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长适宜性动态指标知识模型

冬小麦生长适宜性动态指标知识模型

一、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的知识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樊鸿叶[1](2020)在《基于玉米冠层光谱NDVI的生长指标监测研究》文中提出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大小可以较好的反映作物的生长状况。当作物遭受水分或养分胁迫时,会使作物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覆盖度等指标的变化,从而对作物群体NDVI产生影响。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含量(SPAD)是反映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农艺参数,且三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精确估算这些生长指标对作物长势监测、产量估算、氮营养诊断及田间管理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9年分别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州试验基地(试验1)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公主岭试验站(试验2)进行,供试材料均为先玉335(XY335)和郑单958(ZD958),小区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1用于分析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形成对施氮量的响应特征,试验2用于构建基于冠层光谱的玉米生长指标监测模型。通过获取不同处理冠层光谱数据和地面农学参数,明确不同处理下玉米冠层光谱特征的动态特征,建立玉米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营养状况的监测和诊断模型,以期为适时、快速、无损获取玉米长势状态和氮素营养状况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施氮处理下两品种间LAI的动态变化特征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于吐丝期达到最大值。施氮处理显着提升了玉米吐丝后干物质积累比例,N5处理对ZD958和XY335干物质积累比例分别提升了 10.1%和14.3%。吐丝后干物质转运对籽粒干物质贡献为0~20.2%,XY335品种N1处理的贡献率最大,高达20.2%,ZD958各施氮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各施氮处理对两品种的增产效应显着,两品种氮肥利用率在各施肥处理间无差异;两品种间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在各施氮处理间差异显着。2.在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处理下两品玉米冠层NDVI变化动态,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施氮处理对两玉米品种测定生育期内NDVI影响达显着水平(p<0.05),NDVI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各施氮处理NDVI与不施氮处理间差异显着。两品种施氮量为N2和N3时,从拔节期到大口期,3个种植密度间NDVI差异显着,D3>D2>D1。3.ZD958和XY335在吐丝期、乳熟期和蜡熟期冠层NDVI与LAI拟合的幂函数模型对LAI的预测效果最佳。在成熟期冠层NDVI与两品种地上部生物量拟合的幂函数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在拔节期、吐丝期、乳熟期和蜡熟期两品种NDVI与地上部生物量拟合的估算模型类型不同,但预测效果均较好。在乳熟期和蜡熟期量品种冠层NDVI与SPAD拟合的幂函数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在拔节期和成熟期两品种NDVI与SPAD拟合的模型类型不同,但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4.构建了适宜RNDVI双Logistic动态模型,种植密度为37500株/hm2时,XY335模型精度比ZD958高,郑单958模型的R2为0.632,RMSE为0.149,XY335模型的R2为0.994,RMSE为0.101;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时,ZD958模型精度高于XY335,ZD958 模型的 R2 为 0.996,RMSE 为 0.102,XY335 模型的 R2 为 0.983,RMSE 为 0.122。5.在两种植密度下两品种从拔节期到蜡熟期,N0处理氮素亏缺,种植密度为37500株/hm2,ZD958从拔节期到乳熟期,N1处理NNI均略小于1,处于稍微缺氮,N2处理吐丝期到乳熟期NNI>1,氮营养充足。XY335从吐丝期到蜡熟期NNI在N1和N2处理下NNI<1,处于氮素亏缺状态。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XY335从吐丝期到蜡熟期N1处理NNI<1,处于稍微缺氮状态,N3处理NN1>1,氮素营养过量。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施氮不仅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且显着影响玉米冠层光谱NDVI,构建了 NDVI与玉米生长指标间的最优估算模型,通过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实时、快速、精确监测,为不同生育时期玉米生长指标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张建芳[2](2020)在《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于2018年2019年在塔里木大学农学实验站网室中开展小区控制性试验,以冬小麦邯郸5316为供试品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三种播种方式,分别为条播(B1)、穴播(B2)和撒播(B3);副区为四种氮肥施用量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对照,N0)、138 kg·hm-2(N1)、207 kg·hm-2(N2)和276 kg·hm-2(N3)。对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的组合小区进行群体与个体生长动态、旗叶光合特性和保护酶类、SPAD值和NBI值、产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节肥稳产条件下的播种方式与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为进一步研究滴灌冬小麦生产行为及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打下基础,为极端干旱灌区冬小麦节水节肥种植技术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撒播小麦冬前分蘖最多,冬前总茎数最大,但麦苗素质较差;条播和穴播茎蘖增长较平稳,成穗率比撒播分别高22.38%和27.31%。滴灌冬小麦株高增长高峰期在拔节期至扬花期,穴播最终株高比条播和撒播分别高6.72%和8.40%,且适量施氮对株高增长具有显着促进作用;条播的LAI生育前增长较快,穴播的LAI则在孕穗期最高达7.21,且后期下降较慢。施氮能显着提高LAI,N1、N2和N3处理的群体平均LAI较N0处理增长了15.33%、33.74%和23.78%;穴播及N2处理全期平均叶倾角最大,其次是条播和N1处理。灌浆末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并以B2和N2处理最大,达18 377.67 kg·hm-2和20 078.29 kg·hm-2;播种方式的粒叶比大小为B2>B1>B3,施氮显着提高粒叶比;籽粒灌浆速率在花后1520d达高峰,B2处理最大,达2.33 g·d-1,其次是B1。施氮处理大小为N3>N3>N1>N0;综上,以组合B2N2群体质量最优,株高83.94 cm,冬前总茎数1 479.81×104株·hm-2,拔节期最高总茎数1 847.18×104株·hm-2,成熟期收获穗数达到721.35×104穗·hm-2,成穗率39.05%;拔节期LAI为3.66,孕穗期为7.99,灌浆期为4.32;群体平均叶倾角50.65度;干物质最大积累总量达20 119.05 kg·hm-2,粒数叶比与粒重叶比分别达到了3 311.86粒·m-2和249.37g·m-2。2、扬花期是滴灌冬小麦光合特征值最大时期,播种方式间均以条播和穴播大于撒播,其中穴播的平均CAP、Pn、Gs和Tr最高,分别达4.71 gCO2·m-2·h-1、20.69μmol·m-2·s-1、0.41μmol·m-2·s-1和7.37 mmol·m-2·s-1,撒播的Ci最大,为505.28μmol·mol-1。N2处理下的CAP、Pn、Gs、Ci和Tr最高,分别达5.10 gCO2·m-2·h-1、17.34μmol·m-2·s-1、0.34μmol·m-2·s-1、377.47μmol·mol-1和4.75mmol·m-2·s-1。组合处理中B2N2的平均CAP、Pn、Gs和Tr最大,B3N2的Ci最大。各时期旗叶SOD活性大小为B2>B1>B3,其不同施氮量处理表现为N2>N1>N3>N0;MDA含量大小为B3>B1>B2,其不同施氮量处理表现为N0>N1>N3>N2。穴播和N2处理下的酶活性最高而其MDA最低。旗叶SPAD值在扬花期最大,其中,穴播和条播平均为54.80和52.83,较撒播高5.96%和2.15%。全期平均SPAD值以N2处理最大,达47.63,较N0、N1和N3处理分别提高4.36%、1.97%和1.53%。3、B2和N2的穗长、有效小穗数最大,其次是B1和N3;B3N2处理的穗长最高,为14.8 cm,B2N2的有效小穗数最高,达18.79个。各施氮处理平均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和平均千粒重均在N2水平最高,分别为707.44×104·hm-2、26.15粒和47.54 g;不同播种方式中,穴播的收获穗数、穗粒数最大,分别为682.51×104·hm-2和24.14粒,撒播的粒重最大,为44.33 g。组合处理中B2N3的穗粒数最大,为26.60粒,B2N2的收获穗数最大,为721.33×104·hm-2。N2比N0、N1和N3,分别增产了49.98%、24.14%和14.92%,穴播与条播和撒播相比分别增产了9.63%和16.17%,最终产量以B2N2处理的最大,达9 144.75 kg·hm-2,其次是B1N2,为8 715.89 kg·hm-2。4、施氮量增加,NBI增加,在扬花期达最大,灌浆期以后快速下降,条播、穴播和撒播下降速率不同,至乳熟期平均其下降率分别为47.56%、20.62%和53.03%,穴播在灌浆期表现出较好的叶片氮功能。拔节期至扬花期是冬小麦氮素积累高峰期,其氮素积累占总氮素积累量的61.45%70.38%。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表现为:叶片>茎鞘>颖壳+穗轴,叶片、茎鞘和颖轴氮素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25.62%30.40%、20.90%24.51%和4.13%6.70%,氮肥农学利用率为:9.66%21.71%,氮肥偏生产力为:24.28%52.60%,氮肥利用效率为:9.34%26.86%。当施氮量为207 kg·hm-2时,条播或穴播的冬小麦,能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只有适宜播种方式与高效的氮肥运筹措施相结合才是提高冬小麦产量的关键。

