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博士教育

美国的博士教育

一、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叶晓力[1](2022)在《分流淘汰抑或督促支持:博士生中期考核制度研究——基于一所研究型大学总体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博士生中期考核是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博士生的通行做法,在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诸多大学在博士生教育改革中新增中期考核环节,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加以确立,以期加强博士生培养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专业化。本研究以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例,对该校总体方案和12个学院实施细则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基于中期考核的3个维度剖析博士生中期考核制度:考核目的在于对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实施过程体现了统一规范下的多元变式;结果管理存在严格规定之外的"空间"。基于此,本研究归纳了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与权力逻辑上相关各方的利益博弈、能力与潜力范畴中衡量标准的关键因素,以及分流与淘汰结果下难以回避的两难困局,并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王文礼[2](2022)在《工业4.0背景下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综述》文中指出工业4.0背景下,2016年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所创建数字工业博士项目。该项目在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创新,更加重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输出的是档案袋或论文、出版或合作出版、新技术或新方法、IP安全和利用、技能开发,其目的是培养数字技术领域的未来领导者。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培养模式特点为:重视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直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将学术研究直接应用于商业,重视开展标准化创新创业教育,对博士生资助力度较大,强调培养国际化人才。我国应尽快设立数字工业博士项目,产学研合作培养数字工业博士研究生,改革博士生教育评价方式以促进数字工业发展。

乔锦忠,孙娜[3](2021)在《“双培养”路径对我国科技学术产出的影响——以“C9大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C9大学"2010—2020年31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履历与学术产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过半学者有"双培养"经历,以国内博士+国外博士后类型为主,对国外学术训练存在较强依赖。在国外发达国家攻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术产出质量,提升国际合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高质量、低数量的良性生产方式。随着国外学术训练程度的加深(访学<博士后阶段<博士阶段),学术产出质量与文献国际合作影响力逐次提升,但访学对于学术数量、质量和国际合作能力的提升效应不显着。"国外培养经历"对应用领域学术产出的影响比基础领域更为显着。当前,我国杰出青年群体的学术水平与世界顶尖大学学者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迫切需要形成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的格局。为此,应努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优化高考制度改革,吸引优秀学生学习理工科;提升课程标准的难度,为有兴趣和潜力的学生举办数理特色高中或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等。

曾叶子[4](2021)在《转身非学术职业:博士生毕业归宿选择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博士群体数量的激增,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岗位供应已经无法吸纳大规模的人才供给,大量博士毕业生流失到学术界之外。博士生个体的学术追求、社会就业环境、市场导向以及薪酬等因素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未来的职业选择。在校期间与导师有良好交流、得到高素质专业能力培养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影响选择博士生职业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多要素的、多结构的。

李永刚,方亚丽[5](2021)在《理工科博士生级联指导模式比学徒指导模式更有效吗——基于全国研究生院高校博士生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级联指导模式在大科学时代的初级研究人才培养中日益盛行,我国主要研究型大学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理工科博士生是在级联指导下成长。与传统认知学徒指导模式相比,级联指导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在学术志趣、知识深度理解、研究原创性和问题提出能力等核心科研素养上显着弱于认知学徒指导的效果。不过级联指导中的青年研究者与认知学徒指导中的导师在博士生科研生产力、部分科研认知能力和研究技能等的指导效果上不相上下,实验室合作教师可以有效弥补团队科学研究中导师指导精力稀缺的不足。作为科研后发型国家,博士生培养单位应构建以研究方向为纽带的级联指导模式;增强导师对博士生关键科研能力的直接指导;建立青年研究者参与博士生指导的激励机制;营造自由平等的科研互助文化。

董渊,王任模,钟晓征,刘丽霞,章燕[6](2021)在《博士生教育的链式反应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连续函数近似,给出博士生教育动力学模型,发现其主要规模数据可以用链式反应类似的数学方程描述,符合指数变化规律。定义博士生教育成长指数并根据其取值划分为爆炸式增长、指数衰减和临界振荡三种发展模式。对美国160年来博士学位授予数据、中国40年来在学博士生规模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全球四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60年来博士学位授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链式反应模型具有良好的描述能力,指数函数可以很好地近似主要规模数据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博士生教育不断延续发展并包含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传播传承的基本特征。根据历史数据和本文模型,初步给出四大经济体未来20~30年间博士生教育规模"不容乐观"的预测,美国可能进入"新冠""衰减–恢复"周期,德国可能维持临界振荡甚至进入衰减,日本可能持续衰减,中国有望保持增长。

