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现代化内力因素初探

广西工业现代化内力因素初探

一、广西工业近代化内力因素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镇昌[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学界对渔业企业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渔业企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渔业企业的历时性研究。渔业企业是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连接鱼产品从渔船到餐桌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渔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作用特点。文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的渔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的办法将北海市的渔业企业的发展脉络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以及进入21世纪后这三个时间阶段的不同时期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厘清渔业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效能、遇到问题和应对措施,并通过梳理同时期国内不同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状况,尝试对北海渔业企业进行评价,提出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为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奠定基础。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北海市渔业企业体系在建立后对恢复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却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凸显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下逐步发展成熟,开拓了远洋渔业,提升了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改革开放后,渔业企业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完成该任务过程中,传统的渔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变化,同时期也衍生了新的乡镇渔业企业系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传统渔业企业出现竞争能力下降、涉外渔业事件影响企业发展以及海洋资源衰退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海域国际政治关系与该时期海洋过度捕捞等相关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实行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国内外的贸易沟通、打开远洋渔业局面、延长渔业产业链和涉足非渔产业,加快构建侨港镇渔业企业体系等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三部分,21世纪后北海渔业企业有了发展新方向,渔业经济得到转型发展,成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力引擎。新时代下渔业企业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走出去”的时代任务和条件,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下实现转型升级等发展目标定位,这一时期传统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民营企业取而代之成为新时代渔业产业的主角。却也需要面对渔业资源衰退引发的连锁反应、传统企业没落、国家部分渔业政策紧缩下企业转型生产的阵痛和走向国际阻碍重重等问题,其中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缺陷,也有政府政策措施及落实力度不足和复杂的国内国际存在的社会原因。为突破新时代下的发展障碍,渔业企业自身从多元发展、科技创新、响应“走出去”战略、扩大交流圈、紧贴国家发展政策、回馈社会等六个方面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进行自我解困。第四部分,分别阐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东海、黄海和渤海这三大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的简要状况,同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构建与发展所发挥的社会功用从奠定北海在南海区的渔业地位、带动个体渔民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话语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从政府政策施政、企业内部动力和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共同体等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渔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龙晓露[2](2020)在《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时期,湘中地区掀起了建筑兴建潮。深入剖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可知与晚清湘军密切相关。湘军兴起于湘中地区,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广泛地影响了这一地区,民居建筑的兴盛便是这一影响下的产物,这些建筑也带有明显的湘军影响下的地域特征。本文将湘军的兴起这一历史事件与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的兴盛这一建筑现象关联起来。将晚清时期这一地区分散的民居建筑纳入统一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深入挖掘这些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思考适宜的保护方法。在对现存晚清时期湘中民居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十八处湘军将领府第、湘军将领祖居地、祠堂、书院建筑进行详细的测绘,获得了详实的一手基础资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湘军将领府第建筑。通过对建筑的形制特征、构造做法、装饰艺术进行归纳,总结出这些府第建筑的一般性特点:(一)湘军团体特有的品格贯穿于湘军将领府第的始终,铸就了这些建筑方正、规整、雄壮、具有“崇高感”的气质与灵魂;(二)湘军集团渗透着深厚的儒家文化理念。“礼制”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湘军将领府第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高差、功能分布,甚至在建筑的装饰上,都印刻着礼制思想的烙印;(三)超出常理的规模尺度透露着长期征战的湘军将领为弥补内心缺失而采取的“报复式挥霍”的宣泄途径;(四)这些建筑在构造做法和材料运用上大多遵循当地传统,体现出湘军尊崇的“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品格;(五)通过与清中期士绅民居进行对比,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装饰艺术也在晚清发生转变,并具有浓厚的湘军文化色彩。为了解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变迁,本文以涟源市杨市镇杨家滩务本堂刘氏家族的建筑为例,通过对比清中期刘氏家族的祖居地以及湘军兴起后家族主要湘军人物的府第建筑,可以看出湘军兴起改变了刘氏家族的发展脉络,进而带来了家族建筑的“突变”,并着重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湘军将领府第建筑具有类型化的一般性特征,但具体到每一座建筑,又有其特殊性。《园冶》有云“三分匠,七分主人”,为了解“七分主人”对建筑面貌产生的作用,本文选取曾国藩的富厚堂与其弟曾国荃修建的大夫第为例,对两处建筑的建造背景、建筑的差异等进行比较,并结合曾国藩与其兄弟子侄的往来书信了解二者对于住宅建造及居住环境营建的不同看法。可以看出,除去使用需求、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外,个人修为对建筑面貌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本文还对这一时期的祠堂和书院建筑进行了研究。湘军的兴起带来湘中地区宗族的发展,也带来了湘中地区祠堂建筑的兴盛。对当地多个家族的族谱进行研究,得出军功家族祠堂数量激增是造成这一时期湘中地区祠堂兴盛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湘中祠堂自清朝以来的演变规律。对书院的论述以晚清湘中书院的建造背景切入,这一时期书院的兴建与湘军的兴起关系密切,并以现存的东山书院为例,分析书院的形制特点。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遗产保护状况令人堪忧,本文尝试提出了两种针对性保护的方式方法。这些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完整型、破损型和遗址型。针对完整型建筑遗产,由于建筑年代久远,现状保存完好的建筑也不可避免需要进行构件的修复。在实际工程中,对修复方法的选择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相关研究很少使用定量方法来评估古建筑修复的决策过程。因此,提出一种针对古建筑木构件修复方法选择的模型,即一种以单值中智集(SNNS)形式提供决策信息的多准则群体决策(MCGDM)方法对建筑构件修复方法进行确定。针对破损型建筑,提出一种基于现状和口述史的建筑复原方法。在主体建筑尚有部分存留,且还有见证者可以提供口述信息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复原,记录和保存尽可能多的建筑信息,不失为一种可能的“抢救性保护”的途径。

