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顶嘴”

谈学生“顶嘴”

一、浅谈学生“顶嘴”(论文文献综述)

冯慧敏[1](2021)在《中年级小学生重度叛逆行为干预的个案工作研究 ——以宜春市小学生小D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年级小学生是自我意识觉醒期,也正处于第二阶段的叛逆期。在此阶段,学习难度加大,厌学凸显,自我意识增强,矛盾与代沟显现。在学校和家庭所受到的各种束缚和限制等情况,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具有叛逆的特征。在国内,对叛逆行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青少年,而对儿童叛逆行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关注儿童,尤其是中年级小学生叛逆心理和行为,丰富有关叛逆行为的研究内容,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视角。另外,分析儿童叛逆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对重度叛逆进行干预和疏导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本研究以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调查,探索儿童叛逆行为的表现和原因。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方法和社会工作技巧对中年级小学生重度叛逆进行个案干预。研究发现,中年级小学生对父母或老师的叛逆更多地停留在意识和思想层面,较少出现与父母或老师正面的争吵和对抗。这说明该年龄段的叛逆行为程度较轻,但应对该年龄段叛逆行为进行积极干预。同时,重度叛逆现象与其父母受教育文化程度呈U型关系,即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中年级小学生更容易产生重度叛逆行为,而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导致中年级小学生重度叛逆主要因素。在实务方面,利用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改善案主家庭结构功能和模式,从家庭角度寻找叛逆的原因,通过“重构”家庭结构,使家庭结构功能得以正常运转,从而达到对案主重度叛逆行为的干预和纠正。论文通过对个案介入,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疏导儿童叛逆行为的相应政策建议。

郭露露[2](2021)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孝心教育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X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就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规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加强道德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要鼓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常言道: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离不开孝心教育。小学生身心发展处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加强小学生孝心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前处于社会转型之际,对儿童以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孝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当前小学生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匮乏,小学生的孝心意识观念较为淡薄、孝心行动较为匮乏,因此加强和改进小学生孝心教育尤为迫切。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进行研究。阅读大量有关“孝心”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包括“孝”内涵的古今演化、孝心教育的内容、意义及价值等并进行整理后,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立德树人的背景,阐释现代“孝”的含义、孝心教育的含义、内容、原则以及当代价值。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了解石家庄市X小学孝心教育的实施现状以及孝心教育的成效现状。其中孝心教育的实施现状从孝心教育目标、孝心教育内容、孝心教育途径、孝心教育评价四个层面展开。孝心教育成效现状从小学生的认知观念和行为举止层面进行分析,并进行学生群体差异分析。从现状分析中发现孝心教育过程中有以下问题: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育内容脱离生活、教育方法有待改进、评价体系尚待完善。小学生也存在孝心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是:孝心认知片面、孝心意识薄弱、孝心行为欠缺。孝心教育问题受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开展小学生孝心教育应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培育小学生的孝心。具体的措施有:学校重视开展孝心教育,家庭教育发挥相应的作用,社会营造孝心教育氛围,小学生加强自我孝心教育。多方合力才能够促进孝心教育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葛晓敏[3](2021)在《现代汉语对象成分的句法位置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中,由不同介词引进的对象成分,句法位置较灵活,除了作介词宾语外,有的可以充当间接宾语、领格宾语,还有的可以作直接宾语。本文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主要从句位分布、语法机制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探讨现代汉语对象成分的句法位置。第一章绪论。本章综合对象成分的句位分布、形成机制等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并介绍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确定对象成分的句位分布。主要从“对象成分的界定”、“介词宾语的句位分布”、“间接宾语的句位分布”、“领格宾语的句位分布”、“直接宾语的句位分布”五个方面对对象成分的不同句位进行描写。第三章分析了对象成分句位实现的语法机制。从句法与语义的互动角度出发,通过考察“动词结构”、“结构整体语义特征”等方面,对对象成分充当不同宾语的情况进行系统地探讨。第四章立足于动态使用的角度。探究语言交际过程中对象成分在不同句法位置的现实动因,进而考察认知方式、句法结构的功能差异,探索出对象成分句位实现的功能动因。第五章是结语。对本文研究的对象成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并得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马晓婷[4](2020)在《《当代修辞学之管窥》(第一章和第九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报告以作者汉译《当代修辞学之管窥》(第一章和第九章)的翻译实践为基础,阐释了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指导下,如何借助一定的翻译策略对学术专着的翻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当代修辞学之管窥》一书是由美国着名修辞学家索尼娅·K·福斯等人撰写的一本学术专着。该书自出版以来在修辞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并由学者介绍到中国。到目前为止,该书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本问世。因此,其出版有助于我国更多的学生和学者致力于修辞学研究,从而扩大修辞学在提升世界和谐方面的影响力。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英国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彼得·纽马克于20世纪80年代在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旨在解决翻译界长期存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语义翻译侧重源语作者和意义,适用于表达型文本,而交际翻译侧重读者和效果,适用于交际翻译。本报告作者认为学术专着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虽本身属于表达型文本,但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障内容的真实性,又要表明源语作者的态度情感及其价值取向,并期翼读者在这一领域做出回应。因而,学术着作的翻译既要传递意义,也要传递效果,既要重视源语作者,也要重视译语读者。因此,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有机结合能为学术专着的翻译提供一定的思路。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不是理论的堆砌,其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翻译策略。本报告作者在翻译实践中采取了一定的策略将使得该理论更加具体化、实际化。实践表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学术专着的翻译方面能够发挥指导性作用。

