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西瓜产销分析及2003年展望

2002年西瓜产销分析及2003年展望

一、2002年西瓜产销解析与2003年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林[1](2019)在《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郊区作为以服务城市为主要功能,与城市联系密切的城乡过渡区域,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展,其功能内涵和空间范围也在不断变化。郊区的过渡性,决定了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等多个宏观战略实施的空间载体,从而使郊区功能及其空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着复杂的演化过程,准确把握这种演化规律,有利于科学的引导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分析郊区功能内涵和空间演化特征及过程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郊乡村转型的“区域—村域”两个尺度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遵循“概念—特征—机理—模式”的研究范式,以西安为例,开展了大城市郊区以土地利用转型为表征的城郊功能转型研究。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郊区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乡村转型特征,解析了影响城郊乡村转型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城郊乡村发展模式。本文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其对郊区需求的变化,郊区的空间范围与功能结构不断地发生演化,各种功能空间也不断地发生位移。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并协同增减是郊区乡村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并体现在功能用地面积变化、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提高和空间圈层波浪式外扩位移等多个方面。期间,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活配套和生态服务四类功能的服务能力与价值均不断提高。其中,农业生产功能由粮、蔬生产基地转变为果、蔬、粮综合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功能在乡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降低,生活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构成则日益丰富。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形成“圈层+板块”的分布格局,工业生产功能空间集中化和规模化态势明显,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则在特定化与泛在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综合化特征,生活功能空间则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且距城市越近转变越明显。城郊乡村区域主导功能经历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态服务”的转变,中心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拓展,都市区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是城郊乡村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2)从构成城郊乡村的基本单元——村域尺度考察,其功能与空间演变除符合前述郊区整体特征外,由于各村间区位交通及资源禀赋的差异,还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类型。其中,近郊区村域依托良好的交通及区位条件,形成了旅游休闲或乡村工业为主的村域功能,并由于村域自身及周边资源禀赋差异出现了多种经济类型(如农家乐、文化旅游、纸箱加工、家具加工等);远郊区村域的功能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但部分村庄依托其周边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休闲服务功能。不同功能类型的村域形成了与之匹配的用地结构和农户收入结构,但微观村域的消费观念和关系网络并未随功能演变和农户的收入变化而出现明显分化。(3)大城市城郊乡村功能与空间演变是规划政策调控下的空间用途管制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有效配置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内外互馈”机制下实现“路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郊区功能的变化导致空间响应,推动功能空间演变。其中,郊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凸显,应遵循生态地租的理论指导功能空间布局。“内外互馈”机制包括外部动力主导下影响城郊乡村转型各要素之间的“内外互动”机制和城郊乡村“区域—村域”的“作用反馈”机制。内外互动机制是指在外部动力主导下,“自身条件—外部环境”要素综合作用改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关系,引发城郊乡村区域空间及其表征的功能演变的“自上而下”复合作用过程。不同影响因素在城郊乡村转型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用反馈机制是指上述外部影响因素作用于不同交通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的村域,改变村域的发展要素构成,实现村域功能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而构筑宏观区域整体功能和空间结构的微观村域“自下而上”“螺旋上升”式反馈过程。所谓路径创造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城郊乡村发展突破了对计划经济时期集体经济制度下的乡村发展路径的依赖,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乡村发展路径创造——城郊乡村功能转型及其空间响应。基于西安郊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不断提高的特征,本文提出西安城郊乡村生态地租竞租曲线的假设,在这一假设下付租能力呈现出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增加先快速下降,转而逐渐上升的态势。(4)城郊乡村不同村域所处的区位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导致驱动村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就西安郊区而言,存在包括政策驱动、技术驱动、需求拉动和综合驱动四类乡村发展模式。不同乡村发展模式对应的典型村域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互动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特征及空间结构。

杨晴青[2](2019)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文中指出在近30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因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发展机会不对等,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不稳定性突显。不同于城市区域或沿海平原地区,西部乡村地区经济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生活、生产条件改善明显,但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脆弱等自然环境限制下,农户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地方经济造血能力弱,经济建设长期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城市化对传统乡村的冲击使得人力资本等要素持续流失,乡村地区逐渐丧失了发展资本,已逐渐走向衰落,亟待转型与振兴。笔者认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为发展乡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其中,人居环境建设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为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转型提供支撑,而乡村振兴、乡村转型又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引领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本研究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人地关系、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脆弱性的视角着眼,遵循“评估框架构建—情景阶段识别—时空过程剖析—功能因子诊断—演变机理解析”的研究主线,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为案例区,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提出了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探索性设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界定与阈值规则,以服务于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二是,构建了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测度了案例区37年间(19802016年)的乡村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因子的脆弱性值,并对其时序演变轨迹进行了刻画。基于情景界定规则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状态进行阶段划分,利用52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两份行业部门访谈材料,运用“ground-truthing”质性方法对情景类型进行了实地验证,剖析不同阶段脆弱性情景特征。三是,尺度下降至村域尺度,构建了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基于县域尺度阶段划分的结果,利用65个样本村,451份入户调查问卷,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村域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值进行测度,并基于ArcGIS平台刻画了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格局。运用贡献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功能子系统/因子进行了诊断,剖析脆弱性贡献子系统/因子、抵抗子系统/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四是,将研究尺度上推至地貌片区,解析了案例区北部风沙区、西南黄土丘陵沟壑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因子的演化过程,同时梳理了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的转变。