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一个村庄,一个希望小学

两个人,一个村庄,一个希望小学

一、两个人,一座村庄,一所希望小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森[1](2021)在《共同体的形成 ——对一个陇西移民村庄的社会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政策驱动型移民是我国特殊的移民类型,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然而却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偏好,即多聚焦于政策执行、政府行为、移民村治理等问题,或关注移民搬迁后的长效脱贫问题。然而,过于强调政策视角,却冲淡了对移民过程的最重要主体——移民——本身社会生活的关注,忽视了对移民通过日常生活的磨合而重建的村庄共同体的深入研究。基于上述思考,本研究选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三西”生态扶贫移民村庄——甘肃省敦煌市定西村作为典型案例,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从移民群体出发,通过对该村三十年建设过程的考察,来研究在国家政策影响下的移民生活,并进一步探索其村庄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价值内核与内部联结形式。首先,本文将经典社区研究的结构功能分析同历史的线性逻辑相结合,展现一了个生态移民共同体形成的典型案例。以该移民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过程为叙事主线,把握政策安排与移民选择双重要素,展现该社区逐渐丰盈的形象,通过空间改造与移民关系形成、生计选择与产业发展、村庄治理与规范建构、文化认同与地方融入四个具体的方面,揭示共同体形成的空间基础、经济基础、秩序基础与文化基础,探析其形成村落共同体的具体路径。在展现个案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抽象、扩展出关于这一类型移民共同体的一般意义,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1)生态移民村庄是在国家政策干预下建设的移民生活共同体,其中成员不具备传统农村的亲缘、血缘等天然纽带,初代移民的社会关系没有继承性,是一个缺乏传统社会关系的不连续的生活共同体。(2)面临原生社会资本的断裂与社会关系的失效,移民群体将“移民”身份作为重建新共同体的价值内核,成为移民对新共同体认同的核心指向。(3)移民村庄受到了国家行政力量的干预,使移民在应对公共事务时展现出了较高的公平、自由与民主原则,在群体间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契约,使得移民共同体具备了去传统化的理性特征。但移民的农民身份也影响了其共同体特征,不仅在生产上恪守合作互助的原则,这一原则也自然映射到了生活中,移民从文化上也有重建乡土社会的集体期待。(4)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契约式互助的概念,用来描绘此类政策驱动型移民共同体的内在关系,契约是移民的一种价值共识,而互助则是这种复合价值的行动表征,正是这种联结形式的可持续性,使移民能够落地生根,历经三十年仍能保持相对高速发展,并在新环境中构造出了新的生活共同体,并不断融入了迁入地社会。本文所研究的“三西”移民是我国减贫史上的一次伟大尝试,扶贫移民直到今日仍然是我国反贫困事业中的重要举措之一。2013年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全国共有960万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脱贫。文章认为,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政策遗产,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历史交汇点,应当持续关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使其在推动困难群众长效脱贫、满足移民生活需要方面继续发挥能量,以继承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接续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

王晓梅[2](2018)在《一个回族村落的生计方式变迁研究 ——以宁夏西吉县酸刺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酸刺村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成为西吉县第一批小康示范村之一。职业转移、地域迁移、身份转换等各个方面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变化,村民生活质量显着提高。在政府大力帮扶与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憧憬之下,酸刺村青壮年几乎全部弃农为工为商,其生计方式不断发生变迁。但是,随着物质以及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村庄内部相继出现一系列小而多且频繁发生的社会问题,急需加以引导并解决。本篇论文共有六大部分。绪论简要论述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相关研究理论及核心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简要介绍田野点概况与当前酸刺村村民生存现状;第三部分着重以访谈资料和参与观察为基础,分析酸刺村村民生计方式变迁动因,主要有五大动因以及变迁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第四部分在前文写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酸刺村生计变迁之后带来的新面貌以及负面表现;第五部分就酸刺村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部分,就酸刺村生计方式发生变迁这一过程进行梳理概括,酸刺村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村民增收的同时实现健康发展进行总结。

