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O157抗原基因检测芯片的制备

大肠杆菌O157抗原基因检测芯片的制备

一、大肠杆菌O157菌体抗原基因检测芯片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孙雅婷[1](2021)在《基于三维功能核酸纸芯片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食源性致病菌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研究关注水或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致泻型病原体是最常见且致病性较高的一类细菌。而大肠杆菌作为最常见且是最主要的致泻型病原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肠杆菌不仅种类繁多,致病性多样,还可导致人腹泻、肠胃炎、炎症和营养不良,甚至会引起败血症和溶血性尿毒症等严重症状。此外,低剂量大肠杆菌也具有致病性。因此有必要开发快速、灵敏检测大肠杆菌的方法。本论文首先构建了一种基于细菌裂解液的纸芯片,用于提取细菌蛋白。在不同条件下,利用BCA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了该芯片提取细菌蛋白的能力。Whatman 3MM CHR色谱纸确定为截留细菌蛋白最优的纸基型号。反应时间3 min时,纸上提取细菌蛋白已经达到饱和,细菌蛋白提取最低限为103 CFU。之后,研究发现纸上提取的大肠杆菌蛋白可以激活相应脱氧核酶进行催化反应,证明该纸芯片提取的细菌蛋白并未丧失活性。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构建了集成化纸芯片,将纸上细菌裂解、蛋白提取,目标响应的分子识别以及滚环扩增的信号放大串联起来,用于对细菌进行检测。该芯片通过折纸方法,进行试剂的扩散与流动,实现了快速检测的目的。研究表明,该器件的检测范围为103-107 CFU/m L。在35分钟内,检出限可以达到103 CFU/m L。该芯片由于具有快速、灵敏和多功能性等优势,因此在大肠杆菌诊断和现场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此外,这种完全集成的纸芯片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可以实现致病菌的即时检测。

史一恒[2](2021)在《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脂环酸芽孢杆菌是一类具有嗜酸耐热特性的革兰氏阳性菌的统称,它能够造成多种果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果汁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灵敏、精确的检测方法,方便高效的识别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污染,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果汁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本研究以建立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免疫检测体系为主线,通过解析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壁蛋白,寻找菌体表面潜在的特异识别靶点,并以此为抗原,制备了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并最终实现了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灵敏、特异识别。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择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 DSM 3923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菌体细胞壁蛋白,并借助免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手段对其中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A.acidoterrestris DSM 3923细胞壁上存在超过200个蛋白,集中分布在10-75 k Da之间,其中分子量范围在35-75 k Da之间的蛋白丰度较低,免疫原性也相对较弱;分子量范围在10-35 k Da之间的蛋白丰度较高,免疫原性也相对较强。在挑选的22个免疫原性蛋白中,成功鉴定出18个,归属于12类蛋白,其中有2种为新发现的免疫原性蛋白。这些蛋白可以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物质跨膜运输、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应答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生长以及多肽合成,另有一种蛋白功能未知。(2)以12类免疫原性蛋白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编码基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借助原核表达技术获得融合蛋白,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再次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获得的引物,可以用于特异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产物长度与理论值一致,且无任何碱基突变。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目的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其中4类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其余融合蛋白形成包涵体。对利用镍柱纯化后的蛋白进行免疫原性分析发现,除苹果酸脱氢酶以外,其它11类蛋白均能与A.acidoterrestris多克隆抗体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3)选取假定蛋白N007_08970作为免疫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从而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纯化的抗体进行效价和特异性评价,结果表明:经过4次腹腔注射免疫之后,6只小鼠均可产生较高效价的抗血清。选择5号小鼠用于细胞融合,最终筛选获得7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将1G10细胞株注射入小鼠腹腔,通过腹水生产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为Ig G1-kappa。经过蛋白G亲和层析纯化后的抗体纯度较高,浓度为2.28 mg/m L,效价可达1:80000。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发现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抗原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且能专一地识别A.acidoterrestris DSM 3923细胞壁上相应的抗原靶点,具有极高的特异性。(4)以A.acidoterrestris单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以A.acidoterrestris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了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间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结果表明:方法中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2.5μg/m L和2μg/m L,酶标二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4000;抗体包被最适条件为4℃过夜;5%(v/v)脱脂奶粉封闭效果最好,封闭温度为37℃,封闭时间2h;菌体抗原与两种抗体以及多克隆抗体与酶标二抗的最适反应时间均为60 min;底物显色15 min之后,方法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检测效果最佳,在苹果汁中的检测限达5.4×102 CFU/m L。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目标菌与非目标菌,结果重复性与稳定性良好,可以在22h内对目标菌污染量为1 CFU/m L的果汁进行有效识别。(5)以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为核心,以对苯二胺为过氧化物酶底物,同时借助荧光素钠产生荧光信号,建立了具有比色和荧光双重信号模式的免疫检测体系,并对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体系中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浓度均为2.5μg/m L,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5000时,方法对果汁中的脂环酸芽孢杆菌检测效果最好,两种模式下的检测限均可达4.8×102 CFU/m L,且具有优良特异性。本方法可以在24h内有效地识别脂环酸芽孢杆菌污染浓度为1 CFU/m L果汁样品。

纪凯丽[3](2020)在《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Shigell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类肠道病原体的总称,可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零散感染或广泛爆发。牛是STEC最主要的宿主,STEC在其肠道内生存、繁殖,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水源、土壤,经粪口途径传播,对人类有高致病性,可引起人类的胃肠道疾病如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症,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O157血清型是STEC的主要致病血清型,但近年来,一些非O157血清型(如O26、O45、O103、O111、O121、O145)的流行也日益严重,在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超过了 O157血清型。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奶牛粪便中O26、O45、O103、O111、O121、O145、O157等7种血清型的STEC,本文建立了一种富集增菌后进行多重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可有效检出奶牛粪便中的这7种STEC,并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江苏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的粪便样品检测。1.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传统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检测方法过程复杂,检测周期比较长,且容易造成漏检。本文采用Taqman探针法,建立一种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配合富集培养,可快速、准确地对样品进行检测。本研究将7种血清型的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分为三组:①针对O157血清型,检测其高特异性O抗原基因rfbE与stx1、stx2、eae四个基因;②针对O103、O111、O121血清型,检测其wzxO103、wzxO111、wzxO121三个基因;③针对O26、O45、O145血清型,检测其wzxO26、wbqE+FO45、wzxO145三个基因。针对这三组目标血清型菌株的靶标基因,同时进行三个多重荧光定量PCR反应,即可完成对7种血清型菌株的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三组多重荧光定量PCR除阳性对照组出现目的基因扩增外,其余对照组均无扩增曲线;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每个菌株的检测限浓度均达到101 CFU/m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各靶基因在模板浓度相同情况下,Ct值差值小于1。以上结果证明该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该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检测方法在实验室层面初步建立后,为进一步验证方法在生产上的可行性,从奶牛场采集100份奶牛粪便样品,于富集前、后分别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多重经典PCR(cPCR)检测方法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mq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O26、O45、O103、O111、O121、O145、O157 等 7 种血清型,富集前 cPCR 检测法阳性率为2%、2%、3%、0%、1%、5%、1%;富集前mqPCR检测法阳性率为4%、5%、7%、1%、4%、17%、5%;富集后 cPCR 检测法阳性率为 5%、3%、6%、1%、4%、11%、2%;富集后 mqPCR 检测法阳性率为 8%、11%、10%、3%、7%、25%、7%。数据表明,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前将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可有效提高样品检出率,较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多重经典PCR方法更加敏感准确。2.江苏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粪便样品临床检测从江苏省部分地区的4个奶牛场分别采集100份奶牛粪便样品,共400份。将样品振荡培养增菌,取增菌后培养物制取DNA模板,采用本研究构建的富集增菌后多重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O26、O45、O103、O111、O121、O145、O157等7种血清型,在A奶牛场样品中的阳性率为6%、11%、7%、0%、4%、14%、5%;在B奶牛场样品中的阳性率为9%、4%、11%、2%、8%、18%、6%;在C奶牛场样品中的阳性率为3%、5%、4%、0%、3%、27%、0%;在D奶牛场样品中的阳性率为2%、3%、2%、0%、1%、16%、0%。数据表明,4个奶牛场的优势血清型均为STEC O145,阳性率分别 14%、18%、27%、16%。综上所述,本文所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江苏省不同牛场之间STEC流行情况不同。

