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软岩地层钢棚反拱支护实践

深部软岩地层钢棚反拱支护实践

一、深部软岩地层中钢棚反拱支护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20)在《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矿区弱胶结煤系地层的开采带来了诸多技术难题,其中最为复杂的是富水条件下,特别是富碱性水条件下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围岩控制问题,其解决的关键在于掌握水岩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与规律,揭示水化学损伤下的围岩失稳机理,从而提出合理支护方案,实现巷道安全稳定。本文基于西部矿区弱胶结地层水文地质调研,围绕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围岩物理力学损伤机理与变形控制,综合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对进一步丰富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理论,指导富水条件下弱胶结地层开采实践、推动我国西部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及理论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我国西部矿区弱胶结地层赋存环境调研,提出了碱性水-弱胶结软岩水化学作用实验方法,得到了弱胶结泥岩和弱胶结粉砂岩在不同碱性水、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矿物组分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特性损伤规律。掌握了浸泡液溶液离子种类及浓度变化规律。(2)根据矿物组分与浸泡液离子浓度变化规律,推演了水岩作用化学方程式,揭示水岩化学作用本质与岩石物理力学损伤机理。根据实验室测试数据,拟合变量因子与损伤因子的关系曲线,建立了基于时间效应、碱性程度以及微观孔隙变化的宏观力学损伤演化方程,得到了损伤演化本构关系。(3)分析测试了锚固剂、锚杆杆体及锚索钢绞线在不同碱性水环境中的物理腐蚀特征以及力学性能损伤规律,研究了不同锚固区围岩、pH值、腐蚀时间对锚固体拉拔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条件下锚固体主要破坏形式与破坏机理,提出了锚杆碱蚀防治方法。(4)根据巷道围岩含水层分布、富水环境pH值、以及水岩作用下锚固区围岩的可锚性,将巷道围岩分为5类,并分别设计给出支护形式。以大南湖七矿实际开采地质条件为例,通过数值计算确定了不同支护形式的合理支护参数,形成了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分类支护技术方案。(5)对试验区域巷道围岩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并分类,提出了分类支护方法,对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分类支护技术方案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并对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案进行设计,实现了巷道围岩变形、锚杆索受力等的现场监测。该论文有图131幅,表31个,参考文献139篇。

孙振宇[2](2020)在《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原理与设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隧道支护体系是保证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基本要求,随着新奥法的提出和应用,以调动围岩承载为核心的支护设计理念已形成广泛共识。但由于我国隧道围岩条件差异性极大,针对具体工程设计中的支护时机选择、支护参数确定以及支护可靠性评价等问题尚存在诸多困惑,使得隧道工程的定量化设计步履维艰。一般而言,隧道支护体系由作为主体的围岩和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以及二次衬砌等人工支护结构组成,而目前对于各项支护作用的机理、目标和技术标准也不确定,尚存在诸多模糊认识,造成隧道设计理论远落后于工程实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隧道支护的本质特征和宗旨出发,揭示隧道支护—围岩动态相互作用全过程演化机制,明确隧道围岩的支护需求及稳定性控制原则,进而对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作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明确各支护结构的作用特点及适应性,最后提出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设计方法,主要开展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隧道围岩变形破坏预测方法,揭示了隧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全过程演化机制。针对以往支护—围岩相互作用多针对单一支护结构而无法反映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特性的问题,建立隧道围岩工程响应的预测方法,提出围岩自承载能力的虚拟支护力表征方式,并就其衰减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隧道围岩实测变形全过程曲线的统计分析,揭示隧道支护—围岩作用阶段性演化机制,明确各阶段所占比例与控制重点。明确隧道支护本质作用为调动围岩承载和协助围岩承载,其中调动围岩承载效率更高,应作为隧道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2)建立了超前支护的变形控制作用机理模型,提出了超前支护参数的优化确定方法。由于以往超前支护仅强调其防坍塌作用而无法满足隧道安全要求,阐明超前支护的控变形作用原理,并比较不同超前支护设计理念的变形控制效率,指出周边加固相比于正面加固效率更高。进而建立隧道超前支护变形控制机理模型,按照围岩塑性区的分布划分为不同分析工况,推导隧道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半径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对加固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结合隧道围岩变形规律提出超前支护环向参数的优化确定方法和纵向范围的建议值。(3)明确了隧道初期支护的主承载作用,建立了隧道初期支护体系协同设计方法和评价体系。将隧道初期支护按其作用机制划分为锚固体系和表层初期支护,分别建立支护—围岩耦合作用机理模型,并对其进行全过程解析,阐明锚固体系的协同作用原理,据此分析不同支护方式的作用效果、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支护选型和合理支护时机的确定方法。