杏仁、牛蒡子)中药治疗DKD的作用机制,为指导临床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中获取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tion、中草药有效成分蛋白靶点数据库(herbal ingredients targets database,HIT)获取益气活血方有效作用靶点,从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DrugBank、DisGeNet 中收集 DKD 治疗靶点,将疾病和药物靶点进行映射后得到“益气活血方-DKD共同靶点数据集”,将其导入String(Version 11.0)数据库,获得潜在八点的作用关系,以“combined-score(综合评分)≥0.9”为筛选标准,将筛选选后的信息导入Cytoscape3.2.1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Network Analyzer进行网络拓扑分析,以“Dggree(自由度)≥2倍中位数、Closeness centrality(接近中心性)≥中位数、Betweeness centrality(介数)≥中位数”为标准,对关键靶点进行筛选,构建“益气活血方-关键靶点-DKD”网络,根据degree值进行可视化。将关键靶点信息导入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用Excel 2007和omicshare tools绘制GO分析条图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气泡图。结果通过数据库和平台共检索到益气活血方5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其中通过TXMSP数据库中的获取的潜在活性成分依据“DL≥0.18”并且“OB≥30%”的标准进行筛选后,共有54个活性成分符合筛选标准,包括黄芪20个活性成分,川芎7个活性成分,苦杏仁19个活性成分,牛蒡子8个活性成分,白僵蚕通过TCMID数据库获取并经SwissADME验证找到10个活性成分。通过TCMSP与Uniprot数据库获取196个黄芪作用靶点、28个川芎作用靶点、70个苦杏仁作用靶点、99个牛蒡子作用靶点,经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获取466个白僵蚕作用靶点。从DrugBank、DisGeNet、GeneCards获取符合条件的Ⅲ、Ⅳ期糖尿病肾病作用靶点共计124个。益气活血方靶点和Ⅲ、Ⅳ期糖尿病肾病靶点进行映射后,得到124个潜在共同靶点;将124个潜在靶点导入String,“combindscore”>0.9的进行更新筛选后,得到节点45个,149对靶点相互作用关系。将从String获得的靶点结果,运用Cytoscape进行Network Analyzer分析,符合“Degree”大于等于中位数(6)、“BetweennessCentrality”大于等于中位数(0.007815)、“ClosenessCentrality”大于等于中位数(0.447917)筛选标准的益气活血方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共19个。本次研究对19个益气活血方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进行KEGG富集分析,共富集到81条通路,具有显着意义(P<0.01)通路的有64条。对19个益气活血方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经过筛选,有意义(P<0.01)的生物学过程结果53个、细胞学组分结果6个、分子生物学功能结果11个。结论益气活血方是通过多药味、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发挥作用。益气活血方可能作用于STAT3、PIK3CA等靶点,同时本方发挥多环节、多途径的作用机制可能与 NF signaling 通路、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通路、HIF-1 signaling 通路相关,调控人体炎症反应、相关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活性,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4本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的起病隐匿,初期并无明显表现,病至晚期则不可逆,是引起终末期肾病以及死亡的主要病因,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探讨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证候特征对于早期确诊糖尿病肾病、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益气活血方是倪青教授针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气虚血瘀病机所创经验方,多年实践,效果显着。但是益气活血方成分多样,在体内作用过程复杂,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近年来,网络药理学的发展使得可以运用公共数据库、网络可视化、网络分析预测等方法预测药物机制,对于临床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由于条件有限,研究病例数较少,对于糖尿病肾病其他证型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月颖[2](2020)在《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干预效果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由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探讨、临床观察和文献综述三部分组成。1 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探讨目的:针对采用结构化电子DKD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200例,分析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不同分期患者中医证候及治疗方法,探讨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并评价DKD临床路径的可行性。方法:病例来源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患者,其中选择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肾损害程度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针对其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BMI、血压、FBG、HbA1c、ACR、GFR、血脂四项、中医证候诊断进行研究,观察200例患者中医主证、兼证证型分布,及相应的症状、治法处方、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分析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入路径组成员患者出院时治疗效果。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程度随着体重指数、糖尿病病史、抽烟史、血压值、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值的增加而增加,且2型糖尿病肾病平均在糖尿病确诊15年后发病。2.正常组与微量组患者血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大量组82.6%患者血压值SBP>140mmHg,DBP>90mmHg;正常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GFR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病程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期,患者GFR水平出现下降。3.回顾分析结果表明,微量白蛋白尿期DKD患者中医主证分布前五名为气阴两虚证(44.17%)、湿热内蕴证(13.33%)、气虚血瘀证(9.17%)、阴虚热盛证(8.33%)及痰瘀互阻证(7.5%);大量白蛋白尿期中医主证分布前五类为气阴两虚证(33.33%)、湿热内蕴证(14.81%)、阴虚热盛证(12.96%)、气虚血瘀证(9.26%)及脾肾亏虚证(7.41%)。4.早期糖尿病肾病兼证多为湿热、挟痰、挟瘀;病情进展至中后期,兼证多为湿毒、痰瘀互结。5.早期糖尿病肾病治法多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疏肝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后期多以益气养阴、化痰行瘀、补益脾肾、通腑泄浊为主。