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制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水泥制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水泥制品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论文文献综述)

董萌[1](2020)在《政策试点视角下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采取双边或多边合作的方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气候政策目标。世界各国为加强国际合作,于2016年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作为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体现了公平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考虑到不同国情,符合“国家自主决定”安排。中国在减排政策目标中明确承诺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绝对量达峰。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下降60%-6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一方面制定出以老基建为基础,新基建为增量的产业投资政策来促进整体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和高效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政策达到减排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一种区别于传统政治体制决策的模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种独特的政策制定过程,也被专家学者们称为“政策试点”。政策试点的制度创新,使得我国在推行新的政策时,可以有效降低试错成本,积累实际操作经验,从而高效率地把有效经验运用到各个领域。2011年中国政府批准在“两省五市”7个省市试点建立碳交易市场,在随后的2年内,这七个试点区域碳市场相继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中国向利用市场化的政策机制治理碳排放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随着碳市场的试点效应扩大,其他省市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区域碳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也被纳入到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之中。碳交易市场的政策试点设计主要是围绕三个模块展开:(1)政策试点的顶层设计。制定并颁布碳交易市场的上位法,明确其法律地位。(2)政策试点实施范围。确定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的地区、行业和企业。(3)执行政策。碳交易市场执行政策包括监测、报告和核查(MRV)配额分配方法和交易规则。MRV机制是碳市场顺利运行的基础保障环节。根据行业本身的差异性,明确配额有偿分配和无偿分配的比例和具体计算方法。在现有的碳市场政策研究中,较少从政策试点角度去分析研究碳交易市场的政策问题。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体现了政府对碳交易政策体系在整体减排行动中的定位,既要考虑宏观层面问题,即如何保障减排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双实现。也要考虑微观层面问题,包括维护市场稳定的运行、激励减排技术的投资和推广等。因此,本文围绕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对如下问题展开了研究:第一,理论分析现有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梳理碳交易市场政策演变的发展历程。着重基于碳市场政策实施广度和政策实施深度两个维度对碳市场政策试点实施模式进行分析。政策实施广度的三种可选方式,即上游实施、下游实施和复合实施,其中上游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排放源的充分覆盖,管制成本可控等特点,但是其缺点在于上游实施方式只有在经济体具备充分的能源价格传导机制的条件下,才能有效保障碳市场平稳有效的运行;下游实施方式能够直接管制排放源,然而其最大的缺点在于排放源分布广,导致难以合理有效的控制管制成本;复合实施方式则能够结合以上两种实施方式的优势,规避其劣势,但是复合实施方式实施过程中需要避免对排放源的重复管制。实施深度主要确定具体实施行业及其相应的行业实施门槛值以确定具体被管制的主体。依据文章所构建的微观主体模型:在基本假设下,下游实施更有利于激励碳排放主体从原料到终端全程实施减排措施;在宏观主体模型中,相对于限制配额省区间交易情形下的省区减排成本,当碳排放配额可跨省自由交易的情况下,无论碳价如何波动,省区总的减排成本均是下降的。第二,全面梳理从2014至今,我国主管政府机构出台的与碳市场有关的政策文件,并按照碳市场建设基本要素阐述了目前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进度。从我国碳市场试点政策实施的区域和行业两个维度,分别测算了中国各省区、各工业行业的排放结构特征和排放效率分布情况。从省区碳生产率来看,2012年碳生产率最高的三个省区分为是北京、上海和广东,其值均超过0.70(万元/吨碳)。从工业行业碳生产率来看,烟草制品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前三。经济产业结构导致了试点省市碳市场政策实施的差异性,北京和深圳主要试点覆盖了第三产业,包括服务型单位、建筑设施、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类企业。其他碳交易试点则主要运行在第二产业中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如电力、水泥建材、化工、钢铁等行业,其中深圳和上海还将移动源纳入试点运行范围,如航空和交通运输业。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实施交易量方面,具体比较各碳市场成交量和成交价格,湖北和广东两省成交量最大,重庆、福建、天津的成交量相对较低。不同试点碳市场的量价差异不仅是由于各地碳市场配额总量和行业分配方法的差异性所致,而且还与政策实施范围、具体行业、企业的纳入门槛有关联。第三,以湖北省碳市场为案例,分析了目前中国碳市场政策实施的运行态势,并选取水泥行业为对象,阐述碳交易政策实施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最后以公司角度选取华新水泥,分析其在受到碳交易市场政策管制过程,实现的减排和经济效应。第四,研究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工业总产值的影响。利用中国30个省区2009-2017年工业层面数据,借助倍差法,构建基准计量模型。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满足共同趋势假设,而对工业CO2排放量和工业单位总产值CO2排放量的影响不满足共同趋势假设。基于机制分析角度,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工业碳排放密度的影响不显着,但对工业能源强度呈现出显着的负影响,这说明碳交易政策试点会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技术来降低工业CO2排放。第五,理论分析国外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和实施效果。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以欧盟碳排放交易政策为代表的国家间碳市场,以新西兰为代表的单一国家碳市场、以美国加州总量交易计划为代表的州级区域碳市场和以日本东京碳市场为代表的城市级区域碳市场。比较这些不同层次的碳市场实施范围发现,政策实施模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所在国家或区域产业结构、能源供需状况,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因素,这不仅有助于碳市场自身平稳运行,更有利于扩大碳市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第六,从3方面阐述了目前我国碳市场政策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6条改进建议。最后,在本文研究成果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碳交易市场发展机制,并在保障其平稳运行的同时,也为其在促进全社会碳减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贡献,本文提出来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政策建议。

丁立[2](2020)在《山东省工业结构时空演变与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蔓延全球的背景下,现代经济要素打破传统工业发展桎梏,重新定义基于生产制造方式、商业服务模式等的工业分工体系,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新兴工业战略抢占价值链高地。中国依靠资源优势使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而面临消费市场的升级和环境污染的冲击,以高耗能、重污染、低技术为特征的工业结构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严重阻碍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山东省是中国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典型缩影,急需优化调整工业结构来实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人地关系协调,因此研究其工业结构时空演变与环境效应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整体和细分行业、多样化与高级化等视角,利用工业结构变动系数、偏离份额分析法、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等方法总结山东省工业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应用脱钩指数测算山东省各地市工业“三废”排放与产值的脱钩状态,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工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山东省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路径和具体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1998-2017年山东省工业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2006年以前变动幅度较大,2006年以后进入平稳变动期。将工业划分为稳定型、波动型、增长型和衰退型行业,根据偏离份额分析,第一、二、三阶段所有行业处于规模性和结构性增长阶段,第到四阶段采矿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8类行业出现结构性矛盾;工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呈下降趋势,高级化指数呈上升趋势,两者均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资源密集型工业发展稳定,平均比重为28.24%,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呈现相反的发展趋势,2008年资本技术密集型超过劳动密集型工业成为主导,至2017年其占工业比重增加为38.18%,而污染密集型工业比重平均比清洁型工业高15.13%,一直占据结构主导地位。(2)1998-2017年鲁东地区结构变动较为平缓,鲁西南、西北和鲁中地区变动较大,济宁市和日照市的结构变动最大,平均工业结构Moore指数分别0.506和0.490;工业结构多样化高值区域集中在鲁西北、鲁南和鲁东地区,低值区域集中于鲁西南和鲁中地区,资源型和强化高端制造业发展城市多样化程度降低趋势明显。工业结构高级化高值区域呈现由以济青为核心的点状分布,到济青线延伸的带状分布,再到围绕济青都市圈的团状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集聚程度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逐渐超过资本技术密集型成为区域差异最大的类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专业化高值地区分别为枣庄-东营连线的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以济南为核心的“凹”字型分布和以济青为核心的带状-块状的格局演变。污染密集型工业的空间聚集和差异程度均低于清洁型,其专业化生产广泛分布于鲁中、鲁西南、鲁西北地区,而清洁型专业化生产集中在济南市和鲁东地区;山东省各城市组的平均工业结构相似性先上升后下降,2017年济南市和青岛市的工业结构相似性达到省内最高的0.872。(3)1998-2017年山东省多数地市的工业废水、SO2排放与产值的脱钩状态大致经历绝对-相对-绝对或衰退脱钩状态的演变,滨州市的废水排放一直保持相对脱钩状态,济南市和莱芜市的废水和SO2排放均出现过扩张负脱钩状态,在固体废弃物排放脱钩分析中,多数地市经历相对-绝对或衰退脱钩或的绝对或相对-扩张负-绝对或衰退脱钩的演变,潍坊市和聊城市出现绝对负脱钩状态。(4)利用1998-2017年山东省各地市面板数据探索工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发现工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减少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但是对SO2排放并未显现出明显的减排效应,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比重增加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对废水和SO2排放作用不显着,污染密集型工业比重增加会加大废水、SO2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对工业“三废”排放极具解释力。(5)根据山东省工业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环境效应,提出优化路径和具体对策,以推动其高级化和生态化转型,应该积极探索市场化转型机制,增强金融、知识产权的保障,制定功能型产业政策;以特色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强工业专业化集聚,打造联动有效的工业一体化新格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工业智能化、高端化水平;通过环境规制手段,改善污染排放治理方式,建设绿色工业生产基地,实现工业生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研究具有以下创新点:一方面基于整体和细分、多样化和高级化、不同类型的行业结构等视角探索山东省工业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另一方面将工业结构与环境效应相结合,分析不同视角下结构演变产生的环境效应。