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构建巴彦淖尔盟牧区经济新格局

抓住机遇构建巴彦淖尔盟牧区经济新格局

一、抓住机遇构筑巴彦淖尔盟牧区经济的新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乌云[1](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岳耀[2](2019)在《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为研究对象,对内蒙古乌拉特地区的发展现状,城镇化现状,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行了分析,使得更加全面准确的掌握了乌拉特中旗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还提出了几点问题的解决对策。本课题的研究是遵循着从理论到实践,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展开的。本课题的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本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等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分析,本部分对论文研究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如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等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研究。论文第三部分重点对乌拉特中旗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乌拉特中旗的自然条件和城镇化进程做了回顾性的分析和论述,对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底蕴等等展开分析和研究。本部分还对乌拉特中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如实施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更是赶超崛起的重要支撑。本部分还对乌拉特中旗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第四部分对乌拉特中旗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和问题展开了分析,对乌拉特中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以及主要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论文第五部分对乌拉特中旗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对策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发展路径,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新型城镇化的新亮点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如乌拉特中旗的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有坚持创新探索,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坚持因地制宜,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容纳转移人口能力、坚持市场主导,强化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建设生态宜居村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内容。论文的第六部分对乌拉特中旗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论述,分别从推进旧城改造要兼顾牧民、商业的利益、注重保护乌拉特中旗的历史遗产、新型城镇化实现要注重生态保护和自然规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论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性的论述和分析。并对未来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性的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乌拉特中旗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贺宇[3](2019)在《黄河岸边蒙古人的歌声 ——内蒙古三部四村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以内蒙古黄河沿岸的蒙古族村落及其音乐生活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与研究。其视角是在“人-音-地”的整体结构中,把蒙古族传统音乐回归到它所生成运用的生活情境里,对村落音乐生活的解释回归到它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变迁脉络中去。全文将围绕“一河两岸,三部四村”,运用六章内容展开讨论:第一章是以内蒙古黄河流域为文化背景,阐述其历史、地理、蒙古部落、蒙古族村落形成以及村落视野下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第二章是以黄河南岸的沙日召嘎查为研究对象,从嘎查与召庙的历史背景、蒙古族家庭的个案表述与阐释以及当地民歌古日道“个体-群体”的关系整体地看待沙日召嘎查民众的音乐生活。第三章是以黄河北岸的阿日齐嘎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乌拉特标志性文化的论述,对民众观念下的乌拉特民歌进行分析,对乌拉特蒙古族婚礼仪式个案的描述与阐释,将民歌文化与地方精英联系起来,展示出乌拉特人的音乐生活与文化象征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是以黄河北岸杭哈地区的杨盖布隆嘎查为研究对象,从部落、地域、文化三维空间下去表述杭哈蒙古族民歌与民歌手,并以民歌大赛为个案去阐释当下杭哈蒙古族群体对自我音乐文化的建构。第五章是以黄河北岸蒙汉杂居区域的杨家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蒙汉杂居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的梳理,对杨家堡村蒙汉民众音乐生活的考察,以及农历二月十九庙会的描述与文化阐释,去总体地看待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蒙汉杂居区域的族际文化共享现象。第六章是在“三部四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村落-城镇”音乐生活的对照,去讨论当下黄河沿岸蒙古族的另一文化景观。文中以四胡手扎布家族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父母村落生活、儿女城镇生活、夫妻穿梭于城乡之间生活的考察,对“村落—城镇”双层空间结构下的蒙古族民众音乐生活进行讨论,从时间、空间维度中去关注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的社会形态。

林苗[4](2018)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内蒙古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是个民族的大千世界,民族问题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当今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模式多种多样。这些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不适合本国国情、能否解决本国民族问题之别。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反复比较、依据国情、尊重历史、顺应民意的正确制度选择,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大支柱。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存在不少质疑的声音,其中不乏对我国有关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争论和非议。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立场和观点出发,回顾和总结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历程,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梳理,不仅是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需要,也是生动实践“四个自信”,坚定中国道路、迈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聚焦于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发展实践,在历时性地分析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区成立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以整体关照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视角解读“内蒙古经验”;立足于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现实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性思考中,为未来中国民族区域制度的发展贡献“内蒙古模式”,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四个自信”。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论启示三个部分。导论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资料。正文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八个主要历史动因进行深入分析,这是探讨内蒙古民族区域的历史基础,也是正确评价和认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起点。