龙梦瑶[4](2018)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IMS-RT-PCR和镧系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 O157)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它可以通过肉制品传染给人,能够引起人感染性腹泻。病情严重者会恶化为出血性结肠炎等病症。该细菌引起的疾病死亡率较高,感染剂量非常低。有报道称,人类摄入10~100个以上的活菌就可能致病,故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已经变得迫在眉睫,也是预防肉制品引发疾病感染的关键。目前国内外报道关于EHEC O157:H7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PCR检测、ELISA、血清分型检测、免疫磁珠分离法等,但随着食品加工和运输的迅速发展,沿用标准隔夜培养方法分离、富集微生物病原菌,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处理时间长、杂菌的干扰、假阳性的存在。因而,将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方法的互相结合,已经成为防范肉制品感染疾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将自主研制的抗EHEC O157:H7 O-SP单克隆抗体用以制备特异性免疫磁珠,从而建立快速检测EHEC O157:H7的IMS-RT-PCR技术以及制备镧系荧光微球标记的试纸条,最终建立多种快速的检测EHEC O157:H7的方法。试验I 抗EHEC O157:H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利用热酚-水法提取EHEC O157:H7脂多糖(LPS),将水相脂多糖和酚相脂多糖分离,应用酸解法制备O-特异性多糖(O-spectific polysaccharides,O-SP),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O-SP浓度为40 μg/mL。将浓度为2×109 CFU/mL的EHEC O157:H7甲醛灭活后制备全菌免疫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以EHEC O157:H7灭活菌体与O-SP分别作为包被原,用间接ELISA方法依次筛选分泌EHEC O157:H7 O-SP抗体的阳性细胞克隆。然后用腹腔注射腹水法制备单抗,并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得腹水抗体效价>1:1×106,使用HiTrapTM Protein G纯化柱纯化单克隆抗体后,测得纯化抗体的浓度为1.79 mg/mL。本研究制备的EHEC O157 O-SP单克隆抗体仅与EHEC O157:H7细菌有结合反应,与其它细菌(大肠杆菌种属或者其它种属细菌)均无交叉反应,具备高特异性。可见,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性,为建立EHEC O157:H7快速检测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试验Ⅱ 采用IMS-RT-PCR方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EHEC O157:H7将免疫磁珠分离法(IMS)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EHEC O157:H7细菌的方法。将PM 3-50纳米磁珠经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后,与抗EHEC O157:H7 O-SP单克隆抗体结合,得到偶联量为150 μg/mg的免疫磁珠。免疫磁珠的最高捕获量为13748.33 CFU/0.2 mg,在肉制品中特异性捕获的最低检测限为2.2 CFU/mL。根据EHEC O157血清型的特异性基因rfbE(GenBank登录号:S83460)设计引物和荧光探针,将IMS与RT-PCR相结合进行检测EHEC 0157。当肉制品中EHEC 0157含量≥1 CFU/g(2.5 g样本),免疫磁珠也能捕获,并通过EC肉汤培养基增殖3 h后,RT-PCR即可成功检测,全程只需6~7 h。IMS-RT-PCR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在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时间的基础上,再次降低了 EHEC O157:H7的检测限,在防范肉制品源性致病性EHEC O157:H7传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试验Ⅲ 制备镧系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EHEC O157:H7用镧系荧光微球标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用于快速、便捷地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镧系荧光微球经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后与抗EHEC O157:H7 O-SP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镧系荧光微球标记单抗。镧系荧光微球标记单抗作为示踪抗体,试纸条NC膜(nitrocellulose membrane,NC membrane)的T线包被的抗EHEC O157:H7多抗为捕获抗体,形成双抗夹心法对EHEC O157:H7进行检测。在最优条件下,通过紫外激发出荧光时,本研究制备的试纸条肉眼可见的最低检测限为104 CFU/mL;结合荧光强度读取仪时,该试纸条最低检测限可提高为102 CFU/mL,该检测限相比于胶体金试纸条、ELISA检测方法降低了两个数量级。该试纸条与实验室保存的其它11株菌株均无交叉反应,与从猪肉或猪排泄物中分离的5株EHEC O157分离株均产生良好反应。镧系荧光微球作为标记物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过程简单、快速、敏感性强、特异性强。该试纸条可定量检测EHEC O157:H7的同时,还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这将在防范致病性EHEC O157传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李天婵[5](2018)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快速检测芯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展对食品和饮用水质量的快速检测技术是确保食品和饮用水质量的重要保证。细菌感染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污染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本论文研究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能引起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其感染剂量低,轻者腹泻、便血,重者可得急性肾衰竭,快速检测和鉴定EHEC O157:H7是预防和有效治疗的关键。目前对于EHEC O157:H7的检测通常采用最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其可信度高,但步骤繁琐耗时过长。为了快速检测并鉴定样品中是否含有EHEC O157:H7,本论文利用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构建了基于平面基底和三维微纳结构基底的生物传感器,进而结合鱼骨结构PDMS芯片的涡旋搅拌效果,开发了能特异性捕获EHEC O157:H7的高级微流控芯片,并构建了集EHEC O157:H7捕获、培养、释放、裂解、扩增于一体的芯片实验室。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基于平面基底的碳纳米管多层膜的生物传感器,对EHEC O157:H7的捕获效率和检测下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捕获效率约为60%,检测下限为1 CFU/m L。此外,此生物传感器还具有专一性、生物相容性、重复使用性、稳定性以及实际应用性。为了增强基底与EHEC O157:H7的接触面积和进一步提高其捕获效率,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制备了具有三维微纳结构的基底,研究表明三维微纳结构的存在有利于提高EHEC O157:H7的捕获效率。通过图形尺寸、高度、间隔的优化,筛选出最优的三维微纳结构为边长为6μm,高度为2μm,间隔为2μm,进一步修饰碳纳米管薄膜后可将最优三维微纳结构基底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对EHEC O157:H7的捕获效率提高到80%,检测下限为1 CFU/m L。此外,此生物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专一性、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实际应用性。为促进EHEC O157:H7与传感器的接触进而提高其捕获效率,本论文构建了基于ITO基底和最优三维微纳结构基底的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上层采用具有鱼骨结构的PDMS芯片,实验证明鱼骨结构对流体具有涡旋搅拌的效果,增强了EHEC O157:H7的捕获效率,其中鱼骨结构PDMS芯片与最优三维微纳结构基底组合的微流控芯片具有高达95%的细菌捕获效率,检测下限为1CFU/m L。此微流控芯片不仅具有优越的细菌捕获性能,还具有较好的专一性和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为了满足对EHEC O157:H7定性定量的要求,同时又能减少昂贵仪器的使用,本论文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制备了八平行通道微流控芯片,利用光纤浊度传感器,实现了对EHEC O157:H7的定性定量检测。进而将ITO基底构建的阻抗型传感芯片与八平行通道环介导等温扩增微流控芯片组合,实现了EHEC O157:H7的捕获、培养、释放、裂解、扩增DNA一体化检测,检测时间少于3.5小时,检测下限为1 CFU/m L。在此基础上,将具有三维微纳结构的阻抗型芯片与微流控芯片整合为一体化多功能芯片,实现了EHEC O157:H7的一体化检测。综上所述,本论文将EHEC O157:H7的捕获效率提高到了95%,检测下限减小到1 CFU/m L,并且实现了EHEC O157:H7的定性定量一体化快速灵敏检测。