研究对优化山东省工业结构、加快工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刘楠[3](2020)在《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国,有义务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通过减缓经济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是不可行的,因此,提高效率成为各行业降低二氧化碳的重要举措。强度值是普遍用于衡量能源和环境效率表现的指标。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水平降低40%—45%。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60%—65%。中国省市众多,且行业差异非常大。论文在对中国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国碳强度和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中国终端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工业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行业视角,将指数分解法与多行业归因分析法结合,构建了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应用此框架研究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变化。在探讨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12个工业子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第二,研究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电力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区域视角,构建了多区域因素分解研究框架。首先采用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将2000-2015年中国电力部门的碳强度分解为四个因素,包括火力发电效率效应、清洁电力渗透效应、化石能源结构效应及区域转移效应。然后,通过区域归因分析方法,研究了30个省份对各驱动因素的贡献。最后,应用多区域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评估了2000年和2015年30个省份的发电碳排放绩效。基于所得结果,对我国电力部门二氧化碳减排的区域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三,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碳强度的驱动因素。首先从多区域多行业角度将中国碳强度分解为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四个驱动因素。再应用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研究30个省份及16个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这种将两个维度集成到一个框架中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更透彻的理解碳强度的历史变化,如可以得到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行业跨区域生产转移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评估行业和区域层面降低碳强度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由于能源强度效应是对碳强度抑制作用最大的驱动因素,故本论文将指数分解法(IDA)与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结合,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PDA-IDA因素分解研究框架,进一步研究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结合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更进一步探索技术相关因素的驱动作用。本论文首先采用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将我国2000-2015年的能源强度分解为潜力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区域结构效应、能源使用效率效应和能源节约技术效应五个驱动因素。为了探讨行业和区域对每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进一步应用了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本论文将生产理论分解法、指数分解法和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对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张婷[4](2019)在《工业用地碳排放时空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目前,安徽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工业用地碳排放量显着增加,“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为研究对象,首先,系统分析了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次,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了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最后,对2017-2030年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量进行了不同场景的模拟和比较。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1)建立了“省域层面-市域层面-企业层面”的多级研究结构体系,分析了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时间上,从省域层面看,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量从2000-2016年呈现先快速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从企业层面看,企业数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空间关系不显着。在空间上,从市域层面看,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格局总体呈现南北方向增加量高于东西方向,空间格局以南北向扩张为主。皖南地区总体工业增长速率快于皖北地区,而碳排放中心却呈向皖北移动的趋势。(2)基于用地、经济、环境、技术效率视角构建了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效率三阶段EBM-DEA模型,测算了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效率,分析了工业用地碳排放的技术效率时空特征。时间演化上,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技术效率呈先高后低趋势;空间分布上则表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皖中地区>皖南地区>皖北地区的格局分布特点。(3)构建了扩展的STIRPAT模型,揭示了各影响因子对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驱动因子中有5个为正相关关系,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与人民消费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用地结构与效率>FDI投资;而区域产业转移、区域产业集聚、能耗强度和经济开放度4个因子与工业用地碳排放呈负相关关系。(4)基于STIRPAT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情景模拟体系,对多场景下的碳排放进行了模拟预测。未来安徽省工业用地碳排放呈现增长趋势;政府征收高碳税和收缩化节约集约工业用地政策对减少碳排放有利;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缺乏能源消费、能源结构等环境控制政策会大幅增加碳排放;调整招商引资结构和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碳排放量增长。该论文有图69幅,表42个,参考文献347篇。

陈丹[5](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年均GDP增速近10%、人均GDP增速约9%的高速增长“奇迹”。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程度上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工业发展进入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至2017年的44.9%,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吸收就业的主力军。然而,随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的逐渐消失,加之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波动和中长期下行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放缓态势,2011年我国经济结束了10%的高速增长速度,转而进入增速换挡期。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首次将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判定为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针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围绕“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全文共八章,主要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第3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本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及产业结构相关概念、演进规律等,并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新路径、新方式和新方向,构建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后文的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包括第4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和第5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本部分全面深入的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揭示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为后文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计量分析部分,为第6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本部分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计量模型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进行了更加深入、科学的研究和选择,即是对前文理论部分的论证,也是后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部分是经验借鉴部分,为第7章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本部分主要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主要典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在金融危机后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应对本国经济疲软所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目的是通过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进经验,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是本文对策建议部分,为第8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结论所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1)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工业化为核心,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充分的问题。(2)面对新环境、新发展理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了新的目标,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产融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3)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新要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新目标,要有新路径和新方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4)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将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业作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从经济学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并在现有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路径、新方式、新方向。(2)基于新时代的研究背景,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我国三次产业间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揭示出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的新趋势。(3)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和方向进行分析,清晰的界定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和市场应该扮演的角色,选择出现阶段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