6.75.5%的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经由临床路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得到有效改善。结论:1.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可采取分期分证方法,再根据患者症状加减用药;DKD早期中医主证常见气阴两虚证,兼证常见有湿热、痰浊、瘀血,瘀血阻络贯穿整个病程,因此治法多以益气养阴为主,结合前期兼证主要分布,因此得出早期DKD治法多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2.高体重指数、长期糖尿病病史、抽烟史、血压高于140/90mmHg、FBG>7.0、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是糖尿病肾病常见危险因素。3.较高的临床症状改善率,证实了电子DKD路径管理具有可行性,进一步总结出分期分证、辨“症”论治的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2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芪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药芪蛭降糖胶囊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KD)气阴两虚证患者临床疗效,证实以益气养阴活血法为组方的中医药干预早期DKD肾损害进展的有效性,为中医药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方法,病例来源于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早期DK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芪蛭降糖胶囊组、C西医对症治疗(氯沙坦钾片)加用芪蛭降糖胶囊组)和对照组(B芪蛭降糖胶囊安慰剂组、D西医对症治疗(氯沙坦钾片)加用芪蛭降糖胶囊安慰剂组),其中C、D两组在A、B两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试验过程中四组患者结合基础饮食运动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芪蛭降糖胶囊5粒/次,3次/日;对照组口服芪蛭降糖胶囊安慰剂,5粒/次,3次/日,疗程为24周。重点观察四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尿微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脂四项、血压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经6个月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改善及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优于对照组(P<0.05),且同组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A组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66.67%,C组总有效率为82.61%。针对主要临床指标ACR,试验组A组(单纯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0.0%,C组(中药+西药降压药)总有效率为69.6%。在西医学指标方面,试验组在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患者FBG、HbA1c、TG、LDL-C及稳定血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在减少尿蛋白排泄和控制血压方面,联合ARB类降压药效果更加显着。试验过程中及试验结束1月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芪蛭降糖胶囊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可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症状及证候,控制尿蛋白排泄,同时在降低血糖、血脂及控制血压升高方面也有—定作用,从而证实益气养阴活血法可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肾损害进展,为其治疗早期DKD提供实践基础。3文献综述综述近15年关于糖尿病肾病国内外文献,中医针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中医证候、专方专药的治疗,现代医学针对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病因、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导师临床诊疗经验做详细概述,为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早期DKD奠定理论基础。4 本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糖尿病肾病为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由于其发病率高,目前诊疗方案相对明确,因此构建临床路径具有可行性。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将糖尿病肾病分期与分证相结合,着眼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治疗,从而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芪蛭降糖胶囊是益气养阴法之代表药,虽已经大量基础研究及文献报道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且已有基础研究证实其药理机制可起到延缓早期DKD进展的作用,但目前国内缺乏针对芪蛭降糖胶囊联合西药(ARB类降压药)治疗的临床研究。本课题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首次进行四组分组,将纯中药和西药联合中药分组进行疗效观察,探讨芪蛭降糖胶囊延缓早期DKD气阴两虚兼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本研究由于条件限制,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对药物的先关机制研究有待今后不断深化。

王枫[3](2020)在《IGF-1对肥胖相关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近四十年,肥胖逐渐成为了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众所周知,肥胖是多种慢性老年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这其中包括痴呆与认知障碍。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揭示,肥胖可以促进人和实验动物脑组织中的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失调等病理生理过程,进而扰乱神经元功能,威胁其生存,最终降低认知水平。针对这些机制,研究人员尝试运用天然植物、化学试剂或者体育锻炼等方式治疗肥胖相关认知障碍,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从总体上说,人们对于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还缺乏了解,相关研究有待深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广泛分布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多肽类物质,结构与胰岛素相似,具有促进生长、调控血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发现,外周循环IGF-1浓度与多种认知功能相关疾病存在关联。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外源性IGF-1干预和内源性IGF-1表达增加对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是,这种因子在肥胖相关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国内外鲜有报道。