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T12的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

天然产物T12的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

一、天然产物 T12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陶雪菊,苟兴华,何成霞[1](2021)在《脂肽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天然微生物脂肽本质上是抗菌肽的一种,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但抗肿瘤、杀虫及溶血栓等生物学活性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为深入探究抗菌脂肽的结构特性和抑菌机制,需要高效和有目的筛选出多种产脂肽微生物.综述了产脂肽的3类微生物脂肽的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及应用情况等,分析了产量低及实践应用不成熟等问题,并对未来脂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吴梦月[2](2021)在《Trichoderma harzianum中转录调控因子HOS2和PacC代谢调控功能解析与机制探究》文中研究指明

孙杨[3](2021)在《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JNB5-1高效合成灵菌红素》文中指出灵菌红素(Prodigiosin,PG)是主要由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由于其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癌活性,并且可以替代合成着色剂,有望成为食品着色剂的来源等特性,微生物法合成PG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S.marcescens JNB5-1可以在30℃时高效合成PG,但在37℃或更高的温度下其合成PG的能力会明显受到抑制,研究其受温度调控对于指导PG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初步解析了温度调控灵菌红素合成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S.marcescens JNB5-1进行了系统代谢工程改造,显着提高了重组粘质沙雷氏菌合成PG的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合成型(30℃培养)和非合成型(37℃培养)分别在12 h、24 h、36 h取样,通过转录组测序探索PG合成的机制。首先,合成型分别在profile0、1、3中富集到871、422、1029个差异基因,非合成型分别在profile 4、7、6中富集到792、613、684个差异基因。其次,合成型和非合成型之间分别鉴定出751、1702、1941差异表达基因。具体而言,低温有利于PG合成基因簇基因的转录表达,而较高温度则导致翻译、二硫键等基因转录水平下降(暗示蛋白质的不稳定)。同时,群体感应(AI-2),双组分调节系统(Pho BR和Kdp DE)和sRNA(Csr A和Hfq)等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在30℃时上调,以调节PG的生物合成,并参与菌株的毒力和PG的外排。此外,与PG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例如丙酮酸、不饱和脂肪酸、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和S-腺苷蛋氨酸代谢途径,其编码基因响应温度调控,并且代谢流在30℃时指向PG的生物合成。然而,抑制因子Cpx AR、CRP、Glr KR和Ssr S的转录水平在37℃发生了上调,可能与粘质沙雷氏菌在37℃不能合成PG有关。(2)在37℃或更高温度下,PG合成途径中的氧甲基转移酶(PigF)的转录水平急剧下降。因此,我们尝试通过设计多聚核苷酸片段(polynucleotide fragment,PNF)并将其引入pig F基因和灵菌红素合成基因簇来改善PigF及基因簇的转录稳定性,并观察其对PG产生的影响。首先,利用gfp作为报告基因发现,在3’-UTR添加PNF可以显着提高其mRNA的半衰期。其次,对PNF工作原理进一步分析发现,PNF改变了基因转录水平而不是翻译速率,从而增加了蛋白质表达量。当PNF长度在9 nt和12 nt之间,腺嘌呤的占比约为73-84%时,PNF更有效的改善基因的表达。最后将效果最好的PNF“AAATTT”引入pig N基因,发现PNF可以有效地提高粘质沙雷氏菌合成PG的能力,重组菌在37℃液体LB培养基中能合成PG。(3)随后,通过理性设计二硫键来消除PigF中游离的半胱氨酸进而提高PigF的热稳定性。首先,通过定点突变获得PigF突变酶G176C/M245CPigF、S53CPigF和G176C/M245C/S53CPigF,并验证其二硫键的形成。其次对突变酶热稳定性研究发现,突变酶在热稳定性和半衰期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提高,G176C/M245CPigF(6.70 min)、S53CPigF(8.15 min)和G176C/M245C/S53CPigF(8.31 min)的半衰期分别是野生型PigF(4.42 min)半衰期的1.52、1.84和1.88倍。尤其是G176C/M245C/S53CPigF的催化效率和比酶活方面较原始酶分别提高了56.0%和50.1%。最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二硫键的引入并没有显着改变突变酶的二级结构但提高了酶的刚性,从而提高了热稳定性。(4)CpxR蛋白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OmpR家族转录调节因子。首先,通过q PCR对cpx系统动态转录水平分析发现,该系统响应温度变化,在37℃时cpx系统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上升,而在30℃时其转录水平降低。其次,S.marcescens JNB5-1中cpxR的插入失活增加了PG的合成量,发现在JNB5-1ΔcpxR中,涉及pig基因簇以及脯氨酸、丙酮酸、丝氨酸、蛋氨酸、S-腺苷蛋氨酸等代谢途径中的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着增加,从而促进了PG的合成。最后,EMSA结果表明,CpxR可以与pig基因簇的启动子结合,并抑制JNB5-1中PG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调控灵菌红素合成。细菌双杂交、Pull-down和体外磷酸化实验确定第51位天冬氨酸为CpxR的关键磷酸化位点且CpxRD51A不能与pig基因簇的启动子结合,从而确认JNB5-1通过磷酸化激活转录CpxR行使调控功能。(5)通过组合优化粘质沙雷氏菌中灵菌红素合成基因簇基因转录稳定性、PigF蛋白稳定性、解除CpxR的抑制、重塑PG合成代谢流,获得一株高产PG重组菌株JNB5-1/S4。经1L摇瓶发酵实验,JNB5-1/S4在30℃合成PG最高产量可达10.03 g/L,比原始菌JNB5-1提高了86.8%;在37℃合成PG最高产量可达0.87 g/L,比JNB5-1高129.6%。

杜渐[4](2021)在《薄荷醇对LPS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的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超过400万人。静息性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是PD的主要临床症状,其典型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区(SN)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PD的致病因素复杂,衰老、神经毒性、环境和遗传因素在PD的发生发展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神经炎症作为PD的关键致病因素得到了广泛认知。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炎症进程中主要的效应细胞,其功能与外周系统中的巨噬细胞相似。小胶质细胞在被激活后由分支状的静息态向阿米巴样的激活态转化,并产生大量的促炎介质。这些促炎介质能导致周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并释放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而后者可以进一步激活更多的小胶质细胞产生更多的促炎介质,最总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因此,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进行干预,可能是治疗PD的一个潜在措施。薄荷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薄荷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广泛应用于香烟与食品添加剂。研究表明,薄荷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止痛、抗癌、抗炎等方面。已有研究表明,薄荷醇可以作为TRPM8受体的激动剂抑制结肠和食道中的炎症反应。在最近的研究表明,薄荷醇在TH1细胞中对IFN-γ表达和T-bet的下调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我们推测薄荷醇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在PD中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基于此,本文第一部分实验应用脑立体定位和微量注射技术将LPS注射到SN以建立神经炎症介导的PD大鼠模型,灌胃不同剂量的薄荷醇后,对模型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N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利用Western blot或荧光定量PCR检测SN中促炎介质(TNF-α、IL-6、IL-1β、i NOS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薄荷醇在LPS诱导的PD大鼠模型中能剂量依赖性减弱阿扑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能浓度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SN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促炎介质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薄荷醇在神经炎症介导的PD大鼠模型中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来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基于第一部分的发现,在第二部分实验中我们构建了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随后利用此模型研究了薄荷醇对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薄荷醇在模型中能浓度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促炎酶类(i NOS和COX-2)和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进一步地,我们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了薄荷醇在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模型中对炎症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活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薄荷醇能够抑制ERK1/2、JNK1/2、NF-κB和AKT的磷酸化,然而对P38的磷酸化却没有影响。接着,我们在PD大鼠模型中也检测了薄荷醇对这些炎症通路关键蛋白活化的影响,结果与体外一致。这些结果说明薄荷醇在小胶质细胞中通过抑制ERK1/2、JNK1/2、NF-κB和AKT通路的活化来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以上结果表明,薄荷醇能够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在PD大鼠模型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因此,薄荷醇有望成为治疗PD的潜在药物。

