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时代”

沧桑“时代”

一、沧海桑田《泰晤士报》(论文文献综述)

罗学蓬[1](2021)在《首善人家》文中研究说明1.回家大海从来不平静。1923年炎夏一个下午,从日本大坂驰出的"红宝石号"邮船抵达了上海码头。汪湛秋和他的英国妻子苏珊·吉本斯·玛丽斯、混血儿子汪昆仑从船上下来,提着行李跟在后面的是汤长顺。他们一家还要再经过一周的轮渡换乘,才能抵达重庆黔江的濯水镇。那是他心心念念的家、情和责任。汪家祖上创立的荣誉之碑,他逃不掉,躲不开。现在,他感到自己能背负了。

王成海[2](2021)在《清代光宣时期蒙古族诗人的民族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光宣时期的蒙古族诗人群体,历经晚清之际的风云变幻,他们创作的诗歌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在遭遇重大历史事件时,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情势,蒙古族诗人群体用手中的笔书写着他们的家国情怀、实践着他们的民族书写。在光宣时期这一历史背景下,以蒙古族诗人群体为视角,通过他们的诗歌创作去了解其背后的历史事件及其代表的诗学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在对相关史料记载的搜集基础上梳理了这一时期蒙古族诗人的资料,对光宣时期的蒙古族诗人群体进行了整体概述。并介绍了光宣时期社会时代背景与这一时期士人的心态图景。第二章对光宣时期的蒙古族诗人的民族书写进行研究。以时间轴为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详细分析了这一时期蒙古族诗人群体在面对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反映与心态。第三章对蒙汉文学交融下的民族书写体现晚清诗学的一些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表明了其受到当时主流诗坛的影响,体现了一种文学创作上的交融与借鉴。第四章主要辨析了蒙古族诗人民族书写的民族认同以及政治认同,并且论述了其背后体现的“诗史”意义。

刘金祥[3](2020)在《丝绸之路上的唐朝故事》文中提出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接贯通西方的唯一商贸走廊和主要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包括陆上和海上两条线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深湛丰富的丝路文化和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丝路学"日渐成为一门各国竞相研究、百年不衰、持续升温的世界级显学。特别是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丝路学"研究更加活跃和兴旺,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广摄博采,深耕细作,力求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理论支撑和学理佐证。在这众多着述中,

祝勇[4](2019)在《故宫六百年》文中指出第一章王者之城一故宫,意思是过去的宫殿。中国历史悠长,经历过无数次王朝鼎革,也就有了无数座过去的宫殿,因此"故宫"这个词,不是今天才有。《汉书》里写:"公卿白议封禅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1"故宫"这个概念,至少在汉代就有了。"故宫"的意象,也在唐诗宋词里出出入入,像唐代刘禹锡曾在《踏歌词》里写:"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

陈海燕[5](2019)在《新时期报刊号外发展趋向及功能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号外在我国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是报社因重大事件、重大内容需要及时报道而临时出版的新闻纸。尤其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号外,充分见证了祖国四十年的沧海桑田。本文以新时期的报刊号外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分析新时期报刊号外的传播内容。这些号外,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全球性重大体育赛事、突发灾难性事件、航天领域新成就新成果、国际国内重大新闻等等,深刻、全面的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国际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而纵观号外的历史,就是中国大事件的编年史,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次,本文在梳理了号外发展历史的前提下,解读了新时期报刊号外的发展趋向和功能演变。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新时期的报刊号外进一步融合创新,掀起了电子文本发展的新篇章。

杨研[6](2019)在《二语对一语的影响:来自汉语被动句应用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在二语习得领域里,一语对二语的影响(亦称之为前向迁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开始转向语言反向迁移的研究,即二语对一语影响。其实,二语对一语的影响可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概念等多个层面。反观国内,关于二语对一语影响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基于国内外文献的回顾,还可看出:二语对一语影响的研究较少涉及以一语为主导的语境,且大部分属于定性而不是定量研究。为此,本文将拟依托被动句的习得,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英语被动语态强化训练后,是否会影响其对汉语被动句句法的可接受性判断。具体而言,本文研究问题主要有二。一是英语被动句的强化训练是否影响学习者汉语被动句句法的即时和延时可接受性判断?二是影响学习者汉语被动句句法可接受性判断的因素有哪些?本文的调查对象为42名某中学英语为二语的初中生。在为期一周的英语被动语态强化训练前后,进行了四次汉语被动句句法可接受性判断的测试。在强化训练前后分别测试一次;另外两次测试分别在强化训练后两周和三周。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研究结果表明:(1)二语对一语的确产生明显的即时和延时影响,表现为:英语被动句的强化培训明显影响了学习者对汉语被动句句法的可接受性判断;(2)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可调节二语对一语的影响,表现为:英语高水平组对汉语被动句句法的可接受性最高,中水平组次之,低水平组最低。此外,性别在二语对一语的影响上无明显差异。

