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参与疏浚,营造良好水环境

全员参与疏浚,营造良好水环境

一、全民参与清淤 创造良好水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贾亚召[1](2021)在《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共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系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了流域治理,通过采取控源、清淤、修复、治污、禁养和跨流域补水等工程和技术措施,使得水位降低、面积缩少、生态功能衰退后的淀区水环境质量在波动中有所好转,但至今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Ⅲ类水质标准要求。目前,白洋淀水环境治理主要依赖国家强制力和政府管控来实现治理目标,虽然发挥了企业治理的主体作用,但却较为忽视或排斥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尤其是农民的参与。而现代环境治理要求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农民作为水环境的排污者、水环境治理的受益者,更应该是水环境治理的深入参与者。当前,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突出矛盾之一是广大农民环境意识和公民意识的逐渐觉醒,促使其尝试主动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并有获得感的迫切需求,与其长期被排斥在农村水环境公共事务之外的现实之间的不和谐。因此,明确农民参与的现实障碍,揭示参与意愿与行为响应的因果机理,进而构建农民参与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需要。本文聚焦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多元治理主题。首先,依据公共物品、多中心治理和计划行为等理论,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在阐述了白洋淀污染与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出农民参与农村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障碍或问题;其次,基于实地调研数据,从分析框架的解构视角对农民参与进行了描述统计,进而构建了基于感知价值、制度信任、参与意向、行为响应四个潜变量的农民参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治理的意向与行为选择遵循感知价值→制度信任→意向选择→行为响应的基本逻辑。农民参与行为响应主要受到感知价值、制度信任、参与意向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44、0.21和0.24。其中,感知价值是农民参与行为响应中最关键的驱动因素,而农民的“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特征使农民参与意向和行为产生偏差,参与意向对行为的转化不高,路径系数仅为0.24。最后,提出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多元共治的路径包括有:健全水环境共治体系,增强农民制度信任;优化农民参与的权能条件,纠正行为与意愿偏差;推动农民参与递进式“新三民”阶段性演进;构建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多元治理的约束路径。本文可能的创新如下:一是提出了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治理的分析框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入了制度信任和感知价值变量,更加关注农民心理动机和利益诉求,有效论证了农民“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特征。二是细化了目前宽泛的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治理的政策建议,提出基于环境“新三民”的农民“递进式”阶段性参与理论模型。三是构建了基于法治、德治、自治三个维度的多元协作治水的约束路径,提出了 PPP模式基础上有农民参与的政府、社会资本、农民三方合作共治的“4P”(Public-Private-Peasant-Partnership)新模式,对推进白洋淀水环境多元共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孙晓晴[2](2020)在《C县河长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承载着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出现了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如河湖流域面积萎缩、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制约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考验政府与学者们的重要课题,完善河长制的实施迫在眉睫。论文以C县为例,对该县河长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论文在流域综合管理、协同治理、参与式民主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C县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等生态背景,深入考察此地河湖建设的进程、监督管理现状、河湖周边工农业发展与环境现状,从法律法规、组织架构、参与主体、制度措施等方面发现与分析C县河长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如健全法律法规、协调完善组织架构、引导多方参与、完善考核问责监督机制等,以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论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并整理河长制的相关资料,通过调查研究法对C县河长制的水文条件、政策研究、管理现状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通过运用比较研究法了解各地河长制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比分析出适合C县河长制发展的对策。本文创新点在于聚焦C县小区域,从实践出发,在实施过程中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以期对C县河长制的完善提供一定参考。

罗中唯[3](2020)在《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长制是在危机模式下为解决复杂水问题而产生的一项水环境治理创新机制,从地方试行到全国推广,是对河长制这项创新制度进行体检和完善的过程。自2016年12月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虽然不同地区之间的实施效果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来看,河长制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其制度优势,部分地区的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好转,水污染防治形势也得到了改善。但是,整体不能代表个体,一些地区在推行河长制的过程中仍存在制度空、走过场、形式化等表现,导致河长制落实效果大打折扣,水环境突出问题也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理,水环境保护仍然存在空白区域。因此,对河长制的进一步优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正值全国推行河长制“有名”向“有实”转变之际,本文在整理研究国内外与河长制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现有工作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水环境治理相关理论,对全国实行河长制的基础面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河长制存在的共性问题。再以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为案例,通过调查研究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背景情况,分析其河长制工作在改革前存在的内在弊端和现实困境问题,引出其推行河长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对其进行典型性分析。并结合改革前存在的问题,逐项分析其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对问题整改的效果。对照问题找差距补短板,成都市武侯区通过推行河长制改革,创新河长制工作举措,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压实基层河长和部门责任,建强护河队伍,积极引导全民参与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大格局,强化系统治理,推动河长制更加常态化、长效化等举措,对河长制改革前存在的“漏洞”问题进行了逐一修复,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河长制“有名”向“有实”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有效举措进行了深刻的归纳提炼,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地区推动河长制“有名”向“有实”转变提供有益借鉴。

