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表面具有活性基团的新型单分散活性树脂

一种颗粒表面具有活性基团的新型单分散活性树脂

一、A New Monodisperse Reactive Resin with Active Groups on the Particle Surface(论文文献综述)

杨斌斌[1](2021)在《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功能化》文中指出聚合物微球因质轻、比表面积大、分散体系稳定等特性,在应用化学、医疗、电子及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对聚合物微球进行功能化,以满足生产生活中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具有价格低廉、刚性大、单分散性好的特性,因此以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为基体进行功能改性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无皂乳液聚合为主要聚合方法制备了单分散性好,粒径可控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且在表面修饰有羧基、磺酸基、氨基等基团。在聚苯乙烯微球羧基化的过程中,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将苯乙烯(St)与羧酸单体共聚,制得羧基改性聚苯乙烯微球。调节聚合体系羧酸单体、电解质、p H值和溶剂等变量,系统地考察了其对乳液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微球高度单分散,粒径范围在200~1500 nm,表面羧基含量为0.552 mmol/g。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粒子尺寸和数目的变化规律,对无皂乳液聚合中共聚单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发现亲水性单体有助于促进粒子成核,成核粒子以单体扩散机制进行增长;且随着羧酸单体亲水性的降低,聚合反应速率增加,微球尺寸降低。以对苯乙烯磺酸钠(Na SS)作为阴离子共聚单体,制备了表面磺酸基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使用红外分析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技术(DLS)、Zeta电位分析仪(ZP)等手段对P(St-co-Na SS)微球进行表征。研究表明Na SS在稳定粒子、提高聚合速率、减小粒径方面表现优秀;增加引发剂浓度,微球尺寸增加;体系单体固含量为25%时,乳液仍能保持稳定。交联剂导致微球粒径减小,链转移剂致使粒径增加。对P(St-co-Na SS)微球进行批量放大生产,制备工艺简单,所得产品批次间差异小,粒径可连续调控。采用一步聚合反应和表面化学改性制备了氨基聚苯乙烯微球。在苯乙烯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反应中,使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在微球表面共聚氨基。考察了引发剂种类、含量和DMC含量对聚合反应动力学、微球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在化学改性中,使用硝化还原工艺成功制备了氨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

袁野[2](2021)在《基于组氨酸的新型模拟酶/纳米酶的设计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酶是指一类具有类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纳米酶既具有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又具有类酶的生物催化活性。自2007年纳米酶被报道以来,其研究越来越多,纳米酶也被认为是第三代酶。与生物酶相比,纳米酶具有制备容易,储存方便,造价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酶的研究也突飞猛进。纳米酶在生物传感,免疫测定,生物医学领域等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可以替代天然酶的候选。但是纳米酶也暴露出许多缺点,如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的催化活性普遍偏低;纳米酶的酶活种类偏少,主要集中在氧化还原酶类;酶可以催化多种底物因而专一性差。这些是纳米酶最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组氨酸(Histidine,His)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为7.59,在偏生理环境中呈现兼性离子,其参与了许多天然酶的催化活性中心,因此His在新型的纳米酶的设计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仿生设计思想,利用His设计了三种模拟酶/纳米酶。从His出发,分别构建了催化活性高且专一性、选择性强的His单原子氨基酸纳米酶,具有新类酶活性转移酶的His淀粉样蛋白多肽纳米酶,催化专一性强的His次血红素多肽。这对解决纳米酶催化活性低、纳米酶催化种类少、催化底物专一性差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一部分,我们在室温条件下设计合成了His单原子氨基酸纳米酶(Cu-His)。经球差电镜确认,铜单分散性好,这为目前单原子纳米酶需通过高温合成、单原子团聚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Cu-His有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且具有专一氧化还原酶活性,因为其不具有碳酸酐酶,乙酰胆碱酯酶等其他水解酶活性。第二部分,我们设计了His和淀粉样蛋白多肽N-[(9H-芴-9-基甲氧基)羰基]-L-苯丙氨酰-L-苯丙氨酸(Fmoc-F-F)共组装的His多肽纳米酶(Fmoc-F-F(His)),这是首次报道的关于20种天然氨基酸和Fmoc-F-F共组装的研究。我们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His可以调控Fmoc-F-F纳米棒解聚成纤维丝,共组装也提高了Fmoc-F-F的水溶性,我们还发现His和Fmoc-F-F的共组装行为是动态的。我们用冷冻电镜等先进表征技术对Fmoc-F-F(His)的结构进行了更细致地研究。同时我们发现Fmoc-F-F(His)多肽纳米酶具有氧化还原酶类、水解酶类、转移酶类活性。这是首次报道的具有转移酶活性的纳米酶。我们提供了His赋予多肽纳米酶活性的新策略和模板。受以上实验启发,我们还发现了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可以发挥类酶活性,这为AD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部分,我们将催化条件与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相似的His次血红素六肽(Deuterohemin-β-Ala-His-Thr-Val-Glu-Lys,Dh HP-6)共固定设计合成了一种催化底物专一性很强的新型葡萄糖传感器GOx&DhHP-6-Cu3(PO4)2。该传感器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5-2000μM,检出限低至0.5μM,检测时间10min。其他糖成分及抗坏血酸对检测影响很小。同时我们利用固相肽合成技术对Dh HP-6进行了结构改造,设计了一种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更高的His次血红素短肽(Deuterohemin-β-Ala-His-Glu,Dh-A-H-E),其在高盐、醇类、磷酸缓冲液、氯化钙中催化活性提高。综上所述,我们利用His设计的三种新型模拟酶/纳米酶对解决当前纳米酶的三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此外,他们展现出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白阳[3](2021)在《单分散大尺寸聚苯乙烯微球的尺寸结构控制及应用》文中认为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是负载催化剂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分散聚合为方法构建了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并以此为模板进一步通过两步溶胀聚合构建出了介孔结构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且研究了介孔结构聚苯乙烯微球负载四氧化三铁和单质银后的催化性能,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分散聚合体系中分散剂含量、连续相组成、共聚单体比例以及链转移剂的使用量对最终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和分子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散聚合体系最终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会随着分散剂使用量或连续相的极性的增加而减小,会随着链转移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共聚单体1,1二苯基乙烯的加入会降低苯乙烯分散聚合的速率,使其粒径分布变宽,平均分子量降低。通过优化分散聚合中各组成的配比,最终制备出了粒径尺寸为3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第二部分,主要是以第一部分制备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通过两步溶胀聚合技术,构建了具有介孔结构的单分散聚苯乙烯介孔微球。系统地研究了溶胀聚合过程中溶胀剂种类、含量,引发剂种类、含量,单体用量,交联剂含量等参数对孔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最终介孔微球的孔径分布的因素,阐明了溶胀聚合过程中介孔结构构建的机理与过程,最终制备出了粒径尺寸为7μm的单分散带有介孔结构的聚苯乙烯微球。第三部分是利用上述制备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通过真空吸附亚铁离子进行原位氧化制备出了磁性聚苯乙烯微球,并在微球表面进行了包覆和功能化,制备出了表面带有羧基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并将此微球负载单质银进行催化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负载单质银的磁性微球对Rh6G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且容易分离。较为方便地实现了催化剂的回收。本论文对负载单质银的聚合物磁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探析了聚合物微球尺寸和结构的控制方法,对于构建微球介孔材料和制备催化剂载体有着重要意义。

