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O方法的两个案例及其应用

ITO方法的两个案例及其应用

一、ITO方法及其应用2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刘晖,宋文艳[1](2021)在《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临床特点,并对其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断为IgG4-SC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例系统采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诊疗经过、实验室检查、影像、病理资料。分析临床特征、确诊流程、误诊原因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最小值~P最大值)表示。结果 25例IgG4-SC患者以男性为多见(21例,84%),平均年龄(57.61±9.73)岁,首发症状常见皮肤黄染和/或尿黄(18例,78.26%)、乏力(9例,39.13%)等。影像学分类:Ⅰ型16例(64%);Ⅱa型0例,Ⅱb型4例(16%);Ⅲ型1例(4%);Ⅳ型4例(16%),合并胰腺受累最多见(22例,88%)。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2周内TBil平均下降67.48%。确诊的22例患者中,门诊拟诊"胆胰系统占位" 15例(68.18%),拟诊"梗阻性黄疸"5例(22.73%)。早期认识IgG4-SC疾病是通过术后病理,随后影像医师逐渐认识,最后通过多学科会诊方式使更多临床医生认识该病,患者得以更早确诊。结论对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临床医生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尤其是影像学特点,对IgG4-SC进行鉴别。影像科、病理科、多学科会诊方式在帮助临床医师认识疾病、确定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张凤艳[2](2021)在《能谱CT定量分析及影像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甲状腺乳头状癌CT诊断的多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多种CT征象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且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2人,共101枚甲状腺结节,包括49枚甲状腺乳头状癌、52枚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在所有结节中分析并记录以下8种CT表现,包括结节位置、大小、形态、微小钙化、囊性改变、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及增强后病变模糊征。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的独立危险因素征象,并计算单征象及多征象联合在PTC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微小钙化、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增强后病变模糊征四种CT征象在PTC与NG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及增强后病变模糊征均与PTC有关,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27.374(95%CI 5.871127.636)、28.587(95%CI4.139197.460)和4.315(95%CI 0.85821.694)。单一CT征象来判断PTC灵敏度最高的是不规则低密度环征,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分别为87.8%,92.3%,90%,0.80,11.4。特异度最高的为边缘缺损征,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分别为75.5%,96.2%,86.1%,0.72,19.9。通过三种征象联合模型对PTC进行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分别为87.8%,94.2%,91.1%,0.82,15.1。结论: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及增强后病变模糊征在PT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多种征象联合可以进一步提高PTC诊断的准确性。第二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和CT检查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性评价超声、CT及其联合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检索Medline(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使用超声和CT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主要结果为基于颈水平或基于患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s,DORs)。次要结果是基于中央区和外侧区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DORs。结果:1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括6167例患者,11601枚颈部淋巴结。基于颈水平分析,得出超声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是0.35(95%CI 0.34-0.37),0.95(95%CI 0.94-0.95),13.94(95%CI 9.34-20.82),CT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是0.46(95%CI 0.44-0.47),0.88(95%CI 0.87-0.89),7.24(95%CI 5.46-9.62),超声和CT联合检查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为0.51(95%CI 0.49-0.52),0.85(95%CI 0.84-0.86),6.01(95%CI 3.84-9.40)。基于患者的分析中得到的超声检查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是0.41(95%CI 0.36-0.46),0.92(95%CI 0.89-0.94),7.56(95%CI 4.08-14.01),CT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DORs分别是0.49(95%CI 0.44-0.54),0.91(95%CI 0.89-0.94),9.40(95%CI 5.79-15.27),超声和CT联合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为0.64(95%CI 0.57-0.71),0.83(95%CI 0.77-0.88),8.59(95%CI 5.37-13.7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术前CT在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起到了对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作用,尤其是外侧区和基于患者的分析。CT和超声检查都可以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有效影像技术。第三部分光谱CT定量参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常规CT形态学参数术前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术前行颈部光谱双能量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PTC者,根据淋巴结选取标准,选取相应颈水平轴位短径>5mm的淋巴结。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将其分为三组,其中34例PTC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95枚(组1),非转移淋巴结55枚(组2)。16例PTC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63枚(组3)。另选取甲状腺良性病变15例作为良性增生组,淋巴结73枚(组4)。分析各组淋巴结常规CT形态学特点并比较平扫、动脉期、静脉期PTC转移、非转移性淋巴结及良性病变淋巴结的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值(Z-effective normalized,Zeff-N)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得出转移淋巴结NIC、λHU及Zeff-N值临界值及其诊断效能,并与形态学参数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1、PTC中转移淋巴结动脉期和静脉期测得的光谱曲线斜率(λHU)、标准化碘浓度(NIC)和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Zeff-N)均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2、检测转移淋巴结的最佳参数为动脉期λHU和动脉期NIC,当动脉期λHU>2.945时,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0.811,0.906,0.875,0.855,0.717;当动脉期NIC>0.215时,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0.642,0.966,0.939,0.769,0.608。与形态学分析相比,动脉期λHU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811 vs.0.789),动脉期NIC具有明显增高的特异性(0.966 vs.0.521)。