五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451份入户调查问卷,113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的视角切入,探讨了1980年以来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历程。最后,采用梳理归纳法,对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演化路径、乡村转型轴线进行了梳理,识别并提炼了阶段间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乡村转型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对主要驱动力展开分析,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案例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经历4个阶段,徘徊于顽固脆弱的系统与不受控制的脆弱性系统情景之间:阶段1(19801995年),人居系统长期处于生态恶劣、住房简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空白等顽固高脆弱情景;阶段2(19962005年)系统突破阈值突破进入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以干旱灾害持续、人口出生率骤降、性别严重失衡、社会保障滞后、城乡二元化为典型脆弱特征;之后,系统反弹至顽固脆弱情景,经历短暂但危机四伏的阶段3(20062009年),以化肥及农药泛滥、人口流失、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撤并、严重依赖枣果经济为脆弱特征;阶段4(20102016年),进入以雨涝灾害频现、枣果经济崩溃、人类系统极端脆弱为特征的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2)1980年以来,县域尺度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但仍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幅度增大,雨涝灾害成为主要扰动;进入21世纪以来,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加剧,乡村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近十年间,社会系统脆弱性逐渐减轻,四大因子脆弱值不同幅度减轻,人类系统已走向重度脆弱等级,仅人口负担因子脆弱值减轻。村域单元时空格局演变显示,综合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均由高脆弱性全局覆盖逐步减轻至以低脆弱性分布为主的格局,人类系统则由低脆弱性全面分布逐步恶化至高脆弱性为主的格局;支撑系统空间格局动荡,低等级的脆弱性集中于交通干线沿线、行政中心驻地样本村。(3)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分布最广的贡献子系统由居住系统转变为支撑系统,而抵抗子系统由人类系统转变为居住系统。北部风沙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西南丘陵沟壑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因子的优劣势特征同样经历了阶段性的转换,转换过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异质之处。(4)垃圾处置欠缺始终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劣势,生活取水相对方便为其优势。此外,历史时期的劣势主要为土地耕作比重大、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通讯条件差、农户收入水平低,优势在于化肥施用量较少、乡村人口充足、小学学校可达性良好、贫富差距较小等方面。现今,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以河渠水体质量较差、乡村人口萧条、贫富差距较大、房屋结构脆弱及居住拥挤为劣势,以风沙灾害减轻、人口抚养比低、农村道路较健壮、社会治安良好为优势。(5)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的视角剖析了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下的乡村转型历程。(1)乡村生计方式的转型:北部风沙区经历非农生计活动比重持续上升,枣果生计活动比重激增后骤降,生计均衡型比重略有增加的过程;西南丘陵沟壑区生计活动由传统农牧生计向枣果生计过渡,进而转向非农生计;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生计活动经历了转向以枣林生计活动为主导,最后以非农生计活动为主导的过程。此外,三类地貌区生计缺乏型结构呈现了分布缩小又扩大的历程,而生计全面型结构则与之相反。生计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后又下降的过程;(2)乡村土地利用转型:三类地貌区均呈现耕地向林地大幅转换,后又保持稳定格局的过程。弃耕地比重呈现小幅上升后大幅增涨的过程。(3)乡村空间结构转型: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站点经历覆盖村域单元又撤离村域单元的过程,乡村居民住宅由分散分布持续向集中团块式发展;交通道路轴线拓展至村村通,继而延伸至户户通的放射状结构,社会交往尺度随之由村域逐级突破至县域空间;村镇行政单元经历轻微调整,至大幅调整、半径显着增大的过程。(6)建构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气候与市场变化、城市化冲击除了直接导致乡村人居子系统脆弱性变化外,还将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农户行为,间接的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化与乡村转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演变继而推动乡村转型进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变化、乡村转型过程又将反馈于扰动体系,或是形成扰动源,或是干预扰动因素。国家政府与农户行为继而迅速响应与/适应,并针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形成应对策略,而应对策略作为“双刃剑”进一步干预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系统。

李明奎[3](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高群[4](2016)在《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迅速发展的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根据国情对蔬菜产业实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调控或监管。面对国内外的现实压力与大众舆论,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蔬菜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那么,针对蔬菜产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的产业调控政策真的对稳定菜价有影响吗?若存在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导向作用与持续时间又是怎么样的?未来,为确保蔬菜产业良性运营,政府调控是否有必要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新形势下,修缮国内蔬菜产业政策调控机制的相关建议有哪些?这些,均是现有的文献研究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展开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及评价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发展概况(1)系统梳理与评价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主要内容。按照产业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产业链所处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两个视角,从调控政策实施背景、演变历程、相关内容、具体措施等方面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同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展开定性评价。(2)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与影响因素。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将其总结为八大阶段,依次为:菜品自由购销阶段、国家统一制定菜品价格、调整不合理菜价体系、放开菜价管制权限、蔬菜类产品连续增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升蔬菜类产品质量新阶段及统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阶段。与此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维度解析了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因素。(3)展开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评述与借鉴。从蔬菜产业基本情况、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政策概览、效果评价四个维度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国家蔬菜产业先进调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评价这些国家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运行效果;并与中国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归纳出对国内蔬菜产业良性运营具有借鉴性意义的重要启示。二、基于事件分析法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效果(1)基于事件分析法展开国内月度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借鉴金融学与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经典的事件分析法,通过与目标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按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分门别类的展开产业历次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作用效果的评估,用并不直接受到蔬菜产业政策影响的肉类及其制品价格作对比研究,重点考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价格影响机制的正负导向作用及持续时间,并按类别的不同对历次调控政策干预措施的外生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按照其针对产业链环节的不同,对蔬菜市场价格的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与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四个月左右的正向提价作用;与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三个月左右较低程度的正向提价作用;与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作用程度太低尚不足以将菜价拉至正常水平。