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绿色作文”

倡导“绿色作文”

一、倡导“绿色作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娟[1](2020)在《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发展历史任务的变化,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家风成为必然趋势。新时代需要好家风,而与时俱进的好家风尚未完全形成,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进行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的问题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好家风不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研究,以新时代家风应包括怎样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文献调研、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原则、内容和路径等进行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与之合拍、同步的家风,是充分发挥良好家风作用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构建新时代家风,要在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特点、功能进行符合时代背景的阐述,进而以此为基点,阐述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依据、原则、内容与路径。从概念到依据到原则到内容再到构建路径,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全过程,回答的是新时代家风的概念、构建的可能性、构建的方向、构建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构建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为源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以满足广大家庭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家风建设需求为目标,构建有民族特色的、反映人民群众良好家庭面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家风。从特征看,新时代家风具有时代性、导向性、传承性、创新性、感染性、连接性和规范性,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新时代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支撑、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对新时代精神文化的彰显四个方面。新时代家风的构建,是一个基于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建设工程。从历史依据看,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要发挥传统优良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积极作用,红色革命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社会主义好人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作用。从理论依据看,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道德观、文化观,尤其是习近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的新发展,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指导。而从现实依据看,家庭的变迁、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需求,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动力。新时代家风构建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得以实现,各个原则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坚持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要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使之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服务。坚持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则要使新时代家风的构建契合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主体的需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目的在于促使新时代家风实现神形兼具。新时代背景下,广大家庭要建设什么样的家风已经成为现实之问。从立身、治家、处世、致用、强国层面出发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促使家风与时代合拍、同步。立身之风包括知书达礼、审慎自律、尊老爱幼、择贤而友的核心内容,立身家风构建得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扣好。治家之风表现在健康生活、勤劳简约、互敬互爱、和顺和睦,治家家风能够为家庭治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构建宽容豁达、与人为善、待人以诚、敬畏自然的处世家风,旨在让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做到宽容、友善、诚信和敬畏。而构建知行合一、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致用家风,是立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家风建设的指向。在追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中,构建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爱党爱国、共建共享的强国家风,有助于以优良家风为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家风的构建,要通过构建主体、构建载体、宣传方式、构建方法等具体的路径得以实现。家庭成员、广大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主体,“六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载体看,要借助传统节日、地方文化、家风故事、文化产品等多重载体,促使广大家庭重视家风、构建家风。从宣传方式看,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也可以通过新兴的宣传媒介展开宣传。从构建方法看,需综合运用言传身教、说服引导、榜样示范、比较鉴别等方法,进而实现家家构建家风、形成家风的良好态势。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进行界定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基础,阐述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是构建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前提,而明确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方向,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核心,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则是构建新时代家风的关键所在。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具有支撑作用,新时代家风的构建与形成,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具有积极价值。如果全社会重视新时代家风、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以良好家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候丹丹[3](2020)在《赵谦翔“绿色语文”读写结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在当今新媒体时代读写结合传统又有进一步发展需求。就目前的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而言,仍存在着“读”“写”分离的现象,且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教学难题。本论文通过研究读写结合的理论内核与问题表现,结合赵谦翔老师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总结赵谦翔老师的“读写结合”成果和经验。绪论部分主要分析“读写结合”的研究背景、阐述研究内容、意义以及方法和思路,简要叙述赵谦翔“绿色语文”教学思想,为后面的论文正文提供了论述的基础。第一章对“读写结合”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读写结合”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阐释了阅读、写作、“读写结合”三大概念,论述了“读写结合”得以成立的理论依据,为论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我国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优良传统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继往开来,结合新媒体时代对“读写结合”现状进行较为深入和透彻分析。新媒体时代给学生读写能力带来的变化以及当前“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作文训练系统的操作性有待提升2.存在“伪读写结合”课3.一些教师缺乏科学先进的语文教学观。第三章结合当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对赵谦翔老师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论述了赵谦翔老师的“读”与“写”均是建立在夯实学生“精神”的底子之上,研究了“绿色”阅读与“绿色”写作。第四章总结了赵谦翔老师从“绿色”读写结合的教学经验与启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总结赵谦翔“绿色”语文教学理念:从教学走向教育;2.成功的“读写结合”需使“读”“写”先各自实现3.结合赵谦翔的教学实践论述赵谦翔老师“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设计角度和教学方法的独特性,主要包括:灵活创设“读写结合”教材与课型;“一言心得”——写作课与其他课并驾齐驱;有效多元指导与评价。这三个独特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设计角度体现了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和进步意义。

