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后代花粉植物的诱导及其性状

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后代花粉植物的诱导及其性状

一、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后代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性状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宋鑫玲,王晓楠,曹洪勋,孙宇峰,夏尊民,高宇,赫大新[1](2022)在《野亚麻DNA导入吉亚1号的D1代植株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野生亚麻导入后代农艺性状变异,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将获得的26个单株8个农艺性状做基本统计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导入后代中蒴果数与单株粒数变异最大,其次是茎粗和单株茎重;经主成分分析,花粉管导入后代第一主因子为茎粗和单株茎重主导的倒伏因子,第二、三、四为结实性因子;经聚类分析表明实收的26个单株分为四大类,其中第I大类出现矮化,第IV大类出现超亲。

刘冠明[2](2018)在《广东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耐盐基因挖掘》文中研究指明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获取水稻育种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杂草稻种质材料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杂草稻种质为材料,分析了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种子耐储藏性、不同生育时期耐盐性遗传多样性以及分子遗传多样性;采用基于RNA-seq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进行了耐盐杂草稻种质ZJ3耐盐相关基因挖掘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收集了广东不同地区的169份杂草稻种质材料。这些材料来自广东七个不同地区,其中湛江地区收集的材料最多,其次是潮汕地区,再次是江门地区。惠州河源梅州地区最少。2.选取40份代表性广东杂草稻种质的形态性状调查表明,分蘖数变幅为9.6~17.8个/株,平均值为14.3个/株,变异系数为15.20%;株高变幅为94.9~135.3cm,平均值为114.3cm,变异系数为8.76%;播种至抽穗天数变幅为59.7~75.5d,平均值为69.5d,变异系数为6.27%;有效穗数变幅为6.7~13.6穗/株,平均值为10.2穗/株,变异系数为17.90%;谷粒长变幅为5.35~10.92mm,平均值为8.16mm,变异系数为12.85%;谷粒宽变幅为2.26~3.19mm,平均值为2.61mm,变异系数为9.51%;谷粒长/宽变幅为2.06~4.75,平均值为3.12,变异系数为18.13%;有的杂草稻种质材料的落粒性强,有的种质材料不容易落粒;杂草稻种质材料中,有长芒、短芒和无芒的各种类型;谷壳颜色有黄色、褐色和斑点色类型;籽粒米皮颜色有红色、黑色和白色类型。3.通过人工老化对17份种质材料进行耐储藏性鉴定表明,人工老化30天后,有8份材料仍有50%以上的发芽率;人工老化40天后,有2份材料仍有30%以上的发芽率。对17份不同种质材料在芽苗期、苗期、分蘖期进行耐盐性分析表明,在0.5%Na Cl和1%Na Cl两种盐胁迫浓度处理下,材料ZJ3、ZJ2和CS1在芽苗期和苗期均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在0.5%Na Cl和0.8%Na Cl两种浓度盐胁迫处理下,材料ZJ3和JM1在分蘖期的耐盐性较强。4.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40份代表性广东杂草稻种质材料进行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22对SRAP标记引物共检测到多态性位点141个,每对引物可检测出4~9个,平均检测出6.4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22.22%~87.5%,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64.39%。地区内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小于全部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也小于不同地区间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0.12为阀值,可将40份种质材料聚为八大类。5.利用基于RNA-seq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分析耐盐杂草稻种质ZJ3与不耐盐水稻品种金农丝苗在苗期0.5%Na Cl盐胁迫处理和对照的盐胁迫响应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耐盐杂草稻种质ZJ3盐胁迫处理T1与其对照CK1比较,共检测出1322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1073个基因上调表达,249个基因下调表达;不耐盐水稻品种金农丝苗盐胁迫处理T2与其对照CK2比较,共检测出1222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373个基因上调表达,849个基因下调表达;与不耐盐水稻品种金农丝苗比较,耐盐杂草稻种质ZJ3共检测出644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564个基因上调表达,80个基因下调表达。