喻鹏[7](2018)在《《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及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1931-1936)》文中认为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1931年到1936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一直进行着步步蚕食,对中国一直步步紧逼,而国民政府面对已经打上门来的日本侵略者,却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国际调停上,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一再忍让,一面却积极发动内战,把精力放在对红色根据地的围剿上。面对越来越恶劣的时局,《大公报》本着其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以及传统士大夫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此种危局之下挺身而出,用自己客观的报道、一针见血的评论,启发、鼓舞军民奋勇抗战,为全国军民做战争精神动员,为随后的全面抗战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成打下基础。本文除绪论、结语部分之外,共有三章。第一章“1931年到1936年的时局与舆论变化”,论述从济南惨案到绥远抗战之间的中国国内的时局状况与变化,其中分为两个部分,日本侵略者对华侵略政策是如何步步加深,和国民政府面对步步紧逼的日本侵略者,其应对政策以及态度是如何变化的。对《大公报》在1931年至1936年间所要面对的时局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和叙述。第二章“《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论述《大公报》的起源以及发展概况,以及分析《大公报》在“九一八”时期、“一二八”时期、长城抗战时期以及华北事变时期的抗战宣传情况。第三章“《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对于国民的影响”,分两个部分,分别从其为前线将士举办的募捐活动的宣传与成果,以及《大公报》的着名栏目《读者论坛》两部分入手,讲述《大公报》在宣传中对受众的影响以及与受众的相互交流。从而管窥《大公报》对民众进行的精神总动员的成效。

陈旭[8](2018)在《论吕碧城的文化选择及文学创作》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近代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吕碧城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研究者在论述其思想和文学创作时,对其思想和创作风格的转变却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以吕碧城思想和创作的转变为主要论述对象,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吕碧城思想的转变,也即是吕碧城的文化选择。由前期的女权高唱,到后期的皈依佛门,在详细梳理这一转变轨迹的同时试图对其选择做出阐释。引入传统文化作为参照,在女权高唱时期,吕碧城在尊重性别差异性的前提下所追求的女性生命个体的解放,既是对传统的叛离也是对当时主流话语的背离。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中,佛教文化以其极大的包容性,为吕碧城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尤其是旅居国外之后,出于国家认同,吕碧城自觉选择佛教文化作为自己文化身份和国别身份的象征。第二部分论述吕碧城在文化选择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学观。吕碧城在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坚持以“雅”文学观作为创作的准则,吕碧城提倡的“雅”文学观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就是文言,同时也隐含着对于文章内容的要求。在其女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下,吕碧城提出“本色书写”的原则,从女性性别本色和尊重文体本色两个方面强调文学创作的真实性。而其独特的行游经历使得吕碧城也非常重视个人境遇对文学创作的作用,跨越空间的个人行游不仅为创作主体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而且对创作风格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吕碧城的创作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但其《纽约病中七日记》,是一篇用白话写作的日记体散文,并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吕碧城对于白话文的态度:“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正是在其文化选择的影响下,吕碧城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新旧杂糅的风貌。吕碧城的“雅”文学观使得她的诗歌创作呈现出“诗半旧”的特征,在诗歌内容上有所突破的同时固守古典诗歌的形式。在词的创作上继续前人推尊词体的努力;在“破体”的理路之外,由“本色书写”出发,将其词创作纳入“辨体”的范畴。而其文的创作则在互文性的视角下,从文本互渗和文体互渗两个角度突破了传统书写模式。