进一步将锚固体系视为对围岩的改良,建立隧道初期支护体系协同设计方法,并提出以围岩变形和协同度为指标的评价体系,实现初期支护的定量设计。(4)揭示了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机理,提出了二次衬砌安全储备系数的计算方法。明确二次衬砌作为安全储备的内涵和实现方式,建立复合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模型并进行解析,得到复合支护结构不同空间位置处的受力、变形以及荷载分担比,并基于隧道长期安全提出复合支护结构有效协同作用的评价方法。进一步构建支护结构承载能力曲线,提出支护结构安全储备系数计算方法,为隧道服役安全提供保障。(5)阐明了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原理,建立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支护结构体系协同设计方法。基于隧道支护—围岩相互作用演化机制,将协同学原理引入隧道支护设计,构建隧道围岩协同支护系统,阐明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基本特征与研究层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隧道支护体系的协同作用机理,以围岩变形、支护受力和支护成本为设计目标,建立基于分组加权的目标函数隶属度表征方法,据此提出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

张春雷[3](2020)在《麦垛山煤矿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总体布局的调整,西部煤炭资源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任务。但是受成岩年代及地质环境等多因素影响,西部矿井在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弱胶结软岩,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具有自承载能力差、自稳时间长、易变性、流变性等明显特征,采用传统巷道施工工艺已然无法保障巷道的正常使用,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展弱胶结软岩井巷工程施工工艺技术研究,对于西部地区深部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宁夏煤业集团麦垛山煤矿辅助水平车场工程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工程类比并结合现场实践经验,对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方案进行研究。得到以下有益的结论:(1)分析了麦垛山煤矿地质力学条件,得到该矿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有煤、灰色粉砂岩、浅灰色粉砂岩、灰白色粉砂岩、灰黑色粉砂岩和细砂岩。其中粉砂岩较为坚硬,细砂岩为软岩,其中粉砂岩中粘土矿物含量约为56.3%,细砂岩中的石英和长石含量约为68.1%,致使岩石的吸水性强。通过单轴抗压、抗拉及三轴压缩试验,得到麦垛山煤矿各类岩石的泊松比、弹性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剪胀角、单轴抗压、抗拉强度等相关参数,并发现屈服后的岩石强度均大幅度降低。最后测得麦垛山煤矿围岩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为26.2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0.2Mpa,垂直应力为13.7Mpa。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当变形不明显时,部分围岩会突然开裂、片帮甚至冒落,同时围岩的抗风化能力较弱;(2)设计了麦垛山煤矿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方案,确定巷道断面形式为拱顶、直墙、圆弧帮脚、反底拱顺滑连接的类型,其净宽×净高=5400mm×4300mm。支护形式采用锚网喷+钢管混凝土支架联合支护,锚杆为φ20mm×2200mm的螺纹钢锚杆,间排距700mm×700mm,锚杆托板为Q235钢,尺寸为150mm×150mm×10mm,金属网采用φ6.5mm钢筋加工而成,网孔规格100mm×100mm,喷射混凝土标号C30。巷道顶部为单根钢绞线锚索,锚具型号为OOM15-1,采用树脂药卷锚固,每根锚索安装时端头树脂药卷的用量4个,锚孔深度7m,孔径32mm,锚索长度7.2m。托盘尺寸Φ300mm×20mm,间排距1400mm×1400mm。两帮为长锚索束,三根钢绞线,锚具型号为OOM15-3,使用水泥砂浆锚固。锚孔深度20m,孔径90mm。锚索束总长21m,孔外露出长度1m。垫板尺寸Φ300mm×20mm。钢管混凝土支架钢管型号为Φ194×8mm钢管,排距800mm。竖向钢筋型号Φ22mm,竖向粗筋分四段,曲率随各段支架钢管。两帮段钢筋长度与支架两帮段钢管长度一致,顶弧段钢筋长度与支架顶弧段钢管长度一致。混凝土碹体采用C30混凝土进行喷碹,碹体总厚度400mm。其中支架壁后156mm,支架间194mm,支架内侧50mm。地坪以下碹体必须浇注施工,充填后振捣。地坪以上实施混凝土喷碹;(3)在麦垛山煤矿辅助水平车场巷道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并对支护效果进行监测,测得其表面位移自监测开始后就趋于稳定,且位移量较小,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压力盒、锚杆测力计、锚索测力计测得巷道周边混凝土碹所受压力量值不大,最大仅为17k N。还测得锚杆、锚索受力较为稳定,且受力较小,分别为47KN和43KN。辅助水平车场巷道施工完成近九个月之后,发现巷道底板无隆起变形发生,反底拱的支护效果良好。顶板及两帮表面十分光滑,没有表征巷道变形破坏的裂隙、变形出现,巷道支护效果良好,十分稳定,说明支护方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该论文有图35幅,表21个,参考文献71篇。

杨战标,李建建,赵万里[4](2020)在《“三高一大”高强锚注支护工艺优化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本身强度低,自承能力差,具有易风化、遇水膨胀等特性,且应力水平高、来压快,导致巷道开挖后极易松动破碎,变形严重且持续时间长,难以实现巷道长期稳定。高强锚注支护技术采用高强锚注支护材料、高强抗缩性注浆材料、高压注浆模式对大范围围岩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初期支护强度,采用最优化注浆参数和工艺实现浆液的全扩散和强固结,强化支护体系与围岩力学联系,在巷道周围形成不同深度和厚度的组合加固拱结构,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塑性区的发展和变形,保证了巷道长期稳定性。现场工程试验表明,采用高强锚注支护巷道围岩变形较小,帮部和顶部稳定性较好,对确保矿山的安全高效回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强[5](2019)在《软岩大变形巷道围岩破坏机理与复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煤矿采深的加大,大变形软岩巷道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巷道支护难题之一。