谢冰[3](2016)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广西上林县不孤村的田野调査》文中指出一直以来,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备受学术界关注。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与教育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它们的良性互动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而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许多学者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验证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田野点是一个因教育而闻名的村落,有着“岭南状元村”的美名,平均每三个村民中有一名是大学生,这个村落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20世纪80至90年代期间,21世纪以来。在这三个阶段中,20世纪80至90年代期间,田野点的经济发展得最为迅速。田野点的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样存在辩证关系,农民技术夜校的教学内容符合实际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促进了田野点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促进了田野点的教育以及经济的发展。

蒋韵[4](2010)在《行走的年代》文中研究说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汤显祖第一章:北方绽放一、陈香和诗人有一天,一个叫莽河的诗人游历到了某个内陆小城,他认识了一个叫陈香的姑娘,陈香是一个文艺青年,在小城的大学里读书,读的是中

朱晓军[5](2008)在《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为题,运用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观点,对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的关系、空间隐喻、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三方面进行阐释,旨在深入探求空间在人类认知中重要而基础的地位,强调人类共同的空间认知能力,全文以汉语研究为主,英语、俄语为佐证,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空间认知的共性。本文首先从“空间”定义出发,发现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本文中更多地使用[有界][无界]),既是[实体]的,又是[空置]的,从而得出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空间”既可以从科学意义上理解,又可以从日常生活角度理解;既可以是物理世界的概念,也可以是语言世界的概念,从而得出: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不是几何空间的认知,而是拓扑空间的认知。这就为我们研究空间的内容和角度奠定了基础。从内容上说,空间范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三大子范畴,从角度上看,空间认知具有主观性的特点。空间范畴的研究框架建立在把空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三大子范畴的基础上,从对物理世界空间语义的范畴化,来与语言层面的范畴化相对应;然后从空间隐喻的角度证实空间是人们认知时间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作为始源域向其它目标域映射;最后探讨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性,主观性体现在方位词的混用,话语中自我的体现,以及汉语语序的主观性等三个方面。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起着“元概念”(meta-concept)的作用,因为它是“用来理解其他概念的概念(Lakoff &Johnson,1980:14)”。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本章还回顾了国内外在空间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国外对空间问题的研究表现为视角宽、术语多的特点,国内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评介多、隐喻和意象图式泛化、多维度、结合汉语等四大主要特点,其中多维度的研究态势又包含方位词多义性、对称不对称、有标记无标记、语法化、象似性研究等等,总体说来,国内空间研究从语言层面上进行的较多,走的是从语言到认知的验证式研究路子,本文从认知到语言,并且从汉语、英语、俄语三种语言中找到普遍存在的空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证据,如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有无对应性,空间隐喻的异同,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等等。第二章从“空间”的定义入手,发现空间的复杂性,具体体现在,空间是包含存在物的空间,空间的本质是空间关系,空间的认知与视角的选取有关,即有其主观性的一面,空间概念是隐喻中相当重要的概念等等,从而也澄清了“空间关系”、“空间概念”、“空间问题”等的区别,构建了本文的空间范畴:实体范畴、位置范畴和位移范畴,本文选取三方面来阐释空间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空间隐喻;空间义对句法功能的影响;空间认知的视点和参照物,即空间范畴的主观性;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是从空间的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来阐释的,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从基础性到隐喻性、从隐喻性再到多义性、从多义性再到主观性,反映出人类在空间认知的四大特性: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第三章是从空间语义入手,看语言中有哪些句法成分能够表达空间语义,空间语义与句法范畴有无对应性,根据范畴化理论,实体范畴大致对应名词,位置范畴大致对应方位词,位移范畴大致对应动词,此外还有量词和方位词共同表示形状范畴。