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文化的表达

论建筑文化的表达

一、论建筑文化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认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仲文洲[3](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郭智[4](2020)在《北京地区博物馆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指出受益于现代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建筑在新时代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全球化发展促使各国建筑形式互相借鉴,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然而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在符合现代建筑功能的情况下,展现自身地域性特色会使交流更加有意义,不同城市及地区建筑的多样性才会得以实现。当代博物馆的文化属性使其在人们心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地区文化的传播者与见证者。如何在博物馆建筑上恰当的体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建筑设计问题。因此结合地域性相关理念,对博物馆的地域性表达进行探讨有助于挖掘城市地域文化,使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北京地区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域主义、博物馆建筑、地区建筑等相关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对比等手法对北京地区博览建筑进行研究,以建筑学视角对北京地区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归纳北京地区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方式。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当前全球化背景、博物馆以及地域主义发展进行论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论文第二部分首先对地域主义进行详细阐述,并从中提取地域性表达相关的内容,解释地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并对建筑的地域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介绍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博物馆的地域性实践,为之后北京地区博物馆的地域性表达打下基础。论文第三部分主要对北京地区的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展开分析,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提炼,抽丝剥茧,提取北京地区的文化基因及其在当下对该地区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论文第四部分结合一系列的博物馆实际案例,以地域性表达为切入点,分别从传统建筑、轴线、仪式感空间、地域材料与色彩等方面总结归纳出一系列北京地区博物馆地域性特征。通过本文的归纳与总结,对北京地区建筑特色进行了挖掘与分析,同时对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今后博物馆以及其它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王雨彤[5](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指出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焦杨明慧[6](2020)在《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结构一直是建筑设计与理论中传统而重要的课题,直到当代数字化技术空前发展,建筑设计的自由度大大扩展,结构设计也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领域。以什么样的结构去支撑建筑形体已不再是关键难题,如何发掘结构的表现力更具挑战性。因此,本文将“表现”这一艺术概念视为建筑结构创作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并引入类型学“元”理论与艺术自律与他律的概念分别指导当代建筑结构的构成解析与艺术表现,以期重新思考建筑结构所必须的、以及所承载的表现内容,探究建筑结构表达的潜在可能性。本文前两章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理论建构与历史认知,对选题原因、研究对象、研究现状,以及建筑结构中的“表现”美学、建筑风格与结构工程中的建筑结构表现等内容作基本阐述;第三、四章结合大量实例研究当代建筑结构的具体表现内容,其中第三章基于类型学“元”理论解析当代建筑结构中柱与梁的构件单元到构件整合的构成层级;第四章基于自律性与他律性概念分析当代建筑结构的自律性原则与他律性精神的艺术表现;最后回归对当代建筑结构创作的反思:是否采用了新潮的结构与建筑所具有的价值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如何构筑人们的生活,如何贴近我们的社会,才是结构表现的意义所在。

宋哲琦[7](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静怡[8](2020)在《建筑作品的着作权侵权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着作权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建筑作品属于法定受保护的作品类型。《着作权法实施条例》第4条第9款将建筑作品定义为“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然而这样的规定将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限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导致了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不能归入建筑作品的保护范围。这也意味着,他人未经许可对建筑设计图、模型进行侵权使用时,专有权利人无法获得建筑作品的侵权保护。此外,法律并未明确建筑作品的独创性表达之内涵,这也导致了司法实践对受保护内容是否属于建筑作品的认定出现混乱,侵权认定的前提出现漏洞。在建筑作品的侵权认定中,“接触+实质性相似”的标准尚有模糊之处,有待进一步阐释。因此,对于建筑作品的侵权仍然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本文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基于司法实践和理论争议提出了三个大问题:首先是申请保护客体能否落入建筑作品的保护范围,也即建筑作品表现形式是否应当仅限于建筑物、构筑物;其次是申请保护客体是否符合建筑作品独创性认定的相关问题,我国法律对建筑作品独创性内涵的规定尚不明确,理论中对于独创性标准的高低有分歧;此外是关于建筑作品的侵权认定问题括建筑作品的“接触”和“实质性相似”的认定标准尚有争议,符合建筑物由立体‐平面的合理使用条件也有分歧。