高玉建,向体燕,陆根书,王玺,周学军[7](2021)在《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基于全国32606名全日制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对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处于良好水平;学术参与、导师指导、课程与教学、过程考核、管理服务等博士生培养环节与情境的有关因素对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具有显着影响。

王亚克,Nurzhanat Ametbek[8](2021)在《土耳其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以中东技术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通过对土耳其博士生培养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中东技术大学博士生招生方式、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要求、考核制度和学位论文要求的现状分析,发现土耳其博士生培养始于20世纪30年代,21世纪快速发展,已形成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严格有效的考核机制、多方合作的指导机制和充足有力的物质保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博士生培养应进一步保障生源质量、强化过程考核、增强合作交流、加强物质保障。

杨佳乐,王传毅[9](2021)在《天道酬勤?不同培养模式下博士生时间投入与学术能力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时间投入对博士生学术能力产出究竟是正向促进还是过犹不及,目前尚缺乏基于大规模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使用2019年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培养模式下,博士生时间投入与学术能力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对全球整体而言,适度的时间投入能够提高博士生的学术能力产出,特别是在双强模式下投入时间越多,学术能力产出越高;但高度时间投入在学徒模式和散养模式下对学术能力产出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在孤独模式下这一促进作用甚至消失。对中国博士生而言,双强模式下时间投入越多,学术能力产出也越高;在学徒模式下只有高度时间投入才会显着促进学术能力产出;但在孤独模式和散养模式下时间投入对学术能力产出没有显着影响。

魏萍,周巍[10](2021)在《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基于存量、增量与结构三维视角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生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2003—2018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构建静态面板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联合作用三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研究生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通过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方式促进了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小。从空间效应看,硕士研究生对本省经济增长发挥了要素积累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省际人才竞争效应,博士研究生主要通过促进本省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率,对外省的创新溢出并不明显。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研究生人力资本的三大效应都十分显着,西部地区在博士研究生的技术模仿效应下赶超中部地区。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研究生扩招规模,注重培养创新型博士和应用型硕士,留住研究生扎根本地从事科研工作,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二、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分流淘汰抑或督促支持:博士生中期考核制度研究——基于一所研究型大学总体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分析框架
三、资料分析与发现
    (一)考核目的:质量保障中的过程监控
    (二)实施过程:统一规范下的多元变式
        1.组织机构设置。
        2.考核时间安排。
        3.内容形式规定。
    (三)结果管理:严格规定之外的“空间”
四、研究反思与建议
    (一)制度与权力:相关各方的利益博弈
    (二)能力与潜力:衡量标准的关键因素
    (三)分流与淘汰:难以回避的两难困局

(2)工业4.0背景下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为什么设置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
    (一) 欧洲高精尖科学技术创新相对乏力
    (二) 欧洲高等教育竞争力相对衰落
    (三) 欧洲工业博士项目运营多年,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 数字工业蓬勃发展需要更多技术领军人才
二、 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培养模式
    (一) 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的核心要素
    (二) 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的创新创业教育
        (1) 四个课程模块:
        (2) 六个月的海外流动
        (3) 6个月的商业发展经验
    (三) 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的逻辑模式
    (四) 数字博士生学院的大学伙伴和企业
    (五) 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所数字中心博士培训中心
    (六) 数字工业博士项目招生方案
    (七) 主题定位
三、 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 重视校企联合培养
    (二) 直接解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 学术研究直接应用于商业
    (四) 重视标准化创新创业教育
    (五) 对博士生资助力度较大
    (六) 强调培养国际化人才
四、 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的启示
    (一) 尽快创建数字工业博士项目
    (二) 产学研合作培养数字工业博士研究生
    (三) 改革博士生教育评价方式

(3)“双培养”路径对我国科技学术产出的影响——以“C9大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
    (二)抽样
    (三)操作性定义
三、研究结果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三类培养方式对学术产出影响的差异比较
    (三)“国外培养经历”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学术产出的影响
    (四)“国外培养经历”对学术产出影响
四、主要结论与讨论
五、政策建议与展望

(4)转身非学术职业:博士生毕业归宿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博士毕业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三维视角
    (一)个体特征方面,性别、学术动机的显着影响
    (二)在校培养环境、导学关系、学术氛围的直接影响
    (三)社会就业环境、市场导向、薪酬水平的普遍影响
二、影响博士生就业的理论阐释
三、结语

