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青海总队大力解决边远困难地区部队就医问题

武警青海总队大力解决边远困难地区部队就医问题

一、武警青海总队下大力解决驻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就医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宿海舰[1](2017)在《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以武警交通部队某支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人为或意外因素造成的重大事故灾难已成为影响整个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武警交通部队作为国家级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长期处于应对自然灾害侵袭和消除事故灾难影响的第一线。一方面,武警交通部队遂行的应急救援任务都属于高风险性作业,官兵面临的各类风险复杂多变。另一方面,武警交通部队在遂行任务过程中,部队自身的安全管理也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加强部队自身安全管理,有效应对遂行应急救援任务中的安全威胁,已经成为需要武警交通部队各级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武警交通部队某支队为例,运用危机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和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借鉴国内外其他研究者的相关成果,在全面分析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现状和面临安全威胁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阐述剖析,结合近年来部队积累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应对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方法对策,并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建议的客观性和可行性。通过将成果应用于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的过程中,为部队安全顺利完成各类急难险重任务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郭斌斌[2](2017)在《武警部队基层药学服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首次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药学服务。如今,作为一项公认的所有公民都应享受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健康权利,药学服务已被社会大众充分认可和推崇。但比较中西方药学服务的发展历史后发现,发达国家已经将药学服务拓展到治疗的各个阶段和领域,而我国药学服务却仍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对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军队药学服务作深入调查,总结分析了这些国家在用药安全管理、药学服务质量、药学技术人才培养与激励等服务管控机制方面成功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我国武警部队药学服务保障的综合模式。本文具体以武警浙江省总队基层药学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政策法规调查、比较分析、专家咨询、问卷调研等方法,深入到基层卫生机构和官兵中去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综合评判武警部队基层药学服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下步如何加强和完善武警部队基层药学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即要求我军贯彻落实习主席“改革强军”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后勤变前勤”的服务保障理念,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大力弘扬药学服务“姓军为兵”的主体思想,将一切卫生资源优先向基层倾斜,从而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基层药学服务保障体系。

热合木江·沙吾提[3](2014)在《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以来,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和精髓。我们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其观点一脉相承,其理念与时俱进,其举措深得民心。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构建了理论、历程、成就、经验、战略和政策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使每一个问题研究都以新疆客观的历史和现实为分析前提,既能够初步论述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改善新疆民生的特殊性、多元性和复杂性,又能够给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者有些必要的、有价值的启示,使未来决策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全文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理由与意义,梳理了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并对涉及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民生问题的理论基础。着重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回顾,指出了国外和国内关于民生问题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思想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通过对以上梳理本章重点论述中国共产党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而赢得人民拥护并取得全国政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民生实践,就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进程。从宏观上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基本概况,着重概括中国共产党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和实践。首先对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条件、基本要求做了简要阐述;其次,对解放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解决民生问题的努力,解放后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开创和发展的进程等进行了分析。再次,分析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和实现新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认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事业的广阔的道路,新疆的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过程作为整个国家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四章是总结分析新疆民生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回顾新疆民生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地生活”的要求,客观总结和评价了人民生活、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新疆民生事业的发展成就,同时结合新疆区情分析新疆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欠发达、财政底子簿、公共服务方面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和社区服务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之间不均等的问题突出。民生问题在当前已成为新疆城乡社会矛盾多发凸显最基本的根源。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五章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包括: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第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保证。第三、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第四、文化繁荣是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第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政治保障。第六、改善新疆民生事业离不开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帮助。第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第八、发挥好新疆建设兵团在改善新疆民生中的作用。

