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的诞生与发展

温度计的诞生与发展

一、温度计的诞生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左从瑞,李庆先,刘良江,朱宪宇,刘青[1](2022)在《水银温度计全面禁止生产的解读》文中指出一、《水俣公约》诞生历程认识到人类健康和环境正在面临着汞污染的严重威胁,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于2001年通过了第21/5号决议,决定对汞及汞化合物进行全球性的全面评估。2009年,各国达成一致,成立了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经过5次政府间委员会会议的磋商,2013年10月10日,在日本熊本市召开了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水俣公约》并开放签署。

张续[2](2021)在《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乳化炸药的油包水结构属于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乳化炸药整体的稳定性时常会因为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例如在高寒地区使用常规乳化炸药会发生因为乳化炸药耐低温性能较差发生拒爆的现象发生,给工程项目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从乳化炸药的连续相——油相材料出发,研究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8种油相材料,型号分别是PI-3型、PA-165型、PSW-803型、PF-530型、PF-1型、PT-3型、PT-30型、PT-40型。通过对上述8种油相材料进行密度、滴熔点、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比较8种油相材料的理化性质差异,其中油相材料物质组成存在大量的烷烃结构,其中PA-165、PF-530、PF-1、PT-40含有苯环结构,且PT-40峰强度较低。将8种油相材料制备成乳化炸药,通过将8组乳化炸药置于-20℃条件下冷冻储存的低温实冷冻验5d、15d,观察其物理状态,使用电导率仪测定5d、15d的乳化炸药的电导率变化和甲醛法测定冷冻保存15d后的乳化炸药析晶率,综合分析确定出耐低温性能较优的乳化炸药为PF-1型乳化炸药、PF-530型乳化炸药、PA-165型乳化炸药,并对该三组乳化炸药使用显微观察法和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确定低温冷冻15d后的乳化炸药体系内部的微观结构参数。对三种油相制备的乳胶基质做热分解实验,对实验结果分别采用Ozawa法、KAS法、Kissinger法计算三组乳化炸药活化能大小。最后利用爆速仪测定三组乳化炸药的爆速值大小,确定三组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针对上述实验结果分析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的耐低温性能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在冷冻保存实验中,8种油相材料制备的乳化炸药除PT-3型乳化炸药在-20℃低温保存条件下变为硬质,其他类乳化炸药均保持软质状态;在电导率实验中PF-1型乳化炸药的电导率测试值最小,说明其析晶情况最小,在-20℃条件下保存15d后仍能保证较好的状态,PF-530其次。在甲醛法测定析晶率的实验中,PF-1型乳化炸药在-20℃的条件下保存15d后的析晶率最小,综合电导率实验可以判断出在8种油相中PF-1油相制备的乳化炸药在低温环境下稳定性最好,从分子结构上分析,物质组成中含有苯环这种立体结构的油相材料制备成的乳化炸药在低温环境中的稳定性相对更优。(2)用Ozawa法、KAS法、Kissinger法计算的三种乳胶基质的活化能值,PF-1 型乳胶基质分别是 78.913kJ·mol-1、90.285 kJ·mol-1、82.259 kJ·mol-1;PF-530型乳胶基质分别是 90.887 kJ·mol-1、107.554 kJ·mol-1、103.297 kJ·mol-1、PA-165型乳胶基质分别是 109.086 kJ·mol-1、132.815 kJ·mol-1、134.101 kJ·mol-1。(3)对比三种乳化炸药的爆速,PF-1型乳化炸药的平均爆速为3937.67m·s-1,PF-530型乳化炸药的平均爆速为4027.3 m·s-1,PA-165型乳化炸药的平均爆速为4123m·s-1。图[18]表[24]参[90]