孙婷[3](2020)在《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寻找最佳播期和适宜的密度组合,探讨不同播种时间的密度效应及适宜密度的范围,本论文通过选用南疆地区广泛推广的新冬22(大穗型)和邯郸5316(多穗型)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设计,主区为三个播期:9月23日(B1)、10月4日(B2)和10月15日(B3);副区为四个播种量:3.15×106粒/hm2(M1)、5.1×106粒/hm2(M2)、7.05×106粒/hm2(M3)和9×106粒/hm2(M4),观察滴灌条件下不同的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的地上部的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与光合生理指标、氮素利用指标、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探讨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播期显着影响滴灌冬小麦的生育进程,随生育期推进,播期导致的生育阶段差异逐渐变小,表现出一定的生育补偿生长效应。密度对生育进程影响较小。(2)滴灌冬小麦株高在拔节-扬花增长最快,灌浆中期达最大。株高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播期延迟而降低。邯郸5316的株高对密度反应更敏感。(3)随密度增加,滴灌冬小麦基部节间、重心高度增加,基部直径、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下降;随播期延迟,茎秆基部节间变短,重心高度下降,直径增大,机械强度增加,抗倒指数增加。密度对茎秆性状的影响大于播期。在实际生产中,充分发挥密度和播期的互作效应,适当地推迟播期和增加密度,能优化株高和群个体生长,保证高产形成。(4)群体大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播期延迟而减小。单株绿叶面积在扬花期达最大,群体LAI在孕穗期最高,且随密度增加和播期延迟而减小,这种效应随生育进程有减小趋势,即晚播冬小麦群体在生育中后期有较好的补偿调节能力;B2和M2或M3处理的群体大小和叶面积动态随生育进程变化最小,表现较好的叶片调节功能。新冬22群体大小对密度的敏感性及叶面积动态对播期的敏感性均大于邯郸5316,说明增加密度和提高播量对大穗型品种群体和冠层的影响更大,生产中应注重在合理密度的前提下调节播期而多穗型品种应注重适当播期前提下调节播量来获得高产。(6)滴灌冬小麦在扬花期旗叶Pn、Tr和Gs最大,Ci最小,新冬22在B2播期、邯郸5316在M3密度下平均Pn最高。B2M2处理的Pn最高,新冬22和邯郸5316分别达15.45μmolCO2/(m2·s)和16.94μmolCO2/(m2·s);Tr以M2处理最大M4处理最小,随播期延迟,Tr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以B2M2(新冬22)或B2M1(邯郸5316)最高,分别为6.35μmolCO2/(m2·s)和6.08μmolCO2/(m2·s)。邯郸5316旗叶光合特征值均高于新冬22,表现出品种差异。(7)旗叶SPAD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且以B2M2处理为最高,新冬22和邯郸5316分别为50.81和51.67。两品种旗叶SPAD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花前随播期的延迟而降低,花后随播期的延迟而降低。(8)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速率在拔节-孕穗期最大,随密度增加和播期推迟干物质积累量呈下降趋势,并以邯郸5316所受影响更大;增加密度显着影响籽粒干物质,适期播种(B2)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达2.232.36 g/株;单株经济系数随密度增加和播期延迟呈增加趋势,迟播的花前器官干物质TA、TR和CR以及高密的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输入量有所增加,说明晚播条件下,通过增大密度可以提升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率。大穗型品种这种效应更加明显。(10)滴灌冬小麦各器官含氮量在花前表现为叶片>茎鞘>穗轴+颖壳,在蜡熟期表现为籽粒>茎鞘>叶片>穗轴+颖壳,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明显高于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播期延迟,各器官含氮量下降,晚播中高密处理的各器官含氮量及花前各营养器官对籽粒贡献率大于早播低密,晚播高密度有利于花后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向籽粒运输。(11)滴灌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呈双峰变化趋势,M2和M3处理最大,播期越晚,各处理籽粒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越晚。B2处理的快增期持续时间较长,其占最大干物重比重较其他播期占比高,达到59.98%70.15%。(12)播期推迟,单株穗数、收获穗数和千粒重下降,M2和M3的穗粒数增加;密度增加,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下降,收获穗数增加。组合处理中新冬22的B2M3处理和邯郸5316的B2M2处理产量最大,分别达到8 548.43 kg/hm2和9 222.81 kg/hm2。通过对播期、播量与产量的关系模型模拟得到新冬22在10月1日播种、播量315.30 kg/hm2,邯郸5316在10月2日播种、播量262.47 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达8 271.88 kg/hm2和9 116.19 kg/hm2,并提出了高产条件下群个体发育指标。

刘俊梅[4](2020)在《耕作方式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潜在蒸散量显着增加,致使水分利用率显着降低,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免耕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环境,对土壤中水、肥、气、热有调控作用。但是,免耕会降低土壤平均温度,全生育期日均耗水量高,降低作物粒叶比,减缓冬小麦生长速率,影响成穗数和干物质生产量,最终降低作物产量。另外,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生理特性也会存在差异。叶绿素含量、质膜稳定性和光合作用等生理特性的提高是冬小麦维持高光合、高效水分利用的生理基础。因此,为探讨免耕模式下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性的不同是否能够弥补免耕的负效应,本试验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试验,选取两种耕作方式和两种基因型冬小麦进行裂区试验。主区为免耕(NT)和常规耕作(CT)两种耕作方式,副区为泰农18号(F)和济麦22号(J)两种基因型。通过测定冬小麦的各项生理指标:冬小麦分蘖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指标;旗叶荧光参数;叶绿素指数含量;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水势;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酶活性指标,以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耕作处理下的近地面空气湿度高于免耕耕作处理,常规耕作处理下的群体数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免耕处理。济麦22号的群体数量高于泰农18号,但干物质量却低于泰农18号。另外,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可以显着提高冬小麦开花前贮藏同化物的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然而却显着降低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NTF处理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最高,与常规耕作处理相比,免耕可以显着提高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在免耕耕作方式下,冬小麦在关键生育期的叶片水势、叶片保水力均低于常规耕作,膜结构的受害程度增加,叶片离体失水速率的变化与叶片保水力变化相反。另一方面,常规耕作可提高可以提高旗叶SOD和P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MAD)积累,这说明常规耕作下的冬小麦可以较好地保持光合作用的稳定性。在冬小麦的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同一基因型下,常规耕作处理的PAR截获率均高于免耕处理。同一基因型下,常规耕作处理的潜在活性Fv/Fo均高于免耕处理,而各处理的初始光能转换效率Fv/Fm差异不显着。常规耕作处理下的冬小麦可以通过冠层截获更多光辐射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干物质的生产,而免耕会造成干物质积累量的减少。在同一基因型下,免耕显着降低了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的耗水量且能够调节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免耕处理能够显着提高0-10 cm土层的含水量。在同一耕作方式下,泰农18号通过减少分蘖数从而显着降低了土壤水分消耗。产量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显着减少穗数降低了产量,但也显着增加了千粒重。两个生长季中,CT比NT的产量分别显着提高了14.78%和15.73%。至于基因型,虽然济麦22号的千粒重显着高于泰农18号,但是由于泰农18号可以显着提高穗数和穗粒数,导致泰农18号的产量比济麦22号分别显着提高了8.81%和7.59%。二者的耦合作用来看,CTF处理的产量最高。免耕条件下,泰农18号的产量显着高于济麦22号,泰农18号可以对免耕减产起到补偿作用。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不仅影响了冬小麦产量也最终会影响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但是NTF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NTJ,泰农18号可以弥补由免耕导致的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结果表明,免耕由于降低叶片水势、叶片保水力,减少冠层光辐射截获和干物质积累量,最终减少冬小麦穗数,造成减产,基因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免耕冬小麦生理特性负效应和减产的事实。

张贵军[5](2019)在《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导致土地生态系统本身失衡,还会因为土地所提供产品的品质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土地安全问题已经在人类长期非理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土地承载安全问题升级为土地生态环境和功能安全问题,土地生态安全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耕地生态安全的内涵、评价体系、安全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且多数研究空间尺度过大,缺乏反映耕地本身土壤养分含量、环境质量以及健康功能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信息,导致研究结果很难触及耕地生态安全的深层实质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实地取样补测数据,获取了较为详尽的数据信息;结合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内涵研究、构建概念模型及评价体系,以环渤海区域的黄骅市为典型地域实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整治分区,并展开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保护策略体系研究。旨在推动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指导农业生态安全生产实践和加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厘清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构建了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研究从“生态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出发,考虑中国的人地关系背景及耕地利用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耕地生态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原理,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界定为:承载安全、土地(土壤)环境安全、系统功能安全、后备保障安全、时空均衡、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7个方面的内容,并构建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中承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系统功能安全是耕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和核心要素;后备保障安全决定着耕地的持续供给;时空安全要求耕地生态安全的收益在不同代际、不同区域间公平分配,强调耕地资源的分配在时空2个尺度提供同等的发展权;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决定了耕地保护的外围制度和政策环境。