王佳红[9](2018)在《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变迁史研究(1967-2017)》文中认为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法治文明亦是如此。在我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之际,研究法治文明发达的域外类似制度便有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历史梳理揭示该制度萌发、形成、变迁的完整轨迹,并从中发掘出服务于当代中国改革的“真”和“精”的经验。英国议会监察专员是一个对英国中央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英格兰“中央”级别的公共机构,以及分权制地方的中央保留事项所涉及公共机构的不良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国家级监察机关,它独立于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对下议院负责(通过其专委会),以议员过滤机制(MP filter)为核心特征。英国议会专员制度在仿行丹麦模式和服从本国政治传统的基础上而形成,以职权保障制度、管辖权制度、调查程序、报告制度为基本构成。自1967年以来,《议会监察专员法》的基本结构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历任议会监察专员通过发挥其自身能动性,事实上推动着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不断“进化”。时至今日,议会监察专员已从“纯粹的”下议院辅助机构、司法程序的替代机制转变为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一个公共机构,其功能也经历了单纯的个案救济(fire-fighter)向个案救济与消极控制(fire-watcher)并重、积极防控(fire-preventer)与之相得益彰的转变。作为英国不成文宪法体系的重要制度构成,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在公正处理行政申诉案件、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权保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兴的监察专员正义制度、行政正义制度的有机构成、宪法“游戏”中的重量级“选手”、人权保障运动的“先锋”,是当代英国官学民各界对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共同体认。本文由导论、理论、史论、结论四个部分构成,具体分成六章。第一章为导论。本文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是本章的第一块内容。导论的另一个部分是文献综述,由于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研究严重不足,本文文献综述的重心便被放在英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上。在介绍英国一本最新的关于监察专员制度研究时,笔者将该书文献综述的方法作为参照,以契合“像英国学者一样思考”的研究思路;进而,笔者按照制度发展史研究、事实性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三个趋向对英国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现有研究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在导论中,笔者还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行文结构和创新点进行了扼要介绍。第二章为理论,旨在对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进行合宪性证成。笔者首先对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进而分析了经典分权理论、修正的分权理论、正在成长的独立价值说在寻找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合宪性基础上的争论,最后在放宽理论视野的基础上从变迁的英国宪法、监管型国家中的责任机制、扞卫宪法价值三个层面阐释了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合宪性基础。第三至五章为史论,旨在阐释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形成历程、变迁历史。其中,第三章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确立过程分为萌发阶段、奠基阶段和初创阶段;进而,本章对《议会监察专员法》的制度框架进行规范研究,探析议会监察专员机构的组织、职权、工作制度以及定性问题;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形成背景和推动力量。第四章首先阐释了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历史分期标准——宏观的宪法体制变迁和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本身变化;进而,本章对初步发展期(1967-1976年)和深入发展期(1977-1996年)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按照组织人事、年度报告中的制度运行实况、典型个案解读、制度“进化”评析的逻辑结构展开。第五章首先分析了“英国‘新’宪法是否正在长成”的问题,扼要介绍了英国传统宪法的特点、面临危机、渐变及延续性,进而简述1997年新工党政府上台推动的一系列宪法改革举措,从而从英国学者关于新旧宪法的论辩中引出1997年作为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变迁的核心“断点”的本文预设;本章接下来依然按照第四章确定的组织人事、年度报告中的制度运行实况、典型个案解读、制度“进化”评析的结构对制度深刻变革期(1997-2006年)和变革新时期的(2007年至今)议会监察专员制度进行考察。第六章为结论。本章首先从Ann Abraham(第八任议会监察专员)回首1961年Whyatt Report而对议会监察专员制度进行的反思出发,简明扼要地对该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史进行再审视,并结合议会监察专员和英国学者对该制度的未来展望来探究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待决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而,本章审慎地总结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最后,结合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形成过程中的“语境(context)”问题,阐释了英国经验的适用性。

