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水资源保护与展望

木兰溪水资源保护与展望

一、木兰溪水资源保护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周于睫[1](2021)在《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与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成就斐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及多山的自然条件造成福建易涝易旱的灾害特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福建地区形成家族意识与宗教意识浓厚的特殊人文环境。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潴蓄、抗涝并重的水利建设特色,探究出以合作、制约并存的地方发展路线。福建近海多山,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集中降水与多山的地形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宋元时期福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使当地水利建设得到推进。宋代福建水利建设在继承前代水利的基础上以开创为主,元代以传承修复为主。不断细化与完善的水利建设程序规定,使福建水利建设与管理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受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影响,内陆多小型水利,数量多但规模小,沿海多为系统的大型水利。宋元时期福建官方与民间积极参与水利建设,且下四州民间参与度高于上四州,但总体而言主导者仍是官方。官方通过参与地方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提高自身权威,更好地管理地方事务。地方大族与个人通过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保障自身利益,获得更高的声望与地方话语权。寺观以其强大的号召力,推动地方水利发展,也在此过程中获得精神与道义的满足。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福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水利建设促使各阶层团结,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拥有共同的利益并为之付出,加强了民众对地方的归属感。在地方水利发展过程中,福建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抗恶劣自然环境的同时,创造出与水利相关的水神,原有自然神也向人格神转变,丰富宗教信仰内涵,构建出当地信仰体系。最后水利建设促使个人社会责任感增强、实现自身价值。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发展出以潴蓄、排洪并重的建设模式,摸索出合作、制约兼有的管理方式,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张纪伟[2](2021)在《乡土元素在旅游型乡村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以武汉市乡村地区为例》文中指出研究乡土景观元素在乡村旅游景观中的合理应用在乡村旅游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乡土景观元素在村落景观中的应用在延续乡土文化的同时也振兴了乡村旅游业,促进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景观同质化、乡村景观城市化以及短期利益追求等原因而导致的乡村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乡土元素在乡村旅游景观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村落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形态研究,以及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乡土元素应用和乡村旅游景观营造研究。但对武汉地区的乡村旅游景观中乡土元素的应用研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较为全面的研究,缺乏对乡村旅游景观中乡土元素的提炼、应用与传承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着眼于武汉市乡村旅游景观,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提炼乡土元素指标,通过提炼的乡土元素指标发放问卷进行旅游感知评价和乡土元素在乡村旅游景观中的应用现状。首先以IPA方法进行因子旋转分析得出乡土元素可以分为人文、自然和农林、工程工矿四大类;其次利用IPA评价法对武汉市乡村旅游景观进行重要性、满意度评价,从大的层面分析武汉市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现状,根据数据分析乡村景观可以分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农林景观和工程景观四大类,重要性和满意度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农林景观三类景观对乡村旅游的贡献率较为明显受到游客偏爱是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点。通过重要性感知评价,可知游客对人文类景观和自然生态类景观较为偏爱;对乡村工程类景观的敏感度较低。满意度感知评价的结果显示乡村旅游景观因子得分均值在3.44~3.83之间,均低于“满意”(4分))水平,表明乡村旅游景观的观赏体验并未达到游客的期望,有一定提升、改善的空间。从IPA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看,特色聚落形态、乡村民居、民俗文化、景观小品、历史文化底蕴、乡土植物景观、空气以及河湖溪水等景观因子具有较强吸引力,是乡村旅游景观开发中重点关注对象。宗祠、街巷、山川丘陵、菜地景观等对游客的吸引力不高,但较容易获得较高满意度,应继续保持。民俗文化、乡土景观小品、草地、生态农田景观等景观因子的重要性感知较强,满意度却较低,是乡村旅游景观营造中亟需改进的短板。家畜养殖、工矿、水利工程景观因子的游客敏感度较低,不做重点考虑。其次,通过对武汉市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人文、自然、农林三类乡土元素在乡村旅游景观中应用的成功经验是保留了村落传统风貌、拥有风貌统一的传统民居建筑、保留了村落田园生活氛围。武汉市旅游型乡村景观的建设中乡土元素应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村落文化景观传承不足,乡土景观小品的种类少,乡土小品设计手法单一,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缺乏创新。结合上述研究成果,最后确立了武汉市乡土元素传承、应用和发展以营造乡村特色、传承乡土文化,再现场地记忆为前提,以保护、再现、活化为主要方法,最后从人文、自然和农林三个方面阐述乡土元素在武汉市旅游型乡村景观建设中合理的应用和提升的策略。从而全面提升武汉市乡村旅游景观的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武汉市乡村旅游的建设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一芳[3](2021)在《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历史的最佳见证。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的传统村落是传统观念、习俗、社会和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基本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破坏传统空间肌理与传统风貌的现象屡见不鲜。传统村落正处于经济发展层面与传统保护层面相互抗衡的阶段,本研究试图从景观肌理演变层面寻找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的突破。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传统村落景观肌理保护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突出的国情,把浙江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延续建立在省内不同地域特征的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上。在对浙江省内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态肌理类型的整体把握下,依据名单权威性、典型代表性、完整独立性和信息可获取性原则筛选出浙江省三个地形地貌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建设程度不同的传统村落作为深入研究对象,从古至今、由表及里的对三个典型传统村落的历史景观肌理进行具体探究。