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2001)总目录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2001)总目录

一、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2001)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锋[1](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杨方方[2](2018)在《装配式渠道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渠道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渠道,具有安装快捷、运行安全等优点,但在其生产中出现渠道折断率高、拆模难、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蜂窝麻面和混凝土耐久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为解决装配式渠道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并以此作为基准配合比;然后针对大型渠道折断率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进行单因素试验;最后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得到下列结论:(1)对装配式渠道生产中出现的蜂窝麻面、强度较低、拆模难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10h蒸汽养护抗压强度最重要的因素;砂率是影响渠道表面状况最重要的因素;粉煤灰掺量是影响拆模难易程度最主要的因素。当水灰比为0.28,粉煤灰掺量为7%,砂率为36%时渠道最容易拆模,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最少。通过对模具问题和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在模具拼接处镶嵌2mm厚的通长橡胶条可以有效改善漏浆问题。(2)在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掺杂玄武岩纤维,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可有效防止装配式渠道用混凝土因多次卸落而出现的离析问题。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5%时,混凝土10h蒸汽养护抗折强度最大,达到3.61MPa,比未掺玄武岩纤维时提高了9.7%,在不加钢筋网片时,大型渠道的拆模折断率降至0.88%;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5%时,混凝土28d抗折强度最大,达到7.03MPa,比未掺玄武岩纤维时混凝土抗折强度提高30.2%,这可有效减小渠道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折断率。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0%时,标准养护28d和90d的混凝土经过50次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最小,标准养护90d的混凝土在氯盐侵蚀环境下经过15次干湿循环后的强度损失也最小,这可有效缓解渠道在经过2-3年过水运行后底板和侧壁出现的裂缝问题。(3)采用正交试验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量是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抗冻性和养护28d抗侵蚀性能最主要的因素;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10h蒸汽养护抗压强度、10h蒸汽养护抗折强度、28d抗压强度、28d抗折强度、抗渗性和养护90d抗侵蚀性最主要的因素。由极差分析可知,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粉煤灰掺量为11%、水胶比为0.26时,养护28d的混凝土在氯盐侵蚀环境下进行15次干湿循环强度损失率最低,这为新疆土地盐碱化严重和温差大的严峻条件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张美霞[3](2018)在《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解析几何学较为系统传入中国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学者对解析几何学传入中国的历史及其相关着作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对清末民国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发展历史的系统研究极为少见,尤其是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有几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第一,中国解析几何学教学始于何时?中学为何要开设解析几何学?什么原因促使其出现?第二,数学教育制度下,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内容与课程内容是否一致?第三,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发展有什么特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学的意义以及对现今教科书的建设有什么启示?这也是本文选取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与意义所在。本文坚持以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原始文献与二手文献为基础的研究原则,采取系统论述与重点分析的研究思路,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清末民国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整体发展情况作为研究主线,重点论述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根据社会与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解析几何学教学、教科书建设、教科书内容等特点,将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划分为肇始(1893-1901)、初步发展期(1902-1921)、转型期(1922-1936)和成熟期(1937-1949)四个阶段。从解析几何课程设置、出版情况、审定情况、作者群的知识背景、教科书内容与课程内容比较等方面分析不同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特征,主要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明末清初时期,圆锥曲线随着天文历法知识从西方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后,西方教科书纷纷传入,第一本从美国传入的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代形合参》就是其中的代表,历史意义深远,自此解析几何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学校正式开始开设解析几何学课程,如京师大学堂、登州文会馆与四川中西学堂等。1902-1921年间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主要以翻译美国、英国与转译日本为主。解析几何学课程以大学开设为主,中学主要在高中实科一类中开设。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编写者以留学回国者与大学教师为主。该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具有以下特点:翻译版本与“坐标法”的“多样化”、章节结构差异较大、编排形式及数学符号完全西化以及高中几何教科书中出现“圆锥曲线”的内容。第二,1922年至1936年是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转型期。随着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中学正式开设解析几何学课程,随之出现大量自编解析几何学教科书、《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与《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的汉译本,教科书审定制度由国定制演变为审定制,教科书编写者队伍仍以留学归国者与大学教师为主,中学教师人数较少。此外,这一时期“课程纲要”与“课程标准”首次对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作出具体规定,自编教科书并非完全遵照课程内容编写,稍具“自由性”;汉译教科书大多译自与中国“课程标准”相近的美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直角坐标”、“圆锥曲线”在高中代数、初等几何等教科书中出现;教科书章节结构基本定型;坐标法以“直角坐标”为主,极少使用“斜坐标”等是该时期的几个重要特点。1937-1949年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已趋于成熟,中学仍开设解析几何学课程,自编教科书数量有所减少,汉译本仍以《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与《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为主,教科书编写群体中中学教师人数增加。此外,章节结构已成型;自编教科书内容相较课程内容有删减;基本统一使用“直角坐标”;“圆锥曲线”与“直线与圆”等着作出现;解析几何学题解的相继出版是该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几个显着特点。第三,对清末民国典型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进行个案研究,从教科书的作者、编写理念、内容、名词术语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圆锥曲线”的内容编排、概念表述、作图法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容整体安排呈现“总-分-总”、“总-分”、“分-总”三种形式。定义方式有统一定义、几何定义与代数定义,抛物线因其自身特点均为统一定义,椭圆与双曲线采用代数定义与统一定义两种定义方式,其中有的教科书以两种形式定义,也有的只使用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以几何定义给出”圆锥曲线”统一定义,没有使用坐标法,编排极为不妥。另外,三种曲线的排序主要有两种,一是抛物线—椭圆—双曲线,二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三种曲线大多采用器械与坐标定点法的作图方法。第四,清末民国时期的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整体呈现教科书的“多样化”、使用周期长、“滞后性”、自编本以平面解析几何为主等特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制度的变革是分不开的,美国数学教育制度与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对中国的解析几何教学影响巨大,解析几何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解析几何学课程是否开设、内容的难易与分配比例。此外,设置解析几何学课程不仅可以传播解析几何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函数”的思想;可以使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很好的衔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演变,为今天的教科书编写提供了经验,如:改变从“定义出发”的知识呈现方式与建立科学的教科书评价机制。本文首次从数学教育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整体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有必要论述1893-1921年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首次系统论述其出版与审定情况、编写群体,尤其是课程内容与教科书内容的关系,体现编写者对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影响;首次多方面揭示不同历史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特点。