(2)以黄骅市为例进行了耕地生态安全利用调查与监测评价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黄骅市(县级市)耕地利用情况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走访和踏勘,采集了大量土壤样品获取检测数据,收集了黄骅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历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了黄骅市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数据库;利用农用地分等数据平台,获取黄骅市耕地矢量数据图层及最小评价单元;选择单因素评价与分层次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相关规程、技术标准和已公示的研究结论设定合理的安全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对黄骅市耕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县域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为安全,弥补了粮食单产低的劣势,大部分区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耕地承载率安全程度较高;耕地总体有机质含量较低,96.75%的区域处于临界安全及中度不安全水平;大部分耕地碱解氮含量不足,高度不安全面积达76.55%,中度不安全面积达23.09%,与氮肥的大量使用形成显着的反差;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地下水矿化度较高,限制着耕地土壤环境安全,37.81%的耕地呈中度盐渍化,超过20%的耕地盐渍化程度较高,属于中度和高度不安全级别,耕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空间相关性较高;黄骅市有超过90%的耕地土壤pH值偏高,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淡水资源贫乏极大地限制着黄骅市耕地灌溉保障率,仅有2.62%的水浇地能达到75%的灌溉保障率;耕地排水条件较差,12.06%的耕地排水条件处于高度不安全水平。黄骅市耕地施肥量普遍过高,但肥料的利用效率过低,重金属元素含量中,除了As和Ni元素含量呈现中度安全级别之外,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皆处于高度安全水平。(3)划定了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并对应提出分区监测管理及整治策略研究结合评价结果构建了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制度,并提取各指标不安全的区域,按照整治技术手段和监测管理措施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的原则,运用空间叠加法,划出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肥力提升区、盐渍化土整治及耐盐作物改良区、重金属污染防范区,并对应安排了整治及监管措施。(4)分类提出黄骅市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方式研究对黄骅市土壤盐渍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的盐渍化改良方法讨论了黄骅市轻度盐渍化土、中度盐渍化土和重度盐渍化土的适宜改良利用技术。建议滨海盐碱地的治理应遵循以适为主,以改为辅,杜绝大兴水土工程,提倡大力推广耐盐作物种植、优化滨海地区的种植制度,筛选具有生产和生态效益的乔、灌、草以及粮食作物来改良大量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景观和生态系统。(5)提出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安全策略研究分析指出了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的两方面对策与建议:一是通过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利用率,增加耕地数量的有效供给,缓解现有耕地的生产压力,同时塑造该县域特有的盐渍化土壤景观生态系统;二是通过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挖掘土地利用结构性和空间性调整潜力,增加耕地补给并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研究通过分析现有耕地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及保护绩效存在的缺陷,提出保障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应做到:稳定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并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培育新的安全利用及保护主体,将耕地纳入统一的土地权属登记审核制度,利用新技术建立耕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制度,适时适地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创新耕地生态安全保护机制。

束美艳[6](2019)在《基于苗情光谱诊断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苗情长势是基础地力、水肥盈亏、气象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氮肥既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源之一,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因此,现代农业需要对养分进行精准管理,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随着近年来光谱速测仪、无人机以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不同平台的苗情光谱诊断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实现了群体参量光谱诊断的定量化、快速化和客观化,这也为基于苗情实时动态变化的农作物关键生育期氮肥追施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由于冬小麦生长发育进程迅速,精准的田间变量施肥决策离不开苗情信息的实时、准确获取,也离不开普适性高的轻简化变量追氮决策模式,因此,有必要针对多平台光谱信息获取的特点,结合冬小麦生产的地域差异,研发一套点面结合的冬小麦苗情诊断与变量追氮技术体系。本文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冬小麦生产大县藁城区、晋州市和鹿泉区为研究区,在多年小区氮肥控制试验和变量追氮对照试验的支持下,获取一整套冠层光谱、农学参数、产量、气象、土壤、遥感影像等试验数据集,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冬小麦关键农学参数光谱响应规律,构建耦合有效积温的冬小麦生长全程苗情时序动态监测模型,以解决冬小麦苗情诊断中的地域与年际差异性问题;分析不同目标产量下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与归一化差异红边指数(NDRE)的动态变化规律,拟合构建高产目标下的冬小麦LAI与NDRE适宜生长曲线,结合产量水平、适宜生长指标和实测生长指标的内在联系,提出适宜LAI法和适宜NDRE法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模型,以实现任意时间点的基于苗情诊断的冬小麦追肥决策,并与最大LAI法对比分析;结合关键生育期的卫星遥感影像,实现地块尺度和区域尺度相结合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技术体系。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田间速测NDRE与有效积温、实际产量的响应关系,构建基于相对NDRE和有效积温相结合的冬小麦生长全程群体长势时序动态模型。藁城试验区3种施氮水平下所建模型R2分别高达0.96、0.94、0.95,RMSE最低分别为0.05、0.06、0.06,以晋州和鹿泉试验数据进行异域样本验证,取得了较高的精度,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和准确性。RNDRE动态模型耦合了有效积温作为调整参量,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冬小麦的苗情动态状况,弥补了以往不同生育期需独立建模的缺点,且适用于不同地区播期不同、品种不同、追肥时间不同的情况。(2)本研究构建了高产目标下的冬小麦生长指标适宜动态曲线,提出适宜LAI和适宜NDRE变量追氮,并将最大LAI法作为参照,对比分析了 3种变量追氮决策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实现了地块尺度与区域尺度相结合的变量追氮处方图制作。本研究所使用的CGMD302型作物生长监测仪测量结果与ASD高光谱仪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优于0.70;施氮水平对于冬小麦苗情长势具有较大影响,NDRE、LAI、生物量、植株氮素含量等参数均呈现出0.5倍N<1倍N<2倍N的变化规律;所构建的冬小麦生长指标(LAI、NDRE)随有效积温变化的适宜动态曲线,可有效避免播期和气象条件对于苗情光谱诊断精度的干扰;由于河北地区早春偏旱,最大LAI不适用于苗情较弱状态下的起身期追氮,而适宜LAI和适宜NDRE变量追氮模型可有效实现研究区冬小麦起身期和孕穗期分批定量追肥,一方面节约了氮肥投入,另一方面提高了肥效、且有效提升了单产水平;利用田间速测仪CGMD302实现了地块尺度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指导,同时在卫星遥感影像的支持下,开展了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模型,结合适宜LAI追氮模型,实现了县域尺度的冬小麦追氮处方图制作,点面结合的追氮处方图可以为基层农业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冬小麦田间管理支持。

高佳[7](2019)在《膜下滴灌调亏对绿洲冷凉灌区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明不同调亏灌溉对绿洲冷凉灌区辣椒全生育期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作用机理,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分析了膜下滴灌调亏对辣椒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耗水特征及全生育期辣椒生长动态、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7年4月至9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灌区——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进行。依据辣椒不同生育阶段需水特性,将水分调亏程度设置为3个梯度,分别为轻度(65%75%田间持水量,Field Capacity,FC),中度(55%65%FC)和重度(45%55%FC);全生育期设6个水分调亏处理和1个充分灌溉对照:C1(苗期轻度调亏)、C2(苗期中度调亏)、C3(苗期重度调亏)、C4(苗期轻度-结果盛期轻度调亏)、C5(苗期中度-结果盛期轻度调亏)和C6(苗期中度-结果末期轻度调亏)和充分灌溉(75%85%FC)的对照处理(CK)。研究结果表明:(1)覆膜保温作用显着,土温日变化幅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而灌水能降低025cm内土壤温度,增加土壤热容量。在结果盛期土壤水分越高,25cm内的平均土壤温度越低,充分灌水处理比结果盛期轻度调亏低2.3℃。故膜下滴灌可有效调节大田作物土壤温度变化。(2)全生育期充分灌溉处理的生长动态指标(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在全生育期始终处于最高水平,苗期轻度、中度、重度水分调亏和结果盛期轻度水分调亏均显着(P<0.05)抑制辣椒动态指标的生长,且调亏程度越大,指标下降越严重。结果末期轻度调亏对辣椒生态指标影响不显着(P>0.05),苗期中度水分调亏可显着提高辣椒收获指数(HI)33.3%。(3)不同水分调亏均显着(P<0.05)降低辣椒全生育期总耗水量9.63%17.12%,结果盛期和结果末期是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大的两个生育期,耗水模数在34.0%36.6%和25.29%27.28%,其次是开花坐果期,苗期耗水量最小,耗水模数仅14.76%。(4)不同水分调亏对辣椒根系生长(根长、根重、侧根数和根体积)影响不同,苗期中度、重度水分调亏处理在结果末期,比对照CK显着(P<0.05)降低根长16%、7%,显着降低根重32.1%、48.7%,因此降低辣椒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苗期轻度、中度水分调亏对侧根数影响不显着(P>0.05),但苗期重度水分调亏显着降低侧根数42.4%。结果盛期与结果末期轻度水分调亏对根系生长影响不显着。(5)苗期轻度、中度水分调亏辣椒青果长、果肩宽和果肉厚度在三次采收中与对照无显着(P>0.05)差异。结果盛期轻度调亏不显着影响第二次、第三次收获的青果长和果肩宽,但显着(P<0.05)降低果肉厚度9.1%21.1%。结果末期轻度水分调亏对第三次青果长影响不显着,但比对照显着降低果肉厚度10.3%。苗期中度、重度可显着提高单果重18.0%和14.9%,结果盛期与结果末期轻度调亏显着降低单果重16.4%和12.6%。(6)苗期轻度、中度水分调亏和结果末期轻度调亏对果实Vc含量、可溶性蛋白等营养指标影响不显着(P>0.05)。结果盛期轻度调亏可显着(P<0.05)提高第二次采收的青果中维生素C含量7.8%9.13%,可溶性糖含量9.8%10.61%,可溶性蛋白含量9.3%10.4%。(7)辣椒总产量以苗期轻度调亏处理最高,达36107.61kg/hm2;水分利用效率以苗期中度-结果末期轻度水分调亏处理最高,为140.97kg/mm·hm2,比对照显着(P<0.05)提高12.10%;辣椒经济效益以苗期轻度水分调亏处理最高,比对照显着提高10.23%,苗期中度-结果盛期轻度水分调亏处理最低,比对照显着降低11.17%。