黄冰霞[5](2021)在《药用植物广藿香种质资源鉴定和挥发油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药用植物广藿香的挥发油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广藿香为岭南首批道地药材保护品种之一,而道地药材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实践所公认。本研究首先利用CDDP和Mat K分子标记对广藿香与藿香种质进行了鉴别,并探索了喷施Me JA对广藿香有效成分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然后探索了广藿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方法,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之后对广藿香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性活性和抑菌抗虫效果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藿香和广藿香叶片表型性状和其挥发油主要成分差别明显,广藿香叶片表面有浅白色绒毛覆盖,叶片压片可以看到绒毛组织长550μm不等,大部分呈现圆锥形态,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藿香表面无绒毛覆盖,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2.筛选出18条CDDP引物对藿香种质资源有较强的辨别能力;筛选出分析17种藿香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最适引物ERF3引物以及可以完全区分17种藿香种质资源的引物MADS-1;17个藿香种质材料之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图将17种藿香品种聚为8类,不同产地藿香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表现为:河南商丘、桐柏和四川内江、乐山、成都、自贡、广西桂林所产藿香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江苏南通、广西桂林、江苏宿迁、河南南阳、四川龙泉、广东广州和广东阳江的藿香品种之间亲缘关系依次渐远;3.17种藿香间Mat K基因序列变异不明显;遗传距离较近;两种建树方法(最大邻接法NJ和最小进化法ME)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本论文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广藿香进化起源较远,与其他藿香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4.通过广藿香组织快繁技术获得:最佳愈伤组织生长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1.5mg/L)+NAA(1.0mg/L)+2,4-D(1mg/L);最佳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1.0mg/L);最佳生根培养激素配比为IBA(1.0mg/L);5.50mg/L Me JA浓度处理下的植株增高最快最多,100mg/L Me JA浓度处理的广藿香植株3-12d其P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MDA含量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100mg/L Me JA浓度处理3d的广藿香植株T-SOD活性最好;50mg/L的Me JA处理的广藿香叶片广藿香醇含量最高,达到37.07μg/m L,100mg/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的广藿香叶片广藿香酮含量最高,达到114.21μg/m L;二龄甜菜夜蛾对50mg/L的Me JA处理12d的广藿香叶片拒食性达到18.21%;6.三种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方法下,超声辅助提取率最高(2.6%),其次是丙酮浸提法(1.68%),水蒸气法最低(0.925%);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超声提取的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5.13:1、温度45℃、时间27.51min,理论提取率2.32%,实际提取率2.28%;7.对广藿香精油进行抗氧化分析,发现其对DPPH自由基(IC50=13.5125mg/m L)、TRAP总自由基(IC50=12.3762mg/m L)和羟自由基(IC50=4.88mg/m L)具有较高的清除性,将Fe3+转化为Fe2+的能力极低(10mg/m L精油FRAP值=0.8450);广藿香精油的还原力偏低(10mg/m L还原力只有0.5961);8.广藿香精油对蜡样芽胞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3种细菌(抑菌圈>0.8cm)及对黑曲霉(抑菌率38.46%)、链格孢霉(抑菌率26.14%)这2种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尤其对金葡抑菌作用极强(抑菌圈>2.0cm),对铜绿、李斯特、志贺3种细菌和对酵母和桔青霉2种真菌基本无抑制作用;对二龄甜菜夜蛾具有极强杀虫性,6h致死率达93.93%。

肖芝萍[6](2021)在《基于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探究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反应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幼龄动物易受到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从而导致腹泻、免疫机能受损甚至死亡。目前,益生菌是常见的治疗/预防腹泻和肠道炎症反应的手段之一。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C.tyrobutyricum/Ct)是芽孢杆菌科、梭菌属的一种高产丁酸厌氧菌,本课题前期研究结果表明,C.tyrobutyricum可有效缓解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LPS)导致的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提示,C.tyrobutyricum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菌调节肠道健康。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来源的LPS构建小鼠腹泻和肠道损伤模型,通过评价小鼠的生长、腹泻、肠道免疫应答和肠道屏障功能,探究C.tyrobutyricum在调节小鼠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应用转录组测序、流式细胞术和腺相关病毒干扰等技术,探讨C.tyrobutyricum基于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反应的机制,并通过构建肠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鼠炎性肠病模型的构建及酪丁酸梭菌的剂量筛选1.1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的构建采用大肠杆菌来源的LPS构建小鼠炎性肠病模型,给小鼠单次腹腔注射10 mg/kg体重LPS,分别在4h和24h后取样。LPS刺激后,小鼠体重下降,出现水样腹泻,且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显着提高,以LPS刺激后24h效果最明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单次腹腔注射LPS(10 mg/kg体重)后24 h可成功构建小鼠炎性肠病模型。1.2酪丁酸梭菌缓解小鼠肠道损伤的剂量筛选给小鼠灌胃 107CFU/mL、108CFU/mL 和 109CFU/mL的C.tyrobutyricum后,腹腔注射LP S,探究C.tyrobutyricum 在小鼠肠道中的最适作用剂量和作用肠段。107 CFU/mL C.tyrobutyricum对于小鼠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从整体上看,C.tyrobutyricum本身对小鼠的生长和各肠道免疫功能无明显损伤作用。在LPS刺激后,C.tyrobutyricum可有效维持小鼠的增重,1 07 CFU/mL C.tyrobutyricum 可降低小鼠十二指肠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108 CFU/mL C.tyrobutyricum可降低小鼠十二指肠和回肠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107 CFU/mL C.tyrobutyricum 可有效调节小鼠十二指肠免疫应答,108 CFU/mL浓度C.tyrobutyricum 可有效调节小鼠十二指肠和回肠免疫应答,在本研究中,采用给小鼠灌胃108CFU/mLC.tyrobutyricum 用于后续回肠的免疫反应研究。2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反应机制的初步探索2.1酪丁酸梭菌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给小鼠灌胃108CFU/mL细菌特异性荧光标记的C.tyrobutyricum后4h,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腔和绒毛上观察到微弱的荧光信号,而在结肠中则未观察到荧光,表明C.tyrobutyricum在小鼠小肠中具有一定的定植能力或黏附能力。给小鼠灌胃108 CFU/mL C.tyrobutyricum后腹腔注射LPS,在LPS刺激后,C.tyrobutyricum可有效维持小鼠的增重、抑制腹泻、降低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维持小鼠肠道通透性、保护回肠绒毛形态并维持紧密连接蛋白结构,进一步证实C.tyrobutyricum可有效缓解LPS导致的回肠损伤。2.2配种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探索借助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C.tyrobutyricum在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应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机制。C.tyrobutyricum在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应答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机制:1)神经-免疫调节机制;2)代谢-免疫调节机制;3)细胞因子-免疫调节机制,后续研究主要针对C.