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章制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学校规章制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一、学校规章制度运用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任依然[1](2020)在《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小学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的政治局势日渐稳定,经济也有所增长。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优秀人才,太行区重视了各级教育的发展。其中小学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能够有效的提高儿童知识水平,也能够使群众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太行区从以下五个方面推动小学教育进一步向正规化方向发展:第一,在学校建设方面,太行区小学的设立数量有所增加,并且继续转为民办的形式,这样不仅使经费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还加强了学校与群众的联系。但学校设施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第二,在学校管理方面,太行区针对行政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加强了视导检查、完善了会议制度,并且在办学、教学方针、教员和学生各项管理上都进行了制度规范。第三,在教学方面,太行区逐渐解决教材问题,对教学课程和所占比重的设置也逐渐改善,使其更加符合太行区的具体情况。通过课堂、课外对文化和生活上的教学,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群众也对学校更加信任。第四,在教员队伍建设方面,太行区通过增设师范类学校、动员在乡知识分子来补充教员缺额,通过集训在职教员、轮训不称职教员来提高教员质量。同时还通过评定教员等级、评选模范教员来提升教员社会地位,通过提高教员待遇来保障教员的生活。第五,在学生状况方面,太行区各县、村、学校积极动员和保留儿童,使学生的入学数量逐年增加。学生毕业后也大多从事文化相关的工作,为全国战争的胜利和建设作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小学教育的发展逐渐正规化,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小学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马婉祯[2](2020)在《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文中指出知青带队干部是20世纪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走入困境时,由知青派出地区(后逐渐发展为知青家长所在单位)为解决下乡知青生产生活等问题派驻知青点的在职干部。石家庄地区先后约派出2158名带队干部。他们给予了知青很大帮助,包括房屋建设、食堂整顿、“一种三养”、帮办副业、建立制度、保护知青人身安全以及帮助知青重返城市等。这些都是对知青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直接反映,更是有关部门维持上山下乡运动的一种尝试。知青带队干部的派遣,充实和加强了对知青工作的领导,调动了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带队干部构架在城乡、厂社、市民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使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工业支援农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壮大了社队集体经济,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关系,加强了工农联盟,使知青工作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带队干部关心知青疾苦、倾听知青呼声,对日常生活“小”事的破解,成为知青心中“大大”的温暖,真正打入了知青内部,并创造了从知青点飞出金凤凰的时代奇迹。派遣带队干部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退维谷之时的一种补救性政策,但在“文革”既定政治路线的影响下,带队干部的派遣并不能解决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根本性矛盾。这一特殊群体在“左”的形势下,在大转折历史关头的人生选择,不仅影响了知青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带队干部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诸如言传身教、带头苦干;统一战线、融入当地;抓好典型、激励机制等经验,为中国今后派遣干部下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李艳[3](2020)在《四川省宜宾地区农村扫盲运动研究(1950-1958)》文中研究指明四川宜宾地区1950-1958年开展的扫盲运动,是四川宜宾专署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进行的地方性扫除文盲运动,也是一场成人教育方面的文化建设运动。当时,四川宜宾地区的文盲众多,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的情况严重制约着四川宜宾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恢复和发展。因此,扫盲运动的开展,也是四川宜宾地区实现社会生产恢复发展的客观需要,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学习文化,摆脱文盲的渴望之情。四川宜宾专署高度重视扫盲工作,合理地进行了规划布局、建立了完善统一的领导管理机制,实行专人专管。专署进行了广泛的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保证农民群众的入学。四川宜宾地区通过发动一场这样群众性的文化建设与革命运动,为四川宜宾地区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保证。通过查阅四川宜宾地区有关扫盲的档案史料及方志资料、文史资料,了解当事人的回忆,不难发现,四川宜宾地区1950-1958年扫盲运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扫除了大量文盲尤其是在农村青壮年当中,扫盲工作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急需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建设者。但是由于条件所限、经验不足、各县差异等原因,存在扫盲速度发展不平衡、扫盲教学方法不恰当等问题。1950-1958年四川宜宾扫盲运动的开展给我们的启示是,文盲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扫盲工作是一个耐心细致长期的艰巨任务,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开展扫盲工作,切不可一刀切,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扫盲工作,要有长远规划,要逐步实现向功能性扫盲过渡。

胡少翔[4](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提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利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界和移民界亟待重视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为例,通过实地参与归档工作,围绕实际归档情况,对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识别其中需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移民档案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了移民档案及管理的作用、意义,介绍了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实施、移民档案管理的概况,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其次,从前期工作、实施工作、管理监督、资金财务四个方面介绍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实际归档情况,并分别参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应的归档要求,指出档案中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最后,将问题进行归纳,结合J县移民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中不完善之处的研究,提出了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指标设计深度不够、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修订建议;二是针对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管理职责、人员、移交等方面的条款提出完善意见;三是根据J县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归纳出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档案利用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等建议。