王泽义[8](2019)在《河西绿洲冷凉灌区板蓝根对膜下滴灌水分调亏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河西绿洲区不合理灌溉方式严重影响了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且随着人工中药材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水资源已难以满足该区农业用水的需求,因此,为实现河西绿洲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药材产量的进一步增加,亟需对药用作物的节水及调控理论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本文通过2018年在地处河西绿洲冷凉灌区的甘肃民乐县三堡镇益民灌溉试验站,开展板蓝根对膜下滴灌水分调亏的响应的试验研究,将板蓝根生育期划分为苗期、营养生长期、肉质根生长期和肉质根成熟期。在苗期和肉质根成熟期充分供水,其余两个生育期进行不同水平的亏水灌溉处理,共9个水分调亏处理和1个充分灌水对照,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对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水量平衡方法计算了板蓝根各生育期的耗水量并分析了亏水灌溉条件下板蓝根的耗水规律、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构建了Jensen和Blank模型,拟合了亏水条件下板蓝根各生育阶段耗水量与产量间的关系,得出该区板蓝根水分生产函数,旨在为板蓝根节水高产高效灌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膜下滴灌水分调亏处理下,对照CK的株高、主根长、主根直径、叶面积指数等生长指标均保持较高水平,营养生长期轻度亏水处理对板蓝根生长动态指标影响不显着(P>0.05),而营养生长期中度和重度亏水则均会造成生长指标值显着(P<0.05)下降。(2)中度和重度亏水会抑制板蓝根干物质积累,影响显着(P<0.05),轻度亏水则显着提高了干物质的积累。板蓝根全生育期各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速率呈现生育中期(肉质根生长期0.386g/d)较大,生育前(0.148g/d)和后期较小的单峰式变化。轻度亏水对成熟期板蓝根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中度和重度亏水影响显着,如处理WD1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14.03g),较CK增加1.23%,根干重增加7.02%。同时,轻度亏水处理能调节光合产物向根部积累提高板蓝根的根冠比,而重度亏水处理则显着降低了根冠比,如处理WD8和WD9根冠比较CK显着降低9.05%和7.79%。此外,营养生长期轻度亏水还能显着提高板蓝根收获指数,处理WD1收获指数为0.67。(3)板蓝根各生育期耗水规律表现为:营养生长期与肉质根生长期耗水量较大,肉质根成熟期次之,苗期最小,耗水模数依次在32.92%、32.85%、16.33%和9.42%以上。不同生育期亏水处理均显着(P<0.05)降低了板蓝根耗水量,且耗水量随亏水程度的增大而减少,其中,轻中度连续亏水处理的耗水量较CK显着降低6.01%7.92%,而重度亏水处理(WD3、WD8和WD9)的耗水量相比CK显着降低9.86%12.98%。(4)营养生长期轻度亏水有利于提高板蓝根产量,而中度和重度亏水均会导致产量显着(P<0.05)减少。其中轻度亏水处理WD1的产量最高(8475.38kg/hm2),较对照CK提高1.51%,其次是处理WD4较对照CK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而重度亏水处理(WD3、WD8和WD9)的产量均比对照显着降低16.32%30.72%。(5)轻中度亏水处理能提高板蓝根有效成分含量,对板蓝根品质形成有利,而重度亏水则对有效成分的积累不利。板蓝根营养生长期、肉质根生长期轻中度连续亏水(WD4、WD5、WD6和WD7)的靛蓝含量较对照CK增幅介于3.26%9.62%,差异显着(P<0.05),重度亏水处理(WD3、WD8和WD9)的靛蓝含量较CK显着下降6.53%7.18%;营养生长期重度水分处理(WD3、WD8、WD9)的靛玉红含量较对照CK显着降低12.80%13.42%,但轻中度连续亏水处理(WD4、WD5和WD6)的靛玉红含量较对照CK显着增加1.03%4.95%。亏水处理对板蓝根中(R,S)-告依春含量的影响与靛蓝、靛玉红影响基本一样,营养和肉质根生长期轻中度连续亏水处理(WD4、WD5和WD6)较CK差异显着,增幅4.58%7.92%。(6)轻度亏水处理显着提高了板蓝根水利用效率,且产量与对照CK相近。轻度亏水处理WD1和WD4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显着提高10.29%和8.98%和8.87%和7.05%(P>0.05),而其他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板蓝根耗水量与产量呈现二次函数关系,耗水量为386.80mm时,板蓝根产量最高,而当耗水量大于该值时,其产量将不再增加,反而会减少。(7)用Jensen和Blank模型解得的板蓝根阶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1和0.998,二者均能较好的反映板蓝根产量与耗水量间的关系,且两种模型得出的板蓝根各生育阶段水分敏感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肉质根生长期、营养生长期、肉质根成熟期和苗期。

马瑛瑛[9](2018)在《黑龙江西部滴灌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模式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作为“战略粮仓”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粮食产能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为黑龙江省五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在全省当前的作物结构和粮食生产布局中贡献份额最大。由于该区干旱少水、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农业生产不合理灌溉以及水资源过度开发,使得该区水资源已无法满足农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着该区玉米产业的发展。调亏灌溉技术因其可以调节光合同化产物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配比例达到节水不减产、甚至增产的目的而被广泛研究。地面滴灌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促进作物增产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滴灌较畦灌节水25.9%、增产11.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9.9%,且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滴灌模式对提高作物产量较精细地面灌优势明显。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调亏灌溉技术与地面滴灌技术,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在自动感应式遮雨棚下,采用测坑微区试验的方法,研究黑龙江西部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玉米生长动态指标、玉米水分动态指标、玉米生理指标、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玉米生育期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6年、2017年分别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进行水分亏缺处理,以土壤相对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为控制上下限,设苗期轻度(60%70%FC),苗期中度(50%60%FC),拔节期轻度(60%70%FC),拔节期中度(50%60%FC),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5个水分调亏处理,另设全生育期适宜土壤含水率(70%80%FC)作为对照。试验结果如下:(1)调亏灌溉没有改变玉米根部、冠部及冠部各组织器官生长的基本趋势,但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各调亏处理玉米株高均呈现前期快速增长、至抽雄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基本保持不变的变化规律,最终株高较对照两年平均增加幅度为-20.6%2.64%。玉米茎粗均呈现苗期至拔节期快速增大,拔节期之后其大小上下波动不明显且无显着波动规律的变化趋势,最终茎粗较对照两年平均增加幅度为-20.36%1.33%。玉米叶面积均呈现整体先增大,至灌浆期达到最大值,后又减小的倒“V”型变化趋势,最终叶面积较对照两年平均增加幅度为-5.86%27.46%。玉米冠部干物质积累均遵从“S”型曲线增长,根部干物质积累均呈倒“V”型曲线变化,与对照相比,玉米冠部最终干物重两年平均增加幅度为-25.37%1.26%,根部最终干物重两年平均增加幅度为-5.94%25.00%。单株玉米冠部相同器官呈现相同变化趋势,适宜水分亏缺处理有利于干物质向果穗转移与分配。调亏灌溉基本可提高玉米根冠比,成熟期苗期中度处理和拔节期轻度处理的玉米根冠比较对照两年平均分别增加14.88%、11.61%,最终根长较对照平均增加幅度为-5.75%24.34%,最终根数较对照平均增加幅度为-2.78%13.89%。(2)各调亏处理玉米冠部湿基含水率随生育时期推进均呈降低趋势,根部湿基含水率均先减小后出现回升现象,呈“V”型变化趋势,处理间具有差异性,其冠部最终湿基含水率由大到小分别为苗期中度处理>苗期轻度处理>拔节期轻度处理>对照组>拔节期中度处理>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处理,根部最终湿基含水率为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处理>苗期中度处理>拔节期轻度处理>苗期轻度处理>拔节期中度处理>对照组。单株玉米叶片、茎秆、穗等器官湿基含水率随生育时期推进均呈降低趋势,处理间存在差异性,水分亏缺处理均降低了叶片、茎秆、果穗的湿基含水率,复水后至灌浆期苗期中度处理的玉米穗湿基含水率较对照水平有所提高。(3)调亏时期内土壤水分亏缺能明显降低叶片气孔开度,抑制作物蒸腾强度,但光合速率下降不显着,复水后其光合产物积累补偿作用显着,对生育后期增加产量有利。复水对调亏处理玉米植株伤流量的补偿作用显着,灌浆期苗期中度处理和拔节期轻度处理的玉米植株伤流量较对照两年平均分别增加12.10%、11.63%。(4)适宜阶段进行适当的水分亏缺对增加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以及百粒重,减少秃尖长有利。苗期中度处理和拔节期轻度处理的玉米穗长较对照平均分别增加3.23%、14.21%,穗粗较对照平均分别增加4.61%、1.36%,穗粒数较对照平均分别增加3.97%、1.23%,百粒重较对照平均分别增加0.63%、-0.48%,秃尖长较对照平均分别降低56.08%、55.16%。调亏灌溉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作物耗水量的同时能达到不减产甚至增加产量的目的。与对照相比,苗期中度处理和拔节期轻度处理的玉米耗水量两年平均分别减少15.97%、15.38%,产量两年平均分别增加4.94%、1.59%,水分利用效率两年平均分别增加25.35%、20.17%。(5)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滴灌玉米生长动态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干物重、茎秆干物重、穗干物重、根部干物重)、水分动态指标(叶片湿基含水率、茎秆湿基含水率、穗湿基含水率、根部湿基含水率)、生理动态指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节水增产效应指标(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判,由评判结果可以看出苗期中度处理为最优调亏处理模式,拔节期轻度处理为较优调亏处理模式。各调亏处理评判结果按最优、较优、好、较好、一般、差排序分别为苗期中度处理、拔节期轻度处理、苗期轻度处理、对照处理、拔节期中度处理、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处理,此结论与两年试验结果一致。

