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胡怀邦一行来新疆调研宣讲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胡怀邦一行来新疆调研宣讲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 努力开拓金融工作新局面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胡怀邦一行来疆调研宣讲(论文文献综述)

姜良佼[1](2019)在《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在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征程中,中国农业银行的存在具有高度的支撑作用。而政府对于中国农业银行实施有效且全面性的监管,无疑能够降低银行金融业务风险,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在中国内地的业务量,以及经营网点分布较广,其监管实施的分散性,也给目前政府(银保监局、人民银行)监管带来一定的挑战性与难点。因此,政府因地适宜的采取有效的监管法规、制度、规范等手段,是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营安全的主要途径。本次研究以本人所在的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作为主要切入点,深入分析政府(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对T市中国农业银行监管的现状,以及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监管经验,提出一些具有普适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的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保证政府监管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对银行监管水平的提升。本次研究以T市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案例调查对象,明确政府对国有银行监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国家目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如何运用到现行监管方法中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次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现有政府监管方法缺乏时效性,提高政府政令的实施,应从基础做起,如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组织学习,深刻领悟文件报告的精神,从有形的文件报告中,获取无形的政策信息,将国家的政令牢记于心,以己树之,再行政策的推进,真正实现政府监管方法的时效性跟进,全面推进金融政策信息的整合,以此来提高政府协调监管能力。第二,现有政府监管主观能动性差,需要通过深度学习国家政令措施,对现有农行运行情况深入调查,将发现的问题集中汇报反馈,而不是当问题发生再行解决之策,政府监管过程中的行政指令不应指停留在上指下派的这种传统方式,而是应由基层人员切实的在监管工作中发现问题,或将可能发生的问题上报,真实的反馈监管中需要政府完善的内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达成创新改革监管方法的目标,将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概率降低,真正发挥政府监管的作用价值。第三,现有政府监管的法律法规完善性不足,部分内容存在重复。那么,优化政府监管法律法规的健全性,也成为政府监管途径拓展的重要内容。从优化管理、优化服务着手,全面落实基层央行管理与服务职责,推动依法行政监管,避免重复法条的出现,导致职能部门的交叉冲突。各方人员应该加强协调监管,对现行法律法规中出现的重复内容,进行集中研讨,对不能解决的内容通过上报国务院解决。第四,执法功能性发挥作用不强,需通过加强法规建设,提升政府监管监督的法律效力。第五,完善风险监管体系,利用互联网高科技手段,将非现场与现场监管有机结合,使现行的检查方法能够达到政府监管的即定目标。第六,强化政府实行监管统一化构建,进一步推动实现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监管的创新改革,真正实现政府监管的职能作用发挥。

张宇驰[2](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金融企业党建问题研究 ——以交通银行党建工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党的建设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党的建设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中。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组成部分。研究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既可以深化党的建设研究,也可以为国有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特别在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问题上更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看做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等一系列内容,具有广泛性、专业性等特点。交通银行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在国有金融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交通银行为个案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问题。交通银行党的建设结合交通银行的工作,紧紧抓住政治建设、理论学习、干部队伍、人才队伍、作风、廉政、公司治理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交通银行党的建设的分析,可以为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中国共产党是国有金融企业的领导力量,党的建设是国有金融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随着社会发展,随着国有金融企业的发展,不断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

左琳琳[3](2017)在《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加成为企业经营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力。本文旨在传承和弘扬兴业银行总行的企业文化精神、打造适合自身发展有D分行特色的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提升兴业银行D分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在对企业文化理论学习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兴业银行D分行各级领导、各部门员工、客户以及同业合作伙伴访谈调查后,对兴业银行D分行现有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矛盾分析法和辩证分析法对于在当前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情况下,分析了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切实并系统地提出改进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到,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持续建设,是时代的呼唤,是在不断变迁的金融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乎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存亡之道,需要全员高度的重视,并且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传承原有文化的精髓,更要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不断地建设和完善,需要长期地探索和实践。

万宣辰[4](2017)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文中提出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带来了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的需求,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组织逐步建立,虽然在当时为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制度的限制,使其发展陷入困境。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建立。1996年,中国农村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国农业银行网点遍及中国城乡,资金充足、服务功能多样化,并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上一直处于发展迟缓的阶段,农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严重,这不但影响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健康的持续发展,更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研究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发展和创新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逻辑和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当前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状,以及前人对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未来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给出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逻辑,包括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创新模式和逻辑,构建了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和框架,提出了农村金融信息化的新模式以及相应的特点和所面临的困难,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给出了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简要厘清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明晰了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并进行了相关文献的综述,明确了前人对该问题的研究程度。