曹银成[4](2013)在《调整转型背景下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风起云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和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不断深入,军队后勤保障建设领域带来深刻变革,给后勤保障体系、模式、方式等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武警黄金部队是武警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支经济建设部队,职能任务调整转型正在稳步推进,中心任务向以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地质勘查、地质灾害救援为主的多样化任务转型,工作重心向西部边远艰苦地域转移,“动散变”的特点规律更加凸显,给部队的后勤保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所以,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对圆满完成遂行多样化任务、加强后勤现代化全面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专门分析研究,进一步完善黄金部队后勤建设理论体系,为部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军及武警部队、外军的研究现状,为研究黄金部队的后勤保障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阐述了黄金部队调整转型前后职能任务的变化,系统地介绍了黄金部队后勤保障的发展进程,对后勤保障力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后勤保障力在黄金部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了后勤保障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总体目标任务,并总结分析了调整转型条件下的后勤保障的特点规律,为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三,分析了后勤保障的基本形势,查找了调整转型下后勤保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深刻剖析了深层次的原因,增强了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的针对性。第四,提出了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的途径,为抓好贯彻落实提供了有益指导。

一合,薛景辰[5](2013)在《红脸——国家审计在行动》文中研究说明审计长说,审计是免疫系统。百姓说,他们是国财的守护神。像关公一样,威风凛凛,把守财门。红脸,赤胆,忠心。——题记序章当郭明勤走进省长办公室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冲动,一种"分享"的冲动。对,是分享,不是来汇报,也不是来呼吁,是来分享和交流。分享什么呢?那时,他刚上任三个月,还没有后来的那些政绩,也没有后来的那些甘苦和震撼,更没有那些希望和失望。那时,除了在机关院子里走来走

李长城[6](2012)在《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由引言、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组成。引言阐述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中国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本质是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国家权力的实际分配状况,涉及到立法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方式的选择。对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研究可以提供中国刑事诉讼运行实践的地方视角,有助于聚焦地方先行的试点改革,有助于推动中国刑事法律规则制定技术的提高。但是,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系统研究却未在国内学界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研究的必要性在于,引导立法和司法机关以及学界关注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在司法实践乃至法治进程中日益明显的重要作用,打破人们对“单一制”国家法律规则体系所产生的“一元化幻觉”,推动国家立法与地方规则之间的良性互动,倡导一种“通过地方试点推动司法改革”和法治进步的新路径。近年来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包括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和地方检察规则,还有学者将司法机关内部通行的办案规则与程序称为“隐形程序”,并对其展开研究。但是,已有的研究文本数量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于文本分析之外缺乏对有关人员的采访和实证调查,也未能挖掘深层次的成因。国际上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都是维护法治秩序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体系。美国学者对美国各州刑事诉讼规则的研究尤为充分。本论文的研究主线是“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产生、运行实效以及发展方向”。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实证调查、历史考察、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第一章是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概述,主要内容包括法哲学维度下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历史视野中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以及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现状。本论文研究的“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在事项范围上,以是否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权力制约为取舍标准,在横向的地域范围上仅指中国大陆地区,在纵向的地域范围上包括省、市、县(区)三级,在时间范围上仅研究1997年以后的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对于国家刑事诉讼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的“试验”价值;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与正式规则的国家法律一起构成了动态的“规则之治”。在历史视野中,民国各省颁行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对中国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探索和初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革命根据地时期各苏维埃政府、边区政府和解放区政府颁行的大量刑事诉讼规则正是新中国法律制度的直接源头,它所确立的若干法律原则和制度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现行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具有地方性、灵活性以及数量多的显着特点,对相关文本的比较分析能够反映出中国刑事司法的现状,实效性综合评估的结果总体上值得肯定,也反映出地方司法生态的多样性。第二章是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成因,主要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展开。