毛玲玲[4](2020)在《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整个社会都似乎浸染于微文化之中。在此语境下,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也难免不受其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2014年,得风气之先的北京,其高考语文卷上出现了“微写作”试题。此后,“微写作”成为北京地区高考语文卷上必考题目之一。作为对语文教育教学起导向的高考,它无疑会使得日常教育教学中倍加重视包括微写作在内的语文教育教学问题。事实上,在北京之外的其他地区,也越来越对微写作加以重视。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微写作教学已经在具体实践了。基于此,我们选取此问题来做专题研讨是非常有必要的。微写作,按其字面理解即可知,它是一种在新媒介文化影响下以短篇幅、少字数等为特征的写作,它可以借助新媒介,也可以用纸笔替代新媒介,但微文化的特质却让它能够区隔于其他写作。这种写作因其微,而可能表述精炼、主题明确和贴近日常生活。微写作走进课堂教学,给写作教学提出新问题。微写作教学作为写作教学的分支,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上,但是,微写作教学又有其独特的特点,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微写作教学要努力做到具体而微,微而完整,微而有序,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微写作的教学流程,采取微写作教学分层计划,丰富微写作训练题目以及激发学生微写作兴趣等。实施微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的研究学段是立足于高中阶段,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微型学习等理论,围绕微写作教学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分析国内外研究微写作及微写作教学的现状,阐释研究的意义,并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及方法。第一部分主要围绕高中微写作教学总体情状进行概述。具体讨论微写作内涵、教材中的微写作差异、微写作教学课型及特点等主要问题。其中,将微写作分为五大类。对比分析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微写作与《美国语文》教材中微型写作的差异,也关注人教版与统编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微写作方面的差异。注重分析微写作教学四大课型及特点。从生活化教育理念、微型学习理论及全语文教学理论来探索微写作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探索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对三所中学的师生抽样调查,根据数据以及实际情况发现,微写作教学存在教学过程缺乏完整性、教学缺乏差异性、训练类型单一化、学生创作动力不足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研究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基于微写作教学出现的问题,结合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微写作教学流程、制定分层教学计划、丰富微写作训练题目以及激发学生微写作兴趣等对策。第四部分主要是对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的研究。将其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教师的课例分析,第二是自身实施微写作教学。从教学过程、环节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来反思微写作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微写作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第五部分是对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再思考。从网络环境和非网络环境两个维度思考微写作教学今后还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语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微写作以及微写作教与学的策略进行了再强调。

陈喆[5](2020)在《《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语教学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涌现出大量知名的语文教育家。但在先进教学经验的分享过程中往往囿于教师个体差异、学情等诸多因素而无法实现优秀经验的大范围推广与实践。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订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为依托,使用内容分析法,得出就方式层面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语教学现状,探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教学方法的行为倾向。对《丛书》中涉及的27位语文教学名家开展的频次统计,以频次定量化的手段分析出朗读法和追问法在所有学段中都具有极高的使用频次,而又由于学段的各不相同,各学段教师的语文教育理念与培养价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就方法而言,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重点字词分析法等在不同学段体现出不同的使用倾向,需要调动多样能力的、能力层级较高的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在初高中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小学。通过对《丛书》的研究,不仅仅可以获得方法的使用频次,更可以在对比中发现相同方法在不同学段、不同教师身上并不完全相同的使用形式,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朗读法大类下多种实现形式的不同倾向、追问教学法运用中的教师引导力平衡问题以及规避小组讨论低效化的路径。从部编本新教材推出及2017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代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出发,结合27位语文名师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以承前启后的方式,进一步思考在教材变动、课标变动、理论变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教法应当如何在传承语文教育先进经验的同时,适应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要求,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的实践路径。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课程设计、多媒介素养的养成,新教材课后引导部分对于教学方法选择的建议,都成为了基于教学方法统计考量之后的教法选择创新方向。教学方法的统计并不是研究的目的,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方法并将它们放到当代语文教学环境中探讨才是本文的核心。研究旨在分析教学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新时代中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变革路径,帮助教师在新课改以来的语文教学中吸取经验,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帮助一线语文教师跟紧语文教育变革的潮流,就必须要在师生最直接互动处的教学方法层面下功夫,本课题在探讨新课改后教法层面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乔丽丽[6](2019)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作文评改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作文评改是语文写作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写作素养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提倡“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评改观念,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已然跟不上《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作文评改的要求,以致逐渐退出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应运而生。故笔者对“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希望能够起到完善作文评改方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效果。本文将我省三个水平层次的学校的部分初中班级作为研究对象,从评改作文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所在,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具体可分为七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对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通过界定与阐释相关概念,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是课程依据和心理学依据,为本研究的科学性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初中作文评改现状部分,利用语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师访谈法,获得最直观、客观的一线数据,以此了解作文评改的现状。第四部分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主要包括因传统评改模式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故仍有部分课堂采用教师为主的作文评改形式,学生参与度很少;在学生参与度高的作文评改课堂中,因为教师评改作文之前指导不充分,学生评改经验欠缺等原因,使评改效果大打折扣;我国作文评改模式对学生的评改过程、思维能力培养不重视。第五部分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策略以期解决初中语文作文评改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最后为本篇论文结语部分,包括不足与创新之处。