第2章主要介绍了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论文撰写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可能运用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且清晰的整理,是整个论文撰写的基础和前提,同时阐述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演变及特征。其次本章还重点分析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背景和特点,并给出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特征。最后,本章分别就不同国家发展程度进行分析:以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以及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制框架,以此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农村金融正是这些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以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一些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以小额信贷为核心,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和非正式金融组织,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又各具特色的组织与制度体系。这些丰富的国际实践经验对中国农村金融的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3章通过var和vec模型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选取农村人均gdp增长、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贷存比率、农村存款比率和农村投资比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但中国农村金融相关率与中国农村人均gdp增长存在负向关系,说明中国农村金融的体制问题依然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因此,我国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农村金融相关率的提高,发挥它们对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也要强调农村金融的信贷结构、农村金融资本的运作效率以及农村金融环境建设,保障农村金融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第4章主要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和研究。分别从创新逻辑、创新环境和创新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的金融创新发展。就创新逻辑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应当遵循普惠逻辑,确保每个农民拥有享受现代金融的权利,还要以激励相容逻辑来充分考虑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还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到市场配置逻辑和政府监管逻辑的统一。此外,坚持法治逻辑,做到在法治的轨道上创新农村金融发展。就创新环境来看,论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论述了我国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环境。研究表明在当前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是符合时代要求、行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就创新实践来看,论文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创新实践进行了总结,尤其是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和直补资金担保贷款进行了概括,剖析了内涵的逻辑。第5章研究了如何构建我国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化的模式建设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支持,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自身的系统性缺陷,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本章首先探究了农村金融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模式,构建了“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架。第6章主要探讨了农村金融信息化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的薄弱环节,要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就必须首先改善资金流动效率,必须加强农村主要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在此基础之上,本章提出了农村金融信息化的具体解决思路,以及未来农村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模式。第7章,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本章给出了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前几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知若要加速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尊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现实,跳出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打破人为的主观预设,重构现代金融服务系统。同样也必须遵循民本金融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市场化导向原则以及协调发展四大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优化城乡金融生态环境,强化城乡金融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建设。

沈亮[5](2016)在《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文中提出黎照寰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其人生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相继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常务次长、交通大学校长、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会长、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董事长、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协副主席,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位值得纪念与研究的风云人物。黎照寰的一生历经坎坷,精彩纷呈。他早年接触进步思想,在清政府无故取消其留学资格后,与之坚决斗争,此后远渡重洋,参加革命;他曾撰写《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中国国民党政策》等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在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任职,但无意发展仕途,转而投身教育事业;他在担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兼容并包,锐意改革,一手开创了建国前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时代精英特有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参与了当时社会的多个重要团体组织,在近代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服务、宗教慈善等方面都有所作为;晚年的黎照寰选择留在新中国,通过在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努力实现其爱国理想;他的人生经历是近代历史人物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黎照寰的个人成长背景,之后结合时代特征阐述其参加革命与从政的活动,分析其革命思想,并将其着作与戴季陶的着作进行比较。黎照寰是建国前交通大学“黄金时期”的缔造者,自1929年来到交通大学后,他连续14年执掌交大,这段校长生涯是其人生的巅峰时刻,他的教育思想理念成熟,成绩斐然,且具有抗日爱国情怀。黎照寰热衷民国社会活动,曾担任多项重要的社会职务,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思想和主张。1949年政权鼎革之际,黎照寰选择走向新中国,积极参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政协工作,继续弘扬传承孙中山的精神。黎照寰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与诚挚的社会主义者,同时他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这些特质使得黎照寰能在中国近代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敏锐地把握时代机遇,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施展才华,虽不时受到时局的困扰,却依然与时俱进,奋勇前行。黎照寰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人生轨迹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精英活动的一个缩影,他的兴奋与激进、彷徨与无奈都是时代的反映。