“实体范畴和名词”论证了实体范畴是一种隐性范畴,只有在句法组合功能上才能显现出来,如回指、指代、搭配、进入某一句法格式等等。另外,明确了名词空间性的三种意义——[实体]性、[容纳]性和[处所]性,实体性名词是典型的名词,[处所]性对应处所名词,尤其是命名性处所词,容纳性名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词,它的空间性是功能性的[容纳],即具有使用功能,而且这三种语义可以依据句子结构发生转化;“位置范畴和方位词”用图形-背景理论,强调了参照物和焦点物的语义特征,也指明了位置范畴和处所范畴的区别,位置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绝对静止关系,处所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相对静止关系;“位移范畴和动词”运用Ja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中对位移的理解,把空间位移作为基本认知域,然后向社会关系等等扩展,这种类推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演绎手段。运用位移性可以解释汉语典型句型“把字句”。第四章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空间的基础性,空间概念是人们理解时间以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概念既是整个人类也是个体的人在幼儿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概念之一。在此基础上谈到空间隐喻,包含实体隐喻、容器隐喻,方位隐喻、位移隐喻,正好与我们在上一章的实体性、容纳性、位置性和位移性保持了对应性。隐喻是解释词汇多义性的有效手段,从人类自身结构角度解释了为何人们偏向使用上下和前后,在“上、下、前、后”的使用中,又偏向使用“上”和“前”,尤其“上”是现代汉语中最为复杂、意义最多的一个词。本章还证实了容器隐喻与“里”,位移隐喻与“来、去、过来、过去、起来”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词发生语法化的途径:通过隐喻发生多义性,词义逐渐由具体的空间义转向虚指,最后到语法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空间隐喻意义的认知机制是隐喻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语法意义是以隐喻为基础的语法化。我们注意到,能产生语法化的词往往是最常用、最多义的空间词。第五章运用Loyns的“语言的主观性”理论,对方位词混用现象和话语中的空间指示现象作了解释,认知主体对某参照物的功能、文化、心理因素、视角等方面形成不同的注意视点,从而对方位词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并从话语角度分析了空间表达时对参照物的选择、“自我”的放置等等的主观性因素。汉语语序的变化也可以从空间认知主观性来得以解释。认知语言学与体验哲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人文性,主观性正是人文性的表现之一。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概括空间研究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司洪昌[6](2006)在《嵌入村庄的学校 ——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一个村庄教育变迁的个案。通过口述和田野调查,将人类学研究小社区的长处引进教育史研究。本研究借助于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口述资料、档案资料、户籍资料、国民经济统计等内部资料。本研究构筑了一个小型社区教育变迁的历程,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村庄教育变迁的图景。 通过历史研究和现实观察,本研究主要发现: 1、仁村真实的教育和学校生活是在时空之中展开的,它既源自历史和传统,又源自现实外部的空间,处于二者的张力之中。本研究致力在时空的坐标之中,在社会经济文化的背景之下,考查村落学校和教育的发展变迁,从民间历史口传的教育遗产一直考查到现实中来,将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历史通过无声的传统延伸到现实中来,现实空间的各种因素处在博弈互动之中,两者共同构建了村落教育的变迁。 2、处于村落之中的学校,实际上处在村落规范、外部空间(如国家、政治等)的紧张之中,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深入村落之中的国家力量。村落中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还延续着传统,显示出了一种在地(local)色彩,直到现在还处在本土与西洋、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地方等多重张力的网络结构之中。 3、本研究发现,学校在村落社会之中,逐渐占据了村落儿童几乎所有的时空,学校对儿童生命史的影响日益明显,成为外部生活在村落社会中的拓殖,挤压了民间规范的存在空间。村民经受学校教育的历程,实际上是学校和民间规范争夺主导权的一场斗争。 4、本研究探讨了学校在村落社会升迁流动之中的功能,探讨了村落规范和学校对于流出村庄者的影响。这在以往的教育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儿乎很少关注。通过历史的考察和个案的描述,本研究对村落学校的功能、对外出者的影响都提出了独立的观点。 5、村落学校发展是在国家、地方、村落等主体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小地方的历史发展具有浓重的时空投影。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家力量从村落之中逐渐撤退,为民间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政治、社会空间。处于这样时空背景之中,国家、地方、村落和学校之间出现了博弈互动,形成了一幅学校变迁的图景。

陈松雨,周杰[7](2000)在《两个人,一座村庄,一所希望小学》文中认为 背景马文仲的噩运是从15年前开始的。高中二年级时,他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病症——进行性营养不良症,身上的肌肉不断萎缩,被迫退学回家,但仍坚持自学。翌年,新乡师专、汲县师范等到马文仲的家乡——河南长垣县苗寨乡定向招生,全乡共7个名额,马文仲的考分名列第一。但乡教办主任劝他:“你身体这么差,体检就可能通不