本文针对韩城象山矿南一石门巷道软岩大变形、多次复修仍难以维护的问题,采用现场巷道围岩取样分析和变形实测、物理模拟、理论分析、工程类比与数值计算手段,研究了巷道软岩大变形破坏特征及失稳机理,提出了有效的巷道围岩优化与支护方案。通过现场取样实测,表明巷道围岩具有强度低、遇水软化的特征,软化系数达0.37-0.66。通过岩样薄片显微照相、X-衍射试验,测定围岩黏土矿物成分含量为17%-37%。其中,蒙脱石含量2%-4%,高岭石含量12%-29%,伊利石含量3%-4%。通过对南一石门巷道收敛变形实测(为期80天),得出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为全段底鼓、两帮移近、顶板下沉明显,总体表现为四周变形。顶板遇到煤层、底板为泥岩段的变形严重,顶板下沉和底鼓量可达50-100cm以上,两帮移近量达150-220cm以上;巷道返修后,仍表现为持续变形,两帮移近速度平均2.3mm/d;顶底移近速度平均为2.1mm/d。物理模拟表明,巷道受采动影响后,首先发生底鼓,底板破坏深度1.5m,顶板破坏高度4.73m,两帮破坏深度超过1.5m。根据“极限自稳平衡圈理论”计算分析,确定巷道围岩破坏范围与支护参数为:顶板极限平衡拱高度4.26m,顶板锚索长度取6m,两帮破坏深度1.86m,两帮与顶板锚杆长度取2.4m。通过数值计算(FLAC3D)对巷道优化支护方案和原支护方案进行了对比,两帮塑性区深度降低80%,底板塑性区深度降低61%,顶板下沉量降低41%,底鼓量降低82.5%,两帮移近量降低88%,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以分段治理的方式提出支护方案:在南一石门口0-200m范围内,巷道围岩破碎严重,需采用锚喷和注浆支护,200-306m范围内,围岩岩体较为完整,采用36#U型钢支架配合反底拱,必要地段配合锚喷支护。

张宇[6](2019)在《深部巷道蠕变大变形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深部巷道受“三高一扰动”的影响,极易呈现出大变形、强流变、支护结构破坏严重等工程问题,常规的锚网喷、锚注、锚网喷+U型钢等支护方法,较难控制此类巷道整体变形,因此急需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新型支护理念和系统,为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本文以泉店煤矿皮带下山大变形问题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以及工业性试验等手段,对深部巷道蠕变大变形失稳机理及围岩控制技术开展系统化研究,并提出“多级锚固承载层”支护理论;然后,结合让压支护和全断面封闭支护理念,建立以该理论为核心的新型“强-弱-强”支护体系,优化巷道支护参数与支护形式;最后,将其应用到工业性试验当中,综合动态监测其最终应用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总结如下:(1)总结皮带下山时效破裂特征,开展不同围压下砂质泥岩基本力学及蠕变试验,基于岩石蠕变理论,改进基本力学元件,建立新型非线性粘弹塑性蠕变模型,该模型可有效反映砂质泥岩蠕变三阶段;基于张量理论,推导非线性蠕变模型三维扩展形式,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蠕变参数,验证模型准确性;开展SEM电镜扫描试验,获得不同围压下试样蠕变破裂断口形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该砂质泥岩蠕变破裂机制。(2)通过有限差分法实现该模型FLAC3D二次开发数值计算及准确性验证;基于“约束-收敛”法,模拟研究不同应力释放系数下皮带下山蠕变失稳渐进破坏过程,总结蠕变失稳机理;建立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加固围岩力学模型,获得围岩沿其杆体轴向应力表达式,分析锚杆预紧力、长度及托盘尺寸效应对围岩状态变化的影响,为支护理论的提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3)提出“多级锚固承载层”的概念,给出其构建原则、结构特征以及关键技术;建立考虑支护密度影响的深部巷道全锚锚杆-围岩耦合作用力学模型,推导其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半径表达式,研究锚杆间排距对其围岩力学响应的影响;采用FLAC3D研究不同支护参数及形式下围岩压应力区(最大主应力叠加区)扩展机理,分别给出每级锚固承载层结构支护参数设计的合理建议值。(4)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以“多级锚固承载层”理论为核心的新型“强-弱-强”支护体系,阐述两者之间关联性;优化皮带下山支护形式及参数,模拟研究让压层厚度及封闭U型钢横截面积对围岩变形状态的影响,确定最优让压空间和U型钢型号;基于非线性蠕变模型FLAC3D二次开发结果,模拟研究优化支护方案下围岩应力场及位移场随巷道开挖时间演化规律,验证其支护方案的可靠性。(5)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泉店煤矿皮带下山,并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十字布点法、无损检测技术等监测手段,对围岩变形、注浆期间及注浆后围岩松动范围、锚杆受力以及U型钢轴向变形等情况进行综合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以“多级锚固承载层”理论为核心的新型“强-弱-强”支护体系,可有效解决深部巷道蠕变大变形的工程难题。该论文有图154幅,表28个,参考文献190篇。

宋鹏[7](2019)在《多煤层开采煤柱效应及沿空巷道稳定性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距离多煤层开采是煤矿生产中不可避免的,而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是下部煤层安全生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以南屯煤矿93 下06工作面轨道顺槽为研究背景,针对其围岩大变形稳定性控制难题,采用现场工程调研、室内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等方法,对多煤层开采煤柱效应及采空区下沿空巷道稳定性控制对策开展系统研究。主要结论为:(1)通过对93下06工作面轨道顺槽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的详细分析,明确该巷道属于近距离多煤层采空区下沿空巷道,总结了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现有支护不能满足巷道稳定性控制需求,需研发更为合理有效的采空区下沿空巷道稳定性控制对策。(2)理论分析了上部煤层开采后覆岩非充分垮落和充分垮落时的围岩载荷分布规律,建立了两种覆岩垮落状态的煤柱下底板岩层受力力学模型,分别推导了底板为单层均一岩层和分层横向各向同性岩层时的应力计算公式,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两种覆岩垮落状态时煤柱下底板岩层应力分布规律,得出覆岩非充分垮落时应力集中程度过大,与工程实际不符,而充分垮落时的模型更贴合实际,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空区高度、水平侧压系数和煤柱宽度对底板岩层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采空区高度和煤柱宽度对底板岩层应力分布影响程度较大,侧压系数对水平应力分布影响程度较大,而这三个因素对剪应力的影响程度均较小;下部煤层围岩稳定性受上部采空区残留煤柱效应影响较大。