结论:光谱成像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第四部分CT影像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研究目的:评价影像组学特征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性能;探讨结合影像组学、CT主观诊断及临床危险因素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147例纳入本研究,所有PTC均为单发病灶,按7:3的比例随机分组(训练队列:n=103例;验证队列:n=44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并发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腺瘤(Thyroid adenoma,TA)、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等临床资料。依据手术病理分为淋巴结(Lymph Node,LN)转移组和未转移组。2、由三名分别从事头颈影像诊断3年、7年及15年的医师根据CT征象独立评估PTC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有转移,可疑转移和无转移三类。3、应用ITK-SNAP软件手动逐层勾画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PTC癌灶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基于高通量、多层次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一阶强度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高维小波特征,各期851个组学特征,每例病人共计2553个组学特征)。通过采用上采样,Z-score和均数标准化及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筛选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多元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方法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CT主观诊断模型及联合模型,比较各模型的诊断效能。4、结合影像组学特征、CT主观诊断及临床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列线图(Nomogram)。采用校正曲线评估诺模图。采用决策曲线比较各预测模型在临床诊断中的预期受益。结果:1、一般资料及病灶特征:年龄、部位、包膜侵犯、前后径、左右径、纵横比、CT诊断1(15年经验医师)及CT诊断2(7年经验医师)在PTC患者LN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520、7.554、15.650、18.693、15.506、13.924、30.093、11.552,P均<0.05)。采用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构建3种临床模型。2、影像组学模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预测性能良好(训练和验证队列,P<0.01)。在验证组中,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三期组合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医师的主观诊断(AUC,0.788,0.788,0.783,0.792vs.0.765)。组学与临床联合模型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优于医师主观诊断及其他临床模型(AUC,0.848 vs.0.765,0.735,0.71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CT诊断1、年龄、前后径、纵横比是PT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优势比分别为1.455、-1.301、2.544、1.456,P均<0.01),由此构建临床列线图。4、预测模型示:在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中添加影像组学特征后提高了训练组中的预测效能(AUC由0.857提高至0.907);在验证组中得到了证实(AUC由0.783提高至0.835)。两个队列中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比较吻合。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联合模型在预测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方面提供了最大的诊断收益。结论:影像组学与临床因素联合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放射科医师;在临床列线图中添加了影像组学特征提高了PTC患者颈部LN转移的术前预测效能,CT影像组学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提供了潜在无创的技术方法。

李昌任[3](2021)在《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经皮脊柱内镜后路椎管减压术与开放椎管后壁切除术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内镜后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osterior 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PE-ULBD)与开放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OLF)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手术治疗的单节段TO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和开放组,内镜组应用局麻下PE-ULBD(n=16),开放组应用全麻下椎管后壁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n=14)。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病程、随访时间、病变节段、Sato分型、是否合并硬膜骨化、有无MRI T2像髓内高信号、CT横断面椎管面积残余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m JOA)和Nurick分级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根据术前和术后m JOA评分计算Hirabayashi改善率及优良率,于出院当日采用患者满意度指数评估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程度。结果:开放组失访1例,余29例患者获得平均18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病程、随访时间、病变节段、Sato分型、是否合并硬膜骨化、MRI T2像髓内高信号、CT横断面椎管面积残余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和MRI显示,所有手术节段减压充分。手术时间内镜组(159.25±34.89)min与开放组(139.92±16.2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内镜组(79.31±33.86)ml少于开放组(354.23±95.60)ml,术后下地时间内镜组(11.75±2.77)小时短于开放组(125.54±36.86)小时,住院时间内镜组(7.44±1.75)天短于开放组(13.85±4.22)天,住院费用内镜组(32089.43±1619.26)元低于开放组(48019.85±8611.3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镜组与开放组末次随访m 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分别为8.06±1.81分vs 5.06±2.29分,8.54±1.45分vs 5.85±1.41分,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改善率为(54.78±17.75)%,优良率为62.50%,开放组改善率为(55.92±19.29)%,优良率为69.2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Nurick分级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内镜组较开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内镜组短暂性肋间神经痛1例(6.25%),开放组无肋间神经痛发生。内镜组4例硬膜缺损,均为合并硬膜骨化并且术中切除者,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开放组4例硬膜缺损,其中3例为合并硬膜骨化且术中切除术者,另1例为合并硬膜粘连者,在分离硬膜和TOLF时出现硬膜缺损,4例(30.77%)术后均出现脑脊液漏,两组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脊髓损伤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1经皮脊柱内镜后路椎管减压术治疗单节段TOLF与开放椎管后壁切除术疗效相当,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主观满意度高等优势。2经皮脊柱内镜在持续水介质下的手术操作和内镜下的放大作用,不仅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而且类似于显微镜下手术,提升了手术操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有助于降低脊髓损伤的风险。3融合型或结节型TOLF,以及TOLF合并硬膜骨化不是经皮脊柱内镜的手术禁忌,反而内镜手术减压切除骨化硬膜不仅可规避脑脊液漏的风险,而且不会增加脊髓损伤的发生率。