二、两个人,一座村庄,一所希望小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个人,一座村庄,一所希望小学(论文提纲范文)

(1)共同体的形成 ——对一个陇西移民村庄的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依据
        1.4.1 共同体理论
        1.4.2 移民关系周期理论
        1.4.3 “制度与生活”分析框架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共同体
        1.5.2 政策驱动型移民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移民时代背景和调查村庄的基本情况
    2.1 “三西”移民的时代背景
    2.2 定西村地理位置与社区空间分布
        2.2.1 定西村的地理位置
        2.2.2 社区空间分布
    2.3 产业结构概况
        2.3.1 农牧业结构
        2.3.2 劳务输出情况
        2.3.3 村集体经济
    2.4 定西村移民的来源、迁移原因与安置方式
        2.4.1 移民的来源
        2.4.2 移民迁移的原因
        2.4.3 移民的安置方式
第三章 空间改造与互助关系的形成
    3.1 安置区环境
        3.1.1 自然环境不适应
        3.1.2 居住条件不友好
        3.1.3 农业生产条件薄弱
    3.2 村落空间的改造
        3.2.1 规划村组位置,确定空间布局
        3.2.2 协作互助,建造住房
        3.2.3 改造水渠,恢复生产
        3.2.4 植树造林,保持生态
    3.3 国家安置政策对移民的帮扶
        3.3.1 国营农场协助开垦荒滩
        3.3.2 平价粮制度
        3.3.3 移民专项税费减免制度
        3.3.4 其他社会单位的捐助和帮扶
    3.4 移民互助关系的初步建构
        3.4.1 移民的互助行为
        3.4.2 新地缘关系的初现
第四章 移民生计选择与村庄产业发展
    4.1 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基本收入
    4.2 种植经济作物,促使村民致富
        4.2.1 棉花种植
        4.2.2 葡萄种植
        4.2.3 瓜果种植
    4.3 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多元收入
    4.4 发展集体产业,打造经济基础
        4.4.1 农民专业合作社
        4.4.2 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探索
        4.4.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4.5 移民的经济活动特征
        4.5.1 农民对生产技术的选择性接受
        4.5.2 农民对生产资料的自主性分配
        4.5.3 农民对家庭生计模式的多种备案
第五章 村庄治理结构与村庄规范的构建
    5.1 从“两西”农委代管到村庄自主管理
        5.1.1 “两西”农委代管时期
        5.1.2 “两西”移民政策的终止与村庄权属的移交
    5.2 权属移交之后的村庄治理结构
        5.2.1 村两委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5.2.2 村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
        5.2.3 村民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程度
    5.3 村庄规范的构建
        5.3.1 村级管理制度的正式约束力
        5.3.2 乡村伦理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力
第六章 移民村庄的文化认同与地方融入
    6.1 与故乡的联系
    6.2 移民村庄的文化认同
        6.2.1 移民的风俗习惯
        6.2.2 移民的日常交往
    6.3 移民村庄与周边村庄的关系
        6.3.1 生产活动中的纠纷与合作
        6.3.2 互通婚姻
第七章 契约式互助:政策驱动型移民共同体的联结形式
    7.1 移民共同体的不连续性
    7.2 基于身份认同的移民共同体价值内核
    7.3 契约式互助:移民共同体联结形式
        7.3.1 国家政策、集体意愿共同引导的社会契约
        7.3.2 契约精神的乡土化表达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一个回族村落的生计方式变迁研究 ——以宁夏西吉县酸刺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有关宁夏生计方式变迁相关研究概述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理论视角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参考理论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酸刺村概况与酸刺村农民生存现状
    第一节 走进酸刺村
        (一)酸刺村概况
        (二)酸刺村农业发展史
    第二节 酸刺村农民生存现状
        (一)以打工为主
        (二)以种地为主
        (三)其他
第二章 酸刺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动因及其困境
    第一节 酸刺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动因
        (一)经济动因
        (二)子女教育动因
        (三)大众传媒动因
        (四)政策因素动因
        (五)城市生活动因
    第二节 酸刺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遇到的问题
