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区珠江文化现状

我国文化区珠江文化现状

一、珠江文化在我国文化地带中的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利[1](2018)在《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珠江三角洲是在珠江水系孕育下形成的水网密织的内湾式冲积平原。宋元两代伊始,珠江三角洲先民们对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环境逐步认识,进而开始在自然条件的选择与地理资源的利用下,拉开了以水域为核心、以土地利用为中心、以宗法为规制的开发序幕,而真正使地处珠江流域腹地的广袤平原摆脱了荒蛮落后的状态,是明清两朝在农耕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至此揭开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篇章。本文以景观建筑学与聚落形态学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借鉴区域史、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结合建筑形态学及数字技术信息处理系统,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剖解出水乡聚落景观的空间层级结构,揭示出水乡聚落景观层级结构的逻辑关系,以“人地关系影响下的地域环境特征”为理论指导来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出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自然特色、农业特点、形态特征、人文特质的复合型景观特征,寄希能进一步推进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建筑学综合理论研究,促进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的保护与设计实践,以及珠江三角洲水乡传统聚落学与景观建筑美学等实践研究领域的繁荣发展。首先,针对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貌、历史地理展开分析,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水文地理结构、水陆分布格局、地域景观发育等方面的自然景观特色。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地貌的发育与进程,决定了珠江三角洲水乡平原由水陆交织形成的肌理结构,继而逐步形成水网密织、河汊交错、岗地镶嵌的地貌景观。珠江三角洲水乡传统聚落是典型的自然式有机演进的代表,同时也受制于水陆交织的区位与多元地域文化的交融影响。自然风貌建构了水系结构与水乡聚落的地理关系,农业耕植塑造了差异性的土地利用,适应生存的择址原则引导了聚落的趋形发展,最终形成在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的水乡聚落的基础格局,展现出水系、水网、水陆交织的自然景观特色。其次,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的农耕土地条件、农业生产环境,阐明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农业景观在历史时期各阶段的形成过程、农耕经济类型及农作生产的农业景观特点。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对土地开发与利用进行规模性的生产,始于宋元两代繁荣于明清两朝,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方式孕育了传统农耕模式、农贾一体以及因势利导的多种农业经济类型。在水网河系交织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先民们耕地拓殖的需求得益于与水争地的围垦方式,而地缘性经济机制功归于对水田利用的基塘农业生态的创造,加之堤围水利工程的兴修对抵御水患的功效,形成了以水利系统为基础、以水利建设为制约、以水利共同体为集结的多族聚居的农业景观。再次,剖解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整体布局的营建思想、聚落结构体系的塑造、聚落建筑规制的协定以及聚落公共性空间的整合,以“面-轴-点”的方式解析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形态景观特征。采用建筑学中形态学以及对比研究方法展开了对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自组织与规划式的聚落形态图示的剖解;梳理了与水相生的聚落空间体系的结构轴线;最后落脚于在宗法礼制与宗族规约影响下的水乡聚落建筑以及水乡居民们物质生活空间,展现出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受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的双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营建规律与内在逻辑根植于以“水”为核心的水乡聚落的景观之中。最后,探讨了珠江三角洲水乡社会在风水理论的因借,对宗族权利的利用,神明崇拜的信仰方式以及景观集称文化下的诉求,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人文景观特质。在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农耕社会中,以“水”为“脉”的法则成就了风水术数下的环境观,在宗族力量下形成了宗法规约下的秩序观,而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则归同于信仰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继而产生对诗意栖居下聚落文化的审美观。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是在自然景观特色、农业景观特点、形态景观特征以及人文景观特质层级叠加作用下,形成的多维度的景观复合现象,继而逐步成型于具有地域特征的水乡聚落。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在自然地理条件下的营居择址、整体布局及空间组织的营建智慧,共构于珠江三角洲平原水域环境培植下的表层结构、宗族族群水利共同体下的中层结构,以及地方神明秩序下的深层结构。然而,随着乡村聚落向城市的转化以及水域环境的转型变化,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人居环境景观在快速化进程中逐渐裂化。但研究历史表明,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作为与良好水环境相适应的聚落类型,在围绕水资源的利用、改造以及人与水环境的博弈,与适应具有历史性价值,在今天城市化时期对于保持区域整体性仍具有借鉴意义。宏大的政治导向、社会机制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使传统的农业结构走向今天的新型聚落农业结构,如何实现对传统聚落发展中的自然环境的土地利用、农业结构的生态修复、聚落景观的肌理延续、人文精神的文化认同;实践景观建筑学对人居环境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整体设计的动态系统;持续以人地关系的角度来关注传统聚落人类家园营造的内涵与变迁、存续与发展具有长足推进作用。