刘琦[4](2021)在《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神经精神狼疮致病变异及其致病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病机制复杂,可通过脑屏障的破坏、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细胞和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等机制导致神经系统各个解剖部位的损伤,因此临床异质性高,诊治难度大。其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方案优化仍面临很大挑战。对于很多复杂疾病,罕见变异比常见变异具有更高的遗传效力,并有助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策略。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是目前用于发现复杂疾病罕见变异的最有效技术之一。对核心家系进行WES分析可以降低数据分析难度并提高变异致病性的证据级别。SLE的许多易感基因集中在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密切相关的通路上,提示发病机制与该通路密切相关。活化的NF-κB通过导致骨髓内自身反应性T、B细胞清除障碍、树突状细胞自发成熟和活化、促炎因子释放以及外周淋巴细胞活化等参与SLE的发病。同时NF-κB通路也是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重要的炎症通路之一。人类肿瘤坏死因子-α 诱导蛋白 3(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ed protein 3,TNFAIP3),又称A20蛋白,对NF-κB通路上的若干分子进行泛素化调节,是NF-κB信号级联系统重要的负向调节蛋白。TNFAIP3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SLE相关。最近的研究发现生殖细胞TNFAIP3功能缺失突变可以导致一系列自身免疫病或自身炎症性疾病,这类疾病被称为A20单倍体剂量不足。研究目的1.利用WES在一个NPSLE核心家系中筛选致病变异。2.进行TNFAIP3(c.1 806delG)的致病机制研究。研究方法1.采集一例表型罕见的神经精神狼疮核心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DNA进行WES分析,筛选致病变异,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2.收集先证者及对照者的外周血,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lear cells,PBMCs)中 A20 蛋白和 NF-κB 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受到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前后的表达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 NF-κB下游细胞因子受到TNF-α刺激前后的相对表达水平。3.根据先证者的突变位点构建突变型TNFAIP3表达载体。分别将空载体、野生型和突变型TNFAIP3载体转染到人胚胎肾293T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T cells,HEK293T),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突变蛋白的去泛素化功能。将以上载体分别转染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人星形胶质细胞(normal human astrocytes,NHA)和人小胶质细胞HM06,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研究该突变对神经系统的致病机制。研究结果1.一个NPSLE核心家系致病变异TNFAIP3(c.1 806delG)的发现先证者是1名36岁的女性,NPSLE病情反复发作且表型罕见,因此对其所在核心家系进行WES。对初步过滤得到的有害变异,应用隐性遗传的复合杂合模型和显性遗传的新发突变模型,结合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变异的致病效应,以及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制定的序列变异分类标准,筛选出可能的致病变异TNFAIP3(c.1806delG)。这一新发突变导致重要功能区ZnF4 motif的开放阅读框位移,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形成一截短的A20蛋白p.T602fs*95。Sanger测序证实家系中该变异与表型共分离。2.TNFAIP3(c.1 806delG)的致病机制研究首先,为明确突变蛋白在先证者体内的表达情况,我们采集了先证者及2例正常对照者的PBMCs。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先证者外周血T细胞及单核细胞中野生型A20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者;先证者外周血T细胞及单核细胞中突变型A20蛋白表达高于野生型A20蛋白。其次,通过将构建的TNFAIP3(c.1806delG)表达载体及K63连接泛素载体共转染到HEK293T并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我们证实了突变型A20蛋白的去泛素化功能受损。然后,为探索TNFAIP3(c.1806delG)对外周血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应用Western Blot发现先证者T细胞及单核细胞NF-κB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并更容易被TNF-α刺激活化;RT-PCR结果显示先证者PBMCs中NF-κB下游炎症因子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神经精神症状的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且在TNF-α刺激后进一步升高。这些结果表明TNFAIP3(c.1806delG)使外周血免疫细胞NF-κB通路活化并促炎因子分泌增多。最后,本研究对TNFAIP3(c.1806delG)在神经免疫中的致病机制进行探索。在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系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突变型TNFAIP3载体的HUVEC在受到TNF-α刺激后NF-κB通路明显激活,紧密连接和粘附连接蛋白表达降低;RT-PCR结果显示,转染突变型TNFAIP3载体的NHA受到TNF-α刺激后促炎因子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转染突变型TNFAIP3载体的HMO6中,RT-PCR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促炎因子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这些结果说明TNEAIP3(c.1806delG)通过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及中枢神经系统固有免疫细胞的活化状态对神经系统发挥致病作用。创新性和意义本研究在一个表型罕见的NPSLE家系中发现了 TNFAIP3(c.1806delG)这一致病变异,初步探索了它在系统性免疫和神经免疫中发挥的作用,发现了该突变通过激活外周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固有免疫细胞、破坏血-脑屏障等多个环节导致NPSLE的致病机制,为个体化治疗和NPSLE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刘文东[5](2021)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开始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因肝门部胆管癌而行腹腔镜或开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旨在评价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其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自2015年3月至2021年4月的30例因肝门部胆管癌而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与开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组(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R0切除率、携带胃管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肝功能变化、住院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病人围手术期均无死亡。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术前肝功能水平、Bismuth-Corlette分型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分别完成腹腔镜和开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开腹组(10.71±4.92cm vs 24.625±2.1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R0切除率、携带胃管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13.29±4.14天vs 17.50±4.69天),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围手术期肝功能变化及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与开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相当的,但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具有腹壁切口小、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在完善的术前评估、适当的病例选择下,肝门部胆管癌可以作为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尤莎莎[6](2021)在《47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同时分析西达本胺治疗PTCL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索西达本胺联合使用的新组合方案,为PTCL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诊治的47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发病时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有无B症状、IPI评分,病理类型,骨髓有无累及,其他受累部位;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计数(HB)、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Ki-67%;其他资料包括治疗方案(化疗方案、西达本胺治疗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生存状态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7例PTCL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2.6:1,中位发病年龄61岁。