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量元素理化性质及施肥原则

土壤微量元素理化性质及施肥原则

一、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理化性状及施肥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魏帛轩[1](2021)在《氮磷钾不同施肥组合对大豆连作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在大豆9年连作地设氮磷、氮钾、磷钾、氮磷钾、不施肥不同组合,栽培吉育47品种,分析了不同施肥组合对大豆连作地土壤养分、农艺性状和土壤中细菌、真菌群落的影响。结论如下:⑴施氮、磷、钾肥可使土壤p H值降低,Ec值提高,施氮肥直接增加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施磷肥提高速效磷含量,施钾肥提高速效钾含量。氮磷钾组合施肥使土壤p H值低,Ec值最高,有效补充土壤中的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氮磷钾施肥组合的大豆产量、株高、百粒重最高,分别为1891.667 kg/ha、93.9 cm、19.155 g,分别高于不施肥处理30.46%、52.24%、18.12%。磷钾、氮钾组合施肥产量比不施肥分别增加8.04%、25.29%。氮磷组合施肥的农艺性状均低于不施肥处理,施肥效果最差。氮磷钾是最佳施肥组合,施肥方案为:纯氮60 kg/hm2,纯磷75kg/hm2,纯钾75 kg/hm2。⑵不同处理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不同,Fe、Co、Ni、Cu、Zn、Cd、Sb氮磷组合施肥下含量最高;Be、V、Cr、Mn、Ba氮钾组合施肥含量最高;As、Se、Mo、Pb磷钾组合施肥含量最高;Tl在CK处理下含量最高。氮肥的施加可以促进土壤中Be、V含量的增加,磷肥可促进土壤中Co、Pb含量的增加,有机质含量与Cr、V呈负相关。⑶氮、磷、钾施肥能够增加细菌的多样性,改变细菌的群落结构,不施肥土壤的细菌群落相似度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为总体处理优势菌门,总体群落丰度磷钾及氮磷钾组合施肥较高。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施氮、磷、钾肥后群落丰度增加,p H值、有机质与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呈正相关,与芽单胞菌属、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呈负相关;Ec值与芽单胞菌属、罗河杆菌属呈正相关,与硝化螺旋菌属呈负相关,施氮、磷、钾肥可导致罗河杆菌属丰度升高,导致病害发生。⑷氮、磷、钾施肥能够降低真菌的多样性,改变真菌的群落结构,不施肥处理群落相似度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毛霉门(Mucor 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五种处理的优势菌门。施加氮、磷、钾肥增加担子菌门的丰富度,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磷钾和氮磷钾组合施肥生育期中担子菌门的群落丰度始终高于不施肥处理。随着植物生长发育,氮、磷、钾肥也会增加病原菌例如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群落丰度。p H值与被孢霉属呈正相关,与镰刀菌属(Fusarium)呈负相关,Ec值与被孢霉属呈负相关与镰刀菌属呈正相关,氮、磷、钾肥施肥可导致被孢霉属丰度降低,减少土壤中碳的转化,却可抑制镰刀菌属病害的发生,氮、磷、钾施肥能够抑制真菌群落间的竞争。

欧彦君[2](2021)在《粉煤灰基新型多功能土壤调理剂增产提质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粉煤灰是一种难处理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新增量达2亿吨以上,亟待处理。与此同时,我国耕地面积锐减,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基于以上国情,前人提出了化学法活化粉煤灰制备新型土壤调理剂新思路,大田试验验证了其对农作物的显着的增产提质效果,但增产提质机理尚不清晰,急需研究并揭示。为此,本论文首先采用模拟水耕法识别调理剂中关键增产因子,阐明其交互作用,然后通过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化效果研究,揭示调理剂对土壤品质提升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及大田试验结果进一步从另一侧面揭示土壤调理剂增产提质机理。本论文取得如下创新性进展:(1)查明了基础营养液、调理剂以及四种典型中微量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初期各性状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磷元素、钾元素以及调理剂所含中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Fe和Mg之间,Mg和Ca之间以及Ca和Si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影响,而Mg和Si是小麦生长的主要贡献因子,贡献率分别达到66%和 55%;(2)调理剂可以实现固化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作用,尤其对As和Cd效果显着。研究发现,将调理剂施加于受污染土壤中21天后,即显示出良好的固化效果,在最长研究时间九周后,较空白对照组,Cd的活性态含量可降低40.6%,As降低54.7%,而对Cr和Hg的固化效果分别为29.6%和28.5%。调理剂对重金属的固化,可以阻碍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重金属,进而减少粮食污染风险,最终达到提质作用;(3)土壤调理剂对于土壤的持水能力有明显的增强效果,随着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增加,改善效果进一步增强,在添加量为100kg/亩时,土壤持水率可提高14.3%;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团聚度以及平均粒度均产生显着影响并能显着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两种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分别可提高42.3%和20.0%,平均重量直径分别可提高106.3%和36.7%,几何平均直径可提高24.2%和14.7%;(4)大田试验结果证实粉煤灰基土壤改良剂能够稳定、连续地提高玉米产量,最高可增产52.3%,且玉米粒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没有显着变化,其质量完全符合中国和欧盟的食品安全标准;调理剂的加入使得玉米茎粗和茎抗倒伏能力大幅提高,相比空白组,调理剂对玉米茎抗倒伏能力提高37.3%。

肖钰[3](2021)在《四川植烟土壤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土壤健康评价在土壤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目前土壤学者的研究热点。四川作为中国烟叶主产区之一,随着目前对烟叶质量要求的提升,对植烟土壤健康评价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四川凉山、泸州、攀枝花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差异性及相关性,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法明确四川植烟土壤健康现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土壤物理特征。土壤质地是以粉砂质壤土、粉砂质粘壤土、壤土为主;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均值为1.04~1.38 g/cm3,差异不显着,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叙永县、古蔺县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2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占比最大,其中,叙永县、古蔺县土壤团聚结构较好;土壤0~20 cm、20~40 cm平均穿透阻力均值分别是223.82~1235.13 k Pa、954.88~2677.81k Pa,其中仁和区、延边县、米易县、冕宁县土壤穿透阻力均超过烟草适宜生长范围;土壤田间持水量随着土层增加而降低。二、土壤化学特征。土壤p H、全氮、全磷、全钾适宜,土壤碱解氮偏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交换性钙偏高。土壤p H范围在5.26~7.21,且盐边县、德昌县土壤偏酸,会理县土壤偏碱。盐边县土壤全氮、碱解氮、全钾、交换性钙偏低;会东县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交换性钙偏低;仁和区土壤碱解氮、全磷、交换性钙偏低;米易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全钾偏低;德昌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偏低;会理县土壤全氮、全钾偏低;盐源县土壤碱解氮、交换性钙偏低;叙永县土壤全磷、全钾偏低;米易县土壤全磷偏高;叙永县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钙偏高。三、土壤生物学特征。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23~37.33 g/kg,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0~20cm土层,土壤可溶性碳为107.46~200.35 mg/kg,米易县(最高)是仁和区(最低)的5.13倍;微生物碳为22.11~113.46 mg/kg,米易县(最高)是古蔺县(最低)的5.13倍;可溶性氮为11.69~31.23mg/kg,古蔺县(最高)是会东县(最低)的2.67倍,微生物氮为5.55~18.49 mg/kg,德昌县(最高)是盐边县(最低)的3.33倍。20~40 cm土层,土壤可溶性碳为59.68~273.16 mg/kg,微生物碳为20.92~99.87 mg/kg,可溶性氮为8.78~25.32 mg/kg,微生物氮为6.01~17.72 mg/kg,且0~20cm土壤可溶性碳、可溶性氮、微生物碳、微生物氮与20~40 cm土层表征差异性较小。四、四川植烟土壤健康综合指数。通过田间定点调查及小区域土壤健康指数验证,主成分分析法更适用于四川植烟土壤健康评价。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Ⅰ等为{古蔺县、叙永县},综合得分范围在[1.373~2.448],需要控制氮肥、钙镁肥;Ⅱ等为{米易县、德昌县},综合得分范围在[0.298~1.373),需增加钾肥、控制磷肥;Ⅲ等{会理县、盐源县},综合得分范围在[-0.777~-0.298),需要增施磷肥、控制钙镁肥;Ⅳ等为{会东县、仁和区、盐边县、冕宁县},综合得分范围在[-1.852~-0.777),需适当深松耕,增施有机肥,控制钙肥、磷肥。综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四川植烟土壤健康等级更具合理性,同时明确限制性土壤因子,为合理施肥和烟区的生态划分提供理论依据。