王元成[6](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于丽红[7](2008)在《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领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正规金融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规金融无法有效的覆盖农村市场。而曾经存续过几千年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又开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活跃起来,各种非正规金融形式广泛存在,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当部分是通过非正规金融获得满足。这一现象引起了本文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问题的关注。本文在金融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产生原因、现状、运行机制、对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相关的政策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方法,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供给创新等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探讨了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就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从内容上共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言是全文的总起,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界定相关概念,阐明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回顾与借鉴,回顾和借鉴了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协调思想。第二部分第三章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之历史演化与形成原因,阐述自民国以来,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第四章中国农村现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现状、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规模和数量、利率以及运行特征,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运行特征。接下来的三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第三部分分割与融合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效率及其局限性,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农村金融的二元分割、资本流动约束及其效率损失,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及其相关政策效应分析,在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经济效应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二元金融结构对社会融资量、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阐述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和利率自由化政策的影响。第五部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研究,具体阐述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适应效率,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变迁动因和阻碍因素,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最后,第六部分第八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建议,首先对中国台湾、韩国、菲律宾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进行介绍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农村金融主体建设思路,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建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王学人[8](2007)在《政策性金融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探讨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以期加深人们对政策性金融运行与改革规律性的认识,并为促进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为此,本文在详细回顾考察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重点围绕政策性金融制度形成的原因、运行的机理、演变的逻辑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与改革等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首先,本文提出,满足政策性金融需求的制度安排可以是多样化的,建立以专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核心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并不是政府的唯一选择,相反,政府的制度供给形式可以包括组建国有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运用公共财政手段以及组建专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多个选项。而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出现为标志的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最终形成,正是因为它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相较其它制度供给形式而言,它所带来的预期净收益更大。在分析了政策性金融制度形成的一般原因的基础之上,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政策性金融作用边界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比如:一国国有金融机构的规模大小、数量多少以及素质高低,一国政府对该国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调控力的大小强弱,一国财政实力强弱及其功能定位,以及该国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素质高低等。并指出,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一国政策性金融的运行边界也将相应呈现或(?)张或收缩的动态调整,从而更加清楚地阐明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和公共财政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运行方面,本文探讨了政策性金融体系中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服务使用者等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由于各行为主体在目的、动机和利益取向上并非完全一致,因而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实际运行也就因受到不同主体的自利行为的干扰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政策设计者所安排的理想轨道,并呈现出一种相对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反观国外的一些政策性金融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则是因为它们引入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使之在社会公众与政府机构、政府机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内部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等建立起了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政策性金融体系内各行为主体的机会主义式自利行为,使政策性金融运行实现良性循环。为此,笔者得出了“不同参与者的目标和行为模式所存在的内在冲突是导致政策性金融运行出现失序的根源所在,因而要使政策性金融体系实现良性循环,就必须引入一套较为系统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机制,以对各主要行为主体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的结论。