左彦明[4](2020)在《特定拓扑结构聚合物的可控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具有特定拓扑结构的聚合物一直以来都是高分子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复杂的支化拓扑结构和丰富的末端基团赋予支化聚合物独特优势。独特的环状拓扑结构让环状聚合物也具备着优越性能,在众多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它们的合成方法和应用以及拓扑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方法,将丝氨酸蛋白(Spl B)酶响应支化剂(M-WELQK-M)、寡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OEGMA-OH)和寡聚乙二醇单甲醚聚甲基丙烯酸酯(OEGMA),共聚制备出支化聚合物。然后通过化学反应修饰,成功制备了含有大量巯基官能团的支化聚合物(WBPs)。以WBPs为模板,硝酸银为银源,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原位合成了酶响应银纳米颗粒聚集体(ANAs)。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合成过程及产物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酶响应ANAs为银纳米颗粒稳定且尺寸均匀。随后,对ANAs的抗菌能力、抗菌过程及其响应能力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附近,由MRSA分泌的Spl B酶,切断支化剂、破坏响应ANAs内部结构,释放出银抗菌剂实现高效靶向杀菌。(2)对酶响应ANAs作为伤口敷料的实际应用前景进行了两方面的评估。一、安全性:首先,模拟酶响应ANAs在体内的银离子释放过程,实验结果表明ANAs在模拟体内环境中银离子泄露极少。随后,在细胞水平对ANAs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ANAs具有良好的细胞安全性;二、愈合效果:对比非响应性银纳米聚集体、银纳米颗粒和商业磺胺嘧啶银乳膏,银纳米聚集体对MRSA感染的小鼠皮肤伤口具有明显的促愈合作用。因此,所合成的响应性银纳米聚集体作为新型抗菌剂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首先,酸响应原酸酯基丙烯酸酯支化剂(OE-3)被成功地制备。随后,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将OE-3,OEGMA,OEGMA-OH和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共聚合制备酸敏感支化嵌段聚合物(HP)。以HP为载体成功制备出二氧化锰纳米颗粒聚集体(HP-Mn O2-NPs)。通过多种测试方法对HP-Mn O2-NPs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了HP-Mn O2-NPs的成功制备。通过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HP-Mn O2-NPs在酸性环境下的变化,实验结果证明了其酸响应特性。(4)首先,ATRP功能引发剂被制备;将其与3,4-二氢吡喃(DHP)树脂适当比例反应,合成固定于树脂的ATRP引发剂(I3)。随后,通过I3引发单体甲基丙酸丁酯聚合,合成一端固定、互相孤立的线性聚合物。通过叠氮化钠取代,成功将线性聚合物末端转化为叠氮基团。随后,通过点击化学反应与缩醛键的酸解离,将线性聚合物变为环状聚合物并从DHP树脂分离,制备了两种分子量的环状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用多种测试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它们均是环状聚合物。这种环状聚合物合成方法简单、环化反应浓度高、且产物纯度高无需进一步分离。

杨玉[5](2020)在《基于贻贝化学构筑贵金属负载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贵金属纳米粒子(NPs)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催化、电化学、光学、化学传感器和生物检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然而,纳米颗粒的聚集和不稳定性等问题阻碍了其催化效率。因此,如何防止它们的聚集对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将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到不同的有机、无机固体载体上。这不但有助于提高金属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而且复合催化剂的不同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催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此外,聚合物改性还可以改善催化剂载体表面的特性和分散性,进一步增强其催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本论文中,我们成功实现了邻苯二酚-甲醛树脂(CFR)微球的可控合成,并利用邻苯二酚的贻贝化学功能将CFR微球和聚合物与磁性纳米材料、碳点和二维的双金属氢氧化物(LDH)材料结合构筑了不同结构的纳米杂化材料,并以此为载体负载贵金属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纳米杂化催化剂材料,重点研究了它们在有机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邻苯二酚和甲醛,通过溶剂热法在碱性条件下成功制备了邻苯二酚-甲醛树脂(CFR)微球。我们系统研究了邻苯二酚与甲醛的配比、乙醇与水的配比、氨水浓度、温度等不同反应参数对合成的CFR微球尺寸和形貌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将CFR微球的尺寸控制在50-800 nm之间,并且在不同条件下,CFR微球的形貌存在明显差异。此外,以合成的CFR微球为载体,利用其表面邻苯二酚的还原性和强配位能力,通过原位还原法构筑了CFR稳定Ag纳米颗粒的杂化材料(CFR@Ag)。研究还发现:经碱溶液处理的TCFR微球可以将银纳米粒子沉积在CFR微球的表面或内部。所制备的CFR@Ag和TCFR@Ag纳米杂化材料不仅可以作为还原染料和4-硝基苯酚的高效纳米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而且还可作为很好的抗菌剂,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生长有长期抑制作用,抑制时间长达68 h。(2)通过水热法制备了Fe3O4@CFR核壳磁性纳米微球,并利用其贻贝化学功能成功将巯基封端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热响应性聚合物刷接枝到Fe3O4@CFR的CFR外壳表面得到了Fe3O4@CFR-S-PNIPAM杂化材料。接着,利用所合成的氨基吡啶衍生的具有配位功能的碳点(CDs)为还原剂和稳定剂,以Fe3O4@CFR-S-PNIPAM为载体,通过原位还原法构筑了钯纳米粒子均匀负载的Fe3O4@CFR-S-PNIPAM@Pd/CDs纳米杂化催化剂材料。我们系统研究了PNIPAM刷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接枝密度以及CDs的用量等对所制备的纳米杂化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由于聚合物刷在催化剂上的特殊作用以及Pd NPs与CDs之间的电子协同效应,我们发现制备的纳米杂化催化剂对有机染料(MB的TOF值:962.9 min-1)和对硝基苯酚(TOF值:128.6 min-1)具有高的催化还原活性,且接枝的PNIPAM链较长时催化效率更好。同时,所设计的磁性纳米杂化催化剂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和Suzuki交叉偶联反应也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效率。此外,PNIPAM功能化的纳米催化剂在催化还原过程中还表现出有趣的温度响应行为。(3)利用贻贝化学方法构筑了聚合物改性的二维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纳米片稳定的钯金属纳米杂化催化剂。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了MgAl-LDH二维片层材料。然后,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贻贝化学的方法将聚多巴胺沉积在LDH表面,并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将巯基封端的PNIPAM接枝在LDH@PDA杂化材料上。最后,利用CDs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将金属Pd原位负载在PNIPAM修饰的LDH@PDA上制备了LDH@PDA@PNIPAM@Pd/CDs杂化纳米催化剂材料。此外,还利用NaBH4为还原剂合成了LDH@PDA@PNIPAM@Pd对照催化剂材料。与LDH@PDA@PNIPAM@Pd催化剂相比,由于所设计的纳米杂化催化剂LDH@PDA@PNIPAM@Pd/CDs具有较好的水分散稳定性及CDs与Pd NPs的协同催化作用,其对不同染料,包括亚甲基蓝(MB)、甲基橙(MO)、罗丹明B、刚果红(CR)和罗丹明6G(R6G)以及硝基苯酚都具有更高的催化还原活性。同时也具有温度响应的催化行为。此外,所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也具有优异的催化效果。

霍志霞[6](2020)在《基于多孔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提出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采用小粒径颗粒为色谱柱填料,不同极性溶液为流动相,高压泵为输液系统,利用化合物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的分析技术。因其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和自动化操作程度高等特点,在化学、生物、制药和环境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核心部件,硅胶基质色谱固定相具有耐高压、高柱效、易修饰等特点,在色谱领域的应用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是,现有商品硅胶基质填料的制备过程复杂、水热稳定性差、表面残留硅羟基易引起碱性化合物拖尾等缺点,限制了其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以有机单官能团硅烷为单一硅源,开发节能环保的色谱填料制备工艺,并提供高稳定性和低硅羟基活性的色谱填料,以满足现代药物质量控制技术对高性能填料的需求。为此,采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经过单体水解、缩聚、碱热扩孔和煅烧等步骤,分别合成了多孔单分散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微球和二氧化硅微球。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系列反相和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考察了微球的成球机理、孔结构控制、色谱性能、保留机理、功能化及应用。主要内容如下:以PMSQ微球为模板,制备单分散多孔二氧化硅微球色谱填料。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躯体,利用水解缩聚法制备了多孔单分散PMSQ模板微球,600℃煅烧除去有机成分,即可得到单分散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微球粒径在3-10μm,比表面积在300-500 m2 g-1,孔径在3-13 nm范围内连续可调。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不经筛分可直接用作色谱固定相。采用浸渍-气固相反应法对硅胶微球进行修饰,制备了十八烷基(C18)、磺酸基(SO3H)和十八烷基/磺酸基混合模式(C18/SO3H)三种色谱固定相。其中C18反相柱的色谱性能与国外着名商品填料相当,有望成为国际市场上色谱填料产品的有力竞争者;C18/SO3H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可用于复方药物中多种成分的同时分离。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过程节能环保,原料价廉易得,单体转化率高,极大的降低了硅胶微球的生产成本,具有显着的竞争优势。PMSQ微球作为反相色谱固定相用于碱性药物分离。除了作为模板,PMSQ微球也可以不经修饰,直接用作色谱填料。由于表面富含甲基,PMSQ是天然的反相色谱固定相。不同于无机硅胶,有机硅胶表面的硅羟基大部分被甲基取代,具有良好的反相色谱性能、较低的硅羟基活性、高的耐碱稳定性。通过对碱性化合物在PMSQ和甲基(C1)键合硅胶色谱固定相上保留行为的比较,表明前者的保留机理为疏水相互作用。因此,碱性化合物的峰型对称,拖尾因子小。而后者的保留机理为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同时发生的协同效应,导致碱性化合物的保留增强,峰拖尾严重,与在其他硅胶基质反相色谱固定相上所观察到的现象一致。PMSQ的氨基衍生化,制备反相/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填料并应用于复方药物分离。采用单体共聚法合成了可衍生化的乙烯基、氯丙基和巯丙基功能化PMSQ微球,并对微球进行了表征及色谱评价。不同链长官能团的引入增加了填料的疏水性,同样具有低的硅羟基活性,更适合应用于碱性化合物的分离。在此基础上,利用“巯基-乙烯基”点击化学对巯丙基功能化PMSQ微球进行衍生化,制备得到了氨基衍生化的反相/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由于微球存在甲基和氨基基团,对酸性药物的保留显出反相、离子交换和反相/离子交换多模式作用,可同时分离含酸性药物复方制剂中的多种成分。