裴世东[5](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提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赖雪梅[6](2019)在《“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05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为一门课程,然而实际教学效果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现象,为解除“基础”课教师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门课中认知上的困惑,促进教材到教学的有效转化,本文探究了“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践验证。从理论层面而言,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于“基础”课当中,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更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学理上的联系,这是促成“基础”课诞生的最根本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从未分离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合法性。系统梳理和澄清“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助于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增强课程学术魅力。从现实层面而言,基于前述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的考证,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全方位推进“基础”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中宣部“05方案”设计的“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基础”课的教学实施现状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一线教师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打通对“基础”课学理认知上的困惑,使其认识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价值趋同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学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对“基础”一线教师的困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直接探究“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路径,并进行实践验证,希望借此帮助“基础”课一线教师解除学理困惑,为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方法和途径上的借鉴。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首先对“基础”课、“德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法制教育”这几个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和界定。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同源性、同质性、价值趋同性和互补性差异的理论是“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在一门课程中的内在学理依据。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中国德法相济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德法融合的思想也为“基础”课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这部分研究将为实现“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第三部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其维度。从现实来看,道德与法律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正是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部分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一线教师对“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认同感。第四部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承担“基础”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教学的惯性导致他们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在教学中不能将“05方案”的指导精神贯彻到位,从而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诸多方面。唯有透析“基础”课教学“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课题创新价值的集中所在。基于前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考察和分析,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当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系统的实施建议,并进行实践验证,全方位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基础”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PANIDA VITITAYANON(吴秀蓉)[7](2019)在《在汉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泰一家亲,双方是兄弟”,泰国与中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相互的文化交流和学习是两国关系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日益引人注意的留学目的地。目前来华留学人数越来越多,泰国是来华留学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武汉是泰国留学生较多的一个城市。在汉泰国学生的学习类型很多,包括汉语学习者、预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虽然中泰文化接近,但是各地也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方式。泰国留学生在新的生活中会遇到对社会文化、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的跨文化适应问题。论文共有四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理论基础。第一章介绍在汉泰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卷调查设计、个人访谈的设计、调查对象的资料统计和问卷的检验;第二章针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进行统计与分析;第三章在汉泰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变量考察以及个人因素与跨文化适应五维度;第四章指出泰国留学生在汉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论文将从社会文化适应、生活环境适应、跨文化交际适应、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五个维度对泰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深入了解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为泰国留学生以及中国高校留学生管理者、教师提供借鉴。调查结果发现在汉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属于中等较高水平,泰国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水平最高,其他依次是跨文化交际适应、学习适应、心理适应、生活环境适应。个人因素与跨文化适应五维度有显着性影响,另外跨文化适应五维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还发现,泰国留学生较多采取积极融入中国文化的策略,能够很好地适应中国住宿条件、有效地用汉语和武汉当地人交流,并采取积极融入中国文化之中的态度,而且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主动向中国老师和同学学习。在汉泰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中国人在公共场所的表现、武汉的饮食、心理和学习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论文分别从学习者、管理者及教师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泰国留学生提高文化适应性。