        (一)个人层面
        (二)社会层面
第三章 酸刺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后的新面貌及其问题
    第一节 酸刺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后的新面貌
        (一)衣食住行大幅改观
        (二)文化生活日渐丰富
        (三)村庄逐步走向开放
    第二节 酸刺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后的问题
        (一)有关社会方面
        (二)有关传统文化方面
        (三)有关价值观方面
        (四)有关空巢老人与儿童方面
第四章 有关酸刺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二)村庄健康发展层面
    (三)个人意识层面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广西上林县不孤村的田野调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民族学有关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教育经济理论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学者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综述
        三、“状元村”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渊源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渊源与基本状况
    第二节 传统节日与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第三章 田野点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状况
    第一节 教育发展情况
        一、学校教育
        二、社区教育
        三、家庭教育
    第二节 经济发展情况
        一、20世纪80年代前的经济发展
        二、20世纪80至 90年代的经济发展
        三、21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技术夜校”的创办促进了田野点的经济发展
        二、教育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三、外出工作人员对农村建设的经济贡献
    第二节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一、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
        二、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第五章 田野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
    第一节 外出务工农民的“离土又离乡”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
    第三节 农村精英劳动力的转移与“乡土重建”
第六章 结论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二、教育的内容与实际生产需求相符可促进经济发展。
    三、地方政府的关注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与经济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有关空间研究综述
    第一节 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国外空间研究综述
        1.2.1 国外有关空间研究概况
        1.2.2 从介词角度的空间研究
        1.2.3 国外空间研究的特点
    第三节 国内有关空间研究综述
        1.3.1 从方位词、处所词角度研究空间的传统阶段
        1.3.2 从认知角度研究空间的新阶段
        1.3.2.1 评介多
        1.3.2.2 隐喻和意象图式泛化
        1.3.2.3 多维度
        1.3.2.4 结合汉语
        1.3.3 两本从现代汉语角度研究空间的专着
        1.3.3.1 储泽祥(1997)的《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
        1.3.3.2 齐沪扬(1998)的《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
    第四节 通过综述发现的问题
第二章 空间范畴认知语义研究框架
    第一节 “空间”的意义
        2.1.1 “空间”的词典释义
        2.1.2 物理学哲学意义上的“空间”和日常生活中的“空间”
    第二节 “空间”的复杂性
        2.2.1 空间与其存在物的关系
        2.2.2 空间关系中的参照物和焦点物
        2.2.3 从“有界-无界”看人类对空间的认知有其主观性的一面
        2.2.4 空间概念
    第三节 空间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2.3.1 认知语义学的空间三分法
        2.3.2 语言、认知和现实的关系
        2.3.3 三种空间何者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2.3.4 语言、认知和现实的关系在空间问题上的表现示例
        2.3.5 两种观点使得我们更加重视认知和语言的关系
    第四节 本文拟建立的空间范畴框架
        2.4.1 空间范畴涉及到语言层面的诸多因素
        2.4.2 空间范畴的构建
        2.4.3 空间认知的四大特性
        2.4.4 本文内部逻辑关系