浙江省三个典型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根据1964年、2000年和2020年三个时期传统村落的历史影像资料,利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景观格局以及建筑、交通、水体、植被和耕地五大景观类型进行景观指数分析,得出村落整体与各类型景观在面积、密度、形态、聚散度和多样性上的演变差异。其二,通过村志、县志、宗谱、古舆图等历史资料的辩证梳理和归纳,推演得出三个传统村落从建村以来的景观肌理演变进程。二者定性、定量相互补充,完善基础理论研究。根据以上三个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的过程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三个传统村落在布局、建筑、交通、水体、植被和耕地上各具特色,同时存在共性特点。三个传统村落建筑内在结构形式相同,具有分明的等级次序;道路平面形态丰富多变,包括棋盘状、放射状和鱼骨状;水肌理具有点、线、面三种形态;竹、桃、梅是三个传统村落共有的历史植物种类;耕作发展态势一致,皆呈现面积缩小、类型增多、形态趋向规整的规律。整体上,三个村的景观空间形态皆向规则化发展,诸葛村和横樟村的景观空间密度增大,而走马塘村则趋向分散发展。走马塘村和诸葛村景观要素空间变化丰富,异质性攀升,而横樟村的景观类型较为单一,多样性不足。其二,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主要受自然环境、文化宗教、经济水平和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影响。自然环境在传统村落早期的影响尤为明显,根据各时期文化宗教内涵和程度的不同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具有差异特征,政治制度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在当代更为突出。各类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变化,形成传统村落动态演进的过程。其三,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与延续主要有保护意识偏差、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规划实施滞后、经济发展制约五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根据所列问题提出对应保护与延续策略:(1)尊重自然基底,识别传统肌理。(2)根植传统文化,弘扬宗族精神。(3)把握历史脉络,传承传统技艺。(4)建立信息集存,加强监督机制。(5)发展特色经济,推动活力再生。

丁晴[4](2020)在《杭州市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全国迎来了乡村环境整治、景观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热潮。浙江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余杭区的丘陵山地面积占余杭区总面积的43%,但在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山地型乡村景观风貌逐渐消失,呈现出了“千村一面”、“乡村城市化”的现象,乡村生态系统也变得越来越脆弱。现有的山地型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研究多为分析后,提出了规划要点和设想,实践意义较差。因此,如何突出山地型乡村风貌,提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对景观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构建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山地型乡村景观,并应用于实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通过对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资源进行分类调查,总结出山地型乡村景观有景观层次丰富、山水田园特色突出、景观异质性高的优点,也存在无序化发展、地域文化缺失、缺少实施保障的缺点。再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起山地型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得出:准则层中文化景观的权重最高,指标层中林地景观的地形地貌奇特性最高,水域景观驳岸美观程度和水体质量权重最高,聚落景观村落与周围环境协调性权重最高。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对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权重前九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将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总体分为三种:自然野趣型、近郊休闲型、文旅产业型。(2)通过提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来指导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依据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山地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三生”与“美学”结合、传承地域特色的原则,结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高低,反映出各个指标对各类景观的影响程度高低,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首先提出要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确定村庄整体定位;明确总体布局结构;然后提出各类景观相应的具体规划设计策略,林地景观规划策略如下:尊重、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修复山地植被;注重树种搭配;开展林相景观提升工程。水域景观规划策略如下:注重特色水域形态;建立生态水循环;驳岸生态化处理;提升游憩功能。聚落景观规划策略如下:注重村落与环境协调;优化交通流线;统一建筑风貌;提升公共空间。园地景观规划策略如下:丰富种植空间层次;注意季相搭配;提升观光游览性。文化景观规划策略如下:整合地域性文化资源;乡土材料创新改造;体现民俗风情。最后提出做好实施保障工作,通过保障当地旅游产业链发展,开展宣传活动,切实加强建设管理,对景观后续进行维护,定期监督管理。(3)根据山地型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对杭州市余杭区仙岩村进行规划设计。仙岩村是典型的山地型乡村,有山体溪沟景观,通过实地调查仙岩村景观资源和建设现状,进行景观调查和评价,利用相关数据对其优劣势进行分析。首先对仙岩村进行总体规划,将其定位成文旅产业型村庄;其次,将其它规划设计策略具体应用在林地景观、水域景观、聚落景观、园地景观、文化景观中,将提出的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进行应用,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浙江片区山地型乡村景观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刘斯曼[5](2020)在《南靖客家土楼聚落河坑村道路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落的道路景观与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密切关联,有着独特的农耕文化基础。南靖土楼聚落是南迁客家人不断适应闽西南山区自然条件,同时融合当地土着的生存智慧所成就的农业聚居点,形成了独特的聚落道路景观。随着南靖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遗产保护捆绑的旅游开发彻底改变了世遗土楼群所在的河坑村的聚落。虽说目前的聚落道路基本保留了原有线形,但道路景观中蕴涵的文化内涵被彻底改变,相关历史要素正逐步消失,同时引发了诸多生态问题,危害到乡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择南靖县世遗土楼所在的河坑村道路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结合的方法,就河坑村遗产保护划定的核心区与缓冲区范围内道路景观进行研究。首先厘清其道路景观的形成背景、典型特征,以及与传统农耕文化、宗族社会、商贸历史、民俗信仰的特殊关系,分析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与典型节点空间,结合现状调研揭示其存在问题根源,同时探讨相关保护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历史研究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厘清河坑村聚落形成历程与道路发展概况。选择河坑村聚落发展鼎盛时期(民国时期)为研究对象,从道路本体、景观要素、附属设施,以及典型节点空间层面,就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特征进行解析。结合该聚落主要特色道路的植被(农田/山林/乡野杂草)、休息平台、旗杆、小桥、汀步、取水处(洗衣处)、水渠(水闸/水坝)、神社等景观要素与设施,以及新丁坟、河坑墟、观音厅等典型节点空间及人文背景分析,全面阐述民国时期河坑村聚落的道路景观特征,包有形与无形的景观要素。二)现状调查就河坑村道路景观现状进行调查,概括现阶段河坑村道路景观存在问题。结合民国时期河坑村典型道路景观研究成果,以及世遗土楼整体保护目标与旅游开发背景,深入挖掘各种存在问题的根源。三)综合分析立足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就生态文明时代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如何开展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的整体保护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本研究厘清了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的基本特征,阐明了以旅游开发为目标的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的存在问题。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南靖世界遗产土楼的整体保护,同时也从道路景观层面,为促进乡村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据。