通过细胞因子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应答。采用RT-qPCR对细胞因子、趋化因子、PPRs和MHC-Ⅱ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LPS刺激后,C.tyrobutyricum使得小鼠回肠IL-18、IL-17rc和IL-22的mRNA表达量显着提高,且C.tyrobutyricum显着提高了 MHC-Ⅱ过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后续研究主要针对C.tyrobutyricum是否依赖于IL-22调节肠道免疫应答进行深入探讨。2.3基于免疫细胞探究酪丁酸梭菌在小鼠肠道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经转录组分析发现,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可作为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在前面研究结果中,108 CFU/mL C.tyrobutyricum可有效调节小鼠十二指肠和回肠免疫应答,但对空肠炎症反应无明显调节作用,因此,分离并分析小鼠各肠段免疫细胞的数量变化,探讨C.tyrobutyricum是否通过影响肠道免疫细胞数量,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应答。LPS刺激后,C.tyrobutyricum可降低十二指肠和回肠中肥大细胞数量,说明在肠道天然免疫反应过程中,C.可抑制肥大细胞的过度激活。在十二指肠免疫反应过程中,C.tyrobutyricum可提高DCs、Tregs、Th17和ILC3s细胞数量,而在回肠免疫反应过程中,C.tyrobutyricum导致DCs、Tregs和ILC3s数量显着降低,但Th17细胞数量显着提高。对空肠来说,LPS刺激后,C.tyrobutyricum可显着降低巨噬细胞、DCs、Th17和Th2细胞数量,且对其他细胞的数量并无显着影响。对比各肠段免疫细胞数量发现,C.tyrobutyricum处理后对各肠段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差别较大,LPS刺激后,C.tyrobutyricum使得小鼠十二指肠中Tregs数量较其他肠段高,且回肠中Thl7细胞较其他肠段高。以上结果表明:在十二指肠中,C.tyrobutyricum主要通过激活Tregs细胞调节十二指肠免疫应答,在回肠中,C.tyrobutyricum可通过激活Thl7细胞调节回肠免疫应答。3酪丁酸梭菌在IL-22介导的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中的机制研究3.1 IL-22在擦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采用腺相关病毒进行体内IL-22干扰,当IL-22被干扰后,LPS组和Ct+LPS组在增重、肠道形态结构、炎症细胞因子表达量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等方面无显着差异。在IL-22干扰前,Ct可显着提高回肠中IL-22RA1的mRNA表达量,但对IL-22BP的mRNA表达量无显着影响。此外,无论LPS刺激与否,均未发现C.tyrobutyricum在动物体内可促进回肠中SCFAs的产生,尤其在LPS刺激后,C.tyrobutyricum反而会导致回肠中SCFAs含量极显着下降。以上结果表明:C.tyrobutyricum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应答的过程依赖于IL-22,并通过IL-22-IL-22RA1信号发挥保护肠道廯障的功能,此外,C.tyrobutyricum对回肠功能的调节作用不依赖于SCFAs。3.2酪丁酸梭菌在IL-22介导的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中的作用对IL-22干扰后小鼠回肠免疫细胞进行分析,在IL-22干扰后,LPS组和Ct+LPS组之间巨噬细胞和Thl7细胞数量无显着差异。采用多色免疫组化标记EpCAM(上皮细胞)、CD45(免疫细胞)、IL-22和IL-22RA1,正常情况下(对照组),在上皮细胞和隐窝处均存在IL-22和EpCAM的共定位,但在固有层定位少,LPS或C.tyrobutyricum刺激导致IL-22和EpCAM在上皮细胞和隐窝处有定位,且与CD45存在三者共定位现象,C处理后导致IL-22和CD45在固有层的共定位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和LPS/C.tyrobutyricum刺激后,与EpCAM、CD45发生共定位的IL-22来源于上皮间淋巴细胞,C.tyrobutyricum可刺激固有层淋巴细胞产生IL-22。正常情况下(对照组),IL-22RA1主要定位在上皮细胞和隐窝中,且IL-22与IL-22RA1的共定位较少,C(yro加处理导致IL-22和IL-22RA1在上皮细胞中的定位增多。以上结果表明,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IL-22,且IL-22可与表达于上皮细胞的IL-22受体(IL-22RA1)结合,从而维持小鼠肠道屏障功能。采用多色免疫组化标记CD3e、RORyt、EpCAM和IL-22,对CD3e+RORyt+IL-22+细胞数量分析发现,处理可导致小鼠回肠中CD3e+RORYt+IL-22+细胞数量显着提高。以上结果表明:C.tyrobutyricum可通过刺激Thl7细胞诱导IL-22的产生。综上:C.tyrobutyricum可通过刺激固有层Thl7细胞产生IL-22,且IL-22和IL-22RA1在肠上皮细胞发生结合,从而发挥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3.3细胞水平上验证酪丁酸梭菌在IL-22介导的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中的机制研究在单独培养的Caco-2细胞上发现,C.tyrobutyricum对Caco-2细胞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和Z0-1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提示C.tyrobutyricum对Caco-2细胞的调节作用可能依赖于免疫细胞。为在细胞水平上探讨C.tyrobutyricum在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中的机制,借助Transwell建立极化的Caco-2细胞和肠道Na(?)ve T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并通过shRNA、过表达和回补试验,在细胞水平上证实:C.tyrobutyricum对麻上皮细胞展障功能的调节作用依栽于免疫细胞,通过激活Thl7细胞,促进IL-22的表达,从而维持肠上皮细胞功能,以上研究结果和体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4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结肠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探索对小鼠结肠MUC2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量进行检测,C.tyrobutyricum可提高结肠中MUC2的表达并缓解LPS导致的结肠炎症反应。在腺相关病毒体内干扰的特异性检测结果中发现,AAV-shIL22可作用于结肠,通过检测AAV-IL22处理后小鼠结肠MUC2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发现,当IL-22在干扰后,LPS组和Ct+LPS组结肠MUC2和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无显着差异。以上结果表明,C.tyrobutyricum对小鼠结肠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依赖于IL-22。分离并分析小鼠结肠免疫细胞数量变化,发现IL-22干扰后,LPS组和Ct+LPS组Thl7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别,提示C.tyrobutyricum在结肠中可能通过作用于Thl7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但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探讨了酪丁酸梭菌对小鼠屏障功能和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并基于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深入探究了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反应的机制,揭示了酪丁酸梭菌可通过刺激胲黏膜固有层Thl7细胞产生IL-22,且IL-22和IL-22RA1在肠上皮细胞发生结合,从而保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该研究结果为酪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潜在益生菌制剂在预防幼龄动物腹泻和炎症性肠病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何圣洁[7](2021)在《香豆素呋喃嘧啶酮杂合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肿瘤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化疗为主,虽然临床上使用的化疗药物种类繁多,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抗肿瘤治疗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药物对实体瘤疗效不理想,毒副作用严重,肿瘤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寻找低毒、高效、高选择性和安全性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香豆素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吡喃酮类结构的含氧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高生物利用度和低毒性的天然活性化合物,研究表明对香豆素结构进行不同的修饰,能够显着提高其生物活性。前期,本课题组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的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呋喃并嘧啶衍生物,通过对几种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目的:本研究根据药物设计拼接原理,以天然活性物质香豆素和呋喃嘧啶酮为药效骨架,设计并合成新型的香豆素呋喃嘧啶酮杂合衍生物,通过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以获得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在温和的条件下,以易得的原料、高效的合成多取代呋喃嘧啶酮类化合物,再进一步合成主要中间体呋喃嘧啶酮酰肼类化合物6a-6n。通过Knoevenagel缩合法合成香豆素-3-羧酸乙酯,进一步水解反应和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3-甲酰氯香豆素中间体10a-10b。最后利用药物拼合原理将呋喃嘧啶酮酰肼与香豆素甲酰氯连接,制备得到目标化合物11a-11f和12a-12n。