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KTL)14例(29.7%);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13例(27.7%);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12例(25.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4例(8.5%);肝脾T细胞淋巴瘤2例(4.3%);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1例(2.1%);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呈TFH表型1例(2.1%)。WBC计数下降10例(21.3%),HB计数下降26例(55.3%),PLT 计数下降 17 例(36.2%);LDH 升高 26 例(55.32%),β2-MG升高的39例(82.98%),Ki-67>25%的34例(72.34%)。单纯结内受累患者7例(14.9%),单纯结外受累患者12例(25.5%),结内外同时受累患者28例(59.6%)。2.47例患者短期疗效评价,CR 11例,PR 14例,客观缓解率(ORR)53.2%,疾病控制率(DCR)72.3%。14 例 ENKTL 患者 ORR 78.6%,DCR 85.7%;13例 PTCL-NOS 患者 ORR 53.8%,DCR 76.9%;12 例 AITL 患者 ORR 33.3%,DCR 58.3%。经卡方检验,近期疗效ORR与不同病理类型并无明显相关性(X2=5.43,P=0.066)。3.47例患者中3例患者未接受治疗,2例患者采用西达本胺单药一线治疗。一线治疗采用CHOP/CHOP样方案25例,ORR 48.0%。采用GELOX方案6例,ORR 83.3%。采用 GEMOX方案 3 例,ORR 100%。采用 GDP方案4 例,ORR0.0%。采用SMILE方案2例,采用Hyper-CVAD方案1例,采用DICE方案1例。经卡方检验,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后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X2=11.635,P=0.019)。此外,共有9例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CR6例,PR1例。4.24例使用西达本胺治疗的PTCL患者中,ORR 45.8%。5例患者接受西达本胺单药治疗,ORR 60.0%。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19例,ORR 47.4%。中位OS 29.5个月(2-170个月)。截止当前,24例PTCL患者存活15例。24例使用西达本胺治疗患者的OS与23例未使用西达本胺治疗患者的OS相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91)。5.截至研究终止时间,47例患者中死亡17例,存活30例。中位PFS 210天(13天-5194天),中位OS31个月(1个月-170个月)。根据K-M生存曲线分析,估计1年PFS和OS分别为67.7%、74.5%,估计5年PFS和OS分别是54.4%、60.7%。6.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偏低、贫血、血小板偏低)、β2-MG升高、IPI评分、骨髓累及、病理类型、一线治疗是否缓解是影响PTCL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血、IPI评分、病理类型、一线治疗是否缓解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1.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临床上以ENKTL、PTCL-NOS、AITL三种病理类型最常见。男性发病人数居多,发病年龄晚(中位发病年龄61岁)。2.不同病理亚型缓解率差异大,CHOP/CHOP样方案是目前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但总体疗效一般。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亦未显示出优越性,联合干细胞移植或可进一步改善预后。3.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PTCL患者疗效尚佳,耐受性良好;且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的新组合方案可能可以为PTCL患者带来更大获益。4.多因素分析显示,贫血、IPI评分、病理类型、一线治疗是否缓解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马帅[7](2021)在《吲哚菁绿在胃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术前体重指数和可切除胃癌预后的关系、类器官模型在胃印戒细胞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吲哚菁绿导航胃癌腹腔镜手术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目的:目前吲哚菁绿在胃癌腹腔镜或机器人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中已有一定应用,然而有关吲哚菁绿引导区域淋巴结清扫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为明确应用吲哚菁绿示踪区域淋巴结时能否增加淋巴结获检数,提高手术的根治性,我们进行本项回顾性研究,旨在分析探索吲哚菁绿在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手术中示踪清扫区域淋巴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单个治疗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手术记录中是否应用了吲哚菁绿,将入组病例分为吲哚菁绿组和常规手术组。(1)通过病历系统收集临床病理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ASA评分、手术方式、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是否有脉管瘤栓、是否有神经侵犯、TNM病理分期;(2)根据手术记录和病历记录,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电话随访结合病历系统记录术后30天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3)根据术后病理报告,记录淋巴结清扫总数以及各站清扫数、清扫淋巴结中的转移淋巴结总数以及各站转移淋巴结的数,比较两组数据,并计算非符合率;(4)吲哚菁绿组病例中记录显示荧光和未显示荧光的淋巴结总数,并记录上述指标中各自转移淋巴结的个数,计算吲哚菁绿显示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结果:(1)最终共128例胃癌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吲哚菁绿组52人,常规手术组76人,两组各临床病理特征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吲哚菁绿组和常规手术组在手术时间(182.0±45.7min vs 179.5±48.6min,P=0.772)、术中出血(101.2±176.2ml vs 88.6±93.8ml,P=0.600)、术后发热时间(2.3±1.3dvs2.8±3.1d,P=0.139)、首次排气时间(3.5±0.9d vs 3.7±1.1d,P=0.139)、术后住院时间(7.3±2.3d vs 8.4±4.4d,P=0.127)及术后30d内并发症发生率(2/52 vs 8/76,P=0.167)方面无统计学差异;(3)吲哚菁绿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多于常规手术组(中位数46.5 vs 34,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加主要体现在第7-12组(中位数15vs 10,P<0.001)淋巴结。吲哚菁绿组在第4sb和第7组的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常规手术组;对于需进行D2淋巴结清扫的病例,应用吲哚菁绿增加第11+12组淋巴结的清扫数。应用吲哚菁绿没有增加转移淋巴结的清扫数;(5)和常规手术组比较,应用吲哚菁绿未降低整体淋巴结检取的非符合率,但在BMI≥25kg/m2的亚组分析中,吲哚菁绿组降低了淋巴结检取的非符合率;(6)整体的淋巴结显影率为88.3%,吲哚菁绿显示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为85.0%,假阴性率为15.0%,特异度为11.2%,假阳性率为88.8%,吲哚菁绿不是转移淋巴结特异性的示踪剂。结论:吲哚菁绿应用安全,区域淋巴结的显影效率较高,和常规手术相比,可提高淋巴结的获检总数。吲哚菁绿应用于超重病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可能会降低淋巴结检取的非符合率。吲哚菁绿不是转移淋巴结特异性示踪剂,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仍需严格按照指南作规定范围的淋巴结清扫。第二部分术前体重指数与可切除胃癌患者远期预后研究目的:已有文献表明胃癌患者的远期不良预后与术前的营养不良状况有关,也有文献表明其与肥胖相关,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胃癌长期生存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我们进行本项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自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526例可切除胃癌患者。