面对国外政策性金融近年来发生的各种变化,本文归纳总结了其演变的模式和路径特点,并借鉴现有的金融创新理论,分析了其变迁原因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指出许多国家政策性金融体系之所以出现新的重大变化和转折(如实施私有化、合并或取消原有机构等),正是由于原有的制度安排的成本太高,或者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使制度需求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原有的制度均衡被打破,不得不开始新一轮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追求效率的共同动机驱使,以及各国环境因素的千差万别,才使得各国政策性金融的演变呈现出多样性与规律性有机统一的新局面。此外,本文还指出了影响各国政策性金融制度变迁的一些主要因素,具体包括:生产力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影响、政策性金融原有运作模式的内在矛盾及其与日俱增的负面影响以及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模式及其变迁态势等。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同时依据前述分析所取得的一些理论成果,探讨并回答了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重大问题,指出我国当前应当坚定不移地发展和改革现有政策性银行,而不是取消它或将其业务通过委托代理方式分流给商业性金融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各种政策性金融需求。此外,本文还就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的管理、运行制度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孙哲,陈晓青,王玉忠[9](2003)在《在深化上推进,在广度上拓展 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引向深入》文中研究指明

人行西宁中支党委宣传部[10](2003)在《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扎实履行央行职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 努力开拓金融工作新局面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胡怀邦一行来疆调研宣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 努力开拓金融工作新局面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胡怀邦一行来疆调研宣讲(论文提纲范文)

(1)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政府监管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商业银行
        2.1.2 国有商业银行
        2.1.3 中国农业银行
        2.1.4 政府监管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善治理论
        2.2.2 责任政府理论
        2.2.3 治理理论
第3章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
    3.1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
        3.1.1 政府对银行监管的内容
        3.1.2 政府监管方法
        3.1.3 政府管理途径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运行情况
        3.1.4 风险监管预警情况分析
        3.1.5 政府监管依据
        3.1.6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监管政策文件梳理
    3.2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调查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目标
        3.2.3 研究方法
        3.2.4 调查结果
        3.2.5 变量阐述
        3.2.6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3.2.7 回归结果分析
第4章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4.1.1 缺乏时效性
        4.1.2 主观能动性差
        4.1.3 法律法规不完善
        4.1.4 执法功能性发挥不强
        4.1.5 风险监管体系匮乏
        4.1.6 检查手段落后
    4.2 原因分析
        4.2.1 信息传递效率原因分析
        4.2.2 运作环节原因分析
        4.2.3 无创新性原因分析
        4.2.4 组织结构原因分析
        4.2.5 法律环境原因分析
        4.2.6 制度原因分析
第5章 国内外政府对银行监管的经验借鉴
    5.1 国内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经验借鉴
        5.1.1 金融简政放权
        5.1.2 推广市场监管
        5.1.3 监管创新
    5.2 国外政府对银行监管的经验借鉴
        5.2.1 政府监管主导模式
        5.2.2 银行服务外包风险监管
        5.2.3 国外政府监管制度的借鉴
        5.2.4 强调内部信息披露的借鉴
第6章 优化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对策建议
    6.1 提高政府监管的时效性
        6.1.1 按照政策文件执行
        6.1.2 完善监管制度
        6.1.3 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
    6.2 提高政府监管的主观动能动性
        6.2.1 创新政府监管方法
        6.2.2 改革政府监管途径
    6.3 健全政府监管法律法规
        6.3.1 健全法律环境
        6.3.2 修订监管法律制度
    6.4 完善政府执法机制
        6.4.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6.4.2 优化内控监督
    6.5 启动风险监管体系
        6.5.1 完善政府监管规则体系建设
        6.5.2 创新监管方式
        6.5.3 强监管防风险
    6.6 政府监管的统一化构建
        6.6.1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
        6.6.2 加强五位一体化监管布局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差异性的问卷调查
附录二: 政府监管的影响变量问卷调查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金融企业党建问题研究 ——以交通银行党建工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1.为加强党对国有金融企业领导提供借鉴
        2.为国有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3.为党的建设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
        4.弥补对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的研究方面的不足
    (三)文献综述
        1.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研究
        2.金融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研究
        3.交通银行党建工作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概况
    (一)中国共产党对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具体内容
        1.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
        2.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
    (二)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
        1.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2.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
        1.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广泛性
        2.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专业性
        3.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防风险性
    (四)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党性不强,对党建工作不落实
        2.重视业务工作,轻视党建工作
        3.从严治党力度不够,制度不完善
        4.国有金融企业党的组织建设松散
二、交通银行党建工作的个案研究
    (一)交通银行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
        1.政治建设与理论学习
        2.干部队伍与人才队伍
        3.作风建设与廉政建设
        4.党建发展与公司治理
    (二)交通银行党建工作的特点
        1.紧跟中央指引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2.重视集团子公司与海外派出机构的党建工作
        3.党建工作品牌化
        4.党建工作制度化
三、交通银行党建工作对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是国有金融企业的领导力量
        1.国有金融企业经营者始终是党的干部
        2.中国共产党是金融企业职工的先锋队
    (二)党的建设是国有金融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1.党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政治保障
        2.党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实践需要
    (三)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保证国家事业发展