李岚[3](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认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朱腾旭[4](2019)在《清末民初长春开埠与城市近代化研究(1905-1931)》文中研究指明长春地区位于东北腹地,近代以前却只是以农业经济为依托的普通城镇。1907年长春正式开埠,商埠地的运营和发展对城市近代化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清末时期,民族危机加深,民众积极寻求救国良策,自开商埠以强国的思想逐渐发展为社会主流,并得到政府支持。长春地区地处偏远,长期闭塞的状态阻碍了其开放的进程。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这一现状逐渐被打破,长春与外界的联系得到加强,交通地位也变得愈发重要。列强认为长春开放能使其名正言顺地开展殖民活动,而清政府则将开埠通商视为御敌的手段,长春开埠势在必行。开埠通商非一日之功,制定详实的章程为商埠建设首要前提,《商埠租建章程》和《巡警公所章程》两部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代表了开埠筹备工作的正式完成,各项事业方兴未艾,其中以对外贸易、面粉、纺织为代表的工商业发展最为迅速,为城市发展积累了资本。经济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革新,传统钱庄与新式银行二者相互结合保障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行业结构的变化也加大了对新式人才的需求,只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合的人才,因而教育的近代化变革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公用事业的发展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准,电力事业、道路和公园建设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城市面貌,加速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繁荣的城市经济下,长春人口在数量和素质方面都得到显着提高。城市的建筑风格也朝着多样化的特点发展,不仅优化了城市结构布局,更凸显了城市发展的先进性。长春开埠是在优越的交通条件下,内外力双重作用的结果。侵略者的殖民行为又导致了中国政府主导下开埠进程的短暂性。城市近代化发展则呈现多元化、近代化与殖民地化并行的特征。

张勇丽[5](2019)在《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以英敛之满族下层旗人、天主教徒和着名新闻人的三重身份特征,全面梳理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剖析新闻人英敛之与法国天主教势力、旗人英敛之与清末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客观全面认识在“天主教徒”和“满族人”等身份交织影响下的“新闻人”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在当时中国尤其是北方新闻业中的影响及历史贡献。内容主要涉及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研究、新闻活动研究、与天主教、清末政治和辛亥革命之关系研究、新闻思想研究等方面,在结语中对英敛之的历史地位作了归纳性阐释。第一部分探讨英敛之人生道路的三次转折:从底层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又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再从声名显赫的“舆论娇子”成为离世脱俗的“隐士”。三次人生转折与时代、社会和人物个性、人物出身、人物信仰紧密交织在一起,对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满族下层旗人的出身、生性好道的个性使其一直追寻挽回世道人心的办法,并因此与“博爱合群”的天主教结缘。成为天主教徒对英敛之一生影响重大;通过《益闻录》等天主教报刊开始涉足新闻界。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使英敛之意识到变法自强的重要性,决意通过办报继续戊戌政变后一度中断的变法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创办《大公报》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第二部分探讨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选取清王朝政治改革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了英敛之创办和主持《大公报》期间在“拒俄运动”、“抵制美约运动”和“四川保路运动”中的态度和变化,呈现英敛之爱国主义和满族主义情绪的交织、矛盾和抉择。隐退之后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着重于借助报刊宣扬天主教、为天主教辩诬和推动天主教中国化运动以及募捐赈灾等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对英敛之新闻实践活动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以一生报刊实践践行着“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的报刊理想和人生信条。文章第三部分首先探讨了英敛之与清末政治(清末新政、君主立宪及君主)之关系。研究了英敛之推动清廷“预备立宪”以巩固清王朝统治而进行的舆论宣传,详细梳理了英敛之对清王朝统治从充满希望到逐渐失望的态度演变过程。认为英敛之虽对亲贵专政不满,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仍为保存清廷统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摇旗呐喊,表现浓郁的宗族情结。在“族”“国”二选一困境中,英敛之顺应时势接受共和政体以保存国家,展现了宗族情绪和爱国主义双重价值夹缝中报人英敛之的矛盾、挣扎和最终选择,肯定了英敛之的爱国情怀。其次考察了英敛之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包括法国天主教和法国领事馆)的关系及其演变。考察了创办《大公报》时期英敛之对法国天主教势力的巧妙借助、《大公报》创刊初期双方短暂的“蜜月期”、报纸出版后不久英敛之即陷入与法国天主教势力的纠集矛盾,以及最后彻底摆脱法国天主教势力控制的详细过程,展示了晚清报人在清朝统治集团和洋人势力双重压力为实现“言论救国”的报刊理想经历的曲折和艰难。最后研究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及共和之关系,考察了英敛之对辛亥革命和民主政权的关系和态度变化,呈现了英敛之在辛亥首义爆发到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这一阶段态度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对英敛之新闻思想的研究。提出了英敛之新闻思想有三个来源的观点,以之为主线从新闻功能观、新闻自由观、新闻本体论、新闻编辑思想等方面探讨英敛之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归纳出英敛之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等新闻思想特征。通过对英敛之人生经历、新闻活动、新闻思想的全面梳理,本文认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是一个在外敌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是一个在封建专制环境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也是一个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更是一个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民主共和大势的明智新闻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应具有相应的历史地位。

陈伟军[6](2018)在《岭南近代建筑结构特征与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上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通商政策率先开启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西风东渐的背景下,中西建筑文化缓慢融合。鸦片战争后,西洋建筑文化强势锲入,带来了欧洲的工业革命成果,中外建筑理念发生激烈碰撞,推动了建筑艺术和结构技术的快速发展,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近代建筑,形成了岭南近代建筑发展的高潮。基于“建筑就是建造”的理念,文章从建造的本源出发,选择与欧洲工业革命成果最为密切的结构特征作为切入点,展开岭南近代建筑的研究。文章从时间的维度梳理了岭南近代建筑结构发展的脉络,把明末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到清代广州十三行这段近代前期的历史纳入研究的视野,并重点阐述近代以来粤、港、澳及沿海开埠城市和侨乡地区的建筑结构发展概况,结合对历史、地理、气候、人文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岭南近代建筑结构发展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关于结构特征的研究,文章分别从结构材料、结构构造、施工工艺三方面展开,构建了相互补充的研究框架。结构材料是结构体系的物质基础,材料的进步是一切结构技术发展的基石,文章以材料分类展开研究,分别阐述了砖石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材料特性,以及对应的建筑类型和结构体系的转变,呈现近代建筑结构的基本特征。结构构造是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适应材料特性的组合与构成关系,其造型和机理直接影响建筑的立面形象,是结构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工艺是建造的具体实施,外来技术必然要与本土工艺发生融合,呈现“土洋结合”的地域性特征。文章指出岭南近代建筑结构特征是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结构特征的保护和再利用方面,文章首先归纳总结了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原则性条款作为保护利用的依据,并强调结构特征保护的重要性和前提性。其次在传统局部保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体保护的理念,目的在于解决原结构未能满足现行规范及新的使用要求的问题;基于“利用有益于保护”的国际共识,在遵守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空间改造的可行性策略。最后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的差距,指出保护程序的标准化是确保保护效果可控的有效手段,在分阶段阐述保护的具体内容、法定程序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作者制定了《岭南近代建筑结构保护利用操作手册》,作为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全过程管控的标准化文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文章最后对整个研究成果做了总结。文章的创新性成果包括:1)从结构的全新视角研究岭南近代建筑的发展特点,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岭南近代建筑结构发展的脉络,总结了岭南近代建筑结构发展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2)深入阐述和系统总结了岭南近代建筑结构的技术特征与艺术特征,重新认识结构特征之于建筑形态的审美价值,指出结构特征是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并为近代建筑分类、断代和保护利用提供重要依据。3)根据国际公约和国家规范,提出了结构保护、空间改造与可持续利用的九大原则和解决方案,制定了旨在推进保护利用标准化程序的《岭南近代建筑结构保护利用操作手册》,以确保实施效果的可控性,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程岩[7](2018)在《发舒内力以应群需 ——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1912-1936)》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在政治、社会、高校三个层次的共同建构下实现的。1912至1936年,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目的始终是促进大学生“发舒内力以应群需”。