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一、谈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1](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荣千[2](2020)在《享乐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与有效应对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迅速提升的经济实力、不断优化的消费结构、持续调整的利益格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多元文化交流提供了空间,同时也为享乐主义的涌入和传播创造了温床,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消极影响。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部分大学生却对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缺乏认识,精神懈怠,随着享乐主义的涌入侵蚀,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出现失范行为。在此境遇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需要深入研究享乐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积极探索有效对策。首先对享乐主义做了定性分析,认为其是一种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造成消极影响的错误社会思潮;其次分析了享乐主义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构建三个方面的典型表现;再次探讨了享乐主义对大学生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和家庭、高校、社会三个外在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从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即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改进家庭教育模式,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弘扬社会良好风气。

赵宇婷[3](2020)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文中提出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工具和武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不断通过各种媒介涌入中国,大量关于西方政治经济发展特点、发展现状、文化类型、中西政治比较、中西经济较量、中西文化差异的资讯和报道都通过互联网、传统纸媒、论文、学术讲座、会议等途径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对大学生关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方面的认同感都有所降低。在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公有制;在政治领域,极力鼓吹西方的民主政治,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领域宣传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原则。这些无不对我国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作为评判大学生人才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作为九省通衢的地方,地理位置优越,高校众多云集,相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具有相应的代表性。该论文选取了武汉四所高校作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基本结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如下:一是动摇了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二是冲击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三是挑战了大学生集体利益优先的道德原则;四是引发了大学生享乐主义的道德行为;五是导致了大学生个人倾向严重,道德关系恶化的结果。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辩证的分析结合调查问卷探究这种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从外因和内因一起着手,积极有效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涂畅[4](2019)在《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德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用对话式话语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本文以对话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对话来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展开研究,从对话的本质、形式、价值、要素、实施路径等方面搭建一个关于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认知架构和实践路径,试图建立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首先,通过对追求“同一性”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和对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证明,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可能和必要性;其次,基于对对话与德育本源性重合和德育对对话的本真诉求两方面的探求和论证,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最后,从交互主客体关系和交往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2.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首先,基于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内涵的界定和理解,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其次,从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和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再次,从人与文本对话、人与他人对话、人与自我对话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最后,从平等性与民主性、开放性与互动性、沟通性和理解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互惠性和共享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特征。3.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及人学理论来揭示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立论基础;同时,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及关于对话的论述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其次,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西方对话哲学思想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知识理论借鉴;最后,用中国传统对话思想来厚实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历史渊源。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流于形式、对话深度不够、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以及对话效果不理想等等,并从传统德育模式影响、平等对话关系缺失、师生对话素质欠缺、对话内容脱离生活、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5.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是为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以及提升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而被提出和建构的。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具有能使高校德育重获力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人本价值,提升社会民主程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6.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首先,从以人为本原则、生活世界原则、合作共享原则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原则;其次,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来揭示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并从四个方面确定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再次,通过坚持对话德育内容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构建面向生活世界的内容来设计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容;最后,通过立足于遵循针对性、以人为本原则等原则以及采取启发引导法、协商法、讨论法、论辩法、谈心谈话法、网络对话法等方法来优化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方法。7.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第一,从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开放和民主、生成和建构等理念来更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第二,从建构依据、建构方向和建构路径等方面来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第三,从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等维度来提升师生的对话素养;第四,从空间环境、话语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方面来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第五,从课堂、生活、网络等场域来拓宽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第六,从对话的准备、进行、总结反思等阶段来优化对话德育的过程;最后,从评价指标设计、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强化过程评价、综合运用评价方法等方式来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总之,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现实力量,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德育优势的发挥,以对话的视角来审视新时代高校德育,突破了传统囿于方法论或认识论层面对对话德育的研究,从本体论角度将对话看作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运用对话思维提出了“在育人中对话,在对话中育人”的学术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意义,另一方面凸现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精神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揭示对话德育的真实内涵和价值,为探寻对话德育的根基提供学理依据,为变革新时代高校德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思路。