于强[7](2020)在《酚醛树脂碳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选用热稳定性优异的酚醛树脂作为多孔碳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和喷雾干燥等方法宏量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维度酚醛树脂基多孔碳材料和一维金属/金属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形貌调控、活化机制和金属吸附等因素对酚醛树脂碳及其复合材料的影响,探究了材料结构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离子扩散、电子输运机制的内在关联,实现了双电层型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协同提升,以及电催化剂高效氧气还原能力和锌空气电池性能的提升。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电极材料的批量制备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们通过水相自催化聚合和三元共组装方法并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实现了不同粒径酚醛树脂球和多孔碳球的宏量制备。喷雾干燥组装得到的石榴状碳微球缓解了三元共组装制备超小粒径中空碳纳米球(~40 nm)的团聚问题,同时提高了碳材料的振实密度。水蒸气活化后进一步提升了碳微球的比表面积(1232 m2 g-1),为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吸附更多电解液离子奠定了基础。另外,水相自催化聚合结合水蒸气活化后得到了粒径可调(0.6~5.0μm)的多孔实心碳微球。该方法主要基于苯酚衍生物与六亚甲基四胺(HMTA)水解产物的自催化反应,所得单分散树脂球和多孔碳微球产量分别可以达到29.9和15.9 g L-1。系统研究了单分散碳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机制,实现了碳微球的宏量、环保制备。两种方法制备的多孔碳微球用作双电层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均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多孔石榴状碳微球在1 A g-1时比电容高达260 F g-1,而单分散实心碳微球具备最佳的倍率性能并表现出尺寸依赖性的电化学性能:比电容随碳球粒径减小而增大。探究了碳微球粒径大小与电化学性能关系的内在机制,实现了最小粒径(~600 nm)碳微球双电层电容性能的提升。该研究为单分散多孔碳球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2)为了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碳纳米球的团聚倾向,我们通过简便的溶胶凝胶法来大批量制备平均直径只有~20 nm的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N-CNFs),实现纳米球向纳米纤维的转变。该方法是基于纯水体系下酚醛树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自组装聚合。经过KOH活化后,所得样品比表面积为1945 m2 g-1,微孔比表面积达到1768 m2 g-1。碳纳米纤维的三维交联网络和丰富的微孔孔隙率能有效提升其储能特性。通过对HMTA/间氨基苯酚摩尔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时间等参数的系统研究,掌握了超细树脂纤维的形貌转变机理。组装为水系超级电容器时,活化N–CNFs的质量比电容和面积比电容分别高达380 F g-1和1.7 F cm-2,即使在100 A g–1的超高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仍然可以达到226 F g-1。这主要得益于超细直径的活化氮掺杂碳纤维大大缩短了离子扩散距离,同时加速了电子的传输速度。进一步组装为对称双电层电容器时,在准固态电解液和有机电解液中的最大能量密度分别高达11.04和36Wh kg-1。(3)为了解决二维多孔碳材料的团聚问题和超级电容器的低能量密度,我们通过溶胶凝胶法在氧化石墨烯表面聚合一层酚醛树脂,将超小粒径ZIF-8颗粒嵌入生长在树脂表面,经过碳化和CO2活化后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微孔-介孔-大孔三维互联多级孔结构碳纳米片。有序介孔碳层抑制了石墨烯的团聚,同时ZIF衍生微孔碳颗粒扩展了二维碳纳米片层间距。XPS研究发现,样品中引入ZIF衍生微孔碳能增加氮掺杂中吡咯氮和吡啶氮的含量,而CO2活化使吡啶氮部分转变为吡咯氮。将其组装为水系超级电容器时,在0.5 A g-1下其比电容为270 F g-1,同时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基于离子液体组装的对称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比电容达到240 F g-1,最大能量密度达到133 Wh kg-1,功率密度达到9960 W kg-1。三维分级多孔碳材料的优异电化学性能主要得益于拓宽的二维碳纳米片间距,有效降低了离子扩散电阻;同时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可加速电子的传输过程,有效提高了器件的倍率性能;三维分级孔结构的构筑大大提高了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占比,为更多离子的吸附提供了条件。分级多孔碳材料的设计策略能有效缓解二维碳材料的团聚,丰富了储能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科学。(4)为了降低ORR电催化剂生产成本和提高其催化效率,我们通过水蒸气活化方法创建了Fe Nx和γ-Fe2O3纳米晶共功能化空心石墨碳纳米纤维电催化剂。水蒸气活化不仅能引入γ-Fe2O3纳米颗粒,更有助于将无定形碳纤维转变为中空石墨化碳纤维。HAADF-STEM、XPS、穆斯堡尔谱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共同证明了催化剂中Fe Nx活性中心的存在。另外,γ-Fe2O3纳米颗粒作为助催化剂能够有效提高Fe Nx活性位点的催化活性。一维中空碳纳米纤维结构可以实现高效的电子传输效率,同时该催化剂兼具高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可以实现高电流密度并在反应过程中暴露更多Fe Nx活性位点。所制备的电催化剂半波电位达0.81 V(vs.RHE),起峰电位为0.95 V,并且极限电流密度(~6 m A cm-2)和循环稳定性(30000 s后保持87.14%)均超过商用Pt/C催化剂。基于该催化剂组装的水系锌空气电池开路电压达到1.51 V,最大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分别达到69.42 m W cm-2和920 Wh kg-1。(5)为了继续探究一维电催化剂的优势,我们通过“吸附-锚定”策略来制备锚定有Co单原子/单分散Co量子点的氮掺杂一维碳纳米棒复合材料。该催化剂能有效防止Co量子点/单原子在热解和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团聚。所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氮掺杂含量分别高达478.7 m2g-1和10.29 at.%。XPS、HAADF-STEM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证明了催化剂中Co Nx和Co量子点活性中心的存在。作为ORR电催化剂,在碱性电解质中的起峰电位为0.96 V,半波电位(0.84 V)要比商业Pt/C催化剂高出18 m V。该催化剂同时具有较高的极限电流密度(5.69 m A cm-2)、抗甲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组装为水系锌空气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54 V,在电流密度为120.50 m A cm-2时实现了76.76 m W cm-2的功率密度。进一步组装为固态锌空气电池时其比容量达到796 m Ah g-1,能量密度更是高达~963 Wh kg-1。串联后的锌空气电池器件可以驱动玩具汽车并实现对手机充电,展示了可观的实际应用前景。上述内容为酚醛树脂碳及其复合材料的宏量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开拓了新思路。