根据其术前BMI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低BMI组,<18.5kg/m2),B 组(正常 BMI 组,18.5-24.9kg/m2),C 组(超重组,25-29.9kg/m2)以及D组(肥胖组,≥30kg/m2)。(1)通过病历系统收集临床病理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术前体重减轻、身高和体重、术前糖尿病合并情况、肿瘤位置、肿瘤最大直径、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是否有脉管瘤栓、是否有神经侵犯、淋巴结清扫总数、清扫淋巴结中的转移数、TNM病理分期、术后30天内手术相关并发症。通过电话随访同时结合门诊病历系统获取生存信息;(2)根据临床病理信息和生存情况进行生存分析,并针对各临床病理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术前体重减轻>5%原体重的人群比例在A组(31.1%)中最多,随BMI的升高各组中术前体重减轻>5%的病例越少。术前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在D组(19.6%)中最高,随BMI的降低各组中糖尿病病例占比也降低。胃上部1/3癌的比例在D组(41.1%)中最高,随BMI的降低各组胃上部1/3癌的比例也降低。(2)术后30天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A组9.2%,B组13.7%,C组14.0%,D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随BMI的增加,各组并发症发生率也增加。(3)各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A组66.4%,B组75.0%,C组77.1%,D组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组间对比发现A组5年生存率低于C组(P=0.008),也低于D组(P=0.031)。对其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BMI<18.5kg/m2为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558,95%CI:1.125-2.158,P=0.008)。高BMI不是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BMI是可切除胃癌的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BMI不是。高BMI可能增加围手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第三部分可应用于药物筛选试验的胃印戒细胞癌类器官模型建立目的:目前胃癌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印戒细胞癌的比例仍有上升趋势。对于进展期胃癌而言,印戒细胞癌和不良预后有相关性。胃印戒细胞癌患者能否从新辅助化疗或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目前仍有争议。目前已有研究成功建立了胃癌类器官模型,并成为研究胃癌发病机制、检验药物敏感性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暂无胃印戒细胞癌特殊类型的类器官模型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构建胃印戒细胞癌体外类器官培养的实验方法,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个体化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1)纳入2020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住院病例,实验组为胃印戒细胞癌(胃印戒细胞癌成分>50%),对照组为胃低分化腺癌(且不能含印戒细胞癌成分),手术完成后于标本上取材肿瘤组织,进行类器官培养;(2)对建模成功的类器官进行鉴定:将培养成功的类器官制作切片并染色,与其来源的肿瘤组织的H&E切片及免疫组化进行比对,确定类器官与来源组织的形态学一致性;(3)将培养成功的类器官与其来源的肿瘤组织送检,进行外显子测序,对比拷贝数变异和单核苷酸变异,确定类器官和来源组织的同源性;(4)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类器官以不同浓度的抗肿瘤药物处理,测定细胞活性,计算IC50值。结果:(1)本实验共收集33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类器官模型建立成功12例,其中印戒细胞癌共11例,类器官模型建立成功7例;(2)胃癌类器官和其来源组织通过H&E切片及免疫组化进行比对,形态学一致性较好;(3)建模成功的胃癌类器官和其来源的肿瘤组织经外显子测序,两者拷贝数变异和单核苷酸变异上有极大的相似性,两者具有同源性。(4)实验组和对照组类器官进行药敏试验,试验重复性好。在所检测样本中,印戒细胞癌类器官应用氟尿嘧啶和紫杉醇的IC50值大于对照组,在多西他赛组中IC50值小于对照组。该类器官模型可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胃印戒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该模型能够完成药物敏感性检测。该模型具有在临床应用检测药物敏感性的潜力,然而其对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能力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李述源[8](2021)在《关于中上部胃癌腹腔镜下胰后入路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中上部胃癌腹腔镜下胰后入路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相比D2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初步探索脾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于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开展的314例腹腔镜中上部胃癌D2根治术患者。根据是否行胰后入路脾门淋巴结清扫分为D2+10组(n=77)和D2组(n=237)。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2匹配,分析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D2+10组根据脾门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阴性组(n=69)和阳性组(n=8),针对Borrmann分型、p T分期、p TNM分期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最后纳入203例患者,其中D2+10组72例(n=72),D2组131例(n=131)。其中胃癌Ⅰ期53例,Ⅱ期44例,Ⅲ期106例,占52.2%。配比后两组在性别、年龄、BMI、p T分期、p N分期、p TNM分期等基线资料方面无显着统计学差异。配比后,D2+10组(n=77)淋巴结清扫数目中位数为48枚,多于D2组(P<0.05),手术时间较D2组更长(P<0.05),在术中总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淋巴结转移数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并发症上,两组在脾血管出血、胰腺损伤、脾损伤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配比后D2+10组术后总并发症10例(13.9%),相比D2组在吻合口出血、腹腔出血、吻合口瘘、乳糜瘘、十二指肠残端瘘、肠梗阻、腹腔感染、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上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77例行腹腔镜下胰后入路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中,p T1期中上部胃癌11例,进展期脾门淋巴结转移率为12.1%。No.10阳性组8例,其中肿瘤位于小弯侧6例,Borrmann分型Ⅲ-Ⅳ型7例,p T分期均为p T3-4期,p TNM分期方面ⅢB期5例,ⅢC期3例。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是脾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OR:17.150,95%CI:1.980-148.542)。结论:在中上部胃癌中腹腔镜下胰后入路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相比腹腔镜下标准D2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延长,但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多,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是安全、可行的。脾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Borrmann分型多为Ⅲ-Ⅳ型。