(3)开展了多煤层开采及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变形破坏过程的二维物理模型实验,获得了上下煤层工作面及沿空巷道开挖过程中的巷道围岩位移、应力及温度场演化规律,综合分析得出3 下煤顶底板岩层在未开挖前就受到3上煤回采过程中的多次应力集中、释放等加卸载过程,损伤破坏严重,再加上3 下煤工作面的开挖及巷道掘进的采动影响,贯通了 3上煤原已稳定的采空区,加剧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围岩的表面红外温度变化能够与其位移、应力变化相呼应,温度变化可反映围岩的变形力学特征,上下煤层多次采动造成围岩应力集中,引起了围岩中裂隙的发育和扩展,是造成巷道附近围岩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温度降低的范围能够表征巷道围岩位移变形的范围。(4)建立了多煤层及多工作面开采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得到了 3上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的应力演化规律和3 下煤工作面及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结合物理模型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确定了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受上下煤层工作面及巷道开挖的影响情况,明确沿空巷道变形破坏的关键部位为沿空巷帮和顶板;揭示了采空区下沿空巷道的变形破坏机制,即高自重应力、水平构造应力和多次采动应力相互叠加产生剧烈的应力集中,再加上传统支护材料间及支护结构与围岩受力不协调,变形不协同,造成了围岩的大变形破坏。(5)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主要措施为合理的沿空巷道布置位置、合理的沿空巷道煤柱留设宽度、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及关键部位的有效控制;通过分析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过程,揭示了普通-恒阻大变形耦合支护的机理,推导了恒阻锚杆(索)设计极限变形量和恒阻值的计算公式;提出了 2种普通-恒阻耦合支护设计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围岩应力及变形演化规律,确定了采空区下沿空巷道的最优支护方案和支护参数。(6)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南屯煤矿93 下06工作面沿空巷道的普通-恒阻锚杆/索耦合控制对策,并进行现场工程应用,对巷道围岩变形、锚杆/索受力及超前支护等矿压显现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结合工程应用效果验证了普通-恒阻大变形耦合控制对策在采空区下沿空巷道的成功应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多煤层开采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借鉴。

陈吉[8](2018)在《近采空区预留小煤柱巷道掘进支护的实践》文中认为邻近采空区预留小煤柱巷道掘进时,受采空区压力及采动压力影响,巷道局部地段顶板出现破碎、煤壁严重片帮现象,不仅降低了巷道掘进效率,而且很容易发生重大煤矿安全事故。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山西宏宇诚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塔山矿建项目部在施工2204-2顺槽时通过分析巷道顶板破碎及片帮机理,采区密集锚索+钢棚等联合支护的措施,取得了显着成效。

赵志伟[9](2018)在《深部软岩巷道塑性区围岩变形破坏的相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

王超[10](2018)在《巷道锚固复合承载体特性及其承载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深部开采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例如巷道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松散破碎、破坏范围大等问题,充分考虑锚固复合承载体特性及其承载效应的巷道支护设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锚固复合承载体力学机制及其承载效应、基于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效应的围岩力学特征、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特性及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建立了锚固复合承载体力学模型,分析表明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强度与锚杆支护强度、锚固复合承载体自身内聚力及其垂直方向的应力增长速率成正比,与锚固复合承载体的内摩擦角和承载体厚度b呈正相关,与巷道宽度和巷道半径呈负相关,阐释了锚固复合承载体力学机制,获得了锚固复合承载体特性与巷道最小支护强度和最大允许变形量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效应与巷道围岩稳定性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了在较小的支护强度下巷道能够实现稳定的原因。(2)基于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效应,充分考虑卡斯特纳方程求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Levy-Mises本构关系对Mohr-Coulumb强度准则进行修正,得出了修正后的Mohr-Coulumb强度准则,阐释了原岩应力、岩石的内摩擦角和单轴抗压强度对巷道原岩应力阈值、塑性区半径及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对于具体的算例条件,适用修正Mohr-Coulumb强度准则的内摩擦角存在极值φ*,根据修正Mohr-Coulumb强度准则得出的塑性区半径偏小,切向应力峰值偏大,在塑性区内切向应力更为集中,巷道更容易发生变形失稳,基于Levy-Mises本构关系修正的Mohr-Coulumb强度准则更适用于高应力场条件。