(2)基于差分模型展开年度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市场价格影响的案例分析。利用差分模型,测算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与假设未启动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菜价模拟值之间的差额,将差额绝对值较大的年份纳入案例库。从政策背景、政策效果、政策解读等维度展开分析,综合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样本考察区间内,国内蔬菜产业价格调控政策对菜价的正负导向不尽相同,且绝大多数年份的产业调控政策并没有对稳定蔬菜类产品价格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与此同时,2000年以来国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干预较之以往也明显增多,干扰了市场机制在蔬菜类产品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综合而言,无论是事件分析法的研究,还是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21世纪以来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并未很好的实现政策初衷,虽然,政府在引导蔬菜市场改革、维护生产者福利及促进消费等方面的确承担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直接的政策干预手段对蔬菜类产品价格的维稳能力有限。三、提出完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建议(1)建议变革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贯彻“市场机制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功效”、“政府宏观调控不能退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立足国内和学习国外相结合,建议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强化政府在蔬菜产业公益性、基础性和服务性环节的功能;二是毫不放松国内蔬菜类产品生产,缓解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三是综合供需双重因素,科学构建蔬菜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体系;四是要增强居民蔬菜消费意识及维稳蔬菜类产品价格,加强政策创新。(2)建议进一步规范并完善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现行政手段逐步向市场化手段转变,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并从内涵界定、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三个维度解读了当前主流的两大市场化调控举措一调控目录制度和蔬菜价格保险制度,以期为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提供借鉴。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给出了一种新的评估鲜活农产品调控政策效果的方法与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新意。为科学解析21世纪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引入了金融学、社会学领域中运用较广的事件分析法和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未来蔬菜产业良性运营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2)构建了涵盖蔬菜全产业链的政策发展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本研究打破了以往学者侧重于对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品种进行效果评估的逻辑,试图构建涵盖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的全产业链的蔬菜产业调控发展过程与政策效果的完整逻辑体系。

郭习松[5](2015)在《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历了革命年代的萌芽与兴起,我国涉农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组织化大发展,并伴随着改革开放迎来真正的市场化发展。然而,随着国家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涉农媒体集体遭遇“寒冬”,直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此后又连续11年下发“一号文件”,由此引发一股涉农媒体复兴热。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涉农新媒体大量涌现,涉农媒体分化融合趋势明显。为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不少涉农媒体开始了艰苦的转型探索。其中,《南方农村报》开始了南农实验和媒体群整合,湖北涉农品牌电视频道——《垄上行》频道探索与涉农资本合作模式,中国农村广播协作网、河北对农宣传协作体等涉农媒体以联盟形式展开探索,分化融合趋势明显。美国、新西兰、韩日等国家发展涉农媒体实践也呈现这一特点。只不过,这其中,既有硬件设施建设的问题,更有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等软性建设问题;涉农媒体是独立发展,还是借力官媒重新回归,都需要相关利益方作出博弈与让步。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智能手机有望成市场新宠的同时,怎样打造一套适合我国涉农媒体发展和涉农传播的有效机制,成为未来涉农媒体发展所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媒介生态学、发展传播学视角展开研究,选取当前最前沿的媒介探索为样本,从调查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现状与农村受众的使用状况入手,以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政策性事件为逻辑起点,重点关注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新媒体在农村区域的发展,采用理论阐释、案例分析与业界观察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一手资料揭示新媒体背景下涉农媒介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转型逻辑,探究农村社会转型与涉农媒体发展的互动与关联,提炼出二者之间的影响因子与机制,进而采用案例分析和策略研究,以媒体融合视角对涉农媒体的发展提出评估与预测,为业内和政府主管部门把握涉农传播新动向新趋势,更有效地把握新时期涉农传播的主要特点,以帮助改进新时期的涉农传播,打造更有效的涉农传播机制和更适合当前中国“三农”发展现状的传播体系提供可行性建议。

杨树果[6](2014)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文中认为大豆产业链长,大豆产业发展关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6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不断增加,有关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豆生产、大豆加工、大豆进口、外资扩张等个别环节和表面观察,系统的大豆经济研究寥寥无几。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导致现有的判断过于片面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致使很多问题尚不清楚,如大豆经济的运作体系和情况、大豆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规律性认识以及对未来的判断,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外资与产业安全、转基因,等等,尚缺乏正确认识和长远判断,以致出现了很多不现实或不客观的观点。因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对大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和贸易各环节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大豆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和经济特征,并形成未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判断,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尽管2010年以来,大豆生产环节上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明显滑坡,但消费、贸易、加工几个环节却是一片繁荣,生产上有所滑坡并不等于整个大豆产业的衰退。(2)我国的大豆生产发展是缓慢的,单产水平是影响大豆生产的关键因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大豆比较效益低是大豆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综合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短期内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国产大豆不具有竞争力,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靠生产保护和非转基因错位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单产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3)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及城镇化发展拉动了大豆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他油脂(特别是棕榈油)的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大豆消费增长,但作用不大。因此,短期内我国大豆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而国内大豆供给难度加大,仍需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4)我国的大豆流通基本上形成了大豆主产区和东南沿海向全国扩散的格局,大豆加工产品中的豆制品多在本地流通,豆油和豆粕主要由加工产区向销区流通,但大豆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效率低下。(5)大豆加工以压榨为主,大豆油脂加工业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国内企业在产能、大豆处理、豆油产量以及蛋白生产方面处于优势,但大豆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6)大豆进多出少的格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资源可能性是大豆进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价差因素是近年来大豆进口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大豆进口并未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冲击,豆农收入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益;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形成对大豆加工业的控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得到了提升,因此,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认识到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食物安全和改善营养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提出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满足国内需求;(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3)建立现代耕作制度技术体系稳定种植面积;(4)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将转基因大豆生产纳入研究和政策考虑。

