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回归——主流平板显示器

理性回归——主流平板显示器

一、理性的回归——主流纯平显示器专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青[1](2020)在《论新世纪新锐文学期刊的实验性 ——以《文艺风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学生产机制中,文学期刊无疑最能反映文学动态和发展趋势,因而借助文学期刊这一传播媒介来研究某一时期的文学样貌和生产机制便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图书出版的普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不断兴起,使得过去数十年孕生中国当代最优秀文学作品的主阵地传统文学期刊陷入网络阅读、读者分流等等挑战之中。当传统文学媒体遭遇挑战时,新锐文学期刊另辟蹊径,打破常规,在栏目设置、办刊趣味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实验色彩,代表刊物如《文艺风赏》。《文艺风赏》努力打破各种表达形式之间的藩篱,构建融合各种艺术于一体的大文学观,它关注各类创作作品,将其放在更加宽容的视野中进行评析。同时期刊注重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有独特的作者和读者生产机制,多渠道经营编读关系。《文艺风赏》注重内容的质量,将实验性质浓厚的作品大胆展示出来,包括为备受冷遇的文艺片和科幻作品正名,可谓是新世纪文学期刊发展新路子的探路者。本文论题“论新世纪新锐期刊的实验性--以《文艺风赏》为例”包含着双向的努力,一方面将《文艺风赏》置于当代中国文学期刊发展视野中进行考察,另一方面,通过展示新锐文学期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所遭遇的困境,探讨期刊作为一种文学传播渠道如何于信息碎片时代中突围。基于研究现状,笔者将从三大部分论述以《文艺风赏》为代表的新锐期刊所体现出的实验性和局限。

陈慰平[2](2016)在《消失的边界 ——屏幕技术下的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屏幕技术发展所带出的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界面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方式,从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为世界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规范。人类进入智能化的时代远比预期迅猛,这给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也给予设计师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设计师在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影响下,应该怎样去设计,反过来又会助力这样的时代往哪里去,分析智能时代下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发展的各种局面,继而讨论设计的未来是迫切而有现实意义的。本文首先梳理在智能时代前期屏幕技术的发展史,研究梳理屏幕技术的发展史是为了解释屏幕技术发展与20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界面设计是有着重大而被很多设计师所忽略的关联。人们通过“屏幕”完成与机器的信息交流。屏幕作为人类视觉能力的延伸,实现了与虚拟世界的链接,屏幕所营造出的“界面”是虚拟世界的索引,是人们与虚拟世界交互的方法和手段。“界面设计视觉语言”是建立在屏幕技术基础上的界面表达方式,是衍生当下诸多设计“视觉”形式的基石。第二章主要讨论屏幕技术发展下,现实窗口和虚拟窗口边界的设立,人们开始意识到虚拟世界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性。第三章主要梳理构造可控虚拟世界的过程与发展脉络。通过个例分析屏幕对设计的影响。第四章和第五章讨论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生发的关键和屏幕技术的成熟对未来的影响。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讨论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建构方法的两大方向,笔者提出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存在一个从“怕看不见”到“怕被看得见”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对传统平面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行为规划。本文认为没有屏幕就没有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发展,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发展路径又会对屏幕的发展进程提出新的要求。可以说,屏幕塑造了现代科技社会不断融合、兼并的特质,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已成为世界上最被广泛理解和应用的语言模式之一。从笨重的球面到轻薄的平面,从一个功能一个机器到更多的设备和功能被整合在一起,边界逐渐建立,又逐渐消失,不仅体现在外化的物质上,更体现在社会结构和人的心里,产业间的边界在消失,地域差异带来的人心理的边界也在消失。界面设计视觉语言使世界触手可及。各种壁垒的打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开放和便捷,这是屏幕和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带给世界的机会。

张世炜[3](2015)在《关注日常生活的哲学 ——“超级寻常”设计理念对当今家居产品设计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超级寻常(Super Normal)是近年来在家居产品设计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由英国新简约主义设计师贾斯珀·莫里森(JASPER MORRISON)和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共同推出,在中国我们一般将它译作“超级寻常”、“平常至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繁重的压力之下,纯朴、简洁、寻常的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都市人士的推崇。目前关注寻常设计的人不少,喜爱并购买类似MUJI,±0, IKEA等品牌产品的消费者也不少,但很多设计师仅仅将“超级寻常”当做产品设计的视觉风格,照搬类似品牌设计的形式感,对这一设计理念缺乏系统研究,并未真正理解这一设计理念的本质内涵特征。本文选取近年来出现的寻常设计,通过对“超级寻常”这一设计理念的全方位多层次解读,对比寻常设计与极简主义、功能主义、直觉设计的异同点,深入研究分析了这一新设计理念的审美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及对当下家居产品设计的影响和意义,希望重新发现日常生活的设计哲学,引导设计回归生活本源。