从宏观层面来看,全国人大立法能力的相对不足导致了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代行立法功能,各地检院对司法解释的细化产生了大量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中央政法委领导和管理国家的政法工作,从中央到省一级、再从省一级到各地方是中央政策的传导和执行路线。从中观层面来看,当事人的参与、司法权的分割以及程序的细分造成了刑事程序多元发展的现实,并导致相应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产生。从微观层面来看,地方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法律和司法解释缺乏明确规定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具有地方性的特殊问题,制定了相当多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章是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功能,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由于我国处于法治化的初级阶段,《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存在“粗疏”的特点,制定地方性刑事诉讼诉讼规则能够细化相关的规定。其次,我国刑事诉讼实践工作的推进往往需要在司法机关之间进行必要的沟通、协作与配合。在转型期我国各类组织的规范化程度还不是很高,有时需要多个单位的配合才能完成某一特定的司法工作,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制定可以建立司法机关之间、司法机关内部机关以及司法机关与党政部门的协调机制。再次,由于一些原因诸如经验的局限、时机未到、各地情况不平衡等,可以由地方先行探索,或由上级选择进行试点,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制定有助于指导改革试点的进行。最后,作为建设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强化司法业务和司法人员管理的方式既有“从上到下”的推进,也有地方司法机关自发的改进,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强化公安执法管理、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以及审判业务管理。第四章是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局限,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有违信息公开原则,并在一些方面产生弊害。其次,部分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利益失衡的状况,例如强化打击犯罪轻视人权保障、注重地方稳定限制公民权益、对效率的追求影响到公正的实现等。最后,部分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制定主体缺乏法律上的合法地位,有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内容突破法律规定引起了争议。第五章是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改善,分为两节。第一节是“认真对待中国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首先,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是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原因在于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存在符合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条件逐渐具备的社会现实状况,地方司法机关的有关试点开拓了一条“相对合理”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实现中国刑事司法“规则之治”的可行方式或许应当是“上下互动”,即地方司法机关探索和制定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与全国人大、最高司法机关选择适当时机修正立法、制定司法解释同时并举。其次,应当正确理解地方先行改革的合法性问题,即刑事司法改革应当允许地方司法机关进行探索,对地方司法机关某项改革措施合法与否的评价应当与宪法的本质和刑事诉讼法的精神相结合,地方司法机关的改革可能是对传统刑事诉讼理论的突破,这种改革应当设定必要的“底限”。第二节是“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改善”,明确应当坚持从现有基础出发的原则,清理和公开现有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限制制定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合法主体,从制定决策、起草、审议、公布等方面规范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制定程序,并建立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司法审查机制。结束语说明本文已经进行的研究、基本结论以及可能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李鸿均[7](2010)在《公共危机应急治理中武警水电部队作用研究与建设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公共危机已呈频发态势下,如何发挥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作用,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使公共危机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已经摆上责任政府有所作为的突出位置,也是当前亟待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介绍和简要分析了危机和危机治理的涵义、危机事件带来的巨大损害,并通过对国内外公共危机治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回顾,分析探讨了我国当前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先进之处,阐述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并着重结合武警水电部队发展历程,多年来承担的建设任务和参与应急救援的实践,特别是以今年武警水电二总队参加的江西抚州唱凯堤封堵成功战例为案例,对水电部队在政府危机治理的应急救援行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当前管理体制的不足、建立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尚需要完善的机制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具有强大的指挥能力、迅捷的应急机动能力、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很强的装备能力。探讨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建设好、使用好和管理好武警水电部队。本文旨在通过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危机应急治理机制,以及建强武警水电部队这支应急救援“国家队”、“专业队”的观点,对改进当前我国危机治理机制、决策指挥体系和建强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对有效提高我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深远意义。我国危机应急治理体制,以及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改革传统的决策指挥机制、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决策指挥机制、加速与国际应急救援惯例接轨是十分必要的。武警水电部队的成长历程,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在抗击自然灾害中发挥的国家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作用日益凸显。武警水电部队作为刚刚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体系中的一支部队,已经具备了发展、壮大应急救援作战能力的诸多条件,建设应急救援的“国家队”势在必行。

张围东,李向东,张锋[8](2010)在《信息化孕育“头脑”革命》文中指出信息化洪流,引领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浪潮;信息化建设,成为推动中国军队转型的大潮。历来被称为军队“头脑”的司令部,首先应该勇立信息化潮头,实现“中军帐”信息化变革,以此推动和促进军队建设向信息化转型。当新军事变革的惊雷在雪域高原滚过,信息化的闪电射进高原?