(5)理工科博士生级联指导模式比学徒指导模式更有效吗——基于全国研究生院高校博士生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团队的扩张与博士生级联指导模式的兴起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与特征
三、研究发现
    (一)理工科博士生训练中级联指导的程度和特征
    (二)级联指导对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
    (三)级联指导对理工科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影响
    (四)级联指导对理工科博士生科研能力成长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6)博士生教育的链式反应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博士生教育规律探索
二、链式反应:博士生教育动力学模型
    1. 离散迭代模型
    2. 连续时间模型
    3. 链式反应特性分析
    4. 自然对数坐标模型
三、世界四大经济体博士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
    1. 曲折发展:160年美国博士生教育
    2. 快速扩散:40年中国博士生教育
    3. 全球同步变化:四大经济体规模发展对比
四、趋势预测:增长、振荡还是衰减?
    1. 衰减已经开始
    2. 未来不容乐观
五、链式反应模型:一种定量分析探索

(7)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设计
    1. 分析框架
    2. 研究数据
    3. 变量选择与测量
    4. 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1. 博士生培养满意度
    2. 博士生培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1. 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
    2. 博士生参加学术会议次数越多、有出国学习经历、对学业投入程度越大、与导师交流越频繁,其满意度越高
    3. 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培养满意度至关重要
    4. 课程与教学对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具有显着积极影响
    5. 过程考核与管理服务也显着影响博士生培养满意度
    6. 博士生基本特征因素和导师背景因素对博士生培养满意度也有一定影响

(8)土耳其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以中东技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耳其博士生培养的历史演进
    1. 起步阶段:20世纪3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
    2. 规范和确立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3. 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二、土耳其博士生培养模式现状
    1. 招生方式
    2. 培养目标和学习期限
    3. 课程学习
    4. 培养方式
    5. 考核制度
    6. 学位论文
三、土耳其博士生培养模式特点及启示
    1. 科学合理的招生机制,保证生源质量
    2. 严格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发博士生的学习动力
    3. 多方合作的指导机制,注重对博士生的人文关怀
    4. 充足有力的物质保障机制,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条件

(9)天道酬勤?不同培养模式下博士生时间投入与学术能力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设计
    1.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
    2. 变量操作化
三、研究结果
    1. 博士生培养模式的聚类分析
    2. 不同培养模式下博士生的时间投入与能力产出
    3. 博士生时间投入对能力产出的影响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结论
    2. 对策与建议

(10)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基于存量、增量与结构三维视角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机理
    (二)模型构建
        1. 研究生人力资本作为高级生产要素的经济增长机制
        2. 研究生人力资本作为技术进步动力的经济增长机制
        3. 硕士生和博士生作为生产要素来源和技术进步动力的经济增长机制
        4. 研究生流动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
    (三)变量和数据
        1. 变量选择与处理
        2. 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
三、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三)异质性分析
四、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进一步研究
    (一)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回归分析
    (二)空间效应分解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讨论
    (二)对策建议

四、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流淘汰抑或督促支持:博士生中期考核制度研究——基于一所研究型大学总体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 叶晓力. 现代教育科学, 2022(01)
  • [2]工业4.0背景下欧洲数字工业博士项目综述[J]. 王文礼.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2(01)
  • [3]“双培养”路径对我国科技学术产出的影响——以“C9大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例[J]. 乔锦忠,孙娜. 教育研究, 2021(12)
  • [4]转身非学术职业:博士生毕业归宿选择分析[J]. 曾叶子. 大学, 2021(45)
  • [5]理工科博士生级联指导模式比学徒指导模式更有效吗——基于全国研究生院高校博士生的实证研究[J]. 李永刚,方亚丽.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06)
  • [6]博士生教育的链式反应规律[J]. 董渊,王任模,钟晓征,刘丽霞,章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1)
  • [7]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高玉建,向体燕,陆根书,王玺,周学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1)
  • [8]土耳其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以中东技术大学为例[J]. 王亚克,Nurzhanat Ametbek.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1)
  • [9]天道酬勤?不同培养模式下博士生时间投入与学术能力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J]. 杨佳乐,王传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1)
  • [10]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基于存量、增量与结构三维视角的实证分析[J]. 魏萍,周巍.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1)

标签:;  ;  ;  ;  ;  

美国的博士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