黄兰兰[5](2019)在《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文中认为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加强,绝对不能削弱,更要不断地提高水平。因此,进行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提高其水平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理论产生于具体的实践活动,而理论又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实践既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缘由。教学基本范畴的构建是开展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石,对在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指导地位,推进学科发展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由各种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而构成的范畴,是一种思维形成,是用以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最一般的本质联系,有助于人类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而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对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的特性、教学方面等本质的一般概念的概括和反映。如何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具有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本质规律的教学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个研究不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经验的简单描述,也不是对教学思想和行为等现象的一般说明,而是基于对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通过对教学的一般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后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也是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学术界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基本上都是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中零散的研究,没有达到精确化、系统化的程度,没有形成哪些范畴是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统一认识;在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内容的阐述上,不够科学、精确、规范、系统;对基本范畴的特征和功能的研究也有待深化;在内涵界定上,未能揭示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在外延的界定上把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与基本范畴混同或等同起来等等。当前教学实践的发展和目前面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求我们要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进行突破和深化。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逻辑思维的指导下,以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为现实依据,以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功能、特征、建构原则、实证分析以及基本范畴的具体内容和结构等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试图初步构建这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范畴体系,以期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指导,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的研究贡献理论力量。全文有八个章节,总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属于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展开研究的依据。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缘由,其次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文中主要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如“范畴”“教学基本范畴”“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等,最后对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主要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这部分阐述了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与基础理论。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社会三个维度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进行梳理,以期能从历史性视角去探寻教学基本范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教化的关系,并为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奠定基础;其次,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为指导,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内在规定性与存在依据进行把握,阐述了这一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和范畴确立的基本原则。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作为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既有一定的逻辑内容,也有特定的逻辑特征、功能,以及建构原则。特征包括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这一基本范畴具有保障、方法以及建构三个主要功能。保障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保障高校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障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保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方法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思想困惑的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方法、提升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素质的基础工程的方法;构建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构建本门课程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部分、为建构和完善中国精神气质提供必要条件。研究和建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需遵循五条基本原则,即知行统一原则、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问题导向性原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第三部分,为第四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与分析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科学性与其基本范畴具体内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采用具体的实证分析方法,如调查问卷、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等,试图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态度状况,进而归纳总结出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揭示了形成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具体逻辑内容的实证缘由,以期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及科学正确的教学理论。第四部分,本部分包含四个章节内容,分别是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落脚点。这一部分主要是具体分析阐述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具体逻辑内容。