葛缨[4](2015)在《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相关心理特征及情绪加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它的即时性、超时空性和交互性给现代人生活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与此同时,网络的负面性也在逐渐呈现,带来个体人格与行为方式的偏差,产生情感冷漠、交往退缩、自我混乱,心理错位。网络成瘾成为新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网瘾问题的滋生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其中的城市留守儿童分支在增大,他们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生活环境比较复杂,网络对于这个群体身心成长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然而城市留守儿童相关的研究却较为匾缺、研究视角与方法单一、研究内容零星。因此,定位网络环境背景,探索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相关心理特征、情绪加工等方面问题,就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围绕网络成瘾主题,以城市留守儿童为切入点,调查和分析网络生存空间中,成瘾城市留守儿童的人格特质及相关心理特征,并进一步针对人格中的情绪特点,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通过着重聚焦面部表情识别与疼痛共情,探究成瘾主体情绪加工过程。第一部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解释和文献的综述,提出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包含3个研究,研究1采用相关问卷对网络环境下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进行调查,总结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特征。接着基于研究1结果,探索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网络空间生存的相关心理特征。研究2探索了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各因素之间效应作用,研究3则探索了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人格特质、网络效能感、生命意义感之间关系路径。第三部分包含2个研究,依据研究1-3中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及相关心理特征结果,进一步针对人格中的情绪特点,探究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情绪加工过程。研究4结合眼动追踪实验和内隐联想实验探讨了网络成瘾对城市留守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研究5运用ERP实验探索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疼痛共情能力变化。第四部分为总的讨论和结论,对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特征、情绪加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总结。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率10.80%,处于偏高水平,且男生高于女生,突显性上城市留守儿童显着高于非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神经质、精神质均偏高,人格偏差和心理问题均高于非成瘾组,人格偏差上女生高于男生,神经质上双亲外出组高于单亲外出组。网络成瘾总分及相关维度能预测人格的神经质与精神质以及心理健康部分。(2)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有更高的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人际信任。其中,女生的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情感信任因子高于男生,中学组女生和小学组男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总分及工具信任因子高于中学组男生。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对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的回归效应显着,网络社会支持在神经质与网络人际信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极其显着。神经质、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影响的作用机制获得结构方程模型支持。(3)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的网络效能感与生命意义感均较低。其中,男生的总体网络效能感与网络能力感高于女生,女生中高年级好于低年级;高年级的环境把握感好于低年级。人格特质的精神质对网络效能感、生命意义感的回归效应显着,网络效能感在精神质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极其显着。精神质、网络效能感对生命意义感影响的作用机制获得结构方程模型支持。(4)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低于正常组城市留守儿童。成瘾组城市留守儿童眼动信息加工模式为:早期的加速注视、延长注视持续时间而减少注视次数,均衡地提取图片信息,正常组的信息加工模式则相反。在差异识别的精细判断加工阶段,负性图片加工尤为困难。存在内隐情绪偏好,成瘾组倾向于负性情绪,对自我的评价偏低。(5)网络成瘾影响城市留守儿童疼痛共情能力,具体表现为可能影响疼痛共情的认知加工及评价过程,对其自动化加工和理性判断过程的影响不明显。总之,本研究显示,留守经历增加了城市留守儿童对网络的易感性,网络成瘾带来城市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及网络生存空间下相关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使成瘾城市留守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和疼痛共情能力一定程度受损,情绪加工出现缺陷。研究对象上,选取青少年中一个特殊群体:城市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综合探索这一群体在网络环境下成瘾的人格特征和相关心理特征以及情绪加工。将网络成瘾研究人群细分化,使留守经历进入网络成瘾研究的变量范围,具有很强的现实与时代意义。研究方法上,整个研究过程综合各种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归纳、系统评价、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统计建模、专题研究、实验室试验等相结合,运用ERP技术及眼动记录技术,对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人格和相关心理特征及情绪加工进行了探讨。研究视角上,基于人格假设理论、社会适应理论、精神医学诊断理论、心理健康理论、网络发展理论及认知神经科学理论,交叉与整合地展开对研究问题的深入探究。未来研究还需要扩大样本选择范围和容量,以期发现更具有推广价值的结论;应用纵向研究设计与方法,深入探究研究问题发展趋势变化与差异;尝试新的研究技术与范式,进一步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等技术去探索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他生理指标的证据。

喻丰[5](2014)在《美德的实证心理学研究:存在、涵义、分类及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实验哲学与实验伦理学的兴起,美德这一富含心理意义哲学问题得到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对美德是否存在的问题,美德伦理学家和情境主义者颇多论辩。本文提出美德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并试图用实证方法回答之。这几个问题分别是:第一,美德作为一个构念是否存在?第二,美德究竟是什么?第三,美德究竟可以如何分类且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第四,美德是否有着伦理、经济和社会的价值?本文通过11个研究来探讨这些问题。综合运用实验室实验、情境实验、问卷调查、结构化访谈、社会网络分析与大数据等诸多研究方法,我们发现:第一,情境对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影响没有我们想象的强,这为美德的实在性提供基础。即使美德事实上不存在,它也一定存在于我们的认识上。这种道德信念出现于其他认知活动之始,影响着人类的道德和法律判断,同时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第二,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美德时,人们依据的是行为的效价以及行为主体的思维特征。具体而言,在民众心理学水平上,人们认为用直觉做好事的人是最有美德的人,而审慎思考做好事的人次之,审慎思考做坏事的人再次之,直觉做坏事的人最没有美德。同时,本体论上的美德却表现在交流性的不同上,罪犯的交流性小于普通人,而其能动性却大于普通人。第三,无论是基于词汇学假设的因素分析,还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社会网络聚类,都无法满意地区分美德的维度,这是由于美德的整合性所致。时代变迁使得不同的时代强调不同的美德,而人们的认识可能落后于时代的强调,因此造成道德滑坡的误解。第四,美德至少是幸福的充分条件,做善事可以创造幸福感。同时,作为一种道德资本,美德也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在遭受到不同的道德提升和道德贬损后,一个组织的网络形态会发生变化。综合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美德(或者是广义上人格)的二阶段模型,并据此提出美德教育的理念。