毛占鑫[8](2019)在《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开始急剧提升,化石能源遭到大规模开采和使用,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转变当前能源结构,开发清洁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储存和转换装置迫在眉睫。多级孔碳材料由于其丰富且易调控的孔道结构、优异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以及多样性的表面元素掺杂等特性决定其在能源储存和转换等电化学应用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多级孔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以及表面官能团掺杂等因素都会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而这些材料性质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因此只有针对于不同的电化学应用作为出发点,来精确调控设计出具有不同结构和协同作用的多级孔碳材料,才能获得具有最优化的电极材料。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多级孔碳电极材料,系统研究了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的调控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为大规模提升多级孔碳材料在不同电化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支持。(1)研究表明,提高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不一定能提升电容性能,原因是有些孔道尺寸过小以及连通性较差,难以被电解质离子接近,成为无效孔道。本文通过泡沫框架辅助并利用软硬模板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具有超高质量比电容和体积比电容的氮掺杂多级孔结构碳材料,BET比表面积低至403 m2 g-1,总孔体积仅为0.29 cm3 g-1,低于大部分报道的碳基材料。然而该材料质量比电容达到400F g-1,体积比电容更是突破了507 F cm-3。高于目前大多数文献报道水平。通过和对照样品多级孔碳HC、大孔氮掺杂碳MacroNC、有序介孔碳MesoC进行组成、结构、性能的详细对比,发现该碳材料的高性能得益于其较好的微观结构设计:1)均匀分布的大孔有利于快速传质;2)位于薄介孔壁周围的微孔,更易于被电解质离子接触到,利用率大幅提高;3)掺杂的N提供了一部分赝电容,对总电容也有很大贡献。该项工作表明,通过合理精确微结构设计,低孔隙率材料也可以达到导致高质量容量、高体积比电容量,预示碳基超级电容器还有巨大的性能提升空间。(2)尽管碳基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不断提高,但其较差的倍率性能却成了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利用HNO3-H2O2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有效提高不同类型碳材料的倍率性能。物理表征发现,该改性处理在碳材料表面引入了大量含N,O-基团,形成超亲水碳电极表面。水性体系里,该表面显着降低了离子扩散阻力,使得高电流密度下,电极内部传质更为快速,更多内部孔道表面参与电极过程,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贡献均得到提升,实现了材料高倍率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所获得改性碳材料的电容在0.5 A g-1时达到421 F g-1,在20 A g-1时仍高达304 F g-1,倍率性能达到72.2%。此外,这个表面处理方法对于其他碳材料,如有序介孔碳、N掺杂碳、碳黑、碳纳米管等,也能实现倍率性能的提高,增幅平均达到26%。该项工作表明,对碳材料进行掺杂和表面改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超级电容器的倍率性能,在电极材料的设计中应给与足够考虑。(3)Fe、N掺杂的碳材料(FeNC)是最有希望取代贵金属用做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之一。然而,在传统FeNC材料制备过程中,高温碳化步骤容易造成Fe的析出团聚、含氮小分子挥发以及大量活性位点位于体相内部,难以暴露在三相界面制约了FeNC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本项工作采用ZnCl2辅助焙烧的方法成功地合成高活性FeNC催化剂。发现在高温焙烧过程中,过量的ZnCl2融化和卟啉铁形成交织结构,有效防止相邻的Fe物种接触和聚集,以保留高度分散的FeNx活性位点。同时熔融的ZnCl2包封住前驱体,避免了挥发性含氮小分子的快速逸出,进而提高N元素物种的掺杂比例。ZnCl2的除去又能产生大量的微孔/介孔,使得更多的活性位点得以暴露。在ZnCl2的辅助下所得到的Sphere-FeNC具有高达4.37%的总N含量,并且Fe-Nx含量也高达0.71%,分别是不使用ZnCl2制备的对比催化剂FeNC-none的3.2和13倍。最后,结合ORR性能测试发现,Sphere-FeNC在碱性介质中,初始电位和半波电位分别为1.080 V和0.906 V(vs RHE),表现出显着优于商业Pt/C催化剂的优异活性。(4)针对传统负载型Pt基合金纳米催化剂合成方法上难以精确调控合金颗粒大小,合金内元素比例以及对合金元素选择苛刻等缺点,利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两个嵌段分别同碳前驱体和金属前驱物的强相互作用,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结合精确调控的高温焙烧过程,制备出超小尺寸的合金纳米颗粒负载多级孔碳催化剂。并利用TEM,BET,XRD和XPS等方法考察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合金性质,发现制备得到PtRuOMC-2催化剂具有有序大孔-介孔结构,PtRu合金颗粒均匀分散在介孔内,平均尺寸仅为1.52 nm。PtRuOMC-2在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中,质量活性高达1379 mA mgpt-1,是商业Pt/C质量活性的4.9倍,是商业PtRu/C催化剂的3.4倍。经过加速老化测试后的PtRuOMC-2催化剂,其甲醇氧化活性和中间物种耐受性也远高于商业Pt/C和PtRu/C催化剂,并且PtRuOMC-2催化剂合金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老化后仅增加0.07 nm至1.59 nm,优于目前报道催化剂和商业催化剂。利用不同疏水链端长度的嵌段共聚物PEO-PS探究了合成机理,发现金属前驱体和碳前驱体在混合溶剂中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两端进行有序自组装形成胶束,胶束在高温煅烧过程中碳化所形成的介孔碳骨架对孔内金属原子的限域作用,有效控制了纳米颗粒尺寸。同时疏水链段越短,吸附的金属前驱体越少,颗粒尺寸越小,反之则颗粒尺寸越大。采用这种合成方法还制备了PtPdOMC、PtRhOMC、PtIrOMC一系列二元合金负载的多级孔碳材料,以及PtOMC和RuOMC单金属多级孔碳材料。该项工作为可控制备碳负载合金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程增会[9](2019)在《RAFT聚合法制备松香基聚合物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松香是我国重要的林化产品,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再生,来源丰富等优点。将松香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是松香高值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通过化学修饰将松香及其衍生物转化成聚合物单体,进而通过可控聚合反应合成基于松香的功能性聚合物材料已成为该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脱氢枞酸为原料,首先合成了具有丙烯酸酯官能团的松香基单体,然后通过RAFT聚合技术,结合松香单体固有的刚性结构和疏水特性,设计和制备出基于松香的接枝共聚物弹性体和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松香单体和苯乙烯的分散聚合。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通过RAFT聚合方法将松香基单体脱氢枞酸(甲基丙烯酰氧基-β-羟基丙基)酯(DAGMA)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引入到乙基纤维素骨架上得到一系列的松香接枝共聚物。在这个制备过程中,首先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乙基纤维素基大分子RAFT试剂,然后在乙基纤维素基大分子上进行RAFT聚合反应,通过调整DAGMA、LMA和RAFT大分子试剂的摩尔配比来调控松香接枝共聚物的分子结构,最终合成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调的乙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EC-g-P(DAGMA-co-LMA)。采用1H NMR、GPC系统研究了大分子RAFT试剂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并利用TGA、DSC、UV-vis,DMA、万能实验拉力机等手段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热力学性能、紫外吸收特性和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松香单体的引入,使接枝共聚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并且Tg随着松香基单体摩尔比例增加而增大,接枝共聚物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利用HDI对共聚物EC-g-P(DAGMA-co-LMA)进行交联,测试发现交联后接枝共聚物表现出良好的弹性性能,弹性恢复系数达到90%。通过RAFT聚合方法制备基于松香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首先通过RAFT聚合获得亲水的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A)均聚物,然后利用PEGMA均聚物作为大分子RAFT试剂,进一步进行DAGMA的RAFT聚合反应,合成了基于松香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PEGMA-b-DAGM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GPC等方法表征共聚物结构。RAFT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该聚合过程动力学曲线符合一级线性关系,这证实了聚合过程是可控的。TGA和UV-vis研究结果表明松香链段引入嵌段共聚物后,嵌段共聚物显示出紫外吸收特性和更高的热稳定性。应用表面张力仪、DLS和TEM等研究表明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存在自聚集行为,嵌段共聚物能够聚集成为球形结构的胶束,并且随着松香疏水链段的长度增加,形成的球形胶束直径越大,胶束粒径从97 nm增大到142 nm。此外,嵌段共聚物对模型药物DOX的载药实验表明,胶束具有载药功能。随后,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PEGMA-b-DAGMA为分散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进行苯乙烯(St)的分散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单分散性、稳定的聚苯乙烯(PS)聚合物微球。本论文通过改变分散稳定剂PPEGMA-b-DAGMA的用量、引发剂AIBN浓度、单体苯乙烯用量、分散介质及反应温度等条件系统研究了对聚苯乙烯微球的尺寸形貌的影响。通过FT-IR、DLS、FE-SEM、GPC等表征手段分析聚苯乙烯微球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水体系作为反应介质制备得到的微球分布更均一,大小为90 nm。PS微球粒径随着分散剂用量增大粒径减小,单体浓度越高,体系得到双峰分布的PS微球。引发剂用量越大,聚合物分子量变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聚合反应的进行,比较合适的反应温度为70 ℃。最后,以DAGMA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稳定剂、AIBN为引发剂、异丙醇/水为反应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的聚脱氢枞酸(甲基丙烯酰氧基-β-羟基丙基)酯(PDAGMA)微球,并用交联剂进行交联用于芦丁溶液的吸附。采用FT-IR、1HNMR、GPC、SEM、TGA对聚合物微球的结构及微球的形貌和尺寸进行表征,研究了分散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PDAGMA聚合物微球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体DAGMA在醇/水介质中能够发生聚合反应,测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 g/mol。经过优化实验方案,可以获得粒径分散度为1.014,粒径大小1.37μn的聚合物微球。该微球经过交联后,松香聚合物微球的热稳定性提高,并且对芦丁溶液的吸附量达到12.3 mg/g。另外,以上述大分子PPEGMA作为分散稳定剂和链转移剂进行DAGMA的分散聚合,能够得到稳定的,粒子尺寸从2.05 μm到0.92 μm的分散聚合物微球,随着所用的PPEGMA的疏水链的增长,得到的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减小。