(2)耐盐材料ZJ3和不耐盐材料金农丝苗0.5%Na Cl盐胁迫处理和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两个材料在盐处理后共同表现差异表达的基因有261个,ZJ3盐胁迫处理T1与其对照CK1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061个是T1特异表达的;金农丝苗T2与其对照CK2差异表达基因中有961个是T2特异表达的。(3)采用0.5%Na Cl盐胁迫处理后,与不耐盐水稻品种金农丝苗比较,耐盐杂草稻种质ZJ3特异的盐响应基因有145个。通过GO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定位和刺激反应、细胞组分、细胞、细胞器、催化活性、绑定和转运活性基因等。6.从耐盐杂草稻ZJ3盐胁迫响应特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到了25个与耐盐相关的基因,其中有1个耐盐转录因子基因(DREB2)和24个其它基因,包括氧化还原酶基因、蛋白激酶基因、核酸三磷酸酶基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磷酸化酶基因、阳离子转运相关蛋白基因和苯丙烷合成相关基因。选取其中7个基因进行q PCR分析的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后,ZJ3与对照比较,4个基因明显差异表达,且均为上调,与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的结果相似;ZJ3和金农丝苗比较,Os01g0206700(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Os02g0167300(核苷三磷酸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DREB2(失水蛋白转录因子基因)等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依然有较明显的差异,且表现为上调,与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的结果相似。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广东杂草稻材料具有较高的形态性状、耐盐性和种子耐储藏性遗传多样性;一定的分子遗传多样性;获得了盐胁迫下杂草稻材料ZJ3的特异响应基因145个,其中耐盐相关基因25个。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广东杂草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石晓华[3](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赵小光,张耀文,关周博,王丽萍,曹栎,赵兴忠,陈文杰[4](2017)在《花粉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植物的花粉是一种理想的植物遗传转化材料。将花粉作为外源DNA的受体或媒介进行转基因研究,已成为现代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小孢子花粉可以在植物体内自然发育为成熟花粉然后参与受精作用,或者经过小孢子培养进行孤雌生殖从而形成单倍体植抹,还可以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使未成熟花粉发育成为可育花粉。笔者分别简要介绍了以上3种途径的研究现状、花粉培养方法以及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并通过对各方法优缺点的综合评价,为科研人员和育种工作者进行花发育机制研究、功能基因表达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盛文涛,吴俊,柏斌,饶友生[5](2017)在《野生稻种质在水稻高产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野生稻种质拥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基因,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资源。文章通过综述野生稻种质在常规稻、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水稻高产育种方向提出了建议:在科研体制上应加强顶层设计,允许实施一定数量的中长期育种项目,为培育重大品种创造环境;对于普通野生稻的利用,宜选择具有所需优异性状的栽培稻作亲本进行回交、复交或选择不同野栽杂交后代中的优良株系进行兄妹交,使各亲本的优良基因结合于同一栽培品种上;通过胚拯救、转基因、花粉管导入或穗茎注射野生稻DNA、MAS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野生稻外源种质渗入的近等基因系和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等生物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其优异性状;利用骨干亲本材料与野生稻种质资源构建遗传材料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利用MAS技术在骨干亲本材料中进行高产QTL遗传效应验证,从而促进遗传育种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牛小军[6](2015)在《水稻包穗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一个水稻包穗品种YD998为试验材料,与抽穗正常品种日本晴杂交自交产生的F2分离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包穗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和包穗基因的定位。结果如下:1.YD998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为:穗部完全被剑叶的叶鞘所包裹,植株表现为矮化、分蘖角度大、无倒一节、抽穗期短、短芒、穗粒数少、二次枝梗少、易落粒等特点。2.在幼穗分化末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YD998,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大,材料的株高明显增高。