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资料的曲流和辫状河流油气藏识别与预测

基于地震资料的曲流和辫状河流油气藏识别与预测

一、地震资料曲流河辫状河油气储层识别与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童强[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在蕴含极为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勘探开发挑战。随研究纵深不断加大,以姬塬油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为代表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备受关注,浮现出包括沉积环境复杂多变、砂体成因结构不明、储层特征和质量评价标准模糊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现阶段勘探开发进程。因此本文从沉积特征、砂体构型入手研究该类储层的宏观特性,进而结合大量实验开展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微观孔喉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最后在宏、微观因素多元耦合定量表征的基础上完成储层综合评价。总体而言,本次研究对于解决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开发矛盾、缓解理论制约壁垒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最终取得以下主要认识:西北和东北双向物源体系交汇使得研究区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沉积环境各异,长82亚段以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而长9段为西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和东北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共同作用,总体经历了较大幅水进过程。不同区域各级次沉积旋回发育特征各异,具有显着的相分异特征;建立与超短期旋回相对应的单成因砂体刻画方法后,识别出8种四级构型要素,同时在各层位和各区域之间形成对比;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构型要素的定量表征方法,完成全区构型要素的测井识别,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构型分布模式。长82和长9储层岩性一致,但组分含量构成不同;绿泥石、铁方解石和硅质含量均较多,但长9浊沸石含量较高;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以中等为主;长82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24%,平均渗透率为1.57×10-3μm2,而长9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97%,平均渗透率为4.7×10-3μm2,总体均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别,并且长9段物性较长82亚段好。储层发育以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为主的四类成岩作用,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期,储层致密化过程以压实减孔为主,其次是胶结,而溶蚀增孔相对较弱;分别在长82和长9储层中识别出4种和5种优势成岩相,结合岩电标定后建立了Fisher判别函数,实现了成岩相的定量表征,归纳构型要素与成岩相的空间关系后建立了成岩相空间分布模式。孔隙类型均以粒间孔和溶孔为主,孔隙组合为溶孔-粒间孔;高压压汞划分出4类孔喉结构,长9孔喉结构优于长82,但孔喉连通性较差,并且孔喉结构非均质显着;利用NMR划分出4类可动流体特征,长9的T2弛豫时间显着大于长82,并且可动流体饱和度相对较高,经联合表征后发现长9储层的大、中孔喉发育较多。长9储层渗流特征显着优于长82,各类特征参数与物性较匹配;长9多相渗流以均匀状为主,而长82以网状为主,二者总体渗流能力均较强,驱替效率较高。综合宏、微观因素优选出9类代表性参数,利用多元综合分类系数Fi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建立了各类储层的定量评价标准。

孙中恒[2](2021)在《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文中提出河湖过渡相沉积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浅水湖盆广泛发育河湖交互沉积,但尚未建立系统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河流与湖泊在交互区水体条件频繁转换,二者水动力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作用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油气富集也明显不同于传统河流与三角洲沉积体系。传统深水三角洲沉积湖盆水深,相带稳定,相比而言浅水湖盆地形平缓、湖阔水浅,水体振荡频繁、横向迁移幅度大,相带宽广、垂向交互叠置,单位地质尺度内发育河流和湖泊交互叠置沉积,难以用单一相带表征。本文创新性提出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强调河湖交互动态沉积过程,将河湖频繁改造的沉积区作为一个动态的交互区、独立单元进行整体解剖,深入探讨并构建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观察类比为切入点,以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比较沉积学、“源-汇”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岩心/壁芯、测井、主微量元素、古生物、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将今论古”,“古今对比”,开展渤海海域东部馆陶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研究。基于“定性-定量”、“井-震”相结合构建湖盆萎缩期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三级层序尺度物源供给过程及物源交汇区时空演化,明确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建立典型沉积相序、判别标志,系统解剖河湖交互沉积特征,刻画河湖交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总结其发育规律与主控因素,最终建立河湖交互沉积发育模式、沉积过程,探讨砂体富集机理,预测重点有利储集区带。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构建了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格架。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三级(SQ1、SQ2、SQ3)、6个四级(SQ1-1/SQ1-2/SQ2-1/SQ2-2/SQ3-1/SQ3-2)高频层序地层和古地貌格架,层序内部呈幕式变化,古地貌相应由继承性分隔地貌向平缓连通地貌转化。基于构造、古地貌特征及断裂样式划分了A(伸展断控区)、B(走滑夹持区)、C(稳定坳陷区)三个一级构造-沉积单元,依次对应陆上河控主体区、河湖交互区和湖泊主体区。(2)系统分析了馆陶组浅水沉积古地理背景。馆陶组整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馆陶组沉积早期(SQ1),温度与湿度都表现为逐渐降低的特征;馆陶组沉积中期(SQ2),则表现为温度变高以及湿度的增加;馆陶组沉积晚期(SQ3),则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再次降低和湿度的减小。地形地貌平缓(坡度小于1°),湖阔盆浅,平均水深12.4m,具备典型的陆相浅水湖盆特征。(3)重建了渤东地区馆陶组坳陷湖盆多物源的时空交互作用。胶东隆起缺少三叠纪和侏罗纪170-180Ma锆石年龄峰值是区分北部辽东物源的重要标志。渤东地区北部物源主要来自辽东隆起,具有远源,锆石年龄谱分散的特征;而渤东地区南部主要来自胶东物源,具有近源,锆石年龄谱集中的特征。SQ1-SQ3,辽东供源逐渐增强,胶东供源逐渐减弱;辽东、胶东两大物源交汇于蓬莱19区块,物源交汇区由北向南逐渐迁移。(4)建立了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解剖了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不同沉积单元特征。以最高洪水线和最低枯水线为界线,有效识别河控主体区(A区)、河湖交互区(B区)和湖泊主体区(C区)三个沉积单元。A区始终处于洪水线以上,不受湖盆水体影响,发育稳定的骨架水系和河道砂体,正韵律旋回,偶尔发育孤立点状水体;B区处于洪水线和枯水线之间,是一个动态交互区,发育复合砂体,正反韵律叠置,水体分割性强,发育多支带状水体单元;C区位于枯水线之下,呈现为多中心片状水体分布格局,以湖相泥岩为主,夹薄层席状砂。(5)建立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渤东地区早期发育近源沉积以及盆内和盆缘局部剥蚀供源,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SQ1)和浅水三角洲(SQ2)沉积模式;而晚期伴随湖盆萎缩,填平补齐,地貌格局差异减小,以相对远源供源为主,发育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6)基于地震沉积学分析,预测了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建立了PL19-20构造平面分区(块)、垂向分段的多方法交互综合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其中,SQ1和SQ2岩石物理砂泥不可分,建立以岩性组合为主导,地震手段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岩性组合、地震相分析、分频反演等技术方法;SQ3岩石物理关系可区分砂泥岩,建立以地震为主导,钻井标定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RGB分频融合、多属性融合、分频反演、钻井标定等技术方法。PL20区发育两个物源注入口(PL20-2和PL20-3),形成片状和条带状-枝状频繁交互叠加的沉积特征,优势砂体发育于主河道区带内;而PL19区早期发育以胶东供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晚期物源发生转换,以辽东相对长源的曲流河输导、搬运沉积为主,优势砂体早期发育于PL19西南部三角洲前缘朵叶中,晚期集中于东北侧曲流河河道内。

