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送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王大鹏[1](2020)在《兴安盟光伏电厂66kV送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能源主要由煤炭完成供给平衡,煤炭供给量达到70%以上,过渡依赖化石能源,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环境治理以及社会负面影响非常大。基于目前热议的环境问题来看,过渡的开采,大量运输和不节制的燃烧,已经对我国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这种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是整个时代的主题,清洁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根据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2020年我国电力供应缺口将达到102GW,2030年此缺口预计将进一步扩大,达到200GW。按照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储备和分布情况,2020年至2030年的电力能源供应缺口应该合理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来补足,光伏发电技术必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连年来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实施了多项支持政策,扶持光伏产业链,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视,极大的推动了光伏事业的发展。根据各个国家关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能源的发展规划,2010至2030年间,清洁能源特别是光伏行业的综合增长率将达到25%以上。我国关于能源法规的实施,越来越倾向于清洁能源,光伏补贴、扶贫光伏项目的落地,我国光伏行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根据此趋势我们大胆猜测,我国清洁能源增长速率可能保持更长时间。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地区电力供需平衡,结合近远期电网规划,提出接入系统电压等级和运行方式,通过对水文、地貌论证提出了站址选择建议;根据电网变电站距离和路径预留,提出了接入设想、线路走向。在保证电网最佳运行方式的前提下,通过计算该地区实际负荷,并结合电力需求、负荷分析和相关电源规划,认证了系统接入的最佳方案。其次,对兴安盟供电区域开展潮流的计算,根据接入点电网情况,确定了一次设备选型和接线形式;开展短路电流计算、确定接入系统可靠性;并针对实际情况开展继电保护装置配置,提出调度自动化方案,远动功能,通讯方案设计。本工程建设将在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满足光伏电站发电需求。

李晓乐[2](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维莉斯[3](2019)在《基于作业成本法和挣值法相融合的电力建设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全球经济总体开始回暖,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大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也呈现出整体质量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积极向上的趋势,国民经济形势一直是稳定发展,并朝着更好的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国家对于清洁能源和跨省跨地区等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使得我国电力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进入提质增效、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作为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的电力行业开始主辅分离,使得曾经一度处于垄断地位的电力建设企业也将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需结构性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力建设企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不断地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来改变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不断的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电力建设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其中比较直接和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成本控制。但是,由于多年处于电力建设垄断地位,许多电力建设企业并没有转变其粗放式的成本管理方式。这主要体现在,只注重整体成本控制,并不重视整体细分后的作业层级成本控制,没有找到造成成本增加的真正原因,但往往就是这些小的问题累计才导致许多成本失控问题的发生。另外,电力建设企业还存在着重视工程项目成本事前预测和事后分析,缺乏事中控制的问题。这都将使得电力建设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效率低下,最终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了加强电力建设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在学术界多年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特点,将作业成本法和挣值法融入到电力建设企业现行的目标成本管理中。运用作业成本法将已确定的目标成本细分到作业层级,并利用挣值法评价各作业的成本与进度,实现无论从整体层面还是作业层面的动态监控。本文以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十二连城220KV输变电工程为例,将新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运用其中,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成本控制建议。