朱嫦巧[2](2015)在《“阈限族群”的文化表达——以广州本土漫画为例》文中提出2010年以来广州出现各种以保育地方文化为目的的行动,行动的主体是青年人。文化保育的概念被认为是借鉴自同样处于粤语文化圈的香港,2015年初香港发生激烈的反水客行动,参与行动的许多青年人自称是"光复"香港的"行动派",将行动归结于对香港与内地文化冲突的反应,广东粤语地区也在被冲突的内地文化范围内。因此,本文选择了广州七部以本土文化为题的漫画或插画作品作为分析对象,并与香港以展现地方文化为目的的漫画进行比较,借此探讨两地的青年人如何建构不同的文化身份,以及广州青年人文化保育背后的真正动因。

陈寅雅[3](2013)在《我国西江流域经济开发及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是地表水的集水区域,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系统。流域包括流域内水文网络、水流、土地、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基本自然要素,同时还包括生活在流域范围内的人口、文化、经济、决策等各种综合要素。自古以来,经济的开拓与江河流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和华夏文明,分别发源于世界几大着名的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岸。流域经济尤其是大河流域经济,逐渐发展成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重要的经济区域,这个包含了流域内自然要素及相关人类活动的特殊区域,是一个集“资源交换、物质共享、信息传递”为一体的,且流域内各域段相关要素及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影响、相互牵制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从世界范围的国家、地区发展历史及现状来看,经济发展较为靠前的国家,均对流域及河流的综合治理、资源开发利用给予很高的重视。流域在经济学中属于“公共池塘资源”,所谓“公共池塘资源”是指那些在使用中具有不可排他性和竞争性,即难以排他但可共同享用的物品。由于这类资源在消费中容易产生“拥挤效应”和“资源退化”等不良现象,因此,在这种资源利用中的制度安排就必须尽可能合理,否则外部性难以避免。流域资源因具有公共池塘资源的特性,尤其是流域水资源在利用中更容易因拥挤效应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突显、水污染问题频发。而水资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流域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问题已逐渐发展成为当前影响自然环境和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大阻碍,流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是在二战后,人口的激增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资源被大量消耗、水资源污染严重事件频发。目前,全球有上千万人由于饮用了受污染的水源而死亡,水危机已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河流众多的国家,因此,合理利用和对流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是我们合理布局生产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做好的重要工作。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目前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中国既面临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性任务,又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现如今,中国依旧十分庞大的人口基数,致使我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些人口、资源、经济、生态之间的矛盾还在随着我们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消耗继续表现得更加显着。一些地区和行业至今仍然沿袭着较为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开发模式,这种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利用、以粗放经营为特征,并通过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很难承受。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需要转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耗、低产出模式,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这条道路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珠江是我国水流量仅次于长江,跨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香港、澳门8省区以及越南的国际性大河。西江为珠江的干流,横跨我国五个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澳门。这条位于我国南方的大河,流域面积较广,其域内生态环境的好坏、资源消耗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等等,既事关当地的发展大计,同时也是我国重大战略安全保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西江流域为例对我国流域经济开发进行探讨,研究中主要涉及的区域为西江流域流经的内陆四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在研究中借鉴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刘树坤教授从水利建设角度提出的流域安全度、舒适度及富裕度的这一观点,从这三个角度来考察我国西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1994年9月,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5年3月,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召开于丹麦哥本哈根,会上又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其中提出了同样的议题,再次明确“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将“提升和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些都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一切发展和物质利益的追求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这样的需求包括物质层面的需求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不能“先发展、后保护”,而是应该“边发展、边保护”,即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基于流域水资源、周边其他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维持流域生态系统整体均衡基础之上的发展,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需要,又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通过对西江流域资源的现存状况和消费结构即安全度、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质量即舒适度、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即富裕度三个维度多项指标的综合考察与分析,能够清晰地知道当前西江流域各域段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该流域的特点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本文认为西江流域开发中诸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观念上过度重视产业价值和经济增长,忽略生态保护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开发利用流域资源的过程中,人们更多以工业生产为核心、更多注重物质收益的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有一定的现实根源——使用最广泛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核指标GDP。 