王梓萍[3](2021)在《基于FPGA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的探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时间间隔是用来描述一个事件相对于另外一个事件发生超前或者滞后的程度。精密时间间隔测量希望把时间测量精确到us、ns甚至ps级别,它在科学研究、航空航天、卫星导航、同步授时、5G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to-Digital Converter,TDC)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时间间隔测量技术,早期的TDC通常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实现,但其设计成本较高,周期较长且可移植性差;而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实现TDC具有开发周期短、设计成本低、灵活性较好等优点,所以实现FPGA-TDC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常用的TDC设计方案和不同的FPGA芯片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定了 Cyclone系列FPGA,并对其内部两种不同的延迟结构(LCELL和Adder专用进位链)进行分析、仿真和测试,探究出其每个单元的延迟时间(LCELL单元263ps,Adder单元40ps),并以此产生高精度移相模块。论文整个实验部分的设计分为“粗测量”模块和“细测量”模块,粗测量模块利用电子计数法实现,细测量模块利用Adder专用进位链构成的抽头延迟线实现,并利用不同的方法对细测量得到的“温度计码”进行转换,利用两级触发器打拍解决亚稳态问题,同时通过码密度测试的方式对整个抽头延迟线结构进行测量和验证。通过实验测试,最终得出双通道测量系统测量分辨率达到了 40ps,测量精度RMS达到了 30ps,测量范围(0~1)s。且本实验在单一的FPGA主控板上完成,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灵活性好等优点。

孟湘莲[4](2020)在《融入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史教学探析——以“温度计”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温度计"教学为例,设计了一条科学史教学的新方法,将项目化学习融入科学史教学,以科学史为轴线,以项目活动为载体,活化"静态"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悟科学本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

陶希军[5](2020)在《液氮温区脉管制冷机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大功率脉管制冷机作为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低温设备备受关注。目前,大功率脉管制冷机中存在的流动和传热的非均匀性制约了其制冷效率进一步提升,该问题主要体现在回热器中出现的温度非均匀现象。本文基于一台液氮温区百瓦级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对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可能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实验研究,发现与回热器相连的级后冷却器内气体换热不均是温度非均匀性的主要诱因之一,进而提出了采用级后冷却器换热管选择性排列设计的方法对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进行优化,达到了提高制冷性能的目的,为温度非均匀性的优化提供了新方向。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实验探究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可能的影响因素,寻找温度非均匀性诱因。利用一台百瓦级脉管制冷机实验台,从传热和流动的角度出发,以换热不均匀和结构不对称为线索,调整制冷机中的惯性管、级后冷却器和回热器的布置方式,探究了其对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存在的影响,指出级后冷却器中存在的换热不均是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的主要诱因之一。同时归纳了制冷机工作参数对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的影响规律,指出工作参数只影响温度非均匀性程度的大小,不影响回热器周向温度的分布情况。2、建立了并联级后冷却器回热器脉管制冷机Sage模型,对级后冷却器换热不均匀所诱发的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级后冷却器内工质换热不均便可诱发回热器内微小直流,在流动阻力与其温度的正反馈效应作用下,同截面气体温差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较大的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现象产生。揭示了级后冷却器换热不均对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优化温度非均匀性提供了理论基础。3、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级后冷却器换热管选择性排列的方法对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进行优化,使得回热器周向最大温差减小20K以上,不均匀度降低10K,80K制冷量提高20W,丰富了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优化方式,为今后非均匀性优化和级后冷却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证明了回热器热端填充高导热率铜丝网对温度非均匀性优化的可行性。