薛婷婷[10](2019)在《新型微纳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与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高速、高效、高灵敏度,其已成为分离科学中最为强大的技术之一,在化学化工、医药学、环境、生物、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色谱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关键,而色谱柱的分离性能、保留机制、柱效均受色谱固定相的影响,因此合理的设计高性能的色谱柱填料成为色谱研究的重点。本论文结合无机基质与有机基质固定相各自的优势,分别对多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及功能化和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及功能化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将制备的新型色谱固定相应用于色谱分离领域,主要工作如下:采用改进的两步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约为7.4μm的单分散多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以聚烯丙基胺为桥梁,将4-溴甲基苯硼酸修饰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表面,形成了新型的液相色谱固定相。兼顾可逆吸附、静电吸附和相似相溶多种分离机制,以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样品,探究了该新型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分离性能,并进一步探究了该色谱固定相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采用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制备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微球,通过改变甲醛/尿素的含量可控制Si O2微球粒径在3-5.5μm之间。以粒径为5.5μm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为色谱填料基质,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对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表面进行功能化改性,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引入共价键合的疏水性基团,作为色谱柱固定相,从而实现了在液相色谱中分离苯的同系物。宫颈癌发病逐渐年轻化。传统的化疗药物药物副作用高,生物利用率低。如何设计纳米药物使它们不仅能够有效地靶向到肿瘤组织,而且还能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是开发具有高治疗效果的新一代纳米药物的关键。目前,将抗癌药物共价连接到水溶性聚合物上正迅速成为向特定肿瘤组织递送抗癌药物的最通用方法之一。聚合物-药物共聚物可克服化疗药物低溶解度和稳定性,体循环时间短,毒副作用大,疗效低的缺点。利用肿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聚合物-药物共聚物可以被动地靶向到肿瘤细胞。Hela细胞是宫颈癌细胞的一种,其高表达酯酶,而NIH 3T3细胞几乎不表达酯酶。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聚乙二醇单甲醚(m PEG)的嵌段共聚物,并将二氯乙酸通过酯键负载到骨架上。通过原子转移自由聚合(ATRP)法,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修饰到m PEG上,便于进行高效的二氯乙酸负载。通过羧酸酯键和抗癌药物二氯乙酸的组合,制备了一种酯酶响应的二氯乙酸前药载体体系。并将制备的前药载体自组装成为胶束,通过药物释放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研究了酯酶条件下二氯乙酸的缓慢释放,实验表明我们所设计的纳米前药载体可以很好的实现药物负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癌症治疗。

二、A New Monodisperse Reactive Resin with Active Groups on the Particle Surfa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New Monodisperse Reactive Resin with Active Groups on the Particle Surface(论文提纲范文)