山珊[6](2018)在《基于青霉素水解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方法的建立及氯化抗菌膜对大肠杆菌防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污染被认为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食品在生产、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容易感染此菌,该菌属是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卫生监测指示菌。有些致病菌株(如大肠杆菌O157:H7)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死亡。研究如何有效控制大肠杆菌对食品的污染以及建立快速灵敏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β-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的反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免疫层析技术,通过高灵敏地检测青霉素的浓度,从而间接地测定大肠杆菌O157:H7的浓度,实现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缩短检测时间的目的。为了有效地控制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污染,本文将壳聚糖和聚乙烯醇混合后制备成膜,以混合膜作为基材,通过将传统的有机抗菌材料固定化于膜上,大大地提高了混合膜的抗菌效率,制备的氯化抗菌膜可以快速地杀灭大肠杆菌,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有效控制。第1章,综述了大肠杆菌的概况、检测方法以及对大肠杆菌的防控手段。在第2章中,本研究通过青霉素的水解反应,将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ds-ELISA)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技术(ic-ELISA)结合,建立了级联信号放大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在ds-ELISA系统中,酶标板上包被了抗大肠杆菌O157:H7的多克隆抗体,大肠杆菌O157:H7通过免疫学反应被固定在酶标板上,结合抗大肠杆菌O157:H7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复合物,加入链霉亲和素,最后加入生物素化的β-内酰胺酶,如果样品中存在一定量的大肠杆菌O157:H7,酶标板上会存在对应量的β-内酰胺酶。向ds-ELISA体系中加入青霉素溶液,β-内酰胺酶则大量水解青霉素,将水解后的溶液转移到ic-ELISA体系中,通过高灵敏地监测青霉素含量的变化,从而间接地测定大肠杆菌O157:H7的浓度。本研究优化了链霉亲和素的添加浓度、生物素化β-内酰胺酶的添加量和β-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时的p H值,并且对青霉素水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灵敏度为20 CFU/m L,经过级联信号放大的ELIS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传统ELISA方法高出1000倍。此外,使用本方法检测牛奶中的大肠杆菌O157:H7(2 CFU/g),增菌6 h即可检测到阳性信号。综上所述,基于青霉素水解级联信号放大的ELISA实现了提高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灵敏度和缩短该菌检测时间的目的。在第3章中,研究利用青霉素的水解反应,将免疫磁富集技术与免疫层析方法相结合,达到灵敏快速地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目的。首先,使用免疫磁珠富集样本中大肠杆菌O157:H7,磁珠-抗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大肠杆菌O157:H7复合物(复合物A)进一步结合抗大肠杆菌O157:H7的单克隆抗体-胶体金纳米粒子-β-内酰胺酶复合物(复合物B),然后加入青霉素溶液,经过β-内酰胺酶的高效水解作用后进行磁分离得到上清溶液,在整个检测系统中,增加大肠杆菌O157:H7的数量可以导致β-内酰胺酶浓度增加,同时导致青霉素含量降低。最后采用商品化的青霉素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上清液中的青霉素含量变化,从而快速检测样本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浓度。本研究优化了复合物B上抗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抗体的标记量和复合物B的添加量,得到的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灵敏度为2×102 CFU/m L,比传统的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提高了570倍。在第4章中,本研究将壳聚糖(CH)与聚乙烯醇(PVA)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成膜,经漂白剂处理后,混合膜中壳聚糖的氨基基团转化为卤胺基团,极大地增强了混合膜的抗菌效率,得到了具有高效抗菌率和机械性能良好的抗菌膜。用扫描电镜(SEM)对与抗菌膜接触后的大肠杆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抗菌膜与大肠杆菌接触后,对大肠杆菌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杀灭作用。研究了壳聚糖/聚乙烯醇的质量比对氯化抗菌膜抗菌效率、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水蒸气透过系数的影响。当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4:6时,氯化抗菌膜的断裂伸长率为24.646%,与纯壳聚糖膜的断裂伸长率相比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30 min内可以杀灭108 CFU的大肠杆菌。热重分析结果显示氯化抗菌膜(Cl OCH4PVA6)有较好的热稳定性;Cl OCH4PVA6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为4.173×10-11 g·m-2·s-1·Pa-1,表示氯化抗菌膜阻湿性能良好。氯化的抗菌膜可以有效地消除大肠杆菌,本研究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第5章中,选取甘油、木糖醇、山梨醇、吐温80、司盘80和PEG-6000作为增塑剂,分别加入混合膜中,研究不同增塑剂对氯化抗菌膜抗菌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塑剂的添加不会对氯化抗菌膜的抗菌性能产生影响;加入甘油后,氯化抗菌膜(Cl OCH4PVA6G0.5)的断裂伸长率为36.442%,与Cl OCH4PVA6膜的断裂伸长率相比得到了提高。研究评价了不同甘油添加量对氯化抗菌膜抗菌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不同甘油添加量不会对氯化抗菌膜的抗菌性能造成影响,当甘油添加量为0.5 m L(Cl OCH4PVA6G0.5)时,混合膜的断裂伸长率为最大,Cl OCH4PVA6G0.5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3×10-11 g·m-2·s-1·Pa-1,添加0.5 m L的甘油降低了氯化抗菌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研究结果显示Cl OCH4PVA6G0.5阻湿性能较好,适用于作为食品包装的材料。大肠杆菌的污染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本研究中,建立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致病性大肠杆菌,制备的氯化抗菌膜可以有效地消除大肠杆菌。本课题对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孙畅,牛银杰,尹海畅,徐丽晶,陈洪岩,弥春霞,赵丽丽[7](2017)在《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给全球的养禽行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APEC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在中国是最主要的家禽细菌病。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PEC是人源尿路感染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和致脑膜炎大肠杆菌(neonatal meningitis Escherichia coli,NMEC)的毒力基因储藏库,甚至可能会直接导致两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APEC不仅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APEC的分离鉴定、流行病学特征、药物敏感性等内容的研究对APEC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防控大肠杆菌病,文章主要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毒力因子、致病机理和诊断方法几个方面对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杨真[8](2016)在《基于软磁材料巨磁阻抗效应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巨磁阻抗(Giant Magnetoimpedance,GMI)效应自从1992年被日本名古屋大学毛利家雄教授发现以来,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很快吸引了全球各国学者的关注。基于GMI效应的磁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响应速度快等独特的优势很快在磁传感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而随着以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把GMI传感器推向了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使得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更加宽广。基于GMI效应的生物传感器是以磁性纳米粒子或以磁性纳米粒子构成的磁珠为标签,利用高灵敏度的GMI磁传感器来实现对生物分子信息的检测。基于GMI效应的生物传感器还处在初步阶段,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GMI磁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高性能GMI传感器的制备以及检测方面,如检测的稳定性、可靠性等。还有一些基本问题如线性度、检测极限等。目前,在对GMI效应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实验结果往往与理论结果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在GMI材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优化制备条件,如退火处理,几何尺寸等,寻求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制备高性能的GMI传感器,使其在检测更低浓度的生物分子方面成为可能。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能够导致腹膜炎、出血性肠炎、胆囊炎、阑尾炎和尿道炎等疾病,严重者甚至死亡。该菌的流行爆发大多与食用该菌污染的食物有关,因此建立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细胞合成,在人的血清、脑脊髓液(CSF)、胸腹水等多种体液中均可被检测。微生物入侵、炎症和组织损伤可使CRP水平迅速升高,48小时即可达峰值,甚至可高3000倍,因此CRP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肌红蛋白(Mb)是一种含铁卟啉的红色蛋白,其功能是运输和贮存氧,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为17800,是一种有新看法的老标志物。目前普遍用作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重点开展了曲折型薄带的GMI效应理论研究、GMI传感器的MEMS制备技术以及性能研究、生物分子自组装膜工艺研究以及基于GMI效应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研究,包括细菌和心脏标志物C反应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检测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电感和电阻各自贡献于阻抗的角度建立了曲折型薄带的GMI理论模型。研究了尺寸(长度,以及宽度)对单条以及曲折多匝薄带GMI效应的影响,以及匝数、曲折状间距和曲折结构对GM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尺寸、曲折匝数、曲折状间距以及曲折结构对薄带GMI效应的峰值和磁场灵敏度均产生了显着的影响。2.以商品化Co基非晶薄带作为GMI传感器材料,采用不同的磁场退火方式,对非晶薄带进行磁场预退火处理。运用微细加工工艺制备了不同尺寸以及不同结构(单条结构和曲折状结构)的薄带GMI传感器。其次结合微电镀工艺,制备了三层10匝的NiFe/Cu/NiFe薄膜GMI传感器。对GMI效应研究发现,不同的磁场退火温度和不同的磁场退火方式都对GMI效应产生了显着的影响。长度和宽度对单条结构和曲折结构的GMI效应影响表现相同。随着长度增加,GMI效应增加;随着宽度增加,GMI效应下降。此外,间距对曲折结构GMI效应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匝数的增加,GMI效应增加,但是匝数太多,尺寸过大,对于生物传感测试不太理想。因此采用380℃横向磁场退火薄带,设计较小的宽度和适当的长度以及适当的间距的多匝曲折状薄带GMI传感器更适用于生物传感检测。同时发现制备的曲折6匝薄膜传感器的性能存在差异化,原因是电镀的NiFe薄膜的性能差异化,因此在生物检测应用方面,需要优化选取高性能的薄膜GMI传感器。3.研究了巯基丙酸单分子自组装膜工艺,采用了SEM、AFM、XPS等深入研究自组装膜的质量与自组装膜的工艺条件如溶液浓度、组装时间等之间的关系,优化出最佳的自组装膜工艺条件。同时也对EDC和NHS最佳活化时间进行探究。此外研究了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的固定与温度、时间的关系,探索合理的固定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组装浓度为20 mmol/l,组装时间为2小时,活化时间为2小时,单克隆抗体固定的最佳方式为4℃过夜24小时。4.采用MEMS技术制作了可控的Au薄膜单元以及含Au薄膜单元的开放式微流控部件。开放式微流控部件仅在Au薄膜表面制作了储液室,用于进行免疫反应,结构简单,便于清洗和去除非免疫成份和磁珠。也便于在电镜下观察免疫磁珠是否固定在Au膜单元上及其分布。GMI传感器对大肠杆菌的检测,采用了电镀NiFe/Cu/NiFe三层10匝薄膜GMI传感器。GMI传感器结合磁标记的双抗夹心免疫检测方法对大肠杆菌实现了高灵敏检测、特异性检测,以及定量检测。采用分离式检测的方法,运用1μm磁珠进行捕获和标记大肠杆菌O157:H7,将含不同浓度(100,300,500 cfu/ml)细菌样品的Au单元置于传感器的上方,研究发现检测100 cfu/ml O157:H7时,GMI变化可达到27.4%,实现了高灵敏检测。其次采用2.8μm磁珠进行捕获和标记细菌,将含不同浓度(50-1000 cfu/ml)的细菌样品的开放式微流控部件分别置于传感器的边上,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定量检测,线性检测范围为50-500 cfu/ml,检测极限为50 cfu/ml。此外,采用志贺氏杆菌(Shigella)作为非特异性目标分子,进行了非特异性检测,结果发现观测不到明显的阳性信号。GMI生物传感器在细菌检测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实现了高灵敏、快速检测,为将来不同种类细菌检测开辟了新的途径。5.首先采用MEMS技术制备了集成Au膜的薄带GMI传感器,对不同尺寸(1μm和2.8μm)和不同浓度(1-100μg/ml)磁珠进行原位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薄带GMI传感器对1μm磁珠的检测极限为5μg/ml,而可以检测到1μg/ml的2.8μm磁珠。这为后面薄带GMI生物传感器检测C反应蛋白提供了基础。结合双抗夹心免疫分析,采用原位测量的方法,薄带GMI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心脏标识物C反应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定量检测,线性检测范围均为1-10 ng/ml,检测下限分别为1 ng/ml和0.5 ng/ml。其次,利用MEMS技术制备了封闭式的微流控部件,采用分离式检测方法,NiFe/Cu/NiFe三层薄膜GMI传感器对C反应蛋白和肌红蛋白实现了超灵敏联合检测,检测下限分别为1 pg/ml和0.1 pg/m,检测上限分别为100 ng/ml和80 ng/ml。对两种标志物的定量检测分别在低浓度和高浓度范围内实现,C反应蛋白的线性检测区间为1 pg/ml-10 ng/ml和10-100 ng/ml,肌红蛋白的线性检测区间为0.1 pg/ml-1 ng/ml和1-80 ng/ml。GMI生物传感器可在30分钟内完成标识物的联合检测,具有时间短、灵敏度高的优点。极有可能将来应用于临床检测,目前已有将GMI生物传感器应用于临床的相关报道。