张恒[6](2020)在《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不确定度评定及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红外遥感技术对地表温度获取的具有高时效、高精度的优势,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天气预报、环境监测等领域。然而随着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越来越完善,温度监控领域对红外遥感载荷的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五到二十年的温度定标水平到达0.1℃。而目前我国风云系列卫星的红外探测器温度定标水平为0.5℃~1℃。让高精度的测量陷入瓶颈的主要原因是红外遥感载荷定量化水平的不足。为了达到温度高水平定标的目的,提出了研制高精度的空间基准黑体辐射源作为红外遥感载荷的星载定标黑体辐射源的方法。卫星上安装高精度空间基准黑体辐射源,同时在黑体腔上安装有特殊设计的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PRT),监测黑体辐射源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保证其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基于上述PRT在星载标定上的重要性,开展了对特殊研制的PRT标定和自身特性实验研究。使用了两种标定方法:使用标定的一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为标准器,在恒温槽中进行比较法标定;采用国际温标定义的温度基准点-相变固定点对PRT进行标定。通过标定将PRT温度溯源到国际温标。对比两种方式的标定结果,确保标定结果的有效性,获得PRT在各个温度点的对应阻值。基于PRT稳定性的研究。通过挑选14支性能稳定的PRT,每月进行一次在水三相点的阻值测量。累计获得一年的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其年平均稳定性为0.003℃。通过全面分析PRT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保证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UM)为基础,对PRT自身特性进行实验测量,包括重复性和自热效应,并纳入以往没被考虑的热迟滞性进行综合评定。对均匀分布在测量温度区间的7个温度点的不确定度评定,以在0℃比较法评定结果为例,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1)在各个温度点对PRT重复性测量,变化均在0.1m K内,取标准不确定度为0.1m K;(2)使用IEC 60751和ASTM E644两种测量标准,测得被测PRT在多个温度区间热迟滞性不超过1.1m K,最佳估计值为0.55m K,取均匀分布;(3)使用二电流法,测得被测PRT在0℃的自热最佳估计值为5.3m K,变化区间取最佳估计值的一半为2.65m K。结合其他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的不确定度分量,综合评定得到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在0℃标准不确定度为4.03m K。在80℃时,有最大的测量不确定度为4.9m K。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法(MCM)的PRT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使用CVD方程作为MCM的测量模型。在Matlab软件中运行编写的蒙特卡洛程序,输出各温度点的标准不确定度。该程序输出在0℃标准不确定度为4.02m K,在80℃时的标准不确定度为5.2m K。将两种评定方法获得的7个温度点的不确定度数据绘制为曲线图,发现两种方法之间具有密切的一致性,验证了PRT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可靠性。

唐文韬,赵新军,姜宇翔[7](2020)在《基于TRIZ理论的医用人体测温仪器的发展进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当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对其诊断的一个主要参数就是测量和检测人体的温度。体温是人体基本生命体征之一,是能够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会将身体产生一系列温度的变化作为重要的参考,因此对体温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这就要求温度测量仪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时效性;本文结合TRIZ理论的技术发展演变,归纳出医用人体

钱馨平[8](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厉红燕[9](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科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PISA测试把阅读能力与科学能力和数学能力相提并论,足以可见阅读能力在国际研究中的地位之高。可是从笔者进行的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的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结果中均表明,现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于科学阅读的重视都有所欠缺,主要原因是教学课时不够用、南京市中考不考,所以在课堂教学上就不对科学阅读进行培养。2017年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出了“物理核心素养”的概念,而科学阅读在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阅读可以提升知识拓展与迁移能力;阅读可以还原物理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阅读可以培养多种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基于此笔者制定了培养策略:一是知识体系再阅读,形成基本物理观念;二是还原科学发现过程,锻炼科学思维;三是重现经典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四是阅读物理学家传记,增强科学态度与责任。基于这些培养策略选取了一些科学阅读的材料,选定了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班制定了基于教材、校本课程、午休练习和周末阅读的相关阅读计划,旨在系统、全面地对学生的科学阅读能力进行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还选取了部分上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展示。最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了三项目的、方式不同的检测。对这三项检测结果利用SPSS等软件进行了分析,均发现了实验班显着优于对照班。由于只改变了科学阅读这一变量,所以笔者得出了科学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结论。最后,在结束语中笔者对实验整个过程进行了总结,也列出了一些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希望本文能够唤起更多的学者进行科学阅读与物理核心素养之间的培养研究。

张彤彤[10](2020)在《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伦理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当下不断出现的技术伦理问题,工程师,哲学家,伦理学家,政策制定者等等都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维贝克在力图解决这些问题时,不同于以往的伦理学家。他通过对传统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解构,进一步建构了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他提出了技术调节理论、技术道德化以及设计中的道德。具体而言,把抽象的道德概念,通过设计赋予到技术物的结构功能之中,从而使得技术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维贝克提出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被看作是技术哲学的第三次转向,该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现实背景。从理论层面上来说,是对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的综合,也是对技术哲学工程学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的融合。从现实背景来说,新兴汇聚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科学认知的不断融合,在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依靠传统伦理学难以解决新兴技术不断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与传统人本主义伦理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不同之处:一是路径不同,解决伦理问题的路径不同,一个是前思式,另一个是后思式。二是技术是否具有道德属性。三是技术与人的关系,前者是主体客体交互建构,后者是主体客体二分。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主要包括技术调节理论和技术道德化以及技术道德化的方法。技术哲学的第三次转向实现了技术哲学工程学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的融合以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同时在伦理学领域,也出现了新的转向——物转向,突破了以人为中心的传统主流伦理学。在现实中,提供了一种他律的外在道德途径,是对传统道德教化方法的扩充。同时,也打开了技术设计的黑箱,为技术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也有其困境所在,该思想中的技术民主化怎样更好地实现在当下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技术的自由属性,也是维贝克遭受其他技术哲学家诘难的主要原因。