张迁[10](2018)在《基于地面实测光谱的水稻生长监测及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研究》文中提出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不仅对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有显着影响,而且还会对水稻产量以及品质的形成具有影响,在水稻整个生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实现农业信息化和精确化,作物生长信息和营养信息获取与诊断调控成为研究的关键。本研究以南粳9108、连粳7、连粳15和苏秀867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氮素水平、不同试验点的水稻田间小区试验,利用近地面光谱技术对水稻关键生育期的生长、养分指标与冠层光谱进行测定,系统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动态变化、基于特征波段的光谱植被指数与地上部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以及氮素含量的相关性,筛选出能够反映水稻长势、氮素含量的植被指数,从而构建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水稻植株氮素诊断模型,为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以及生长调控提供具体路径。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生长、养分指标的冠层光谱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的冠层光谱反射率随氮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可见光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峰值(510nm-560nm),这主要是水稻冠层叶片对绿光波长内的反射造成的;在(680nm-760nm)出现了谷值,是由于水稻冠层叶片对红光的强烈稀释所致;在近红外区域(700nm-1000nm)由于水稻群体性增强导致叶片重叠性增加使得对光产生了折射以及多重反射,光谱反射率显着上升。(2)基于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分析提取出特征波段,构建了与作物生长、养分指标有关的植被指数 NDVI(NIR770,R685nm),RVI(NIR770,R685nm),GRNDVI(NIR770,G550,R685nm),GBNDVI(NIR770,G550,B500nm),GNDVI(NIR770,G550nm),BNDVI(NI R770,B500nm),RBNDVI(NIR770,B500,R685nm),PanNDVI(NIR770,G550,R685,B500nm)。通过分析光谱植被指数与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表明NDVI与水稻生长、养分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好,可用于进一步进行水稻生长信息以及营养信息的诊断。(3)根据Justes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方法,利用获取的水稻生长数据构建了基于干物质量的水稻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y=4.8154x-0.112(R2=0.7771)与氮营养指数模型。结果表明高氮素水平的氮营养指数高于低氮水平,当作物处于适宜氮素营养状况时,其氮营养指数会在1附近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基于光谱植被指数NDVI的氮营养指数估测模型:分蘖期 y=0.1686e1.4065x(R2=0.0398),拔节期 y=0.0002e9.196x(R2=0.729),孕穗期y=0.8255e0.2176x(R2=0.535),以及抽穗期 y=0.073e2.9828x(R2=0.8872)。其中,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反演水稻植株的氮素营养状况。最后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连云港水稻试验结果预测值和实测值较好地分布在1:1线附近,R2=0.4908、RRMSE=5.99百分点,盐城水稻试验结果预测值和实测值均分布在1:1线左边,R2=0.6126、RRMSE=23.7百分点,模型预测效果连云港比盐城试验点的数据更准确。

二、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的知识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的知识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玉米冠层光谱NDVI的生长指标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作物长势监测及氮营养诊断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长势监测研究进展
        1.2.2 传统作物氮营养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2.3 基于多光谱的作物氮营养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2.4 基于叶绿素仪的作物氮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1.2.5 作物适宜指标研究进展
        1.2.6 基于氮营养指数的作物氮素诊断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叶片SPAD值测定
        2.3.2 叶面积指数测定
        2.3.3 地上部生物量获取与分析
        2.3.4 叶片氮含量测算
        2.3.5 产量测算
        2.3.6 氮肥利用效率
        2.3.7 计算光谱指标
        2.3.8 计算累积生长度日
        2.3.9 玉米氮营养指数模型
    2.4 无人机多光谱图像获取及处理
    2.5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品种和施氮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施氮处理下玉米LAI变化特征
        3.1.2 不同施氮处理下地上部干物质、吐丝后积累和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
        3.1.3 不同施氮处理下SPAD变化特征
        3.1.4 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2 玉米冠层光谱对施氮量、种植密度和品种的响应特征
        3.2.1 不同氮素处理下玉米冠层光谱响应特征
        3.2.2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冠层光谱响应特征
        3.2.3 氮密互作对玉米冠层NDVI的影响研究
    3.3 玉米冠层NDVI与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3.3.1 玉米冠层NDVI与LAI、地上部生物量和SPAD的相关性
        3.3.2 玉米冠层NDVI与产量间的相关性
        3.3.3 玉米冠层光谱NDVI与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
    3.4 基于冠层NDVI与生长指标的动态监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3.4.1 基于冠层光谱NDVI的玉米LAI动态监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3.4.2 基于冠层光谱NDVI的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动态监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3.4.3 基于冠层光谱NDVI的玉米SPAD动态监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3.5 玉米适宜光谱指标NDVI动态模型的构建
        3.5.1 适宜NDVI动态模型构建
        3.5.2 基于氮营养指数NNI的玉米氮素诊断
4 讨论
    4.1 不同处理玉米冠层光谱变化特征
    4.2 基于NDVI的玉米生长指标监测
    4.3 适宜NDVI动态模型研究
    4.4 基于氮营养指数的玉米氮素诊断
5 结论
    5.1 施氮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5.2 施氮显着影响了玉米冠层NDVI
    5.3 确立了不同生育时期NDVI与生长指标间的最优估算模型
    5.4 确立了两种植密度下最适相对NDVI动态模型
    5.5 初步确定了基于NDVI-NNI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2)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1.2.2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的影响
        1.2.2.1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与冠层结构的影响
        1.2.2.2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1.2.3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
        1.2.4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点概况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3 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公式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
        3.1.1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3.1.2 对滴灌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3.1.3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LAI的影响
        3.1.4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5 对滴灌冬小麦冠层平均叶倾角的影响
        3.1.6 对滴灌冬小麦粒叶比的影响
        3.1.7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影响
