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一、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1](2021)在《银川市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了一项战略部署,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上的一项重要工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持续繁荣的进程。在2019年,由政府牵头,出台了贺兰山一体化综合整治方案,本文就是在以上的大背景下,首先对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其次,充分了解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进程,通过学习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案例,汲取成功经验和可用于本项目的生态景观设计技术及手法。立足于银川市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的基本现状,以提升景观为基点,以改善生态为手段,以发展经济为愿景,开展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本项目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东麓坡前中段,占地面积249.186hm2,土壤类型为山前灰漠土和山麓棕钙土,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自然、旅游、文化资源,因而项目的景观规划设计以“汇历史文化之精华,汲自然生态之灵动,促自然社会之共生,建区域旅游之精品”为主题,以“生态效益突出,景观效果多变,功能分区完善,服务设施一流”为理念,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形成“一带两园五区”的景观结构。“一带”指沿项目内环路外侧设置的宽为40m的防护林景观带;“两园”指以党参、甘草、银柴胡等中草药种植为主的百味园以及以宁夏枸杞、黑果枸杞、葡萄等特色种植为主的特产园;“五区”是指项目的其它五个功能区:入口景观区、休闲娱乐区、文化创意展示区、特产加工销售区和生态植被恢复区。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特色餐饮、民宿,贺兰山精神,诗歌文化元素,结合生态景观设计手法和生态种植设计理念,选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特有植物种和引入的其它适生植物种,在本项目中将生态恢复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有机结合,打造“有特色、含文化、强生态、高效益”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本文也可为其它类似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刘天颖[2](2020)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及优化设计研究 ——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建设节奏和进程逐渐加快,加之环境污染,城市的大量绿色空间被侵占,景观廊道断裂,绿色空间分布愈发破碎化,导致一些城市生态问题频繁发生。现存的绿色空间网络存在薄弱环节,无法充分发挥生态功能以及人对绿色空间的需求。为了增加人与自然的亲近,改善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生态功能发挥,使绿色空间更加整体化、网络化。本文以邯郸市为例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网络构建进行深入分析,对建设现状进行科学评判,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设计。首先结合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畴;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实践方面的运用方式;全面对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析,分别针对宏观的整体和微观的局部建立了两套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结合景观指数法和成本路径方法对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网络构建进行分析;运用针对整体的评价体系对邯郸市整体和三个区进行评价,运用局部评价体系将邯郸市分多个局部地块进行评价。通过网络构建分析,得到了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基本构建模式,通过分析发现了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在网络中心和连接廊道分布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整体的评价,获知了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水平,通过局部评价,更为详细的得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的不同方面各个地块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设计。

盖艺方[3](2019)在《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 ——以里山耘居旅游度假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度假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的重点旅游方式,其中山地旅游度假区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度假区类型。由于山地复杂的地形环境,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旅游度假区开发会导致许多山地环境的生态问题,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不利于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探索基于生态保护对山地旅游度假区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通过对山地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的研究,明确生态保护对于山地旅游度假区建设的意义;通过研究生态保护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分别对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规划层面和景观设计层面的生态保护方法进行总结,即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和生态恢复。在规划层面,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的生态规划需要利用GIS技术,结合场地的现状情况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以及生态网络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在设计层面,包括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恢复,根据相关原理和技术对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的构成要素即道路场地、建筑、植物景观、水景和旅游产品开发的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里山耘居旅游度假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应用。