最后,希望论文结论对同行业或其他行业类似项目成本控制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淞元[4](2018)在《辽阳龙头66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文中指出供电系统直接关系着当地人们的正常生活,能够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社会的安全和发展,因此可以说供电系统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现在对电力能源需求在不断增长,传统的小电荷的变电站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这就要求在传统供电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能够进行稳定运行的变电站,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尤其是在“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的提出在在我国建设一个高科技的智能化变电站,将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等应用到变电站的建设中,从而建设一个变配电一体化的智能化系统,从而为输送电提供便利条件。本次设计的就是辽阳市北河镇的一座66kV降压变电站。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变电站部分,另一部分为输电线路部分。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变电站的一次侧设计。在确定接入系统方案基础上,进行了无功补偿计算、短路电流计算、接地电阻及接地网截面计算和校验,并对变电站的变压器、开关、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电容器、避雷器、站用变各种站内用导线等设备选型,全部根据目前反措要求进行选择,排除有家族缺陷等情况出现。(2)变电站二次侧设计。对元件保护方式、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设计。首先对主变保护进行设计,然后提出在10kV的配电线路、母线线路和10kV并联电容器保护所涉及到的几种常见保护措施。具体来说包括两台主保护两台主变保护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及非电量保护,10kV线路配置微机型电流速断保护、过流保护及三相重合闸,母线分段配置微机型电流速断及过流保护。10kV并联电容器保护配置微机型电流速断保护,过流保护,以及过压、失压保护。(3)输电的设计主要包括合理路径的选择、周围自然环境、水文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最终设计选择出了最合理的输电方案。总之,在本次的研究中主要是对变电站的进线到输出等一个完整的工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设计,并根据我国在电网建设中的相关规划进行建设,按照生产规划在2019年为设计水平年,2024年为远景水平年根据负荷增长情况分析预测,工程的实施完全可以解决该地区的供电问题,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宋岩[5](2018)在《长岭三团66kV智能输变电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松原市已经逐渐成为对接城市核心区域的重点居住区,松原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对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就逐渐增加。在此背景和需要下,开展了长岭三团66kV智能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以进一步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首先对长岭三团66kV智能输变电工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其设计和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松原市和长岭县电力系统现状、用电负荷及需求情况进行分析,指出长岭三团66kV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系统方案进行论证。进而,对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后,完成了长岭三团66kV变电站站址的准确选择。通过对电路电流及容量、无功功率补偿等各相关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对电力系统的一次设计和二次设计进行了合理的智能化配置和安排,并对送电线路路径的选择进行论证,并提出详细架空线路部分的工程设计。最后,对长岭三团66kV智能输变电工程项目进行了环保、节能减排、劳动安全措施分析,确保本工程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

马春江[6](2018)在《送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在迅速地发展,并且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在电力事业发展的同时,电力事故也频繁地发生,特别是送电线路中的问题。送电线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受到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干扰,给送电线路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阻碍,严重情况下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送电线路建设的研究,对其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很有必要。文章对送电线路建设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梁敬宝,张桂梅[7](2016)在《浅析架空送电线路的路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视对电网的建设。架空送电线路的路径对电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架空送电线路路径设计的好坏关系着送电线路投资运行的费用和线路运行的可靠性。架空送电线路路径的设计在线路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在架空送电线路路径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归类和总结线路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提高架空送电线路路径设计的工作效率。