(1)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功能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苯乙烯微球介绍
    1.2 聚合物微球的单分散性
    1.3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1.3.1 悬浮聚合
        1.3.2 传统乳液聚合
        1.3.3 微乳液聚合
        1.3.4 细乳液聚合
        1.3.5 无皂乳液聚合
    1.4 聚苯乙烯微球功能化方法
    1.5 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
        1.5.1 羧基改性聚苯乙烯微球
        1.5.2 磺化改性聚苯乙烯微球
        1.5.3 氨基改性聚苯乙烯微球
        1.5.4 其他表面改性聚苯乙烯微球
    1.6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2 实验过程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讨论
        2.3.1 水溶性共聚单体AA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
        2.3.2 电解质含量对P(St-co-AA)微球粒径的影响
        2.3.3 反应体系酸碱度对P(St-co-AA)微球的影响
        2.3.4 醇/水比值对P(St-co-AA)微球的影响
        2.3.5 MMA对共聚物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2.3.6 羧酸共聚单体种类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磺酸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设备
        3.2.2 实验过程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讨论
        3.3.1 阴离子共聚单体Na SS含量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
        3.3.2 St含量对P(St-co-Na SS)微球的粒径的影响
        3.3.3 KPS含量对P(St-co-Na SS)微球的粒径的影响
        3.3.4 交联和链转移反应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3.3.5 聚苯乙烯微球工艺可重复性和放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氨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过程
        4.2.3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讨论
        4.3.1 AIBA含量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
        4.3.2 DMC含量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
        4.3.3 引发剂种类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
        4.3.4 聚苯乙烯微球硝化还原条件的探讨
        4.3.5 氨基型聚苯乙烯微球的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基于组氨酸的新型模拟酶/纳米酶的设计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酶
    1.2 酶的发展历程
        1.2.1 天然酶
        1.2.2 模拟酶
        1.2.3 纳米酶
    1.3 组氨酸在模拟酶/纳米酶仿生设计中的应用
    1.4 纳米酶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组氨酸在单原子氨基酸纳米酶构建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金属离子碱配位沉淀自组装形成的氨基酸纳米酶
        2.3.2 Cu-His纳米酶TEM表征
        2.3.3 Cu-His单原子氨基酸纳米酶球差电镜表征
        2.3.4 Cu-His单原子氨基酸纳米酶元素含量、比例、价态及成键分析
        2.3.5 Cu-His单原子氨基酸纳米酶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2.3.6 Cu-His纳米酶形成机制探究
        2.3.7 Cu-His单原子氨基酸纳米酶的氧化还原酶类活性探究
        2.3.8 Cu-His的 POD催化活性机制探究
        2.3.9 Cu-His的氧化还原酶选择性探究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组氨酸在调控淀粉样蛋白二肽组装及其酶活调控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moc-F-F二肽和氨基酸共组装行为研究
        3.3.2 Fmoc-F-F(His)组装条件优化
        3.3.3 Fmoc-F-F(His)的动态组装过程探究
        3.3.4 Fmoc-F-F(His)中 His各组分对共组装的影响
        3.3.5 Fmoc-F-F(His)高分辨电镜/光镜结构表征
        3.3.6 Fmoc-F-F(His)化学表征
        3.3.7 Fmoc-F-F(His)的氧化还原酶活性
        3.3.8 Fmoc-F-F(His)的水解酶活性
        3.3.9 Fmoc-F-F(His)的转移酶活性
        3.3.10 Aβ(纳米)酶活性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His次血红素多肽模拟酶在生物检测葡萄糖传感器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h HP-6和GOx杂合无机磷酸铜纳米花体系的构建
        4.3.2 GOx&DhHP-6-Cu_3(PO_4)_2化学表征
        4.3.3 GOx&DhHP-6-Cu_3(PO4)_2传感器用于葡萄糖检测
        4.3.4 His次血红素三肽的设计与合成
        4.3.5 Dh-A-H-E的酶学性质探究
        4.3.6 Dh-A-H-E用于过氧化氢及葡萄糖比色检测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单分散大尺寸聚苯乙烯微球的尺寸结构控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苯乙烯微球概述
        1.1.1 乳液聚合法
        1.1.2 无皂乳液聚合法
        1.1.3 分散聚合法
        1.1.4 沉淀聚合法
        1.1.5 悬浮聚合法
        1.1.6 种子聚合法
    1.2 异形聚苯乙烯微球
        1.2.1 中空微球
        1.2.2 木莓型粒子
        1.2.3 Janus粒子
        1.2.4 多孔微球
    1.3 聚苯乙烯微球的应用
        1.3.1 聚苯乙烯导电微球
        1.3.2 聚苯乙烯微球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1.3.3 聚苯乙烯微球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1.3.4 聚苯乙烯微球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2.3 测试方法
        2.3.1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3.3 聚苯乙烯分子量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VP用量对PS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2.4.2 DDI/EtOH对 PS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2.4.3 EGME/EtOH对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2.4.4 DPE对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2.4.5 TDDM对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孔微球的制备与结构控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聚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制备
    3.3 测试方法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3.2 液相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3.3.3 热失重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DBP用量对溶胀微球形貌的影响
        3.4.2 TL/DBP比例对溶胀微球形貌的影响
        3.4.3 TL/DBP用量对溶胀微球形貌的影响
        3.4.4 引发剂种类对最终微球形貌的影响
        3.4.5 引发剂用量对最终微球形貌的影响
        3.4.6 单体用量对最终微球形貌的影响
        3.4.7 DVB/St比例对最终微球形貌的影响
        3.4.8 种子微球分子量对最终微球形貌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Ag基磁性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磁性多孔P(St-DVB)(MPPS)微球的制备
        4.2.3 Ag基复合磁性微球(Ag@CMPS)的制备
        4.2.4 Rh6G的催化分解
    4.3 表征
        4.3.1 微球尺寸与元素的表征
        4.3.2 红外光谱测试
        4.3.3 X射线衍射测试
        4.3.4 复合微球磁性测试
        4.3.5 复合微球的热稳定性测试
        4.3.6 Rh6G降解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微球的SEM分析
        4.4.2 微球的元素组成
        4.4.3 复合微球的红外分析
        4.4.4 复合微球的磁性能
        4.4.5 微球的热力学稳定性
        4.4.6 Ag基复合微球的催化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特定拓扑结构聚合物的可控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支化聚合物
        1.2.1 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2.2 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1.3 环状聚合物
        1.3.1 环状聚合物的合成
        1.3.2 环状聚合物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第二章 基于支化聚合物的银纳米颗粒聚集体的合成及抗菌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所涉及到的部分仪器和设备
        2.2.3 实验过程
        2.2.4 表征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支化聚合物的核磁及红外表征
        2.3.2 银纳米颗粒组装体(ANAs)的表征及分析
        2.3.3 酶响应性支化聚合物的响应能力表征
        2.3.4 酶响应银纳米颗粒聚集体对MRSA的体外抗菌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酶响应银纳米颗粒聚集体伤口抗菌及愈合效果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所涉及到的部分仪器和设备
        3.2.3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酶响应银纳米颗粒组装体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估
        3.3.2 对MRSA感染的大鼠伤口治疗效果测试及分析
        3.3.3 对MRSA感染的小鼠伤口治疗效果测试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支化聚合物合成氧化锰纳米颗粒聚集体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过程
        4.2.2 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酸响应支化剂的表征
        4.3.2 酸响应支化聚合物的表征
        4.3.3 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组装体的表征
        4.3.4 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组装体的酸响应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状聚合物的可控合成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合成过程
        5.2.3 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功能引发剂的合成与表征
        5.3.2 DHP树脂上的环状合成过程的表征结果及分析
        5.3.3 环状聚合物的GPC和红外测试结果及分析
        5.3.4 典型环状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结果及合成方法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基于贻贝化学构筑贵金属负载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基于贵金属的纳米杂化材料
        1.1.1 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特性
        1.1.2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杂化材料的制备
    1.2 贵金属纳米杂化载体材料的制备和结构调控
        1.2.1 贵金属纳米杂化材料载体的选择
        1.2.2 以碳材料为载体的贵金属纳米杂化催化剂
        1.2.3 以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为载体的贵金属纳米杂化材料
        1.2.4 以双金属氢氧化物为载体的贵金属纳米杂化材料
        1.2.5 以有机聚合物为载体的贵金属纳米杂化材料
    1.3 基于贻贝化学构筑纳米杂化材料及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3.1 聚多巴胺的聚合机理
        1.3.2 聚多巴胺的性质
        1.3.3 基于贻贝化学构筑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
    1.4 酚醛树脂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4.1 苯酚-甲醛树脂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4.2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4.3 氨基苯酚-甲醛树脂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4.4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5 邻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应用
    1.6 本论文设计思想