肖红平[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丰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八段为该盆地主力含气层系。对二叠系山西组、盒8段沉积时期盆地沉积体系发育分布特征、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分布规律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是目前制约本区勘探部署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现代沉积学原理、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作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薄片和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沉积水槽模拟实验以及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围绕沉积体系特征、相对优质储层成因及分布等主要内容开展研究。通过沉积相沉积环境判识,识别出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等五大类沉积体系和相应沉积相类型,认为山西组沉积早期盆地南部存在海侵作用。在综合物源分析、古地貌和古水系恢复、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明确了各层序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布,建立了SQ1~SQ4(山西组)“冲积—浅湖”和SQ5(盒8段)“冲积—漫湖”两类盆地沉积充填模式。综合分析物源、古地貌、古水系、各层序沉积体系和古地理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期发育大型坳陷浅水湖盆缓坡型源—汇系统。以北部阿拉善古陆—阴山山脉和南部秦岭—陇西古陆为两大主要物源区,SQ1~SQ4发育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湿地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源—汇系统;SQ5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半干旱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漫湖”源—汇系统。借助沉积物理模拟实验,认识到大型坳陷浅水湖盆大面积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包括盆地古地型平缓水体浅、湖平面反复升降、物源供给充足、多物源系统的交汇以及分期“接力搬运”作用等;提出了“河流水道与砂坝的频繁交替”、“上游河道改道砂体入湖”、“末端河道朵体侧向迁移”等大面积砂岩连片分布的三种沉积模式。通过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和成岩作用研究分析,认为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受岩石相、沉积相和成岩相共同控制,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于母岩岩性单一的物源体系、辫状河高能沉积相带和有利的成岩相带。

李立尧[4](2019)在《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害问题一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含水层富水性及富水区域的研究与划分对水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形成于内陆湖盆环境,发育良好的河流及湖相三角洲沉积,砂体分布复杂,在空间上相互叠置,相变迅速,富水性极不均一。因此,研究煤系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剖析地下水赋存的地质控制机理,预测富水区分布,对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学、沉积地质学和地质统计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钻井、岩心、测井和实验分析等资料为基础,应用旋回识别、预测误差滤波分析等方法对含煤地层进行精细划分;应用相标志识别等方法剖析了研究区直罗组的沉积特征,预测不同地层格架内的含水砂体的平面展布;以相分异原理为指导,研究不同相带下的含水层建筑结构模型;从沉积成因与成岩作用两方面总结了含水层富水性控制因素;结合随机与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三维构型地质模型,表征含水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建立相控非均质属性模型,预测地下水富集潜力区;从宏观、细观、微观、三维空间等多个角度剖析研究区含水层非均质性特征。具体认识如下:(1)应用岩性旋回特征结合预测误差滤波分析的方法,识别煤系隐藏的旋回特征,认为直罗组整体上由一个向上变“深”的长期旋回构成。直罗组内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分别对应着直罗组的上、中、下段。三个中期旋回共划分为6个短期旋回,即6个亚段。(2)在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识别出了 8种典型的岩石相类型,6种典型的岩石相组合。其中,直罗组下段为辫状河沉积体系,识别出辫状河河道、心滩、泛滥平原和河道漫溢四种沉积微相;直罗组中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沙席、前缘沙坝、前缘沙滩等沉积微相;直罗组上段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砂体平面发育连片性相对较差,通过单井相和测井相识别出河道、点坝、决口扇、天然堤、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3)引入砂体建筑结构模型的理念,提出了含水层构型识别、构建的方法,总结了研究区不同级次构型界面的特征。将研究区直罗组各亚段地层的构型界面由大到小分为5个等级。剖析了曲流河点坝侧向加积分布、三角前缘河口坝“上凸下平”透镜状分布、辫状河心滩砂体“砂包泥”分布的建筑结构模式。总结了孤立式、连通式、叠置式三种砂体的接触关系,以及砂体高程差、厚度差和测井曲线相似性三种砂体接触关系差异的识别标志。(4)通过铸体薄片分析认为直罗组砂岩孔隙主要包括粒间孔隙、粒内孔隙、铸模孔隙三类,以粒间孔隙为主,微裂隙不发育。结合岩心观察及薄片分析,直罗组砂岩储水空间主要是孔隙。直罗组砂岩的面孔率高,分选性和连通性较好。建立了井田直罗组岩电关系,评价直罗组砂岩含水层的孔隙性。(5)在研究区沉积砂体展布和微观储水空间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成因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直罗组含水层富水机理。沉积环境及对应的沉积相影响着砂体的平面展布、纵向发育厚度、建筑结构模型、空间接触关系、孔隙性和水力联系。河道、点坝和心滩等沉积区域砂体发育较厚,砂质较纯,孔隙度较高,富水性较强;前三角洲、泛滥平原、河漫滩等沉积区域砂体发育较薄,泥质含量高,孔隙度较低,富水性相对较弱。成岩作用控制着含水层的孔隙发育情况与地下水赋存能力。研究区压实作用较弱,颗粒以点接触、点-线接触为主,溶蚀现象强烈。根据成岩作用影响程度定量分析,研究区成岩作用属于中-低强度压实、中-弱胶结、中等强度溶蚀砂岩。如此强度的成岩作用是导致直罗组砂岩孔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6)在含水层结构模型研究、微观孔隙分析、岩石物性实验和砂岩含水层富水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控含水层构型地质模型,用于表征含水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形态,将沉积因素与岩石孔隙度相结合,建立了相控含水层非均质孔隙度模型,对地下水富集潜力区域进行了预测。从宏观、细观、微观、三维空间等多个角度剖析了研究区含水层非均质富水区域特征。根据矿井涌水分布及钻孔抽水试验数据,验证了富水区域预测结果。该预测方法为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研究区提供了借鉴意义。