当浓度达到150-200 mg.L-1时,材料的株高达到最高,同时包穗程度也最轻。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包穗程度的减轻主要是由于穗长的增加幅度大于剑叶叶鞘的增加幅度所致。喷施赤霉素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材料的包穗性状。3.利用YD998与日本晴杂交自交的F2分离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包穗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一个控制包穗的QTL,位于1号染色体上;一个控制剑叶叶鞘的QTL,位于2号染色体上:以及两个控制最上节长度的QTL,分别位于1、2号染色体上。4.进一步利用新合成的19对具有多态的SSR标记以及F:大群体里选取的严格包穗的504个隐性单株,最终将包穗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的NRM3811与NRAM4100之间,遗传距离大约9.7 cM。

宋丁丁,袁丽,高冠军,何予卿[7](2011)在《利用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选择相结合改良水稻稻瘟病和褐飞虱抗性》文中研究说明保持系川香29B是籼型三系细胞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具有配合力高、米质优良、开花习性好且有香味等特点,本研究用我室在前期利用川香29B培育华1971B(Pi1/Pi2)的基础之上,再以华2048B(Bph14/Bph15/Pi1/Pi2)为Bph14、Bph15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花药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川香29B进行改良,以提高其褐飞虱和稻瘟病抗性。对其中一个含有Bph14、Bph15、Pi1和Pi2,4个抗性基因的花培二代苗系SF-1进行了稻瘟病和褐飞虱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这个再生苗系SF-1的Bph14、Bph15、Pi1和Pi2,4个抗性基因均纯合,对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抗性鉴定相对于对照亲本都有显着的提高,进一步表明了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是快速有效的育种方法之一。

宋丁丁[8](2011)在《利用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选择相结合改良水稻稻瘟病褐飞虱抗性和开花习性遗传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人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绝大部分人民的主食。由稻瘟病菌种Pyriculari grisea Sace引起的稻瘟病是全球水稻生产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真菌性病害,而褐飞虱(BPH), Nilaparavata Lugens则是水稻首要害虫,所以培育优良的抗病虫新品利成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最为科学的方法。保持系川香29B是籼型三系细胞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具有配合力高、米质优良、开花习性好且有香味等特点,本研究用我室在前期改良川香29B获得抗稻瘟病华1971B(Pil/Pi2)的基础之上,再以华2048B(Bphl4/Bphl5/Pil/Pi2)为Bphl4、Bphl5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花药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川香29B进行改良,以提高其褐飞虱和稻瘟病抗性。对其中一个含有Bphl4、Bphl5、Pil和Pi2这4个抗性基因的DH系SF-1进行了稻瘟病和褐飞虱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这个DH系SF-1的BPh14、BPh15、Pil和Pi2这4个抗性基因均纯合,对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抗性鉴定相对于对照亲本都有显着的提高,进一步表明了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辅助相结合是快速有效的育种方法之一。柱头外露率是杂交水稻制种的限制因素之一。以不育系双8S和超泰A的回交群体BC1F2为材料,初步构建了一张包含124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考查了回交群体开花习性有关性状,其中控制柱头外露率、柱头单露率和柱头双露率的QTL共定位到了7个:柱头外露率的3个QTL分别位于第3,11,12染色体;控制柱头单露率的2个QTL分别位于第2,4染色体上;控制柱头双露率的2个QTL分别位于第3,8染色体上。柱头长度的QTL共定位到了2个,分别位于第2,7染色体上。颖花开花角度没有扫描到QTL。