周细兰[5](2019)在《有话好好说——八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文中提出【设计理念】随着生理机能的不断发育成熟,八年级学生的成人感、自我意识也随之不断高涨。当强烈的自主意识遇上父母的责骂、啰唆时,他们习惯性以冷暴力、言辞争辩等行为来对抗。笔者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发现,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有78%的学生选择用沉默或顶嘴的方式来回应父母,导致亲子之间的沟通无效,亲子矛盾日渐突出。本课借鉴钟志农老师提出的心理辅导活动

唐小芳[6](2019)在《山东地方戏曲五音戏的传播现状研究》文中认为五音戏作为山东传统戏曲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曾以鲁中地区为核心,呈西路、中路、北路漫延发展,山东部分地方戏曲或以五音戏为前身,或深受五音戏影响。2006年五音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五音戏分布在淄博以及济南部分地区。其中淄博地区以政府主导扶持为主,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为主体,开展传承、创作与表演传播工作;在济南等地区,则以民间剧团演出为主。官方机构与民间团体两者有着不同的艺术传播与管理方式,同时在表演艺术风格上也因此呈现出不同风格。本文针对两者的传播状况差异,并借鉴河南豫剧的艺术传播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对山东地方戏曲五音戏的传播状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目前国内针对五音戏所呈现的研究成果,多是侧重于对其艺术特色、音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对五音戏传播方式、传播策略等方面的探究相对不足。本文在详细了解五音戏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官方剧院与民间演出团体进行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比照研究,同时以河南豫剧的艺术传播整体策略的案例读解、横向对比方式,对山东地方戏曲五音戏传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探讨符合山东五音戏的传播规律与发展策略。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五音戏演变的四个历史时期进行梳理,展现不同阶段五音戏的传播状况。第二章将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作为五音戏传播的官方样本,对其传播主体、传播剧目内容、传播推广媒介等方面进行综合探究,展现官方传播主体在剧目选择、媒介运用等方面出现的阻碍五音戏开展戏曲艺术传播的因素。同时选取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作为五音戏传播的民间样本,对其传播主体、传播剧目内容等生存现状进行梳理,形成官方与民间五音戏传播主体的对比意识。第三章针对山东省内五音戏的传播现状进行整体梳理,进一步呈现其在传承人培养、传播内容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选取国内地方戏曲剧种中传播推广较成熟的豫剧作为范例,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等方面入手,展现河南豫剧对山东五音戏艺术传播定位与策略的启示。第五章针对五音戏的传播困境,从政府扶持、人才培养、传播内容等方面提出突破性的建议。

罗平[7](2019)在《高一英语课堂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阳江市Y中学和S中学为例》文中认为高一是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年,是初高中阶段学习的过渡时期。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身心发展、学习环境、教师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方面的变化都给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带来较大挑战。此外,高一学生来源较广,学生在英语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都加大了高一英语课堂管理的难度。本文选择阳江市两所中学的高一英语课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运用核心素养理论、现实疗法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课堂管理理论分析高一英语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策略。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紧接着对课堂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明理论基础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做好理论上的准备。然后对阳江市两所中学高一英语管理现状进行诊断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从课堂管理认知、课堂管理情感和课堂管理行为三个维度来探明当前高一英语课堂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高一英语课堂管理在课堂管理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主要存在课堂管理认识片面、课堂管理感知有偏差、课堂气氛沉闷、忽略学生的情感发展、课堂问题行为较多、教学方式单一落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运用现代课堂管理理论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层面分析造成高一英语课堂管理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师层面原因包括课堂管理观念陈旧、课堂纪律和规则过于专制、师生缺乏有效沟通、课堂环境局促压抑、初高中英语衔接不畅、课堂管理方式刚性呆板、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学生层面原因主要是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薄弱、学习兴趣较低、自主管理能力不足。学校层面原因包括家校合作的缺失和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最后,研究者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能改善高一英语课堂管理的有效对策:教师要更新课堂管理观念、制定民主、合理的课堂规则、积极关注高一新生的心理特点、构建有效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初高中英语的有效衔接、采用柔性的课堂管理方式、提升授课水平;学校要完善评价机制、合理控制班级规模、促进家校合作。