章含昀[9](2021)在《胃癌同时性肝转移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比较临床上针对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采用的两种不同治疗模式,探究胃癌同时性肝转移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为规范化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临床研究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设为转化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其中转化治疗组为11例具备转化条件的病人,在多学科诊疗指导下,先行化疗转化,待具有手术条件后行胃癌治愈性手术(R0或R1),术后继续化疗;单纯手术组13例患者行胃癌切除术(R0或R1)+术后化疗。观察指标:(1)转化治疗组患者术前化疗疗效评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2)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清除度)及术后表现(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3)两组患者的随访及生存情况比较。(4)影响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因素分析。采用微信、电话、信件及门诊等方式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转化治疗组记录的生存时间自第一次化疗开始,单纯手术组记录的生存时间自患者手术之日算起,结束时间为本次随访时间或死亡时间。两组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20年8月。本研究方法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分析比较使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转化治疗组术前化疗疗效评估:11例患者中有7例肝转移灶消失,2例患者肝转移灶大部分消失,2例患者疾病稳定,无疾病进展病例,没有化疗相关死亡病例。通过术前化疗,8例患者获得降期,降期率为72.73%(8/11),患者增强CT下的T分期准确率为81.82%(9/11),N分期的准确率为63.64%(7/11)。MDT评估疗效的有效缓解率与病理学评估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转化治疗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11例患者中10例为根治性全胃切除+食道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近端胃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每例病人平均清扫淋巴结检获量21.00枚,其中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3.81%(55/231)。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04.09min、124.55ml及8.82d。9例患者为R0切除,2例患者为R1切除。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并发症。(3)单纯手术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13例患者中10例为根治性全胃切除+食道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包括4例联合肝转移灶切除),3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其中2例为近端胃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为毕罗Ⅱ氏吻合术,每例病人平均清扫淋巴结20.54枚,其中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2.10%(59/267)。每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14.85min、105.38ml及8.46d。4例患者为R0切除,9例患者为R1切除。13例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顺利痊愈出院。(4)两组患者的随访与生存情况比较: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0(37~67)个月。转化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7.27%及7.69%,生存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R0切除13例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为30.77%,R1切除11例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为0.00%,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5)影响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化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患者的T分期(≤4a/4b)、N分期(≤2/3)、D2淋巴结(阴性/阳性)、手术分组(转化治疗组/单纯手术组)及肿瘤根治程度(R0/R1)是影响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P=0.001,0.019,0.027,0.033,0.001,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手术根治程度为R1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3,P<0.05)。结论胃癌同时性肝转移转化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1切除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自栋[10](2021)在《非HIV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非HIV感染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8例非HIV感染PCP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合并症、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总结讨论患者临床特征。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5.4±13.6)岁,肾脏疾病(57.1%)、自身免疫性疾病(21.4%)和血液系统疾病(14.3%)多见。发病时间中位数为7天(IQR:4.25~10)。临床表现以发热(82.1%)、呼吸困难(78.6%)、咳嗽(53.6%)最为常见,胸痛(7.1%)症状相对少见。胸部影像学特征以斑片状密度增高影(78.6%)、弥漫性磨玻璃影(42.9%)和小叶间隔增厚(35.7%)最为常见,而实变影(17.9%)、肺气囊(25%)和气胸及纵膈气肿(3.6%)相对少见。28例患者中G试验阳性10例(35.7%),中位数212.3pg/ml(IQR:146.7~307.7),另外18例中的14例(50%)患者入院后1-2周内复查G试验结果均不同程度升高,中位数117.2 pg/ml(IQR:42.1~210.4)。LDH升高26例(92.9%),中位数482U/L(IQR:371.5~672.25)。16例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只有18.8%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小于正常低限。28例患者入院血常规结果中,92.9%的患者总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低限、89.3%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低限。17例患者进行了免疫球蛋白亚类分析,47%的患者免疫球蛋白Ig G和(或)Ig M水平低于正常低限。28例患者中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21例(75%),其中7例(25%)同时合并EB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11例(39.3%),其中痰细菌培养阳性6例(21.4%)。常见的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4例(14.2%)、铜绿假单胞菌4例(14.2%)、肺炎克雷伯菌3例(10.7%)、鲍曼不动杆菌2例(7.1%)、肺炎链球菌2例(7.1%)、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3.6%)。28例PCP患者均通过肺泡灌洗液进行m NGS检出伊氏肺孢子菌确诊,伊氏肺孢子菌核酸序列数为400~3000000拷贝/ml,中位数为40000(IQR:4000~500000)。17例(60.7%)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死亡1例(3.6%),自动出院10例(35.7%),随访所有自动出院患者均在1周内死亡,总体死亡率39.3%。27例患者使用SMZ/TMP口服治疗,2例患者因肾功能不全,依据肌酐清除率调整了SMZ/TMP治疗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例为胃肠道反应,1例为白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SMZ/TMP联合卡泊芬净、克林霉素治疗11例,好转9例(81.8%);SMZ/TMP联合米卡芬净、克林霉素治疗3例,好转2例(66.7%);SMZ/TMP联合卡泊芬净治疗5例,治疗好转3例(60%);SMZ/TMP联合米卡芬净治疗2例,好转1例(50%);SMZ/TMP单药治疗4例,好转2例(50%)。10例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包括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治疗失败7例、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失败1例和鼻导管氧疗失败的2例患者,插管患者治疗最后4例(40%)救治成功;单独使用NIV治疗2例患者,1例(50%)救治成功;单独使用HFNC治疗7例患者,5例(71.4%)救治成功;单独使用鼻导管吸氧治疗8例,6例(75%)救治成功。结论:非HIV感染PCP好发于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且疾病进展往往较快,容易合并其他细菌及病毒感染,导致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m NGS技术可以用来明确肺孢子菌感染,有助于早期诊断。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或重症PCP患者需要联合用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对于PCP患者的呼吸支持,早期HFNC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二、ITO方法及其应用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TO方法及其应用2例(论文提纲范文)

(2)能谱CT定量分析及影像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 CT 诊断的多因素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及病灶特征