顾光海[9](2009)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组织同构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理论分析为起点,以实证研究为支撑,以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为基础,借鉴和吸收自然选择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以组织同构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发生机制、成长机制以及转型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性组织,是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有效载体。只要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没有终结,那么兵团的特殊体制就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当然,我们要对这种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总的来说,兵团体制的转型,还是要在保持兵团基本体制大框架不变的原则下进行,从宪政制度、功能重心、组织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兵团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造。论文最后阐明,特别建制地方政府模式可以成为兵团体制转型的方向选择。本文论证的核心是:兵团在产生之初,受理性选择机制、合法性机制和模仿机制的共同作用,产生了形式特殊的体制;然而兵团在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受合法性影响机制和制度性同构的强制、模仿和规范三种机制的合力作用,向组织域内的其它组织进行同构,即向军事化组织同构、向市场域中的企业组织同构以及向政府组织同构。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这部分主要阐明了兵团体制转型的基本理论,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实证验证和分析,这部分运用组织同构理论,分析了兵团体制的转型,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在第一部分中,第一章为导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研究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思路,研究的方法与难点,以及论文的创新。第二章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的应用。对体制、体制转型、兵团体制以及兵团体制转型进行概念界定,通过概念界定揭示文章将要分析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并评析现代组织理论视阈下的体制转型的模型,自然选择模型、资源依赖模型、交易成本模型、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模型。本研究采用的分析工具为组织同构理论,运用组织同构理论来分析兵团体制的发生机制、成长机制和转型路径。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下组织同构的内涵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组织同构的影响机制,影响机制又包含两个方面,即理性选择机制与合法性机制(广泛认同或被采纳)。第二层面是组织同构的实现机制,实现机制也包含两种基本形式:竞争性同构和制度性同构。同时,本章阐明论文将以合法性影响性机制为考察重点,以制度性同构的强制、模仿和规范三种实现方式为重点应用,展开对兵团体制转型的论述。在第二部分中,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以“兵团体制的诞生——成长——困境——转型”为基本线索,运用组织同构理论分析兵团体制诞生中的同构、成长过程中的同构和转型中的同构。第三章阐释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发生机制。兵团在诞生时期就表现出了对历史屯垦戍边模式的同构,同构的主要作用方式是模仿,当然这种被模仿后的体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基于理性选择机制与合法性机制的影响,兵团体制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新疆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使中央政府在这一区域实质上实行了两个相对独立主体的协同治理。本章对新疆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模式和兵团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兵团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兵团的组织结构、体制特征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阐释兵团体制在成长过程的同构,同构的动力主要以制度性同构的强制、模仿和规范三种作用方式为推动力。本章从结构、功能与运行层面,分析兵团体制在同构中优势的发挥:从中央与地方层面分析制度互补中的同构(结构);从核心功能、边缘功能与派生功能三个方面,分析兵团在功能实现中的同构(功能);从兵团与地方在治理过程中的互动层面,分析治理主体互动中的同构(运行)。第五章以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为分析思路,从宪政层面、集体选择层面和操作层面角度,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转型的障碍因素。宪政层面主要是相关法律的缺失和制度层面下职能的缺失;集体选择层面的困境主要是市场冲击下组织发展的困境、组织惯性的困境;操作层面的困境主要从组织内行动者的局限性和组织认同的弱化两个角度分析。第六章从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完善、组织目标的修正与结构的调整、组织认同的强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兵团体制转型中困境问题的解决予以分析,阐明兵团体制转型的方向与路径,说明兵团体制不仅需要存在,而且需要再次发挥优势。在合法性机制的影响下,在制度性同构的强制、模仿和规范的合力作用下,兵团开始寻求与外部环境相对接的制度规则和组织结构,自身内部的混合结构向着各自组织域内的组织同构。在兵团体制转型过程中,原有的核心军事功能进行缩减,边缘生产功能进行转变,派生性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开始强化。本章提出了兵团体制转型的方向选择是特别建制地方政府模式,但是目前,兵团体制的转型需要的是渐进式转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可操作性。在此情况下,本章第二节提出了制度同构性理论下兵团体制转型的三大路径选择:准军事化体制的延续、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准政府结构的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章通过对兵团部分地区,已有的试验性实践的阐述,佐证了这种转型路径和方向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最后,论文结语部分梳理了兵团体制的发生、成长和转型的逻辑,概括整个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总结文章的核心观点,说明论文核心假设的验证。本部分简要地剖析了论文的不足,并展望了下一步拟开展的研究。

丁新平,聂善化[10](2006)在《浅谈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基层卫生工作的几点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二、武警青海总队下大力解决驻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就医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警青海总队下大力解决驻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就医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1)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以武警交通部队某支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必然要求
        1.1.2 完成应急救援任务的现实要求
        1.1.3 夯实部队全面建设基础的重要举措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径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安全管理的概念
        2.1.2 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的种类及特点
        2.1.3 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2.2 现代安全管理基本理论
        2.2.1 系统安全理论
        2.2.2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2.2.3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2.2.4 生命周期理论
        2.2.5 公共危机扩散理论
    2.3 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方面面临的主要威胁