杨子鑫[4](2018)在《Smo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Smo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胃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且仅次于肺癌为第二大恶性肿瘤。最近研究发现,信号通路是诱发细胞癌变的重要因素,信号通路在胚胎生长进程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调控功能。关于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方面的研究是现今热点之一,相关数据表明,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与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着紧密关系。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是由Shh配体(分泌型信号糖蛋白)、Ptch(跨膜蛋白)、Smo(跨膜蛋白)、Gli蛋白(下游转录因子)所共同构成的复合物。现有研究证实,主要有两种方式会导致该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1)配体非依赖性,即信号通路成员基因突变:如smo基因产生功能获得性改变或Ptch基因产生功能缺失性改变而使其被异常激活;2)配体依赖性,即配体高表达:如肿瘤细胞或细胞外旁Shh配体的表达出现异常,并且和Ptch受体相结合,进而使得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临床研究显示,在胃癌细胞中表达大量的Shh和Ptch,这表明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且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配体依赖性方式可能为主要的异常激活因素,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来阐明在此方式中Ptch基因在信号通路中高表达的问题。Smo蛋白可被形象比喻为信息转换器,Shh通过其转变为Gli信号,进而使得细胞核当中的基因被转换,从一定程度上激活了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大量的研究表明,Smo发生功能获得性突变与罹患基底细胞癌相关,在家族及散发性的基底细胞癌中Smo有20%突变几率。但Smo突变是否会诱发胃癌,由Smo基因突变所导致的配体非依赖性方式是否是激活胃癌细胞组织当中的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的原因,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本部分作为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主要旨在探究Smo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选取85例手术切除胃癌病理标本及20例同期正常胃组织标本,共105例创建组织细胞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来检测Smo蛋白及Smo mR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程度,并分析胃癌细胞中Smo基因的突变程度和病变发生部位、临床病理分期间的关系问题。结果:研究显示,20例正常胃组织中Smo蛋白的表达率是25%,其中80%呈现弱阳性,7例胃乳头状腺癌中为85.7%,在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分别为9、26、18例)当中依次为88.9%、92.3%、94.4%,染色强阳性率分别为25%、25%和35%;在11例胃粘液腺癌当中其表达率为54.5%,其中83.3%呈现弱阳性;在14例印戒细胞癌当中则是28.6%,100%呈现出弱阳性特征。从以上数据中可看出,在胃乳头状腺癌,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当中Smo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χ2=52.17,P<0.001,均值分别为60.43、61.37、69.15及72.21);而在胃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当中Smo蛋白的表达率与正常胃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正常及胃癌组织中Smo mRNA和Smo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示出正相关关系;临床病理分期不同,胃癌细胞中的Smo蛋白表达水平也不尽相同,III、IV期胃癌组织中的Smo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要高于I期(χ2=8.64,P<0.05),且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升级,Smo蛋白的表达水平亦逐渐升高。小结:Smo的表达和胃腺癌特别是乳头状腺癌,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等组织病理类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Smo高表达可诱发细胞癌变,其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肿瘤分期及病情轻重相关。第二部分Smo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索Smo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之前创建的胃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细胞当中的Gli1蛋白的表达水平,积极探究该表达水平和胃癌疾病种类间的关系问题,并参考第一部分Smo蛋白的相关数据,分析胃癌细胞当中Smo与Gli1蛋白表达相关性问题。结果:研究显示,20例正常胃组织中Gli1蛋白的表达率是20%,其中75%为弱阳性;在7例胃乳头状腺癌当中其表达率是100%,其中28.6%为强阳性;在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分别为9、26、18例)当中其表达率依次是77.8%、96.2%、100%,其中强阳性率分别为28.6%、28%和61.1%;在11例胃粘液腺癌当中其表达率是27.3%,其中66.7%为弱阳性;在14例印戒细胞癌当中其是21.4%,100%呈现出弱阳性。可以看出,胃乳头状腺癌,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当中的Gl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02,P<0.001);在胃粘液及印戒细胞癌当中该蛋白的表达水平和正常的胃组织无显着性差异;在本研究标本中,Smo与Gli1蛋白的表达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是0.8609。小结:Gli1作为Smo的下游基因,其在胃乳头状腺癌,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当中高表达,与Smo在对应组织中的表达一致,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从一个层面揭示出胃癌组织中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中主要成员的表达状态。第三部分Smo蛋白在人胃癌MGC803细胞的表达及小RNA干扰Smo蛋白表达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目的:探索Smo在人胃癌MGC803细胞的表达及小RNA干扰Smo表达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来检测胃癌细胞MGC803当中smo蛋白和Smo mRNA的表达水平;首先人工合成3对针对Smo mRNA的特异性干扰RNA(siRNA),利用阳离子脂质体方式将siRNA介导转染癌变MGC803细胞内,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Smo siRNA序列对于MGC803细胞的干扰效果;此外,应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等方法检测降解Smo mRNA后MGC803中Gli1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比其变化,探究其对MGC803繁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在胃癌细胞MGC803中,Smo蛋白、Smo mRNA呈现出高表达;在三对特异性siRNA当中,siRNA-1的干扰功用最为显着,是61.7%,siRNA-2的是41.2%,而si RNA-3干扰作用甚微;当沉默Smo基因后,胃癌细胞当中的Gli1表达下降,其中Gli1 mRNA下降至56.2%,Gli1下降至61.3%;同时MGC803细胞在转染24小时后其增殖速度减缓,在转染48小时后癌细胞的凋亡率升为23.6%,凋亡速度较前升高。结论:在胃癌细胞MGC803中Smo基因高表达,与前部分研究相符;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沉默Smo mRNA可以有效降低Gli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从另一层面印证Smo及Gli1在信号通路中上下游的关系;Smo基因和MGC803细胞的繁殖及凋亡密切相关,抑制其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减慢胃癌细胞的增殖及加快其凋亡速率。