许敏[10](2018)在《中国现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1940-1949) ——基于场域、惯习、资本的视角》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政治层面,孤立无援的战时中国急需国际援助;文学层面,刚刚诞生的新文学需要翻译到英语世界为自己呐喊、巩固自己的地位。以上政治、文学需求反映到翻译中:国内文人呼吁将新文学翻译到英语世界,为抗战利益计,也为文化本身着想。历史的巧合就在于,三十年代末的中日战争令英美开始关注中国、四十年代英美参战将中英政治关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时期、二战结束后的冷战依旧令英美对中国充满热情,这十多年的政治热情很便利地通过翻译转移到了中国文学上。因此,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场历史的机缘。承载着前两个十年中国译者群体的文学、文化诉求,四十年代的译者群体不失时机地通过翻译参与到英美翻译场竞争中,开启了一场追求文学、文化荣耀的旅程。这次旅程的结果即本研究对象:四十年代国外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种中国现代小说译作。研究穿过七十多年的历史烟尘,回到历史现场,对四十年代诞生的这批译作进行整体的共时描写和探索研究。研究以布迪厄提出并由其追随者发展的社会学理论为指导,以“场域”、“惯习”、“资本”概念为切入点,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分类与比较的具体方法,考察译作从物质生产到象征生产的生产全过程,回答场域中的译者群体如何通过采取各种赋予荣誉的行动参与到英美国际场域竞争象征资本、最终是否实现场域力量格局改变的问题。研究旨在令一段尚未被关注到的“译者”和“译事”浮出“翻译史”地表,对以中国译者为对外译介主体的这段翻译活动进行一次全新的探索,以中国译者的对外译介行为、效果为参照,回应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议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实践意见。研究分以下四步完成。首先,以构建场域为起点,运用一手史料重构了英美翻译场域这个四十年代独特的国际化场域,这是研究的起点,是现代小说英译场域译者群体带着惯习与资本去竞争象征资本的场所。其次,在对译者、译作进行分类、比较基础上,探索了译者惯习与原作资本如何作用于译介选材的问题。研究发现,译者群体一致地选择了翻译中国革命与战争、反映民众贫困生活的作品,体现了中国译者群体为激发和赢得国际同情、为民族竞争象征资本的群体惯习,这种惯习来源于权力场对译者惯习的塑造。场域中的其他译者王际真、西南联大编译者选择译介批判小说与乡土小说,为民族/个人竞争象征资本,这更主要是受到译者独特的个体惯习驱使。译者群体在选材时,都考量作者在中国文学场的资本,符合从边缘译介到中心的选材方式,有利于参与者实现资本转换。再次,研究聚焦译介策略的选择,深入考察场域、译者惯习对译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场域中多方参与者出版商、读者大众、文学编辑、原作者、场域位置均不同程度制约了译者行为,令这批译作呈现出“删、减、调”的共同特征。作为参与场域竞争的参与者,译者还在场域群体惯习和个体惯习驱使下采取了诸多赋予荣誉的行为,为民族/个人竞争象征资本。群体方面:中国译者体现出通过副文本的“介”凸显新文学和正文本“删与简”树立新形象的场域惯习;个体方面:萧乾、叶君健通过“增与改”揭露暴日侵华行径、王际真忠于小说的批判精神、西南联大有意传递小说的乡土特征。最后,在广泛搜集海外书评、考察译作初版与重印基础上,对四十年代译作的接受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乘着政治的东风,译作大多取得了良好接受效果,英美评论人做了多样化的审美与阅读,部分译作还走入课堂、走向读者大众,完成了译作的象征生产。而西南联大编译者在选材上与场域期待的错位、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的缺失令其接受遇冷。研究挖掘了一个湮没于翻译史尘埃的译作《一个女兵的自传》,将崔骥这部不断被重印的译作作为代表性个案,探究了场域中译介选材、参与者资本在译作接受中的关键作用。在挖掘第一手史料,运用充实的论据进行研究后,最终有以下发现和结论:第一,四十年代中国现代小说英译场域中的生产是场域中多方参与者在相互影响中完成的一次社会化大生产:中国译者群体将现代小说作为象征产品,通过各种能够赋予荣誉的译介选材与策略,参与到英美这一国际场域中竞争象征资本。场域、译者(群体/个体)惯习与各类资本、场域中多方参与者(大型出版商、读者大众、文学代理人、编辑与原作者)都对译者追求文化荣耀的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决定了译作的面貌。第二,这次竞争令英美场域的力量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一定程度颠覆了古老华夏形象,塑造了英勇抗日的、正面中国形象,为民族和国家赢得了象征资本;打破了古代文学英译场域独占鳌头的格局,新文学首次在英美场域发声,部分作家(作品)得以在英美场域获得一定文学席位。与此同时,也一定程度巩固和提升了新文学在中国文学场的地位;部分场域参与者(译者、出版商)通过场域竞争为自己赢得了一定象征资本。第三,译作接受效果表明:译作的备受关注与两国政治关系亲疏远近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场域中的选材和参与者(译者、出版商、评论人)的资本在译作的象征生产环节扮演了重要角色。译作接受的差异提醒我们:译介选材考量目标语场域的当下阅读需求十分关键,译介选材优于其他。选择场域中累积一定象征资本的英美大型出版社出版译作,请英美本土知名汉学家、专业人士撰写序言,都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译作的被关注度。