        2.3.1 事故意外
        2.3.2 内外部纠纷及矛盾
        2.3.3 违法违纪
        2.3.4 心理行为异常
        2.3.5 失密泄密
        2.3.6 营区遭遇自然灾害等侵袭
第三章 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现状调查
    3.1 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现状
        3.1.1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力量概况
        3.1.2 武警交通部队某支队应急救援力量概况
        3.1.3 武警交通部队某支队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3.1.4 武警交通部队某支队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3.2 武警交通部队某支队安全管理现状问卷调查
        3.2.1 调查对象分析
        3.2.2 调查问卷说明
        3.2.3 调查样本分析
        3.2.4 调查数据统计
        3.2.5 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3.3 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安全意识淡薄
        3.3.2 安全教育不到位
        3.3.3 安全训练不扎实
        3.3.4 安全制度和安全预案不完善
        3.3.5 风险应对手段滞后
第四章 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4.1 主观因素分析
        4.1.1 安全管理体制不科学
        4.1.2 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4.1.3 管理者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4.1.4 官兵心理素质不过硬
        4.1.5 依法从严治警落实不到位
        4.1.6 官兵安全教育训练实效性不强
    4.2 客观因素分析
        4.2.1 任务区社情民情复杂
        4.2.2 任务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
        4.2.3 信息化条件下隐蔽斗争形势严峻
第五章 遂行应急救援任务解决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从严要求的原则
        5.1.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5.1.3 坚持主动预防的原则
        5.1.4 坚持科学有效的原则
    5.2 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需要关注的重难点问题
        5.2.1 确保救援任务展开过程中的安全
        5.2.2 确保部队内部秩序的安全规范
        5.2.3 确保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5.2.4 防范内外部矛盾纠纷等突发事件干扰
    5.3 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5.3.1 增强官兵的安全防范意识
        5.3.2 提高官兵的安全防范能力
        5.3.3 确保安全管理组织领导的坚强有力
        5.3.4 筑牢严格管理的法纪和制度防线
        5.3.5 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5.3.6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人才培养
        5.3.7 构建齐抓共管责权分明的安全防范体系
第六章 武警交通部队某支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案例应用研究
    6.1 案例基本背景
        6.1.1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基本情况
        6.1.2 武警交通某支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情况
    6.2 主要做法
        6.2.1 准备充分,注重扎实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6.2.2 方法科学,注重运用有效的手段促进安全管理工作
        6.2.3 职责明确,注重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体系
        6.2.4 措施得力,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全过程的严格管控
        6.2.5 紧贴实际,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类保障到位
    6.3 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6.4 安全管理工作改进的建议
第七章 结束语
附件: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武警部队基层药学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简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是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强军目标”的重要指示
        1.2.2 是大力弘扬卫勤保障“姓军为兵”的根本方向
        1.2.3 是牢固树立基层官兵“中心居中”的具体体现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概念分析法
        1.4.2 文献调查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专家咨询法
        1.4.5 问卷调研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我国药学服务概况
    2.1 服务的简介
        2.1.1 服务的概念及质量
        2.1.2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2.2 药学服务的基本概念
        2.2.1 药学服务的追溯
        2.2.2 药学服务的发展
        2.2.3 药学服务的内容
        2.2.4 药学服务的特点
    2.3 我国地方药学服务的问题分析
        2.3.1《执业药师法》缺失
        2.3.2 培养机制不合理
        2.3.3 专业人才数量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外军队药学服务体系比较分析
    3.1 美军药学服务体系简介
        3.1.1 药品供应管理机制
        3.1.2 药学服务管理机制
        3.1.3 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3.2 欧洲军队药学服务体系简介
        3.2.1 药品供应管理机制
        3.2.2 药学服务管理机制
        3.2.3 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3.3 我军药学服务体系简介
        3.3.1 药品供应管理机制
        3.3.2 药学服务管理机制
        3.3.3 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武警部队药学服务的现状调研
    4.1 武警部队的基本情况
        4.1.1 武警部队的组建和发展
        4.1.2 武警部队的体系和职能
    4.2 武警部队药学服务工作简介
        4.2.1 药学服务机构及其职能划分
        4.2.2 武警部队药学服务保障新模式
        4.2.3 武警部队药学服务保障的典型案例分析
    4.3 武警部队药学服务工作调研
        4.3.1 调研对象的确定
        4.3.2 调研内容的设计
        4.3.3 调研内容的调整
        4.3.4 基层药学服务开展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武警部队基层药学服务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5.1 武警部队基层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
        5.1.1 药学技术人员缺编
        5.1.2 主动服务意识薄弱
        5.1.3 药品保障机制不全
        5.1.4 药品隐患消除不彻底
    5.2 武警部队基层官兵自身存在的问题
        5.2.1 不认疗效认广告
        5.2.2 不遵医嘱滥用药
        5.2.3 有病却不爱吃药
    5.3 加强武警部队基层药学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5.3.1 药品保障制度建设
        5.3.2 药学服务机制规范
        5.3.3 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总结与展望
附件1:药事管理测试卷
附件2:武警部队基层药学服务官兵满意度调查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3)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三节 重点和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民生概念及民生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一 “民生”一词的含义