张章[5](2019)在《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文中提出PZ油田是渤海湾盆地唯一一个石油储量达到十亿吨级的特大型整装油田,是中国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重要产量支撑。该油田是在渤南低凸起带基底隆起背景上发育起来,处于郯庐断裂带上,属于被断层复杂化的大型背斜构造,核心部位受气云区影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存在多解性。主要含油层段是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纵向上砂泥间互发育,累计油层厚度大(平均108米),但较为分散,油层纵向跨度大(平均472米),具有典型的小层数量多、非均质性强的薄互层状油藏特点。长期采用一套层系强注合采水驱开发,整体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受构造复杂、薄互层油藏特点影响,诸多开发矛盾日益凸显。以油藏精细描述思路为指导,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和丰富的钻井资料,充分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等,从地层格架、构造解释、沉积体系等方面进行再认识,开展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指导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油田高效挖潜提出对应策略。(1)基于区域构造分析和高精度相干技术,结合油田丰富动静态资料,从不同期次和级次断裂系统入手分析,对气云区走滑断层及其伴生次级断层进行系统刻画,明确田北东向走滑断层为PZ油主控断层,并改变了PZ油田已沿用十五年的构造断裂模式认识。(2)以沉积物源为基础,综合各类沉积相标志特征进行沉积相再认识,通过对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的可容纳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沉积演化规律,重新构建PZ油田沉积体系认识,认为PZ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改变了前人认为是河流相沉积的认识。(3)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通过曲线重构技术提高井震岩性标定精度,在PZ油田实现了“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进行砂层组级别储层展布预测,结合储层沉积模式进行单砂体刻画,进一步以“动态演化过程分析”为核心,开展砂体内部结构解剖研究,并通过多资料模型融合建模技术,实现了多级次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化表征。本论文在构造特征精细解释、沉积体系再认识基础上,深入开展储层精细刻画和定量表征,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提出纵向细分开发、平面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局部挖潜剩余油的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立体挖潜技术策略,应用和实践效果良好,PZ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张康[6](2019)在《营盘壕井田直罗组相控砂体展布与成岩作用对赋水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顶板水害作为威胁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煤矿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重点之一就是对煤层顶板富水性进行研究。各位专家学者对煤层顶板富水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将各种地质资料进行信息融合、确定权重从而对富水性进行分区预测,但很少将沉积相、成岩作用和富水性相结合。沉积相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其形成的砂体保留着当时的沉积特征并对地下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成岩作用是指松散的沉积物在一定压力、温度的影响下转变为沉积岩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同时也包括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成岩作用对砂岩孔隙及岩石物性具有一定影响。而岩石的储水能力又是富水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分析,研究其对岩石储水能力即赋水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的整理、分析研究区岩心、测井资料的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地球物理学为指导,引进INPEFA测井旋回识别技术,对营盘壕井田直罗组重新进行了层序地层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沉积相、沉积体系进行了识别;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覆压孔隙度实验、CT扫描三维成像技术等方法,研究了直罗组砂岩的成岩作用与孔隙特征。最终通过将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了沉积相与成岩作用对直罗组赋水性的影响。具体认识如下:(1)本文选取可以较好反应泥质变化的GR曲线进行INPEFA技术处理,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处理顺序,结合岩心、测井资料,将直罗组划分为一个长期旋回、三个中期旋回、六个短期旋回并建立研究区地层格架。其中三个中期旋回分别对应直罗组一段、直罗组二段、直罗组三段,每段又分别细分为两个亚段。(2)在层序地层划分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所处盆地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构造演化,形成了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种沉积的沉积演化;进一步识别出辫状河河道、曲流河河道、心滩、边滩、天然堤、河漫滩、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3)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覆压孔隙度实验、CT扫描三维成像技术等方法,分析了直罗组砂岩的成岩作用与孔隙特征。认为研究区直罗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岩石孔隙变小、孔隙间的连通性变差;溶蚀作用为建设性成岩作用,使得岩石的孔隙变大、连通性变好。(4)通过实验数据和前期研究的对比,认为辫状河河道、心滩、曲流河河道等沉积区域赋水性好;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等沉积区域赋水性中等;泛滥平原、天然堤、水下分流河道间等沉积区域赋水性差。

杨棵[7](2019)在《准噶尔盆地苏1西三维区沙湾组地震沉积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苏1西三维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区域构造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车排子凸起西翼,该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因此,本次研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明确沙湾组沉积类型,恢复该时期古沉积环境,从而建立苏1西三维区沙湾组沉积模式,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本次论文研究主要运用了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并结合了前人成果,对苏1西三维区沙湾组开展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众所周知,地震沉积学是运用地震资料开展沉积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所包含的诸多技术能大大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提高解释的可靠性。因此,本文运用了地震沉积学的这一特点,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了去噪、相位调整、分频、谱反演等优化处理,目的是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使其能准确反映沉积相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展布特征。其次,基于优化处理后的地震资料,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对苏1西三维区的沙湾组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将新近系沙湾组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SQN1s1、SQN1s2、SQN1s3),其中SQN1s1又可分为3个五级层序(SQN1s13、SQN1s12、SQN1s11)。其中SQN1s1大致对应于沙湾组沙一段,SQN1s2大致对应于沙二段,SQN1s3大致对应于沙三段。最后,通过在层序格架内制作瞬时地层切片和提取层间属性,结合单井特征,对沙湾组各层序进行了沉积相研究。研究表明,苏1西三维区沙湾组沉积类型多样,主要发育滨浅湖、滩坝、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及其点坝、终端扇5种沉积相,SQN1s1~SQN1s3各时期沉积相类型受控于湖平面升降、气候变化和物源供给等因素。