郝先哲[4](2021)在《有机液体肥施用量对棉花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棉花连作年限长,高强度的化肥投入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新疆棉花绿色高效发展。膜下滴灌作为干旱区重要的节水增效措施,是新疆棉花发展的基础,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方式对于新疆棉花节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探索膜下滴灌有机无机结合的途径,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观测站,以新陆早7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施用有机液体肥(LF)共3种施肥模式,和5个有机液体肥施肥施用量(F0.6、F0.8、F1.0、F1.2、F1.4),开展不同施肥模式下棉田有机质及大量(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中量(钙、镁、硫)、微量(铜、锌、锰、铁)元素的时空分布、棉花生长发育、生物量累积、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布分析发现,与CF相比,有机液体肥显着提高了窄行处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幅为13.4%。且0~60cm硝态氮显着增加,并发现在窄行下表现出明显的随水运移,随有机液体肥施用量的增加向40~60cm淋溶加剧,同时土壤铵态氮在出苗100天后也表现出40~60cm土层增加。与CK相比,F1.4显着增加了速效磷含量,平均增幅为78.3%,速效钾含量以F0.8处理平均增幅最大,为16.8%;此外,与CF相比,F0.8处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未显着降低。因有机液体肥中添加了腐殖酸和微量元素Zn、Mn,与CF相比,F0.8处理在宽行0~20cm中表现出Mn和Fe含量显着下降,膜间40~100cm土层中Cu、Zn显着增加。因此,施用有机液体肥后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高了速效养分含量,活化了土壤中难溶的微量元素,改善了土壤养分环境。2.通过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分析发现,与CF相比,有机液体肥施用后导致棉花提前开花和吐絮,且随有机液体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株高、倒四叶宽和茎粗显着增加,同时延长了棉花倒四叶宽达到峰值的时间。F0.8~F1.4处理棉花总生物量(TPB)、营养器官生物量(VOB)较CF平均增加了9.7~23.5%、8.4~28.5%,而生殖器官生物量(ROB)平均增幅以F0.8最高。且F0.8处理的ROB的最大积累速率(Vm)和平均积累速率(Vt)平均增幅最大为20.3%和20.5%。棉花籽棉产量F0.8较CF增幅最大,平均增幅为21.8%,产量的增加得益于单株结铃数和单位面积总铃数的增加,F0.8处理单株结铃数和单位面积总铃数增幅为22.4%和18.9%。此外,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未造成显着影响。因此,施用有机液体肥能促进棉花生长,延长了干物质快速积累的时间提高了积累速率,显着增加了棉花单株结铃数,进而增加了棉花产量。3.通过棉花养分吸收利用的分析发现,与CK相比,施肥处理N吸收量增加35.3~76.9%,P吸收量增幅为15.8~43.4%,K吸收量提高了31.2~62.8%;与CF相比,N、P、K的吸收量随有机液体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对不同器官的养分吸收研究发现,有机液体肥F1.0~1.4处理生育期内促进了茎、叶对N、P、K的积累;而F0.8处理表现出,在棉花盛铃期至吐絮期促进养分向生殖器官的转移。且施用有机液体肥显着增加了叶片中Mg、Mn、Zn、Fe含量,同时显着增加了棉铃中B、Cu和Zn的积累,进而促进了对N、P、K的吸收。而肥料偏生产率、农学利用效率和表观利用效率表现为有机液体肥施用显着增加,但随施用量的增加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因此,施用有机液体肥有利于棉花叶片和棉铃中、微量元素的积累,促进了对N、P、K的吸收。综上,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采用有机液体肥减少20%的施用模式,有利于实现棉花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同步提高。

赵哲[5](2021)在《甘蓝型油菜硼磷互作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蓝型油菜对硼(B)、磷(P)养分需求多,并且对硼、磷养分缺乏敏感。土壤有效硼缺乏引起油菜“花而不实”,有效磷缺乏导致油菜分枝数和角果数减少,两者均使油菜产量显着降低。我国油菜主要种植区域的土壤硼磷养分普遍缺乏,这是我国油菜取得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施用化学硼肥和磷肥是提高作物生产力的有效农艺措施,但是硼矿和磷矿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过量施用硼肥容易造成作物硼中毒,而磷肥施用不当不仅会导致肥料资源浪费,还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养分互作是影响作物养分高效利用和产量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油菜如何协调硼磷营养以优化生长和产量对于硼磷养分管理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这两个元素如何互作的系统研究还很有限。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采用大田、盆栽和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油菜硼与磷营养的互作效应,分析了其互作效应的机制。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硼磷肥料配施对油菜产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不施用硼肥(P90B0,下标数字分别代表每公顷磷肥和硼肥施用量,下同)或磷肥(P0B9)时,油菜的产量最低。与不施硼肥(P90B0)处理相比,施用硼肥后油菜产量提高了30.8%-2181.6%;与不施磷肥(P0B9)处理相比,施用磷肥后油菜产量提高了134.5%-523.9%。平衡的硼磷肥料配合施用提高了油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低磷配施低硼(P45B4.5)比低磷配施高硼(P45B18)时的油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高,高磷配施高硼(P180B18)比高磷配施低硼(P180B4.5)时的油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高。油菜硼与磷协同增效的硼肥(硼砂)施用量为4.5-9 kg/hm2,磷肥(P2O5)施用量为90-135 kg/hm2。在任一硼磷配比下,硼高效品种(抗缺硼)‘中双11号’(ZS11)和‘华高油1号’(HGY1)的产量和磷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硼低效品种(缺硼敏感)‘Westar10’(W10),说明硼与磷协同增效存在显着的品种差异。16S r RNA基因测序表明,与P90B0或P0B9处理相比,P90B9处理显着提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2)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磷营养状况的影响平衡的硼磷配施提高油菜产量。与高磷和低硼组合相比,高磷和高硼组合优化了油菜各部位的生长,并促进了磷向种子的分配,进而提高油菜产量,此效应在硼低效品种W10比硼高效品种ZS11更明显;相比于低磷配施高硼,低磷配施低硼促进了油菜苗期和抽薹期磷的吸收和成熟期向种子中的分配,使其有更高的光合效率,从而保障高产。有趣的是,在低磷条件下,高硼供应上调了磷饥饿诱导基因Bna C3.SPX3和磷转运基因Bna PHT1s在根中的表达,说明低硼促进根系对磷吸收可能是一个与Bna PHT1s无关的过程。硼磷互作对于硼低效品种W10和硼高效品种ZS11在成熟期总磷吸收和各部位磷分配、油菜产量以及净光合作用参数上存在显着差异,说明硼磷互作可能存在显着的品种差异。(3)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磷营养状况的影响低硼条件下,磷肥增施显着促进了油菜在苗期和抽薹期的生长,而在成熟期高磷供应抑制了硼向籽粒的转移,加重了硼敏感品种W10硼缺乏症状,包括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减少,最终导致产量严重下降;而硼高效品种ZS11虽能正常结实,但产量也有下降的趋势;在高硼条件下,磷肥施用促进了硼的吸收和向种子中的分配,使油菜产量显着增加了6.0-10.6倍。进一步分析表明,合适的硼磷组合可以增加苗期新生叶片和成熟期种子的硼浓度,同时降低了植物体内过高的磷硼比,并使缺硼植物中的元素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轻了缺硼对油菜生长和籽粒产量的抑制作用。硼磷互作对硼低效品种W10和硼高效品种ZS11在植物磷硼比和根系形态参数上存在显着差异,说明硼磷互作可能存在显着的品种差异。综上所述,协调的硼磷供应影响了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种群丰度变化,同时显着提高土壤硼、磷有效养分的含量等。这促进油菜根系对磷的吸收及其向籽粒的转运和分配,以及新生部位硼浓度,使之有更高的光合效率,进而保障了油菜籽粒产量的形成,这是油菜硼与磷协同增效的生理机制,这些硼磷互作的协同效应存在显着的品种差异。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高等植物硼磷营养互作关系的认识,也为农业生产上油菜硼磷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了依据。

肖广达[6](2021)在《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药用植物白及是目前国内使用量较多、栽培面积较大的中药材之一,因此白及的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提高白及产量、改善白及品质。本试验通过土壤栽培的处理种植白及,设置6个处理,T1:羊粪,T2:蚯蚓粪,T3:化肥,T4:羊粪配合化肥,T5:蚯蚓粪配合化肥,CK:空白对照。研究在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土壤成分含量、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动态变化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肥料能显着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蚯蚓粪和羊粪处理能显着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分别较CK处理高出26.32%和20.02%;蚯蚓粪配合化肥处理能显着提高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高出70.87%、63.28%和27.18%。2.施用肥料会引起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的变化。单施化肥会显着降低土壤中铅、镉、汞、砷的含量,单施有机肥会增加土壤中铅、镉、汞、砷的含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会降低土壤中铅、镉、汞、砷含量。3.施用肥料显着提高了白及株高、叶长、叶宽、分茎数和产量。蚯蚓粪配合化肥处理能显着提高白及的株高、叶长、叶宽和产量,较CK处理分别高出50.22%、24.18%、24.13%和113.88%。4.施用肥料能显着提高白及的品质。蚯蚓粪配合化肥处理显着提高了白及总酚和多糖含量,较CK处理分别高出116.37%和72.54%,同时显着提升了白及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活性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综上所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白及道地产区资源县现有农田土地肥力条件下,在白及生产在采用蚯蚓粪和化肥配合施用,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白及生长发育,增加块茎产量,改善药材品质,经济效益高。研究结果为白及的生态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在适宜地区的白及生产中推广。