        二 民生问题的具体内容
        三 民生问题的特征
    第二节 全面科学地认识民生问题
        一 民生问题是经济问题
        二 民生问题是社会问题
        三 民生问题是发展问题
        四 民生问题是政治问题
    第三节 民生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一 近现代西方国家民生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二 近现代中国民生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解放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民生问题的努力(1921~1949)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概况
        二 解放前新疆民生的概况
        三 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民生问题的开端
        四 三区革命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 新疆国民党民主派和平起义
        六 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
    第二节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艰辛探索(1949-1978)
        一 进行保护人民基本生存权和基本政治权利益为主的政治建设
        二 中国共产党把新疆各族人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三 “文化大革命”对新疆民生事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不断发展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开创(1978~1989)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丰富和发展(1989~2002)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全面推进(2002~2012)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新的发展(2012~至今)
第四章 新疆民生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提高和改善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成就
        一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生活总体实现小康
        三 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第二节 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民生福祉和未来发展提供前提保障
        二 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在民生需求中确立责任和使命
        三 职业教育恢复性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 “双语”教育蓬勃发展,为新疆的民生建设提供助力支撑
        五 “内高班”教育稳步发展,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
        六 教育事业投入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七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公平事业取得新进步
    第三节 新疆就业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就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二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三 就业渠道日益拓宽,就业结构逐渐优化
        四 就业政策日趋成熟,就业服务日益完善
        五 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六 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
        七 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第四节 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初步发展
        二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
        三 医疗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保障
        四 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节 新疆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新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 新疆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 新时期新疆社会保障事业的工作重点
    第六节 新疆住房建设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居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
        二 “安居富民”工程,从抗震到富民
        三 “定居兴牧”民生工程,提高了牧区群众的生活
        四 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大,力促新疆和谐稳定
    第七节 新疆改善民生方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新疆改善民生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二 新疆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解决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对策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规律及特点
        一 各族人民当家做主是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政治前提
        二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改善民生的切实步骤
        三 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四 改善民生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
        五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保障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
        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保证
        三 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四 文化繁荣是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
        五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政治保障
        六 改善新疆民生事业离不开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帮助
        七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八 发挥好新疆建设兵团在改善新疆民生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几点启示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开放宏伟事业
        二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 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思想,维护新疆政治大局稳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调整转型背景下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军和武警部队研究现状
        1.2.2 外军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结构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调整转型与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建设
    2.1 调整转型与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的内涵
        2.1.1 武警黄金部队调整转型
        2.1.2 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建设
    2.2 后勤保障能力在武警黄金部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2.1 后勤保障能力是黄金部队履行新职能的基础保证
