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价值分析与发展理念

生态旅游价值分析与发展理念

一、生态旅游价值分析及发展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耀武[1](2021)在《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乡村建设热潮高涨。然而,乡村建设无序、乡村规划无效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对科学乡村建设理论和有效工作方法的探索成为当前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以探索乡村建设的有效方法为核心,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寻找到一种科学、实用的乡村建设途径,并使之成为解决当前乡村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论文综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问题引出-解决思路分析-解决方法探讨”的路径展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实证探讨、观察与访谈等方法对循证乡村策划方法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循证乡村策划方法建立的背景与意义、策划分析框架以及具体的循证策划实践方法。通过研究,试图对“在乡村建设中为何需要循证策划”以及“如何循证、如何策划、如何依据最佳证据来进行策划分析”的问题进行回答。本论文首先对当前乡村建设无序、乡村规划无效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通过建立乡村策划来对乡村设计进行指导,为乡村设计提供设计依据”的问题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既有建筑策划和乡村策划理论的借鉴,建立了循证乡村策划理念及策划分析框架,并以绿桃古村和城子古村为例,展开循证策划实践。通过具体案例的实证探讨,本论文对循证乡村策划的具体方法与实践意义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本论文通过基础分析、理论与实例研究,建立了循证乡村策划方法体系,主要包括以最佳证据的获得为核心的证据寻找与分析的方法和基于最佳证据来进行策划分析与价值排序的乡村策划方法,同时得出“在循证乡村策划中,以最佳证据为决策依据的策划分析方法能够使乡村策划更科学”的结论。通过理论构建与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探索,本研究为乡村振兴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刘祎[2](2020)在《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改善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已进入大众视野。特别是在环境治理和“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带动下,生态旅游市场和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眯。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云南省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是昆明的"会客厅",随着近年来游客对生态旅游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该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销售也显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营销进入瓶颈,需进一步针对生态旅游产品市场进行系统性规划,提升营销方式和效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STP和SWOT分析法,在国内外对生态旅游产品研究的基础上,就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现状进行分析和营销评价,并对营销环境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对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提出营销策略,提出了配合营销策略实施的各项保障措施。本文不但有关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还结合度假区实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营销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生态类旅游景区的发展和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代兰海[3](2020)在《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生态风险也愈发严重,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五位一体”国家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中国西北绿洲地区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既集中了区域绝大部分人口与社会财富,也承担着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统筹协调绿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推进绿洲生态系统有效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侧重于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探讨和生态治理技术研制,而对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关注不够,忽视了绿洲生态治理背后深层的社会因素,亦轻忽了后续生态治理成果维护,影响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效和可持续性,削弱了绿洲地区高质量发展进程。同时,由于绿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和尺度依存性,绿洲生态治理既涉及流域水资源分配和用水关系调整,又涉及自身多元权力主体博弈,在时间、空间和决策管理层面表现出高度综合性。空间生产理论遵循“时间—空间—社会”的辩证统一,坚持空间三元辩证法,强调空间与塑造它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具有其它理论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本研究运用空间生产理论,选择边疆民族地区额济纳绿洲为案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生态空间生产“过程—效应一机制—问题—优化”理论研究框架,以绿洲生态危机和旅游兴起为研究切入点,基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考察,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效应进行系统分析,从不同尺度探究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动力机制,总结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框架。研究中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分别指绿洲生态治理和生态旅游开发,二者是递进的共生关系。绿洲生态治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绿洲生态旅游开发;绿洲生态旅游开发增加了地方收入,维护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果。主要结论如下:(1)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历经形成、发展、恶化与恢复四个阶段,民国以来人类活动是绿洲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明清时期绿洲基本处于自然演化状态,水、土、植被等各种生态要素均衡发展,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民国时期当地人烟稀少,人口密度极低,垦荒屯田受到限制,绿洲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发展;1949—1999年,流域人口快速增加,农牧业低质高速发展,黑河水资源利用严重失衡,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0年以来,随着黑河水量调度和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绿洲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正处于恢复和改善中。(2)额济纳绿洲生态治理是一个快速的三元辩证的生态空间生产过程。生态危机背景下,绿洲生态空间表征集中体现为权力主体对绿洲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的知识再现和规划构想,绿洲被建构为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洲生态空间实践表现为黑河水量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绿洲来水的增多化、绿洲河网的渠系化和绿洲空间的功能化,绿洲由边境牧业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空间;外地民众和当地居民在绿洲表征生态空间上持有迥异的空间形象,风沙源地是前者尤其是京津百姓议论的焦点,而痛失家园成为后者情感和权力诉求的中心。生态空间生产的三元分析表明了生态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空间不仅仅是实体空间,也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治理过程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空间政治与权力诉求。(3)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接续递进的生态空间再生产过程。旅游兴起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旅游节事活动推动、旅游规划引领和旅游+主导了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绿洲由沉寂的生态功能空间转变为喧嚣的旅游消费空间;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体现为权力和资本对绿洲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构想和文化建构,生产出以“大漠童话”为主题的旅游空间形象,绿洲由边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向国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转换;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中胡杨林居于核心位置,胡杨符号成为游客审美和消费偏好,绿洲被塑造为享誉中外的“胡杨林故乡”,并据此建构出新的绿洲空间文化想象(生命想象、边塞想象、秘境想象)。