耿世刚[6](2019)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控制碳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中的必选项之一。城市是碳排放的集中地,控制碳排放的关键是控制城市碳排放;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碳排放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如何寻找一条既有效控制碳排放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领域。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和不同侧面的研究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出发,力图建立一个控制城市碳排放的方法体系,从而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框架下,研究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与路径。该研究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出发,系统分析城市碳循环过程,建立碳平衡方程,寻找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根源;重点剖析城市功能、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功能与产业系统碳排放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分解和归类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功能与产业系统碳排放对应关系;通过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的产业生态学分析和低碳城市建设指标分析,探寻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提出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同构思想;在系统分析产业生态系统特征基础上,提出构建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的方法、步骤及主要内容,形成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基本框架。其次,按照以上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的方法和步骤,以秦皇岛为案例进行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第一,通过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的产业生态学分析,确定秦皇岛产业生态体系的构成和主要内容,揭示产业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碳流动的相互关系。第二,通过产业生态系统与碳排放互动关系的分析与评价,找出秦皇岛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大小和幅度;评价产业生态结构现状,明确产业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生态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第三,构建多维度多约束多模型的产业生态结构优化预测模型,设定经济社会的发展情景,优化预测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结构;根据预测结果的仿真分析,提出产业生态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生态体系构建路径。最后,提出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构建方法、内容和基本框架。从宏观层面,构建6个产业生态子系统的产业生态空间格局;从微观层面,实施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建设,并提出产业生态结构优化调整建议。实证研究表明,构建产业生态体系,是秦皇岛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本研究成果,为秦皇岛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对其它城市的低碳建设与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王鑫[7](2018)在《基于碳足迹的新疆产业、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已经得到科学界和政治界的一致认同。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紧迫形势的推动下,碳减排已成为世界主流。本文通过构建模型,测度能源消费碳足迹,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性,对不同产业碳足迹进行空间区域和产业部门间差异比较,进行了碳足迹多情景预测,提出产业结构碳减排调整方案及优化模式,为碳足迹的多尺度、多目标深入研究建立初步基础的同时,也为跨越式发展目标下的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一)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1978年至2015年新疆的生产总值呈指数增长,从2015年产业结构来看,新疆仍是农业大省,工业发展落后于发达省区,第三产业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从1978年到1991年,新疆一、二、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会令GDP分别增长0.34%、0.38%和0.28%,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主导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导,处在工业化初期;从1992年到2015年,新疆一、二、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导致GDP增长0.23%、0.41%和0.36%。产业结构由“二一三”结构向“二三一”结构转变,并在期间内后期呈现出“三二一”格局,产业结构已出现高级化迹象。GDP每增加1%,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会增加(0.70-0.16LnY)%、(0.08+0.02LnY)%和(1.47+0.06LnY)%,随着经济的增长,一产增速减缓,二产保持增速,三产增速加快。从区域来看,塔城地区对第一产业依赖较大,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哈密市等地区对第二产业较为依赖,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区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二)能源消费与碳平衡。1978-2015年,新疆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总能源消费总量中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石油消费量持续降低,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长,水电、风电、太阳能及其它能源发电比重不断增加,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从碳平衡角度来看,2015年,新疆10种植被类型地上生物量有机碳储量为13124.6万t,在0100 cm的土壤层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640000万t,碳排放量为9864.7万t,碳吸收量大于排放量,存在生态盈余,到2020年,新疆碳排放量达到13852.8万t,首次超过碳吸收量。但碳排放增速较快,需加快植树造林速度。(三)碳足迹测度分析。新疆人均碳足迹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其增速小于人均GDP增速,煤炭碳足迹占主总碳足迹的60%以上,三次产业碳足迹产值均呈现升高趋势,碳足迹强度呈现降低趋势。克拉玛依的人均碳足迹在全疆最高,昌吉、石河子人均碳足迹增长较快,但经济增速明显低于人均碳足迹增速,说明经济增长靠大量能源消费来推动。各因素中,能源消费总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影响最大,说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仍然需要靠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来推动;随着经济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第三产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第一产业作用降低。生态压力呈逐年增加趋势,但远远要小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内陆地区,更具有发展碳交易和碳金融的优势。STIRPAT模型显示经济增长与碳足迹暂未呈现出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人均GDP和人口增长是影响碳足迹增长的关键要素,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呈负相关的指标,经济增长仍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费来推动,但新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四)低碳发展下的情景预测。2015-2050年,在基准、节能、低碳三种情景下,基准情景下的能源需求总量、碳足迹强度和碳足迹明显高于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2050年基准情景、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碳足迹分别为9691.28万hm2、4328.72万hm2和2013.35万hm2,在三种情景下,能源消费总量分别在2045年、2040年2035年达到峰值,碳足迹分别在2045年、2045年、2040达到峰值;碳足迹强度均呈现下降态势,但低碳情景下,碳足迹强度下降幅度是基准情景的3倍。随着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碳足迹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也在改变,相关程度降低。若要实现低碳情景下的碳足迹,要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为代价,在西部大开发、中央新疆座谈会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预计低碳情景较难实现,但新疆有较大的碳排放空间,实现节能情景还是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五)新疆产业结构优化与碳减排对策。根据新疆三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计算结果,第一、二产业所在比重逐步下调,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优化后第一产业下降了6.05%,第二产业下降了2.055%,第三产业增加了8.108%。从工业内部的细分行业来看,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原材料加工和化工行业作为优化调整的重点行业,而低能耗、低排放、相对较高就业带动力的行业需要提升在产业中的比重。采取培育低碳产业,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应用强化建筑节能,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发展绿色交通,引导鼓励低碳出行,设计碳金融机制与开展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利用新疆在碳排放方面的空间发展碳金融等措施才能有效促进新疆低碳发展。

杨昊[8](2017)在《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转移,指的是一些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引发其由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区域进行转移。这种经济行为对中国己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的转出地和承接地能借此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从而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全国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使命。本文从产业转出方的角度,选取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一是上海作为制造业重地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典型性;二是上海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引领性;三是上海空间资源的稀缺事实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上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上海向国内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现象,旨在摸清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和企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动因和需求,期望推动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形成自身提升与辐射周边区域城市的有机结合,实现上海市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区域产业融合、区域产业联动有机结合,统筹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激励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依据。从城市角度,通过对上海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研究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和特点,为后续上海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并给出实际的建议。