        2.2.2 调整转型后黄金部队后勤保障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2.3 调整转型后黄金部队后勤保障的新特点
第三章 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现状及主要问题
        3.1.1 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的现状
        3.1.2 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思想观念还不能够与时俱进
        3.2.2 部队建设历史欠账较多
        3.2.3 受工作环境制约保障难度加大
        3.2.4 后勤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还需提高
        3.2.5 后勤装备性能不能满足遂行任务需要
第四章 提升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的途径
    4.1 确立先进的后勤保障理念
    4.2 建设专业化后勤保障队伍
    4.3 完善后勤保障体系
    4.4 优化后勤保障模式
    4.5 突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4.6 加强后勤保障装备建设
结论
    (1)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2)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概述
    第一节 法哲学维度下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
        一、 地方性知识
        二、 规则之治
    第二节 历史视野中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
        一、 民国各省的刑事诉讼规则
        二、 革命根据地的刑事诉讼规则
    第三节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现状
        一、 一般特点
        二、 文本比较分析
        三、 实效性综合评估
        四、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与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
第二章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成因
    第一节 宏观层面:国家的司法管理运行机制
        一、 司法权的配置与管理
        二、 刑事政策的贯彻机制
    第二节 中观层面:刑事程序多元发展的现实
        一、 当事人参与与程序多元
        二、 权力分割与程序多元
        三、 程序细分
    第三节 微观层面:地方机关的执法实践
        一、 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执行
        二、 地方实践中特殊问题的解决
第三章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功能
    第一节 细化法律规定
        一、 细化法律
        二、 细化司法解释
    第二节 协调工作机制
        一、 司法机关之间工作机制的协调
        二、 司法机关内部机构的工作协调
        三、 司法机关与党政部门的协调
    第三节 指导改革试点
        一、 地方先行改革
        二、 上级选择试点
    第四节 强化管理制度
        一、 强化公安执法管理
        二、 强化检察院规范化管理
        三、 强化审判业务管理
第四章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局限
    第一节 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与信息公开
        一、 信息(规则)公开的法理
        二、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有违信息公开
    第二节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与利益调整
        一、 刑诉规则应当实现利益协调
        二、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存在利益失衡
    第三节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合法性困境
        一、 程序须由“法律”确定
        二、 地方性刑诉规则制定主体的合法性问题
        三、 地方性刑诉规则突破法律规定引起争议
第五章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改善
    第一节 认真对待中国的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
        一、 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是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
        二、 正确理解地方先行改革的合法性问题
    第二节 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改善
        一、 坚持从现有基础出发的原则
        二、 清理和公开现有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
        三、 限制制定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合法主体
        四、 规范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制定程序
        五、 建立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的司法审查机制
结束语
附录 1:全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汇总
附录 2:匿名问卷调查 A
附录 3:匿名问卷调查 B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7)公共危机应急治理中武警水电部队作用研究与建设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提出
    1.2 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背景
    1.3 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公共危机治理概述
    2.1 公共危机概述
        2.1.1 危机的涵义
        2.1.2 公共危机涵义
        2.1.3 公共危机类型
    2.2 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害
        2.2.1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2.2 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2.2.3 引起政治动荡
        2.2.4 引起心理恐慌、改变社会文化
        2.2.5 损失数据分析
    2.3 公共危机应急治理
        2.3.1 公共危机应急治理涵义
        2.3.2 公共危机应急治理的本质和特征
        2.3.3 危机应急救援的紧迫性
第三章 国内外危机应急治理对比研究
    3.1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3.1.1 有专门机构统一指挥与协调
        3.1.2 有专业的救援队伍
        3.1.3 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3.2 当前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进程
        3.2.1 法制建设进程加快
        3.2.2 队伍建设进程加快
    3.3 国内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
        3.3.1 危机预警机制较弱
        3.3.2 组织运行机制不顺畅
        3.3.3 领导决策指挥机制有弊端
        3.3.4 专业救援力量建设不够强
第四章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实践
    4.1 多次抗震救灾行动回顾
        4.1.1 参加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灾战斗
        4.1.2 参加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救灾战斗
        4.1.3 参加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救灾战斗
    4.2 多次抗洪抢险战斗回顾
        4.2.1 参加1981年黄河洪灾抢险战斗
        4.2.2 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战斗
        4.2.3 参加2009年广西卡马水库抢险战斗
        4.2.4 参加2010年江西抗洪抢险战斗
    4.3 抗击其他灾害及应急救援战斗回顾
        4.3.1 参加2000年西藏易贡河抢险战斗
        4.3.2 参加2006年四川宣汉天然气溢流抢险
        4.3.3 参加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战斗
