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南药资源持续开发(扩展部分)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南药资源持续开发(扩展部分)

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扩建部分)南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邓海雯[1](2021)在《社区参与背景下生态旅游开发博弈研究》文中指出

刘咏梅[2](2020)在《海南野生南药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指出在2020年初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医药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南药作为民族医药中的一员,却面临着保护力度不够、开发不够到位等问题。健全的法律制度对保护野生南药资源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目前对于野生南药资源的法律保护十分滞后。只有完善保护野生南药资源的法律体系,才能达到对野生南药资源保护的目的。

李有寿,邓志云,周开华[3](2020)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指出了由于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扩张,使得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迫切需要保护。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现状与问题,包括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跨边界保护问题突出、农村建设与能源利用、雨林减少与生态环境退化形成恶性循环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包括加强自然保护区体系网络建设、加强经济林比重控制、合理运用土着民族的传统知识,落实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构建社区共管机制等,以期提供参考。

平蕾[4](2020)在《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 ——以勐罕镇、勐仑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旅游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对其的保护和更新。面对快速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处理保护与更新的关系、现代生活的需求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西双版纳的勐罕镇和勐仑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勐罕镇傣族园是由五个村落组成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保留着完整的传统空间和傣族建筑。勐仑镇依托西双版纳国家植物园发展旅游,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案例地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既包含城镇形态,又包含传统村落形态,空间形态的复杂化和变迁使它们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可以弥补学界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缺失。本研究通过对勐罕镇、勐仑镇空间形态的深入研究,分析整体形态、街巷与节点、标志物、空间节点、傣族建筑和传统风貌等六大要素的变化,对比两个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旅游发展策略、保护更新现状等方面的不同。总结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以及利益相关者政府、开发商、村民、游客对形态变化的影响。在旅游小城镇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主要有快速城镇化对传统风貌的破坏、现代生活方式和傣族民居保护之间的矛盾、开发商和村民的保护意识淡薄以及保护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旅游小城镇在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等方面的价值是对其保护的重要依据。通过以上分析,首先确定旅游小城镇保护更新的原则,再从整体形态、街巷与节点、标志物、空间节点、傣族建筑和传统风貌几个方面讨论了物质形态保护更新的具体措施,并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以及利益相关者在保护更新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彭波[5](2020)在《景洪市勐宋阿卡人生态文化复兴研究》文中提出哈尼族作为山地农业民族,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反映在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中,体现在传统的生态文化中。但由于社会变革和主流文化的冲击,从二十世纪中期,这些信仰体系、价值观念,以及生态文化逐渐消失。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开始了民族文化复兴进程。本文以哈尼族阿卡人的生态物质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勐宋村的田野调研,探讨其生态文化的复兴实践。生态物质文化的研究主要论述了“红梅花雀保护地”和“鸟塘”两种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这两种景点是当地人对传统资源管理和生态维护基础上的创新性实践,强调了人与景观、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生态制度文化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密桑洛”祭祀仪式的复兴尝试,在“森林——水源——农业——村寨”四素同构的哈尼族生态系统中,森林是物质基础;“密桑桑岴”即“地母圣林”是勐宋阿卡人森林分类中的一种神林禁地,而祭祀“地母圣林”即“密桑洛”仪式不仅是保护这类圣境的具体措施和生态文化制度,更是体现阿卡人尊敬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的核心精神。然而在大跃进和文革的运动中这个仪式已经在勐宋地区消失,现在对“密桑洛”仪式的复兴尝试意味着勐宋阿卡人对其传统生态文化制度复兴的兴趣。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理论、方法、目的和意义等。第一章介绍了勐宋村的自然和社会情况,阿卡人的生态文化体系和信仰体系,以及民俗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相关情况。第二章和第三章从物质文化角度对“红梅花雀保护地”和“鸟塘”两种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作了概述,包括营造过程、问题和功能分析。第四章从制度文化角度对“密桑洛”祭祀仪式的复兴情况作了阐述,包括复兴的尝试、问题。第五章运用理论分析了勐宋村生态文化复兴的意义,最后对生态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张铭[6](2019)在《景观指数计算在生物多样性审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代发展的冲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威胁,就当前的生物多样性状况来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生物多样性的状况都不容乐观。