谢忠强[7](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徐群[8](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胡华平[9](2011)在《农产品营销渠道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业流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系统的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正在进行激烈的交互、替代和融合。一方面,我国居民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发生的变化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食品安全诉求和可追溯体系促使渠道成员密切协作;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中种种矛盾和困难,小农户如何融入现代农产品营销系统也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演变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有:1.农产品营销渠道变革与演化的历程、阶段和特征分析。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大多处于“传统化营销渠道”、“组织化营销渠道”、“一体化营销渠道”几个阶段中的某个特定阶段,或者正处于两个阶段中的转变时期。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处于传统化营销渠道阶段;而主要发达国家则处于一体化营销渠道阶段;此外,一些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正处于向组织化营销渠道转变进程中。我国农产品营销的政策和实践历程中,主要经历了“有计划的营销渠道”、“传统化的营销渠道”和“组织化的营销渠道”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渠道结构主要呈现扁平化发展,出现多种渠道形式,分销网点和密度不断增大;渠道组织主要表现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农户、中间商和零售等参与主体和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渠道职能主要表现出营销活动的扩大化发展,农产品营销的交换活动、物流活动和支持性活动等越来越多。2.农产品营销渠道变革与演化的驱动力模型及实证分析。一方面,外部宏观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重要力量,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条件、城市化率、消费结构、外商投资、公共政策等。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的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分析发现,这些外部因素对营销渠道长度分别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食品消费支出增加、运输条件改善和公共政策市场化导向会引起渠道变短。另一方面,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之间具有较强的交互影响关系。采用“结构-行为-绩效”(SCP)方法和面板数据发现,我国食品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绩效关系表现出交互影响。零售商(批发商)绩效改进的同时会促进批发商(零售商)绩效的提升;渠道成员分销密度会影响自身和其他垂直渠道成员的财务绩效;渠道集中度越高,批发商利润率绩效越低,而零售商利润率绩效越高;渠道价格差越大,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利润率绩效将显着提高。再者,通过蔬菜小农户的调研数据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Multi-group SEM)分析发现,环境不确定性对渠道系统的影响主要来自食品质量安全诉求和市场供需波动。“农区露地大宗菜群组”比“城郊大棚精细菜群组”的小农户更加容易受到环境不确定性的冲击影响。当渠道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最先做出适应性调整的是渠道组织和渠道职能,并引起渠道渠道关系和渠道治理的进一步调适。3.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多样化及其治理选择分析。借鉴交易成本经济学(TCE)理论,总结和概括不同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治理模式及其选择。所有权形式、专用资产投资和关系规范共同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治理安排。通过调节使用所有权控制程度、专用性资产投资水平和关系规范强度,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十二类治理形态呈现连续性排列,并分别取得最小化治理成本。利用合作博弈论Shapley解法分析混合渠道治理中的6类中介型渠道模式,在所有权控制和专用资产投资选择下,农产品营销渠道成员可能形成各种子联合体,它们充分利用多样化治理模式的互补效应,实现渠道成员个体理性和渠道链整体理性的统一。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有:(1)研究视角的创新。突出分析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革和演化问题,并扩展对营销渠道及其演变的内涵理解,从结构、组织、职能、关系和治理等五个维度解析渠道系统的各个方面,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新意。(2)研究内容的创新。分别从单个成员、成员之间和渠道链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农产品营销渠道演变,如基于蔬菜小农户感知来分析环境不确定性和渠道系统调适,基于食品批发商和零售商交互来讨论它们之间的绩效关系变迁,基于渠道长度和密度来分析渠道结构的演变。这些研究内容也分别对应于微观、中观和宏观农产品营销,是对现有营销渠道应用研究的有益探索。(3)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蔬菜种植农户感知的环境不确定性和渠道系统调适,并进一步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Multi-group SEM)方法比较“农区露地大宗蔬菜”产销模式和“城郊大棚精细蔬菜”产销模式的差异性,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新意。

张天懿[10](2011)在《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曾是促使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第一次文明的最重要推动力。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较快,并对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天津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最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潜力的城市区域之一。就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和农业总产出量而言,天津不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0.2%,在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比重排名靠后。但就农业经济技术水平和单位效率比较,天津却称得上我国的农业强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均位居全国前例,天津市农业的许多现代发展理念、生产经营方式、管理手段等对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天津市现代农业如何发展才能适应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是众多学者和研究者面前的又一个需要研究的急迫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其开展更多的研究和探讨。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从农业发展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出发,概述并总结了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为下文进一步讨论天津市农业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在回顾天津市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的统计数据,从大农业的主要农产品的角度,分析了天津市各区县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指出天津市农业的产业布局:城市农业观光圈,近郊特色农业发展圈,远郊平原农业发展圈。第三,本文基于前面的研究基础,运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对天津市农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近10年十多个城市在小麦,粳稻,玉米,大棚黄瓜和西红柿,大规模生猪,中等规模奶牛,大规模蛋鸡以及淡水鱼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天津市农业中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农产品的技术效率,指出技术进步对天津市农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农业的发展中,技术进步起了很大作用。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源于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科技创新在生产各环节中的应用,以比从前少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数量相同的产品,或以从前数量相同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导致技术效率的提高,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天津市农业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都在逐年改善,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强。在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方面,在这十年间,天津市对农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关注程度较高,而对生态功能的关注与投入力度不够,科技创新和技术效率有待加强。最后,基于以上实证研究,本文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提出了促进天津市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农业发展状况奠定基础,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改善现代农业设施装备,为推动天津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服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发挥重点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效应;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特别提出并分析了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内容和定位以及社会和环境效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天津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2002年西瓜产销解析与2003年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西瓜产销解析与2003年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关键科学问题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1.3.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1.3.2 乡村多功能研究