第四部分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目的:探索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环巴胺(Cyclopamine,Hh信号抑制剂)处理胃癌细胞MGC803后,观察24h、48h、72h细胞划痕愈合情况,并检测穿透Transwell小室半透膜及基底膜的细胞数量来观察细胞的运动和迁徙能力,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测定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探讨以Smo及Gli1为关键的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与胃癌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cyclopamine浓度的提高(2、5、l0μM),细胞的迁移率逐渐降低,愈合能力也逐渐下降。l0μmo1/L的cyclopamine具有显着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细胞愈合率从空白组的78.51±3.04%减少至23.31±0.83%;穿过Transwell小室半透膜的平均细胞数从空白组的2204±47.9减少至523±16.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E-cadherin在胃癌MGC803细胞中低表达,但当应用cyclopamine来抑制Smo表达,阻断信号通路后,其表达水平有所提高。小结:Cyclopamine可通过抑制SHH信号通路中的Smo及其下游基因Gli1,降低E-cadherin的表达,减缓胃癌细胞的运动能力,从而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1.Smo表达水平升高与胃乳头状腺癌,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表达水平的上升因与分期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疾病严重程度。2.Gli1作为Smo的下游基因,其在胃乳头状腺癌,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当中高表达,与Smo在对应组织中的表达一致,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从一个层面揭示出胃癌组织中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中主要成员的表达状态。3.在胃癌细胞MGC803中,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沉默Smo mRNA可以有效降低Gli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从另一层面印证Smo及Gli1在信号通路中上下游的关系;Smo基因和MGC803细胞的繁殖及凋亡密切相关,抑制其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减慢胃癌细胞的增殖及加快凋亡。4.Cyclopamine可通过抑制SHH信号通路中的Smo及其下游基因Gli1,提高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减缓胃癌细胞的运动能力,从而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5.Smo基因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在胃癌中高表达,并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病理意义。

张美金[5](2016)在《基于RS-SVM算法的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灾害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化矿井产量的不断扩大,井下胶带运输已成为矿井主运输系统的重要方式。尽管,胶带运输已经采用阻燃技术,但矿井胶带火灾时有发生。由于主运输巷道往往布置在进风巷道中,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烟雾会直接进入采、掘工作面,极易引发次生灾害。因此,开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控制研究,对于控制灾情的蔓延、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及、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理论分析和现场调研,建立矿井灾变通风风流分配数学模型,阐述了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特性及致灾机理,同时明确发生灾变时矿井的风流控制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基本控风方法;基于矿井胶带火灾特点,通过粗糙集理论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综合各自优势,提出了一种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对RBF-NN、SVM、RS-SVM三种预测算法进行分析比对,得出RS-SVM算法在少样本时具备预测准确性更高的优点,文中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诊断采用的就是RS-SVM算法;在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控制系统设计中,根据主运输系统致灾特性,确定出了相应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最小系统等,依据上位机的网络解算结果,依据灾变机理,结合监测参数对相关风门发送控制指令,达到远程化、智能化防灾救灾的目的。同时,控制系统采用于自我较正自我修复技术,可通过工业试验或搭建模拟巷道火灾风流控制实验装置,模拟井下胶带巷胶带着火后火灾预测控制系统的灾变诊断及自动控制灾情的过程,通过实时测量数据进行反馈校正,结合火灾诊断技术的最优算法和网络解算程序,实现风路风门的最优化控制。文中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南阳坡煤矿,并就对矿井主斜井系统和4煤系统两个灾变区域进行了模拟与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达到了主运输系统火灾准确预判、及时防控的目的,结合矿井通风网络理论,实现了灾变风流的最优化调控,提升了矿井的抗灾变能力。

刘文斐[6](2014)在《基于PLC冲蚀磨损试验台风速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化石能源枯竭,风能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受到全球重视并迅速发展。2013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装机容量16088.7MW,同比增长24.1%;累计装机容量91412.89MW,同比增长21.4%。.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两项数据均居世界第一。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大物博,物源盈富,风能更是我区丰富的资源,全区目前风能技术可开发容量总体超过1.5亿千瓦,已达到全国陆地风能资源储量的50%以上。截至2013年3月底,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新增1119.4兆瓦,累计18623.8兆瓦,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风能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风机和相关技术却主要依靠进口。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进口风机“水土不服”,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风机,叶片长期受风沙侵蚀,导致磨损严重,原本工作寿命可达20年的风机叶片,现在几年就被损坏了。已有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对风机叶片在风沙冲蚀情况下的磨损机理进行详细评价,所以有必要在试验室内建立冲蚀磨损试验设备,为风机叶片涂层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压力作为决策因子,在圆形冲蚀管道内空气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输入风速压力的大小而改变管中风速,基于PLC控制系统实现对风速的控制。本文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综述,主要介绍我区风能情况,建立相关冲蚀设施的必要性,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报告以及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为冲蚀系统中风速控制部分的硬件选择和组建,其中包括根据流体力学相关知识设计冲蚀管道以及软件程序的设计。气体输出压力的大小由电气比例阀控制,电气比例阀又由PLC控制系统控制,随后气体进入冲蚀管加速。冲蚀管道由进风管、进沙管和混合加速管三部分组成,进沙管可加速管内气流,混合加速管的目的是使风沙充分混合共速。第三部分主要是试验方案和试验数据的收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备可以提供5m/s-25m/s的风速,进沙量可以控制为1g/s、2g/s、3g/s、能够满足预期试验要求。风中挟沙后,对风速影响较小,在一定精确度要求下,可以忽略。整体试验实现预期目标,达到精度要求,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和依据。