刘子豪[8](2019)在《饶阳凹陷留西油田东部馆陶组上段沉积微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质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等,开展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将研究区馆陶组划分为3个油层组(四级层序)、7个砂层组(五级层序),其中上部四个砂层组可进一步划分为16个小层;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从取心井岩心观察描述入手,结合粒度分析、测井相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曲流河、辫状河两种沉积相类型,其中辫状河可分为河道亚相、道间亚相,曲流河发育河道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废弃河道亚相,每种亚相又可进一步划分多种沉积微相。为了研究砂体及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建立各小层对应的地震时窗,并提取各小层多种地震属性,通过“属性—砂岩厚度”相关性分析得出均方根振幅属性与砂厚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主要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对无井区域进行砂体分布预测。以地震属性图为参考,以井数据为主要依据,绘制各小层的砂岩厚度等值线图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对各沉积时期的砂体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馆二段(Ng2)整体以高弯度曲流河沉积为主,河道多呈条带状展布,弯曲度较高但规模较小,其中Ng21砂层组河道规模略高于Ng22砂层组;进入Ng12沉积时期,由于基准面下降,沉积物供应量增多,导致河道规模有所增加,沉积相类型发生变化,由下部曲流河演变为低弯度曲流河—辫状河;进入Ng11沉积时期,基准面进一步下降,河道规模进一步扩大,多呈宽带状或片状分布,心滩较为发育,属于典型的辫状河沉积。提取河道宽度、河道满岸深度、河道宽-深比、河道曲率、河道砂坝(点砂坝)规模五种定量参数,将河道形态及规模定量化处理,构建了不同参数间的相关性模型,建立了本区地质数据库,为该地区定量沉积学的研究奠定基础。综合以上分析结果,结合局部构造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分析,优选出7个有利目标。

梁平[9](2019)在《于奇东地区中生界层序充填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文中提出于奇东地区是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实现油气发现北扩的重要研究区域,该地区中生代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具有靠近物源、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其重点勘探层系为白垩系、三叠系,在白垩系亚格列木组、三叠系上油组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该研究区钻井稀少,岩-电关系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多种复杂因素制约了储层综合预测的精度与可靠性。因此,在少井地区实现和提高碎屑岩储层预测精度和可靠性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本论文针对该研究区所存在的储层综合预测问题,以区域地质、钻测井、取心等资料为基础,综合石油地质、沉积、储层地质、地球物理等理论与方法,建立中生界各层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等时格架内以钻井资料为主,根据岩心-录井岩性组合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古物源及地震沉积学预测的砂体分散体系特征,明确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规律,从而建立各层序的沉积模式,指导储层预测和砂体精细刻画工作。同时,在等时格架内利用多属性分析、井约束的拟声波地震反演、多属性地震相分析等基础上,进行储层预测和岩性圈闭识别。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对研究区单井剖面在沉积体系、层序界面及储层物性等方面的研究,识别出各期旋回层序的划分及样式,标定出其性质及等时对比意义。建立钻井剖面沉积相、层序—测井相响应模式以及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地层划分对比方案。(2)通过过井地震剖面与录井资料的相互标定,利用地震反演及多属性分析技术,提取剖面和平面上的沉积体系展布与储层物性特征等信息,确定层序界面,进行层序界面的井-震桥式对比,将于奇东地区三叠系-白垩系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SSQ1-SSQ5)、10个三级层序(TSQ1-KSQ5),并建立了于奇东地区三叠系-白垩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3)在钻井资料及单井沉积相分析基础上,以测井相为桥梁,进行井-震综合分析,开展地震相的解释工作,在层序格架内利用多属性地震分析等技术,划分出不同沉积体系域。于奇东地区中生界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短期间夹曲流河三角洲沉积(舒善河组下部)。结合古地貌、古气候分析发现:研究区中生界沉积模式主要为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模式。(4)利用混合相位反褶积和谱模拟技术相结合的井控提高分辨率技术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提高分辨率处理,通过井中模拟确定储层频谱成像技术对研究区砂体的最佳识别频率范围。在敏感性参数优选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岩性变化物理参数,进行多属性地震相分析,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并结合井约束拟声波反演及地震相分析,提高砂体预测的分辨率,明确了储层类型及储集体空间展布规律,进一步对岩性圈闭发育区进行综合预测。

刘海[10](2019)在《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剩余油的影响 ——以大港孔店油田馆陶组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早期开发的油田,由于处于长期的注水开发状态,大部分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油田在开发中后期虽然已经采出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但是往往仍有相当数量的剩余油气资源未被采出,这些残留在地下的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巨大潜力。对于特高含水期老油田,储层构型的精细研究与表征已经成为油田剩余油挖潜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河流相油田而言,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快,复杂的储层空间展布及内部结构对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弄清河道砂体各构型单元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定量表征,进而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加密调整井的成功率,对特高含水期老油田的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孔店油田馆陶组的河流相沉积作为研究对象,从储层构型的角度综合应用多种资料,确定了研究区馆陶组沉积类型并建立了沉积模式,然后逐级对储层构型进行精细刻画,对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类型,可以为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提供指导,建立有针对性的注采模式,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对现有的河流相油气储层地质学的补充,对推动其发展有积极意义,学术价值显着,同时对储层内部结构的精细表征和剩余油分布预测的结果可以为特高含水期油田后续开发调整、提高油田采收率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本论文首先利用井震结合的方法确定具有等时意义的界面,建立了孔店油田馆陶组的河流相等时地层格架,将其划分为1个3级层序并细分为低位、水侵和高位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在建立河流相储层构型划分方案的基础上,综合基于模式拟合的井间对比、地震沉积学、储层地质知识库预测和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等多种手段的河流相储层构型分析方法,分3个层次详细研究了不同类型河流沉积体系中单期河道的叠置模式和展布特征、成因单元的配置关系和规模、3级界面的产状和规模等内容,完成了对河流相沉积不同级次储层构型的深入解剖。