该部分根据范畴体系的一般逻辑结构,确立以“知识、思想、行为”为起点范畴,以“教师与学生”为中心范畴,以“意识形态”“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为中项范畴,以“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以“内化与外化”为终点范畴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结构体系,并对上述范畴的涵义、缘由、特征、作用逐一论述,并对每组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及论证研究每组基本范畴的意义。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每组基本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和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具有重要的建构价值,本文最后对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赵蓉[6](2019)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德育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生活德育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德育抽象化、德育理想化、德育功利化、德育形式化,主要是因为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大大降低了高校生活德育的实效性。而且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的召开使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提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与任务。所以,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活德育实践,如何成功构建高校生活德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首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我们应该坚持以生活为德育的依托,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加强大学生对道德的体验与感悟,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性的生成,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主要包括了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立德树人和生活德育理念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概述,重点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对当前我国高校生活德育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第三章是结合当前我国时代背景,对构建高校生活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从深受传统德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德育体制存在缺陷、德育主体自身因素的限制、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的冲击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提出了构建高校生活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以促进高校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德育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性的生成。

聂雨晴[7](2019)在《道德内化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中彰显着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大量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精湛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与集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任何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道德教育层面的支持,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汇聚精英的集聚地,高校德育工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发展,各项改革步入关键期,再加上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突飞和国际形势的变幻、各种思想文化意识的不断激荡等等,社会中不断涌现各种道德失范现象,道德教育屡屡受到公众的拷问与质疑。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现状也是有待改善,最突出的表现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深层次原因是大学生道德内化不够完善,没有将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与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与习惯,更没有主动自觉地接受与吸收社会道德。新时代背景下,如果无法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个体道德行为与习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将无法保证。道德内化的是一个由“道”向“德”转化的过程,如何完成这一转化,将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与规范转化为个体道德,并为个体主动自觉地接受。探寻道德内化的方法,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本文主要尝试将道德内化的相关理论引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问题的研究,以道德内化视角研究高校德育工作,是解决学生道德内化不高等德育问题,走出德育工作困境的关键所在。故此,本文主要是多方面探究道德内化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不高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道德内化的视角探寻高校德育工作发挥实效性的路径。本文分从道德内化理论开始,为五个部分来分析道德内化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主要内容为: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综述、论文写作方法和思路等相关的内容。其次是道德内化及德育工作的相关概述。其一,关于道德内化的解读。主要包括道德内化概念的释义,并分析道德内化的主要途径以及主要影响因子,为下文提出解决路径提供参考。其二,对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相关概念的解读。对高校德育工作与德育的区分,分析高校德育工作及其实效性的内涵及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道德内化与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契合点,指出道德内化引入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第三部分主要多视角分析道德内化的理论基础。首先从马克思有关道德相关阐述中,探本穷源,从中寻出有关道德内化的相关理论。其次审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道德内化的运行机制、道德个体的心理变化状况等进行解剖。最后,从中国古代本土的内化思想入手,寻求道德内化在我国不断生长与发展的沃土。第四部分主要是分析与探析当下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是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逐一解剖,主要是从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方法、中介、评价机制着手探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原因进行了逐一剖析,为下文从道德内化视角下有效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提供解决思路。第五部分主要是从道德内化视角,思考与探寻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别是更新高校德育工作观念,立足道德内化;坚持德育工作内容贴近实际,凸显道德内化现实性;优化高校德育工作内化环境,增强道德内化体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提高道德内化水平;优化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增强道德内化的实效性;构建高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立足道德内化目标。通过以上路径的选择,构建有效的德育工作机制,激发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侯郭燕[8](2019)在《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审美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立足于德育和美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美学角度、利用美育方法来改革德育以达到更好效果的一种理念。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实施德育教育的一种模式。实行大学生德育审美化,是基于培养大学生正向审美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德育效果的需要。目前,高校已将美育范畴的情感教育和艺术手段引入了德育教育过程中,对其实践效果、存在问题及如何改进等等的关注和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德育审美化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主要切入点,采用文本解读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期望能够系统地凝练和总结出当前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推进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探寻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本研究由以下三部分展开:第一章主要是概述了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相关理论。