曹刚[6](2014)在《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文中研究说明在农村实地调研中发现线性传播模式在当下中国农业技术传播中面临如下窘境:一是难以反思我国农、科、教脱节的突出问题;二是难以揭示农业技术传播蕴含的风险。“创新的扩散”是发展传播学领域最着名的研究范式,本文指出“创新的扩散”研究范式具有三个局限性:一是以线性创新模式为前提条件;二是依赖线性因果逻辑分析;三是隐藏着技术的话语霸权。本文通过一个在逆境中崛起的村办茶场的发展历程呈现农业技术非线性传播的现实景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和制度基础,提出非线性传播模式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非线性思维方法,最后阐述了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导方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农业技术传播的根本出路在于激发农民创造活力。

沈强[7](2011)在《基于决策神经科学的风险决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决策神经科学(decision neuroscience)是一门非常新兴的前沿学科,是管理科学新的学科生长点。它是在传统的行为决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该学科试图利用神经科学的成像技术,结合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最近进展,与管理科学中的决策科学相结合,来研究人的决策行为背后的加工机制,打开大脑这个决策加工的“黑匣子”。通过对大脑水平决策加工过程的解读,在神经科学层面理解决策加工过程的机制,来重新审视传统的行为决策模型,为重塑决策模型的理论框架与规范基础提供实证依据。风险决策是决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2002年,行为决策科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因其在风险和不确定决策领域的重要贡献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在决策神经科学领域,2007年,亚利桑那大学决策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Alan Sanfey在《决策神经科学:判断与决策研究的新方向》一文中,提出决策神经科学的两大主题:一是对个人决策机制的研究;二是对社会环境中的个体之间互动的研究;其中对个体决策机制最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对风险决策的研究。本研究以风险决策的加工处理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两种神经成像技术为研究手段,开展了两个实验研究,来观察风险决策处理过程的神经基础。充分利用功能核磁共振高的高空间分辨率和事件相关电位的高时间分辨率特点来研究风险决策的预期、决策与反馈评估脑神经活动特征。本研究发现,预期情绪在决策的三个阶段——决策的预期、决策和结果的反馈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三个阶段所起的作用又存在着差异,三个阶段的加工过程也存在不同。本研究在过去相关的决策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最近的行为决策科学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核磁磁共振空间定位和事件相关电位时间进程的信息,结合行为学数据的结果,从决策神经科学这一交叉学科的视角深入探讨了风险决策的加工机理,得到了如下的研究结论:(1)在风险决策的预期阶段,存在着预期的决策情感。利用功能核磁共振发现,无论是在获益还是损失线索下,都由奖赏相关的脑区中脑、腹、背侧纹状体的激活和惩罚相关脑区岛叶的同时激活来进行表征,而且随着线索唤醒度水平的增加,奖赏、惩罚脑区的信号也相应增加,体现了对未来大获益(小损失)的期望与小获益(大损失)的担心交织并存的预期情感状态,反映了决策者在决策预期阶段的决策动机。(2)在风险决策的反馈阶段,反馈结果的评估对效价敏感。与在决策预期阶段正负线索有类似的大脑激活模式不同,大脑对正负反馈不同的结果产生不同模式的应答,奖赏反馈结果主要由内侧前额叶和腹侧纹状体来进行表征,而损失反馈结果主要由岛叶和扣带回来体现。并且在预期阶段由腹、背侧纹状体的同时激活来表征对预期可能结果的期望,而在反馈阶段在正性反馈结果下由腹侧纹状体来表征预测奖赏偏差,说明预期与反馈阶段的加工是分离的。(3)与预期阶段存在预期的决策情感一样,在风险决策的决策阶段也存在着决策情感,这种情感帮助决策者协调决策情绪,高效、准确地完成风险决策的决策选择。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发现在决策阶段错误相关负波(error realted negativity, ERN)与错误正波(error positivity, Pe)都参与了对风险情形和投资决策选择的调节,其中ERN反映了对未来可能风险与奖赏之间权衡利弊的预期情感评估,而之后的Pe成分反映了对决策阶段决策选择好坏的评价。起源于大脑前扣带回的ERN在决策阶段产生的对未来的预期情感使得决策者能够做出适应性的决策选择(adaptive choice),而且从大脑双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这种加工可以在大脑意识水平下的系统1即可完成。(4)在风险决策的反馈阶段,对反馈结果的评估反映了决策者对决策预期的再评估,为决策的学习和下一次决策行为的调整做好准备。与决策阶段不同的是,与ERN一样同样起源于大脑前扣带回的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 FRN)没有参与对风险情形的调节,但是其对决策阶段选项概率大小非常敏感。决策阶段决策选项的概率越大,在反馈评估阶段诱发更加明显的FRN,反映了反馈阶段对决策阶段的决策预期与反馈实际结果之间差异的表征,即表征了预测情感偏差,与功能核磁共振研究中反馈阶段腹侧纹状体激活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本研究发现预期阶段预期情感的存在,而且这种情感反映了对未来可能结果的动机。本研究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技术验证了过去Knutson & Greer提出的预期情感假说的基本结论,并发现在预期阶段大脑奖赏系统和惩罚系统同时参与了对获益和损失线索的加工,而且是唤醒度敏感的,反映了对不确定后果的担心和期望并存的预期情感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在决策预期阶段的决策动机。这一结论进一步延伸了过去的研究报告奖赏系统如伏隔核的激活可以预测接下来的风险偏好的决策行为,而惩罚系统如岛叶的激活可以预测接下来的风险规避行为的研究结论。(2)本研究发现在决策阶段大脑的决策加工反映了决策者的适应性选择。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发现ERN参与了对风险决策情形与风险投资选择的动态加工,反映了对未来可能风险与奖赏权衡的预期情感评估,指引决策者在动态的风险决策环境中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为金融学的均值—方差模型提供了神经学水平的实证依据。起源于前扣带回的ERN对决策选择的表征说明情绪在个体决策者高效的决策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为Damasio提出的情绪对决策影响的躯体标记学说提供了支持,也从神经科学的层面验证了Kahneman总结的大脑决策加工的双系统模型,并说明其中的系统1在准确、快速的风险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预期情感在风险决策的预期、决策的执行和反馈评估三阶段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创新点1所述,预期情感在决策的预期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反映了对未来奖惩结果的预期动机;而在决策的执行阶段前扣带回(通过ERN来反映)作为一个协调情绪的重要脑区,参与了对未来预期风险与奖赏之间协调的表征。