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遗传层次上的多样性正在以前所未闻的速度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迫在眉睫,全世界都展开了大面积的行动,我国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审计系统以环境审计为依托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也为生态可持续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就目前而言,审计系统在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结合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审计实践经验,分析不同时段生物多样性审计经验,总结了生物多样性审计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对今后开展生物多样性审计的启发与借鉴。由于生物多样性审计的特殊性,传统审计方法在实践中并不适宜,需要探索一种能够准确描述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新方法。在充分考虑景观格局指数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联后,尝试探索生物多样性审计新方法,以遥感图像处理平台(ENVI)与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工具(ArcGIS)两种大型平台软件分别处理卫星影像图片获得景观分类图,并使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多种景观指数,结果如下:以H区三个镇3年图像对比发现,数据波动不明显,一年的间隔土地类型变化不大,故该方法应使用间隔年限大一些的样本,才能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H区1998年、2008年、2018年土地利用影像图进行数据分析。H区1998年至2018年景观格局指数总体态势良好,持续上升,生境破碎化程度减轻,证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该数据背后的原因可能是H区处于某中心城市郊区,由于城市化效应导致部分人群迁徙至中心地带,由于人群的减少以及近年来人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提高,景观多样性指数明显上升,物种多样性趋向于丰富。本文总结了生物多样性审计的开展现状,指出生物多样性审计需要一种新型审计技术方法来追踪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根据这个需求本文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可应用于生物多样性审计的技术方法,并指明其适用范围与注意点,为生物多样性审计的开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吴柔[7](2019)在《曼腊村竜林地方性知识的村民认知差异研究》文中认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最早起源于当地的民间宗教与祖先崇拜,之后在傣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竜林与其他文化事项一起构筑了一套与整个傣族村落文化空间相关联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进而在当地构建景观格局、开展农事、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竜林地方性知识如同一根链条,通过它将当地傣族社会的整个政治、经济、文化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内外交织、关系复杂的地方性知识网络。本文以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一个典型傣族村落曼腊村为田野点,通过定性的田野调查和定量的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了竜林地方性知识的基本内容以及当地不同村民群体对它的认知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人类学视野下的社会文化分析。基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将竜林地方性知识整理划分成三个维度,分别是竜林信仰、技术实践以及组织与管理机制。竜林信仰是对当地傣族人如何认识自然与社会、如何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总结,竜林地方性知识中的技术实践则是当地村民如何将当地生态文化的理念与认知付诸于他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竜林的组织与管理机制有时候也可以简化为管理性知识,其主要内容在于面对自然环境之时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不同村民群体包含三个年龄群体(年轻群体为20岁-40岁、中年群体为41岁-60岁、老年群体为60岁以上)以及男性与女性两个不同的性别群体。研究结果发现,年龄和性别确实是影响竜林地方性知识实践与传承的重要因素,关于竜林地方性知识不论是信仰层面还是技术实践与组织管理层面都呈现出从老年群体到年轻群体的下降趋势,同时研究还表明,在竜林地方性知识的储备上男性村民明显高于女性村民。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的影响下,曼腊的竜林地方性知识正在流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元的,它是由内外交织的因素共同推动,例如年轻人拥有较多的外出工作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们比老年人、中年人接受了更多的现代学校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快速变化的背景下,边缘地区脆弱的地方性知识正在逐渐消失;同时曼腊竜林地方性知识的变迁还可以作为显示整个傣族社会文化正在发生巨大变迁的一面镜子。

刘静佳[8](2019)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没能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应运而生,成为了改善环境污染和防止破坏的有效方式之一。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保护地类型,也承担着环境教育的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将对国家公园功能体系的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国际上国家公园一直都是环境教育天然的大教室。然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中国国家公园有了漂亮的环境教育大教室,却出现了少有学生、少有教师、少有教材、少有教育机构的“一有四少”的状况,环境教育教室缺乏活力;而在国家公园之外,以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为主要表现的环境教育类商业活动却供不应求。面对这两组冷热矛盾,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将人们吸引至国家公园场域内主动接受环境教育,成为国家公园探索和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囿于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公园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局限,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研究此前并没有在国家公园的系列研究中占到重要位置。