从企业视角,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上海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业拓展转移进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为上海结合产业转移制定企业发展和服务战略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切入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九章,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理论和借鉴(第二至第三章)、实证(第四至第七章)和结论(第八至第九章)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概述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对区位论、梯度转移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的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研究综述进行一定梳理和解剖等;第三章是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对城市有序产业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聚焦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此外,对其他国际大都市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和借鉴;第四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第五到第七章从微观层面,分别以外资企业、国资国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企业发展历程,并依托上海市在外地投资企业工商注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对企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态势和动因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点及面”地研究微观主体——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政策需求,以期为上海政府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有序产业转移提供方向;第八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将不同类型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进行了比较,并针对上海与重点区域的制造业转移进行了区位熵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是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总体而言,本文在对上海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基础上,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类型入手,探讨了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模式、机制、态势和规律,为揭示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具有“中国情境”的产业转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各章节分析发现以下主要结论:(1)从理论角度,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其时空演化的研究必须在多学科响应的基础上多元化地展开。(2)从机制角度,产业转移的产生最终还是落到微观主体企业的转移行为上,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引导,企业的转移行为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合理化、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上海市的产业转移应证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度成本和市场成本削弱的实效,不仅能优化城市自身产业结构,还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3)从形势角度,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升级,上海产业转移成为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转移的产业不再限于低端、区域范围也更广,各地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加强。上海有序的产业转移,将更好地实现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局,同时在全国起到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4)从实证角度,上海产业转移步伐稳步加快,且梯度化的特征明显,呈现明显的以上海为中心“由近及远”圈层式扩散特点,主要的产业转移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圈,尤其是江浙地区,且江苏偏好制造业,浙江偏好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在转移动因上存在个性化差异,需要匹配不同的政策:上海的外资企业产业转移主要受规模扩张和成本节约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国有企业受市场扩张、成本节约、功能整合和政策驱动等因素影响;上海民营企业的产业转移以节约成本为主,扩大市场为辅。同时,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产业园区成为企业的优先选择。(5)从政策角度,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围绕区域政策和顶层机制的构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对产业转移企业进行利益保障和指导引领三个方面,按照产业有序转移的机理要求,着力强化上海与重点区域特别是江浙的产业有序转移,提出行之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夯实基础。

戴其文[9](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王常凯[10](2015)在《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动态特征及收敛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制造业“新型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制造业新型化综合指数,并依据该指数分析行业和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的动态特征;分析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保护能力、能源节约能力及新型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制造业新型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对收敛性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我国制造业“新型化”水平和缩小“新型化”区域差异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中国制造业总体及其两位数行业和区域制造业在经济、科技、环境和能源等方面发展势头良好。分别采用TOPSIS离差最大化和修正的纵横向拉开档次综合评价方法对行业和区域制造业新型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行业和区域制造业新型化水平逐年提升;行业差异较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行业新型化水平较高;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造纸及纸用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较低;区域差异同样较大,东部的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等省市较高,西部的宁夏、青海、贵州、山西、内蒙古等省市区较低。对于经济创造能力,全国和西部地区差异呈下降趋势,因此其经济创造能力存在。收敛;东部和中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因此其经济创造能力不存在。收敛。中国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不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俱乐部收敛特征。对于科技创新能力,中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差异都存在上升趋势,因此其科技创新能力不存在均在。收敛。中国存在绝对β收敛;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同样绝对β收敛,中部地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中国总体上不存在条件β收敛;东部地区存在条件β收敛;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存在条件β收敛。不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俱乐部收敛特征。对于环境保护能力,在2008年以前,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都呈下降趋势,因此其环境保护能力均存在σ收敛;自2009年起,都呈上升趋势,因此其环境保护能力均不存在。收敛。中国存在绝对β收敛;东部、中部和西部同样存在绝对β收敛,且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中国总体上存在条件β收敛;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条件β收敛,东部的收敛速度最快。不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俱乐部收敛特征。对于能源节约能力,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呈下降趋势,因此其能源节约能力均存在。收敛。中国存在绝对β收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其中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中国总体上制造业能源节约能力存在条件β收敛;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条件β收敛,西部的收敛速度最快。不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俱乐部收敛特征。对于制造业新型化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与东部的差距更大。中国和东、中、部地区的新型化水平相对差异都呈扩大态势。制造业新型化的相对差异以2004年为转折点,之前中国和东、中、部地区的新型化水平的区域差异逐渐降低,之后差异都呈扩大态势;三大区域比较,近年来东部区域差异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在制造业新型化收敛方面,中国及东中西部地区都不存在。收敛;中国及中部、西部的制造业新型化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且西部的收敛速度最快,东部不存在绝对β收敛;对于条件p收敛,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都存在,中国的收敛速度最快,东部不存在。可以从宏观层面上是政府的重视、中观层面是产业的转移、微观层面上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解释制造业新型化的收敛机制。在新型化影响因素方面,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投资、FDI、R&D经费内部支出、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对全国制造业新型化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投资、R&D经费内部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东部产生正向影响,FDI则为负影响;投资、FDI和R&D经费内部支出对中部产生正向影响;R&D经费内部支出和市场化程度对西部产生正向影响。制造业新型化发展进程中,前期制造业新型化对后期具有动态影响机制,后期制造业新型化是对前期的扬弃和发展。对制造业新型化全国差异和中、西部与东部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差异对制造业新型化差异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对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差异的影响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FDI差异对全国差距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同样FDI差异也对中、西部与东部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R&D经费内部支出差异对全国省际间制造业新型化的差异影响为正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对中西部与东部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也为正,但是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市场化程度对全国制造业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为正,对中西部与东部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也为正,且都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人力资本水平对全国制造业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为正,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且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最大,对中西部与东部差异的影响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