冯维胜[8](2018)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研究 ——以承接方的选择评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促使世界范围性的行政改革进入高潮。各国以“大社会、小政府”为改革方向,纷纷开展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的的各项创新举措。其中的核心就是政府购买服务,即政府通过寻求与社会和市场的合作,发挥社会组织的亲民优势和市场组织的效率优势。政府购买是在经历了市场失灵的政府供给模式、政府失灵的社会供给模式以及多元合作供给模式的历史选择。供给模式的转变说明:面对多样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的公共需求,需要具有灵活的供给方式,而政府购买服务就是实现这种供给方式的有效途径。在政府职能转变内力、购买优势外力、社会推进力以及政策支持力的合力作用下,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也得到了大力推广。但由于针对政府购买评估理论的缺乏和实践的滞后,购买效果未能得到有效界定,影响了购买活动的广泛和深入开展。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主要由政府部门组织,政府集“购买者”、“监督者”和“评估者”等角色于一身,所以评估的公信力饱受质疑。评估已成为购买服务的薄弱环节,深陷“体制内评估缺乏公信力、体制外评估缺乏独立性、评估对象存在片面性、评估内容缺乏全面性、评估过程缺乏完整性”的困境。同时,还存在评估内容不全面、评估环节不健全、评估方式不丰富等问题。上述问题集中体现在:评估主体以政府为主、评估对象以承接者为主、评估方式以内部为主、评估指标以结果为主等方面。问题的成因可归结为: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购买评估制度不健全、评估理论和实践不成熟以及评估信息不对称等。结合发达国家政府购买服务的评估经验,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速评估体制和机制建设等途径解决。其中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以第三方为主的评估制度。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提出基于特定的环境,既有政府职能转变的理念推动,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还有借鉴国际经验的成分。本文通过SWOT—PEST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以及平衡机制和稳定机制的分析,指出第三方评估作为必须而有效的外部制约机制,在购买体育服务中应得到推广运用,不仅能够解决“自我评价”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亦有利于推动体育领域的政府职能转变,也是公共体育服务走向成熟的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确立了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理念之后,本研究从评估机构的组选、评估机制的运行保障、评估过程的监督完善三个方面,构建了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体系。确立了第三方评估机制,就需要为其树立目标,即完成评估框架的构建。政府购买属于广义的行政行为,归属于政府绩效评估的范畴,后者大致可分为普适性的整体绩效评估、具体行业的组织绩效评估和专项绩效评估三种类型。根据上述论断,把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界定为专项绩效评估。在对美国、英国等具有代表性国家的购买服务专项评估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对政府购买体育服务评估框架进行分类:一是根据评估范围确定的评估框架,包括宏观层面的综合评估,微观层面的项目评估,以及根据政府层级、行政区划、行业类别等进行的评估。二是根据购买流程确定的评估框架,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评估,提高每个环节的绩效,从而提升整体绩效。三是根据利益主体确定的评估框架,包括购买者的购买绩效、承接者的生产绩效、接受者的满意度,以及对其他参与主体的评估。四是以系统论确定的整体评估框架,即对购买的全部流程进行系统化的检查。最后,提出涵盖购买主体、流程和范围,且具有政府购买特点的“三位一体”评估框架,并分别分析购买者、承接者、接受者和购买内容的评估要点。以“三位一体”中的承接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围绕选择承接组织作为评估对象的原因、意义,承接组织的定位及其演变,承接组织评估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指标体系设计和实践检视等方面进行论述。遵循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原则,确定承接组织的选择评估的支撑理论,即以社会组织评估理论、厂商组织评估理论、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选择理论、麦肯锡能力评估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理论等为理论根基,这些理论成果是“AGMS”模型构建和指标体系设计的重要学理支撑。以前述理论为基础,结合静态的“金字塔原理”、“动态能力理论”、“能力生态理论”和摩尔的“战略三角”模型,依据“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综合考虑候选供应商承接公共体育服务所需具备的关键要素,根据政治——合法性、治理——规范性、管理——有效性和能力——胜任性,将承接组织的遴选划分为准入资格、组织治理、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四个维度,也就是承接组织遴选的“AGMS”评估模型。这四个方面具有层级递升的关系:准入资格着眼于组织的合法性审查,起到准入门槛的作用;组织治理用于衡量竞标组织的内部治理状况、组织运行情况及其规范程度;管理水平以组织的治理架构为基础,反映组织的运行情况,核心在于考察管理的有效性;服务能力是承接组织供给服务的最终保障,该维度将发挥择优选拔的作用。以该模型为基础,开展具体的指标研制工作:一是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借助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以及行业层面的规章制度,提炼承接组织的资质条件;二是基于地方实践的分析,提出承接组织选拔的现实参照;三是基于文献成果的分析,提取承接组织评估的具体指标。承接组织的选择是带有价值判断的筛选和管理活动,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坚持依法设定、客观中立、突出重点、过程与结果并重等原则。公共体育服务承接者的选择评估指标体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建立:第一步,通过相关领域的文献学习、政策文本分析、专家头脑风暴、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初步确立指标。其次,通过两轮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增减和修改,确立学理指标。第一轮筛除隶属度小于0.3,且重要性均值低于3的指标,第二轮筛除变异系数大于0.25的指标,并确定指标的重要性。最后,开展指标验证工作,把本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招标文件中的指标体系进行比对分析,为构建合理的承接方选择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实践经验方面的支撑,并对指标体系设计的创新和局限进行总结。

康红兵[9](2017)在《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统整策略的研究 ——以江苏省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的多样性发展一直是困扰高中教育的瓶颈问题。千校一面的发展窘境不仅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更直接使得素质教育步履蹒跚。作为谋求教育转型的一种意识、一项策略和一种手段,课程统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重要诉求。本研究从课程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把学习作为一种关系的存在,以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作为个案,从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课程评价的重构三个课程统整的维度,探析学习场域实践建构的条件和路径。学习场域是以文化资本的习得与占有为目的、以有形与无形的整体集合和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为形态、以学习为中心的各类要素之间关系时空的总和。实践建构学习场域是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愿景,借助于改变学习场域内核心要素权力结构的变化、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育的转型是其建设目标。学习场域中的课程内容具有整体性、建构性和整合性等特点。空无课程、默会知识、情境学习等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R高中的情境英语课程基地以主题统整的模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通过重建学习过程中的信任关系、关注课程实施中的班级规模和重视场域中的“非共识性”交往,加强课程实施的生态环境建设,建构学习共同体,变革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创中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学习场域课程评价的起点,情境设计与体验学习是学习场域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R高中重视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评价方法、过程和结果的使用,关注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情境设计与体验学习,检测学生学习的整体性感知与情境性把握,评鉴学习场域实践建构的社会性支持,推动各关系主体形成行动的合力。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见证了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课程统整的理念与行动促进了学习情境的意义建构。在学习场域的实践建构中,社会支持增了学习场域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在学习场域的持续实践建构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重视学习场域的课程领导力,积极发挥各种力量对学习场域建构的作用,创设务实有效的学习情境,塑造虚实相融、具有实践合理性的学习场域;要持续加强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要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提升学习场域主体的行动力。