潘天波[7](2013)在《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场,以汉代漆艺为研究对象,旨在以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进化为研究路线,通过历史与逻辑、图像与事理、文献与考古等多维方法,力图勾勒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建构、折变、重组与转向的进化轨迹及其嬗变规律,以期探明汉代漆工艺美学思想发展风貌,进而为复兴传统工艺文化以及提升中华文化实力提供一种实践典范与理论参照。本文研究认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轨迹路线是:“西汉初年初步奠基——西汉中期独立发展与建构——西汉后期折变与鼎盛——东汉时期重组与转向”。西汉初年,即从高祖到景帝大约60年时间里,是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与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漆艺美学思想基本遵循“汉承秦制”的发展规律,以简约实用为要旨,以“守约以治广”为设计原则,以楚风浪漫为风格特色,显示出汉初工艺思想在社会政治与经济之“与民休息”的立场下进化与发展,尤其是汉初的青铜器退位与漆器兴起,充分体现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原则:“用进废退”。至西汉中期,即西汉武、昭、宣三代,是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走向独立发展的繁荣阶段。此时,漆艺在社会各方面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中开始颇有建树,逐步从生活工艺走向实用艺术化之路,漆艺美学思想以“大美”思潮为基调,在“法天象地”的造像原则与“崇文尚实”、“深沉雄厚”的品格建构中走向成熟与繁荣,尤其是官府漆器经营及其工艺的政治权力化,成为这一时期工艺美学思想的典型特征。到西汉后期,即从元帝到王莽新朝前期大约60年的时间里,汉代漆艺在发展中发生进化意义上的突变,并达到鼎盛高峰,其发展特点是从装饰之风中走向贵族化之路,漆艺着力追求繁缛化装饰,就连当时中国西北与西南夷民族漆艺也在民族文化进化中实现了自己的突变,推崇“错彩镂金”、“银口黄耳”之美,演绎汉代漆艺装饰美学思想。在东汉约200年的历史中,漆艺发展逐渐走向衰微与转向,漆艺美学思想遭遇宗教式的归隐,也遭遇“致用为本”的艺术批评,并在夹纻佛像与绿沉漆等玄默之风的追求中“另辟蹊径”,尤其是漆器被青瓷器取而代之,反映出汉代漆艺的又一进化原则:“适者生存”。通过对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递进与嬗变的进化论分析,本文认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规律与发展历程的基本特色是:第一,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的一般规律是遵循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等时代语境,尤其是汉代主流儒教神学美学思想浸透下的物质产物;第二,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基本规定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渗透口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显示汉代漆艺之艺是手工艺与设计之间的艺,漆艺之道是生活之道,漆艺之美是日常与民用之美;第三,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的动力来源包括汉代工艺的身体意识、神话图像叙事、贵族权力以及儒释道思想协进发展等。身体意识是相对于漆器为身体享用的功能而言,神话叙事是针对漆器纹饰审美设计,贵族权力是从漆器的生产与管理体系以及服务对象而展开,儒释道思想发展是根据漆器形式背后的文化意义视点。换言之,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发展动力是依据漆器之功能、审美、生产与管理、服务对象与形式意义等视角展开,显示漆工艺的实用功能与美学意义的双重规定;第四,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保守基因”或汉代漆艺实践的基本美学命题。如汉代漆工艺设计之“守约以治广”、“大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基本实践命题,它们共同反映出汉代漆艺设计思想的最高美学追求。其中“守约以治广”是漆艺设计的根本方针,“大美”是漆艺设计的整体风貌,“规天矩地”是漆艺设计的造像原则,“自然相生”是漆艺设计的主体美学规律,“致用为本”是漆艺设计的功能原则;第五,汉代漆艺的艺术互动、境外流传、惠泽生活、影响后世等内容彰显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独特的美学思想魅力与历史价值维度。总体言之,汉代漆艺是汉代人寻求固有的“汉风姿态”,是汉代工匠灵巧双手的智慧之物。官府与地方特有的乡土工艺之发展给予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特色,还保证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健康与美,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是一个创新的民族。同时,汉代漆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巨大的丰碑,它的美学思想是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是汉代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产物。在汉代漆艺美学研究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正宗漆艺的工艺特色、产业优势、美学理想、社会担当以及漆艺的当代复兴等重大问题,对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传统漆艺的生命与价值不会枯竭。在当代生态立场下,它至少在能源、环境、生活、美学等方面有所担当,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王景立[8](2012)在《精密播种机覆土与镇压过程对种子触土后位置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密播种作业质量是由仿形、开沟、排种、覆土及镇压五个主要工作部件综合作用决定的,任何一个部件结构性能存在问题都会影响精密播种作业的整体质量。然而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对上述五个主要工作部件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早期精密播种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排种器能否提供均匀的种子流方面,致使排种器在精密播种机五个主要工作部件中质量与性能远远优于其它部件,技术理论也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直到上世纪90代以来,人们才开始逐步重视到其它主要工作部件的试验研究,使精密播种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精密播种机作业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提高,精密播种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但在覆土、镇压部件与作业环节方面仍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既没有充分考虑覆土与镇压部件的类型特点、结构与运动参数的优化,也不重视覆土与镇压部件的加工质量,结果使精密播种机只实现了精密排种却未达到精密播种要求。鉴于目前在精密播种机的研究中,关于覆土与镇压部件理论上和试验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对种子触土后土壤的运动状态、土壤压实程度影响较大的覆土器和镇压器为研究对象,对种子触土后位置和覆土厚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利用有机玻璃板制作了挤压式、双圆盘式、八字形覆土器,以及自行研制的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可变力苗带镇压器,通过均匀设计设计方法及高速摄像系统等,分析了三种覆土器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对覆土过程中种子水平位移量与覆土厚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镇压器的不同镇压力对实际播深、位移变化等影响的试验研究,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优化出了最佳覆土器种类和最佳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及最佳镇压力。利用LS—DYNA软件中SPH方法进行了覆土和镇压过程中土流与种子运动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精密播种机单体覆土器与镇压器进行了虚拟制造和运动仿真,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为进一步提高精密播种机设计质量和丰富精密播种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是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183024)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40504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33)的部分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制了八字形、双圆盘式和挤压式三种不同工作原理的新型覆土器,覆土部件的角度、高度、宽度、前后位置均可调节,便于参数优化,可实现不同条件下种子触土后位置变化的试验研究。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三种覆土器与镇压器的仿真模型,利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制成了三种覆土器,方便试验过程中对土流与种子运动状态观测。2、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在土槽实验台上完成了三种覆土器覆土过程测试试验,利用均匀设计设计方法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种子位移量和覆土厚度的回归模型,覆土器回归模型如下:八字型覆土器种子位移量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八字形覆土器种子位移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张角与机器速度的交互项、机器速度、张角与倾角的交互项,最后是张角与倾角。八字形覆土器覆土厚度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八字形覆土器覆厚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倾角、张角与倾角的交互项、张角与机器速度的交互项,最后是覆土器张角。双圆盘式覆土器种子位移量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双圆盘式覆土器种子位移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倾角和张角的交互项、张角、机器速度、倾角,最后是作业速和张角的交互项。双圆盘式覆土器覆土厚度的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双圆盘式覆土器覆土厚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张角与倾角的交互项、作业速度与张角的交互相、速度和倾角的交互项、张角、倾角,最后是作业速度。挤压式覆土器种子位移量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挤压式覆土器种子位移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速度与倾角的交互项、作业速度。挤压式覆土器覆土厚度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挤压式覆土器覆土厚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倾角、作业速度,最后是作业速度与倾角交互项。经过对上述回归模型优化后,得出了三种覆土器的最优试验因素水平,并确定了最优覆土器为挤压式覆土器,最优试验因素水平为作业速度X1=4km/h,覆土圆盘倾角X2=300,此时种子最小位移量为△Y1=0.0075m,覆土厚度为△Y2=0.0389m。