本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血浆IGF-1浓度与肥胖相关认知障碍的关系,再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外源性IGF-1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模型认知功能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为针对老年住院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首先,我们收集12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和120例认知功能正常受试者,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集这些受试者入组时的临床数据作为研究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价肥胖(或超重)是否与MCI的发生有关。然后,我们采集上述两组的部分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IGF-1浓度,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价血浆IGF-1浓度与MCI发生的关系,应用Pearson线性回归评价血浆IGF-1浓度与MC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第二部分为动物实验,给予实验小鼠长期而规律的高脂饮食以诱导小鼠的肥胖与代谢紊乱,部分小鼠再接受外源性IGF-1干预。应用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分别评价外源性IGF-1对实验小鼠高脂饮食所致认知障碍和焦虑行为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实验小鼠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氧以及丙二醛的活性,评价外源性IGF-1对高脂饮食所致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评价外源性IGF-1对高脂饮食所致神经炎症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海马组织中线粒体呼吸控制率、三磷酸腺苷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评价外源性IGF-1对高脂饮食所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海马组织中线粒体动力学调节蛋白Drp1、Mfn1和Mfn2的表达水平,评价外源性IGF-1对高脂饮食所致线粒体动力学障碍的保护作用。第三部分为动物实验,给予实验小鼠长期而规律的高脂饮食以诱导小鼠的肥胖与代谢紊乱,部分小鼠再接受外源性IGF-1、PI3K抑制剂LY294002和CREB抑制剂666-15干预。应用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p-PI3K和p-CREB是否介导了外源性IGF-1对实验小鼠认知障碍和焦虑行为的保护作用。应用蛋白印迹法测定实验小鼠海马组织中p-PI3K、p-Akt和p-CREB蛋白的表达,以确定PI3K/Akt/CREB信号通路的存在。再测定上述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线粒体功能与动力学指标,评价外源性IGF-1是否通过激活PI3K/Akt/CREB信号通路发挥改善这些病理生理异常的保护作用。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显示:(1)受试者肥胖(或超重)与MCI的发生有关;(2)在肥胖(或超重)患者中,血浆IGF-1浓度呈显着下降趋势;(3)血浆IGF-1浓度偏低与MCI的发生有关,且不受肥胖因素的影响;(4)血浆IGF-1浓度偏低与MCI的严重程度有关。第二部分结果显示:(1)长期且规律的高脂饮食可以造成小鼠明显的认知障碍以及焦虑行为的增加,同时还可以造成小鼠海马组织中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动力学异常以及过度的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2)给予实验小鼠外源性IGF-1干预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和焦虑行为,改善海马组织线粒体功能和动力学异常,抑制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3)外源性IGF-1的神经保护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第三部分结果显示:(1)PI3K/Akt/CERB信号通路在小鼠海马组织中确实存在;(2)长期规律的高脂饮食可以明显抑制PI3K/Akt/CERB信号通路的活性,而外源性IGF-1干预可以重新激活这一通路;(3)外源性IGF-1对高脂饮食所致的认知障碍、焦虑行为、线粒体功能与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与PI3K/Akt/CER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结论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血浆IGF-1浓度偏低与肥胖相关认知障碍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在动物实验中,外源性IGF-1可以激活海马组织中的PI3K/Akt/CREB信号通路,进而改善线粒体功能和动力学,抑制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最终改善认知功能和焦虑行为。

余俊,贾静,曾宇,张婧怡,韦丽杰,王少帅,冯玲[4](2020)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氧化应激水平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正常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各孕期外周血及脐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表达差异,及其随孕周的变化趋势,探讨TNF-α和8-iso-PGF2α表达水平与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规产检和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正常妊娠孕妇和GDM孕妇各25人次分为对照组、GDM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孕期(A组:孕11~13+6周、B组:孕24~29+6周、C组:孕37~40+6周)的外周血,足月分娩后采集脐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中孕妇外周血和脐血中TNF-α和8-isoPGF2α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TNF-α在孕中期(B组)显着高于孕早期(A组)(t=6.544,P<0.001),而孕中期(B组)与孕晚期(C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各孕期血清8-iso-PGF2α水平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GDM组各孕期血清TNF-α水平在孕中期(B组)显着高于孕早期(A组)(t=5.937,P<0.001),孕晚期(C组)显着高于孕中期(B组)(t=4.746,P<0.001);而各孕期血清8-iso-PGF2α水平在孕中期(B组)显着高于孕早期(A组)(t=4.454,P<0.001),孕晚期(C组)显着高于孕中期(B组)(t=14.747,P<0.001)。GDM组各孕期血清TNF-α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A组:t=6.820,P<0.001,B组:t=2.212,P=0.032,C组:t=4.910,P<0.001);GDM组各孕期血清8-iso-PGF2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孕中期(B组)和孕晚期(C组)均有显着性差异(B组:t=5.301,P<0.001,C组:t=28.414,P<0.001),在孕早期(A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GDM组脐血TNF-α、8-iso-PGF2α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319、10.230,均P<0.05)。结论 GDM孕妇在妊娠早期外周血中的TNF-α和8-iso-PGF2α表达开始升高,提示孕妇体内存在氧化应激损伤,参与GDM的发病机制。孕早期检测孕妇血清中TNF-α和8-iso-PGF2α表达水平,可能帮助预测GDM发病。早期采用抗氧化治疗,有可能预防GDM的发病,并缓解母儿体内的氧化损伤。