田磊[7](2021)在《江枳壳的肥料减施增效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应用测土推荐施肥法、肥料函数效益法、DRIS叶片诊断法对枳壳施肥进行模型建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减肥增效田间试验,建立科学、简便、标准的枳壳施肥评估、指导方案,实现枳壳肥料减施增效目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西枳壳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调查本研究通过使用测土推荐施肥法对江西新干、鄱阳两地基地全年土壤进行分析,结果如下:新干鄱阳两地的土壤营养水平都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土壤酸碱度呈酸性,新干土壤比鄱阳土壤总体偏酸,两地土壤中的磷、钾元素含量偏高,氮元素含量偏低,新干相对鄱阳土壤中的各项理化性质都较高,且土壤的物理性质较好,其土壤硬度较低、温湿度相对较高。土壤检测中对氮类元素检测效果较好,对有效磷,速效钾的测土检测误差较大。枳壳关键需肥月份在5~8月,建议枳壳氮肥在6月前补充,磷肥在果树结果期间都可补充(6~8月),钾肥在7月初补充较好。2.N、P、K调控对江枳壳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本研究运用肥料的效益函数法,设计“3414”田间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枳壳在不同N、P、K例配施的情况下,果实性状会受到显着性影响,不同施肥处理通过影响果实产果数量来影响果实大小体积,数量越多,大小越小,有效成分越低。限制江枳壳产量及效益的主要营养元素影响因素依次为:K>P>N,影响产量的两两交互效益应为:NP>PK>NK,影响经济效益的两两交互效应为:PK>NP>NK;得出肥料与经济效益最佳施肥模型为:Y=671.302+26.428N+24.524P-29.421K-0.476N2-0.542P2+0.266K2-1.872NP+0.53INK+1.228PK,R2=0.911。即当施肥量为 N=17.87 kg-667m2,P=9.46 kg-667m2,K=15.63 kg-667m2,可实现4年生枳壳树的最大收益1105.99元·667m2。当N=15.21 kg·667m2,P=10.70 kg·667m2,K=8.26 kg·667m2时,其产量最高,为 321.894 kg·667m2(鲜重)。3.江枳壳肥料减释增效技术研究本研究在测土施肥和肥料函数效益法的数据支持下,通过减肥增效田间试验,研究枳壳减施增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化肥处理组产果数量为160个/棵、SOD 为 513.12 U/g、POD 为 552.82 U/g、CAT 为 397.50 U/g、叶绿素含量为 0.0061 mg/dm2、土壤有机质含量15.28 g/kg、土壤全氮含量1.364 g/kg、土壤全磷含量0.658 g/kg、土壤全钾含量41.33 g/kg、柚皮苷含量为4.98%,新橙皮苷5.87%,有机肥替代组产果数量为118个/棵、SOD为532.66 U/g、POD为312.86 U/g、CAT为365.62 U/g、叶绿素含量为0.0069 mg/dm2、土壤有机质含量17.92 g/kg、土壤全氮含量1.583 g/kg、土壤全磷含量0.672g/kg、土壤全钾含量47.48 g/kg、柚皮苷含量为5.45%,新橙皮苷3.79%。证明枳壳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组可在保证枳壳果实质量品质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光合作用强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且有机肥替换无机肥组产量较无机肥组增产28.87%,肥料贡献率提高33.86%。有机肥使用量在一年18.75 kg/棵~25 kg/棵,增产106 kg/667m2,增收 110.16 元/667m2。4.江枳壳叶片DRIS诊断本研究通过对全年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树龄水平枳壳叶片氮磷钾三种元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枳壳叶片诊断法采叶标准时间为每年1月;分析N、P、K含量;证实了枳壳3~15年期间都可使用同一 DRIS指标,即N/K、NP、P/K,并计算得出了其DRIS养分指数参数,根据参数建立了枳壳DRIS标准公式:N指数={f(N/K)+f(NP)/2},P指数={f(NP)+f(P/K)/2}K指数=-{f(N/K)+f(P/K)/2}通过验证性试验,利用本试验求出的DRIS标准公式计算了试验区内的6年生枳壳叶片,并诊断出正常施肥组养分需肥顺序为K>P>N,与第二章精量施肥试验结果所得限制江枳壳产量及效益的主要营养元素影响因素相同,证明了试验的准确性,为江西枳壳的营养诊断和施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及标准。

吴晨[8](2021)在《基于“3414”试验优化西洋参氮磷钾施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元素,参与完成植物体内众多生理生化反应,是调控植株生长,有效成分合成的重要因素。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施肥是提升土壤养分的有效手段。西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药用植物,其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但目前西洋参种植过程中存在施肥不合理的现象,既造成肥料资源浪费,又带来环境问题,同时还影响土壤和西洋参质量,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产地西洋参品质和种植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3年生西洋参为研究对象,进行氮磷钾配施的盆栽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土壤肥力、西洋参生长和皂苷含量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西洋参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氮磷钾含量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吉林辉南地区土壤全碳、全氮、速效氮、全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高,该区Rg1含量高,为4.46 g/kg;山东威海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高;该区总皂苷、Rb1、Re含量高,分别为81.41、25.93、14.82 g/kg。总皂苷、Rb1、Re含量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呈正相关,Rg1含量与土壤全钾、速效钾、p H、全氮、全碳呈正相关。2.氮磷钾配施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发现氮磷钾肥的施入使土壤p H、全碳、全钾含量降低,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幅分别为4.2%、17.9%、81.8%、13.7%和54.1%。土壤中铁、镁、铝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中钙、硫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幅分别为1.1%和67.9%。3.氮磷钾配施对土壤土壤酶活和微生物数量、多样性的影响:氮肥的施入促进了土壤脲酶活性,磷肥的施入降低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酶活性是土壤养分综合作用的结果。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也发生着变化如Patescibacteria和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门),多数施肥处理中土壤微生物丰富、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但基本无显着差异,处理N1P2K2、N2P1K2的Chao1指数最高为7787.1和7712.5,群落组成结果存在相似性,但特征性微生物存在差异,不同处理的特有OTU数目在2518~3838之间。4.氮磷钾配施对西洋参生长的影响:氮磷钾肥的施用能促进西洋参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的增长,同时也有利于西洋参干物质的积累。氮肥处理下西洋参的增产率在19.38%~37.73%,磷肥对西洋参的增产率在3.48%~12.58%,钾肥对西洋参的增产率在10.07%~20.14%。氮磷钾的施入也促进西洋参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在高施肥量时,促进效果会减弱,碳元素含量呈根<茎<叶的趋势,氮含量呈现根>茎>叶的趋势,磷、钾元素含量各部位差别不大,同时西洋参对各元素间的吸收利用存在一定协同或拮抗作用。5.氮磷钾肥的施入对西洋参皂苷含量存在促进作用,总皂苷、Rg1、Rb1、Re含量均随着肥料的施用而增加,含量分别为78.1~108.1 g/kg、0.95~2.59 g/kg、15.87~26.39 g/kg、12.52~19.29g/kg,不同氮磷钾配比下增幅程度不同,对于其他含量较少的单体皂苷影响不明显或不具规律性。通过对不同种类皂苷含量综合评价,发现氮磷钾配施处理西洋参品质好于缺素处理好于CK处理。西洋参中皂苷含量与土壤养分,土样微生物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余逍[9](2021)在《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在“十一”至“十三五”期间投入专项资金开展石漠化治理,探索与石漠化环境适宜的生态产业技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根据市场需要和当地实际,在喀斯特地区以黄金梨为主的生态产业推广种植恰恰符合石漠化综合治理需求。