施瑞婷[8](2018)在《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社会情感感受与表达规则失范、社会心态失调等问题层出不穷,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我国几度社会转型的历史实情来看,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变迁都会深层次地影响处于时代洪流中的个体情感,情感社会化研究便发轫于此。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情感社会化不仅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自身的重要机制,对情感社会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创性地在情感体制的研究视角下,历时性地剖析了我国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情感社会化问题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多变性。通过选取跨越五十年历史的《中国少年报》上“知心姐姐”相关栏目的全样本作为研究材料,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历时性内容分析法,展开纵向和横向的多角度探讨,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理想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导性情感体制。在这一情感体制下建构起了一整套“集体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主要特征是情感色调以“勇敢”为主,集体主义情感主旋律突出,情感趋向两极化、片面化,许多情感都被摆在了对立的位置上,目的在于烘托、强化以及反衬集体主义情感。围绕这套话语有着相应的话语实践,重点在于对个体与集体的情感关系的处理。集体主义情感大于一切,家庭功能政治化。对少年儿童与对成年人的情感社会化的期待并无明显分别。具体的情感教育方式首先是自我反省,接着对有益于情感社会化话语的情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以及采用反衬手法进行强化。对于不符合话语要求的情感,同样采用反衬法凸显其错误性,并利用个体和集体的情感关系,进行集体性的批判以及夸大危害性的后果,直至将其扭转。现实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导性情感体制。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经济腾飞,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教兴国”战略使认知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中最受重视的内容。与此相应,“集体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式微,理想主义的狂热回归现实主义的理智。在此历史情境下形成的现实主义情感体制建构起了一套“理智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这套情感社会化话语实践的重点,在于处理个体与互动性重要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由于核心家庭在情感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亲情之爱重新回到情感社会化话语中,情感色调以“爱”为主。少年儿童成为情感教育中最受关注的群体,情感教育方式虽种类繁多,但总体呈现出工具理性的特征,被理智对待的情感若是能够促进认知教育的发展,社会化过程就完成了。若还不能,则需经由自省,辅以采取其他的教育方式重复这一过程,进行情感的再社会化。自我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主导性情感体制。这种情感体制建构起了一套系统的“快乐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理智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由于引起许多负面情感而逐渐式微,社会对正面情感的呼吁加强,因此,这种情感体制的情感色调以“快乐”为主。对“快乐人生三句话”及相应的“快乐人生的36个好朋友”的建构,完整地诠释了这套话语的内涵。随着情感逐渐“被看见”,不再依附于其他,情感指涉个体、回归自身。话语实践所处理的主要是个体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情感涉及的环境不再局限在日常生活范围内,还涉及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少年儿童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彰显。情感成为情感教育的核心,对于负面情感往往采取“以情育情”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其转化为有益于“快乐人生”的正面情感。如难以转化,则会选择忽视、忍耐、遗忘、向内归因等方式进行排解。若起初体验到的是正面情感,也要经由自我反省,判断其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如不符合,还需通过情感教育进行再社会化,以达成“快乐人生”的目标。三种主导性情感体制之间是一种交叉渐进的关系。随着情感体制的变迁,情感社会化的话语建构及实践亦在不同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为一个时期的情感意涵、情感序列、情感关系以及情感教育等定下基调。情感教育方式从极端化转向人性化,原本受到压制的个体情感日益得到关注,个体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成为情感社会化话语处理的核心关系,代际关系也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这些都反映出社会的个体化趋势。但是,鉴于我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情感,即便是在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时代,也体现出强烈的试图将情感予以规训的冲动和要求。通过“知心姐姐”形象的创立,促使受众与其产生情感联结,其目的还是为了进行情感教育,强调情感的统一性,强化情感社会化话语。国家意志以及工具理性在每个时期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其对情感规训的影响力,高度简化的情感判断与向内归因的情感教育方式也始终存在。情感社会化话语还具有代际传递效应。研究最后分析了对情感社会化话语的过度内化可能带来的情感问题,指出情感或许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外在结构性因素之外,引发情感体制本身更迭变化的内在推动力,由此探讨了情感体制转向的新趋势。研究最终落脚于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解,解释这些变迁及其机制是如何通过曲折的历程影响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生存体验和生活感受的,并试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个体与社会两方面提出处理社会情感问题的建议,且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总体而言,在情感体制视阈下探讨情感社会化问题不仅能够帮助人际沟通与代际间的理解,更有助于将历史照进现实,为洞悉时代的命运与精神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情感社会化是连接看似个体层面的情感与整体层面的社会结构之间的桥梁,唯有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都通过良性循环的方式解决情感问题,才能形成真正的“好社会”。