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光辉历程,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按照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分四个阶段对初创期(1947年-1956年)、曲折发展期(1957年-1978年)、跨越前进期(1978年-2012年)以及十八大以来的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总体把握每个阶段社会发展背景基础上,对不同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勾勒不同阶段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状况和进程,从而科学把握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内在发展特点和规律。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在具体章节研究和论述过程中,史论结合,旨在回应不同时期重大理论热点和现实关切。比如,第二章充分地挖掘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先创性工作,围绕“良好榜样”,将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贡献和意义进行了总结。第三章在概括总结内蒙古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社会和民族工作曲折发展的基础上,就“如何看待曲折中前进的内蒙古民族关系”这一重大历史问题给予了积极回应。第四章主要围绕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以前,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跨越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而展开。第五章在概括总结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取得成就和新发展的基础上,对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了理论思考。作为本文重要经验借鉴部分,第六章总结过去、直面现在、展望未来,阐述了内蒙古七十年的生动实践对中国民族工作九个方面的价值贡献,总结了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九条主要历史经验。结论启示部分是本文要义所在。笔者认为,面对世界民族问题的纷繁复杂的态势,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光辉实践和巨大成就,已充分说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是被证明了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宝贵经验是解读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关键所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路径方向。基于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历史经验和制度分析,面对各种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制度安排,要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实现创新发展。与他人研究相比,本文历时性地论述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从而整体把握70年来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史论结合,在对每个阶段发展历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围绕民族区域自治相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在对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经验进行总结时,关照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实践;在国际比较中,对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价值进行了启示性思考。

荣丽华[5](2015)在《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由沿海向沿边和内陆延伸。内蒙古因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备受关注。内蒙古空间广阔,地域狭长,城镇规模小,布局松散,一体化网络较难形成,均衡发展投入大见效慢。针对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为了在区域竞争和协作中取得优势地位,论文研究认为,内蒙古应打破行政界域,以跨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区域空间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空间上培育战略门户节点和区域联动轴线,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轴线的扩散效应,融入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发展网络。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资源富集,锡盟南部地区近邻“京津冀”,具有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是我国打通中蒙国际通道、内蒙古连接东西的战略节点。论文研究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锡盟自身发展诉求三个层面,以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论题,并围绕这一论题对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适宜性选址、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首先,论文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和县级以上城市综合规模的量化测度,认为亟需在锡盟南部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论文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域特征,提出符合内蒙古区情的区域中心城市构建条件,对比分析锡盟南部空间发展条件,初判选址可能,选取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校核,遴选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合宜选址。再次,论文研究认为这个“将有的”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生长型”特征,并以“生长型”规划理念和方法,从产业发展、人口与城镇化、区域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等角度,探讨传统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论文研究认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锡盟南部可以以这个“将有的”区域中心城市为门户和节点,打通区际联系通道,融入“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网络,实现“洼地崛起”。论文研究有助于内蒙古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完善城镇规模结构;利于内蒙古打通国际性通道和区域联系走廊,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探讨典型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拓展了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的层次性和地域性。

李冈[6](2013)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对外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对外防御的重要屏障,其社会稳定与否,不仅影响着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环境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与周边国家接壤,与其他国家共有漫长的边界,具有边境的开放性、民族宗教的多样性、社会发展的多层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等特点。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否,历来都是各朝各代高度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更加重视。1952年2月,正式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9月,民族区域自治被载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行;2001年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十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各种矛盾不断出现,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以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也时刻窥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企图寻找干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总体来看,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整体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由于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敌对势力挑唆、历史遗留问题、文化冲突以及利益纠纷等因素,不时引发一些社会稳定问题。