基于水肥耦合理论提升果实品质可以为相关生态产业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水肥高效利用是遗产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增加石漠化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根据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有关人地关系协调与经济发展权衡、植物水分调节与环境适应机制、水肥耦合与生态环境功能等理论,针对水肥耦合如何改善土壤环境,提升果实品质,确定灌溉水量和施肥方式,集成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科技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施秉喀斯特为研究示范区,2018年-2020年通过对研究区20个实验样地连续定位监测土壤水分和植物水分及水土采样测试,运用方差分析、TOPSIS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围绕喀斯特水肥耦合与黄金梨品质提升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揭示水肥高效利用与产量品质提升机制,评价土壤养分质量及果实产量品质,提出适宜不同岩性喀斯特区水肥耦合品质提升技术,集成品质提升调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经果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技参考。1轻度亏缺灌溉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不灌和全灌处理,相较于对照组和复合肥模式,生物有机肥及蚯蚓粪施肥模式更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白垛研究区在W2F3(轻度亏缺+生物有机肥)配比模式下,土壤有效磷(AP)、全钾(TK)、钙(Ca)、钠(Na)、全磷(TP)含量达到最高,在W2F4(全灌+豆饼粉)配比模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较高;石桥研究区在W2F1(亏缺灌溉+蚯蚓粪)处理下,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达到最高值。水肥耦合后土壤养分总体增加,白垛研究区施肥后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全磷含量显着增加,土壤微量元素Ca、镁(Mg)、Na含量的增幅均值为22.46%;石桥研究区水肥耦合后,土壤全量养分的增幅较土壤速效养分增幅高10.42%,土壤微量元素中Ca含量增幅最大,增幅为29.04%。2合理水肥配置增长干周、新梢生长量、枝条数、花芽数,表明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具有正效应,白垛(白云岩)地区黄金梨生长更易受到N限制,石桥(石灰岩)地区黄金梨生长受P限制更大:白垛研究区W2F1(轻度亏缺+蚯蚓粪)处理对干周、中枝增长最明显,W1F3处理(不灌+生物有机肥)对花芽数增加最明显,W2F3处理(轻度亏缺+生物有机肥)对新稍、长枝、短枝增长最明显;石桥研究区W1F1处理(不灌+蚯蚓粪)对干周增长最明显,W3F1(全灌+蚯蚓粪)对花芽数、新稍、长枝、中枝、短枝增加最明显。白垛(白云岩)研究区植物叶片N:P(14.3)与全国植物叶片尺度的N:P相当(14.4),与其他关于喀斯特次生林的叶片N:P值一致(14.3),表明白云岩喀斯特地区黄金梨生长更易受到N限制;石桥(石灰岩)地区植物叶片N:P(20.76)>16,表明黄金梨生长受P限制更大。今后应对黄金梨实施精准配方施肥,避免养分元素浪费,调控土壤环境。3合理水肥配比具有提高土壤养分质量、提升果实品质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W2F3处理为白垛研究区最优水肥配比,W2F1为石桥研究区最优水肥配比:白垛研究区在W2F3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得分(3.67)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0.76)均达到最大值,为最优水肥配置模式;石桥研究区在W2F1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得分(3.35)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0.85)均达到最大值,为最优水肥配置模式。白垛研究区黄金梨在W2F3水肥配比下,果实产量增加2741.04 kg·hm-2,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依次增加了4.17%、1.91%、0.74%、2.75%、5.14%,可滴定酸含量减少0.05%。石桥研究区在W2F1水肥配比下,黄金梨果实产量增加了2646.55 kg·hm-2,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依次增加了11.09%、1.69%、1.28%、5.02%、9.28%,可滴定酸含量减少0.11%。4不同岩性土壤水势灌溉阈值(ψsoil)不一致,白云岩喀斯特地区黄金梨灌溉阈值为ψsoil=-2.13 MPa,石灰岩喀斯特区黄金梨灌溉阈值为ψsoil=-1.72 MPa:土壤水势灌溉阈值的差异性与赋存水有关,白云岩地区出露水源更丰富,石桥石灰岩地区较白垛白云岩地区更易受到干旱胁迫的限制。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水分不具有线性相关,土壤水势并不会随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增加而无限升高,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大于一定值时,土壤水势趋于稳定,土壤水分有效性最高。白垛研究区0~15cm和15~30 cm土壤水势的谷值分别为-2.13 MPa、-0.63 MPa;石桥研究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区间为0.16~0.44,土壤水势出现2个波动谷值,0~15 cm的土壤水势谷值分别为-1.46 MPa、-1.19 MPa,15~30cm土壤水势谷值分别是-1.72 MPa、-0.83 MPa。确定黄金梨生命过程的关键土壤水势阈值,可以为实现生产实践中的精准灌溉制度奠定基础。5基于理论研究及研究区现有黄金梨灌溉、施肥技术,研发黄金梨土壤改良技术、植物水分监测技术、节本高效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并对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示范验证,示范效果明显:土壤改良后,土壤容重下降,土壤质量改善。施加生物肥后,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土壤养分含量显着提高。应用示范后果实产量、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葡萄糖含量均有所提升,可滴定酸含量有所下降,黄金梨核心品质指标明显提高。评估示范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示范累积节约成本达20万~30万元·hm-2,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在示范区布设示范点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示范面积达20 hm2。在未来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需要挖掘生态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生态产业的价值空间,将“石漠化治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

张倩[10](2021)在《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核桃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核桃生产中肥料配比不合理造成的土壤肥效低、产量品质下降及持续生产力不足等问题,开展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核桃产量、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实现核桃产业绿色高效的发展目标,为核桃生产的可持续性奠定坚实基础。本论文以早实核桃‘香玲’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肥处理:(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F)、(3)化肥+有机肥(F+M)、(4)化肥+生物有机肥(F+BM)、(5)化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F+M+BM),研究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以及核桃产量品质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特征,运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及土壤环境因子与核桃产量品质间相关分析,明确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核桃产量品质的变化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施肥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全量养分(TN、TK、TP)和速效养分(AN、AK、AP)的含量,其中以三种肥料混合配施(F+M+BM)土壤养分(除AP)含量最高,分别为2.50 g·kg-1、27.07 g·kg-1、0.60 g·kg-1,26.88 mg·kg-1、237.32 mg·kg-1,AP含量在单施化肥处理最高(41.92 mg·kg-1)且与F+M+BM间无显着差异。(2)不同施肥处理可有效改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含量(SOC)均以三种肥料混合配施(F+M+BM)含量最高,单施化肥(F)土壤p H值最低7.40。脲酶与蔗糖酶活性随F+M、F+BM、F+M+BM各施肥处理逐渐升高,以F+M+BM处理的酶活性最高分别为2.50 mg和43.96 mg。(3)随施肥年限延长,核桃产量逐年上升,且F+M+BM处理增产率最高,达101%。此外还可改善核桃品质,F+M+BM处理改善效果最佳,蛋白质、谷氨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Zn、Fe含量分别可达18.0%、3.65%、93.1%、225.1 mg·kg-1和34.9 mg·kg-1。(4)不同施肥处理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SMBC、SMBN、呼吸熵),其趋势为F+M+BM>F+BM>F+M。F+M+BM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最多,分别为6.91 cfu·g-1、3.96 cfu·g-1和4.28 cfu·g-1。细菌群落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细菌群落优势菌属为关节杆菌属和诺卡氏菌属。F+M+BM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的改善效果最优。(5)各施肥处理间土壤养分与化学性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单果重、出仁率、氨基酸总量)显着相关,土壤AN、AK、p H、SOC和SMBC是影响施肥土壤细菌群落门水平相对丰度的关键性环境因子,其中AN对孤菌门、酸杆菌门、纤维杆菌门均影响显着。综合认为,F+BM和F+M+BM可显着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提高核桃产量改善果品品质,其中以F+M+BM配施处理的改善效果最优。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理化性状及施肥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理化性状及施肥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氮磷钾不同施肥组合对大豆连作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大豆连作障碍机理