而在反馈阶段,前扣带回(通过FRN来反映)参与了对预期违反的表征。因此,决策的预期情感参与了风险决策的预期阶段、决策阶段和反馈评估阶段的加工。预期情感不只是在预期阶段参与了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表征,同样在风险决策的决策阶段与反馈评估阶段起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进一步丰富了基于决策神经科学研究提出的预期情感假说的研究内容。(4)预期阶段、决策阶段与反馈阶段的加工存在差异,预期效用与体验效用是分离的,同样,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也是分离的。首先在预期阶段获益和损失的线索都表现为奖赏和惩罚系统的同时激活,反映了决策的动机;而在反馈阶段负性和正性的反馈结果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有奖赏系统的参与,而后者由惩罚相关脑区来表征,说明预期效用与体验效用是分离的。在决策阶段主要由协调奖赏和惩罚情绪的前扣带回来进行表征,反映对未来风险与奖赏预期的适应性表征;反馈阶段同样由起源于前扣带回的FRN参与对反馈结果表征,但是其与决策阶段ERN参与对风险情形的调节不同,FRN对风险情形不敏感,而是参与了对预期违反的表征。因此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也是分离的。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视角在神经科学的水平证实了Kahneman等提出的不同阶段的效用理论。

杨娟[8](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张乐[9](2008)在《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 ——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文中指出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态度形成,即人们是如何对客体形成态度评价的,更是研究的一个重点。然而,相比较人们对态度的其他方面,比如态度定义、态度功能、态度测量、态度——行为关系等的关注来说,对态度形成则研究甚少,而早先关于态度形成的研究有很多是与说服领域中的态度改变混合在了一起进行分析。尽管如此,对态度形成的研究也还是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如遗传可能性、纯粹接触效应、条件反射作用、以及新近的价值-帐户模型等,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态度形成观点。评价性条件反射(Evaluative Conditioning,简称EC)是通过将一个中性的刺激(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简称CS)与一个已经可以激发出一定情绪性反应的刺激(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Stimulus,简称US)连续配对,就可以使这一中性刺激获得与其相配对的刺激一样的情感性评价,即无条件刺激的评价性效价转移到了这个中性刺激上。已有大量研究证明,EC是对客体的情感性评价之态度形成的一个重要作用方式,此外,研究者对EC的一般通用性、功能性特征、内在机制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这对更好地理解态度形成的EC途径来说,很有助益。本研究在对态度形成特别是态度形成的EC作用进行系统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并创新性地改进了Batty,Cave,&Pauli(2005)的视觉搜索任务EC范式,同时结合采用更有中国特色的中性态度刺激客体,对EC范式作用下的态度形成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一采用中性的大写字母F和T作为条件刺激CS、积极和消极图片作为无条件刺激US,通过视觉搜索任务这一掩蔽性的EC范式将CS和US进行配对呈现,同时采用外显7点评分量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为IAT)来对CS的条件化态度形成效果进行测量。在总体的外显测量上发现,只有当被试对CS-US的条件列联配对关系具有觉知的时候,才有CS的态度EC形成效果体现,而在IAT这一内隐测量结果上则仅有部分态度形成EC效应出现。研究二采用更为中性的古西夏文字作为CS,同时继续使用视觉搜索任务的掩蔽性EC范式,分别从外显7点评分量表、三种内隐测验(IAT、阈下情感性启动、阈上情感性启动)上对CS的条件化态度形成结果进行了测量。外显测量、IAT、以及阈上情感性启动正确反应时的结果都再次强有力地验证了研究一的结果发现,即,只有当被试具有对CS-US配对的条件列联觉知的时候,才会有CS的态度EC形成效果,但在阈下情感性启动任务的正确反应时中并未有相似的结果发现,这可能与此任务测量的本身特点有关。一般认为,人们倾向于对自我持积极的评价而对他人持相对消极的评价,在此观点基础上,研究三采用分别表自我和他人的中英文词语来替代原先的积极消极图片US,以期能将对自我以及他人的偏好和不偏好态度转移到中性的古西夏文刺激CS上去。然而,由于此研究中的被试基本都没有觉察到CS-US的条件列联配对关系,所以无论是在外显测量(7点量表)还是在内隐测量(阈上情感性启动任务)中,都没有发现态度形成的EC效果体现,而这也从反面再次验证了CS-US条件列联觉知对于EC之态度形成的必要性。注意分心的二级认知负荷任务经常被用来更好的探讨态度形成的内隐过程,研究四在前述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实验设计与相关实验材料,并额外添加了一个认知负荷组被试,来探查认知负荷所造成的注意资源占用是否对态度形成的EC过程造成了影响。结果在总体的外显测量、阈上情感性启动任务的反应错误率,以及无认知加工负荷组之阈上情感性启动任务的正确反应时这些数据上发现了态度形成的EC效果体现,当然,这些效应仍然是要基于被试对于CS-US条件列联的觉知。心境一致性假设(Bower,Gilligan,&Monteiro,1981)与心境指示心理背景的观点(Schwarz,1990)在研究情绪对态度形成的影响中比较重要,而后者对于探讨情绪影响EC这一联系性学习机制之上的态度形成来说作用更为重大。研究五先通过观赏影视片段实验性地诱发出被试的积极(愉快)和消极(悲伤)情绪,然后同样采用视觉搜索任务的EC之态度形成范式,来探究两种情绪是否对条件化态度的形成过程具有不同的影响,这里仅采用了阈上情感性启动一种方式来测量CS的条件化态度形成效果。由于本研究中发现CS-US条件列联觉知配对的被试人数过少所造成的被试分布不均以及其他难以控制的因素的存在,导致研究并没有在阈上情感性启动这一内隐测量任务上发现消极(悲伤)情绪组的被试比积极(愉快)情绪组的被试更能形成对于中性刺激的条件化态度结果,而这一假设正是来自于心境指示心理背景从而影响到联系性学习效果的观点推论。最后,研究也对态度形成的EC作用与意识觉知的关系、EC与内隐学习的关系、态度形成的EC范式之实际应用、IAT与情感性启动两种内隐测量方法的比较、以及态度形成的内隐机制探讨等方面做了概括性的讨论。总体上说,本系列研究在重点探查CS-US条件列联觉知与EC之态度形成关系的同时,采用不同的实验中性刺激以及不同的态度外显和内隐测量方法,一再地证明了态度形成的EC效果需要CS-US条件列联觉知参与的观点,同时研究也附着以探查了注意分心认知加工负荷、情绪等调节因素对于态度之EC形成的影响,穿插着也将态度形成的EC范式应用到了源于自我的偏好态度形成中去。

梁强[10](2008)在《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旅游需求开发与营销创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体验经济时代特征为主线,以该背景下的休闲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以体验经济时代的休闲消费需求为切入点,引入体验经济和需求开发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以消费者需求深度挖掘的研究范式,结合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因素,归纳提炼出休闲消费需求在体验经济下的变革趋势,并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提出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创新模式,并通过天津市休闲需求开发的体验营销案例提供现实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文献回顾与评析。从营销范式的演进规律出发对需求相关理论进行综述。探讨了相关研究领域对体验概念的界定、体验及体验消费的根本内涵,以及客户体验需求识别和客户体验设计。