顾春香[7](2019)在《绣品资源在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江苏省S初中为例》文中认为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平时的写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写作素材不够丰富、不愿意去积累写作素材、不知道如何运用现有的素材。从学生选取的素材范围来看,大部分来自家庭、学校,很少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素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自然风光、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叠石桥绣品资源就是很好的素材来源,其中的内容非常丰富。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通过多种课外活动和课内作文相结合的方式,把绣品资源运用到初中写作教学中。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寻找绣品资源以及把这些资源运用到初中写作教学中去。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第二章是S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本章从两大部分来分析S中学的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章通过问卷形式,分别从写作基础、写作兴趣、写作素材运用三方面分析调查了学生的写作情况。第二章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了教师的教学情况。第三章是绣品资源运用于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理论分析。主要从二个方面阐述:课标对初中写作的要求;相关的作文教学理论。第四章是绣品资源在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主要从两部分来探讨:第一部分是绣品资源的分类。第二部分是具体的策略,从如何运用绣品资源激发写作兴趣,积累素材,如何指导课堂写作,如何加强课后作文拓展这四方面来实践探索。第五章是总结与反思,对本研究的成果以及不足之处作了概括。

孙迎迎[8](2019)在《赵谦翔教育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语文”是赵谦翔针对传统的“灰色语文”提出的教育理念,它把课外诗词、文学经典等引进课堂,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把“无字书”和“有字书”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悟;把语文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绿色语文”摒弃了应试教育重分数、不重人文的弊端,改善了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授课模式,它以人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真正的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种教育理念符合当今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开拓创新教育改革之路的重要途径。笔者分为四部分对赵谦翔的教育理念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赵谦翔“绿色语文”教学观的概述,首先对“绿色语文”教育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其次着力探讨了“绿色语文”的内涵和特点;第二部分是对“绿色阅读”的教学策略的分析,阐释了“绿色阅读”的基本内涵并结合课堂实例研究了“绿色阅读”的教学方法及其在不同体裁中的运用;第三部分是对“绿色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在阐释绿色作文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又通过大量的作文实录研究了赵老师“绿色作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第四部分提出“绿色语文”教育理念带来的教学启示。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使笔者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对赵谦翔的教学理念有深入的了解,体悟绿色精神,其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可供更多的教师学习和借鉴,使应试教学的现状得以改善,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课堂。

高小丽[9](2019)在《“绿色作文”的真谛》文中提出绿色作文是学生生命的自我张扬,是学生智慧、情感、灵性的外化。绿色作文的教学理应珍视学生独特的鲜活的生命,善待学生生命。希望通过"绿色作文"的应用,能让学生文思如泉涌,从而酣畅而淋漓地写出"清水出芙蓉"般的绿色作文来。