        1.2.1 大豆连作地的病虫草害
        1.2.2 大豆连作地的化感作用
    1.3 栽培技术在连作中的应用进展
        1.3.1 大豆连作地施用肥料的作用
        1.3.2 大豆连作地施用菌肥的作用
        1.3.3 大豆连作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作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p H、Ec的影响
        2.2.2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2.2.3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2.2.4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2.2.5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2.2.6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2.2.7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2.2.8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2.2.9 土壤理化指标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2.2.10 土壤理化指标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11 微量元素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细菌群落的影响
        3.2.1.1 大豆连作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2.1.2 大豆连作施肥土壤细菌群落OTU聚类分析
        3.2.1.3 大豆连作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3.2.1.4 大豆连作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Beta多样性分析
        3.2.1.5 大豆连作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门类多样性的影响
        3.2.1.6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属类多样性的影响
        3.2.1.7 大豆连作地施肥土壤理化指标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3.2.1.8 大豆连作地施肥土壤细菌相关性网络分析
        3.2.2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真菌群落的影响
        3.2.2.1 大豆连作施肥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2.2.2 大豆连作施肥土壤真菌群落OTU聚类分析
        3.2.2.3 大豆连作施肥对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3.2.2.4 大豆连作施肥对土壤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3.2.2.5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真菌群落门类多样性的影响
        3.2.2.6 大豆连作地施肥对土壤真菌群落属类多样性的影响
        3.2.2.7 大豆连作地施肥土壤理化指标与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3.2.2.8 大豆连作地施肥土壤真菌相关性网络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粉煤灰基新型多功能土壤调理剂增产提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粉煤灰概况
        1.2.1 粉煤灰的产生及分类
        1.2.2 粉煤灰的基本特性
        1.2.3 粉煤灰的危害
        1.2.4 粉煤灰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2.5 粉煤灰利用面临的几大难题
    1.3 土壤调理剂概述
        1.3.1 土壤调理剂定义及分类
        1.3.2 土壤调理剂的利用现状
        1.3.3 土壤调理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4 国内外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概况
        1.4.1 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研究现状
        1.4.2 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发展趋势
        1.4.3 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存在问题
    1.5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2章 新型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多组份协同作用机理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础营养液和调理剂对小麦生长初期各性状的影响
        2.3.2 Fe对小麦生长初期各性状的影响
        2.3.3 Mg对小麦生长初期各性状的影响
        2.3.4 Si对小麦生长初期各性状的影响
        2.3.5 Ca对小麦生长初期各性状的影响
        2.3.6 调理剂中多组份协同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重金属固化研究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 受污染土壤与调理剂配比方案
    3.3 重金属提取方法及过程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土壤调理剂对于土壤中可交换态以及碳酸盐结合态Cr的影响
        3.5.2 土壤调理剂对于土壤中可交换态以及碳酸盐结合态As的影响
        3.5.3 土壤调理剂对于土壤中可交换态以及碳酸盐结合态Cd的影响
        3.5.4 土壤调理剂对于土壤中可交换态以及碳酸盐结合态Pb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改良及作物增产效果
    4.1 引言
    4.2 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4.2.1 实验原料和器材
        4.2.2 实验方法
        4.2.3 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土壤调理剂对地温的影响
        4.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3.2 实验方法
    4.4 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的增产效果
        4.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4.2 实验方法
    4.5 土壤调理剂对玉米抗倒伏能力的效果
        4.5.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5.2 实验方法
    4.6 结果与讨论
        4.6.1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4.6.2 土壤调理剂对于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4.6.3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地温的影响
        4.6.4 土壤调理剂对玉米增产效果
        4.6.5 土壤调理剂对玉米抗倒伏能力的效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四川植烟土壤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健康的含义
    1.2 土壤健康评价
        1.2.1 土壤健康评价指标
        1.2.2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1.3 土壤健康表征因素
        1.3.1 土壤物理特征
        1.3.2 土壤化学特征
        1.3.3 土壤生物学特征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四川研究区概况
        2.1.1 凉山研究区概况
        2.1.2 攀枝花研究区概况
        2.1.3 泸州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
        2.2.1 样地调查
        2.2.2 样品采集
    2.3 测定及计算方法
        2.3.1 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
        2.3.2 土壤化学性状的测定
        2.3.3 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测定
    2.4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2.4.1 主成分分析法
        2.4.2 模糊综合数学法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四川植烟土壤物理特征特性
    3.1 土壤质地
    3.2 土壤穿透阻力
    3.3 土壤容重
    3.4 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
    3.5 土壤田间持水量
    3.6 土壤物理性状相关性
    3.7 讨论
        3.7.1 四川不同植烟区土壤物理性状差异
        3.7.2 四川植烟土壤物理性状相关性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四川植烟土壤化学特征特性