        1.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保证政治稳定
        2.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保证经济发展
        3.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保证文化繁荣
        4.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保证社会公平
        5.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保证生态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2 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理论
    2.1 企业文化的内涵
    2.2 企业文化的结构
    2.3 企业文化的功能
    2.4 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3 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3.1 兴业银行D分行概况
    3.2 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3.2.1 兴业银行总行企业文化纲领
        3.2.2 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3.2.3 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现状
    3.3 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3.3.1 精神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3.3.2 制度文化建设有待完善
        3.3.3 行为文化建设有待提高
        3.3.4 物质文化建设缺乏内涵
4 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4.1 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4.2 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4.2.1 建设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
        4.2.2 建设体系完善的制度文化
        4.2.3 建设以执行为主导的行为文化
        4.2.4 建设彰显内涵的物质文化
5 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保障
    5.1 实施步骤
        5.1.1 确定建设共识
        5.1.2 创建建设小组
        5.1.3 拟定建设计划
        5.1.4 召开研讨会和动员大会
        5.1.5 具体实施并阶段考评
    5.2 实施保障
        5.2.1 组织保障
        5.2.2 人才保障
        5.2.3 资金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农村金融的研究基础
    2.1 相关的概念
        2.1.1 农村金融
        2.1.2 城乡一体化
    2.2 理论基础
        2.2.1 金融资源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演变及特征
        2.3.1 中国农村正式金融的发展演变
        2.3.2 中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演变
        2.3.3 中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
    2.4 国际经验启示
        2.4.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2.4.1.1 美国
        2.4.1.2 德国
        2.4.1.3 法国
        2.4.1.4 日本
        2.4.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实践
        2.4.3 国际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
第3章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3.1 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3.1.1 数据选取与模型建立
        3.1.2 格兰杰因果检验
        3.1.3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3.1.4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定量关系
    3.2 结论和对策分析
第4章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
    4.1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创新发展逻辑
        4.1.1 普惠逻辑
        4.1.2 激励相容逻辑
        4.1.3 市场配置逻辑
        4.1.4 政府监管逻辑
        4.1.5 法治逻辑
    4.2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环境
        4.2.1 宏观环境
        4.2.2 中观环境
        4.2.3 微观环境
    4.3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实践
        4.3.1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4.3.2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
        4.3.3 直补资金担保贷款
    4.4 结论
第5章 构建我国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模式选择
    5.1 研究背景
    5.2 相关的理论基础
        5.2.1 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条件
        5.2.2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原则
        5.2.3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方法
        5.2.4 农村金融体系的传统构建模式
    5.3 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5.4 结论
第6章 我国农村金融信息化模式的构建分析
    6.1 研究背景
    6.2 我国农村金融信息化的特点及问题
        6.2.1 我国农村金融信息化的特点
        6.2.2 农村金融机构的共性问题
        6.2.3 农村金融机构的个性问题
    6.3 农村金融信息化的建设与未来模式选择
        6.3.1 农村金融信息化的建设
        6.3.2 农村金融信息化的未来模式选择
    6.4 结论
第7章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
        7.1.1 遵循民本金融的原则
        7.1.2 遵循金融可持续发展原则
        7.1.3 遵循金融市场化导向原则
        7.1.4 坚持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原则
    7.2 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
        7.2.1 完善城乡金融政府调控体系
        7.2.2 构建城乡一体化金融体系
        7.2.3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
    7.3 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思路
        7.3.1 以推进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为主线
        7.3.2 以盘活农村土地金融资源为手段
        7.3.3 以优化城乡金融生态环境为基本路径
    7.4 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保障措施
        7.4.1 完善城乡金融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
        7.4.2 完善城乡金融发展风险防控机制
        7.4.3 健全城乡金融发展服务体系
    7.5 结论
参考文献

(5)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革命与从政
    第一节 投身革命的原因
        一、家庭背景
        二、启蒙教育
        三、留学经历
        四、孙中山的引领
    第二节 海内外的革命斗争
        一、在美国的斗争
        二、革命金融家
        三、东江遇险
    第三节 黎照寰的革命思想
        一、黎照寰着书的历史背景
        二、黎照寰书中的革命观
        三、与戴季陶主义的比较
    第四节 铁道部的从政经历
        一、重返政坛的原因
        二、履职实绩
        三、时局制约下的转行
第二章 开创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
    第一节 黎照寰的治校理念
        一、交通大学的早期历史
        二、治校理念
        三、现实的困境
    第二节 黎照寰的改革措施
        一、行政管理改革
        二、院系学科改革
        三、招生教学改革
        四、基础设施的扩充
    第三节 黎照寰的创新举措
        一、提高声誉:顶尖学者访校
        二、扩大影响:举办重要会展
        三、国际知名:拓展海外交流
        四、培养精英: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四节 抗日救亡中的斗争与无奈
        一、组织抗日斗争
        二、理智研判与应对
        三、“孤岛”治校的艰辛
    第五节 黎照寰的教育思想
        一、黎照寰的治校成就
        二、“教育强国”的理念