GDP考核指标使得各地在发展中产生一种唯GDP至上的观念,却忽视了经济持续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生态环境,抛弃了本应最为值得重视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环节。GDP考核存在一些缺陷,如不容易准确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以及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等。其次,制度上的割据状行政区行政模式不利于流域的综合开发。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流域会跨越几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不同行政区域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而当前割据行政区行政这一制度模式容易导致各行政主体为谋求本区域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其它地区利益。即流域区内不同的行政管理者为最大化自身及其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利用权威等方式自上而下对流域资源进行不符合整体利益与综合发展的规划与开发。“分割管理”和“各自为政”的流域管理局面使得各区域管理中利益协调与流域整体规划不能有效契合,即使有些流域管理中成立流域管理局和相应流域管理机构,然而区域管理部门在资源、信息等方面无法与这类流域管理机构实现共享。即使制定相关管理协议,还是会因在执行过程中一些区域过分考虑区域利益而受到阻碍。开发理念存在的误区和旧观念未彻底扭转,是制约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称为“观念约束力”或“观念瓶颈”,如果说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存在诸问题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是“正式制度”短缺;那么开发理念的短板则是“非正式制度”短缺,两种短缺交织在一起,成了阻碍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铜墙铁壁。再次,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用经济学手段从另一个侧面分析了西江流域经济发展与西江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对国外几个典型的流域管理及水污染防治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结合我国的国情及西江流域具体的特征,提出促进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将流域流经的几个不同行政区域联接起来,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促进流域内不同区域间相互协调发展,通过这种整体联动效应可有效拉动流域周边区域获得更大范围的发展。提出促进西江流域资源综合开发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首先,提出发展生态也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良好改善,即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而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上,两者的同步进行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结合西江流域本身的资源及环境特征,可通过建立适宜人居的西江流域生态城市带,来拉动该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对西江流域各域段综合开发进行具体规划和设计。流域区内自然要素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上、下游之间、干、支流之间、相邻的区域之间活动都牵连密切,流域区常被视为是一个具有极强整体性、极高关联度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体。因此,要在尊重流域资源自然统一性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流域综合开发,对各域段进行具体针对性的规划。最后,提出通过相应的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对西江流域区进行统筹管理的“流域省”。新制度经济学中强调:制度变迁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通常为人们在对那些因为制度的不均衡效应而引致的获利机会进行追求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这种变迁方式具有内生性;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通常表现为类似政府这样的权威机构和组织予以推动的变迁方式,具有外生性。西江流域省的建立是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是两类变迁方式混合作用的结果。诱致性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和自然因素,经济诱因表现为经济基础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流域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同时,流域管理体制变革收益超过变革成本;而自然因素则是由于流域资源本身的规律性引起的,进而对流域管理体制的变革提出新的要求。建立西江流域省,对积极有效进行行政干预及流域整体功能规划等方面的实施带来便利。从交易费用理论中我们可知,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任何一项契约的达成以及任何一桩交易都需要交易费用,即交易费用为正,而我们制定和完善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有效降低交易费用,进行合理的行政体制改革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一定程度地降低交易费用。行政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市场失灵或外部性的问题。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水平的提升是相互促进的、互为前提的关系。对生态环境实施有效保护有益于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同时,经济水平的提升,又能够为环保事业的有效开展提供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撑。人类的社会福利主要体现在社会文明程度与人们生活质量两方面,有效规划和管理流域经济,可将流域资源的多功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如水力发电、抗洪减灾、农业灌溉、水运事业以及旅游业,从而达到生态保护与生活质量提升并举、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目的。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根基,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西江流域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从现在开始,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绿色发展,这将促进我国西南地区和粤、港、澳区域的合作,有利于泛珠区域合作的深度推进,并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同时也不能对后代人的需求带来损害,要依据流域现有的及可预见的自然资源状况,以流域现有资源状况为基础进行合理规划;对生活在流域周围的人们与流域水资源、其它自然要素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注重生态保护,改善流域内居民的生活环境,即提高舒适度;最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即富裕度的提升。