        1.3.3 城郊乡村转型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郊乡村转型研究架构
    2.1 概念解析
        2.1.1 郊区
        2.1.2 城郊乡村
        2.1.3 乡村转型
    2.2 理论基础
    2.3 城郊乡村转型分析和解释框架
        2.3.1 城郊乡村转型“区域—村域”多尺度分析框架
        2.3.2 城郊乡村转型“要素—机理”多维度解释框架
    2.4 城乡关系演变历程
        2.4.1 城镇化起步阶段——“城乡分离”
        2.4.2 快速城镇化时期——“以乡举城”
        2.4.3 城镇化成熟阶段——“城乡融合”
    2.5 城郊乡村功能构成
        2.5.1 郊区功能内涵分析
        2.5.2 西安城郊乡村功能构成
    2.6 城郊乡村范围界定
        2.6.1 郊区范围内涵分析
        2.6.2 西安城郊乡村研究范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特征——区域尺度
    3.1 空间转型特征
        3.1.1 城郊乡村区域尺度空间转型态势
        3.1.2 耕地与建设用地呈现逆势协同演化
        3.1.3 城郊乡村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显着分异
        3.1.4 城郊乡村空间转型呈现圈层分布特征
    3.2 功能转型特征
        3.2.1 农业生产功能不断分化
        3.2.2 工业生产功能趋向极化
        3.2.3 生活功能按行政区分异
        3.2.4 生态功能构成日益丰富
        3.2.5 主导功能由生产转为生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特征——村域尺度
    4.1 空间转型特征
        4.1.1 宏微观转型总体特征一致
        4.1.2 用地演化的区位分异特征显着
    4.2 功能转型特征
        4.2.1 调研村庄的经济功能不断转型
        4.2.2 经济功能随城市距离远近分异
        4.2.3 经济功能分异引发用地结构分化
        4.2.4 经济功能变迁引发社会功能分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郊乡村转型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5.1 影响因素
        5.1.1 资源禀赋
        5.1.2 区位交通
        5.1.3 发展需求
        5.1.4 技术进步
        5.1.5 政策调控
    5.2 作用机理
        5.2.1 城郊乡村转型的内外互馈机制
        5.2.2 城郊乡村转型的路径创造过程
        5.2.3 城郊乡村功能转型引发空间响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
    6.1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类型
    6.2 政策驱动型
        6.2.1 “政策+能人”驱动村庄转型
        6.2.2 村域土地利用趋向集约发展
        6.2.3 土地利用投资以政府为主导
    6.3 技术驱动型
        6.3.1“技术+生产大户”引领产业升级
        6.3.2 生产设施用地和农村居民点规模同步扩大
        6.3.3 土地利用投资以村民投资为主体
    6.4 需求拉动型
        6.4.1 企业入驻实现经济发展
        6.4.2 市场主导村办企业转型
        6.4.3 经济分异引发用地分化
        6.4.4 投资主体以市场为主导
    6.5 综合驱动型
        6.5.1 社会需求变化引致村庄经济不断更迭
        6.5.2 综合因素主导乡村发展突破村域空间
        6.5.3 形成复合的投资、权属空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1.2.1 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述评
        1.2.2 人地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与述评
        1.2.3 乡村转型研究进展与述评
    1.3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3.1 研究区选择依据
        1.3.2 研究区区位与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数据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理论架构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人居环境
        2.1.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
        2.1.3 乡村转型
    2.2 基础理论与框架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人居环境科学
        2.2.3 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
    2.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分析框架
        2.3.1 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
        2.3.2 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
        2.3.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
第三章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阶段
    3.1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3.1.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
        3.1.2 数据标准化
        3.1.3 指标聚合
    3.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序演变
        3.2.1 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
        3.2.2 雨涝灾害增多,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增大
        3.2.3 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
        3.2.4 人类系统脆弱性持续加深,仅人口负担因子减轻
        3.2.5 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
        3.2.6 社会系统脆弱性开始减轻,四大因子有效改善
    3.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与阶段
        3.3.1 阶段划分与特征提炼结果
        3.3.2 分阶段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
第四章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差异
    4.1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4.1.1 指标体系构建
        4.1.2 样本村分布与数据处理
        4.1.3 村域尺度脆弱性测度模型
    4.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
        4.2.1 综合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2 自然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3 人类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4 居住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5 支撑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6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因子时空分布
        4.3.1 功能子系统诊断
        4.3.2 自然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3 人类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4 居住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5 支撑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6 社会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第五章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演化
    5.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及样本分布
        5.1.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概括
        5.1.2 地貌片区样本分布情况
    5.2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分布演变
    5.3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因子分布演变
        5.3.1 分区域自然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2 分区域人类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3 分区域居住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4 分区域支撑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5 分区域社会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4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转变