刘静雅[9](2010)在《茶陵野生稻抗冻相关转录因子的克隆以及抗冻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生稻中蕴藏着丰富的抗病虫、抗逆、抗低温、耐干旱、耐贫瘠等抗逆优良性状基因,在现代水稻抗性育种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当今一些模式植物如拟南芥的DREB转录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DREB转录因子的表达受非生物逆境胁迫,如干旱、高盐、低温、冻害等逆境胁迫的诱导,在植物对逆境胁迫与激素应答反应中发挥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茶陵野生稻为材料,针对DREB转录因子开展了研究,在低温胁迫下通过分离野生稻的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克隆了茶陵野生稻中DREB转录因子,全长958bp,编码218个氨基酸,经BLAST及蛋白质同源性分析,该序列与水稻(Oryza sativa) DREB基因的同源性98%,与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 CRT/DREB4蛋白的同源性为93%;与大麦(Hordeum vulgare)CBF2A蛋白与CBFIVc-14.1蛋白分别为93%、92%。这表明已经成功克隆了野生稻中DREB转录因子序列。为了进一步研究DREB在不同时间低温胁迫下茶陵野生稻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水稻基因组DNA中的内参Actin序列作为内参基因,应用RT-PCR技术对DREB转录因子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的低温胁迫条件下,DREB基因的表达有组织特异性,且在根中的表达更为稳定,表达量最高。通过PCR将DREB转录因子从T载体上释放,构建至植物表达载体pWM101载体中。通过对低温胁迫下茶陵野生稻中的各种生化酶的检测,以栽培稻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在低温不同积累时间下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发现,野生稻体内酶的活性比栽培稻要高,当胁迫累积到24小时之后,酶活性依然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与转录因子不同时间的低温胁迫下的表达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

翁建峰[10](2009)在《水稻粒宽和粒重QTL GW5的精细定位及其功能初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耕地的减少和人口的增长,提高其产量对于解决未来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水稻粒形(包括粒长、粒宽、长宽比与粒厚)是稻米最重要的外观品质指标之一,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加工品质。粒形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目前大部分对于粒形的研究仅局限于利用初级定位群体进行QTL分析。本研究利用具有粳稻(宽粒)品种Asominori遗传背景、籼稻(窄粒)品种IR24供体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材料CSSL28(窄粒)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回交构建F2次级分离群体,并以水稻谷粒和糙米的粒宽、粒长和长宽比为研究对象,进行遗传分析、初步定位和单基因分离。最终我们精细定位与克隆了控制水稻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的QTL GW5,并进行了GW5的初步功能分析,同时还比较了目标置换系CSSL28与背景亲本Aosminori在产量性状及其水稻颖壳细胞形态学等相关性状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Asominori与CSSL28的粒形差异显着(P<0.01),其中CSSL28稻谷的粒宽与长宽比分别为Asominori的83.6%与126.6%,糙米分别为91.6%与123.7%,而其他农艺性状(如株高、株形和穗形等)无显着性差异;在产量相关性状,置换系CSSL28与背景亲本Asominori的分蘖数、结实率无显着性差异,而CSSL28的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显着低于Asominori (P<0.01)。颖壳细胞形态学分析表明,CSSL28与Asominori之间粒宽的差异是由其颖壳外围薄壁细胞数目的差别引起,并且CSSL28籽粒果柄横切面的维管束面积明显低于Asominori; Asominori开花后5-20天的灌浆速率高于CSSL28,同时前者垩白性状指标在籽粒成熟后偏高;另外,加工品质分析表明,Asominori的糙米率(P<0.01)与精米率(P<0.05)显着高于CSSL28。利用CSSL28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回交构建F2次级群体,将控制水稻粒宽和长宽比的QTL分解为单基因GW5,宽粒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水稻籽粒表型和分子标记分析表明,由于F2群体粒形性状受籼粳杂种部分不育位点S31(t)影响,窄粒单株/宽粒单株比例偏离3:1分离;我们利用包含2,180个宽粒单株的F2次级群体和自行设计的SSR、CAPS与InDel标记,将GW5最终定位在第5染色体短臂位于标记Cw5与Cw6之间的一个交换重组热点区域,距两标记的物理距离分别为10kb和11kb左右,且标记Indel1、Indel2与GW5共分离。21kb范围序列与转录本分析表明,ORFl与ORF3在两亲本中核苷酸和转录水平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宽粒材料Asomincri相对于窄粒材料CSSL28和IR24主要存在1.2kb基因组片段的缺失,通过软件预测发现该缺失区域内存在开放阅读框ORF2,我们把该ORF定为GW5的候选基因。同时,对46个栽培品种和12个野生稻资源的该区段序列分析发现,宽粒材料1.2kb基因组片段均缺失,而野生稻和窄粒品种则含有这一区段,据此推测该缺失区域内的ORF2是GW5的候选基因,且GW5可能与水稻的驯化相关。RT-PCR分析表明,GW5基因仅在窄粒的材料中表达;亚细胞定位与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GW5定位于细胞核中并可能参与蛋白的泛素降解途径;然而,利用2.5kb包含ORF2的基因组和过量表达ORF2并未使转基因的Asomincri籽粒变窄,该结果表明通过预测得到的ORF2并不完整;我们通过RACE并结合Southern blot技术获得了部分GW5的cDNA。