(3)采用课题组自制的双向可调加载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得出了不同断面巷道不同受力阶段锚固复合承载体表面位移和测点应力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持续增载作用下锚固复合承载体缓慢承载阶段、加速承载阶段和峰后承载阶段的承载特性,揭示了锚固复合承载体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演化规律。(4)利用单因素控制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锚杆越长(增加到一定长度时效果不再明显)、巷道宽度越小,锚固复合承载体厚度越大;预紧力越大、锚杆间距越小,越有利于锚固复合承载体的有效形成,锚固复合承载体厚度也越大;锚杆直径越小,在托盘处的压应力越集中,越不利于预应力的进一步扩散。基于巷道稳定性分析,支护参数及巷道宽度对锚固复合承载体结构特征与承载特性的影响一致,揭示了锚固复合承载体结构特征与承载特性的内在联系。(5)基于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效应,提出了巷道支护方案优化方法及巷道支护效果和稳定性评价方法,并在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芦岭煤矿成功应用。图[66]表[15]参[161]。

二、深部软岩地层中钢棚反拱支护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部软岩地层中钢棚反拱支护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2.1 弱胶结地层水文地质调研
    2.2 水-岩作用实验方案与设计
    2.3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力学性质劣化规律
    2.4 本章小结
3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物理-化学-力学损伤演化机理研究
    3.1 碱性水作用对弱胶结软岩物理特征影响研究
    3.2 碱性水作用对弱胶结软岩水化学损伤机理研究
    3.3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损伤力学演化关系推导
    3.4 本章小结
4 碱性水环境锚固系统失效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
    4.1 锚固系统失效方式、腐蚀机理
    4.2 不同支护构件及锚固体劣化特征及表征形式
    4.3 锚固单元失效及围岩破坏形式研究
    4.4 不同碱性水条件下锚固体防护措施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围岩分类及控制技术研究
    5.1 巷道围岩地质环境分类及控制策略
    5.2 考虑pH值、时间劣化效应及改进屈服准则下蠕变本构模型数值实现
    5.3 不同pH值、不同腐蚀龄期下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及支护对策
    5.4 不同围岩分类下支护参数的确定
    5.5 本章小结
6 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分类控制技术现场试验
    6.1 试验区域概况
    6.2 围岩控制方案
    6.3 围岩稳定性监测与分析
    6.4 本章小节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原理与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围岩结构性与工程响应机理
        1.2.2 隧道超前支护作用机理
        1.2.3 隧道初期支护作用原理与联合支护方法
        1.2.4 隧道二次衬砌的承载机制
        1.2.5 隧道支护体系设计方法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动态相互作用演化机制
    2.1 隧道围岩工程响应机理与预测方法
        2.1.1 隧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
        2.1.2 隧道围岩的复合结构特性
        2.1.3 隧道围岩自承载能力时空演化规律
    2.2 隧道支护与围岩的动态作用关系
        2.2.1 隧道围岩全过程变形统计分析
        2.2.2 隧道支护—围岩相互作用的阶段性分析
        2.2.3 隧道围岩变形速率与变形加速度时程演化规律
    2.3 隧道支护体系及其作用
    2.4 本章小结
3 隧道超前支护的变形控制原理与效果分析
    3.1 隧道超前支护的变形控制作用
    3.2 超前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3.2.1 超前支护作用下围岩力学模型与基本假设
        3.2.2 广义Hoek-Brown屈服准则
        3.2.3 塑性区发展过程
    3.3 超前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解析
        3.3.1 加固区与原岩区均处于弹性状态
        3.3.2 塑性区仅出现在加固区
        3.3.3 塑性区仅出现在原岩区
        3.3.4 加固区与原岩区均进入塑性
        3.3.5 塑性区发展到加固区外边界
        3.3.6 塑性区扩展至原岩区
        3.3.7 临界支护力确定方法
    3.4 解析结果验证
        3.4.1 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3.4.2 与数值计算的对比分析
        3.4.3 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分析
    3.5 超前支护参数优化确定方法
        3.5.1 超前支护参数优化程序
        3.5.2 超前支护纵向范围的确定
        3.5.3 超前支护环向参数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4 隧道初期支护作用原理与协同优化方法
    4.1 隧道锚固体系与围岩全过程作用原理
        4.1.1 锚固体系协同作用机理
        4.1.2 隧道复合围岩结构简化模型
        4.1.3 锚杆—围岩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
        4.1.4 隧道锚固系统协同作用解析
    4.2 隧道表层初期支护与围岩动态作用机制
        4.2.1 喷射混凝土力学特性
        4.2.2 隧道表层初期支护—围岩耦合模型
        4.2.3 表层初期支护—围岩耦合解析
        4.2.4 影响因素分析
        4.2.5 合理支护时机的确定
    4.3 隧道初期支护体系的协同优化设计及评价方法
        4.3.1 隧道初期支护协同优化原理
        4.3.2 隧道初期支护体系协同作用评价方法
        4.3.3 工程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隧道二次衬砌的安全储备作用及其评价方法
    5.1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特点