        三、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四、“振兴国家”的责任
第三章 黎照寰的社会活动
    第一节 筹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一、筹建同盟的背景
        二、筹建同盟的活动
    第二节 在上海社会的救亡活动
        一、上海市地方协会的活动
        二、国际问题研究会的斡旋
        三、黎照寰的外交观
    第三节 黎照寰的文化活动
        一、创立中山文化教育馆
        二、主持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
        三、黎照寰的影响与贡献
    第四节 黎照寰的宗教事业
        一、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
        二、宗教事业的国际交流
        三、黎照寰的宗教观
第四章 建国后的活动与思想
    第一节 留在大陆的原因
        一、与旧政权的决裂
        二、主观因素
        三、客观因素
    第二节 建国后的活动
        一、执掌之江大学
        二、支持“抗美援朝”
        三、推进公私合营
        四、参与“三自”爱国运动
        五、加入中苏友好协会
    第三节 在人民政协的工作
        一、亲力亲为,尽心履职
        二、科学分析与研判
        三、对政协工作的思考
    第四节 传承孙中山的精神
        一、与宋庆龄并肩协作
        二、怀念与感悟
    第五节 晚年的思想转变
        一、自身思想的转变
        二、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三、期待与无奈
    第六节 黎照寰与竺可桢之比较
        一、黎照寰与竺可桢的交集
        二、影响人生的求学历程
        三、功勋卓着的治校业绩
        四、殊途同归的爱国信念
结语
附录 黎照寰生平及大事记
参考文献
    一、档案资料
    二、报纸资料
    三、期刊杂志
    四、着作
    五、研究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目的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3. 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篇章结构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一、制度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二、道德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三、自我期望
    四、角色领悟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4. 后续材料工作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1. 省委会议讨论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2. 投票选举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1. 会议通知
        2. 赴京报到
        3. 建团会议
        4. 预备会议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1. 会议议程
        2. 会议日程安排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六、会议简报交流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2. 简报的特点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1. 大会表决办法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代表视察
        1. 会前集中视察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二、执法检查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三、专题调研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五、列席有关会议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联系人民群众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一、专题培训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1. 履职经验交流
        2、履职专题研讨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结论与讨论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1.3.1 概念界定
        1.3.2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1.4 二元金融结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
        2.1.1 农村金融领域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2.1.2 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分析范式
        2.1.3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理论
        2.1.4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两种模式
        2.1.5 金融系统功能观
        2.1.6 金融发展理论
        2.1.7 农村金融发展的评价标准
    2.2 社会资本理论
    2.3 协调思想
第三章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之历史演化与形成原因
    3.1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
        3.1.1 民国时期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历史现象与特点
        3.1.2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农村信用合作化
        3.1.3 计划经济体制下正规的国有金融垄断经营与非正规金融的衰亡
        3.1.4 市场经济条件下正规金融不断改革完善与非正规金融的复兴与发展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
        3.2.1 前人研究
        3.2.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
    3.3 结论与评论
第四章 中国农村现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
    4.1 中国农村的正规金融
        4.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同的分工与功能绩效
        4.1.2 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的信贷支持状况
        4.1.3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4.1.4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
    4.2 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
        4.2.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
        4.2.2 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和数量
        4.2.3 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
        4.2.4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总体运行特征
    4.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运行特征
第五章 分割与融合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5.1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效率及其局限性
        5.1.1 利率限制条件下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5.1.2 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条件下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5.1.3 信贷约束下的寻租行为与信贷市场配置效率
        5.1.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贷配给及效率
        5.1.5 基于“资金配置成本”考虑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5.1.6 农村正规金融资金配置效率的现实考察
        5.1.7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局限性
    5.2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
        5.2.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5.2.2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业务竞争与替代性均衡
        5.2.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制度互补
        5.2.4 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与正规金融市场的转换--一个基于企业贷款模型的分析
        5.2.5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界变动--一个基于宏观角度的分析
        5.2.6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垂直联结:理论与经验分析
    5.3 农村金融的二元分割、资本流动约束与经济效应