第二章是对申请保护内容能否落入建筑作品的保护范围建筑作品的回答。申请保护内容首先应当属于建筑作品,方可存在侵权问题。为明确该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国际条约和外国立法中关于建筑作品表现形式的规定,得出分别保护和三者统一保护的情况都存在的结论;然后笔者研究了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的实质,认为建筑设计图同时具有建筑作和图形作品的双重属性。而建筑模型因受保护的内容只有其立体造型,所以仅能或归为立体作品或归为建筑作品;最后分析了建筑物、建筑设计图、建筑模型之间的关系,认为三者之间的转换构成的是复制行为而非演绎。第三章是研究了符合何种标准的申请保护客体才具有建筑作品的独创性。笔者首先研究了现行法律和外国立法中“建筑作品独创性表达的实质”,认为建筑作品独创性的实质是“建筑设计要素和空间的安排与组合以及全面形式”,并且不包含单纯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对于独创性程度的要求而言,笔者通过分析“审美意义”的规定、结合建筑作品的发挥空间,论证建筑作品的独创性应是“较低标准”。此外建筑作品的独创性还应当排除实用功能和惯常表达。第四章是对建筑作品的侵权认定。建筑作品的侵权认定主要包括成立“接触”事实、以及被诉内容与请求保护客体构成“实质性相似”。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中对于接触的推定不应当以发表为条件,而应当以高度盖然性为标准例如“建筑设计图的证据性相似”;对于实质性相似的认定,通过对比“整体观感法”和“分离分析法”,笔者认为应当在分离过滤的基础上以整体观感为主。此外,对建筑物进行由立体到平面的使用,在特定情形下构成合理使用而不构成侵权。笔者通过分析合理适用制度第(十)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着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1与外国立法中的室外建筑物合理使用的规定,认为部分司法实践对“再行使用”有误解,对其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指对建筑物以平面方式进行复制后的发行、公开传播等使用行为;关于其合理的范围和方式应当以何为标准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其他合理使用条款以及美国的“四要素”检验法,认为不应当以商业性为排除标准而应当以冲突替代性为标准。结语部分对前述的问题和答案进行了总结,厘清了申请保护客体应当符合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满足独创性表达的要求,明确了“接触+实质性相似”的侵权判定标准,以为建筑作品的侵权研究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参考。

李石磊[9](2020)在《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形式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几何与形式作为建筑学核心话题之一,从古至今不断演进并推动着学科发展。其中几何原型作为建筑师必要的形式语汇,从概念生成到形式确定更起到重要作用。U形作为方形几何重要的衍生图形之一,相比完美几何,具有半围合性、方向性、连续性等更复杂多样的几何特征,一直在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但相比实践应用,针对U形建筑的具体研究却呈碎片化,缺乏对于其历史沿革、形式特征、具体操作手法与相应秩序原则的系统梳理。本文以U形几何为切入点,以几何与原型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以及形式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图解分析为主要工具,结合大量经典案例,梳理U形建筑的演变与发展趋向,探求其背后所遵循的几何秩序与相应形式操作方法,试图揭示U形几何与形式生成的内在逻辑关联。尤其关注现代建筑以来对U形的创新运用,结合艾森曼对建筑形式要素的总结,从体量轮廓、组合体块、围合界面三种视角对建筑中U形几何的存在状态进行深入解读与具体分析。首先,当U形作为一个单体,操作重点在建筑本体的形式与空间变化。从体量轮廓的视角,针对U形端部、转角、底边、两翼等图形组成要素,归纳出比例缩放、断裂切割、扭转弯折与变异强化四组操作方向,进而总结出从二维延展至拓扑变异八项具体操作手法,以完成从抽象几何到具象建筑形式之间的赋形过程。其次,基于U形具有的几何单元特征,探讨其衍生与组合的操作方法。当U形作为组合体块,根据其彼此间是否交叠,从邻接并置与穿插叠合两种位置关系展开具体的形式生成方法总结;当U形作为围合界面,其首先对空间起到限定与分割,进而作为线性的组织构架,串联一系列组合单元,此时关注重点更在于几何之间的组织关系以及外部空间的处理。通过案例分析,力求梳理其内在的形式生成逻辑,为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优化策略。此外,本文试图拓展当代建筑中U形几何应用的外延,从拓扑变形、三维变形等视角,突破以平面为基础,囿于欧式几何逻辑下的形式生成研究,探索新时代语境下传统几何原型创造性运用的可能,体现当代语境下形式研究的新价值。

朱梦[10](2020)在《从身体到建筑: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演变与启示》文中指出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中西方建筑界已悄然发生巨变。于西方世界而言,无论是建筑的实践与理论都不再是现代主义的“一家独大”,而是多种流派与思潮的“百家争鸣”。于中国而言,刚刚经历了近现代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探索,理论和实践都尚未成熟,而且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年度“十大最丑建筑”评选与“千城一面”现象就是其中的缩影。由此可见,面临当下竞争激烈的国际设计形势和多元化的设计理论,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建筑教育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要从根本上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从建筑的本质出发,重新树立建筑从业者和人民群众心中正确的的建筑价值观。从现代建筑理论的角度来说,建筑的本质是空间,而空间围绕人体展开。因此研究身体与建筑的关系是建立一切建筑认知的基础,也是形成一套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的前提,更是指明当下中国建筑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本篇论文以身体和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对两者关系的分析,概括出身体与建筑的七个主要特征。