郭丹,王福莉,陶黎莉[5](2019)在《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特点及治疗对策》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特点以及临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详细记录其血总胆固醇(TC)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指数(LDL-C)、三酰甘油指数(TG)、高密度脂蛋白指数(HDL-C)、餐后2 h血糖指数(2hPG)、空腹血糖指数(FBG)、随机血糖(MBS)、血压情况以及体质量指数等,总结、分析相关指数特点,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结果研究中超过50%的患者存在血脂异常现象,血脂代谢紊乱中多为混合型脂质紊乱,患者总胆固醇指数正常或偏高,三酰甘油指数或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或正常。结论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治疗中,应结合疾病特点,注意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制定全面性干预方案提高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效果,以此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贾丽荣,赵印涛,王烨,许佳琳,党晓伟,马秀芬,秦博文,李敬林[6](2019)在《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GF-β1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GF-β1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糖尿病肾病的动物模型,实验分成正常组、中药组、阳性药组、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血糖、HbA1c、24 h蛋白尿、BUN、Scr、NO、TGF-β1的变化,显微镜下观察肾脏PAI-1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HbA1c、24 h蛋白尿、BUN、NO、TGF-β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和阳性药组大鼠血糖、HbA1c、24 h蛋白尿、BUN、NO、TGF-β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组大鼠血Scr的含量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模型组肾脏细胞质可见大量棕黄色颗粒表达而中药组、阳性药组上述表达有所减轻。结论: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能有效防治糖尿病肾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肾小球硬化,降低NO、TGF-β1的含量及肾脏PAI-1表达来实现的。

王海南[7](2018)在《有氧运动联合Ala-Gln对2型糖尿病大鼠NAFLD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有氧运动和Ala-Gln对T2DM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干预作用与交互作用。(2)从肝组织中SREBP-1c/Cidea通路及其相关miRNA的变化,探讨运动和Ala-Gln干预T2DM大鼠脂肪肝形成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n=10),平时不运动,标准饲料饲养。其余70只大鼠喂饲高脂膳食,6周后,在空腹状态下,注射小剂量的STZ(40mg/Kg),7天后,测试空腹血糖,当血糖达到11.1mmo1/L为建模成功,共52只符合T2DM的模型标准。再将建模成功的T2DM大鼠随机4组:糖尿病对照组(DMC,n=10)、糖尿病运动组(DME,n=10)、糖尿病+Ala-Gln组(DMAG,n=10)和糖尿病+Ala-Gln+运动组(DMEAG,n=10)。DMC组平时不运动,标准饲料饲养;运动锻炼采用60min无负重的游泳运动,每周6次;Ala-Gln在每次训练结束30min后灌服,补充剂量为1.5g/Kg体重,每周6次。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FBG、INS、TG、TC、LDL、GLP-1的含量及ALT活性,肝组织SREBP-1c和CideamRNA及其miR-122、miR-34a的表达,肝组织MDA、GSH的含量以及分别观察肝组织切片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来判断脂肪肝的形成情况。结果:(1)与NC组相比,DMC组FBG、LDL显着升高(P<0.05),INS、TG、TC的含量有所增加,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GLP-1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有氧运动使T2DM大鼠FBG、TG、LDL极显着降低(P<0.01),血清TC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INS、GLP-1含量有所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补充AJa-Gln可使T2DM大鼠FBG含量显着降低(P<0.05),TG、TC、LDL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血清INS、GLP-1含量显着升高(P<0.05);有氧运动联合Ala-Gln对升高T2DM大鼠血清INS含量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对降低血清中FBG、TG、TC、LDL含量无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2)光镜下与电镜下与NC组比较,DMC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脂肪性空泡样变,部分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窦变窄。DME大鼠肝细胞出现的脂滴空泡较少,肝细胞索紊乱变轻。DMAG组脂肪变性程度明显降低,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DMEAG大鼠较DME和DMAG大鼠的肝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善更为明显,肝细胞窦趋向于正常,但仍可见少量脂滴空泡。同时,与NC组相比,DMC大鼠血清中ALT的活性显着升高(P<0.05),有氧运动使T2DM大鼠血清中ALT的活性无显着性升高,补充Ala-Gln能显着降低ALT的活性(P<0.01),有氧运动联合Ala-Gln对降低血清中ALT的活性无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3)与NC组相比,DMC大鼠肝组织中SREBP-1 c的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CideamRNA、miR-34a的表达量极显着升高(P<0.01),miR-122的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有氧运动使T2DM大鼠肝组织中Cidea mRNA、miR-34a的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SREBP-1c的mRNA表达量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miR-122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补充Ala-Gln使T2DM大鼠肝组织SREBP-1c mRNA、miR-34a的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Cidea mRNA表达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miR-122的表达量极显着升高(P<0.01);有氧运动联合Ala-Gln对降低T2DM大鼠肝组织Cidea mRNA、miR-34a和升高miR-122的表达无显着交互作用(P>0.05),但对降低肝中SREBP-1cmRNA的表达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4)与NC组相比,DMC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GSH的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有氧运动使T2DM肝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GSH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补充AJa-Gln使T2DM肝组织GSH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MDA含量虽有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有氧运动联合Ala-Gln对降低T2DM肝组织MDA和升高GSH的含量均无显着性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1)本研究所复制的T2DM大鼠模型是成功的,单纯有氧运动或补充Ala-Gln可以促进T2DM大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FBG,而有氧运动联合Ala-Gln对降低FBG并无显着的叠加效应。