首先界定德育审美化等主要概念;然后从“美善统一”说、中西方“以美育德”思想、德育美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四个方面梳理了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理论依据;而后阐述了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为接下来的实践现状研究提供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集中分析了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现状。首先,结合典型案例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取得的成效;而后,通过案例分析并辅以问卷调查数据,阐述了当前存在的教育者审美素养不足、受教育者总体审美价值观不容乐观、审美教育环节建设不够、校园环境美有待提升等问题;最后,从网络媒体、资源共享、体制机制以及领导重视程度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章的核心是对如何推进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路径探讨。结合当前实际,从教师美、教学美、环境美以及优化网络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了实践路径,力求上下一体、内外一心,合力推进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最后,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应该是一个进行时,要不断地探索完善,以提升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不断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孙娜[9](2019)在《“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提升研究 ——以川东北地区部分高校为例》文中提出高校辅导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队伍中的重要一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亲和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推广与运用,曲建武、徐川、曹卢等高校网红辅导员巧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亲和力,较好地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微时代”视域下,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亲和力,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目前学界深入探究的热门课题。基于上述时代背景与现实需要,本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关于“微时代”和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研究的现有成果特别是薄弱板块,并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在对川东北地区部分高校的645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随机问卷调查后,本文发现很多大学生十分关注且频繁使用“微媒体”,对“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也有较高期待。同时,本文发现多数高校辅导员善用微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颇具亲和力,但仍有部分高校辅导员亲和力不足,没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与学生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本文从理论素养、教育理念、情感表达、教育话语、平台管理、团队意识六个方面总结梳理出“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不足的突出表现,并逐一剖析了问题的主要成因,具体包括:辅导员理论意识不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欠缺、爱心投入缺乏、网络文化知识贫乏、微平台建设滞后、综合素养不高等。最后,出于实践维度的考量,本文立足“微时代”,借鉴曲建武、徐川、曹卢等网红辅导员的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六大策略:聚焦“微平台”,强化理论素养,凸显人格魅力;关注“微文化”,把握学生文化特点,树立人本理念;立足师生“微交往”,构筑情感关系,提升情感魅力;善用“微言语”,创新话语体系,增强传授魅力;加强“微互动”,打造深度互动供给链,展现人际魅力;完善“微管理”,注重团队合力,培养综合魅力。在系统研究后,本文形成以下结论:首先,“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提升问题的探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其次,“微时代”视域下多数高校辅导员善用微媒体、颇具亲和力,但仍有部分高校辅导员亲和力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后,“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微时代”,借鉴“网红辅导员”的实践经验,构建“微平台”“微文化”“微交往”“微言语”“微互动”“微管理”等多维联动的工作机制。

余悦[10](2019)在《新时代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近年经济腾飞带来的社会高速发展,社会核心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观念已无法适应当代主流社会的需要,德育的作用越发凸显,越发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参加儿童节活动时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争取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还要传授美德,要把健康身心和陶冶情操相结合。国家的重视、当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学生群体自身建设的要求都对德育培养这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不仅是近现代以来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更是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党的历任领导集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都投入了颇多心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培育广大青年成为社会高精尖人才的摇篮,搞好高校德育建设,提高德育实效性,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健康、充满正能量的成长和社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都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借鉴、参考、分析了学术界关于民办高校德育内涵、实效性、培养对策研究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立足实践,调查民办高校培养现状,以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和访谈意见为行文的参考依据。除此之外,笔者从中西方德育教育现有研究成果入手,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上,首先对德育、高校德育、德育实效性等概念进行剖析,摸清其中的关联性;其次以武昌理工学院为案例,搜集总结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和所遇问题;最后提出系统应对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受到冲击的解决方案,期待能够为提升民办高校德育培养能力贡献些许建设性意见,期望达到提高民办高校在校生整体素质,培养出社会所需合格公民的目标。通过对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德育发展现阶段问题主要包括:德育内容的设置问题(内容的泛政治化、形式单一、实践探索和理论的脱节),德育评价体系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评价流于形式)以及德育施众和受众本身存在的问题(施众流动性大、工作分工不明;受众自控能力缺失、道德情感淡漠、认知和行为分离);新时代要加强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培养方法;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群体的主体性;更新德育观念,增强德育内容的实效性;注重德育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四位一体”的立体德育培养模式。总之,高校德育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方位配合,在内容和管理手段上不断创新,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在观念上及时反思,通力合作,只有做到以上两个方向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

二、谈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一、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2)享乐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与有效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批判享乐主义消极影响的理论依据
    2.1 享乐主义的思想根源及其发展演变
        2.1.1 享乐主义的思想根源
        2.1.2 享乐主义的发展演变
    2.2 批判享乐主义消极影响的思想指导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享乐主义消极影响的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杰出领袖批判享乐主义消极影响的理论
        2.2.3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批判享乐主义消极影响的理论
第3章 享乐主义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典型表现
    3.1 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3.1.1 阻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1.2 阻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
    3.2 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
        3.2.1 生成消费异化倾向