张望[9](2014)在《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研制及其在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在病原菌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中引入微阀微通道大规模集成技术,研制一种集成多通道和多组气阀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利用集成化微流控芯片操作的并行性优势实现高通量、自动化、低成本、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研究方法1、研制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自动化反应系统:采用autoCAD2007软件设计集成化微流控芯片CAD图片;采用模塑法和多层软光刻技术制作集成化PDMS微流控芯片;组装单片机、电磁阀等电子器件,研制本芯片专用的微阀控制器;将制备好的微流控芯片以及气阀控制器与注射器、注射泵、荧光倒置显微镜和CCD等设备连接起来,搭建自动化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反应系统。2、研究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最佳表面修饰及抗体固定方法:以玻片为载体,对物理吸附、直接共价结合及共价结合与亲和结合联用三种抗体固定方法进行系统性对比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各反应的最佳反应参数;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比较物理吸附及直接共价结合方法固定蛋白质的效率,从中筛选出固定蛋白分子效率最高的表面修饰方法;以筛选出的最佳表面修饰方法为基础,将蛋白G和链霉亲和素分别固定在芯片内,比较此两种亲和定向固定方法保持抗体活性的能力,从中筛选出保持抗原结合能力最高的抗体固定方法,最终确定最佳的抗体固定方法。3、建立基于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体系并初步应用:以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自动化反应系统为平台,以最佳抗体固定方法固定抗体,在芯片通道交叉处构建出10个检测单元。在此基础上,以免疫荧光技术为检测手段,建立基于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快速检测方法并将此方法初步应用于矿泉水、牛奶及粪便模拟污染样品的检测。研究结果1、成功研制了集成有40个气动微阀及11条微通道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以及配套的微阀控制器。并以此芯片为反应单元;以气动微阀控制器为控制中心;以十通道注射泵为动力源;以常规荧光倒置显微镜和CCD为检测器,成功搭建了一套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自动化反应系统。该系统通过微阀控制器即可简单、快速、便捷地同时控制微流控芯片内11条通道的开关。2、在反应条件为:5%硫醇在60℃下反应1h,2mg/mL马来酰胺室温下反应30min时,玻片上的固定蛋白荧光信号最强;在反应条件为:1mg/mL链霉亲和素(SA)在室温下反应1h,10ug/mL生物素修饰的捕获抗体室温下固定30min时,玻片上的固定抗体荧光信号最强,细菌捕获率最高。3、在反应条件为:进样速度及时间分别为1μL/min和30min,检测抗体浓度及反应时间分别为50ug/mL和30min时,基于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系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通量为10样本/次,总检测时间和试剂耗量为1h和5μL,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最低检测限为1.6×103CFU/mL,与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及伤寒沙门菌ATCC14028无交叉反应,批内精密度为5.2%。将本法初步应用于矿泉水、牛奶及粪便悬液模拟污染样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测定,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2%、78%和62%,检测特异度均为100%,与培养金标法的总体符合率均>80%,Kappa值显示本方法与金标法一致性较好。结论1、通过多层软光刻工艺可制作高度集成的微流控芯片;通过组装单片机和电磁阀可制作专用的芯片控制器;基于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自动化反应系统可实现并行高通量运行及流体操作的自动化,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灵活的操作性。2、巯基-马来酰亚胺基团硅烷化法固定蛋白质的效率比物理吸附法、氨基硅烷化法及环氧基硅烷化法更高;链霉亲和素亲和固定方法保持抗体活性的能力比蛋白G亲和固定法更高;因此,巯基-马来酰亚胺基团硅烷化-链霉亲和素法更适用于微流控芯片内抗体的固定。3、成功建立了基于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方法,与常规的细菌检测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检测通量高、成本低、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研究发展和实际应用价值。

高菊逸[10](2014)在《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研制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针对微流控芯片光刻制作工艺中存在的过程繁琐,实验条件要求高、设备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激光雕刻机在双面粘性薄膜上雕刻流体通道,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盖片、双面粘性薄膜(DSA)为流体通道层、玻璃为基片,以研制一种低成本、易制作、便携式的PDMS-DSA微流控芯片,并应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富集及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研究方法1、研制简易型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Pro/Engineer5.0, ProE5.0)设计简易型微流控芯片CAD图形,采用激光雕刻技术在双面粘性薄膜上按照设计图形切出流体通道,再将激光雕刻后的双面粘性薄膜与PDMS及玻片封接制成PDMS-DSA微流控芯片,将制备好的微流控芯片与注射泵、注射器、荧光倒置显微镜和CCD等设备连接,建立自动化的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反应系统。2、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表面修饰和抗体固定方法的优化:以巯基-马来酰亚胺基团硅烷化偶联法为芯片的表面修饰方法,以链霉亲和素-生物素亲合法为芯片的抗体固定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反应时间、进样流速等实验参数,优化出简易型微流控芯片中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3、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在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富集中的应用:以简易型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为平台,以乳腺肿瘤细胞(ATCC MCF-7和MDAMB231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在最佳抗体固定条件下,通过比较不同进样流速、抗体浓度及反应时间,建立基于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富集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模拟肿瘤患者外周血样本的检测。4、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在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以简易型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为平台,以最佳抗体固定参数固定抗体,在此基础上,以免疫荧光技术为检测手段,优化最佳进样流速、检测时间,建立基于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牛奶及饮用水模拟污染样本中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研究结果1、使用激光雕刻机可在1分钟内同时雕刻8-10个双面粘性薄膜,并在1分钟完成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整个制作过程中无需使用超净间、光刻机和有机溶剂。以此芯片与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器和CCD连接,成功搭建了低成本、自动化的简易型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2、在进样流速为2μl/min时,未经表面修饰直接通入生物素标记的EpCAM抗体的芯片对MCF-7肿瘤细胞的捕获率为3%,而经过表面修饰再通入生物素标记的EpCAM抗体的芯片对MCF-7肿瘤细胞的捕获效果明显更高,为(92±3)%。3、在EpCAM抗体浓度为10mg/ml,反应时间为1h,进样流速分别为2μl/min、4μl/min、6μl/min和8μl/min时,基于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系统对MCF-7肿瘤细胞的捕获率分别为(92±3)%、(60±2)%、(24±2)%和(10±2)%,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捕获率分别为(75±3)%、(52±2)%、(20±3)%和(7±2)%。可见,两种肿瘤细胞在进样流速为2μl/min时捕获率最高。将此方法应用于模拟肿瘤患者外周血样本的检测,在进样流速为2μl/min、4μl/min、6μl/min和8μl/min时,基于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捕获率分别为(88±3)%、(50±2)%、(17±3)%和(5±2)%。4、在抗大肠杆菌O157:H7FITC标记抗体浓度为50mg/ml,反应时间为30min,双面粘性薄膜厚度为25μm,进样流速为2μl/min,总检测量为60μl,总检测时间为30min时,基于简易型微流芯片系统对大肠埃希菌O157:H7捕获率为(95±2)%,与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伤寒沙门菌无交叉反应。将此方法应用于牛奶和饮用水模拟样本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6%和93%,特异度均为100%。结论1、基于激光雕刻技术的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制作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对实验仪器要求低,成本低,低碳环保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光刻工艺复杂繁琐的不足。基于简易型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流体操作。2、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经过巯基-马来酰亚胺基团硅烷化偶联法进行表面修饰的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对细胞的捕获率比未经表面修饰的简易型微流控芯片捕获率高。3、以简易型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捕获循环肿瘤细胞,进样流速为2μl/min时的细胞捕获率明显比8μl/min时高,且随着流体速度的不断加快,细胞的捕获率随之下降。与其他细胞捕获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捕获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对临床早期、快速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价值。4、成功构建了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系统,与常规细菌检测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大肠杆菌O157菌体抗原基因检测芯片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肠杆菌O157菌体抗原基因检测芯片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三维功能核酸纸芯片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大肠杆菌简介及对环境的危害