对休闲旅游体验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掌握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进展。对国内外游憩需求研究加以总结,并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2、体验经济背景下消费者心理需求与行为特征。基于体验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比较,指出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逻辑转型特征。从体验消费心理——行为模型、体验消费购买过程、体验消费类型、体验消费下的顾客满意模型四个方面重新构建了体验消费的基本购买模式。从营销管理的体系框架出发,系统分析出体验消费与传统消费在心理——行为模式、购买过程、消费类型、顾客满意行为上的差异。3、基于需求深度挖掘的休闲体验产品开发。梳理归纳了消费者需求挖掘的研究范式,分析了体验营销创造顾客价值的途径及体验价值分析模型。从休闲体验产品的分类入手,指出休闲体验设计理念和基本原则,提出作为“道具”的产品设计特征,认为休闲设计要平衡人的需求与自然、社会、人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的休闲服务体验产品设计思路,并构建了休闲体验中消费者体验效果的分析模型。分析了基于需求深度挖掘的户外运动休闲体验产品价值创新,探讨了乡村旅游的体验需求元素挖掘与体验产品塑造。4、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体验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对体验时代休闲目的地营销策略进行动力学分析,提出体验时代休闲目的地营销机制及策略。基于休闲体验动机类型与休闲体验强度分析,构建了休闲体验动态模型。回顾了需求导向营销模式的发展历程,构建基于隐性需求挖掘的休闲体验产品营销模式及工具组合,并进行案例研究。5、实证研究。分析天津市休闲旅游需求开发现状,并对未来我市旅游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体验视角审视天津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提出体验经济下天津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最后分析了塘沽蓝色旅游走廊体验化规划布局构想,并提出面向体验经济的天津市休闲旅游营销对策。

二、理性的回归——主流纯平显示器专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性的回归——主流纯平显示器专题(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新世纪新锐文学期刊的实验性 ——以《文艺风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文艺风赏》创办的时代语境与办刊理念
    第一节 社会文化语境的新变
    第二节 坚持边缘模糊的“纯文学”审美标准
    第三节 “大文学观”的新变
第二章 《文艺风赏》作者和读者群的构成以及生产机制
    第一节 作者身份和生产机制
    第二节 期刊读者定位和读者构成
    第三节 经营编读关系—把握读者心理
第三章 《文艺风赏》与传统文学期刊的区别
    第一节 审美取向—探视多种文化角落
    第二节 关注实验性质浓厚的作品
    第三节 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学期刊发展新路子的探路者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消失的边界 ——屏幕技术下的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2 选题的意义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边界的设立
    2.1 从窗口到虚拟窗口
    2.2 科技的选择与必然
    2.3 公共移动影像与私密传输影像
    2.4 技术带来视觉体验的革命
第三章 构造可控的虚拟世界
    3.1 从储存到显示
    3.2 SAGE与NLS
    3.3 屏幕时代的来临
第四章 界面设计语言酝酿的环境
    4.1 界面设计语言生发的关键
    4.2 灵活界面空间的形成
    4.3 以界面的方式获取信息
    4.4 被预知的未来
第五章 拟物——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基础
    5.1 用软界面模拟硬界面
    5.2 “显示即操作”导引界面设计视觉语言走上正确路径
    5.3 “所见即所得”使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可为设计师所用
    5.4 界面设计视觉语言成功的复制使电脑成为设计的潮流
第六章 桌面的隐喻——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方法
    6.1 “视窗”及其对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影响
    6.2 “苹果”及其对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贡献
第七章 从“怕看不见”到“怕被看得见”——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发展趋势
    7.1 不需要思考如何操作的界面
    7.2 从WIMP到FIMS
    7.3 整体之美
    7.4 新突破的契机
结论消失的边界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关注日常生活的哲学 ——“超级寻常”设计理念对当今家居产品设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的背景与现状概述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超级寻常相关理论概述
    1.1 超级寻常设计理念概述
    1.2 超级寻常设计理念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史
        1.2.1 超级寻常设计理念产生的背景
        1.2.2 超级寻常设计理念的发展脉络
    1.3 超级寻常设计理念的本质特征分析
        1.3.1 形式特征
        1.3.2 功能特征
        1.3.3 情感特征
第二章:超级寻常代表设计师及其作品分析
    2.1 贾斯珀·莫里森——Atmosphere Police
        2.1.1 Atmosphere Police
        2.1.2 贾斯珀·莫里森超级寻常作品分析
    2.2 深泽直人——Without Thought
        2.2.1 Without Thought
        2.2.2 深泽直人超级寻常作品分析
第三章:超级寻常与类似设计理念之比较
    3.1 极简主义
        3.1.1 极简主义概述
        3.1.2 极简主义代表作品解析
        3.1.3 极简主义与超级寻常之比较
    3.2 功能主义
        3.2.1 功能主义概述
        3.2.2 功能主义代表作品解析
        3.2.3 功能主义与超级寻常之比较
    3.3 直觉设计
        3.3.1 直觉设计概述
        3.3.2 直觉设计代表作品解析
        3.3.3 直觉设计与超级寻常之比较
第四章:超级寻常设计理念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内涵解读
    4.1 超级寻常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
        4.1.1 东方理念
        4.1.1.1 道家哲学
        4.1.1.2 儒家哲学
        4.1.1.3 禅宗哲学
        4.1.2 西方精神
        4.1.2.1 理性主义
        4.1.2.2 人文主义
    4.2 超级寻常的审美内涵
        4.2.1 简约的审美心理
        4.2.2 易用好用的功能美学
        4.2.3 低调内敛的技术美学
        4.2.4 体贴友善的体验美学
        4.2.5 透明含蓄的意境美学
    4.3 超级寻常的时代意义与反思
        4.3.1 超级寻常的设计启示
        4.3.2 超级寻常的社会伦理价值
        4.3.3 超级寻常的商业反思
第五章 :超级寻常给当下家居产品设计的启示
    5.1 超级寻常给家居产品设计的启示意义
        5.1.1 注重“质”的设计
        5.1.1.1 注重设计的“品质”
        5.1.1.2 回归设计的“本质”
        5.1.2 从设计产品到设计产品关系——设计并非显性的物