        3.2.2 诱使失范行为产生
    3.3 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3.3.1 阻碍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3.3.2 削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第4章 享乐主义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成因分析
    4.1 个体发展层面
        4.1.1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1.2 价值取向的多元易变
        4.1.3 实践能力的欠缺薄弱
    4.2 家庭培养层面
        4.2.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力度不足
        4.2.2 正确消费理念引导有待提高
    4.3 高校建设层面
        4.3.1 德育工作缺乏有效性
        4.3.2 校园文化建设不完善
    4.4 社会环境层面
        4.4.1 物质生活条件的丰富改善
        4.4.2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足
        4.4.3 社会网络舆论的复杂多变
第5章 有效应对享乐主义影响大学生的路径
    5.1 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5.1.1 筑牢思想防线
        5.1.2 强化自律意识
        5.1.3 提升实践能力
    5.2 改进家庭教育模式
        5.2.1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5.2.2 引导正确消费理念
    5.3 优化高校育人环境
        5.3.1 改进德育工作模式
        5.3.2 塑造优秀校园文化
    5.4 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5.4.1 培育积极社会心态
        5.4.2 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5.4.3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新自由主义概念界定
        2.1.1 新自由主义相关概念厘清
        2.1.2 国内和国外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定义
        2.1.3 本文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界定
    2.2 新自由主义思潮发展的历史轨迹
        2.2.1 新自由主义的萌芽期
        2.2.2 新自由主义的低迷与自我雕琢期
        2.2.3 新自由主义的兴盛期
        2.2.4 新自由主义的扩张期
        2.2.5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期
    2.3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
        2.3.1 政治主张
        2.3.2 经济主张
        2.3.3 道德主张
    2.4 研究新自由主义思潮相关理论依据
        2.4.1 马克思主义理论
        2.4.2 教育学德育理论
        2.4.3 传播教育学理论
3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方案设计
    3.2 调查方案实施
    3.3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总体分析
        3.3.1 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认识程度和途径分析
        3.3.2 大学生了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原因
    3.4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
        3.4.1 动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理想
        3.4.2 冲击了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
        3.4.3 挑战了大学生集体利益优先的道德原则
        3.4.4 引发了大学生物质享乐主义的道德行为
        3.4.5 导致了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道德关系恶化
4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归因分析
    4.1 社会大环境影响
        4.1.1 市场经济的发展
        4.1.2 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
        4.1.3 网络空间的文化传播
    4.2 高校道德教育的不足
        4.2.1 道德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4.2.2 道德教育内容与实际脱钩
        4.2.3 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单一
        4.2.4 道德教育者自身不足
    4.3 大学生自身修养的不足
        4.3.1 大学生道德取向多样
        4.3.2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批判能力不足
        4.3.3 大学生获取知识碎片化趋势
5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对策
    5.1 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5.1.1 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5.1.2 构建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5.2 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5.2.1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5.2.2 创新德育内容
        5.2.3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道德实践
        5.2.4 推进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5.3 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
        5.3.1 提高大学生辨别能力
        5.3.2 提升大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调查问卷
    附录 Ⅱ: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致谢

(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 本文研究的思路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
        (三)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
    一、思想道德对话的可能性
        (一) 关于追求“同一性”的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
        (二) 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证明
    二、对话与德育的内在契合
        (一) 对话与德育的本源性重合
        (二) 对话是德育的本真诉求
    三、对话德育的生成条件
        (一) 交互主客体关系是对话德育生成的基础条件
        (二) 交往实践是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界定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理解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
        (一) 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
        (二) 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
        (三) 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
        (一) 人与文本对话
        (二) 人与人对话
        (三) 人与自我对话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一般特征
        (一) 平等性与民主性
        (二) 开放性与互动性
        (三) 沟通性和理解性
        (四) 生成性和创造性
        (五) 互惠性和共享性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
    一、高校对话德育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
        (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
        (二) 习近平关于对话的重要论述
    三、主体间性理论的理论借鉴
        (一) 认识论中的主体间性
        (二) 生存论中的主体间性
        (三) 社会学中的主体间性
    四、西方对话哲学的思想吸纳
        (一) 苏格拉底的对话思想
        (二) 戴维·伯姆的对话认识论
        (三)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
        (四) 巴赫金的语言学对话
        (五)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
    五、中国传统对话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 老子的对话思想
        (二) 孔子的对话思想
        (三) 王阳明的对话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现状的调查概述
        (一) 调查的对象
        (二) 调查的内容
        (三) 调查的方法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取得的成效
        (一) 对话教学的地位和必要性受到重视
        (二) 教师的对话教学观念初步树立
        (三) 学生的对话意识开始觉醒
        (四) 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日益增多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问题
        (一) 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比重不足
        (二) 对话流于形式,意义生成不充分
