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0例临床分析

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0例临床分析

一、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1](2021)在《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根据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高危组(5例)、中危组(15例)及低危组(10例);根据是否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分为并发组与非并发组,各15例。选取30例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和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的PT长于对照组, 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的PT长于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 D-二聚体高于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FIB低于对照组和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的PT长于中危组、低危组, D-二聚体高于中危组、低危组, FIB低于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中危组、低危组的APTT、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患者的PT(17.01±0.54)s长于非并发组的(13.20±0.53)s, D-二聚体(19121±131.21)μg/L高于非并发组的(17105±103.13)μg/L,FIB(1.24±1.11)g/L低于非并发组的(1.94±1.1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T升高与病情有关,高水平的PT、D-二聚体和低水平的FIB对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加倩[2](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刘珊珊[3](2019)在《外周血细胞CD59-水平与FLAER-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细胞CD59-水平与FLAER-细胞比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6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分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M3组)和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非M3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AML患者初治和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后外周血中原始细胞与单核细胞、粒细胞的CD59-水平与FLAER-细胞比例,并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16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按照FAB分型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其中M3组患者包括初治M3患者18例,CR M3患者42例;非M3组患者包括初治M2患者4例,CR M2患者4例;初治M4患者34例,CR M4患者18例;初治M5患者28例,CR M5患者13例。其中M3患者中,18例初治患者原始细胞平均CD59-水平为72.96±26.36%;42例CR患者的单核细胞平均CD59-水平为21.20±19.94%;42例完全缓解患者的粒细胞平均CD59-水平为17.08±12.89%。18例初治患者原始细胞平均FLAER-细胞比例为62.66±39.98%;42例CR患者的单核细胞平均FLAER-细胞比例为17.36±17.18%;42例CR患者的粒细胞平均FLAER-细胞比例为15.20±14.00%。非M3患者中,66例初治患者原始细胞平均CD59-水平为41.47±27.49%;35例CR患者的单核细胞平均CD59-水平为21.88±19.22%;35例完全缓解患者的粒细胞平均CD59-水平为16.33±14.33%。66例初治患者原始细胞平均FLAER-细胞比例为33.69±32.93%;35例CR患者的单核细胞平均FLAER-细胞比例为11.61±11.10%;35例CR患者的粒细胞平均FLAER-细胞比例为2.59±2.15%。初治M3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中平均CD59-水平(72.96±26.36%)明显高于初治非M3(41.47±27.49%)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M3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中平均FLAER-细胞比例为(62.66±39.98%)明显高于初治非M3(33.69±32.93%)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M3患者原始细胞中平均CD59-水平(72.96±26.36%)明显高于CR M3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21.20±19.94%)、粒细胞(17.08±1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M3患者原始细胞中平均FLAER-细胞比例(62.66±39.98%)明显高于CR M3患者的单核细胞(17.36±17.18%)、粒细胞(15.20±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非M3患者原始细胞中平均CD59-水平(41.47±27.49%)明显高于CR非M3患者的单核细胞中平均CD59-水平(21.88±19.22%)、粒细胞中平均CD59-水平(16.33±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非M3患者原始细胞中平均FLAER-细胞比例(33.69±32.93%)明显高于CR非M3患者的单核细胞中平均FLAER-细胞比例(11.61±11.10%)、粒细胞平均FLAER-细胞比例(2.59±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初治AML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的CD59-水平、FLAER-细胞比例与患者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WBC)、初诊时血小板(PLT)、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CR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乳酸脱氢酶(LDH)等临床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初治M3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中平均CD59-水平与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r=0.660,p=0.003)呈正相关。3.将初治非M3患者分为CD59->10%组和CD59-≤10%组,分别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WBC、初诊时PLT、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CR率、PT、APTT、TT、FIB、D-D、LDH等指标,结果发现CD59->10%组较CD59-≤10%组D-D、LDH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9->10%组相对CD59-≤10%组在性别、年龄、初诊时WBC、初诊时PLT、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CR率、PT、APTT、TT、FIB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初治非M3患者分为FLAER->3%组和FLAER-≤3%组,比较上述各指标,FLAER->3%组相对FLAER-≤3%组D-D、LDH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ER->3%组相对FLAER-≤3%组在性别、年龄、初治时WBC、初治时PLT、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CR率、PT、APTT、TT、FIB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ML患者外周血细胞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CD59水平下降与FLAER-PNH克隆。2.AML患者CR后外周血细胞CD59-水平与FLAER-PNH克隆水平较初治时下降。3.初治M3患者原始细胞中平均CD59-水平与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提示CD59-细胞可能与白血病细胞克隆性增殖相关。4.初治AML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CD59-水平、FLAER-PNH克隆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存在一定关系。