余俏[4](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张婉阳[5](2019)在《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 ——以辉南县金川镇为例》文中指出在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号召下,具有特色的小镇稳步推进建设,这些特色小镇大多具有促进其发展的优厚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和文化民俗等重要要素。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的事物,不能照搬原有体系进行建设。然而,目前对特色小镇的研究视角相对较窄,也缺乏对创新成果的完整表达和理论支撑。城乡规划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相关概念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应用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对于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可以更全面的认识自身发展优势和劣势并找准自身的定位,为指导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提出规划策略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作为研究主线。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及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总结出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的规划手法。其次通过走访踏查和大量信息的收集,对辉南县金川镇的背景概况、现状、生态旅游资源和空间形态进行全面探析,结合辉南县金川镇发展生态旅游的驱动力,探寻现存的建设问题。最后在基于生态旅游的金川镇规划原则的指导下,从总体发展布局上进行整合研究,并有针对性的分别从生态旅游专项规划和旅游特色空间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规划研究,并得出基于生态旅游的金川镇规划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的理论研究方法,改善了建设现状问题,同时也补充了生态旅游特色小镇规划研究内容,为其他拥有大量生态旅游资源并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和规划模式的参考。

姚新涛[6](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吴淼[7](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王玲[8](2019)在《生态理论背景下简阳三岔湖滨湖区域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投射人类文明之光。为追求更好的宜居环境,人类探索理想城市的脚步从未停歇。城市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生产之外,还有生活;建设之外,也需留白。在发展中能看得见具体的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城市规划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新路径,共同展望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愿景。滨湖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景观资源,沿湖区域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城市建设的亮点和热点。优美的城市宜居湖区环境、规划合理的功能分布、充满活力的人流活动聚集地,城市滨湖景观带往往是城市人居的高品质场所,城市的形象名片,也是生态规划的示范点,更是公园城市发挥生态价值的核心,提升滨湖景观带的生态规划,不仅为居民休闲休憩提供了好场所,也提升了城市生态景观质量,更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故而滨湖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对滨湖城市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从增量到提质的发展转变,社会各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理念贯通融入到各行各业。对于湖泊这类自然资源而言,更应该加强其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充分利用生态理论来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和城市品质,是滨湖城市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中适宜于湖泊功能与景观塑造的一系列生态理论。城市生态学对滨湖开发区域开发规模、开发宽度的控制,划清了滨湖景观区的“量”的底线,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赋予滨湖景观带可持续的生态规划活力,这样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赋予该区域良性的生态循环和协调相容的环境质量,基于景观生态学、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等生态规划理论,为三岔湖滨湖景观带设计提供了规划理论依据。笔者对标国际国内着名的滨湖景观带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总结了案例在生态评价、生态分区、开发建设控制、水体岸线修复、湿地建设、建设自然亲水驳岸、绿道系统、慢行系统等多种滨湖景观带的开发措施,在规划前期扎实的调研基础上,分析现状生态要素构成后,采用生态评估的方法,创新提出了三岔湖滨湖景观带两种规划设计策略,一是水生态,二是水景观。水生态方面,从景观生态学廊道控制理论上提出景观带宽度的控制原则,宽度控制基础上,根据资源特征,梳理出三岔湖生态功能分区;基于生态规划环境承载力,对整个三岔湖区域的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根据容量来控制区域的开发建设规模;运用多种生态评价技术,进行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基于水生态规划原则从水的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多样性要求,以及生态要素的构成来规划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将生态涵养与景观娱乐功能有机结合;从水源保护、水体功能分区保护、湖中岛屿开发与保护、污水处理、“海绵”系统、慢行系统、绿道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与管控。基于水景观的设计原理,从美学与古典园林的营造角度,从人的感知出发,研究滨湖区的景观视线、景观格局、景观水面等多方位研究滨湖景观带的景观表达。从生态上,艺术美学上,以及人的感知上,回应了生态理论背景下简阳三岔湖滨湖景观带设计的独特创新设计价值,也回应了三岔湖滨湖景观带作为东部新城,公园城市“山水田园”最佳实践的范例要求。文章通过规划设计实例创新了生态理念在滨水区域的运用与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城市滨湖区域生态开发建设涉及到的规划设计体系,创新考虑了滨湖景观带在城市滨水防灾、生态、景观、经济发展等四位一体景观功能。对未来各类城市滨水、滨湖开发项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也延展了新时代背景下,发挥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归依,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营建理念。

东方雪莹[9](2019)在《千山风景区丁香峪水系景观生态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风景区旅游成为人们的首选。近年来山体破坏的行为和水系的污染问题屡见不鲜。如何在维护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让人们回归自然,体验更多的生态旅游活动就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研究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系统性理论等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对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水系景观、生态旅游规划等概念进行解析与界定。梳理国内外生态旅游景观与水景规划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千山风景区丁香峪水系为研究对象,以生态旅游为规划目标,完成其水系景观的规划研究。在对千山丁香峪水资源现状分析后,总结并归纳丁香峪水系存在的问题。通过GIS技术,分别对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生态敏感性与开发适宜性进行分析,并对地表水文过程进行梳理,为确定水系改造范围与用地关系奠定了基础。