赵银林[9](2016)在《心理学对教育的重要意义——读《塑造教师》有感》文中研究指明一直对心理学充满期待!在一次暑期培训,吴葱郁老师的讲座,真真切切让我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一个懂得心理学的人,让人感觉散发着知性的美。

吴建邦[10](2014)在《孩子爱“顶嘴”,父母怎么办?》文中指出"婷婷(化名),把地上的纸团捡起来。""又不是我扔的,为什么要我捡?"这些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刘杰家里发生着,想起女儿不听话,还老是"顶嘴"的样子,刘杰就忍不住心烦,但是,只要一说她,女儿就会不断地顶撞、狡辩,为了不让家里的气氛又沾上火药味,刘

二、浅谈学生“顶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学生“顶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年级小学生重度叛逆行为干预的个案工作研究 ——以宜春市小学生小D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中年级小学生
        1.2.2 重度叛逆行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1.2 认知行为理论
        2.1.3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叛逆行为特点的相关研究
        2.2.2 叛逆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2.3 叛逆行为的应对策略的相关研究
        2.2.4 社会工作介入叛逆行为的相关研究
        2.2.5 文献述评
3 中年级小学生叛逆行为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M小学中年级学生基本情况
    3.2 调查问卷设计
    3.3 一般叛逆行为的几种表现类型
        3.3.1 认知的问题
        3.3.2 行为的问题
        3.3.3 性格的问题
    3.4 重度叛逆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4.1 重度叛逆中年级小学生基本特征
        3.4.2 重度叛逆行为的影响因素
4 个案概述
    4.1 接案背景
    4.2 案主概况与需求评估
        4.2.1 案主基本信息
        4.2.2 案主家庭概况
        4.2.3 预估
    4.3 服务计划的制定
        4.3.1 服务目标
        4.3.2 服务计划
5 个案工作介入重度叛逆行为儿童的实务过程
    5.1 服务计划的实施
        5.1.1 第一阶段:专业关系的建立
        5.1.2 第二阶段:改变案主及家人的认知
        5.1.3 第三阶段:利用家庭结构进行治疗
        5.1.4 第四阶段:成果的巩固
    5.2 评估与结案
        5.2.1 评估
        5.2.2 结案
6 研究结论、反思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中年级小学生叛逆行为表现
        6.1.2 重度叛逆行为影响因素
        6.1.3 实务的个案介入
    6.2 反思
        6.2.1 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开展社工工作介入的关键
        6.2.2 合理把握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关系
        6.2.3 尊重原有家庭权威结构,肯定家庭成员的贡献
    6.3 关于疏导儿童叛逆行为的建议
        6.3.1 关注儿童叛逆,促进其健康成长
        6.3.2 提高受教育程度,充分发挥父亲的角色功能
        6.3.3 注重父母原生家庭在改善家庭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小学生叛逆行为调查问卷(家长卷)
    附录3:小学生叛逆行为调查问卷(学生卷)