        1.1.1 大肠杆菌简介
        1.1.2 大肠杆菌对环境的危害性
        1.1.3 大肠杆菌的环境卫生标准
    1.2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1.2.1 常规检测方法
        1.2.2 免疫分析法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2.4 生物传感器法
    1.3 纸芯片在生物传感器中的研究
        1.3.1 纸芯片技术概述
        1.3.2 纸芯片器件的制作方法
        1.3.3 纸芯片检测方法原理
    1.4 脱氧核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研究
        1.4.1 脱氧核酶概述
        1.4.2 脱氧核酶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设计路线
2 探究脱氧核酶在纸界面上的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寡核苷酸和其他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大肠杆菌的培养
        2.2.4 纸基的选择与制备
        2.2.5 脱氧核酶在纸基上的反应动力学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原理
        2.3.2 纸基型号的确定
        2.3.4 裂解液反应条件的优化
        2.3.5 纸上提取细菌蛋白的灵敏性
        2.3.6 脱氧核酶的反应动力学
    2.4 本章小结
3 纸芯片器件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3.1 引言
        3.1.1 滚环扩增技术简介
        3.1.2 G-四聚体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寡核苷酸和其他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2.3 3D EC1 的制备
        3.2.4 纸芯片器件的制备
        3.2.5 纸芯片器件的可行性
        3.2.6 纸芯片器件的灵敏度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原理
        3.3.2 操作过程
        3.3.3 3D EC1 的合成
        3.3.4 可行性分析
        3.3.5 灵敏度分析
        3.3.6 特异性分析
        3.3.7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脂环酸芽孢杆菌简介
        1.1.1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发现历史
        1.1.2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特性
        1.1.3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分布
        1.1.4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危害
    1.2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检测方法
        1.2.1 脂环酸芽孢杆菌及其芽孢的检测
        1.2.2 脂环酸芽孢杆菌代谢物的检测
    1.3 抗体研究进展
        1.3.1 多克隆抗体
        1.3.2 单克隆抗体
        1.3.3 基因工程抗体
    1.4 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4.1 放射免疫分析
        1.4.2 荧光免疫分析
        1.4.3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1.4.4 胶体金免疫技术
        1.4.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1.4.6 免疫传感器
    1.5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1.5.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脂环酸芽孢杆菌细胞壁特异蛋白鉴定
    2.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2.1.1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2.1.2 试验材料
        2.1.3 仪器设备
        2.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细菌培养
        2.2.2 A.acidoterrestris细胞壁蛋白的提取
        2.2.3 A.acidoterrestris细胞壁蛋白的纯化
        2.2.4 双向电泳
        2.2.5 Western blot
        2.2.6 胶内酶解
        2.2.7 MALDI-TOF MS鉴定
        2.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A.acidoterrestris细胞壁蛋白双向电泳图谱
        2.3.2 A.acidoterrestris细胞壁蛋白免疫原性分析
        2.3.3 免疫原性蛋白的质谱鉴定
        2.3.4 蛋白功能分析
        2.3.5 蛋白相互作用预测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脂环酸芽孢杆菌免疫原性蛋白的原核表达
    3.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3.1.1 菌株与质粒
        3.1.2 试验材料
        3.1.3 仪器设备
        3.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3.2 试验方法
        3.2.1 A.acidoterrestris免疫原性蛋白相关基因的克隆
        3.2.2 A.acidoterrestris免疫原性蛋白的原核表达
        3.2.3 重组蛋白的纯化
        3.2.4 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的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的基因的扩增
        3.3.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3.3.3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
        3.3.4 融合蛋白的纯化
        3.3.5 融合蛋白免疫原性的验证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4.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4.1.1 供试菌株、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4.1.2 试验材料
        4.1.3 仪器设备
        4.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4.2 试验方法
        4.2.1 小鼠免疫
        4.2.2 间接ELISA测定血清效价
        4.2.3 细胞融合
        4.2.4 选择性培养
        4.2.5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亚克隆
        4.2.6 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与冻存和复苏
        4.2.7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4.2.8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4.2.9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动物免疫
        4.3.2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4.3.3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4.3.4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4.3.5 SDS-PAGE鉴定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
        4.3.6 Western blot验证抗体特异性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脂环酸芽孢杆菌间接夹心ELISA的建立与评价
    5.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5.1.1 供试菌株
        5.1.2 试验材料
        5.1.3 仪器设备
        5.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5.2 试验方法
        5.2.1 间接夹心ELISA实验流程
        5.2.2 间接夹心ELISA最适参数的优化
        5.2.3 间接夹心ELISA性能的评价
        5.2.4 人为污染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间接夹心ELISA最适条件优化
        5.3.2 间接夹心ELISA性能的评价
        5.3.3 人为污染苹果汁的检测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比色和荧光双模式的脂环酸芽孢杆菌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6.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6.1.1 供试菌株
        6.1.2 试验材料
        6.1.3 仪器设备
        6.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6.2 试验方法
        6.2.1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的可行性
        6.2.2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实验流程
        6.2.3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最适参数的优化
        6.2.4 方法性能的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的建立
        6.3.2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最适参数的优化
        6.3.3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性能评价
        6.3.4 人为污染苹果汁中A.acidoterrestris的检测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引言
    1. STEC的流行特性
        1.1 STEC病原学
        1.2 STEC流行病学
    2. STEC毒力基因
        2.1 LEE毒力岛和eae基因
        2.2 志贺氏毒素(Stx)
        2.3 hly
    3. STEC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1 传统检测法
        3.2 免疫磁珠富集法
        3.3 免疫学检测法
        3.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
        1.1 菌株
        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探针和引物
    2. 方法
        2.1 模板制备
        2.2 PCR扩增体系
        2.3 7种STEC菌株血清型验证
        2.4 灵敏度检测
        2.5 特异性检测
        2.6 重复性检测
        2.7 方法验证
    3. 结果
        3.1 菌株血清型验证结果