生态空间再生产的三元分析显现了生态旅游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旅游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亦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旅游开发过程纠缠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资本逻辑与文化冲突。(4)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具有显着的公共产品空间生产特性。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本质上是中央政府纵向嵌入后,黑河流域人水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压力型体制与激励性政策主导下各级政府/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治水的产物。其中,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权力干预,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分级负责,黑河流域管理局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是以地方政府为先导,权力和资本双重逻辑支配下,多种空间生产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地方政府权力主导、产业培育,旅游企业资本驱动、开发经营,影视媒体形象宣传、品牌传播,外来游客空间消费、话语建构,当地居民被动参与、环境保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在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有着显着区别。(5)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重塑了绿洲社会关系和空间秩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生态移民工程致使牧民生计空间受到挤压,社会网络发生断裂,文化心理适应失调,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出现问题;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的权力和资本逻辑,造成旅游空间容量短期超载、生态旅游发展异化和旅游空间生产去地域化;游牧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游牧空间的边缘化,导致草原游牧文化式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风险;绿洲分水实践过程中,黑河“97分水方案”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分水方案适应性与分水方案执行受到挑战。(6)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是区域社会关系调适、产业体系重构与文化价值反思的过程。绿洲应以生态优先、协同共治、以人为本和空间正义为原则,实施流域生态共治共享模式和绿洲发展包容普惠模式,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思路,构建绿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产业体系,推进绿洲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绿洲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优化措施上,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发展深层生态旅游与加大节水农业发展力度。同时,亟需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过程进行文化价值反思,实现绿洲生态治理方案的地方嵌入。本研究创新点表现为:(1)将空间生产视角引入生态研究领域,综合集成空间生产理论、区域治理理论、政府行为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构建了生态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框架,拓展了空间生产理论。(2)基于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视角,探究了不同空间生产主体及其交互关系对生态治理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生态治理的工程和技术倾向,丰富了生态治理理论。(3)从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对公共产品空间生产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厘清了不同类型产品空间生产的差异。

崔琦[4](2020)在《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理论与实践探究 ——以台湾地区八贤村营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城乡对立转向城乡融合的关键时期,乡村要找到其特有的发展优势,需要在多个层面和维度上进行改革。2017年我国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的优势在于生态,这一优势决定生态乡村的建设必然成为我国乡村的发展方向。结合当前网络信息化时代下乡村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乡村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需要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这种“智慧”不单指技术,也是以更加细致的思维方式看待乡村营建。基于此,本文以“生态智慧乡村”为导向,在研究其相关理论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以一个在生态智慧营建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乡村—台湾地区八贤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策略与经验,以此丰富“生态智慧乡村”的理论构成,促进乡村振兴,并结合生态智慧乡村的研究进行相关实践设计。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理论研究基础,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部分对生态智慧乡村八贤村展开对象研究,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部分是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启发与典型实践设计探讨,主要为第六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经验总结法。作者对两岸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研究,并于2019年上半年作为交换生在台湾地区乡村进行实地调研,访问当地不同乡建参与者,重点对八贤村多个规划的主编者和乡村营建带头人进行深度访谈,以此完善论文的科学性。采用系统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构建生态智慧乡村要素构成系统,通过对八贤村生态营建的研究,结合乡村发展现状进行可借鉴的经验总结。第二章:主要包括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重点研究台湾地区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实践进展,其在乡村营建中取得一定成效,为分析研究对象八贤村的各项营建策略提供背景支撑。第三章:从概念内涵、相关理论和要素构成系统三个方面初步构建生态智慧乡村理论体系,完善生态智慧乡村理论研究。第四章:以永续发展为核心的多层次规划体系对于指引八贤村进行生态营建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八贤村生态营建策略与特征的重要组成。本章对八贤村历年规划、区域规划和农村再生规划进行系统分析,总结规划特征,并对规划实施状况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第五章:对八贤村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归纳为凝聚“自下而上”生态营建共识、生态营建技术与方法、以生态农业为本的多元产业活化和生态智慧营建五个方面。第六章:基于对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启发下,结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并进行相关实践设计,该设计是一款立足生态智慧乡村建设,虚拟与现实参与式的农产过程增值,连接城市人群与有机生态农场的多元综合服务平台,并阐述其对于营建生态智慧乡村的意义。第七章: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客观分析论文不足与展望之处。本论文的特色在于理论结合实践开展研究,探究并丰富生态智慧乡村理论,系统深入地研究分析基本符合生态智慧乡村愿景的八贤村的营建过程与策略,结合我国乡村发展状况进行建议,在建设生态智慧乡村的研究背景下进行相关创新实践设计。