(2)“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孝心教育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二)基于当前社会小学生孝心意识淡薄现状
        (三)基于本人对小学生孝心教育的兴趣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
        (二)国外文献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六、尝试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尝试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孝心”及孝心教育概述
    一、“孝”内涵的古今演变
        (一)传统“孝”的内涵
        (二)现代“孝”的内涵
    二、孝心教育含义及内容
        (一)孝心教育的含义
        (二)孝心教育的内容
    三、开展孝心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情感教育原则
        (三)知行结合原则
    四、开展小学生孝心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的开展
        (二)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有利于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
        (五)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
第二章 小学生孝心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实施概况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工具
    二、孝心教育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一)孝心教育目标
        (二)孝心教育内容
        (三)孝心教育途径
        (四)孝心教育评价
    三、孝心教育成效现状调查分析
        (一)认知观念层面
        (二)行为举止层面
        (三)学生群体差异分析
第三章 小学生孝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孝心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二)教育内容脱离生活
        (三)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四)评价体系尚待完善
    二、小学生孝心缺失的问题表征
        (一)孝心认知片面
        (二)孝心意识薄弱
        (三)孝心行为欠缺
第四章 小学生孝心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因素
        (一)学校忽视孝心教育
        (二)教师认知存在误区
        (三)教师专业理论欠缺
        (四)教育方式有失偏颇
    二、家庭因素
        (一)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不恰当
        (三)部分父母缺少榜样示范
    三、社会因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二)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
        (三)网络传媒的不良影响
    四、学生自身因素
        (一)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
        (二)轻视自身道德修养
第五章 加强小学生孝心教育的对策
    一、学校重视开展孝心教育
        (一)明确目标完善评价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三)合理选择教育内容
        (四)精选孝心教育方法
        (五)注重学生孝心实践
    二、家庭教育发挥相应作用
        (一)平衡“德育”与“智育”
        (二)树立正确的亲子观
        (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三、社会营造孝心教育氛围
        (一)完善法律制度保障
        (二)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三)加强社区孝心教育
    四、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
        (一)提高自我完善能力
        (二)知行合一践行孝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3)现代汉语对象成分的句法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句位分布
        1.2.2 形成机制
    1.3 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3.1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3.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对象成分的句位分布
    2.1 对象成分的界定
        2.1.1 已有界定
        2.1.2 对象成分的语义与特点
    2.2 对象成分的句位分布
        2.2.1 介词宾语
        2.2.2 间接宾语
        2.2.3 领格宾语
        2.2.4 直接宾语
    2.3 小结
第三章 对象成分句位实现的语法机制
    3.1 介词宾语
        3.1.1 介词的语义特征
        3.1.2 动词的语义特征
        3.1.3 介词结构的句式功能
    3.2 间接宾语
        3.2.1 对象成分的受动性
        3.2.2 句式的及物性
    3.3 领格宾语
        3.3.1 动词的离合性与自反性
        3.3.2 对象成分的受动性
        3.3.3 句式的认知基础
    3.4 直接宾语
        3.4.1 动词的及物性
        3.4.2 对象成分的语义特点
        3.4.3 句式的及物性
    3.5 小结
第四章 对象成分句位实现的功能动因
    4.1 对象成分的句位走向与距离象似动因
    4.2 认知方式与认知侧显
        4.2.1 综观整体与突显局部
        4.2.2 主体突出与场景转换
    4.3 语用效果与差异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当代修辞学之管窥》(第一章和第九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1.1 The Introduction of Sonja K. Foss
        1.1.2 The Introduction of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1.1.3 The Introduction of Academic Monograph Translation
        1.1.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2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2.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Source Text Analysis
        2.1.2 Translation Tool
        2.1.3 Translation Theory
    2.2 Translation Process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of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under theGuidance of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3.1 Translation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3.1.1 Reappearance of Lexical Meaning
        3.1.2 Reproduction of Special Terms
        3.1.3 Representation of Sentence Form
    3.2 Translation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3.2.1 Explicitation of Message
        3.2.2 Adjustment of Sentence Structure
        3.2.3 Improvement of Sentence Aesthetic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s
    4.1 Summary
    4.2 Major Findings
    4.3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ppendix 1 Source Text
        Chapter One An Introduction to Rhetoric
        Chapter Nine Bell Hooks
    Appendix 2 Target Text
        第一章 修辞学简介
        第九章 贝尔·胡克斯
    Appendix 3 Glossary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有话好好说——八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设计理念】
【活动过程】
    一、暖身阶段
    二、转换阶段
    三、工作阶段:有效沟通秘笈
        1. 创设情境式问题。
        2. 体验活动:情景式表演。
        3. 现场演练:如何好好说。
    四、结束阶段
【教学反思】
【课堂点评】