明确了丁香峪水系景观的生态旅游规划原则,并从生态复育及水体改善两方面提出丁香峪水系景观规划的规划策略。以GIS技术分析出的地表水文过程结论为基础,以保证水系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为目标,提出“一脉六支十节点”的水系布局结构。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竖向因素、视域宽度与距离条件等因素,确定基于水系结构的最佳滨水平台位置。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满足生态旅游需求,提出了“一带两线三片区的”丁香峪水系生态旅游景观布局规划的空间结构。从植物和水体两方面,对丁香峪水系生态旅游景观进行规划,并针对各个片区与特色景观节点进行了详细规划。力图通过丁香峪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解决丁香峪水系山水不相见,人水不相亲,人工防水、存水或叠水等工程措施不完善,景观效果差等问题。基于生态旅游的千山丁香峪水系景观规划研究充分利用了丁香峪景区内的全部水系,现有河道,沟渠,结合综合整治及生态景观设施的建设,营造集环境保育,雨洪调蓄,生态净化,科普展示为一体的生态水环境,以生态旅游的视角完成了风景区水系景观规划,为风景区水系的景观规划设计与水生态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也是对水系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补充,同时也为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实践提供案例支撑。

陈书芳[10](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二、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银川市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1 国外发展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
        1.4.1 生态恢复
        1.4.2 生态旅游
        1.4.3 景观生态学原理
        1.4.4 自我设计理论与人为设计理论
        1.4.5 生态恢复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3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3.1 唐山南湖中央生态公园
        3.1.1 案例介绍
        3.1.2 案例分析
        3.1.3 经验总结
    3.2 江西凤凰沟风景区
        3.2.1 案例介绍
        3.2.2 案例分析
        3.2.3 经验总结
    3.3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3.3.1 案例介绍
        3.3.2 案例分析
        3.3.3 经验总结
    3.4 浙江磐安江南药镇
        3.4.1 案例介绍
        3.4.2 案例分析
        3.4.3 经验总结
    3.5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设计
        3.5.1 案例介绍
        3.5.2 案例分析
        3.5.3 经验总结
    3.6 广州派潭生态观光苗圃
        3.6.1 案例介绍
        3.6.2 案例分析
        3.6.3 经验总结
4 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分析
        4.1.2 区域概况
        4.1.3 项目SWOT分析
    4.2 项目设计定位
    4.3 规划设计理念
    4.4 规划设计原则
        4.4.1 生态性原则
        4.4.2 功能性原则
        4.4.3 因地制宜原则
        4.4.4 产业综合原则
        4.4.5 可持续发展原则
    4.5 规划设计目标
    4.6 规划设计依据
    4.7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4.7.1 总体布局
        4.7.2 功能分区
        4.7.3 交通组织
        4.7.4 景观结构
        4.7.5 竖向设计
        4.7.6 服务设施规划
        4.7.7 产业发展规划
    4.8 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4.8.1 入口景观区
        4.8.2 防护林区
        4.8.3 休闲娱乐区
        4.8.4 中草药生产示范景观区
        4.8.5 宁夏特产区
        4.8.6 文化创意展示区
        4.8.7 特产加工销售区
        4.8.8 生态植被恢复区
    4.9 专项设计
        4.9.1 驳岸设计
        4.9.2 铺装设计
        4.9.3 基于植被恢复的种植设计
    4.10 经济技术指标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2)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及优化设计研究 ——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研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与网络构成体系
    2.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2.1.1 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
        2.1.2 绿色基础设施的演进历程
        2.1.3 城市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
        2.1.4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特征
        2.1.5 其他相关概念和理论
    2.2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
        2.2.1 生态功能
        2.2.2 景观功能
        2.2.3 社会功能
    2.3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体系
        2.3.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模式和构成要素
        2.3.2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2.3.3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原则
        2.3.4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方法
        2.3.5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的分析方法
    2.4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评价研究工具和相关理论
        2.4.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评价工具
        2.4.2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评价相关理论
第3章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实践案例分析
    3.1 国外案例
        3.1.1 英国伦敦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3.1.2 美国西雅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案例研究
        3.1.3 美国马里兰州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3.1.4 国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实践案例小结
    3.2 国内案例
        3.2.1 深圳前海新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3.2.2 河北省玉田县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
