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误区与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误区与发展方向

一、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误区和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允熠[1](2021)在《关于重建中国经济学的“体用”思想》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学家们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创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程恩富教授及其学术团队,长期以来思考着如何借鉴古今中外已有的经济学思想资源,以重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当代经济学科,最早提出"马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命题,继而将其充实完善为"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的方针和原则,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

孙立冰[2](2020)在《论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质疑洪永淼西方经济学中国化观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历史上从政治经济学演变为经济学,不是学科范围的拓展,而是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意识的增强,是资产阶级在阶级斗争形势发生变化后掩饰和否认其阶级性的策略选择。资产阶级经济学概念、范畴和学说体系表面上是中性的,但它们本质上却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经济学。因此,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话语来讲中国故事,必然会庸俗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走向颠覆性毁灭。中国故事是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全新的社会主义的故事,因此讲中国故事就要用讲社会主义故事的语言。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语言最为经典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社会主义的语言,在中国现阶段这种语言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是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根本道路。

高德步[3](2020)在《高质量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创新转型》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学是经济活动经验和经济发展实践的产物。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的增长和发展,正在经历着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重大的实践创新。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坚持以马克思基本经济理论为指导,研究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推进和实现中国经济学的创新转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

张亚光,毕悦[4](2020)在《中国经济学70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展望——基于经济学类高频被引文献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从制度构建到高速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转型,中国经济学研究也从吸收、模仿到"请进来""走出去",再到批判性采纳和创新,其深度、广度及丰富程度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本文基于1949—2018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经济学类高频被引文献,详细梳理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和主要成果,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具有连续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等发展规律。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学还须在本土化议题设定、评价体系科学化和厚植历史传统等方向多下功夫,以期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再上新高度。

莫岳云,郝一峰[5](2018)在《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的价值、风险与扬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在对中国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亦存在诸多风险,会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学界应本着"自觉扬弃"和"自主创新"的原则,在吸收西方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自觉对其隐含的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和防控,进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这既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程的任务,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学界谋求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诉求。

文世芳[6](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叶龙祥[7](2016)在《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吴宣恭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吴宣恭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概括。吴宣恭经济思想主要涉及所有制与产权理论、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所有制改革理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些重要理论、现阶段重大经济社会关系及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等方面。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的研究与运用是吴宣恭经济思想的重中之重。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史论相结合、求实与创新相结合、调查与采访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对吴宣恭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价值的结论。对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价值:第一,吴宣恭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学习、研究、发展和运用,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吴宣恭经济思想根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际,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后学之辈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历程和实践运用,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第三,吴宣恭的严谨治学精神、高度责任感和崇高的品格是广大经济学人终身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王珏,黄淳,李黎力[8](2016)在《用历史的智慧开创中国经济学的未来——“经济与历史:在中国经济学中如何加强历史研究和教学学术研讨会”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11月18日,近些年来国内首次以"经济与历史"为主题,同时讨论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学科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办。该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办,顾海良、刘伟、王利明、逄锦聚、林岗、董志凯、颜鹏飞、刘兰兮、武力、杨春学、贺耀敏、张杰和许建康等专家学者做了主题发言。研讨会主要围绕历史在经济学中的重要角色,如何历史地构建中国经济学,以及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两史"学科的发展三个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不少共识和成果。未来亟需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理解和把握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之间的关系,加强"两史"学科之间的融合,如何开展和加强"两史"研究及其交流,以及如何认识和厘清数学在经济学研究当中所起的应有作用,有效区分合理运用与过度运用的界限这三个论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

张宇[9](2015)在《关于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理论是实践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求并伴随着理论的繁荣昌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是中国经济学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时代课题。创建中国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同时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创新;要立足中国,发展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和实践相适应的经济学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吸取国外优秀成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放融通、兼容并包;理论工作者应大胆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持。

王婷,吴俊,冯志轩,马慎萧,张晨[10](2013)在《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新进展——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2年)(下)》文中研究指明2012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包括如下专题:一、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三、关于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讨论;四、政治经济学经典着作的研究、介绍和教学;五、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介绍与研究。

二、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误区和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误区和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重建中国经济学的“体用”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体、西用、国(中)根”:重构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范式
二、“马体、西用、国(中)根”何以可能?
三、“体用”的张力和反响

(2)论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质疑洪永淼西方经济学中国化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政治经济学演变为经济学是学科范围的拓展,还是经济学的庸俗化?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研究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是辩证统一的
    2.从政治经济学到经济学名称的演化,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庸俗化的过程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市场经济一般原理”
    1.洪文所指“市场经济一般原理”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区别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
    2.能够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理论,而不是市场经济一般原理
三、西方经济学中国化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还是颠覆性的邪路?
    1.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及其话语体系不仅不是普世的,而且是在西方私有制市场经济社会就已经被证伪了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经济学现代化建设的方向选择
    3.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话语来讲中国故事,必然会庸俗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走向颠覆性毁灭