任豪[5](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马坡镇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1]。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同时伴随着复杂社会矛盾的诞生,城市病问题严重突出,城市居民面临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因为城乡之间长期处于发展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严峻考验。因此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是改变城、乡两个系统间不平衡现象,而美丽乡村的建设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2],其意义在于改变农村的资源利用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农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北京近郊地区乡村建设现状提出现存问题,结合优秀美丽乡村建设案例分析,遴选马坡镇7个村庄为样本,提出发展构想进行总体布局。以单个村庄为规划建设案例,制定美丽乡村规划整改方案,以此为基础,提出在北京“减量”发展背景下针对顺义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策略与模式打造建议。首先笔者对国内外优秀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北京“减量”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原则与策略。以北京马坡镇地区七个村庄为样本,从区位概况、经济发展、历史及文化入手分析,总结现阶段马坡镇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然后对马坡镇七个村(石家营村、毛家营村、姚店村、马卷村、良正卷村、庙卷村、衙门村)提出发展构想、总体布局以及空间结构。然后选取其中顺义区选定的三个美丽乡村先行建设示范村(石家营村、毛家村、姚店村)制定规划结构,实施规划评估,分析其投资与效益。最后以三村中的姚家店村举例说明,从入户调查着手总结现状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整个村庄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根据案例实践,提出适宜北京近郊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打造模式建议。如今国内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快速膨胀所引发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不协调的层出不穷,村庄合理规划建设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北京作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减量”发展的城市,需要实行规模精简、功能减负、紧缩精准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疏解非首都功能,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具有特殊性。笔者以北京顺义区马坡镇为具体实例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希望从中探索出“减量”发展背景下更适宜北京近郊地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最优模式,对于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覃丽[6](2019)在《茶旅融合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大健康潮流、体验经济、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社会新动态接踵而至,中国茶产业在时代变革与政策推进下,正在加速实现由内而外的自我突破与革新。纵向上来看,中国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蔓延的趋势更加明显,传统茶产业的产业链正在不断更新延伸。横向维度上,茶叶产业正在尝试与其他行业领域进行跨界融合,积极拓宽现有产业面,茶产业业态由单一迈向多元。茶文化旅游则是该背景下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实践,它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茶叶市场转型、拉动茶叶产品消费、转化茶文化美学教育功能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意义深远。本文以湖南传统优质茶产区——大湘西地区为研究对象,依照理论研究、实证运用、战略策划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合理选用文献研究、调研考察、内容分析、专家征询等多种方法,总结提升茶旅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创新茶旅融合发展可行性问题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并以大湘西地区为实证进行应用研究,以体系运用的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大湘西地区茶旅融合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思路。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梳理研究,包括了以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一章和以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为中心内容的第二章。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为理论升华研究,该部分创新性地提出茶主题价值链的概念与系统构成;在茶主题价值链视角下探究茶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六六契合”动力机制),并对应提出两条融合路径(旅游六要素导向路径与茶主题价值链导向路径)和四项融合策略(多维度、客观性、差异化、创意化);深度挖掘茶主题价值链中的旅游价值,分析提出四种价值运用方向(高度参与的生产型茶旅产品开发、康养娱乐的休闲型茶旅产品开发、活化互动的科普型茶旅产品开发、软硬兼施的创意型茶旅产品开发);基于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的模型启发和茶旅融合动力机制的理论指导,构建出两种茶旅融合模式下的茶旅融合发展可行性评价体系。第三部分(第六章)是基于第二部分内容展开的实证运用与策略研究,将构建的评价体系工具化,以大湘西代表地区的考察情况为评价材料,对大湘西各调研地茶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打分。再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发展问题,确立大湘西地区茶旅融合发展的“点-线-面”三步走整体思路,提出打造“武陵-雪峰”茶旅生态经济区的规划构想,构建“6主干+5支线”的发展布局,并针对推进过程给出实施意见。第四部分(第七章)总结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茶文化旅游的四个研究趋势:研究内容从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研究尺域由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研究方法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研究视角从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韩佳佳[7](2019)在《盐城生态旅游海报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富有当地特色的高品质旅游取代了传统的旅游模式,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中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海报在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其旅游海报进行系统研究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海报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它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将主题内容视觉形象化,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们注意,并起到宣传的作用。本人在设计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过程中,以海报设计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其特点,详细论述了本次设计的背景、过程、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和创新思路等。以盐城的生态旅游为出发点,从盐城的地域特色、人文特色、风景名胜中提取元素,通过实地调查、资料的阅读和整理,将盐城的生态旅游海报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本论文首先是绪论部分,论述了生态旅游海报设计的背景、目的,探寻了设计的价值。其次,第一章,通过分析现状,提出盐城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和意义;第二章,对盐城旅游海报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阐述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特征及功能;第三章,对文献资料、案例等分析,用新理念、新思维和新设计等方式,阐述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设计构想;第四章,通过形成的理论依据为支撑,应用于盐城生态旅游海报设计的实践,形成具体的图册,用以探索对盐城旅游业的发展。最后是结论部分,得出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鲁开莉[8](2019)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域旅游已从地方实践上升至国家层面。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实践模式,全域旅游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旅游空间面临要素更新、功能完善、空间结构优化等发展需要。本文在查阅核心期刊、全面解读全域旅游相关指导文件结合系统理论从要素、形态和功能三个方面对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地空间内涵进行了解读。在进行理论探索后以泉州市为案例地进行实证分析,从旅游系统理论出发首先对现状进行定性的描述并运用集聚度和均衡度等指标衡量景点分布特征、运用百度指数对客源市场进行分析,运用通达度及连接度对交通网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根据泉州市旅游发展历程总结目前泉州市的空间结构形态,指出目前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空间开发理论构建网络化的空间发展模型优化泉州市空间结构。通过对泉州市旅游空间结构现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泉州市旅游景点呈现非均衡集中分布特征,景点间网络交通回路性较差,通达度和连接度处于一般水平。(2)回顾泉州市旅游发展历程概括出泉州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态经历了从节点模式向点轴模式的发展,目前发展为以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滨海旅游点为主,蓝色经济带和绿色经济带并存的点轴发展模式。(3)泉州市旅游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分布差异大,核心景点影响力弱,闽南文化挖掘不够深入,闽西闽北交通线路不完善,市场宣传精准度欠佳。(4)根据目前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空间要素优化路径,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构建泉州市“七节点十一线两区域”共同发展的空间格局。本文在研究全域旅游相关文献政策后提出了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结构要素形态及功能并运用到泉州市旅游空间结构中,对全面认识泉州市旅游业在空间布局的变化,指导旅游业规划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和补充区域旅游空间发展理论也兼具实证价值。