钟姝[6](2020)在《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无休止的利用与索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了生态系统失衡、资源紧张、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严重后果。植物园作为物种保护的阵地逐步发展起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着突出贡献。由于资源危机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重视植物园的建设,加之社会审美标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植物园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令大部分城市风貌逐渐雷同,科技的进步使地域间的距离减少,文化传播速度加快,界限逐渐模糊,各个地域的特征趋于一致,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走出标准化的建设模式,开始关注自身地域性特征的营建,希望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特征。植物园的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区域性的生境和植物群落保护,并关注地域文化和精神的展现。如今,我国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公园城市”成为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新主题,植物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园绿地,其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我国植物园在过去70年中以惊人的建设速度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与发达国家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地域性特征和植物园规划设计两大领域为基本单位,重点关注地域性特征在植物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对植物园相关概念、功能、类型和地域性相关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植物园规划设计优秀案例,总结其规划设计特色及可借鉴之处。进而,提出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策略,分别从地域性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社会和经济特征、景观特征的表达和地域性特征的综合表达共五个方面作出系统性详细论述。通过对邢台植物园总体规划设计实践,将上述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应用,探索出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对于未来植物园和地域性特征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思考及展望,力求为我国植物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韩若东[7](2020)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莆田城市绿心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城市蔓延不断蚕食农田、森林使得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传统景观特色缺失等问题,我国积极推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部的组建,终结了过去国土空间多头管理、相互掣肘、各空间规划难以落实的局面,对于统筹推进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奠定了基础。城市绿心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绿色斑块是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土风貌整治、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城市特色景观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绿心保护与更新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对象莆田绿心是以农业空间为主体的城市绿心,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特色风貌缺失等问题,2019年莆田市通过了《莆田市城市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强调了对该区域进行保护与更新研究的必要性。莆田城市绿心以农业空间为主体,具有乡村景观的特点。景观特征评估在欧洲等国家作为乡村景观保护的分析工具具有普适性。基于此,论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景观特征评估体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对荷兰、德国、法国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经验的研究总结,构建莆田绿心保护与更新体系。本文依据构建的莆田绿心保护与更新的研究框架,首先对莆田绿心进行景观特征识别与描述,确定了莆田绿心农田水网、荔林水乡、红厝古村的典型景观特征。然后,以恢复莆田绿心典型景观特征和发挥生态屏障功能为目标进行景观等级评价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确定各景观特征类型分区的政策目标,包括保护发展、优化发展、更新发展,并确定各分区的发展导则。基于发展导则提出莆田绿心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包括景观特征强化策略和区域活力激活策略,对区域进行用地调整和休闲游憩体系构建。以期实现莆田绿心典型景观特征恢复、生态环境提升和区域活力的激活,并为其他以农业空间为主体的相似区域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何绍烽[8](2020)在《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永丰县,地理位置115°41′30″E-115°44′40″E,26°54′35″N-26°54′50″N。它是雩山山脉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被类型多样,森林群落结构复杂是良好的研究区域。本研究前期是对研究区进行植物本底调查和群落样地调查,后期主要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区内种子植物区系分析选取相似性系数、科属种数量统计与重要保护植物统计等方法;植物群落结构特点和物种多样性分析采用多样性指数、植被分类和重要值等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物种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水浆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165科657属1336种,分别占江西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百分比为82.5%、56.64%、30%。其中被子植物有160科652属1330种,裸子植物有5科5属6种。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分布区类型和9个分布区变型,属有14个分布区类型15个分布区变型。2.