    5.2 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模型
        5.2.1 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工况
        5.2.2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力学模型与控制方程
    5.3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解析
        5.3.1 仅有初期支护作用
        5.3.2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共同作用
    5.4 隧道二次衬砌安全储备系数计算方法
    5.5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5.5.1 计算参数
        5.5.2 初期支护施作时机对协同作用效果的影响
        5.5.3 二次衬砌对协同效果的影响
    5.6 工程应用
        5.6.1 工程概况
        5.6.2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5.7 本章小结
6 隧道支护体系协同设计理论与优化方法
    6.1 协同支护系统的组成及其控制因素
    6.2 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优化方法
        6.2.1 多目标优化基本原理
        6.2.2 目标函数的分组加权表征方法
        6.2.3 目标可行域的隶属度转化与决策唯一性
        6.2.4 协同优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6.3 算例分析与工程应用
        6.3.1 二次衬砌优化设计算例分析
        6.3.2 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优化的工程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麦垛山煤矿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矿井概况
    2.2 弱胶结软岩巷道变形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3.1 围岩地质应力测试
    3.2 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3.3 弱胶结软岩力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控制技术
    4.1 弱胶结软岩巷道变形机理
    4.2 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理论
    4.3 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形式
    4.4 本章小结
5 工业性试验
    5.1 巷道支护方案
    5.2 防治水方案
    5.3 支护效果监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三高一大”高强锚注支护工艺优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概况
2 高强锚注支护工艺要求
3 工程应用
    3.1 在巷道掘进工程中的应用
        3.1.1 锚注支护技术方案
        3.1.2 锚注支护效果
    3.2 在巷道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3.2.1 锚网喷与锚注相结合技术方案
        3.2.2 锚注支护效果
4 结论

(5)软岩大变形巷道围岩破坏机理与复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巷道围岩破坏机理研究
        1.2.2 巷道围岩支护理论研究
        1.2.3 巷道围岩支护技术发展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巷道围岩矿物成分与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2.1 南一石门巷道概况
        2.1.1 矿井地理位置及可采煤层概况
        2.1.2 南一石门地质条件
        2.1.3 南一石门支护现状
    2.2 南一石门围岩岩样矿物成分鉴定
        2.2.1 巷道围岩性质测定内容及现场取样
        2.2.2 岩样薄片鉴定
        2.2.3 XRD-衍射分析
        2.2.4 岩样矿物成分分析小结
    2.3 巷道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2.3.1 标准岩样的制作
        2.3.2 岩样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2.4 本章小结
3 象山矿南一石门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3.1 南一石门宏观变形实测
    3.2 南一石门变形定点观测
        3.2.1 巷道变形量和变形速度
        3.2.2 南一石门巷道变形速度规律
    3.3 本章小结
4 南一石门巷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4.1 巷道变形破坏的物理相似模拟分析
        4.1.1 物理相似模型的建立
        4.1.2 物理相似条件的确定
        4.1.3 模型制作与加载
    4.2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过程研究
        4.2.1 物理模拟实验分析
        4.2.2 “极限自稳平衡圈”理论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南一石门巷道锚网索支护的数值模拟
    5.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5.2 无支护与原支护对比分析
        5.2.1 巷道变形对比
        5.2.2 围岩应力场对比
        5.2.3 巷道围岩塑性区对比
    5.3 优化支护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软岩大变形巷道复修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分析
    6.1 巷道支护对策
    6.2 围岩极限平衡圈分析
    6.3 巷道断面优化
    6.4 巷道复修支护方案
        6.4.1 锚喷支护
        6.4.2 U型钢支架联合支护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深部巷道蠕变大变形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深部巷道工程概况及砂质泥岩蠕变特性试验
    2.1 深部巷道工程概况
    2.2 砂质泥岩基本力学特性试验
    2.3 砂质泥岩蠕变特性试验