采用CCK-8法评估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肝癌细胞株(HepG2)和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抗增殖活性,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本研究共合成34个新化合物,其中包括14个呋喃并嘧啶酮酰肼衍生物,20个香豆素呋喃嘧啶酮杂合衍生物,其分子结构都通过1H NMR、13C NMR和ESI-MS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香豆素呋喃嘧啶酮杂合衍生物11a-11f和12a-12n对HepG2和Hela细胞具有中等到显着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2i对HepG2和Hela细胞表现出了强烈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4.87μM和8.75μM。化合物12n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最强,其IC50值为7.66μM。化合物11b对HepG2也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IC50为7.72μM。为了分析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香豆素和呋喃嘧啶两部分药效骨架的相关性,我们对中间体6a-6n也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6a-6n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6i对HepG2和Hela细胞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8.53μM和20.15μM,通过活性结果比较,杂合衍生物的活性有了显着的提高,说明将天然香豆素药效骨架与呋喃嘧啶药效骨架杂合是可行的。初步构效关系分析,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呋喃并[2,3-d]嘧啶酮的取代基不同有一定的关系:C-2位上引入的不同的胺活性顺序为:二正丙胺>正丁胺>正丙胺>二乙胺>吗啉。同时,在嘧啶环C-3位的苯环上引入甲基,其抗肿瘤活性大大增强。此外,在香豆素的C-7位上引入烷基取代能够显着提高化合物的抑制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进一步的表明,化合物12i通过阻滞细胞在细胞周期的G2/M期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其抗增殖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12i能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药物拼接原理,以简洁高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香豆素呋喃嘧啶酮杂合衍生物,通过抗肿瘤活性筛选和结构活性分析表明将天然香豆素药效骨架与呋喃嘧啶药效骨架杂合的合理性。该研究结果为后续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也为天然活性物质香豆素的结构修饰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徐策[8](2021)在《一株杀蚜活性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s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其寄主范围广泛,同时还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传播媒介。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不断增强,开发优质的、环境友好的生物源农药成为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措施之一。随着陆地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大量开发,从中寻找新型天然活性物质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从海洋微生物中挖掘新颖药用先导化合物逐渐成为当今新型药物开发的热点。因此,本研究以烟蚜为靶标生物,以来自不同海域的海洋真菌菌株为研究对象,筛选具有杀蚜活性的生防菌株,并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以期为农用海洋活性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利用盐卤虫初筛、烟蚜复筛并结合化学多样性分析方法,对供试83株海洋来源真菌开展目标菌株筛选研究。盐卤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83株真菌粗提物在4 h时对盐卤虫的校正死亡率率较低,校正死亡率在50%以上的仅有12株菌;24 h时对盐卤虫的致死率明显上升,校正死亡率在50%以上的有32株,校正死亡率率达到100%的有13株。烟蚜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有23株菌对烟蚜表现出一定的致死活性,48 h时对烟蚜校正死亡率在80%以上的有9株,对复筛获得的23株菌株进行烟蚜LC50测定,LC50在3 mg/m L以下的菌株有11株。综合以上筛选结果,结合供试真菌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确定一株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OUCMBIII143291)作为后续开展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目标菌株。2.利用化学分析手段和现代波谱学技术对目标菌株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OUCMBIII143291)所产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从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1-10),包括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个吡喃酮类化合物和1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asperazine B(2)、asperazine C(3)和pestalamide D(4)为新化合物。3.部分化合物烟蚜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9在浓度为10 mg/m L时,48 h时对烟蚜的校正死亡率率为82.50%。化合物1-8对几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2、6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有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μg/m L、8μg/m L,化合物4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和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μg/m L、8μg/m L和8μg/m L。阳性对照多菌灵对B.cinerea、C.lagenarium和V.mali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8μg/m L、4μg/m L和4μg/m L,阳性对照咪鲜胺对B.cinerea、C.lagenarium和V.mali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8μg/m L、8μg/m L和4μg/m L。对化合物作为化学标志物研究结果表明,新化合物2 asperazine B可以作为黑曲霉快速鉴定的辅助标志物,用来区分Aspergillus niger和Aspergillus tubingensis。本研究获得的具有杀蚜活性的海洋真菌菌株可以作为后续开发农用生防制剂的菌株来源;对分离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杀虫、抗菌活性评价,可为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有效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研究了asperazine B作为化学标志物在真菌分类学方面的价值,拓宽了该次级代谢产物的应用范围。

郑文韬[9](2021)在《细菌基因组多元编辑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文中指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不仅是药物与生物农药的重要来源,也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充当重要角色。假单胞菌和伯克氏菌都属变形菌门,假单胞菌合成的天然产物在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疾病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伯克氏菌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来源菌,它们的基因组中含有大量未知的生物合成基因簇(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BGC),具有生物合成新结构的巨大潜力。传统的基因组挖掘策略有单一启动子替换、转录调控因子操作、外源功能基因添加、非目标代谢途径失活等,由于BGC结构和调控网络的复杂性,采取单一策略往往难以激活沉默基因簇,导致挖掘基因组的效率低下,大量的BGC资源仍尚待挖掘。对基因簇资源的深度挖掘需要借助高效的多元基因编辑技术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包含多种挖掘策略的系统性“改写”才能最终将基因簇资源转化为天然产物资源。当前被广泛使用的细菌多元基因组编辑技术主要有基于CRISPR/Cas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nuclease)的多元基因编辑方法和基于Red/ET重组工程的多元基因迭代编辑方法技术(multiplex automated genome engineering,MAGE)。CRISPR/Cas 系统作为异源外切酶介导双链断裂所带来的细胞毒性以及基因组多位点编辑时需要构建复杂的crRNAs表达载体等问题限制了在假单胞菌和伯克氏菌中的应用。传统基于Red/ET同源重组工程的基因组多元迭代编辑技术一般以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为底物,这在遗传基础研究和构建优化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然而,由于千碱基以上尺度的ssDNA获取耗时费力、插入效率低下导致ssDNA重组工程相关的多元编辑技术介导的基因组多元编辑存在插入片段长度受限制、突变子的筛选效率低下、需要对基因组进行预编辑、适用范围窄等问题。在本研究中,通过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NR)过表达和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添加介导细胞内dNTP浓度调控,建立了一种基于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recombineering的多元基因组工程(double-stranded DNA recombineering-assisted multiplex genome engineering,dReaMGE)技术,该技术兼具非 ssDNA 依赖、编辑位置灵活、筛选方法灵敏度高以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dReaMGE可以介导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和伯克氏菌等多种细菌的多元基因组编辑,只通过一轮重组在基因组上同时进行多个(1-6)千碱基尺度序列(0.25-90kb)的替换以及删除和插入,而无需体外制备ssDNA、构建复杂的引导质粒、引发多个基因组双链断裂以及对错配修复系统的预干扰。