    3.2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3.2.1 对滴灌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1 对滴灌冬小麦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2.1.2 对滴灌冬小麦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2.1.3 对滴灌冬小麦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2.1.4 对滴灌冬小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
        3.2.2 对滴灌冬小麦保护性酶的影响
        3.2.2.1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3.2.2.2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丙二醛(MDA)的影响
        3.2.3 对滴灌冬小麦顶叶SPAD的影响
        3.2.4 对滴灌冬小麦氮平衡指数(NBI)的影响
    3.3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1 对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3.2 对滴灌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3.3.3 对滴灌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3.4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4.1 对滴灌冬小麦各时期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3.4.2 对滴灌冬小麦各时期营养器官平均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3.4.3 对滴灌冬小麦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3.4.4 对滴灌冬小麦营养器官花后氮素转运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3.4.5 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4.2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4.2.1 对滴灌冬小麦顶叶光合特性和SPAD值的影响
        4.2.2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保护性酶的影响
        4.2.3 对滴灌冬小麦氮平衡指数(NBI)的影响
    4.3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4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播期和密度确立的依据
        1.2.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1.2.3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1.2.4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1.2.5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旗叶SPAD值的影响
        1.2.6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1.2.7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3.1.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1.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3.1.3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抗倒特征的影响
        3.1.4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茎蘖消长动态的影响
        3.1.5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3.1.6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3.2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
        3.2.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2.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籽粒干重及经济系数的影响
        3.2.3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运转的影响
        3.2.4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
    3.3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3.3.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3.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旗叶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3.3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胞间CO2 浓度(Ci)的影响
        3.3.4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3.5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3.4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氮素积累特征与运转特征的影响
        3.4.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4.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各器官氮素运转的影响
    3.5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6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发育及产量影响模型及优化指标筛选
第4章 讨论
    4.1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4.2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
    4.3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4.4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氮素积累与运转特征的影响
    4.5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5.1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5.2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
    5.3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5.4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氮素积累与运转特征的影响
    5.5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5.6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拟合模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耕作方式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2.2 耕作方式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1.2.3 耕作方式和基因型对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实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生育时期的观测
        2.3.2 农田水热状况
        2.3.3 冬小麦群体动态指标
        2.3.4 冬小麦各项生理指标
        2.3.5 冬小麦产量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免耕对不同冬小麦近地面小气候的影响
        3.1.1 近地面空气温度
        3.1.2 近地面空气湿度
    3.2 免耕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3.2.1 冬小麦株高和分蘖数
        3.2.2 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干物质转运
    3.3 免耕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3.3.1 叶片水分状况
        3.3.2 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
        3.3.3 旗叶荧光参数
        3.3.4 光合有效辐射
        3.3.5 冬小麦光合参数的影响
        3.3.6 消光系数
        3.3.7 冬小麦旗叶抗氧化酶及丙二醛活性的影响
    3.4 免耕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1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3.4.2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3.4.3 冬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4 讨论
    4.1 免耕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动态和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4.2 免耕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4.3 免耕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展望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5)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数据来源
        1.4.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1.4.4 工作底图的编制及数据库的构建
2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及概念模型的构建
    2.1 耕地生态安全的背景分析
    2.2 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基础
        2.2.1 生态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3 土地利用外部性理论
        2.2.4 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耕地稀缺理论
        2.2.7 系统学理论
    2.3 土地生态安全内涵的界定
        2.3.1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2.3.2 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2.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及界定
        2.4.1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
        2.4.2 耕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
        2.4.3 耕地资源保护与耕地生态安全的关系
        2.4.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构成
    2.5 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的构建