二、沧海桑田《泰晤士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沧海桑田《泰晤士报》(论文提纲范文)

(1)首善人家(论文提纲范文)

1. 回家
2. 打虎英雄
3. 红军来啦
4. 当街立功
5. 胆熊事件
6. 抬棺归来
7. 血案猝发
8. 明镜高悬
9. 情撼天地
10. 误传口令
11. 莽娃暴狱
12. 可儿之死
13. 坠入绝境
14. 师生联手
15. 新捉放曹
16.最佳说客
17.陡起杀机
18.鹊巢鸠占
19.义节可风

(2)清代光宣时期蒙古族诗人的民族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1.诗歌选本
        2.诗歌研究论着
    (三)研究方法
一、光宣时期蒙古族诗人概述及社会历史背景
    (一)风雨飘摇的晚清社会时代图景
    (二)挑战与应战中的士人文化思想
    (三)光宣时期蒙古族诗人群体创作概况
二、徒闻沧海变:光宣时期蒙古族诗人的民族书写
    (一)自信与自伤:甲午战争前后及维新变法中的诗人心态及民族书写
    (二)长歌当哭:庚子国变的民族书写
    (三)迷茫与痛苦的自我抉择: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书写
三、蒙汉文学交融下的民族书写诗学观刍议
    (一)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想
    (二)宋诗运动与同光体诗歌影响下的诗学观
    (三)情动于中——情感本体论诗学观及时代意义
四、何处家国:民族与政治认同辨析与民族书写的“诗史”意义
    (一)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视角下的民族书写辨析
    (二)民族书写的“诗史”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4)故宫六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王者之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二章天地之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三章午门以深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四章太和千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五章文华风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六章内阁长夜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第七章乾清疑云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第八章后宫芳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九章一座书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十章天府永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十一章养心垂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十二章寻延书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第十三章宁寿孤影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十四章永别神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5)新时期报刊号外发展趋向及功能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号外的概述
    2.1 号外及其产生
    2.2 中国报刊号外的发展历程
        2.2.1 初步发展期
        2.2.2 规范发展期
        2.2.3 曲折发展期
        2.2.4 发展转型期
    2.3 号外的价值
        2.3.1 新闻价值
        2.3.2 文献价值
        2.3.3 商业价值
第3章 新时期号外报道的题材
    3.1 全球性重大体育赛事
    3.2 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
    3.3 各领域的创新型成果
    3.4 重要会议及节庆纪念
第4章 新时期号外的发行渠道
    4.1 人工派发
    4.2 报摊零售
    4.3 网络推送
第5章 新时期号外的发展趋向
    5.1 扩张单期号外版数
    5.2 加大报道的连续性
    5.3 突出对信息的解读
    5.4 推出新型电子文本
第6章 新时期号外功能的演化
    6.1 市场经营的策略
    6.2 品牌塑造的手段
    6.3 办报惯例的沿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二语对一语的影响:来自汉语被动句应用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mportant terms
        2.1.1 Language transfer
        2.1.2 Markedness
        2.1.3 Passive voice
        2.1.3.1 English passive voice
        2.1.3.2 Chinese passive voice
        2.1.3.3 Differences in passive voi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2.2 The L2 effects on L1
        2.2.1 Theoretical accounts
        2.2.2 Studies abroad
        2.2.3 Studies at home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Design
        3.2.1 Participants
        3.2.2 Instrument
        3.2.3 Intensive training
        3.2.4 Pilot study
    3.3 Data Collection
    3.4 Data Analysis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Effects on L1 syntactical tolerance
        4.1.1 Immediate effect
        4.1.2 Sustained effect
        4.1.3 Summary
    4.2 Factors modulating the effect
        4.2.1 L2 Proficiency
        4.2.2 Gender difference
        4.2.3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cknowledgements