同时进行的高速摄像试验结果表明,覆土前种子位移量都很小,决定覆过程中种子位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被覆盖后随土流一起运动而引起的。八字形与双圆盘式覆土器覆土过程引起的土流运动剧烈,种子位移变化量大,同时覆土厚度也大;挤压式覆土器覆土过程对种床土壤扰动量很小,因此,种子的位移量小,覆土厚度适宜。3、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完成了覆土器覆土过程中土壤运动状态、种子位移量、覆土厚度和实际播深等动力学仿真,完成了土壤物理参数及力学参数的测定。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八字形覆土器覆土过程种子位移量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为△Y1=0.002m,吻合程度为75.5%,覆土厚度误差为△Y2=0.012m,吻合程度为80%;双圆盘式覆土器覆土过程种子位移量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为△Y1=0.0068m,吻合程度为71.8%,覆土厚度误差为△Y2=0.019m,吻合程度为90.2%;挤压式覆土器覆土过程种子位移量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为△Y1=0.003m,吻合程度为76.6%,覆土厚度误差为△Y2=0.003m吻合程度为89.9%,表明了利用SPH方法进行精密播种机触土部件仿真的可行性。4、研制了一种可变力苗带镇压器,可实现镇压力由定量调节变为无级调节。利用Solidworks参数化建模软件建立了可变力苗带镇压器三维实体模型,制作了试验样机,利用S形传感器、数字显示器、计算机以及拖拉机液压元件构成镇压力测试系统,实现镇压力由定量调节变为无级调节。5、进行了可变力苗带镇压器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镇压力、作业速度对实际播深、种子位移量、种床土壤坚实度、出苗率、含水率及苗期植株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播深随镇压力加大而减少,其它试验指标均随镇压力的加大而提高,其中,种床土壤坚实度指标与种子位移变化量指标随着镇压力加大而增加更快,植株高度随镇压力继续加大而减小,其余试验指标则随镇压力继续加大而增加缓慢;探索了镇压力变化对种子位移量的影响,即镇压力大小对种子的粒距变化影响不大,但对覆土厚度有较大影响。镇压力对所有试验指标的影响均大于作业速度的影响。6、利用SPH软件建立了土壤模型,基于SPH/FEM耦合算法的镇压系统LS-DYNA仿真实现。基于Solidworks参数化建模软件建立了可变力苗带镇压器三维实体模型,选取1600N~1800N镇压力和6km/h作业速度进行了镇压过程运动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试验过程测试指标值接近,镇压器镇压过程种子实际位移与仿真位移误差为△Y1=0.003m,吻合度为81.3%,实际覆土厚度与仿真过程获得覆土厚度误差为△Y2=0.0017m,吻合度为96%。表明利用SPH方法对镇压器镇压过程进行仿真的方法是可行的。本文针对精密播种机覆土器与镇压器两种触土部件的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通过SPH方法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为提高精密播种机设计质量提供了新的研究法,对丰富精密精密播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李晓宪,邱剑荣,李晴慧,郑芳,何培森,姚峰,詹东,李伟[9](2009)在《新中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研究认为,新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初创时期(1949—1965年);停滞时期(1966—1978年);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4年);迅速发展时期(1995年至今)。对近年来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环境、办刊理念、学术期刊评价及自身发展规律等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在对未来发展做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路径。

许春晓[10](2004)在《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是伴随着中国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而发展起来的,已经有了较多的成果,表现出研究课题选材覆盖面比较宽广,研究深度可观的特点。但发展不很均匀,具体考察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旅游活动史探究多,旅游思想史研究少;一般描述多,深入分析少。旅游规划思想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我们对于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是在较全面综述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认为旅游规划思想演进研究意义重大。对于问题的细致讨论,是从以下6个方面展开的。第一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进阶段的划分。在就学术界对中国旅游发展阶段的划分意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旅游规划思想发展阶段划分方法选择探讨,通过定性和定量基础上的中国旅游规划思想发展轨迹的综合描述得出划分结论。第二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思想萌芽时期研究。首先对旅游与旅游规划的起源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然后分为古代旅游思想的朦胧孕育和近代科学旅游规划思想初步萌芽两个阶段进行研究。认为古代旅游规划思想在旅游活动中孕育,从园林规划、区域开发和城市规划等活动中产生。近代旅游科学思想则随着近代旅游业的起步而产生,具体表现为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初步认识、对旅游风景区规划的理论思考、注重六要素配套开发、开始对旅游业发展步骤和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对中国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系统思考几个方面。最后对历史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的资源导向时 翔,师、大,.文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 鹅要 期研究。在分析了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规 划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研究的主流,旅游 产品及六要素配套开发渐渐成为热点、旅游市场研究逐渐起步并快速 发展、规划内容体系初步完善与规范。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这 一时期存在的盲目开发、多头管理导致管理矛盾、理论方法尚不成熟3大问题。第四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导向时期研究。在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成旅游规划市场导向思想的产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进行研究,在旅游规划市场导向思想产生期内,学术界全面关注旅游规划的市场导向研究,“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可持续发展”理念成熟。在成长期,市场导向思想完全确立,规划技术研究深入,旅游地形象研究起步,规划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成熟期,旅游规划规范化,市场导向研究深入,多种市场导向观点提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归纳了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指出了管理不规范导致的问题。第五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人本导向时期研究。通过对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的考察,认为我国当前实际上己经形成了对“以人为本”的深切呼唤,国外有较多的“人本导向”旅游规划的经验可资借鉴,中国旅游学界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人本导向”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己经有了较多的探索。提出“人本导向”旅游规划时代己经到来。第六部分是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演进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在界定旅游规划主导思想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接力式演进、浸透式发展、重叠式交接3条演进规律,认为其发展是基于社会需求拉力、.,师二大,.士论文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 摘要体制改革推力和学术发展浮力3个驱动力而实现的,同时,得出了学术主导思想发展的主导思想不排斥非主导思想的继续发展、成熟的主导思想催生新的主导思想、任何学术主导思想都应该与时俱进等3点推论。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可以有效地界定旅游规划学者在旅游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己经取得的理论成就,仔细探讨旅游规划理论积累的过程与规律,极大地丰富旅游规划的理论建设内容,总结经验,促进旅游规划理论的成熟。进一步发挥旅游规划思想对旅游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使得旅游规划的现实意义更加明显。理论意义重大。 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归纳发展规律性,提出要适时地推出新的指导思想,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南。旅游规划思想直接决定着旅游规划的属性,标志着旅游规划的发展水平,促进旅游规划的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这一选题具有明显的边缘色彩,这就在客观上对我们提出了较高的知识本底方面的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自己既要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要把握好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总体上体现综合的风格。在方法上,我们力图有些创新,既要考虑历史学研究的传统和特色,也适当融进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具体形成了多角度透视与主线分析有机结合、思辨与实证有机结合、定性描述与数理方法结合的特色。