王卉[4](2020)在《活态遗产视角下苏州古城主干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州作为“东方水城”,其水系一直备受关注。从环古城河保护规划到大运河的申遗成功,水是古城的血脉,水也一直是苏州古城研究与保护的中心。关于苏州古城的水系,研究主要有水系历史形态变迁、古城水环境、水上旅游以及滨水空间相关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水系丧失了其传统的交通功能,逐渐变成静态的城市标志,失去了活性。苏州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水”是其主要的景观风貌,水系衰败,必然导致古城失去灵魂,走向落寞。苏州一直以来以双棋盘格局而闻名,这种双棋盘的格局是城市水网与路网交织形成的交通结构,本文通过相关的数据查询,现场调研与现状分析,探索了苏州古城水系传统风貌与保存现状。基于活态遗产的理论,总结古城的活态要素构成,结合水系传统景观风貌,提出苏州水系活态保护的策略,以及景观风貌提升设计手法,促进水城特色的塑造和传统水文化的延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水系与现代生活功能相结合,恢复历史上游水、亲水、活水的水城氛围,提供行之有效的水城风貌提升设计。本文从活态遗产保护的背景出发,经过理论分析,提出活态遗产的要素组成,再结合相关活态遗产水城保护的案例研究,总结相关类型活态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将其作为对苏州古城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的理论指导。对古城水系传统景观要素分析,提出以点连线,线性空间联动,点线成面的水系空间活化利用,以线串点,提出以水活城的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通过对现状水系调研分析,分别对水系相关的特色点状空间以及线性空间做出具体的提升设计,以此再现古城水陆并行的传统交通模式,促进苏州古城水系的功能再生,再现古城水系的灵魂地位,重塑水城的城市特色。

张郗[5](2020)在《基于遗产认知的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研究 ——以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文中提出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是从秦汉以来逐渐形成的由干、支、斗、农四级渠道形成的渠网系统,是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规模最大、干渠最长的部分,也是构建银川市独特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时,在当下大力推进黄河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开发的背景下,唐徕渠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精华所在,是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亟需对其进行系统且有效的展示。但目前对于唐徕渠、宁夏引黄古灌区乃至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一类型遗产的认知、展示相关研究都十分有限,由于唐徕渠遗产存在要素识别不完整、遗产价值判断不清晰以及缺乏系统性展示等问题,导致公众对唐徕渠的认知存在偏差,缺乏保护意识。因此,本论文从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认知研究入手,完整地识别其遗产要素、清晰地判断其遗产价值,并据此依托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银川市中心城区段构建系统且有效的展示体系,提升公众对唐徕渠遗产的认知,防止遗产及其环境的完整性遭受城市建设的进一步破坏,帮助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银川市中心城区段融入现代城市生活。这不仅能够解决目前唐徕渠遗产展示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对灌溉工程遗产这一新兴遗产类型的保护与展示利用理论与方法的积极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国际宪章解读及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明确遗产展示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遗产认知的内涵、方法及其与遗产展示的关系,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的基本路径;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历史及现状研究发现唐徕渠遗产认知、展示的现状问题,明确唐徕渠遗产展示需要从遗产认知出发,在遗产要素识别、遗产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构建遗产展示系统;第三部分重点以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通过遗产要素识别,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完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构成;然后参考国内文物古迹五类价值内涵、借鉴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估标准来判断唐徕渠遗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识别价值特征要素从而进一步明确展示内容;第四部分首先分析遗产展示活动的“资源-媒介-受众-背景”结构模式,基于唐徕渠遗产特征解析、展示受众类型及特点分析、遗产展示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关系分析以及相关案例经验总结,初步构建出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展示系统,并提出管控与实施保障建议。论文立足于当下唐徕渠遗产展示存在的现状问题,以遗产认知为出发点,基于遗产要素识别与遗产价值判断明确展示内容,基于遗产特征借鉴相关案例经验,以遗产展示系统构建为落脚点,构建出以“展示线路-本体展示-展陈设施-标识系统-配套设施”为主体的遗产展示系统;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了遗产认知的方法框架,厘清了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构成要素与遗产价值;最后提出将唐徕渠遗产的展示利用融入现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是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为其他类似的灌溉工程遗产的认知与展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同时为唐徕渠整体乃至宁夏引黄古灌区的认知与展示研究打下基础。