二、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后代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性状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后代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性状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野亚麻DNA导入吉亚1号的D1代植株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3 调查项目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材料农艺性状基本统计分析
    2.2 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2.3 聚类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2)广东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耐盐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杂草稻的研究进展
        1.1.1 杂草稻的生物学与生长发育特征
        1.1.2 杂草稻的分类
        1.1.3 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
        1.1.4 杂草稻的起源和分布
        1.1.5 杂草稻的特异性状基因
    1.2 植物耐盐性的研究
        1.2.1 耐盐植物资源筛选
        1.2.2 植物耐盐的形态和器官特征
        1.2.3 植物耐盐生理机制
        1.2.4 植物耐盐分子遗传机制
    1.3 水稻的耐盐性研究
        1.3.1 水稻的耐盐基因资源筛选
        1.3.2 水稻耐盐性的鉴定方法
        1.3.3 水稻的耐盐生理机制
        1.3.4 水稻的耐盐基因挖掘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广东杂草稻生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杂草稻种质资源收集方法
        2.1.2 杂草稻形态性状调查方法
        2.1.3 杂草稻耐储藏性鉴定方法
        2.1.4 杂草稻耐盐性鉴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广东杂草稻种质资源的收集结果
        2.2.2 广东杂草稻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差异
        2.2.3 广东杂草稻种质资源的种子耐储藏性差异
        2.2.4 广东杂草稻种质资源的耐盐性差异
    2.3 讨论
        2.3.1 广东杂草稻的分布规律
        2.3.2 广东杂草稻的生物学性状特征及其遗传多样性
        2.3.3 广东杂草稻优异性状基因种质研究及其利用可能性
第3章 广东杂草稻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广东杂草稻的分子遗传多态性
        3.2.2 广东杂草稻间的遗传差异
        3.2.3 广东杂草稻的聚类分析
    3.3 讨论
        3.3.1 广东杂草稻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特点
        3.3.2 广东杂草稻的分类
        3.3.3 广东杂草稻的起源
第4章 杂草稻的耐盐胁迫响应特异表达基因挖掘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材料及处理
        4.1.2 表达谱测序
        4.1.3 表达差异基因筛选
        4.1.4 表达差异基因功能分类
        4.1.5 杂草稻耐盐胁迫响应特异表达基因筛选
        4.1.6 杂草稻耐盐相关特异基因筛选
        4.1.7 杂草稻耐盐相关特异基因的qPCR表达验证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质量
        4.2.2 检测出的表达基因数目及其覆盖度
        4.2.3 表达差异基因数目及其表达特点
        4.2.4 表达差异基因表达量特点
        4.2.5 表达差异基因的功能分类
        4.2.6 杂草稻耐盐胁迫响应特异表达基因
        4.2.7 杂草稻耐盐特异表达基因
        4.2.8 杂草稻耐盐特异表达基因的q PCR验证结果
    4.3 讨论
        4.3.1 基于RNA-seq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在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中的应用
        4.3.2 耐盐杂草稻种质ZJ3 的耐盐基因响应机制
        4.3.3 基于RNA-seq的水稻耐盐基因筛选方法的改进
        4.3.4 筛选的耐盐基因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表1 40份杂草稻形态性状数据
附表2 不同杂草稻种质芽苗期0.5%NaCl的盐胁迫各性状敏感指数(n=17)
附表3 不同杂草稻种质芽苗期1.0%NaCl的盐胁迫下性状敏感指数(n=17)
致谢
作者简介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4)花粉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花粉管通道法
    1.1 外源DNA整合的理论基础
    1.2 花粉管通道法的胚胎学基础
    1.3 花粉管通道法的转化方法
    1.4 花粉管通道法的技术评价
2 花粉培养的孢子体途径
    2.1 花药培养的进展
    2.2 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2.2.1 植株的基因型
        2.2.2 花粉的发育时期
        2.2.3 培养基组成
        2.2.4 培养前处理