朱保东[10](2015)在《抗战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共产党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数量和党组织规模都得到快速扩大。但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党的建设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弱小的,区域性的政党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广大群众性,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无产阶级政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抗战救国”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探索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无产阶级政党。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这一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此,党积极探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文化理论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对知识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达到了从思想上巩固党的目的。在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党在党内法规体系、干部队伍和党支部建设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促进了党的组织建设中国化的深入发展。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党在宣传工作中国化方面也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党的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鼓舞全国军民坚持长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党把群众工作和改进党风,大生产运动紧密相结合,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作为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学校规章制度运用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校规章制度运用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小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太行区小学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其他根据地小学教育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内容界定:小学教育
        (二)时间界定:解放战争时期
        (三)空间界定:太行区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小学的学校建设
    一、抗战以来太行区小学教育发展概貌
    二、太行区小学设立情况
        (一)1946年小学设立情况
        (二)1947年小学设立情况
        (三)1948年小学设立情况
        (四)1949年小学设立情况
    三、转换小学办学形式
        (一)转换办学形式的原因
        (二)转换办学形式的方式
        (三)转换办学形式的偏向
        (四)转换办学形式的成效
    四、小学办学经费状况
        (一)公办小学的经费来源
        (二)民办小学的经费来源
        (三)经费开支状况
        (四)经费不足问题
    五、办学条件不足
        (一)校址无法固定
        (二)校舍短缺
        (三)教学设施简陋
第二章 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小学的学校管理
    一、小学行政管理
        (一)小学的行政管理机构
        (二)行政管理的问题
        (三)改进行政管理问题的措施及成效
    二、小学规章制度
        (一)学制、学期制度
        (二)入学制度
        (三)退学、转学、毕业制度
        (四)教育组织形式
        (五)其他规章制度
    三、小学教育教学方针
        (一)为政治服务
        (二)与实际相结合
    四、小学教职员配备
    五、小学学生管理
        (一)公费生制度的完善
        (二)对贫寒学生的优待
        (三)生活管理
        (四)学生管理的偏差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小学的教育教学
    一、教材
        (一)教材内容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教材问题的措施及成效
    二、小学课程设置及其比重
        (一)初小课程设置及其比重
        (二)高小课程设置及其比重
    三、课程标准
        (一)初小课程标准
        (二)高小课程标准
    四、教学活动
        (一)课堂教学
        (二)课外教学
        (三)生活教学
        (四)复式教学法的运用
    五、教学成绩考核
        (一)考核的内容
        (二)考核的作用
    六、教育教学成果
        (一)学生成绩的提高
        (二)群众信任的加强
    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不规范的问题
        (二)教学活动过度结合实际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不恰当的问题
        (四)教学态度不认真的问题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小学教员队伍建设
    一、扩大教员数量
        (一)师资数量短缺
        (二)增设师范类学校的措施
        (三)起用在乡知识分子的措施
        (四)扩大教员数量的成效
    二、提升教员质量
        (一)教员的检定与鉴定
        (二)教员质量低的现象
        (三)教员质量低的原因
        (四)集训在职教员的措施
        (五)轮训不称职教员的措施
        (六)解决教员思想问题的措施
        (七)提升教员质量的成效
    三、提高教员社会地位
        (一)评定教员等级
        (二)评选模范教员
        (三)提升教员待遇
        (四)教员待遇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小学的学生状况
    一、学龄儿童入学情况
        (一)1946年小学入学情况
        (二)1947年小学入学情况
        (三)1948年学生入学情况
        (四)1949年学生入学情况
        (五)学生入学特点
    二、失学儿童的动员与保留
        (一)儿童失学原因
        (二)动员学生入学
        (三)保留学生
        (四)动员和保留学生存在的问题
        (五)动员和保留学生的成效
    三、学生学习情况
    四、学生毕业出路
        (一)部分小学提前毕业
        (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
    五、学生的组织生活
        (一)学生自治组织
        (二)儿童团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派带队干部的时代背景
    (一)知青生活中遇到困难
    (二)知青领导管理出现问题
    (三)知青被迫害事件的出现
    (四)知青迫切回城的愿望
    (五)选派带队干部的酝酿与高层决策
二、带队干部的选拔与管理
    (一)带队干部的选择与动员
    (二)带队干部的回应与差异性选择
    (三)带队干部群体的构成
    (四)带队干部的组织管理
三、带队干部的工作实践
    (一)思想政治工作
    (二)破解日常生活难题
    (三)青年点的整顿与管理
    (四)支援农村工作
    (五)青年点的收尾工作
四、带队干部面对的困难与应对
    (一)带队干部面临的困难
    (二)带队干部的自我调适
    (三)所属单位、知青办及社队的协助
五、带队干部个案研究
    (一)改变人生走向的带队干部
    (二)热情鼓励知青高考的带队干部
六、对带队干部群体的评价与反思
    (一)带队干部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二)带队干部的工作经验
    (三)带队干部的负面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四川省宜宾地区农村扫盲运动研究(1950-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现状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研究现状
    1.2 主要研究资料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内容
        1.4.2 创新与不足
2 1950-1958 年四川宜宾地区农村扫盲运动鸟瞰
    2.1 1950 -1958 年四川宜宾地区行政区划沿革及人口状况
    2.2 1950 -1958 年四川宜宾农村扫盲运动的背景
        2.2.1 党和国家部署全国扫盲
        2.2.2 建设新四川宜宾扫盲为大势所趋
        2.2.3 农民群众的主观诉求
    2.3 1950 -1958 年四川宜宾地区农村扫盲运动的阶段划分
        2.3.1 起步阶段(1950-1953 年)
        2.3.2 稳步发展阶段(1954-1955 年)
        2.3.3 高潮阶段(1956-1958 年)
3 1950-1958 年四川宜宾地区农村扫盲运动的保障
    3.1 切实可行的扫盲规划
    3.2 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3.3 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
        3.3.1 高度重视扫盲运动的宣传动员