        3.2 多重cPCR结果
        3.3 单重qPCR结果
        3.4 多重mqPCR结果
        3.5 多重mqPCR特异性分析结果
        3.6 多重mqPCR灵敏性分析结果
        3.7 多重mqPCR重复性分析结果
        3.8 方法验证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江苏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粪便样品中7种血清型STEC菌株的检测
    1. 材料
        1.1 样品采集
        1.2 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DNA模板制备
        2.2 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后续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IMS-RT-PCR和镧系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略语
绪论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的研究进展
        1 大肠杆菌简介
        1.1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2 大肠杆菌的抗原分类
        1.3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1.4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简介
        1.5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传播途径与临床表现
        1.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分离检测的方法
        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部分
    第二章 抗EHEC O157:H7 O-S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菌株
        1.3 试验试剂
        1.4 试验仪器
        1.5 EHEC O157:H7菌体抗原的制备
        1.6 包被原EHEC O157:H7 O-特异性多糖(O-SP)的制备
        1.7 动物免疫程序及抗体效价测定
        1.8 抗EHEC O157:H7单克隆的制备
        2 结果与分析
        2.1 EHEC O157:H7 O-SP的提取
        2.2 免疫鼠多克隆抗体的效价测定
        2.3 细胞融合后效果评估
        2.4 分泌特异性抗体的阳性克隆筛选
        2.5 阳性细胞株的亚克隆与冻存
        2.6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采用IMS-RT-PCR方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EHEC 0157:H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试剂
        1.2 试验菌株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纳米磁珠标记单克隆抗体时的条件优化
        2.2 免疫磁珠性能的测定
        2.3 IMS-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制备镧系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EHEC O157:H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相关溶液配制
        1.4 试验原理
        1.5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试纸条各个参数的优化
        2.2 试纸条的性能测定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快速检测芯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概述
        1.2.1 EHECO157:H7的特性
        1.2.2 EHECO157:H7的流行病学
        1.2.3 EHECO157:H7的主要毒力因子和致病机理
    1.3 EHECO157:H7的检测方法
        1.3.1 常规检测方法
        1.3.2 免疫学检测方法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3.4 生物传感器
        1.3.5 微流控芯片技术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制备
        2.2.2 基于平面基底上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2.2.3 基于三维微纳结构基底上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2.2.4 基于平面基底或者三维微纳结构基底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2.2.5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2.3 表征及测试方法
        2.3.1 电化学表征
        2.3.2 电子显微镜表征
        2.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2.3.4 生物传感器及微流控芯片性能测试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3章 基于碳纳米管多层膜的EHECO157:H7电化学阻抗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基于碳纳米管多层膜的EHECO157:H7电化学阻抗传感器的制备
        3.2.1 EHECO157:H7电化学阻抗传感器的设计与检测原理
        3.2.2 碳纳米管多层膜的制备与表征
        3.2.3 碳纳米管多层膜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3.3 碳纳米管多层膜生物传感器的优化与传感性能
        3.3.1 碳纳米管多层膜生物传感器的优化
        3.3.2 碳纳米管多层膜生物传感器的细菌捕获能力
        3.3.3 碳纳米管多层膜生物传感器的专一性验证
        3.3.4 碳纳米管多层膜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
        3.3.5 碳纳米管多层膜生物传感器的重复使用性
        3.3.6 碳纳米管多层膜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
    3.4 碳纳米管多层膜生物传感器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微纳结构对EHECO157:H7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三维微纳结构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4.3 基于三维微纳结构的EHECO157:H7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
        4.3.1 基于三维微纳结构的EHECO157:H7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4.3.2 基于三维微纳结构的EHECO157:H7生物传感器的性能优化
        4.3.3 基于三维微纳结构的生物传感器对EHECO157:H7的捕获性能
    4.4 碳纳米管修饰的三维微纳结构对EHECO157:H7捕获效率的影响
        4.4.1 碳纳米管修饰的三维结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4.4.2 碳纳米管修饰的三维结构生物传感器的性能优化
        4.4.3 碳纳米管修饰的三维结构生物传感器细菌捕获性能与影响因素
    4.5 碳纳米管修饰前后三维微纳结构捕获细菌效率的比较
    4.6 碳纳米管多层膜修饰的三维微纳结构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4.6.1 碳纳米管多层膜三维微纳结构生物传感器的细菌捕获性能
        4.6.2 碳纳米管多层膜三维微纳结构生物传感器的专一性验证
        4.6.3 碳纳米管多层膜三维微纳结构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
        4.6.4 碳纳米管多层膜三维微纳结构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
        4.6.5 碳纳米管多层膜三维微纳结构生物传感器的实际应用能力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具有鱼骨结构的EHECO157:H7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与应用
    5.1 引言
    5.2 鱼骨形结构的仿真设计
        5.2.1 流速和鱼骨形结构高度对大肠杆菌捕获的影响
        5.2.2 鱼骨形结构形状和尺寸对大肠杆菌捕获的影响
        5.2.3 微流控芯片通道高度对大肠杆菌捕获的影响
        5.2.4 微流控芯片通道内流场和浓度场的仿真
    5.3 平面结构微流控芯片与传感器结合的性能
        5.3.1 微流控芯片的优化
        5.3.2 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捕获性能
    5.4 鱼骨结构微流控芯片与传感器结合的性能
        5.4.1 具有鱼骨形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的优化
        5.4.2 鱼骨形结构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捕获性能
    5.5 平面和鱼骨结构对微流控芯片细菌捕获性能的比较
    5.6 鱼骨结构的最优三维微纳结构基底微流控芯片的传感器性能
        5.6.1 微流控芯片的专一性验证
        5.6.2 微流控芯片的实际应用能力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LAMP技术的EHECO157:H7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LAMP技术的EHECO157:H7微流控芯片的可行性分析
        6.2.1 EHECO157:H7LAMP反应体系引物的设计
        6.2.2 EHECO157:H7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6.2.3 微流控芯片的专一性和灵敏度分析
        6.2.4 微流控芯片的定量分析
    6.3 电化学阻抗芯片与LAMP芯片的对接
        6.3.1 芯片联合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6.3.2 芯片联合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分析
        6.3.3 芯片联合检测技术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6.4 电化学阻抗芯片与LAMP芯片的集成一体化研究
        6.4.1 一体化多功能芯片的制备
        6.4.2 一体化多功能芯片的性能研究
        6.4.3 一体化多功能芯片与其他检测方法的比较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青霉素水解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方法的建立及氯化抗菌膜对大肠杆菌防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大肠杆菌的概述
        1.1.1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1.2 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及其致病性
        1.1.3 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及其卫生学
    1.2 大肠杆菌的检测现状
        1.2.1 依赖于微生物生长的检测方法
        1.2.2 不依赖于微生物生长的检测方法
    1.3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防控手段概述
        1.3.1 控制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方法
        1.3.2 抗菌剂的分类
        1.3.3 抗菌材料在抗菌包装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于青霉素水解的级联ELISA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方法的建立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菌株
        2.2.2 主要试剂及材料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2.4 相关试剂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菌来源及培养条件