何勇[8](2016)在《浅谈输变电工程送电线路最优路径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企业发展速度加快,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电能。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输变电工程建设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对送电最优线路的选择是关键,只有合理规划路线,才能在降低电力企业经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电网规划的最优化和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此,本文主要从我国电网规划现状视角着手,阐述输变电工程送电线路路径选择的系列问题,并提出最优路径选择体系的构建。

张倩[9](2015)在《110kV送电线路路径方案决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从110kV送电线路的基本特点、110kV送电线路主力杆塔的选用以及110kV送电线路受天气影响三方面概述了110kV送电线路的概况,然后叙述了110kV送电线路路径的四种影响因素,之后介绍了110kV送电线路路径的确定流程,最后提出了四条110kV送电线路的优化措施。

贺宇[10](2014)在《巴彦淖尔110kV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在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线路的路径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输变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中,首要的工作为确定输变电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路径。输变电线路一般要经过若干省、市、区。由于输变电线路经过地区较多,涉及的面积较广,与外部关系复杂,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竣工完成遇到的问题较多。因此,在明确线路的起讫点后,应充分收集备选方案的有关资料,对备选方案各指标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如果线路经过重点跨越,在选择路径之前,应对线路路径的重点跨越的跨越方式和跨越点进行方案比较。对依据收集的资料在室内确定的线路路径方案,应进行现场勘测并进行详细的研究,进而选出技术经济合理的最优路径方案。本文首先对巴彦淖尔110kV输电线路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对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介绍巴彦淖尔输电线路工程实际工程概况,以及路径备选方案1和方案2,并从线路长度及地形地质对比分析、线路交叉跨越情况对比分析、主要耗材情况对比分析、地质情况对比分析、水文情况对比分析这几个角度对巴彦淖尔110kV输电线路路径方案1和方案2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得出方案1更适合作为巴彦淖尔110kV输电线路路径。最后构建了巴彦淖尔110kV输电线路路径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对路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出巴彦淖尔110kV输电线路最优路径方案。

二、送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送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兴安盟光伏电厂66kV送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简介
        1.1.1 选题背景
        1.1.2 工程项目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的电网设备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电网设备研究现状
    1.3 主要设计原则
        1.3.1 设计范围
        1.3.2 主要设计原则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兴安盟电力系统概况
    2.1 电网现状
        2.1.1 兴安地区电网现状
        2.1.2 项目周边电网现状
    2.2 地区电网尚存的问题
    2.3 电网发展规划
第3章 负荷预测
    3.1 兴安盟地域经济发展概况
        3.1.1 兴安盟自然条件概况
        3.1.2 兴安盟国民经济发展和规划
    3.2 地区电网负荷预测
    3.3 220KV哲里木西变电站供电区负荷预测
第4章 地区电力平衡和电源装机规划
    4.1 兴安地区电源建设安排
    4.2 电力平衡
        4.2.1 地区电力平衡计算
        4.2.2 220kV哲里木西变电站供电区电力平衡
第5章 接入系统方案
    5.1 光伏电站地理位置
    5.2 系统接入电压等级选择
    5.3 导线截面选择
    5.4 接入系统方案
    5.5 地区各方式潮流计算
        5.5.1 计算条件
第6章 推荐方案计算分析
    6.1 光伏电站侧升压站内电气主接线
    6.2 无功补偿配置
    6.3 工程电能质量简析
        6.3.1 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情况
        6.3.2 谐波指标
        6.3.3 结论及建议
    6.4 调压计算
    6.5 短路电流计算
    6.6 系统安全稳定分析
        6.6.1 计算条件与潮流方式
        6.6.2 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结论
第7章 电气一次部分
    7.1 系统方案概况
    7.2 拟建规模
    7.3 电气主接线
    7.4 一次设备选择和短路电流计算
    7.5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7.5.1 绝缘配合
        7.5.2 侵入波保护
    7.6 防雷及接地
        7.6.1 直击雷保护
        7.6.2 接地
    7.7 66KV配套配电布置
    7.8 站用电及照明
    7.9 电缆防火设施
第8章 继电保护、二次部分
    8.1 系统继电保护及远动部分
        8.1.1 概述
        8.1.2 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8.1.3 66kV电压等级母线保护情况
        8.1.4 低压低频减载情况
        8.1.5 故障录波情况
        8.1.6 防孤岛保护情况
    8.2 系统对光伏电站的要求
        8.2.1 电能质量要求