        (三) 对话囿于表面,对话深度不够
        (四) 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
        (五) 对话效果不凸显,出现相对主义倾向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传统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影响
        (二) 平等对话关系的缺失
        (三) 师生对话素质的欠缺
        (四) 对话内容脱离生活
        (五) 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
        (一)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二) 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
        (三) 增强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重要价值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教育价值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人本价值
        (三)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社会价值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
    一、坚持科学的高校对话德育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生活世界原则
        (三) 合作共享原则
    二、制定明确的高校对话德育目标
        (一) 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
    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对话德育内容
        (一) 设计高校对话德育内容的基本原则
        (二) 设计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内容
    四、采取有效的高校对话德育方法
        (一) 高校对话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
        (二) 当前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
    一、更新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
        (一) 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 树立开放和民主的理念
        (三) 树立生成和建构的理念
    二、构建高校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
        (一)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依据
        (二)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方向
        (三)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路径
    三、培养师生的对话素质
        (一) 培养师生的对话意识
        (二) 提升师生的对话能力
    四、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
        (一) 对话的空间环境创设
        (二) 对话的话语环境创设
        (三) 对话的心理环境创设
    五、拓宽高校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
        (一) 高校对话德育的课堂场域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生活场域
        (三) 高校对话德育的网络场域
    六、优化高校对话德育的过程
        (一) 对话的准备阶段
        (二) 对话的进行阶段
        (三) 对话的共享和反思阶段
    七、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
        (一)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二)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四) 采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

(5)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深化:对系统、全面构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召唤
        1.1.2 实践困惑: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的现实需求迫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概念
        1.3.2 “范畴”与“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1.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1.4 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研究难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贡献
        2.1.1 “人(现实的人)”范畴思想
        2.1.2 “实践”范畴思想
        2.1.3 “理想”范畴思想
        2.1.4 “原则”范畴思想
        2.1.5 “环境”范畴思想
        2.1.6 “创新”范畴思想
        2.1.7 “劳动”范畴思想
    2.2 思想资源:中国古代至近代主流意识形态德育基本范畴思想
        2.2.1 “孝、礼、乐、仁”的德育范畴思想
        2.2.2 “义、忠、信、悌”的德育范畴思想
        2.2.3 “三纲、五常、内圣、外王”的德育范畴思想
        2.2.4 “天理、道心、人性、德才”的德育范畴思想
        2.2.5 “爱国、自由、平等、博爱”的德育范畴思想
    2.3 思想借鉴: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思想资源
        2.3.1 十大范畴体系思想
        2.3.2 十二个范畴表思想
        2.3.3 辩证范畴思想
        2.3.4 “知识、美德、正义、理性”范畴思想
        2.3.5 “灵魂、信仰、德性”范畴思想
        2.3.6 “人性、价值、尊严、自我”范畴思想
        2.3.7 “价值观、人本、认知、学习”范畴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及建构原则
    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特征
        3.1.1 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特征
        3.1.2 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特征
        3.1.3 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特征
        3.1.4 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特征
    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功能
        3.2.1 保障功能
        3.2.2 方法功能
        3.2.3 构建功能
    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建构的基本原则
        3.3.1 知行统一原则
        3.3.2 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
        3.3.3 问题导向性原则
        3.3.4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
        3.3.5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实证分析
    4.1 调查整体设计与具体实施
    4.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认知现状反馈
        4.2.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单变量分析
        4.2.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双变量分析
        4.2.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对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影响的整体分析
    4.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
        4.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逻辑结构的意义
        4.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和中心范畴
    5.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知识、思想、行为
        5.1.1 知识、思想、行为的涵义
        5.1.2 知识、思想、行为作为起点范畴的缘由
        5.1.3 知识、思想、行为三者的辩证关系
        5.1.4 研究知识、思想、行为这一范畴的意义
    5.2 思政课教学的中心范畴:教师与学生
        5.2.1 教师与学生的涵义
        5.2.2 教师与学生作为中心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5.2.3 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5.2.4 研究教师与学生的意义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
    6.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一:意识形态
        6.1.1 意识形态的涵义
        6.1.2 意识形态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6.1.3 研究意识形态的意义
    6.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
        6.2.1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涵义
        6.2.2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6.2.3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三者的辩证关系