dReaMGE在几天内可以完成以往采用传统重组工程需要耗时数月的基因组编辑工作,例如多个生物合成途径失活、启动子或基因插入、基因组精简和转录调控因子组合编辑,证明dReaMGE是探测基因型与表型关系、系统性改造细菌基因组的便捷工具,能够促进实现微生物基因簇资源的深度挖掘以及细胞工厂的构建,是对当前基因组工程技术一种理想补充。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system,SSRs)由位点特异性重组酶和重组酶识别位点两部分组成,重组酶能够特异识别和结合识别位点,进而实现对两个识别位点之间目标DNA的切除、整合、倒置和移位等编辑工作,过去的工作证明对重组酶识别位点进行局部的突变能够获得仍能被重组酶有效识别和结合,但与野生型识别位点之间无法在进行反应的突变位点,从而拓展了对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的利用。目前最常用的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有Cre/lox系统和Flp/FRT系统,其中Cre/lox系统因其高效性而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其具有高效性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Flp/FRT系统的效率远远低于Cre/lox系统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目前已有一系列的突变lox位点被开发并应用于基因组编辑工作。在应用dReaMGE等技术的复杂基因组编辑工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基因和代谢途径的敲除、替换和插入等操作,因而需要借助SSRs用于筛选标记的删除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或者防止超级细菌的产生,而现有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的可用识别位点远远难以满足需求。来源于珊瑚弧菌的Vika/vox系统是一种新型的SSRs,由重组酶Vika和特异性识别位点vox组成,该系统与Cre/lox和Flp/FRT系统相比,具有细胞毒性低,使用范围广和安全性高等优势,本文中对vox位点进行突变获得了多个介导重组能力相较于原始vox位点显着增强的vox突变位点(vox2261、vox2272和vox226172),和相较于lox位点更为安全严谨的vox突变位点(vox-66和vox-71),为细菌基因组多元编辑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元件,进一步扩展了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的应用范围。本文基于Red/ET重组工程、dReaMGE和Vika/vox等细菌基因组多元编辑技术以及工具元件的开发,通过单个或多个启动子插入、转录调控因子的组合编辑、基因簇失活等策略完成了对一种假单胞菌和两种伯克氏菌的生物合成潜力的开发,成功实现对六个基因簇的编辑,一个活跃基因簇的深度挖掘,一种目标化合物产量的提高以及抗肿瘤化合物埃博霉素高效异源表达,获得了六种新型的天然产物。其中来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rafulva CRS01-1的massetolides有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来自伯克氏菌Paraburkholderia megapolitana DSM 23488 的 haereomegapolitanin A 具有表面活性剂活性,来源于伯克氏菌DSM 7029的luminmycin G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以上结果显示,本文开发的包含dReaMGE和vika/vox在内的细菌基因组多元编辑技术与工具元件是对现有细菌基因组编辑工具箱的扩大和丰富,能够极大的加速对微生物基因簇资源的开发的转化。

董嘉琪[10](2021)在《红芪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调节剂量的筛选》文中指出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宿主和外界环境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对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据报道,中药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动物健康的作用。为研究红芪多糖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的活性组分及最佳剂量,本研究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芪多糖,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进行优化;再用柱层析法对红芪总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检测各活性组分的生物活性;最后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应用不同剂量的红芪多糖进行调控,利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全面分析,探索红芪多糖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最佳调控剂量。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1、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芪多糖,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考查提取温度(A)、液料比(B)、醇沉比(C)、提取时间(D)和提取次数(E)对红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统计方法将实验值拟合成二阶多项式方程。结果显示,红芪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温度80℃,时间3 h,次数4次,液料比为17 mg/m L,醇沉比75%,此条件下制备的红芪粗多糖平均提取率为7.7%,与理论提取率8.01%差异不显着(P>0.05)。2、红芪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用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去除红芪多糖中的蛋白,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对红芪多糖分离纯化,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量,计算回收率;红外光谱法分析定性官能团,并比较各组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巨噬细胞增殖活性和对肠道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4种多糖组分RHPS-1、RHPS-2、RHPS-3和RHPS-4。其中RHPS-1、RHPS-2和RHPS-4为单一多糖,回收率分别为51.33%、3.15%和2.34%,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8.781、25.660和100.149k Da;红外光谱图显示三者均具有植物多糖特征吸收峰;3组分多糖的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无显着性差异;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和抑制溶血能力大小均为RHPS-4>RHPS-2>RHPS-1;对巨噬细胞的增殖作用和分泌NO、TNF-α和IL-6的大小依次是RHPS-4>RHPS-2>RHPS-1;对肠道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依次是RHPS-1>RHPS-2=RHPS-4。3、红芪多糖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最佳剂量的筛选:将上述所得的RHPS-1组分再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色谱柱进一步纯化得RHPS-1-1,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愈组和12.5 mg/kg、25 mg/kg、50 mg/kg、100 mg/kg、200 mg/kg和400 mg/kg 6个不同剂量红芪多糖给药组,通过联合给予抗生素的方法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不同剂量红芪多糖给药。应用16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等。结果表明,红芪多糖RHPS-1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色谱纯化得到RHPS-1-1,为单一多糖,回收率分别为64.98%,重均分子量为19.420 k Da。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基本耗竭,表明造模成功;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经RHPS-1-1给药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发生改变,25 mg/kg的RHPS-1-1治疗组Chaol指数显着升高(P<0.05)。在Beta多样性分析中,PCA和UPGMA聚类结果中均显示,25 mg/kg的RHPS-1-1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肠道菌群结构趋于一致,故25 mg/kg的RHPS-1-1为最佳给药剂量,并且25 mg/kg的RHPS-1-1干预组小鼠各脏器和胃肠道无病理变化。结论:本研究得出红芪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4次,液料比为17 mg/m L,醇沉浓度75%;在此基础上,对优化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三种多糖组分,然后比较三种纯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巨噬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对肠道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从产量和活性方面综合得出RHPS-1较好。对RHPS-1进一步纯化得到RHPS-1-1,建立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筛选出RHPS-1-1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最佳剂量为25 mg/kg,为红芪多糖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天然产物 T12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产物 T12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脂肽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抗菌脂肽的结构特征与作用机制