        8.2.2 故障录波
        8.2.3 保护要求
第9章 调度自动化
    9.1 关于调度的组织关系
    9.2 远动信息传输方式
    9.3 远动传输内容
        9.3.1 光伏升压站端
        9.3.2 哲里木西变电站侧
    9.4 调度端增容
    9.5 安全防护配置和调度数据网接入
        9.5.1 调度的数据网
        9.5.2 安全防护
    9.6 电量计量系统配置原则
        9.6.1 计量点设置原则
        9.6.2 其他要求
第10章 系统通信部分
    10.1 系统概况
    10.2 通道要求
    10.3 通信现状
    10.4 光缆线路建设方案
    10.5 通信电路建设方案
第11章 土建部分
    11.1 征地情况
    11.2 变电站现状
    11.3 变电站扩建内容
    11.4 上下水系统
    11.5 基础工程及地基处理
第12章 送电线路工程设想
    12.1 主要设计依据
    12.2 工程设想
    12.3 线路路径方案选择
        12.3.1 路径方案
        12.3.2 路径方案
    12.4 主要设计的气象条件
        12.4.1 最大风速
        12.4.2 最大风速的原始资料及换算
    12.5 防振措施、导线及地线选型
        12.5.1 导、地线型号选择
    12.6 绝缘配合与防雷接地
        12.6.1 最小空气间隙
        12.6.2 绝缘子型号及片数选择
    12.7 防鸟刺
    12.8 防雷接地
    12.9 金具
    12.10 导线换位
    12.11 杆塔
    12.12 基础
第13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框架安排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二、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一、补贴制度
        二、优惠税制措施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三、充电设施补贴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二、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基于作业成本法和挣值法相融合的电力建设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项目成本管理基本理论
    2.1 项目成本管理相关概念
        2.1.1 项目成本定义
        2.1.2 项目成本管理
    2.2 成本管理相关理论
        2.2.1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2.2.2 基于挣值法的成本控制理论
第三章 作业成本法和挣值法在我国电力建设企业的引入
    3.1 电力建设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
        3.1.1 电力建设企业成本控制结构
        3.1.2 电力建设企业目标成本控制体系
    3.2 电力建设企业项目目标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3.2.1 成本控制手段单一
        3.2.2 成本控制理念局限
    3.3 目标成本法基础上融入作业成本法和挣值法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基于作业成本法和挣值法相融合的项目成本控制
    4.1 项目成本控制思路
    4.2 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与分解
        4.2.1 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
        4.2.2 项目目标成本的分解
    4.3 项目作业的识别与划分
        4.3.1 项目作业的认定
        4.3.2 项目作业成本的驱动因素分析
        4.3.3 构建项目作业中心
    4.4 项目作业成本的计算
    4.5 运用挣值法对项目作业成本进行分析评估
    4.6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给出成本控制建议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内蒙古送变电成本管理现状
        5.1.1 内蒙古送变电简介
        5.1.2 内蒙古送变电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5.1.3 内蒙古送变电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实施基于作业成本法和挣值法相融合的项目成本控制
        5.2.1 项目介绍
        5.2.2 实施的具体步骤
        5.2.3 确定目标成本费用
        5.2.4 作业的确定与划分
        5.2.5 确定作业成本动因并建立成本库
        5.2.6 计算分析项目中各作业的目标作业成本
        5.2.7 计算分析项目中各作业的实际作业成本
        5.2.8 确定各项作业的工作量并计算挣值法相关参数指标
        5.2.9 运用挣值分析结果对项目进行评价
        5.2.10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对项目成本控制给出建议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展望
    6.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辽阳龙头66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辽阳市北河镇电力系统概况
    1.2 龙头66kV输变电工程分析研究
        1.2.1 负荷增长分析
        1.2.2 供电情况分析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龙头66kV变电站电力系统一次设计
    2.1 接入系统方案选择
    2.2 主变压器选型
    2.3 线路型式及导线截面选型
    2.4 无功补偿计算
    2.5 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主接线
    2.6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2.6.1 短路开断电流的选择
        2.6.2 污秽等级的选择
        2.6.3 本站66kV设备选择
        2.6.4 本站10kV设备选择
    2.7 防雷接地设计
        2.7.1 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
        2.7.2 接地电阻及接地网截面计算和校验