刘恩萱[10](2018)在《赵谦翔“绿色语文”教育观及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文中指出“绿色语文”的理念是由赵谦翔老师最早提出来的,他回顾了自身多年的语文教学历程,认为:实验“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是他的改革;将学生从死板僵硬的旧学习方法中解放出来,是他的“绿色语文”教学思想。他提倡将语文教育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以素质教育牵动应试教育,其主要理念为关注学生们的长远而可持续的发展,既注重学生们语文知识的获取,又注重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赵谦翔的“绿色语文”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条必由之路。绿色语文在赵谦翔老师心里有一个细致的定义,“绿色”除了本身颜色的解释外,还可以引申出两个释义: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作为语文的纯天然性,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可持续发展性”,就是学习语文不能仅仅满足于为了成绩、为了学业而学,学生们眼光应该更高,要为自身进步而学。“绿色语文”遵循了语文授课的规律,保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内心天性的发展,给学生们显示自身的机会,激发内在的潜力。本文的脉络主要是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及主要概念界定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赵谦翔其人、教育经历、发表的着述进行介绍,以便对赵谦翔本人充分的了解,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三部分是对赵谦翔“绿色语文”教育观的详细说明,具体从“绿色语文”的内涵,素质教育、“绿色诗歌”鉴赏、“绿色文言文”教学、“绿色作文”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赵谦翔的“绿色语文”的教育观点;第四部分是赵谦翔“绿色语文”教育观对初中语文诗歌、文言文、写作教学方面的启示,让其能够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有效参考;第五部分是结语。