        2.4.5 两个辩证关系
第三章 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
    第一节 范畴化
        3.1.1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3.1.2 范畴化的两个层次
    第二节 实体范畴与名词
        3.2.1 实体的本源性及典型的名词
        3.2.2 典型名词的语义特征
        3.2.3 名词的典型程度对句法功能的影响
        3.2.4 非典型名词向典型名词转化的办法
        3.2.5 澄清名词空间性的三种理解:[实体]、[容纳]、[处所]
        3.2.6 澄清名词空间义有助于解决名词加不加方位词的问题
        3.2.7 汉、英、俄语名词对比
    第三节 位置范畴与方位词
        3.3.1 空间方位意义
        3.3.2 典型空间位置意义和方位词
        3.3.3 位置关系中参照物必不可少
        3.3.4 方位词的内在参照要求
        3.3.5 空间关系的复杂性导致方位词的复杂性
        3.3.6 “焦点物”“参照物”的特征与图形-背景理论
        3.3.7 绝对空间位置的表达与处所词
    第四节 位移范畴与动词
        3.4.1 空间位移的意义
        3.4.2 空间位移与动词、趋向动词、介词的关系
        3.4.3 位移性中动词的语义特征
        3.4.4 位移义的跨域映射
        3.4.5 汉语典型句式“把字句”的位移义
        3.4.6 距离意义
    第五节 形状范畴与量词
        3.5.1 形状也是一种空间意义
        3.5.2 形状意义与量词
        3.5.3 个体量词的形状义
        3.5.4 汉英空间形状意义对比
    第六节 形容词的空间性
        3.6.1 部分形容词表示空间
        3.6.2 空间形容词非零维且具有空间性
    第七节 指示代词“这、那”的空间指示功能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隐喻
    第一节 空间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
        4.1.1 空间概念既是整个人类也是个体的人最早发展起来的概念之一
        4.1.1.1 从人类学角度证实人类掌握空间概念早于时间概念
        4.1.1.2 从个体发生学角度证实儿童习得空间概念早于时间概念
        4.1.2 空间概念是人们理解时间以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
        4.1.2.1 词义的衍生
        4.1.2.2 用空间比喻时间
    第二节 空间隐喻
        4.2.1 Lakoff隐喻的认知观
        4.2.2 空间隐喻的内容
        4.2.3 实体隐喻
        4.2.4 容器隐喻
        4.2.4.1 容器图式基本构成要素
        4.2.4.2 容器隐喻与现代汉语方位词“里”及其语法化
        4.2.5 方位隐喻
        4.2.5.1 方位隐喻中不对称现象的认知解释
        4.2.5.2 “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性
        4.2.5.3 “上”的隐喻意义及语法化
        4.2.6 位移隐喻
        4.2.6.1 “来去”的隐喻及语法化
        4.2.6.2 “过来”和“过去”的隐喻及语法化
        4.2.6.3 “起来”的隐喻及语法化
    第三节 时间是空间的隐喻
        4.3.1 时间的空间隐喻
        4.3.2 空间向时间映射的基础
    第四节 空间隐喻的共性和个性
        4.4.1 空间隐喻的共性
        4.4.2 空间隐喻的差异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
    第一节 语言的“主观性”
        5.1.1 “主观性”与“人文性”
        5.1.2 人的认知主体地位和主观性
        5.1.3 本文的主观性内涵
    第二节 方位词搭配的主观性
        5.2.1 从认知的注意力看方位词搭配的主观性
        5.2.2 从视角变化的角度看方位词(介词)的使用情况
        5.2.3 参照物本身认知的主观性
        5.2.3.1 功能决定方位词(介词、前置词)的使用
        5.2.3.2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方位词(介词、前置词)的使用
        5.2.3.3 社会心理因素决定方位词(介词、前置词)的使用
        5.2.4 从方位词的混用现象看空间认知的主观性
        5.2.4.1 “上下”与“里”的混用
        5.2.4.2 方位词“里”和“上”的互换现象
        5.2.4.3 从认知角度看“上”和“里”的混用
        5.2.5 从图形-背景理论看认知主体的主观性
    第三节 话语中的指示现象的主观性
        5.3.1 空间认知参照物即话语中的指示现象
        5.3.2 单一参照系和多重参照系
        5.3.2.1 “来去”中的说话人参照
        5.3.2.2 说话人的视角及说话人的态度
        5.3.2.3 选择语境参照物的主观性
    第四节 语言编码顺序的主观性
        5.4.1 图形-背景理论解释语序
        5.4.2 语言的线性序列表达不同的语义
        5.4.3 对“时间顺序原则”的质疑
        5.4.4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原则
        5.4.5 线性语序造成的歧义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6.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6.3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及术语英译)
附录
后记