(3)高质量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创新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全新主题
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创新转型的实证基点
三、以马克思基本经济理论为指导研究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四、“以人民为中心”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中国经济学创新转型的根本方向

(4)中国经济学70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展望——基于经济学类高频被引文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中国70年经济学学术史的研究概述
三、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学的建立与成长
    (一)1949—1958年:艰难起步,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求新知
    (二)1959—1968年:锐意进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力理论
    (三)1969—1978年:曲折演进,积蓄改革开放的理论支撑
四、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成熟
    (一)1979—1988年:步入正轨,聚焦改革中的农村和城镇
    (二)1989—1998年:快速发展,掀起所有权理论的大论争
    (三)1999—2008年:走向繁荣,增强市场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四)2009—2018年:渐趋成熟,倡导发展的普惠性、均衡性
五、结论与展望

(6)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7)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及有待研究之处
第一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一节 吴宣恭学术生涯概况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在与多种经济思想观点碰撞中形成
        三、在所有制改革实践中发展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求学时期的孕育阶段
        二、任教时期的探索阶段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时期的形成阶段
        四、新世纪以来在反思中发展阶段
第二章 所有制与产权基本理论的研究
    第一节 所有制基本理论的研究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的内涵
        二、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所有制变革的规律
    第二节 产权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
        一、研究产权关系方法的探索
        二、产权的定义
        三、产权的性质
        四、产权主体的权能、利益和责任的关系
    第三节 产权体系的内部结构研究
        一、产权关系的“四权”
        二、产权统一和分离
        三、所有权与产权关系
        四、归属权在产权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产权主体的确认
    第四节 产权与产权制度关系的研究
        一、产权的细分与组合
        二、产权制度的内涵
        三、产权制度与所有制的关系
第三章 对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的研究
        一、全民所有制的产权关系
        二、对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争议见解的驳斥
        三、现实影响
    第二节 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研究
        一、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
        二、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看待股份制改革的利弊
        三、坚持对片面夸大股份制作用进行有针对性地辩析
    第三节 法人财产权的研究
        一、法人财产权的内涵
        二、在质疑中论证公司财产权内涵与实质
        三、现实影响
    第四节 中小企业产权关系的研究
        一、运用辩证思维辨析家庭式企业产权结构的利弊
        二、用质疑眼光追根溯源私营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三、对中小企业产权制度调整提出科学设想
第四章 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评析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第一节 全面比较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理论
        一、经济界对两种产权理论的研究情况
        二、从总体上比较研究了两种产权理论
        三、社会各界的理论影响和反应
    第二节 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评析
        一、对“交易费用”理论的评析
        二、对“科斯定理”理论的评析
        三、现实影响
    第三节 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评析
        一、多角度地批评“企业契约论”
        二、对以“利益相关者论”为根据的企业产权理论的评析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
        二、企业内部关系与法人治理结构
        三、搞好企业治理结构
第五章 产权与所有制理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运用
    第一节 产权分离理论在国有经济改革中的运用
        一、国家所有制的实质
        二、国家所有制产权分离理论
        三、国家所有制改革形式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财产和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研究
        一、国有企业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
        二、国有企业股份改制中国有资产的维护
    第三节 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一、国有经济产权改革的必要性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
        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五、现实影响
    第四节 所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的研究
        一、理论界关于所有制实现形式内涵的学术探讨
        二、多种所有制实现形式出现的原因与作用
        三、中肯地提出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注意事项
        四、现实影响
    第五节 国有产权制度改革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改革的方向和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
        三、对私有化理论的批判
        四、现实影响
第六章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研究
    第一节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市场经济形成与改革的“市场导向”问题研究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
        二、改革的“市场导向”研究
        三、理论意义
    第三节 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优势
        一、准确论述所有制与计划、市场在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地位
        二、探寻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优势的根本途径
第七章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研究
        一、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二、准确分清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三、物化劳动与价值、剩余价值的关系
        四、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认识
    第二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关系的研究
        一、价值形成与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作用
        二、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三、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及意义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研究
        一、论证价值量的影响因素
        二、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的影响
        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第一节 所有权对分配关系的作用
        一、劳动与产权关系
        二、劳动与价值关系
        三、产权、价值与分配关系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的批判
        一、对西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批判
        二、对西方“按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批判
        三、正确理解“按要素贡献分配”
    第三节 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关系的研究
        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我国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和根源
        三、我国当前经济问题与分配不公的关系
        四、解决分配不公的基本途径
第九章 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一、立足现实,探讨如何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二、立足现实,探讨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问题
        三、关于发展企业集群和总部经济的有关问题分析
    第二节 关于世界经济危机根源的研究
        一、中外经济学家进行的各种推断
        二、运用马克思危机理论把脉危机的病根,得出马克思主义结论
        三、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为化解危机提供了科学的药方
    第三节 关于股票市场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准确把握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和问题及产生原因,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提出合理的目标模式
        三、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有效的实施办法
    第四节 关于住宅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
        一、较早地倡议将住房建设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精辟的见解和有益的建议
        三、考察了城市化发展道路,准确把握了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前提和关键
    第五节 文化知识经济的研究
        一、把握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二、深谙文化的重要性,呼吁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章 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所有制与阶级关系和阶级分析
        一、学界内的不同观点
        二、吴宣恭对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的认识
    第二节 对当前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内争鸣
        二、从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中,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三、为正确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提供理论分析
    第三节 提出我国所有制的二元结构,研究经济规律的二元化
        一、创造性地提出新“二元”规律体系
        二、从所有制关系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特有经济规律及其影响
        三、倡言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十一章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研究
    第一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编写
        一、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抓住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系统、完整地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研究
        一、质疑政治经济学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准确解读了生产方式的内涵
        二、质疑生产方式“中介说”的观点,准确把握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三、强调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有利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第三节 从生产关系整体的角度分析“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争论
        一、运用经济理论和“否定之否定”原理,强调恩格斯的解释符合逻辑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辩析争论中的错误观点,准确分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及其基本特征
        三、肯定争论中的有益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四、批判私有化主张,揭穿有人利用争论浑水摸鱼、贩卖私货的真实面目
    第四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结构和理论体系的研究
        一、学界内对经济学主线的不同观点
        二、联系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强调我国经济学主线是随着由所有制改革主导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展开的
    第五节 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呼吁重视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第六节 对经济学错误范畴的批判
        一、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二、科学地认识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
        三、科学地认识劳动与劳动力区别及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四、揭露西方“人力资本”概念的谬误,维护经济学范畴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十二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贡献与价值
    第一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特点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二、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的统一
        三、坚持革命批判与理论创新的统一
        四、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严谨的治学精神的统一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学术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积极探索者
        二、国有企业改革“两权分离”路径的倡导者和研究者
        三、中国MBA的首创者
        四、教书育人的巨匠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三、对吴宣恭严谨治学精神和高尚品格的弘扬与传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用历史的智慧开创中国经济学的未来——“经济与历史:在中国经济学中如何加强历史研究和教学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学为什么必须重视历史
二、如何历史地构建中国经济学
三、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四、推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的建议