二、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2001)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2001)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2)装配式渠道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思路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仪器和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渠道用混凝土配合比和生产工艺的优化
    3.1 引言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和分析
    3.4 生产和工艺问题
    3.5 生产和工艺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玄武岩纤维对装配式渠道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4.1 试验方案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玄武岩纤维增强机理探讨
    4.4 干缩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正交试验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
    5.1 正交试验设计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5.4 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时间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1.2.1 时间范围
        1.2.2 “高级中学用解析几何学教科书”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肇始(1893-1901)
    2.1 解析几何学发展简介
    2.2 早期传入的解析几何学知识
    2.3 《代形合参》——中国第一本解析几何学教科书
        2.3.1 原着作者与译者简介
        2.3.2 《代形合参》的版次以及前人关于其底本的论断
        2.3.3 《代形合参》与《代微积拾级》非同一底本
        2.3.4 解析几何学在中国成为独立学科
        2.3.5 《代形合参》的内容分析
        2.3.6 《代形合参》的编排特色
    2.4 教科书的编写与审定
    2.5 学校的解析几何学教学
第3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初步发展期(1902-1921)
    3.1 数学教育制度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
        3.1.1 清末新式教育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02-1911)
        3.1.2 新教育宗旨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12-1921)
    3.2 汉译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开始兴起
        3.2.1 翻译英美与转译日本教科书
        3.2.2 教科书翻译群体简介
    3.3 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
        3.3.1 1902 -1911年教科书的审定
        3.3.2 1912 -1921年教科书的审定
    3.4 个案分析——以《温特渥斯解析几何学》为例
        3.4.1 原作者与译者简介
        3.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3.4.3 主要内容
        3.4.4 知识呈现方式
        3.4.5 名词术语
    3.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特点分析(1902-1921)
        3.5.1 翻译版本的“多样化”
        3.5.2 教科书章节结构差异较大
        3.5.3 编排形式及数学符号完全西化
        3.5.4 坐标法使用的“多样化”
        3.5.5 高中几何教科书中渗透“圆锥曲线”内容
第4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转型期(1922-1936)
    4.1 “壬戌学制”下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
        4.1.1 “课程纲要”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1923年)
        4.1.2 “暂行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1929年)
        4.1.3 “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1932与1936年)
    4.2 “壬戌学制”下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
        4.2.1 “课程纲要”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23年)
        4.2.2 “暂行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29年)
        4.2.3 “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32与1936年)
    4.3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出版与审定情况
        4.3.1 自编教科书的兴起
        4.3.2 汉译教科书以《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为主
        4.3.3 教科书的审定制度
    4.4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编译者简介
        4.4.1 以留学回国者及大学教师为主
        4.4.2 中学教师人数较少
    4.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典型个案分析
        4.5.1 自编教科书个案——以《复兴高级中学解析几何学》为例
        4.5.2 汉译教科书个案——以《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为例
    4.6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特点分析(1922-1936)
        4.6.1 教科书章节结构基本定型
        4.6.2 自编本内容在遵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增删
        4.6.3 大多使用“直角坐标”,极少数以“斜坐标”为主
        4.6.4 高中代数、几何教科书中出现“直角坐标”、“圆锥曲线”内容
第5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成熟期(1937-1949)
    5.1 教育制度与解析几何学课程设置
        5.1.1 “修正与六年制课程标准”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41年)
        5.1.2 “修订课程标准”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48年)
    5.2 教育制度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
        5.2.1 “修正与六年制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41年)
        5.2.2 “修订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48年)
    5.3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出版与审定情况
        5.3.1 自编教科书数量略有减少
        5.3.2 汉译《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数量增加
        5.3.3 教科书的审定制度
    5.4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编译者简介
        5.4.1 以大学教师为主
        5.4.2 中学教师人数增加
    5.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典型个案分析
        5.5.1 自编教科书个案——以《新中国教科书高级中学解析几何学》为例
        5.5.2 汉译教科书个案——以《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为例
    5.6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特点分析(1937-1949)
        5.6.1 教科书章节结构成型
        5.6.2 自编教科书内容相较课程标准有删减
        5.6.3 基本统一使用“直角坐标”
        5.6.4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等着作出现
        5.6.5 解析几何学题解大量出现
第6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内容的演变
    6.1 研究对象
    6.2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内容编排的比较
        6.2.1 “圆锥曲线”内容在教科书中的整体编排
        6.2.2 “圆锥曲线”中知识点的编排
    6.3 解析几何教科书中“圆锥曲线”概念表述之演变
        6.3.1 “圆锥曲线”概念定义方式之演变
        6.3.2 “抛物线”概念定义方式之演变
        6.3.3 “椭圆”概念表述方式之演变
        6.3.4 “双曲线”概念表述方式之演变
        6.3.5 “圆锥曲线”及其概念编排形式之比较
    6.4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作图法之比较
    6.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特点分析
        6.5.1 关于“圆锥曲线”的定义问题
        6.5.2 抛物线、椭圆与双曲线的排序问题
        6.5.3 “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给出方式与出现的时间问题