然后以此为据,参考研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方面,将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身体的关系重新分析、研究和梳理,划分为十二个演变阶段和四个主要时期;另一方面,论文也通过中西方建筑不同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中西方自然哲学观的巨大差异、我国建筑发展的客观现状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最后得到这样的结论:与西方建筑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及理论对于建筑中的“人文主义”的思考依然停留在表象,距离“以人为本”的精细化设计与建造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论建筑文化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建筑文化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3)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视角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1.2.2 建筑环境调控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1.2.4 能量机制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1.3 研究综述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3.2.1 气候的释义
        3.2.2 气候与能量
        3.2.3 气候的层级
        3.2.4 全球性气候
        3.2.5 微气候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3.3.2 物理参数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3.4.1 能量转换方式
        3.4.2 建筑传热过程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3 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4.1.1 能量捕获——促进
        4.1.2 能量隔离——抑制
        4.1.3 能量阻尼——延迟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4.2.1 界面
        4.2.2 体形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5.9 热力学模型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北京地区博物馆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下地域文化备受重视
        1.1.2 博物馆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角色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博物馆地域性相关理论研究
    2.1 地域主义
        2.1.1 地域主义的发展
        2.1.2 全球化与地域性
    2.2 影响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因素
        2.2.1 自然环境因素
        2.2.2 社会文化因素
        2.2.3 建筑技术因素
    2.3 博物馆建筑概述
        2.3.1 博物馆的发展过程
        2.3.2 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2.3.3 中国现代博物馆发展特点
    2.4 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实践
        2.4.0 博物馆建筑地域性表达方式
        2.4.1 国外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实践
        2.4.2 中国博览建筑的地域性实践
    2.5 小结
第三章 北京地区建筑地域要素分析
    3.1 城市规划布局
        3.1.1 规整的城市布局
        3.1.2 城市布局的特色
        3.1.3 布局对北京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3.2 皇家建筑与宗教建筑
        3.2.1 皇家建筑和宗教建筑
        3.2.2 轴线的特色
        3.2.3 轴线对北京现代建筑的影响
    3.3 民居建筑
        3.3.1 四合院
        3.3.2 院落空间的特色
        3.3.3 院落空间对北京现代建筑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北京地区博物馆地域性表达手法
    4.1 传统建筑利用与借鉴
        4.1.1 改造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
        4.1.2 借鉴传统建筑形式建造博物馆
        4.1.3 传统建筑元素的提炼与应用
    4.2 轴线的继承与创新
        4.2.1 建筑与城市的轴线关系
        4.2.2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轴线关系
        4.2.3 建筑自身轴线关系
    4.3 仪式感空间的营造
        4.3.1 入口空间
        4.3.2 廊柱空间
        4.3.3 院落空间
        4.3.4 场所空间
    4.4 地域材料与色彩的使用
        4.4.1 地域材料
        4.4.2 地域色彩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框架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2.2 山水画
        2.2.1 拟形法
        2.2.2 构图法
    2.3 山水园林
        2.3.1 因借法
        2.3.2 造景法
        2.3.3 时空融合法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2.4 山水诗文
        2.4.1 象征法
        2.4.2 诗语结构法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3.1.5 总结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3.2.4 总结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4.1 马岩松
        4.1.1 个人经历
        4.1.2 设计策略
        4.1.3 设计思想
    4.2 王澍
        4.2.1 个人经历
        4.2.2 设计策略
        4.2.3 设计思想
    4.3 朱锫
        4.3.1 个人经历
        4.3.2 设计策略
        4.3.3 设计思想
    4.4 总结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钱学森
附录B 顾孟潮
附录C 王澍
附录D 马岩松
附录E 朱锫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溯源
    2.1 建筑结构中的“表现”美学
        2.1.1 形式美