陈姚[6](2020)在《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水安全问题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有效地解决水问题、实现水安全,各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实践。当前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存在理论研究匮乏、重项目轻系统统筹的问题。本文从跨城乡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水文学等多学科视角,运用地理信息数据、文献统计数据、问卷调研数据,综合应用了文献综述法、空间分析法、现场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研究源起——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实证分析——策略提出”的逻辑思路,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水安全评价模型理论构建、水安全问题识别实证分析、水安全问题导向的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等问题。理论构建部分,基于对水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解析,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并明确了各系统评价的范围、指标、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对城市水安全状况进行分区、分级、分类问题识别,划分安全风险等级,识别出城市“水量-水质-水患-水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水安全问题识别实证分析部分,基于水安全评价模型,采用襄阳市近几年的水文数据、地理统计数据、经济社会数据、网络监测数据,分别从市域、中心城区、次流域等空间单元对襄阳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和关键问题识别。结果表明:樊城和襄城存在城市蓄水压力大、社会用水压力大、社会管理差等问题;七里河、普陀沟、小清河、清河口、护城河、南渠流域存在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城市排水工程设施不足、城市净水能力弱等问题;陈家沟、七里河、唐白河、清河口、护城河存在基本孕灾环境差、防洪排涝工程设施建设不足、社会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东西葫芦、七里河、清河口、小清河、唐白河存在河道建设基本情况差、社会破坏力度大、水生环境保护与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水安全问题导向的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部分,基于对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的水安全主要问题识别,确定了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主要空间布局,分别提出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水资源保护意识提升的资源保障对策,源头控制、中间环节管控、末端治理等环境改善对策,防洪涝绿色基础设施、洪涝工程设施、水灾害安全相关设施建设等水灾害防治对策,河道综合服务效能提升、水生态保护意识提升两项生态恢复对策。本文立足水系统的复杂性,基于多角度、多尺度、多源数据构建了城市水安全评价的综合模型,作为精准识别城市水问题及关键区域、主要影响因素的依据,对于水生态修复策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同时需要通过规划实践不断反馈优化。

曹阿娇[7](2020)在《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黑臭河流全过程整治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量污水排入河流,而城市基础性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远不及城市化发展速度,导致城市河流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污染,甚至出现黑臭水体污染现象。城市河流黑臭现象严重威胁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危害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影响城市景观甚至制约经济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后,全国范围内掀起黑臭河流整治和研究的热潮。2020年是城市黑臭河流综合整治工作的“大考”之年,但对于城市黑臭河流综合整治的效果进行评价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导致相关部门无法准确地判断黑臭河流整治手段和措施的是否有效、整治的方案是否合理而容易造成水污染整治的方向不明确、整治的效果难以得到长期维持等突出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黑臭河流综合整治评价体系有助于明晰未来我国城市黑臭河流综合整治的方向和关键。因此,在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大考”到来之际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及方法已成为迫切需求。本研究基于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城市化对河流的影响和海绵城市三大理论构建了城市黑臭河流全过程整治评价研究指标体系,以无锡市重点黑臭整治河流民丰河作为实证对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民丰河全过程整治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以大量理论为基础,从控源截污、水质治理、水生境修复、岸带修复和长效机制5个方面进行评价体系指标筛选,在充分考虑民丰河的污染特征及治理措施的情况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筛选出排污口污染物削减率、面源污染物削减率、内源污染物削减率、COD净化率、NH3-N净化率、TP净化率、水生植物多样性、河流流速状况、周边水系连通率、陆域绿化覆盖率、景观多样性、河流护岸形式、河道渠化程度、景观舒适度、管理组织方案完备性和信息化建设水平18项指标,以此建立目标层-准则分析层-指标层三层次指标体系,采用最优矩阵传递法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赋权,根据评价指标的定义及赋值的情况,将城市黑臭河流全过程整治评价等级分为Ⅴ级(十分无效)、Ⅳ级(无效)、Ⅲ级(一般)、Ⅱ级(有效)、Ⅰ级(十分有效),采用改进的物元可拓法构造评价模型。(2)控源截污所占比例最大,表明现阶段黑臭河流整治思路逐渐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向“标本兼治”转变,水质治理和水生境修复所占比例小于控源截污和岸带修复所占比例,表明河流污染治理不仅要关注水体本身,更要追本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效机制所占比例最小,反映出管理组织方案不完善、河长制落实不到位、监测不全面等问题,但与已有研究相比该比重已有小幅度提高,可见近年来在河长制和信息化管理的大力推进下,长效管理的意识正逐步提高。(3)将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应用于无锡市民丰河全过程整治评价中得到评价等级为Ⅱ级有效,基本反映治理后现状,并采用模糊概率评价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及可推广性。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治理措施的不完善之处,主要包括面源治理措施单一且工程量小、河流护岸整治范围小、管理组织方案不够细化具体、监测指标不完善、公众在长效管理过程中参与度低等,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包括增加面源治理措施,丰富植草沟植物种类,扩大生态护岸范围,落实管护队伍人员及责任,进一步细化河长办公室人员组成和责任,落实考核问责制度,保障专项资金支持,增加实时监控指标,加强宣传以实现公众以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参与到河流管理的过程中等,为民丰河水质进一步改善及保持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河流的综合整治提供参考及借鉴。