单期河道的叠加样式包括孤立透镜体、厚层融合砂体及二者之间的过渡样式三种,平面上曲流河沉积发育规模相对较小的单一条带和交织条带状河道砂体,辫状河沉积发育大规模连片状的河道砂体;辫状河和曲流河的河道沉积物中的不同成因单元表现为散落状分布的沙坝砂体和纵横交错的河道充填沉积体,在曲流河沉积中,河道与边滩宽度、长度的相关性整体较高,而在辫状河中,心滩宽度与长度存在相关性较好的幂函数关系;边滩内部发育夹层导致其表现为顶部连通而底部连通较差的“半连通体”模式,侧积层水平延伸宽度介于64~81 m之间,侧积层倾角4.3~5°,心滩平面上可以分为滩头、滩主体、滩尾和滩翼四个部分,由于心滩发育过程中各部位的水动力条件不同,心滩内部结构在不同位置、不同时期都有所差异。从河道接触关系和连通性、成因单元的储层物性和成因单元内部增生体的储层物性差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级次的储层构型单元控制下的储层非均质性:辫状河沉积地层中河道砂体占比较高呈广泛联通状态,而曲流河沉积中河道砂体在地层中占比较低,河道的接触及连通关系多样,存在孤立状河道不连通、河道砂岩—河道砂岩接触连通、河道砂岩—河道泥岩接触不连通、河道砂岩—堤岸粉砂岩接触弱连通、河道泥岩—堤岸粉砂岩接触不连通这5种河道单元接触关系下的砂体连通情况;对单一成因单元砂体的物性特征分析可知,河流相储层内部构型单元形成的沉积环境和水流机制不同导致不同成因单元的岩相组成和储层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成因单元各期增生体形成时沉积环境存在差异,导致其物性也存在差异。在储层构型及储层非均质性表征基础上,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和开发动态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总结了不同级次储层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5级构型单期河道影响下形成的剩余油有4种:(1)河道叠置区域具有较大的原始储量,即使其采出程度高、含水高,依然是可采剩余石油的主要分布区域;(2)井网控制程度较差的或者尚未钻遇的河道砂体属于尚未动用区域,是潜在的剩余油富集区;(3)单一河道间形成的非/弱渗流界面遮挡形成河道交切叠置带剩余油富集区;(4)单一河道边界的砂体尖灭及断-砂组合导致的局部单向注水控制形成局部剩余油富集区。对于4级构型来说,不同成因单元储层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成因单元之间的非均质性造成注入水的非均匀流动,导致注入水优先波及同一高渗成因单元,被河道分隔的相邻成因单元则很难受效,另外砂体中废弃河道泥岩隔挡单元的存在也会导致剩余油在被遮挡的区域局部富集。3级构型单元对剩余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砂体内部夹层与注水通道的配置关系:在曲流河沉积中,侧积层的倾向对于注水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控制剩余油的分布,心滩中剩余油的分布则主要受垂积层的发育、保存情况影响,垂积层保存较好则波及程度较高,垂积层保存较差则会导致剩余油的富集。

二、地震资料曲流河辫状河油气储层识别与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资料曲流河辫状河油气储层识别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地层演化
    2.4 地层发育及小层微构造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
    3.1 物源分析
    3.2 沉积相标志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4 各类三角洲沉积特征差异
    3.5 砂体展布规律
    3.6 小结
第四章 砂体构型研究
    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4.2 构型要素层次结构分级
    4.3 岩相识别和相组合类型划分
    4.4 砂体构型要素组合特征及空间分布形态
    4.5 基于成因分析的砂体构型要素测井定量识别
    4.6 构型要素平面分布特征
    4.7 砂体构型分布模式
    4.8 小结
第五章 储层基本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物性特征
    5.3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5.4 成岩阶段与成岩演化序列
    5.5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5.6 成岩相类型及特征
    5.7 成岩相定量表征
    5.8 构型约束下的成岩相空间分布模式
    5.9 小结
第六章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与渗流特征
    6.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6.2 孔喉结构特征定量化
    6.3 全孔径孔喉结构定量表征
    6.4 多相渗流条件下不同储层的渗流特征差异
    6.5 不同骨架构型要素与微观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的关系
    6.6 小结
第七章 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
    7.1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7.2 储层评价参数提取
    7.3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结果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研究现状
        1.2.2 区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1.2 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古近纪断陷和断坳期沉积地层
        2.2.2 新近纪拗陷期沉积地层
第三章 渤东地区浅水沉积背景与层序地层格架
    3.1 渤东地区馆陶组浅水沉积背景
        3.1.1 古气候分析
        3.1.2 古水体背景
        3.1.3 古构造和古地貌特征
        3.1.4 古物源示踪
    3.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1 渤东地区馆陶组三级层序界面识别
        3.2.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3 坳陷湖盆浅水背景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第四章 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
    4.1 鄱阳湖地质概况
        4.1.1 气候特征
        4.1.2 地形坡度
        4.1.3 水文特征
    4.2 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地貌特征分析
        4.2.1 河湖交互单元划分
        4.2.2 河湖交互单元特征
第五章 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
    5.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特征分析
        5.1.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方法
        5.1.2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解剖
        5.1.3 浅水河湖交互沉积地震响应及岩性组合特征
    5.2 浅水背景沉积相标志与类型
        5.2.1 河流相(辫状河-曲流河)
        5.2.2 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
        5.2.3 浅湖相
    5.3 沉积相分析
        5.3.1 单井相分析
        5.3.2 连井相分析
        5.3.3 地震属性分析
    5.4 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5.4.1 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5.4.2 馆陶组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第六章 渤东重点地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1 重点区地震资料分析
        6.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6.1.2 岩电物理关系分析