政治层面上,民国政府在教育宗旨、改革和法令上的规定为民国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整体的价值引导,即“大学生就业要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在政府主导下,地方性和全国性的就业指导机构纷纷设立,其中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最具代表性。与此同时,作为中国革命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号召和开办大学等手段,在部分进步大学生中逐步树立了“革命就业观”。在政治层面引导的同时,以中共早期组织和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代表的社会性组织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开始出现,这些组织积极宣传就业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切实的服务,与此同时,社会人士与社会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也展示了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怀。在高校层面,实习与课改同步进行,为学生掌握专门技术创造了条件,而高校掌校人的实践也对高校学生就业产生了指引作用。25年间,在政治、社会、高校三方的努力下,民国大学生“学而优”则多元就业的观念初步发展,大学生“发舒内力以应群需”得到了部分实现,而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格局也初步形成。但是,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历史局限性依然明显,欠发达的状态和就业指导格局内要素联系性差的弊端也对这一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形成了阻挠。以史为鉴,立足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要回归“发舒内力以应群需”的初心,发挥好新时代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的引导作用。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同向发力,建立起紧密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保障体系是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由之路。

牛燕军[8](2017)在《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国时期是新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成为新疆社会经济的重要缩影。由于历史背景、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新疆城市演变与社会变迁进程,既经历了与沿海、内地城市相似的历史进程,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变轨迹。同治朝初年以来新疆的长期战乱和外敌入侵,对城市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使得乾嘉时期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停滞与衰退。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前后,经过左宗棠、刘锦棠等人一系列新的治理措施的实施,城市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复兴和发展,尤其是开埠通商和新疆新政的推行,进一步推动着边疆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启动。另一方面,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政治控制和和经济侵略程度日益增强,以英俄为代表的外部殖民势力,为将新疆纳入各自势力范围展开激烈博弈,天山南北城镇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民国以降,中央政府在西北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御力日趋式微,新疆地方政府长期处于半独立、半割据的状态,新疆历任军阀割据一方,实行独裁统治,使得边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轨迹印烙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对地处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的多民族城市的近代变迁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和深化城市史研究领域,而且也能为当前的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教训。本文围绕新疆城市的近代变迁这一主题,以天山北路东麓的乌鲁木齐为区域对象,以1884年新疆建省至1949年的新疆和平解放共65年为时段,从空间、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入手,在较为客观、全面和系统勾勒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脉络和变迁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揭示新疆城市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动因、历史局限性以及现实启示等,为边疆城市史研究提供典型范例。具体而言,首先,勾勒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从“双子城”的复式结构到“一城多区”的多中心结构,再到现代都市建设进程中社会空间显着重构的演变轨迹及特点。其次,以宏观历史事件为线索,将近代乌鲁木齐城市的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和阶段,分别为晚清的起步阶段(1884-1911年)、民国前期的初步发展阶段(1912-1933年)、民国后期的曲折发展阶段(1934-1949年)。对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围绕工业、商业贸易、金融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系统的论述。最后,选取反映城市社会变迁的典型层面进行横向的专题研究。具体以城市人口、社会阶层、衣食住行、习俗礼仪、娱乐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等方面为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近代新疆城市社会变迁的丰富图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变迁的总体思考,通过总结归纳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及动因,分析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探讨对当前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示。总而言之,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历史背景下,多重力量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新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城市的传统社会经济发生重要转型和变迁。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多民族共存的内陆边疆城市,社会经济的近代化程度依旧是初步的、局部的,不同民族社会的近代化模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满汉二城对立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被打破,旧的空间不断重组,以沙俄为主的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空间,和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的穆斯林空间等新的空间逐渐生成,城市空间的异质性、复杂性特征表现显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从区隔走向交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

董志鹏[9](2017)在《中国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与变迁》文中研究说明社团的兴起是近代社会组织方式演变和进化的重要特征。社团做为一种社会的子单元,具有重组和整合社会结构的功能,完善社团法制因此成为了近代中国政府实现社会控制、重塑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近代社团法制的纵贯考察,分析其体系构建过程和发展变化的总体历史脉络,有助于解读近代政府通过社团法制推动社会进化和实现社会动员的意图及其成效,管窥中国近代社会治理的发展演进。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团在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基础上发展而成,王朝体制下国家根据民间结社的不同性质予以差别对待,对政治性结社活动制定刑律严厉镇压,而对于经济文化类社团则在维持治安的前提下采取放任态度。晚清以来的全球化浪潮中,传统的社会组织开始解体,近代社团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新的社会力量。清政府末期开始通过法制手段将社团纳入统治体系中,其结社法律与社团章程组合的立法设计确定了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基本框架。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北京政府在前清基础上拓展了社团法制的规模,“结社自由”成为了宪法性的公理,同时职业团体也更大范围地纳入到法律规制之下,社团法制体系在前清的大致框架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社团的组织活动也一时呈现出蓬勃的气象。但是,北京政府在承认结社自由的法理同时,对于一般性结社行为仍基于专制统治的历史惯性采取压制,形成了约法理念与法律实践之间的矛盾。由于政局动荡加之治理能力有限,政府的法制权威受到了社团的挑战,围绕社团的法律地位、组织权限等问题,社团法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激烈的官民博弈,并常常以政府妥协为最终结果。总体而言,民国北京政府推行的社团法制偏重于对传统的维持和承认,在管理和规范社团方面表现出较大被动性,这种维持现状的策略在民间社会的发展中难以继续。1920年代,以工人为代表的基层民众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治安警察法》等限制结社权的法规受到了强烈质疑,北京政府与民众间围绕结社权利的矛盾日趋尖锐,并随着南方革命的发展而激化。在北京政府刻意压制民众结社同时,孙中山领导的广东国民党政权则通过组织党化的民众团体聚合民众力量,进而发动国民革命并夺取了政权。在“党治”理论指导下,国民党制定了带有浓厚革命色彩的社团法规,试图通过主动干预使民众组织化,实现对民众的控制和对社会资源的动员。党化的民众团体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革命的进展,社团活动逐渐失去约束,社团法制呈现出崩坏之象,秩序陷入混乱。“清党”后的国民党政府被迫停止民众团体的活动,调整社团政策,并对社团法制加以重建,南北政府两种对立的社团法制架构开始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下融合成为新的体系。