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中,应该以系统思想和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对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是一种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从要素至系统至功能再到路径的体系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双模型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等相关理论,基于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在对模型要素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ESFP-S),这一模型包括系统要素(E-Elements)、动力子系统(S-Subsystems)、功能(F-Functions)和路径(P-Paths)四要素,体现了动力机制的整体存在,缺一不可。进一步厘清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机理模型(ESFP-M),为黄石与普达措的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运用动力机制双模型对比发现普达措的短板通过运用ESFP-S和ESFP-M动力机制双模型,根据在美国和中国的田野调查资料,将黄石和普达措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无论是要素构成还是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真正构建起来。黄石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磨合,环境教育已经进入“汽车”时代,动力系统要素齐备,建立了以推动力、协同力、引导力、拉动力和驱动力为作用力的动力子系统,这五种力的合力决定了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合力的大小决定了动力的大小,使得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沿着公益性、市场性和混合性三条路径前进,成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国际范例,在不同的道路上都能发挥动力机制,飞速前进。同黄石相比,普达措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存在如下短板:①结构模型(ESFP-S)中系统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都存在缺失问题;②机理模型(ESFP-M)中人员流和资金流呈现单一、媒介流呈现静态化的特征;③其动力子系统中摩擦力系统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尚未形成闭合的动力功能。动力系统要素的单一和阻力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开展起着制约作用,容易形成“木桶”的短板原理;加之年轻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在现阶段走在唯一道路上却受限于种种摩擦阻力,动力系统也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良好运转受限于协同力子动力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完备,因此需要结合公园的实际状况以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现实需求,弥补短板。3、修正普达措模型并构建其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通过前述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研究,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模型进行修正,主要从要素健全、动力系统提升、功能完善和路径开拓四个方面进行修正。根据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中存在的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的缺失问题,提出了从理念、主体、利益和制度维度的多维构建策略,来实现普达措国家公园动力机制的良好协调运作,从而实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创新点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双模型;二是构建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三是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研究对于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动力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解决中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中出现的两组冷热矛盾,促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廖凌云[9](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胡莹莹[10](2013)在《城乡统筹视野下西双版纳州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城乡统筹是中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旅游小城镇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有可能形成从—产到三产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发挥其城乡过渡体的作用,大力推进城乡过渡,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旅游小城镇应始终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旅游为突破口,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目前对旅游小城镇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对其规划的研究较少,针对城乡统筹下的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更是缺乏地区的个案探讨。本论文尝试以云南西双版纳州为地域背景,针对其旅游小城镇独特的特色性,分析研究城乡统筹背景下不同于其他小城镇的旅游小城镇规划。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小城镇规划既要符合城镇发展实际需求,又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基于以上背景和问题的分析,通过书籍及文献资料阅读、调研访谈、理论结合实践、实际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旅游小城镇、城乡统筹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旅游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应注重哪几个方面,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学习和反思的基础上,选取应用城乡统筹理念进行规划上较成熟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即以竹镇镇、仕阳镇、山泉镇为例,探索旅游小城镇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规划建设启示;对国外经验进行梳理,以总结出规划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本文所选案例地勐罕镇、勐仑镇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其现状情况和现有规划文本,归纳、总结并进一步提升,挖掘旅游小城镇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重点规划内容,总结归纳出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规划重点、策略及方法步骤。本论文借此研究希望能对西双版纳的旅游小城镇规划及城乡统筹建设发展有所裨益和参考。