        3.3.2 使用多种宣传途径
        3.3.3 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
    3.4 上拨下筹的经费保障
        3.4.1 经费的发放分配调整使用与自筹
        (1)第一阶段:1950-1955 年
        (2)第二阶段:1956-1958 年
        3.4.2 重视完善经费的预算及报销制度
4 1950-1958 年四川宜宾地区农村扫盲运动的推进
    4.1 扫盲师资与学员
        4.1.1 扫盲师资
        4.1.2 扫盲学员及脱盲标准
    4.2 扫盲教材
    4.3 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4.3.1 教学方法
        4.3.2 教学组织形式
5 1950-1958 年四川宜宾农村地区扫盲运动的历史评估
    5.1 四川宜宾农村地区扫盲运动的效果
        5.1.1 入学规模大脱盲人数多
        5.1.2 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人才和干部
        5.1.3 促进了农村妇女思想的解放和进步
        5.1.4 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推动了中心工作的开展
    5.2 四川宜宾农村地区扫盲运动的不足
        5.2.1 各县市扫盲运动发展不平衡
        5.2.2 民师流动大相关补贴政策未落实
        5.2.3 部分领导干部不重视
        5.2.4 教学方法有不适当之处
    5.3 四川宜宾农村地区扫盲运动的经验与启示
        5.3.1 党政领导重视相关部门有力配合
        5.3.2 健全扫盲组织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5.3.3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化
        5.3.4 经费投入要有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2 移民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研究现状
    2.1 上位法及规范
    2.2 制度建设
        2.2.1 移民档案的定义
        2.2.2 移民档案管理体制及职责
        2.2.3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
    2.3 重点工程及省级移民档案管理
        2.3.1 部分重点工程移民档案管理
        2.3.2 部分省移民档案管理办法
    2.4 国内研究现状
        2.4.1 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2.4.2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2.5 国外研究现状
    2.6 小结
3 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移民工作概况
    3.1 工程及移民概况
        3.1.1 工程概况
        3.1.2 电站规划情况
        3.1.3 移民安置规划情况
    3.2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概况
        3.2.1 农村移民安置
        3.2.2 专业项目处理
        3.2.3 库底清理
        3.2.4 环境保护
        3.2.5 投资完成情况
    3.3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概况
        3.3.1 档案管理体制
        3.3.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成果
        3.3.3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成果
        3.3.4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成果
        3.3.5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成果
        3.3.6 档案分类整理立卷
        3.3.7 评价和问题
4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4.1 前期工作应归档要求
    4.2 前期工作实际归档情况
    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4.4 对策建议
5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5.1 综合文件档案管理
        5.1.1 综合文件应归档要求
        5.1.2 综合文件实际归档情况
        5.1.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1.4 对策建议
    5.2 农村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5.2.1 农村移民安置应归档要求
        5.2.2 农村移民安置实际归档情况
        5.2.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2.4 对策建议
    5.3 专业项目档案管理
        5.3.1 专业项目应归档要求
        5.3.2 专业项目实际归档情况
        5.3.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3.4 对策建议
    5.4 库底清理档案管理
        5.4.1 库底清理应归档要求
        5.4.2 库底清理实际归档情况
        5.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4.4 对策建议
6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管理研究
    6.1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应归档要求
    6.2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实际归档情况
    6.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6.4 对策建议
7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7.1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应归档要求
    7.2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实际归档情况
    7.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7.4 对策建议
8 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8.1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下的指标设计深度问题
    8.2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问题
    8.3 移民档案重要资料和一般资料的划分标准问题
    8.4 个别归档文件分类不恰当问题
    8.5 归档范围未包含部分重要档案问题
    8.6 移民档案管理职责不够明确问题
    8.7 人员制度不完善问题
    8.8 缺少预立卷和检查制度的问题
    8.9 移民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4-1 ZHW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1 ZHW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综合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5-2-1 ZHW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2 ZHW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3 ZHW石门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4 ZHW南寺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5 ZHW张河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6 ZHW沿庄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7 ZHW南蒿亭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8 ZHW测鱼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9 ZHW西沟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1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招投标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2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朱王主线公路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3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西沟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4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南寺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2 ZHW移民安置电力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3 ZHW移民安置电信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4 ZHW移民安置广播电视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5 ZHW移民安置水利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6 ZHW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4 ZHW移民安置库底清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6-1 ZHW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7-1 ZHW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5)《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第2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基础”课的概念及其由来