二、倡导“绿色作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倡导“绿色作文”(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调研法
        (二) 实证研究法
        (三) 跨学科研究法
        (四) 归纳演绎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风
        二、新时代家风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的特点与功能
        一、新时代家风的特点
        二、新时代家风的功能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以传统优秀家风为源泉
        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五、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
        六、以满足广大家庭的家风建设需要为目标
第二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
    第一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历史依据
        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
        二、红色革命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
        三、社会主义好人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依据
        二、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依据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依据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依据
        一、家庭的变迁
        二、不同主体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四、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
    第一节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一、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
        三、实现继承传统优秀家风与创新当代家风相结合
    第二节 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
        一、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
        二、实现国外家风资源的洋为中用
        三、实现新时代好家风的中为洋用
    第三节 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
        一、契合个人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二、契合家庭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三、契合社会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四、契合国家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第四节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
        一、新时代家风在内容表达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二、新时代家风在构建形式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三、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构建新时代家风
第四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
    第一节 立身
        一、知书达礼
        二、审慎自律
        三、尊老爱幼
        四、择贤而友
    第二节 治家
        一、健康生活
        二、勤劳简约
        三、互敬互爱
        四、和顺和睦
    第三节 处世
        一、宽容豁达
        二、与人为善
        三、待人以诚
        四、敬畏自然
    第四节 致用
        一、知行合一
        二、开拓创新
        三、爱岗敬业
        四、服务社会
    第五节 强国
        一、遵纪守法
        二、志存高远
        三、爱党爱国
        四、共建共享
第五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
    第一节 “六位一体”共建家风
        一、家庭成员是新时代家风的建设者
        二、广大家庭是新时代家风的营造者
        三、学校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参与者
        四、社区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协作者
        五、社会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推动者
        六、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引领者
    第二节 “守一望多”承载家风
        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二、以地方文化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三、以家风故事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四、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第三节 “春风化雨”宣传家风
        一、传统媒体必不可少
        二、新媒体应充分利用
        三、自媒体可适当使用
    第四节 “态势聚合”形成家风
        一、言传身教法
        二、说服引导法
        三、榜样示范法
        四、比较鉴别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赵谦翔“绿色语文”读写结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理念与理论建构
    第一节 读写结合概念界定
        一、阅读
        二、写作
        三、“读”“写”结合
    第二节 “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一、《语文课程标准》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
        三、阅读期待理论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读写结合”教学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第一节 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优良传统
        一、先读后写:传统“读写结合”理念
        二、“厚积薄发”:传统“读写结合”实践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一、新媒体时代学生读写能力的变化
        二、“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赵谦翔“绿色”读写教学理念与实践
    第一节 “读”“写”建立于“夯实精神的底子”基础之上
        一、语文教育要打好终生“精神的底子”
        二、应将学生定位“文化人”
    第二节 “绿色”阅读:学生自己一桶“活水”
        一、教活书——“有字书”与“无字书”
        二、活教书——共在式教学
    第三节 “绿色”写作:“活水”方可氤氲出茶香
        一、立人是“绿色”作文之本
        二、生活是“绿色作文”之源
        三、阅读是“绿色作文”之流
        四、真情是“绿色作文”之纲
第四章 赵谦翔“绿色”读写结合教学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从教学走向教育
        一、“绿色”教学目标观:实现人文素质与应试成绩的互利共赢
        二、为人生学语文
        三、以“启发”为引,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四、以“悟”沟通读写
    第二节 “读写结合”:“读”“写”须先各自实现
    第三节 赵谦翔“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设计
        一、灵活创设“读写结合”教材与课型
        二、“一言心得”——写作课与其他课并驾齐驱
        三、有效多元指导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目标
    (五)研究方法
一、从微写作到微写作教学
    (一)微写作
        1.微写作内涵
        2.微写作类型
        3.微写作特点
        4.微写作与片断作文、小作文的区别
    (二)高中语文教材对比
    (三)微写作教学
        1.微写作教学的特点
        2.微写作教学的意义
        3.微写作教学的实施理念
二、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
    (一)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1.调查准备
        2.调查实施
    (二)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1.教师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2.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三)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问题分析
三、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对策
    (一)明确微写作教学流程
        1.确立教学目标
        2.积极创设情境
        3.指导写作过程
        4.实施多元评价
        5.布置写作训练
    (二)制定分层教学计划
    (三)丰富微写作训练题目
        1.创造新题
        2.改编真题
        3.利用习题
    (四)激发学生微写作兴趣
        1.从“微”入手,侧重生活观察
        2.指导方法,吸取阅读营养
        3.引进媒介,助力微写作教学
四、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
    (一)课例分析
    (二)教学实践
        1.《___项羽》教学实践
        2.《学会刻画人物外貌——抓特征》教学实践
    (三)教学反思
        1.《___项羽》教学反思
        2.《学会刻画人物外貌——抓特征》教学反思
五、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再思考
    (一)非网络环境下微写作教学
        1.微写作教学与其他课堂教学关系
        2.篇幅局限深层次地思考表达
    (二)网络环境下微写作教学
        1.信息技术的两面性
        2.设施条件限制教学需求
        3.平台开放加大教学难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5)《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一) 从历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二) 从共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三) 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丛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情况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介绍
        一、抽样:材料的范围与选择
        二、界定观察类别:划分学段和课型
        三、界定记录单位和语境单位:频次的统计单位
        四、界定点算体系:归纳与结论的判定
    第二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梳理
        一、选择范围
        (一) 《丁有宽与读写导练》
        (二) 《于漪与教育教学探索》
        (三) 《王崧舟与诗意语文》
        (四) 《刘金玉与阳光语文》
        (五) 《孙双金与情智教育》
        (六) 《杨一青与和谐教育》
        (七) 《李元昌与乡土教育》
        (八)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
        (九) 《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
        (十) 《赵谦翔与绿色语文》
        (十一)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