二、温度计的诞生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计的诞生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水银温度计全面禁止生产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俣公约》诞生历程
二、水银温度计的危害
三、中国全面禁止水银温度计生产
四、水银温度计替代产品
五、结束语

(2)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理论部分
    2.1 乳化炸药发展历程
    2.2 乳状液稳定理论
    2.3 乳化液的分类
    2.4 乳化液稳定理论
    2.5 影响乳化液类型的因素
    2.6 乳状液破坏过程
    2.7 分层
        2.7.1 变型
        2.7.2 破乳
    2.8 乳化炸药的组成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
        2.8.1 油相材料
        2.8.2 水相材料
        2.8.3 乳化剂
        2.8.4 添加剂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器材
    3.4 油相材料性质
        3.4.1 油相材料的密度测试
    3.5 油相材料的滴熔点测试
        3.5.1 油相材料的核磁共振实验
    3.6 乳化炸药的制备
    3.7 乳化炸药稳定性
    3.8 低温保存实验法
        3.8.1 结果与讨论
    3.9 电导率测定法
        3.9.1 结果与讨论
        3.9.2 析晶率测定法
        3.9.3 结果与讨论
        3.9.4 显微观测法
        3.9.5 结果与讨论
        3.9.6 乳化炸药热安定性
        3.9.7 热分析实验
        3.9.8 Ozawa法求解PF-1乳胶基质活化能
        3.9.9 利用KAS法求算PF-1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0 利用Kissinger法计算PF-1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1 利用Ozawa法求算PF-530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2 利用KAS法求算PF-530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3 利用Kissinger法计算PF-530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4 利用Ozawa法求算PA-165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5 利用KAS法求算PA-165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6 利用Kissinger法计算PA-165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7 小结
    3.10 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测定
        3.10.1 爆速的理论计算
        3.10.2 爆速的测定
        3.10.3 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FPGA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的探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选题背景与意义
    1.4 论文的整体架构
第2章 时间间隔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指标性能
    2.1 时间间隔测量的基本原理
        2.1.1 电子计数法
        2.1.2 游标法
        2.1.3 延迟线内插法
        2.1.4 多相时钟采样法
        2.1.5 模拟内插法
    2.2 时间间隔测量的指标性能
        2.2.1 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
        2.2.2 分辨率、精度
        2.2.3 微分非线性、积分非线性
第3章 基于FPGA延迟链的数字移相模块
    3.1 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
        3.1.1 FPGA&ASIC
        3.1.2 FPGA的选型
        3.1.3 Cyclone系列FPGA的结构
        3.1.4 FPGA的设计流程
    3.2 基于Cyclone系列FPGA延迟链的探究
        3.2.1 基于LCELL的延迟单元
        3.2.2 基于Adder的专用进位链
    3.3 基于lcell和Adder进位链结构的相移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FPGA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案
    4.1 “粗测量”方案设计
    4.2 “细测量”方案设计
        4.2.1 时钟分相法
        4.2.2 lcell延迟链法
        4.2.3 Adder专用进位链法
        4.2.4 三种“细测量”方案的对比
    4.3 数据转换模块
        4.3.1 亚稳态处理
        4.3.2 温度计码转换方案
    4.4 数据传输模块
    4.5 基于FPGA的时间间隔测量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测试平台与坏境
    5.2 平均码密度测试
    5.3 微分非线性(DNL)和积分非线性(INL)
        5.3.1 start链非线性度分析
        5.3.2 stop链非线性度分析
    5.4 测量精度(RMS)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融入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史教学探析——以“温度计”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融入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及优势
2 融入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史教学的模式
3 融入项目化学习的“温度计”教学设计与分析
    3.1 策划项目活动:提供历史情境,生发驱动问题
    3.2 制定项目计划:讲述历史故事,铺垫知识方法
    3.3 实施项目活动:重演探究活动,发展核心能力
    3.4 测试优化成果:重现科学观点,导向深度思维
    3.5 优秀作品展评:渗透科技前沿,拓展研究视野
    3.6 分享项目收获:理清科学年表,提升人文素养
4 结语