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对“人民团体”整体的设计,辅以对职业团体和社会文化团体的法律规制,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法制框架,并经多年立法实践形成了大规模的系统性法制结构。这个系统以党政二元并行的双轨管理为运行机制,以社团组织制度和法规为具体构成,以社团整合和规范为主要功能,从法理上提供了一种社会重组的可能性,表达了国民党政权试图通过社团来打造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国家实体的强烈愿望。由于南京国民政府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复杂险恶的国内外形势,必须最大限度动员民间社会力量加以应对,其政治主导性造成了法制的不稳定,兼之法制体系自身的复杂性,国民党构建社团法制体系的意图与法制体系的实际运转效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有很多弊病。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团法制体系的控制色彩日渐浓厚,并在抗日战争的“非常时期”形成了带有军管色彩的社团统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曾试图将社团法制转回到正常轨道,但是由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种种不利局面而始终未能完成,其整合民众的努力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国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历程体现了全球化视域下国家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在全球竞争环境中,传统的简约治理已经不能胜任,为了应对强大的外敌,近代国家必须通过对社会的重新组织来聚合和动员民间力量。中国近代的不同政权对于社团始终抱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控制意图,政府通过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以有限的权利让度将大量的社会资源纳入到政府的治理体制下,形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不平等交换。然而,发展和控制两种意图本质上具有矛盾性,民间社团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其脱离政府控制的自主意识,以官方意识为主导的法制体系终将由于内在的不协调而面临方向性的抉择。尽管近代的社团法制体系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覆亡、“法统”终结而成为了历史,但做为近代中国统合社会力量、直面国际竞争的有益尝试,社团法制体系构建和变迁的历程仍然具有筚路蓝缕的开拓意义。

林远洲[10](2016)在《桂林城市近代化研究:1885-1949》文中指出历史上作为广西最早归附中央政权和桂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桂林,是广西传统的政治中心城市,在广西自古以来就占有重要地位。民国建立后,桂林凭借传统优势和抗战大后方的地位居于广西“四大城市”之一。在近代历史中,中国政府一直保持着对桂林较完整的主权所属,既没有开埠,也没有受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直接影响,仅在抗战时期的1944年11月到1945年7月间被日军短暂控制。这是其有别于梧州、南宁、龙州等开埠城市的自身特点,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桂林没有受到近代化因素的影响。晚清已降,特别是中法战争后,在外力冲击和“新政”浪潮的推动下桂林开始了自身早期近代化历程;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经历了两次迁省的反复影响,既承受了省会迁邕后的停滞萧条,又经历了新桂系治下的四大建设:抗战时期受内迁风潮影响,在人才、技术、资金方面得到强有力的外援,促使城市短期内迅速发展;然而桂林终究受到战火波及,居民疏散,沦陷期间已是一片焦土;光复后在桂林市政府和民众及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西分署的帮助下共同努力重建桂林,但无奈力量有限,又迫于内战干扰,始终无法完全恢复战前旧观。此外,抗战时期的1940年桂林设市,作为当时广西唯一一个市一级建制的行政单位,在城市管理机构方面较广西其他城市健全完善;湘桂铁路的修建通车对桂林城市发展也有极大促进。本文将着眼于考察18851949年间桂林城市近代化的现象与规律。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研究方法、概念界定等。第一章主要从地理环境、建制沿革、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教兴旺等几个方面回顾古代桂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时期桂林的城市类型是以军政职能为首,经济职能次之的行政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依附于官府和驻军,文化教育为政治统治服务,以培养官僚型人才为主。本章为下文考察近代桂林城市变迁奠定基础。第二章重点考察了桂林政治层面的近代化。咨议局、省议会、临时参议会等一系列民意机构的设立,桂林市政府作为专门市政机构的成立,警政事业的从无到有和初步发展,这一切都是城市行政管理制度的进步。同时,颇具近代特征的市政建设也在逐步推进,对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依次开展,城市基础设施也在建设完善;由于破坏严重,战后桂林城市的重建方兴未艾。第三章重点考察了桂林经济层面的近代化。在近代化背景下,非通商口岸的桂林依然有外企活动,传统的手工业在生产原料、生产组织、产品销路和经营形式上都逾发呈现近代特征。城市商业中,即便是传统的商帮也出现新的经营领域,新的行业、新的交易方式、新的商业组织相继出现。金融业正逐步完成近代化转型,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近代工业起步于清末新政,抗战前夕得到初步发展。战争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短暂的繁荣局面,但也因战争的破坏和结束而日益衰败。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上,新的交通工具、运输方式以及通信方式都依次投入使用,并且日益发展进步。第四章重点考察了桂林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近代新式教育从创设到进一步发展都旨在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以及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并最终取代旧式教育。在社会进步思潮影响下的先进知识分子将引领广大民众实现思想启蒙和意识觉醒,继而积极投身于改造社会的实践。受战时多重因素的影响,桂林出现了抗战文化城的空前盛况,这既是文化的繁荣,更是思想的解放。结论部分将对前文论述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围绕桂林城市近代化的动力探析、所存在的缺陷和经验借鉴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广西工业近代化内力因素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工业近代化内力因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海洋渔业经济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渔业企业的研究
        (三)关于国外渔业企业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地调查法
    五、相关问题的必要说明
        (一)渔业企业的概念界定
        (二)选取北海市作为研究点的缘由
        (三)文章中涉及的主要渔业企业信息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的基础奠定
    一、构建渔业企业体系的必要性
        (一)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
        (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现实需要
        (三)构建渔业经济体系是重要任务
    二、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构建完善
        (一)水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
        (二)渔船修造体系的构建
        (三)综合性国有海洋捕捞企业的成立与成长
    三、北海渔业企业在渔业生产中的社会效用、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渔业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用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三)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的突破
    一、改革开放后的新任务
        (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
        (二)推动渔民就业,释放生产活力
        (三)顺应改革开放时代潮流,焕发新生活力
    二、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至21 世纪前传统渔业企业的新变化
        (二)形成新的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有企业优势下降
        (二)渔业涉外事件的损失和海洋资源减少
        (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改革管理制度
        (二)加强与国内外的贸易沟通
        (三)开拓远洋捕捞新局面
        (四)渔业产业链延伸和非渔产业拓展的发展实践
        (五)努力建构新兴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转型发展
    一、21 世纪以来渔业企业的历史定位和新形势
        (一)渔业企业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
        (二)时代为渔业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历史条件
        (三)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催生渔业企业转型升级
    二、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特征
        (一)传统企业为时代所淘汰
        (二)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产业的龙头引领
    三、渔业企业在困境中前行
        (一)渔业企业发展中所遇问题
        (二)渔业企业所遇问题的原因
        (三)渔业企业自我解困的主要举措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概况及对北海渔业企业的评价和建议
    一、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情形
        (一)东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
        (二)黄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状况