鲁华[9](2019)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三江源生态系统的保障与维护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建设,需要将美丽乡村与休闲旅游充分结合,将乡村与牧区相连接,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融合,将三江源国家公园打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江河源型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本研究在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初步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和SWOT分析法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由于国家公园旅游的发展取向尚未明确,论文在制度框架约束内,突出生态保护和地方特色,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构建模式及要素进行评价,得出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生态旅游探索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生态旅游+教育模式,优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结合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提出促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为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姜锐[10](2019)在《生态旅游背景下潼南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起源点,近年来为振兴乡村经济,带动乡村百姓脱贫致富,社会各个层面都加大了对乡村发展的重视。与此同时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压力大、生活环境嘈杂的城市居民的乡村情结越来越浓烈,于是伴随着人们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与向往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快速的发展了起来。但是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不够完善,传统旅游等观念的各种影响,加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各抒己见等等,这些都使得乡村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本文以位于川渝两地核心区的潼南为研究对象,把潼南乡的乡村旅游作为研究重点,从生态旅游的视角出发探讨潼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促进潼南乡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乡村居民的收入、保护潼南生态环境、传承和发扬潼南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全文一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从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讲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然后是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第二章主要归纳介绍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章主要介绍的是乡村旅游及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和在生态旅游理论基础下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第四章从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比较、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的整合以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应该坚持的生态旅游原则三个方面论述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第五章从潼南乡村旅游的区位及历史条件、基于生态旅游的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类型上分析了潼南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第六章分析提出了潼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第七章是基于生态旅游对潼南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一些对策构想;最后总结全文并说明文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生态旅游价值分析及发展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旅游价值分析及发展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问题引出与研究设计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当前乡村问题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困境
        1.1.2 研究聚焦: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1.1.3 研究切入:乡村设计前期的策划分析阶段
    1.2 研究拟解决的现实问题与解决思路分析
    1.3 核心概念解析
        1.3.1 循证
        1.3.2 乡村
        1.3.3 乡村策划
        1.3.4 乡村设计
        1.3.5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1.4.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核心内容梳理
        1.4.2 乡村规划相关研究及规划成果内容梳理
        1.4.3 策划理念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概况与研究综述
        1.4.4 循证理念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概况与研究综述
        1.4.5 综述小结与研究发展动向分析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从“循证医学”到“循证设计”
    2.1 “循证医学”
    2.2 “循证设计”
    2.3 循证实践流程与方法总结
        2.3.1 证据寻找
        2.3.2 证据分析
        2.3.3 证据存储
        2.3.4 证据运用
        2.3.5 后效评估
        2.3.6 证据更新
    2.4 循证决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建筑策划”到“乡村策划”
    3.1 “策划”的内涵
    3.2 “建筑策划”
        3.2.1 建筑策划概述
        3.2.2 建筑策划方法
    3.3 “乡村策划”
        3.3.1 乡村策划概述
        3.3.2 乡村策划方法
        3.3.3 乡村策划成果
    3.4 乡村策划与既有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循证乡村策划”
    4.1 循证乡村策划的概念及意义
        4.1.1 概念
        4.1.2 循证与乡村策划结合的意义
    4.2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关系及组合方式
        4.2.1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关系
        4.2.2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组合方式
    4.3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
        4.3.1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表达
        4.3.2 分析框架的解读
    4.4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的运用
        4.4.1 框架的运用方法
        4.4.2 框架的普适化运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的实证研究 ——云南绿桃古村和城子古村的循证策划实践
    5.1 案例选择分析
    5.2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实证研究
        5.2.1 绿桃古村概况介绍
        5.2.2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实践
        5.2.3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说明书
    5.3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实证研究
        5.3.1 城子古村概况介绍
        5.3.2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实践
        5.3.3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说明书
    5.4 实证案例研究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迈向科学性乡村策划与实用性乡村设计
    6.1 循证乡村策划是一种促进乡村设计成果科学化和实用化的实践模式