        6.1.3 90°相位转换
        6.1.4 地层切片和分频RGB融合
        6.1.5 地震相-岩心相响应关系
    6.2 重点区地震沉积学分析
        6.2.1 馆陶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6.2.2 典型地层切片解释
        6.2.3 分频RGB融合
        6.2.4 地震多属性分析
    6.3 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3.1 PL19 井区
        6.3.2 PL20 井区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3)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和项目依托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大型坳陷盆地沉积研究现状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1.2.3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
        1.2.4 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历史与现状
        1.2.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研究成果
        1.6.2 创新性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盆地形成与演化
    2.3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背景
    2.4 上古生界地层
    2.5 地层岩性组合及标志层
        2.5.1 岩性组合特征与沉积古环境的关系
        2.5.2 区域标志层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类型与沉积环境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3.1.1 冲积扇
        3.1.2 辫状河
        3.1.3 曲流河
        3.1.4 “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
        3.1.5 “浅水型”曲流河三角洲
        3.1.6 湖泊
    3.2 山西期海侵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第4章 沉积体系分布与源—汇系统
    4.1 物源分析
        4.1.1 盆缘露头及周缘基岩特征
        4.1.2 砾岩类型及分布特征
        4.1.3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分析
        4.1.4 重矿物特征物源分析
        4.1.5 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4.2 古水系的流向与展布特征
        4.2.1 古水流向测定与分析
        4.2.2 古地貌对古水系展布的控制作用
    4.3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4.3.1 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4.3.2 山西组—盒8段层序界面识别
        4.3.3 层序划分对比
    4.4 SQ1—SQ4沉积相分布
        4.4.1 连井沉积相分析
        4.4.2 SQ1—SQ4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4.5 SQ5沉积相分布
    4.6 盆地沉积充填模式
    4.7 古地理演化与源—汇系统
第5章 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研究
    5.1 实验内容及设计
        5.1.1 实验内容
        5.1.2 实验方案设计
    5.2 实验过程
        5.2.1 SQ1沉积模拟
        5.2.2 SQ2沉积模拟
        5.2.3 SQ3沉积模拟
        5.2.4 SQ4沉积模拟
        5.2.5 SQ5沉积模拟
    5.3 实验结果
        5.3.1 横剖面切片分析
        5.3.2 纵剖面切片分析
    5.4 实验认识
        5.4.1 大面积砂体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5.4.2 大面积砂岩连片沉积模式
第6章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6.1 储层特征
        6.1.1 岩石学特征
        6.1.2 砂岩储集特征
        6.1.3 优质储层的定义及类型特征
    6.2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6.2.1 物源区母岩岩性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6.2.2 沉积相和水动力条件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6.2.3 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6.3 成岩相研究
        6.3.1 成岩作用强度定量分析
        6.3.2 成岩相划分
    6.4 储层评价及有利储层分布规律
        6.4.1 储层综合评价
        6.4.2 相对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3.3 研究区直罗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3.5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4 直罗组沉积相特征及相控砂体展布
    4.1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与物源分析
    4.2 沉积相标志
    4.3 直罗组沉积体系划分与沉积相
    4.4 相控砂体平面展布
5 含水层建筑结构模型及接触模式研究
    5.1 构型概念
    5.2 构型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5.3 基于构型细分小层的沉积微相展布
    5.4 不同沉积成因砂体构型模式及接触关系分析
    5.5 含水砂体的不同接触模式
    5.6 砂体接触模式差异的识别标志
6 含水层储水空间与隔水层特征
    6.1 含水层特征
    6.2 隔水层特征
7 研究区直罗组孔隙型含水层富水机理研究
    7.1 沉积影响含水层内砂体分布及岩石类型
    7.2 成岩作用影响含水层内孔隙发育程度
8 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非均质富水区域研究
    8.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步骤
    8.2 地层格架建模
    8.3 相控含水层构型三维地质建模
    8.4 相控的含水层非均质富水区域模型
    8.5 相控非均质富水区域划分及验证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5)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资料基础
    1.5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区域地质
    2.2 勘探开发历程
    2.3 地质油藏特征
        2.3.1 地层层序
        2.3.2 油组划分
        2.3.3 构造特征
        2.3.4 沉积特征
        2.3.5 储层特征
        2.3.6 油藏特征
    2.4 油田开发简介
        2.4.1 储量动用情况
        2.4.2 开发阶段介绍
        2.4.3 开发现状
第三章 地层层序及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
    3.1 地层特征
    3.2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及划分
    3.3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
        3.3.1 研究方法和基本原则
        3.3.2 层序划分方案
        3.3.3 标志层的确定
        3.3.4 地层划分与小层对比
        3.3.5 含油层系地层发育特征
第四章 构造特征及次级断层发育规律研究
    4.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构造认识
        4.1.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4.1.2 区域构造地质认识
        4.1.3 基于区域构造应力构造模式分析
    4.2 走滑断裂带多级次断层精细刻画
        4.2.1 多尺度断裂系统精细刻画技术
        4.2.2 基于构造背景确定边界断层
        4.2.3 基于动态资料和成藏模式识别伴生断层