        2.1.2 德育与道德教育
        2.1.3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
        2.1.4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2.3 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2.4 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德法兼治的思想
第3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维度
    3.1 经济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3.2 政治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德维度
        3.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维度
    3.3 文化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3.2 浓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3.4 社会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4.1 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3.4.2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3.5 生态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5.1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相融合、相统一
        3.5.2 生态文明建设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第4章 “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
    4.1 教学理念分析
        4.1.1 “基础”课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存在的问题
        4.1.2 构建新的“基础”课教学理念
    4.2 教学方法分析
        4.2.1 专题式教学法
        4.2.2 案例教学法
        4.2.3 合作学习法
        4.2.4 服务性学习法
        4.2.5 研究式教学法
    4.3 实践教学分析
        4.3.1 “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4.3.2 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4.4 教学考核分析
        4.4.1 “基础”课考评现状分析
        4.4.2 “基础”课有效考核评价策略
第5章 “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
    5.1 教学实施原则
    5.2 教学整体设计
        5.2.1 “基础”课专题设计的目标
        5.2.2 “基础”课专题设计内容与方法
        5.2.3 “基础”课考核方式设计
    5.3 教学实践案例
        5.3.1 教学内容解析
        5.3.2 学生学情诊断
        5.3.3 教学目标分析
        5.3.4 教学策略分析
        5.3.5 教学流程
        5.3.6 课堂实录
    5.4 教学效果分析
结语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有机融合的落地落小落实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在汉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综述
    3. 理论基础
    4.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
    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汉泰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调查
    1.1 问卷调查与访谈的设计
        1.1.1 问卷调查设计
        1.1.2 个人访谈
    1.2 调查对象的资料统计
    1.3 问卷的检验
第二章 在汉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分析
    2.1 跨文化适应总体情况
    2.2 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分析
    2.3 生活环境适应情况分析
    2.4 跨文化交际适应情况分析
    2.5 心理适应情况分析
    2.6 学习适应情况分析
    小结
第三章 在汉泰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变量考察
    3.1 个人因素与跨文化适应的相关性统计及分析
        3.1.1 个人因素与跨文化社会文化适应
        3.1.2 个人因素与跨文化生活环境适应
        3.1.3 个人因素与跨文化交际适应
        3.1.4 个人因素与跨文化心理适应
        3.1.5 个人因素与跨文化学习适应
    3.2 跨文化适应五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小结
第四章 问题及建议
    4.1 泰国留学生在汉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对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建议
    4.3 对于中国高校留学生管理者的建议
    4.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文版)
附录2 (泰文版)
致谢

(8)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研究 ——以承接方的选择评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探索——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是世界性的永恒话题
        1.1.2 实践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政府购买活动
        1.1.3 政策要求——各类政策文件也力推政府购买及其评估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2 不同视域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及其评估
    2.1 不同国家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评估
        2.1.1 英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2.1.2 美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2.1.3 日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2.1.4 德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2.1.5 加拿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2.2 不同行业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评估
        2.2.1 政府购买教育公共服务
        2.2.2 政府购买卫生公共服务
        2.2.3 政府购买养老公共服务
        2.2.4 政府购买就业公共服务
        2.2.5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
    2.3 不同阶段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评估
        2.3.1 起步阶段:经济效益占据评估中心
        2.3.2 成熟阶段:多种效益的兼顾和平衡
        2.3.3 反思阶段:整体评估转向微观评估
3 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概况与审视
    3.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开展情况
        3.1.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制度建设
        3.1.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实践操作
        3.1.3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理论研究
    3.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要素分析
        3.2.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主体
        3.2.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对象