同时,随着沿边开放的推进,传统的边界效应进一步弱化,民族一体化、宗教一体化、生产要素跨境流动进程加快,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方面的错位,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传统的区域管理模式形成了挑战,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效落实和实施带来一些影响。此类现象,从近几年发生的一些恶性突发事件中可见一斑。如何有效消除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只有真正查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才能保持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才能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找到适合边疆民族地区的有效社会维稳方式,同时,结合实际,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包头市地处祖国北部边陲、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包头满都拉口岸开放等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和与蒙古国等周边国家对外交往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稳定问题日益凸显,对地区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由于包头市地处边疆民族地区,且经济相对发达,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立足包头开展社会维稳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作为从包头市基层政府成长起来的干部,笔者亲身见证了许多社会稳定问题的出现和相关事件的发生,也参与了对一些事件的应对和处置,积累了大量素材,同时,也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维稳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本文运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相关理论,对多民族国家边疆地区及其维稳,我国历代及国外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维稳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为例,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稳定现状,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维稳基本情况入手,对影响包头市社会稳定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并从基本对策,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提升危机管理能力和加强社会秩序与创新管理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意在对有效解决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社会稳定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武银星,刘永河[7](2012)在《丰富精神家园 再兴河套灌区》文中研究说明3月2日,市委书记何永林同志在迎接2013年全区第九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动员大会上,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挖总干渠、总排干的历史壮举中前人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形象地概括为“总干”精神。5月3日,市委又作出了《关于学习宣传践行“总干”精神的决定》。作为“总干”精?

马强[8](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王敏[9](2011)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位于着名的河套平原上,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初步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向二三产业转移。当前,如何加快全市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不仅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更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有效解决好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献综述法、调查访问法、对比研究等方法。在回顾历史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搜集了大量数据,制作成图表,直观、清晰。文章共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绪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从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概念的界定入手,梳理了国内外的经典理论与国外的成功实践经验,从而吸取了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成分,得出对我国和巴彦淖尔市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其次,回顾了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得出了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必然性与原因。再次,重点分析了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以自发、就地转移为主的形式,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季节性的特点,转移劳动者的素质不高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即通过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发展二、三产业,推行城镇化建设;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政府职能,健全多项保障;统筹城乡,多管齐下,拓展就业空间的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健康、有序的转移。

石鑫岩[10](2010)在《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素质的根本体现,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产业结构。作为后发地区,巴彦淖尔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仅靠市场的作用来培育和发展相关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多年来,巴彦淖尔市的经济总量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较低等结构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优化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是解决新阶段经济社会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新时期,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对于实现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将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结合起来,结合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新形势,系统地分析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现状,揭示出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根据巴彦淖尔市的现实情况,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来加快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优化,对促进巴彦淖尔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十二五”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抓住机遇构筑巴彦淖尔盟牧区经济的新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构筑巴彦淖尔盟牧区经济的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三)国际关系研究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四、基本史料
        (一)民国时期史料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一、友谊边境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边境轶事
        一、借境放牧
        二、越境事件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一、边疆移民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一、民兵组织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三、“净化边境”
        四、会晤站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二、中蒙对外贸易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分析
        1.城镇化的概念