        (三)渤海区渔业企业的状况
    二、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区域地位和现实作用
        (一)有利于奠定北海在南海地区渔业地位
        (二)有利于带动个体渔民发展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在海洋权益中的话语权
    三、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路径
        (一)政府须加强对渔业企业政策等的支持
        (二)渔业企业自身要提升发展的内力
        (三)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时间范畴界定
        1.1.2 地域范围界定
        1.1.3 湘军
    1.2 选题意义与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价值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湘军的研究
        2.1.1 湘军史料汇编
        2.1.2 对湘军史实和制度的记载
        2.1.3 湘军兴起的社会背景研究
        2.1.4 对湘军人物的研究
        2.1.5 湘军兴起的影响研究
    2.2 关于民居的研究
        2.2.1 区域划分下的民居研究
        2.2.2 基于建筑样式的民居研究
        2.2.3 基于营建方式的民居研究
        2.2.4 微观视角下的民居研究
        2.2.5 对湖南传统民居的研究
        2.2.6 其他关于民居的研究
    2.3 湘军与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关联的必要性论证
    2.4 小结
第三章 晚清湘中建筑兴建潮及其动力机制
    3.1 晚清湘中地区的建筑兴建潮
    3.2 晚清湘中地区建筑兴建潮的动力机制
        3.2.1 根本动力: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双重压迫
        3.2.2 主要动力:清政府内忧外患,湘军承担历史重任
        3.2.3 直接动力:湘军兴起为湘中地区建筑兴建创造了条件
    3.3 小结
第四章 研究样本选取与测绘成果
    4.1 样本选取依据
    4.2 测绘成果
        4.2.1 居住建筑
        4.2.2 祠堂建筑
        4.2.3 书院建筑
第五章 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基本特征
    5.1 建筑的形制特征
        5.1.1 基本住宅单元
        5.1.2 功能分区及建筑组合
        5.1.3 建筑规模与尺度
    5.2 构造做法
        5.2.1 结构型式
        5.2.2 其他部分构造做法
    5.3 建筑装饰
        5.3.1 形式与风格
        5.3.2 装饰艺术的演变——与清中期士绅民居的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变迁——以务本堂刘氏家族建筑为例
    6.1 湘军兴起与刘氏家族的演变
    6.2 刘氏家族祖居地
    6.3 晚清时期的刘氏家族宅第
        6.3.1 从团块状到散点式的布局形式
        6.3.2 建筑规模确定依据
        6.3.3 空间尺寸与功能的演变
    6.4 后续思考
    6.5 小结
第七章 个人修为对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影响——以曾氏兄弟府第的比较为例
    7.1 建造背景及过程
    7.2 两处建筑之差异
    7.3 “适度”与“失度”的博弈
    7.4 建筑反映个人修为
    7.5 小结
第八章 湘军对湘中地区祠堂与书院营造的影响
    8.1 晚清湘中地区祠堂
        8.1.1 宗族与祠堂
        8.1.2 军功家族祠堂数量激增
        8.1.3 晚清湘中地区祠堂的形式特征
        8.1.4 湘军与湘中地区祠堂形制的演变
    8.2 湘军与湘中地区书院
        8.2.1 建造背景及基本情况
        8.2.2 东山书院的兴建与发展
    8.3 小结
第九章 湘中地区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遗产的保护
    9.1 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现状分析
    9.2 基于单值中智集的TODIM在古建筑构件修复决策中的运用
        9.2.1 相关决策算法的研究
        9.2.2 相关定义
        9.2.3 建立修复方法选择模型
        9.2.4 实证研究
    9.3 基于现状与口述史的古建筑复原探析
        9.3.1 历史演变与现状描述
        9.3.2 初步还原
        9.3.3 现状推导
        9.3.4 口述补充与验证
    9.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清末民初长春开埠与城市近代化研究(1905-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近代长春自开商埠
    一、长春开埠背景
        (一)自开商埠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近代东北自开商埠概况
        (三)长春开埠缘由
    二、长春自开商埠及早期商埠建设
        (一)长春开埠的筹备
        (二)商埠地的早期经营管理
第三章 开埠通商与城市社会的近代化变迁
    一、近代长春人口与城市建筑的变化发展
        (一)人口数量的增加
        (二)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
        (三)城市建筑的变迁—以商埠区为中心
    二、开埠后长春近代工商业发展概况
        (一)大豆出口为重心对外贸易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民族面粉业与纺织业的蓬勃发展
    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长春金融业
        (一)传统金融业的进步与发展
        (二)近代银行的出现与发展
    四、近代长春城市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开埠通商对长春近代教育的促进
        (二)长春近代新式教育发展概况
    五、近代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
        (一)城市电力供应—以商埠电灯厂为例
        (二)城市道路交通与公园建设
第四章 长春开埠与城市近代化发展评析
    一、长春自开商埠的特点
        (一)内外力作用下的开埠通商
        (二)以交通为依托的长春开埠
        (三)长春自开商埠的短暂性
    二、长春城市近代化的特征
        (一)长春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多元性
        (二)城市近代化与殖民地化并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英敛之的生平与经历研究
        二、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三、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研究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从下层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
        一、家世并不显赫的满洲旗人
        二、历经艰辛后信奉天主教
        三、英敛之放弃儒释道皈依天主教的原因与影响
    第二节 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
        一、与皇室“淑”女联姻
        二、恐因言获罪远避滇越
        三、庚子奇祸无完卵
        四、友人出资邀办报
    第三节 从名声显赫的“言论骄子”成为出世离俗的“隐士”
        一、民国初创与英敛之退隐
        二、英敛之退隐原因探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第一节 报人生涯的开端
        一、诗文投稿《益闻录》初涉新闻界
        二、通过“提问”与《格致新报》初识
        三、撰写“论说”在维新报刊发声
    第二节 新闻生涯的峰巅:《大公报》十年
        一、《大公报》创办前天津的新闻环境
        二、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对社会关系的“借助”
        三、英敛之时期《大公报》与社会运动
    第三节 退隐后借助新闻媒介的有关活动
        一、提倡创办天主教报刊
        二、利用《大公报》宣传天主教
        三、在报刊发声为天主教辩诬
        四、撰文鼓吹天主教“中国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敛之与天主教关系研究
    第一节 创办《大公报》中对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借助
        一、筹创《大公报》时期对天主教的“借助”
        二、天主教“多方”助力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动因剖析
    第二节 与法人在华天主教势力的短暂“蜜月期”
        一、在“教案”报道中“护教”
        二、宣扬天主教教义引导中国旧风俗改良
    第三节 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抵牾纠结”期
        一、天主教对英敛之及《大公报》的“两手”
        二、英敛之对抗天主教的“两手”
    第四节 摆脱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对《大公报》的干预
        一、拒俄运动成为英敛之“亲日疏法”的导火索
        二、日俄战争期间《大公报》的舆论立场及馆址迁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敛之与清末政治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与“清末新政”关系之研究
        一、主张改革社会政治生态
        二、致力开智化俗为推行新政奠定民智基础
    第二节 英敛之与“预备立宪”关系之研究
        一、《大公报》呼吁“预备立宪”的言论
        二、英敛之支持、监督清廷推行预备立宪的言论
        三、推动社会改革以适应“预备立宪”
    第三节 英敛之与清朝“君主”关系之研究
        一、真诚称颂“英明果敢”的光绪帝
        二、遵循前朝遗诏支持摄政王辅政
        三、失望于摄政王任用亲贵的辅政举措
        四、默认隆裕太后降“退位”旨以保国家和平统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关系研究
    第一节 促成辛亥革命的三重势力
        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是辛亥革命的发动者兼领导者
        二、立宪派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辅助力量
        三、西方列强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间接推动力量
    第二节 英敛之对辛亥首义及共和态度之演变
        一、为清廷维稳献计做最后呐喊
        二、对武昌起义和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