        6.5.4 “极坐标”与“圆锥曲线”的编排顺序问题
第7章 结论
    7.1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整体特点
        7.1.1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多样化
        7.1.2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滞后性”
        7.1.3 自编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以平面解析几何为主
        7.1.4 解析几何学教辅的出现对教科书的补充
        7.1.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编排的特点
    7.2 影响解析几何学教科书演变的主要因素
        7.2.1 外部因素
        7.2.2 内部因素
    7.3 清末民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7.3.1 清末民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意义
        7.3.2 清末民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启示与借鉴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Smo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Smo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mo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mo蛋白在人胃癌MGC803细胞的表达及小RNA干扰Smo基因表达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SonicHedgehog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Sonichedgehog信号通路在胃癌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RS-SVM算法的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灾害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矿井胶带火灾灾变风流状态研究
        1.3.2 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现状
        1.3.3 矿井火灾监测技术的研究
        1.3.4 煤矿远程监控技术研究
        1.3.5 抗灾风门监控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特性及致灾机理
    2.1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特性
    2.2 矿井主运输系统致灾机理
        2.2.1 火灾致灾机理
        2.2.2 主运输巷道发火原因
    2.3 矿井灾变通风网络分配理论
        2.3.1 矿井风流状态方程
        2.3.2 通风网络风流分配数学模型
        2.3.3 通风网络风流解算
    2.4 矿井灾变通风系统风流控制技术
        2.4.1 基本控风原则
        2.4.2 旁侧支路逆转原因及应对措施
        2.4.3 上、下行风流发生火灾时风流逆转条件
        2.4.4 下行风风流逆转过程及突变理论分析
        2.4.5 灾变时的基本控风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技术算法优选
    3.1 井下胶带燃烧决策表离散化及特征提取
        3.1.1 OPTICS算法思想
        3.1.2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OPTICS算法的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
        3.1.3 运输胶带火灾决策表离散化
        3.1.4 井下胶带火灾信息特征提取
    3.2 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机的胶带火灾的预测
        3.2.1 支持向量机的学习过程
        3.2.2 支持向量机的实现
        3.2.3 主运输系统火灾核函数的选取
        3.2.4 主运输系统火灾算法参数的优化
        3.2.5 其它方法——基于M-RS-SVM方法的胶带火灾的预测
    3.3 预测算法对比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4.1 单片机最小系统
    4.2 数据采集模块
    4.3 键盘显示及报警模块
        4.3.1 显示模块设计
        4.3.2 键盘、报警电路
    4.4 MAX485通讯模块
    4.5 看门狗电路
    4.6 硬件设计流程图及软件地址分配表
        4.6.1 地址分配表:
        4.6.2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控制系统软件流程图
5 灾变风门控制系统设计
    5.1 风门控制模块结构
    5.2 抗灾救灾自动控制风门结构设计
        5.2.1 自动控制风门结构组成
        5.2.2 自动控制风门控制气阀结构设计
    5.3 抗灾救灾自动控制风门工作原理
    5.4 抗灾救灾自动控制风门技术要求
        5.4.1 自动控制风门的类型
        5.4.2 自动控制风门的选型
        5.4.3 水压检测及喷雾功能
    5.5 抗灾救灾风门控制装置设计
        5.5.1 视频服务器设计
    5.6 矿井抗灾及预防监控系统需求
    5.7 矿井抗灾及预防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5.8 抗灾风门监控系统的系统具体开发
        5.8.1 主要功能设计
        5.8.2 主要功能实现
        5.8.3 液压风门工作原理
    5.9 本章小结
6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控制工程实践
    6.1 灾变通风设施安装地点选择
    6.2 灾变通风设施附近传感器的安装
    6.3 主运输系统灾变控制区域划分
        6.3.1 主斜井
        6.3.2 4煤系统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PLC冲蚀磨损试验台风速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区风能现状分析
        1.1.2 研究风沙对风车叶片冲蚀的必要性
        1.1.3 风速控制概况
    1.2 国内有关风机叶片冲蚀的研究现状
    1.3 国外有关风机叶片冲蚀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课题研究的方案
    1.7 技术路线
2 冲蚀试验设备硬件系统设计
    2.1 气源的作用和选择
    2.2 电气比例阀的选择
    2.3 PLC的配置选择
    2.4 冲蚀管道的设计
    2.5 触摸屏的选择
    2.6 其他仪器、配件的选择
3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3.1 PLC程序的编写
        3.1.1 AD转换关系
        3.1.2 I/O分配
        3.1.3 拓展与接线
        3.1.4 程序段
    3.2 触摸屏系统设计
        3.2.1 MCGS组态软件的整体结构
        3.2.2 建立组态工程
        3.2.3 触摸屏与PLC通信
        3.2.4 组态设计图
4 风速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4.1 试验方案
    4.2 试验准备
    4.3 试验数据与分析
    4.4 误差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几点必要的说明
        (一) 释“漆”
        (二) 漆艺:漆的艺术
        (三) 漆艺美学:一种工艺美学
        (四) 汉代漆器的发现及研究史略
        (五)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六) 回避的一些问题
    三 有关分布图
上篇
    第1章 西汉初期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
        1.1 漆艺实践史境:从高祖到景帝
        1.1.1 漆艺:汉初社会与工艺复出
        1.1.2 用漆:重本抑末与漆树种植
        1.1.3 实用漆艺:从神权走向生活
        1.2 西汉初期漆艺美学思想的渊源与特色——秦制楚风
        1.2.1 “汉承秦制”及其他
        1.2.2 尘俗:楚风遗韵
        1.2.3 简约:问“道”漆器
        1.3 文献所见汉初漆艺美学思想
        1.3.1 《吕氏春秋》所见漆艺思想
        1.3.2 《新语》、《新书》的工艺观与漆艺
        1.4 西汉初期诸侯漆艺实物分析
        1.4.1 “用进废退”:漆器逐步取代青铜器
        1.4.2 诸侯漆艺“同制京师”:以长沙郡为例
    第2章 西汉中期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
        2.1 漆艺实践史境:从武帝到宣帝
        2.1.1 漆艺:权力与礼制之物化
        2.1.2 用漆:朱漆、黑漆与坎侯漆
        2.1.3 贵族漆艺:从实用走向艺术
        2.2 西汉中期漆艺美学思想的建构与新貌——煌煌盛美
        2.2.1 漆艺美学思想建构基础:“阴阳五行”
        2.2.2 漆艺造像:“上下与天地同流”
        2.2.3 漆艺风格:崇文尚威
        2.2.4 乐府漆艺:坎坎之音与它的深沉雄厚
        2.3 文献所见西汉中期漆艺美学思想
        2.3.1 《淮南子》所见漆艺思想
        2.3.2 《盐铁论》所见漆艺盛况
        2.4 西汉中期官府漆艺实物分析
        2.4.1 中央漆艺:管理体制及其影响
        2.4.2 官府漆艺:巴蜀漆器及其审美特色
        2.4.3 漆艺神话图像的审美叙事与进化
    第3章 西汉后期漆艺美学思想的演变
        3.1 漆艺实践史境:从元帝到王莽新朝
        3.1.1 漆艺:装饰的立场
        3.1.2 用漆:装饰之美
        3.1.3 贵族漆艺:从审美走向“贵族风”
        3.2 西汉后期漆艺美学实践的高峰——装饰思潮
        3.2.1 漆艺:“错彩镂金”及其动因
        3.2.2 装饰工艺流行:以扣器为例
        3.2.3 明器装饰的美学思想
        3.2.4 宫廷建筑漆艺:从“僭类宫省”说起
        3.3 文献所见西汉后期漆艺装饰美学思想
        3.3.1 《西京杂记》所见器物装饰
        3.3.2 《法言》工艺美学思想与漆艺