        2.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相关理论分析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3.区域经济演化理论
        4.城乡一体化理论
三、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基本情况
    (一)乌拉特中旗的自然条件分析
        1.地理位置
        2.自然资源
        3.历史文化
    (二)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城镇化进程回顾
        1.民国时期到解放前的乌拉特地区
        2.解放后到文革前的乌拉特地区
        3.文革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乌拉特地区
        4.改革开放后到西部大开发的乌拉特地区
        5.西部大开发至今
    (三)乌拉特中旗新型城镇化坚持原则及目标
        1.基本原则
        2.发展目标
四、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及问题分析
    (一)乌拉特中旗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态势
        1.发展基础
        2.面临的形势
    (二)乌拉特中旗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2.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不利因素
    (三)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1.经济产业因素
        2.人口因素
        3.科技因素
        4.社会发展因素
        5.基础设施因素
        6.资源环境因素
五、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及对策
    (一)发展路径
    (二)新型城镇化对策
        1.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2.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力
        3 提高城镇容纳转移人口能力
        4.强化城镇产业支撑能力
        5.建设生态宜居村镇
        6.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7.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三)新型城镇化的特色
        1.大力发展边贸旅游
        2.打造智慧新城镇与新农牧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黄河岸边蒙古人的歌声 ——内蒙古三部四村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相关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第一章 黄河沿岸蒙古人的历史语境
    1.1 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史地空间
        1.1.1 自然地理环境
        1.1.2 历史背景
        1.1.3 区域分布
    1.2 黄河沿岸的蒙古部落与移民运动
        1.2.1 鄂尔多斯部
        1.2.2 乌拉特部
        1.2.3 土默特部
        1.2.4 近代历史的移民运动——走西口
    1.3 黄河沿岸的蒙古族村落及村居蒙古人
        1.3.1 蒙古族村落的形成
        1.3.2 黄河沿岸的村居蒙古人
    1.4 村落视野下的族群与族群关系
        1.4.1 蒙古部落群体中的“族群”
        1.4.2 蒙古族村落的族群关系
第二章 沙日召嘎查——民歌、民歌传人、歌俗与村落生活
    2.1 沙日召嘎查与沙日召庙
        2.1.1 嘎查与召庙
        2.1.2 召庙历史与村落记忆
    2.2 村落生活中的古日道
        2.2.1 古日道概念的导入与阐释
        2.2.2 乃日中的古日道:一次蒙古族家庭乃日的个案
        2.2.3 古日道演唱习俗的程式性
    2.3 个人、家族、村落与民歌
        2.3.1 一位民歌传人的故事
        2.3.2 家族与民歌传承
        2.3.3 地方民歌的“国家征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日齐嘎查——标志性文化、乌拉特民歌及其象征体系
    3.1 乌拉特标志性文化:梅日更召与梅日更葛根
        3.1.1 梅日更召的历史与现状
        3.1.2 梅日更葛根与“希鲁格道”
        3.1.3 乌拉特标志性文化之阐释
    3.2 乌拉特民歌与村落生活
        3.2.1 村落文化空间下的阿日齐嘎查
        3.2.2 民众观念下的乌拉特民歌
    3.3 民歌、歌俗与文化:以乌拉特蒙古族婚礼为例
        3.3.1 家庭背景
        3.3.2 夜坐
        3.3.3 女方乃日
        3.3.4 送亲仪式
        3.3.5 正宴
    3.4 民歌及其象征体系
        3.4.1 仪式、音乐及其文化象征
        3.4.2 地方精英及其权力象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杨盖布隆嘎查——部落、地域、文化三维空间下的村落音乐生活
    4.1 部落传统与行政区划
        4.1.1 历史与文化记忆
        4.1.2 行政区划与杭哈地区
    4.2 三重文化认同下的民歌与民歌手
        4.2.1 杭哈民歌的“身份”表述
        4.2.2 “杭哈风格”的表述与认知
        4.2.3 杭哈民歌手的身份认同
    4.3 民歌群体与文化认同
        4.3.1 杨盖布隆的民歌群体
        4.3.2 民歌大赛中的“自我”文化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杨家堡村——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村落音乐生活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土默特地区蒙汉杂居村落的形成
        5.1.1 土默特地区的生态环境
        5.1.2 土默特地区社会结构的变化
        5.1.3 蒙汉杂居村落的形成
    5.2 地缘、业缘关系结构下的村落二人台
        5.2.1 村领导与村民的音乐生活
        5.2.2 蒙汉村民的“坐腔会”
        5.2.3 地缘、业缘关系结构下的“打小班”
    5.3 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蒙汉杂居村落音乐生活的文化建构
        5.3.1 个案描述:农历二月十九庙会
        5.3.2 庙会传统与文化重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村落到城镇——城乡关系视野下的蒙古族音乐生活
    6.1 “村落-城镇”:当代蒙古族民众的双层生活空间
        6.1.1 城乡关系视野下的草原小镇
        6.1.2 “村落-城镇”:“推拉”视域下的文化流动
    6.2 城镇中的民歌传承主体
        6.2.1 官方型民歌群体
        6.2.2 民间型民歌群体
    6.3 城镇化进程中的蒙古族音乐生活变迁
        6.3.1 “撕裂”与“重建”:城镇化进程中扎布家族的音乐生活
        6.3.2 城镇婚礼中的乃日音乐:以曹格新婚仪式为例
    本章小结
结论
    1.一河两岸
    2.三部四村
    3.从村落到城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4)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内蒙古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基本概念界定
    六、本文的贡献及不足
第一章 光辉起点: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
    第一节 近代内蒙古的民族问题
        一、清朝对内蒙古的统治策略
        二、近代内蒙古社会与民族问题
        三、民国时期的内蒙古民族运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探索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历程
        一、中共与内蒙古的民族革命
        二、中共领导的内蒙古抗日救亡活动
        三、中共与内蒙古的民族自治运动
        四、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动因
        一、中共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二、理论准备和经验借鉴
        三、周边国际环境的影响
        四、国内战争形势的发展
        五、坚实的民意基础
        六、坚强的政治保障
        七、强大的军事保障
        八、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二章 良好榜样: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初创(1947-1956年)
    第一节 内蒙古全境的解放与解放初的主要形势
        一、内蒙古全境解放的实现
        二、解放初期内蒙古的主要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 建国前后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与发展
        一、内蒙古治政府成立后的政策实践
        二、建国初期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
        三、过渡阶段内蒙古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民族区域地方的良好榜样
        一、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为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树立了榜样
        三、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化创造了条件