    1.1 抗菌脂肽的结构特征
    1.2 抗菌脂肽的作用机制
        1.2.1 抗菌脂肽与细菌细胞壁的作用
        1.2.2 抗菌脂肽与细菌细胞膜的作用
        1.2.3 抗菌脂肽与细菌胞质内靶目标的作用
2 抗菌脂肽类微生物源
    2.1 芽孢杆菌属
    2.2 乳酸菌属
    2.3 霉菌
3 抗菌脂肽的应用
    3.1 在食品中的应用
    3.2 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3.3 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3.4 在农业中的应用
4 讨论与展望

(3)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JNB5-1高效合成灵菌红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灵菌红素概述
        1.1.1 灵菌红素
        1.1.2 灵菌红素合成途径
        1.1.3 灵菌红素合成的基因调控
    1.2 RNA测序(RNA-seq)
        1.2.1 RNA-seq测序发展
        1.2.2 RNA-seq建库和测序
        1.2.3 RNA-seq数据分析
    1.3 聚腺苷酸化
        1.3.1 聚腺苷酸化概述
        1.3.2 聚腺苷酸化相关酶
        1.3.3 聚腺苷酸化在RNA代谢和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1.4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1.4.1 蛋白质稳定性概述
        1.4.2 二硫键工程提高蛋白质稳定性
        1.4.3 蛋白质磷酸化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初步解析不同温度下粘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的差异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2.2.4 培养基
        2.2.5 灵菌红素产量测定
        2.2.6 转录组取样
        2.2.7 提取总RNA
        2.2.8 文库制备和转录组测序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10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2.2.11 GO和 KEGG富集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转录组样本制备
        2.3.2 RNA样品检测
        2.3.3 转录组测序总体分析
        2.3.4 qPCR验证
        2.3.5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2.3.6 温度差异分析
        2.3.7 温度对基因转录的影响
        2.3.8 群体感应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2.3.9 sRNA响应温度刺激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2.3.10 双组分调控系统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2.3.11 涉及灵菌红素生物学功能的相关因子
        2.3.12 氨基酸代谢途径响应温度变化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计多聚核苷酸片段提高pig基因簇基因mRNA稳定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试剂
        3.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3.2.4 培养基
        3.2.5 PigF克隆表达,制备和纯化
        3.2.6 PigF酶活性测定
        3.2.7 温度对氧甲基转移酶(PigF)合成及酶活性的影响
        3.2.8 粘质沙雷氏菌pig F敲除菌构建
        3.2.9 PNF的筛选
        3.2.10 mRNA半衰期测定
        3.2.11 粘质沙雷氏菌敲入菌株构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ig基因簇基因转录水平受温度影响
        3.3.2 温度对氧甲基转移酶(PigF)的影响
        3.3.3 设计PNF
        3.3.4 PNF提高gfp基因mRNA稳定性
        3.3.5 PNF提高mRNA半衰期
        3.3.6 引入PNF提高PigF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
        3.3.7 利用PNF在 JNB5-1 中重构pig基因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入二硫键提高氧甲基转移酶稳定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仪器
        4.2.2 主要试剂
        4.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4.2.4 培养基
        4.2.5 PigF突变酶的构建,制备和纯化
        4.2.6 PigF及其突变酶热稳定性研究
        4.2.7 验证二硫键的形成
        4.2.8 PigF及其突变体酶动力学参数研究
        4.2.9 结构和分子动力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设计PigF二硫键引入位点
        4.3.2 PigF突变体酶二硫键验证
        4.3.3 引入二硫键提高了PigF突变体酶热稳定性
        4.3.4 PigF及突变体酶酶动力学参数研究
        4.3.5 PigF及其突变体酶结构分析
        4.3.6 PigF突变体酶分子动力学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px系统负转录调控PG生物合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仪器
        5.2.2 主要试剂
        5.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5.2.4 培养基
        5.2.5 粘质沙雷氏菌cpxR敲除菌构建
        5.2.6 测量pig基因簇的启动子
        5.2.7 CpxR、CpxR_(D51A)及Cpx A克隆表达,制备和纯化
        5.2.8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和GFP荧光实验
        5.2.9 电泳迁移率实验
        5.2.10 细菌双杂交实验
        5.2.11 Pull down实验
        5.2.12 Western blot
        5.2.13 体外磷酸化验证
        5.2.14 灵菌红素产量测定
        5.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px系统转录水平响应JNB5-1 的培养温度变化而变化
        5.3.2 cpxR基因插入失活提高了PG的产量
        5.3.3 cpxR基因插入失活提高了PG合成相关途径基因的转录水平
        5.3.4 CpxR结合pig基因簇启动子
        5.3.5 cpx系统通过磷酸化影响PG产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组合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高效合成灵菌红素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主要仪器
        6.2.2 主要试剂
        6.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6.2.4 培养基
        6.2.5 粘质沙雷氏菌敲入菌株构建
        6.2.6 摇瓶发酵测定灵菌红素产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引入二硫键提高PigF稳定性促进PG产量
        6.3.2 外源添加前体物质促进PG产量
        6.3.3 重组PG合成代谢流促进PG产量
        6.3.4 重组菌JNB5-1/S4 发酵合成PG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附录 II:转录组差异基因

(4)薄荷醇对LPS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帕金病与小胶质细胞
        1 帕金森病
        2 PD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3 用以研究PD的动物模型
        3.1 MPTP模型
        3.2 LPS诱导的神经炎症模型
        4 小胶质细胞与帕金森氏病
        4.1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
        4.2 神经炎症与帕金森病
        5 小结
    第2章 薄荷醇研究进展
        1 薄荷醇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2 薄荷醇的生产
        3 薄荷醇的降温作用以及薄荷醇对人体的影响
        3.1 薄荷醇的降温作用
        3.2 薄荷醇对体温和尼古丁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4 薄荷醇的生物学功能
        4.1 烟草中的薄荷醇
        4.2 薄荷醇的镇痛作用
        4.3 薄荷醇的抗真菌活性
        4.4 薄荷醇的抗细菌活性
        4.5 薄荷醇对癌症的影响
        4.6 薄荷醇的抗炎活性
        4.7 其他生物学功能
        5 小结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薄荷醇对LPS诱导的神经炎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薄荷醇能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
        2.2 薄荷醇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3 薄荷醇预保护可抑制SN中的小胶质细胞活化
        2.4 薄荷醇抑制SN中的促炎因子和促炎酶类
        3 讨论
        4 小结
    第2章 薄荷醇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系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薄荷醇体外抑制促炎蛋白酶类的表达
        2.2 薄荷醇抑制了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上调
        2.3 薄荷醇在神经炎症过程中可作用于NF-κB和 AKT信号通路