二、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扩建部分)南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扩建部分)南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海南野生南药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药的概念 二、野生南药资源的现状 三、野生南药资源的立法现状 (一)
    立法滞后 (二)
    处罚过轻 (三)
    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的保护 (四)
    法律法规相互抵触 (五)
    
    野生南药的保护范围窄 四、完善野生南药资源法律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
    确定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指导思想 (二)
    将野生南药划分保护等级 (三)
    严禁私自采挖、毁损野生濒危珍稀南药 (四)
    对野生珍稀濒危南药设置合理的采捕期 (五)
    加快建立野生南药种质资源库 (六)
    建立省级野生南药保护名录

(3)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1.2 跨边界保护问题突出
    1.3 农村建设用木材、能源利用的影响
    1.4 雨林面积减少与生态环境退化效益产生恶性循环
2 对策与建议
    2.1 积极构建自然保护区体系网络建设,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2.2 加强经济林比重控制,促进森林生态效能提升
    2.3 合理运用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落实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
    2.4 积极构建社区共管机制
3 结语

(4)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 ——以勐罕镇、勐仑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
        1.1.2 .云南省建设旅游小城镇的进程
        1.1.3 .西双版纳重点打造旅游小城镇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小城镇
        1.3.2 .旅游小城镇
        1.3.3 .保护与更新
        1.3.4 .空间形态
        1.3.5 .研究案例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实践
    2.1 .国外研究综述和实践
        2.1.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1.2 .国外保护更新法规的综述
        2.1.3 .国外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综述
        2.1.4 .国外保护与更新的措施
        2.1.5 .国外旅游小城镇保护更新实践
    2.2 .国内研究综述和实践
        2.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2.2.2 .国内保护更新法规的综述
        2.2.3 .国内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综述
        2.2.4 .国内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措施
        2.2.5 .国内旅游小城镇保护更新实践
    2.3 .研究进展述评
第三章 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
    3.1 .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历史沿革
        3.1.3 .人口与经济
        3.1.4 .旅游发展
        3.1.5 .旅游小城镇概况
    3.2 .勐罕镇概况
        3.2.1 .自然地理条件
        3.2.2 .历史人文条件
        3.2.3 .人口与经济
        3.2.4 .旅游发展现状
        3.2.5 .橄榄坝农场概况
    3.3 .勐罕镇空间形态分析
        3.3.1 .整体空间形态
        3.3.2 .街巷空间
        3.3.3 .标志物
        3.3.4 .空间节点
        3.3.5 .傣族建筑
        3.3.6 .传统风貌
        3.3.7 .空间形态变化特征
        3.3.8 .社会空间形态变迁
    3.4 .勐仑镇概况
        3.4.1 .自然地理条件
        3.4.2 .历史人文条件
        3.4.3 .人口与经济
        3.4.4 .旅游发展现状
    3.5 .勐仑镇空间形态分析
        3.5.1 .整体空间形态
        3.5.2 .街巷空间
        3.5.3 .标志物
        3.5.4 .空间节点
        3.5.5 .傣族建筑
        3.5.6 .传统风貌
        3.5.7 .空间形态变化特征
        3.5.8 .社会空间形态变迁
    3.6 .勐罕镇、勐仑镇对比研究
        3.6.1 .旅游发展情况对比
        3.6.2 .空间形态的保护更新对比
        3.6.3 .利益相关者对保护更新的影响对比
    3.7 .小结
第四章 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政府对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4.1.1 .政府政策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4.1.2 .政府组织编制的规划对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4.2 .开发商对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影响
        4.2.1 .“保护就是发展”的旅游开发模式
        4.2.2 .开发商与村民之间相互影响
    4.3 .村民对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影响
    4.4 .游客对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小城镇保护更新的价值与现状问题
    5.1 .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价值体现
        5.1.1 .物质形态价值
        5.1.2 .非物质形态价值
    5.2 .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
        5.2.1 .快速城镇化对传统风貌的破坏
        5.2.2 .现代生活方式和傣族民居保护更新之间的矛盾
        5.2.3 .开发商、村民的保护意识淡薄
        5.2.4 .保护制度不完善
    5.3 .小结
第六章 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6.1 .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历史延续性原则
        6.1.3 .公众参与原则