(7)《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及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1931-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研究缘由
    二、《大公报》与抗战国民精神动员研究的学术回顾
    三、关于“国民精神动员”概念的探讨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31年到1936年间的时局与舆论变化
    第一节 日本侵华政策的确定与实施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发展与转变
第二章 《大公报》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大公报》的发展概况(1902—1936)
    第二节 《大公报》的抗战宣传(1931—1936)
        一、揭露日本侵略行径 警醒国人团结一致停止内战
        二、褒扬抗战壮举,激发抗战决心
        三、加强对外宣传,争取国际声援
第三章 《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对于国民的影响
    第一节 积极募捐增强国民责任感教育
    第二节 激发各界民众抗战决心
        一、激发各界抗战决心
        二、激发对抗战的理性思考。
结论
    一、宣传方式作用以及对受众的影响
    二、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论吕碧城的文化选择及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一章 多元冲击下的文化选择
    第一节 深闺有愿作新民
        一、“女性解放”语境的生成
        二、走出闺阁
        三、时代的歌者:女性解放的先驱
        四、“女性精英”身份的建构
    第二节 天际自徘徊——儒释道间的纠缠
        一、交游关系与其思想转变
        二、逃避现实的道佛选择
        三、道佛徘徊下的儒家现实关怀
    第三节 多重观照下的佛禅选择
        一、由戒杀护生到佛教认同
        二、从科学、文学到佛学
        三、由民族认同到佛教认同
第二章 吕碧城的文学观
    第一节 雅郑之分
        一、作为批评术语之“雅郑”
        二、崇文言绌白话
        三、彰显本质与雕琢词藻
        四、文品之高低与雅郑之分
    第二节 本色书写
        一、性别本色
        二、文体本色
    第三节 个人境遇与文学创作
        一、个人境遇与知识改变
        二、个人境遇与风格形成
第三章 吕碧城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吕碧城之诗
        一、“诗界革命”的余响
        二、传统诗歌形式的坚守
    第二节 推尊词体:“破体”与“辨体”并存
        一、“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
        二、“词史”创作的呈现
        三、“本色书写”下的“辨体”
    第三节 传统游记的裂变——互文性写作
        一、文本互渗
        二、文体互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变迁史研究(1967-2017)(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行文结构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合宪性原理
    第一节 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内涵
        一、“监察专员”的词源学及类型学考察
        二、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界定
        三、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关联问题
    第二节 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合宪性的理论争辩
        一、经典的分权理论
        二、修正的分权理论
        三、成长中的独立价值说
    第三节 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合宪性的新思考
        一、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合宪性基础的关键
        二、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合宪性基础的三个维度
第三章 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萌发
        一、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思想铺垫
        二、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民间智慧结晶:Whyatt Report
    第二节 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奠基
        一、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政界争议及后果
        二、工党政府赢得大选与《议会监察专员(白皮书)》
    第三节 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初创
        一、《议会监察专员法》的立法时间轴
        二、议会立法程序中的核心问题
    第四节 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规范分析
        一、《议会监察专员法》的结构
        二、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核心要素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变迁的分期标准
    第二节 初步发展期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1967-1976年)
        一、制度初步发展期的议会监察专员
        二、初步发展期的制度运行:以年度报告为中心
        三、初步发展期的制度效能:典型个案解读
        四、小结:制度初创与备受掣肘
    第三节 深入发展期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1977-1996年)
        一、制度深入发展期的议会监察专员
        二、深入发展期的制度运行:以年度报告为中心
        三、深入发展期的制度效能:典型个案解读