        四、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三章 艰难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曲折发展(1957—1978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中内蒙古的曲折发展
        一、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地干扰
        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内蒙古曲折发展中的民族工作
        一、政治环境变化中的内蒙古民族工作
        二、“十年浩劫”对内蒙古的民族工作的破坏
    第三节 正确认识曲折中前进的内蒙古民族关系
        一、民族关系遭受巨大破坏
        二、民族团结具有坚实的民意基础
第四章 光辉典范: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跨越前进(1978-2012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内蒙古自治区的辉煌成就
        一、政治建设的开启与发展
        二、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三、社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四、文化建设的全面繁荣
        五、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开创内蒙古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一、民族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谱写新篇章
        三、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点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实践与发展
        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少数民族自治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
        三、民族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四、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
        五、初步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体系
第五章 守望相助: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的新发展(2012-2017)
    第一节 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一、内蒙古自治区七十年发展的辉煌成就
        二、打造北疆靓丽风景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二、提高城市民族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促进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区经济发展
        四、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五、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进步
        六、不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七、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第三节 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坚持和完善
        一、深刻把握“守望相助”的精神内涵
        二、守望相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
        三、守望相助是新时代做好内蒙古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第六章 继往开来: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贡献及经验
    第一节 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对中国民族工作的贡献
        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表率
        二、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
        三、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了良好榜样
        四、为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供了重要参照
        五、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
        六、为民族地区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供了提供了宝贵经验
        七、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中国经验”的范例
        八、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路径坐标
        九、为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特殊贡献
    第二节 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主要经验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四、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守好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七、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八、优先发展民族教育
        九、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内蒙古构筑外向型空间发展格局
        1.1.2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锡盟南部地区由边缘向桥梁转变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草原城镇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1.2.2 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
        1.2.3 锡盟自身发展诉求
    1.3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
        1.3.1 锡盟南部地区
        1.3.2 区域中心城市
        1.3.3 城市空间发展
    1.4 研究内容
        1.4.1 必要性和重要性
        1.4.2 适宜性选址
        1.4.3 途径与策略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1.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1.4 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2.2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2.2.1 关于区域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综述
        2.2.3 关于城市中心性研究综述
    2.3 典型案例分析
        2.3.1 深圳市跨越式发展经验
        2.3.2 榆林构建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3.1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与空间布局
        3.1.1 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3.1.2 区域中心城市的生长环境
        3.1.3 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3.1.4 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3.2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3.2.1 区位与交通
        3.2.2 自然与生态
        3.2.3 经济与社会
        3.2.4 资源与产业
    3.3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中心性分析
        3.3.1 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分析
        3.3.2 县级以上城镇场强格局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宜性选址与构建条件
    4.1 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条件
        4.1.1 辐射带动能力
        4.1.2 适宜的城市规模
        4.1.3 交通通达能力
        4.1.4 综合服务功能
        4.1.5 良好的生态环境
    4.2 锡盟南部及周边区域概况
        4.2.1 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布局分析
        4.2.2 锡盟南部与冀北六县比较分析
        4.2.3 锡盟南部区域概况
    4.3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评价
        4.3.1 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4.3.2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适宜性指数