        5.1.3 诗意的栖居——建立人与产品的情感联系
    5.2 解读超级寻常理念应避免的误区
        5.2.1 认为“Normal”是缺乏设计的表现
        5.2.2 认为“Normal”是对传统产品设计风格的决裂
    5.3 超级寻常对中国本土工业设计的参考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相关心理特征及情绪加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核心概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 问题提出
        2.1 选题意义
        2.2 研究内容及框架
        2.3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相关心理特征研究
    3 研究1 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特征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4 研究2 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关系
        4.1 研究目的及假设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5 研究3 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人格特征、网络效能感、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5.1 研究目的及假设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三部分 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情绪加工研究
    6 研究4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面部表情识别研究
        6.1 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面部表情识别的眼动实验
        6.2 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面部表情识别的内隐偏好实验
        6.3 小结
    7 研究5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疼痛共情能力ERP研究
        7.1 研究目的及假设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四部分 总讨论与结论
    8 总讨论与结论
        8.1 总的讨论
        8.2 创新之处
        8.3 改进深化之处
        8.4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主要学术成果

(5)美德的实证心理学研究:存在、涵义、分类及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设计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美德存在的可能性
    2.1 本章引言
    2.2 研究1:微小情境对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影响
    2.3 研究2:诺布效应的多重验证
    2.4 研究3:人性信念及其对道德、法律判断的影响
    2.5 研究4:道德相对主义的有限客观性
第3章 美德的实质
    3.1 本章引言
    3.2 研究5:思维过程与美德判断
    3.3 研究6:美德、恶德与道德动机
第4章 美德的分类
    4.1 本章引言
    4.2 研究7:德目分类
    4.3 研究8:道德关注的时代变化
第5章 美德的心理效应
    5.1 本章引言
    5.2 研究9:幸福事件中的道德
    5.3 研究10:道德资本的经济转换与心理效用
    5.4 研究11:道德攻击下的社会网络变化
第6章 总讨论
    6.1 两阶段人格/美德理论
    6.2 时代变迁与道德滑坡幻觉
    6.3 美德教育的方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过度自信问卷
附录B 不现实乐观主义问卷
附录C 道德判断问卷
附录D 功利主义与义务论问卷
附录E 马基雅维利主义问卷
附录F 儒家传统价值观问卷
附录G 人性问卷初版
附录H 大五人格问卷
附录I 正负情绪问卷
附录J 美德形容词核查表
附录K 昨日重构问卷
附录L 幸福事件问卷
附录M 道德词库示例
附录N 人生故事访谈提纲示例
附录O 人生故事访谈示例(罪犯)
附录P 人生故事访谈示例(普通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2 农业技术线性传播的研究范式:“创新的扩散”
    2.1 “创新的扩散”研究范式的缘起与形成
        2.1.1 创新扩散研究的人类学传统:聚焦跨文化传播
        2.1.2 瑞恩和格洛斯的贡献:大众媒介和人际渠道的阶段性作用
        2.1.3 集大成的罗杰斯:创新扩散研究范式的形成
    2.2 “创新的扩散”成为经典范式的多重因素
        2.2.1 预测与控制:研究方法符合主流的实证主义取向
        2.2.2 二级传播:传播效果与创新扩散研究的理论交汇点
        2.2.3 输出现代化:现实意识形态强化该范式的主导地位
3 线性传播模式在当下中国面临的窘境
    3.1 难以反思我国农、科、教脱节的突出问题
        3.1.1 行政力量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出现缺位或错位现象
        3.1.2 行政命令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压制了农民的市场意识、信息意识
    3.2 难以预见农业技术传播蕴含的风险
        3.2.1 增产不增收:我国农业技术传播中市场风险凸显
        3.2.2 陷入舆论漩涡:我国农业技术安全引发公众恐慌
4 反思线性:“创新的扩散”范式解构
    4.1 “创新的扩散”形而上假定:线性创新模式
        4.1.1 线性创新模式的提出及其局限性
        4.1.2 线性创新模式导致过度迷信新事物的偏见
    4.2 “创新的扩散”依赖线性因果逻辑分析
        4.2.1 扩散总量可线性叠加:技术的有利性不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
        4.2.2 难以反映扩散过程中的随机突变性
    4.3 “创新的扩散”背后隐藏着技术的话语霸权
        4.3.1 劝服效果论的由来及其局限性
        4.3.2 劝服效果论导致个体指责的偏见
5 超越线性:一个村办茶场成长路径
    5.1 茶场诞生记:艰难突破线性传播的束缚
        5.1.1 偶遇一位有信息意识的村支书:要网线不要钱
        5.1.2 主动出击:行政级别不对等怎么办
    5.2 筑巢引凤:充分释放非线性传播的活力
        5.2.1 院士博士硕士学士齐落户
        5.2.2 参观茶场:硕大的电风扇源自对外技术交流
    5.3 蒸蒸日上:叹为观止的非线性传播魅力
        5.3.1 改制拟上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致富
        5.3.2 农民教授:村办茶场也能拿国家项目
6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萌生及其启示
    6.1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和制度基础
        6.1.1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发展方式转变
        6.1.2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制度基础:政府职能转变
    6.2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理论意蕴
        6.2.1 非线性创新观:非线性传播模式的前提预设
        6.2.2 农业技术非线性传播研究离不开非线性思维方法
    6.3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现实意义
        6.3.1 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导方式:产学研协同创新
