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525例诊治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525例诊治分析

一、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525例诊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陆仕恒[1](2017)在《MED和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随访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本随访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指标,为临床治疗LDH方案选择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08月60例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收治住院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ELD组和MED组,通过记录两组病例患者体重指数、年龄因素、患者病程长短、中医证型、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按中医证型给予患者口服院内制剂膏方,术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随访,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疗效。结果:随访到59例。MED组28例,PELD组31例。1.基本资料对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和病程分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及病程构成比无明显差异。两组间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组间对比: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ELD组在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MED组。3.MED组和PELD组组内前后疗效评分分别对比:两组在手术前、手术后组内比较显示,根据腰椎JOA,VAS,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和PELD组手术后症状及功能较术前均效果显着,说明术后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4.MED组与PELD组组间手术前后疗效评分对比:组间比较显示,两组腰椎JOA,VAS,ODI评分组间对比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人疗效比较无明显区别,MED组与PELD组在随访期间内取得了相似的临床疗效,两组比较手术后3天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显着性,说明PELD组术后患者疼痛症状3天内明显好于MED组。5.MED组与PELD组不同年龄段,体重指数,中医证型疗效评分对比显示:两组腰椎JOA改善率,末次ODI评分组组间对比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人疗效比较无显着差异,MED组与PELD组在不同年龄段,体重指数,中医证型疗效差异研究中未体现疗效差异。结论:1.本研究两种治疗措施PELD和MED均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均有效且效果相当,PELD和MED的疗效差异还不能明确,只有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突破学习曲线后熟练操作才能得到最佳疗效。2.体现微创上PELD相比MED具有短期疼痛改善快,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对于腰椎稳定性尚可的老年患者,PELD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黄建[2](201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需要相应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158例、女性82例,入院后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症状体征的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特征采用相应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以及椎体融合术等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手术方法进行评定总结。结果:240例随访4个月~4年,平均13个月。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疗效评定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状态进行评定。结果为优168例,良42例,可22例,差8例,总优良率为87.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相应的适应症下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根据相应的手术适应证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多节段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以及椎体融合术等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张志强[3](2011)在《下肢神经查体在L4-5及L5-S1LDH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2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L5、L5—S1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L4—L5与L5—S1突出在下肢神经学查体所见的异同,为定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03年04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千佛山医院住院部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病历资料完整,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其突出部位为L4—L5或L5—S1单一阶段,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入选234例,按突出节段分为L4—L5组和L5—S1组。L4—L5组112例,L5—S1组122例。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JOA分数)作为量化指标,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评分及神经学查体,观察和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临床体征及神经查体方面上的异同,所得数据用SPSS13. 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针对L4-5 LDH与L5-S1 LDH十项检查内容进行的χ2检验中,鞍区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间歇性跛行、拇指背伸肌力减弱、大小便功能障碍、跟腱反射减弱消失、直腿抬高实验阳性、单足下蹲试验阳性等方面均P<0 .01,都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及意义: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与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相比较,有以下特点:鞍区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迟钝;大小便括约肌功能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度数偏高;单足下蹲试验常是阳性等。L4-5,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以上临床特点,对两节段LDH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沈枫,陈先礼,刘宝恒,丑克[4](2010)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方法分析5 a来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48例,与同期收治中青年病例50例对照比较。结果老年患者在临床症状(剧烈腰腿痛、间歇性跛行);体征(腱反射、股神经牵拉试验);影像学改变及病理分型(破裂型,凸起型)与中青年患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

闫晓东[5](2010)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需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5月-2009年7月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42例,入院后根据影像学特征、手术耐受能力及围手术期处理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等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体征、术前评估及手术治疗疗效进行评定总结。结果:112例随访4个月-3年,平均12个月。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疗效评定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术后的功能状态进行评定。结果为优78例,良21例,可10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88%。结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处理妥当的情况下可以行手术治疗,遵循有限手术及责任间盘摘除的原则能够取得预期的手术疗效。

陈国卫,逯越[6](2009)在《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陈国富,洪正华,洪盾,陈海啸,林列,章文杰[7](2008)在《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回顾我院2000年2月—2006年10月治疗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效果较好,现结合临床资料对诊疗效果进行分析。