(5)液氮温区脉管制冷机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脉管制冷机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1.2.1 脉管制冷机发展历程
        1.2.2 脉管制冷机研究现状
        1.2.3 回热器非均匀性问题研究进展
    1.3 大功率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中存在关键问题
    1.4 本文主要工作
2 百瓦级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实验装置
    2.1 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系统
        2.1.1 线性压缩机
        2.1.2 传输管
        2.1.3 级后冷却器
        2.1.4 回热器
        2.1.5 冷端换热器
        2.1.6 脉管
        2.1.7 热端换热器
        2.1.8 调相机构
        2.1.9 绝热系统
    2.2 测量系统
        2.2.1 温度测量
        2.2.2 压力测量
        2.2.3 活塞位移测量
        2.2.4 制冷量测量
    2.3 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2.3.1 温度测量误差
        2.3.2 压力测量误差
    2.4 本章小结
3 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影响因素探究
    3.1 非均匀性的可重复性实验验证
    3.2 工作参数对非均匀性影响
        3.2.1 运行频率的影响
        3.2.2 输入功率的影响
        3.2.3 制冷温度的影响
    3.3 结构参数对非均匀性影响
        3.3.1 惯性管安装角度的影响
        3.3.2 级后冷却器进出水口位置的影响
        3.3.3 回热器内部丝网非对称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级后冷却器出口温度非均匀性对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影响探究
    4.1 级后冷却器进出水口位置对非均匀性影响的进一步探究
        4.1.1 旋转级后冷却器对非均匀性的影响
        4.1.2 调换级后冷却器进出水口对非均匀性影响
        4.1.3 回热器热端入口温度对非均匀性影响初步分析
    4.2 级后冷却器出口温度对非均匀性影响的Sage模拟分析
        4.2.1 模型介绍
        4.2.2 计算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优化
    5.1 回热器填料优化实验
    5.2 改变级后冷却器换热管排列方式优化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不确定度评定及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
        1.3.2 可靠性理论的发展
        1.3.3 PRT测量不确定度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铂电阻温度计与测量不确定度
    2.1 温标与铂电阻温度计
        2.1.1 温标
        2.1.2 铂电阻温度计
    2.2 PRT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2.2.1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2.2.2 PRT不确定度来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
    3.1 GUM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1.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3.1.2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3.1.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3.1.4 扩展不确定度
    3.2 MCM不确定度评定
        3.2.1 蒙特卡洛法概述
        3.2.2 MCM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
        3.2.3 自适应蒙特卡洛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确定度分量实验测量及标定
    4.1 铂电阻温度计测量系统
    4.2 热迟滞性实验分析
        4.2.1 实验测量方案设计
        4.2.2 热迟滞性测量结果分析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自热效应实验分析
        4.3.1 自热特性的测量原理
        4.3.2 自热测量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铂电阻温度计标定
        4.4.1 标定方案设计
        4.4.2 比较法标定
        4.4.3 固定点标定
        4.4.4 比较法与固定点标定结果分析
    4.5 年稳定性测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评定结果与可靠性验证
    5.1 GUM评定结果分析
    5.2 MCM仿真结果分析
        5.2.1 建立测量模型
        5.2.2 设定概率密度函数
        5.2.3 MCM编程运算
        5.2.4 输出结果分析
    5.3 评定质量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TRIZ理论的医用人体测温仪器的发展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医用人体测温仪器的诞生和发展
    1.水银温度计
    2. 电子温度计
    3. 红外额温计
    4. 红外热成像仪
三、医用人体测温仪器发展中所蕴涵的TRIZ原理
四、医用人体测温仪器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五、结论