        三、关注君主民主立宪政体之解决
    第三节 英敛之对创设民国和南北和议态度的变化
        一、指责革命军在议和期间选举临时大总统是“行共和专制”
        二、批评孙(中山)推袁(世凯)继任大总统是“私相授受”
        三、批评朝廷与民军和谈拉锯是“各谋私利”
        四、顺应民心大势认同共和政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三个来源
        一、传统士人“修齐治平”理想的现代化转换
        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念的影响
        三、天主教“仁爱合群”观念的糅合
    第二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英敛之关于“新闻功能”的思想
        二、英敛之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
        三、英敛之关于“新闻本体”的思想
        四、英敛之的报刊编辑思想
    第三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宗旨
        二、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
        三、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在列强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
    二、在封建君主制度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
    三、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
    四、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大势的明智新闻人
附录·英敛之新闻活动日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岭南近代建筑结构特征与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岭南”的地域概念
        1.2.2 “近代”的时间概念
        1.2.3 “结构”的广义概念
        1.2.4 研究重点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
        1.3.2 岭南近代建筑的研究
        1.3.3 结构特征与保护利用的研究
        1.3.4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文献查阅
        1.4.2 调研测绘
        1.4.3 分类比较
        1.4.4 案例实证
第二章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发展概述
    2.1 中国古代传统木构架建筑体系发展回顾
    2.2 明清两代岭南传统建筑构建方式的转变
        2.2.1 竹筒屋——砖木结构的雏形
        2.2.2 西关大屋——混合结构的发展
    2.3 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通商政策
    2.4 明清时期澳门建筑结构的发展
        2.4.1 贸易与宗教的兴发
        2.4.2 西洋风砖石结构建筑的发展
        2.4.3 华洋融合的结构特征
        2.4.4 “中体西用”的技艺输出
    2.5 清代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结构的发展
        2.5.1 十三行的空间布局
        2.5.2 早期商馆建筑的结构特征(1748-1822年)
        2.5.3 中期商馆建筑的结构特征(1822-1840年)
        2.5.4 后期商馆建筑的结构特征(1840-1856年)
    2.6 近代早期岭南建筑结构的发展(1840-1911年)
        2.6.1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殖民城市建设与建筑结构的发展
        2.6.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广州沙面租界建设与建筑结构的发展
        2.6.3 教会建筑与西洋砖石结构的发展
        2.6.4 早期钢结构的应用
    2.7 近代中期岭南建筑结构的发展(1911-1937年)
        2.7.1 清水红砖混合结构在文教、居住建筑的广泛应用
        2.7.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快速发展
        2.7.3 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
        2.7.4 大跨度钢结构
        2.7.5 岭南侨乡新型结构的发展
    2.8 近代后期岭南建筑结构的发展(1937-1949年)
    2.9 岭南近代建材工业的发展
        2.9.1 机制红砖
        2.9.2 水泥
        2.9.3 钢铁
    2.10 近代岭南中外建筑工程师概况
        2.10.1 近代早期西方建筑工程师对岭南建筑结构发展的贡献
        2.10.2 近代中、后期岭南本土建筑工程师队伍的崛起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近代砖石结构建筑
    3.1 砖、石材与砂浆
        3.1.1 砖
        3.1.2 石材
        3.1.3 砂浆
    3.2 砖石的砌筑方式
        3.2.1 砖墙
        3.2.2 石墙
        3.2.3 灰缝
    3.3 基座
        3.3.1 基座的功能
        3.3.2 石砌基座
        3.3.3 清水红砖基座
        3.3.4 仿石基座
    3.4 结构柱
        3.4.1 清水红砖柱式
        3.4.2 西方古典柱式
        3.4.3 其它现代风格柱式
    3.5 拱券
        3.5.1 中外拱券发展简史
        3.5.2 岭南近代拱券结构的发展
        3.5.3 拱券的力学与技术特征
        3.5.4 拱券的造型与艺术特征
    3.6 楼面结构
        3.6.1 木梁板结构
        3.6.2 型钢梁结构
        3.6.3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3.7 屋顶结构
        3.7.1 屋架结构
        3.7.2 挑檐结构
        3.7.3 平屋顶结构
    3.8 红砖结构典型案例——岭南大学教会学校建筑
        3.8.1 岭南大学近代建筑概况
        3.8.2 清水红砖砌筑结构特征
        3.8.3 混凝土结构特征
        3.8.4 中式屋顶的西方演绎
        3.8.5 小结
    3.9 全石结构典型案例——圣心大教堂
        3.9.1 建设背景与建筑概况
        3.9.2 历次结构维修情况
        3.9.3 主体结构特征
        3.9.4 构造与工艺特征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近代新型结构建筑
    4.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1.1 过渡时期沙面建筑的混合框架特征
        4.1.2 长堤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仿石结构特征
        4.1.3 骑楼建筑的框架化发展特征
        4.1.4 中国固有式建筑的仿木结构特征
    4.2 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开平碉楼
    4.3 钢铁结构
        4.3.1 早期建筑中的西洋铸铁构件
        4.3.2 近代钢构件制作与连接工艺特征
        4.3.3 钢屋架及其造型的多样化特征
        4.3.4 轻钢塔架
        4.3.5 钢结构桥梁
        4.3.6 高层钢结构——爱群大酒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保护与利用
    5.1 关于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的国际公约和地区规范
        5.1.1 《威尼斯宪章》(全文详见附录一)
        5.1.2 《奈良真实性文件》(全文详见附录二)
        5.1.3 国家法规
        5.1.4 广东地区法规
        5.1.5 保护与利用原则总结
    5.2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保护与利用的标准化程序
        5.2.1 任务书的制定
        5.2.2 前期调研
        5.2.3 中期设计与审批
        5.2.4 后期实施
    5.3 岭南近代建筑各类结构的劣化机理与保护措施
        5.3.1 木结构
        5.3.2 砖石结构
        5.3.3 钢铁结构
        5.3.4 混凝土结构
    5.4 基于整体保护利用的结构体系重构
        5.4.1 原有结构体系的历史文化价值
        5.4.2 结构构件保护加固的局限性
        5.4.3 结构体系重构的原理与现实意义
        5.4.4 结构体系重构的原则
        5.4.5 结构体系重构的具体方法
        5.4.6 局部保护与整体建构的关系
    5.5 基于可持续利用的结构空间改造
        5.5.1 国内外关于历史文物建筑改造利用的观点
        5.5.2 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的界定
        5.5.3 结构空间改造的原则
        5.5.4 结构空间改造的方法
    5.6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保护利用操作手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发展的时代性、地域性与文化性
        6.1.1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发展的时代性
        6.1.2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发展的地域性
        6.1.3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发展的文化性
    6.2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的多样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特征
        6.2.1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的多样性特征
        6.2.2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的技术性特征
        6.2.3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的艺术性特征
    6.3 岭南近代建筑结构保护与利用
        6.3.1 保护利用原则
        6.3.2 基于结构特征的保护与改造利用策略
        6.3.3 保护与利用标准化——《岭南近代建筑结构保护利用操作手册》
    6.4 论文的创新性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威尼斯宪章》