周明杰[8](2020)在《滨海县水环境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融入到了城市,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水环境治理的形势日趋严峻。在国家全面开展水环境治理的号召下,滨海县积极对水环境开展了治理,但由于全面开展治理的时间较短,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如何对水环境进行长效治理,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梳理滨海县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本文将滨海县水环境治理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多中心治理的研究思路,认为在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治理能够更好的弥补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不足,有效调动市场和社会公众的力量,是适合滨海县实际情况的水环境治理模式。在翻阅资料及实地走访之后发现滨海县水环境治理在实践中面临政府部门间协调困难、市场不愿介入、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在分析上海、云南及国外的治理案例之后,提炼出了成功的经验,不仅从政府自身出发加强立法、协调共治从而改善水环境治理的大环境;还要引入市场工具从多渠道加强资金、人才的保障,让市场参与到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来;并且通过多样性的宣传发动社会整体力量让水环境得到长效的治理。

李朝全[9](2019)在《美好时代(下)》文中提出第三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早期,由于过于强调和追求发展速度,在生态环境上中国一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发展的不断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注重发展的质量,提出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探索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王忠伟[10](2019)在《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国家未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实施“五水共治”又是推动浙江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浙江自古以来就有治水传统,源远流长的浙江治水历史与治水精神,是浙江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和浙江“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自然环境出现了尖锐的矛盾,水环境恶化以及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这是“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现实背景。“五水共治”主要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区别于以往治水的方式,实现了科学、有效、多样的治水。“五水共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倒逼农村经济的生态转型,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转变发展方式;“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落实水体保护责任制,健全农村水环境治理体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发展;“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加强农村水文化宣传,促进农村水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推动农村治污水及环境治理,美化农村环境。由此可见,“五水共治”通过水环境治理来推动农村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进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浙江“五水共治”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水文化建设、环境治理这几个方面的顺利实施及其取得的成效,对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五水共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治水理论、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也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浙江省“五水共治”推进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全民参与清淤 创造良好水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民参与清淤 创造良好水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共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文献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实证研究范围与对象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多元共治
        2.1.2 农民参与
        2.1.3 河湖长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计划行为理论
3 白洋淀水环境多元共治现状与问题
    3.1 白洋淀水环境污染现状
    3.2 白洋淀水环境多元共治现状
        3.2.1 政府管理方面
        3.2.2 企业治理方面
        3.2.3 农民行动方面
    3.3 白洋淀水环境多元共治存在的问题
        3.3.1 政府河长制存在轻视农民现象
        3.3.2 企业盈利至上而社会责任不强
        3.3.3 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缺失与缺位
        3.3.4 农民参与动力和参与质量不足
4 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多元共治描述性统计
    4.1 农民特征描述性统计
    4.2 农民参与水环境多元共治感知价值
    4.3 农民参与水环境多元共治制度信任
    4.4 农民参与水环境多元共治意向选择
    4.5 农民参与水环境多元共治行为响应
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民参与行为响应分析
    5.1 假说提出
        5.1.1 感知价值
        5.1.2 制度信任
        5.1.3 参与意向
    5.2 模型构建
        5.2.1 结构方程模型
        5.2.2 农民参与行为因果模型构建
    5.3 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
        5.3.1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3.2 模型估计与整体拟合度检验
        5.3.3 假说检验与估计结果
    5.4 讨论
        5.4.1 感知价值驱动农民行动且强化制度信任
        5.4.2 制度信任引发参与意愿而行为响应有限
        5.4.3 农民参与意愿与行为响应存在因果偏差
6 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多元共治的路径构建
    6.1 健全水环境共治体系,增强农民制度信任
        6.1.1 政府为主导,构建水环境治理参与体系
        6.1.2 企业为主体,实现项目达标治理运营
        6.1.3 环保组织为纽带,协调多方利益
    6.2 优化农民参与的权能条件,纠正行为与意愿偏差
        6.2.1 赋予农民公共权能,塑造农民环境伦理观念
        6.2.2 加快农民市民化转型,实现发展与参与同权
        6.2.3 提高农民参与意识,提升组织化治理能力
    6.3 推动农民参与递进式“新三民”阶段式演进
        6.3.1 农民无实质性参与阶段
        6.3.2 民生阶段:保生计参与
        6.3.3 民权阶段:条件性参与