        4.3.4 参加2008年涉奥电力目标应急安保勤务战斗
        4.3.5 参加2009年重庆武隆堰塞湖抢险战斗
        4.3.6 参加2010年舟曲抗击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战斗
    4.4 经典战例:唱凯大堤决口封堵抢险战斗
        4.4.1 任务背景
        4.4.2 任务简介
        4.4.3 决口封堵抢险战法及措施
        4.4.4 安全保证措施
        4.4.5 质量保证措施
        4.4.6 战斗结论
第五章 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中的困境及政府对策
    5.1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优势所在
        5.1.1 具有强大的指挥能力
        5.1.2 具有迅捷的应急机动能力
        5.1.3 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
        5.1.4 具有很强的装备能力
    5.2 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中的体制困境
        5.2.1 部队几经改变的管理体制及经济建设中的光辉业绩
        5.2.2 与现行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
    5.3 武警水电部队纳入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后的政府政策
        5.3.1 改革现行的经费保障体制,经费保障"皇粮"化
        5.3.2 改变现有的任务来源方式,工程保障"指令"化
        5.3.3 调整现有的部队兵力部署,基本部署"合理"化
        5.3.4 改组现有的分队工种设置,队伍建设"专业"化
第六章 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思考
    6.1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担负的任务及兵力部署
        6.1.1 担负的任务定位
        6.1.2 兵力编成及任务区分
    6.2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行动原则及机动方式
        6.2.1 行动原则
        6.2.2 机动方式
    6.3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组织指挥
        6.3.1 兵力调动
        6.3.2 指挥关系及机构
        6.3.3 情况处置
    6.4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各类保障
        6.4.1 军事保障
        6.4.2 政治工作
        6.4.3 后勤保障
    6.5 加强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主要措施
        6.5.1 加强队伍建设
        6.5.2 加强装备建设
        6.5.3 加大培训力度
        6.5.4 加强人才建设
        6.5.5 加强内外协调
结论
    1.本文主要结论
    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组织同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
    四、研究的基本假设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转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体制转型的概念与过程
        一、概念界定
        二、体制转型的过程理论
    第二节 现代组织理论视阈下的体制转型
        一、自然选择模型
        二、资源依赖模型
        三、交易成本模型
        四、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模型
        五、简要的评析
    第三节 同构性理论下的体制转型
        一、组织同构的概念
        二、组织同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三、组织同构的实现机制分析
第三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发生机制
    第一节 新疆地区协同治理模式分析
        一、协同治理理论与新疆地区的协同治理模式
        二、新疆地区协同治理的成因分析
        三、两种模式协同治理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新疆屯垦治理模式探源——历史的延续
        一、西汉到清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屯垦治理
        二、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
    第三节 兵团的形成与发展——现实的需要
        一、兵团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梳理
        二、兵团体制的特征与形成原因
        三、兵团体制的优势和劣势
第四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成长机制
    第一节 制度互补中的同构
        一、强制性同构的形式与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
        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同构——中央层面体制的外部嵌入
        三、自下而上的同构——兵团自身结构的内生推力
    第二节 功能实现中的同构
        一、核心功能——军事性功能的实现
        二、边缘功能——生产性功能的实现
        三、派生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的实现
    第三节 治理主体互动中的同构
        一、兵团与自治区政府机构对接
        二、兵团与地方组织间冲突中的同构
        三、兵团与地方融合发展中的同构
第五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转型的障碍因素
    第一节 宪政层面的障碍
        一、宪政层面下法律的缺失
        二、制度层面下职能的缺失
        三、体制混合下核心功能与边缘功能的压力
    第二节 集体选择层面的困境
        一、市场冲击下组织发展的困境
        二、组织惯性的困境
    第三节 操作层面的困境
        一、行动者的局限性
        二、组织认同的困境
第六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转型路径
    第一节 困境的破局与劣势的调整
        一、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完善
        二、组织目标的修正与结构的调整
        三、组织认同的加强
    第二节 组织优势的发挥与体制的转型
        一、准军事化体制的延续——核心功能的缩减
        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边缘功能的转变
        三、准政府结构的发展——派生功能的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四、武警青海总队下大力解决驻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就医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武警交通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以武警交通部队某支队为例[D]. 宿海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2]武警部队基层药学服务体系研究[D]. 郭斌斌. 浙江工业大学, 2017(11)
  • [3]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D]. 热合木江·沙吾提.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4]调整转型背景下武警黄金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研究[D]. 曹银成. 长安大学, 2013(03)
  • [5]红脸——国家审计在行动[J]. 一合,薛景辰. 中国作家, 2013(12)
  • [6]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研究[D]. 李长城.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 [7]公共危机应急治理中武警水电部队作用研究与建设思考[D]. 李鸿均. 南昌大学, 2010(02)
  • [8]信息化孕育“头脑”革命[N]. 张围东,李向东,张锋. 人民武警, 2010
  • [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组织同构的视角[D]. 顾光海. 武汉大学, 2009(09)
  • [10]浅谈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基层卫生工作的几点体会[J]. 丁新平,聂善化. 武警医学, 2006(05)

标签:;  ;  ;  ;  ;  

武警青海总队大力解决边远困难地区部队就医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