        3.2.3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内容
        3.2.4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过程
        3.2.5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应用
    3.3 制约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因素探讨
        3.3.1 政府职能的转变
        3.3.2 评估制度的建设
        3.3.3 评估理论的研究
    3.4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落地的关键
        3.4.1 政府职能的充分转变是必要条件
        3.4.2 评估理论和实践成熟是充分条件
        3.4.3 评估相关的制度建设是具体保障
        3.4.4 评估体系和流程健全是操作手段
4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构建
    4.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提出
        4.1.1 不同领域的第三方概念
        4.1.2 评估及第三方评估理论
        4.1.3 域内外第三方评估简介
    4.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分析
        4.2.1 为何第三方评估之——购买的特性分析
        4.2.2 为何第三方评估之——SWOT-PEST分析
        4.2.3 为何第三方评估之——利益相关者分析
        4.2.4 为何第三方评估之——平衡稳定机制分析
    4.3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建立
        4.3.1 评估机构的组选机制
        4.3.2 评估的运行保障机制
        4.3.3 评估过程的监督机制
5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第三方评估框架
    5.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特点
        5.1.1 源于且不限于政府绩效评估
        5.1.2 属于公共体育服务专项评估
    5.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框架
        5.2.1 根据评估范围确定的评估框架
        5.2.2 根据购买流程确定的评估框架
        5.2.3 根据利益主体确定的评估框架
        5.2.4 根据整体原理确定的评估框架
    5.3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三位一体”评估框架
        5.3.1 “三位一体”评估框架的提出
        5.3.2 “三位一体”评估框架的内容
        5.3.3 “三位一体”评估框架的意义
6 第三方视角下的承接组织选择评估
    6.1 评估对象的选取
        6.1.1 选择承接组织的原因
        6.1.2 承接组织评估的意义
        6.1.3 承接组织的定位演变
    6.2 承接组织评估的理论参考
        6.2.1 社会组织研究中的评估理论
        6.2.2 厂商理论中的企业绩效评估
        6.2.3 供应链理论中的供应商评估
        6.2.4 项目管理的能力理论
        6.2.5 麦肯锡能力评估网格
    6.3 公共体育服务承接组织评选的AGMS模型
        6.3.1 承接组织的遴选标准
        6.3.2 AGMS评估模型的构建
        6.3.3 四个评估维度的关系
    6.4 公共体育服务承接组织评选指标设计的依据
        6.4.1 承接组织的资质要求——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6.4.2 承接组织的筛选条件——基于地方实践的分析
        6.4.3 承接组织的评选指标——基于文献成果的分析
    6.5 公共体育服务承接组织选择评估的指标确定
        6.5.1 指标体系设定的基本原则
        6.5.2 指标体系选择的主要流程
        6.5.3 指标体系确定的具体方法
    6.6 公共体育服务承接组织评选指标的具体内容
        6.6.1 准入资格板块
        6.6.2 组织治理板块
        6.6.3 管理水平板块
        6.6.4 服务能力板块
    6.7 承接组织评选的两阶段模型和分级评估制度
    6.8 承接组织选择评估指标的案例检视与拓展
        6.8.1 WX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案例
        6.8.2 CZ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案例
        6.8.3 TZ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案例
        6.8.4 XX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招标文件分析
        6.8.5 案例发现
        6.8.6 案例引申
7 研究结论、说明和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相关说明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1 表录与图录
附2 专家访谈提纲及评议表
附3 个人基本情况

(9)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统整策略的研究 ——以江苏省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对教育转型中课程统整思潮的关注
        (二) 对课程变革中教学关系愿景的憧憬
        (三) 对课程实施中“学的课程”的追问
        (四) 对课改推进中项目实验进展的审视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一) 课程统整及其相关研究
        (二) 学习场域及其相关研究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个案研究法
    六、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个案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背景追问
    一、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深度转型
    二、“学的课程”需要拓展课程实施的途径
    三、社会境脉对学习活动的关系性意蕴
        (一) 学习活动的社会境脉
        (二) 对学习活动的再认识
        (三) 作为文化实践的学习活动
        (四) 课程基地建设,从关系说起
    四、个案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性探索
        (一) 依据校情选择特色发展的主题
        (二) 依据教育转型的需要选择特色发展的策略
        (三) 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特色发展的路径
第二章 学习场域:课程基地的隐喻和愿景
    一、学习场域的自组织
        (一) 学习场域自组织的形成条件
        (二) 学习场域自组织的表现形式
    二、学习场域的他组织
        (一) 学习场域他组织的形成条件
        (二) 学习场域他组织的表现形式
    三、学习场域的“非学校化”方略
        (一) 把学习的责任和权力还给学生
        (二) 建立交互帮助的学习网络
        (三) 开放课程的权力市场
        (四) 充分利用学习场域的社会支持
    四、学习场域的课程改造
        (一) 学习场域的课程领导
        (二) 学习场域的技术控制
        (三) 学习场域中的学生、学校与学习
        (四) 学习场域实践建构的愿景
第三章 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内容的整合
    一、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表征
        (一) 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整体性
        (二) 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建构性
        (三) 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性
    二、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 从空无课程看课程内容的选择
        (二) 从默会知识看课程内容的选择
        (三) 从情境学习看课程内容的选择
    三、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统整策略
        (一) 内容相关策略
        (二) 逻辑相关策略
        (三) 价值相关策略
    四、个案学校课程内容的主题统整模式
        (一) 由一则课例说起
        (二) 课程内容主题统整的内涵
        (三) 课程内容主题统整的步骤
        (四) 课程内容主题统整设计实例
第四章 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实施的变革
    一、学习场域中课程实施的价值追求
        (一) 发生·发育·发展
        (二) 共享·共创·共赢
        (三) 整体设计·整体对象·整体发展
    二、学习场域中课程实施的策略
        (一) 重建学习过程中的信任关系
        (二) 关注课程组织实施变革中的班级规模
        (三) 重视学习场域中的“非共识性”交往
    三、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 “做中学”与“创中学”
        (二) 小组合作学习关系的建立
        (三) 建构学习场域中的学习共同体
    四、学习场域中课程实施的生态环境建设
        (一) 学习场域中的家庭、学校与社会