    2.6 县域小尺度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研究区域概况及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3.1 黄骅市自然环境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及水文特征
        3.1.4 土壤类型及植被
    3.2 黄骅市社会经济环境
    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
        3.3.1 土地利用现状
        3.3.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3.4 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3.4.1 黄骅市耕地数量及粮食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3.4.2 黄骅市耕地承载力变化调查分析
        3.4.3 耕地质量调查分析
        3.4.4 耕地土壤环境调查分析
        3.4.5 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
        3.4.6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调查
        3.4.7 土地利用程度及经济投入程度调查
        3.4.8 自然灾害影响调查
        3.4.9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3.5 小结
4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4.1 生态安全监测评价尺度的确定
    4.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3 数据采集及建库
    4.4 指标评价及安全分级方法
    4.5 指标安全评价标准的确立
        4.5.1 属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指标的安全标准
        4.5.2 承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4.5.3 生态环境安全指标安全标准的确定
        4.5.4 系统功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4.5.5 后备保障安全及供给均衡评价标准的确定
    4.6 评价结果及结果分析
        4.6.1 承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2 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3 系统功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4 后备保障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5 资源供给均衡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7 小结
5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整治分区
    5.1 县域耕地生态安全全要素监测制度
    5.2 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方法
    5.3 整治分区结果及对应措施
        5.3.1 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
        5.3.2 肥力提升区
        5.3.3 盐渍土整治工程和耐盐作物改良示范区
        5.3.4 重金属污染防范区
6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限制条件分析及改良技术
    6.1 耕地生态安全限制要素交互作用分析
    6.2 黄骅市耕地土壤盐渍化限制分析
        6.2.1 盐渍化土地的土壤性状
        6.2.2 土壤盐渍化程度
        6.2.3 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影响因素
    6.3 耕地灌溉水资源限制条件分析
    6.4 土壤盐渍化改良
        6.4.1 轻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6.4.2 中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6.4.3 重度盐渍化土的改良
7 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制度安全
    7.1 耕地后备保障安全
        7.1.1 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
        7.1.2 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调整
    7.2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建设
        7.2.1 现行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7.2.2 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绩效分析
        7.2.3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措施体系设计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6)基于苗情光谱诊断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于苗情诊断的施肥决策研究综述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章节安排
2 研究区概况、试验设计和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野外观测时间
    2.4 田间观测指标
    2.5 气象数据获取
    2.6 遥感影像数据
3 耦合有效积温的冬小麦生长全程NDRE动态监测模型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冬小麦冠层NDRE随生育期的动态变化
    3.3 不同目标产量下NDRE与农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4 相对NDRE动态模型构建与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苗情光谱诊断的冬小麦变量追氮模型研究
    4.1 数据准备与技术流程
    4.2 CGMD302作物生长监测仪的测量精度分析
    4.3 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主要农学参数分析
    4.4 生长指标适宜动态曲线构建
    4.5 变量追氮决策模型构建
    4.6 追氮决策模型适宜性评价
    4.7 追氮处方图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及创新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膜下滴灌调亏对绿洲冷凉灌区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水分调亏对作物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2.2 水分调亏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3 辣椒膜下滴灌调亏研究进展
        2.3.1 辣椒耗水量
        2.3.2 辣椒灌溉制度
        2.3.3 辣椒膜下滴灌调亏技术
    2.4 研究内容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4 滴管系统布设
    3.5 测定项目及方法
        3.5.1 土壤容重
        3.5.2 地温
        3.5.3 株高与茎粗
        3.5.4 根长、根重和根体积
        3.5.5 叶面积指数和叶日积
        3.5.6 产量与果实品质
        3.5.7 土壤水分
        3.5.8 灌水量
        3.5.9 辣椒耗水量
        3.5.10 水分利用效率
        3.5.11 辣椒收获指数
        3.5.12 气象数据
    3.6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四章 基本气象因子及膜下浅层土壤温度变化
    4.1 辣椒全生育期气象因子分析
        4.1.1 气温变化
        4.1.2 降雨分布特征
        4.1.3 空气湿度
        4.1.4 日照时数
        4.1.5 蒸发强度
    4.2 膜下0~30cm土壤水分动态
    4.3 辣椒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4.3.1 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4.3.2 不同生育期地温日变化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调亏灌溉对膜下滴灌辣椒生长动态的影响
    5.1 株高
    5.2 茎粗
    5.3 叶面积指数
    5.4 叶日积
    5.5 收获指数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膜下滴灌调亏对辣椒耗水特征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6.1 耗水特征
        6.1.1 各生育阶段耗水量
        6.1.2 全生育期耗水量
        6.1.3 各生育阶段日耗水强度
        6.1.4 各生育阶段耗水模数
    6.2 根系生长
        6.2.1 根长
        6.2.2 根重
        6.2.3 侧根数
        6.2.4 根体积
    6.3 辣椒耗水量与根长的关系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膜下滴灌调亏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7.1 不同调亏灌溉对膜下滴灌辣椒外观品质的影响
        7.1.1 青果长
        7.1.2 青果肩宽
        7.1.3 果肉厚度
        7.1.4 青果单果重
    7.2 营养品质
        7.2.1 维生素C
        7.2.2 可溶性糖
        7.2.3 可溶性蛋白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膜下滴灌调亏对辣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8.1 不同调亏灌溉对膜下滴灌辣椒产量的影响
        8.1.1 单株结果数
        8.1.2 产量
    8.2 调亏灌溉对辣椒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8.3 膜下滴灌辣椒产量与各生长指标间的关系
        8.3.1 产量与株高间的关系
        8.3.2 产量与茎粗间的关系
    8.4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辣椒产量与耗水量间的关系
    8.5 辣椒产量和青果营养品质间的关系
    8.6 辣椒经济效益
    8.7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8)河西绿洲冷凉灌区板蓝根对膜下滴灌水分调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3.2 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1.3.3 调亏灌溉研究进展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年度气象因子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仪器及设备
    2.5 田间管理
        2.5.1 试验地选择及平整
        2.5.2 种子准备及播种
        2.5.3 覆土、间苗、定苗及除草
        2.5.4 病虫害防治
        2.5.5 适时收获
    2.6 指标测定与计算
        2.6.1 生长动态指标
        2.6.2 干物质
        2.6.3 土壤含水量
        2.6.4 耗水量
        2.6.5 产量
        2.6.6 水分利用率
        2.6.7 收获指数
        2.6.8 品质