        6.1.4 .立法保护原则
    6.2 .旅游小城镇物质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策略
        6.2.1 .整体形态的保护与更新
        6.2.2 .街巷和节点保护与更新
        6.2.3 .标志物保护与更新
        6.2.4 .傣族建筑保护与更新
        6.2.5 .整体风貌保护与更新
    6.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6.4 .利益相关者在保护更新中的作用
        6.4.1 .政府主导
        6.4.2 .公众参与
        6.4.3 .开发商价值导向
        6.4.4 .游客的旅游需求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村民访谈记录

(5)景洪市勐宋阿卡人生态文化复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文化复兴的研究
    三、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
        (一)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勐宋村概况与民俗文化生态村的建设
    一、勐宋村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与经济情况
        (三)传统生态文化
        (四)信仰体系与文化景观
        (五)保护动物的习俗
        (六)小结
    二、民俗文化生态村的建设
        (一)背景
        (二)资源优势
        (三)开发模式分析
        (四)建设内容规划
        (五)小结
第二章 “红梅花雀保护地”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
    一、红梅花雀的发现与保护过程
        (一)红梅花雀的发现与被重视
        (二)“红梅花雀保护地”的营造过程
    二、“红梅花雀保护地”生态文化景点的管理
        (一)管理人员
        (二)管理问题
    三、“红梅花雀保护地”生态文化景点的功能
        (一)保护鸟类
        (二)发展经济
        (三)维护生态
    四、小结
第三章 “鸟塘”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
    一、“鸟塘”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
        (一)选址
        (二)修建
        (三)喂鸟
    二、“鸟塘”生态文化景点的管理
        (一)管理内容
        (二)管理效果
    三、“鸟塘”生态文化景点的功能
        (一)保护鸟类
        (二)发展经济
        (三)维护生态
    四、小结
第四章 “密桑洛”的复兴尝试
    一、“密桑洛”文化解读
        (一)森林分类
        (二)“密桑洛”
    二、“密桑洛”的复兴尝试
        (一)“密桑洛”的消失
        (二)“密桑洛”的复兴尝试
        (三)“密桑洛”的复兴问题
    三、小结
第五章 生态文化复兴的当代意义
    一、生态文化复兴的意义
        (一)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价值
        (二)文化自觉下的民族文化价值
        (三)文化制衡下的环境保护价值
        (四)讨论
    二、生态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致性
        (二)勐宋生态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6)景观指数计算在生物多样性审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
    2.2 生物多样性审计的发展
    2.3 景观指数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
        2.3.1 生境破碎的空间分析及其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
        2.3.2 生物入侵的空间分析
        2.3.3 保护对象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
    2.4 文献述评
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3.1 理论基础
        3.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3.1.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
        3.1.3 生物最小面积理论
        3.1.4 景观格局指数理论
    3.2 概念界定
        3.2.1 生物多样性
        3.2.2 生物多样性审计
        3.2.3 景观指数
4 生物多样性审计开展情况及其技术方法现状分析
    4.1 生物多样性审计开展情况
        4.1.1 国外生物多样性审计开展情况
        4.1.2 国内生物多样性审计开展情况
    4.2 生物多样性审计可以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
        4.2.1 国际公约
        4.2.2 国家法律
        4.2.3 政策文件等
    4.3 提升生物多样性审计开展状况的方式
        4.3.1 拓宽审计立项来源渠道
        4.3.2 明确审计思路与审计步骤
        4.3.3 完善审计理论框架
        4.3.4 加强审计实践与经验借鉴
        4.3.5 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4.4 生物多样性审计方法现状分析
        4.4.1 传统审计方法
        4.4.2 目前使用的生物多样性审计方法
        4.4.3 生物多样性审计方法的改进与探索
5 基于景观指数计算的生物多样性审计技术方法
    5.1 卫星影像图的处理
        5.1.1 研究区域的选择
        5.1.2 卫星影像图的下载
        5.1.3 遥感图像预处理
        5.1.4 图像拼接、裁剪
        5.1.5 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
    5.2 景观指数的计算
        5.2.1 背景的去除
        5.2.2 新建Fragstats模型
        5.2.3 数据的导入
    5.3 计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5.3.1 ArcGIS处理结果
        5.3.2 ENVI处理结果
        5.3.3 结果分析与小结
6 景观指数计算方法在生物多样性审计中的应用
    6.1 审计人员获得数据的途径
        6.1.1 审计人员从其他部门获取土地利用图
        6.1.2 外聘GIS专家处理遥感影像获得数据
        6.1.3 与第三方合作共建信息共享平台
    6.2 景观指数计算在生物多样性审计中的应用路径
        6.2.1 自然保护区审计
        6.2.2 生态建设审计
        6.2.3 濒危物种保护审计
        6.2.4 入侵物种危害防治措施有效性审计
    6.3 适用审计阶段
        6.3.1 审计前期—了解概况
        6.3.2 审计中期—提供思路
        6.3.3 审计后期—确认复测
    6.4 景观指数计算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7 建议与展望
    7.1 建议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局限性