        2.4 薄荷醇对LPS诱导的炎症过程中MAPK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3章 薄荷醇抑制大鼠中脑中相关信号通路的磷酸化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薄荷醇通过NF-κB,MAPK和AKT信号传导途径体内发挥抗炎作用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5)药用植物广藿香种质资源鉴定和挥发油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藿香、广藿香的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1.1 所属纲目、分类和分布情况(植物志)及药用价值
        1.1.2 广藿香鉴定研究现状
        1.1.3 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
    1.2 环境因子对广藿香有效成分的影响
    1.3 广藿香挥发油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广藿香种质资源鉴别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剂与仪器
    2.2 方法
        2.2.1 广藿香与藿香品种的表型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
        2.2.2 基于GC/MS检测对广藿香与藿香的定性分析
        2.2.3 基于CDDP标记与Mat K标记的藿香遗传关系分析
        2.2.4 广藿香组织培养体系建立优化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表型性状与显微鉴定结果
        2.3.2 GC/MS定性分析结果
        2.3.3 DNA的纯度浓度检测
        2.3.4 CDDP对藿香种质资源遗传关系分析和聚类分析
        2.3.5 Mat K序列分析、进化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建立
        2.3.6 组织培养体系建立与优化
    2.4 讨论
第三章 茉莉酸甲酯对广藿香生理生化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材料
        3.1.2 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MeJA处理对广藿香植株的表型性状影响
        3.2.2 MeJA处理对广藿香植株POD酶活性的影响
        3.2.3 MeJA处理对广藿香植株CAT酶活性的影响
        3.2.4 MeJA处理对广藿香植株T-SOD酶活性的影响
        3.2.5 MeJA处理对广藿香植株MDA含量的影响
        3.2.6 基于GC/MS和 LC/MS鉴定MeJA处理对广藿香叶片有效成分的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浓度MeJA对广藿香植株表型性状的影响结果
        3.3.2 不同浓度MeJA对广藿香P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3.3.3 不同浓度MeJA对广藿香CAT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3.3.4 不同浓度MeJA对广藿香T-S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3.3.5 不同浓度MeJA对广藿香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3.3.6 不同浓度MeJA对广藿香叶片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4.1.1 材料
        4.1.2 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挥发油
        4.2.2 广藿香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GC/MS检测分析
        4.2.3 丙酮浸提法提取广藿香挥发油
        4.2.4 广藿香丙酮提取物GC/MS检测分析
        4.2.5 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广藿香挥发油
        4.2.6 广藿香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物GC-MS检测分析
        4.2.7 影响广藿香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4.2.8 响应面优化广藿香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工艺
        4.2.9 广藿香精油抗氧化活性检测
        4.2.10 广藿香精油抑菌活性探索
        4.2.11 二龄甜菜夜蛾拒食活性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挥发油提取率
        4.3.2 水蒸气提取挥发油的GC-MS分析结果
        4.3.3 丙酮浸提法提取广藿香挥发油提取率
        4.3.4 丙酮提取物的GC-MS分析结果
        4.3.5 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广藿香挥发油提取率
        4.3.6 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物的GC-MS分析结果
        4.3.7 影响广藿香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工艺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4.3.8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4.3.9 广藿香精油抗氧化活性
        4.3.10 广藿香精油抑菌活性
        4.3.11 二龄甜菜夜蛾拒食活性探讨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探究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反应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炎症性肠病(Intestinal Bowel Disease,IBD)的研究概述
        1.1 IBD的现状
        1.2 IBD的发生机制
        1.3 IBD的治疗/预防手段及其机制概述
    2 肠道微生物-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的研究进展
        2.1 肠道微生物、上皮细胞和免疫系统的组成、分布和功能
        2.2 肠道微生物-上皮细胞互作
        2.3 微生物-免疫细胞互作
        2.4 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
    3 酪丁酸梭菌的研究进展
        3.1 酪丁酸梭菌的结构组成
        3.2 酪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鼠炎性肠病模型的构建及酪丁酸梭菌的剂量筛选
    1 小鼠炎性肠病模型的构建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2 酪丁酸梭菌缓解小鼠肠道损伤的剂量筛选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反应机制的初步探索
    1 酪丁酸梭菌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2 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探索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3 酪丁酸梭菌对小鼠肠道免疫细胞组成比例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酪丁酸梭菌在IL-22介导的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中的机制研究
    1 IL-22在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2 酪丁酸梭菌在IL-22介导的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中的作用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3 细胞水平上验证酪丁酸梭菌在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中的机制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4 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结肠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探索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香豆素呋喃嘧啶酮杂合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样本
        1.2 仪器
        1.3 试剂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2.方法
        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 呋喃嘧啶酮酰肼的合成
        2.3 香豆素甲酰氯中间体的合成
        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5 细胞培养
        2.6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CCK-8 法)
        2.7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
三、结果
    1.合成结果
    2.化合物的波谱性质
        2.1 中间体的波谱性质
        2.2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性质
    3.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IC_(50)值
    4.化合物12i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创新点
七、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3-杂环香豆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一株杀蚜活性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s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洋真菌研究概况
    1.2 海洋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2.1 海洋真菌天然产物杀虫活性
        1.2.2 海洋真菌天然产物抑菌活性
        1.2.3 海洋真菌天然产物其它活性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具有杀蚜活性目标菌株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盐卤虫、烟蚜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5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供试海洋真菌的发酵及粗提物制备
        2.2.2 杀虫活性测定