    2.4 砂质泥岩非线性蠕变模型
    2.5 砂质泥岩蠕变参数识别方法
    2.6 砂质泥岩宏细观蠕变破裂特征
    2.7 本章小结
3 深部巷道蠕变失稳机制及全锚预紧力锚杆加固机理
    3.1 非线性蠕变模型数值实现与验证
    3.2 深部巷道围岩蠕变失稳机理数值模拟
    3.3 锚杆支护围岩压应力扩散机制
    3.4 工程支护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深部巷道多级锚固承载层支护理论及构建
    4.1 深部巷道锚固承载层的构建原则及作用特点
    4.2 深部巷道全锚围岩弹塑性分析
    4.3 深部巷道一级锚固承载层构建的数值模拟研究
    4.4 深部巷道二级锚固承载层构建的数值模拟研究
    4.5 深部巷道锚索锚固承载层耦合机制数值模拟
    4.6 本章小结
5 深部巷道“强-弱-强”支护体系与支护方案优化
    5.1 “强-弱-强”支护体系构建方法及支护方案优化
    5.2 皮带下山让压空间数值模拟研究
    5.3 强力增阻封闭U型钢选型数值模拟
    5.4 考虑蠕变效应的支护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泉店煤矿皮带下山围岩控制效果评价
    6.1 工业性试验及支护效果监测
    6.2 皮带下山支护效果评价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多煤层开采煤柱效应及沿空巷道稳定性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距离多煤层开采研究现状
        1.2.2 多煤层开采煤柱下底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1.2.3 巷道围岩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1.2.4 多煤层开采采空区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5 恒阻大变形耦合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多煤层开采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变形失稳特征研究
    2.1 工程地质情况分析
        2.1.1 矿井概况
        2.1.2 采区概况
        2.1.3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2.2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原支护设计及变形破坏情况
        2.2.1 锚网索支护设计及巷道变形情况
        2.2.2 架棚锚网复合支护设计及巷道变形情况
    2.3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2.3.1 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2.3.2 巷道大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
        2.3.3 现有支护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多煤层开采煤柱效应及底板岩层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3.1 上部煤层开采后围岩载荷分布规律
        3.1.1 覆岩非充分垮落时围岩载荷分布
        3.1.2 覆岩充分垮落时围岩载荷分布
    3.2 采空区煤柱下底板岩层应力分布规律理论分析
        3.2.1 采空区煤柱下底板岩层受力的理论模型
        3.2.2 覆岩非充分垮落时的煤柱下底板岩层应力分布
        3.2.3 覆岩充分垮落时的煤柱下底板岩层应力分布
    3.3 采空区煤柱下底板岩层应力分布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3.3.1 数值模拟方案
        3.3.2 采空区煤柱下底板岩层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3.3.3 采空区煤柱下底板岩层应力分布的关键影响因素
    3.4 小结
4 多煤层开采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4.1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变形破坏过程物理模型实验
        4.1.1 实验原型及研究内容
        4.1.2 物理模型实验设计
        4.1.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2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变形破坏规律数值模拟
        4.2.1 数值模拟方案
        4.2.2 上煤层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应力动态演化规律
        4.2.3 下层煤开采过程中沿空巷道围岩变形及应力演化规律
    4.3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变形破坏机制
    4.4 小结
5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稳定性控制机理与对策研究
    5.1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稳定性控制机理
    5.2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普通-恒阻耦合支护技术
        5.2.1 恒阻大变形锚杆(索)结构
        5.2.2 普通-恒阻大变形耦合支护原理
    5.3 采空区下沿空巷道恒阻大变形耦合控制对策
        5.3.1 普通-恒阻大变形耦合控制对策设计
        5.3.2 普通-恒阻大变形耦合控制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5.3.3 控制效果分析
    5.4 小结
6 工程应用
    6.1 应用情况
        6.1.1 工程应用位置
        6.1.2 现场应用情况
    6.2 应用效果监测设计
        6.2.1 监测内容
        6.2.2 测站布置及监测方法
    6.3 恒阻大变形耦合支护效果监测分析
        6.3.1 巷道围岩变形规律
        6.3.2 锚杆/索受力变化规律
        6.3.3 恒阻大变形锚杆/索变形规律
        6.3.4 超前支护单体受力变化规律
        6.3.5 现场应用效果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8)近采空区预留小煤柱巷道掘进支护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述
2 巷道初步支护设计及过增压区存在难题
    2.1 巷道初步支护设计
    2.2 初步支护设计在过增压区中存在的问题
3 过增压区支护措施研究