周复兴[4](2009)在《杀白清瘀汤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例,给予中药杀白清瘀汤加西医治疗;对照组20例,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各项凝血指标和血生化部分指标变化情况及毒副作用的出现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确切的疗效,但由于观察时间短,病例较少,对于生存期及复发率的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王战芳[5](2009)在《三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DIC 5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感染、急性白血病、病理产科3种不同病因急性DIC临床特点及PLT、PT、APTT、Fg、3P、TT、D-二聚体阳性率在不同病因DIC中有无差异,提高临床对DIC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住院的51例以感染、急性白血病、病理产科为基础病的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感染(22例)、急性白血病(15例)、病理产科(14例)3组,对比3种不同病因DIC患者临床出血程度、休克、重要器官损害、微血管溶血表现及PLT、PT、APTT、Fg、TT、3P、D-二聚体阳性率,通过x2检验及多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在出血程度、休克发生率、重要器官损害发生率、疗效、死亡率、APTT阳性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001,P<0.001,P=0.001,P=0.001,P=0.007,P=0.027),在微血管病性溶血发生率及PLT、PT、Fg、TT、3P、D-二聚体阳性率上,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感染组与急性白血病组,感染组与病理产科组在出血程度、重要器官损害发生率、疗效、死亡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P=0.013,P<0.001;P<0.001,P=0.006;P=0.008,P=0.001;P=0.013,P=0.006);急性白血病组和感染组,急性白血病组和病理产科组在休克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急性白血病组和感染组在APTT阳性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急性白血病组与病理产科组在出血程度、重要器官损害发生率、疗效、死亡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7),感染组与病理产科组在休克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7),感染组与病理产科组,急性白血病组和病理产科组在APTT阳性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三种不同病因DIC临床特点有差异:病理产科相关DIC和急性白血病相关DIC临床出血重,器官损害较少,预后较好。感染相关DIC出现休克、器官损害多见,疗效、预后差、死亡率高。PLT、Fg进行性下降对DIC诊断更有意义;在急性白血病相关DIC中APTT阳性率较感染相关DIC低,可能与此种病因DIC内源凝血途径较低程度激活,或机体产生类肝素样抗凝物较少,或样本量少有关,需进一步证实。

苏浩彬,郭美莲[6](1995)在《小儿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探讨(附24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对24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就其如何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指出几急白出现广泛而严重的出血、尤其是静脉穿刺及/或肌肉注射针孔处渗血不止,应及时做DIC的实验室检查。选用CT、PT、APTT、WB、3P作为DIC的实验指标,实验简便快捷,可获早期诊断。应用中剂量肝素治疗为主,疗效满意。

赵青梅,陈辉利,瞿群华[7](2004)在《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8例》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淋巴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AL并发DIC26例,淋巴瘤并发DIC12例。全部病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强抗感染、抗凝、补充凝血因子及小剂量肝素等措施。结果:合并DIC者治疗后1 d2 d死亡23例,2 d10 d死亡6例,治愈9例。结论:DIC是AL(APL)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常为AL(APL)致死的直接原因,恶性淋巴瘤也是易并发DIC的疾病之一。且多发于病情危重期,严重感染期及疾病晚期等。积极稳妥治疗原发疾病,去除病因,是DIC抢救成功的关键。