        3.2.3 澳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3.2.4 国内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实践案例小结
    3.3 分析与总结
第4章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构建
    4.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必要性
    4.2 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研究
        4.2.1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研究
        4.2.2 国内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研究
        4.2.3 对比与结论
    4.3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评价原理和步骤
    4.4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性
        4.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4.3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4.4.4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整体评价指标选取及指标解释
        4.4.4.1 网络构造评价指标
        4.4.4.2 生态功能评价指标
        4.4.5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局部评价指标选取及指标解释
        4.4.5.1 景观评价指标
        4.4.5.2 社会功能评价指标
        4.4.6 指标权重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评价分析及优化设计
    5.1 邯郸市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自然风貌
        5.1.3 历史文化
        5.1.4 城市历史建设
        5.1.5 环境质量状况
    5.2 邯郸市MSPA方法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分析
        5.2.1 邯郸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获取
        5.2.2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MSPA方法核心区选取
        5.2.3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中心选取
        5.2.4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连接廊道选取
        5.2.5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分析结果
    5.3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整体评价
        5.3.1 评价指标量化
        5.3.2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整体综合评价
        5.3.3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分区评价
        5.3.4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整评价结果分析
    5.4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整体优化设计
        5.4.1 优化目标
        5.4.2 优化原则
        5.4.3 优化策略
        5.4.4 优化设计
    5.5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局部评价
        5.5.1 评价指标量化过程与评价结果
        5.5.2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局部评价结果分析
    5.6 邯郸市绿色基础设施局部优化设计
        5.6.1 优化目标
        5.6.2 优化原则
        5.6.3 优化策略及设计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3)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 ——以里山耘居旅游度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阐述
        1.3.1 生态保护
        1.3.2 山地旅游度假区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外山地旅游度假区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山地旅游度假区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山地旅游度假区概况
    2.1 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及趋势
        2.1.1 国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2.1.2 国内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2.1.3 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发展的趋势
    2.2 山地旅游度假区发展概况
        2.2.1 国外山地旅游度假区发展概况
        2.2.2 国内山地旅游度假区发展概况
        2.2.3 国内山地旅游度假区的特点
3 生态保护的相关理论基础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 恢复生态学理论
    3.3 生态旅游理论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4 生态保护的相关方法研究
    4.1 生态规划与设计
        4.1.1 景观生态规划
        4.1.2 生态设计
    4.2 生态恢复
    4.3 小结
5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5.1 山地旅游度假区自然要素特征分析
        5.1.1 山地地形
        5.1.2 山地植被
        5.1.3 山地水系
    5.2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原则
        5.2.1 生态优先原则
        5.2.2 尊重场地原则
        5.2.3 整体性原则
        5.2.4 功能性原则
        5.2.5 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生态规划
        5.3.1 山地旅游度假区的生态敏感性分析与生态分区
        5.3.2 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生态适宜性分析与建筑规划区域
        5.3.3 山地旅游度假区的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网络构建
    5.4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功能布局
6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
    6.1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道路系统设计
        6.1.1 道路选线
        6.1.2 道路形式
        6.1.3 道路材料选择
    6.2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建筑设计
        6.2.1 建筑选址与布局
        6.2.2 建筑接地方式
        6.2.3 建筑形态设计
    6.3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水景设计
        6.3.1 水景选址与形态设计
        6.3.2 驳岸设计
    6.4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植物景观设计