        2.1.2 移情说
        2.1.3 表现说与二者的关系
    2.2 建筑风格中的建筑结构表现
        2.2.1 骨架雏形:原始社会时期
        2.2.2 兴起:古典建筑时期
        2.2.3 革新:现代主义时期
        2.2.4 现代主义之后
    2.3 结构工程中的建筑结构表现
        2.3.1 学科准备:直觉经验时代
        2.3.2 结构体系建立:力学建构时代
        2.3.3 数字建构时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类型学“元”理论的结构构成解析
    3.1 类型学“元”理论
    3.2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元语言”:柱与梁
        3.2.1 柱元
        3.2.2 梁元
    3.3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元逻辑”:结构层级
        3.3.1 柱元+墙
        3.3.2 梁元+板
        3.3.3 柱元+梁元
        3.3.4 元整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结构艺术表现
    4.1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概念
        4.1.1 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4.1.2 建筑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4.2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自律性原则
        4.2.1 结构力学
        4.2.2 结构材料
        4.2.3 结构的几何构形
        4.2.4 结构的设计工具
    4.3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他律性精神
        4.3.1 自然环境
        4.3.2 场所特质
        4.3.3 传统民俗
    4.4 自律性与他律性表现的张力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思与展望
    5.1 对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创作的反思
    5.2 展望
        5.2.1 建筑与结构的同质化
        5.2.2 结构的智能集成
        5.2.3 可持续的生态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8)建筑作品的着作权侵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申请保护客体能否落入建筑作品的范围
        一、将建筑作品限于建筑物导致逻辑矛盾
        二、探究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确有必要
    第二节 申请保护内容是否符合独创性要求
        一、建筑作品独创性的实质不明确
        二、建筑作品独创性的要求有争议
    第三节 被诉客体能否构成建筑作品侵权的判定
        一、“接触+实质性相似”认定的困境
        二、对建筑物从立体到平面的合理使用
第二章 受保护内容符合建筑作品的形式
    第一节 条约和法律对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分歧
        一、《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不同规定
        二、各国对建筑作品的不同规定
    第二节 建筑物、建筑设计图、建筑模型的实质
        一、建筑设计图具双重属性的合理性之辩
        二、建筑模型区别于建筑设计图不具有双重属性
    第三节 建筑物、建筑设计图、建筑模型之间是复制关系
        一、对“按图建造不构成复制”之反驳
        二、《伯尔尼公约》并不否认三者间的复制关系
        三、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复制而非演绎
第三章 申请保护客体具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第一节 建筑作品独创性的认定
        一、建筑作品独创性表达的实质
        二、建筑作品的独创性应为“较低”标准
    第二节 排除实用功能和建筑领域的惯常表达
        一、排除实用功能
        二、排除建筑领域的惯常设计
第四章 建筑作品的侵权判定
    第一节 建筑作品“接触+实质性相似”的认定标准
        一、不应将“发表”推定为对建筑作品的“接触”
        二、“分离分析法”和“整体观感法”的选择
        三、不同表现形式的实质性相似认定
    第二节 对建筑物从立体到平面的合理使用
        一、对从立体到平面的“再行使用”之误解
        二、再行使用的“合理方式和范围”不应排除商业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形式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动态
        1.5.2 国内研究动态
        1.5.3 文献综述总结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形式的相关概念阐述
    2.1 建筑形式
    2.2 形式理论与形式分析
        2.2.1 形式理论的发展
        2.2.2 形式分析的方法
    2.3 形式的秩序原则
        2.3.1 古典时期的秩序原则
        2.3.2 近现代建筑的秩序原则
    2.4 几何原型与建筑形式
        2.4.1 原型与普遍形式
        2.4.2 几何原型与形式生成
        2.4.3 U形几何的分析视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U形建筑的形式特征与演变
    3.1 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形式特征
        3.1.1 半围合性
        3.1.2 中心性
        3.1.3 方向性
        3.1.4 均衡性
        3.1.5 连续性
        3.1.6 适应性
    3.2 U形建筑的历史追溯与发展变化
        3.2.1 历史原型追溯
        3.2.2 形式与功能变化
    3.3 U形建筑的解读方式
        3.3.1 独立的体量轮廓
        3.3.2 组合的单元体块
        3.3.3 围合与组织的界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U形作为建筑体量的形式生成方法
    4.1 拉伸与压缩
        4.1.1 二维伸缩
        4.1.2 三维变形
    4.2 切割与断裂
        4.2.1 局部削切
        4.2.2 体量分离
    4.3 扭转与弯折
        4.3.1 内向收缩
        4.3.2 外向敞开
    4.4 变异与衍生
        4.4.1 节点强化