许桂灵[4](2012)在《中国流域文化地理的丰碑——《中国珠江文化史》评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流域文化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流域文化地理作为其中一个基本内容,最能反映流域文化的特质和风格及其地域差异,故在近年兴起的地域文化热中,流域文化史着作接踵而起。继江西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和2003年分别推出李学勤、徐吉军主编的《黄河文化史》、《长江文化史》之后,由中山大学黄伟宗、司徒尚纪教授主编、10位作者经多年笔耕、野外考察而成《中国珠江文化史》也于2010年由广东教育出版社隆重面世,洋洋洒洒,近300万字,堪为巨着。虽然其被冠以文化史之名,实也是一部珠江流域史地并重、交相融合的文化地理着作,在我国流域文化研究

李湘远,王春光,李贞晶[5](2007)在《试论岭南文化对广东南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岭南文化的特点分析广东南拳产生的原因,阐述岭南文化与广东南拳技术风格之间的本源关系。通过研究得出,岭南地理和生存环境、身体特征、生活方式是广东南拳形成的基础,岭南文化以强大的兼收包容性、保守与创新并存、海洋文化的开拓冒险意识及求真务实态度为基本特征。这些是广东南拳的技术特点和风格产生及形成的重要因素。

张永良[6](2006)在《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小城镇在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日益认识到小城镇的战略地位,小城镇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然而,与城镇化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小城镇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人口聚集机制尚未形成,小城镇的政府行为还存在诸多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的发展实质上是非农产业和人口按照市场原则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企业、个人和政府作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日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必须充分认识并把握市场条件下各个主体的行为规律,重视存在的困难,才能寻求小城镇发展的正确道路。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作为研究的主题。本文在充分认识小城镇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要素聚集为主线,重点分析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劳动力及人口转移行为和政府行为的特点、规律和制约因素,探索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的协调和保障机制,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提供思路和对策。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主要贡献,对国内外研究状况做了评述。第二章分析小城镇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小城镇的概念、形成过程、范围、性质和特征,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阶段分析和政策变迁,针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宏观取向,从发展动力的角度界定了小城镇发展的主体构成,探讨了主体行为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和机制,为后面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产业聚集是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小企业聚集于小城镇是产业聚集的主要内容。企业空间行为理论表明,聚集是中小企业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然而,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来看,小城镇的企业聚集并不明显,原因在于计划经济及其惯性作用下的农村企业分散布局以及现有条件下镇域范围十分薄弱的产业基础,因此,构建我国小城镇企业聚集的有效机制在于产业发展和制度创新。在分析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布局形成的体制背景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城乡体制改革,结合几个小城镇企业聚集发展的典型案例和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启示,探讨了通过体制改革和产业基础的培育来促进小城镇企业聚集的途径。