        5.4.1 北部风沙区优劣势转变
        5.4.2 西南丘陵沟壑区优劣势转变
        5.4.3 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优劣势转变
第六章 地貌片区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
    6.1 乡村生计方式转型
        6.1.1 生计活动变化
        6.1.2 生计结构类型变迁
        6.1.3 生计多样性变化
    6.2 乡村土地利用转型
        6.2.1 林耕地结构变化
        6.2.2 弃耕地分布变化
    6.3 乡村空间结构转型
        6.3.1 点:服务设施及站点变化
        6.3.2 线:社会交往轴及道路网变化
        6.3.3 面:村及镇域单元变化
第七章 人居环境演变与乡村转型机理
    7.1 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1 自然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2 居住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3 人类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4 支撑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5 社会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2 乡村“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7.2.1 生计方式转型历程
        7.2.2 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历程
        7.2.3 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7.3 阶段间演化的主导因素
        7.3.1 阶段1 至阶段2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3.2 阶段2 至阶段3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3.3 阶段3 至阶段4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4 主要的驱动力剖析
        7.4.1 气候变化
        7.4.2 城市化进程
        7.4.3 市场变化
        7.4.4 国家政策、社会援助调控
        7.4.5 农户适应行为
    7.5 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机理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减轻策略
        8.2.2 支撑乡村转型的人居环境建设启示
    8.3 创新与不足
        8.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8.3.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
    1.2.1 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框架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主要的不足与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价格理论
    2.1.2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2.1.3 准公共物品与福利经济学理论
    2.1.4 农业的弱质性与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有关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研究进展
    2.2.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相关研究
    2.2.3 文献简评
2.3 理论分析框架 3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概况
3.1 国内蔬菜产业运行基本概况
3.2 中央财政支持蔬菜产业良性运营的主要措施
    3.2.1 与蔬菜产业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3.2.2 与蔬菜产业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3.2.3 与蔬菜产业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3.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蔬菜产销经营活动的政策措施
    3.3.1 对菜品生产环节的扶持政策
    3.3.2 对菜品流通环节的支持政策
3.4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与不足
    3.4.1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
    3.4.2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演变历程
4.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4.2.1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的因素
    4.2.2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执行的因素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国内蔬菜价格调控政策效应分析
5.1 实证模型介绍
    5.1.1 事件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5.1.2 Hodrick-Prescott Filter分析的基本原理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5.3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相关价格影响的模型估计
    5.3.1 2000年以后蔬菜生产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5.3.2 2000年以后蔬菜流通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5.3.3 2000年以后其他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5.4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外生性检验——“目标定位分析法”
5.5 研究小结 6 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价格走势影响
6.1 理论框架与模型介绍
6.2 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选取
    6.2.1 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
    6.2.2 假设未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6.2.3 典型调控政策的选取
6.3 政策发生对菜价影响的政策案例分析
    6.3.1 2006年调控政策缺位、助推菜价上昂
    6.3.2 2008年为确保蔬菜消费、政府平抑菜价
    6.3.3 2010年为促进蔬菜生产、政策助推菜价
6.4 本章小结 7 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评述与借鉴
7.1 美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7.1.1 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7.1.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
    7.1.3 政策概览
    7.1.4 政策效果及评价
7.2 欧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7.2.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7.2.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出台背景与发展历程
    7.2.3 具体的调控政策
    7.2.4 政策效果
7.3 日本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7.3.1 蔬菜产业基本现状
    7.3.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历程
    7.3.3 具体的调控政策
    7.3.4 政策效果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转变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
    8.2.2 革新调控手段: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蔬菜产业相关的调控政策概览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与研究成果 致谢

(5)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1.1 研究的学术价值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基本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理论基点及相关理论支撑
2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及角色演进
    2.1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
        2.1.1 萌芽与兴起
        2.1.2 建国后组织化大发展
        2.1.3 改革开放后兴衰三步走
        2.1.4 近十年分化融合明显
    2.2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与内容走向
        2.2.1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
        2.2.2 涉农媒体报道内容的主要走向
    2.3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2.3.1 涉农媒体的功能体现
        2.3.2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特殊影响
3 我国涉农媒体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困境
    3.1 我国涉农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现状
        3.1.1 农村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以中部三县市为例
        3.1.2 农民工群体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
    3.2 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发展困境
        3.2.1 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局限性
        3.2.2 涉农媒体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4 我国涉农媒体破解困境的发展探索
    4.1 涉农报媒的探索
        4.1.1 新闻回归与分众传播
        4.1.2 经营管理上,走出政策襁褓
    4.2 涉农广播电视的探索
        4.2.1 广播探索协作体运作