(8)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一、古代气象知识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三、古代观象机构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一、高校气象教育
        二、气象科研体系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四、传入动因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二、战争的影响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结论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科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物理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1.3.2 物理科学阅读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5.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科学阅读提升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功能分析
    2.1 核心素养理论
        2.1.1 OECD制定的核心素养框架
        2.1.2 欧盟核心素养框架
        2.1.3 美国核心素养框架
        2.1.4 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
    2.2 科学阅读的功能与价值
        2.2.1 补充教材相关知识
        2.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3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2.4 传播物理学前沿内容
    2.3 两者关系
        2.3.1 科学阅读与物理核心素养的关系
        2.3.2 科学阅读不等于文学阅读
第三章 初中物理科学阅读现状分析
    3.1 初中物理科学阅读现状的问卷(学生卷)调查研究
        3.1.1 调查目的与问卷编制
        3.1.2 调查对象和方式
        3.1.3 调查的结果分析
        3.1.4 结论
    3.2 初中物理科学阅读现状的教师访谈
        3.2.1 访谈目的与访谈内容编制
        3.2.2 访谈对象和方式
        3.2.3 问卷结果分析
        3.2.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科学阅读教学策略构建
    4.1 知识体系再阅读,形成基本物理观念
    4.2 还原科学发现过程,激发科学思维
    4.3 重现经典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4.4 阅读科学家故事教育,增强科学态度与责任
第五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科学阅读教学实践
    5.1 实践对象选择与过程设计
    5.2 课时的确定
    5.3 教学实践的方式
    5.4 物理科学阅读资料的编写
        5.4.1 编写原则
        5.4.2 资料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5.5 教学实践片段
        5.5.1 关于“声学”部分的教学实践片段
        5.5.2 关于“热学”部分的教学实践片段
        5.5.3 关于“光学”部分的教学实践片段
        5.5.4 关于“电磁”部分的教学实践片段
        5.5.5 关于“力学”部分的教学实践片段
第六章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6.1 评价设计
        6.1.1 基本原则
        6.1.2 评价方式
    6.2 教学实践的效果及分析
        6.2.1 中考成绩对比
        6.2.2 实验操作测试对比
        6.2.3 问卷与文本测试结果对比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维贝克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的思想背景
    1.1 理论背景
        1.1.1 技术哲学第一次转向的困境
        1.1.2 技术哲学第二次转向的困境
        1.1.3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技术哲学的第三次转向
    1.2 现实背景
        1.2.1 新兴技术的发展
        1.2.2 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
        1.2.3 技术对人类道德行为决策的影响
第二章 维贝克对技术伦理学的解构与建构
    2.1 对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解构
        2.1.1 技术伦理学外在路径——后思式
        2.1.2 技术道德中立
        2.1.3 人和技术的关系:主客二分
    2.2 对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的建构
        2.2.1 技术伦理学内在路径——前思式
        2.2.2 技术具有伦理意蕴
        2.2.3 人和技术的关系:主客交互建构
第三章 维贝克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的核心思想
    3.1 道德物化
        3.1.1 道德物化的思想来源
        3.1.2 道德物化的发展
    3.2 技术调节理论
        3.2.1 技术道德调节的两个条件
        3.2.2 技术道德调节的两个维度
        技术调节词汇表
    3.3 设计中的道德
        3.3.1 技术道德化
        3.3.2 预测调节
        3.3.3 评估调节
第四章 维贝克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的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
    4.1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4.1.1 把物纳入伦理领域
        4.1.2 对后思式外在路径的超越
        4.1.3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4.2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4.2.1 道德教化的新途径
        4.2.2 设计理念的新视角
    4.3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面临的挑战
        4.3.1 技术物的意向性和自由
        4.3.2 技术民主化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温度计的诞生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银温度计全面禁止生产的解读[J]. 左从瑞,李庆先,刘良江,朱宪宇,刘青. 中国计量, 2022(01)
  • [2]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的研究[D]. 张续.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FPGA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的探究与应用[D]. 王梓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4]融入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史教学探析——以“温度计”教学为例[J]. 孟湘莲. 中学物理, 2020(22)
  • [5]液氮温区脉管制冷机回热器温度非均匀性研究[D]. 陶希军. 浙江大学, 2020(03)
  • [6]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不确定度评定及可靠性分析[D]. 张恒.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7]基于TRIZ理论的医用人体测温仪器的发展进化分析[J]. 唐文韬,赵新军,姜宇翔.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0(06)
  • [8]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9]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科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 厉红燕. 苏州大学, 2020(02)
  • [10]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研究[D]. 张彤彤. 山西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温度计的诞生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