        5.3.1 资本流动约束的结构根源--二元分割经济与二元分割金融
        5.3.2 资本流动约束的损失效应的几何模型分析
        5.3.3 资本流动约束的融资效应与投资抑制效应
    5.4 基于金融共生理论的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分析
        5.4.1 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
        5.4.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金融共生效应分析
        5.4.3 农村金融体系共生发展中不和谐的现状
        5.4.4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金融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5 小结
第六章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及其相关政策效应
    6.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经济效应:定性评价与调查
        6.1.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正经济效应
        6.1.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负经济效应
        6.1.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调查
    6.2 二元金融结构与社会融资量
    6.3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户福利效果--基于辽宁省1890户农户的分析
        6.3.1 引言
        6.3.2 基本假设
        6.3.3 数据来源与农户借贷行为的分析
        6.3.4 农户福利效果分析的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6.3.5 结论与政策建议
    6.4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
        6.4.1 引言
        6.4.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6.4.3 农村中小企业为何选择非正规融资--一些解释
        6.4.4 农村中小企业成长与非正规金融尴尬
        6.4.5 改进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思路
    6.5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
        6.5.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6.5.2 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6.5.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
    6.6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相关政策效应
        6.6.1 二元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6.6.2 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利率自由化政策效应
    6.7 小结
第七章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7.1 制度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准备
        7.1.1 制度与制度安排
        7.1.2 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的方式
        7.1.3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7.1.4 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制度化
    7.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与适应效率
        7.2.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非均衡与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7.2.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7.2.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变迁及制度变迁路径特点
        7.2.4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变迁的适应效率
        7.2.5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
    7.3 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兼论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动因与阻碍因素
        7.3.1 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理论与经验
        7.3.2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意义和作用
        7.3.3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制度变迁的动因
        7.3.4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阻碍因素
    7.4 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
        7.4.1 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的案例分析:草根智慧无处不在
        7.4.2 农村新型金融主体的考验:草根智慧与商业理念
        7.4.3 小额贷款公司:制度设计与成效评价
        7.4.4 村镇银行:制度安排与思考
        7.4.5 授人以渔: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第八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8.1 经验借鉴
        8.1.1 中国台湾经验
        8.1.2 韩国经验
        8.1.3 菲律宾经验
    8.2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改革的基本原则
        8.2.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农村金融主体建设思路
        8.2.2 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原则
    8.3 宏观层面的改革:农村金融市场改革
    8.4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
        8.4.1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创新
        8.4.2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
        8.4.3 中国农业银行改革
    8.5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建议
        8.5.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几个认识性问题
        8.5.2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政府的三种行为选择
        8.5.3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建议
    8.6 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8.6.1 理论:市场失败与政府干预
        8.6.2 农村金融改革中的反省:政府越位、错位与缺位
        8.6.3 农村金融改革中政府的行为边界与行为选择
    8.7 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8)政策性金融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主要内容
        1.4.2 结构安排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政策性金融的本质特征与构成要素
    2.1 经济发展与政策性金融的产生
        2.1.1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介入
        2.1.2 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兴起
        2.1.3 金融体系中政策性金融的出现
    2.2 政策性金融的定义及特征
        2.2.1 定义
        2.2.2 主要特征
    2.3 政策性金融的构成要素
        2.3.1 政策性金融的组织形式
        2.3.2 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机制
        2.3.3 政策性金融的主要业务
        2.3.4 政策性金融的法制基础
    2.4 政策性金融的经济功能
        2.4.1 一般职能
        2.4.2 特有职能
第3章 政策性金融形成中的制度均衡
    3.1 问题的提出
    3.2 政策性金融的制度需求
        3.2.1 金融市场缺陷
        3.2.2 市场与社会目标的分歧
        3.2.3 需求主体
        3.2.4 环境
    3.3 政策性金融的制度供给
        3.3.1 组建国有金融机构
        3.3.2 与商业性非国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3.3.3 运用公共财政手段
        3.3.4 设立国有专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3.3.5 设立非国有专业化政策性金融机构
    3.4 政策性金融的制度选择
        3.4.1 制度选择主体