植物区系有较强的过渡性质。科属分布类型热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3.16%、52.35%,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36.84%、44.8%。科属区系成分中热带性质均占优,属的温带成分相比于科在增加,科的热带成分在降低,体现保护区植物区系热带向温带过渡性质。3.含较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区内含有中生代遗留下的裸子植物南方红豆杉、刺柏等;含有伯乐树属、大血藤属和青钱柳属等单型属;含有发育较为原始的多心皮被子植物科如八角科、木兰科等。4.中国特有成分较多。区内有中国特有属17属,中国特有种522种分别占雩山山脉中国特有属和种的89.47%、60.21%。5.珍稀保护植物多。珍稀保护植物共有37科61属81种,其中分为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5科59属79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有9种隶属于8科;《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有32种隶属于18科;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0种隶属于8科;省级保护植物有66种隶属于28科。6.与乐安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昌抚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区系相似程度高,其次与武夷山脉的铜钹山、阳际峰和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较高,与罗霄山脉的井冈山、九岭山和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相似性低,这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区系特点具有武夷山脉植物区系地带性。7.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分为植被型9个、群系55个和群丛65个。8.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层次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各植被型间多样性指数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基本符合亚热带森林植被演替特点,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良好,水热资源条件丰富。

王曦月[9](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崔婷婷[10](2019)在《江西古代士人园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优秀的士人园林。本文以江西地区的古代士人园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个例研究、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梳理出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发展脉络,并从相地选址、园林要素、造园技法、空间布局、园林意境等方面总结其艺术特色。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期为两汉时期,隐逸思想促使士人们到偏僻的郊野建茅舍或筑土室隐居;兴起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有机交融,玄学兴起,寄情山水和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士人们选择山水风景优美之处建舍而居;发展期为隋唐五代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诗画艺术繁荣,士人园林增多,造园技法提升,文人开始参与造园,园林富有诗情画意;成熟期为两宋时期,经济文化大繁荣,造园活动兴盛、技艺成熟,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园林意境深远;全盛期为元明清时期,士人园林全面文人化,园林艺术达到顶峰,园林更加精致,空间多样而富有变化,加上受到市民文化的浸润,人工化、市民化意味越来越明显,“娱于园”风气盛行。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在造园技巧、空间布局、园林意境等方面与江南园林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由于江西山川湖泊众多,园林借助于周围优美环境条件和园内引水凿池的现象更为普遍,且植物类型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多,常被借入园中增加活力和野趣。

二、木兰溪水资源保护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兰溪水资源保护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宋元时期福建的环境概况
    第一节 宋元时期福建的自然环境
        一、福建地形、气候
        二、福建水资源分布
        三、宋元时期福建水旱灾害
    第二节 宋元时期福建的社会环境
        一、宋元时期福建经济及社会发展
        二、宋元时期福建民众精神世界的构建
    小结
第二章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设施的建设与运作
    第一节 宋元时期水利设施建设过程
        一、宋元水利管理机构
        二、宋元水利建设程序与资金来源
    第二节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设施建设成果与建设者
        一、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成果
        二、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者
    第三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设施管理
        一、宋元时期福建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与维护工作
        二、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中的官方与民间参与
    第一节 官方对福建水利的建设与管理
        一、官方积极参与水利修建与管理的原因
        二、以蔡襄为代表的福建地方官参与水利修建
    第二节 民众对水利的认识——以木兰陂为例
        一、木兰陂修建中的个人参与
        二、木兰陂修建与管理中的家族参与
        三、木兰陂成功实践的启示
    第三节 寺观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
    第四节 水利建设者的利益与目的
    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的影响
    第一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对国家的影响
        一、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二、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完善地方管理制度
    第二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对个人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宋元福建地区水旱灾害
致谢

(2)乡土元素在旅游型乡村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以武汉市乡村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基于IPA评价的武汉市旅游型乡村景观质量评价
    2.1 评价体系设计
    2.2 结果分析
第3章 旅游型乡村景观中乡土元素应用调查
    3.1 乡土元素调查地点概况
    3.2 乡土景观元素现状调查
    3.3 乡土元素应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第4章 乡土元素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4.1 乡土元素应用思路
    4.2 人文乡土元素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营造策略
    4.3 自然乡土元素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营造策略
    4.4 农林元素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4.5 农田防护林元素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一 乡村旅游景观质量评价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和古村落概念辨析