        6.4.1 植物景观梯度设计
        6.4.2 植物景观分区设计
    6.5 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旅游产品策划
        6.5.1 旅游产品开发要点
        6.5.2 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7 相关案例分析
    7.1 海南呀诺达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度假区
        7.1.1 项目概况
        7.1.2 相关生态策略借鉴
    7.2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十字水生态度假村
        7.2.1 项目概况
        7.2.2 相关生态策略借鉴
    7.3 莫干山裸心谷度假区
        7.3.1 项目概况
        7.3.2 相关生态策略借鉴
    7.4 浙江建德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
        7.4.1 项目概况
        7.4.2 相关生态策略借鉴
    7.5 加拿大蓝山度假村(Blue Mountain resort)
        7.5.1 项目概况
        7.5.2 相关生态策略借鉴
    7.6 小结
8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里山耘居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
    8.1 项目概况
        8.1.1 项目区位及区域概况
        8.1.2 政策背景解读
        8.1.3 周边交通环境
        8.1.4 周边旅游资源
        8.1.5 场地现状概述
    8.2 场地分析
        8.2.1 地形分析
        8.2.2 水文分析
        8.2.3 植被分析
        8.2.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8.2.5 现状道路分析
        8.2.6 现状风景资源分析
        8.2.7 视域分析
        8.2.8 SWOT分析
    8.3 规划设计原则与依据
        8.3.1 规划设计原则
        8.3.2 规划设计依据
    8.4 愿景与策略
        8.4.1 项目愿景
        8.4.2 项目战略目标
        8.4.3 挑战与策略
    8.5 生态规划
        8.5.1 生态敏感性分析与生态分区
        8.5.2 建设生态适宜性分析与建筑规划区域
    8.6 总体规划设计
        8.6.1 设计理念
        8.6.2 景观空间结构
        8.6.3 功能布局
        8.6.4 旅游主题分区
    8.7 分区节点设计
        8.7.1 入口景观区
        8.7.2 游憩休闲区与度假居住区
        8.7.3 生态保育区
    8.8 专项规划设计
        8.8.1 竖向设计
        8.8.2 水系规划设计
        8.8.3 种植规划设计
        8.8.4 交通规划设计
        8.8.5 旅游活动设计
        8.8.6 建筑概念规划
        8.8.7 桥梁概念规划
        8.8.8 经济技术指标
9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4)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3.5 本章小结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5.6 本章小结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6 本章小结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 ——以辉南县金川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规划的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特色小镇
        2.1.2 生态旅游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2.1 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小城镇规划理论
        2.2.4 生态与旅游经济学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特色小镇规划的实例分析
        2.3.1 国外特色小镇规划实例分析
        2.3.2 国内特色小镇规划实例分析
    2.4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规划手法
        2.4.1 生态环境基底的保护
        2.4.2 文脉特性的尊重
        2.4.3 旅游特色空间的梳理
        2.4.4 生态旅游专项规划的构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辉南县金川镇现状分析
    3.1 金川镇基本概况
        3.1.1 区位位置
        3.1.2 历史沿革
        3.1.3 自然概况
        3.1.4 人口与经济
        3.1.5 特色产业
    3.2 金川镇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
        3.2.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3.2.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3.2.3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3.3 金川镇的空间形态的现状
        3.3.1 镇域空间资源形态
        3.3.2 用地功能布局
        3.3.3 街巷空间
    3.4 金川镇发展生态旅游的驱动力
        3.4.1 促进金川镇旅游多元化发展
        3.4.2 保障金川镇的资源实现有效利用
        3.4.3 实现金川镇生态环境的保护
        3.4.4 满足金川镇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5 金川镇生态旅游建设面临的问题
        3.5.1 生态资源组合利用率较低
        3.5.2 景观生态系统优化不高
        3.5.3 旅游特色空间不连续
        3.5.4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乏统一科学的管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生态旅游的辉南县金川镇规划策略研究
    4.1 基于生态旅游的金川镇规划原则
        4.1.1 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4.1.2 因地制宜原则
        4.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4 生态修复原则
    4.2 整合总体发展布局
        4.2.1 总体统筹发展
        4.2.2 因地制宜错位发展
    4.3 构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
        4.3.1 优化特色景观生态系统
        4.3.2 探索生态旅游产品
        4.3.3 组织合理的旅游路线
        4.3.4 建设旅游服务设施
    4.4 营造旅游特色空间形态
        4.4.1 整体空间结构
        4.4.2 局部空间结构
        4.4.3 滨水空间
        4.4.4 绿色空间
    4.5 基于生态旅游的金川镇规划策略
        4.5.1 整合与升级生态资源,转变旅游观念意识
        4.5.2 修复受损生态,优化景观生态系统
        4.5.3 完善小镇空间结构,构建旅游特色空间
        4.5.4 配置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管理培养人才
    4.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辉南县金川镇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调查的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湘西地区
        1.2.2 山地生态旅游