        6.3.4 民主阶段:自主式参与
    6.4 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多元共治的约束路径
        6.4.1 法治维度:健全河湖长制结构,优化双向互动
        6.4.2 德治维度:重塑村规民约,强化生态理念
        6.4.3 自治维度:化解“两权”冲突,强化基层自治
7 研究结论与局限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共治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2)C县河长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河长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河长制及其产生与发展
        2.1.1 河长制概念
        2.1.2 河长制的产生与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流域综合管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参与式民主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C县河长制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3.1 C县河长制实施的情况
        3.1.1 C县水生态现状
        3.1.2 C县河长制的实施目标
        3.1.3 C县河长制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3.2 C县河长制实施的措施与成效
        3.2.1 加大水资源量的保护力度
        3.2.2 优化河流水域岸线的管理
        3.2.3 增强水污染的防治
        3.2.4 强化水环境的治理与修复
    3.3 C县河长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3.1 河长制的实施受人治影响较大
        3.3.2 河长制治理过程的碎片化
        3.3.3 河长制保障资金存在缺口
        3.3.4 河长制专业队伍与信息管理建设参差不齐
        3.3.5 河长制实施中多元主体参与不足
        3.3.6 河长制考核问责监督效果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县河长制实践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河长制实施中法治保障有所欠缺
        4.1.1 河长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4.1.2 河长制办公室法律职责定位不清晰
    4.2 协同运行机制尚未理顺
    4.3 河长制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
    4.4 河长制专业队伍与信息管理建设不成熟
        4.4.1 人员队伍专业性与稳定性不足
        4.4.2 信息管理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4.5 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有待完善
        4.5.1 社会公众参与渠道单一
        4.5.2 社会组织参与机制不完善
        4.5.3 企业参与配合度不高
    4.6 考核问责监督机制的弱化
        4.6.1 考核机制不健全
        4.6.2 问责制度不完善
        4.6.3 监督体系不完备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优化完善C县河长制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河长制实施的法治环节
        5.1.1 完善河长制法律制度体系
        5.1.2 明确河长制办公室的性质和功能定位
        5.1.3 加强行政执法
    5.2 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5.3 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
    5.4 加强专业队伍和专业信息平台建设
        5.4.1 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5.4.2 建立专业信息管理平台
    5.5 鼓励吸引多元主体参与河长制治理
        5.5.1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5.5.2 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机制
        5.5.3 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5.6 完善河长制的考核问责监督机制
        5.6.1 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5.6.2 制定有效的问责制度
        5.6.3 完善合理的监督体系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两山”理论
        1.3.2 整体性治理理论
        1.3.3 流域综合管理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章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案例的典型性分析
    2.1 河长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1.1 河长制的发展历程
        2.1.2 河长制的发展现状
    2.2 成都市武侯区河长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 内在弊端分析
        2.2.2 现实困境分析
    2.3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案例的典型性分析
        2.3.1 从内部弊端上着手,创新机制体制
        2.3.2 从现实困境上着手,创新治理手段
第三章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案例描述
    3.1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背景情况
        3.1.1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序曲
        3.1.2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前奏
    3.2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内容描述
        3.2.1 通过完善体制机制理顺治理体系
        3.2.2 通过建强护河队伍凝聚治水力量
        3.2.3 通过强化系统治理实现水质改善
    3.3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成效描述
        3.3.1 “漏洞”问题逐步修复
        3.3.2 治水合力逐渐凝聚
        3.3.3 生态美景初步呈现
第四章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案例分析
    4.1 创新高位协调机制的具体内容及效用分析
        4.1.1 创新高位协调机制的具体内容
        4.1.2 创新高位协调机制的效用分析
    4.2 创新全民参与格局的具体内容及作用体现
        4.2.1 创新全民参与格局的具体内容
        4.2.2 创新全民参与格局的作用体现
    4.3 创新系统治理手段的具体内容及作用体现
        4.3.1 创新系统治理手段的具体内容
        4.3.2 创新系统治理手段的作用体现
第五章 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案例的启示
    5.1 完善机制体制为河长制“有名”向“有实”转变增强动力
        5.1.1 完善机制体制有利于推动责任落实
        5.1.2 完善体制机制有利于推动联防联控
    5.2 建强护河队伍为河长制“有名”向“有实”转变添加活力
        5.2.1 建强护河队伍有利于形成治水合力
        5.2.2 建强护河队伍有利于扩大治水效力
    5.3 强化系统治理为河长制“有名”向“有实”转变提升效力