二、水泥制品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制品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试点视角下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政策试点理论研究综述
        1.2.2 碳市场政策文献综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
2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的理论基础
    2.1 碳交易政策试点的基础理论
        2.1.1 公共物品理论
        2.1.2 外部性理论
        2.1.3 比较优势理论
    2.2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模式与理论效应
        2.2.1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模式的影响因素
        2.2.2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运行的模式比较
        2.2.3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模式影响机制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试点
    3.1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现状
        3.1.1 国家层面政策试点制度逐渐完善
        3.1.2 碳市场基础要素政策试点构建有序推进
    3.2 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中的碳排放核算
        3.2.1 碳排放政策试点核算的基本原则和边界
        3.2.2 中国省级区域的碳排放和碳生产率
        3.2.3 中国工业行业政策试点中的碳排放和碳生产率
    3.3 中国碳市场的实施范围政策试点
        3.3.1 中国碳市场的实施行业政策试点
        3.3.2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的企业履约
    3.4 中国碳市场的执行政策试点
        3.4.1 中国碳市场的MRV政策试点
        3.4.2 中国碳市场交易规则试点
    3.5 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中的交易
        3.5.1 中国碳市场政策试点中的配额交易
        3.5.2 中国碳市场政策试点中的金融创新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典型案例分析
    4.1 湖北省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
        4.1.1 湖北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总览
        4.1.2 湖北省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中的交易状况
        4.1.3 湖北省碳交易政策试点的系统与管理机制
    4.2 碳交易政策试点在水泥行业的实施
        4.2.1 试点背景
        4.2.2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政策试点的方案
        4.2.3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政策试点凸显问题及其原因
    4.3 华新水泥的碳交易政策试点案例
        4.3.1 公司业务转型
        4.3.2 华新水泥的碳排放交易
        4.3.3 碳交易政策试点中的政企互动
    4.4 本章小结
5 碳交易政策试点效应评估
    5.1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
        5.1.1 典型事实分析
        5.1.2 研究设计与计量模型
        5.1.3 数据来源与相关处理
        5.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 机制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及启示
    6.1 国际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
        6.1.1 国家间碳市场的实施(EU ETS)
        6.1.2 单一国家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
        6.1.3 地区性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
    6.2 国际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效果
        6.2.1 欧盟碳排放交易政策实施效果
        6.2.2 日本碳排放交易政策实施效果
        6.2.3 美国区域碳排放交易政策实施效果(RGGI)
    6.3 国外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6.3.1 国外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比较
        6.3.2 国际碳交易市场政策对中国碳市场政策试点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问题及改进建议
    7.1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存在的问题
        7.1.1 顶层设计有待加强
        7.1.2 碳市场基础能力建设有待完善
        7.1.3 碳市场运行中的市场失灵
    7.2 碳交易政策改进建议
        7.2.1 加快建立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
        7.2.2 健全碳市场政府干预机制
        7.2.3 处理好能源市场改革和全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推广的关系
        7.2.4 适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碳金融产品
        7.2.5 完善配额分配机制
        7.2.6 优化市场化交易规则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山东省工业结构时空演变与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1.2.2 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
        1.2.3 产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结构演变
        2.1.2 环境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2.3 工业区位论
        2.2.4 比较优势理论
3 山东省工业结构演变的时空分异特征
    3.1 山东省工业结构的时序演变特征
        3.1.1 工业结构整体和细分行业演变趋势
        3.1.2 工业结构多样化与高级化演变趋势
        3.1.3 不同类型工业的结构演变趋势
    3.2 山东省工业结构的空间演变特征
        3.2.1 工业结构变动的空间分异特征
        3.2.2 工业结构多样化和高级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3.2.3 不同类型工业的空间分异特征
        3.2.4 工业结构的空间相似度分析
4 山东省工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
    4.1 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脱钩状态
        4.1.1 工业废水排放与产值的脱钩分析
        4.1.2 工业SO2排放与产值的脱钩分析
        4.1.3 工业固体废弃物与产值的脱钩分析
    4.2 工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
        4.2.1 模型构建
        4.2.2 实证分析
5 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
    5.1 整体框架
    5.2 具体对策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1.1.2 全球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1.1.3 全球节能减排措施
        1.1.4 中国节能减排措施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文献综述
    2.1 因素分解方法综述
    2.2 实证研究综述
        2.2.1 国家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2.2 行业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2.3 区域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趋势分析
    3.1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3.1.1 中国终端能源消耗结构分析
        3.1.2 中国电力部门发电结构分析
        3.1.3 中国碳排放趋势分析
    3.2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3.2.1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3.2.2 中国各行业碳排放现状
    3.3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3.3.1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现状
        3.3.2 中国各地区碳排放现状
第4章 基于多行业视角的中国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
        4.1.2 因素分解法
        4.1.3 行业归因分析法
    4.2 数据来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及碳排放系数趋势讨论
        4.3.2 因素分解结果讨论
        4.3.3 归因分析结果讨论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章 基于多区域视角的中国电力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5.1.2 区域归因分析法
        5.1.3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5.2 数据来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国电力碳强度趋势
        5.3.2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5.3.3 区域归因分析
        5.3.4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5.4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6章 基于多区域多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法
        6.1.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
    6.2 数据来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结果
        6.3.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基于生产理论的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Shephard距离函数
        7.1.2 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
        7.1.3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分析
        7.2.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7.3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工业用地碳排放时空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与碳排放核算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
    2.3 碳排放核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工业用地碳排放量时空演变特征
    3.1 省域层面演变特征
    3.2 市域层面演变特征
    3.3 企业层面演变特征
    3.4 演变特征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工业用地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特征
    4.1 三阶段EBM-DEA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4.2 基于三阶段EBM-DEA模型的工业用地碳排放效率分析
    4.3 工业用地碳排放技术效率时空演变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工业用地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2 扩展的STIRPAT模型
    5.3 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工业用地碳排放情景模拟预测
    6.1 基于STIRPAT和 SD的模型构建
    6.2 模型检验
    6.3 情景模拟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3.1 规范分析法
        1.3.2 实证分析法
        1.3.3 投入产出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产业结构界定
        2.1.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2.1.3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2.1.4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测度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2.2.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2.2.3 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