    4.1 土壤pH
    4.2 土壤全氮、碱解氮
    4.3 土壤全磷、有效磷
    4.4 土壤全钾、速效钾
    4.5 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
    4.6 土壤化学性状相关性
    4.7 讨论
        4.7.1 四川不同植烟区土壤化学性状差异
        4.7.2 四川植烟土壤化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四川植烟土壤生物学特征特性
    5.1 土壤有机质
    5.2 土壤可溶性碳、微生物碳、可溶性氮、微生物氮
    5.3 土壤生物学性状相关性
    5.4 讨论
        5.4.1 四川不同植烟区土壤生物学性状差异
        5.4.2 四川植烟土壤生物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四川植烟土壤健康评价
    6.1 土壤健康评价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6.2 主成分分析法
        6.2.1 主成分个数、贡献率、累积贡献率
        6.2.2 公共因子的主成分表达式
        6.2.3 主成分综合得分
    6.3 .模糊数学综合法
        6.3.1 确定函数隶属度值
        6.3.2 评价指标权重
        6.3.3 土壤健康综合指数
    6.4 土壤健康综合指数比较
    6.5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的验证
        6.5.1 田间定点跟踪评价
        6.5.2 小区域土壤健康评价的验证
    6.6 讨论
    6.7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有机液体肥施用量对棉花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施肥模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1.2.2 施肥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3 施肥模式对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1.2.4 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4.2 土壤养分测定指标及方法
        2.4.3 棉花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调查
        2.4.4 棉花干物质及植株养分的测定
        2.4.5 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测定
        2.4.6 养分利用效率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有机液体肥对棉田养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3.1 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的时空变化
        3.1.1 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分布
        3.1.2 土壤硝态氮的时空分布
        3.1.3 土壤铵态氮的时空分布
        3.1.4 土壤速效磷的时空分布
        3.1.5 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分布
    3.2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化
        3.2.1 中量元素钙、镁、硫
        3.2.2 微量元素铜、猛、锌、铁
    3.3 讨论
        3.3.1 有机液体肥通过提高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
        3.3.2 有机液体肥影响了土壤速效养分的分布
        3.3.3 有机液体肥提高了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第四章 有机液体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棉花植株生长动态变化特征
        4.1.1 生育期和生育进程
        4.1.2 棉花农艺性状
    4.2 生物量积累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4.2.1 不同器官生物量积累
        4.2.2 不同器官生物量积累特征
    4.3 棉花生长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4.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4.5 纤维品质
    4.6 讨论
        4.6.1 有机液体肥能促进棉花开花成熟调节棉花生长
        4.6.2 有机液体肥延长了干物质快速积累时间提高了积累速率
        4.6.3 有机液体肥可以提高棉铃的数量进而提高产量
第五章 有机液体肥对不同时期棉花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5.1 棉花植株养分的吸收与分配
        5.1.1 棉花氮素积累及分配
        5.1.2 棉花磷素积累及分配
        5.1.3 棉花钾素积累及分配
    5.2 棉花植株中、微量元素的吸收与分配
        5.2.1 棉花中量元素积累及分配
        5.2.2 棉花微量元素积累及分配
    5.3 养分吸收的相关性分析
    5.4 棉花肥料利用率
    5.5 讨论
        5.5.1 有机液体肥能够促进棉花不同器官对N、P、K的吸收
        5.5.2 有机液体肥提高了棉花不同器官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5.5.3 有机液体肥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1)有机液体肥对棉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2)有机液体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有机液体肥对棉花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甘蓝型油菜硼磷互作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磷营养概述
        1.1.1 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利用现状
        1.1.2 植物中磷的生物学功能
        1.1.3 植物对磷的吸收与利用
        1.1.4 植物磷高效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1.2 植物硼营养概述
        1.2.1 土壤中硼的有效性性和利用现状
        1.2.2 植物中硼的生物学功能
        1.2.3 植物对硼的吸收与利用
        1.2.4 植物硼高效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1.3 植物硼磷养分之间关系
        1.3.1 养分互作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2 养分互作类型
        1.3.3 植物硼磷互作关系的研究现状
    1.4 硼磷肥料施用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4.1 微生物对养分循环和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1.4.2 硼磷肥料施用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4.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 油菜生产与硼磷肥施用现状
        1.5.1 油菜生产现状
        1.5.2 油菜生产中硼磷肥料施用现状
        1.5.3 硼磷肥料配合施用
2 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与目标
        2.2.1 硼磷肥料配施对油菜产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2.2 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磷营养状况的影响
        2.2.3 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硼营养状况的影响
    2.3 技术路线
3 硼磷肥料配施对油菜产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3.2.4 土壤样品的测定项目及方法
        3.2.5 土壤总DNA的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3.2.6 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和分析
        3.2.7 植物样品采集与养分含量测定
        3.2.8 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调查
        3.2.9 数据计算
        3.2.10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油菜品种产量对硼肥和磷肥施用水平的响应差异
        3.3.2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油菜成熟期产量的互作效应
        3.3.3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互作效应
        3.3.4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肥料利用率的互作效应
        3.3.5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苗期和抽薹期地上部磷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成熟期磷浓度、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3.3.7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土壤细菌总体结构的影响
        3.3.8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土壤群落组成的影响
        3.3.9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3.3.10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土壤细菌功能组成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平衡的硼磷肥料供应提高油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