        2.3.2 合成生物素化的抗体、β-内酰胺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2.3.3 传统双抗夹心ELISA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2.3.4 级联信号放大ELISA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的操作
        2.3.5 级联信号放大ELISA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方法优化
        2.3.6 级联信号放大ELISA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方法灵敏度的评价
        2.3.7 级联信号放大ELISA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方法特异性的评价
        2.3.8 级联信号放大ELISA法检测牛奶中的大肠杆菌O157:H7
    2.4 实验结果
        2.4.1 级联信号放大ELISA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实验条件的研究
        2.4.2 级联信号放大ELISA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方法灵敏度的评价
        2.4.3 级联信号放大ELISA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方法特异性的评价
        2.4.4 级联信号放大ELISA方法检测牛奶中大肠杆菌O157:H7
    2.5 小结与展望
    2.6 参考文献
第3章基于青霉素水解的免疫层析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菌株
        3.2.2 主要试剂及材料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2.4 相关试剂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菌来源及培养条件
        3.3.2 免疫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20]
        3.3.3 胶体金探针的制备
        3.3.4基于青霉素水解结合免疫层析方法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3.3.5 基于青霉素水解结合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法灵敏度的评价
        3.3.6 基于青霉素水解结合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法特异性的评价
    3.4 实验结果
        3.4.1 免疫磁珠捕获效率的评价
        3.4.2 胶体金探针单抗标记量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3.4.3 胶体金探针最佳添加量的优化
        3.4.4 基于青霉素水解结合免疫层析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灵敏度
        3.4.5 基于青霉素水解结合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法的特异性
    3.5 小结与展望
    3.6 参考文献
第4章 氯化抗菌膜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对大肠杆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株
        4.2.2 实验材料试剂
        4.2.3 实验仪器设备
        4.2.4 相关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氯化抗菌膜的制备
        4.3.2 抗菌实验
        4.3.3 抗菌膜中Cl含量的测定
        4.3.4 膜厚度、面积、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测试
        4.3.5 抗菌膜机械性能的测试
        4.3.6 紫外分析
        4.3.7 红外光谱分析
        4.3.8 水蒸气透过系数的测定
        4.3.9 热重分析
        4.3.10 扫描电镜
        4.3.11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抗菌效率的分析
        4.4.2 膜的厚度、面积、含水率和吸水率
        4.4.3 氯化抗菌膜的机械性能
        4.4.4 氯化抗菌膜的紫外表征
        4.4.5 红外分析
        4.4.6 热重分析
        4.4.7 氯化抗菌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
        4.4.8 扫描电镜表征
    4.5 小结与展望
    4.6 参考文献
第5章 增塑剂对氯化抗菌膜抗大肠杆菌效率和物理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菌株
        5.2.2 实验材料试剂
        5.2.3 实验仪器设备
        5.2.4 相关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不同增塑剂氯化抗菌膜的制备
        5.3.2 抗菌实验
        5.3.3 抗菌膜中Cl含量的测定
        5.3.4 膜厚度、面积、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测试
        5.3.5 抗菌膜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测试
        5.3.6 紫外分析
        5.3.7 水蒸气透过系数的测定
        5.3.8 数据处理
    5.4 实验结果
        5.4.1 不同增塑剂的评价
        5.4.2 不同甘油添加量的评价
    5.5 小结与展望
    5.6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基于青霉素水解的级联信号放大ELISA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方法的建立
        6.1.2基于信号转导的免疫层析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6.1.3 氯化抗菌膜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对大肠杆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6.1.4 增塑剂对氯化抗菌膜抗大肠杆菌效率和物理性能的影响
    6.2 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2 常见毒力因子和致病机理
    2.1 黏附素
    2.2 毒素
    2.3 溶血素
    2.4 摄铁系统
    2.5 保护素
    2.6 致病机理
3 现有诊断方法
    3.1 微生物学方法
        3.1.1 传统实验室方法
        3.1.2 特征酶快速检测法
    3.2 血清学诊断方法
        3.2.1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3.2.2 凝集试验
        3.2.3 免疫荧光技术
        3.2.4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3.3 分子生物学方法
        3.3.1 聚合酶链式反应
        3.3.2 荧光定量PCR
        3.3.3 多重PCR
        3.3.4 核酸探针检测法
        3.3.5 基因芯片技术
        3.3.6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
        3.3.7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4 防治措施

(8)基于软磁材料巨磁阻抗效应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GMI效应简介
        1.2.1 GMI效应
        1.2.2 影响GMI效应的因素
        1.2.3 GMI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1.2.4 GMI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1.3 生物传感器简介
        1.3.1 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
        1.3.2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3.3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
        1.3.4 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1.4 微纳磁传感器简介
        1.4.1 微纳磁传感器的分类
        1.4.2 微纳磁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5 磁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5.1 磁传感技术的特点及原理
        1.5.2 磁标签,磁检测方法以及系统的集成
        1.5.3 磁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6 GMI生物传感器
        1.6.1 GMI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1.6.2 GMI生物传感器的组成
        1.6.3 GMI生物传感器的起源与发展
        1.6.4 GMI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
    1.7 本论文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GMI效应理论模型与计算
    2.1 GMI效应的常用理论模型
        2.1.1 准静态模型
        2.1.2 涡流模型
        2.1.3 磁畴模型
        2.1.4 电磁学模型
        2.1.5 交换电导模型
        2.1.6 其他理论模型
    2.2 软磁薄带GMI效应计算
        2.2.1 建立模型
        2.2.2 阻抗Z的计算表达式
        2.2.3 相对磁导率μ_r的计算表达式
        2.2.4 单条状结构电感的计算
        2.2.5 曲折状多匝结构电感的计算
    2.3 计算结果与讨论
        2.3.1 尺寸对单条状薄带GMI效应的影响
        2.3.2 尺寸对曲折状薄带GMI效应的影响
        2.3.3 曲折状结构以及匝数对薄带GMI效应的影响
        2.3.4 磁场和频率对GMI效应的影响
        2.3.4 易轴取向对GMI效应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GMI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GMI传感器的制备
        3.1.1 Co基薄带GMI传感器的制备
        3.1.2 NiFe/Cu/NiFe三层薄膜GMI传感器的制备
    3.2 CO基薄带GMI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3.2.1 磁场退火方向对GMI传感器的性能影响
        3.2.2 尺寸对GMI传感器的性能影响
        3.2.3 曲折结构及匝数对GMI传感器的性能影响
        3.2.4 磁场和频率对GMI传感器的性能影响
    3.3 NiFe/Cu/NiFe三层薄膜GMI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GMI生物传感器的大肠杆菌检测研究
    4.1 大肠杆菌O157:H7的概述
    4.2 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2.1 传统检测方法
        4.2.2 免疫学检测方法
        4.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4.3 基于GMI生物传感器的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研究
        4.3.1 引言
        4.3.2 试验材料
        4.3.2.1 生化试剂
        4.3.2.2 细菌的培养和计数
        4.3.2.3 微型Au薄膜单元以及含Au薄膜单元微流控部件的制备
        4.3.2.4 GMI传感器对生物分子检测的优化选择
        4.3.3 试验方案
        4.3.3.1 金衬底上巯基丙酸的自组装膜工艺
        4.3.3.2 EDC/NHS活化,单克隆抗体修饰以及封闭过程
        4.3.3.3 不同浓度细菌-磁珠试样的制备
        4.3.3.4 复杂的三明治免疫分析
        4.3.3.5 GMI生物传感器分离式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4.3.3.6 结合微流控部件的GMI生物传感器定量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4.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4.1 自组装膜的质量与工艺条件的研究
        4.3.4.2 自组装膜EDC/NHS活化时间的优化
        4.3.4.3 自组装膜的单克隆抗体修饰时间优化
        4.3.4.4 偶联磁珠的SEM观察