        6.2.4 研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意义
    6.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三: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
        6.3.1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涵义
        6.3.2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6.3.3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辩证关系
        6.3.4 研究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意义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和终点范畴
    7.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
        7.1.1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涵义
        7.1.2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7.1.3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辩证关系
        7.1.4 研究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意义
    7.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点范畴:内化与外化
        7.2.1 内化与外化的涵义
        7.2.2 内化与外化作为终点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7.2.3 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
        7.2.4 研究内化与外化的意义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
    8.1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8.1.1 为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体系打下坚实根基
        8.1.2 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8.2 有助于揭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规律
        8.2.1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揭示教学规律的基础
        8.2.2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与教学规律具有一致性
    8.3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标准,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实效性
        8.3.1 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8.3.2 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增强教学实效性提供指导依据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动态及本论题新意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立德树人及高校生活德育的概述
    2.1 立德树人的提出与内涵
        2.1.1 立德树人的提出
        2.1.2 立德树人的内涵
    2.2 高校生活德育的概述
        2.2.1 高校生活德育的内涵
        2.2.2 高校生活德育的特点
        2.2.3 高校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
    2.3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构建的必要性
        2.3.1 转变高校德育实效性低靡局面的需要
        2.3.2 适应新时代对我国高校德育新要求的需要
        2.3.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
第三章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高校生活德育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3.1.1 德育抽象化
        3.1.2 德育理想化
        3.1.3 德育功利化
        3.1.4 德育形式化
    3.2 高校生活德育构建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2.1 深受传统德育思想的影响
        3.2.2 高校德育体制存在缺陷
        3.2.3 德育主体自身因素的限制
        3.2.4 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的冲击
第四章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的构建思路
    4.1 构建高校生活德育的方法
        4.1.1 自我教育法
        4.1.2 榜样教育法
        4.1.3 角色扮演法
        4.1.4 情感陶冶法
        4.1.5 实践锻炼法
    4.2 构建高校生活德育的途径
        4.2.1 树立正确的高校生活德育原则
        4.2.2 不断更新高校生活德育内容
        4.2.3 要重视高校生活德育过程
        4.2.4 营造和谐的高校生活德育环境
        4.2.5 不断完善高校生活德育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期刊论文(1997-2018年)
附录二: 博硕士论文(1997-2018年)
附录三: 会议、报纸(1997-2018年)

(7)道德内化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2章 道德内化及德育工作的相关概述
    2.1 道德内化的释义
        2.1.1 道德内化的概念
        2.1.2 道德内化的途径
        2.1.3 道德内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2.2 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阐释
        2.2.1 德育与德育工作的区分
        2.2.2 高校德育工作及其实效性的解读
        2.2.3 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性
    2.3 道德内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契合点
        2.3.1 道德内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2.3.2 道德内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
        2.3.3 道德内化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
        2.3.4 道德内化是衡量高校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
第3章 道德内化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有关道德内化的基本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客观基础的解读
        3.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分析
        3.1.3 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的道德法则与个体行为原则的统一
    3.2 道德内化的心理学基础
        3.2.1 认知——发展理论
        3.2.2 社会学习理论
        3.2.3 接受理论
    3.3 中国古代道德内化思想的阐释
        3.3.1 儒家外“礼”“内省”的内化思想
        3.3.2 佛教“明心寡欲”的精神核心
        3.3.3 道教“身心俱炼”的内化模式
第4章 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现实探析
    4.1 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审视
        4.1.1 高校德育工作主体方面自身的问题
        4.1.2 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单一、方法机械
        4.1.3 高校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不科学、不合理
    4.2 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存在的问题释因
        4.2.1 高校德育工作观念较为滞后
        4.2.2 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局限偏颇
        4.2.3 高校德育工作环境的负面影响
        4.2.4 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增强
        4.2.5 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片面、有待优化
        4.2.6 高校德育工作对象对德育工作内化的消解
第5章 基于道德内化理论建构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分析
    5.1 更新高校德育工作观念,体现道德内化
        5.1.1 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地位
        5.1.2 注重道德内化主体性的发挥
        5.1.3 尊重内化主体思想状况的阶段性与差异性
    5.2 坚持德育工作内容回归生活,凸显道德内化现实性
        5.2.1 全方位落实德育工作
        5.2.2 借鉴新的德育工作模式的设想
        5.2.3 丰富德育课程建设和社会道德实践
    5.3 优化高校德育工作内化环境,增强道德内化实践
        5.3.1 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内部环境:学校环境
        5.3.2 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
    5.4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提高道德内化水平
        5.4.1 加强领导,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5.4.2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5.4.3 构建多梯度高校德育工作队伍