        1.2.3 生态旅游规划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1 文献分析法
        1.4.1.2 演绎法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1.4.1.4 问卷调查法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4.2.1.1 评价原则
        4.2.1.2 评价内容
        4.2.2 评价方法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3.2.1 数据来源
        4.3.2.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分析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4.3.4 相关结论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2.2.1 评价方法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5.2.3.1 指标选取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5.2.4 数据分析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5.2.5 评价结果
        5.2.5.1 不适宜区域
        5.2.5.2 低适宜区域
        5.2.5.3 中适宜区域
        5.2.5.4 高适宜区域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5.3.1.1 研究区域
        5.3.1.2 数据来源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5.3.2.2 评价方法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6.1.4.1 存在问题
        6.1.4.2 调整优化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6.2.4.1 游步道设计
        6.2.4.2 休息亭设计
        6.2.4.3 水榭设计
        6.2.4.4 观景台设计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6.3.3.1 设计原则
        6.3.3.2 设计方法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6.3.4.2 生态旅馆
        6.3.4.3 环保厕所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6.3.4.5 购物设施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5.1 酉水简介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7.1.1 概念辨析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7.2.1.3 规划评审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7.2.2.1 组织管理
        7.2.2.2 人才建设
        7.2.2.3 法律法规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8.2 局限性及展望
        8.2.1 研究局限性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2.3.1 国外实践
        2.3.2 国内实践
        2.3.3 发展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1.1 时代背景
        3.1.2 空间结构
        3.1.3 总体特征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2.1 时代背景
        3.2.2 空间结构
        3.2.3 总体特征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3.1 时代背景
        3.3.2 空间结构
        3.3.3 总体特征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4.1 时代背景
        3.4.2 空间结构
        3.4.3 总体特征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4.1.1 生态要素梳理
        4.1.2 生态总体格局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4.3.4 市域生态问题
        4.3.5 生态影响机制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4.4.1 生态环境评价
        4.4.2 绿地建设评价
        4.4.3 生态建设问题
        4.4.4 生态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5.1.1 发展目标导向
        5.1.2 发展阶段划分
        5.1.3 发展考评体系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6.4.3 “后评估”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7.1 技术创新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7.2 体制创新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参编论着
    3.参与课题
    4.参与研究项目
附录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8)生态理论背景下简阳三岔湖滨湖区域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的基本方法
        1.3.2 研究的基本步骤
        1.3.3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外滨湖景观带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情况
        2.1.1 国外滨湖景观带研究情况
        2.1.2 国外滨湖景观带建设的实践概况
    2.2 国内滨湖景观带研究
    2.3 国内滨湖景观带建设存在问题
第三章 相关理论研究
    3.1 相关概念与定义
        3.1.1 滨湖空间
        3.1.2 滨湖景观带
        3.1.3 慢行系统
        3.1.4 公园城市
    3.2 生态规划相关理论
        3.2.1 景观生态学
        3.2.2 城市生态学
        3.2.3 海绵城市
        3.2.4 城市双修
    3.3 小结
第四章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运用案例分析
    4.1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
    4.2 三亚滨水岸线生态修复
    4.3 东湖绿道景观带规划设计
    4.4 小结
第五章 简阳三岔湖滨湖景观开发条件分析
    5.1 项目背景
        5.1.1 区域概况
        5.1.2 地理要素
        5.1.3 自然资源要素
        5.1.4 人文资源要素
        5.1.5 要素综合分析
    5.2 三岔湖滨湖景观带区域环境的问题现状总结
        5.2.1 水环境
        5.2.2 岸线环境
        5.2.3 植被环境
        5.2.4 生物环境
        5.2.5 其他环境因素
第六章 基于生态理论的三岔湖滨湖区域规划研究
    6.1 生态规划整体发展目标与原则
        6.1.1 发展目标
        6.1.2 发展原则
        6.1.3 发展策略
    6.2 研究范围的界定
    6.3 环境容量控制
        6.3.1 生态容量预测
        6.3.2 旅游容量计算
        6.3.3 开发容量控制
    6.4 生态因子敏感性评价
        6.4.1 水文因子评价
        6.4.2 水源因子评价
        6.4.3 高程因子评价
        6.4.4 坡度因子评价
        6.4.5 植被因子评价
        6.4.6 物种多样性因子评价
        6.4.7 土壤因子评价