黄淑美,伍慕仪[7](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研究指明

黎明[8](2003)在《出场与退场 ——近现代广东文学现代性的地域阐释》文中指出地域性征长期不鲜明的广东文学在近现代获得一次规模较大、实绩突出的集体性“出场”,实现从文学史边缘向中心的挺进,同时使自身的地域性得以张显。随着解放后新的文学中心的确立,广东多元竞存的地域文学特点逐渐搁置,可视为广东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退场”。近现代广东文学的出场与退场过程又相应地伴随着某些文学现代性特质的显隐。本文从地域文化对文学影响的角度,把近现代广东文学从出场到退场这一事件看成一个特殊文本,试图确切把握广东文学的现代性品质的表现形态,认为近现代广东文学具有以下现代性品质:以旧含新、深沉的忧郁、心理自然主义等,这些现代性品质因为有着本土文化和本土文学传统的影响,与出场退场事件的文化联系显得丰富而复杂,可以从负载政治内容、取法象征主义、新派通俗言情三类作品加以考察,并从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等三个角度深入探讨广东文学现代性内部的差异。 第一部分:分析负载政治内容一类作品出场的现代性表现形态,即“以旧含新”,以及退场的原因,即“旧的新派”。这一类的代表作家有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能突破传统道德伦理的局限,一定程度上以现代政治精神还原文学中政治的本色;但有过于讲求文学实用性的局限。这反映出古代岭南“羁縻治之”政治生活和反体制的政治追求,以及岭南文化重实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分析取法象征主义一类作品出场的现代性表现形态,即“深沉的忧郁”,以及退场的原因,即“双重的身份”。这一类的代表作家有李金发、冯乃超、丘东平等,他们在借鉴西方象征主义手法时,表现出对人生、存在的深沉忧郁;然而这种忧郁缺乏进入生命本体的巨大深度。这与本土文化的“忧郁”性格和本土文学的锐意创新,以及岭南文化的双重身份的特点有关。 第三部分:分析新派通俗言情一类作品出场的现代性表现形态,即“心理自然主义”,以及退场的原因,即“腰斩‘三角恋爱”’。这一类的代表作家有张资平,他与同时代的性启蒙作家不同,在兼顾时代和现实大语境的前提下,进入性问题内部和深处,以自然主义笔触揭示性本身的矛盾和悖谬;不过也有脱离时代之处。这有着本土文化重实际、讲实在的追问精神,以及本土文学山歌的影响。 第四部分:进一步论述广东三大民系中文化与文学联系,揭示近现代广东文学内部存在的诸多差异。广府民系文学具有重实用兼讲思变的特点;潮汕民系文学具有生存意识强烈的特点;客家民系文学具有崇尚个性自由的特点。

曾昭璇[9](2002)在《珠江文化在我国文化地带中的地位──祝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曾昭璇[10](2001)在《珠江文化在我国文化地带中的地位》文中认为