    2.3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2.4 花粉培养技术评价
3 花粉培养的配子体途径
    3.1 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
        3.1.1 碳源和pH对花粉培养的影响
        3.1.2 矿质元素对花粉培养的影响
    3.2 外源DNA导入的方法
    3.3 技术评价
4 展望

(5)野生稻种质在水稻高产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野生稻资源在水稻常规育种中的应用
2 野生稻资源在三系杂交稻中的应用
    2.1 在三系不育系中的应用
    2.2 在三系恢复系中的应用
3 野生稻资源在两系杂交稻中的应用
4 展望
    4.1 我国育种科研体制对项目实施的限制
    4.2 选择最优配组方式利用AA型基因组普通野生稻种质
    4.3 对非AA型基因组野生稻种质的利用策略
    4.4 加强基础理论与育种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6)水稻包穗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水稻的概况
        1.1.1 水稻的种属和分类
        1.1.2 杂交水稻的发展与应用
    1.2 水稻包穗现象的研究进展
        1.2.1 水稻包穗现象
        1.2.2 水稻包穗的相关研究
    1.3 植物激素与水稻包穗的关系
        1.3.1 赤霉素与水稻包穗的关系
        1.3.2 其他激素与水稻包穗的关系
    1.4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历史
        1.4.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1.4.3 基因的定位
    1.5 水稻包穗的基因定位与克隆
        1.5.1 水稻包穗基因的定位克隆
        1.5.2 水稻包穗的QTL定位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亲本YD998与日本晴的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2.2.2 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YD998
        2.2.3 YD998的遗传分析以及包穗基因的初定位
        2.2.4 DNA的提取、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2.2.5 水稻包穗性状的QTL定位
        2.2.6 引物设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亲本YD998与日本晴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3.2 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YD998的敏感性试验
    3.3 YD998的遗传分析以及包穗基因的初定位
    3.4 水稻遗传图谱的构建
        3.4.1 遗传图谱的构建
        3.4.2 图谱的基因型数据分析
    3.5 水稻包穗性状QTL分析
        3.5.1 定位群体表型数据的考察
        3.5.2 包穗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3.6 包穗基因的进一步定位
第四章 讨论
    4.1 一种新的水稻包穗品种的发现
    4.2 赤霉素和光温条件对YD998包穗效应的影响
    4.3 包穗基因的定位
第五章 结论
    5.1 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包穗性状的QTL定位
    5.2 赤霉素对YD998的影响
    5.3 包穗基因的定位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8)利用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选择相结合改良水稻稻瘟病褐飞虱抗性和开花习性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抗稻瘟病的研究进展
        1.1.1 水稻稻瘟病概述
        1.1.2 水稻稻瘟病的致病机理
        1.1.3 水稻稻瘟病的抗病机理
        1.1.4 对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2 水稻褐飞虱研究
        1.2.1 水稻褐飞虱生物学特征及其危害
        1.2.2 水稻抗褐飞虱的机制研究
        1.2.3 水稻抗褐飞虱的遗传研究
    1.3 分子标记简介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1.3.1 DNA分子标记
        1.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1.4 花药培养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4.1 水稻花药培养简介
        1.4.2 花药培养的一般过程
        1.4.3 花药培养的一些影响因素
        1.4.4 花药培养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
    1.5 水稻柱头外露研究进展
        1.5.1 柱头外露的遗传特性
        1.5.2 水稻柱头外露QTL定位及其分子育种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计
    2.2 分子标记
    2.3 试验方法
        2.3.1 分子标记检测
        2.3.2 花药培养方法
        2.3.3 水稻稻瘟病抗性考查方法
        2.3.4 水稻褐飞虱抗性考查方法
        2.3.5 DH系不育保持性的鉴定
        2.3.6 开花习性的考查方法