        3.4 西汉后期西部漆艺实物分析
        3.4.1 漆艺装饰的地域审美观:以滇国为例
        3.4.2 民族漆艺文化交融与进化:以贵州为例
        3.4.3 汉代西北地区漆艺审美文化特色
    第4章 东汉漆艺美学思想的转向
        4.1 漆艺实践史境:从光武到汉魏之际
        4.1.1 漆艺:短暂繁荣后的归隐
        4.1.2 用漆:宗教与世俗之美
        4.1.3 宫廷漆艺下移:从精英回归民众
        4.2 东汉漆艺美学思想的重构与转向——致用为本
        4.2.1 重构:致用与求真
        4.2.2 新领域:夹纻佛像
        4.2.3 纹饰:漆艺美学思想转向的见证
        4.3 文献所见东汉庄园漆艺美学思想
        4.3.1 《论衡》上艺美学思想与漆艺
        4.3.2 《四民月令》之庄园工艺思想
        4.4 东汉文士漆艺实物分析
        4.4.1 “适者生存”:青瓷器取代漆器
        4.4.2 漆艺“另辟蹊径”:从绿沉漆说起
下篇
    第5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特色
        5.1 汉代漆艺:身体意识的美学立场
        5.2 汉代漆艺:神话图像的叙事策略
        5.3 汉代漆艺:权力消费的贵族工艺
        5.4 汉代漆艺:儒道思想的审美演绎
        5.5 汉代漆艺:诸门类艺术美学之共生
    第6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实践命题
        6.1 命题一:“守约以治广”
        6.2 命题二:“大美”
        6.3 命题三:“规天矩地”
        6.4 命题四:“自然相生”
        6.5 命题五:“致用为本”
    第7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7.1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艺术互动
        7.2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境外延传
        7.3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惠泽生活
        7.4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沾溉后世
        7.5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价值批评
    第8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8.1 正宗的漆艺
        8.2 被救助的漆艺
        8.3 漆艺美的目标
        8.4 当代生态背景下的漆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精密播种机覆土与镇压过程对种子触土后位置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精密播种技术研究概况
        1.2.1 精密播种机田间植株分布研究概述
        1.2.2 覆土器的研究发展概况
        1.2.3 镇压器的研究发展概况
        1.2.4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农业工程方面的应用概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 SPH 方法的覆土过程土流运动状态仿真分析
    2.1 土壤动力学
        2.1.1 机械土壤动力学研究概况
        2.1.2 *MAT147 号材料模型
    2.2 土壤物理参数的测定
        2.2.1 土壤容重与含水率的测定
        2.2.2 土壤内聚力与内摩擦角的测定
        2.2.3 其他物理参数的确定
    2.3 LS-DYNA 软件与 SPH 方法简介
    2.4 覆土器的 SOLIDWORKS 参数化设计
        2.4.1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技术
        2.4.2 Solidworks 软件介绍
        2.4.3 覆土器的 Solidworks 参数化建模与设计
    2.5 基于 SPH/FEM 耦合算法的覆土系统 LS-DYNA 仿真实现
        2.5.1 覆土器的 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前处理
        2.5.2 覆土器 LS-DYNA 仿真过程实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覆土器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对种子触土后位置影响的研究
    3.1 试验设备
        3.1.1 土槽试验台及高速摄像系统
        3.1.2 三种覆土器试验部件
        3.1.3 滑刀式开沟器
        3.1.4 播种单体
    3.2 高速摄像技术应用简介
        3.2.1 高速摄像技术发展概述
        3.2.2 高速摄像分析软件 Blaster’s Mas
    3.3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试验研究
        3.3.1 种子自由运动高速摄像分析
        3.3.2 八字形覆土器的高速摄像试验结果分析
        3.3.3 双圆盘式覆土器的高速摄像试验结果分析
        3.3.4 挤压式覆土器的高速摄像结果分析
    3.4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覆土器试验研究
        3.4.1 八字形覆土器试验方案与测试结果
        3.4.2 双圆盘式覆土器试验方案与测试结果
        3.4.3 挤压式覆土器试验方案与测试结果
    3.5 覆土器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变力苗带镇压器的研制
    4.1 可变力苗带镇压器的结构原理
        4.1.1 可变力苗带镇压器的结构
        4.1.2 可变力苗带镇压器的工作原理
    4.2 基于 LS-DYNA 软件的镇压过程土流运动状态仿真分析
        4.2.1 镇压器的 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前处理
        4.2.2 镇压器的 LS-PrePost 有限元后处理
        4.2.3 基于 SPH/FEM 耦合算法的镇压系统 LS-DYNA 仿真实现
    4.3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可变力苗带镇压器试验研究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研究的历史阶段
    1.1 关于当代中国旅游发展历史阶段的几种观点
    1.2 中国旅游思想的发展历史阶段划分方法选择
    1.3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发展轨迹的综合描述
第二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萌芽时期
    2.1 旅游起源与旅游规划起源
    2.2 古代旅游规划思想朦胧孕育阶段
    2.3 近现代科学旅游规划思想初步萌芽阶段
    2.4 历史意义及其经验教训
第三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资源导向时期
    3.1 背景
    3.2 旅游规划资源主导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
    3.3 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
第四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市场导向时期
    4.1 背景
    4.2 学术思想表现
    4.3 市场导向思想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4.4 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
第五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人本导向时期
    5.1 背景
    5.2 学术思想的初步表现
    5.3 历史意义及其前景
第六章 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演进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
    6.1 关于学术主导思想的学术内涵
    6.2 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演进规律
    6.3 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演进的驱动力分析
    6.4 几点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2001)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2]装配式渠道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D]. 杨方方. 石河子大学, 2018(01)
  • [3]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研究[D]. 张美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4]Smo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D]. 杨子鑫. 河北医科大学, 2018(12)
  • [5]基于RS-SVM算法的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灾害控制研究[D]. 张美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6]基于PLC冲蚀磨损试验台风速控制系统的研究[D]. 刘文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7]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D]. 潘天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精密播种机覆土与镇压过程对种子触土后位置控制的研究[D]. 王景立. 吉林大学, 2012(03)
  • [9]新中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发展研究[J]. 李晓宪,邱剑荣,李晴慧,郑芳,何培森,姚峰,詹东,李伟. 体育科学, 2009(05)
  • [10]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 许春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4)

标签:;  ;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2001)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