        5.3.1 强化系统治理有利于实现长效监管
        5.3.2 强化系统治理有利于实现价值转换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活态遗产视角下苏州古城主干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遗产保护从“静态”转向“活态”
        1.1.2 城镇化对历史古城的影响
        1.1.3 河流生态文明建设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活态遗产
        2.1.2 苏州古城
        2.1.3 苏州古城水系
    2.2 活态遗产相关理论研究
        2.2.1 活态遗产概念的产生
        2.2.2 活态遗产特征
        2.2.3 活态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2.2.4 活态遗产构成内容
    2.3 活态遗产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4 相关城市活态保护案例研究
        2.4.1 威尼斯
        2.4.2 阿姆斯特丹
        2.4.3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2.4.4 案例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古城与水系活态保护概述
    3.1 苏州古城与水系概况
        3.1.1 苏州古城概述
        3.1.2 苏州古城水系概述
        3.1.3 苏州古城与水系关系分析
    3.2 苏州古城活态保护分析
        3.2.1 苏州古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3.2.2 苏州古城活态遗产构成内容
        3.2.3 苏州古城活态遗产保护现状
    3.3 苏州古城水系景观现状活态解读
        3.3.1 河道主体功能消失
        3.3.2 特色空间活力减弱
        3.3.3 街巷空间景观同质化
        3.3.4 人与水的关系被割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古城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探讨
    4.1 水系景观风貌提升依据
        4.1.1 诗画中古城水系
        4.1.2 诗画中水系的“貌”
        4.1.3 诗画中水系的“风”
        4.1.4 现代苏式水乡慢生活
    4.2 水系景观风貌提升原则
        4.2.1 原真性原则
        4.2.2 完整性原则
        4.2.3 延续性原则
        4.2.4 以人为本原则
    4.3 活态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
        4.3.1 重建人与水的关系
        4.3.2 提升物质景观空间
        4.3.3 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古城主干水系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5.1 苏州古城主干水系现状分析
        5.1.1 主干水系整体概况
        5.1.2 桃坞河现状分析
        5.1.3 府前河现状分析
        5.1.4 学士河现状分析
        5.1.5 平江河-官太尉河现状分析
    5.2 水系点状空间景观风貌活化
        5.2.1 桥头空间活化利用
        5.2.2 水埠空间活化利用
        5.2.3 河道交汇空间活化利用
    5.3 水系线性空间景观风貌提升
        5.3.1 传统—街—河空间——桃花坞下塘水系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5.3.2 现代—街—河空间——道前街河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5.3.3 两街—河空间——吉庆桥-水厂桥段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5)基于遗产认知的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研究 ——以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基本概念解析
        1.3.2 唐徕渠相关研究
        1.3.3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相关研究
        1.3.4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对比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宪章解读:遗产展示理念的缘起与发展
        2.1.1 遗产展示理念的缘起
        2.1.2 遗产展示目标和原则
    2.2 遗产认知及其与遗产展示的关系
        2.2.1 遗产认知的内涵和方法框架
        2.2.2 遗产认知是遗产展示的先导
    2.3 遗产展示与遗产价值判断、遗产保护和管控的关系
        2.3.1 遗产价值判断是遗产展示的支点
        2.3.2 遗产保护是遗产展示的工作基础
        2.3.3 遗产管控是遗产展示的实施保障
    2.4 展示系统构建的研究进展与实践
        2.4.1 遗产展示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2.4.2 遗产展示系统相关研究与实践
        2.4.3 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的基本路径
    2.5 本章小结
3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历史及现状研究
    3.1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现状概况
    3.2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演变
        3.2.1 宏观层面: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历史演变
        3.2.2 中观层面:唐徕渠的历史演变
        3.2.3 微观层面: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的历史演变
    3.3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成因溯源
        3.3.1 唐徕渠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
        3.3.2 古人对唐徕渠的智慧营建
    3.4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现状问题
        3.4.1 遗产要素识别不完整
        3.4.2 遗产价值判断不清晰
        3.4.3 遗产展示不系统
    3.5 本章小结
4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认知及展示内容梳理
    4.1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要素识别
        4.1.1 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要素识别方法
        4.1.2 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要素分类思路
        4.1.3 物质类要素识别及其现状
        4.1.4 非物质类要素识别及其现状
    4.2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价值判断
        4.2.1 唐徕渠遗产价值判断方法研究
        4.2.2 国内《准则》指导下的唐徕渠遗产五大价值综述
        4.2.3 国际《操作指南》指导下的唐徕渠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判断
    4.3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的展示内容
        4.3.1 基于价值标准的唐徕渠遗产价值特征要素识别
        4.3.2 基于唐徕渠遗产价值的展示内容梳理
    4.4 本章小结