    5.5 优化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增强道德内化的实效性
        5.5.1 改革单向灌输的方法
        5.5.2 注意有效德育工作方法的运用
        5.5.3 注重显性与隐性、情与理相结合
    5.6 构建高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立足道德内化目标
        5.6.1 评价标准坚持效果与过程的统一
        5.6.2 利用网络手段使评价透明化
        5.6.3 评价内容与方法凸显主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德育审美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德育的概念
        二、美育的概念
        三、德育审美化的概念
    第二节 德育审美化的理论依据
        一、“美善统一”说
        二、中西方的“以美育德”思想
        三、德育和美育的内在联系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三节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内容、特点及原则
        一、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基本内容
        二、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特点
        三、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原则
第二章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现状
    第一节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经验总结
        一、形成了教学模式美
        二、增加了教学内容美
        三、实现了教学方法美
        四、打造了教学环境美
    第二节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问题探讨
        一、教师的美育知识与审美素养有待提高
        二、受教育者总体的审美价值观不容乐观
        三、审美教育环节建设不足
        四、校园环境美有待提升
    第三节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制度保障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三、高校间的德育审美化资源共享不足
        四、相关领导和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
第三章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路径探讨
    第一节 塑造教师美
        一、教师形象美的塑造
        二、教师知识美的丰富
        三、教师审美修养的提高
    第二节 创造教学美
        一、注重德育教学的内容美
        二、注重德育教学的方法美
        三、建立审美化的德育考核评价
    第三节 提升校园美
        一、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建设健康的空间环境
    第四节 优化德育审美化的网络空间
        一、利用“云课堂”搭建教学新空间
        二、重视“微”力量的运用
        三、实现德育资源的网络化共享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提升研究 ——以川东北地区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提升研究的相关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微时代
        (二)高校辅导员亲和力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斯诺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三、“微时代”视域下提升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脉搏,加强辅导员自身建设的需要
        (三)提升高等教育品牌形象,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第三章 “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现状及成因
    一、“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现状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突出表现
    二、“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滞后的教育理念,降低了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二)欠缺的理论素养,弱化了人格魅力的展现力
        (三)单一的情感表达,淡化了情感魅力的凝聚力
        (四)生硬的教育话语,削弱了语言魅力的感染力
        (五)杂乱的平台管理,消减了人际魅力的作用力
        (六)淡薄的团队意识,掩盖了综合魅力的引领力
    三、“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以生为本理念欠缺,导致教育影响力衰弱
        (二)理论学习意识不强,导致理论亲和力不足
        (三)爱心投入缺乏,导致教育情感淡漠
        (四)网络文化知识贫乏,导致教学语言僵硬
        (五)微平台建设滞后,导致平台管理紊乱
        (六)综合素养不高,导致团队协作无力
第四章 “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提升策略
    一、关注“微文化”,把握学生文化特点,树立人本理念
        (一)尊重学生,时刻围绕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理解学生,时刻关照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
        (三)接纳学生,时刻服务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
    二、聚焦“微平台”,强化理论素养,凸显人格魅力
        (一)增强职业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二)提升道德修养,培养道德情操
        (三)夯实理论基础,彰显知识魅力
        (四)加大爱心投入,增强人格魅力
    三、立足“微交往”,构筑情感关系,提升情感魅力
        (一)以暖心的真情投入,找准主体间积极情感关系的“确立点”
        (二)以走心的热情注入,把握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动情点”
        (三)以用心的感情倾入,构建友好交往实践过程的“融合点”
    四、善用“微言语”,创新话语体系,增强传授魅力
        (一)贴近生活,丰富话语内容,满足学生的话语需求
        (二)贴近学生,转换话语风格,填平学生的“话语鸿沟”
        (三)贴近现实,掌握时代话语,走进学生的“朋友圈”
    五、加强“微互动”,打造深度互动供给链,展现人际魅力
        (一)着眼师生交往实际,创设微互动平台,激发学生交流活力
        (二)关注学生现实需求,丰富微平台内容,促进学生情感共鸣
        (三)立足思政教育实效,构建微媒体矩阵,增强学生实践动力
    六、完善“微管理”,注重团队合力,培养综合魅力
        (一)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加强微平台管理,强化舆论引导
        (二)培育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严把信息关口,优化网络环境.
        (三)重视教师团队协作,发挥团队合力,实现全员育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10)新时代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德育相关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一)德育相关概念界定
    (二)高校德育发展历程
    (三)新时代民办高校德育新挑战
三、民办高校德育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一)发展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结论
    (三)民办高校德育培养当前存在的问题
四、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策略研究
    (一)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培养方法
    (二)以生为本,突出受众群体主体性
    (三)更新德育观念,增强德育内容的实效性
    (四)注重德育评价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四位一体”德育培养模式
五、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民办高校德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个人简介

四、谈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享乐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与有效应对研究[D]. 荣千.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2)
  • [3]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D]. 赵宇婷. 武汉纺织大学, 2020(12)
  • [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D]. 涂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5]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D]. 黄兰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的构建研究[D]. 赵蓉. 延边大学, 2019(01)
  • [7]道德内化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 聂雨晴. 吉林大学, 2019(12)
  • [8]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研究[D]. 侯郭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提升研究 ——以川东北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 孙娜.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新时代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D]. 余悦. 长江大学, 2019(11)

标签:;  ;  ;  ;  ;  

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