        6.3.2 农业技术传播的根本出路:激发农民创造活力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决策神经科学的风险决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动机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1.2.1 研究现状概述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决策神经科学简介
    1.4 神经成像工具的简介
        1.4.1 功能核磁共振
        1.4.2 事件相关电位
    1.5 相关术语定义
    1.6 研究范围与对象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 理论目的
        1.7.2 实践目的
    1.8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8.1 研究方法
    1.9 技术路线
    1.10 论文框架与内容安排
    1.11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文献评述
    2.1 基于预期的风险决策模型
        2.1.1 期望值、期望效用理论
        2.1.2 前景理论
        2.1.3 基于预期的风险决策的神经基础
        2.1.4 本节小结
    2.2 风险—价值的风险决策模型
        2.2.1 均值—方差模型的的行为学解释
        2.2.2 均值方差模型的神经学证据
        2.2.3 本节小结
    2.3 决策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2.3.1 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
        2.3.2 风险决策相关的脑区
        2.3.3 决策相关ERP成分的研究
        2.3.4 本节小结
    2.4 大脑双系统学说
        2.4.1 决策的双系统模型
        2.4.2 双系统模型的神经学证据
        2.4.3 对双系统模型的挑战
        2.4.4 本节小结
    2.5 情绪与决策
        2.5.1 躯体标记学说
        2.5.2 风险即情感学说
        2.5.3 预期情感假说
        2.5.4 本节小结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相关假设
    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2 相关问题的研究假设
        3.2.1 实验一的研究假设
        3.2.2 实验二的研究假设
    3.3 本章小结
4 实验研究一:预期阶段与反馈阶段的决策机制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过程
        4.2.4 磁共振数据分析步骤
    4.3 行为结果
    4.4 成像实验结果一
        4.4.1 损失线索1
        4.4.2 损失线索2
        4.4.3 损失线索3
        4.4.4 获益线索1
        4.4.5 获益线索2
        4.4.6 获益线索3
        4.4.7 反馈阶段损失
        4.4.8 反馈阶段获益
        4.4.9 反馈阶段损失-获益
        4.4.10 反馈阶段获益-损失
    4.5 成像实验结果二
        4.5.1 损失线索
        4.5.2 获益线索
        4.5.3 获益线索-损失线索
        4.5.4 获益线索vs.反馈阶段获益-损失
        4.5.5 损失线索vs.反馈阶段获益-损失
    4.6 结果与讨论
        4.6.1 结果小结
        4.6.2 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实验研究二:决策阶段与反馈阶段的决策机制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被试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过程
        5.2.4 脑电数据分析步骤
        5.2.5 溯源分析步骤
    5.3 行为学数据分析
    5.4 对选项呈现的脑电分析
        5.4.1 投资与不投资的总体比较
        5.4.2 决定投资的分析
        5.4.3 决定不投资的分析
        5.4.4 投资与否在风险优势情形下的比较
        5.4.5 投资与否在风险中性情形下的比较
        5.4.6 投资与否在风险劣势情形下的比较
    5.5 反馈结果的脑电分析
        5.5.1 总体反馈赢与输
        5.5.2 不同风险情形的反馈分析
        5.5.3 不同幅值的反馈分析
        5.5.4 不同概率的反馈分析
    5.6 结果与讨论
        5.6.1 结果小结
        5.6.2 结果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预期阶段
        6.1.2 决策阶段
        6.1.3 反馈评估阶段
    6.2 研究理论贡献
    6.3 实践意义
    6.4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前景理论的数学表达
附录2 实验问卷
附录3 线索图片与实验表现之间的关系
附录4 实验一事后问卷示意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8)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说明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三、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9)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 ——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态度形成的理论综述
    1 态度的概念
        1.1 态度概念的历史发展
        1.2 态度的定义
        1.2.1 作为评价的态度
        1.2.2 作为记忆表征的态度
        1.2.3 双重态度
        1.3 态度的结构
        1.3.1 情感、认知、行为成分的相互关联
        1.3.2 评价与情感
        1.3.3 情感与认知
    2 态度的功能
    3 态度的测量
        3.1 外显(直接)测量技术
        3.2 内隐(间接)测量技术
        3.2.1 情感性启动
        3.2.2 内隐联想测验
        3.2.3 情感性Simon任务和外部情感Simon任务
        3.2.4 情绪性Stoop任务和启动Stroop任务
        3.2.5 内隐联想测验的一些变式
        3.2.6 其他的测量技术
        3.2.7 内隐(间接)测量之间的内在相关
        3.3 外显(直接)测量和内隐(间接)测量的关系
    4 态度的形成
        4.1 遗传可能性
        4.2 纯粹接触效应
        4.3 条件反射作用
        4.4 价值-帐户模型
    5 态度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
        5.1 评价性条件反射的一般通用性
        5.1.1 刺激性质
        5.1.2 程序性参数
        5.2 评价性条件反射的功能性特征
        5.2.1 意识觉知性
        5.2.2 条件列联性
        5.2.3 消退性
        5.2.4 反条件化
        5.2.5 感觉前条件化
        5.2.6 无条件刺激再评价
        5.3 评价性条件反射的内在机制解释
        5.3.1 概念分类解释
        5.3.2 整体性解释
        5.3.3 参照性解释
    6 本研究设想的提出
第二章 态度形成的实验研究
    研究一 态度的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实验1)
        1 研究设想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材料
        2.3 仪器
        2.4 程序
        3 结果
        3.1 意识觉知数据
        3.2 外显评定数据