        2.2.4 最优产业结构测算
        2.2.5 主导产业选择
        2.2.6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2.2.7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2.3.1 研究文献评价
        2.3.2 本文拓展方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概念
        3.1.2 产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念
    3.2 产业结构调整一般理论
        3.2.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3.2.2 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模式
        3.2.3 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指标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3.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
        3.3.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
        3.3.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目标
        3.3.4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
        3.3.5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式
        3.3.6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进入新时代前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4.1.1 改革开放前特殊的“工业化”阶段
        4.1.2 改革开放后从纠正失衡到均衡发展阶段
        4.1.3 本世纪以来重工业化阶段
    4.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化新趋势
        4.2.1 产业产值结构逐渐实现高度化
        4.2.2 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日趋合理化
        4.2.3 产业发展动力结构以技术创新为主
        4.2.4 产业组织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4.2.5 产业区域布局结构日渐协同化
    4.3 当前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1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4.3.2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5.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5.1.1 第一产业结构现状
        5.1.2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5.1.3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5.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5.2.1 第二产业结构现状
        5.2.2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5.2.3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5.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5.3.1 第三产业结构现状
        5.3.2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5.3.3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
    6.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6.1.1 变量的选取
        6.1.2 模型的建立
        6.1.3 实证分析
        6.1.4 实证分析结论
    6.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选择
        6.2.1 模型的设定
        6.2.2 数据的选取
        6.2.3 影响力系数分析
        6.2.4 感应度系数分析
        6.2.5 赫希曼判别基准分析
        6.2.6 实证分析结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7.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7.1.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7.1.2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7.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7.2.1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7.2.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7.3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7.3.1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7.3.2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7.4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7.4.1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7.4.2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8.1 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1.1 高度重视市场决定性作用
        8.1.2 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
        8.1.3 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2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8.2.1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2.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8.2.3 加快农业创新驱动速度
        8.2.4 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
    8.3 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机遇,推动工业向4.0 迈进
        8.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8.3.2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
        8.3.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8.3.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8.4 以中国制造2025 为指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
        8.4.1 政府全面统筹规划
        8.4.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8.4.3 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8.4.4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8.5 统筹协调,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8.5.1 健全发展机制体制
        8.5.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8.5.3 推动科技创新建设
        8.5.4 实施一地一策方案
        8.5.5 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基本理论
        2.1.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低碳城市理论
        2.1.4 产业经济学理论
        2.1.5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 几个关系分析
        2.2.1 全球气候变暖与城市碳排放关系分析
        2.2.2 城市碳排放与产业体系关联性分析
        2.2.3 低碳城市与低碳产业关系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及其产业生态学分析
    3.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与城市碳循环
        3.1.1 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解析
        3.1.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输入输出与碳储积
        3.1.3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3.1.4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方程与碳排放核算
    3.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的产业生态学分析
        3.2.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功能与城市功能耦合分析
        3.2.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功能与城市产业碳排放活动耦合关系分析
        3.2.3 城市碳排放活动的产业生态学分析
    3.3 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构建控制城市碳排放的产业生态体系
        3.3.1 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与路径分析
        3.3.2 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构建方法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4.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分析与测算方法
        4.1.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产业生态学分析方法
        4.1.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量测算方法
    4.2 秦皇岛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分析与测算
        4.2.1 秦皇岛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状况
        4.2.2 秦皇岛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排放活动的产业生态学分析
        4.2.3 秦皇岛市碳排放总量测算
        4.2.4 秦皇岛市各产业活动碳排放量测算
    4.3 秦皇岛产业生态系统碳排放及碳流动定量分析
        4.3.1 秦皇岛产业生态系统碳排放状况
        4.3.2 秦皇岛各产业生态子系统碳流动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生态系统与碳排放互动关系分析
    5.1 产业生态系统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评价
        5.1.1 产业生态系统碳排放影响因素评价目的及方法
        5.1.2 秦皇岛产业生态系统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5.1.3 秦皇岛各产业活动碳排放影响因素评价及分析
        5.1.4 秦皇岛工业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评价及分析
    5.2 秦皇岛产业生态结构与碳排放互动关系分析与评价
        5.2.1 秦皇岛产业生态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分析
        5.2.2 秦皇岛产业生态结构现状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结构优化预测与仿真分析
    6.1 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结构优化预测的评价指标及思路
        6.1.1 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结构优化评价指标
        6.1.2 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结构优化预测的思路
    6.2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结构优化预测模型构建
        6.2.1 模型构建方法
        6.2.2 秦皇岛低碳城市发展情景设定
        6.2.3 构建决策变量
        6.2.4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6.2.5 多维度多约束多模型融合模型构建
    6.3 秦皇岛产业生态结构优化预测结果及仿真分析
        6.3.1 秦皇岛三次产业的产业生态结构优化预测结果及其仿真分析
        6.3.2 秦皇岛各产业的产业生态结构优化预测结果及其仿真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构建
    7.1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空间格局构建
        7.1.1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碳排放分析
        7.1.2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空间格局: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同构