        7.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曼腊村竜林地方性知识的村民认知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 地方性知识研究
        (二) 傣族地方性知识的相关研究
        (三) 傣族竜林研究
    三、田野点概况
    四、重要概念界定、研究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曼腊竜林的起源与变迁
    一、曼腊竜林的起源与村寨的形成
    二、曼腊竜林的变迁
第二章 曼腊竜林地方性知识的基本内容
    一、曼腊的竜林信仰
        (一) 曼腊的祭竜林仪式
        (二) 竜林与傣族的鬼神观念
    二、曼腊竜林地方性知识中的技术实践
        (一) 竜林与曼腊村的景观格局
        (二) 曼腊村民对竜林中自然资源的识别与分类
    三、曼腊竜林地方性知识中的组织与管理机制
第三章 曼腊村民群体对竜林地方性知识的认知差异
    一、问卷收集与访谈对象介绍
    二、曼腊村不同年龄群体对竜林地方性知识的认知
    三、曼腊村不同性别群体对竜林地方性知识的认知
    四、曼腊村不同教育群体对竜林地方性知识的认知
第四章 曼腊村民对竜林地方性知识认知差异的社会文化分析
    一、傣族稻作农业生产变革与竜林地方性知识退化
    二、“远去”的山林与竜林地方性知识的流失
    三、曼腊傣族传统教育的嬗变与竜林地方性知识的延续
    四、曼腊村落社会中的性别禁忌与性别分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曼腊村农事日历
附录三: 曼腊村主要的节庆活动
致谢

(8)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问题提出的现象
        1.1.3 问题的科学逻辑
    1.2 研究综述
        1.2.1 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1.2.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1.2.3 普达措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1.2.4 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1.2.5 综述结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可行性
        1.4.1 课题和项目支撑
        1.4.2 实地调研工作基础
        1.4.3 案例地选点的典型性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概念、理论及案例
    2.1 核心概念
        2.1.1 国家公园
        2.1.2 环境教育
        2.1.3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2.2 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2.2.1 系统理论应用分析
        2.2.2 动力机制理论应用分析
        2.2.3 多中心理论应用分析
    2.3 案例点基本情况
        2.3.1 黄石国家公园
        2.3.2 普达措国家公园
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依据
        3.1.1 构建思路
        3.1.2 理论依据
        3.1.3 现实依据
    3.2 模型要素筛选
        3.2.1 动力系统要素(E-Elements)
        3.2.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
        3.2.3 动力功能(F-Functions)
        3.2.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
    3.3 结构模型(ESFP-S)
    3.4 机理模型(ESFP-M)
4 黄石和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对比分析
    4.1 基本情况的对比
        4.1.1 发展时间对比
        4.1.2 发展情况对比
    4.2 结构模型(ESFP-S)对比
    4.3 机理模型(ESFP-M)对比
        4.3.1 系统要素(E-Elements)对比
        4.3.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对比
        4.3.3 动力功能(F-Functions)对比
        4.3.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对比
        4.3.5 机理模型(ESFP-M)对比结论
    4.4 对比分析结论
5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构建
    5.1 动力机制模型的修正
        5.1.1 E-要素健全机制
        5.1.2 S-系统提升机制
        5.1.3 F-功能完善机制
        5.1.4 P-路径开拓机制
    5.2 理念维度的构建
        5.2.1 生态正义的理念发展国家公园
        5.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环境教育
        5.2.3 地方性理念丰富环境教育
    5.3 主体维度的构建
        5.3.1 施教者的主体性构建
        5.3.2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建
    5.4 利益维度的构建
        5.4.1 利益导向机制
        5.4.2 利益激励机制
        5.4.3 利益约束机制
        5.4.4 利益协调机制
    5.5 制度维度的构建
        5.5.1 国家层面的制度构建
        5.5.2 公园层面的制度构建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理论研究结论
        6.1.2 实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
        6.2.2 构建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
        6.2.3 发现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
    6.3 研究展望
        6.3.1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量化研究
        6.3.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发展的周期演进研究
        6.3.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科学+人文二维内容体系的研究
附录
    附录1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2 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3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居民访谈提纲
    附录4 美国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游客访谈提纲
    附录6 普达措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附录7 美国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论方法
        1.5.2 社会调查方法
        1.5.3 空间分析方法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3.1 相关研究综述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5 小结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3.2.2 系统论