(2)T2DM大鼠在建模成功后8周,肝脏中出现一定的脂质沉积,形成了脂肪肝,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而有氧运动和补充Ala-Gln可以有效地抑制T2DM大鼠脂肪肝的形成,有氧运动联合Ala-Gln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有氧运动或补充Ala-Gln效果要好。(3)T2DM大鼠肝组织miR-34a的表达上调,miR-122下调,通过靶向激活SREBP-1c/Cidea的信号通路,从而加速TG在肝脏中的堆积,是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主要机制;而有氧运动和补充Ala-Gln可以抑制肝脏SREBP-1c/Cidea信号通路,进而减少肝脏TG的沉积,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形成。(4)随着T2DM的发展,肝组织氧化应激显着增加,而有氧运动和补充Ala-Gln可显着改善肝脏的氧化应激,从而预防脂肪肝的形成。

黄玫梅[8](2013)在《8周游泳运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长期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健康Wistar大鼠45只,随机抽取13只作为正常血糖组,喂以标准普通饲料。其余32只Wistar大鼠喂饲高糖高脂膳食7周,空腹12h后腹腔注射30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72h后尾静脉采血,检测非禁食血糖在16.7mmol/L以上的大鼠用于实验。将正常血糖组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组)和单纯运动组(CE组),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糖尿病运动组(DME组)。CE组、DME组大鼠运动采用每天进行60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每周6次。实验期间,每周测量大鼠体重(BW),在运动前测定糖尿病大鼠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8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蛋白激酶C(PKC)、二脂酰甘油(DAG)活性等指标。结果:1.2型糖尿病模型成功复制后,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1)糖尿病对照组大鼠BW减轻,FPG明显升高,血清FINS水平降低,HOMA-IR指数明显升高;2)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血浆vWF、PAI-1含量明显增多,胸主动脉中DAG含量增加、PKC活性明显增强。2.8周游泳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1)糖尿病运动组与糖尿病对照组大鼠相比,体重增加,降低FPG水平,提高血清FINS水平,降低HOMA-IR指数,但均未恢复到空白对照组水平;2)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血浆vWF、PAI-1含量减少,组织DAG含量减少、PKC活性降低,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仍有显着性差异。3)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运动组之间比较差异不大。结论:1.7周高糖高脂膳食联合STZ可以诱导正常大鼠T2DM的形成。2.8周游泳运动可降低糖尿病大鼠FPG水平,提高血清FINS水平,降低HOMA-IR指数。3.经过8周游泳运动的干预,随着血糖的降低,通过减少组织DAG的合成,抑制PKC通路的激活,使大鼠血浆vWF、PAI-1含量减少,从而降低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并防止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是有氧运动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

孟艳,林文弢,翁锡全,徐国琴,王仁纲[9](2012)在《不同强度的耐力运动对STZ介导的糖尿病大鼠血清NO、eNOS与肾脏PAI-1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不同运动强度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中NO、eNOS含量及肾脏PAI-1的表达的影响,以期对运动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进行高脂高糖膳食6周后,注射STZ,并通过测定血糖确定造模成功,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MC),糖尿病运动1组(DME1,跑速为10m/min),糖尿病运动2组(DME2,跑速为15m/min),糖尿病运动3组(DME3,跑速为20m/min),运动组每天1小时跑台运动,每周5天,持续6周。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组血糖极显着下降(P<0.01);血清NO、eNOS显着或极显着上升(P<0.05,P<0.01);肾PAI-1含量显着或极显着下降(P<0.05,P<0.01),而运动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不同耐力运动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血清NO,eNOS的含量,降低了肾脏PAI-1的表达,其中运动1组和运动2组更明显地控制了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武晓莉[10](2012)在《T2DM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择时有氧运动干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时间生物学理论为基础,通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依据血糖波动节律特征实施择时有氧运动干预,探讨T2DM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以及择时有氧运动对T2DM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特异性指标P-selectin、TAT、t-PA、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1.健康清洁雄性4周龄SD大鼠80只,体重180220克,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N=12,H)和糖尿病造模组(N=68,G)。H组普通饲料常规饲养,G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第4周末G组大鼠禁食12小时后左下腹腔注射STZ(30mg/kg),隔日1次,连续2次;H组注射同等剂量安慰剂。第2次注射STZ24h后尾静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造模成功(血糖含量≥16.7mmol/L)后大鼠继续高糖高脂饲养1周。第五周末再次取尾静脉血复测空腹血糖。56只大鼠建模成功,成功率83%。2.将56只T2DM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N=14,C组)和运动组(N=42,S组),运动组再分6:00组(N=14,SM组),12:00组(N=14,SN组)和18:00组(N=14,SE组)。S组大鼠进行1周适应性跑台运动后按方案进行择时运动干预。第6周末,各组禁食12小时后大鼠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心尖采血分离血浆待测。3.ELISA法测血浆胰岛素、TAT、P-selectin、t-PA、PAI-1含量。