    7.2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结构调整
        7.2.1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结构调整与产业生态体系构建
        7.2.2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结构调整路径
    7.3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化及生态产业化
        7.3.1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基本路径
        7.3.2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化
        7.3.3 秦皇岛低碳城市生态产业化
    7.4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与碳管理
        7.4.1 秦皇岛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
        7.4.2 秦皇岛低碳城市碳管理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7)基于碳足迹的新疆产业、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主要内容
        1.2.3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碳足迹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
    2.1 碳足迹相关研究
        2.1.1 碳足迹的内涵与理论
        2.1.2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2.1.3 碳足迹的不同尺度研究
        2.1.4 碳足迹的不同内容研究
    2.2 产业结构相关研究
        2.2.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2.2.2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
    2.3 产业发展与碳足迹的关系研究
        2.3.1 能源消费与碳足迹的关系
        2.3.2 产业结构与碳足迹的关系
    2.4 研究综述
第三章 新疆产业结构时空变化及与经济增长关系
    3.1 新疆产业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3.1.1 产业结构发展时间变化
        3.1.2 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3.2 新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3.2.1 三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3.2.2 经济增长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3.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空间差异分析
        3.3.1 数学模型的构建
        3.3.2 新疆产业结构空间差异
    3.4 新疆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3.4.1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
        3.4.2 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3.5 小结
第四章 新疆能源消费的碳平衡分析
    4.1 新疆能源消费分析
        4.1.1 能源消费量与消费结构分析
        4.1.2 能源消费经济效益分析
        4.1.3 主要产业能源消费现状
    4.2 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碳固定
        4.2.1 系统边界与数据来源
        4.2.2 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
        4.2.3 新疆10种植被类型碳固定分析
    4.3 新疆碳平衡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碳足迹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空间差异评价
    5.1 能源碳足迹计算模型
        5.1.1 碳汇法模型
        5.1.2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改进模型
        5.1.3 基于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改进模型
    5.2 碳足迹测度分析
        5.2.1 能源消费碳足迹测度
        5.2.2 主要产业碳足迹测度
        5.2.3 碳足迹空间差异
    5.3 碳足迹影响要素评价
        5.3.1 生产总值与碳足迹关联度分析
        5.3.2 碳足迹生态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3.3 经济增长与碳足迹变化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碳足迹多情景预测
    6.1 情景设计与分析
    6.2 情景描述
        6.2.1 人口发展情景分析
        6.2.2 经济水平情景分析
        6.2.3 能耗强度情景分析
        6.2.4 能源结构情景分析
    6.3 能源消费和碳足迹情景模型模拟分析结果
        6.3.1 能源消费情景分析
        6.3.2 碳足迹强度情景分析
        6.3.3 碳足迹情景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及碳减排对策
    7.1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7.1.1 产业结构线性规划模型
        7.1.2 产业结构优化结果
        7.1.3 产业结构优化顺序
    7.2 基于低碳模式的区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7.2.1 培育低碳产业,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
        7.2.2 优化能源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应用
        7.2.3 强化建筑节能,提升绿色建筑发展
        7.2.4 发展绿色交通,引导鼓励低碳出行
        7.2.5 碳金融机制设计与法律保障体系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新疆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各地州产业发展不均衡
        8.1.2 新疆能源消费增快,但仍存在生态盈余
        8.1.3 碳足迹呈现上升趋势,但生态压力远小于沿海地区
        8.1.4 能源消费总量2035-2045年达峰值,碳足迹2040-2045年达峰值
        8.1.5 产业结构优化与碳减排对策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发表文章及参与项目
致谢

(8)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产业转移界定与分类
        1.2.2 产业转移的宏观作用:产业结构优化
        1.2.3 产业转移的微观表现:企业跨区域投资行为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总体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说明
        1.4.2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分析框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论
        2.2.2 梯度推移理论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产业转移综述
        2.3.2 国内产业转移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
    3.1 产业转移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3.1.1 效应分析
        3.1.2 形成要件
        3.1.3 驱动机制
        3.1.4 核心要素
        3.1.5 演进路线
    3.2 产业转移区域视角:中心城市
        3.2.1 中心城市区域定位
        3.2.2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城市群的形成
        3.2.3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产业结构演进
        3.2.4 中心城市经验借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转移
    3.3 产业转移企业视角:基于不同所有制
        3.3.1 企业转移的一般行为分析
        3.3.2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企业动因研究
        3.3.3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动因分析框架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
    4.1 上海产业发展演化历程研究
        4.1.1 城市功能演化历程
        4.1.2 产业结构演化历程
        4.1.3 产业布局演化特征
    4.2 上海产业转移的外部影响:政策导向
        4.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4.2.2 上海市级的政策导向
    4.3 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态势
        4.3.1 总体规模
        4.3.2 空间特征
        4.3.3 目标形式
        4.3.4 发展趋势
    4.4 上海产业转移区域载体演化研究:园区层面
        4.4.1 国内园区合作共建的发展历程
        4.4.2 合作共建园区行为模式的演化
        4.4.3 上海与异地合作园区的主要形式
        4.4.4 上海园区异地合作案例:漕河泾开发区
    4.5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产业层面
        4.5.1 时间维度
        4.5.2 空间维度
    4.6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企业层面
        4.6.1 时间维度
        4.6.2 空间维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外资企业视角
    5.1 上海利用外资的进程及基本特征
        5.1.1 起步探索阶段:以直接投资为主
        5.1.2 快速发展阶段:外资来源渠道多元化
        5.1.3 稳步提高阶段:总部经济初显成效
        5.1.4 新常态化阶段:调整结构保持增长
    5.2 外资对上海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
        5.2.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2.2 有效弥补资金缺口
        5.2.3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5.2.4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5.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3.1 时间维度的总体态势:稳步向外转移
        5.3.2 空间维度的总体态势:趋向东部的圈层式扩散模式
        5.3.3 产业维度的总体态势:向外转移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5.3.4 转移企业的主要区域: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
    5.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4.1 以长三角地区为集聚地的区位选择态势
        5.4.2 以东部省份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5.4.3 以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5.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5.5 重点案例研究:巴斯夫集团
        5.5.1 案例选择原因
        5.5.2 案例简介
        5.5.3 区位选择
        5.5.4 动因研究
    5.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外资企业
        5.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5.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国资国企视角
    6.1 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历程
        6.1.1 探索启动阶段
        6.1.2 先行先试阶段
        6.1.3 不断突破阶段
        6.1.4 提高再探索阶段
    6.2 国有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6.2.1 生产总值占据主导地位
        6.2.2 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6.2.3 经济社会效益联动发展
        6.2.4 引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6.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3.1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内
        6.3.2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外
    6.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4.1 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6.4.2 重点行业的区位选择态势
    6.5 重点案例研究:上汽集团
        6.5.1 案例选择原因