        3.4.2 平衡的硼磷肥料供应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
    3.5 小结
4 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磷营养状况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抽薹期生长表型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4.3.2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成熟期生长表型和产量的影响
        4.3.3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磷吸收分配的影响
        4.3.4 硼磷互作对磷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4.4.1 硼与磷协同调控油菜体内磷的吸收分配和生长
        4.4.2 硼通过非磷吸收转运相关基因PHT1 转录水平途径影响磷吸收
    4.5 小结
5 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硼营养状况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盆栽试验
        5.2.3 营养液培养试验
        5.2.4 根系形态构型分析
        5.2.5 植物样品采集及养分含量测定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成熟期生长表型的影响
        5.3.2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硼吸收分配的影响
        5.3.3 水培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5.3.4 水培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硼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5.3.5 水培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氮、钾、钙和镁浓度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适宜的磷供应缓解缺硼对油菜生长的抑制
        5.4.2 合适的硼磷配施有利于维持油菜体内适宜的磷硼比
        5.4.3 合适的硼磷配施有利于维持油菜体内元素的平衡
    5.5 小结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本研究中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
附录 Ⅱ 本研究中所用的引物
附录 Ⅲ 处理、基因型和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肥料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1 化肥的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2 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施肥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1 有机肥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2 有机肥部分组分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白及研究进展
        1.4.1 白及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1.4.2 白及品质研究
        1.4.3 其他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目的与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试验地区概况和供试材料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内容与方法
        2.3.1 生长指标测定
        2.3.2 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2.3.3 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
        2.3.4 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2.3.5 抗氧化活性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成分含量的影响
        3.1.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1.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1.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3.1.4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3.1.5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1.6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生长的影响
        3.2.1.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株高的影响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叶长的影响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叶宽的影响
        3.2.4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分茎数的影响
        3.2.5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产量的影响
        3.2.6 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的营养物质与白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品质的影响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总酚粗提量和总酚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糖粗提量和多糖含量影响
        3.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成分含量的影响
        4.1.2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活动和论文发表情况

(7)江枳壳的肥料减施增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药用植物施肥和枳壳研究进展
    1.药用植物施肥研究进
        1.1 药用植物科学施肥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中药材种植科学施肥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1.3 中药材种植推荐施肥方法
        1.4 小结
    2.枳壳的研究进展
        2.1 本草考证
        2.2 化学成分
        2.3 栽培研究
第二章 江西枳壳种植基地的土壤环境调查
    1.试验地与材料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仪器与耗材
    2.方法
        2.1 田间采集土壤样品
        2.2 .实验室土壤测定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干、鄱阳枳壳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调查
        3.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3.3 江枳壳土全年壤养情况分析
    4.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N、P、K调控对江枳壳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
    1.试验地与材料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仪器与耗材
    2.试验方法
        2.1 果实性状测定指标
        2.2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2.3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果实性状的影响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产量影响与效益分析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最佳效益分析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影响
    4.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江枳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试验研究
    1.试验地与材料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仪器与耗材
    2.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产量及性状指标测定
        2.3 数据处理
    3.结果分析
        3.1 不同减肥处理下的枳壳性状
        3.2 不同减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 不同减肥处理江枳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3.4 不同减肥处理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4.讨论
第五章 江枳壳DRIS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1.试验地与材料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仪器与耗材
    2.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叶片采样及检测方法
        2.3 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树龄采样时间的选择
        3.2 DRIS法分析
    4.讨论
结论与展望
附录
    1.枳壳照片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基于“3414”试验优化西洋参氮磷钾施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西洋参产业概述