        3.4.2 环境与初始条件
        3.4.3 不同制度安排预期的成本收益比较
        3.4.4 影响政策性金融体系运行边界动态调整的主要因素
    3.5 结论:制度均衡的形成
第4章 政策性金融的运行失序与治理
    4.1 政策性金融体系运行中的主体行为的互动
        4.1.1 政策性金融体系中的行为主体
        4.1.2 政策性金融体系中主体间的互动关系
    4.2 政策性金融运行中的主体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干扰
        4.2.1 政府部门行为及其产生的干扰
        4.2.2 政策性金融机构行为及其干扰
        4.2.3 政策性金融服务需求者行为及其干扰
    4.3 政策性金融体系运行中的失序
    4.4 政策性金融运行失序问题的治理
        4.4.1 法治型政府
        4.4.2 治理机制
        4.4.3 机构建设
        4.4.4 金融生态环境
    4.5 菲律宾开发银行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4.6 结论
第5章 政策性金融的变迁
    5.1 传统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演变模式
        5.1.1 欧美国家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演变模式:自然淡出
        5.1.2 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发展演变模式:压力下的改革
        5.1.3 后起新兴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发展演变模式:职能转换
    5.2 传统政策性金融的演变路径
        5.2.1 继续保留高政策性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5.2.2 面向"高政策性、较高金融性"金融机构转型
        5.2.3 面向"低政策性高金融性"金融机构转型
        5.2.4 小结
    5.3 政策性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5.3.1 生产力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
        5.3.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5.3.3 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影响
        5.3.4 原有运作模式的弊端日益彰显
        5.3.5 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模式及其变迁态势
    5.4 结论与启示
        5.4.1 坚定对发展政策性金融体系的信心
        5.4.2 政策性金融发展变迁的主要启示
第6章 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6.1 早期发展
    6.2 政策性银行的组建
    6.3 我国政策性银行概况
        6.3.1 国家开发银行
        6.3.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6.3.3 中国进出口银行
    6.4 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绩效
        6.4.1 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与绩效
        6.4.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与绩效
        6.4.3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发展与绩效
    6.5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问题
        6.5.1 政策性金融法规制度不健全
        6.5.2 政策性银行与政府其它宏观管理部门的关系未理顺
        6.5.3 融资和国家财政担保制度不完善
        6.5.4 考核评价机制的难题未解决
        6.5.5 软预算约束问题突出
        6.5.6 监管机制远未到位
        6.5.7 微观治理机制不健全
        6.5.8 小结
    6.6 我国政策性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6.6.1 经济全球化
        6.6.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6.6.3 金融制度变迁与国际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潮流影响
    6.7 结论
第7章 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对策建议
    7.1 我国政策性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
    7.2 政策性金融的规模及其控制
    7.3 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的确定
    7.4 业务范围的界定、调整与区隔制度
    7.5 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制度的完善与规范
        7.5.1 资金来源问题
        7.5.2 资金成本问题
        7.5.3 资本金问题
    7.6 业绩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
    7.7 预算约束的硬化
    7.8 加强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7.9 微观治理机制的完善
    7.10 加快政策性金融立法进程
第8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的转型与未来
    8.1 分析框架
        8.1.1 政策性金融转型的缘起与目的
        8.1.2 政策性金融转型的基本模式
        8.1.3 政策性金融转型的路径
        8.1.4 我国政策性金融转型的总体原则
    8.2 国家开发银行的转型
        8.2.1 国家开发银行转型的背景
        8.2.2 国家开发银行转型的目标
        8.2.3 国家开发银行转型的具体措施建议
    8.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转型
        8.3.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背景
        8.3.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目标
        8.3.3 中国农业发展转型的具体措施建议
    8.4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转型
        8.4.1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发展瓶颈及转型背景
        8.4.2 我国进出口银行转型目标的确定
        8.4.3 中国进出口银行转型的具体措施建议
    8.5 中国政策性金融的未来
        8.5.1 组织构架
        8.5.2 政策性金融功能
        8.5.3 政策性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10)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扎实履行央行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心安排部署, 明确学习要求, 确保学习任务落实
二、把握学习重点, 确定讨论专题, 全面领会精神
三、形式多样, 措施得力, 学习效果明显
四、抓好中心组学习, 发挥带头作用, 促进了全行的学习
五、开拓创新, 推进发展, 把十六大提出的任务、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六、围绕主题, 把握灵魂, 进一步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的热潮引向深入

四、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 努力开拓金融工作新局面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胡怀邦一行来疆调研宣讲(论文参考文献)

  • [1]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姜良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2]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金融企业党建问题研究 ——以交通银行党建工作为例[D]. 张宇驰. 渤海大学, 2018(12)
  • [3]兴业银行D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左琳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
  • [4]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D]. 万宣辰. 吉林大学, 2017(09)
  • [5]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D]. 沈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6]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7]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 于丽红. 沈阳农业大学, 2008(12)
  • [8]政策性金融论[D]. 王学人. 四川大学, 2007(05)
  • [9]在深化上推进,在广度上拓展 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引向深入[J]. 孙哲,陈晓青,王玉忠. 西安金融, 2003(07)
  • [10]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扎实履行央行职能[J]. 人行西宁中支党委宣传部. 青海金融, 2003(04)

标签:;  ;  ;  ;  ;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胡怀邦一行来新疆调研宣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