        6.5.2 案例简介
        6.5.3 区位选择和布局
        6.5.4 动因模式
    6.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国资国企
        6.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6.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6.6.3 功能整合型产业转移
        6.6.4 政治驱动型产业转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民营企业视角
    7.1 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7.1.1 萌芽阶段
        7.1.2 快速发展阶段
        7.1.3 提速腾飞阶段
        7.1.4 新常态化发展阶段
    7.2 上海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7.2.1 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7.2.2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7.2.3 科创建设的有力支撑
        7.2.4 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
        7.2.5 保障就业的关键渠道
    7.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3.1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特征
        7.3.2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问题
    7.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4.1 以三大经济圈为集聚地的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7.4.2 以主要经济区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7.4.3 以长三角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7.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7.5 重点案例研究:复星集团
        7.5.1 案例简介
        7.5.2 区位选择
        7.5.3 动因模式
    7.6 基于近400份问卷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民营企业
        7.6.1 问卷设计及发放
        7.6.2 问卷描述性统计
        7.6.3 民营企业三阶段产业转移动因分析:Logit模型的建立
        7.6.4 民营企业转移模式的交叉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8.1 基于企业视角和重点区域的比较研究
        8.1.1 企业视角下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的比较研究
        8.1.2 基于区位熵的上海与江苏制造业比较研究
    8.2 强化区域政策构建与机制安排: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8.2.1 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
        8.2.2 加强促进产业转移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建设
        8.2.3 加强上海向重点区域产业转移规划的引导作用
        8.2.4 把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开放市场体系建设
        8.2.5 以政府间协议为基础构建多层次行政协调机制
        8.2.6 加强上海与重点区域间的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
    8.3 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3.1 加强体制改革为上海产业转移夯实基础
        8.3.2 以价值链整合为方向明确上海产业转移定位
        8.3.3 不断探索园区共建的产业利益共享机制
        8.3.4 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为上海产业转移服务
    8.4 企业行为与发展的保障引导: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4.1 以明确重点为抓手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持
        8.4.2 以企业联盟为纽带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8.4.3 以对接平台为基础建立企业跨区域合作体系
        8.4.4 以园区合作共建为方向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1.4.1 研究区域
    1.4.2 案例选择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2.1.2 欠发达地区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2.2 基础理论
    2.2.1 区域发展理论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研究进展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研究方法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4.6 东盟案例分析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基本结论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8.2 政策启示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10)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动态特征及收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1.1.2 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1.1.3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制造业
        1.1.4 新型制造业是必然选择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3.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制造业与新型制造业
        2.1.1 制造业的概念与分类
        2.1.2 新型制造业
        2.1.3 制造业“新型化”
    2.2 制造业“新型化”相关研究
        2.2.1 制造业新型化内涵的研究
        2.2.2 制造业新型化评价的研究
    2.3 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3.1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2.3.2 科技进步影响因素
        2.3.3 环境污染影响因素
        2.3.4 能源消费影响因素
    2.4 收敛性研究
        2.4.1 收敛理论简介
        2.4.2 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
        2.4.3 环境收敛性研究
        2.4.4 能源收敛性研究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制造业的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3.1.1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2 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3.1.3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3.1.4 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2 中国制造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2.2 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3.2.3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3.2.4 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3 中国制造业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3.3.0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3.1 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3.3.2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3.3.3 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行业动态特征
    4.1 综合评价理论概述
        4.1.1 评价与综合评价
        4.1.2 综合评价问题的要素与过程
        4.1.3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4.1.4 权重的确定
    4.2 TOPSIS方法介绍
        4.2.1 TOPSIS基本步骤
        4.2.2 权重的确定方法
        4.2.3 离差最大——TOPSIS方法的动态评价模型构建
    4.3 指标体系
        4.3.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3.2 制造业新型化行业指标体系
        4.3.3 指标解释
        4.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4.4 新型化动态特征
        4.4.1 经济创造能力
        4.4.2 科技创新能力
        4.4.3 环境保护能力
        4.4.4 能源节约能力
        4.4.5 新型化动态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区域动态特征
    5.1 “纵横向”拉开档次方法及其修正
        5.1.1 “纵横向”拉开档次方法概述
        5.1.2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中指标规范化方法的修正
    5.2 制造业区域“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2 指标解释
    5.3 新型化动态特征
        5.3.1 经济创造能力
        5.3.2 科技创新能力
        5.3.3 环境保护能力
        5.3.4 能源节约能力
        5.3.5 新型化动态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收敛性
    6.1 经济创造能力收敛性
        6.1.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1.2 β收敛性
        6.1.3 俱乐部收敛性
    6.2 科技创新能力收敛性
        6.2.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2.2 β收敛性
        6.2.3 俱乐部收敛性
    6.3 环境保护能力收敛性
        6.3.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3.2 β收敛性
        6.3.3 俱乐部收敛性
    6.4 能源节约能力收敛性
        6.4.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4.2 β收敛性
        6.4.3 俱乐部收敛性
    6.5 新型化收敛性
        6.5.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5.2 β收敛性
        6.5.3 俱乐部收敛模型
        6.5.4 收敛机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收敛性影响因素
    7.1 制造业新型化影响因素
        7.1.1 模型设定
        7.1.2 面板数据回归
        7.1.3 机理分析
    7.2 制造业新型化收敛性影响因素
        7.2.1 模型构建
        7.2.2 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本文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四、水泥制品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试点视角下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问题研究[D]. 董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山东省工业结构时空演变与环境效应研究[D]. 丁立.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D]. 刘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工业用地碳排放时空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D]. 张婷.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陈丹. 辽宁大学, 2019(10)
  • [6]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低碳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研究[D]. 耿世刚. 燕山大学, 2019(03)
  • [7]基于碳足迹的新疆产业、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鑫. 新疆大学, 2018(12)
  • [8]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D]. 杨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动态特征及收敛性研究[D]. 王常凯. 东南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水泥制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