    2.8 站用电
        2.8.1 变电站计算
        2.8.2 照明用电
        2.8.3 电缆设施敷设
    2.9 电力系统部分结论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龙头66kV变电站电力系统二次设计
    3.1 继电保护设计
    3.2 元件保护设计
        3.2.1 主变压器保护设计
        3.2.2 10kV线路及母线分段保护设计
        3.2.3 10kV并联电容器保护设计
        3.2.4 10kV站用变保护设计
        3.2.5 自动装置设计
    3.3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
        3.3.1 系统组成
        3.3.2 交直流电源设计
        3.3.3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设计
        3.3.4 直流变换电源装置设计
        3.3.5 一体化电源系统总监控装置设计
    3.4 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
        3.4.1 远动系统设计
        3.4.2 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设计
        3.4.3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计
    3.5 系统及站内通信设计
        3.5.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5.2 系统通信方案
    3.6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3.6.1 设计原则
        3.6.2 监控范围
        3.6.3 系统网络
        3.6.4 通信标准
        3.6.5 设备配置
        3.6.6 网络结构
    3.7 其他二次系统
        3.7.1 全站时钟同步系统
        3.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3.7.3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
        3.7.4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3.7.5 火灾报警系统
        3.7.6 环境监测子系统
        3.7.7 联动控制
    3.8 互感器二次参数选择
        3.8.1 对电流互感器的要求
        3.8.2 对电压互感器的要求
        3.8.3 对断路器的要求
    3.9 二次设备组屏及布置
        3.9.1 二次设备模块组成
        3.9.2 二次设备布置
        3.9.3 二次设备屏体原则
        3.9.4 组柜方案
        3.9.5 光缆/电缆选择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电站站址及送电线路路径选择
    4.1 拟选站址概述
        4.1.1 方案一
        4.1.2 方案二
    4.2 站址区域概况
    4.3 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4.3.1 水位条件
        4.3.2 气象资料
    4.4 站址工程地质
    4.5 线路路径方案
        4.5.1 路径方案描述
        4.5.2 线路沿线等情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5)长岭三团66kV智能输变电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长岭三团电网系统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松原地区电网系统现况
        1.3.2 三团乡电网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力系统一次设计
    2.1 电力系统一次设计要求
        2.1.1 接入系统方案设计
        2.1.2 短路电流计算
        2.1.3 无功补偿方式及容量确定
        2.1.4 导线和地线型号选择及要求
        2.1.5 导线对地及对交叉跨越物距离
    2.2 电力系统一次设计
        2.2.1 电气主接线及设备选择
        2.2.2 保护及配电装置
        2.2.3 防雷接地
        2.2.4 电缆设施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计
    3.1 概述
    3.2 变电站站址分析及选择
    3.3 气象条件
        3.3.1 设计气象条件选取原则及依据
        3.3.2 设计最大风速情况
    3.4 线路路径
    3.5 绝缘配合
        3.5.1 污区分布
        3.5.2 绝缘子选择
        3.5.3 绝缘子串组装接地设计
        3.5.4 金具选择
    3.6 防雷和接地设计
        3.6.1 防雷设计
        3.6.2 接地设计
    3.7 杆塔设计
    3.8 基础设计
        3.8.1 工程地质
        3.8.2 线路沿线岩土工程的评价
        3.8.3 结论与建议
        3.8.4 基础选型
    3.9 站用电及照明设计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系统二次设计
    4.1 电力系统设计要求
        4.1.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4.1.2 系统调度自动化
        4.1.3 关口电能计量系统
    4.2 电力系统二次设计
        4.2.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4.2.2 元件保护及自动配置
        4.2.3 一体化电源系统
        4.2.4 其它二次系统
        4.2.5 二次设备组柜布置及保护装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送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送电线路设计阶段应当注意的事项
    1.1 输电路径的设计
    1.2 杆塔的设计
    1.3 导线的选择
    1.4 杆塔基础设计
    1.5 接地问题
2 送电线路建设过程中杆塔选型的注意事项
3 送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线路走向的注意事项
4 送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的导线防磨注意事项