        2.2 影像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2.3 影像学特征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3 讨论
        3.1 概述
        3.2 边缘缺损征病理基础及影像表现
        3.3 增强后模糊征病理基础及影像表现
        3.4 低密度环征病理基础及影像表现
        3.5 不足之处及展望
    4 结论
第二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和CT检查的Meta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结局指标
        1.4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特点
        2.2 超声和CT在颈水平分析中诊断的准确性
        2.3 超声和CT在基于患者的分析中诊断的准确性
    3 讨论
        3.1 主要结果及意义
        3.2 优势及不足之处
    4 结论
第三部分 光谱CT定量参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淋巴结的选取及分组
        1.3 CT扫描参数
        1.4 图像分析与处理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病灶特征
        2.2 良恶性淋巴结CT形态学比较
        2.3 良恶性淋巴结CT形态学诊断效能
        2.4 良性淋巴结各组间能谱定量参数比较
        2.5 良恶性淋巴结能谱定量参数比较
        2.6 PTC中良恶性淋巴结能谱定量参数诊断性能
        2.7 CT形态学及能谱定量参数诊断性能比较
    3 讨论
        3.1 能谱CT的发展及光谱CT优势
        3.2 CT形态学诊断性能分析
        3.3 光谱CT能谱曲线诊断性能分析
        3.4 光谱CT碘浓度诊断性能分析
        3.5 光谱CT有效原子序数值诊断性能分析
        3.6 光谱CT各参数在良性淋巴结中的比较及分析
        3.7 不足之处
    4 结论
第四部分 CT影像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CT扫描参数
        1.3 原发灶一般形态学特征
        1.4 CT征象对LN转移的判断
        1.5 感兴趣区病灶分割及特征提取
        1.6 特征筛选降维
        1.7 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8 统计分析
        1.9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病灶特征
        2.2 临床模型构建
        2.3 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
        2.4 临床模型、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比较
        2.5 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性能的可视化
    3 讨论
        3.1 影像组学概述
        3.2 影像组学在甲状腺肿瘤应用中的流程
        3.3 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分析
        3.4 影像组学模型性能的可视化
        3.5 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T 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经皮脊柱内镜后路椎管减压术与开放椎管后壁切除术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胸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神经精神狼疮致病变异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主要试剂及来源
主要仪器设备
中文部分
    第一部分 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一神经精神狼疮病例的致病变异
        前言
        1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神经精神狼疮的现状与挑战
        2 复杂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样本
        2 实验方法
        2.1 样本采集
        2.2 基因组DNA提取
        2.3 WES和数据处理流程
        2.4 根据遗传模型及表型特点进行变异筛选
        2.5 引物设计
        2.6 PCR扩增
        2.7 琼脂糖凝胶电泳
        2.8 PCR产物Sanger测序及结果分析
        结果
        1 先证者临床资料
        2 核心家系基本情况
        3 WES及数据分析结果
        4 Sanger测序验证TNFAIP3变异与表型共分离
        讨论
        1 先证者表型分析
        2 WES技术在致病变异筛查中的地位
        3 对TNFAIP3序列变异致病性的判定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NFAIP3基因突变在NPSLE中的致病机制探索
        前言
        1 NPSLE的发病机制
        2 A20蛋白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
        3 A20蛋白与人类疾病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样本及实验材料
        1.1 样本、载体与细胞系
        1.2 主要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PBMCs的分离及活化
        2.2 RNA提取
        2.3 Trizol法提取蛋白质
        2.4 裂解法提取蛋白质
        2.5 BCA蛋白定量分析
        2.6 Western Blot
        2.7 突变型TNFAIP3表达载体的构建
        2.8 细胞传代、计数和铺板
        2.9 细胞瞬时转染
        2.10 共转染
        2.11 免疫共沉淀
        2.12 反转录
        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先证者T细胞及单核细胞中A20蛋白表达的变化
        2 突变型载体构建及Sanger测序验证
        3 TNFAIP3真核表达载体目的蛋白的检测
        4 突变型A20蛋白的去泛素化功能下降
        5 先证者T细胞及单核细胞NF-κB信号转导通路活化
        6 先证者PBMCs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相对表达水平上调
        7 突变型A20蛋白可能参与破坏BBB并活化小胶质细胞
        讨论
        1 TNFAIP3罕见变异的研究意义
        2 突变型A20蛋白通过去泛素化功能受损激活NF-κB通路
        3 突变型A20蛋白对神经系统的致病机制
        4 致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前言
        1 与清除障碍相关的基因
        1.1 编码补体系统蛋白的基因
        1.1.1 编码C1复合物的基因
        1.1.2 FCN3
        1.1.3 ITGAM
        1.2 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的基因
        1.2.1 FAS/FASL
        1.2.2 ATG5
        2 Toll样受体基因
        3 1型干扰素途径和NF-κB通路相关的基因
        3.1 TREX1
        3.2 TNFAIP3
        3.3 IRF5
        3.4 CXorf21
        3.5 COPA
        4 HLA-Ⅱ类基因
        5 与免疫耐受异常或免疫调节异常相关的基因
        5.1 RAG1/2
        5.2 PRKCD
        5.3 CTLA-4
        5.4 LRBA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正文英文版
    Part Ⅰ Identifying a pathogenic variant in a 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 case by whole-exome sequencing
        Introduction
        1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2 Molecular genetic studies of complex diseases
        3 Research purpose
        Materials and methods
        1 Case samples
        2 Experimental methods
        2.1 Samples collection
        2.2 Genomic DNA extraction
        2.3 WES and data processing
        2.4 Variants screening based on genetic model and phenotypiccharacteristics
        2.5 Primer design
        2.6 PCR amplification
        2.7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2.8 Sanger sequencing of PCR products and result analysis
        Results
        1 Clinical data of the proband
        2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trio
        3 Analysis of WES results
        4 Co-segregation was confirmed by Sanger sequencing