    4.3 断裂系统及断层发育规律
        4.3.1 基本构造特征
        4.3.2 平面断裂系统特征
        4.3.3 剖面断裂系统特征
第五章 沉积体系研究及再认识
    5.1 基于多参数综合表征的物源分析
        5.1.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2 周缘基岩及古水系分析
        5.1.3 岩矿及重矿物分析
        5.1.4 锆石测年分析
    5.2 沉积相再认识
        5.2.1 沉积相分析及标志
        5.2.2 测井相模式建立
        5.2.3 单井相特征分析
        5.2.4 沉积相类型划分
    5.3 基于基准面变化的沉积演化分析
第六章 储层精细解剖研究及定量化表征
    6.1 储层特征
        6.1.1 储集空间与结构特征
        6.1.2 储层物性特征
        6.1.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6.1.4 储层分布特征
    6.2 层次约束下的薄互层状储层精细描述技术
        6.2.1 基于井震结合的砂层组级次储层预测
        6.2.2 沉积过程约束下的单砂体级次储层描述
    6.3 基于沉积演化过程的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技术
        6.3.1 研究区储层层次划分
        6.3.2 构型解剖方法及流程
        6.3.3 主力砂体构型特征
    6.4 薄互状储层定量化精细表征技术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
    7.1 薄互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
        7.1.1 纵向各类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7.1.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7.1.3 主力储层层内剩余油规律
    7.2 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挖潜策略
    7.3 “双高”老区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持续改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营盘壕井田直罗组相控砂体展布与成岩作用对赋水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交通
    2.2 地貌特征及气候
    2.3 研究区地层
    2.4 区域构造
    2.5 煤层特征
3 直罗组层序地层识别与划分
    3.1 层序地层划分思路与方法
    3.2 直罗组层序地层划分
    3.3 直罗组基准面旋回识别
    3.4 直罗组地层格架建立
4 直罗组沉积相识别
    4.1 沉积相标志
    4.2 直罗组沉积相类型
5 直罗组岩石成岩作用及孔隙特征
    5.1 成岩作用
    5.2 孔隙特征
6 直罗组相控砂体展布与成岩作用对赋水性影响研究
    6.1 沉积控制下的砂体展布规律
    6.2 沉积控制下的含水层特征
    6.3 成岩作用对砂岩赋水能力影响
    6.4 直罗组各沉积相赋水性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准噶尔盆地苏1西三维区沙湾组地震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题目来源及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
        0.2.2 本区前人研究概况
    0.3 存在的问题
    0.4 主要研究内容
    0.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0.6 论文研究工作量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构造地质特征
    1.2 地层岩性和分布特征
第2章 地震资料优化处理
    2.1 去噪
    2.2 相位调整
    2.3 地震分频
    2.4 地震资料谱反演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
    3.1 层序界面特征
    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3 层序地层展布特征
        3.3.1 构造特征
        3.3.3 地层展布特征
第4章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1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1.1 滨浅湖滩坝
        4.1.2 滨浅湖湖泥
        4.1.3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
        4.1.4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间
        4.1.5 终端扇
        4.1.6 曲流河点坝
        4.1.7 曲流河河道
        4.1.8 曲流河河漫滩
    4.2 关键井沉积层序和相分析
        4.2.1 苏6-1井沉积层序和相分析
        4.2.2 苏1-7井沉积层序和相分析
        4.2.3 苏7井沉积层序和相分析
    4.3 连井沉积层序和相分析
        4.3.1 苏1-7~苏7连井剖面层序和相分析
        4.3.2 苏14~苏6-1~苏6~苏1-7~苏7连井剖面层序和相分析
第5章 地层切片解释和沉积体系研究
    5.1 地层切片技术和研究流程
    5.2 地层切片的沉积相分析方法
        5.2.1 地震参数的选择
        5.2.2 地震沉积相标记
    5.3 典型地层切片沉积相解释
        5.3.1 沙湾组SQN_(1S_1)~1沉积相解释
        5.3.2 沙湾组SQN_(1S_1)~2沉积相解释
        5.3.3 沙湾组SQN_(1S_1)~3沉积相解释
        5.3.4 沙湾组SQN_(1S_2)沉积相解释
        5.3.5 沙湾组SQN_(1S_3)沉积相解释
    5.4 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5.4.1 沙湾组SQN_(1S_1)~1沉积相分布特征
        5.4.2 沙湾组SQN_(1S_1)~2沉积相分布特征
        5.4.3 沙湾组SQN_(1S_1)~3沉积相分布特征
        5.4.4 沙湾组SQN_(1S_2)沉积相分布特征
        5.4.5 沙湾组SQN_1s_3沉积相分布特征
        5.4.6 研究区沉积相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饶阳凹陷留西油田东部馆陶组上段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1.2.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区概况
        1.3.1 研究区位置
        1.3.2 地层发育特征
        1.3.3 区域构造特征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各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2.1.1 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2.1.2 四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2.1.3 五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2.2 重点研究层位小层划分与对比
        2.2.1 小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
        2.2.2 关键界面的选取
        2.2.3 小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2.3 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三章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3.1 单井相综合分析
        3.1.1 路59 井单井相综合分析
        3.1.2 路62-7 井单井相综合分析
    3.2 测井相模式的建立
        3.2.1 测井相分析方法
        3.2.2 测井相模板
    3.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3.3.1 曲流河沉积
        3.3.2 辫状河沉积
第四章 砂体及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4.1 连井剖面相分析
        4.1.1 留413 井-留 404 井-留 416 井连井剖面相分析
        4.1.2 留11 井-留 17-1 井-留 17-60 井连井剖面相分析
    4.2 地震属性分析
        4.2.1 地震属性分类
        4.2.2 地震属性的提取与优选
        4.2.3 属性分析
    4.3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4.3.1 Ng_2~(2~3)小层砂体展布特征