二、珠江文化在我国文化地带中的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文化在我国文化地带中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聚落景观建筑学整体性研究
        1.2.2 聚落景观特征性专题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畴
        1.4.1 空间范畴
        1.4.2 时间界定
        1.4.3 研究对象
    1.5 关键概念解读
        1.5.1 景观特征的概念
        1.5.2 景观特征研究的相关理论
        1.5.3 传统聚落景观特征构成
        1.5.4 传统聚落景观层级结构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自然特色
    2.1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自然环境概况
        2.1.1 气候与植被景观
        2.1.2 地形与地貌景观
        2.1.3 水系与水文景观
    2.2 珠江三角洲的传统水乡聚落的自然景观发育成因
        2.2.1 自然式演进动因
        2.2.2 水陆交织的区位
        2.2.3 地域文化的多元交融
    2.3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的水乡聚落格局
        2.3.1 自然风貌对环境的建构
        2.3.2 农耕差异对地貌的塑造
        2.3.3 适应生存对聚落的趋形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农业特点
    3.1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农业景观的形成
        3.1.1 先秦时期的早期环境与农耕景观的开拓
        3.1.2 隋唐至宋元的治水与围垦农业景观的形成
        3.1.3 宋元两代的防洪与堤围农业景观的发展
        3.1.4 明清两朝的水利与基塘农业景观的成熟
    3.2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农业景观的类型
        3.2.1 传统农耕经济景观
        3.2.2 农贾一体经济景观
        3.2.3 因势利导基塘经济景观
    3.3 珠江三角洲传统农业生产特色
        3.3.1 与水争地的围垦方式与耕地拓殖需求
        3.3.2 水田利用的基塘生态农业与地缘经济机制
        3.3.3 抵御水患的堤围水利工程的兴修
        3.3.4 水利机制下中水利共同体的共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形态特征
    4.1 营建:传统水乡聚落景观整体格局
        4.1.1 亲水舟居的适应抉择
        4.1.2 趋避水患的营居方略
        4.1.3 顺应水势的范式选择
    4.2 结构:传统水乡聚落街巷景观
        4.2.1 顺应水系的街巷体系结构
        4.2.2 依水而生的街巷空间形态
        4.2.3 联水接巷的街巷组织秩序
    4.3 规制:传统水乡聚落建筑景观
        4.3.1 宗法思想下的礼制建筑
        4.3.2 宗族规约下的民居建筑
        4.3.3 地适制约下的建筑装饰
    4.4 整合: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景观
        4.4.1 以水为核共聚活动空间
        4.4.2 以水为脉街河交往空间
        4.4.3 以水为网水网交通空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人文特质
    5.1 风水术数下的环境观
        5.1.1 风水地脉与择址而居
        5.1.2 风水符号与环境保护
    5.2 宗法规约下的秩序观
        5.2.1 宗族权力影响下的聚落分布
        5.2.2 宗族力量制约下的聚落布局
    5.3 信仰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
        5.3.1 神灵崇拜利导下的趋吉避害
        5.3.2 民俗文化创造下的表征符号
    5.4 景观集称文化下的审美观
        5.4.1 景观营建下的聚落整体思维
        5.4.2 诗意栖居导向下的审美理想
    5.5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件

(3)我国西江流域经济开发及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一、可能存在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流域经济开发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特性及重要性
        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与供需分析
        三、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
        一、流域与流域区
        二、流域经济
        三、区域经济
        四、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区别
    第三节 流域资源利用的负外部性
        一、外部性
        二、流域资源利用的负外部性——以水资源为例
        三、流域水资源利用负外部性产生的根源
    第四节 流域经济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一、增长极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二、点—轴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三、网络开发模式评析
        四、梯度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第五节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三章 西江流域经济开发现状、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西江流域的区位及资源状况
        一、西江流域区位状况
        二、西江流域资源特征
        三、西江流域产业特征
    第二节 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现状
        一、西江流域的开发历史
        二、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现状分析
        三、西江流域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四、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第三节 西江流域各区域段开发中产生的问题
        一、水利工程的兴建带来不良环境效应
        二、水资源粗放利用导致流域水资源浪费及生态破坏
        三、工农业发展中增加的污染物致使水质下降
        四、西江流域资源过度开发易引发地质灾害
    第四节 西江流域开发中诸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的开发理念未彻底转变
        二、制度因素导致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
        三、流域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
        四、环境库伦兹曲线理论的解释
第四章 流域经济开发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经济的开发与管理
        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管理概述
        二、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经验概要
        三、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对我国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欧洲莱茵河流域的开发与管理
        一、莱茵河流域开发与管理概述
        二、莱茵河流域开发机制研析
        三、莱茵河流域跨国协调管理对我国西江流域管理的启示
    第三节 英国泰晤士河流域的开发及管理
        一、泰晤士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概述
        二、泰晤士河水污染治理对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第五章 西江流域经济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观念创新
        一、生态建设也是一种生产力
        二、对“西江黄金水道”的重新定位
        三、建立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会计制度
    第二节 西江流域经济综合开发的路径选择
        一、西江流域经济综合开发
        二、打造西江产业生态区
        三、建设适宜人居的西江流域生态城市带
    第三节 西江流域区体制改革——建立西江流域省
        一、行政区划的原则及省级行政区划建制
        二、重庆直辖市建立的借鉴
        三、西江流域跨省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四、构建西江流域省的基本框架及必要性
    第四节 西江流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激励
        一、有效界定流域资源产权及明确开发主体——以水资源为例
        二、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与水价改革
        三、完善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后记