        2.2.3 化学丰富度筛选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盐卤虫致死活性初筛结果
        2.3.2 烟蚜活性复筛结果
        2.3.3 真菌粗提物对烟蚜活性的LC_(50)分析
        2.3.4 化学丰富度筛选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塔宾曲霉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目标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主要仪器
        3.1.4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实验室规模化发酵
        3.2.2 次级代谢产物的收集与提取
        3.2.3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3.2.4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2.5 新化合物手性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化合物分离与纯化
        3.3.2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3.3.3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塔宾曲霉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及标志物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次级代谢产物
        4.1.2 供试曲霉属真菌
        4.1.3 供试植物病原菌
        4.1.4 供试烟蚜
        4.1.5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抑菌活性测试
        4.2.2 杀蚜活性测试
        4.2.3 新化合物asperazine B作为黑曲霉真菌分类化学标志物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4.3.2 杀蚜活性测试结果
        4.3.3 新化合物asperazine B作为黑曲霉真菌分类化学标志物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供试菌株菌落培养形态图
附录B 新化合物谱图
致谢
作者简历

(9)细菌基因组多元编辑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基因组挖掘
        1.1.1 假单胞菌天然产物挖掘的意义
        1.1.2 伯克氏菌天然产物挖掘的意义
        1.1.3 细菌多元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天然产物挖掘中的重要性
    1.2 基因组多元编辑技术
        1.2.1 基于Red/ET重组工程的迭代基因组多元编辑技术
        1.2.2 基于CRISPR/Cas的基因组多元编辑技术
    1.3 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
    1.4 立题的依据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因组编辑工具促进细菌基因组挖掘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菌株和质粒
        2.2.2 寡核苷酸合成和DNA测序
        2.2.3 分子生物学试剂
        2.2.4 主要试验仪器
        2.2.5 数据分析软件
        2.2.6 试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利用重组技术实现假单胞菌P.parafulva的基因组挖掘
        2.3.2 利用重组技术实现伯克氏菌P.megapolitana的基因组挖掘
    2.4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dsDNA recombineering介导的细菌基因组多重编辑技术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菌株和质粒
        3.2.2 寡核苷酸合成和DNA测序
        3.2.3 合成的基因序列
        3.2.4 试验方法
    3.3.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在三种细菌中dsDNA介导的基因组多重编辑
        3.3.2 确认dsDNA recombineering介导双区域替换的决定因素
        3.3.3 dReaMGE技术的建立
        3.3.4 dReaMGE技术在多种细菌中的应用
        3.3.5 dReaMGE在基因组挖掘中应用
    3.4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Vika/vox的优化与应用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菌株和质粒
        4.2.2 寡核苷酸合成和DNA测序
        4.2.3 试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低毒性高效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的筛选
        4.3.2 vox位点结构的确定
        4.3.3 严谨高效突变vox位点的构建
        4.3.4 突变vox位点的功能和严谨性测定
        4.3.5 Vika/voxM介导生物合成基因簇异源整合实现epothilone在伯克氏菌DSM7029 的高效表达
    4.4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基因组编辑工具促进细菌基因组挖掘
    5.2 dsDNA recombineering介导的细菌基因组多重编辑技术
    5.3 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Vika/vox的优化与应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红芪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调节剂量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红芪及红芪多糖的研究进展
        1.1 红芪的研究进展
        1.2 红芪多糖的研究进展
    2 中药多糖对肠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
    3 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3.1 肠道菌群的概述
        3.2 畜禽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
        3.3 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疾病
        3.4 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建立
    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单因素试验
        1.4 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的提取条件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单因素试验
        2.2 响应面法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红芪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多糖的分离纯化
        2.2 红芪多糖的结构表征分析
        2.3 红芪多糖对肠道致病菌生长的影响
        2.4 红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2.5 红芪多糖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RHPS-1-1 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最佳剂量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RHPS-1 的纯化
        2.2 RHPS-1-1 的纯度测定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2.3 红芪多糖对各组小鼠体重的影响
        2.4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5 红芪多糖对各组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2.6 HE病理形态学的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四、天然产物 T12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脂肽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陶雪菊,苟兴华,何成霞.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2]Trichoderma harzianum中转录调控因子HOS2和PacC代谢调控功能解析与机制探究[D]. 吴梦月.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JNB5-1高效合成灵菌红素[D]. 孙杨. 江南大学, 2021(01)
  • [4]薄荷醇对LPS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 杜渐. 吉林大学, 2021
  • [5]药用植物广藿香种质资源鉴定和挥发油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D]. 黄冰霞. 宜春学院, 2021(08)
  • [6]基于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探究酪丁酸梭菌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反应的机制[D]. 肖芝萍. 浙江大学, 2021
  • [7]香豆素呋喃嘧啶酮杂合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应用研究[D]. 何圣洁.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8]一株杀蚜活性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s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 徐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9]细菌基因组多元编辑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D]. 郑文韬. 山东大学, 2021(10)
  • [10]红芪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调节剂量的筛选[D]. 董嘉琪.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  

天然产物T12的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