(9)关于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的发展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创新
四、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
五、开放融通、兼容并包
六、把握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法
七、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0)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新进展——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2年)(下)(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一)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劳动过程
    (二) 关于劳动价值论
    (三) 关于利润率下降规律和危机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
    (三)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
    (四) 关于收入分配
三、关于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讨论
    (一) 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总原则
    (二) 构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的若干思路
    (三) 打造中国经济学的学术话语体系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紧迫任务。
四、政治经济学经典着作的研究、介绍和教学
    (一) 《资本论》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着作的研究
        1.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再评估
        2.对《资本论》的方法论及研究对象的进一步再讨论
        3.对《资本论》中具体理论的研究
        4.对经典着作和手稿的研究
    (二) 政治经济学经典着作的解读和通俗解说
    (三) 政治经济学经典着作和理论的教学
五、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介绍与研究
    (一) 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上的介绍和研究
    (二) 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的评介
    (三) 对于具体理论和领域的研究介绍

四、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误区和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重建中国经济学的“体用”思想[J]. 张允熠. 学术评论, 2021(03)
  • [2]论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质疑洪永淼西方经济学中国化观点[J]. 孙立冰.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06)
  • [3]高质量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创新转型[J]. 高德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01)
  • [4]中国经济学70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展望——基于经济学类高频被引文献的视角[J]. 张亚光,毕悦.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5]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的价值、风险与扬弃[J]. 莫岳云,郝一峰.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5)
  • [6]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7]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D]. 叶龙祥.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8]用历史的智慧开创中国经济学的未来——“经济与历史:在中国经济学中如何加强历史研究和教学学术研讨会”纪要[J]. 王珏,黄淳,李黎力.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01)
  • [9]关于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若干思考[J]. 张宇. 学习与探索, 2015(04)
  • [10]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新进展——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2年)(下)[J]. 王婷,吴俊,冯志轩,马慎萧,张晨.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3(02)

标签:;  ;  ;  ;  ;  

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误区与发展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