4.运用SPSS11.5软件处理测试所获数据。结果:1.健康大鼠血糖水平18:00时明显高于6:00时(P<0.01),血浆胰岛素水平18:00时与6:00时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 T2DM大鼠血糖水平≥16.7mmol/L,且18:00时与6:00时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浆胰岛素、P-selectin、TAT和PAI-1水平升高(P<0.01),t-PA水平下降(P<0.01);Homa-IR升高(P<0.01),IAI、Homa-β降低(P<0.01)。3.6周有氧运动干预后,血糖水平S组(SM组、SN组和SE组)比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有降低(P<0.05),S组间比较SN、SE组血糖水平低于SM组(P<0.05)。胰岛素水平S各组(SM组、SN组和SE组)比较对照组均有降低(P<0.01),但SM、SN和SE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6周有氧运动干预后,Homa-IR S组比较对照组降低(P<0.01),Homa–βS组比较对照组升高(P<0.01),而IAI无明显变化。血浆P-selectin、TAT、PAI-1水平S组(SM组、SN组和SE组)比较对照组降低(P<0.01),血浆t-PA水平升高(P<0.01)。SM、SN和SE组间比较,SE组变化显着(P<0.01)。结论:5.1正常状态下,血糖水平波动呈现昼夜节律;T2DM大鼠血糖升高,血糖波动节律紊乱,胰岛素抵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失衡,血液呈高凝、血栓前状态。5.2择时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血糖,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在血糖峰值时段(18:00)或12:00时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其运动效果优于血糖谷值时段(6:00),但对血糖水平波动的生物周期节律无调节作用。5.3择时有氧运动可以改善T2DM大鼠的血液高凝、血栓前状态,改善血小板功能,促使凝血纤溶系统功能趋于平衡,保证血流畅通。血糖峰值时段进行有氧运动干预的效果优于谷值时段。

二、糖尿病患者PAI-1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患者PAI-1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证候特征与益气活血方网络药理学疗效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病因病机
        2 中医辨治
        3 单味药及中药单体治疗
        4 中药专方治疗
        5 中医外治法
    二 糖尿病肾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1 DKD的发病机制
        2 DKD的分期
        3 DKD的诊断
        4 DKD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一般情况
    3 实验室指标
    4 中医证候情况
    5 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
    6 讨论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作用机制
    研究一 益气活血方化学成分检索和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益气活血方药物靶点和早中期糖尿病肾病靶点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益气活血方-关键靶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网络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四 关键靶点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1 益气活血方药物有效靶点与早中期糖尿病肾病靶点筛选
    2 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
    3 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干预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探讨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诊疗方案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分析
    6 证治规律探讨
    7 讨论
第二章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芪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5 结论
    6 讨论
第三章 文献综述
    一 中医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三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IGF-1对肥胖相关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血浆IGF-1浓度与肥胖相关认知障碍的关系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受试者选择
        1.1.2 数据收集
        1.1.3 静脉血标本采集
        1.1.4 MCI的诊断
        1.1.5 超重和肥胖的诊断
        1.1.6 血浆IGF-1浓度的检测
        1.1.7 慢性疾病史的确定
        1.1.8 统计方法的使用
    1.2 结果
        1.2.1 病例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特征比较
        1.2.2 病例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1.2.3 病例组和对照组受试者BMI的比较
        1.2.4 MCI发生与BMI的相关性
        1.2.5 采集血样和未采集血样受试者的资料比较
        1.2.6 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IGF-1的浓度
        1.2.7 MCI发生与血浆IGF-1 浓度的相关性
        1.2.8 认知功能水平与血浆IGF-1浓度的相关性
    1.3 讨论
    1.4 小结
二、外源性IGF-1对高脂饮食相关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伦理学要求
        2.1.2 饲养与分组
        2.1.3 造模与干预
        2.1.4 认知功能的评估
        2.1.5 焦虑与紧张行为的评估
        2.1.6 组织标本的获取
        2.1.7 脑脊液中PEG-IGF-1 浓度的测定
        2.1.8 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
        2.1.9 炎症指标的测定
        2.1.10 线粒体功能指标的测定
        2.1.11 线粒体动力学的测定
        2.1.12 统计方法的使用
    2.2 结果
        2.2.1 实验小鼠代谢状况评价
        2.2.2 实验小鼠的认知功能
        2.2.3 实验小鼠的焦虑与紧张行为
        2.2.4 验证外源性IGF-1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的可能性
        2.2.5 实验小鼠海马组织的线粒体功能
        2.2.6 实验小鼠海马组织的线粒体动力学
        2.2.7 实验小鼠海马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
        2.2.8 实验小鼠海马组织的神经炎症水平
    2.3 讨论
    2.4 小结
三、外源性IGF-1对高脂饮食相关认知障碍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伦理学要求
        3.1.2 饲养与分组
        3.1.3 造模与干预
        3.1.4 认知功能的评估
        3.1.5 焦虑与紧张行为的评估
        3.1.6 组织标本的获取
        3.1.7 脑脊液中PEG-IGF-1 浓度的测定
        3.1.8 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