    附录二 :《奈良真实性文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发舒内力以应群需 ——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1912-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缘起
    第一节 近代国人“学”“术”思维的深刻变化
        一、经济、政治近代化的起步
        二、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三、“学而仕”传统就业观的初步瓦解
        四、近代“学”与“术”人才观的分歧
    第二节 民国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人才供需矛盾尖锐
        二、大学学科设置与社会脱节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成熟
    第三节 民国大学生“就业难”特征及影响
        一、大学生“就业难”特征
        二、大学生“就业难”影响
第三章 政府政策引导下的大学生就业
    第一节 民国政府与大学生就业
        一、教育宗旨与大学生就业
        二、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
        三、政策法令与高等师范毕业生
    第二节 设立机构直接指导大学生就业
        一、地方性机构指导大学生就业
        二、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的参与指导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一节 中共早期组织参与引导大学生就业
        一、中共早期组织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直接吸纳
        二、中共早期组织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动员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革命引导
        一、创办革命大学培养革命人才
        二、引导青年树立革命就业观
第五章 社会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一节 社会组织与个人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职教社及其上海职业指导所指导大学生就业
        二、社会专家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二节 社会媒体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社会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宣传动员
        二、媒体关注大学生就业个案分析——以《申报》为例
第六章 高校主体引导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一节 高校内部机制参与学生就业指导
        一、设立实习机制强化学生就业技能
        二、校内改革课程与机构设置
    第二节 掌校人的就业指导思想个案分析——以蔡元培为例
        一、大学宗旨在研究高深学问
        二、“学”“术”分流办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主张
第七章 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历史思考
    第一节 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历史意义
        一、大学生“学而优则多元就业”观念初步发展
        二、大学生“发舒内力以应群需”理想部分实现
        三、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历史局限性
        一、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尚不发达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格局内要素联系性不强
    第三节 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历史启示
        一、回归“发舒内力以应群需”的就业指导“初心”
        二、发内力:发挥新时代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的引导作用
        三、应群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保障体系的多元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基本史料
        (一) 汉文文献
        (二) 外文文献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创新之处
上篇 空间演变篇
    第一章 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条件
        第二节 人文背景
    第二章 从“双子城”到“一城多区”——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初步转型(1759-1933年)
        第一节 复式城市空间的建构(1759-1884年)
        一、迪化城的初建与扩建
        二、巩宁城的修建
        三、破坏与重建:战乱对城市的影响
        四、城市各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 “一城多区”:多重力量驱动下城市空间的区隔(1885-1933年)
        一、满汉二城的合并与城市空间的初步整合
        二、贸易圈与领事馆:沙俄势力的渗透与与城市空间的异化
        三、会馆与庙宇:城内汉族社会空间的塑造
        四、清真寺与巴扎:城外少数民族商业空间的生成
        五、城市民族结构与居住格局的演变
        六、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城市面貌概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1934-1949年)
        第一节 市政规划的出炉与城市空间的延展
        一、市政机构的完善与城市功能分区
        二、城市空间的延伸和扩展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展开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
        一、城墙的拆建
        二、街道的改扩建
        三、城市房屋的拆迁
        四、城市新式公共空间的辟建
        五、城市公用事业的开发与市民生活空间的演变
        第三节 区隔下的混融:市政建设对城市民族居住格局的影响
        一、城内汉族聚居区的散居化
        二、南关穆斯林商业社区居住格局的重构
        三、贸易圈的杂居化
        本章小结
中篇 经济发展篇
    第四章 晚清乌鲁木齐城市近代经济的萌芽(1884-1911年)
        第一节 新疆建省前乌鲁木齐经济的发展概况
        一、传统农业的开发
        二、传统手工业的兴起
        三、传统商贸活动的活跃
        第二节 城市近代经济萌芽的具体表现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工业的发轫
        二、“八大商帮”的形成与城市商业的复苏
        三、开埠通商与对外贸易的畸形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杨增新、金树仁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的滞缓
        第一节 杨增新、金树仁时期新疆的内、外部形势概述
        一、杨增新时期的政治危机及其应对
        二、金树仁时期矛盾与危机的激化以及哈密事变的爆发
        三、从“认庙不认神”到南京国民政府统合新疆努力的失败
        四、新苏关系的确立与苏联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渗透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缓慢发展期(1912-1928年)
        一、官办、商办工业的初步发展
        二、各族商人群体的崛起与商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对外贸易的萎缩及重启
        四、近代银行的初设与旧式票号、典当业的并存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全面衰退期(1928-1933年)
        一、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中断
        二、商业贸易由盛及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盛世才、国民党时期新疆内、外部形势概述
        一、从亲苏容共到反苏反共盛世才的政治投机之路
        二、国民党势力入新与苏联支持下三区革命的爆发
        三、新疆省联合政府从成立走向破裂
        第二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1934-1942年)
        一、两期“三年计划”中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二、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
        三、城市金融业的大力整顿
        第二节 波折与动荡中前行的城市经济(1942-1949年)
        一、工业建设的失调
        二、商业贸易一蹶不振
        三、财政金融濒于崩溃
        本章小结
下篇 社会变迁篇
    第七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演变
        第一节 人口的变迁
        一、人口数量的变动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
        三、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变动
        一、新式政府职员的形成
        二、新兴产业工人的出现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四、新型知识分子的涌现
        五、边缘阶层的膨胀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市日常生活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碰撞与交汇: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服饰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交织
        二、饮食的多元荟萃
        三、建筑风格的中西杂糅
        四、交通工具的新旧并行
        第二节 良莠混杂:精神生活的近代转型
        一、习俗与礼仪的变革
        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三、思想观念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城市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一、清末近代教育的起步
        二、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近代图书报刊事业的转型
        一、图书报刊业的初创阶段