        6.4.8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6.5 生态分区引导下的功能植入
        6.5.1 生态控制区
        6.5.2 湿地保护区
        6.5.3 农耕文化区
        6.5.4 适度开发区
    6.6 生态系统专项研究——水系统+水景观
        6.6.1 水生态系统
        6.6.2 湿地生态系统
        6.6.3 岛屿生态系统
        6.6.4 驳岸生态系统
        6.6.5 道路生态系统
        6.6.6 文化生态系统
        6.6.7 景观生态系统
    6.7 小结
第七章 三岔湖建设发展建议与措施
    7.1 三岔湖滨湖景观带建设中的生态设计
        7.1.1 生态技术
        7.1.2 生态材料
    7.2 运营管理中的生态设计
        7.2.1 环境容量
        7.2.2 生态运营
        7.2.3 其他意见和建议
    7.3 生态提升措施
    7.4 总结
    7.5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千山风景区丁香峪水系景观生态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风景区水系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生态旅游景观相关理论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2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2.1.3 生态系统性理论
    2.2 生态旅游景观相关概念
        2.2.1 风景名胜区
        2.2.2 风景旅游资源
        2.2.3 生态旅游
        2.2.4 水系景观
        2.2.5 生态旅游规划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1 生态旅游方面研究现状
        2.3.2 水系景观方面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千山丁香峪水系生态资源现状分析
    3.1 千山丁香峪水系基地现状分析
        3.1.1 千山风景区水系总体概况
        3.1.2 丁香峪基地土地利用现状
        3.1.3 丁香峪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3.1.4 丁香峪水系现状及问题
    3.2 基于GIS技术的丁香峪生态旅游适宜性分析
        3.2.1 基地高程分析
        3.2.2 基地坡度分析
        3.2.3 基地坡向分析
        3.2.4 生态敏感性分析
        3.2.5 用地适宜性分析
    3.3 基于GIS技术的丁香峪地表水文过程分析
        3.3.1 DEM的预处理
        3.3.2 水的流向与汇聚流积分析
        3.3.3 水流长度分析
        3.3.4 河网的提取分析
        3.3.5 丁香峪水系产汇流分析
        3.3.6 流域的分割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千山丁香峪水系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策略
    4.1 丁香峪水系景观规划原则
        4.1.1 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4.1.2 生态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4.1.3 生态景观的旅游性原则
    4.2 丁香峪水系生态复育策略
        4.2.1 驳岸植物复育策略
        4.2.2 驳岸地形复育策略
    4.3 丁香峪水体改善策略
        4.3.1 水质自然净化策略
        4.3.2 水质人工净化策略
        4.3.3 水量不足补充策略
    4.4 本章小节
5 千山丁香峪水系生态旅游景观详细规划
    5.1 丁香峪水系生态旅游总体结构规划
        5.1.1 基于水文过程的水系规划
        5.1.2 基于叠加分析的总体布局
        5.1.3 基于低影响的交通体系
    5.2 丁香峪水系生态旅游植物景观规划
        5.2.1 典型植物水景规划
        5.2.2 典型植物的季相规划
    5.3 丁香峪水系生态旅游水体景观规划
        5.3.1 湖景规划
        5.3.2 溏池潭景规划
        5.3.3 溪谷叠水景观规划
        5.3.4 洲岛景观规划
    5.4 丁香峪水系生态旅游景观节点规划
        5.4.1 入口生态广场区域规划
        5.4.2 中部生态人文科普区规划
        5.4.3 南部自然田园体验区规划
        5.4.4 特色生态民宿区域规划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课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梅山地区
        1.2.2 生态旅游
        1.2.3 景观生态学
        1.2.4 景观格局
        1.2.5 景观生态规划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1 宏观领域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2.2 中观领域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2.2 景观格局研究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2.3 微观领域
        2.3.1 梅山文化研究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4.2.1 基本要素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7.1.1 系统性原则
        7.1.2 保护性原则
        7.1.3 多样性原则
        7.1.4 地域性原则
        7.1.5 可操作性原则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7.3.2 廊道景观优化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8.1.1 项目概况
        8.1.2 设计目标
        8.1.3 设计理念
    8.2 基地分析
        8.2.1 基地周边环境
        8.2.2 基地内部现状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结语
    研究总结
    论文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四、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银川市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D]. 王燕.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及优化设计研究 ——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D]. 刘天颖.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3]基于生态保护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 ——以里山耘居旅游度假区为例[D]. 盖艺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
  • [5]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 ——以辉南县金川镇为例[D]. 张婉阳.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6]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7]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生态理论背景下简阳三岔湖滨湖区域规划设计研究[D]. 王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千山风景区丁香峪水系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 东方雪莹.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10]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