5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展示系统构建
    5.1 唐徕渠遗产展示活动的结构模式分析及相关案例研究
        5.1.1 唐徕渠遗产特征解析
        5.1.2 唐徕渠遗产展示受众类型及特点分析
        5.1.3 唐徕渠遗产展示与城市生产生活的矛盾分析
        5.1.4 相关遗产展示案例研究及经验总结
    5.2 展示系统构建的目标与策略
        5.2.1 展示系统构建的目标
        5.2.2 展示系统构建的策略
    5.3 展示线路构建
        5.3.1 展示线路规划的影响因子
        5.3.2 展示线路的规划范围与结构
        5.3.3 展示线路的规划指引
        5.3.4 展示线路的主题构建
    5.4 遗产本体和展陈设施的展示设计
        5.4.1 唐徕渠遗产展示方式研究
        5.4.2 唐徕渠遗产本体展示设计
        5.4.3 展陈设施的展示设计
    5.5 标识系统构建与配套设施完善
        5.5.1 标识系统的构成
        5.5.2 标识牌规划指引
        5.5.3 地面标识规划指引
        5.5.4 配套设施完善
    5.6 管控与实施保障
        5.6.1 建立整体框架,强化动态管理
        5.6.2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部门统筹
        5.6.3 兼顾各方利益,深化公众参与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 图片索引
附录-Ⅱ 表格索引
附录-Ⅲ 国内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4月)
附录-Ⅳ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程类型及其工程示意图
附录-Ⅴ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单体展示方式汇总表
致谢

(6)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概念解析及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构建
    3.1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构建总体思路
    3.2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范围确定
    3.3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选取
    3.4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方法
    3.5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结果分析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1 襄阳城市概况
    4.2 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范围及分析单元确定
    4.3 襄阳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4 襄阳城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5 襄阳城市水灾害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6 襄阳城市水生态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7 本章小结
5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5.1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目标及空间布局
    5.2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资源保障对策
    5.3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环境改善对策
    5.4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灾害防治对策
    5.5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恢复对策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项目实践
附录2 评价计算数据

(7)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黑臭河流全过程整治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特色和潜在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城市黑臭水体
        2.1.1 黑臭水体的定义
        2.1.2 黑臭水体污染源
        2.1.3 黑臭水体的形成机理
        2.1.4 城市黑臭水体的危害
    2.2 城市黑臭河流治理及效果评价
        2.2.1 黑臭河流治理经验
        2.2.2 黑臭河流治理措施
        2.2.3 黑臭河流治理效果评价
第三章 城市黑臭河流全过程整治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3.2 理论基础
        3.2.1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3.2.2 城市化对河流的影响
        3.2.3 海绵城市
    3.3 评价指标选取
        3.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3.2 各指标含义及选取方法
        3.3.3 评价指标赋权
    3.4 确定评价标准
    3.5 构建评价模型
        3.5.1 构建物元可拓模型
        3.5.2 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背景及范围
        4.1.2 水文及地质
        4.1.3 整治前状况
        4.1.4 整治目标
    4.2 民丰河整治全过程
        4.2.1 控源截污及水质治理
        4.2.2 水生境修复
        4.2.3 岸带修复
        4.2.4 长效管理
    4.3 确定指标权重
    4.4 评价等级计算
        4.4.1 评价等级计算
        4.4.2 结果验证
    4.5 评价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8)滨海县水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研究框架
        2.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水环境
        2.治理
    (二)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理论
        2.多中心治理理论
二、滨海县水环境治理现状
    (一)组织机构
    (二)基本制度
        1.联席会议机制
        2.考核奖惩机制
        3.联合执法机制
    (三)治理成效
        1.水质管理得到强化
        2.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3.治理信息全面公开
三、滨海县水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一)政府层面
        1.制度执行难
        2.基础设施薄弱
    (二)市场层面
        1.第三方机构缺位
        2.外部资金短缺
    (三)社会层面
        1.社会力量配合度差
        2.社会排污形势严峻
四、滨海县水环境治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政府层面
        1.政府重经济轻治理
        2.管理制度不健全
        3.规划出台滞后
        4.部门间责权不清
        5.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6.监督及考核机制不完善
    (二)市场层面
        1.市场参与深度不足
        2.资本融资意愿不强
    (三)社会层面
        1.社会组织发展受限
        2.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