    6.2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包含了循证体系和乡村策划体系
    6.3 有效的循证和基于最佳证据的策划分析是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的核心
    6.4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是一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普适化运用的方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表索引
附录 C:访谈记录表(部分)
附录 D:村落现状调研成果整理(部分)
附录 E:本研究构建的证据数据库

(2)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度假旅游和旅游度假区
        二、市场营销相关概念和理论
        三、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产品
    第二节 “4P”营销理论
        一、理论定义
        二、“4P”内容
        三、实践指导
    第三节 分析工具
        一、SWOT分析法
        二、STP理论
第三章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营销现状及评价
    第一节 度假区生态旅游现状
        一、度假区经营现状
        二、产品现状
        三、定价现状
        四、渠道现状
        五、促销现状
    第二节 度假区STP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市场细分
        三、目标市场选择
        四、市场定位
第四章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SWOT分析
    第一节 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二、领导重视
        三、生态旅游产品多元化
        四、气候优势
    第二节 劣势分析
        一、国际格局还没有形成
        二、领导重视但落实尚缓
        三、度假区缺乏有效的生态旅游产品规划
        四、目的地竞争力不够
        五、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第三节 机会分析
        一、“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
        二、理念和政策带来新发展
        三、旅游业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四、云南旅游强省建设带来新动力
    第四节 威胁分析
        一、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和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误差
        二、周边旅游度假区竞争
        三、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需要融合和转型升级
        四、环境保护的压力
    第五节 SWOT矩阵
第五章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营销策略及实施保障
    第一节 产品策略
        一、重视生态环保理念
        二、构筑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三、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消费
        四、创新突出生态绿色产品
        五、注重生态旅游品牌形象设计
    第二节 定价策略
        一、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二、生态旅游产品定价方法
        三、生态旅游定价策略
    第三节 渠道策略
        一、传统分销渠道策略
        二、网络分销渠道策略
        三、其他创新分销渠道
    第四节 促销策略
        一、广告促销策略
        二、人员促销策略
        三、公关关系促销策略
    第五节 保障措施
        一、加强资金保障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三、加强旅游监督管理
        四、加快培育旅游专业型人才
        五、旅游安全设施保障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STP分析的结论
        二、SWOT分析的结论
        三、营销策略结论
        四、保障措施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调查问卷
致谢

(3)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绿洲生态研究进展
        2.1.1 绿洲与绿洲生态系统
        2.1.2 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
        2.1.3 绿洲生态退化与绿洲生态安全
        2.1.4 绿洲生态治理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2.2 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绿洲生态与空间生产关系
    2.4 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社会空间
        3.1.2 生态空间
        3.1.3 生态空间生产
        3.1.4 空间消费
    3.2 理论基础
        3.2.1 空间生产理论
        3.2.2 区域治理理论
        3.2.3 政府行为理论
        3.2.4 公共产品理论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额济纳旗概况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1 额济纳旗概况
        4.1.1 额济纳旗自然地理
        4.1.2 额济纳旗人文地理
    4.2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2.1 古居延绿洲沙漠化与消失
        4.2.2 额济纳绿洲形成与演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
    5.1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1.1 生态危机与生态权威的生成
        5.1.2 生态权威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2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1 黑河水量调度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2 水利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3 生态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3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3.1 生态危机与沙尘源地
        5.3.2 沙尘源地与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4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正效应
        5.4.1 生态效应
        5.4.2 社会效应
        5.4.3 经济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
    6.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额济纳旅游兴起
    6.2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1 旅游节事活动推动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2 旅游规划引领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3 旅游+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3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
        6.3.1 阿拉善盟对额济纳旅游发展构想
        6.3.2 额济纳政府旅游主题形象生产
        6.3.3 胡杨林景区旅游空间形象建构
    6.4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4.1 旅游兴起与空间消费
        6.4.2 空间消费与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5 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正效应
        6.5.1 空间效应
        6.5.2 经济效应
        6.5.3 社会效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
    7.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动力机制
        7.1.1 中央政府
        7.1.2 地方政府
        7.1.3 黑河流域管理局
        7.1.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动力机制
        7.2.1 地方政府
        7.2.2 旅游企业
        7.2.3 影视媒体
        7.2.4 外来游客
        7.2.5 当地居民
        7.2.6 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3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特性
        7.3.1 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
        7.3.2 公共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与优化
    8.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
        8.1.1 生态移民问题
        8.1.2 生态旅游问题
        8.1.3 游牧文化问题
        8.1.4 分水方案问题
    8.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框架
        8.2.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原则