(6)山东地方戏曲五音戏的传播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原因及背景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及创新价值
第一章 五音戏的历史演变
    一、秧歌腔和姑娘腔阶段(明清时期)
    二、肘鼓子和周姑子时期(清末民初)
    三、杂社时期(1927年—1937年)
    四、“五音戏”时期(1935年至今)
第二章 代表性传播主体研究
    第一节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一、传播运营模式
        二、传播主体现状
        三、传播剧目类型及内容
        四、传播推广媒介
    第二节 青野村五音戏剧团
        一、历史演变
        二、传播现状
第三章 五音戏的传播困境
    第一节 五音戏传播主体现状总结
    第二节 五音戏的传播困境
        一、缺乏针对性传播扶持措施
        二、传承人培养的缺失
        三、传播内容的错位定位
        四、宣传推广媒介的偏向
第四章 豫剧的艺术传播现状及对五音戏的启示
    第一节 豫剧的艺术传播现状
        一、豫剧的传播运营模式
        二、豫剧的人才选拔及考核模式
        三、豫剧的宣传推广媒介
    第二节 豫剧的艺术传播现状对五音戏的启示
第五章 对五音戏传播策略的思考
    一、政府加大传播扶持力度
    二、丰富五音戏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明确并坚持五音戏的艺术特色
    四、拓宽五音戏的传播推广渠道
结论
附录、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高一英语课堂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阳江市Y中学和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我国英语课堂管理的普遍现状
        三、学生发展的要求
        四、初高中英语衔接的重要性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工具
        四、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启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课堂
        二、管理
        三、课堂管理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核心素养理论
        二、格拉瑟现实疗法理论
        三、人本主义理论
第二章 高一英语课堂管理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二、高一英语课堂管理现状分析
        三、高一英语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访谈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一、访谈调查结果统计
        二、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章 高一英语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课堂管理认知维度
        一、课堂管理认识片面
        二、课堂管理感知有偏差
    第二节 课堂管理情感维度
        一、课堂气氛沉闷
        二、重视行为控制,忽略情感发展
    第三节 课堂管理行为维度
        一、课堂问题行为较多
        二、教学方式单一落后
第四章 高一英语课堂管理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教师层面
        一、课堂管理认知维度
        二、课堂管理情感维度
        三、课堂管理行为维度
    第二节 学生层面
        一、课堂管理认知维度
        二、课堂管理情感维度
        三、课堂管理行为维度
    第三节 学校层面
        一、家校合作缺失
        二、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
第五章 促进高一英语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第一节 教师层面
        一、课堂管理认知维度
        二、课堂管理情感维度
        三、课堂管理行为维度
    第二节 学校层面
        一、改革评价机制
        二、合理控制班级规模
        三、推进家校合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问题聚焦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材料
    三、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一个栏目的几个时代
    一、“我群”与“他者”:主要受众群体的聚焦
    二、政策与教育: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三、回到情感:情感色调的年代差异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想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一、革命的“理想主义”
    二、“集体至上”的话语建构
    三、“公而忘私”的情感关系
    四、“爱憎分明”的情感教育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实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一、生存的“现实主义”
    二、“理智至上”的话语建构
    三、“亲情回归”的情感关系
    四、“工具理性”的情感教育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我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一、发展的“自我主义”
    二、“快乐至上”的话语建构
    三、“彰显自我”的情感关系
    四、“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跨越时期的情感话题
    一、情感意涵的时代变迁
    二、“公与私”的消逝与重构
    三、“男与女”的性别意识
    四、“贫与富”的对立与感知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阶段已发表论文及着作
致谢

(9)心理学对教育的重要意义——读《塑造教师》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 用心做教育, 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2 用心做教育, 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3 用心做教育, 就要树立一颗恒心。

(10)孩子爱“顶嘴”,父母怎么办?(论文提纲范文)

孩子有个性, 爱辩论爱“顶嘴”
“顶嘴”原因多宜疏不易堵

四、浅谈学生“顶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年级小学生重度叛逆行为干预的个案工作研究 ——以宜春市小学生小D为例[D]. 冯慧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孝心教育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X小学为例[D]. 郭露露.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现代汉语对象成分的句法位置研究[D]. 葛晓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当代修辞学之管窥》(第一章和第九章)汉译实践报告[D]. 马晓婷. 山东大学, 2020(10)
  • [5]有话好好说——八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J]. 周细兰. 江苏教育, 2019(88)
  • [6]山东地方戏曲五音戏的传播现状研究[D]. 唐小芳.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7]高一英语课堂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阳江市Y中学和S中学为例[D]. 罗平.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D]. 施瑞婷. 南京大学, 2018(04)
  • [9]心理学对教育的重要意义——读《塑造教师》有感[J]. 赵银林. 知音励志, 2016(24)
  • [10]孩子爱“顶嘴”,父母怎么办?[J]. 吴建邦. 青少年日记, 2014(04)

标签:;  ;  ;  ;  ;  

谈学生“顶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