        Discussion
        1 Phenotype analysis of the proband
        2 The status of WES in screening for pathogenic variants
        3 Pathogenicity of TNFAIP3 sequence variation
        4 Conclusion
        References
    Part Ⅱ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mutant TNFAIP3 on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of 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troduction
        1 Pathogenesis of NPSLE
        2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A20
        3 A20 and human diseases
        4 Research purpose
        Materials and methods
        1 Samples and experimental materials
        1.1 Samples, vectors, and cell lines
        1.2 Preparation of main reagents
        2 Experimental methods
        2.1 Sepa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PBMCs
        2.2 RNA extraction
        2.3 Protein extraction by Trizol method
        2.4 Protein extraction by lysis method
        2.5 BCA prote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2.6 Western Blot
        2.7 Construction of mutant TNFAIP3 expression vector
        2.8 Cell passage, count, and plating
        2.9 Transient transfection
        2.10 Co-transfection
        2.11 Co-immunoprecipitation
        2.12 Reverse transcription
        2.13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3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1 A20 expression in T cells and monocytes of the proband
        2 Mutant TNFAIP3 eukaryotic vector construction and verification
        3 Target protein detection of mutant TNFAIP3 vector
        4 Deubiquitination function of mutant A20 was impaired
        5 NF-κB signal pathway was activated in T cells and monocytes of theproband
        6 Relativ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BMCs of theproband was upregulated
        7 Mutant A20 was probably involved in destroying BBB and activatingmicroglia
        Discussion
        1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n TNFAIP3 rare variant
        2 Mutant A20 activated NF-κB pathway through impaired deubiquiti
        3 Pathogenicity of mutant A20 on nervous system
        4 Prospects for pathogenic mechanism and drug research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腹腔镜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围手术期处理
    3.研究资料的采集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47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一) 一般结果分析
        1. 一般特征
        2. 病理类型
        3. 实验室检查
        4. 结内、结外受累情况
    (二) 各病理亚型疗效分析
    (三) 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分析
    (四) 西达本胺治疗24例PTCL患者的疗效分析
    (五) 生存分析
    (六) 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因素分析
三、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西达本胺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吲哚菁绿在胃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术前体重指数和可切除胃癌预后的关系、类器官模型在胃印戒细胞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吲哚菁绿导航胃癌腹腔镜手术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术前体重指数与可切除胃癌患者远期预后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可应用于药物筛选试验的胃印戒细胞癌类器官模型建立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文献综述 胃癌类器官模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关于中上部胃癌腹腔镜下胰后入路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的收集
    2.手术步骤
    3.纳入变量及定义
    4.术后随访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基线资料分析
    2.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析
    3.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情况分析
    4.脾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5.胃周淋巴结分组与脾门淋巴结转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关于中上部胃癌术中脾门淋巴结清扫的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胃癌同时性肝转移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胃癌肝转移治疗对策
    参考文献

(10)非HIV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 HIV 感染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ITO方法及其应用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分析[J]. 李丽,刘晖,宋文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08)
  • [2]能谱CT定量分析及影像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应用研究[D]. 张凤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经皮脊柱内镜后路椎管减压术与开放椎管后壁切除术疗效比较[D]. 李昌任.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4]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神经精神狼疮致病变异及其致病机制研究[D]. 刘琦. 山东大学, 2021(11)
  • [5]腹腔镜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D]. 刘文东. 山东大学, 2021(09)
  • [6]47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D]. 尤莎莎.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吲哚菁绿在胃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术前体重指数和可切除胃癌预后的关系、类器官模型在胃印戒细胞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研究[D]. 马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8]关于中上部胃癌腹腔镜下胰后入路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及危险因素分析[D]. 李述源.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9]胃癌同时性肝转移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D]. 章含昀.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非HIV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王自栋.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ITO方法的两个案例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