        4.2.2 涉农电视的探索
    4.3 涉农网络媒体的探索
        4.3.1 传统涉农媒体网站与新兴电子商务网站共融发展
        4.3.2 手机报(APP)为涉农移媒体动传播探路
5 媒体融合趋势下,我国涉农媒体未来走向
    5.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5.1.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相关理论
        5.1.2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的特点分析
    5.2 涉农媒体融合及全媒体传播实践
        5.2.1 国外涉农媒体传播全媒体特点明显
        5.2.2 国外涉农媒体发展带来的启示
        5.2.3 我国涉农媒体全媒体传播现状与探索
结语
附表1 全国主要涉农报媒一览
附表2 涉农期刊
附表3 全国主要涉农电视台节目(频道)一览
附表4 中国农业网站ALEXA综合排名(数据更新时间:2015-3-22 09:41)
附表5 改革开放以来“一号文件”内容一览
附表6 新西兰农业新闻集团有限公司(Rural Press Limited)的9大农业报刊杂志
附表7 默多克在新西兰开办的主要涉农报刊
附表8 中部农民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附表9 武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目标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2.2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中国大豆生产
    3.1 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
    3.2 大豆生产发展总况
    3.3 大豆生产布局
    3.4 生产收入与成本
    3.5 大豆生产的地位
    3.6 大豆种植制度
    3.7 大豆生产的影响因素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豆流通
    4.1 近代大豆流通历史回顾
    4.2 大豆流通体制
    4.3 大豆流通数量与价格
    4.4 大豆流通主体与渠道
    4.5 大豆运输与仓储
    4.6 大豆交易方式
    4.7 大豆流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8 国外大豆流通的借鉴与启示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豆加工
    5.1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历史回顾
    5.2 大豆加工业生产概况
    5.3 大豆加工业发展概况
    5.4 大豆加工业生产布局
    5.5 大豆加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5.6 国际大豆加工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豆消费
    6.1 中国大豆消费的历史回顾
    6.2 大豆总体消费
    6.3 消费结构
    6.4 大豆产品的消费
    6.5 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6.6 影响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因素
    6.7 大豆消费的国际比较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大豆贸易
    7.1 中国大豆贸易总体发展历程
    7.2 大豆及其产品出口贸易
    7.3 大豆及其产品进口贸易
    7.4 大豆及其产品进出口价格变化与比较
    7.5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7.6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7.7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8.1 建国以来的大豆产业政策
    8.2 大豆产业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8.3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
    8.4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大豆产业经济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探讨
    9.1 大豆产业安全问题
    9.2 转基因大豆发展问题
    9.3 大豆产业竞争力问题
    9.4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六、 研究方法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后记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农产品营销渠道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产品传统营销渠道正在向现代营销渠道转变
        1.1.2 小农户如何融入现代营销渠道系统成为新挑战
        1.1.3 食品安全和可追溯体系促使渠道成员密切协作
        1.1.4 农产品消费方式的变化对渠道成员提出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重要概念界定
        1.3.1 "营销渠道"
        1.3.2 "供应链"、"物流"和"流通"
        1.3.3 "农产品"和"农产品营销渠道"
    1.4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革与演化的内涵及范畴
        1.4.1 营销渠道变革和演化的内涵
        1.4.2 营销渠道变革和演化的范畴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局限性
    1.7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2.1 多学科理论解释及其概览
    2.2 营销渠道理论研究评述
        2.2.1 交互演变——营销学"政治经济分析框架"流派
        2.2.2 结构范式——结构设计和和效率决定
        2.2.3 行为范式——行为的交互性和多维性
        2.2.4 关系范式——交换关系扩展到关系交换
    2.3 治理理论及其评述
        2.3.1 治理理论概述
        2.3.2 交易成本作为治理选择的重要依据
        2.3.3 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与合作
        2.3.4 契约不完备性与关系契约
        2.3.5 治理理论对营销渠道演变研究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农产品营销渠道演变的国内外观察
    3.1 农产品营销渠道演变和发展的世界概览
        3.1.1 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三个阶段
        3.1.2 发展中国家参与和融入现代化农产品渠道系统
    3.2 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演变观察
        3.2.1 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演变的政策历程
        3.2.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演变的系统特征
    3.3 美国生鲜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演变观察
        3.3.1 "大生产与大市场"渠道模式的特征
        3.3.2 "大生产与大市场"渠道模式的形成
    3.4 本章小结
4 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演变
    4.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长度和密度的经验观察
        4.1.1 渠道长度和密度的循环演化特征
        4.1.2 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渠道长度的演变
        4.1.3 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渠道密度的演变
    4.2 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对渠道长度演变的影响
        4.2.1 经济发展水平
        4.2.2 城市化进程
        4.2.3 运输条件
        4.2.4 食品消费结构
        4.2.5 外商直接投资
        4.2.6 公共政策
    4.3 渠道长度演变的岭回归分析
        4.3.1 变量选择和分析方法
        4.3.2 分析与结论
    4.4 本章小结
        4.4.1 主要结论
        4.4.2 渠道结构演变带来的新挑战
        4.4.3 农产品渠道结构演变的研究展望
5 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关系演变
    5.1 批发商与零售商交互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
        5.1.1 上/下游渠道成员之间的交互影响
        5.1.2 批发商/零售商分销密度
        5.1.3 渠道集中度
        5.1.4 渠道价格
    5.2 批发商和零售商财务绩效的历史变化
    5.3 批发商和零售商财务绩效的面板数据分析
        5.3.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5.3.2 数据和分析方法
        5.3.3 面板数据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5.4.1 主要结论
        5.4.2 理论含义
        5.4.3 管理学建议
6 环境不确定性和农产品营销渠道系统调适
    6.1 环境不确定性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系统的冲击
        6.1.1 渠道系统和环境不确定性
        6.1.2 分析框架
        6.1.3 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渠道冲击
    6.2 两种蔬菜产销模式的形成与演变——嘉鱼县蔬菜产销观察
        6.2.1 嘉鱼县蔬菜产销发展的基本情况
        6.2.2 两种典型蔬菜产销模式——基于区位特征和生产条件差异
        6.2.3 现代化渠道成员的出现及影响
    6.3 农户对环境不确定性和渠道变化感知的实证分析
        6.3.1 小农户视角下的环境不确定性和渠道变化
        6.3.2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6.3.3 分析与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农产品营销渠道治理模式演变与选择
    7.1 农产品营销渠道治理的连续统——交易成本比较及其扩展
        7.1.1 所有权控制程度及其治理效应
        7.1.2 专用资产投资水平及其治理效应
        7.1.3 关系规范强度及其治理效应
    7.2 治理环境、结构与目标匹配下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
        7.2.1 大量参与者与市场交换治理
        7.2.2 任务复杂化与层级治理
        7.2.3 长期导向与混合治理
    7.3 农产品营销渠道治理模式的选择——合作博弈shapley解法
        7.3.1 合作博弈的前提和模型构建
        7.3.2 Shapley分析过程及结果
    7.4 本章小结
        7.4.1 主要结论
        7.4.2 农产品营销渠道多样化治理模式为何能够共存?