        二、图书报刊业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命运
        本章小结
结语 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及启示
    一、乌鲁木齐在新疆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性
    二、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动因
    三、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
    四、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中国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概念界说
    三、研究现状
        1、结社权法制的研究
        2、社团单行法的研究
        3、社团法制的综合性研究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四民社会”基础上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雏形
    一、传统社会中的结社禁律
        1、传统“四民社会”中的社团
        2、清代中前期的结社禁律
    二、晚清近代社团对结社禁律的挑战
        1、结社观念的复兴
        2、戊戌学会与结社禁律的困境
    三、清末新政时期社团法制的初创
        1、社团章程的出台
        2、《结社集会律》的制定
第二章 民国初年社团法制体系的曲折发展
    一、“结社自由”的法律保障与限制
        1、结社自由的宪法化
        2、结社行为的法律限制
    二、前清“法定团体”的权利与地位
        1、商会与政府的权益之争
        2、其他法定团体法律地位的调整和变化
    三、新型法定团体的产生
        1、新式行业的法定团体
        2、新旧之间的中间团体——工商同业公会
第三章 南北对峙时期社团法制的分立
    一、社团重心的下移与北京政府社团法制权威的动摇
        1、社团活动的新动向
        2、法定团体的法外行动
        3、民众团体的兴起对《治安警察法》的挑战
    二、“民众势力的组织”与南方国民党政府社团法制的革命化
        1、广州政府初期的社团法制
        2、革命方针下民众团体政策的变化
        3、革命团体的相关法制
    三、社团冲突与社团法制的破坏
        1、党化革命团体的发展
        2、国民革命时期社团法制的崩坏
        3、社团法制失灵的原因试析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党政二元社团法制体系的形成
    一、社团整理与法制重建
        1、社团理论和政策的重构
        2、社团法制的重建
    二、党政二元社团法制体系的结构
        1、党政并行的社团管理机制
        2、党部主导的社团组织制度
        3、政府颁行的多层次社团法规
    三、党政二元社团法制体系的功能及其趋向
        1、社团法制对社团事务的深度介入和干预
        2、社团单行法规对社团的整合和规范
        3、社团法制体系功能的统制趋向
    四、党政二元社团法制体系的特征
        1、社团法制体系的阶段性变化
        2、社团法制体系的明显缺陷
第五章 战时社团法制体系的“非常化”及其战后结局
    一、“非常时期”的社团法制体系
        1、社团法制体系结构的一元化趋势
        2、社团法制体系功能的统制化
        3、社团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
    二、战后社团法制正常化的努力及其失败
        1、“宪政”导向下社团法制体系的调整
        2、社团法制体系的终结
结语
    一、政府权能的扩张:社团法制的政治性功能
    二、法制形式与法治精神:社团法制的义务本位
参考文献
    报纸期刊
    档案史料
    专着、文集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后记

(10)桂林城市近代化研究:188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关于中国城市近代化研究综述
        (三) 广西城市近代化研究综述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五) 相关概念界定
        1. 时间界定
        2. 空间界定
        3. 近代化、城市近代化与近代城市化
一、古代桂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 地理环境和建制沿革
        1. 地理环境
        2. 建制沿革
    (二) 古代桂林城市的发展状况
        1. 城市建设
        (1) 城墙与护城河
        (2) 沟渠与运河
        (3) 道路与桥梁
        (4) 驿站与驿道
        2. 经济发展
        (1) 手工业
        (2) 商业
        3. 文教兴旺
        (1) 官方教育
        (2) 民间教育
        (3) 文化瑰宝
    本章小结
二、桂林政治近代化的循序渐进
    (一) 近代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
        1. 近代民意机构的建立
        (1) 广西谘议局
        (2) 广西省议会(桂林)
        (3) 省(市)临时参议会
        2. 专门市政机构的设立
        3. 近代警政事业的发展
        (1) 清末警政事业的创办
        (2) 民国警政事业的发展
    (二) 近代桂林市政建设的推进
        1. 城市规划的开展
        (1) 《桂林新市区计划》
        (2) 《城南郊新市区计划》
        (3) 《大桂林三民主义实验市计划》
        (4) 《桂林新市政建设计划》
        2. 市政设施的完善
        (1) 抗战胜利前的建设
        (2) 抗战胜利后的重建
        3. 战后重建的特征及影响
        (1) 特征
        (2) 影响
    本章小结
三、桂林经济近代化的曲折历程
    (一) 近代化背景下桂林工商业的发展
        1. 外企在桂林的活动——以亚细亚火油公司为例
        2. 传统手工业的变迁
        (1) 近代桂林土布业的兴起
        (2) 工商合营的出现——以张永发商号为例
        (3) 抗战时期的短暂繁荣
        3. 城市商业的变迁
        (1) 商帮经营特征明显
        (2) 近代百货业的兴起
        (3) 民族资本家的代表——龙鹤龄发家史
        (4) 官商结合的典范——罗炤致发家史
        (5) 新桂系时期桂林商业发展概况
        (6) 新式交易方式的运用
        (7) 桂林金融业的近代化
        (8) 近代商业组织的诞生
    (二) 近代桂林新式工业的发展
        1. 抗战以前桂林工业的发展状况
        (1) 晚清时期近代工业的起步
        (2) 民国初年的进一步发展
        (3) 抗战前工业发展仍然滞后
        2. 战时桂林工业的短暂繁荣
        (1) 沦陷区工厂大量内迁
        (2) 广西当局积极推动工业建设
        (3) 民营工业迅速发展
        (4) 桂林沦陷带来的毁灭性破坏
        (5) 战后工业发展衰败
        3. 战时桂林工业发展条件及其特点
        (1) 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 战时工业发展的特点
        (3) 抗战中后期工业发展已呈衰态
    (三) 近代桂林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1. 公路
        2. 铁路
        (1) 修筑湘桂铁路
        (2) 铁路营运情况
        3. 航空
        (1) 机场
        (2) 航线
        4. 水运
        (1) 桂江航线
        (2) 近代化起步与发展
        5. 电讯
        (1) 电报
        (2) 电话
        6. 邮政
        (1) 机构
        (2) 业务
        (3) 邮路
    本章小结
四、近代桂林思想文化的革新
    (一)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1. 初等教育
        2. 中等教育
        3. 高等教育
        4. 职业教育
    (二) 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
        1. 维新变法思想在桂林
        2. 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在桂林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在桂林
    (三) 抗战文化城的空前盛况
        1. 美术与音乐
        2. 文学与戏剧
        3. 新闻与出版
    本章小结
五、结论
    (一) 桂林城市近代化的动力探析
        1. 传统工商业发展的内化作用
        2. 新观念输入改变人们传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3. 行政中心变迁影响城市发展进程
        4. 战争对桂林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 桂林城市近代化存在的缺陷
        1. 传统城市特征明显
        2. 遭受战争破坏极大
        3. 战时过分依赖外援
    (三) 桂林城市近代化的经验借鉴
硕士毕业论文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广西工业近代化内力因素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D]. 张镇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D]. 龙晓露. 湖南大学, 2020(02)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清末民初长春开埠与城市近代化研究(1905-1931)[D]. 朱腾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5]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D]. 张勇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7)
  • [6]岭南近代建筑结构特征与保护利用研究[D]. 陈伟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发舒内力以应群需 ——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1912-1936)[D]. 程岩. 天津大学, 2018(06)
  • [8]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D]. 牛燕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中国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与变迁[D]. 董志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6)
  • [10]桂林城市近代化研究:1885-1949[D]. 林远洲.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广西工业现代化内力因素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