        四、小结:法定权限内的能动性与制度发展
第五章 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变革
    第一节 “新”英国宪法与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变革
        一、“旧”宪法与宪制传统:危机、渐变与延续性
        二、1997年以来的宪法改革与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变革
    第二节 宪法深刻变革期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1997-2006年)
        一、宪法深刻变革期的议会监察专员
        二、宪法深刻变革期的制度运行:以年度报告为中心
        三、宪法深刻变革期的制度效能:典型个案解读
        四、小结:制度整体评估与司法审查强化
    第三节 处于变革新时期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2007年至今)
        一、变革新时期的议会监察专员
        二、变革新时期的制度运行:以年度报告为中心
        三、变革新时期的制度效能:典型个案解读
        四、小结:从反向规制到正向引导
第六章 结论
    一、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变迁的反思与展望
    二、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变迁的英国经验及其适用性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中国现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1940-1949) ——基于场域、惯习、资本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第二节 解题
        一、中国现代小说
        二、英语世界
        三、1940-1949
    第三节 研究现状、问题与不足
        一、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
        一、理论基础:社会学基本术语
        二、社会学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三、研究问题
    第五节 研究性质、方法、意义
        一、研究性质与方法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说英译场域的生成
    第一节 英美政治权力场域
        一、一个竞争的场所:各民族的政治宣传
        二、英美政治场域对利益相关民族的了解需要
        三、政治权力场中的中国
    第二节 权力场干预下的英美翻译场域
        一、一个竞争的场所:各民族文学英译
        二、中国文学英译场域
    第三节 中国现代小说英译场域
        一、中国现代小说英译场域的生成
        二、现代小说英译场域中的参与者
第三章 物质生产:惯习、资本与译介选材
    第一节 惯习与译介选材
        一、场域中的群体惯习与选材
        二、王际真个体惯习及译介选材
        三、西南联大编译者及其选材
    第二节 原作(者)资本对译介选材的影响
第四章 物质生产:场域、惯习与译介策略
    第一节 删、减、调:场域对译者惯习的影响
        一、英美场域中的出版商
        二、英美文学场中的读者大众
        三、英美文学场中的文学编辑
        四、中国文学场中的作者、文学编辑
        五、场域中的权力位置关系
    第二节 新文学和新形象:中国译者的群体惯习
        一、凸显新文学:副文本中的“介”
        二、树立新形象:“删、简”中的诉求
    第三节 个体惯习与各有侧重的“译”
        一、萧乾、叶君健:“增、改”中揭露日军行径
        二、王际真:“忠”于小说的反抗精神
        三、西南联大编译者:乡土文学的诉求与翻译
第五章 象征生产:场域、资本与译作的接受
    第一节 象征生产的参与者
        一、评论人士:多样化的阅读与审美
        二、走入课堂:可能的文学教育形式
        三、走向大众:经济成功的重要指标
    第二节 接受的冷与热:场域中的选材与参与者的资本
        一、译作接受之热
        二、西南联大遇冷
    第三节 一个个案:崔骥译作《一个女兵的自传》在英国
        一、《自传》的出版:译者社会资本的作用
        二、读者大众中的接受:场域的需求与多方参与者的资本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发现与结论
    第二节 启发与思考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三四十年代英美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译作
附录二:译文偏离原文的文本特征
附录三:四十年代国内出版的汉英双语对照丛书
附录四:《一个女兵的自传》读者报告一
附录五:《一个女兵的自传》读者报告二
附录六:GeorgeAllen&Unwin出版社写给熊式一的信
后记
作者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沧海桑田《泰晤士报》(论文参考文献)

  • [1]首善人家[J]. 罗学蓬. 红岩, 2021(04)
  • [2]清代光宣时期蒙古族诗人的民族书写[D]. 王成海.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丝绸之路上的唐朝故事[J]. 刘金祥. 书屋, 2020(10)
  • [4]故宫六百年[J]. 祝勇. 当代, 2019(06)
  • [5]新时期报刊号外发展趋向及功能演化研究[D]. 陈海燕. 南昌大学, 2019(02)
  • [6]二语对一语的影响:来自汉语被动句应用的证据[D]. 杨研.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及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1931-1936)[D]. 喻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论吕碧城的文化选择及文学创作[D]. 陈旭. 河南大学, 2018(01)
  • [9]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变迁史研究(1967-2017)[D]. 王佳红. 武汉大学, 2018(09)
  • [10]中国现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1940-1949) ——基于场域、惯习、资本的视角[D]. 许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沧桑“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