        (二) 学习场域中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三) 学习场域中的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与学习活动
第五章 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评价的重构
    一、核心素养:学习场域中课程评价的价值旨归
        (一) 核心素养及其特征
        (二) 在学习场域中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三) 核心素养视野中学习场域的课程评价
    二、情境设计和体验学习:学习场域中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一) 学习场域中的情境设计
        (二) 学习场域中的体验学习
    三、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评价的特征
        (一) 反映学习场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二) 检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感知
        (三) 评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境性把握
        (四) 评鉴学习场域实践建构的社会性支持
    四、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评价的使用
        (一) 学习场域中评价方法的使用
        (二) 学习场域中评价过程的使用
        (三) 学习场域中评价结果的使用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一) 课程基地见证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二) 课程统整提升学习情境创设的效度
        (三) 社会支持影响学习场域的实践建构
    二、建议
        (一) 努力建构基于学校情境特征的学习场域
        (二) 持续加强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要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三) 积极提升学习场域主体的行动力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访谈提纲
    附录三:“江苏省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四:“江苏省R高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及学习价值观”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抗战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共产党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3 选题的界定
        1.3.1 研究时间的界定
        1.3.2 党的建设内容的界定
    1.4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方法
        1.4.1 研究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抗战时期中共党内的新变化与《共产党人》创刊
    2.1 逐步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探索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无产阶级政党
    2.2 党内面临反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任务
    2.3 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和规模在抗战初期得到迅速增加和扩大
    2.4 党的巩固和发展从注重党员数量向质量转变
第3章 《共产党人》和抗战时期党的思想建设
    3.1 加强干部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的文化理论水平
    3.2 加强对知识分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
    3.3 提升党员理论修养,加强党员党性教育
    3.4 注重增强新党员、党的青年工作者的党性修养
第4章《共产党人》和抗战时期党的组织建设
    4.1 完善和发展:党的组织机构和党员队伍迅速发展和壮大
        4.1.1 中共中央领导机构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4.1.2 党中央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完善
        4.1.3 开辟抗日根据地,奠定党大量发展的基础
    4.2 培养与巩固:党的组织建设中国化的深入发展
        4.2.1 开始注重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党内法规文件
        4.2.2 党积极探索培养适合抗战形势和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才队伍
        4.2.3 正确处理好新老干部的关系,加强干部的身体保健工作
        4.2.4 认真审查干部党员,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4.2.5 用铁的纪律巩固党的发展
        4.2.6 加强党的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4.3 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大后方党的组织工作基本方针
        4.3.1 建立和恢复在国民党军队中的秘密党组织
        4.3.2 彻底改组大后方的党组织和扩大党外的活动
        4.3.3 根据革命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敌后抗日根据地党的组织形式
第5章 《共产党人》和抗战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5.1“抗战救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景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根本目标
        5.1.1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党领导的群众团体组织蓬勃发展
        5.1.2 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
    5.2 扩大与巩固:党的群众工作在各抗日根据地深入发展
        5.2.1 在抗日根据地内帮助农民解决部分土地问题
        5.2.2 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5.2.3 广泛开展群众的社会文化教育工作
        5.2.4 广泛发动青年、妇女和工人等群团开展群众运动
    5.3 生产与整风:党的群众工作与大生产运动和党风建设紧密相结合
        5.3.1 群众运动的开展和大生产运动相结合
        5.3.2 党的群众工作和改进党的作风密切相结合
第6章《共产党人》与抗战时期党的宣传工作
    6.1 注重宣传抗战到底,激发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6.2 侧重于提高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
        6.2.1 健全党的宣传机构
        6.2.2 注重党的宣传干部的培养
        6.2.3 重视党报、党刊的喉舌作用
    6.3 开展对敌伪军宣传战,加强对抗日军民的宣传鼓动工作
        6.3.1 党加强对敌军的宣传战
        6.3.2 党注重对伪军的宣传战
        6.3.3 党开展对国民党的宣传战
        6.3.4 党加强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宣传鼓动工作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学校规章制度运用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小学教育研究[D]. 任依然.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D]. 马婉祯.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四川省宜宾地区农村扫盲运动研究(1950-1958)[D]. 李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胡少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6]“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D]. 赖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7]在汉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研究[D]. PANIDA VITITAYANON(吴秀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研究 ——以承接方的选择评估为例[D]. 冯维胜.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9]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统整策略的研究 ——以江苏省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为个案[D]. 康红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10]抗战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共产党人》为中心[D]. 朱保东. 清华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学校规章制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