        8.2.2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模式
        8.2.3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路径
        8.2.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措施
        8.2.5 地方性知识与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讨论
    9.3 创新之处
    9.4 建议与展望
        9.4.1 研究建议
        9.4.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与农户生计访谈提纲
    附录2 额济纳旗旅游发展与生态治理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理论与实践探究 ——以台湾地区八贤村营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振兴”
        1.1.2 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存在挑战
        1.1.3 台湾地区生态智慧乡村发展的先进性与试验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小结
2 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研究进展
    2.1 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研究进展
        2.1.1 生态智慧研究进展
        2.1.2 我国生态智慧乡村研究进展
    2.2 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实践进展
        2.2.1 生态村
        2.2.2 智慧城乡
        2.2.3 生态智慧乡村
    2.3 台湾地区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实践研究
        2.3.1 台湾地区乡村营建实践进展
        2.3.2 台湾地区生态智慧乡村相关典型实践
    小结
3 生态智慧乡村基本理论构建
    3.1 生态智慧乡村的概念及内涵
        3.1.1 概念定义
        3.1.2 内涵界定
    3.2 生态智慧乡村相关理论基础
        3.2.1 核心理论
        3.2.2 支撑理论
    3.3 生态智慧乡村要素构成系统
        3.3.1 要素系统构建方法
        3.3.2 构成系统的确立
        3.3.3 构成系统的要素释义
    小结
4 台湾地区八贤村以永续发展为核心的多层次规划体系评析研究
    4.1 分阶段侧重的历年相关规划分析
    4.2 区域生态联合的多层次规划分析:《北海岸农村区域亮点整和规划》
        4.2.1 规划评析
        4.2.2 规划文件编制结构
        4.2.3 规划工作程序
        4.2.4 规划特征总结
    4.3 以永续发展为核心的农村再生建设先期规划分析:《台北县三芝乡共荣社区农村再生建设先期规划》
        4.3.1 规划评析
        4.3.2 规划文件编制结构
        4.3.3 规划工作程序
        4.3.4 规划特征总结
    4.4 规划实施状况调查与分析
        4.4.1 规划实施前后对比调查
        4.4.2 功能分区发展现状调查
        4.4.3 规划实施状况分析
    小结
5 台湾地区八贤村生态智慧营建策略与方法归纳探讨
    5.1 凝聚“自下而上”生态乡村营建共识
        5.1.1 社区生态营建凝聚感的营造
        5.1.2 乡村生态营建带头人与村民参与意识的提升
        5.1.3 乡村生态营建组织
    5.2 生态营建技术与方法
        5.2.1 污水净化再利用:生态池
        5.2.2 无毒生产方式
        5.2.3 乡村垃圾减量与分类
        5.2.4 外来物种入侵危害
        5.2.5 建立本地生物站点,增强保护认知
        5.2.6 乡村生态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5.3 以生态农业为本的多元产业活化
        5.3.1 以生态农业为本
        5.3.2 农产品加工业
        5.3.3 生态示范教育业
        5.3.4 生态乡村体验旅游业
        5.3.5 生态文化产业
    5.4 生态智慧营建
        5.4.1 居民的生态营建意识培育
        5.4.2 青年营建力量
        5.4.3 软件资源建设
        5.4.4 网络信息建设
    小结
6 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启发及典型实践设计探讨
    6.1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智慧乡村营建启发
        6.1.1 产业兴旺——以生态智慧为核心的多元产业活化
        6.1.2 生态宜居——立足乡村生态优势
        6.1.3 乡风文明——重视乡村软性资源和网络信息建设
        6.1.4 治理有效——建构“自下而上”的营建共识和力量
        6.1.5 生活富裕——吸引青年乡建力量
    6.2 基于生态智慧乡村启发下的创新实践设计探讨
        6.2.1 创新实践设计概述
        6.2.2 创新特色——虚拟与真实连接的农作过程可售化增值
        6.2.3 项目平台服务
        6.2.4 实践设计对于建设生态智慧乡村的意义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马坡镇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1.1.2 城乡发展一体化
        1.1.3 减量发展
    1.2 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理论
        1.4.2 国内研究理论
    1.5 课题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美丽乡村案例分析
    2.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优秀案例
        2.1.1 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典范——安吉县
        2.1.2 中国首个“国际慢城”——高淳区
        2.1.3 “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
    2.2 国外美丽乡村建设优秀案例
        2.2.1 美国加州纳帕谷
        2.2.2 法国法兰西岛大区
        2.2.3 日本福岛金山町
    2.3 发展经验借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减量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3.1 减量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原则
        3.1.1 从“减”规划
        3.1.2 “民主”贯彻
        3.1.3 减量提“生”
        3.1.4 “继往开来”
        3.1.5 “卓尔不群”
    3.2 减量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
        3.2.1 全局统筹规划
        3.2.2 坚持生态建设
        3.2.3 保护传承地域文化
        3.2.4 智慧建设
        3.2.5 提高公众参与
        3.2.6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3.2.7 优化公共空间
        3.2.8 提升村落风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坡镇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4.1 区位概况
    4.2 经济发展
    4.3 历史及社会文化
    4.4 马坡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现存问题
        4.4.1 统筹规划缺乏深度
        4.4.2 资金投入来源单一
        4.4.3 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4.4.4 村庄定位模糊不清
        4.4.5 工作机制不完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坡镇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
    5.1 马坡镇七村建设分析
        5.1.1 土地利用分析
        5.1.2 基本农田分析
        5.1.3 一般农田分析
        5.1.4 村庄拆迁与新建对比分析
        5.1.5 工业用地减量分析
    5.2 马坡镇七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构思
        5.2.1 需求分析
        5.2.2 战略目标
        5.2.3 总体形象定位
        5.2.4 七村整体发展构想
        5.2.5 七村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
        5.2.6 七村名称品牌形象定位
    5.3 北三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5.3.1 规划结构
        5.3.2 规划实施评估
        5.3.3 评估结论
        5.3.4 投资与效益分析
        5.3.5 路网规划
        5.3.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3.7 生态建设
    5.4 姚店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5.4.1 姚店村综合概况
        5.4.2 入户调查
        5.4.3 现状问题总结
        5.4.4 土地利用规划
        5.4.5 村庄鸟瞰图
        5.4.6 村庄平面图
        5.4.7 道路交通整治
        5.4.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4.9 市政规划
        5.4.10 绿地系统、公共空间规划
        5.4.11 建筑分类保护规划
        5.4.12 建筑风貌整治
        5.4.13 街巷空间改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模式打造建议
        6.2.1 休闲旅游型
        6.2.2 文化、产业发展型