        1.3.2 村落景观肌理概念解析
        1.3.2.1 肌理与景观肌理
        1.3.2.2 城市肌理与村落肌理
        1.3.3 景观格局与景观肌理的相互关系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1.1 形态肌理相关研究
        1.4.1.2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复兴研究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2.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4.2.2 传统村落肌理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浙江省传统村落概况及案例选择
    2.1 浙江省区域环境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人口和社会经济
    2.2 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2.2.1 区域分布特征
        2.2.2 海拔分布特征
    2.3 浙江省传统村落肌理分类
        2.3.1 平原型
        2.3.2 丘陵型
        2.3.3 山地型
    2.4 浙江省传统村落案例选择
3 浙江省典型传统村落景观肌理
    3.1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1.1 村级景观分类方法
        3.1.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1.3 不同时期斑块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3.1.3.1 面积变化
        3.1.3.2 密度变化
        3.1.3.3 形状变化
        3.1.3.4 聚散度变化
        3.1.4 不同时期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3.1.4.1 面积变化
        3.1.4.2 密度变化
        3.1.4.3 形状变化
        3.1.4.4 聚散度变化
        3.1.4.5 多样性变化
    3.2 平原型:走马塘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3.2.1 走马塘村概况
        3.2.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3.2.1.2 历史沿革
        3.2.2 建筑景观
        3.2.2.1 建筑类型变化
        3.2.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3.2.2.3 建筑高度变化
        3.2.2.4 建筑细部肌理
        3.2.3 交通景观
        3.2.3.1 交通结构变化
        3.2.3.2 街巷细部肌理变化
        3.2.4 水体景观
        3.2.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3.2.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3.2.5 植被景观
        3.2.5.1 植物种类变化
        3.2.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3.2.6 耕地景观
        3.2.6.1 耕作种类变化
        3.2.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3.3 丘陵型: 诸葛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3.3.1 诸葛村概况
        3.3.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3.3.1.2 历史沿革
        3.3.2 建筑景观
        3.3.2.1 建筑类型变化
        3.3.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3.3.2.3 建筑高度变化
        3.3.2.4 建筑细部肌理
        3.3.3 交通景观
        3.3.3.1 交通结构变化
        3.3.3.2 交通细部肌理变化
        3.3.4 水体景观
        3.3.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3.3.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3.3.5 植被景观
        3.3.5.1 植物种类变化
        3.3.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3.3.6 耕地景观
        3.3.6.1 耕作种类变化
        3.3.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3.4 山地型: 横樟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3.4.1 横樟村概况
        3.4.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3.4.1.2 历史沿革
        3.4.2 建筑景观
        3.4.2.1 建筑类型变化
        3.4.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3.4.2.3 建筑高度演变
        3.4.2.4 建筑细部肌理
        3.4.3 交通景观
        3.4.3.1 交通结构变化
        3.4.3.2 交通细部肌理变化
        3.4.4 水体景观
        3.4.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3.4.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3.4.5 植被景观
        3.4.5.1 植物种类变化
        3.4.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3.4.6 耕地景观
        3.4.6.1 耕作种类变化
        3.4.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3.5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对比分析
        3.5.1 布局对比分析
        3.5.2 建筑对比分析
        3.5.3 交通对比分析
        3.5.4 水体对比分析
        3.5.5 植被对比分析
        3.5.6 耕地对比分析
    3.6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
        3.6.1 自然环境
        3.6.2 文化宗教
        3.6.3 经济水平
        3.6.4 政策制度
    3.7 本章小结
4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的保护与延续
    4.1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保护存在的问题
        4.1.1 保护意识偏差
        4.1.2 传统文化流失
        4.1.3 乡土特征淡化
        4.1.4 规划实施滞后
        4.1.5 经济发展制约
    4.2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的保护与延续策略
        4.2.1 尊重自然基底,识别传统肌理
        4.2.2 根植传统文化,弘扬宗族精神
        4.2.3 把握历史脉络,传承传统技艺
        4.2.4 建立信息集存,加强监督机制
        4.2.5 发展特色经济,推动活力再生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附录A 走马塘村植物名录
附录B 诸葛村植物名录
附录C 横樟村植物名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历
致谢

(4)杭州市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基本概念
        1.3.1 乡村景观
        1.3.2 山地型乡村景观
        1.3.3 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1.4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1.4.1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1.4.2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1.4.3 展望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2.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调查与评价