        3.1.9 炎症指标的测定
        3.1.10 线粒体功能指标的测定
        3.1.11 线粒体动力学的测定
        3.1.12 信号通路蛋白的测定
        3.1.13 统计方法的使用
    3.2 结果
        3.2.1 实验小鼠代谢状况评价
        3.2.2 实验小鼠的认知功能
        3.2.3 实验小鼠的焦虑与紧张行为
        3.2.4 验证外源性IGF-1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的可能性
        3.2.5 实验小鼠海马组织中PI3K/Akt/CREB信号通路的存在
        3.2.6 实验小鼠海马组织的线粒体功能
        3.2.7 实验小鼠海马组织的线粒体动力学
        3.2.8 实验小鼠海马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
        3.2.9 实验小鼠海马组织的神经炎症水平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认知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氧化应激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检测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外周血生化指标比较
        2.2.1 对照组各孕期血清TNF-α和8-iso-PGF2α水平的比较
        2.2.2 GDM组各孕期血清TNF-α和8-iso-PGF2α水平的比较
        2.2.3 GDM组与对照组各孕期血清TNF-α、8-iso-PGF2α水平的比较
    2.3 脐血生化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脂代谢在GDM病理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3.2 GDM患者TNF-α显着升高与脂代谢密切相关,且参与GDM发病机制
    3.3 GDM患者8-iso-PGF2α显着升高,且为评价氧化应激的理想指标

(5)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特点及治疗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评估指标:
2 结果
    2.1 脂质代谢紊乱特点:
    2.2 治疗对策:
3 讨论

(6)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GF-β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试剂及仪器
2 方法
    2.1 建立动物模型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标本采集
    2.4 实验指标检测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实验期间动物情况
    3.2 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各组大鼠血糖及HbA1c的影响
    3.3 治疗后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右肾重量的变化
    3.4 治疗后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BUN、Scr的影响
    3.5 治疗后各组大鼠NO、TGF-β1的变化
    3.6 治疗后各组大鼠肾脏PAI-1表达的变化
4 讨论
    4.1 实验初步构思
    4.2 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各组大鼠血糖及HbA1c的影响
    4.3 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右肾重量的影响
    4.4 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BUN、Scr的影响
    4.5 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各组大鼠NO的影响
    4.6 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各组大鼠TGF-β1的影响
    4.7 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各组大鼠PAI-1的影响

(7)有氧运动联合Ala-Gln对2型糖尿病大鼠NAFLD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2型糖尿病
        1.1 2型糖尿病的概念及现状
        1.2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2.1 遗传因素
        1.2.2 肥胖
        1.2.3 氧化应激
        1.2.4 慢性炎症
        1.2.5 胰岛素抵抗
        1.3 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及其机制
        1.3.1 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状况
        1.3.2 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物学机制
        1.3.3 肝脏内脂肪合成与分解平衡被打破
        1.3.4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
        1.3.5 Cidea蛋白
        1.3.6 涉及脂肪合成与代谢的miRNA (miR-122、miR-34a)
    2 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NAFLD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2.1 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NAFLD形成的干预作用
        2.2 有氧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NAFLD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2.2.1 运动对降脂方面的研究
        2.2.2 运动抗氧化和自由基上的作用
    3 ALA-GN对2型糖尿病脂肪肝病形成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3.1 谷氨酰胺的特点及生理功能
        3.2 丙胺酰谷氨酰胺的特点及生理功能
        3.3 丙氨酰谷氨酰胺或谷氨酰胺对2型糖尿病脂肪肝形成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与饲养
        2.2 实验分组与干预方案
        2.3 训练方案
        2.4 实验取材及样本处理
        2.5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6 主要试剂和药品
        2.7 指标测定
        2.7.1 肝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流程
        2.7.2 肝组织透射电镜制作流程
        2.7.3 空腹血糖(FBG)的测定
        2.7.4 肝组织总蛋白测定
        2.7.5 大鼠血清ALT、TG、TC、LDL以及INS含量的测定
        2.7.6 大鼠肝组织中SREBP-1c和Cidea mRNA以及miR-122和miR-34a的测定
        2.7.7 肝组织中MDA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2.7.8 肝组织中GSH含量测定的步骤
        2.8 HOMA-IR的计算
        2.9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血清FBG、INS含量和HOMA-IR变化
        3.1.1 NC和DMC大鼠0周与8周FBG、INS含量和HOMA-IR变化
        3.1.2 各组大鼠8周后血清FBG、INS、HOMA-IR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
        3.2 各组大鼠肝脏HE染色光镜观察
        3.3 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3.4 各组大鼠血清ALT活性及TC、TG、LDL含量变化