        6.2.3 康养农业型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茶旅融合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外部需求背景
        1.1.2 内部发展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创新意义
        1.2.2 实践指导意义
        1.2.3 宏观战略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茶旅融合研究概述
        1.3.2 国内茶旅融合研究概述
        1.3.3 茶旅融合研究进展及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茶旅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茶产业与旅游业
        2.1.1 旅游产业内涵与特点
        2.1.2 茶产业内涵与特点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旅游六要素
        2.2.2 茶旅融合
        2.2.3 茶文化旅游
    2.3 基础理论
        2.3.1 产业融合理论
        2.3.2 体验经济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茶主题价值的挖掘与茶主题价值链研究
    3.1 茶主题价值链的形成基础
    3.2 茶主题价值链
        3.2.1 茶主题价值链的含义
        3.2.2 茶主题价值链的系统构成
第四章 茶旅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4.1 茶主题价值链视角下的茶旅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4.2 “六六契合”动力机制下的茶旅融合路径思考
        4.2.1 旅游六要素导向路径
        4.2.2 茶主题价值链导向路径
    4.3 茶旅融合的战略选择
        4.3.1 多维度战略
        4.3.2 客观性战略
        4.3.3 差异化战略
        4.3.4 创意化战略
    4.4 茶主题价值链中旅游价值的挖掘与运用
        4.4.1 高度参与的生产型茶旅产品开发
        4.4.2 康养娱乐的休闲型茶旅产品开发
        4.4.3 活化互动的科普型茶旅产品开发
        4.4.4 软硬兼施的创意型茶旅产品开发
第五章 茶旅融合发展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1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意义
    5.2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5.2.1 科学客观性原则
        5.2.2 针对代表性原则
        5.2.3 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原则
    5.3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
        5.3.1 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
        5.3.2 产业融合理论与“六六契合”机制
    5.4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5.5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步骤
        5.5.1 选取评价维度,建立维度层
        5.5.2 延伸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的假设结构模型
        5.5.3 征询专家意见,修正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型
        5.5.4 确定分值与权重
    5.6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准入标准
第六章 大湘西茶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与策略研究
    6.1 大湘西地区
        6.1.1 大湘西概况
        6.1.2 大湘西地区的茶产业
        6.1.3 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业
    6.2 大湘西茶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评价与分析
    6.3 大湘西茶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与建议
        6.3.1 策略选择
        6.3.2 路径安排
        6.3.3 实施建议
        6.3.4 推进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
        7.2.2 不足
    7.3 展望
        7.3.1 研究内容: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
        7.3.2 研究尺域: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
        7.3.3 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
        7.3.4 研究视角: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7)盐城生态旅游海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盐城生态旅游海报设计溯源
    1.1 盐城生态旅游解析
    1.2 盐城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及意义
        1.2.1 盐城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
        1.2.2 盐城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定位策略
    2.1 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现状概述
    2.2 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调查分析
    2.3 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特征
        2.3.1 根植于地域文化
        2.3.2 时代性的艺术特征
        2.3.3 继承与创新的设计意识
    2.4 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功能
        2.4.1 丰富地域文化
        2.4.2 激发品牌价值
    2.5 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传播媒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盐城生态旅游海报的设计构想
    3.1 设计思路
    3.2 素材选取
    3.3 艺术提炼与创意过程
        3.3.1 图形符号的运用
        3.3.2 色彩元素的运用
        3.3.3 文字元素的运用
        3.3.4 各要素的整合
    3.4 设计风格与表现技巧
        3.4.1 设计风格
        3.4.2 表现技巧
    3.5 推广传播目的和效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美湿地·水韵盐城》的海报设计实践
    4.1 作品简述
    4.2 作品实践过程
    4.3 作品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
        4.3.1 《醉美盐城》系列海报设计
        4.3.2 《湿地旅游》系列海报设计
    4.4 设计反思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关于盐城生态旅游观光的问卷调查
附录 B:《大美湿地·水韵盐城》海报设计作品展示
致谢

(8)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
        1.1.2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不断深入
        1.1.3 旅游发展促进空间结构优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研究
        1.3.2 全域旅游的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预期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全域旅游
        2.1.2 旅游空间结构
        2.1.3 空间结构优化
    2.2 基础理论
        2.2.1 旅游系统理论
        2.2.2 点轴发展理论
        2.2.3 “核心—边缘”理论
第3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结构要素、形态及功能
    3.1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结构要素
        3.1.1 旅游吸引物要素
        3.1.2 旅游交通要素
        3.1.3 客源市场要素
    3.2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结构形态
        3.2.1 旅游节点选取
        3.2.2 旅游线路打造
        3.2.3 旅游区域开发
    3.3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结构功能
        3.3.1 信息传递功能
        3.3.2 产业融合功能
        3.3.3 主客共享功能
第4章 泉州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形态及功能
    4.1 泉州市旅游发展条件
        4.1.1 泉州市旅游资源禀赋
        4.1.2 泉州市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4.2 旅游空间结构要素
        4.2.1 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特征
        4.2.2 旅游交通发展现状
        4.2.3 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4.3 泉州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态现状
    4.4 泉州市旅游空间结构功能现状
    4.5 泉州市旅游空间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4.5.1 空间结构要素层面
        4.5.2 旅游空间结构形态层面