        3.群众参与尚未重视
五、国内外水环境治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治理案例
        1.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治理案例
        2.韩国首尔清溪川治理案例
        3.法国巴黎塞纳河治理案例
    (二)国内治理案例
        1.上海市苏州河治理案例
        2.云南滇池治理案例
    (三)国内外经验启示
        1.国外经验
        2.国内经验
六、优化滨海县水环境治理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1.明确运行机制
        2.完善法规体系
        3.强化监督考核
        4.加大政府投入
    (二)市场层面
        1.提高市场参与深度
        2.拓宽资本融资渠道
    (三)全社会参与层面
        1.培育社会组织参与
        2.提升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3.引导群众参与治理
        4.拓展民众参与治理渠道
结论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美好时代(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三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
    水清引得巨龙来
    矿企整治, 矿山复绿
    生态优先, 环保先行
    全域清淤:给水体“做透析”
    全国首创“河长制”
    “五水共治”谱新篇
第四章长兴是长兴人的长兴: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
    全国首创“教育券”
    创造教育传奇的长兴中学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专家级医疗服务
    建设平安长兴
    全民有社保医保, 让老百姓后顾无忧
第五章两条腿走路: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
    文化礼堂“高大上美”
    长兴融媒体, 堪称全国第一
    长兴有个少年作家学校
    环保卫士楼伯余
    志愿服务从盆景到风景到风尚
    诚善勤慎成就全国文明家庭
    美德好少年徐沁烨
    改革开放与长兴精神
后记:长兴永盛、天下太平是千百年来中国的国家理想和人民梦想

(10)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相关概念
        1.5.2 理论基础
        1.5.3 浙江省“五水共治”政策
        1.5.4 “五水共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2 浙江“五水共治”战略的提出
    2.1 浙江“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背景及过程
        2.1.1 浙江省“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2.1.2 浙江省“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现实背景
        2.1.3 浙江省治水战略及“五水共治”提出的过程
    2.2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特征及意义
        2.2.1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特征
        2.2.2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意义
3 浙江“五水共治”战略的实施
    3.1 “五水共治”实施情况及成效
        3.1.1 “五水共治”实施情况
        3.1.2 “五水共治”取得的成效
    3.2 “五水共治”倒逼农村经济的生态转型
        3.2.1 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3.2.2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第三产业
    3.3 “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社会治理
        3.3.1 “五水共治”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3.3.2 落实水体保护责任制力促水环境治理
    3.4 “五水共治”促进农村水文化建设
        3.4.1 促进水文化宣传教育
        3.4.2 “五水共治”助推水文化建设
    3.5 “五水共治”推动农村环境治理
        3.5.1 农村水环境治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3.5.2 农村治污水推进环境治理
4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1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经济生态转型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1.1 推进农村经济生态转型存在的问题
        4.1.2 推进农村经济生态转型的改进措施
    4.2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2.1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4.2.2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改进措施
    4.3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水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3.1 推进农村水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3.2 推进农村水文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4.4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4.1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4.4.2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改进措施
5 研究结论与重要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全民参与清淤 创造良好水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参与白洋淀水环境共治研究[D]. 贾亚召.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2]C县河长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晓晴. 燕山大学, 2020(06)
  • [3]成都市武侯区推行河长制改革的案例研究[D]. 罗中唯.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4]活态遗产视角下苏州古城主干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D]. 王卉. 苏州大学, 2020(02)
  • [5]基于遗产认知的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研究 ——以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D]. 张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D]. 陈姚.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黑臭河流全过程整治评价研究[D]. 曹阿娇. 南京大学, 2020(02)
  • [8]滨海县水环境治理研究[D]. 周明杰. 长安大学, 2020(06)
  • [9]美好时代(下)[J]. 李朝全. 时代文学, 2019(03)
  • [10]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 王忠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全员参与疏浚,营造良好水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