        2.3.7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2.3.8 QTL定位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花药培养供体植株的选择
    3.2 DH系的获得与鉴定
    3.3 DH系的不育保持性的测定
    3.4 DH系的稻瘟病抗性鉴定
    3.5 DH系SF-1稻瘟病抗性相关性检测
    3.6 DH系SF-1的褐飞虱抗性鉴定
    3.7 DH系SF-1e
    3.8 开花习性遗传基础研究所用亲本及回交群体性状考查
    3.9 各性状的表型相关性分析
    3.10 回交群的遗传分析以及开花习性QTL的定位结果
4 讨论
    4.1 水稻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
    4.2 水稻抗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4.3 多价抗性基因的合理应用
    4.4 花药培养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相互结合
    4.5 水稻开花习性的QTL定位
    4.6 分子辅助选择改良水稻不育系
参考文献
致谢

(9)茶陵野生稻抗冻相关转录因子的克隆以及抗冻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野生稻研究现状
        1.1 野生稻抗性资源概述
        1.2 展望
    2 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分类
        2.1 转录因子
        2.2 植物转录因子的分类
        2.3 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
        2.4 转录因子的调控
    3 DREB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4 立题意义
第二章 茶陵野生稻DREB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试剂
        2.1 实验材料
        2.2 试剂和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材料的处理
        3.2 茶陵野生稻总RNA的提取
        3.3 目的基因的克隆
        3.4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以及与PMD-18载体的连接
        3.5 连接产物的转化
        3.6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测序
        3.7 序列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野生稻总DNA的提取
        4.2 目的基因的克隆
        4.3 目的基因的检测
        4.4 序列分析
    5 讨论
第三章 茶陵野生稻DREB转录因子的表达特性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 材料和试剂
        1.1 酶和试剂
        1.2 器具准备
    2 实验方法
        2.1 材料的低温胁迫处理
        2.2 不同组织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2.3 RT-PCR
        2.4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3 结果分析
        3.1 野生稻RNA的提取
        3.2 RT-PCR退火温度与循环次数
        3.3 OREB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3.4 植物表达载体pWM101的构建和检测
    4 讨论
第四章 茶陵野生稻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剂配制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
        2.2 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
        2.3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水稻粒宽和粒重QTL GW5的精细定位及其功能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水稻粒形的遗传学研究
        1.1 水稻粒形的遗传
        1.2 粒形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1.2.1 粒形与千粒重的相关性
        1.2.2 粒形与碾磨品质的相关性
        1.2.3 粒形与其他外观品质的相关性
        1.2.4 粒形与蒸煮和食用品质的相关性
        1.3 水稻粒形及其粒重的QTL定位
        1.4 从QTL到基因
        1.5 小结
    第二节 粒形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1 植物激素代谢及信号途径
        2.1.1 油菜素类固醇
        2.1.2 细胞分裂素
        2.1.3 赤霉素
        2.1.4 脱落酸
        2.1.5 生长素
        2.2 植物发育和代谢途径
        2.2.1 细胞周期调控
        2.2.2 碳、氮合成及运输途径
        2.2.3 蛋白泛素化降解途径
        2.2.4 其他可能与运输有关的蛋白
        2.3 表观遗传学途径
        2.3.1 TTG2基因
        2.3.2 FIS类基因
        2.3.3 影响DNA甲基化基因
        2.4 小结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粒宽基因GW5的精细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表型鉴定