    2.1 样地概况及样本选择依据
    2.2 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调查
        2.2.1 余杭区地形特征
        2.2.2 余杭区水体特征
        2.2.3 余杭区建筑特征
        2.2.4 余杭区植物性状
        2.2.5 余杭区文化特征
        2.2.6 总结
    2.3 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评价
        2.3.1 层次分析——AHP层次分析
        2.3.2 相似性分析——SPSS系统聚类分析
        2.3.3 总结
3.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3.1 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目标
    3.2 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2.1 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3.2.2 山地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
        3.2.3 “三生”与“美学”结合
        3.2.4 传承地域特色
    3.3 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3.3.1 山地型乡村总体风貌规划策略
        3.3.2 林地景观的设计策略
        3.3.3 水域景观的设计策略
        3.3.4 聚落景观的设计策略
        3.3.5 园地景观的设计策略
        3.3.6 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3.3.7 后续实施保障策略
4.实例——余杭区仙岩村景观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交通
        4.1.2 气候条件
        4.1.3 社会经济
    4.2 景观调查与评价
        4.2.1 景观调查
        4.2.2 景观评价
        4.2.3 优劣势分析
        4.2.4 总结
    4.3 总体规划
        4.3.1 确定村庄整体定位
        4.3.2 明确总体布局结构
    4.4 具体规划设计
        4.4.1 林地景观具体设计
        4.4.2 水域景观具体设计
        4.4.3 聚落景观具体设计
        4.4.4 园地景观具体设计
        4.4.5 文化景观具体设计
    4.5 其他配套措施
        4.5.1 做好实施保障工作
5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5)南靖客家土楼聚落河坑村道路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土楼聚落
        1.2.3 聚落道路
        1.2.4 道路景观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乡村及其道路研究现状
        1.3.2 国外乡村及道路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河坑村早期聚落及道路概况
    2.1 早期河坑村自然环境与社会状况
    2.2 明清时期张氏一族两度开基
    2.3 民国时期聚落及道路发展
        2.3.1 商业贸易
        2.3.2 宗族社会
        2.3.3 山地农业
        2.3.4 风水堪舆
    2.4 人民公社时期聚落与道路变化
    2.5 旅游开发时期聚落与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2.5.1 旅游开发时期聚落的保护与规划
        2.5.2 旅游开发时期的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河坑村典型道路景观解析
    3.1 民国时期河坑村道路概况
    3.2 商贸活动影响下的“官马大道”
        3.2.1 道路本体
        3.2.2 道路附属景观构成要素
        3.2.3 景观节点
    3.3 宗族社会影响下的“开基之路”
        3.3.1 道路本体
        3.3.2 道路附属景观构成要素
        3.3.3 景观节点
    3.4 山林农用道路
        3.4.1 山林小路道路本体
        3.4.2 道路附属设施
        3.4.3 重要景观节点
    3.5 其他类型道路
        3.5.1 连接土楼的支路
        3.5.2 与农业相关的小路与田埂
    3.6 民国时期河坑村道路景观特征
        3.6.1 宗族观念的景观体现
        3.6.2 农耕生产的景观体现
        3.6.3 商贸历史的景观体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坑村道路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思想变更
    4.2 河坑村现状道路景观现状
        4.2.1 各类道路定位与规划设计
        4.2.2 旅游开发背景下道路景观构成
    4.3 存在问题
        4.3.1 聚落道路景观规划定位偏重旅游开发
        4.3.2 整体路网与农业生产水渠的发生矛盾
        4.3.3 交通、服务设施未形成村民生活的便利
        4.3.4 道路景观的特色文化的消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优化策略
    5.1 基本原则
    5.2 河坑村道路景观优化策略
        5.2.1 重新定位以宜居为核心的道路景观规划目标
        5.2.2 唤起道路景观中农业文化的重视
        5.2.3 塑造便于村民日常生活的道路景观
        5.2.4 维系道路景观中在地社会文化特点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6)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3.3 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总结归纳法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综述
    2.1 植物园的概念
    2.2 植物园的功能
        2.2.1 植物保护功能
        2.2.2 科学研究功能
        2.2.3 科普教育功能
        2.2.4 休闲游憩功能
        2.2.5 示范带动功能
    2.3 中国植物园分类特色
    2.4 地域性相关概念
        2.4.1 地域
        2.4.2 地域性特征
        2.4.3 地域性特征植物园规划设计
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3.1 深圳仙湖植物园
        3.1.1 项目概述
        3.1.2 规划设计特色
        3.1.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3.2 波尔多植物园
        3.2.1 项目概述
        3.2.2 规划设计特色
        3.2.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3.3 克兰伯恩皇家植物园
        3.3.1 项目概述
        3.3.2 规划设计特色
        3.3.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3.4 芝加哥植物园
        3.4.1 项目概述
        3.4.2 规划设计特色
        3.4.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3.5 新加坡植物园
        3.5.1 项目概述
        3.5.2 规划设计特色
        3.5.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4 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策略
    4.1 地域性自然特征的表达
        4.1.1 区域自然环境
        4.1.2 场地自然环境
    4.2 地域性人文特征的表达
        4.2.1 历史文化资源
        4.2.2 城市文化资源
        4.2.3 人文文化资源
    4.3 地域性社会、经济特征的表达
        4.3.1 经济
        4.3.2 乡土科学技术
    4.4 地域性景观特征的表达
        4.4.1 植物景观
        4.4.2 水系
        4.4.3 景观设施
        4.4.4 科普教育系统
        4.4.5 建筑及构筑
        4.4.6 地面铺装
    4.5 地域性特征的综合表达
5 邢台植物园规划设计现状分析
    5.1 规划背景
        5.1.1 区位分析
        5.1.2 上位规划解读