        4.3.2 Ng_2~(1~3)小层砂体展布特征
        4.3.3 Ng_1~(2~4)小层砂体展布特征
        4.3.4 Ng_1~(2~2)小层砂体展布特征
        4.3.5 Ng_1~(1~5)小层砂体展布特征
        4.3.6 Ng_1~(1~1)小层砂体展布特征
    4.4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4.4.1 Ng_2~(2~3)小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4.4.2 Ng_2~(1~3)小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4.4.3 Ng_1~(2~4)小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4.4.4 Ng_1~(2~2)小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4.4.5 Ng_1~(1~5)小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4.4.6 Ng_1~(1~1)小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4.5 河流几何特征定量分析
    4.6 沉积相纵向演化规律
第五章 有利目标预测
    5.1 成藏条件分析
        5.1.1 烃源岩条件
        5.1.2 储层及盖层条件分析
        5.1.3 主干断层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5.2 有利区预测
        5.2.1 Ng_1~1砂层组
        5.2.2 Ng_1~2砂层组
        5.2.3 Ng_2~2砂层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于奇东地区中生界层序充填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技术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2.1 三叠系
        2.2.2 侏罗系
        2.2.3 白垩系
第3章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3.1 高分辨率处理
    3.2 层位标定及解释
        3.2.1 层位标定及地质属性
        3.2.2 层位对比解释
    3.3 构造及断裂特征研究
    本章小结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4.1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4.1.1 不整合面
        4.1.2 侵蚀冲刷面
    4.2 层序划分方案
    4.3 单井层序特征
        4.3.1 三叠系层序特征
        4.3.2 侏罗系层序特征
        4.3.3 白垩系层序特征
    4.4 层序地层格架
    本章小结
第5章 沉积体系特征
    5.1 沉积相标志
    5.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5.2.1 沉积相类型及划分
        5.2.2 沉积相特征
    5.3 沉积相模式
        5.3.1 物源方向
        5.3.2 古地貌特征
        5.3.3 沉积模式
    本章小结
第6章 沉积相展布及砂体预测
    6.1 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
    6.2 典型地震响应分析
    6.3 地震多属性分析
        6.3.1 振幅属性分析
        6.3.2 频率属性分析
        6.3.3 波形属性分析
        6.3.4 相干属性分析
    6.4 砂体分布预测
        6.4.1 地震岩性反演
        6.4.2 砂体展布特征
    6.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6.5.1 编图方法
        6.5.2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6.6 岩性圈闭探讨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剩余油的影响 ——以大港孔店油田馆陶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
        1.3.1 研究区地质概况
        1.3.2 油藏及开发特征
    1.4 存在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存在问题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3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河流相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2.1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2.1.1 河流结构
        2.1.2 河流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2.2 井震结合建立等时地层格架
        2.2.1 三级层序划分
        2.2.2 体系域划分
        2.2.3 准层序组划分
第3章 河流相储层构型解剖
    3.1 岩相划分
    3.2 构型要素识别及沉积相模式
        3.2.1 构型要素识别
        3.2.2 研究区沉积相模式
    3.3 构型界面分级
    3.4 单期河道刻画
        3.4.1 单河道垂向期次划分
        3.4.2 单期河道侧向边界识别
        3.4.3 单期河道空间展布特征
    3.5 曲流河储层构型刻画
        3.5.1 曲流河边滩刻画
        3.5.2 边滩内部构型分析
    3.6 辫状河储层构型刻画
        3.6.1 辫状河心滩刻画
        3.6.2 心滩内部构型分析
第4章 储层构型控制的非均质性
    4.1 河道单元(5 级单元)的非均质特征
        4.1.1 河道砂体的几何形态及规模
        4.1.2 河道砂体连通性
    4.2 成因单元(4 级单元)的非均质性
        4.2.1 成因单元的物性特征
        4.2.2 成因单元的物性差异及主控因素
        4.2.3 成因单元物性空间分布特征
    4.3 夹层(3 级单元)控制的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4.3.1 夹层识别
        4.3.2 夹层格架控制下的储层质量差异
第5章 储层构型影响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5.1 三维地质精细建模
        5.1.1 三维构造模型
        5.1.2 沉积储层构型模型
        5.1.3 储层参数模型及储量计算
    5.2 剩余油分布规律
        5.2.1 油藏数值模拟
        5.2.2 储层构型导致的剩余油分布类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地震资料曲流河辫状河油气储层识别与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D]. 童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2]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D]. 孙中恒.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D]. 肖红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D]. 李立尧.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2)
  • [5]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D]. 张章. 西北大学, 2019(01)
  • [6]营盘壕井田直罗组相控砂体展布与成岩作用对赋水性影响研究[D]. 张康.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7]准噶尔盆地苏1西三维区沙湾组地震沉积学研究[D]. 杨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饶阳凹陷留西油田东部馆陶组上段沉积微相研究[D]. 刘子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于奇东地区中生界层序充填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D]. 梁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10]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剩余油的影响 ——以大港孔店油田馆陶组为例[D]. 刘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标签:;  ;  ;  ;  ;  

基于地震资料的曲流和辫状河流油气藏识别与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