        4.4.2 拓扑变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U形作为组合单元与组织构架的形式生成方法
    5.1 邻接并置的排列单元
        5.1.1 同侧排列
        5.1.2 反向组合
    5.2 穿插交错的叠合体块
        5.2.1 水平交叠
        5.2.2 层化叠加
    5.3 限定空间的围合界面
        5.3.1 完形互补
        5.3.2 界面渗透
    5.4 多样元素的组织框架
        5.4.1 中心嵌套
        5.4.2 边界拼贴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经典U形建筑历史节点图解
附录B:U形建筑形式操作分类表
附录C:U形作为建筑体量的图解操作分类表
附录D:U形作为组合单元与组织构架的图解操作分类表
附录E:基于U形几何的图解操作示意图
附录F:经典U形建筑形式操作归类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从身体到建筑: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演变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西方建筑历史发展时间轴线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中西方建筑发展概况
        1.1.2 建筑历史发展的曲折与复杂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分析和猜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客观世界概述:建筑与人的载体
    2.1 客观世界
        2.1.1 定义与意义
        2.1.2 组成部分
    2.2 自然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自然环境
        2.2.3 气候条件
        2.2.4 自然现象
    2.3 社会环境
    2.4 客观世界的变化
        2.4.1 运动中的发展与变化
        2.4.2 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人体概述:建筑活动的主体和使用者
    3.1 人体概述
    3.2 人体的外观结构组成
        3.2.1 头部
        3.2.2 躯干
        3.2.3 四肢
    3.3 人体的感知活动
        3.3.1 感觉活动
        3.3.2 知觉活动
    3.4 人体的需求
        3.4.1 物质需求
        3.4.2 精神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身体与建筑
    4.1 身体的定义
    4.2 身体与建筑的七个特征
        4.2.1 视觉
        4.2.2 听觉
        4.2.3 触觉
        4.2.4 记忆
        4.2.5 运动
        4.2.6 欲求
        4.2.7 场所
    4.3 文献研究统计与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人文主义视角
    5.1 人文主义与建筑
    5.2 建筑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主义视角
    5.3 本章小结
第6章:人文主义视角下的西方建筑历史演变规律
    6.1 视觉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1.1 第一阶段:拟物意识的形成
        6.1.2 第二阶段:从物到人-建筑物即身体的映射
        6.1.3 第三阶段:禁欲主义下的身体与空间
        6.1.4 第四阶段:古典主义身体观的回归
        6.1.5 第五阶段:古典主义视觉的分离与畸变
        6.1.6 第六阶段:古典主义视觉的混乱与功能矛盾的出现
    6.2 功能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2.1 第七阶段:视觉与功能矛盾的加剧
        6.2.2 第八阶段:古典主义身体观的瓦解与新观念的出现
        6.2.3 第九阶段:功能主义身体观的确立与发展
    6.3 新视觉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3.1 第十阶段:功能主义建筑的新视觉
    6.4 感官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4.1 第十一阶段:建筑物是社会与都市结构的反映
        6.4.2 第十二阶段:建筑物即身体的存在与感知
    6.5 本章小节
第7章: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建筑历史演变规律
    7.1 第一阶段:拟物化意识与宇宙人神观念的形成
        7.1.1 原始社会时期
        7.1.2 奴隶社会时期
    7.2 第二阶段:观念与世俗性的人文主义
        7.2.1 封建社会时期
    7.3 第三阶段:身体在建筑中的迷失
        7.3.1 近代社会时期
        7.3.2 现代社会时期
    7.4 本章小节
第8章: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历史演变对比与启示
    8.1 古代社会时期
        8.1.1 人神观
        8.1.2 建筑材料及其体现出的文化观念
        8.1.3 模数化与基本尺度的确定
        8.1.4 身体在建筑中的直接表达
        8.1.5 身体感受的介入
    8.2 近现代社会时期
    8.3 当代社会时期
    8.4 本章小节
第9章:研究结论及启示
    9.1 研究结论
    9.2 启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四、论建筑文化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4]北京地区博物馆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D]. 郭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5]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02)
  • [6]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方法研究[D]. 焦杨明慧. 天津大学, 2020(02)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8]建筑作品的着作权侵权研究[D]. 李静怡.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9]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形式生成研究[D]. 李石磊. 天津大学, 2020(02)
  • [10]从身体到建筑: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演变与启示[D]. 朱梦. 深圳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论建筑文化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