        5.1.3 选址范围
    5.2 地域性特征分析
        5.2.1 地域性自然特征分析
        5.2.2 地域性人文特征分析
    5.3 建设条件
        5.3.1 周边现状分析
        5.3.2 场地基址分析
    5.4 分析总结
6 邢台植物园总体规划
    6.1 规划依据
    6.2 规划定位
    6.3 规划目标
        6.3.1 生态辐射,城园统筹
        6.3.2 区系特征,生境营造
        6.3.3 文化育人,绿色福祉
        6.3.4 时代创新,智慧引领
    6.4 规划策略
        6.4.1 进行资源整合,开展全局谋划
        6.4.2 提取地域元素,构建景观风貌
        6.4.3 完善智慧体系,强化游赏体验
    6.5 游人容量计算
    6.6 空间结构体系
    6.7 功能分区体系
        6.7.1 入口门户区
        6.7.2 植物分类展示区
        6.7.3 植物专类展示区
        6.7.4 植物主题展示区
        6.7.5 科研生产区
        6.7.6 自然保育区
    6.8 山水体系
        6.8.1 水的来历与去由
        6.8.2 水系布局与水景类型
        6.8.3 植物园灌溉需水量计算
        6.8.4 竖向规划
    6.9 道路交通体系
        6.9.1 园区出入口规划
        6.9.2 园区道路分级规划
        6.9.3 园区游览类型规划
    6.10 植物景观体系
    6.11 科普教育体系
        6.11.1 传统科普解释系统
        6.11.2 主题科普展示系统
        6.11.3 特色科普互动系统
    6.12 建筑布局体系
    6.13 服务设施体系
    6.14 标识体系
    6.15 节事活动策划
    6.16 智慧园林规划
        6.16.1 宣传与游园体验
        6.16.2 监控和管理系统规划
    6.17 总平面图及鸟瞰图
        6.17.1 总平面图
        6.17.2 鸟瞰图
    6.18 用地平衡表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7)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莆田城市绿心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1.1.2 国土风貌整治提上日程
        1.1.3 莆田市城市绿心保护渐受重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城市绿心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绿心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1.3.2 城市绿心概念界定与基本认知
    1.4 景观特征评估相关概念综述
    1.5 研究对象
    1.6 农业空间为主体的城市绿心特点分析
        1.6.1 莆田绿心与兰斯塔德绿心对比研究
        1.6.2 特点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的经验研究
    2.1 景观特征评估
        2.1.1 英国景观特征评估
        2.1.2 美国景观特征评估
        2.1.3 小结
    2.2 国内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
    2.3 国外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莆田绿心保护与更新体系构建
    3.1 基本研究框架
    3.2 景观特征识别与描述阶段
    3.3 景观特征评价与决策阶段
4 莆田绿心景观特征识别与描述
    4.1 莆田绿心景观发展背景
        4.1.1 空间格局演变
        4.1.2 资源环境概况
        4.1.3 城乡建设概况
        4.1.4 绿心保护与发展机遇
    4.2 莆田绿心景观特征识别与描述
        4.2.1 研究范围与评估尺度
        4.2.2 案头研究
        4.2.3 田野调查
        4.2.4 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
    4.3 本章小结
5 莆田绿心景观特征评价与决策
    5.1 评估目标
    5.2 景观等级评价
        5.2.1 景观等级评价体系构建
        5.2.2 景观等级评价
    5.3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5.3.1 评价体系构建
        5.3.2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5.4 莆田绿心景观发展导则
        5.4.1 政策目标
        5.4.2 导则
    5.5 莆田绿心保护与更新策略
        5.5.1 景观特征强化策略——用地调整
        5.5.2 区域活力激活策略——休闲游憩体系构建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1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2 我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3 植被分类研究进展
        1.2.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5 区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4 植被概述
    2.2 保护现状
3 水浆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植物种类调查
        3.1.2 数据分析
    3.2 种子植物组成分析
        3.2.1 种类和数量
        3.2.2 种子植物科与属的组成
    3.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3.1 优势科和表征科
        3.3.2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3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4 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4 珍稀濒危植物
    3.5 植物区系相似性比较
    3.6 小结
4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
    4.1 研究方法
        4.1.1 群落调查
        4.1.2 重要值
        4.1.3 群落分类
        4.1.4 多样性指数
    4.2 植物群落类型
    4.3 主要植物群落组成及特征
        4.3.1 暖性针叶林
        4.3.2 针阔叶混交林
        4.3.3 阔叶林
        4.3.4 竹林
        4.3.5 灌丛
        4.3.6 水生植物和草丛
        4.3.7 人工林
    4.4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4.4.1 不同植被型不同层次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4.4.2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4.5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5.2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归属
    5.3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群落物种多样性
    5.4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水浆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陂与陂塘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1.4 相关领域研究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1.4.3 陂塘相关研究
        1.4.4 古籍文献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2.1 思想哲学基础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2.2 营建意匠基础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3.1.4 相似概念辨析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3.3 小结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4.8 小结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两淮地区