许喜泳[8](1990)在《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附28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28例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对其诊断及白血病合并血管内凝血的某些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马献图,林惠娴,刘洪民,陈风英,冯星树,宋振岚,袁自江,安子贵[9](1984)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几个问题(附100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引起临床重视,常是许多疾病的致死原因。现将我院1974年4月至1982年7月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100例加以分析,并对其诊断及治疗巾的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DIC 的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存在可以引起的基础疾病。2、有 DIC 的临床表现,如反复或多部们的出血倾向,微循环衰竭或休克,且不易

郭良耀,陈捷先[10](1983)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Coagulation。以下简称 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出血性综合征,其病理特点为微循环中发生血小板凝聚和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弥散性微血栓,消耗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和微循环障碍而导致出血、休克、器官损害等一系列表现,所以全面反映本症的名称是血管内凝血-纤维蛋

二、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与对照组凝血指标比较
    2.2 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凝血指标比较
    2.3 并发组与非并发组凝血指标比较
3 讨论

(2)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3)外周血细胞CD59-水平与FLAER-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溶液配制
    1.4 研究对象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分析
2.结果
    2.1 初治AML患者外周血CD59-、FLAER-原始细胞检测结果
    2.2 CR M3 患者外周血CD59-、FLAER-血细胞检测结果
    2.3 CR非 M3 患者外周血CD59-、FLAER-血细胞检测结果
    2.4 初治AML患者外周血CD59-、FLAER-原始细胞比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0%与CD59-(%)≤10%的初治非M3 患者临床特征比较'>2.5 CD59-(%)>10%与CD59-(%)≤10%的初治非M3 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3%与FLAER-(%)≤3%的初治非M3 患者临床特征比较'>2.6 FLAER-(%)>3%与FLAER-(%)≤3%的初治非M3 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杀白清瘀汤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选择
        (二) 一般资料分析
    二、治疗方法
        (一) 对照组
        (二) 治疗组
    三、统计方法
    四、观察指标
    五、诊疗标准
        (一) 诊断标准
        (二) 疗效标准
    六、治疗结果
        (一) 治疗后中医症候变化的比较
        (二)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比较
        (三) 治疗前后客观疗效比较
        (四) 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比较
讨论
    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 的发病机制
        (一) APL 细胞相关因素
        (二)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
        (三) 化疗的影响
    二、DIC(pre-DIC)的诊断
    三、APL 并发 DIC 的治疗
    四、中医文献对白血病的认识
        (一) 病名
        (二) 病因、病位
        (三) 病机
        (四) 方药研究
        (五) 治则治法与组方探讨
    五、现代药理研究
        (一) 抗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凋亡作用
        (二)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
        (三) 逆转白细胞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
    六、临床疗效分析
        (一) 对中医临床主要症状疗效观察
        (二) 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观察
        (三) 对治疗前后客观有效率及血液凝血和纤溶指标变化的观察
        (四) 治疗后肝肾功及乳酸脱氢酶的变化观察
        (五) 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5)三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DIC 5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索引
一、论文部分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4.材料与方法
    5.结果
    6.讨论
    7.结论
    参考文献
二、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三、致谢

(7)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8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D IC发生时间
    2.3 实验室检查
    2.4 预后
3 讨论

四、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J]. 金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9)
  • [2]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外周血细胞CD59-水平与FLAER-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D]. 刘珊珊.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杀白清瘀汤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的临床研究[D]. 周复兴.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5]三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DIC 51例临床分析[D]. 王战芳. 遵义医学院, 2009(07)
  • [6]小儿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探讨(附24例临床分析)[J]. 苏浩彬,郭美莲. 广东医学, 1995(01)
  • [7]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8例[J]. 赵青梅,陈辉利,瞿群华. 白血病.淋巴瘤, 2004(04)
  • [8]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附28例临床分析)[J]. 许喜泳.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90(01)
  • [9]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几个问题(附100例临床分析)[J]. 马献图,林惠娴,刘洪民,陈风英,冯星树,宋振岚,袁自江,安子贵. 中国急救医学, 1984(01)
  • [1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0例临床分析[J]. 郭良耀,陈捷先. 中级医刊, 1983(09)

标签:;  ;  ;  ;  ;  

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