        3.2.3 冲突理论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3.4.3 研究方法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4.1 基本情况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4.2 社区概况
        4.2.1 区内社区概况
        4.2.2 周边社区概况
        4.2.3 社区管理现状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6.1.1 山上:茶林之争
        6.1.2 山下:人地矛盾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9.2 讨论
        9.2.1 创新点
        9.2.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城乡统筹视野下西双版纳州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的发展指引
        1.1.2 城乡差距日益加大
        1.1.3 旅游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1.2 案例的选取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趋势
        1.5.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5.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5.3 研究评述及发展趋势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旅游小城镇的相关概念
        2.1.1 小城镇
        2.1.2 旅游小城镇
        2.1.3 城镇化
        2.1.4 旅游城镇化
    2.2 城乡统筹的相关概念
        2.2.1 城乡统筹的概念
        2.2.2 城乡统筹的内涵
        2.2.3 概念的关系
    2.3 旅游小城镇和城乡统筹相关理论
        2.3.1 共生理论
        2.3.2 增长极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旅游小城镇在实施城乡统筹中的特殊作用
        2.4.1. 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新途径
        2.4.2 旅游小城镇推进城乡统筹的步伐
        2.4.3 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桥梁
    2.5 城乡统筹与旅游小城镇规划
        2.5.1 城乡产业统筹
        2.5.2 城乡生态统筹
        2.5.3 城乡设施统筹
    2.6 小结
第三章 城乡统筹下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
    3.1 我国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概况
        3.1.1 旅游小城镇规划中问题的思考
        3.1.2 规划观念的转变
    3.2 国内旅游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经验借鉴
        3.2.1 借鉴的旅游小城镇概况
        3.2.2 规划建设启示
        3.2.3 小结
    3.3 国外做法与经验
        3.3.1 美国
        3.3.2 法国
        3.3.3 韩国
        3.3.4 巴西
        3.3.5 共同经验
    3.4 小结
第四章 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实例研究
    4.1 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总体概况
        4.1.1 区位与交通
        4.1.2 人口经济与资源
        4.1.3 旅游发展的现状
        4.1.4 旅游小城镇概况和特点
    4.2 开发建设型——勐罕镇案例实践与探讨
        4.2.1 勐罕镇概况
        4.2.2 勐罕镇发展现存问题
        4.2.3 市域协调发展的构建
        4.2.4 镇域城乡统筹的构建
        4.2.5 镇区支撑体系的构建
        4.2.6 重大城乡建设项目实践
        4.2.7 勐罕镇曼嘎俭示范村
        4.2.8 案例评析
    4.3 规划准备型——勐仑镇案例评析
        4.3.1 勐仑镇概况
        4.3.2 勐仑镇现存问题
        4.3.3 镇与镇之间的联动发展
        4.3.4 镇域城乡统筹的构建
        4.3.5 镇区支撑体系的构建
        4.3.6 重大城乡建设项目实践
        4.3.7 城子村的旅游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规划策略
        5.1.1 宏观层面规划策略研究
        5.1.2 中观层面规划策略研究
        5.1.3 微观层面规划策略研究
    5.2 规划的方法
        5.2.1 现状基础资料分析
        5.2.2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5.2.3 全域规划,整镇推进
        5.2.4 村民参与联合经营
        5.2.5 城乡利益平衡
    5.3 规划体系的形成
        5.3.1 拓展已有规划,覆盖城乡统筹
        5.3.2 总结规划技术思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调研提纲
附录C:调研访谈记录

四、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扩建部分)南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参与背景下生态旅游开发博弈研究[D]. 邓海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2]海南野生南药资源法律保护研究[J]. 刘咏梅.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3]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 李有寿,邓志云,周开华. 绿色科技, 2020(12)
  • [4]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保护与更新 ——以勐罕镇、勐仑镇为例[D]. 平蕾.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景洪市勐宋阿卡人生态文化复兴研究[D]. 彭波.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6]景观指数计算在生物多样性审计中的应用[D]. 张铭.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7]曼腊村竜林地方性知识的村民认知差异研究[D]. 吴柔. 云南大学, 2019(03)
  • [8]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D]. 刘静佳. 云南大学, 2019(01)
  • [9]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10]城乡统筹视野下西双版纳州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D]. 胡莹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南药资源持续开发(扩展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