    3.1 顶板支护措施
    3.2 三角煤柱支护措施
    3.3 采空区侧巷帮支护措施
4 结语

(10)巷道锚固复合承载体特性及其承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锚固承载结构理论研究
        1.2.2 锚固承载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1.2.3 锚固承载结构室内试验研究
        1.2.4 锚固承载结构现场应用研究
    1.3 研究现状评述及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锚固复合承载体力学机制及其承载效应
    2.1 锚固复合承载体力学机制
        2.1.1 锚固复合承载体力学模型
        2.1.2 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特性影响因素
    2.2 巷道上覆围岩对锚固复合承载体稳定性影响
    2.3 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效应与巷道围岩稳定性相互作用机制
        2.3.1 不考虑承载效应的巷道围岩稳定性
        2.3.2 基于承载效应的巷道围岩稳定性
        2.3.3 锚固复合承载体特性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效应下的巷道围岩力学分析
    3.1 基于M-C强度准则的巷道围岩力学分析
        3.1.1 无支护巷道围岩力学弹塑性分析
        3.1.2 基于承载效应的围岩力学弹塑性分析
        3.1.3 不考虑承载效应的锚固巷道围岩力学弹塑性分析
    3.2 基于修正M-C强度准则的巷道围岩力学分析
        3.2.1 基于Levy-Mises本构关系修正M-C强度准则
        3.2.2 无支护巷道围岩力学弹塑性分析
        3.2.3 基于承载效应的围岩力学弹塑性分析
        3.2.4 不考虑承载效应的锚固巷道围岩力学弹塑性分析
    3.3 基于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效应的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对比分析
        3.3.1 基于承载效应的原岩应力阈值大小
        3.3.2 基于承载效应的巷道塑性区半径变化规律
        3.3.3 基于承载效应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巷道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特性的相似模拟
    4.1 工程地质概况
    4.2 锚固体相似模拟模型设计
        4.2.1 相似模拟试验装置研制
        4.2.2 相似准则及巷道参数设计
    4.3 不同断面巷道的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特性相似模拟
        4.3.1 相似模拟试验基础工作
        4.3.2 试验实施及加载过程
    4.4 锚固复合承载体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4.4.1 锚固复合承载体变形破坏结果
        4.4.2 锚固复合承载体围岩应力变化规律
        4.4.3 锚固复合承载体围岩移近量变化规律
        4.4.4 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巷道锚固复合承载体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
    5.1 数值模拟模型及模拟方案
        5.1.1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5.1.2 控制变量法模拟方案
    5.2 支护参数对锚固复合承载体结构特征的影响
        5.2.1 不同锚杆预紧力作用分析
        5.2.2 不同锚杆长度作用分析
        5.2.3 不同锚杆直径作用分析
        5.2.4 不同锚杆布置间距作用分析
    5.3 巷道宽度对锚固复合承载体结构特征的影响
    5.4 结构特征与承载特性的影响因素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效应的工业性实践
    6.1 试验巷道支护参数初步设计
    6.2 巷道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强度校核
        6.2.1 基于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效应的支护方案优化
        6.2.2 试验巷道稳定性分段
        6.2.3 巷道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强度分段校核
    6.3 试验巷道支护效果现场观测
        6.3.1 巷道支护效果和稳定性评价
        6.3.2 巷道围岩地质异常区域探测
        6.3.3 工程实践Ⅰ测区
        6.3.4 工程实践Ⅱ测区
        6.3.5 工程实践Ⅳ测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深部软岩地层中钢棚反拱支护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D]. 李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原理与设计方法[D]. 孙振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麦垛山煤矿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 张春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4]“三高一大”高强锚注支护工艺优化与应用研究[J]. 杨战标,李建建,赵万里. 能源与环保, 2020(02)
  • [5]软岩大变形巷道围岩破坏机理与复修技术研究[D]. 郭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深部巷道蠕变大变形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 张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7]多煤层开采煤柱效应及沿空巷道稳定性控制对策研究[D]. 宋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8]近采空区预留小煤柱巷道掘进支护的实践[J]. 陈吉. 江西煤炭科技, 2018(03)
  • [9]深部软岩巷道塑性区围岩变形破坏的相似模拟研究[D]. 赵志伟. 湖南科技大学, 2018
  • [10]巷道锚固复合承载体特性及其承载效应研究[D]. 王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深部软岩地层钢棚反拱支护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