        2.6.9 土壤温度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8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三章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板蓝根生长动态
    3.1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对板蓝根生长的影响
        3.1.1 株高
        3.1.2 主根长和主根直径
        3.1.3 叶面积指数
    3.2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对板蓝根生物量的影响
        3.2.1 干物质积累
        3.2.2 干物质累积速率
        3.2.3 成熟期生物量
    3.3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对板蓝根收获前根冠比的影响
    3.4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对板蓝根收获指数的影响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板蓝根耗水特征及土壤温度变化
    4.1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对板蓝根耗水特征的影响
        4.1.1 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4.1.2 不同生育期阶段耗水量
        4.1.3 不同生育期耗水模数
        4.1.4 不同生育期日耗水强度
    4.2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板蓝根浅层地温变化特征
        4.2.1 全生育期地温变化
        4.2.2 不同生育期地温日变化规律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板蓝根产量和品质
    5.1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对板蓝根产量的影响
    5.2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板蓝根产量构成要素
    5.3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对板蓝根品质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板蓝根水分生产函数
    6.1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板蓝根水分利用状况
        6.1.1 总耗水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
        6.1.2 耗水量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间的关系
        6.1.3 灌水量与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间的关系
    6.2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板蓝根经济效益
    6.3 膜下滴灌水分调亏板蓝根阶段水分生产函数
        6.3.1 阶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概述
        6.3.2 板蓝根Jensen模型的求解
        6.3.3 板蓝根Blank模型的求解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9)黑龙江西部滴灌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模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调亏灌溉研究现状
        1.3.2 地面滴灌技术发展历程
        1.3.3 生长补偿效应研究现状
        1.3.4 生理补偿效应研究现状
        1.3.5 产量补偿效应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观测指标与方法
        2.3.1 土壤物理性质指标
        2.3.2 玉米生长动态指标
        2.3.3 玉米生理指标
        2.3.4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2.3.5 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2.4 数据处理方法
    2.5 模式评价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植株生长动态变化特征
        3.1.1 玉米植株株高动态变化特征
        3.1.2 玉米植株茎粗动态变化特征
        3.1.3 玉米植株叶面积动态变化特征
        3.1.4 玉米植株冠部干物质动态变化特征
        3.1.5 玉米植株冠部各器官干物质变化特征
        3.1.6 玉米植株根部干物质变化特征
        3.1.7 玉米植株根冠比变化特征
        3.1.8 玉米植株根系参数变化特征
        3.1.9 小结
    3.2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植株体内水分变化特征
        3.2.1 玉米植株冠部湿基含水率动态变化特征
        3.2.2 玉米植株冠部各器官湿基含水率动态变化特征
        3.2.3 玉米植株根部湿基含水率动态变化特征
        3.2.4 小结
    3.3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植株生理动态变化特征
        3.3.1 玉米植株叶片气孔导度变化特征
        3.3.2 玉米植株叶片光合速率变化特征
        3.3.3 玉米植株蒸腾速率变化特征
        3.3.4 玉米植株伤流量变化特征
        3.3.5 小结
    3.4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节水增产效应
        3.4.1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阶段耗水特征
        3.4.2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3.4.3 调亏灌溉条件下滴灌玉米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3.4.4 小结
    3.5 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模式综合评价
        3.5.1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简介
        3.5.2 滴灌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模式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3.5.3 滴灌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模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3.5.4 小结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地面实测光谱的水稻生长监测及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作物生长信息诊断的重要性及诊断原理
        1.3.2 光谱技术在作物生长信息诊断方面的应用
        1.3.3 基于光谱的水稻生长诊断模型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水稻冠层光谱数据
        2.2.2 地上部生物量
        2.2.3 叶面积指数
        2.2.4 植株全氮含量
    2.3 数据分析与利用
        2.3.1 高光谱反射率的特征波段
        2.3.2 光谱植被指数构建
        2.3.3 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诊断模型构建
第三章 水稻生长动态的光谱响应规律
    3.1 不同氮素水平下光谱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变化
    3.2 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关系
        3.2.1 不同氮素水平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变化规律
        3.2.2 基于特征波段的植被指数与地上部生物量的关系
        3.2.3 不同水氮耦合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
    3.3 水稻LAI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相关性
        3.3.1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
        3.3.2 基于特征波段的植被指数与水稻叶面积指数(LAI)的关系
        3.3.3 不同水氮耦合水稻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稻植株含氮量高光谱监测与诊断模型
    4.1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植株氮含量的变化
    4.2 基于特征波段的植被指数与水稻植株氮含量的关系
    4.3 水稻植株含氮量诊断模型
        4.3.1 模型建立
        4.3.1.1 水稻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建立
        4.3.1.2 水稻氮营养指数(NNI)的构建
        4.3.1.3 水稻冠层光谱指数与氮营养指数的定量模型建立
        4.3.2 模型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的知识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玉米冠层光谱NDVI的生长指标监测研究[D]. 樊鸿叶.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2]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 张建芳.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3]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D]. 孙婷. 塔里木大学, 2020
  • [4]耕作方式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刘俊梅.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5]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D]. 张贵军.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6]基于苗情光谱诊断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研究[D]. 束美艳.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7]膜下滴灌调亏对绿洲冷凉灌区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高佳.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8]河西绿洲冷凉灌区板蓝根对膜下滴灌水分调亏的响应[D]. 王泽义.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9]黑龙江西部滴灌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模式效应研究[D]. 马瑛瑛.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10]基于地面实测光谱的水稻生长监测及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研究[D]. 张迁.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冬小麦生长适宜性动态指标知识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