8 结论与建议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营销渠道演变经历传统化、组织化和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
        8.1.2 我国正经历由传统营销渠道向组织化营销渠道演变的重要时期
        8.1.3 外部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演变的重要力量
        8.1.4 食品批发商和零售商处于渠道"共赢"的利益分配关系
        8.1.5 食品质量安全诉求和市场供需波动对小农户产销带来较大冲击
        8.1.6 渠道组织和职能是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性和制度性调适的纽带
        8.1.7 所有权形式、专用资产投资和关系规范共同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治理安排
    8.2 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1:食品及相关行业批发、零售企业的财务绩效变化(1998-2008)
附表2:大中型副食品零售企业销售绩效变化(1980-1998)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研究和发表的论文
附录2:调查问卷
致谢

(10)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发展的度量与评价
    2.1.1 发展的内涵
    2.1.2 常用的计量发展的方式
2.2 比较优势理论
    2.2.1 理论概述
    2.2.2 三个比较优势测定指标解释
2.3 农业区位论
2.4 技术效率
2.5 外部性理论 3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3.1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3.1.1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状况
    3.1.2 农业投入和现代化水平
    3.1.3 天津市农业示范区的发展
    3.1.4 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的应用
    3.1.5 天津市农业的效益和效率
    3.1.6 天津市滨海设施农业发展
3.2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的发展
    3.2.1 农业科技园区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3.2.2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分析
    3.2.3 天津市各农业园区发展
3.3 天津市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
    3.3.1 天津市的名胜古迹和食文化
    3.3.2 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
    3.3.3 休闲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3.4 休闲农业对消费者的影响 4 天津市各区县农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4.1 天津市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
4.2 天津市各区县3种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4.3 天津市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3.1 天津市各区县蔬菜的比较优势分析
    4.3.2 天津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同建设及科技推广
    4.3.3 天津农业中水果的比较优势
4.4 天津市畜牧业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5 天津市渔业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5.1 各区县水产品产量分析
    4.5.2 天津市滨海新区循环水养殖基地
    4.5.3 天津市水产示范园的发展
    4.5.4 鲤鲫鱼遗传育种中心的发展 5 天津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5.1 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1.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1.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1.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2 粳稻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2.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2.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3 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3.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3.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3.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4 大棚西红柿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4.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4.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4.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5 大棚黄瓜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5.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5.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5.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 天津市养殖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6.1 大规模生猪养殖的随机前沿分析
    6.1.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1.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1.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2 大规模蛋鸡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2.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2.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3 中等规模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3.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3.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3.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4 农业中淡水鱼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4.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4.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4.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7 天津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7.1 资源稀缺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7.1.1 天津市农业土地亟需保护
    7.1.2 化肥施用对天津市农业的影响
    7.1.3 天津市农药的过量使用
    7.1.4 天津市农业用水紧张
    7.1.5 渤海湾天津海区生态环境状况
7.2 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高效和多样化有待提高
7.3 政府管理与经营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
    7.3.1 农业规划滞后未形成体系
    7.3.2 生态农业园的管理有待加强
    7.3.3 天津市农业经营方式需要向多元化转变
7.4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7.4.1 农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4.2 化肥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4.3 农产品加工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
    7.4.4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峻
    7.4.5 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7.5 生产者知识水平制约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8 促进天津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现代农业装备
8.2 优化结构发挥重点园区的示范效应
    8.2.1 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结构调整
    8.2.2 加强畜牧业科技支撑和园区建设
    8.2.3 加强渔政管理优化水产养殖
8.3 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8.4 加强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环境安全监管
8.5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8.5.1 筹建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义
    8.5.2 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性
    8.5.3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内容和定位
    8.5.4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参与情况
    8.5.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2002年西瓜产销解析与2003年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D]. 刘林. 西北大学, 2019(07)
  • [2]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D]. 杨晴青. 西北大学, 2019(07)
  • [3]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4]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D]. 高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
  • [5]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D]. 郭习松. 武汉大学, 2015(07)
  • [6]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 杨树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7]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9]农产品营销渠道演变与发展研究[D]. 胡华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10]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D]. 张天懿.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2002年西瓜产销分析及2003年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