        4.5.3 旅游空间结构功能层面
第5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泉州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5.1 旅游空间结构要素优化
        5.1.1 旅游吸引物
        5.1.2 旅游交通
        5.1.3 客源市场
    5.2 旅游空间结构形态优化
        5.2.1 旅游节点的打造
        5.2.2 旅游线路打造
        5.2.3 旅游区域打造
    5.3 旅游空间结构功能优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3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旅游的起源及概念
        2.1.2 大众旅游的起源及概念
    2.2 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对比分析
    2.3 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因素
        2.3.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3.2 决策指向性与开发指向性
        2.3.3 社区居民态度
        2.3.4 旅游理念的转变和更新
    2.4 相关理论
        2.4.1 人与自然协调论
        2.4.2 生态美理论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3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1 三江源国家公园简介
    3.2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2.1 黄河源园区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2.2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2.3 澜沧江源园区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3 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3.4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4.1 黄河源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4.2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4.3 澜沧江源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5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3.5.1 优势分析
        3.5.2 劣势分析
        3.5.3 发展机遇
        3.5.4 潜在威胁
第4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构想
    4.1 生态旅游+教育,生态求知之旅
    4.2 生态旅游+文化,民俗体验之旅
    4.3 生态旅游+体育,科考探险之旅
第5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及要素评价
    5.1 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
    5.2 构建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5.3 发展模式及要素的评价分析
    5.4 发展模式及要素的评价结果
第6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6.1 强化生态教育引导,推进生态文明
    6.2 持续健全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6.3 强化基础配套服务,健全监管机制
    6.4 注重民族文化保护,促进社区参与
    6.5 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培育人才队伍
    6.6 充分发掘媒体优势,增强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调查问卷(村民)
附录B 关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10)生态旅游背景下潼南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政策的主导
        1.1.2 市场的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旅游及旅游者
        3.1.2 生态旅游
        3.1.3 乡村旅游
    3.2 理论应用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2 生态美理论
        3.2.3 需求层次理论
        3.2.4 生态旅游下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
第四章 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4.1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比较
    4.2 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的整合
    4.3 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应坚持的生态旅游原则
        4.3.1 以生态学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3.2 以自然和文化为基础的原则
        4.3.3 寓教于游的原则
        4.3.4 生态、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的原则
        4.3.5 振兴乡村的原则
第五章 潼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5.1 潼南乡村旅游的区位及历史分析
        5.1.1 区位条件分析
        5.1.2 历史文化
    5.2 基于生态旅游的潼南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5.2.1 自然资源
        5.2.2 人文资源
        5.2.3 农业资源
    5.3 潼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类型
        5.3.1 如火如荼的“绿色”旅游
        5.3.2 欣欣向荣的“红色”旅游
        5.3.3 厚积薄发的“古色”旅游
        5.3.4 不甘落后的“运动”旅游
第六章 潼南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1 乡村的生态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6.2 乡村旅游多样性丰富性的整体的特色不够明显
    6.3 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之间的联动有待提升
    6.4 乡村生态旅游的跨区域合作和发展意识不足
    6.5 相关人员的文化素质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不相适应
第七章 生态旅游下潼南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构想
    7.1 深度发掘乡村旅游生态优势,打造多样式的乡村旅游
        7.1.1 充分利用乡村生态文化优势,保持生态旅游特色发展
        7.1.2 打造多样式的乡村旅游,营造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氛围
    7.2 强化乡村的生态旅游品牌效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7.2.1 树立生态旅游品牌意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品牌
        7.2.2 完善对乡村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7.2.3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7.3 增强跨区域发展意识,实施跨区域联合发展
        7.3.1 充分利用小区位旅游发展的乘数效应
        7.3.2 主动接受大区位旅游发展的辐射作用
    7.4 建设“四养”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4.1 “养眼”型“游”的乡村旅游
        7.4.2 “养气”型“住”的乡村旅游
        7.4.3 “养身”型“品”的乡村旅游
        7.4.4 “养颜”型“购”的乡村旅游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生态旅游价值分析及发展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D]. 李耀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刘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D]. 代兰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理论与实践探究 ——以台湾地区八贤村营建为例[D]. 崔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5)
  • [5]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马坡镇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任豪.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6]茶旅融合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为例[D]. 覃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7]盐城生态旅游海报设计研究[D]. 韩佳佳. 东南大学, 2019(06)
  • [8]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D]. 鲁开莉. 华侨大学, 2019(01)
  • [9]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D]. 鲁华. 青海大学, 2019(04)
  • [10]生态旅游背景下潼南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姜锐.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生态旅游价值分析与发展理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