第二章 贻贝启发的邻苯二酚-甲醛树脂微球及其银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表征方法及主要实验药品
        2.2.2 邻苯二酚-甲醛树脂微球的合成
        2.2.3 CFR@Ag纳米杂化微球的制备
        2.2.4 TCFR@Ag纳米杂化微球的制备
        2.2.5 染料的催化还原反应
        2.2.6 4-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原反应
        2.2.7 CFR@Ag-3和TCFR@Ag-3 纳米杂化材料的抗菌活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FR纳米微球的可控制备及表征
        2.3.2 CFR@Ag和 TCFR@Ag纳米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2.3.3 CFR@Ag和 TCFR@Ag纳米微球对染料的催化活性
        2.3.4 CFR@Ag和 TCFR@Ag纳米微球对4-NP的催化活性
        2.3.5 CFR@Ag和 TCFR@Ag纳米微球的抗菌活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刷修饰的Fe_3O_4@CFR核壳微球稳定的CDs/PdNPs纳米杂化材料的构筑及其催化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表征方法及主要实验药品
        3.2.2 Fe_3O_4纳米粒子的合成
        3.2.3 Fe_3O_4@CFR核壳纳米微球的合成
        3.2.4 碳点(CDs)的合成
        3.2.5 PNIPAM的合成
        3.2.6 巯基封端的PNIPAM(PNIPAM-SH)的合成
        3.2.7 Fe_3O_4@CFR-S-PNIPAM纳米微球的制备
        3.2.8 Fe_3O_4@CFR-S-PNIPAM@Pd/CDs纳米杂化微球的制备
        3.2.9 染料的催化还原
        3.2.10 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4-NP)
        3.2.11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评价
        3.2.12 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_3O_4@CFR-S-PNIPAM@Pd/CDs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3.2 纳米催化剂对染料的催化活性
        3.3.3 纳米催化剂对4-NP的催化活性
        3.3.4 纳米催化剂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能
        3.3.5 纳米催化剂对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贻贝化学构筑热响应聚合物修饰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稳定的碳点/Pd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表征方法及主要实验药品
        4.2.2 MgAl-LDH的合成
        4.2.3 碳点(CDs)的合成
        4.2.4 LDH@PDA的合成
        4.2.5 LDH@PDA@PNIPAM的合成
        4.2.6 LDH@PDA@PNIPAM@Pd/CDs的合成
        4.2.7 染料的催化还原
        4.2.8 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4-NP)
        4.2.9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LDH@PDA@PNIPAM@Pd/CDs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3.2 LDH@PDA@PNIPAM@Pd/CDs催化剂对染料的催化活性
        4.3.3 LDH@PDA@PNIPAM@Pd/CDs催化剂对4-NP的催化活性
        4.3.4 LDH@PDA@PNIPAM@Pd/CDs对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基于多孔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HPLC法分析碱性药物及存在的问题
    1.2 高效液相色谱填料
        1.2.1 有机基质
        1.2.2 无机基质
        1.2.3 有机/无机杂化基质
    1.3 聚倍半硅氧烷(PSQ)
    1.4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
        1.4.1 PMSQ微球及制备
        1.4.2 单分散微球的形成机理研究
        1.4.3 PMSQ微球孔结构调控
        1.4.4 PMSQ的功能化
        1.4.5 硅胶的衍生化反应
        1.4.6 混合模式色谱填料
    1.5 色谱填料的表征
        1.5.1 物理化学性质
        1.5.2 填充结构与流动特性表征
        1.5.3 色谱动力学
        1.5.4 色谱分离性能评价
        1.5.5 水热稳定性评价
    1.6 PMSQ材料的应用
    1.7 立题依据、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试剂来源
        2.1.2 材料与仪器
    2.2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色谱填料的制备
        2.2.1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模板微球的制备
        2.2.2 影响模板微球粒径的因素
        2.2.3 PMSQ模板微球的孔结构控制
        2.2.4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2.3 PMSQ色谱填料和C_1键合硅胶色谱填料的制备
    2.4 功能化PMSQ色谱填料的制备
        2.4.1 功能化PMSQ微球的制备
        2.4.2 氨基/甲基混合模式色谱填料的制备
    2.5 表征
        2.5.1 形貌和粒径
        2.5.2 孔结构
        2.5.3 红外光谱分析
        2.5.4 元素分析
        2.5.5 固体核磁分析
        2.5.6 硅羟基含量
    2.6 色谱评价
        2.6.1 机械强度
        2.6.2 柱效及色谱动力学
        2.6.3 硅羟基活性
        2.6.4 反相色谱评价
        2.6.5 离子色谱评价
        2.6.6 保留机理研究
        2.6.7 稳定性
    2.7 应用
        2.7.1 二氧化硅微球色谱填料的应用
        2.7.2 PMSQ微球色谱填料的应用
        2.7.3 功能化PMSQ和氨基/甲基混合色谱填料的应用
    2.8 PMSQ成球机理的研究
        2.8.1 微球形成过程监控
        2.8.2 影响因素考察
第3章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色谱填料的制备与评价
    引言
    3.1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色谱填料制备
        3.1.1 PMSQ模板微球的制备
        3.1.2 PMSQ模板微球的孔结构调控
        3.1.3 PMSQ模板微球的孔结构形成机理探讨
    3.2 表征
        3.2.1 二氧化硅微球的表征
        3.2.2 C_(18)和磺酸基键合硅胶微球的表征
    3.3 色谱评价
        3.3.1 机械强度
        3.3.2 柱效及色谱动力学
        3.3.3 键合固定相的色谱评价
    3.4 应用
        3.4.1 阿咖酚散的分离
        3.4.2 复方甲氧那明的分离
        3.4.3 复方利血平片的分离
    3.5 模板微球PMSQ成球机理的探究
        3.5.1 成球过程中形貌与粒径变化
        3.5.2 成球过程中物质结构的变化
        3.5.3 有机溶剂对微球形貌的影响
        3.5.4 电解质对微球形貌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PMSQ色谱填料的制备与评价
    引言
    4.1 PMSQ色谱填料和C_1键合硅胶色谱填料制备
    4.2 表征
        4.2.1 形貌和粒径
        4.2.2 孔结构
        4.2.3 红外光谱分析
        4.2.4 元素分析
        4.2.5 固体核磁分析
        4.2.6 硅羟基含量
    4.3 色谱评价
        4.3.1 反相色谱评价
        4.3.2 硅羟基活性
        4.3.3 保留机理的研究
        4.3.4 柱效及色谱动力学
        4.3.5 稳定性
    4.4 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功能化PMSQ色谱填料的制备与评价
    引言
    5.1 功能化PMSQ微球色谱填料的制备
    5.2 表征
        5.2.1 形貌和粒径
        5.2.2 孔结构
        5.2.3 元素分析
        5.2.4 固体核磁分析
    5.3 色谱评价
        5.3.1 机械强度
        5.3.2 硅羟基活性
    5.4 应用
        5.4.1 碱性药物的分离
        5.4.2 复方药物的分离
    5.5 氨基/甲基混合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5.6 表征
        5.6.1 形貌和粒径
        5.6.2 孔结构
        5.6.3 红外光谱分析
        5.6.4 元素分析
    5.7 色谱评价
        5.7.1 反相色谱评价
        5.7.2 离子色谱评价
        5.7.3 反相/离子多模式色谱评价
        5.7.4 稳定性研究
    5.8 应用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酚醛树脂碳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酚醛树脂及其多孔碳材料概述
        1.2.1 零维多孔碳材料
        1.2.2 一维多孔碳材料
        1.2.3 二维多孔碳材料
        1.2.4 三维多孔碳材料
    1.3 超级电容器
        1.3.1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和应用现状分析
        1.3.2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电极材料
    1.4 锌空气电池
        1.4.1 锌空气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1.4.2 非贵金属基多孔碳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酚醛树脂基多孔碳球的宏量制备及其双电层电容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多孔碳纳米球和碳微球的可控制备
        2.2.2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中空碳纳米球及其石榴状碳微球的可控制备和结构表征
    2.4 自催化酚醛树脂基多孔碳微球的聚合机理及结构表征
        2.4.1 水相自催化酚醛树脂微球聚合机理及优势分析
        2.4.2 多孔碳微球的结构表征及粒径影响因素探究
    2.5 氮掺杂多孔碳球的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细氮掺杂多孔碳纤维的可控制备及其双电层电容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酚醛树脂纤维及多孔碳纤维的可控制备
        3.2.2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超细酚醛树脂基多孔碳纤维的聚合机理及其结构表征
        3.3.1 超细酚醛树脂纤维的聚合机理及其形貌影响因素
        3.3.2 超细氮掺杂多孔碳纤维的结构表征
    3.4 超细氮掺杂多孔碳纤维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3.4.1 超细氮掺杂多孔碳纤维的水系/有机系超级电容器性能
        3.4.2 超细氮掺杂多孔碳纤维的柔性准固态超级电容器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酚醛树脂碳/ZIF-衍生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双电层电容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酚醛树脂碳/ZIF-衍生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4.2.2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三维多级孔结构碳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和结构表征
        4.3.1 三维多级孔结构碳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
        4.3.2 三维多级孔结构碳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
    4.4 三维多级孔结构碳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铁基中空石墨化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高效电催化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铁基中空石墨化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5.2.2 结构检测和表征
    5.3 铁基中空石墨化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5.4 铁基中空石墨化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效电催化性能
        5.4.1 铁基中空石墨化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氧还原性能
        5.4.2 铁基中空石墨化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锌空气电池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钴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棒的制备及其高效电催化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钴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棒的制备
        6.2.2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6.3 钴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棒的合成机理及结构表征
    6.4 钴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棒的高效电催化性能
        6.4.1 钴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棒的氧还原性能
        6.4.2 钴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棒的锌空气电池性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博士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博士学习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资助
致谢