        5.1.2 江南地区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5.1.4 小结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5.3 小结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7.1.1 竖向关系
        7.1.2 平面关系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7.2.2 陂城比邻
        7.2.3 城牵离陂
        7.2.4 陂嵌城中
    7.3 小结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8.3.1 诗词歌赋
        8.3.2 山水画作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10)江西古代士人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1.4.1 研究内容
        1.4.2 预期结果
    1.5 研究基础条件和方法
        1.5.1 研究基础条件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发展环境
    2.1 江西古代历史发展沿革
    2.2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发展背景
        2.2.1 自然背景
        2.2.2 人文背景
    2.3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2.3.1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类型与特征
        2.3.2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发展阶段与概况
    2.4 小结
3 士人园林萌芽期——两汉
    3.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萌芽概述
        3.1.1 儒学独尊,礼法盛行,江西尚儒崇贤风气重
        3.1.2 党锢之争兴起,士子避祸隐居,士人园林开始萌芽
    3.2 主要士人园林
        3.2.1 南昌市士人园林
        3.2.2 宜春市士人园林
        3.2.3 新余市士人园林
    3.3 小结
4 士人园林兴起期——魏晋南北朝
    4.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4.1.1 社会趋于安定,经济曲折发展
        4.1.2 玄学盛行,寄情山水和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
        4.1.3 佛道与退隐风气笼罩江州
        4.1.4 士大夫普遍追求“林泉之隐”
    4.2 主要士人园林
        4.2.1 九江市士人园林
        4.2.2 宜春市士人园林
        4.2.3 新余市士人园林
        4.2.4 抚州市士人园林
    4.3 陶渊明的田园理想对后世士人园林的影响
        4.3.1 确立了山水田园风格,开创了士人园林的先河
        4.3.2 对后世园林命名的影响
        4.3.3 对后世园林造园手法的影响
        4.3.4 对后世园林造园特点的影响
    4.4 小结
5 士人园林发展期——隋唐五代
    5.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5.1.1 江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大量北人迁入
        5.1.2 政权南移,科举取士,外来文人引领风骚
        5.1.3 山水诗画兴盛,园林富有诗情画意
        5.1.4 佛道鼎盛,三教合流,士大夫立足儒学而兼取佛道
        5.1.5 融合“兼济独善”,产生“中隐”思想
    5.2 江西优美的自然风景吸引各地的文人隐士
    5.3 主要士人园林
        5.3.1 九江市士人园林
        5.3.2 上饶市士人园林
        5.3.3 南昌市士人园林
        5.3.4 宜春市士人园林
        5.3.5 抚州市士人园林
        5.3.6 鹰潭市士人园林
        5.3.7 吉安市士人园林
    5.4 小结
6 士人园林成熟期——两宋
    6.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6.1.1 区位优势增强,政治地位突出,赣南地区发展
        6.1.2 农业经济空前繁荣,产生富室别墅与农庄
        6.1.3 朝廷以文治国,江西富而重教,文人志士大量崛起,文人园林出现
        6.1.4 三教融合,“中隐”思想流行
    6.2 主要士人园林
        6.2.1 九江市士人园林
        6.2.2 上饶市士人园林
        6.2.3 景德镇市士人园林
        6.2.4 南昌市士人园林
        6.2.5 宜春市士人园林
        6.2.6 新余市士人园林
        6.2.7 抚州市士人园林
        6.2.8 鹰潭市士人园林
        6.2.9 吉安市士人园林
        6.2.10 赣州市士人园林
    6.3 小结
7 士人园林全盛期——元明清
    7.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7.1.1 移民为赣南士人园林发展带来机遇
        7.1.2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士人园林逐渐世俗化
        7.1.3 思想活跃,文化艺术繁荣,促进士人园林发展
    7.2 主要士人园林
        7.2.1 上饶市士人园林
        7.2.2 景德镇市士人园林
        7.2.3 南昌市士人园林
        7.2.4 宜春市士人园林
        7.2.5 新余市士人园林
        7.2.6 萍乡市士人园林
        7.2.7 抚州市士人园林
        7.2.8 鹰潭市士人园林
        7.2.9 吉安市士人园林
        7.2.10 赣州市士人园林
    7.3 小结
8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主要特点
    8.1 相地选址,因地制宜
        8.1.1 山林地
        8.1.2 江湖地
        8.1.3 城市地
        8.1.4 郊野地
        8.1.5 乡村地
    8.2 巧布建筑,典雅精致
    8.3 营造山水,自然境界
    8.4 生物景观,勃勃生机
        8.4.1 植物景观
        8.4.2 动物景观
    8.5 园景题名,雅致生趣
        8.5.1 造园者之“号”与园名的相似性
        8.5.2 景题常蕴含造园者的思想追求
    8.6 文化艺术,诗情画意
        8.6.1 受儒释道哲学和隐逸思想的影响
        8.6.2 受山水诗、山水画传统艺术的影响
        8.6.3 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充满士人情趣,常有文人活动
    8.7 造景讲究,意境深远
    8.8 富室农庄,田园别墅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四、木兰溪水资源保护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与社会研究[D]. 周于睫. 河北大学, 2021(02)
  • [2]乡土元素在旅游型乡村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以武汉市乡村地区为例[D]. 张纪伟. 长江大学, 2021
  • [3]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D]. 李一芳.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杭州市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丁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5]南靖客家土楼聚落河坑村道路景观研究[D]. 刘斯曼.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6]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D]. 钟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莆田城市绿心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 韩若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 何绍烽.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9]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江西古代士人园林调查研究[D]. 崔婷婷.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  

木兰溪水资源保护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