    4.1 进场之前的导线防磨
    4.2 展放过程中加强导线保护
    4.3 导线附件安装过程中的磨损
5 注意事项
6 结语

(7)浅析架空送电线路的路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送电线路选线的步骤
    1.1 室内图上送电线路路径的设计
    1.2 对现场送电线路路径的选线
2 架空送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应当遵循的原则
3 架空送电线路选线的要求
    3.1 送电线路选线的一般要求
    3.2 选择送电线路转角点的相关要求
    3.3 选择送电线路跨河点的相关要求
    3.4 在山区选择架电送电线路路径的要求
    3.5 在矿区选择送电线路路径的要求
    3.6 送电线路路径经过多个气象区的要求
4 结束语

(8)浅谈输变电工程送电线路最优路径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电网规划的发展现状
2 输变电工程送电线路路径选择问题概述
    2.1 步骤
    2.2 方法
3 构建输变电工程送电线路最优路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3.1 遵循体系设计原则
    3.2 影响因素分析
    3.3 评价指标分析及权重确定
4 结论

(9)110kV送电线路路径方案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110k V送电线路的概况
    1.1 110k V送电线路的基本特点
    1.2 110k V送电线路主力杆塔的选用
    1.3 110k V送电线路受天气影响
2 110k V送电线路路径的影响因素
    2.1 城镇分布区域影响
    2.2 环境保护影响
    2.3 矿产资源影响
    2.4 民俗文化影响
3 110k V送电线路路径的确定流程
    3.1 选线前的准备工作
    3.2 收集相关资料
    3.3 根据地图选线
    3.4 野外实地勘探
    3.5 野外实地选线
4 110k V送电线路的优化措施
    4.1 优化绝缘水平
    4.2 优化防雷设计
    4.3 优化接地电阻
    4.4 优化输电线路
5 结语

(10)巴彦淖尔110kV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输电线路工程及线路路径选择的相关理论
    2.1 输电线路工程概述
        2.1.1 输电线路工程的概念
        2.1.2 输电线路工程的功能
        2.1.3 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特点
    2.2 路径选择的相关理论
        2.2.1 路径选择的意义
        2.2.2 路径方案选择原则
        2.2.3 实施路径选择的步骤及方法
    2.3 综合评价方法的相关理论
        2.3.1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3.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2.3.3 模糊综合评价
第3章 工程概况及输电线路方案对比分析
    3.1 工程概况及设计规模
        3.1.1 工程概况
        3.1.2 主要设备选型
        3.1.3 设计规模
        3.1.4 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3.2 路径方案对比分析
        3.2.1 线路长度及地形地质对比分析
        3.2.2 交叉跨越情况对比分析
        3.2.3 主要耗材情况对比分析
        3.2.4 地质情况对比分析
        3.2.5 水文情况对比分析
    3.3 路径方案的确定
        3.3.1 确定路径方案的原则
        3.3.2 前锋 220kV 变 110kV 线路出线情况
        3.3.3 线路路径确定及线路规划
第4章 巴彦淖尔 110kV 输电线路路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4.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2 巴彦淖尔 110kV 输电线路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5章 巴彦淖尔 110kV 输电线路路径方案综合评价
    5.1 分别对路径方案 1、方案 2 进行综合评价
        5.1.1 确定评价因素集
        5.1.2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集
        5.1.3 建立评语集
        5.1.4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5.2 两种路径方案对比评价
        5.2.1 根据专家投票获取模糊矩阵
        5.2.2 计算权重向量
    5.3 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四、送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兴安盟光伏电厂66kV送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与设计[D]. 王大鹏.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2]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基于作业成本法和挣值法相融合的电力建设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 维莉斯.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4]辽阳龙头66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D]. 关淞元.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5]长岭三团66kV智能输变电工程设计[D]. 宋岩. 长春工业大学, 2018(01)
  • [6]送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J]. 马春江. 现代盐化工, 2018(02)
  • [7]浅析架空送电线路的路径设计[J]. 梁敬宝,张桂梅. 低碳世界, 2016(23)
  • [8]浅谈输变电工程送电线路最优路径的选择[J]. 何勇. 建材与装饰, 2016(25)
  • [9]110kV送电线路路径方案决策研究[J]. 张倩. 通讯世界, 2015(01)
  • [10]巴彦淖尔110kV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研究[D]. 贺宇.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