        1.3 DNA样品备制
        1.4 SSR和CAPS标记开发
        1.5 标记分析
        1.6 粒宽基因GW5的定位
        1.7 候选基因的预测
        1.8 目的区域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
        1.9 ORF3的表达分析
        1.10 等位基因与水稻粒形驯化的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置换系CSSL28粒形的遗传分析
        2.2 粒宽基因GW5的初步定位
        2.3 GW5基因精细定位
        2.4 目标区域候选基因预测与序列分析
        2.5 不同粒形材料中等位基因之间的序列差异
    3 小结
第三章 水稻粒宽基因GW5的功能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剂、质粒和菌株
        1.3 基因结构分析
        1.4 基因表达分析
        1.5 基因植物转化载体的构建
        1.6 基因的遗传转化
        1.7 转基因植株PCR鉴定
        1.8 亚细胞定位
        1.9 酵母、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1.10 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与筛选
        1.11 cDNA的3’与5’扩增
        1.12 Sothern blot
    2 结果与分析
        2.1 GW5的结构与表达分析
        2.2 GW5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2.3 GW5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2.4 GW5的功能互补
        2.5 GW5 cDNA的全长扩增
    3 小结
第四章 水稻粒宽形成的形态学基础及其对粒重与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种植
        1.2 表型鉴定
        1.3 水稻颖壳细胞学观察
        1.4 水稻灌浆速率测定
        1.5 水稻加工品质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置换系与背景亲本间粒形性状差异分析
        2.2 置换系与背景亲本间产量因子性状差异分析
        2.3 置换系与背景亲本间颖壳细胞学差异分析
        2.4 置换系与背景亲本间灌浆速率差异分析
        2.5 置换系与背景亲本间品质差异分析
    3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1 结论与讨论
        1.1 GW5控制水稻的粒形和千粒重
        1.2 GW5位于第5染色体的交换热点区域
        1.3 籼粳亚种间杂种部分不育位点S31(t)导致偏分离现象
        1.4 推测GW5对水稻的粒宽和粒重的调控机理
        1.5 GW5影响稻米的品质
        1.6 GW5的育种学意义
        1.7 GW5与水稻粒形的驯化相关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后代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性状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野亚麻DNA导入吉亚1号的D1代植株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J]. 宋鑫玲,王晓楠,曹洪勋,孙宇峰,夏尊民,高宇,赫大新. 东北农业科学, 2022(01)
  • [2]广东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耐盐基因挖掘[D]. 刘冠明.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1)
  •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4]花粉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J]. 赵小光,张耀文,关周博,王丽萍,曹栎,赵兴忠,陈文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3)
  • [5]野生稻种质在水稻高产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盛文涛,吴俊,柏斌,饶友生.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2)
  • [6]水稻包穗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D]. 牛小军. 山西农业大学, 2015(12)
  • [7]利用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选择相结合改良水稻稻瘟病和褐飞虱抗性[J]. 宋丁丁,袁丽,高冠军,何予卿. 分子植物育种, 2011(04)
  • [8]利用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选择相结合改良水稻稻瘟病褐飞虱抗性和开花习性遗传基础研究[D]. 宋丁丁.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9]茶陵野生稻抗冻相关转录因子的克隆以及抗冻机理的研究[D]. 刘静雅.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10]水稻粒宽和粒重QTL GW5的精细定位及其功能初步分析[D]. 翁建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后代花粉植物的诱导及其性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