(5)试论岭南文化对广东南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南拳的技术特点和风格
    1.1 广东南拳的技术特点
    1.2 广东南拳的技术风格
2 岭南文化对广东南拳技术风格的影响
    2.1 岭南文化的特点
    2.2 岭南文化对广东南拳的影响
        2.2.1 兼收包容
        2.2.2 保守与创新并存
        2.2.3 海洋文化
        2.2.4 讲求实效性
3 广东南拳形成的主要因素
    3.1 地理环境
    3.2 劳作方式
    3.3 社会环境
    3.4 身体特征
4 结 语

(6)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小城镇及其发展
    2.1 小城镇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
    2.2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阶段分析和政策变迁
    2.3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及其宏观取向
    2.4 小城镇发展与主体行为
第三章 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分析
    3.1 企业聚集理论与小城镇企业聚集机制
    3.2 体制约束与小城镇企业聚集
    3.3 产业发展与小城镇企业聚集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人口聚集行为分析
    4.1 劳动力及人口迁移行为理论述评
    4.2 我国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迁移行为分析
    4.3 小城镇人口聚集行为分析
    4.4 小城镇人口聚集行为的深层制度约束分析
第五章 小城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5.1 政府行为一般分析和小城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5.2 政府行为与小城镇发展机制
    5.3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缺陷与改进
第六章 小城镇发展中主体行为的协调机制
    6.1 积极改进政府行为缺陷,有效发挥政府职能
    6.2 构建“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企业聚集创导模式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地制度,促进小城镇人口聚集
    6.4 改革现行的镇制制度和管理体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8)出场与退场 ——近现代广东文学现代性的地域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负载政治内容一类作品之现代性的地域阐释
    (一) 出场:以旧含新
    (二) 退场:旧的新派
二、 取法象征主义一类作品之现代性的地域阐释
    (一) 出场:深沉的忧郁
    (二) 退场:双重的身份
三、 新派通俗言情一类作品之现代性的地域阐释
    (一) 出场:心理自然主义
    (二) 退场:腰斩三角恋爱
四、 三大民系对广东近现代文学之现代性的影响
    (一) 广府民系的影响
    (二) 潮汕民系的影响
    (三) 客家民系的影响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四、珠江文化在我国文化地带中的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研究[D]. 陈亚利.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阈限族群”的文化表达——以广州本土漫画为例[J]. 朱嫦巧. 开放时代, 2015(05)
  • [3]我国西江流域经济开发及体制改革研究[D]. 陈寅雅. 武汉大学, 2013(07)
  • [4]中国流域文化地理的丰碑——《中国珠江文化史》评介[J]. 许桂灵. 地理研究, 2012(01)
  • [5]试论岭南文化对广东南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 李湘远,王春光,李贞晶.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7(04)
  • [6]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 张永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8]出场与退场 ——近现代广东文学现代性的地域阐释[D]. 黎明. 西南师范大学, 2003(03)
  • [9]珠江文化在我国文化地带中的地位──祝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J]. 曾昭璇. 农业考古, 2002(01)
  • [10]珠江文化在我国文化地带中的地位[J]. 曾昭璇. 岭南文史, 2001(04)

标签:;  ;  ;  ;  ;  

我国文化区珠江文化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