        4.3.3 区域中心城市适宜性选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5.1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分析
        5.1.1 城市产业发展一般规律
        5.1.2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
        5.1.3 锡盟产业经济发展环境
        5.1.4 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和北京产业外迁趋势分析
    5.2 构建多伦诺尔多元产业体系
        5.2.1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层次划分
        5.2.2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发展选择
    5.3 多伦诺尔产业空间布局
        5.3.1 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5.3.2 多伦诺尔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与城镇化途径
    6.1 中心城市适宜人.规模
        6.1.1 适宜人.规模下限
        6.1.2 适宜人.规模上限
    6.2 区域人.发展趋势与多伦诺尔人.现状
        6.2.1 区域人.发展变化趋势
        6.2.2 多伦诺尔人.发展特征
        6.2.3 多伦诺尔人.发展趋势
    6.3 多伦诺尔人.与城镇化途径
        6.3.1 产业发展带动人.聚集
        6.3.2 宜居城市吸引人.聚集
        6.3.3 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回流
        6.3.4 承接生态移民迁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7.1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7.1.1 区域交通与城市形成及发展
        7.1.2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交互作用
    7.2 区域交通基础及发展趋势
        7.2.1 区域公路交通现状
        7.2.2 区域铁路交通现状
        7.2.3 区域航空交通现状
        7.2.4 锡盟南部交通通达性分析
    7.3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及主要流向分析
        7.3.1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分析
        7.3.2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主要流向分析
        7.3.3 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趋势与前景
    7.4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7.4.1 构建通疆达海区域性通道
        7.4.2 构建多蓝综合交通枢纽
        7.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内外交通网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长型”规划理念下城市空间布局
    8.1 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8.1.1 多伦诺尔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8.1.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8.1.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8.2 “生态导向”空间拓展条件评价
        8.2.1 适宜性建设用地评价
        8.2.2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8.2.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8.3 多伦诺尔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8.3.1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8.3.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8.3.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9.1.1 主要结论
        9.1.2 创新点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9.2.1 研究不足
        9.2.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Ⅱ图录
附录-Ⅲ表录
附录-Ⅳ城镇综合规模指数计算附表

(6)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多民族国家的边疆地区及其维稳
    1.1 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国家稳定的表现
        1.1.1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表现
        1.1.2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的构成
    1.2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分析研究的理论视角
        1.2.1 政治文化方面
        1.2.2 社会结构方面
        1.2.3 政府职能方面
        1.2.4 社会政策的分析
    1.3 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
        1.3.1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1.3.2 政治方面的影响因素
        1.3.3 社会矛盾的影响因素
    1.4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的重要意义
        1.4.1 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
        1.4.2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4.3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第2章 我国历代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维稳模式
    2.1 我国边疆传统治理模式分析
        2.1.1 历史回顾
        2.1.2 当代发展
    2.2 我国近现代社会维稳模式及其经验教训
        2.2.1 我国近代治安机构向多层次、多职能方向发展
        2.2.2 当代中国治安体制与国家政权建设
    2.3 国家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2.3.1 影响边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要素
        2.3.2 造成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多发的成因分析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社会稳定现状
    3.1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稳定基本情况
        3.1.1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
        3.1.2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情况
    3.2 包头市基本情况
        3.2.1 包头市自然状况
        3.2.2 包头市经济发展现状
        3.2.3 包头市社会发展现状
        3.2.4 包头市民族宗教发展现状
    3.3 包头市社会维稳现状
        3.3.1 包头市民族基本情况
        3.3.2 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对于包头市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4章 影响包头市社会稳定问题的原因研究
    4.1 政治方面的影响
        4.1.1 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竣
        4.1.2 社会参与和诉求表达日益增多
        4.1.3 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
    4.2 经济方面的影响
        4.2.1 经济发展不平衡
        4.2.2 企业改制进入攻坚阶段
        4.2.3 城镇建设触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
        4.2.4 经济发展与土地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4.3 民族宗教方面的影响
        4.3.1 宗教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和影响
        4.3.2 宗教活动对维护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4.3.3 非法宗教活动威胁到地区稳定和安全
    4.4 社会方面的影响
        4.4.1 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
        4.4.2 社会矛盾显性化
        4.4.3 社会管理创新不足
    4.5 其他方面的影响
        4.5.1 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4.5.2 干部队伍素质需提高
        4.5.3 国际影响日益增大