(8)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多孔碳材料
        1.1.1 传统多孔碳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1.1.2 新型多孔碳材料
    1.2 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1.2.1 传统活化法制备多级孔碳
        1.2.2 水热碳化法制备多级孔碳材料
        1.2.3 模板法制备多级孔碳材料
    1.3 多级孔碳材料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1.3.1 多级孔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3.2 多级孔碳材料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1.3.3 多级孔碳材料在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1.4 本工作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2.4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方法
        2.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2.4.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4.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2.4.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测试
        2.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测试
        2.4.6 拉曼光谱(Raman)测试
        2.4.7 比表面积(BET)测试
        2.4.8 同步热分析(TGA-DSC)测试
3 超高比电容氮掺杂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NHC以及其他对比碳材料的制备
        3.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3.2.3 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结构及表面组成分析
        3.3.2 电化学性能表征
        3.3.3 材料性质和电容性能关系探究
        3.3.4 电化学阻抗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表面改性制备高倍率性能碳基电容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表面改性A-NHC以及对比碳材料的制备
        4.2.2 电化学测试
        4.2.3 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面改性前后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4.3.2 材料性质、形貌及孔道结构
        4.3.3 表面元素掺杂和性质
        4.3.4 电化学阻抗
    4.4 本章小结
5 氯化锌辅助制备多级孔铁氮碳催化剂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Frame-FeNC和 Sphere-FeNC以及对比催化剂的制备
        5.2.2 对比催化剂的制备
        5.2.3 电化学测试
        5.2.4 催化剂单电池测试
        5.2.5 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形貌和结构分析
        5.3.2 表面掺杂及物种分析
        5.3.3 ZnCl_2辅助合成机理分析
        5.3.4 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及反应过程分析
        5.3.5 抗甲醇中毒性能测试和耐久性评估
        5.3.6 单电池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同步组装制备高催化活性合金簇负载多级孔碳催化剂及其普适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有序介孔碳负载合金/单一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
        6.2.2 电化学测试
        6.2.3 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tRuOMC组成及形貌结构分析
        6.3.2 催化剂PtRuOMC甲醇氧化性能分析
        6.3.3 PtRuOMC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6.3.4 PtRuOMC催化剂在HER和 HOR中的催化活性研究
        6.3.5 PtRuOMC合成机理探究
        6.3.6 合成方法普适性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奖励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RAFT聚合法制备松香基聚合物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研究进展
        1.2.1 RAFT聚合反应机理
        1.2.2 RAFT试剂的选择
        1.2.3 RAFT聚合的引发剂
        1.2.4 RAFT聚合设计聚合物分子结构
    1.3 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的研究进展
        1.3.1 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概念
        1.3.2 RAFT法制备两亲性聚合物
        1.3.3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介质中的自组装
        1.3.4 自组装胶束的应用
    1.4 RAFT聚合在乳液聚合方面的应用
        1.4.1 分散聚合
        1.4.2 细乳液聚合
        1.4.3 ab initio乳液聚合
        1.4.4 种子乳液聚合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松香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松香基单体DAGMA的制备
        2.2.3 大分子RAFT试剂(EC-CPADB)的合成
        2.2.4 接枝共聚物EC-g-P(DAGMA-co-LMA)的合成
        2.2.5 接枝共聚物EC-g-P(DAGMA-co-LMA)的后交联
        2.2.6 结构及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大分子RAFT试剂EC-CPADB的制备
        2.3.2 接枝共聚物EC-g-P(DAGMA-co-LMA)的合成
        2.3.3 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2.3.4 形貌分析
        2.3.5 HDI交联
        2.3.6 EC-g-P(DAGMA-co-LMA)紫外吸收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聚乙二醇-b-PDAGMA嵌段共聚物的制备、结构及自组装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合成PPEGMA大分子RAFT试剂
        3.2.3 利用PPEGMA合成嵌段共聚物
        3.2.4 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
        3.2.5 载药胶束的制备
        3.2.6 结构与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大分子RAFT试剂PPEGMA的合成与表征
        3.3.2 RAFT法制备PPEGMA-b-DAG MA嵌段共聚物
        3.3.3 热性能分析
        3.3.4 紫外吸收性能
        3.3.5 临界胶束浓度
        3.3.6 嵌段共聚物PPEGMA-b-DAGMA的自组装行为
        3.3.7 嵌段聚合物载药的制备及胶束化
    3.4 本章小结
4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用于苯乙烯分散聚合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分散聚合-聚苯乙烯聚合物微球的合成
        4.2.3 性能测试及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PEGMA-b-DAGMA作为分散剂用于苯乙烯分散聚合
        4.3.2 反应介质对聚苯乙烯微球的影响
        4.3.3 分散剂用量对分散聚合的影响
        4.3.4 单体浓度的影响
        4.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4.3.6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PDAGMA单分散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DAGMA分散聚合
        5.2.3 PPEGMA作为分散稳定剂的分散聚合
        5.2.4 松香基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
        5.2.5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DAGMA分散聚合
        5.3.2 PPEGMA为分散稳定剂和活性控制剂的分散聚合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6.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新型微纳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与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效液相色谱简介
    1.2 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1.2.1 正相色谱固定相
        1.2.2 反相色谱固定相
        1.2.3 离子色谱固定相
        1.2.4 手性色谱固定相
    1.3 高效液相色谱基质材料
        1.3.1 无机基质
        1.3.2 有机聚合物基质
    1.4 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方法
        1.4.1 溶胶-凝胶法
        1.4.2 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
        1.4.3 模板法
        1.4.4 微乳液法
    1.5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1.5.1 分散聚合法
        1.5.2 悬浮聚合法
        1.5.3 乳液聚合法
        1.5.4 种子溶胀聚合法
        1.5.5 沉淀聚合法
    1.6 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
        1.6.1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
        1.6.2 纳米医用抗癌药物输送过程:CAPIR级联
        1.6.3 酯酶响应载体应用于药物输送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PGMA-DVB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核苷酸分离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聚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合成
        2.2.3 多孔交联PGMA-DVB颗粒的合成
        2.2.4 用PAH修饰PGMA-DVB
        2.2.5 用BPA修饰PGMA-DVB-PAH
        2.2.6 婴儿配方奶粉样品的预处理
        2.2.7 色谱填柱实验及色谱分离
        2.2.8 表征手段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分散PS种子微球和PGMA-DVB微球的表面形态
        2.3.2 固定相的结构表征
        2.3.3 PGMA-DVB-PAH-BPA色谱柱柱压
        2.3.4 使用PGMA-DVB-PAH-BPA色谱柱分离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
        2.3.5 PGMA-DVB-PAH-BPA色谱柱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2.3.6 婴儿配方奶粉提取物中核苷酸的分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溶胶
        3.2.3 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制备SiO_2微球
        3.2.4 SiO_2 微球的后处理
        3.2.5 C18 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3.2.6 色谱填柱实验
        3.2.7 表征手段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溶胶
        3.3.2 PICA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形貌
        3.3.3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化学结构特征
        3.3.4 PICA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3.5 SiO_2-C18 色谱柱柱压
        3.3.6 使用SiO_2-C18 色谱柱分离苯的同系物
        3.3.7 SiO_2-C18 色谱柱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氯乙酸酯酶响应前药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mPEG-Br的制备
        4.2.3 mPEG-b-PHEMA的制备
        4.2.4 mPEG-b-P(HEMA-DCA)的制备
        4.2.5 mPEG-b-P(HEMA-DCA)胶束的制备
        4.2.6 mPEG-b-P(HEMA-DCA)胶束的药物释放
        4.2.7 MTT法测定DCA和mPEG-b-P(HEMA-DCA)对Hela细胞和NIH3T3细胞的毒性实验
        4.2.8 表征手段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氯乙酸酯酶响应前药载体的设计与合成
        4.3.2 mPEG-b-P(HEMA-DCA)的分子量分布
        4.3.3 mPEG-b-P(HEMA-DCA)胶束的形貌及粒径
        4.3.4 mPEG-b-P(HEMA-DCA)胶束的体外释放
        4.3.5 MTT法测定DCA和mPEG-b-P(HEMA-DCA)对Hela细胞和NIH3T3细胞的毒性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全称-缩写对应表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A New Monodisperse Reactive Resin with Active Groups on the Particle Surface(论文参考文献)

  • [1]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功能化[D]. 杨斌斌.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基于组氨酸的新型模拟酶/纳米酶的设计及其应用[D]. 袁野. 吉林大学, 2021(01)
  • [3]单分散大尺寸聚苯乙烯微球的尺寸结构控制及应用[D]. 白阳.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特定拓扑结构聚合物的可控合成及性质研究[D]. 左彦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贻贝化学构筑贵金属负载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应用研究[D]. 杨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多孔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应用[D]. 霍志霞. 天津大学, 2020(01)
  • [7]酚醛树脂碳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 于强.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8]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毛占鑫. 重庆大学, 2019(01)
  • [9]RAFT聚合法制备松香基聚合物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 程增会.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10]新型微纳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与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D]. 薛婷婷. 青岛大学, 2019

标签:;  ;  ;  ;  ;  

一种颗粒表面具有活性基团的新型单分散活性树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