    1.2 氮磷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施肥对人参、西洋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氮磷钾配施在中药材上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产地土壤养分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测试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产区土壤养分状况
        2.2.2 不同产区西洋参主要皂苷含量状况
        2.2.3 各产区土壤养分与西洋参皂苷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测试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p H的影响
        3.2.2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碳、氮养分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2.5 土壤养分因子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测试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2 土壤养分状况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4.2.3 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
        4.2.4 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4.2.5 土壤微生物β分析和群落差异分析
        4.2.6 土壤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4.3 结论
第五章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测试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生长指标的影响
        5.2.2 氮、磷、钾单因素下的肥效效应
        5.2.3 二因素肥效交互作用
        5.2.4 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及用量预测
        5.2.5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各部位碳、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5.2.6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根部钙镁硫含量的影响
        5.2.7 根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测试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6.2.2 土壤养分因子与西洋参皂苷相关性分析
        6.2.3 西洋参皂苷含量综合评价
        6.2.4 西洋参品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
    6.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二)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三)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难点及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1 实验方案分析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环境的影响机理
    (一)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的影响
        1 水肥耦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 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 不同岩性下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影响的对比分析
    (二)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特征的影响
        2 水肥耦合对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
        3 不同岩性下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的对比分析
四 水肥耦合高效利用对黄金梨产量品质提升机制
    (一)不同水肥处理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不同水肥处理下的果实产量
        2 不同水肥处理对黄金梨物理品质的影响
        3 不同水肥处理对黄金梨化学品质的影响
    (二)水肥耦合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机制
        1 产量及品质对水肥利用率的响应
        2 土壤养分对水肥利用效率的响应机制
        3 果实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
        4 水肥耦合对品质提升机制的对比分析
五 黄金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石漠化地区果林现有成熟技术
        1 果树水分监测技术
        2 果树施肥技术
        3 果实套袋技术
    (二)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
        1 水肥一体化技术
        2 土壤改良培肥技术
        3 水分调节技术
        4 黄金梨节本高效品质提升技术
    (三)喀斯特黄金梨提升品质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示范点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核桃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施肥对果树的影响
        1.2.2 施肥对土壤的影响
        1.2.3 施肥对核桃产量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3.1 土壤样品采集
        2.3.2 植物样品采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2.4.2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2.4.4 核桃产量品质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1 基本统计分析
        2.5.2 测序数据处理
        2.5.3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1.1 全氮和碱解氮的变化
        3.1.2 全磷和有效磷的变化
        3.1.3 全钾和速效钾的变化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1 土壤pH
        3.2.2 土壤含水率
        3.2.3 土壤有机质
        3.2.4 土壤酶活性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核桃产量品质的影响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核桃树生长量的影响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核桃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核桃品质的影响
    3.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施肥的响应
        3.4.1 土壤微生物量
        3.4.2 土壤微生物数量
        3.4.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3.4.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3.5 核桃肥料配施的综合分析
        3.5.1 核桃产量品质对土壤养分的响应
        3.5.2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第四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4.1 讨论
    4.2 结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理化性状及施肥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氮磷钾不同施肥组合对大豆连作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魏帛轩. 延边大学, 2021(02)
  • [2]粉煤灰基新型多功能土壤调理剂增产提质机理[D]. 欧彦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四川植烟土壤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D]. 肖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有机液体肥施用量对棉花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郝先哲.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甘蓝型油菜硼磷互作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赵哲.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6]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肖广达. 广西大学, 2021(12)
  • [7]江枳壳的肥料减施增效技术研究[D]. 田磊.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3414”试验优化西洋参氮磷钾施肥研究[D]. 吴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9]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D]. 余逍.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10]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核桃产量品质的影响[D]. 张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土壤微量元素理化性质及施肥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