        (十二) 《唐江澎与体悟式教学》
        (十三) 《黄厚江与语文本色教学》
        (十四)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十五) 《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
        (十六) 《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
        (十七)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十八)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
        (十九)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
        (二十) 《王开东与深度语文》
        (二十一) 《王君与青春语文》
        (二十二) 《洪宗礼与母语教育》
        (二十三) 《祝禧与文化语文》
        (二十四) 《于永正与五重教学》
        (二十五) 《杨屹与情趣教育》
        (二十六) 《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
        (二十七) 《汪智星与本真教育》
        二、总结
    第三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分析
        一、对教学思维方式的分析
        二、对教学行为方式的分析
        (一) 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二) 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三) 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三、总结
第二章 名师教法选择的分析与创新
    第一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因分析
        一、分析哪些方法
        二、朗读法与追问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 朗读法
        (二) 追问法
        三、活动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小组讨论法
        (二) 情景模拟法
        (三) 游戏、比赛法
        四、特色尝试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 绘画法
        (二) 听写法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使用中的创新性
        一、学生成为交流中表达的主体
        (一) 丁有宽、黄厚江等的追问法探索
        (二) 王君、韩军等的朗读法探索
        二、课堂成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一) 祝禧、赵谦翔等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探索
        (二) 窦桂梅、钱梦龙等的小组讨论教学法探索
        三、教材成为发散性探索的支架
        (一) 于永正的绘画法使用探索
        (二) 唐江澎的听写教学法探索
        (三) 李元昌的乡土教育实践探索
第三章 新时代中语教学方法选择探讨
    第一节 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以语言和审美为核心的朗读教学法
        二、以思维发展为重点的对话教学
        三、从语言到文化的活动设计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倾向的启示
        一、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法可以进一步细分
        二、追问法中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的平衡点
        三、小组讨论高效化离不开教师的支架
    第三节 新教学思路下的教学方法选择
        一、承前——在名师教法选择的思路上“守正”
        二、启后——在部编新教材编排体现的教法选择上“出新”
        三、展望——在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时代开掘“新路”
        (一) 内容上:提供更广域的知识获取面
        (二) 形式上:基于多样媒介的教学
        (三) 思维上:辩证思维的有意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作文评改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1.5.1 作文教学
        1.5.2 作文评改
        1.5.3 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课程依据
    2.2 心理学依据
        2.2.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支架式教学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2.2.3 学习动机理论——归因理论
        2.2.4 群体动力理论
3 初中作文评改现状调查分析
    3.1 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的编制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访谈提纲的编制
    3.2 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语料结果分析
        3.3.2 学生问卷情况统计分析
        3.3.3 教师访谈情况统计分析
    3.4 调查小结
4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
        4.1.1 评改方式单一
        4.1.2 评改经验缺乏
        4.1.3 感情色彩浓厚
        4.1.4 作文评语僵硬
        4.1.5 欠缺标准示范
        4.1.6 评改反馈延时
        4.1.7 轻视评改过程
        4.1.8 淡化思维能力
    4.2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作文评改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传统评改模式的影响
        4.2.2 教师的能力素养薄弱
        4.2.3 教师的培训指导缺失
        4.2.4 学生缺乏整体意识和问题意识
5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作文评改的改进策略
    5.1 改变传统评改观念,接受新课标理念
        5.1.1 改变传统,直面瓶颈
        5.1.2 接受课标,精准学习
    5.2 评改方式多元化
        5.2.1 因文制宜,多元批改
        5.2.2 三位一体,创新方式
    5.3 正确引导学生
        5.3.1 合理分组,消除顾虑
        5.3.2 营造氛围,教师监控
        5.3.3 养成习惯,掌握方法
    5.4 改进作文评语
        5.4.1 评语要有专业性
        5.4.2 评语要重视过程
        5.4.3 评语要充满激励
    5.5 评改标准灵活化
        5.5.1 文体不同,标准不同
        5.5.2 学生不同,标准不同
        5.5.3 任务不同,标准不同
    5.6 教师示范评改,重视评改反馈
    5.7 重视过程,培养思维
        5.7.1 淡化结果,关注过程
        5.7.2 淡化成绩,培养思维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绣品资源在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江苏省S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S中学学生的写作情况
        1.1.2 叠石桥绣品行业资源
        1.1.3 课程资源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2.3 访谈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概念界定
        1.4.2 初中作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1.4.3 关于乡土资源的研究
2 S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问卷调查准备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对象
        2.1.3 调查内容
    2.2 S中学学生写作现状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2.2.1 写作基础分析
        2.2.2 写作兴趣分析
        2.2.3 写作素材运用分析
    2.3 教师访谈准备
        2.3.1 访谈目的
        2.3.2 访谈对象
        2.3.3 访谈内容
    2.4 S中学语文教师关于写作教学的访谈结果及问题分析
    2.5 小结
3 绣品资源运用于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理论分析
    3.1 课标对初中写作的要求
        3.1.1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3.1.2 写作要有创意
        3.1.3 写作内容要充实
        3.1.4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3.2 相关的作文教学理论
        3.2.1 古代的相关作文理论
        3.2.2 生活化作文理论
        3.2.3 绿色作文理论
        3.2.4 杜威的经验学习理论
    3.3 小结
4 绣品资源在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1 绣品资源的分类
        4.1.1 人文类资源
        4.1.2 自然环境类
    4.2 绣品资源融入初中生写作教学的运用策略
        4.2.1 了解绣品资源,激发写作兴趣
        4.2.2 结合绣品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4.2.3 整合绣品资源,指导课堂写作
        4.2.4 运用绣品资源,拓展课后作文
    4.3 小结
5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海门市S初中写作状况调查表(学生版)
附录 B S中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C 学生作品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赵谦翔教育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赵谦翔“绿色语文”教育理念概述
    第一节 赵谦翔绿色语文教育观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阶段
        二 发展阶段
        三 成熟阶段
    第二节 绿色语文”概念阐释
        一 “绿色语文”的内涵
        二 “绿色语文”的特点
第二章 赵谦翔“绿色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节 “绿色阅读”的基本内涵
        一 读好书
        二 好读书
        三 读书好
    第二节 赵谦翔“绿色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 以读为主线
        二 精思设问
        三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四 比较鉴赏
    第三节 “绿色阅读”在不同体裁中的体现
        一 散文鉴赏课:思想性与逻辑性
        二 诗歌鉴赏课:情趣与理趣
        三 文言文阅读课:人文性与工具性
第三章 赵谦翔“绿色作文”教学策略
    第一节 “绿色作文”的基本内涵
        一 以人为本
        二 以活为源
        三 以悟为魂
        四 以真为纲
        五 以导为脉
    第二节 赵谦翔“绿色作文”的教学方法
        一 以情趣为源头,激发写作热情
        二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写作个性
        三 以阅读为积累,拓展写作素材
        四 以点评为线索,促进写作实践
    第三节 “绿色作文”在教学理念中的体现
        一 充实写作内容和思想
        二 实现“虚情”向“实情”的转变
        三 学会作文与做人相融合
第四章 “绿色语文”教育观的教学启示
    第一节 “绿色阅读”的启示
        一 注重“广”,扩大阅读空间
        二 感知“趣”,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 强调“读”,历练语感
        四 加强“写”,体悟思想精华
    第二节 “绿色作文”的启示
        一 树立“绿色教学意识”
        二 拥有“绿色职业素质”
        三 具备“绿色甄别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赵谦翔个人作品一览表
附录B 赵谦翔部分教学实录
致谢