        4.3.4.5 不同E.coli浓度的免疫磁珠SEM表征以及EDS表征
        4.3.4.6 E.coli检测的灵敏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4.3.4.7 E.coli检测的特异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GMI生物传感器的心脏标识物检测研究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5.2 磁珠检测
        5.2.1 磁珠样品
        5.2.2 检测方法
        5.2.3 检测结果
    5.3 心脏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和肌红蛋白(Mb)的检测
        5.3.1 试验材料
        5.3.2 试验方案
        5.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5.4 结合微流控技术的心脏标识物CRP和 Mb的联合检测
        5.4.1 微流控部件的设计与制备
        5.4.2 试验方案
        5.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9)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研制及其在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研究路线
第2章 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系统的研制
    2.1 概述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2.3.2 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2.3.2.1 光胶阳膜的制作方法
        2.3.2.2 PDMS 芯片的制作方法
        2.3.3 气动微阀控制系统的研制方法
        2.3.4 自动化实验系统的搭建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芯片加工工艺的优化结果与讨论
        2.4.1.1 光刻胶模板制作的参数优化结果与讨论
        2.4.1.2 PDMS 芯片制作参数优化结果与讨论
        2.4.2 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制作结果与讨论
        2.4.3 气动微阀控制器的制作结果与讨论
        2.4.4 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自动化反应系统的搭建结果与讨论
        2.4.5 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自动化反应系统的实际效果与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筛选微流控芯片内最佳抗体固定方法的研究
    3.1 概述
    3.2 第一部分筛选固定蛋白分子效率最高的共价结合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主要试剂材料
        3.2.1.2 主要仪器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2.2.1 制作 PDMS 芯片
        3.2.2.2 玻片等离子处理活化
        3.2.2.3 直接共价结合法基本流程
        3.2.2.4 各直接共价结合法最佳反应条件的研究方法
        3.2.2.5 各方法固定蛋白分子效率的对比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各共价结合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
        3.2.3.2 蛋白分子固定效率的对比研究结果与讨论
    3.3 第二部分优选保持最佳抗体活性的亲和固定方法
        3.3.1 实验材料
        3.3.1.1 主要试剂材料
        3.3.1.2 主要仪器设备
        3.3.2 实验方法
        3.3.2.3 亲和法固定抗体基本流程
        3.3.2.4 各亲和固定方法最佳反应条件的研究方法
        3.3.2.5 亲和固定抗体的活性评价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各亲和固定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
        3.3.3.2 固定抗体活性的对比研究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在大肠埃希菌 O157: H7 检测中的应用
    4.1 概述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芯片检测区域表面活化和抗体固定方法
        4.3.2 细菌的培养和计数
        4.3.3 标本准备
        4.3.4 标本检测基本流程
        4.3.5 检测条件的优化方法
        4.3.5.1 最佳进样速度和时间的优化方法
        4.3.5.2 最佳检测抗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的优化方法
        4.3.6 检测性能验证方法
        4.3.7 模拟污染样品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4.3.8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和讨论
        4.4.1 检测条件的优化结果
        4.4.1.1 最佳进样速度和时间的优化结果与讨论
        4.4.1.2 最佳检测抗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的优化结果与讨论
        4.4.2 检测性能验证结果与讨论
        4.4.2.1 检测限
        4.4.2.2 特异性
        4.4.2.3 重复性
        4.2.2.4 综合性能
        4.4.3 模拟污染样品检测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课题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带综述 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研制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对照
第1章 引言
研究路线
第2章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系统的构建
    2.1 概述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2.3.1.1 CTCs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2.3.1.2 大肠杆菌 O157: H7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2.3.2 PDMS 的制作
        2.3.3 清洗玻片
        2.3.4 双面粘性薄膜的选择和制作
        2.3.5 等离子清洗
        2.3.6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封接
        2.3.7 芯片的性能测试方法
        2.3.8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的构建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DMS 配比的结果
        2.4.2 玻片清洗方法的讨论
        2.4.3 排气泡方法的讨论
        2.4.4 双面粘性薄膜选择的结果与讨论
        2.4.5 等离子清洗方法的讨论
        2.4.6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制作的结果与讨论
        2.4.7 芯片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2.4.8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自动化实验系统构建的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在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富集中的应用
    3.1 概述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主要溶液的配制
        3.3.2 肿瘤细胞的培养
        3.3.3 芯片的表面修饰及抗体固定的方法
        3.3.4 EpCAM 抗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的优化
        3.3.5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肿瘤细胞悬液捕获富集实验
        3.3.6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在模拟肿瘤患者外周血样本中的应用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芯片的表面修饰对细胞捕获率的影响
        3.4.2 最佳 EpCAM 抗体浓度和时间的优化结果
        3.4.3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循环肿瘤细胞悬液捕获富集实验结果与讨论
        3.4.4 模拟肿瘤患者外周血样本捕获富集实验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在大肠杆菌 O157: H7 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4.1 概述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菌的培养计数与样品的制备
        4.3.2 芯片的表面修饰与抗体固定的方法
        4.3.3 进样流速和检测时间的优化
        4.3.4 抗大肠杆菌 O157:H7 FITC 标记抗体浓度和反应时间优化
        4.3.5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大肠埃希菌 O157:H7 悬液检测实验
        4.3.6 模拟样本中大肠埃希菌 O157:H7 的检测
    4.4 结果和讨论
        4.4.1 最佳进样速度和检测时间的优化结果
        4.4.2 抗大肠杆菌 O157:H7 FITC 标记抗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的优化结果
        4.4.3 简易型微流控芯片大肠埃希菌 O157:H7 悬液检测实验结果与讨论
        4.4.4 模拟样本中大肠埃希菌 O157:H7 的检测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课题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带综述
    参考文献

四、大肠杆菌O157菌体抗原基因检测芯片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维功能核酸纸芯片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孙雅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研究[D]. 史一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 纪凯丽. 扬州大学, 2020(01)
  •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IMS-RT-PCR和镧系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D]. 龙梦瑶.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5]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快速检测芯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天婵.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基于青霉素水解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方法的建立及氯化抗菌膜对大肠杆菌防控的研究[D]. 山珊. 南昌大学, 2018(02)
  • [7]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J]. 孙畅,牛银杰,尹海畅,徐丽晶,陈洪岩,弥春霞,赵丽丽.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5)
  • [8]基于软磁材料巨磁阻抗效应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D]. 杨真.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研制及其在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D]. 张望. 南昌大学, 2014(01)
  • [10]简易型微流控芯片的研制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D]. 高菊逸. 南昌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大肠杆菌O157抗原基因检测芯片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