        3.4.1 各组大鼠血清ALT活性变化
        3.4.2 各组大鼠血清TC、TG、LDL含量变化
        3.5 各组大鼠肝组织中SREBP-1c和Cidea mRNA以及miR-122、miR-34a表达变化
        3.5.1 NC组和DMC大鼠8周肝组织中SREBP-1c和Cidea mRNA以及miR-122、miR-34a的表达变化
        3.5.2 各组大鼠8周后肝组织中SREBP-1c和Cidea的mRNA表达变化
        3.5.3 各组大鼠8周后肝组织中miR-122,miR- 34a的表达变化
        3.6 各组大鼠血清GLP-1含量以及肝组织中MDA、GSH含量变化
        3.6.1 NC组和DMC大鼠8周肝组织中MDA、GSH含量与血清GLP-1含量变化.
        3.6.2 双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大鼠血清GLP-1含量以及肝组织中MDA、 GSH含量变化
    4 分析与讨论
        4.1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以及有氧运动和Ala-Gln的干预作用
        4.1.1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4.1.2 有氧运动和Ala-Gln对2型糖尿病形成的干预作用
        4.2 2型糖尿病NAFLD的形成以及有氧运动和Ala-Gln的干预作用
        4.3 2型糖尿病NAFLD的形成及其有氧运动和Ala-Gln干预的机制
        4.3.1 血脂代谢
        4.3.2 肝脏中SREBP-1c/Cide信号通路的变化以及miR-122和miR-3 4a的调节作用
        4.3.3 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及其有氧运动和Ala- Gln干预过程中的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8周游泳运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前言
    1 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1.1 糖尿病的定义
        1.2 糖尿病的分型及临床症状
    2 2型糖尿病的发生以及发展
        2.1 代偿期
        2.2 失代偿期
    3 血管内皮的生理功能
        3.1 血管内皮细胞
        3.2 血管内皮的生理功能
    4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4.1 内皮功能障碍
        4.2 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
        4.3 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
        4.4 内皮功能障碍与脑血管病
        4.5 内皮功能障碍与外周动脉硬化
    5 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及其机制
        5.1 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变化与糖尿病
        5.2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糖尿病
        5.3 蛋白激酶 C(PKC)及二脂酰甘油(DAG)与糖尿病
    6 运动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6.1 运动对 vWF 含量的影响
        6.2 运动对 PAI-1 含量的影响
        6.3 运动对 PKC 及 DAG 含量的影响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主要仪器
        1.1.2 实验试剂
        1.2 实验动物与饲养
        1.2.1 实验动物
        1.2.2 环境、饲养
        1.3 实验方法
        1.3.1 2 型糖尿病大鼠的建立
        1.3.2 实验分组
        1.3.3 运动训练方案
        1.3.4 总的实验方案
        1.4 指标的采集与处理
        1.4.1 观察指标
        1.4.2 实验取材
        1.5 指标的检测与方法
        1.5.1 空腹血糖(FPG)的测定
        1.5.2 血清胰岛素(FINS)的测定
        1.5.3 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测定
        1.5.4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测定
        1.5.5 主动脉蛋白激酶 C(PKC)的测定
        1.5.6 主动脉二脂酰甘油(DAG)的测定
        1.6 HOMA-IR 指数计算
        1.7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T2DM 大鼠的一般情况和体重变化
        2.1.1 大鼠的一般情况观察
        2.1.2 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
        2.2 T2DM 大鼠血糖水平的变化
        2.3 T2DM 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的变化
        2.4 T2DM 大鼠胸主动脉血浆 vWF 含量的变化以及 8 周游泳运动的干预作用
        2.5 T2DM 大鼠胸主动脉血浆 PAI-1 含量的变化以及 8 周游泳运动的干预作用
        2.6 T2DM 大鼠胸主动脉 PKC 及 DAG 含量的变化以及 8 周游泳运动的干预作用
    3 讨论
        3.1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3.2 2 型糖尿病大鼠体重(BW)变化及运动的干预作用
        3.3 2 型糖尿病大鼠血糖(FPG)、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及运动的干预作用
        3.4 2 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血浆 vWF、PAI-1 含量的变化及运动的干预作用
        3.5 2 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组织 PKC 活性、DAG 含量的变化及运动的干预作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不同强度的耐力运动对STZ介导的糖尿病大鼠血清NO、eNOS与肾脏PAI-1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材料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1.3 样品采集
    1.4 测试指标与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血清NO、eNOS的影响
    3.2 不同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肾脏PAI-1含量的影响
4 结论

(10)T2DM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择时有氧运动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T2DM 病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机制
        1.2.2 凝血纤溶系统特异性因子的功能
        1.2.3 T2DM 血糖、胰岛素波动的生物节律特征
        1.2.4 择时概念及其应用
2 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SD 大鼠适应性喂养
        2.2.2 膳食干预分组及 T2DM 大鼠模型制备
        2.2.3 T2DM 大鼠实验分组及运动干预
        2.2.4 血样采集
        2.2.5 实验主要用仪器、材料以及药品
    2.3 指标测试
        2.3.1 一般状态观察
        2.3.2 体重记录和计算
        2.3.3 血浆指标的测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择时有氧运动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3.2 择时有氧运动对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3.3 择时有氧运动对大鼠胰岛素(FINS)水平的影响
    3.4 择时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β的影响
    3.5 择时有氧运动对血浆 P-selectin 、TAT、t-PA、PAI-1 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T2DM 大鼠模型建立
    4.2 正常大鼠血糖及 T2DM 大鼠血糖的波动节律
    4.3 择时有氧运动对 T2DM 大鼠体重的影响
    4.4 择时有氧运动对 T2DM 大鼠血糖的影响
    4.5 择时有氧运动对 T2DM 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影响
    4.6 择时有氧运动对 T2DM 大鼠血浆 P-selectin 、TAT、t-PA、PAI-1 水平的影响
        4.6.1 对 T2DM 大鼠血浆 P-selectin 水平的影响
        4.6.2 对 T2DM 大鼠血浆 TAT 水平的影响
        4.6.3 对 T2DM 大鼠血浆 t-PA、PAI-1 水平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对照
致谢

四、糖尿病患者PAI-1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证候特征与益气活血方网络药理学疗效机制探讨[D]. 周雨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干预效果探讨[D]. 张月颖.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IGF-1对肥胖相关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枫.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氧化应激水平分析[J]. 余俊,贾静,曾宇,张婧怡,韦丽杰,王少帅,冯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02)
  • [5]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特点及治疗对策[J]. 郭丹,王福莉,陶黎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9(22)
  • [6]益气养阴、祛瘀化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GF-β1的影响[J]. 贾丽荣,赵印涛,王烨,许佳琳,党晓伟,马秀芬,秦博文,李敬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06)
  • [7]有氧运动联合Ala-Gln对2型糖尿病大鼠NAFLD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海南. 扬州大学, 2018(12)
  • [8]8周游泳运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D]. 黄玫梅. 成都体育学院, 2013(04)
  • [9]不同强度的耐力运动对STZ介导的糖尿病大鼠血清NO、eNOS与肾脏PAI-1表达的影响[J]. 孟艳,林文弢,翁锡全,徐国琴,王仁纲.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 [10]T2DM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择时有氧运动干预作用[D]. 武晓莉. 苏州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糖尿病患者PAI-1异常的机制及治疗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