(9)“绿色作文”的真谛(论文提纲范文)

1 立足生活,引进活水
2 捕捉点滴,启迪灵性
3 自主阅读,激活灵感

(10)赵谦翔“绿色语文”教育观及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赵谦翔的教育经历和着述
    2.1 赵谦翔其人
    2.2 赵谦翔的教育经历
    2.3 赵谦翔的着述
        2.3.1 赵谦翔的专着及教材
        2.3.2 赵谦翔的期刊论文
第三章 赵谦翔“绿色语文”教育观
    3.1 “绿色语文”的内涵
        3.1.1 让语文回归审美
        3.1.2 让语文汲取国粹
        3.1.3 让语文走进心灵
    3.2 “绿色”诗歌鉴赏
        3.2.1 “口诵心惟,投入诗境”
        3.2.2 “咬文嚼字,跳出诗境”
        3.2.3 “赏诗功夫在诗外”
        3.2.4 “绿色”诗歌教学案例及分析
    3.3 “绿色”文言文教学
        3.3.1 什么是“绿色”文言文教学
        3.3.2 “熟读”之点拨
        3.3.3 “精思”之点拨
        3.3.4 “绿色”文言文教学案例及分析
    3.4 “绿色”作文
        3.4.1 以人为本
        3.4.2 以活为源
        3.4.3 以真为纲
        3.4.4 “绿色”作文教学案例及分析
第四章 赵谦翔“绿色语文”教育观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4.1 诗歌教学方面
        4.1.1 感知“趣”,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4.1.2 感悟“炼”,有利于品味语言艺术
        4.1.3 赏诗功夫在诗外,有利于推进审美教学
    4.2 文言文教学方面
        4.2.1 “熟读”,有助于体悟文言
        4.2.2 “精思”,有助于提高现代文言文教学意识
    4.3 写作教学方面
        4.3.1 以人为本,解决学生作文的做人问题
        4.3.2 以活为源,解决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
        4.3.3 以真为纲,解决学生作文的虚情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倡导“绿色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D]. 李佳娟. 苏州大学, 2020(06)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赵谦翔“绿色语文”读写结合方法研究[D]. 候丹丹.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0)
  • [4]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 毛玲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D]. 陈喆.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作文评改现状及对策研究[D]. 乔丽丽.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绣品资源在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江苏省S初中为例[D]. 顾春香. 宁波大学, 2019(06)
  • [8]赵谦翔教育理念研究[D]. 孙迎迎.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9]“绿色作文”的真谛[J]. 高小丽. 年轻人, 2019(15)
  • [10]赵谦翔“绿色语文”教育观及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D]. 刘恩萱. 延边大学, 2018(12)

标签:;  ;  ;  ;  

倡导“绿色作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