        3.3 内隐测量数据(内隐联想测验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态度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的验证(实验2a、2b、2c)
        1 研究二 (实验2a、2b、2c)总设想
        2 实验2a
        2.1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2.1.2 材料
        2.1.3 仪器
        2.1.4 程序
        2.2 结果
        2.2.1 意识觉知数据
        2.2.2 外显评定数据
        2.2.3 内隐测量数据(内隐联想测验结果)
        3 实验2b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
        3.1.2 材料
        3.1.3 仪器
        3.1.4 程序
        3.2 结果
        3.2.1 意识觉知数据
        3.2.2 外显评定数据
        3.2.3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
        4 实验2c
        4.1 研究方法
        4.1.1 被试
        4.1.2 材料
        4.1.3 仪器
        4.1.4 程序
        4.2 结果
        4.2.1 意识觉知数据
        4.2.2 外显评定数据
        4.2.3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
        5 研究二(实验2a、2b、2c) 总讨论
    研究三 源于自我的偏好态度之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实验3)
        1 研究设想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材料
        2.3 仪器
        2.4 程序
        3 结果
        3.1 意识觉知数据
        3.2 外显评定数据
        3.3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
        4 讨论
    研究四 认知负荷对态度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影响(实验4)
        1 研究设想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材料
        2.3 仪器
        2.4 程序
        3 结果
        3.1 意识觉知数据
        3.2 外显评定数据
        3.3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
        4 讨论
    研究五 情绪对态度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影响(实验5)
        1 研究设想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材料
        2.3 仪器
        2.4 程序
        3 结果
        3.1 情绪诱发效果
        3.2 意识觉知数据
        3.3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研究总结
    1 总讨论
        1.1 态度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作用是否依赖于意识觉知
        1.2 评价性条件反射是否是一种内隐学习
        1.3 态度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在哪里应用
        1.4 态度内隐测量方法之内隐联想测验与情感性启动的比较
        1.5 态度形成的内隐过程
    2 总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旅游需求开发与营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析
    2.1 体验经济相关理论述评
    2.2 休闲体验相关研究述评
    2.3 需求的相关理论述评
    2.4 游憩需求相关研究述评
    2.5 需求导向的营销创新的演进历程
第3章 体验经济下消费者心理需求与行为特征
    3.1 体验经济特征及体验消费的兴起
    3.2 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逻辑转型特征
    3.3 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
    3.4 体验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基本模式分析
    3.5 基于体验消费的顾客满意模型分析
第4章 基于需求深度挖掘的休闲体验产品开发
    4.1 消费者需求挖掘的研究范式
    4.2 体验情境与价值共识的形成
    4.3 体验经济条件下的休闲产品体验设计特征
    4.4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的休闲服务体验产品设计
    4.5 休闲体验中消费者体验效果的分析模型
    4.6 基于需求深度挖掘的休闲体验产品价值创新──以户外运动为例
    4.7 乡村旅游的体验需求元素挖掘与体验产品塑造
第5章 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产品营销模式创新
    5.1 体验时代休闲营销策略的动力学分析
    5.2 休闲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
    5.3 基于隐性需求挖掘的休闲体验产品营销模式构建
    5.4 案例分析:基于体验需求挖掘的西安城墙产品营销创新
第6章 体验经济下天津市休闲需求开发与营销创新
    6.1 天津休闲旅游资源现状与需求趋势预测
    6.2 从体验视角看天津休闲旅游需求的开发战略
    6.3 面向体验经济的塘沽蓝色旅游走廊规划
    6.4 面向体验经济的天津休闲旅游营销创新
第7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方向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理性的回归——主流纯平显示器专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新世纪新锐文学期刊的实验性 ——以《文艺风赏》为例[D]. 周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2]消失的边界 ——屏幕技术下的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研究[D]. 陈慰平.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3]关注日常生活的哲学 ——“超级寻常”设计理念对当今家居产品设计的影响研究[D]. 张世炜.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8)
  • [4]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者相关心理特征及情绪加工研究[D]. 葛缨. 西南大学, 2015(11)
  • [5]美德的实证心理学研究:存在、涵义、分类及效应[D]. 喻丰. 清华大学, 2014(09)
  • [6]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D]. 曹刚. 武汉大学, 2014(06)
  • [7]基于决策神经科学的风险决策机理研究[D]. 沈强. 浙江大学, 2011(10)
  • [8]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9]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 ——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D]. 张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旅游需求开发与营销创新[D]. 梁强. 天津财经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理性回归——主流平板显示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