韦良渠,韦颖,高相晶[8](2006)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76例临床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机理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病76例临床资料,用手法触诊检查确定腰椎棘突偏歪方向,76例患者全部摄了腰椎正侧位片,全部作了腰椎CT或MRI检查,用冯氏手法治疗了76例患者。结果:本组76例均有棘突偏歪,以L5为最多(33个,55.9%);外伤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青少年和中年人在腰椎间隙变窄发生数、治愈和有效率二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青少年组手法治疗有效率98.7%。结论:本病确诊靠MRI和CT检查,冯氏手法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夏亚龙[9](2006)在《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特点与临床表现。15例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位于L34、L45、L5S1,其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单间隙椎间盘突出相同。特点是由上而下突出程度加重,且下位间盘突出物有常见钙化。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无特异性,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年龄较大、临床表现多样者应进行多个间隙CT扫描,以避免漏诊。

高苏宁,赵红军,王进,段江文,邱康宁,苏明海[10](2006)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方法自1988年2月2003年4月,对66例60岁以上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椎间盘突出节段共78间隙,其中L3、4以上部位13例(20%)。突出类型:凸起型25例,破裂型20例,游离型10例,钙化型6例,撕脱型5例。手术方法采用半椎板切除17例,全椎板切除14例,中央椎管开窗11例,单或双侧扩大开窗24例。术后所有标本均做组织学检查。结果64例随访平均6·4年,按日本腰腿痛协会评分标准(JOAscore):优26例,良22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75%;有效率90%以上。但6069岁年龄组与7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后者疗效有所下降(P<0·01)。结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征是高位间隙和多节段病变比例增加,而且游离型和钙化型突出也不少见。建议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积极手术。

二、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525例诊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525例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MED和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随访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收集资料研究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术前影像学检查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康复处理
    2.4 疗效评价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两组纳入病例基本资料
    3.2 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体重指数组间比较
    3.3 两组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
    3.4 两组术前和术后JOA评分比较
    3.5 两组术前和术后ODI评分对比
    3.6 三个年龄段JOA改善率、末次ODI值比较
    3.7 四个体重指数JOA改善率、末次ODI值评分比较
    3.8 三个中医证型JOA改善率、末次ODI值比较
4.讨论
    4.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型研究
    4.3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4.4 突出椎间盘的研究
    4.5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的机制
    4.6 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发展
    4.7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发展
    4.8 椎间盘镜与椎间孔镜的对比研究
    4.9 研究结果讨论
5 设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临床典型病例
附录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采集时间
    1.3 入选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临床资料
第二章 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评价
    2.1 手术方法
    2.2 术后处理
    2.3 术后疗效评价
第三章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3.2 具体疗效
    3.3 随访
第四章 讨论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
    4.2 影像学特点
    4.3 对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第五章 结论
典型图片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3)下肢神经查体在L4-5及L5-S1LDH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历史及现状
临床研究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比较
    2.2 体征比较
    2.3 影像学改变比较
    2.4 病理分型比较
3 讨论

(5)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评价
结果
讨论
    1. 老年人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
    2. 影像学特点
    3. 围手术期的处理
    4 手术治疗体会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9)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临 床 资 料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结 果
讨 论
    1 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与分类
    2 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突出症
    3 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

(10)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和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检查
    1.3 手术方法
    1.4 组织学检查
2 结 果
    2.1 疗效统计
    2.2 评定标准
    2.3 疗效结果
3 讨 论
    3.1 病理机制
    3.2 临床发病特征
    3.3 高位节段、多间隙病变
    3.4 病理组织学分析
    3.5 手术方式的选择

四、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525例诊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MED和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随访与分析[D]. 陆仕恒.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3)
  • [2]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D]. 黄建. 延边大学, 2011(04)
  • [3]下肢神经查体在L4-5及L5-S1LDH鉴别诊断中的意义[D]. 张志强. 泰山医学院, 2011(06)
  • [4]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分析[J]. 沈枫,陈先礼,刘宝恒,丑克.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6)
  • [5]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D]. 闫晓东. 延边大学, 2010(11)
  • [6]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展[J]. 陈国卫,逯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28)
  • [7]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诊治分析[J]. 陈国富,洪正华,洪盾,陈海啸,林列,章文杰. 天津医药, 2008(04)
  • [8]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76例临床探讨[J]. 韦良渠,韦颖,高相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6(S1)
  • [9]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特点[J]. 夏亚龙. 青海医药杂志, 2006(12)
  • [10]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和临床特点[J]. 高苏宁,赵红军,王进,段江文,邱康宁,苏明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11)

标签:;  ;  

腰椎间盘突出症525例诊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