第5章 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对策研究
    5.1 先进国家处理民族边疆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对策
        5.1.1 政策体系
        5.1.2 国外社会治理经验对我国当代边疆治理的启示
    5.2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对策
        5.2.1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
        5.2.2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5.2.3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5.2.4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民生发展
    5.3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几种模式探索与尝试
        5.3.1 建立公平公正的司法机制
        5.3.2 建立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5.3.3 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5.3.4 建立应对危机管理机制
        5.3.5 建立工作责任追究机制
        5.3.6 建立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特色农业研究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与框架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2.3.1 共同特征
        2.3.2 主要区别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3.1.1 比较优势理论
        3.1.2 “钻石”模型
        3.1.3 创新理论
        3.1.4 垄断、竞争理论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3.2.2 制度创新理论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5.2.1 数量发展阶段
        5.2.2 优化农业阶段
        5.2.3 现代农业阶段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全文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概念
        一、劳动力
        二、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基础
        一、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分析
        二、国内代表性理论分析
    第三节 境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的启示与借鉴
        一、境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
        二、境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的启示与借鉴
第二章 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与特征
    第一节 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背景与原因
        一、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与转移的背景和必然性
        二、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
    第二节 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与特征
        一、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二、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
第三章 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非农产业化低和服务不健全,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科技含量低
        三、根深蒂固的二元结构,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羁绊
        四、由二元结构引伸出的各种社会问题日渐明显
    第二节 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挖掘农业、农村内部潜力,扩大农业、农村内部就业容量
        二、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三、强化培训,提高巴彦淖尔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
        四、完善政府职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五、统筹城乡,多管齐下,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2.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1.2.3 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1.2 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2.1.3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1.4 产业政策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小结
第三章 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3.1 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1.1 巴彦淖尔市概况
        3.1.2 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2 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3.2.1 一般分析法
        3.2.2 因素分析法
        3.2.3 模型法
        3.2.4 小结
    3.3 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分析
        3.3.1 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分析
        3.3.2 巴彦淖尔市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巴彦淖尔市结构优化的产业选择
    4.1 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衰退产业的概念及选择基准
        4.1.1 主导产业的概念及选择基准
        4.1.2 支柱产业的概念及选择基准
        4.1.3 衰退产业的概念及选择基准
    4.2 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衰退产业的选择与分析
        4.2.1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分析
        4.2.2 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分析
        4.2.3 衰退产业的选择与分析
第五章 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5.1 实施有区别的产业政策
    5.2 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
    5.3 继续深化改革加快科技创新
    5.4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合和提升传统产业
    5.5 培育产业集群强化产业支撑力
    5.6 科学规划工业布局
    5.7 拓宽投融资渠道
    5.8 优化投资硬环境
    5.9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5.10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四、抓住机遇构筑巴彦淖尔盟牧区经济的新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2]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为例[D]. 岳耀.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3]黄河岸边蒙古人的歌声 ——内蒙古三部四村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D]. 贺宇.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4]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内蒙古经验[D]. 林苗.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荣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6]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D]. 李冈.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7]丰富精神家园 再兴河套灌区[N]. 武银星,刘永河. 巴彦淖尔日报(汉), 2012
  • [8]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10]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石鑫岩. 西安石油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抓住机遇构建巴彦淖尔盟牧区经济新格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