(6)嵌入村庄的学校 ——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背景和研究综述
    一、田野地点的选择:何以选定仁村
    二、作为圈内人的便利和缺点
        (一) 便利之处
        (二) 作为圈内人不利之处
    三、调查的过程
    四、研究的方法
    五、研究的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六、研究的意义
    七、已有的研究
        (一) 一般背景:乡村和华北乡村研究
        (二) 乡村教育及华北乡村教育研究综述
    八、研究文本的几点说明
        (一) 叙述的逻辑
        (二) 为何采用倒叙方式
        (三) 内隐的线索
引子
    一、事件
    二、经过
    三、事件的空间坐标
    四、事件的时间坐标
    五、一个延伸的悬念
第一章 一个地处华北的村庄
    一、华北的地理和气候
        (一) 地理
        (二) 气候
    二、W县的历史和社会:一个充满兵荒马乱和灾荒记忆的县域
        (一) 人祸:兵荒马乱
        (二) 天灾:不断重复的自然游戏
    三、村庄的位置和外部社会的联系
    四、小结
第二章 村庄的历史和社会
    一、早期的历史
        (一) 从家谱和宗代看仁村的历史
        (二) 县志上的村庄
    二、一段隐晦不清的时期
    三、村庄所处的小型社区环境
    四、村庄自然、土地利用和外部市场
        (一) 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
        (二) 可耕地的减少和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
    五、村庄与外部世界:日益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外部市场体系
    六、姓氏、家族和社会空间的区割
    七、居住和院落格局
        (一) 住户的分布格局
        (二) 村民的院落结构
第三章 晚清和民国的遗产:新旧教育更继
    一、新教育的肇始:仁村外部的教育图像
        (一) 晚清直隶地区的乡村教育
        (二) 仁村所在区域的学校:晚清
        (三) 仁村所在区域的学校:民国
        (四) 仁村所在区域的学校:解放之后
    二、仁村的学校和教育:文化人的个人境遇和生命史
        (一) 斯文的传说:开端的第一代
        (二) 秀才和童生:第二代斯文的传人
        (三) 传统文化人的延续
第四章 学校的嵌入及其培养的人
    一部分:学校嵌入村落的历程
        一、最初的变革和学校的建立
        二、1950-70年代的学校
        三、学校教师:45-60年代
        四、教师及其生活:40-60年代
        五、学校生活的片断纪录:46-60年代
        六、体罚和拟家庭制的管理模式
        七、50-60年代的学校生活:高小
        八、70-90年代的学校和教育
    二部分:学校生产的人
        一、仁村第四代文化人:学校人物的素描
        二、文革中的一代
        三、80年代的突破者和神经衰弱患者
        四、90年代及其现状
    三部分:余论
        一、作为社会流动渠道的学校在仁村的社会功能
        二、流出仁村的文化人的社会适应:一个个案
第五章 1991年之后的私立学校
    一部分:在历史和社会空间脉络中的私立学校
        一、办学的动机
        二、私立村小与公立学校的竞争:公立村小的消亡
        三、公立村小消亡的历史蕴含及其引发的“一次事变”
        四、2000年之后的逐渐萧条
        五、2005年之后的转机:生育高峰和两免一补政策下的机遇和挑战
    二部分:学校的内部:城市文化意象与在地的变异
        一、学校的环境及其隐含的意象
        二、学校中的日常生活
第六章 尾声
    一、初中部的解散
        (一) 初中部的解散的原因
        (二) 初中部解散带来的社会后果
    二、六年级学生的逃亡
    三、现代家塾的酝酿和发展:又一次出人意料结果
    四、结局:在互动和博弈中的育才学校
    五、后续效应和育才学校的前景预期
    六、结局的意蕴
结语
    一、关于研究的几点说明
    二、研究的主要发现或新意之处
        (一) 研究方式的特征
        (二) 研究的主要发现
参考资料和文献
    第一部分:口述资料
    第二部分:史料
    第三部分:书籍
后记

四、两个人,一座村庄,一所希望小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同体的形成 ——对一个陇西移民村庄的社会学考察[D]. 张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一个回族村落的生计方式变迁研究 ——以宁夏西吉县酸刺村为例[D]. 王晓梅. 兰州大学, 2018(11)
  • [3]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广西上林县不孤村的田野调査[D]. 谢冰.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4]行走的年代[J]. 蒋韵. 小说界, 2010(05)
  • [5]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 朱晓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6]嵌入村庄的学校 ——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 司洪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7]两个人,一座村庄,一所希望小学[J]. 陈松雨,周杰. 南风窗, 2000(01)

标签:;  ;  ;  ;  ;  

两个人,一个村庄,一个希望小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